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科学实验指导书
苏教版小学科学3-6年级实验指南
苏教版小学科学3-6年级实验指南1. 引言本实验指南旨在为苏教版小学科学3-6年级的教师和学生提供一份实验指导手册,以帮助他们进行简单的科学实验。
本指南将提供实验的目的、材料、步骤和预期结果,以供参考和指导。
2. 实验一:水的状况变化2.1 实验目的通过观察和记录水的状况变化,让学生了解水的固态、液态和气态之间的转变。
2.2 实验材料- 水- 烧杯- 温度计- 冰块- 加热装置2.3 实验步骤1. 将烧杯中的水倒入冰块中,观察水的状况。
2. 使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
3. 将冰块加热,继续观察水的状况。
4. 再次使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
2.4 预期结果- 在冰块中,水呈现固态。
- 加热冰块后,水会从固态转变为液态。
- 当水被加热到一定温度时,会转变为气态。
3. 实验二:光的传播3.1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光的传播方式以及光的直线传播特性。
3.2 实验材料- 手电筒- 不透明的屏幕- 直尺3.3 实验步骤1. 在黑暗的房间中,将手电筒对准不透明的屏幕。
2. 观察光线从手电筒射出后,如何直线传播并在屏幕上产生光斑。
3. 使用直尺测量光斑与手电筒的距离,并记录下来。
4. 尝试遮挡部分光线,观察光斑的变化。
3.4 预期结果- 光线会直线传播并在屏幕上产生光斑。
- 光斑的大小与手电筒到屏幕的距离有关。
- 遮挡部分光线会导致光斑变小或消失。
4. 实验三:简单电路4.1 实验目的通过搭建简单电路,让学生了解电流的流动和灯泡的发光原理。
4.2 实验材料- 电池- 电线- 灯泡- 开关4.3 实验步骤1. 将电池、灯泡和开关连接起来,搭建一个简单的电路。
2. 打开开关,观察灯泡是否发光。
3. 关闭开关,观察灯泡是否熄灭。
4.4 预期结果- 当开关打开时,电流会从电池流向灯泡,使其发光。
- 当开关关闭时,电流无法流动,灯泡熄灭。
5. 总结本实验指南提供了苏教版小学科学3-6年级的三个简单实验,分别涵盖了水的状况变化、光的传播和简单电路的搭建。
培养孩子对自然科学的好奇心小学科学实验教材推荐
培养孩子对自然科学的好奇心小学科学实验
教材推荐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培养他们对自然科学的好奇心至关重要。
通
过小学科学实验,可以激发孩子们对科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实验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向大家推荐几本适合小学生的科
学实验教材,帮助家长和老师们更好地培养孩子们对自然科学的好奇心。
《小小实验家—小学科学实验150例》
这本教材是一本专为小学生设计的科学实验书籍,内容涵盖了物理、化学、生物等多个领域,每个实验都配有详细的实验步骤和实验原理
说明。
通过这本书,孩子们可以进行简单有趣的实验,了解科学知识,培养动手操作的能力和实践思维。
《探索科学的乐趣—小学科学实验30例》
这本书是一本专门针对小学生的科学实验指导书,每个实验都设计
得非常生动有趣,涵盖了生活中常见的科学现象和原理。
通过这些实验,孩子们不仅可以学到科学知识,还可以培养观察力和实验设计能力,激发对科学的热爱。
《我做实验—小学生科学DIY》
这本教材是一本科学DIY书籍,内容包括了一些简单易做的实验和手工制作,通过这些实验,孩子们可以亲自动手,体验科学的乐趣。
书中的实验设计都很有趣,可以让孩子们在实践中学到更多的科学知识,激发他们对科学的探索欲望。
通过以上几本科学实验教材的推荐,家长和老师可以为孩子们提供更多的科学实践机会,培养他们对自然科学的好奇心和热爱,帮助他们在科学领域取得更好的成绩和发展。
希望大家可以通过实验教材的指导,让孩子们在科学实验中收获更多的快乐和成长。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实验教学指南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实验教学指南介绍本实验教学指南旨在帮助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教师进行实验教学的准备和指导。
通过实验教学,学生将能够亲自动手、观察、实践和探索,培养科学思维和实验技能。
实验目标本教学指南的实验目标主要包括:- 通过实验,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技能;- 建立学生的科学知识和概念。
实验内容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选择相应的实验进行教学。
以下是本教学指南推荐的几个实验:1. 水的沸点实验水的沸点实验- 实验目的:通过观察沸水的现象,探究水的沸点。
- 实验步骤:将水加热直至沸腾,观察并记录温度。
- 实验材料:水、加热设备、温度计。
2. 物体的浮力实验物体的浮力实验-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了解物体的浮力原理。
- 实验步骤:将不同物体分别放入水中观察其浮沉现象。
- 实验材料:不同物体、水、。
3. 植物光合作用实验植物光合作用实验- 实验目的:了解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过程。
- 实验步骤:在不同光照条件下观察植物叶子的变化。
- 实验材料:植物、灯光。
4. 声音传播实验声音传播实验- 实验目的:探究声音的传播方式。
- 实验步骤:利用不同材料制作声音传播器,观察声音传播的效果。
- 实验材料:不同材料(如纸片、纸杯)、声音源。
实验安全注意事项在进行实验教学时,教师需要注意以下安全事项:- 防止烫伤:在进行涉及加热的实验时,要使用隔热手套和适当的防护措施。
- 防止触电:在进行电路实验时,要确保电源和设备的安全使用,避免触电风险。
- 防止溅泼:在进行与液体有关的实验时,要佩戴防护眼镜和实验服,避免液体溅泼伤害。
实验教学步骤为了保证实验教学的顺利进行,教师需要遵循以下步骤:1. 准备工作:了解实验内容、准备实验材料和设备。
2. 实验引导:向学生介绍实验目的、步骤和安全事项。
3. 实验操作:指导学生完成实验操作,引导他们观察现象和记录实验数据。
4. 结果讨论:与学生一起讨论实验结果,并解释相关科学原理。
六年级人教版科学实验操作指南
六年级人教版科学实验操作指南尊敬的同学们:科学实验是我们学习科学知识、培养实际操作能力的重要环节。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完成实验,我将为大家提供一份六年级人教版科学实验操作指南。
请大家仔细阅读并按照指南进行实验操作。
实验一:水的沸点实验材料:水、酒精灯、温度计、容器、火柴步骤:1. 准备材料:将温度计插入容器中,确保温度计的温度计茎完全被液体覆盖。
2. 加热:用火柴点燃酒精灯,将容器放在火焰上加热。
3. 观察:观察液体温度的变化,当液体开始沸腾时,记录温度。
4. 测量:待液体完全沸腾后,记录此时的温度。
实验二:光的折射实验材料:玻璃杯、水、纸张、铅笔、光线步骤:1. 准备材料:将玻璃杯中倒入适量的水。
2. 画线:将一张纸张展开放在桌面上,用铅笔在纸上画一条直线。
3. 光线入射:将玻璃杯倾斜,使得光线从玻璃杯中垂直地射向纸上的直线。
4. 观察:观察光线经过玻璃杯和水后的折射现象,记录观察结果。
实验三:植物光合作用实验材料:苦菜叶片、酒精、试管、盖玻片、草绿素提取液、酒精灯步骤:1. 准备材料:将苦菜叶片放置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的酒精,将盖玻片覆盖试管口。
2. 加热:将试管放置于酒精灯上轻轻加热。
3. 观察:观察试管内的变化,若试管内出现绿色,则说明苦菜叶片中含有草绿素。
4. 光照:用草绿素提取液滴在苦菜叶片上,将装有苦菜叶片的试管放置在阳光下暴晒一段时间。
5. 观察:观察试管内的变化,若试管内出现气泡,则说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
实验四:力的平衡实验材料:积木,斜面,弹簧测力计步骤:1. 准备材料:将斜面固定在桌上,放置积木在斜面上。
2. 测力:用弹簧测力计分别测量在斜面上放置的积木的重力和斜面对积木的压力。
3. 对比:比较积木的重力和斜面对积木的压力,观察是否平衡。
4. 调整:根据实验结果,适当调整斜面的角度,直至积木在斜面上保持平衡。
以上是六年级人教版科学实验的操作指南,希望这份指南能够帮助到大家。
在进行实验时,请务必遵守实验守则,注意安全,不得随意进行危险实验。
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实验手册
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实验手册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实验手册[部分]《工具和机械》单元第二课杠杆的科学1、研究杠杆尺的实验实验材料:底板1块、长支架1个、杠杆尺1根、钩码若干。
(学具中有)操作方法:(1)按学具中的图组装好实验装置;(2)师介绍组装方法及支点、阻力点、用力点的位置及阻力点和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如何测量;(3)在杠杆尺两边各选一个位置分别放上不同数量的钩码直至杠杆尺平衡为止,并记录相应数据到P6记录表中,判断其用力情况;(4)交流分析实验数据;(5)得出结论。
第三课杠杆类工具的研究1、杠杆类工具的比较实验实验材料:撬盖的铁片(或螺丝刀)、开瓶器、夹子(或镊子)、罐头、啤酒瓶。
(自备)操作方法:(1)用撬盖的铁片去撬罐头、用开瓶器开啤酒瓶、用夹子夹东西;(2)在课本P7图上分析三点位置及用力情况。
2、小杆秤的观察与制作(让学生自己做)实验材料:1根长竹筷(称)、螺帽或钩码(重)、粗棉线或钓鱼线、小塑料盘(称)、砝码(50g)、剪刀。
(自备)操作方法:(1)如课本P9图片,把一支竹筷打磨光滑,其中一个螺丝帽或钩码用钓鱼线系好做秤砣;(2)自制一个秤盘,系好三条一样长的细绳并固定在秤杆上;(3)在秤砣与秤盘间选择适当的位置系上一个绳套,作为初次实验的平衡点;(4)利用平衡原理制作托盘小杆秤刻度,在称盘内每次加一个砝码(50克),移动秤砣使秤平衡,并在秤杆的挂秤砣的位置做好标记,直到秤杆用完为止。
第四课轮轴的秘密1、研究轮轴作用的实验实验材料:1根轴、1根销钉、24个钩码、2段棉线、1个底板和1个长支架。
(包含在学习工具中)(或机械实验盒中)操作方法:(1)如学具中的图组装轮轴装置;(2)把一定数据的钩码挂在轴上,看成要克服的阻力;在轮上也挂上钩码,看成是我们用力的大小,直至平衡,反复做4种,并记录实验数据到课本P10表中。
(3)交流分析数据。
(4)得出结论。
2、研究轮的大小对轮轴作用的影响实验(材料准备可能较难)实验材料:添加1个轮圈。
苏教版小学科学3-6年级实验手册
苏教版小学科学3-6年级实验手册实验一:力的作用目的通过实验让学生理解力的作用,学会用实验方法探究力的作用效果。
材料- 小车- 木块- 弹簧测力计- 铅笔- 尺子步骤1. 将小车放在水平桌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小车,记录测力计的示数。
2. 将木块放在小车上,再次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小车,记录测力计的示数。
3. 比较两次实验的测力计示数,分析力的作用效果。
注意事项- 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避免用力过猛。
- 测量数据时要准确,尽量减小误差。
实验二:光的传播目的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光的传播特性,学会用实验方法验证光的传播。
材料- 激光笔- 透明塑料尺- 白色卡片- 直尺步骤1. 关暗室内的灯光,打开激光笔,将激光笔的光线照射在透明塑料尺上。
2. 观察并记录激光笔的光线在透明塑料尺上的传播情况。
3. 将白色卡片放在激光笔的光线上,观察并记录卡片的照射情况。
注意事项- 实验过程中要关暗室内的灯光,保证实验效果明显。
- 操作激光笔时要小心,避免激光直射眼睛。
实验三:声音的产生目的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声音的产生原理,学会用实验方法探究声音的产生。
材料- 气球- 木棒- 尺子- 铅笔步骤1. 将气球吹起来,用木棒敲击气球,观察并记录气球的振动情况。
2. 将尺子伸出桌面,用铅笔敲击尺子,观察并记录尺子的振动情况。
3. 分析实验现象,探讨声音的产生原理。
注意事项- 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避免用力过猛。
- 观察振动时要准确,尽量减小误差。
实验四:物质的溶解目的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物质的溶解过程,学会用实验方法探究物质的溶解。
材料- 碘酒- 淀粉- 玻璃棒- 烧杯- 水步骤1. 在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搅拌均匀。
2. 向水中加入适量的碘酒,观察并记录溶解过程。
3. 向水中加入适量的淀粉,用玻璃棒搅拌,观察并记录溶解过程。
科学实验作业指导书
科学实验作业指导书1. 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目的是通过一系列的实验操作,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科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实验设计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2. 实验材料- 实验器材:显微镜、试管、量筒、滴管等。
- 实验药品:盐酸、氢氧化钠、硫酸铜等。
- 实验样本:红葱头片、草叶片、昆虫标本等。
3. 实验步骤3.1 显微镜使用实验3.1.1 将显微镜平稳地放置在桌面上。
3.1.2 调节显微镜镜筒的高度,使样品能够清晰地放置在载物台上。
3.1.3 通过旋转物镜镜头或调节镜片与眼睛的距离,调节视野清晰度。
3.1.4 使用显微镜观察样品,并记录下所见的细节。
3.2 溶液配制实验3.2.1 准备所需的实验器材和药品。
3.2.2 根据实验要求,按照比例配制所需浓度的溶液。
3.2.3 使用量筒准确地测量所需的溶液容量。
3.2.4 混合溶液,轻轻搅拌使溶质充分溶解。
3.3 物质性质实验3.3.1 准备实验器材和药品,并戴上安全眼镜和手套。
3.3.2 将不同物质分别放入试管中,并记录下其性质的变化。
3.3.3 使用酸碱试纸来测试溶液的酸碱性。
3.3.4 对于不能使用酸碱试纸测试的物质,可以使用指示剂进行测试。
3.4 植物细胞结构实验3.4.1 准备实验器材和草叶片。
3.4.2 将草叶片放置在显微镜载物台上。
3.4.3 通过调节显微镜的焦距,观察草叶片细胞的结构。
3.4.4 通过绘制观察结果,记录植物细胞的结构特点。
4. 实验注意事项4.1 在进行实验操作前,确保实验器材和药品的正确使用方法和安全操作流程。
4.2 实验过程中,保持实验环境的整洁和安全,注意防护措施,戴上安全眼镜和手套。
4.3 注意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以便后续的数据分析和实验报告撰写。
5. 实验结果分析在进行实验观察之后,根据所得到的实验数据和观察结果,进行数据分析和实验结果的解释。
可以使用图表等方式来展示实验结果,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并归纳实验结论。
小学科学实验指导书
小学科学实验指导书1. 引言1.1 概述小学科学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科学思维的重要环节之一。
而进行科学实验是小学科学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实践操作,学生可以深入了解科学原理,培养观察、实验和创新能力。
本文旨在提供一本详细的小学科学实验指导书,帮助教师和家长引导孩子们进行有趣、富有挑战性的实验,并且让他们在这个过程中感受到探索和发现的乐趣。
1.2 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包括五个部分:引言、正文、学习效果评估、推广应用与拓展探索以及结论和展望。
在引言部分,介绍了本文撰写的目的和内容大纲;正文部分将详细介绍实验的准备、步骤和结果分析;学习效果评估一节将列出相关评估方法,并总结实验后所取得的成果并提出改进建议;推广应用与拓展探索将提供更多实验场景推荐以及设计思考题目推荐;最后,在结论和展望一节中,总结全文的主要观点,并提出进一步研究方向。
1.3 目的小学科学实验具有一定的难度和复杂性,特别是对于小学生来说。
本文的目的是帮助教师和家长更好地指导孩子们进行科学实验。
通过提供详细的实验准备、步骤和结果分析,以及给出相关实验场景介绍和拓展思考题目推荐,读者可以获取全面的实验指导信息,并在引导孩子们进行实践操作时给予适当的支持。
本文还将分享一些小学科学实验资源网站,在教育环境中寻找更多关于小学科学教育资源与创意。
这样安排可以使文章更加清晰流畅,确保读者能够了解文中所包含内容并按部就班地阅读下去。
2. 正文:2.1 实验准备:在进行小学科学实验之前,我们需要做一些实验准备工作。
首先,确认所需实验材料和设备是否齐全。
例如,在进行一个有关植物生长的实验时,我们可能需要准备花盆、土壤、种子和水等。
其次,确保实验环境安全并且容易清洁。
这可以包括使用防护手套、固定好试管架等措施。
最后,对实验步骤进行预习,并理解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
2.2 实验步骤:一个良好的实验步骤可以帮助我们顺利进行科学实验并获得准确的结果。
在编写实验步骤时,应当描述每个步骤所需的操作和注意事项,并尽量使用清晰简明的语言。
小学生科学实验指导手册
小学生科学实验指导手册科学实验是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本指导手册将为小学生提供一些常见的科学实验项目,并以简明易懂的方式解释实验原理、步骤和注意事项,帮助他们成功完成实验并理解其中的科学原理。
实验一:水的净化实验原理:水的净化过程主要包括过滤和沉淀。
实验步骤:1.准备一个透明的玻璃杯,将一些混浊的水倒入杯中。
2.将一个纸巾或棉花球放在玻璃漏斗中,将漏斗放在杯子上方。
3.慢慢倒入水,观察水通过纸巾或棉花球的过程,发现水变得清澈。
4.将漏斗取下,观察杯中底部是否有沉淀物。
实验二:磁铁吸铁实验原理:磁铁具有磁性,可以吸引含有铁元素的物体。
实验步骤:1.准备一个磁铁和一些小铁钉。
2.将磁铁静置在平面上,并将一根小铁钉悬挂在磁铁附近。
3.观察小铁钉是否受到磁铁的吸引,如果有,可以尝试更多的小铁钉。
实验三:油和水的不相溶性实验原理:油和水由于分子结构不同而无法混合。
实验步骤:1.准备一个透明的玻璃杯,倒入一些水,并加入几滴食用油。
2.轻轻搅拌水和油,观察它们是否混合。
3.放置一段时间,观察油与水是否逐渐分层。
实验四:光的折射实验原理: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时会发生折射。
实验步骤:1.准备一个透明的玻璃杯,并将其倒置放在桌面上。
2.将一只笔或钢尺放在玻璃杯边缘,观察它们在杯内的表现。
3.加入适量的水,再观察笔或钢尺的位置。
实验五:植物的光合作用实验原理: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阳光转化为能量。
实验步骤:1.准备一盆绿色植物(如小麦苗或豌豆苗)和一些太阳光。
2.将植物放在室外、阳光充足的地方。
3.观察植物的生长情况,以及光照对植物的影响。
实验六:物体浮沉实验原理:物体的密度决定了它是否能浮在液体中。
实验步骤:1.准备一个透明的容器,并注入适量的水。
2.将一些物体(如小石子、木块、塑料球等)依次放入容器中。
3.观察物体在水中的表现,判断它们是否浮在水面上或沉到底部。
通过以上的科学实验,小学生们可以亲身体验科学的奥秘,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实验探索精神。
小学科学课堂实验指导书
小学科学课堂实验指导书
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通过实践操作,让小学生了解和掌握某一科学原理
或现象,培养他们的实验观察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实验材料
列举实验所需的材料,例如:试管、溶液、显微镜等。
实验过程
依次说明实验的步骤,并用简练的语言讲解清楚每个步骤具体
应该如何操作,引导学生完成实验。
实验结果和分析
学生应根据实验操作的结果和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分析和总结。
可以提出问题或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辨和归纳能力。
实验注意事项
列举一些实验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如安全事项、实验环境要求等,确保学生能够安全地进行实验。
实验延伸
提供一些与实验相关的延伸活动或探究题目,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拓宽他们的知识面。
实验评价与反思
对学生的实验表现进行评价,给予正面的鼓励和建议,帮助他们不断改进实验技能和科学探究能力。
结束语
简单总结实验的目的和重要性,对学生进行鼓励和表扬。
参考资料
列出实验指导书编写所依据的参考资料,以便老师和学生深入研究和了解相关知识。
以上为《小学科学课堂实验指导书》的基本结构和内容,详细的指导和实例可以根据具体的实验内容进行编写。
希望这份指导书能够帮助小学老师们更好地进行科学实验教学。
苏教版《科学》教材六年级上、下册实验计划
苏教版《科学》教材六年级上、下册实验计划指导完单元编号实验名称页码
成时间
1 观察水滴里的微生物 P3 显微镜
2 做酸奶 P5 九月下的世界
3 研究发霉的条件 P9
4制作地表模型 P18 我们
5 制作地球内部构造模型 P21
十月的
6 冷暖变化对岩石的破坏作用P27
7 模拟流水的搬运作用 P27 地球
对蜡烛的加热、燃烧实验 P30 8
物质
十一月 9探究铁钉生锈的实验 P34 在变化
10制作紫甘蓝水试剂 P37-38
11 模拟环形山形成的实验 P43 探索宇宙十二月
12 寻找北斗七星和北极星 P49
13 “谁先落地”的假设实验 P61 假设
十二、一
探究溶解的快慢和什么因素
月 14 P64 与实验
有关
苏教版《科学》教材六年级下册单元编号实验名称页码完成时间进化1 制作印迹化石模型 P28 四月共同 2 模拟研究仙人掌刺的作用 P40
四、五月
做个生态瓶 P47 3的家园
P53 4 制作“火箭”及其“发射器”神奇
研究点燃火柴和花生米之间
5 P55
能量是如何转换的五、六月的
6探究飞旋扣子的秘密 P56 能量
7 制作小水轮 P59
P66 8 让瓶子吹泡泡拓展
六月设计并制作以空气为动力的
9 P68 与应用玩具小车。
小学六年级科学实验教案:进行简单的科学实验和观察
小学六年级科学实验教案:进行简单的科学实验和观察一、实验目的二、实验材料三、实验步骤1. 第一步2. 第二步3. 第三步四、实验结果与分析五、实验结论六、实验体会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让小学六年级的学生通过进行简单的科学实验和观察,培养他们的科学实验能力和观察分析的能力,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合理解读。
二、实验材料在本实验中,我们需要准备以下材料:1. 透明玻璃杯 - 2个2. 纸巾 - 2张3. 清水 - 适量4. 盐 - 适量5. 水杯 - 1个6. 手电筒 - 1只三、实验步骤1. 第一步:准备工作a. 将两个透明玻璃杯清洗干净并擦干;b. 准备两张纸巾;c. 准备适量的清水和盐;d. 将水杯放置在合适的位置。
2. 第二步:探究透明与不透明材料的不同a. 将一个玻璃杯放在桌子上,放置一张纸巾在杯子上方;b. 在纸巾上方用手电筒照射,观察纸巾下方的光线状况;c. 将光线照射到另一个未被覆盖的玻璃杯上方,观察光线的变化。
3. 第三步:观察盐水的透明度a. 向一个玻璃杯中加入适量的盐;b. 搅拌盐水,直到盐完全溶解;c. 用手电筒照射盐水,观察光线的变化;d. 将手电筒放置在玻璃杯下方,由上方观察光线的变化。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实验结果显示,当纸巾覆盖在透明杯子上方时,光线可以透过纸巾,使杯内的物体变得模糊。
然而,在不覆盖纸巾的情况下,光线几乎没有任何变化。
2. 实验分析当光线照射到透明杯子上时,部分光线会被玻璃杯内的水分散。
如果在光线通过的过程中有障碍物,如纸巾,光线将被纸巾所吸收,使得我们透过玻璃杯看到的物体变得模糊。
同样地,通过实验我们可以看到,盐水与清水不同。
盐水中的盐粒可以让光线发生折射,导致光线的路径发生变化,所以盐水中的光线看起来比较模糊。
五、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1. 透明材料的透明度受到光线的折射和吸收的影响。
在实验中,纸巾的存在会导致光线的散射和吸收,使物体在透明杯中变得模糊。
科学实验指导手册六年级上册--15--6--21
第一单元显微镜下的世界探究活动:制作“小水塘”进行观察活动目标:通过观察小样,进一步培养学生用感官和放大镜进行较细致观察的能力。
实验器材:广口瓶树叶泥土放大镜实验指导:这是一个制作“小水塘”的活动。
探究过程:(一)制作“小水塘”1、在一个干净的广口瓶中加入三分之二的冷水。
2、将一些腐烂的和新鲜的叶子、草撕碎后放入水中,并加进一把土。
3、将瓶子放在有阳光的窗户附近,三周后,利用放大镜就可以看见水里在的变化了。
(二)观察“小水塘”1、分组用肉眼仔细观察“小水塘”,你观察到了什么?2、小组交换观察“小水塘”,又观察到了什么?3、适时提供放大镜,指导学生进一步掌握使用放大镜进行观察的方法。
4、交流观察到了什么,比较两种观察情况下的不同。
(三)实验小结:放大镜比肉眼观察到的内容更多、更细致。
启发学生:水中是否还有用肉眼看不到的生物?需要借助什么仪器来观察?实验提示:1、“水样”或“小水塘”要提前一周做好准备。
2、观察过程中经历肉眼观察与放大镜观察。
肉眼观察中让小组交换进行观察。
小学科学实验探究活动记录表年月日年级班第组探究活动:观察小水滴活动目标:通过显微镜观察水样,知道水中有微小生物。
实验器材:显微镜小水滴实验指导:这是一个使用显微镜进行观察的活动。
探究过程:1、认识显微镜的结构。
目镜调节旋钮载物台物镜反光镜2、学习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安放对光观察3、学生分组使用显微镜观察小水滴。
实验小结:微生物是一类非常微小的生命体,通常要借助显微镜才可以看清楚。
实验提示:强调细心、耐心,不要让显微镜震动,以及使用显微镜应注意的事项。
必要时,可指导学生微调螺旋和反光镜,使图像更清晰。
生活链接:有趣的同学可以百度图片中搜索一下微生物,看看更多的微生物的样子,拓宽一下自己的视野。
小学科学实验探究活动记录表年月日年级班第组探究活动:体验细菌繁殖速度活动目标:通过让学生亲身经历实验过程,感受细菌的繁殖速度很快。
实验器材:纸杯8个、黄豆实验指导:指导学生模拟细菌繁殖的过程。
苏教版小学科学3-6年级实验指南
苏教版小学科学3-6年级实验指南介绍本实验指南旨在为苏教版小学科学3-6年级的学生提供实验指导和建议。
实验是研究科学的重要部分,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科学概念和原理。
本指南将提供一系列简单的实验,以帮助学生培养科学探索的兴趣和能力。
实验材料在进行实验之前,学生需要准备以下实验材料:- 实验器材:根据实验要求准备不同的器材,如烧杯、试管、显微镜等。
- 实验药品:根据实验要求准备不同的药品,如盐、糖、小苏打等。
- 安全设备:如实验手套、护目镜等,确保实验过程的安全。
实验步骤每个实验都有以下步骤:1. 准备实验材料和设备。
2. 根据实验要求进行实验操作。
3. 记录实验过程和观察结果。
4. 分析实验结果,总结实验结论。
实验示例实验名称:水的沸点实验目的:观察水的沸点变化。
实验材料:- 烧杯- 温水- 温度计实验步骤:1. 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温水。
2. 将温度计插入烧杯中,记录水的初始温度。
3. 将烧杯放在加热设备上,逐渐加热水直到沸腾。
4. 记录水沸腾时的温度。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观察,记录水沸腾时的温度。
实验结论:水的沸点为100摄氏度。
实验安全提示在进行实验时,学生应注意以下安全事项:1. 实验过程中要保持实验区域整洁和干燥,避免滑倒和火灾等危险。
2. 实验时应佩戴安全设备,如实验手套和护目镜。
3. 注意实验材料和药品的正确使用和储存,避免误食或伤害。
4. 实验后要及时清理实验器材和药品残留物,保持实验环境的清洁和安全。
结语通过本实验指南,学生可以进行一系列简单的实验,培养科学探索的兴趣和能力。
在进行实验时,请始终保持安全,并遵循实验步骤和要求。
实验是研究科学的重要途径,希望学生能够通过实践来更好地理解科学知识。
小学六年级科学实验操作指南
小学六年级科学实验操作指南小学生在科学实验中,仿佛进入了一个神奇的世界。
在这片探索的天地里,每一步操作都像是在解开自然界的秘密。
作为科学实验的小小探险者,你们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技巧和步骤,才能更好地体验科学的乐趣。
首先,准备阶段是实验成功的关键。
像是为一次探险做好准备一样,你们需要检查所需的实验材料是否齐全。
试管、量筒、药品等工具和材料就像是你们的探险装备,每一样都不可或缺。
在这个阶段,还要确保实验室的环境干净整洁,因为一个良好的实验环境可以帮助你们集中精力,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接下来,仔细阅读实验步骤是至关重要的。
就像在解谜游戏中,遵循线索是通关的关键一样,仔细阅读实验步骤可以帮助你们理解每个步骤的目的和重要性。
在实验前,最好和老师或同学一起讨论实验步骤,确保你们对每一步都没有疑问。
开始实验时,首先要注意安全。
安全帽、护目镜和手套是你们的保护神,能够确保你们在实验过程中不受伤害。
操作时,要尽量小心,避免剧烈的动作和不必要的触碰。
每一次实验的成功,都离不开安全第一的原则。
实验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和记录。
每一个变化、每一个细节,都可能是解开科学谜题的重要线索。
你们可以像科学家一样,用笔记本记录下实验中的现象、数据和结果。
记录不仅帮助你们理解实验的过程,也为以后复习和总结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实验结束后,清理实验器材是最后的步骤。
就像完成一次探险后需要整理装备一样,清理实验器材不仅可以保持实验室的整洁,也为下一次实验做好准备。
在清理过程中,要仔细检查是否有遗漏的材料和工具,并妥善处理废弃物,保持实验环境的卫生。
回顾整个实验过程,理解每一步的意义是很重要的。
就像完成一场冒险后回顾旅程一样,复习实验过程可以帮助你们更好地理解科学原理和实验方法。
与老师和同学讨论实验结果,分享你的发现和心得,这样不仅能够加深理解,也能激发你们对科学的兴趣。
通过这些操作,你们将能够更好地掌握科学实验的技巧,体验到探索自然奥秘的乐趣。
六年级科学实验指导教学方案
六年级科学实验指导教学方案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帮助六年级学生掌握科学实验的基本步骤和方法,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实验设计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
二、实验材料1. 实验器材:显微镜、试管、滴管、显微玻璃片等;2. 实验药品:盐水、酒精、红色食用染料等;3. 实验记录表。
三、实验步骤1. 观察实验现象首先,老师介绍本次实验的主题和相关背景知识,并引导学生对待观察实验现象时的方法。
2. 设计实验学生根据所学的科学知识,自行设计本次实验的步骤和所需实验器材。
他们需要考虑实验的安全性、控制变量以及如何记录实验数据等问题。
3. 实施实验学生按照自己设计的步骤进行实验,并记录每一步骤的操作过程和观察结果。
4. 数据处理学生根据实验结果,进行数据的整理和处理。
他们需要将实验数据以表格、图表等形式展示出来,并用文字进行简要的分析和解释。
5. 实验总结学生根据实验数据和分析结果,对实验现象进行总结和归纳。
他们需要表达自己对实验结果的理解,并提出可能的实验误差和改进方案。
四、教学方法本次实验采用探究式学习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实验设计和数据处理过程,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和合作能力。
同时,老师要给予适当指导,帮助学生掌握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五、实验安全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安全,禁止吞食实验物品,避免实验器材的损坏和伤害。
2. 实验前要认真阅读实验指导方案,了解实验内容和操作要求,并请老师在场指导。
3. 使用有毒或有害物质时,要戴好口罩和手套,并注意防护措施。
六、实验评价与反馈老师根据学生的实验设计、数据处理和实验总结,对他们的实验能力进行评价。
同时,针对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困惑,进行及时的反馈和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科学实验的方法。
七、延伸实验为了进一步拓展学生的科学实验能力,可以安排延伸实验。
例如,可以让学生通过观察不同物质的溶解速度,了解溶解规律;或者设计实验来探究光的传播和折射等现象。
八、实验应用通过本次实验的学习,学生将更好地了解科学实验的重要性,并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运用科学实验的方法解决问题。
小学六年级科学实验指导书
教材分析本册共分四个单元,共32课。
第一单元工具和机械本单元介绍了常用工具杠杆、轮轴、滑轮、斜面的原理及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尤其是结合常用工具和实验器材设置了许多和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探究活动,在探究活动中让学生掌握各类机械和工具的特点和作用。
第二单元形状和结构本单元介绍了各种建筑物中使用的形状和结构及其特点,从实验材料的选取到各种不同的设计都能切实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实践能力。
第三单元能量本单元介绍了电能、水的三态变化、太阳能以及他们之间的联系,学生掌握自然界中的物质可以相互转化,能量可以相互转化的自然规律,使学生养成爱护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第四单元生物的多样性知道生物的种类多种多样。
知道同种生物不同的个体各不相同。
初步理解生物体不同的形态结构是与它们的生活环境相适应的。
知道生物的多样性是人类生存的重要资源。
能自己确定标准对生物进行分类,知道分类是研究生物的基本方法。
会用制作生物分布图的方法描述某一区域的生物种类。
(一)研究杠杆的秘密【实验目的】用杠杆尺做实验、收集并整理数据,分析认识杠杆省力、费力、不省力也不费力的规律。
【实验材料】杠杆尺25个、钩码25盒。
【实验方法】在杠杆尺的左边挂上钩码当作被撬动的重物,右边挂上钩码当作撬动时我们用的力。
1.小组任意在杠杆尺两端挂钩码,记录下挂钩码的位置和数量,并记录下此时杠杆尺的状态。
2.重复几次实验,收集几组不同的数据。
3.将2-3个小组的实验数据进行整合,汇集成一个更大的数据库。
4.对这个数据库进行分析,将能省力的情况、费力的情况、不省力也不费力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出杠杆在什么条件下省力?在什么条件下费力?在什么条件下不省力也不费力?【注意事项】1. 在一大堆杂乱无章的数据中,寻找有用的数据来说明问题也是进行科学探究的一种方法。
2. 数据越多越能说明问题,所以在实验中要收集尽可能多的数据。
3.杠杆尺左右只选一个位置挂钩码。
(二)滑轮和滑轮组【实验目的】通过实验认识滑轮和滑轮组的作用。
苏教版小学科学3-6年级实验指南
苏教版小学科学3-6年级实验指南实验一:探究光的传播实验目的1. 了解光的传播特性。
2. 掌握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直线传播的原理。
实验材料1. 激光笔2. 透明塑料尺3. 白纸4. 直尺实验步骤1. 将白纸平铺在桌面上,确保表面光滑。
2. 将透明塑料尺垂直放置在白纸上,确保塑料尺与白纸表面紧密接触。
3. 使用激光笔从塑料尺的一端向另一端发射激光。
4. 调整激光笔的角度,观察激光在塑料尺上的传播路径。
5. 使用直尺测量激光在塑料尺上的传播距离。
实验现象与解释1. 观察到激光在塑料尺上沿着直线传播。
2.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直线传播,因此激光在塑料尺上呈现出直线传播的特性。
实验二:探究声音的产生实验目的1. 了解声音的产生原理。
2. 掌握声音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特性。
实验材料1. 橡皮筋2. 尺子3. 玻璃杯4. 清水实验步骤1. 将橡皮筋固定在尺子上,确保橡皮筋的一端紧贴尺子。
2. 用手拔动橡皮筋,使其振动。
3. 将玻璃杯放在橡皮筋旁边,观察玻璃杯内水的反应。
4. 重复步骤2和3,观察不同振动频率下玻璃杯内水的反应。
实验现象与解释1. 观察到当橡皮筋振动时,玻璃杯内的水会产生波动。
2.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当橡皮筋振动时,产生的声音使玻璃杯内的水产生波动。
实验三:探究磁铁的性质实验目的1. 了解磁铁的性质。
2. 掌握磁铁的吸引和排斥现象。
实验材料1. 磁铁2. 铁钉3. 铁片4. 塑料尺实验步骤1. 将磁铁的一端靠近铁钉,观察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
2. 将磁铁的另一端靠近铁片,观察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
3. 将磁铁的各个端部分别靠近铁钉和铁片,观察不同部位的相互作用。
4. 将磁铁的中间部分靠近铁钉和铁片,观察相互作用。
实验现象与解释1. 观察到磁铁的一端吸引铁钉,另一端排斥铁钉。
2. 磁铁具有两极,南极和北极,南极吸引铁钉,北极排斥铁钉。
3. 磁铁的吸引和排斥现象是由于磁铁内部的微观磁性粒子排列有序所导致的。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全册实验提纲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全册实验提纲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实验一:制作简易温室- 目的:了解温室效应和温室的构造原理。
- 材料:石膏盒子、透明塑料袋、水槽、土壤、植物种子。
- 步骤:1. 在石膏盒子底部放置一层土壤。
2. 播种植物种子在土壤上。
3. 用透明塑料袋覆盖整个石膏盒子,并将塑料袋的边缘固定在石膏盒子四周。
4. 将整个石膏盒子放入水槽中,使水槽中的水能够与石膏盒子内的植物保持一定的湿度。
5. 每天观察植物生长情况并记录。
实验二:观察植物细胞- 目的:了解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 材料:鲜嫩的洋葱、玻璃刀片、盐水、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
- 步骤:1. 取一个鲜嫩的洋葱,用玻璃刀片切割出薄片。
2. 将洋葱薄片放入盐水中,浸泡5分钟。
3. 将浸泡过的洋葱薄片取出,放置在载玻片上。
4. 用显微镜观察洋葱细胞的结构,并用盖玻片封闭载玻片。
5. 观察并记录洋葱细胞的各个部分。
第二单元:力和机械实验三:测量物体的重力- 目的:研究如何测量物体的重力。
- 材料:弹簧测力计、不同质量的物体。
- 步骤:1. 将弹簧测力计悬挂在水平的支架上。
2. 将不同质量的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的下端。
3. 记录每个物体施加在弹簧测力计上的重力。
4. 分析物体质量与施加在弹簧测力计上的重力之间的关系。
实验四:制作简单的滑坡- 目的:了解滑坡的形成原因和运动规律。
- 材料:便携式斜面、沙子、小石子。
- 步骤:1. 在便携式斜面上均匀撒上一层沙子。
2. 将小石子放在便携式斜面上,在斜面的一端制造起坡。
3. 观察和记录小石子在斜面上滑动的过程。
4. 改变便携式斜面的倾斜角度,观察滑动的速度是否改变。
5. 总结滑坡形成与倾斜角度的关系。
以上是《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全册》实验提纲的部分内容,通过这些实验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科学知识,并培养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材分析本册共分四个单元,共32课。
第一单元工具和机械本单元介绍了常用工具杠杆、轮轴、滑轮、斜面的原理及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尤其是结合常用工具和实验器材设置了许多和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探究活动,在探究活动中让学生掌握各类机械和工具的特点和作用。
第二单元形状和结构本单元介绍了各种建筑物中使用的形状和结构及其特点,从实验材料的选取到各种不同的设计都能切实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实践能力。
第三单元能量本单元介绍了电能、水的三态变化、太阳能以及他们之间的联系,学生掌握自然界中的物质可以相互转化,能量可以相互转化的自然规律,使学生养成爱护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第四单元生物的多样性知道生物的种类多种多样。
知道同种生物不同的个体各不相同。
初步理解生物体不同的形态结构是与它们的生活环境相适应的。
知道生物的多样性是人类生存的重要资源。
能自己确定标准对生物进行分类,知道分类是研究生物的基本方法。
会用制作生物分布图的方法描述某一区域的生物种类。
(一)研究杠杆的秘密【实验目的】用杠杆尺做实验、收集并整理数据,分析认识杠杆省力、费力、不省力也不费力的规律。
【实验材料】杠杆尺25个、钩码25盒。
【实验方法】在杠杆尺的左边挂上钩码当作被撬动的重物,右边挂上钩码当作撬动时我们用的力。
1.小组任意在杠杆尺两端挂钩码,记录下挂钩码的位置和数量,并记录下此时杠杆尺的状态。
2.重复几次实验,收集几组不同的数据。
3.将2-3个小组的实验数据进行整合,汇集成一个更大的数据库。
4.对这个数据库进行分析,将能省力的情况、费力的情况、不省力也不费力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出杠杆在什么条件下省力?在什么条件下费力?在什么条件下不省力也不费力?【注意事项】1. 在一大堆杂乱无章的数据中,寻找有用的数据来说明问题也是进行科学探究的一种方法。
2. 数据越多越能说明问题,所以在实验中要收集尽可能多的数据。
3.杠杆尺左右只选一个位置挂钩码。
(二)滑轮和滑轮组【实验目的】通过实验认识滑轮和滑轮组的作用。
【实验材料】铁架台25个、50厘米长的线25根、滑轮25个、带钩滑轮25个、钩码25盒、测力计25个。
【实验方法】1.用铁架台做支架,安装一个定滑轮,把一根绳子放到定滑轮上,在绳子的两端任意挂上一些钩码,直到平衡。
2.用铁架台做支架,把绳子的一端固定在支架上,绕过动滑轮向上提,动滑轮下挂重物。
3.将一个滑轮固定在铁架台的上端,作为定滑轮;在定滑轮的固定钩上系上一根线,绕过另一个滑轮后再绕过已固定的定滑轮,组成一个简单的滑轮组。
【注意事项】1.在做动滑轮的实验中要注意考虑到摩擦力的存在。
它会影响实验的成功。
2.实验器材可以用简单机械实验盒里的材料进行组装。
(三)纸的宽度、厚度与抗弯曲能力【实验目的】研究条形材料抗弯曲能力与宽度、厚度的关系。
【实验材料】长度、宽度相同厚度不同的纸条3张、长度、厚度相同、宽度不同的纸条4张,铁垫圈适量。
【实验方法】1.宽度与抗弯曲能力的测试:将纸裁成长大约25厘米,宽分别是3厘米、6厘米、12厘米(或2厘米、4厘米、8厘米)的纸条,分别把裁好的纸条架在高度相同、跨度相同的两个“桥墩”上,一个一个地在纸条的中间部位放上垫圈,直到纸条中部刚好接触到桌面为最大弯曲度,这时承载的垫圈数为纸条的抗弯曲能力,作好记录。
2.厚度与抗弯曲能力的测试:把0.5毫米左右厚的卡纸切成长约25厘米、宽约3厘米的条形,再分两张、四张分别粘在一起压平,做成厚为1张纸、2张纸、4张纸而长宽相等的三个纸横梁。
然后分别把压好的纸横梁架在高度相同、跨度相同的两个“桥墩”上,一个一个地在纸条的中间部位放上垫圈,直到纸条中部刚好接触到桌面为最大弯曲度,这时承载的垫圈数为纸条的抗弯曲能力,作好记录。
【注意事项】1.实验为对比实验,实验提供的纸条一个是长度相同、宽度不同,另一个是要长宽相同,只有厚度不同,除此之外还要控制架空的长度相同,放垫圈的位置相同(一般放在中间),弯曲的程度相同。
为了保证纸条弯曲的程度相同,要控制纸条垫起相同的高度,每次实验以纸条弯曲接触到桌面为标准。
2.做不同厚度的纸条可以用相同的纸粘贴而成,纸条厚度就用粘在一起的张数表示。
选用的纸不能太薄,太薄的纸连自身重量都不能承受就弯曲了或者差不多只能承受自身重量,不能再承受另外的重量了,那就无法进行对比了。
实际试用,0.5毫米左右的卡纸比较合适。
3.做纸梁的宽度与抗弯曲能力的实验,与纸梁的厚度与抗弯曲能力的实验构成相互比较的结构,通过两个实验效果的比较,学生能清楚地观察到增加纸梁的厚度是增加抗弯曲能力的最好方法。
(四)形状与抗弯曲能力【实验目的】研究纸的形状与抗弯曲能力的关系,知道改变材料的形状,可以改变材料的抗弯曲能力。
【实验材料】大小相同的纸每组10张、铁垫圈适量、胶水1个。
【实验方法】用同样的纸折出像条形钢材那样的各种形状,并测试它们的抗弯曲能力。
【注意事项】1.要求学生自己去折出几种形状来试验,而不是教师给他们几种形状去研究。
教科书测试记录表中画的几种形状是列举性的,不是规定性的。
研究的最终目的不是要找到哪一种形状抗弯曲能力最强,而是发现改变薄形材料的“一”字形形状,都可以增大它的抗弯曲能力。
2.为学生提供实验的纸不能太薄,纸太薄保持不住形状,也就无法研究下去了。
用类似图画纸、牛皮纸那样厚的纸比较合适,容易折叠又比较容易保持住形状。
3.实验要控制的不变条件是纸的长、宽和厚薄;架空的距离;放垫圈的位置。
唯一改变的是纸条的形状。
【补充说明】《增强抗弯曲能力》及《拱形的力量》:在这里利用垫圈来使各种形状的纸弯曲,使用数量会很多(大约需要上百个),如使用2克的钩码,这样在做实验时只要10~20个。
教师可以称出垫圈的重量,算出一个钩码等于几个垫圈,这样使实验更容易操作。
在《拱形的力量》一课中增加了做瓜皮拱的活动。
概念和活动比原设计丰富和深入了。
因为后面要专课研究桥,所以这里让学生体验一下瓜皮拱的活动,为后续的探究活动打下基础。
并把愿教材赵州桥的内容从正文中移出,移到教师用书中,作为本课的机动处理内容。
搭瓜皮拱要注意的问题:瓜皮拱不像纸拱,做不好要垮,所以做的时候切口要指向圆心,切口处最后放一张餐巾纸,大小与切口面相同或略小,用来吸收渗出的水。
拱脚处要用物体抵住。
(五)通电导线、线圈和指南针【实验目的】做通电直导线和通电线圈使指南针偏转的实验,认识电流可以产生磁性。
【实验材料】电池、电池盒、小灯泡、灯座、导线、指南针、长约两米的多股绝缘导线各25份。
【实验方法】1.组装一个点亮小灯泡的电路,把电路中的导线拉直靠在桌上指南针的上方,与磁针指的方向一致。
接通电流,看到小磁针转动,指的方向偏离了南北方向;断开电流,小磁针回复到南北方向的位置。
2.拿掉小灯泡,保留开关,安装短路的电路,再做上面的实验,实验现象会非常显著。
3.做一个线圈:用导线在三根手指上绕10圈左右取下,用胶带固定线圈和引出的线。
把线圈立着放,指南针尽量靠近线圈的中心,接通电流,指针偏转角度最大。
【注意事项】实验前,要把一切准备好以后再通电,看到现象后马上断开电路。
这一点很重要,教学时要特别提醒学生注意。
(六)电磁铁的磁力【实验目的】通过实验研究知道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实验材料】电池、电池盒、长约3米的多股绝缘导线、大铁钉、大头针、直径不同的3个线圈管、长短不同粗细相同的3个铁螺栓,长短相同、粗细不同的3个铁螺栓。
【实验分析】学生都希望做一个磁力很大的电磁铁。
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其结构有明显的联系,所以做实验寻找影响磁力大小的因素,适合学生心理需要和认知水平。
教材设计用两课时间让学生经历一个完整的过程,比较深入地探究哪些因素影响电磁铁磁力的大小,并制作一个强磁力电磁铁。
经研究,影响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因素主要有四个:一是缠绕在铁芯上线圈的圈数,二是线圈中电流的强度,三是缠绕的线圈与铁芯的距离,四是铁芯的大小形状。
教师要清楚影响电磁铁磁力的这些因素,才能自如的指导学生假设、实验和汇报。
关于“验证缠绕在铁芯上线圈的圈数与磁力大小的关系”的实验,实验中要改变的条件是线圈的圈数,而其他条件如电池的数量、导线的长度、铁钉的大小是不变的。
为了节约材料,可以用一根长导线先后绕制三个不同圈数的电磁铁。
为了节约时间,可以先绕制好这样的三个电磁铁,用的导线都一样长,只是线圈的圈数差别大一些,比如20圈、60圈、100圈,这样实验现象的差别较大,便于观察。
磁力的大小可以从吸起大头针的个数来区别开。
关于“电池的多少与磁力大小的关系”的实验,这是影响电磁铁磁力大小的主要因素,建议教师重点指导学生做这个实验。
实验中,唯一改变的条件是电池的数量,其他条件如铁钉的大小、导线的长度、线圈的圈数(60圈)都是不变的。
对于其他几个影响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因素,可以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实际,准备材料指导学生进行检验假设的对比实验,对于材料难于准备,或制作费时太多的因素可以不检验,如马蹄形铁芯、铁芯粗细、长短和线圈粗细、长短因素的检验则根据实际条件可多可少,灵活安排。
经过实验,学生应该知道:线圈的圈数多、电流的强度强、线圈与铁芯的距离近,电磁铁的磁力就强,反之,线圈的圈数少、电流的强度弱、线圈与铁芯的距离远,电磁铁的磁力就弱。
【注意事项】几个对比实验不但要强调相同条件和不同条件的控制之外,始终要提醒学生注意不要长时间接通电磁铁,以免电池耗电太多,影响实验的准确性。
(七)小电动机转动的秘密【实验目的】了解小电动机的构造及工作的原理。
【实验材料】玩具小电动机25个、塑料杯或纸杯25个、橡皮筋25捆、铜质单股粗导线约20厘米长50根、铁丝做支架约长40厘米25根、电池25节、电池座25个、开关25个、导线75根、磁铁25块、大头针、透明胶带25卷。
【实验方法】研究小电动机转动的秘密,是在学生观察了小电动机的构造并推测它为什么会转动之后,在老师的指导下用实验来检验推测的过程。
观察拆开的小电动机可以了解它的构造,小电动机外壳和后盖之间是用两个锁片扣住的,在上课之前,教师要先用工具把锁片撬直,拆开外壳和后盖后再轻松装回去。
让学生拆小电动机时要告诉学生只要轻轻拉开就行了,提醒他们拆的时候要记住各部分是怎么连接的,等一会还要装配还原。
小电动机的构造主要有三部分:外壳、转子、后盖。
外壳内有一对永久磁铁,转子上有铁芯、线圈、换向器,后盖上有电刷。
看到线圈绕在铁芯上,学生会联想到电磁铁,检验转子是不是电磁铁的方法是:从换向器向线圈通电,可以看到转子铁芯能吸起大头针,说明转子就是三个电磁铁。
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观察电流流过线圈的线路:电池→后盖接线→电刷→换向器→线圈→换向器→电刷→后盖接线→电池。
换向器的作用是接通电流并转换电流的方向。
了解了小电动机的构造,学生很自然的就会猜想它为什么会转动起来,这时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检验猜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