(完整版)高考文言文篇目考试归纳

合集下载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古诗文背诵篇目(60篇)理解性默写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古诗文背诵篇目(60篇)理解性默写

知识一高考古诗文背诵篇目(60篇)一、文言文(20篇)(一)必修(10篇)《论语》十二章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 (《学而》)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里仁》)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 (《里仁》)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里仁》)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雍也》)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

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子罕》)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子罕》)颜渊问仁。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

”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颜渊》)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卫灵公》) 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迩之事父,远之事君。

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阳货》)【强化练习】❶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用反问语气强调人要有仁爱之心,否则遵守礼仪也没什么用的句子是:“, ?”❷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认为实行仁德,在于自己,不在于别人的句子是:“, ?”❸在《<论语>十二章》中,“, ”两句最能体现孔子的道德价值观:懂得了仁义的道理,就应该用一生去实践,有时为了捍卫它,甚至不惜牺牲自己。

❹在《<论语>十二章》中,反映了“君子”和“小人”不同的价值追求的句子是:“, 。

”❺在《<论语>十二章》中,既强调榜样的良好作用,又强调要自我反思的句子是:“, 。

高考语文文言文复习知识点

高考语文文言文复习知识点

高考语文文言文复习知识点高考语文文言文复习知识点(通用12篇)上学期间,相信大家一定都记得文言文吧,文言文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古人为我们留下了大量的文言文。

你还记得哪些经典的文言文呢?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收集的高考语文文言文复习知识点,欢迎阅读与收藏。

高考语文文言文复习知识点篇1一、重点词语解释1、贾人夏则资皮(积蓄,储备。

这里作"准备")2、吊有忧(慰问)3、当室者死(指嫡子,正妻所生的长子)4、支子死(庶子,指妾所生的儿子)5、践辞曰(推辞)6、越四封之内(疆界)7、其有敢不尽力者乎(副词,表诘问,同"岂",难道)8、旅进旅退(俱,共同)9、果行,国人皆劝(果决地)10、孰是君也,而可无死乎?(谁)11、是故败吴于囿(因此)12、无乃后乎("无乃……",恐怕……吧)二、通假字(写出句中通假字的本字,并解释)1、将帅二三子以蕃(帅通"率")2、令壮者无取老妇(取通"娶")3、将免者以告(免通"娩")4、三年释其政(政通"征")5、国之孺子之游者,无不餔也(餔通"哺")6、衣水犀之甲者亿有三千(有通"又")7、而摩厉之于义(摩厉通"磨砺")三、一词多义(解释多义词)1、知: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知道)如寡人者,安与知耻(感到,觉得)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管理,主持)孰为汝多知乎(通"智")2、复:山重水复疑无路(繁复)其有敢不尽力者乎,请复战(再)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恢复)高考语文文言文复习知识点篇2《虎丘记》一、掌握下列重点词语1、蔀(bù)屋:指穷苦人家昏暗的房屋,这里指贫民。

2、栉:木梳。

3、角:较量,竞比。

4、瓦釜:用黏土烧制的锅,这里比喻粗俗的歌声。

5、竹肉:这里指箫管与歌喉。

高考文言文重点知识归纳整理

高考文言文重点知识归纳整理

统编版必修上:文言文重点知识归纳整理劝学(节选)〔先秦〕荀子一、重点词语点译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二、重点语句翻译01.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02.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03.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04. 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05. 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06.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07.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08.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09.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10.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三、文言知识汇总(一)通假字01. 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輮”通“煣”,用火烘木使弯曲)02. 君子生非异也(生,通“性”,资质、天赋)03.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有”通“又”,更,再。

高考语文《文言文》专题复习

高考语文《文言文》专题复习

文言文专题复习资料第一节教材文言重点篇目梳理1、《张衡传》南北朝:范晔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

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

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

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

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班固《两都》作《二京赋》,..。

衡乃拟因.以讽谏。

精思傅会,十年乃成。

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

安帝雅闻..为..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太史令。

遂乃..研核阴阳,妙尽璇玑之正,作浑天仪,著《灵宪》、《算罔论》,言甚详明。

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

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

自去史职,五载复还。

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

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

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蜍,张口承之。

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覆盖周密无际。

如有地动,尊则振龙,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

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

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

验之以事,合契若神。

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

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于是皆服其妙。

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

时政事渐损,权移于下,衡因.上疏陈事。

后迁.侍中,帝引.在帷幄..左右。

尝问天下..,讽议所疾恶者。

宦官惧其毁己,皆共目.之,衡乃诡.对而出。

阉竖..恐终为其患,遂共谗之。

衡常思图身之事,以为吉凶倚仗,幽微..难明。

乃作《思玄赋》以宣寄情志。

永和初,出.为河间相。

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又多豪右,共为不轨。

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上下肃然...,征拜..尚书。

..,称为政理。

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年六十二,永和四年卒.。

2、《指南录后序》(节选)〔宋〕文天祥德祐二年二月十九日,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

高考必考题文言文知识点归纳

高考必考题文言文知识点归纳

高考必考题文言文知识点归纳高中文言文知识总结第一部分文言特殊句式文言特殊句式,一般指的是文言文中不同于现代汉语表达习惯的某些特殊的句式。

主要有: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和倒装句等。

下边我们根据所学文言文,举例加以说明:一、判断句:文言文中也有用判断词是(或非)来构造判断句的现象,比如: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桃花源记》)非我也,兵也。

(《寡人之于国也》)句中是非,和现代汉语判断词是非同义。

但是,这种用法不大常见。

文言文往往用别的词或结构方式来表示判断。

(一)用其他判断词表示判断例如:此则寡人之罪也。

(《勾践灭吴》)翻译:这是我的罪过啊。

句中则译为是,即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判断词。

此外还有:即乃皆本诚亦素非等等,例句:①今天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②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③梁将即楚将项燕。

④臣本布衣。

⑤且相如素贱人。

⑥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采用者,也的.方式构造判断句例如: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译为:廉颇,是赵国的优秀的将领。

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译为:妻子认为我美的原因,是私爱我。

句中判断词是的意思,是由者,也结构表示出来的。

当然,这个结构不是固定不变的,具体言语中,其结构变化十分灵活。

比如:1.用,者也表判断莲,花之君子者也。

(《爱莲说》)2.用者,表判断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游褒禅山记》)3.用,也表判断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译为:城北徐公是齐国的美丽的人。

(注意,本句句末的者是的人的意思,不是结构助词。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项脊轩志》)4.用,表判断刘备,天下枭雄。

(《赤壁之战》)二、被动句所谓被动,是指主语与谓语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也就是说,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的被动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实施者。

这样的句子,称为被动句。

现代汉语中常用被表示被动关系,文言文中也有,但很少。

比如:忠而被谤,能无怨乎?译为:忠心却被别人诽谤,能不怨恨吗?在文言文中,被动句往往用为所和见于及其相应的变式结构来表示。

高考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总结归纳(2篇)

高考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总结归纳(2篇)

高考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总结归纳语法现象:1.积累性的实词:重要实词、通假字、偏义复词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虚词:重要虚词、固定结构2.规律性的:词类活用、各类句式文言文翻译的标准翻译文言文的标准是:信、达、雅“信”要求忠实于原文,用现代汉语字字落实、句句落实直译,不可以随意增减内容。

例: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六国灭亡,不是武器不锋利,战术不好,弊病在于贿赂秦国。

“雅”要求用简明、优美、富有文采的现代汉语把原文的内容、形式以及风格准确的表达出来。

例:曹公,豺虎也。

曹操是豺狼猛虎。

曹操是象豺狼猛虎一样(凶狠残暴)的人。

凭着勇气在诸侯中间闻名凭勇气闻名在诸侯国例:以勇气闻于诸侯。

“达”要求译文表意明确、语言通畅、语气一致。

翻译的程序2、分析原文句式的特点。

3、进行初步的字字落实的翻译,特别注意一些容易理解错的字和关键的字的翻译。

5、按照现代汉语的规范,将文言句子准确表达出来。

6、查对字词的落实,誊写到答案卷上。

文言文翻译的原则: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直译为主:对原文逐字逐句对应翻译,字字落实。

例: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

郑国人让我掌管他们的北门的钥匙2、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等到太子丹用荆轲刺秦王作为对付秦国的计谋,才招致祸患。

意译为辅:在尊重原文的基础上,灵活地增减内容,改变句式,使文意连贯。

例1: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

张衡到职工作了三年,向朝廷上表章请求告老还乡。

例2: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樊篱,却匈奴七百余里。

于是(又)派蒙恬到北方去修筑长城,守卫边境,击退匈奴七百多里。

例3: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秦孝公)有并吞天下的野心。

1、留(保留原文某些不必翻译的词语)古今同义的词语,专有名词如:帝号、年号、人名、物名、地名、国名、朝代名、称谓、器具、度量衡单位、典章制度可照录不翻译。

如果名称不全的要补全。

例:1:阳嘉元年,复造地动仪。

2、邹忌修八尺有余。

3、德佑二年____月____日,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

高考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总结归纳范文(2篇)

高考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总结归纳范文(2篇)

高考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总结归纳范文一、文言实词1.通假字(1)北冥有鱼(通“溟”,大海)(2)小知不及大知(通“智”,智慧)(3)此小大之辩也(通“辨”,区别)(4)旬有五日而后反(通“又”;通“返”,往返)(5)而徵一国(通“耐”,能)(6)御六气之辩(通“变”,变化)2.古今异义(1)腹犹果然古义:食饱之状今义:副词,表示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相符(2)众人匹之古义:一般人今义:多数人,大家(3)虽然,犹有未树也。

古义:虽然这样今义:转折连词(4)穷发之北古义:毛,草木今义:头发(5)小年不及大年3.一词多义(1辩此小大之辩也(通“辨”,区别)而御六气之不辩(通“变”,变化)(2)知之二虫又何知(动词,知道)小知不及大知(名词,智慧)(3)名北冥有鱼,其名为鲲(名词,名称)圣人无名(名词,声名)(4)息去以____月息者也(名词,气息,这里指风)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名词,气息)4.词类活用(1)名词用作动词。

而后乃今将图南(往南飞)/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往南飞)(2)使动用法。

德合一君(使……满意)/彼于致福者(使……到来)/而徵一国者(使……信任)三、文言句式1.判断句(1)此小大之辩也(“也”表示判断语气)(2)《齐谐》者,志怪者也(“者……也”表示判断语气)(3)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者……也”表示判断语气)2.省略句(1)翱翔(于)蓬蒿之间(省略介词“于”)(2)且举世誉之而(宋荣子)不加劝(省略主语“宋荣子”)(3)众人匹(于)之(省略介词“于”)(4)众人匹之,(众人)不亦悲乎(省略主语“众人”)3.疑问句(1)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奚以为,表示疑问语气)(2)奚以知其然也(“奚以”,表示疑问语气)(3)彼且奚适也(“奚”,表示疑问语气)4.倒装句(1)而莫之天阏者(夭阏之,宾语前置)(2)彼且奚适也(适奚,宾语前置)(3)奚以知其然也(以奚,宾语前置)(5)翱翔蓬蒿之间(于蓬蒿之间翱翔,介宾短语后置)高考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总结归纳范文(二)高考语文中,文言文是考察学生对于古代文化和文学的理解和运用能力的重要部分。

2017-2023年上海市高考语文真题解析之传记类文言文篇目及考点汇总

2017-2023年上海市高考语文真题解析之传记类文言文篇目及考点汇总
22年
韩亿传
北宋
15、实词的填空2分:束、均。
16、实词的选择2分:廉、济。
17、句子翻译:5分。
18、断句:3分。
19、内容理解 :原因分析。4分
20、人物形象分析:人物特点与事件的匹配。4分。
18、句子翻译6分。
19、次要人物的作用分析。4分
20、人物形象:填空。2分
19年
项经传
15、实词的填空、冒。
17、句子翻译5分。
18、断句3分。
19、内容理解:策略分析与原因分析。3分
20、语言的说理性。4分
20年
宋若水传
(宋)朱熹
15、实词的填空2分:夺、俾。
16、实词的选择2分:遂、历。
17、句子翻译6分。
18、断句3分。
19、内容理解:原因分析。3分
20、语言的说理性。4分
21年
吴仅传
[北宋]郑獬
15、实词的填空2分:披、置。
16、实词的选择2分:遣、索寞。
17、句子翻译:5分。
18、断句:3分。
19、语言的艺术:说话方式、语气。4分
20、人物形象分析:人物特点与事件的匹配。4分。
近六年上海高考文言文一篇目及考点
年份
题目
考点
17年
李大亮传
旧唐书
15、实词的填空2分:寇、讽。
16、实词的选择2分:与、当、
17、断句2分:选择。
18、句子翻译6分。
19、情感分析:选择。.2分
20、人物形象:填空。4分
18年
周鼎传
15、实词的填空2分:倾、垂。
16、实词的选择2分:屏息、寝。
17、断句2分:选择。

(完整版)高考文言文篇目考试归纳.doc

(完整版)高考文言文篇目考试归纳.doc

高考文言文归纳总结一、人物1、篇目位置:均置于第五大,16-17 分。

一般多二十五史里的片段(《史》里的多)2、目置:(1)解: 300 个里考 3 个;另一个要根据境推断。

可用法、法、互文法、字形法、境法。

近两年其中有一个双音,如2011“民不知所从”(听从什么), 2011 春考“聚..而必散,物理之常”(事物的道理)。

..(2)虚用法和意: 22 个常虚;注意干法是用法?意?(3)句子翻:落;整句式;充省略(4)人物形象分析:概括:言;分析:要合原文内容3、方法:“四何”法(1)何人:圈划出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理清主要人物或主、次人物的关系。

(要注意人物比的,如浦二模将武帝和光武帝的“治盗”的不同行比,徐二模《二人事》将二人的“舍生忘死” 行比,文章要特注意文末作者的价和,以及二者的异同。

)(2)何事:文章写了几件事(的言;一般来高考置段落的候一段一事)(3)何能:分析人物有怎的才能(才、文才、事才能、之才⋯⋯;注意圈划作者的价)(4)何德:分析人物有怎的品(同注意圈划作者的价),把握德和才之的的关系(才依附于德,是主要矛盾,如虹口二模《阿寄》中阿寄的“画策生”之智其主人的效“忠”,黄浦二模《刘虞》中刘虞的“平定叛乱”之才也是其“德化”之表)当然,要关注作者是怎刻画人物的“何能”“何德”即人物形象的:a.正面描写:言、作、外貌、神、心理等描写;描写b.面描写:通周其他人的价和反映来烘托托二、山水游(写景状物)1、篇目位置:一般置于第六大,部分也置于第五大。

分一般12— 16。

2、文体特点:通叙述事件或描述景物的特点(游)来表达作者的点、度或表作者的人生追求、生命感悟。

(注意有四主旨)3、的方法:(1)理解描述的象是什么(景、物、事、象?);(2)理解描述象的特征是什么,或是分析事件或象的因果;(3)分析文章用了什么手法(分整体写法和局部写法);整体: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先叙后、借物人、借事理、因事理(借)、以小大、虚合、卒章志局部:比、比、排比、整句、反复(修辞和句式角度)(4)揣摩作者此事此景的点、度。

高考文言文复习知识点总结(六篇)

高考文言文复习知识点总结(六篇)

高考文言文复习知识点总结(六篇)高考文言文复习知识点总结 1陈情表原文:臣密言:臣以险衅(xn),夙(s)遭闵(mǐn)凶。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行(xng)年四岁,舅夺母志。

祖母刘悯(mǐn)臣孤弱,躬亲抚养。

臣少(sho)多疾病,九岁不行(xng),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既无伯(b)叔,终鲜(xiǎn)兄弟;门衰祚(zu)薄,晚有儿息。

外无期(jī)功强(qiǎng)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tng)。

茕茕(qing)孑立,形影相吊。

而刘夙婴(yng)疾病,常在床蓐(r 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逮(di)奉圣朝,沐浴清化。

前太守臣逵(ku)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xiǎn)马。

猥(wěi)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

诏书切峻,责臣逋(bū)慢。

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dǔ);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jīn)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

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hun)达,不矜名节。

今臣__贱俘,至微至陋。

过蒙拔擢(zhu),宠命优渥(w),岂敢盘桓(hun),有所希冀(j)!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母孙二人,更(gēng)相为命。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密今年四十有(yu)四,祖母今年九十有(yu)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

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

愿陛下矜(jīn)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

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陈情表翻译:臣子李密陈言:我因命运不好,小时候遭遇到了不幸,刚出生六个月,我慈爱的父亲就不幸去世了。

经过了四年,舅父逼母亲改嫁。

高考阅读篇目(部分文言文)

高考阅读篇目(部分文言文)

高考阅读篇目1、《静女》复习要点:(1)《诗经》知识点(见P176注释1);四书五经(2)熟读课文,背诵全文,了解大意。

(3)把握字音及字义:姝俟隅见踟蹰娈贻彤炜说怿女归荑洵匪(4)通假字及读音:爱见说女归匪2、《采薇》复习要点:(1)熟读课文,背诵课文,了解大意。

前三章从春、夏写到秋,叙写思归之情,表达内心想回家却不可得的忧愁痛苦和对战争的痛恨憎恶;中间两章忆行军打仗的情景,表现装备精良和战事频繁紧张,也带有对军队中贫富不均和战争的不满。

最后一章写归途情景及心境,抒发悲伤之情。

(2)把握前三章重章叠句的特点,三章同时对比把握词义及内容。

作、柔、刚;莫、忧、阳;靡遑归聘孔疚华三捷象弭鱼服(名词做动词)日戒孔棘今我来思雨雪(3)通假字及读音:莫尔棘华(4)叠词:烈烈业业骙骙翼翼霏霏依依作用:增强形象性、音乐感,强化情感。

(5)赋、兴在本诗中的体现:兴,先言它物以引起所咏之物,本诗以采薇起兴,引发思归之情;赋,铺陈其事,如前三章反复咏唱,表现强烈的思归之情。

3、《劝学》复习要点:(1)关于荀子及《荀子》:P184注释1及课文导读(2)熟读课文,背诵课文,了解大意。

结合课文导读。

(3)本文结构:本文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然后,分别从学习的意义、作用和态度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第一段,论述学习的意义。

本段共用了五个比喻:“青出于蓝”、“冰寒于水”、“輮木为轮”、“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论述了客观事物经过加工改造后,就能彻底改变原来的状况。

作者由此推断,得出一个结论:人只要广泛地学习,培养道德品质,就能成为智慧明达、行为没有过错的人(即“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第二段,论述学习的作用。

作者先是提出“思不如学”的观点,然后用了“跂而望”、“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和“假舟楫”五个比喻论述,顺理成章得出结论:君子之所以有超越一般人的才德,就在于善于通过学习来丰富自己的知识,修养自己的品德(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总结+课件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总结+课件

后岁余,贾生征见。孝文帝方受釐,坐宣室。上因 感鬼神事,而问鬼神之本。贾生因具道所以然之状。 至夜半,文帝前席。既罢,曰:“吾久不见贾生, 自以为过之,今不及也。”居顷之,拜贾生为梁怀 王太傅。
(2020·新课标Ⅰ卷)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 的一项是( ) A.三年/权知礼部贡举/会大雪苦寒/士坐庭中/噤未能言/轼宽 其禁约/使得尽技/巡铺内侍每摧辱举子/且持暧昧单词/诬以为 罪/轼尽奏逐之/B.三年/权知礼部贡举/会大雪苦寒/士坐庭中 噤/未能言轼/宽其禁约/使得尽技/巡铺内侍每摧辱举子/且持暧 昧单词/诬以为罪/轼尽奏逐之/C.三年/权知礼部贡举/会大雪 苦寒/士坐庭中噤/未能言轼/宽其禁约/使得尽技巡铺内侍/每摧 辱举子/且持暧昧单词/诬以为罪/轼尽奏逐之/D.三年/权知礼 部贡举/会大雪苦寒/士坐庭中/噤未能言/轼宽其禁约/使得尽技 巡铺内侍/每摧辱举子/且持暧昧单词/诬以为罪/轼尽奏逐之/
风格,终成一代文宗。
苏轼是个怎样的人?
他自幼聪颖,文才出众,深受赏识; 他不畏当权派,直言上书,又因势利导,利用新法
便民;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他重视科举,爱护士子,端正考风; 他直面饥疫,尽心竭力,救民于水火; 他天赋异禀,创作得心应手,行云流水,终成大家。
(三)左光斗
分层 圈词
梳理 事件
概括 性格
(四)其他文体——纪事本末
(2021·新高考Ⅰ卷)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 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甲子,甲为天干首位,子为地支首位,干支相配以 纪年月日,文中是纪日。 B. 宗室,是古代社会中对与君主同一宗族血亲的称谓 ,历代皇族例称为宗室。 C. 海内,即国内,古人认为我国疆土四面环绕着大海 ,故称国境之内为海内。 D. 庶务,指国家的各种政务,后来指朝堂之上跟军国 大事相关的各种急务。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知识清单-文言文阅读(选择性必修上册文言知识梳理)(含解析)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知识清单-文言文阅读(选择性必修上册文言知识梳理)(含解析)

文言文阅读选择性必修上册文言知识梳理5.1《论语十二章》:一、挖空训练1.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论语·学而》)2.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 3.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论语·里仁》)4.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论语·里仁》)5.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里仁》) 6.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论语·雍也》)7.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泰伯》)8.子曰:“譬如为山..(),虽覆..(),未成一篑.(),止,吾止也。

譬如平地一篑,进,吾往也。

”(《论语·子罕》)9.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论语·子罕》)10.颜渊问仁。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

”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论语·颜渊》)11.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卫灵公》)12.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论语·阳货》)【答案】1.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勤勉)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指有才艺或有道德的人)而正.(匡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完整版)高考文言文篇目考试归纳

(完整版)高考文言文篇目考试归纳

高考文言文归纳总结一、人物传记类1、篇目位置:均置于第五大题,为值为16-17分。

一般多为二十五史里的片段(《史记》里的较多)2、题目设置:(1)实词解释:300个实词里考3个;另一个要根据语境推断。

可用记忆法、组词法、互文法、字形法、语境法。

近两年其中有一个为双音词,如2011“民不知所从..”(听从什么),2011春考“聚而必散,物理..之常”(事物的道理)。

(2)虚词用法和意义:22个常见虚词;注意题干问法是用法?意义?(3)句子翻译:落实实词;调整句式;补充省略(4)人物形象分析:概括题:语言简练;分析题:要结合原文内容3、阅读方法:“四何”法(1)何人:圈划出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理清主要人物间或主、次人物间的关系。

(还要注意人物比较类的传记,如杨浦二模将汉武帝和汉光武帝的“治盗”的不同进行比较,徐汇二模《书二馆人事》将二馆人的“舍生忘死”进行比较,这类文章要特别注意文末作者的评价和议论,以及二者的异同。

)(2)何事:总结归纳文章写了几件事(简洁的语言;一般来说高考设置段落的时候为一段一事)(3)何能:分析人物有怎样的才能(诗才、文才、军事才能、经济之才……;阅读时注意圈划作者的评价)(4)何德:分析人物有怎样的品质(阅读时同样注意圈划作者的评价),把握德和才之的间的关系(才依附于德,是主要矛盾,如虹口二模《阿寄传》中阿寄的“画策营生”之智实为对其主人的效“忠”,黄浦二模《刘虞传》中刘虞的“平定叛乱”之才也是其“德化”之表现)当然,还要关注作者是怎样刻画人物的“何能”“何德”即人物形象的:a.正面描写:语言、动作、外貌、神态、心理等描写;细节描写b.侧面描写:通过周围其他人的评价和反映来烘托衬托二、山水游记(写景状物)类1、篇目位置:一般置于第六大题,部分也置于第五大题。

分值一般为12—16。

2、文体特点:通过叙述事件或描述景物的特点(记游)来表达作者的观点、态度或表现作者的人生追求、生命感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文言文归纳总结
一、人物传记类
1、篇目位置:
均置于第五大题,为值为16-17分。

一般多为二十五史里的片段(《史记》里的较多)
2、题目设置:
(1)实词解释:300个实词里考3个;另一个要根据语境推断。

可用记忆法、组词法、互文法、字形法、语境法。

近两年其中有一个为双音词,如2011“民不知所从
..”(听从什么),2011春考“聚
而必散,物理
..之常”(事物的道理)。

(2)虚词用法和意义:22个常见虚词;注意题干问法是用法?意义?
(3)句子翻译:落实实词;调整句式;补充省略
(4)人物形象分析:概括题:语言简练;分析题:要结合原文内容
3、阅读方法:“四何”法
(1)何人:圈划出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理清主要人物间或主、次人物间的关系。

(还要注意人物比较类的传记,如杨浦二模将汉武帝和汉光武帝的“治盗”的不同进行比较,徐汇二模《书二馆人事》将二馆人的“舍生忘死”进行比较,这类文章要特别注意文末作者的评价和议论,以及二者的异同。


(2)何事:总结归纳文章写了几件事(简洁的语言;一般来说高考设置段落的时候为一段一事)(3)何能:分析人物有怎样的才能(诗才、文才、军事才能、经济之才……;阅读时注意圈划作者的评价)
(4)何德:分析人物有怎样的品质(阅读时同样注意圈划作者的评价),把握德和才之的间的关系(才依附于德,是主要矛盾,如虹口二模《阿寄传》中阿寄的“画策营生”之智实为对其主人的效“忠”,黄浦二模《刘虞传》中刘虞的“平定叛乱”之才也是其“德化”之表现)当然,还要关注作者是怎样刻画人物的“何能”“何德”即人物形象的:
a.正面描写:语言、动作、外貌、神态、心理等描写;细节描写
b.侧面描写:通过周围其他人的评价和反映来烘托衬托
二、山水游记(写景状物)类
1、篇目位置:
一般置于第六大题,部分也置于第五大题。

分值一般为12—16。

2、文体特点:
通过叙述事件或描述景物的特点(记游)来表达作者的观点、态度或表现作者的人生追求、生命感悟。

(注意有四类主旨)
3、阅读的方法:
(1)理解描述的对象是什么(景、物、事、现象?);
(2)理解描述对象的特征是什么,或是分析事件或现象的因果;
(3)分析文章用了什么艺术手法(分整体写法和局部写法);
整体: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先叙后议、借物喻人、借事喻理、因事说理(借题发挥)、以小见大、虚实结合、卒章显志
局部:比喻、对比、排比、整句、反复(修辞和句式角度)
(4)揣摩作者对此事此景的观点、态度。

(一般在文末相关语句)
4、不同写景状物类文章的思想感情归纳梳理(基本能涵盖此类篇目):
高中读过的课内和一模二模卷上的文章:《病梅馆记》、《项脊轩志》、《游褒禅山记》、《石钟山记》、《归去来兮辞》、《前赤壁赋》、《黄州快哉亭记》、《兰亭集序》、《秋声赋》//《醒心亭记》(曾巩)、
《畏垒亭记》(归有光)、《放鹤亭记》(苏轼)《竹鹤轩记》(何桥新)《游石钟山记》(罗洪先)等。

(当然还有初中的和高考卷中相关的篇目)
(1)纯粹表现娱情山水(热爱与留恋)类的(很少):
如《与朱元思书》、《冷泉亭记》(白居易2005年春考题,16分)
(2)表达民本忧国思想类的:
《醉翁亭记》除山林中游赏宴饮之乐外,还有与民同乐的思想;《岳阳楼记》的先忧后乐、忧国忧民的情怀;《病梅馆记》的追求个性解放的愿望;《醒心亭记》赞颂欧阳修忧国忧民的儒政理想。

(3)借物(事)喻人(理)类(富有理趣)的:
如《游褒禅山记》和《石钟山记》先叙后议,哲理的提升;如《半野园记》对陈君的规劝(要努力建功立业,不要贪恋富贵生活),《古樟记》(赞美德才出众者,贬抑庸碌小人)、《永州龙兴寺息壤记》(批判鬼神迷信的无神论思想)、《竹鹤轩记》(说明命名原因,强调人要有德行和学问)。

(4)借景浇心中不平之块垒类的(作者一般为被贬人文):
如柳宗元《永州八记》均借写山水游记来书写被贬后胸中的不平与愤郁;《前赤壁赋》借秋夜舟游赤壁的情景表现政治上受挫后惆怅苦闷的心情同时也显示出自我解脱的旷达胸襟;
(5)表达文人雅士之生命的感悟的:
如《项脊轩志》(表达人亡物在、三世变迁的感慨,也表达对三位亲人的怀念)、《归去来兮辞》(对官场的厌弃对自由的向往)、《兰亭集序》(批判虚无主义思想,表达积极入世的人生观)、《秋声赋》(人生的苦闷感慨和自我超脱的愿望)、《黄州快哉亭记》(则借为亭作记表现旷达乐观的处世态度)、《畏垒亭记》(居安亭的自得其乐和对志同道合者的呼唤)、《放鹤亭记》(歌颂隐者之乐,寄托清远闲放的情怀)。

三、议论说理类
1、篇目位置:
均置于第六大题,为值为12-13分。

2、文体特点:
往往借助叙述某一事物、现象、人物来发表自己的观点、见解;有的全文为议论。

3、类别:一般以文论(包括画论)、史论为多,也有政论、乐论和其它小品文。

4、阅读的方法:
(1)读出话题或论题是什么;(论题)
(2)从文中的议论句或抒情句把握作者的观点和态度;(论点)
(3)理清文章的思路。

方法为抓住关联词(故、是以、是故)、发语词(夫、且夫等)和感叹词(呜呼、嗟呼、嗟夫、噫、嘻等)理出文阐的意脉和说理的思路。

(4)分析文章的手法(论证方法或表现手法);
(5)把握作者使用的材料(论据典型性)
三、说明类
1、篇目位置:
近几年考过一次,即2009年的“南方号曰桂海”一文,置于第六大题,为值为12分,但也需引起重视。

2、文体特点:
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一,一般事物说明文适合高考命题。

3、阅读的方法:
(1)明确说明对象:事物?事理?
(2)辨识说明方法:下定义、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分类别、举例子、画图表7种。

明确其效果。

(3)理清说明顺序:时间、空间、逻辑(层进、总分,现象到本质、原因到结果、主到次……)(4)鉴赏说明文的科学性和文学性:
科学性:准确、严密;
文学性:从修辞看,使用比喻、拟人、夸张等文学手法;从句式看,使用整句,有节奏感;
补充:史传文学的史学性和文学性:
史学性:客观而真实地反映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
文学性:①塑造了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运用语言、动作、外貌、心理等;侧面描写);
②表现了生动曲折的故事情节;
③运用各种文学表现手法:比喻、拟人、夸张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