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基础施工工艺标准(8-)
设备基础施工工艺标准 (208-1996)(完整版)
设备基础施工工艺标准(208-1996)范围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中的一般中、小型混凝土设备基础。
施工准备2.1 材料及主要机具:2.1.1 水泥:宜325~425号矿渣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
2.1.2 砂:中、粗砂,含泥量不大于5%。
2.1.3 石子:卵石或碎石,粒径0.5~3.2cm,含泥量不大于2%。
2.1.4 水:应用自来水或不含有害物质的洁净水。
2.1.5 外加剂、掺合料:其品种及掺量。
应根据需要,通过试验确定2.1.6 主要机具:应备有搅拌机、磅秤、手推车或翻斗车、铁锹(尖、平头)、振捣器(棒式或平板式)、刮杠、木抹子、串桶或溜槽、胶皮管等。
2.2 作业条件:2.2.1 基础轴线尺寸,基底标高和地质情况均经过检查,并应办完隐检手续。
2.2.2 安装的模板已经过检查,符合设计要求,并办完预检手续。
2.2.3 在槽帮上、墙面或模板上做好混凝土上平的标记。
较大型基础或阶梯型基础,应设水平桩或弹上线。
2.2.4 埋在基础中的钢筋、螺栓、预埋件、设备管线均已安装完毕,并经过有关部门检查验收,并办完隐检手续。
2.2.5 由试验室确定混凝土配合比,经核查后,调整第一盘混凝土的各种材料的用量,进行技术交底及试拌。
同时准备好混凝土试模。
操作工艺3.1 工艺流程:槽底或模板内清理→混凝土拌制→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振捣→混凝土找平→混凝土养护3.2 清理:在地基或基土上清除淤泥和杂物,并应有防水和排水措施。
对于干燥土应用水润湿,表面不得存有积水。
清除模板内的垃圾、泥土等杂物,并浇水润湿木模板,堵塞板缝和孔洞。
3.3 混凝土拌制:后台要认真按混凝土的配合比投料;每盘投料顺序为石子→水泥→砂子(掺合料)→水(外加剂)→。
严格控制用水量,搅拌均匀,搅拌时间一般不少于90s。
3.4 混凝土的浇筑:3.4.1 混凝土的下料口距离所浇筑的混凝土的表面高度不得超过2m,如自由倾落超过2m时,应采用串桶或溜槽。
设备基础施工工艺标准
(一)设备基础施工工艺标准<1>施工准备<1.1>材料及主要机具:<1.1.1>水泥:宜用强度等级32.5~42.5的矿渣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
<1.1.2>砂:中、粗砂,含泥量不大于5%。
<1.1.3>石子:卵石或碎石,粒径0.5~3.2cm,含泥量不大于2%。
<1.1.4>水:应用自来水或不含有害物质的洁净水。
<1.1.5>外加剂、掺合料:其品种及掺量。
应根据需要,通过试验确定<1.1.6>主要机具:应备有搅拌机、磅秤、手推车或翻斗车、铁锹(尖、平头)、振捣器(棒式或平板式)、刮杠、木抹子、串桶或溜槽、胶皮管等。
<1.2>作业条件:<1.2.1>基础轴线尺寸,基底标高和地质情况均经过检查,并应办完隐检手续。
<1.2.2>安装的模板已经过检查,符合设计要求,并办完预检手续。
<1.2.3>在槽帮上、墙面或模板上做好混凝土上平的标记。
较大型基础或阶梯型基础,应设水平桩或弹上线。
<1.2.4>埋在基础中的钢筋、螺栓、预埋件、设备管线均已安装完毕,并经过有关部门检查验收,并办完隐检手续。
<1.2.5>由试验室确定混凝土配合比,经核查后,调整第一盘混凝土的各种材料的用量,进行技术交底及试拌。
同时准备好混凝土试模。
<2>操作工艺<2.1>工艺流程:槽底或模板内清理→混凝土拌制→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振捣→混凝土找平→混凝土养护<2.2>清理:在地基或基土上清除淤泥和杂物,并应有防水和排水措施。
对于干燥土应用水润湿,表面不得存有积水。
清除模板内的垃圾、泥土等杂物,并浇水润湿木模板,堵塞板缝和孔洞。
<2.3>混凝土拌制:后台要认真按混凝土的配合比投料;每盘投料顺序为石子→水泥→砂子(掺合料)→水(外加剂)→。
地基与基础工程设备基础施工工艺标准
地基与基础工程设备基础施工工艺标准1范围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中的一般中、小型混凝土设备基础。
2施工准备2.1 材料及主要机具:2.1.1 水泥:宜用强度等级32.5~42.5的矿渣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
2.1.2 砂:中、粗砂,含泥量不大于5%。
2.1.3 石子:卵石或碎石,粒径0.5~3.2cm,含泥量不大于2%。
2.1.4 水:应用自来水或不含有害物质的洁净水。
2.1.5 外加剂、掺合料:其品种及掺量。
应根据需要,通过试验确定2.1.6 主要机具:应备有搅拌机、磅秤、手推车或翻斗车、铁锹(尖、平头)、振捣器(棒式或平板式)、刮杠、木抹子、串桶或溜槽、胶皮管等。
2.2 作业条件:2.2.1 基础轴线尺寸,基底标高和地质情况均经过检查,并应办完隐检手续。
2.2.2 安装的模板已经过检查,符合设计要求,并办完预检手续。
2.2.3 在槽帮上、墙面或模板上做好混凝土上平的标记。
较大型基础或阶梯型基础,应设水平桩或弹上线。
2.2.4 埋在基础中的钢筋、螺栓、预埋件、设备管线均已安装完毕,并经过有关部门检查验收,并办完隐检手续。
2.2.5 由试验室确定混凝土配合比,经核查后,调整第一盘混凝土的各种材料的用量,进行技术交底及试拌。
同时准备好混凝土试模。
3操作工艺3.1 工艺流程:槽底或模板内清理→混凝土拌制→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振捣→混凝土找平→混凝土养护3.2 清理:在地基或基土上清除淤泥和杂物,并应有防水和排水措施。
对于干燥土应用水润湿,表面不得存有积水。
清除模板内的垃圾、泥土等杂物,并浇水润湿木模板,堵塞板缝和孔洞。
3.3 混凝土拌制:后台要认真按混凝土的配合比投料;每盘投料顺序为石子→水泥→砂子(掺合料)→水(外加剂)→。
严格控制用水量,搅拌均匀,搅拌时间一般不少于90s。
3.4 混凝土的浇筑:3.4.1 混凝土的下料口距离所浇筑的混凝土的表面高度不宜超过2m,如自由倾落超过2m时,应采用串桶或溜槽。
设备基础施工工艺标准
设备基础施工工艺标准
设备基础施工工艺标准是指在设备基础工程施工中应当遵循的一系列工艺规范
和标准。
设备基础施工工艺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保障设备基础工程施工质量、提高工程施工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从施工前准备、基础材料选用、基础施工工艺等方面,对设备基础施工工艺标准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施工前准备是设备基础施工工艺的重要环节。
在进行设备基础施工前,
必须对施工现场进行认真的勘察和测量,确保施工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同时,还需要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和施工进度计划,合理安排施工人员和施工设备,确保施工进度和质量的有效控制。
其次,基础材料的选用对设备基础施工工艺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选择基础材
料时,必须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选材,并对选用的材料进行质量检测和验收。
只有选用优质的基础材料,才能保证设备基础工程的施工质量和使用寿命。
另外,基础施工工艺是设备基础施工的核心环节。
在进行基础施工时,必须严
格按照相关工艺标准进行操作,确保施工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浇筑的质量和时间,避免出现浇筑不均匀或者浇筑时间过长导致混凝土质量不达标的情况。
同时,在基础的挖掘和回填过程中,也需要严格控制土方的坡度和压实度,确保基础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总之,设备基础施工工艺标准是设备基础工程施工的重要依据,对于保障工程
质量和提高施工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严格执行设备基础施工工艺标准,才能保证设备基础工程施工的质量和安全,为设备的正常运行提供可靠的保障。
希望施工人员能够严格按照设备基础施工工艺标准进行操作,确保设备基础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和质量保障。
设备安装工艺标准
设备安装⼯艺标准设备安装通⽤⼯艺标准本⼯艺适⽤于通⽤设备安装⼯程中设备基础、地脚螺栓、垫铁的施⼯及设备的校正。
⼀、施⼯准备(⼀)技术准备1、设备图、安装基础图、⼯艺流程图、产品使⽤说明书;2、⼟建相关的图纸;3、国家规定的施⼯规范及标准;4、施⼯平⾯布置图。
(⼆)主要器具及材料1、机具:电焊机、砂轮机、导链、千⽄顶、钳⼯移动操作台、轮轴节定⼼卡具、钢丝绳、⼿电筒、各种钳⼯⼯具及专⽤⼯具。
2、材料:钢板、橡胶板、道⽊、⽊板、铜⽪、铅丝、煤油、汽油、砂布、⾦相纸、塑料布、⽩布、棉纱、尼龙绳、脱脂液等。
3、仪器仪表:⽔准仪、千分表、外径千分尺、内径千分尺、游标卡尺、⽔平仪、塞尺、钢板尺、卷尺、转速表等。
(三)现场作业条件1、设备房内墙⾯、门窗及内部粉刷等基本完毕,能遮蔽风、沙、⾬、雪。
2、接通⽔源、电源、运输和消防道路畅通。
3、⼟建设备基础已完成。
⼆、施⼯⼯艺(⼀)设备基础1、基础的检验(1)基础的主要技术要求1)基础重⼼与设备重⼼应在同⼀铅垂线上,其允许偏移不得超过基础中⼼⾄基础边缘⽔平距离的3%~5%。
2)基础标⾼、位置和尺⼨,必须符合⽣产⼯艺要求和技术条件。
3)同⼀基础应在同⼀标⾼线上,但设备基础不得与任何房屋基础相连,⽽且要保持⼀定的间距。
4)基础的平⾯尺⼨应按设备的底座轮廓尺⼨⽽定,底座边缘⾄基础侧⾯的⽔平距离应不⼩于100mm。
5)设备安装在混凝⼟基础上,当其静荷载P≥100N/m2时,则混凝⼟基础内要放两层由直径10mm的钢筋以15cm⽅格编成的钢筋⽹加固,上层钢筋⽹低于基础表⾯不应⼩于5cm,其上下层钢筋⽹的总厚度不应⼩于20cm。
6)凡精度较⾼,且不能承受外来的动⼒,或本⾝振动⼤的设备,必须敷设防振层,以减⼩振动的振幅,并防⽌其传播。
7)有可能遭受化学液体或侵蚀性⽔分影响的基础,应设置防护⽔泥。
(2)基础的验收1)所有基础表⾯的模板、地脚螺栓固定架及露出基础外的钢筋等都要拆除,杂物(碎砖、脱落的混凝⼟块等)及脏物和⽔要全部清除⼲净,地脚螺栓孔壁的残留⽊壳应全部拆除。
设备基础及预埋件技术要求
设备基础及预埋件技术要求施工技术规范(通用工程篇)1.工程范围本规范适用于设备基础及预埋件的安装。
2.参照标准2.1 《动力机器基础设计规范》(GB-96)2.2 《化工设备基础设计规定》(HG/T -98)2.3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2002)2.4 《设备基础施工工艺标准》(208-1996)2.5 《素混凝土基础施工工艺标准》(209-1996)2.6 《压缩机、风机、泵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98)2.7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2002)2.8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 18-2003)2.9 《建设工程现场文明施工管理办法》(穗建筑[1999]175号)2.10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79号2.11 《房屋建筑工程质量保修办法》建设部第80号3.设计要求设备基础及预埋件的设计应符合相关标准及规范要求,满足设备的使用要求和安全要求。
设计方案应经过专业人员审核批准,并应编制相应的设计文件。
4.材料要求4.1 混凝土强度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
混凝土原材料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规定,应有质量合格证明,并应按要求进行检验。
4.2 钢筋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的规定,应有质量合格证明,并应按要求进行检验。
4.3 预埋件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的规定,应有质量合格证明,并应按要求进行检验。
5.材料送审所有材料应提前送审,经专业人员审核批准后方可使用。
6.施工&安装要求6.1 施工前应进行现场勘测,确认地基情况和设计要求是否符合实际情况,如有差异应及时处理。
6.2 施工人员应熟悉施工工艺和安全要求,应按照设计文件和施工工艺要求进行施工。
6.3 施工现场应保持干净整洁,材料堆放应符合要求,严禁乱堆乱放。
6.4 安装前应检查设备基础及预埋件的位置和尺寸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如有偏差应及时处理。
6.5 安装过程中应注意保护设备基础及预埋件,防止损坏。
6.6 安装完毕后应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设备基础施工工艺标准
垫层平整度控制:采用合适的施工方法,确保垫层表面平整、无裂缝、无起砂等现象。
垫层含水率控制:在施工过程中,要控制垫层的含水率,避免因含水率过高而影响垫层的强度 和稳定性。
施工前的质量控 制:对施工队伍 的资质、设备、 材料等进行检查, 确保符合要求。
验收程序: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验收,包括资料审查、现场检查、验收记录等步骤。
验收内容:对设备基础的尺寸、位置、标高、强度、稳定性等方面进行检查,确保其符合设 计要求。
验收要求:要求设备基础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满足设备安装和使用的要求,同时要求验收人 员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经验。
设备基础施工质量 控制
土方开挖前的准备工作:包括场地清理、测量放线、排水设施等 土方开挖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包括开挖顺序、开挖深度、边坡稳定性等 土方开挖完成后的质量控制:包括基底标高、边坡坡度、排水设施等 土方开挖过程中的安全措施:包括开挖过程中的安全防护、应急措施等
废水处理设备:使用专业的废 水处理设备,确保废水达到排 放标准
废水分类:根据设备基础施工 产生的废水类型进行分类处理
废水处理流程:明确废水处理 的流程和操作规范,确保处理
效果
废水处理效果评估:定期对废 水处理效果进行评估,确保满
足环保要求
设备基础施工注意 事项
施工前应进行现场勘查,了解现场实际情况 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和计划 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和交底,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准备好施工所需的材料和设备,并检查其质量和性能是否符合要求
设备基础的作用:设备基础能够承受设备的重量、振动和冲击力,防止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发生位移、变 形或损坏。同时,设备基础还能够起到隔振、隔热、防潮等作用,提高设备的运行效率和稳定性。 设 备基础施工概述
建筑机电设备安装施工工艺
建筑机电设备安装施工工艺(一)施工顺序及工艺流程1、施工原则及顺序设备安装原则为:按层划分施工区段,施工时按先大型后小型,先里后外,先特殊,后一般的施工顺序施工,并优先考虑位置特殊、安装工作量大的设备。
根据本工程设备布局量多、面广的特点,为了保证工程质量及缩短工期要求,施工时根据土建施工进度逐层进行施工,安排专业设备施工队进行设备的安装施工。
2、施工程序(1)转动设备安装工艺流程施工准备→设备运输及开箱检验→基础复核、放线→放置垫铁→吊装就位→找正找平→地脚螺栓灌浆→精平→二次灌浆、抹面→拆洗、组装→电气仪表接线调试→机组辅助系统试运转及调试→电动机空载试车→联轴对中→机组空负荷试车→负荷试车→竣工验收(2)静设备安装工艺流程施工准备→设备运输及开箱检验→基础复核、吊装就位→找正找平→地脚螺栓灌浆→精平、二次灌浆、抹面→配管配线试验调整→吹扫清洗、试验→联动试车→竣工验收(二)设备安装的一般要求1、施工准备准备好有关施工规范及安装技术资料,组织施工人员熟悉图纸,编制好施工方案,并进行技术、安全交底。
设备基础要待设备到货且校核其尺寸无误后,及时与土建联系配合进行设备基础施工,按设备要求预留地脚螺栓孔(二次灌浆)。
准备好储存库房,放置零、部件、配件及工具等;备齐施工机具、计量检测器具必须完备,经检验合格并在有效期内使用。
根据设备安装和施工需要,准备好设备运输及吊装机具。
清理场地,保证运输和消防道路畅通,现场整洁,准备好施工用水、用电,并配备必要的消防器材,采取足够的照明措施。
2、设备运输及装卸设备运抵现场后,大型设备可直接运至设备基础附近,以减少周转环节,提高工效,降低在搬运过程中受损的可能性;小型设备可运至临时库房内,待安装时再运至基础附近进行安装。
设备进场装卸、运输及吊装时,要注意包装箱上的标记,不得翻转倒置、倾斜、不得野蛮装卸;要按包装箱上的标志绑扎牢固,捆绑设备时承力点要高于重心,不得将钢丝绳、索具直接绑在设备的非承力外壳或加工面上,并有必要的保护措施,钢丝绳与设备接触处要用软木条或用胶皮垫保护,避免划伤设备;捆绑位置要根据设备及内部结构选定支垫位置,一般选在底座、加强圈或有内支撑的位置,并尽量扩大支垫面积,消除应力集中,以防局部变形;并严禁碰撞与敲击设备,以保证设备运输装卸安全。
设备基础施工工艺标准 (8-96)
设备基础施工工艺标准 (8-96)一、引言本标准适用于各类固定设备基础施工的工艺、质量、安全控制标准,是进行设备基础施工时必须严格遵守的标准。
二、标准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各种固定设备在安装前所需的基础建设及安装细节中注意事项。
三、施工前准备1.工地准备:在施工前应做好工地的平整、清理,确保施工的通畅和安全。
2.基本要求:安装前施工单元应根据设备基础图和安装说明书,严格进行施工对于其他不同场所的施工要求,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相关调整。
施工过程中,应注意环保并遵守相关规定。
四、施工流程1.基坑开挖:基坑开挖应合理布置,尺寸要符合设备基础图及相关要求。
开挖后用50mm厚的砂浆垫层,使土壤表面平坦并达到工艺要求。
2.基础施工:基础施工包括基础模板搭设、钢筋加工、模板架设及混凝土浇筑等。
基础施工的过程中应特别注意质量控制,确保基础结构的牢固和稳定。
3.立柱安装:立柱应按设备基础图和相关要求进行预埋固定。
固定前应进行水平检查和准确调整,确保立柱垂直。
4.间隔施工:在施工过程中应注意施工间的换班及配合情况,确保施工过程的连贯性。
5.拆卸模板:拆卸模板的时候应严格按要求进行,并做好记录。
6.工地清理:施工结束后,应进行周边环境的清理工作,保证施工场地干净整齐,做好安全保障措施。
五、质量控制1.混凝土强度:混合物强度应不低于设计要求,最低强度要求应为C20。
2.反潜性能:在位置和数量符合要求并经过复核的钢筋设置中确保双向等距的放置,配合反潜垫进行设置反潜能力。
3.模板质量:模板应符合相关要求,并进行质检。
4.施工质量:施工过程中应按要求进行质量控制,特别是在关键处进行检验和复核。
六、安全措施1.安全预防:在施工前应制定施工计划,并严格遵守安全生产标准,加强安全监管,做好安全防护工作。
2.劳动保护:施工人员应做好劳动防护工作,防止劳动事故的发生。
3.工程检查:施工中应配备专人对施工现场进行检查和监督,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设备基础混凝土施工工艺标准
268设备基础混凝土施工工艺标准1 适用范围本施工工艺标准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中的一般中、小型混凝土设备基础工程。
2 施工准备 2.1 原材料要求2.1.1 水泥:宜采用32.5级以上的矿渣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
使用前必须复检,合格后方可使用。
不同品种、不同强度等级的水泥不得混合使用。
2.1.2 砂:中、粗砂,含泥量不大于5%。
2.1.3 石子:卵石或碎石,粒径0.5~4cm ,含泥量不大于2%。
2.1.4 水:宜用自来水或不含有害物质的洁净水。
2.1.5 外加剂、掺和料:其品种及掺量应根据需要,通过试验确定。
2.2 主要工机具 2.2.1 机具设备混凝土搅拌机、机动翻斗车、混凝土输送泵车、混凝土搅拌运输车、插入振动器、平板式振动器。
2.2.2 施工工具铁锹(尖、平头)、刮杠、木抹子、串桶或溜槽、胶皮管、磅秤、线坠、手推车、钢卷尺等。
2.3 作业条件2.3.1 基础定位放线、基底标高和地质情况均经过检查,并应办完隐蔽手续。
2.3.2 安装的模板经过检查,符合设计要求,并办完预检手续。
2.3.3 在槽帮上、墙面或模板上做好混凝土上平的标记。
较大型基础或阶梯形基础应设水平桩或弹上线。
2.3.4 埋在基础中的钢筋、螺栓、预埋件、设备管线均已安装完毕,并经过有关部门检查验收,并办完隐蔽手续。
2.3.5 由试验室确定混凝土配合比。
经检查后,调整第一盘混凝土的各种材料用量,进行技术交底和试拌。
同时准备好混凝土试摸。
2.4 作业人员主要作业人员:混凝土工、运转工、壮工。
已经过专业安全和技术培训,并接受了施工技术交底(作业指导书)。
3 施工工艺 3.1 工艺流程3.2 操作工艺3.2.1 清理在地基或基土上清除淤泥和杂物,并应有防水和排水措施。
对于干燥土应用水湿润,表面不得有积水。
清除模板内的垃圾、泥土等杂物,并洒水湿润模板,堵塞板缝和孔洞。
3.2.2 预埋件及螺栓套的固定对小型预埋螺栓,下部用钢筋框固定并与基础内钢筋焊接,上口用架管固定。
变电站现浇混凝土设备基础(其他设备)工艺标准
变电站现浇混凝土设备基础(其他设备)工艺标准1.施工工艺标准(1)采用清水混凝土施工工艺, 表面平整、光滑, 棱角分明, 颜色一致, 无蜂窝麻面, 无气泡。
(2)基础露出地面部分阳角应设置圆弧倒角。
(3)允许偏差:1)断路器基础相间距离偏差≤5mm, 同相偏差≤5mm。
地脚螺栓中心偏差应≤2mm, 高度偏差0~10mm。
2)隔离开关设备基础同组中心偏差≤5mm。
3)如施工图纸和产品说明书有更高要求, 应予满足2.施工要点(1)材料: 宜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 强度等级≥42.5, 质量要求符合现行GB 175。
粗骨料采用碎石或卵石, 当混凝土强度≥C30时, 含泥量≤1%;当混凝土强度<C30 时, 含泥量≤2%。
细骨料应采用中砂, 当混凝土强度≥C30 时, 含泥量≤3%;当混凝土强度<C30 时, 含泥量≤5%, 其他质量要求符合现行JGJ 52。
宜采用饮用水拌和, 当采用其他水源时水质应达到现行JGJ 63的规定。
(2)模板采用15mm 厚度以上胶合板或其他大模板, 表面平整、清洁、光滑。
若模板表面光洁度无法达到要求时也可贴1mm厚PVC板。
(3)模板拼缝处加海绵条, 板缝间要用腻子补齐后粘贴20~50mm 宽透明胶带防止漏浆。
(4)断路器地脚螺栓在基础混凝土浇筑前按照安装图定位精确, 固定牢固。
(5)混凝土采用全面分层法浇筑, 分层厚度为300~500mm, 并保证下层混凝土初凝前浇筑上层混凝土, 以避免出现冷缝。
振捣时尽量避免与钢筋及埋件或地脚螺栓接触, 严禁与模板接触。
(6)混凝土顶标高用水准仪控制, 表面用铁抹原浆压光, 至少赶压三遍成活。
(7)基础阳角做圆弧倒角时宜使用塑料角线。
(8)基础混凝土应根据季节和气候采取相应的养护措施, 冬期施工应采取防冻措施。
现浇混凝土设备基础现浇混凝土设备基础(断路器基础)。
大型设备基础混凝土浇筑施工工艺标准
大型设备基础混凝土浇筑施工工艺标准1. 适用范围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建筑工程及其它设备基础混凝土浇筑工程。
大型设备基础是工业建筑施工主导工程之一,混凝土浇筑的特点是:结构造型复杂,尺寸多,混凝土工程量大,内部设有大量的各种管沟、孔洞、埋设件,种类、数量众多,螺栓固定精度要求高,钢筋布置密集,混凝土浇筑困难质量要求严。
2. 施工准备2.1 材料要求2.1.1 水泥采用低热或中热32.5或42.5级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或抗硫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亦可应用,但不得几种水泥混合使用。
2.1.2 砂中砂或粗砂,如采用细砂应采用相应的技术措施。
2.1.3 石子用级配良好的卵石或碎石,粒径为5~40㎜或5~60㎜,含泥量在2%以内。
2.1.4 粉煤灰采用Ⅱ级粉煤灰,细度0.080㎜方孔。
方孔筛筛余量不大于8%。
2.1.5 外加剂根据要求选用减水剂或早强剂,应有出厂合格质量证明和复试报告,用于混凝土中的掺加剂须与监理公司或建设单位共同见证取样,使用时应通过试验确定掺加量。
根据需要选用外加剂时,混凝土中氯化物的含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的规定。
2.1.6 水:混凝土用水宜用饮用水。
2.2 机具准备2.2.1 机械设备混凝土搅拌上料设备有:强制式混凝土搅拌机、推土机、装载机、散装水泥罐车、振动筛和水泵等;混凝土运输浇筑设备有:自卸翻斗汽车、混凝土输送泵车、搅拌运输车等;混凝土振捣设备有插入式振动器、平板式振动器等。
2.2.2 主要工具磅秤、水箱、胶皮管、手推车、串筒、溜槽、混凝上吊斗、贮料斗、大小平锹、铁板、铁钎、木抹子、建筑电子测温仪等。
2.3 作业条件及人员准备2.3.1 组织图纸学习与会审熟悉施工图纸,详细了解各部分内容、结构情况和设计要求,明确各工序各专业间的配合关系,并向参加施工人员进行细致的技术交底。
2.3.2 编制混凝土浇筑方案,确定流水分段划分、浇筑程序、混凝土配料、搅拌、输送、浇筑、捣固方法以及设备移动、施工平面布置等。
变电站设备基础施工工艺标准
变电站设备基础施工工艺标准1 设计要求(1)主变、HGIS、GIS、断路器、电抗器、电容器等设备基础外露部分采用清水混凝土施工工艺,一次浇注成型,不得抹灰装饰,要求与防火墙、构支架保护帽相同。
(2)设备基础宜整体施工。
如施工存在困难,为保证施工质量,可在-0.5m标高处设水平施工缝,分两次施工,上下部分混凝土必须一次浇注,不得再设置施工缝。
长度超过30m的设备基础(如GIS 设备基础)中间设置后浇带。
(3)外部环境对混凝土严重影响时,可外刷透明混凝土保护涂料,用于封闭孔隙、防止大气腐蚀开裂,提高使用年限。
(4)设备基础地面以上部分阳角做R=20~30mm倒角处理;埋件四周应打磨光滑平整,焊接锚筋时需采用措施控制焊接变形。
(5)埋件边长≥300mm时需设置Ф30mm的排气孔,排气孔设置于锚筋中间位置,开孔边距≤200mm,间距≤200mm。
(6)材料要求:第一,粗骨料采用碎石,含泥量<2%;第二,砂采用中砂,含泥量<5%。
(7)对设备基础清水混凝土提出如下质量要求:第一,设备基础沿轴线通直、尺寸准确;第二,设备基础中心定位偏差≤10mm,相间设备基础中心偏差≤10mm(断路器基础中线偏差≤5mm);第三,主变基础顶面水平偏差≤2mm/m且不大于10mm,基础预埋件中心偏差≤5mm,埋件水平偏差≤3mm;第四,HGIS、GIS设备基础顶面水平偏差≤1mm/m且不大于5mm,基础预埋件中心偏差≤5mm,埋件水平偏差≤3mm;第五,电抗器基础顶面水平偏差≤5mm,基础预埋件中心偏差≤5mm,埋件水平偏差≤3mm;第六,电容器基础顶面水平偏差≤5mm,基础预埋件中心偏差≤5mm,埋件水平偏差≤5mm;第七,采用预埋地脚螺栓与基础连接时,地脚螺栓上部要求采用热镀锌处理,螺栓中心及螺栓群中心水平偏差≤2mm,单个基础及同类构支架基础地脚螺栓出露长度一致;第八,基础表面清洁、色泽一致、棱角分明、线条顺直,表面无砂带、黑斑和明显气泡,表面无蜂窝、麻面、裂纹和露筋现象;第九,如施工图或产品说明中对误差有具体要求,应满足较高标准。
基础工程施工规范标准(3篇)
第1篇一、概述基础工程施工规范标准是针对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各项技术要求、质量标准、安全措施等方面制定的一系列规定。
它涵盖了从施工准备、材料选择、施工工艺、质量控制、安全防护到环境保护等各个方面,旨在指导施工人员正确、规范地进行基础工程施工。
二、施工准备1. 施工图纸:施工前,应仔细审查施工图纸,确保设计合理、符合规范要求。
2. 材料设备:选用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的建筑材料和施工设备。
3. 施工方案:根据施工图纸和现场实际情况,编制详细的施工方案,明确施工顺序、施工方法、施工工艺和质量标准。
4. 施工人员:组织专业施工队伍,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和安全教育。
三、材料选择1. 混凝土: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混凝土,其强度、耐久性、工作性等指标应符合设计要求。
2. 钢筋: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钢筋,其化学成分、力学性能、尺寸精度等应符合设计要求。
3. 土壤:选用符合设计要求的土壤,确保地基基础工程的稳定性。
四、施工工艺1. 地基处理:根据地基土质和设计要求,采取相应地基处理方法,如换填、压实、注浆等。
2. 基础施工:根据设计要求,采用相应的基础形式,如条形基础、独立基础、筏板基础等。
3. 钢筋施工: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规范标准,绑扎钢筋,确保钢筋间距、保护层厚度等符合要求。
4. 混凝土施工:采用合适的混凝土浇筑方法,确保混凝土质量。
五、质量控制1. 材料检验:对原材料进行严格检验,确保材料质量符合要求。
2. 施工过程检验:对施工过程中的各项指标进行检验,如钢筋间距、混凝土强度等。
3. 竣工验收:按照设计要求和规范标准,对基础工程进行竣工验收。
六、安全防护1. 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制定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制度,确保施工安全。
2. 个人防护:施工人员应佩戴符合国家标准的安全防护用品。
3. 应急预案:制定应急预案,确保在突发事件中迅速采取有效措施。
七、环境保护1. 施工现场环境保护:做好施工现场的扬尘、噪音、废水等污染物的防治。
设备基础施工工艺标准
设备基础施工工艺标准1. 背景与目的设备安装是工业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设备基础施工是设备安装的基础。
为了保证设备安装的质量和工程进度,制定设备基础施工工艺标准是非常必要的。
该标准旨在规范设备基础施工的行为,提高设备基础施工的质量和效率。
2. 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各种工业设备基础的施工,包括但不限于:电力设备、化工设备、石化设备、船舶设备等。
3. 设备基础施工工艺标准3.1 设备基础施工前的准备工作3.1.1 项目准备阶段在项目准备阶段,应该根据设备基础的不同要求提前制定基础施工方案,并经过评审通过后才可以启动施工。
3.1.2 现场勘查阶段在现场勘查阶段,应该对场地进行勘查,绘制场地平面图并确认设备基础的位置和尺寸。
3.1.3 基础施工准备阶段在基础施工准备阶段,应该将基础用梁板进行划分,确定梁板的材质和规格,并购买相应的材料。
3.2 设备基础施工中的施工工艺3.2.1 基础地面处理在进行地面处理之前,应该先将基础区域清扫干净,去除杂物、泥沙等,确保基础的净度。
3.2.2 基础模板制作制作基础模板时,应依据设备基础的尺寸和形状制作,确保模板的精度和准确性。
3.2.3 钢筋加工在进行钢筋加工时,应按照设计需求切割钢筋,并进行弯曲、拉钩等处理,保证钢筋的精度。
3.2.4 砼浇筑在砼浇筑时,应先按照基础模板进行搭模,然后放置钢筋,浇注混凝土。
在浇筑时,应严格控制砼的配合比,保证砼的强度和质量。
3.2.5 C25混凝土配合比在进行混凝土的配合比时,设备基础的强度等级一般为C25,其配合比如下:•水泥:300kg•砂子:780kg•石子:1200kg•水:180kg3.3 设备基础施工后的验收标准3.3.1 基础表面质量设备基础的表面应平整、光滑,无明显收口、裂缝等缺陷。
3.3.2 基础尺寸和位置设备基础的尺寸和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图要求。
3.3.3 基础钢筋质量设备基础钢筋的加工和安装应符合设计和施工图要求,无明显的变形和断面变形。
设备安装施工工艺标准
安装工艺一、基础交接验收 1、基础验收:基础应由建设单位会同总包单位、土建施工单位、设计单位和安装施工单位进行联合检查验收,办理工序交接手续。
2、基础复核标高、轴线、螺栓间距支承面及地脚螺栓的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项 目 允许偏差(mm)基础中心 20 基础支承面中心5二次找平的砂浆或稀释混凝土支承面标高 ±3.0二次找平的砂浆或稀释混凝土支承面水平度 L/200,且≤4地 脚螺 栓中心距 ±2顶端标高+20 螺栓中心对基础轴线距离±2二、筒体安装工艺倒装程序:平台铺设→桅杆提升架安装→最上一带壁板组对→焊缝检查→防腐保温→外加固圈安装→用提升架手动葫芦提升壁板→下一带壁板组对→焊缝检查→防腐保温→(重复工序)根据火炬结构形式及外部环境条件,选用15t手动葫芦提升倒装法施工提升支架均匀布置在桶壁内侧。
安装时用线锤测量,支架安装要垂直于平面。
由于支架的稳定性影响整个桶体提升的稳定,必须平稳垂直固定。
支座板靠罐中心的一边与平台板焊接,支架上焊两根斜支撑和一根连到中心的径向水平拉杆,并把所有支架呈辐射形式连接在一起。
这种布置方式可使单个支架有足够的刚度,又使所有支架形成封闭系统充分保证提升系统的稳定性。
1、 底座拼装:设备到了现场临时用枕木找平把底座吊上去拼好,用卷尺测量底座的外形尺寸无误差后焊接。
2、 垫铁布置在基础上地脚螺栓附近用水平尺找平,水准仪测量出设备标高。
3、 底座焊好后用25T 吊车就位,用水准仪精确调整后,把螺栓拧紧。
4、 筒内抱杆布置,抱杆底部如有土垫层必需夯实铺设钢板或枕木、用钢板在相应的位置固定到底座上,钢板不可与抱杆焊死,抱杆顶部相互与中间支柱连接,挂好倒链。
5、 制作临时平台① 在地面底座周边搭设临时操作平台利于围板操作。
② 筒内平台满铺与底座上平面水平。
③ 筒内搭设二层平台在抱杆顶部架板铺满便于装保温,预留保温材料孔。
6、 围板、起吊① 焊好后用地规在底座上放样画出筒体内径做内外定位板并焊接。
设备基础施工工艺标准
设备基础施工工艺标准范围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中的一般中、小型混凝土设备基础。
2施工准备材料及主要机具:水泥:宜~号矿渣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
砂:中、粗砂,含泥量不大于。
石子:卵石或碎石,粒径~,含泥量不大于。
水:应用自来水或不含有害物质的洁净水。
外加剂、掺合料:其品种及掺量。
应根据需要,通过试验确定。
主要机具:应备有搅拌机、磅秤、手推车或翻斗车、铁锹(尖、平头)、振捣器(棒式或平板式)、刮杠、木抹子、串桶或溜槽、胶皮管等。
作业条件:基础轴线尺寸,基底标高和地质情况均经过检查,并应办完隐检手续。
安装的模板已经过检查,符合设计要求,并办完预检手续。
在槽帮上、墙面或模板上做好混凝土上平的标记。
较大型基础或阶梯型基础,应设水平桩或弹上线。
埋在基础中的钢筋、螺栓、预埋件、设备管线均已安装完毕,并经过有关部门检查验收,并办完隐检手续。
由试验室确定混凝土配合比,经核查后,调整第一盘混凝土的各种材料的用量,进行技术交底及试拌。
同时准备好混凝土试模。
操作工艺工艺流程:槽底或模板内清理混凝土拌制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振捣混凝土找平混凝土养护清理:在地基或基土上清除淤泥和杂物,并应有防水和排水措施。
对于干燥土应用水润湿,表面不得存有积水。
清除模板内的垃圾、泥土等杂物,并浇水润湿木模板,堵塞板缝和孔洞。
混凝土拌制:后台要认真按混凝土的配合比投料;每盘投料顺序为石子→水泥→砂子(掺合料)→水(外加剂)→。
严格控制用水量,搅拌均匀,搅拌时间一般不少于。
混凝土的浇筑:混凝土的下料口距离所浇筑的混凝土的表面高度不得超过,如自由倾落超过时,应采用串桶或溜槽。
混凝土的浇筑应分层连续进行,一般分层厚度为振捣器作用部分长度的倍,最大厚度不超过。
用插入式振捣器应快插慢拔,插点应均匀排列,逐点移动,顺序进行,不得遗漏,做到振捣密实。
移动间距不大于振捣棒作用半径的倍。
振捣上一层时,应插入下层,以消除两层间的接缝。
平板振捣器的移动间距,应能保证振捣器的平板覆盖已振捣的边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设备基础施工工艺标准()
范围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中的一般中、小型混凝土设备基础。
施工准备
材料及主要机具:
水泥:宜~号矿渣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
砂:中、粗砂,含泥量不大于。
石子:卵石或碎石,粒径~,含泥量不大于。
水:应用自来水或不含有害物质的洁净水。
外加剂、掺合料:其品种及掺量。
应根据需要,通过试验确定
主要机具:应备有搅拌机、磅秤、手推车或翻斗车、铁锹(尖、平头)、振捣器(棒式或平板式)、刮杠、木抹子、串桶或溜槽、胶皮管等。
作业条件:
基础轴线尺寸,基底标高和地质情况均经过检查,并应办完隐检手续。
安装的模板已经过检查,符合设计要求,并办完预检手续。
在槽帮上、墙面或模板上做好混凝土上平的标记。
较大型基础或阶梯型基础,应设水平桩或弹上线。
埋在基础中的钢筋、螺栓、预埋件、设备管线均已安装完毕,并经过有关部门检查验收,并办完隐检手续。
由试验室确定混凝土配合比,经核查后,调整第一盘混凝土的各种材料的用量,进行技术交底及试拌。
同时准备好混凝土试模。
操作工艺
工艺流程:
槽底或模板内清理→混凝土拌制→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振捣→混凝土找平→混凝土养护
清理:在地基或基土上清除淤泥和杂物,并应有防水和排水措施。
对于干燥土应用水润湿,表面不得存有积水。
清除模板内的垃圾、泥土等杂物,并浇水润湿木模板,堵塞板缝和孔洞。
混凝土拌制:后台要认真按混凝土的配合比投料;每盘投料顺序为石子→水泥→砂子(掺合料)→水(外加剂)→。
严格控制用水量,搅拌均匀,搅拌时间一般不少于。
混凝土的浇筑:
混凝土的下料口距离所浇筑的混凝土的表面高度不得超过,如自由倾落超过时,应采用串桶或溜槽。
混凝土的浇筑应分层连续进行,一般分层厚度为振捣器作用部分长度的倍,最大厚度不超过。
用插入式振捣器应快插慢拔,插点应均匀排列,逐点移动,顺序进行,不得遗漏,做到振捣密实。
移动间距不大于振捣棒作用半径的倍。
振捣上一层时,应插入下层,以消除两层间的接缝。
平板振捣器的移动间距,应能保证振捣器的平板覆盖已振捣的边缘。
混凝土不能连续进行浇筑时,如果超过以上,应按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留置施工缝。
浇筑混凝土时,应经常注意观察模板、支架、螺栓、管道和预留孔洞、预埋件有无走动情况,当发现有变形或位移时,应立即停止浇筑,并及时修整和加固模板,完全处理好后,再继续浇筑混凝土。
混凝土振捣密实后,表面应用木杠刮平,木抹子搓平。
混凝土的养护:混凝土浇筑搓平后,应在左右加以覆盖和洒水,浇水的次数应能保持混凝土有足够的润湿状态。
养护期一般不少于昼夜。
雨、冬期施工时,露天浇筑混凝土应编制季节性施工方案,采取有效地措施,确保混凝土的质量,否则不得任意施工。
质量标准
保证项目:
混凝土所用的水泥、骨料、水、外加剂等必须符合施工规范和有关标准的规定。
混凝土的配合比、原材料计量、搅拌、养护和施工缝处理,必须符合施工规范的规定。
评定混凝土强度的试块,必须按《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的规定取样、制作、养护和试验,其强度必须符合施工规范的规定。
基本项目:
混凝土应振捣密实。
蜂窝面积一处不大于,,累计不大于,无孔洞。
无缝隙无夹渣层。
基础表面有坡度时,坡度应正确,无倒坡现象。
允许偏差项目,见表。
成品保护
要保证钢筋、预埋件、预埋螺栓、孔洞和线管的位置正确,不得撞碰。
不得用重物冲击模板,不准在吊帮的模板上支搭脚手板,保证模板的牢固和严密。
侧面模板应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棱角不因拆模,而受损坏时,方可拆模。
在已浇筑的混凝土强度达到以上时,方可在其上来往行走和进行上部施工。
在混凝土运输时,应保护好设备管线、门口预留孔洞,不得碰撞损坏。
较大的设备基础超过相邻建筑物基础深度时,应有妥善的保护措施或方案。
基础内应根据设计要求预留孔洞,安装螺栓、预埋件均不得遗漏。
以避免后剔凿基础混凝土。
夜间施工时,应合理安排施工顺序,要配备足够的照明,防止混凝土配合比过磅
混凝土设备基础允许偏
差表
项次项目允许偏差() 检验方法
坐标位移(纵横轴线) ± 用经纬仪或拉线尺量检查
不同平面的标高用水准仪或拉线尺量检查
平面外形尺寸± 尺量检查
凸台上平面外形尺寸尺量检查
凹穴尺寸尺量检查
每米用水准仪或水平尺
全条和楔形塞尺检查
每米用经纬仪或吊线坠
全高和尺量检查
标高 (顶部) 在根部或顶端用水准仪
中心距± 或拉线尺量检查
中心线位移± 尺量纵横两个方向检查
预埋地脚螺栓孔深度尺寸,尺量检查
孔铝垂线吊线或尺量检查
标高
中心线位移±
带螺纹孔锚板平整度
带槽锚板平整度
不准,防止碰撞各种管线、模板、预埋件等及现场设施等。
冬期施工时,混凝土表面应覆盖保温材料,防止混凝土受冻。
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混凝土不密实:由于下料过厚,振捣不实或漏振、吊帮模板根部砂浆涌出等原因,造成蜂窝、麻面或孔洞;拆模过早,混凝土浆粘在模板上,也会造成麻面。
混凝土表面不平、标高不准、尺寸增大:由于水平标志线或小木橛不准,操作时未认真找平,混凝土多铺过厚、少铺过薄等原因造成。
基础轴线位移,螺栓孔洞,隔板位移:主要是预埋件固定措施不当,或浇筑混凝土时碰撞、振捣棒插入不准而造成。
露筋:钢筋的垫块漏放或位移,钢筋紧贴模板或振捣不实、漏振,均会造成露筋。
缝隙夹渣:施工缝处混凝土结合不好有杂物,主要是未认真清理施工缝所致。
不规则裂缝:基础过大,内部由于水化热产生温度应力,上下层混凝土结合不好,养护不够,或过早拆模等原因造成。
质量记录
本工艺标准应具备以下质量记录
水泥的出厂证明及复验证明。
模板的标高、轴线、尺寸和预检记录。
混凝土应有试配申请单和试验室签发的配合比通知单。
混凝土试块标养抗压强度试验报告。
商品混凝土应有出厂合格证。
预埋件、螺栓、锚板等的产品合格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