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活动课《家乡小导游》教学设计
综合实践小导游教学活动(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我国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旅游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我们特举办此次综合实践小导游教学活动。
通过此次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培养一批具有专业知识、良好服务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小导游。
二、活动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一定的旅游文化知识、导游技能和景点介绍技巧。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
3. 情感目标: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国情怀。
三、活动时间2023年X月X日至X月X日四、活动地点学校周边旅游景点五、活动对象全校七年级学生六、活动内容1. 前期准备- 分组: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6-8人,选出一组长大,负责小组的日常管理和活动组织。
- 培训:邀请专业导游对学生进行为期一周的导游技能培训,内容包括景点介绍、导游礼仪、突发事件处理等。
- 资料收集:要求学生收集相关景点的历史背景、文化内涵、旅游特色等资料。
2. 实践阶段-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让学生亲身体验导游工作,了解景点特点。
- 模拟导游: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进行模拟导游活动,锻炼学生的现场表达能力。
- 景点讲解:分组进行景点讲解,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景点进行深入讲解,其他小组进行点评。
3. 总结阶段- 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展示自己的讲解成果,评选出最佳讲解小组。
- 心得体会:学生撰写活动心得体会,分享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和感悟。
- 总结表彰:对表现优秀的小组和个人进行表彰,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继续努力。
七、活动流程1. 动员大会:宣布活动方案,明确活动目标,进行分组和培训。
2.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了解景点特点。
3. 模拟导游:进行模拟导游活动,锻炼学生的现场表达能力。
4. 景点讲解:分组进行景点讲解,评选最佳讲解小组。
5. 总结表彰:进行成果展示、心得体会分享和总结表彰。
主题六 我是家乡小导游(教学设计)辽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
主题六我是家乡小导游(教学设计)辽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简介综合实践活动是指学生在实际活动中,对所学知识、技能和能力进行综合应用和实际操作,以达到知行合一、发扬实践创新精神的一种学习活动。
本教学设计旨在通过开展家乡小导游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实际探索了解家乡文化,增强他们的综合实践能力,培养他们的实践创新精神,做到学以致用,在实践中提高学习效果。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家乡文化的基本常识。
2.积累家乡文化方面的相关词汇。
3.掌握家乡文化的相关历史事件。
技能目标1.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较为全面地介绍家乡的文化特点。
2.能够有效地组织家乡导游活动,安全有序地引导参观者。
情感目标1.通过学习,增强学生对家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2.通过实践,培养学生感受家乡文化的热情。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让学生形成全面了解家乡文化的认识。
2.引导学生在实际活动中发扬实践创新精神。
教学难点1.如何有效组织家乡导游活动,让活动有利于学生学习和感受家乡文化。
2.如何让学生真正认识到家乡的文化特点,增强对家乡的归属感和热爱。
教学内容教学环节一:家乡文化知识的学习1.教师介绍家乡文化的特点和历史沿革,并询问学生对家乡文化的了解情况。
2.结合课本内容和网络资源,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地理位置、民俗习惯、饮食文化等方面的知识点,并进行互动交流。
教学环节二:家乡小导游活动的策划和准备1.教师根据学生所在的地区,制定导游路线,并介绍相关景点和历史事件。
2.让学生分组策划家乡导游活动,分配导游任务和角色,安排导游语言和内容。
教学环节三:家乡小导游活动的实践操作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始实地探访家乡各个景点,按照导游计划安排,进行全面的介绍和讲解。
2.教师和同行家长配合,对学生的导游表现进行记录评价。
教学环节四:家乡小导游活动的总结和表扬1.学生和教师共同总结本次活动取得的成果和收获,对表现优异的小组进行表彰。
2.给学生留出自由发言的时间,让他们分享对本次活动的感受和体会。
中班社会活动教案《我是家乡小导游》3篇
中班社会活动教案《我是家乡小导游》中班社会活动教案《我是家乡小导游》精选3篇(一)教学目标:1. 理解和掌握有关家乡的基本词汇和句型。
2. 能够口头表达有关家乡的基本信息。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1. 家乡的基本信息。
2. 团队合作和表达能力的培养。
教学难点:1. 听说读写能力的综合训练。
2. 团队合作和创造力的培养。
教学准备:单词卡片、小黑板、图片。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所学的有关家乡的词汇和句型。
2. 利用图片或单词卡片复习有关家乡的词汇。
二、讲解(10分钟)1. 利用图片或小黑板展示家乡的基本信息,给学生介绍家乡的地理位置、人口、特色食物等,并教授相关词汇和句型。
2. 通过问答的方式巩固所学的词汇和句型。
三、小组合作(15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以“我是家乡小导游”为主题,要求小组成员合作编写一篇口头介绍家乡的短文。
2. 学生可以组织好语言和内容,可以增加一些有趣的细节来吸引听众。
3. 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和帮助,提高团队合作和创造力。
四、演讲展示(15分钟)1. 每个小组选派一名代表进行口头展示,介绍自己的家乡。
2. 听众可以提问和交流,对其他小组的口头介绍给予评价和鼓励。
五、总结(5分钟)1.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总结、评价和鼓励。
2. 引导学生总结所学的家乡的基本信息和口头表达能力的提高。
六、拓展延伸(5分钟)1. 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亲身体验家乡的美丽,多与家人交流,了解更多有关家乡的信息。
2. 学生可以用英语写一篇短文,介绍自己的家乡,表达自己的感受和热爱。
3. 学生可以将自己的家乡介绍给外国朋友,增加与外国朋友的交流机会。
教学反思:通过这个教学活动,学生不仅可以掌握有关家乡的词汇和句型,还能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同时,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和创造力,培养对家乡的热爱和自豪感。
中班社会活动教案《我是家乡小导游》精选3篇(二)教案标题:我的“个人小档案”教案目标:通过“个人小档案”活动,培养幼儿的自我认知能力,增强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并使幼儿能够树立正确的自我形象。
综合实践活动课《家乡小导游》教学设计
综合实践活动课《家乡小导游》教学设计第一篇:综合实践活动课《家乡小导游》教学设计综合实践活动课《家乡小导游》教学设计一、活动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能了解呼兰区的自然资源、文化底蕴,设计家乡的旅游方案。
2、能力目标:(1)学会利用网络、实地考察等多种方式查找、收集、整理资料,形成自主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2)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形成关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思想意识和能力。
(3)小组成员分工合作,互相支持配合、团结协作共同完成活动预期目标。
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团队合作精神,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获得积极的学习情感。
具有自我认识的能力,确立自信,积极进取,养成负责任的态度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3、情感目标:(1)通过活动,使学生的身心得到愉悦,经过观察、动口、动手、动脑之后,自我价值能得到体验。
发展学生主动获得知识和信息的能力,养成主动地获得信息的学习习惯和主动探究的态度,发展信息素养、探究能力和创造精神。
(2)通过旅游方案设计,感受丰富多彩的家乡风光,秀美的家乡图片感受生活,激发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与大自然和谐共处、保护环境的美德。
二、活动方式、时间:采取以小组合作、交流、讨论的方式开展活动,并借助网络收集、整理信息。
要求学生“设计一个家乡旅游方案”。
提出设想,解决旅行过程中有关出发、住宿、租车、吃饭及费用等问题。
小组分工建议由小组长协调,组员自荐的方式进行。
采取课外分散和课堂集中的两种形式结合,合理利用,合理分配。
对信息进行分散采集和集中处理。
三、活动实施的具体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1、第一节课堂上展示预先准备好的呼兰区的美丽风光,引导学生尽可能多的说出所知道的兴凯湖旅游资源。
2、把旅游资源进行类别划分,按照班级学生的六个小组进行分工,教师说明活动要求及注意事项,然后小组长带领本小组成员制订活动计划。
(二)收集信息,整理资料1、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通过实地考察进行拍摄、上网搜寻、查找相关图书资料、访问家乡老人等多途径收集兴凯湖旅游资源。
综合实践小导游教学设计(3篇)
第1篇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学生能够了解导游的基本职责和必备技能。
- 学生能够掌握导游词的撰写技巧和讲解方法。
- 学生能够熟悉我国主要旅游景点的基本信息。
2. 能力目标:-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并完成一次小导游讲解。
- 学生能够通过实践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
- 学生能够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组织协调能力。
3. 情感目标:- 学生能够增强对家乡或旅游景点的热爱之情。
- 学生能够提高自信心和自我展示能力。
- 学生能够培养良好的职业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导游基础知识:- 导游的定义和职责- 导游的分类和等级- 导游的服务规范和礼仪2. 导游技能:- 导游词的撰写技巧- 导游讲解的方法和技巧- 导游与游客的沟通技巧3. 旅游景点介绍:- 我国主要旅游景点的基本信息- 景点的历史文化背景- 景点的特色和亮点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展示图片:展示一些著名的旅游景点图片,引发学生对旅游的兴趣。
2. 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导游在旅游中的作用,激发学生对导游职业的兴趣。
(二)讲授新课1. 导游基础知识:- 通过讲解和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导游的定义、职责、分类和等级。
- 强调导游的服务规范和礼仪,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
2. 导游技能:- 讲解导游词的撰写技巧,包括主题鲜明、内容丰富、语言生动等。
- 演示导游讲解的方法和技巧,如语气、语速、肢体语言等。
- 分组讨论,让学生练习与游客的沟通技巧。
3. 旅游景点介绍:- 介绍我国主要旅游景点的基本信息、历史文化背景和特色亮点。
- 引导学生关注景点的生态环境保护,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三)实践环节1. 分组: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出一个组长,负责组织小组成员完成导游讲解任务。
2. 选题:每组选择一个旅游景点,收集相关资料,撰写导游词。
3. 排练:每组进行多次排练,熟悉导游词和讲解技巧。
4. 展示:每组进行导游讲解展示,其他小组进行评价和打分。
我是家乡小导游》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一、活动主题:我是家乡小导游二、活动对象:小学四年级学生三、活动目标:1. 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家乡,培养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 培养学生搜集信息、整理资料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表达、交流、团队协作能力。
四、活动准备:1. 学生提前了解自己家乡的基本情况,如地理位置、历史文化、旅游景点等。
2. 学生准备相关的图片、资料等展示家乡的风土人情。
3. 教师准备评价表,以便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
五、活动过程:第一环节:家乡介绍1.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每组选出一个代表,对家乡的基本情况进行介绍。
2. 教师点评,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特点和优势。
第二环节:家乡风情展示1.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个方面(如美食、民俗、景点等)进行展示。
2. 学生通过图片、实物、表演等形式展示家乡的风土人情。
3. 教师点评,引导学生了解家乡的多样性和独特性。
第三环节:小导游选拔1.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编写一份家乡导游词。
2. 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导游现场讲解。
3. 教师和同学共同评选出最佳小导游。
2.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
第五环节:布置作业1. 学生结合本次活动,进一步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旅游景点等。
2. 学生完成一幅以“我眼中的家乡”为主题的绘画作品。
六、活动延伸:为了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家乡,可以组织一次实地考察活动。
具体安排如下:1. 学生分组,每组选定一个考察地点,如历史文化遗址、旅游景点等。
2. 学生提前准备考察所需的工具和资料,如地图、笔记本、相机等。
3. 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
4. 学生将考察过程中的所见所闻进行整理,以报告、绘画或摄影等形式呈现。
5. 在班级内进行展示,让学生分享彼此的收获和感悟。
七、活动评价:本活动采用自评、互评和他评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价。
具体评价内容如下:2. 同伴互评:学生之间相互评价,关注彼此在活动中的合作、交流和表现。
3. 教师评价:教师根据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给予客观、公正的评价,并提出建议和鼓励。
小学综合实践我是家乡小导游教案
小学综合实践我是家乡小导游教案一、教学目标:1. 学习了解家乡的地理位置和自然风貌;2. 掌握家乡的特色文化、名胜古迹和传统习俗;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4. 提高学生对家乡的认知和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1. 家乡的地理位置及自然风貌;2. 家乡的特色文化、名胜古迹和传统习俗。
三、教学难点:学生了解家乡的特色文化、名胜古迹和传统习俗。
四、教学准备:地图、图片、PPT,家乡特色小商品等。
五、教学过程:Step 1:导入(10分钟)1. 老师用地图向学生介绍家乡的地理位置,并引导学生了解家乡的自然风貌。
2. 老师展示家乡的美景图片,让学生观察、思考并描述。
Step 2:了解家乡的特色文化(30分钟)1. 老师通过图片或PPT向学生介绍家乡的特色文化,比如民俗表演、传统节日、特色美食等。
并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了解学生对这些文化的了解和感受。
2. 结合教材和其他资料,让学生自主发现和了解家乡的传统习俗,鼓励学生积极主动提问和分享。
Step 3:了解家乡的名胜古迹(30分钟)1. 老师介绍家乡的知名景点和历史古迹,并展示相关图片或PPT,让学生对这些地方有初步了解。
2. 学生分组或个人自主选择一个名胜古迹进行深入研究,收集相关资料并准备小组/个人展示。
鼓励学生利用互联网、图书馆等多种资源,培养他们的信息检索能力。
Step 4:实地导游体验(40分钟)1. 在学校附近或家乡周边选择一个有代表性的地点,带领学生进行实地导游活动。
学生可以根据之前的学习和研究,扮演导游角色为其他同学介绍导游点的特色和历史。
2. 导游活动结束后,学生进行小组或个人分享,互相评价和交流导游经验。
Step 5:总结和展示(20分钟)1. 学生进行反思和总结,回答以下问题:通过这个实践活动,你们对家乡有什么新的了解?你们觉得最有意思的是哪一部分?你们有什么收获?2. 学生按小组或个人展示形式,向全班展示他们对家乡的认识和体验。
幼儿园中班社会活动教案《我是家乡小导游》及教学反思(全文5篇)
幼儿园中班社会活动教案《我是家乡小导游》及教学反思(全文5篇)第一篇:幼儿园中班社会活动教案《我是家乡小导游》及教学反思中班社会活动教案《我是家乡小导游》含反思适用于中班的社会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通过收集有关家乡的土特产、名胜古迹、人文景观的照片、图片等资料,能大胆表达自己的见解,进一步加深对家乡的了解和认识,激发爱家乡的情感,引导幼儿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运用语言大胆连贯地介绍家乡,尝试学做小导游,快来看看幼儿园中班社会活动《我是家乡小导游》含反思教案吧。
设计意图:近几年来,我们家乡----宝应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为了使幼儿能了解我们家乡的变化,对我们家乡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因此通过以小导游的形式来向同伴介绍家乡的主要风景、建筑及有关特产,让幼儿在介绍中交流与分享,获取家乡发展变化的信息,进一步挖掘“本土”的资源和提升幼儿爱家乡的情感,让幼儿从了解家乡的土特产和名胜古迹基础上,自然过渡到产生爱家乡的情感。
因此,我设计了这个活动,丰富幼儿对家乡的认识,加深对家乡的进一步了解,更好的激发幼儿爱家乡的情感。
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运用语言大胆连贯地介绍家乡。
2、通过收集有关家乡的土特产、名胜古迹、人文景观的照片、图片等资料,能大胆表达自己的见解,进一步加深对家乡的了解和认识,激发爱家乡的情感。
3、尝试学做小导游。
4、通过剪剪贴贴画画,提高幼儿动手制作能力。
5、培养幼儿勇敢、活泼的个性。
6、能认真倾听同伴发言,且能独立地进行操作活动。
活动准备:1、课前请父母带孩子参观家乡的主要风景点、标志性建筑物,了解家乡的特产及名人2、事先收集有关家乡土特产、名胜古迹、风俗景观的照片、图片等3、家乡风光介绍ppt、家乡宣传画一张4、剪刀、双面胶、油画棒、水彩笔5、小旗、导游证若干、音乐《今日宝应》活动过程:一、开始部分1、出示小旗,导游证教师与幼儿谈话:“现在我们家乡的景色越来越美,引来了全国各地以及全世界游客到我们家乡来旅游,旅行社想增加一批小导游,介绍家乡出色者将颁发小导游证,你们愿意当导游吗?”2、谈话引出家乡的话题:从不同的角度来介绍家乡--宝应,激发幼儿爱家乡的情感。
中班社会活动教案《我是家乡小导游》
中班社会活动教案《我是家乡小导游》教案范例编写教案是教师备课的重要环节之一,它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流程、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各个方面的内容。
下面是一篇关于中班社会活动的教案范例:《我是家乡小导游》。
一、教学目标:1. 了解家乡的一些地标建筑。
2. 能够简单介绍家乡的地标建筑的名称和特点。
3. 培养孩子们对家乡的深入了解和热爱。
二、教学内容:1. 地标建筑的名称和特点。
2. 家乡的发展变化。
三、教学准备:1. 预先准备一些家乡的地标建筑的图片,如教堂、市政大楼、博物馆等等。
2. 准备一些家乡发展变化的图片或资料,如老照片、家乡的城市规划图等等。
3. 准备一些简单的问答题,用于检查孩子们对家乡地标建筑的了解程度。
四、教学流程:1. 导入(5分钟):教师用幻灯片或图片展示一些家乡的地标建筑,让孩子们猜一猜这些建筑是什么,然后鼓励孩子们说出自己对这些建筑的了解和想法。
2. 学习(10分钟):教师用图片或幻灯片介绍每个地标建筑的名称和特点,然后请孩子们跟读这些名称,鼓励他们尝试用自己的话简单介绍一下每个地标建筑的特点。
3. 练习(15分钟):教师提问一些关于地标建筑的问题,让孩子们回答,如“你喜欢哪个地标建筑?为什么?”“你想带家人和朋友去哪个地标建筑游玩?”等等,鼓励孩子们用简单的语言回答。
4. 实践(20分钟):教师让孩子们在课堂上分为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地标建筑,然后编写一段简短的对该建筑的介绍稿,最后请一组代表上台演讲,其他小组进行评价和提问。
5. 总结(5分钟):教师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鼓励孩子们对家乡的地标建筑更加了解和热爱。
五、教学评价:教师观察孩子们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和参与度,以及在实践环节中的表现。
同时,教师可以用一些简单的问答题对孩子们进行检测,如“这个地标建筑是哪个”“它有什么特点”等等。
我是家乡小导游(教案)2022-2023学年综合实践活动四年级上册 全国通用
我是家乡小导游(教案)
活动目标
1.了解家乡的文化历史;
2.学会通过导游方式让人了解家乡的特点;
3.培养学生口头表达和团队合作意识。
活动时间
本次活动共计两周时间,第一周为线上准备阶段,第二周为现场导游阶段。
活动流程
第一周(线上准备阶段)
1.教师介绍家乡的基本情况,并与学生讨论家乡的特色和文化;
2.学生自行分组,每组选定一个家乡特色进行深度发掘,了解其历史和文化背景,并制定相关导游计划;
3.通过线上互动,学生相互了解家乡的特色,并准备相关展示文案;
4.教师对学生的计划进行指导和点评,并针对不足之处进行补充和完善。
第二周(现场导游阶段)
1.教师带领学生参观家乡的重要景点和历史遗迹,进行现场观摩;
2.学生分组进行导游,向参观者详细介绍本组选定的家乡特色,并讲解历史和文化背景;
3.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并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总结和反思。
活动评价
教师评价
1.学生是否尊重、了解、维护自己家乡的文化和历史;
2.导游的表现是否准备充分、知识丰富、表述清晰。
学生自我评价
1.在活动中是否学到了家乡的历史文化和特色;
2.参与导游过程中个人表现是否充分发挥。
活动效果
1.学生在活动中对家乡历史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2.学生具备了团队合作和主动学习的能力,并在导游过程中提高了自身的口头表达能力;
3.学生树立了保护和传承家乡文化的意识。
我是家乡小导游(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综合实践活动四年级上册全国通用
我家乡小导游(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以家乡为背景,通过让学生扮演小导游的角色,介绍自己的家乡,提高学生对家乡的认知和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包括:家乡的地理位置、名胜古迹、特产美食、风俗习惯等。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基本情况,增强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 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组织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学难点1. 家乡的历史文化知识点的讲解。
2. 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
3. 学生对家乡的认知程度不一,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教具学具准备1. 地图或沙盘:用于展示家乡的地理位置。
2. 图片或视频资料:介绍家乡的名胜古迹、特产美食等。
3. 小册子或传单:用于学生制作自己的导游手册。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家乡的图片或视频,引发学生对家乡的兴趣,导入新课。
2. 新课内容讲解:介绍家乡的地理位置、名胜古迹、特产美食、风俗习惯等,让学生对家乡有更深入的了解。
3.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家乡的主题进行讨论,准备介绍。
4. 学生展示:每组派一名代表扮演小导游,向其他同学介绍自己的家乡。
5. 互动环节:其他同学对小导游的介绍进行提问,小导游解答。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我是家乡小导游一、家乡的地理位置二、家乡的名胜古迹三、家乡的特产美食四、家乡的风俗习惯作业设计1. 让学生回家后,向家人介绍自己的家乡,并记录下介绍的内容。
2. 让学生制作一份自己的家乡导游手册,包括家乡的地理位置、名胜古迹、特产美食等。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让学生扮演小导游的角色,介绍自己的家乡,提高了学生对家乡的认知和表达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培养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同时,教师还应加强对家乡历史文化知识点的讲解,让学生对家乡有更深入的了解。
在课后,教师可以让学生继续深入了解家乡,激发他们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本节课通过让学生扮演小导游,激发了他们对家乡的兴趣,提高了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主题六 我是家乡小导游(教案)辽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
主题六:我是家乡小导游一、教案背景《辽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活动为主要形式,旨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综合素质的课程。
本节课以“我是家乡小导游”为主题,通过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名胜古迹等,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组织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基本情况,包括地理位置、历史沿革、文化特点等。
2. 培养学生收集、整理、运用信息的能力,学会制作简单的导游词。
3.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组织能力,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合作意识。
4. 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教学内容1. 家乡的基本情况:地理位置、历史沿革、文化特点等。
2. 家乡的名胜古迹:介绍家乡的著名景点,如风景名胜、历史遗迹等。
3. 导游词的制作:学习如何收集、整理、运用信息,制作简单的导游词。
4. 导游实践:模拟导游情景,让学生担任小导游,为同学介绍家乡。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展示家乡的美丽风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习家乡的基本情况:教师讲解,学生倾听、记录,了解家乡的地理位置、历史沿革、文化特点等。
3. 学习家乡的名胜古迹:教师展示家乡的著名景点,学生跟随教师一起了解这些景点的历史背景、文化内涵等。
4. 学习制作导游词: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如何收集、整理、运用信息,制作简单的导游词。
5. 导游实践:学生分组,每组选定一个家乡的景点,进行实地考察,并制作导游词。
然后,模拟导游情景,让学生担任小导游,为同学介绍家乡。
6.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学生要热爱家乡,关心家乡的发展。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家乡的基本情况和名胜古迹的了解程度。
2. 学生制作导游词的能力和水平。
3. 学生在导游实践中的表现,如语言表达能力、组织能力等。
4. 学生对家乡的热爱程度,以及关心家乡发展的意识。
六、教学建议1. 教师在讲解家乡的基本情况和名胜古迹时,可以结合实物、图片、视频等多种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是家乡小导游》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我是家乡小导游》综合实践活动教案一、活动主题:探索家乡的文化底蕴二、活动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家乡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
2.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保护环境的意识。
3. 提高学生的人际沟通、团队协作和创新实践能力。
三、活动对象:全校学生四、活动时间:2024年10月五、活动地点:学校周边地区六、活动流程:1. 准备阶段:学生分组,每组选定一个探索主题,如自然景观、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等。
2. 实践阶段:学生利用周末时间,深入家乡各地进行实地考察,拍摄照片、收集资料、采访当地居民。
3. 总结阶段:学生将考察成果整理成PPT、手抄报、短视频等形式,进行展示和分享。
4. 评选阶段:邀请专家、教师和学生代表组成评审团,对各组的成果进行评选,评选出最佳探索奖、最佳创意奖、最佳团队奖等。
七、教学资源:1. 实地考察所需设备:相机、录音笔、笔记本等。
2. 展示和分享所需设备:电脑、投影仪、音响等。
3. 资料搜集工具:互联网、图书馆、档案馆等。
八、教学评价: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活动中的积极参与情况,如实地考察、资料搜集、团队协作等。
2. 学果展示:评价学生展示的成果内容丰富性、创意性和表达能力。
九、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深入家乡,发现家乡的文化底蕴。
2. 如何激发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提高展示成果的质量。
3. 如何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保护环境的意识。
十、教学要点:1. 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
2. 培养学生运用多种途径搜集资料、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人际沟通、团队协作和创新实践能力。
十一、教学方法:1. 实地考察:让学生亲身感受家乡的魅力,增加对家乡的了解。
2. 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实践能力。
3. 成果展示: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表达能力。
十二、教学内容:1. 家乡的自然风光:山脉、河流、湖泊、公园等。
2. 家乡的历史文化:古迹、传说、名人、传统节日等。
幼儿园中班社会活动教案《我是家乡小导游》
幼儿园中班社会活动教案《我是家乡小导游》第一章:活动背景1.1 活动名称:我是家乡小导游1.2 活动目标:让幼儿了解和认识自己的家乡,培养幼儿的家乡情怀。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表达力和交际能力。
提高幼儿对社会的认知,培养幼儿的社会责任感。
1.3 活动对象:幼儿园中班幼儿1.4 活动时间:2024年10月第二章:活动准备2.1 教师准备:收集家乡的图片、地图、视频等资料。
准备导游旗、小本子、笔等道具。
编排一首关于家乡的歌曲或故事。
2.2 环境准备:创设一个温馨、舒适的活动环境。
将活动室布置成家乡的场景,如家乡的特色建筑、风景等。
第三章:活动过程3.1 导入环节(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唱一首关于家乡的歌曲,激发幼儿的家乡情怀。
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心中的家乡印象。
3.2 观看家乡视频(5分钟)播放家乡的风光视频,让幼儿直观地了解家乡的美丽。
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家乡的特色建筑、风景等,并简要介绍。
3.3 小组讨论(10分钟)教师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家乡景点进行讨论。
讨论内容包括:景点的名称、特点、历史背景等。
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
3.4 角色扮演(10分钟)教师引导幼儿扮演小导游,为其他小朋友介绍自己家乡的景点。
鼓励幼儿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动作表现家乡的特色。
邀请幼儿上台展示,给予肯定和鼓励。
第四章:活动总结与反思(5分钟)教师引导幼儿总结本次活动,让幼儿分享自己的收获。
教师对本次活动进行小结,强调家乡的重要性。
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多关注家乡的发展,为家乡做贡献。
第五章:活动延伸5.1 家庭作业请幼儿回家后,向家长介绍本次活动内容,与家长一起分享家乡的魅力。
家长协助幼儿拍摄一张家乡的照片,并写上对家乡的祝福。
5.2 课后活动开展一次家乡特色美食分享活动,让幼儿了解更多家乡的文化。
组织一次家乡景点参观活动,让幼儿亲身感受家乡的魅力。
第六章:活动准备(续)6.1 家长准备:鼓励家长参与活动,了解活动的目的和内容。
小学综合实践我是家乡小导游走进崇仁古镇民居教案活动
小学综合实践我是家乡小导游走进崇仁古镇民居教案活动崇仁古镇位于江西省上饶市,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古镇。
这个古镇以其保存完好的明清建筑和浓厚的古韵而闻名于世。
作为一名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我将担任家乡小导游的角色,带领同学们走进崇仁古镇的民居,了解其建筑特色和人文历史。
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崇仁古镇的历史背景。
崇仁古镇建于南宋时期,至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
镇内有众多保存完好的明清建筑,这些建筑依山傍水,布局合理,反映了当时建筑艺术的独特风格。
崇仁古镇也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被誉为"东南民居明宜水",在2005年被评为江西省历史文化名镇。
崇仁古镇的民居是古镇中最具代表性的建筑之一。
这些民居大体呈现为长条状,井井有条地排列在两侧。
它们有着独特的建筑风格,融合了明清时期的传统建筑特点,同时又融入当地的风土人情,形成了独特的崇仁民居风格。
这些民居建筑的外观豪华大方,内部布局合理,既追求实用性,同时又重视舒适性,为居住者提供了一个宜居的空间。
进入崇仁古镇的民居,我们首先可以看到宽敞明亮的天井。
天井是崇仁古镇民居的核心,也是家庭活动的中心场所。
天井通常呈长方形,四周被房屋包围,采光良好,适合日常生活和社交活动。
在天井的中心,常常会种植有各种花草树木,增添了生活的趣味和美感。
接着,我们进入民居的正房。
正房通常是主人家的起居之所,房屋的规模较大,装饰豪华。
正房的中心是大厅,大厅上方常常有悬挂着精美的画作和雕刻,展现了当时的艺术风格。
大厅的地面铺设有彩绘瓷砖或红木地板,给人一种高贵典雅的感觉。
大厅的两侧是客厅和起居室,这些房间通常用于招待客人或家庭成员休息。
除了正房,民居中还有许多次要建筑,如厨房、卧室、书房等。
这些次要建筑通常位于正房的侧面,各自有着特定的功能。
厨房是家庭的烹饪场所,一般设有炉灶和长条石台,方便烹饪和准备食物。
卧室是家庭成员休息的地方,通常有床、梳妆台和柜子等家具。
书房是家庭成员学习和读书的地方,内设书橱、书桌和软榻等。
我是家乡小导游》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一、教案简介教案名称:我是家乡小导游适用年级:四年级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基本情况,提高学生的搜集资料、整理资料的能力。
2.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
3. 引导学生主动关注家乡的发展变化,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教学内容:1. 家乡的基本情况介绍2. 家乡的特色景点介绍3. 家乡的风俗习惯介绍4. 家乡的名人故事介绍5. 家乡的未来发展规划介绍二、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引导学生谈论家乡的话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分组搜集家乡的资料,包括基本情况、特色景点、风俗习惯、名人故事等。
3. 汇报交流:各小组代表汇报搜集到的资料,其他同学补充。
4. 讨论:教师引导学生谈谈对家乡的认识和感受,以及家乡的未来发展规划。
三、教学评价1. 学生对家乡的基本情况、特色景点、风俗习惯、名人故事等方面的了解程度。
2. 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的积极性和表达能力。
3. 学生对关注家乡发展变化的认识和责任感。
四、教学资源1. 家乡的图片、视频等资料。
2. 家乡的地图、宣传资料。
3. 相关书籍、报纸、网络资源等。
五、教学建议1. 课前让学生分组搜集家乡的资料,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 课堂上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
4. 关注家乡的发展变化,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六、教学扩展活动1. 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参观家乡的著名景点,深入了解家乡的自然风光和文化底蕴。
2. 开展“我是家乡小导游”比赛,让学生在比赛中锻炼口语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培养热爱家乡的情感。
3. 邀请家乡的知名人士或政府部门工作人员来校讲座,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家乡的发展变化和未来规划。
4. 组织学生进行家乡主题的绘画、摄影比赛,展示家乡的美丽风光和特色文化。
七、教学反思2. 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了解学生在课堂上的收获和困惑,针对性地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3. 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关注家乡的发展变化,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第13周 我是家乡小导游 教案2023-2024学年综合实践活动五年级上册辽师大版
教案:我是家乡小导游一、教学内容本课旨在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深入了解家乡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等,培养学生的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通过搜集资料、实地考察、小组合作等方式,学生将扮演小导游的角色,为他人介绍自己的家乡。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家乡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等方面的内容。
2. 培养学生搜集资料、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团队协作精神。
3.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家乡,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中,成为一名优秀的小导游。
四、教具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家乡的图片、视频等资料。
2. 学生准备笔记本、笔等记录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家乡的图片、视频等资料,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等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10分钟)教师简要讲解家乡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等方面的知识,为学生接下来的实践活动提供理论支持。
3. 分组讨论(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定一个家乡的景点或特色,组内成员共同搜集资料、处理信息,为接下来的小导游活动做准备。
4. 实践操作(10分钟)学生扮演小导游的角色,向其他同学介绍自己家乡的景点或特色。
其他同学作为游客,对小导游的讲解进行评价。
5. 总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次活动的收获,强调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重要性。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我是家乡小导游1. 自然风光2. 历史文化3. 民俗风情七、作业设计1. 学生根据实践活动,撰写一篇关于家乡的小导游稿件。
2. 学生互相评价,选出最佳小导游。
八、课后反思教师在课后对本次教学进行反思,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为接下来的教学活动提供改进方向。
同时,关注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对学生的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进行引导和培养。
重点关注细节:板书设计板书设计是教学过程中重要的一环,它能够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点,方便学生理解和记忆。
家乡小导游课程设计
家乡小导游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并描述家乡的自然地理特征、历史文化背景及主要旅游资源。
2. 学生能掌握并运用基本的地图阅读技能,识别家乡的地理位置及重要地标。
3. 学生能了解并讲述家乡的特色产业、民俗活动以及当地名人故事。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设计出一份结构清晰、内容丰富的家乡旅游导览手册。
2.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能够进行一次模拟的家乡旅游导游讲解,展示流畅的表达和沟通能力。
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家乡旅游资源进行分类整理,形成系统的认知框架。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自豪感,增强对家乡文化的认同和传承意识。
2. 通过对家乡旅游资源的了解,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爱护环境的责任感。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公共演讲的自信心。
本课程针对小学四年级学生设计,结合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的特点,以家乡为背景,深入挖掘教材内容。
课程注重实践性与趣味性,旨在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提高实践技能和情感体验,达到知行合一的教学要求。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以《小学社会》四年级教材中“可爱的家乡”章节为蓝本,结合以下教学内容:1. 家乡的地理位置与地理特征:运用教材中的地图和插图,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主要地形等。
2. 家乡的历史文化与名人故事:结合教材内容,介绍家乡的历史沿革、文化传承以及当地著名的历史人物和故事。
3. 家乡的旅游资源:依据教材,整理家乡的风景名胜、特色小镇、民俗活动等旅游资源,进行分类和介绍。
4. 制定旅游导览手册: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一份包括家乡简介、旅游景点、特色美食、交通指南等内容的旅游导览手册。
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一课时:介绍家乡的地理位置与地理特征,让学生对家乡的自然环境有初步了解。
第二课时:讲解家乡的历史文化与名人故事,培养学生对家乡文化的认同感。
第三课时:探讨家乡的旅游资源,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我是家乡小导游》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物业电动车温馨提示文案亲爱的业主朋友们,大家好!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电动车已经成为了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尤其是在物业小区中,电动车更是成为了大家出行的首选。
然而,对于电动车的使用和充电,我们也需要注意一些安全和环保的问题。
为了更好地凝聚小区文明和谐的氛围,我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关于电动车的温馨提示,希望大家能够共同遵守,共同维护小区的安全和美好环境。
1. 充电安全电动车的充电是使用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同时也是最容易发生安全问题的环节。
为了确保充电安全,请大家注意以下几点:- 请在配备有充电桩的专用区域充电,切勿将充电线随意拉到家中阳台或室内充电,以免引发安全隐患。
- 充电过程中,请确保插座和插头无损坏,避免使用过老的插座或插头,以免出现插座过热引发安全事故。
- 避免在充电时使用过大的功率电器,同时也不要在插座上同时接入其他家用电器,避免造成线路负荷过大。
2. 驾驶安全在小区内行驶电动车同样需要遵守一些交通规则和安全常识,以确保行车安全和减少事故的发生:- 请遵守小区内的交通规则,避免在人行道上行驶,并在必要时下车推行,以免对行人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 减速慢行,避免疾驰,尤其是在小区内的弯道或交叉口处,以防止意外碰撞。
- 在夜间行车时,请确保车辆前后有明确的夜间安全标识,避免造成夜间行车不易察觉的情况。
3. 环保意识电动车的出现和普及,方便了我们的出行,同时也降低了尾气排放对环境的影响。
但为了更好地维护小区的环境和空气质量,请大家注意以下几点:- 在使用电动车时,尽量避免急加速和急刹车,以降低对环境的噪音和空气污染。
- 在停车时,请将电动车停放在指定的停车位,避免随意乱停乱放,造成小区秩序混乱和交通阻塞。
4. 注意防盗电动车的防盗工作同样需要我们的注意和配合。
为了避免电动车被盗,请大家注意以下几点:- 注意停放位置,尽量选择有监控的区域或者停车场,避免将车辆停放在偏僻或者无人看管的地方。
初中家乡小导游教案
初中家乡小导游教案年级学科:八年级语文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搜集和整理,了解家乡的自然风光、历史沿革、民俗风情和名人故事,培养学生的搜集、整理、表达和交流能力。
2. 激发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感情。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如何编写导游词。
教学难点:如何将家乡的风土人情、历史沿革、名人故事融入到导游词中。
教学准备:1. 课前让学生搜集有关家乡的资料,如自然风光、历史沿革、民俗风情、名人故事等。
2. 教师准备与家乡相关的图片、视频等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谈论对家乡的印象,让学生分享自己了解到的家乡的风土人情、历史沿革、民俗风情、名人故事等。
2. 教师总结学生的发言,导入本课《初中家乡小导游》。
二、讲解(10分钟)1. 让学生展示自己搜集到的家乡资料,如图片、视频等。
2. 教师根据学生的展示,引导学生了解家乡的自然风光、历史沿革、民俗风情、名人故事等。
3. 讲解如何将这些内容融入到导游词中,让学生初步感知编写导游词的方法。
三、实践(10分钟)1. 让学生分组,每组选定一个家乡的景点,如自然风光、历史沿革、民俗风情、名人故事等。
2. 每组根据所选定的景点,编写一份导游词。
3. 学生互相交流、评价,教师进行指导。
四、展示(10分钟)1. 每组选取一名代表,进行导游词的展示。
2. 学生对展示的导游词进行评价,教师进行总结。
五、总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明确如何编写导游词。
2. 激发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感情。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让学生搜集和整理家乡的资料,引导学生了解家乡的自然风光、历史沿革、民俗风情、名人故事等,让学生感受家乡的魅力。
在实践环节,学生分组编写导游词,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在展示环节,学生进行导游词的展示,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整节课学生参与度高,教学目标基本达成。
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将家乡的风土人情、历史沿革、名人故事等融入到导游词中,使导游词更具特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
谢鹏
校本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组成部分,搞好校本课程的开发是落实新
课程的需要,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给学校的发展、给教师专业的发展、给
学生个性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舞台。
我校坚持以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本,以兴
趣性、拓展性、实践性为主,发展学生个性为目标,让课程适应和促进学生发
展的原则。
一、校本课程开发的理念
我校校本课程——《可爱的汉阴》开发体现“促进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让学生通过感知、感悟和体验受到本土文化的熏陶,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强调体验性活动等社会实践,使学生了解家乡,热爱家乡,增强建设家乡的责任感;通过学生自主的探索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
和实践能力。
二、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
1、通过校本课程的不断完善与实施,使学生打好“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合作”的基础,以满足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教师要学会学习、学会反思、学会创新,成为实践的研究者,促进教师专业化
成长。
2、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的
社会责任感;了解家乡的乡土文化,吸收乡土文化的营养,提高学生的人文素
养以及环境意识。
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
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校本课程开发的特点
校本课程是为了指导学生获得感性知识,促进学生动作技能、人文情怀的发展而设计的一系列针对本校实际的以教学、综合实践活动为中介的学生主体活动
内容和形式。
根据实际,我校校本课程开发力求突出以下几个基本特点:
1、课程内容的乡土性。
教材植根于现实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
在使用过程中,以本地的生产、生活和环境为学习研究对象。
因为学生生活在进化,相关的学
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便于学习操作。
2、教学方法的活动性。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课程的
实践性与体验性。
以综合实践活动为主,为学生设计体验性活动和研究性专题。
我们的目的并不仅仅是学习乡土知识,而是让学生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得到锻
炼培养实践能力。
3、课程本身的开放性。
课程的开发实施富有活力。
课程的开发吸收广大教师、学生参与,课程由教师去实施,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师生在积极互动中,共同发展。
课程在开发实施过程中需要不断的修正完善,师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补充、调整。
四、校本课程编制的原则
在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力求遵循以下原则:
1、主体性原则:教师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在课程的开发和实施中要重视教师的主动精神。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校在编制过程中要重视学生的参与,根据学生的需要不断优化校本课程。
2、开放性原则:以生为本,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对校本课程的选择具有自主权。
教材本身在实施中,教师要灵活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并不断反思出现的各种问题,对教材随时予以补充、调整。
3、发展性原则。
课程最大价值在于促进学生成材、教师成长、学校发展、社会发展。
我校利用自身资源,构筑具有本校特色的适合学生发展的校本课程。
五、校本课程的内容
开发校本课程,需要对校本课程资源进行评估与选择,根据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予以补充、拓展的原则,使之更符合学生、学校和社会的特点和需要。
在充分根据学校课程资源和地方资源的基础上,开发旨在发展学生个性特长的、多样化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
我校根据本镇实际,以家乡地理——家乡历史——家乡经济——家乡人物——家乡旅游——家乡文化——家乡特产为体系,介绍家乡的地貌风情,激发起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充分利用家乡的资源开展教育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多方面兴趣爱好。
六、校本课程开设计划
各年级结合学校的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结合学生年龄特点等逐步实施,并在实施中完善,总结经验。
一般以班为单位安排在地方课程课进行,具体教学时间以功课表安排,由具体课任教师组织教学。
七、校本课程的评价
建立评价方式多样,评价目标多元的评价体系,发挥评价的发展性功能。
构建的评价体系具备如下特色:1、主体的多元性;2、评价主体的互动性;3、评价内容的多样性4、评价过程的动态性。
八、校本课程的管理
1、完善校本课程的开发。
2、鼓励每位具备校本课程开发能力的教师自主申报开发课程,积极参与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3、对教师进行课程理论培训。
4、加强校本课程及教辅材料等设施的管理。
5、加强校本课程档案建设,对校本课程开发中的所有资料搜集整理好,期末上交校本课程研究领导小组,以利总结、改进和推广。
6、任课教师要认真写好教学反思,及时总结经验。
综合实践活动课《家乡小导游》教学设计
谢鹏
一、活动目标:
1、知识目标:学生能了解汉阴的自然资源、文化底蕴,设计家乡的旅游方案。
2、能力目标:
(1)学会利用网络、实地考察等多种方式查找、收集、整理资料,形成自主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2)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形成关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思想意识和能力。
(3)小组成员分工合作,互相支持配合、团结协作共同完成活动预期目标。
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团队合作精神,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获得积极的学习情感。
具有自我
认识的能力,确立自信,积极进取,养成负责任的态度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3、情感目标:
(1)通过活动,使学生的身心得到愉悦,经过观察、动口、动手、动脑之后,自我价值能得到体验。
发展学生主动获得知识和信息的能力,养成主动地获得信息的学习习惯和主动探究的态度,发展信息素养、探究能力和创造精神。
(2)通过旅游方案设计,感受丰富多彩的家乡风光,秀美的家乡图片感受生活,激发
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与大自然和谐共处、保护环境
的美德。
二、活动方式、时间:
采取以小组合作、交流、讨论的方式开展活动,并借助网络收集、整理信息。
要求学
生“设计一个家乡旅游方案”。
提出设想,解决旅行过程中有关出发、住宿、租车、吃饭
及费用等问题。
小组分工建议由小组长协调,组员自荐的方式进行。
采取课外分散和课堂集中的两种形式结合,合理利用,合理分配。
对信息进行分散采
集和集中处理。
三、活动实施的具体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第一节课堂上展示预先准备好的汉阴的美丽风光,引导学生尽可能多的说出所知道的汉阴旅游资源。
2、把旅游资源进行类别划分,按照班级学生的六个小组进行分工,教师说明活动要求及注意事项,然后小组长带领本小组成员制订活动计划。
(二)收集信息,整理资料
1、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通过实地考察进行拍摄、上网搜寻、查找相关图书资料、访问家乡老人等多途径收集汉阴旅游资源。
2、各小组按照计划把各自所负责的版块内容进行筛选,归类整理,确保图片与描述内容一致。
(三)汇报核实,制订方案
1、第二节课堂上各小组按照预定计划进行汇报,互通有无,取长补短,教师予以指导,确保材料准确精炼。
2、对汉阴旅游景点划分几条线路,每个小组设计一份游览家乡胜景的方案。
(四)展示成果,交流反馈
第三节课堂上进行成果展示,借助大屏幕播放图片由学生按小组进行交流反馈。
具体过程:
1、激趣导入
(1)本次活动,同学们积极参与,热情高涨,值得表扬。
(2)欣赏音乐:家乡音乐,让我们一起走进汉阴。
(3)这节课,我们一起来交流展示成果。
在交流过程中,希望同学们认真倾听,积极思考问题。
2、成果展示
教师说明展示程序,播放课件,学生同步进行口头汇报:
(1)汉阴地图:介绍它的地理位置、面积、特产等基本情况。
(2)汉阴的历史:介绍的历史、名字的由来等。
(3)自然风光:介绍春、夏、秋、冬四季特色。
(4)标志景点:凤堰古梯田,龙寨沟景区,三沈纪念馆,两合崖景区等等。
(5)生态资源:介绍汉阴地区的鸟、树种、动物等。
(6)文化古迹:新开流遗址等情况。
(7)民俗文化:关于传统节日、民俗的故事。
3、方案交流
以小组为单位选派一名代表交流小组设计的旅游方案。
4、问题反馈
同学们进行了精彩的交流发言,在活动过程当中对我们的家乡汉阴的资源开发、环境
保护等方面有哪些感受与体会,请学生自由畅谈。
(五)总结评价
学生参与活动的态度、能力、创新意识以及受到的思想教育等。
四、活动收获与反思
在整个活动过程中,从资料的收集、整理,到活动的开展,以至最后的探索、展示,
同学们通过多种方式和渠道,深入的研究、探讨和开发每一个问题,从而全方面地获取了
有关知识,是我们活动获得成功的有力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