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基础施工工艺标准
设备基础施工工艺标准
(一)设备基础施工工艺标准<1>施工准备<1.1>材料及主要机具:<1.1.1>水泥:宜用强度等级32.5~42.5的矿渣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
<1.1.2>砂:中、粗砂,含泥量不大于5%。
<1.1.3>石子:卵石或碎石,粒径0.5~3.2cm,含泥量不大于2%。
<1.1.4>水:应用自来水或不含有害物质的洁净水。
<1.1.5>外加剂、掺合料:其品种及掺量。
应根据需要,通过试验确定<1.1.6>主要机具:应备有搅拌机、磅秤、手推车或翻斗车、铁锹(尖、平头)、振捣器(棒式或平板式)、刮杠、木抹子、串桶或溜槽、胶皮管等。
<1.2>作业条件:<1.2.1>基础轴线尺寸,基底标高和地质情况均经过检查,并应办完隐检手续。
<1.2.2>安装的模板已经过检查,符合设计要求,并办完预检手续。
<1.2.3>在槽帮上、墙面或模板上做好混凝土上平的标记。
较大型基础或阶梯型基础,应设水平桩或弹上线。
<1.2.4>埋在基础中的钢筋、螺栓、预埋件、设备管线均已安装完毕,并经过有关部门检查验收,并办完隐检手续。
<1.2.5>由试验室确定混凝土配合比,经核查后,调整第一盘混凝土的各种材料的用量,进行技术交底及试拌。
同时准备好混凝土试模。
<2>操作工艺<2.1>工艺流程:槽底或模板内清理→混凝土拌制→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振捣→混凝土找平→混凝土养护<2.2>清理:在地基或基土上清除淤泥和杂物,并应有防水和排水措施。
对于干燥土应用水润湿,表面不得存有积水。
清除模板内的垃圾、泥土等杂物,并浇水润湿木模板,堵塞板缝和孔洞。
<2.3>混凝土拌制:后台要认真按混凝土的配合比投料;每盘投料顺序为石子→水泥→砂子(掺合料)→水(外加剂)→。
设备基础施工工艺标准
设备基础施工工艺标准1、施工准备(1)材料及主要机具:1)水泥:宜用强度等级32.5~42.5的矿渣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
2)砂:中、粗砂,含泥量不大于5%。
3)石子:卵石或碎石,粒径0.5~3.2cm,含泥量不大于2%。
4)水:应用自来水或不含有害物质的洁净水。
5)外加剂、掺合料:其品种及掺量。
应根据需要,通过试验确定6)主要机具:应备有搅拌机、磅秤、手推车或翻斗车、铁锹(尖、平头)、振捣器(棒式或平板式)、刮杠、木抹子、串桶或溜槽、胶皮管等。
(2)作业条件:1)基础轴线尺寸,基底标高和地质情况均经过检查,并应办完隐检手续。
2)安装的模板已经过检查,符合设计要求,并办完预检手续。
3)在槽帮上、墙面或模板上做好混凝土上平的标记。
较大型基础或阶梯型基础,应设水平桩或弹上线。
4)埋在基础中的钢筋、螺栓、预埋件、设备管线均已安装完毕,并经过有关部门检查验收,并办完隐检手续。
5)由试验室确定混凝土配合比,经核查后,调整第一盘混凝土的各种材料的用量,进行技术交底及试拌。
同时准备好混凝土试模。
2、操作工艺(1)工艺流程:槽底或模板内清理→混凝土拌制→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振捣→混凝土找平→混凝土养护(2)清理:在地基或基土上清除淤泥和杂物,并应有防水和排水措施。
对于干燥土应用水润湿,表面不得存有积水。
清除模板内的垃圾、泥土等杂物,并浇水润湿木模板,堵塞板缝和孔洞。
(3)混凝土拌制:后台要认真按混凝土的配合比投料;每盘投料顺序为石子→水泥→砂子(掺合料)→水(外加剂)→。
严格控制用水量,搅拌均匀,搅拌时间一般不少于90s。
(4)混凝土的浇筑:1)混凝土的下料口距离所浇筑的混凝土的表面高度不宜超过2m,如自由倾落超过2m时,应采用串桶或溜槽。
2)混凝土的浇筑应分层连续进行,一般分层厚度为振捣器作用部分长度的1.25倍,最大厚度不超过50cm。
3)用插入式振捣器应快插慢拔,插点应均匀排列,逐点移动,顺序进行,不得遗漏,做到振捣密实。
设备基础施工工艺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中的一般中、小型混凝土设备基础。
^2.1 材料及主要机具:2.1.1 水泥:宜325~425号矿渣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
2.1.2 砂:中、粗砂,含泥量不大于5%。
2.1.3 石子:卵石或碎石,粒径0.5~3.2cm,含泥量不大于2%。
2.1.4 水:应用自来水或不含有害物质的洁净水。
2.1.5 外加剂、掺合料:其品种及掺量。
应根据需要,通过试验确定2.1.6 主要机具:应备有搅拌机、磅秤、手推车或翻斗车、铁锹(尖、平头)、振捣器(棒式或平板式)、刮杠、木抹子、串桶或溜槽、胶皮管等。
2.2 作业条件:2.2.1 基础轴线尺寸,基底标高和地质情况均经过检查,并应办完隐检手续。
2.2.2 安装的模板已经过检查,符合设计要求,并办完预检手续。
2.2.3 在槽帮上、墙面或模板上做好混凝土上平的标记。
较大型基础或阶梯型基础,应设水平桩或弹上线。
2.2.4 埋在基础中的钢筋、螺栓、预埋件、设备管线均已安装完毕,并经过有关部门检查验收,并办完隐检手续。
2.2.5 由试验室确定混凝土配合比,经核查后,调整第一盘混凝土的各种材料的用量,进行技术交底及试拌。
同时准备好混凝土试模。
3.1 工艺流程:槽底或模板内清理→混凝土拌制→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振捣→混凝土找平→混凝土养护3.2 清理:在地基或基土上清除淤泥和杂物,并应有防水和排水措施。
对于干燥土应用水润湿,表面不得存有积水。
清除模板内的垃圾、泥土等杂物,并浇水润湿木模板,堵塞板缝和孔洞。
3.3 混凝土拌制:后台要认真按混凝土的配合比投料;每盘投料顺序为石子→水泥→砂子(掺合料)→水(外加剂)→。
严格控制用水量,搅拌均匀,搅拌时间一般不少于90s。
3.4 混凝土的浇筑:3.4.1 混凝土的下料口距离所浇筑的混凝土的表面高度不得超过2m,如自由倾落超过2m时,应采用串桶或溜槽。
3.4.2 混凝土的浇筑应分层连续进行,一般分层厚度为振捣器作用部分长度的1.25倍,最大厚度不超过50cm。
地基与基础工程设备基础施工工艺标准
地基与基础工程设备基础施工工艺标准1范围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中的一般中、小型混凝土设备基础。
2施工准备2.1 材料及主要机具:2.1.1 水泥:宜用强度等级32.5~42.5的矿渣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
2.1.2 砂:中、粗砂,含泥量不大于5%。
2.1.3 石子:卵石或碎石,粒径0.5~3.2cm,含泥量不大于2%。
2.1.4 水:应用自来水或不含有害物质的洁净水。
2.1.5 外加剂、掺合料:其品种及掺量。
应根据需要,通过试验确定2.1.6 主要机具:应备有搅拌机、磅秤、手推车或翻斗车、铁锹(尖、平头)、振捣器(棒式或平板式)、刮杠、木抹子、串桶或溜槽、胶皮管等。
2.2 作业条件:2.2.1 基础轴线尺寸,基底标高和地质情况均经过检查,并应办完隐检手续。
2.2.2 安装的模板已经过检查,符合设计要求,并办完预检手续。
2.2.3 在槽帮上、墙面或模板上做好混凝土上平的标记。
较大型基础或阶梯型基础,应设水平桩或弹上线。
2.2.4 埋在基础中的钢筋、螺栓、预埋件、设备管线均已安装完毕,并经过有关部门检查验收,并办完隐检手续。
2.2.5 由试验室确定混凝土配合比,经核查后,调整第一盘混凝土的各种材料的用量,进行技术交底及试拌。
同时准备好混凝土试模。
3操作工艺3.1 工艺流程:槽底或模板内清理→混凝土拌制→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振捣→混凝土找平→混凝土养护3.2 清理:在地基或基土上清除淤泥和杂物,并应有防水和排水措施。
对于干燥土应用水润湿,表面不得存有积水。
清除模板内的垃圾、泥土等杂物,并浇水润湿木模板,堵塞板缝和孔洞。
3.3 混凝土拌制:后台要认真按混凝土的配合比投料;每盘投料顺序为石子→水泥→砂子(掺合料)→水(外加剂)→。
严格控制用水量,搅拌均匀,搅拌时间一般不少于90s。
3.4 混凝土的浇筑:3.4.1 混凝土的下料口距离所浇筑的混凝土的表面高度不宜超过2m,如自由倾落超过2m时,应采用串桶或溜槽。
设备基础施工工艺标准
设备基础施工工艺标准
设备基础施工工艺标准是指在设备基础工程施工中应当遵循的一系列工艺规范
和标准。
设备基础施工工艺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保障设备基础工程施工质量、提高工程施工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从施工前准备、基础材料选用、基础施工工艺等方面,对设备基础施工工艺标准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施工前准备是设备基础施工工艺的重要环节。
在进行设备基础施工前,
必须对施工现场进行认真的勘察和测量,确保施工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同时,还需要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和施工进度计划,合理安排施工人员和施工设备,确保施工进度和质量的有效控制。
其次,基础材料的选用对设备基础施工工艺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选择基础材
料时,必须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选材,并对选用的材料进行质量检测和验收。
只有选用优质的基础材料,才能保证设备基础工程的施工质量和使用寿命。
另外,基础施工工艺是设备基础施工的核心环节。
在进行基础施工时,必须严
格按照相关工艺标准进行操作,确保施工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浇筑的质量和时间,避免出现浇筑不均匀或者浇筑时间过长导致混凝土质量不达标的情况。
同时,在基础的挖掘和回填过程中,也需要严格控制土方的坡度和压实度,确保基础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总之,设备基础施工工艺标准是设备基础工程施工的重要依据,对于保障工程
质量和提高施工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严格执行设备基础施工工艺标准,才能保证设备基础工程施工的质量和安全,为设备的正常运行提供可靠的保障。
希望施工人员能够严格按照设备基础施工工艺标准进行操作,确保设备基础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和质量保障。
设备基础混凝土施工工艺标准
设备基础混凝土施工工艺标准1合用范围本施工工艺标准合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中的一般中、小型混凝土设备基础工程。
2施工准备原资料要求水泥:宜采纳级以上的矿渣硅酸盐水泥或一般硅酸盐水泥。
使用前一定复检,合格后方可使用。
不一样品种、不一样强度等级的水泥不得混淆使用。
砂:中、粗砂,含泥量不大于5%。
石子:卵石或碎石,粒径~4cm,含泥量不大于2%。
水:宜用自来水或不含有害物质的干净水。
外加剂、搅合料:其品种及掺量应依据需要,经过试验确立。
主要工机具机具设备混凝土搅拌机、灵活翻斗车、混凝土输送泵车、混凝土搅拌运输车、插入振动器、平板式振动器。
施工工具铁锹(尖、平头)、刮杠、木抹子、串桶或溜槽、胶皮管、磅秤、线坠、手推车、钢卷尺等。
作业条件基础定位放线、基底标高和地质状况均经过检查,并应办完隐蔽手续。
安装的模板经过检查,切合设计要求,并办完预检手续。
在槽帮上、墙面或模板上做好混凝土上平的标志。
较大型基础或阶梯形基础应设水平桩或弹上线。
埋在基础中的钢筋、螺栓、预埋件、设备管线均已安装完成,并经过有关部门检查查收,并办完隐蔽手续。
由试验室确立混凝土配合比。
经检查后,调整第一盘混凝土的各样资料用量,进行技术交底和试拌。
同时准备好混凝土试摸。
作业人员主要作业人员:混凝土工、运行工、壮工。
已经过专业安全和技术培训,并接受了施工技术交底(作业指导书)。
3施工工艺工艺流程清理混凝土振捣预埋件安装混凝土拌制混凝土保养混凝土运输混凝土浇筑操作工艺清理在地基或基土上消除淤泥和杂物,并应有防水和排水举措。
关于干燥土应用水润湿,表面不得有积水。
消除模板内的垃圾、泥土等杂物,并洒水润湿模板,拥塞板缝和孔洞。
预埋件及螺栓套的固定对小型预埋螺栓,下部用钢筋框固定并与基础内钢筋焊接,上口用架管固定。
对带有定位板的大型螺栓,下部设钢筋马凳或用架管支撑,保证支撑的刚度、稳定型。
预留孔一般采纳方木留设;对深度大于1m的螺栓孔,应用铁皮制孔或直接预埋钢管留设。
设备基础施工工艺标准
垫层平整度控制:采用合适的施工方法,确保垫层表面平整、无裂缝、无起砂等现象。
垫层含水率控制:在施工过程中,要控制垫层的含水率,避免因含水率过高而影响垫层的强度 和稳定性。
施工前的质量控 制:对施工队伍 的资质、设备、 材料等进行检查, 确保符合要求。
验收程序: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验收,包括资料审查、现场检查、验收记录等步骤。
验收内容:对设备基础的尺寸、位置、标高、强度、稳定性等方面进行检查,确保其符合设 计要求。
验收要求:要求设备基础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满足设备安装和使用的要求,同时要求验收人 员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经验。
设备基础施工质量 控制
土方开挖前的准备工作:包括场地清理、测量放线、排水设施等 土方开挖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包括开挖顺序、开挖深度、边坡稳定性等 土方开挖完成后的质量控制:包括基底标高、边坡坡度、排水设施等 土方开挖过程中的安全措施:包括开挖过程中的安全防护、应急措施等
废水处理设备:使用专业的废 水处理设备,确保废水达到排 放标准
废水分类:根据设备基础施工 产生的废水类型进行分类处理
废水处理流程:明确废水处理 的流程和操作规范,确保处理
效果
废水处理效果评估:定期对废 水处理效果进行评估,确保满
足环保要求
设备基础施工注意 事项
施工前应进行现场勘查,了解现场实际情况 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和计划 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和交底,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准备好施工所需的材料和设备,并检查其质量和性能是否符合要求
设备基础的作用:设备基础能够承受设备的重量、振动和冲击力,防止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发生位移、变 形或损坏。同时,设备基础还能够起到隔振、隔热、防潮等作用,提高设备的运行效率和稳定性。 设 备基础施工概述
变电站现浇混凝土设备基础(其他设备)工艺标准
变电站现浇混凝土设备基础(其他设备)工艺标准1.施工工艺标准(1)采用清水混凝土施工工艺, 表面平整、光滑, 棱角分明, 颜色一致, 无蜂窝麻面, 无气泡。
(2)基础露出地面部分阳角应设置圆弧倒角。
(3)允许偏差:1)断路器基础相间距离偏差≤5mm, 同相偏差≤5mm。
地脚螺栓中心偏差应≤2mm, 高度偏差0~10mm。
2)隔离开关设备基础同组中心偏差≤5mm。
3)如施工图纸和产品说明书有更高要求, 应予满足2.施工要点(1)材料: 宜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 强度等级≥42.5, 质量要求符合现行GB 175。
粗骨料采用碎石或卵石, 当混凝土强度≥C30时, 含泥量≤1%;当混凝土强度<C30 时, 含泥量≤2%。
细骨料应采用中砂, 当混凝土强度≥C30 时, 含泥量≤3%;当混凝土强度<C30 时, 含泥量≤5%, 其他质量要求符合现行JGJ 52。
宜采用饮用水拌和, 当采用其他水源时水质应达到现行JGJ 63的规定。
(2)模板采用15mm 厚度以上胶合板或其他大模板, 表面平整、清洁、光滑。
若模板表面光洁度无法达到要求时也可贴1mm厚PVC板。
(3)模板拼缝处加海绵条, 板缝间要用腻子补齐后粘贴20~50mm 宽透明胶带防止漏浆。
(4)断路器地脚螺栓在基础混凝土浇筑前按照安装图定位精确, 固定牢固。
(5)混凝土采用全面分层法浇筑, 分层厚度为300~500mm, 并保证下层混凝土初凝前浇筑上层混凝土, 以避免出现冷缝。
振捣时尽量避免与钢筋及埋件或地脚螺栓接触, 严禁与模板接触。
(6)混凝土顶标高用水准仪控制, 表面用铁抹原浆压光, 至少赶压三遍成活。
(7)基础阳角做圆弧倒角时宜使用塑料角线。
(8)基础混凝土应根据季节和气候采取相应的养护措施, 冬期施工应采取防冻措施。
现浇混凝土设备基础现浇混凝土设备基础(断路器基础)。
【装饰装修】设备基础施工工艺标准 (208-1996)
设备基础施工工艺标准(208-1996)范围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中的一般中、小型混凝土设备基础。
施工准备2.1 材料及主要机具:2.1.1 水泥:宜325~425号矿渣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
2.1.2 砂:中、粗砂,含泥量不大于5%。
2.1.3 石子:卵石或碎石,粒径0.5~3.2cm,含泥量不大于2%。
2.1.4 水:应用自来水或不含有害物质的洁净水。
2.1.5 外加剂、掺合料:其品种及掺量。
应根据需要,通过试验确定2.1.6 主要机具:应备有搅拌机、磅秤、手推车或翻斗车、铁锹(尖、平头)、振捣器(棒式或平板式)、刮杠、木抹子、串桶或溜槽、胶皮管等。
2.2 作业条件:2.2.1 基础轴线尺寸,基底标高和地质情况均经过检查,并应办完隐检手续。
2.2.2 安装的模板已经过检查,符合设计要求,并办完预检手续。
2.2.3 在槽帮上、墙面或模板上做好混凝土上平的标记。
较大型基础或阶梯型基础,应设水平桩或弹上线。
2.2.4 埋在基础中的钢筋、螺栓、预埋件、设备管线均已安装完毕,并经过有关部门检查验收,并办完隐检手续。
2.2.5 由试验室确定混凝土配合比,经核查后,调整第一盘混凝土的各种材料的用量,进行技术交底及试拌。
同时准备好混凝土试模。
操作工艺3.1 工艺流程:槽底或模板内清理→混凝土拌制→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振捣→混凝土找平→混凝土养护3.2 清理:在地基或基土上清除淤泥和杂物,并应有防水和排水措施。
对于干燥土应用水润湿,表面不得存有积水。
清除模板内的垃圾、泥土等杂物,并浇水润湿木模板,堵塞板缝和孔洞。
3.3 混凝土拌制:后台要认真按混凝土的配合比投料;每盘投料顺序为石子→水泥→砂子(掺合料)→水(外加剂)→。
严格控制用水量,搅拌均匀,搅拌时间一般不少于90s。
3.4 混凝土的浇筑:3.4.1 混凝土的下料口距离所浇筑的混凝土的表面高度不得超过2m,如自由倾落超过2m时,应采用串桶或溜槽。
设备基础施工工艺标准
设备基础施工工艺标准1. 引言设备基础是工业项目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保证设备的稳定运行和安全运行,设备基础的施工工艺必须符合标准要求。
本文档旨在介绍设备基础施工的标准要求,包括基础设计、材料选择、施工方法等内容。
2. 设备基础设计2.1 设备基础类型选择设备基础的类型选择应根据具体设备的特点和要求进行合理确定。
常见的设备基础类型包括浇筑砼基础、桩基础、悬挂式基础等。
在选择设备基础类型时,需考虑设备的重量、振动和安装方式等因素,并结合工程师的经验进行合理选择。
2.2 设备基础尺寸设计设备基础的尺寸设计应根据设备的重量、运行条件和环境条件等因素进行合理确定。
基础的尺寸应满足设备的安全运行和稳定性要求,同时考虑基础的经济性和施工可行性。
2.3 设备基础材料选择设备基础的材料选择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要求。
常用的材料包括混凝土、钢筋和填充材料等。
在选择基础材料时,需考虑材料的强度、耐久性和施工性能等因素,并进行必要的试验和检测。
3. 设备基础施工方法3.1 基础施工准备在进行设备基础施工前,需进行施工准备工作,包括设置施工标志、测量和标定基础位置、清理施工区域等。
同时,需进行基坑的开挖和处理,确保基坑的稳定和符合设计要求。
3.2 基础模板搭建在进行设备基础施工时,需根据基础设计要求搭建基础模板。
基础模板的搭建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要求,确保施工的精度和稳定性。
同时,需进行必要的检查和调整,确保模板的平整和垂直度。
3.3 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浇筑是设备基础施工的重要步骤。
在混凝土浇筑前,需进行混凝土材料的调配和试验,确保混凝土的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浇筑过程中,需注意施工技术和工具的选择,确保混凝土的均匀性和紧实度。
3.4 基础养护混凝土浇筑后,需进行基础的养护工作。
养护工作包括保持基础湿润、遮阳和防冻等措施,以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养护时间应根据混凝土材料和环境条件进行合理确定,并进行必要的检查和测试。
3.5 基础验收设备基础施工完成后,需进行基础的验收工作。
设备基础混凝土施工工艺标准
设备基础混凝土施工工艺标准Revised by Liu Jing on January 12, 2021设备基础混凝土施工工艺标准1 适用范围本施工工艺标准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中的一般中、小型混凝土设备基础工程。
2 施工准备原材料要求水泥:宜采用级以上的矿渣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
使用前必须复检,合格后方可使用。
不同品种、不同强度等级的水泥不得混合使用。
砂:中、粗砂,含泥量不大于5%。
石子:卵石或碎石,粒径~4cm,含泥量不大于2%。
水:宜用自来水或不含有害物质的洁净水。
外加剂、掺和料:其品种及掺量应根据需要,通过试验确定。
主要工机具机具设备混凝土搅拌机、机动翻斗车、混凝土输送泵车、混凝土搅拌运输车、插入振动器、平板式振动器。
施工工具铁锹(尖、平头)、刮杠、木抹子、串桶或溜槽、胶皮管、磅秤、线坠、手推车、钢卷尺等。
作业条件基础定位放线、基底标高和地质情况均经过检查,并应办完隐蔽手续。
安装的模板经过检查,符合设计要求,并办完预检手续。
在槽帮上、墙面或模板上做好混凝土上平的标记。
较大型基础或阶梯形基础应设水平桩或弹上线。
埋在基础中的钢筋、螺栓、预埋件、设备管线均已安装完毕,并经过有关部门检查验收,并办完隐蔽手续。
由试验室确定混凝土配合比。
经检查后,调整第一盘混凝土的各种材料用量,进行技术交底和试拌。
同时准备好混凝土试摸。
作业人员主要作业人员:混凝土工、运转工、壮工。
已经过专业安全和技术培训,并接受了施工技术交底(作业指导书)。
3 施工工艺工艺流程清理在地基或基土上清除淤泥和杂物,并应有防水和排水措施。
对于干燥土应用水湿润,表面不得有积水。
清除模板内的垃圾、泥土等杂物,并洒水湿润模板,堵塞板缝和孔洞。
预埋件及螺栓套的固定对小型预埋螺栓,下部用钢筋框固定并与基础内钢筋焊接,上口用架管固定。
对带有定位板的大型螺栓,下部设钢筋马凳或用架管支撑,保证支撑的刚度、稳定型。
预留孔一般采用方木留设;对深度大于1m的螺栓孔,应用铁皮制孔或直接预埋钢管留设。
变电站设备基础施工工艺标准
变电站设备基础施工工艺标准1 设计要求(1)主变、HGIS、GIS、断路器、电抗器、电容器等设备基础外露部分采用清水混凝土施工工艺,一次浇注成型,不得抹灰装饰,要求与防火墙、构支架保护帽相同。
(2)设备基础宜整体施工。
如施工存在困难,为保证施工质量,可在-0.5m标高处设水平施工缝,分两次施工,上下部分混凝土必须一次浇注,不得再设置施工缝。
长度超过30m的设备基础(如GIS 设备基础)中间设置后浇带。
(3)外部环境对混凝土严重影响时,可外刷透明混凝土保护涂料,用于封闭孔隙、防止大气腐蚀开裂,提高使用年限。
(4)设备基础地面以上部分阳角做R=20~30mm倒角处理;埋件四周应打磨光滑平整,焊接锚筋时需采用措施控制焊接变形。
(5)埋件边长≥300mm时需设置Ф30mm的排气孔,排气孔设置于锚筋中间位置,开孔边距≤200mm,间距≤200mm。
(6)材料要求:第一,粗骨料采用碎石,含泥量<2%;第二,砂采用中砂,含泥量<5%。
(7)对设备基础清水混凝土提出如下质量要求:第一,设备基础沿轴线通直、尺寸准确;第二,设备基础中心定位偏差≤10mm,相间设备基础中心偏差≤10mm(断路器基础中线偏差≤5mm);第三,主变基础顶面水平偏差≤2mm/m且不大于10mm,基础预埋件中心偏差≤5mm,埋件水平偏差≤3mm;第四,HGIS、GIS设备基础顶面水平偏差≤1mm/m且不大于5mm,基础预埋件中心偏差≤5mm,埋件水平偏差≤3mm;第五,电抗器基础顶面水平偏差≤5mm,基础预埋件中心偏差≤5mm,埋件水平偏差≤3mm;第六,电容器基础顶面水平偏差≤5mm,基础预埋件中心偏差≤5mm,埋件水平偏差≤5mm;第七,采用预埋地脚螺栓与基础连接时,地脚螺栓上部要求采用热镀锌处理,螺栓中心及螺栓群中心水平偏差≤2mm,单个基础及同类构支架基础地脚螺栓出露长度一致;第八,基础表面清洁、色泽一致、棱角分明、线条顺直,表面无砂带、黑斑和明显气泡,表面无蜂窝、麻面、裂纹和露筋现象;第九,如施工图或产品说明中对误差有具体要求,应满足较高标准。
设备基础施工工艺标准
设备基础施工工艺标准1. 背景与目的设备安装是工业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设备基础施工是设备安装的基础。
为了保证设备安装的质量和工程进度,制定设备基础施工工艺标准是非常必要的。
该标准旨在规范设备基础施工的行为,提高设备基础施工的质量和效率。
2. 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各种工业设备基础的施工,包括但不限于:电力设备、化工设备、石化设备、船舶设备等。
3. 设备基础施工工艺标准3.1 设备基础施工前的准备工作3.1.1 项目准备阶段在项目准备阶段,应该根据设备基础的不同要求提前制定基础施工方案,并经过评审通过后才可以启动施工。
3.1.2 现场勘查阶段在现场勘查阶段,应该对场地进行勘查,绘制场地平面图并确认设备基础的位置和尺寸。
3.1.3 基础施工准备阶段在基础施工准备阶段,应该将基础用梁板进行划分,确定梁板的材质和规格,并购买相应的材料。
3.2 设备基础施工中的施工工艺3.2.1 基础地面处理在进行地面处理之前,应该先将基础区域清扫干净,去除杂物、泥沙等,确保基础的净度。
3.2.2 基础模板制作制作基础模板时,应依据设备基础的尺寸和形状制作,确保模板的精度和准确性。
3.2.3 钢筋加工在进行钢筋加工时,应按照设计需求切割钢筋,并进行弯曲、拉钩等处理,保证钢筋的精度。
3.2.4 砼浇筑在砼浇筑时,应先按照基础模板进行搭模,然后放置钢筋,浇注混凝土。
在浇筑时,应严格控制砼的配合比,保证砼的强度和质量。
3.2.5 C25混凝土配合比在进行混凝土的配合比时,设备基础的强度等级一般为C25,其配合比如下:•水泥:300kg•砂子:780kg•石子:1200kg•水:180kg3.3 设备基础施工后的验收标准3.3.1 基础表面质量设备基础的表面应平整、光滑,无明显收口、裂缝等缺陷。
3.3.2 基础尺寸和位置设备基础的尺寸和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图要求。
3.3.3 基础钢筋质量设备基础钢筋的加工和安装应符合设计和施工图要求,无明显的变形和断面变形。
设备基础施工工艺标准
设备基础施工工艺标准范围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中的一般中、小型混凝土设备基础。
2施工准备材料及主要机具:水泥:宜~号矿渣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
砂:中、粗砂,含泥量不大于。
石子:卵石或碎石,粒径~,含泥量不大于。
水:应用自来水或不含有害物质的洁净水。
外加剂、掺合料:其品种及掺量。
应根据需要,通过试验确定。
主要机具:应备有搅拌机、磅秤、手推车或翻斗车、铁锹(尖、平头)、振捣器(棒式或平板式)、刮杠、木抹子、串桶或溜槽、胶皮管等。
作业条件:基础轴线尺寸,基底标高和地质情况均经过检查,并应办完隐检手续。
安装的模板已经过检查,符合设计要求,并办完预检手续。
在槽帮上、墙面或模板上做好混凝土上平的标记。
较大型基础或阶梯型基础,应设水平桩或弹上线。
埋在基础中的钢筋、螺栓、预埋件、设备管线均已安装完毕,并经过有关部门检查验收,并办完隐检手续。
由试验室确定混凝土配合比,经核查后,调整第一盘混凝土的各种材料的用量,进行技术交底及试拌。
同时准备好混凝土试模。
操作工艺工艺流程:槽底或模板内清理混凝土拌制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振捣混凝土找平混凝土养护清理:在地基或基土上清除淤泥和杂物,并应有防水和排水措施。
对于干燥土应用水润湿,表面不得存有积水。
清除模板内的垃圾、泥土等杂物,并浇水润湿木模板,堵塞板缝和孔洞。
混凝土拌制:后台要认真按混凝土的配合比投料;每盘投料顺序为石子→水泥→砂子(掺合料)→水(外加剂)→。
严格控制用水量,搅拌均匀,搅拌时间一般不少于。
混凝土的浇筑:混凝土的下料口距离所浇筑的混凝土的表面高度不得超过,如自由倾落超过时,应采用串桶或溜槽。
混凝土的浇筑应分层连续进行,一般分层厚度为振捣器作用部分长度的倍,最大厚度不超过。
用插入式振捣器应快插慢拔,插点应均匀排列,逐点移动,顺序进行,不得遗漏,做到振捣密实。
移动间距不大于振捣棒作用半径的倍。
振捣上一层时,应插入下层,以消除两层间的接缝。
平板振捣器的移动间距,应能保证振捣器的平板覆盖已振捣的边缘。
设备基础施工工艺
设备基础施工工艺设备基础施工工艺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中的一般中、小型混凝土设备基础。
施工准备材料及主要机具:水泥:宜用强度等级32.5~42.5的矿渣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
砂:中、粗砂,含泥量不大于5%。
石子:卵石或碎石,粒径0.5~3.2cm,含泥量不大于2%。
水:应用自来水或不含有害物质的洁净水。
外加剂、掺合料:其品种及掺量应根据需要,通过试验确定。
主要机具:应备有搅拌机、磅秤、手推车或翻斗车、铁锹、振捣器、刮杠、木抹子、串桶或溜槽、胶皮管等。
作业条件:基础轴线尺寸、基底标高和地质情况均经过检查,并应办完隐检手续。
安装的模板已经过检查,符合设计要求,并办完预检手续。
在槽帮上、墙面或模板上做好混凝土上平的标记。
较大型基础或阶梯型基础,应设水平桩或弹上线。
埋在基础中的钢筋、螺栓、预埋件、设备管线均已安装完毕,并经过有关部门检查验收,并办完隐检手续。
由试验室确定混凝土配合比,经核查后,调整第一盘混凝土的各种材料的用量,进行技术交底及试拌。
同时准备好混凝土试模。
操作工艺工艺流程:槽底或模板内清理→混凝土拌制→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振捣→混凝土找平→混凝土养护清理:在地基或基土上清除淤泥和杂物,并应有防水和排水措施。
对于干燥土应用水润湿,表面不得存有积水。
清除模板内的垃圾、泥土等杂物,并浇水润湿木模板,堵塞板缝和孔洞。
混凝土拌制:要认真按混凝土的配合比投料;每盘投料顺序为石子→水泥→砂子(掺合料)→水(外加剂)。
严格控制用水量,搅拌均匀,搅拌时间一般不少于90秒。
混凝土的浇筑:混凝土的下料口距离所浇筑的混凝土的表面高度不宜超过2米,如自由倾落超过2米时,应采用串桶或溜槽。
混凝土的浇筑应分层连续进行,一般分层厚度为振捣器作用部分长度的1.25倍,最大厚度不超过50厘米。
用插入式振捣器应快插慢拔,插点应均匀排列,逐点移动,顺序进行,不得遗漏,做到振捣密实。
移动间距不大于振捣棒作用半径的1.5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设备基础施工工艺标准
1范围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中的一般中、小型混凝土设备基础。
2施工准备
2.1 材料及主要机具:
2.1.1 水泥:宜用强度等级32.5~42.5的矿渣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
2.1.2 砂:中、粗砂,含泥量不大于5%。
2.1.3 石子:卵石或碎石,粒径0.5~
3.2cm,含泥量不大于2%。
2.1.4 水:应用自来水或不含有害物质的洁净水。
2.1.5 外加剂、掺合料:其品种及掺量。
应根据需要,通过试验确定
2.1.6 主要机具:应备有搅拌机、磅秤、手推车或翻斗车、铁锹(尖、平头)、振捣器(棒式或平板式)、刮杠、木抹子、串桶或溜槽、胶皮管等。
2.2 作业条件:
2.2.1 基础轴线尺寸,基底标高和地质情况均经过检查,并应办完隐检手续。
2.2.2 安装的模板已经过检查,符合设计要求,并办完预检手续。
2.2.3 在槽帮上、墙面或模板上做好混凝土上平的标记。
较大型基础或阶梯型基础,应设水平桩或弹上线。
2.2.4 埋在基础中的钢筋、螺栓、预埋件、设备管线均已安装完毕,并经过有关部门检查验收,并办完隐检手续。
2.2.5 由试验室确定混凝土配合比,经核查后,调整第一盘混凝土的各种材料的用量,进行技术交底及试拌。
同时准备好混凝土试模。
3操作工艺
3.1 工艺流程:
槽底或模板内清理→混凝土拌制→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振捣→混凝土找平→混凝土养护
3.2 清理:在地基或基土上清除淤泥和杂物,并应有防水和排水措施。
对于干燥土应用水润湿,表面不得存有积水。
清除模板内的垃圾、泥土等杂物,并浇水润湿木模板,堵塞板缝和孔洞。
3.3 混凝土拌制:后台要认真按混凝土的配合比投料;每盘投料顺序为石子→水泥→砂子(掺合料)→水(外加剂)→。
严格控制用水量,搅拌均匀,搅拌时间一般不少于90s。
3.4 混凝土的浇筑:
3.4.1 混凝土的下料口距离所浇筑的混凝土的表面高度不宜超过2m,如自由倾落超过2m时,应采用串桶或溜槽。
3.4.2 混凝土的浇筑应分层连续进行,一般分层厚度为振捣器作用部分长度的1.25倍,最大厚度不超过50cm。
3.4.3 用插入式振捣器应快插慢拔,插点应均匀排列,逐点移动,顺序进行,不得遗漏,做到振捣密实。
移动间距不大于振捣棒作用半径的1.5倍。
振捣上一层时,应插入下层5cm,以消除两层间的接缝。
平板振捣器的移动间距,应能保证振捣器的平板覆盖已振捣的边缘。
3.4.4 见素砼浇筑。
3.4.5 浇筑混凝土时,应经常注意观察模板、支架、螺栓、管道和预留孔洞、预埋件有无走动情况,当发现有变形或位移时,应立即停止浇筑,并及时修整和加固模板,完全处理好后,再继续浇筑混凝土。
3.4.6 混凝土振捣密实后,表面应用木杠刮平,木抹子搓平。
3.4.7 混凝土的养护:混凝土浇筑搓平后,应在12h左右加以覆盖和洒水,浇水的次数应能保持混凝土有足够的润湿状态。
养护期一般不少于7昼夜。
3.4.8 雨、冬期施工时,露天浇筑混凝土应编制季节性施工方案,采取有效地措施,确保混凝土的质量,否则不得任意施工。
4质量标准
4.1 主控项目:
4.1.1 混凝土所用的水泥、骨料、水、外加剂等必须符合施工规范和有关标准的规定。
4.1.2 混凝土的配合比、原材料计量、搅拌、养护和施工缝处理,必须符合施工规范的规定。
4.1.3 评定混凝土强度的试块,必须按《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07?7)的规定取样、制作、养护和试验,其强度必须符合施工规范的规定。
4.2 一般项目:
4.2.1 混凝土应振捣密实。
蜂窝面积一处不大于400cm2,,累计不大于800cm2,无孔洞。
4.2.2 无缝隙无夹渣层。
4.2.3 基础表面有坡度时,坡度应正确,无倒坡现象。
4.3 允许偏差项目,见表2-13。
混凝土设备基础尺寸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注:检查坐标、中心线位置时,应沿纵、横两个方向量测,并取其中的较大值。
5成品保护
5.1 要保证钢筋、预埋件、预埋螺栓、孔洞和线管的位置正确,不得撞碰。
5.2 不得用重物冲击模板,不准在吊帮的模板上支搭脚手板,保证模板的牢固和严密。
5.3 侧面模板应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棱角不因拆模,而受损坏时,方可拆模。
5.4 在已浇筑的混凝土强度达到1.2MPa以上时,方可在其上来往行走和进行上部施工。
5.5 在混凝土运输时,应保护好设备管线、门口预留孔洞,不得碰撞损坏。
5.6 较大的设备基础超过相邻建筑物基础深度时,应有妥善的保护措施或方案。
5.7 基础内应根据设计要求预留孔洞,安装螺栓、预埋件均不得遗漏。
以避免后剔凿基础混凝土。
碰撞各种管线、模板、预埋件等及现场设施。
5.8 夜间施工时,应合理安排施工顺序,要配备足够的照明,防止混凝土配合比过磅不准,
5.9 冬期施工时,混凝土表面应覆盖保温材料,防止混凝土受冻。
6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6.1 混凝土不密实:由于下料过厚,振捣不实或漏振、吊帮模板根部砂浆涌出等原因,造成蜂窝、麻面或孔洞;拆模过早,混凝土浆粘在模板上,也会造成麻面。
6.2 混凝土表面不平、标高不准、尺寸增大:由于水平标志线或小木橛不准,操作时未认真找平,混凝土多铺过厚、少铺过薄等原因造成。
6.3 基础轴线位移,螺栓孔洞,隔板位移:主要是预埋件固定措施不当,或浇筑混凝土时碰撞、振捣棒插入不准而造成。
6.4 露筋:钢筋的垫块漏放或位移,钢筋紧贴模板或振捣不实、漏振,均会造成露筋。
6.5 缝隙夹渣:施工缝处混凝土结合不好有杂物,主要是未认真清理施工缝所致。
6.6 不规则裂缝:基础过大,内部由于水化热产生温度应力,上下层混凝土结合不好,养护不够,或过早拆模等原因造成。
7质量记录
本工艺标准应具备以下质量记录
7.1 原材料的出厂证明及复验报告。
7.2 混凝土应有试配申请单和试验室签发的配合比通知单。
7.3 混凝土试块28d标养抗压强度试验报告及同条件养护试件的性能试验报告。
商品混凝土应有出厂合格证。
7.4 预埋件、螺栓、锚板等的产品合格证。
7.5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7.5.1混凝土原材料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表4.3.12
7.5.2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表4.3.13
7.5.3混凝土施工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表4.3.14
7.5.4规范结构外观质量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表4.3.15
7.5.5现浇结构尺寸偏差(设备基础)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表4.3.17
7.6设计变更、洽商记录。
7.7隐蔽工程检查验收记录。
表1.2.12
7.8混凝土工程施工记录。
表1.2.6(04)-1
7.9混凝土过磅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