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隋唐时期的工艺美术
隋唐五代工艺美术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在世界工艺美术史上的地位
开创了中国工艺美术的新篇章
01
隋唐五代时期,中国工艺美术发展达到了巅峰,开创了中国工
艺美术的新篇章。
对世界工艺美术史产生了重要影响
02
隋唐五代工艺美术作品以其独特的风格和精湛的技艺,对世界
工艺美术史产生了重要影响。
成为世界工艺美术史上的璀璨明珠
03
隋唐五代工艺美术作品以其卓越的品质和独特的魅力,成为世
隋唐五代工艺美术
目录
• 隋唐五代工艺美术概述 • 隋唐五代工艺美术的主要类型 • 隋唐五代工艺美术的特点 • 隋唐五代工艺美术的影响 • 隋唐五代时期的书画艺术 • 隋唐五代工艺美术的传承与创新
01
隋唐五代工艺美术概述
历史背景
隋唐五代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阶段,经济发展达到了巅峰,文化艺术也 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隋唐五代工艺美术在技术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展现了卓越的技艺和精细的工 艺水平。
这一时期的工艺品制作精良,技艺精湛,注重细节处理和整体效果的统一,充分体 现了工匠们的精湛技艺和卓越才华。
同时,隋唐五代工艺美术在材料运用上也取得了重大突破,如唐三彩、白瓷等新材 料的出现和应用,为工艺品制作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唐彩绘驯鸟男伺壁画
总结词
表现驯鸟男伺的壁画作品
详细描述
唐彩绘驯鸟男伺壁画是一幅表现驯鸟男伺的壁画作品,画面 生动地描绘了男伺与各种鸟类的互动,展现了隋唐五代时期 壁画的细腻与生动。
五代周文矩七贤过关图卷
总结词
表现文人雅集的卷轴画
VS
详细描述
五代周文矩七贤过关图卷是一幅表现文人 雅集的卷轴画,画面描绘了七位文人一起 过桥的场景,线条流畅,人物形象生动, 反映了五代时期卷轴画的艺术风格。
中国美术史笔记+口诀

(三)魏晋南北朝绘画时期特点:顾恺之《女史箴图》《洛神赋图》《列女仁智图》-----------陆探微:秀骨清像,张僧繇:受佛教绘画的影响顾得其神,陆得其骨,张得其肉2、顾恺之的三件传世作品及主要内容、表现手法《女史箴图》:《洛神赋图》:(四)绘画理论4、谢赫的六法论一、气韵生动,二、骨法用笔,三、应物象形,四、随类赋彩,五、经营位置,六、传移模写。
第五章隋唐五代美术(一)隋唐五代人物画1、阎立本及其代表作品唐初人物画最高水平的代表。
代表作品有:历代帝王图、步辇图、职贡图等2、吴道子的作品、风格特征、艺术成就送子天王图、地域变相图、伏生授经、鬼伯图用笔遒劲神速,白描,以宗教人物画成就最著4、张萱、周昉的仕女画作品及画风张萱:虢国夫人游春图,周昉:簪花仕女图、纨扇仕女图1.6、南唐著名的代表性画家及其作品周文矩:《宫中图卷》《重屏会棋图》等(二)隋唐五代的山水画1、隋展子虔的代表作品及其在山水画史上的意义展子虔《游春图》,今存最早的一幅完整的三水画。
2、唐青绿山水画派画家李思训、李昭道及其作品李思训及其子李昭道,父< 江帆楼阁图> 子<明皇幸蜀图><春山行旅圖>4、王维的山水画及技法特点5、五代北方山水画派代表人物荆浩、关仝及其作品、风格荆浩:北方山水,《匡庐图》关仝:师法荆浩传《山豀待渡图》及《关山行旅图》笔愈简而气愈壮,景愈少而意愈长6、五代南方山水画派代表人物董源、巨然及其作品、风格董源:《潇湘图》《龙宿郊民图》《夏山图》等,擅长用披麻皴巨然:董源弟子,其画轻岚淡墨、烟云流动。
(韩滉《五牛图》、4、五代花鸟画“徐黄异体”指哪两种风格,各自有何特点黄筌“黄家富贵”;首创没骨法(强调院体)徐熙“徐家野逸”;线条为主色彩为辅2. 范宽《溪山行旅图》,重山叠岭,雄奇壮伟,笔力坚实,山石作“雨点皴”3. 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4. 王希孟《千里江山图》5.3、南宋四大家的代表作品及风格特点1. 李唐《万壑松风图》《清溪鱼隐图》大斧劈皴、水墨苍劲2. 刘松年:《四景山水》斯文细腻3. 马远《踏歌图》一角构图、人物情节与山水结合4. 夏圭《山水十二景》善于半边取景4、两宋其他的山水画家许道宁、翟院深、王诜等,燕文贵,赵令穰,米芾父子,王希孟萧照、马和之、江参等5、元初赵孟頫的代表作品及画风《鹊华秋色图》;倡古排宋、清雅朴素、书画结合。
工艺美术史第五节隋唐时期的工艺美术

陶瓷工艺
隋唐的陶瓷工艺大体上形成“南青北白”的生产格局,即南方以青瓷为主,尤
以越窑的青瓷最具代表性;而北方以白瓷较为著名,其中以刑窑的白瓷为主要 代表,这是隋唐陶瓷工艺中具有代表性的两大陶瓷体系。 长沙窑的釉下彩瓷和唐三彩陶器,在唐代的陶瓷工艺中放射出耀眼的光芒,堪 称是中国古代陶瓷史上的明珠,熠熠生辉。
此器为短颈,筒状直腹,短流上饰6道弦纹,器身施黄 釉,釉下可见拍印的网状花纹。寿州窑位于今安徽省 淮南市上窑镇,瓷器以黄釉为主。黄釉是在氧化焰中 烧成,又因控制火焰之别而产生蜡黄、鳝鱼黄、黄绿 等色。坯面一般先施白色的化妆土。器类有碗、钵、 杯、注子等,以碗最多。
青釉褐彩如意云纹罂 唐代 出土于浙江杭州,是唐代时越窑瓷器的典型之作, 釉面光滑莹润,造型统一完美,工艺精湛。这件罂 近似葫芦形,黄底,褐色云纹装饰,简单大方。
青瓷工艺
青釉龙柄鸡头壶 鸡首壶又称鸡头壶、天鸡壶。晋时称
“罂”,以鸡头作流而得名。鸡首壶自西
晋出现以后,到隋代更为普遍,是南方青 瓷主要产品之一,也是当时仿动物时尚的
一种表现。它的造型演变经历了一个从简
单到复杂,从模拟自然与实用、美观相结 合的过程。
米、口径6.3厘米
染织工艺
隋唐的丝织工艺:
唐代丝织品的装饰: 唐代丝织物的纹饰表现风格: 隋唐的其他织物
骑士对兽文锦 唐代
新疆吐鲁番出土高昌文锦,其使用的纹样是以唐代非常流 行的联珠纹为框架的,在联珠纹中有饰有骑士和对兽纹, 整个图案在对称之中又表现出丰富多样性,时代特征显著。
金属工艺
隋唐时期金银器及其功能:
唐代长沙窑褐釉贴花水注 水注也就是壶,唐代时称为水注或注子。这件长沙窑器形并不 复杂,也不是非常特殊,特殊在其壶体上贴印有褐色花纹纹样, 并在纹样周边有色釉的渲染效果。
中国美术史及作品鉴赏__第5章隋唐五代2

返回主目录 返回节目录
第五节 绘画理论的深化
随着绘画艺术的繁荣,唐代的绘画理论也得到重大的发展,
画理、画品、著录、画史等有专门的著作。
《历代名画记》是我国第一部系统的、完整的关于绘画艺术
的通史。这部著作既总结了前人的绘画美学思想,又系统地 提出了自己的绘画美学见解,因此,它也是我国历史上最早 的一部绘画百科全书。
8世纪初,佛教造像的唐代式样已完全确立并臻于成熟。在
造型和雕塑手法上更趋于写实,更追求庄严宏丽的美。(三 个时期)
卢舍那大佛
龙门石窟奉先寺
唐
菩萨立像
陕西省博物馆藏
唐
二、陵墓雕刻
唐代的陵墓雕刻十分发达,最能体现这个时期陵墓雕刻成就
的无疑是陕西西安附近的历代帝王的陵墓(号称十八陵)雕 刻了。这些石雕是唐代雕塑成就的集中反映,其中唐初的献 陵、昭陵,盛唐的乾陵、顺陵的石刻最为著名。
曹霸,出身破落贵族世家,善画肖像,尤善
画马。
韩干,陕西蓝田人,少时家贫,得王维资助,
学画十余年,终成名家。
牧马图(局部) 韩幹
唐
杜甫在《丹青引.赠曹将军霸》一诗中,批评韩干把马画得太肥,其实韩干是据实画就。
《照夜白图》 韩幹
唐
天宝三年,唐改大宛为宁远,并将义和公主远嫁宁远国王为妻。宁远国王向玄宗献 “胡种马”两匹。玄宗亲自将这两匹马命名为“玉花骢”和“照夜白”。
画工们用自己对现实世界的切身感受去描绘
佛教内容,用生活现象去解释宗教教义,必 然反映了他们对于生活的主观认识和美的理 想。
维摩诘经变(局部) 莫高窟103窟壁画
唐
二、墓室壁画
墓室绘画自秦汉时期兴起以后,经久不衰,唐代的墓室壁画
隋唐工艺美术

隋唐工艺美术7分开放分类:传统文化工艺美术艺术隋唐工艺美术-背景隋唐是金银器艺术最辉煌的时期经过隋朝和初唐相对的社会安定,随着农业的恢复与发展,手工业在盛唐时期也迅速的发展起来。
在手工业中,与工艺美术有关的占很大一部分。
城市作坊手工业成为唐代手工业的基本形态。
封建经济发展的结果,在中唐以后手工业的一部分逐渐脱离了农业,而成为以商品生产为目的的独立作坊。
中唐以后城市作坊有织锦坊、毯坊、毡坊、染坊、纸坊、造船坊,以及酒坊、糖坊等。
手工业作坊既是制造的场所,也是售卖的场所。
同类商品生产的作坊和店铺在城市里都集中在一个街坊,称为“行”,长安城有二百二十行。
手工业作坊之间并且成立了行会组织,行会组织的作用主要是调整各作坊之间的关系,避免竞争,并且负责和官府打交道,如纳税,应官差等。
手工业经济方面的这些新现象对于工艺美术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社会条件,并且,手工业向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也影响了官办手工业。
官办手工业,在古代的手工业中,特别是工艺美术中都占很重要的地位。
加以前各章所说的工艺美术绝大多数的精美产品都是官办手工业所制造。
中国古代的官办手工业主要分为五大项:①土木建筑,包括都邑、官室、陵墓、河渠及军事防御工程,如长城等。
②供皇家日常生活及典礼仪节时所需用的各种器物,包括服装、用具、仪仗、车舆、乐器等。
③各种军器,如甲胄、鞍鞯、弓箭等。
④货币及一部分铜器(如铜镜)。
⑤官府垄断的手工业,如盐、铁、铜,甚至茶叶等。
这五项中除了最后一项外大多与美术有关,而②③④三项特别是与工艺美术有关的。
由于古代社会中巨量的财富集中在统治阶级手中,所以官办手工业的制作质量较高,往往代表某一时期工艺美术技艺最高水平。
隋唐壁画唐代的官办手工业很发达。
按照盛唐时期的官办手工业的机构比汉魏南北朝时期更加扩大,设有四个机构:少府监、将作监、军器监和都水监。
少府监掌百工技巧之政,下设:①中尚署,供应举行祭祀及各种典礼场合所用的器物及服饰等。
工艺美术史 5 隋唐

联珠对龙纹绫 唐 1972年新疆吐鲁番阿斯 塔那墓葬出土
对孔雀纹绫 唐 1900年甘肃省敦煌莫高 窟“藏经洞”发现
8
宝相花纹盛行于隋唐时期,其造型是
用对称放射状的格式,一般以如牡丹、 莲花为主体,花瓣多层次排列,在花芯 和花瓣基部,常用圆珠作规则排列,象 闪闪发光的宝珠,显得雍容华丽
大宝相花纹锦 唐
唐 錾花银盒
唐-掐丝团花金杯
29
5、制作工艺:工艺精湛,成型以锤击和浇铸为主,器物
表面主要运用切削、抛光、焊接、铆、镀等工艺处理。
6、风格特点:富贵华丽,清新生动。部分金银器皿具有
波斯萨珊王朝风格(如联珠纹、对兽纹),造型与装饰也 普遍受到佛教艺术的影响(如忍冬、莲花纹、佛像)。
唐-金如来说法盝顶函 1987年陕西扶风法门寺唐塔地宫出土 八重宝函的第五重。函为正方形,盝 形顶。函体正面为如来说法图,造型 庄严而细腻,如来两旁侍坐两菩萨和 四弟子,又有金刚和童子各两位侍立, 佛座前臵一香案,立有一香炉。
卷草凤纹锦
唐
9
2、纹样:隋唐丝织品的图案纹样以花鸟纹为主要的装饰
题材,常鸟兽成双,左右对称,联珠团花,花团锦簇。可 谓鸟语花香,生机勃勃,瑰丽生动。
花鸟纹锦 唐 1968年新疆吐鲁番阿斯 塔那三八一号墓出土
10
二、印染
隋唐的印染(又称“染缬”)工艺相当发达,能染出 各种绚丽的颜色。主要有夹缬、蜡缬、绞缬三种染色技 术,以夹缬尤富特色。另外,还出现了碱印工艺。
唐-蜡缬象纹屏风
12
3、绞缬:先将织物用线缝扎出各种花
纹,然后染色,染好晾干后把线结拆除, 形成色地白花的效果,花纹边缘会产生 晕色效果。
新疆出土的唐代绞缬四瓣花罗
杏黄地绞缬绢-唐
隋唐工艺美术简介

第二节 隋唐服饰
2、女着男装 女着男装在中国长期的封建社会中,是较为罕见的现象。
在唐代女着男装蔚然成风,一是唐朝风气开放自由,二是游 牧民族的影响。《旧唐书· 舆服志》载,“或有著丈夫衣服、 靴、衫,而尊卑内外斯一贯矣”,明确记录了女着男装的情
景。唐初已经出现女着男装的倾向。女着男装的风气尤在唐
第四节
陶瓷工艺
3、唐三彩 唐三彩是一种低温铅釉的多色釉陶器,是唐代驰名中外的 重要陶瓷产品,因常采用黄、绿、褐等色釉,在器皿上形 成色彩斑斓的色釉装饰,称为三彩,实际上色彩丰富,变 化无穷,不只是三种颜色。 唐三彩种类很多,有人物、动物、碗盘、水器、酒器、文 具、家具、房屋等。较为出色和世人喜爱的是马俑、人物 俑。马俑有栩栩如生的各种姿态。人物造型有妇女、文官、 武将、胡人、天王等。 唐三彩造型与雕塑结合,常作为陪葬冥器。
主 讲 教 师 : 康 小 花
中 国 工 艺 美 术 史
第 五 章
主 讲 教 师 康 小 花
隋 唐 工 艺 美 术
:
第五章 隋唐工艺美术
要点:
1、陶瓷工艺
2、服装工艺
3、染织工艺
4、书籍装帧
5、建筑艺术
第一节
概述
第一节
概述
隋朝公元581年建立,618年结束,共存在了三十七年, 是个典型的短命王朝。但是隋朝的历史地位不容忽视,因为
第五节
书籍装帧
第五节
书籍装帧
古代中国书籍的制作材料,先后采用过 竹、木简、版牍、缣帛,最后采用了纸张。 隋唐时期书籍装帧形式有了重大的变化。
第五节
书籍装帧
1、梵夹装 梵夹装就是专指古印度用梵文书写的贝叶经的装帧,其
浅析隋唐时期的工艺美术

浅析隋唐时期的工艺美术中国隋唐时期的工艺美术,随着国家的统一,社会的相对稳定和经济、文化的高度繁荣以及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而获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巨大的发展。
其门类品种之齐全,工艺技巧之高超,均超过了以往各代。
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灿烂辉煌的科学文化,使唐朝成为世界上第一等繁荣昌盛的封建大帝国。
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且一起走进这一历史文化瑰宝之故里!陶瓷工艺,隋代陶瓷在南北朝的基础上,又有新的发展。
在造型上,继承了南北朝的造型特点又有新的变化,创造了许多新的器型。
白瓷到隋代烧制的更加成熟并得到迅速发展,给后来彩绘瓷器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基础。
另外,青瓷的烧造,仍是当时瓷器生产的主流。
唐代陶瓷生产高度发展,技艺提高,品种繁多。
瓷器的品种,较之前代亦有所增,主要有盘、碗、尊杯、壶、罐、盆、缸、盂、炉、灯等日用器皿。
其装饰纹样有几何纹、植物纹、人物纹和动物纹之分,手法多采用印花等。
唐代的瓷窑以南方的越窑和北方的邢窑为代表。
越窑以盛产青瓷著名,窑址因集中于浙江地区一带而得名。
唐青瓷器物中,还可见中外文化交流和外来文化的影响。
白瓷发展到唐代更加成熟,邢窑白瓷风靡一时。
与此同时还产生了画釉、黑釉、绞胎、釉下彩等新品种,并开创了用诗词和民谚装饰陶瓷的先声。
唐三彩烧制于初唐高宗时期,是一种低温釉陶器。
三彩釉色鲜明,以黄、绿、白、赭为主,蓝色较少,亦较名贵。
它分为日用品和随葬品两大类,其装饰方法,充分利用铅釉易于流动的特点,达到流畅自如的效果。
染织工艺和服装工艺,隋、唐以来,官办作坊成为高级染织品的主要生产部门,它与地主的庄园工场、城市专业作坊和农村的家庭副业一同构成了隋唐染织工艺的生产行业。
隋代的染品多出于染织署,管理制造御用染织品,生产中心为河北定州,四川蜀锦仍很发达。
印染工艺则以夹缬尤富特色,系用木板雕出花纹,将所染布夹着入染,效果鲜明。
唐代染织,官方亦设织染署,其织锦工艺尤为发达。
唐代丝织品的图案,开始出现新风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唐代是我国封建历史阶段工艺美术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 点。
1、从工艺美术的艺术风格来看,唐代起,就脱离了商、 周和汉、魏、六朝以来的那种古朴的特色,而具有近代装
饰风貌的基本特色——富丽华美。
2、从工艺美术的题材内容来看,原始社会以几何纹样为 主,到商周以至六朝,装饰纹样以动物纹为主,自唐代开 始,大量采用了花草等植物纹样(卷草纹最盛),这也从侧 面反映了人类社会生活的进步。
种类:碗、盘、碟、杯、壶。 造型多种多样,整体而言,唐代的金银器 造型端庄大方而又精巧生动,工艺技巧娴 熟。
唐代金银器的形制同西方多有联系,如胡瓶、八曲长杯、 高足杯、把杯等。此外还出现了不少设计巧妙的金银器,如 名为“香球”银薰炉。
狩猎纹银高足杯
葡萄花鸟纹银薰炉(香球)
唐代金银器的装饰题材多样。人物、飞禽、走兽、龙鱼、
唐代工艺美术的特点可以总结为:1、人的意识
的解放 2、装饰的生活情趣化 3、多种 装饰技法和装饰题材的运用
• 简答: • 1、隋代出现了哪个新品种瓷壶? • 白瓷龙柄双身壶
• 2、请简述原始装饰中“图腾”的概念? • 原始装饰中具有普遍意义的是“图腾”(Totem)。图 腾原为印第安语,意为“他的家族”。它大约和氏族公社 同时产生。 • 在原始社会中,每个氏族往往采用一种动物或植物作为 本氏族的标志,并认为他们的祖先是由这种图腾演变而来, 因而保护他们,使之生活发展,子孙繁荣。
• 3、唐代的特色陶瓷有哪些?其代表性窑名是什么? • 越窑青瓷、邢窑白瓷、长沙窑彩绘瓷、西窑东窑唐三彩
•
• 论述: • 1、联系具体工艺美术生产,论述唐代中西文化交流的发展对于当时 工艺美术的影响。 • • 一、唐代的整体社会环境成为期间工艺美术生产发展的基础: • a、社会特征分析; • b、对外交流发展(p165) • • 二、具体影响: • a、器形特征方面所受影响 • (唐代金银器的形制同西方多有联系,如胡瓶、八曲长杯、高足杯、 把杯等。) ; • b、装饰纹样的引入和变革 • (唐代丝绸图案出现了许多来自中亚西亚甚至是欧洲的异域装饰纹样 和人物形象。其中尤为值得关注的是联珠纹。唐前期,联珠圈内的主 题图案多是西方的,如萨珊王朝的飞马、野猪头图样。中后期,唐人 对联珠纹进行了许多改造。如增加联珠圈数和替换联珠图案等,使得 联珠纹更富有中国韵味。由于对外文化交流频繁,金银器中具有西方 情调的图案也屡见不鲜。)
邢窑以素面白瓷驰名,胎质厚而细洁,瓷质坚硬,器内 满釉,器形光素大方,不施纹饰。器底多有如璧形的宽圆 圈,被称为“玉璧底”,成为邢瓷的一个重要识别标志。
白釉马蹬壶
白瓷莲瓣纹座烛台
• 三、彩瓷 • 是唐代创造和发展的一种彩釉瓷,它的出 现为以后的色釉和彩绘装饰打下了基础。 • 产地:河南鲁山、湖南长沙、广东英德等 地
• 黑釉蓝班腰鼓是彩瓷 中的精品,整个器形 制作规整,线条流畅, 给人以端庄凝重之感。
四、唐三彩
唐三彩是一种低温的铅釉陶器,胎料多系白色粘土。它们采用二次烧 成法,即先烧胎,温度在1150度左右,然后施釉再烧,温度约900度。 因为它经常采用黄、绿、褐色等色釉,在器皿上构成花朵、斑点或几 何纹等各种彩色斑斓的装饰,故称为三彩。 主要特点是釉面的彩色斑斓,釉中的铁、铜、锰、钴等金属元素使得 器表呈现出绿、黄、褐、赭、红、蓝、白等多种颜色。釉中的铅不仅 增加了釉面的光亮,还对釉面起到保护作用。
几类。
(一)青瓷
越窑(浙江东北部的绍兴宁波一带)是我国青瓷的重要
的产地。到了晚唐和五代时期,越窑达到繁盛。越窑出产 的青瓷种类颇多,几乎应有尽有。器物制作轻薄,多为素 面。 青瓷特点:胎骨较薄,施釉均匀、釉色青翠莹润。
在晚唐时期越窑还烧制了“秘色瓷”。秘色瓷室晚唐至北 宋中期越窑官监民烧的贡品,精致华美程度自然不必赘述。
唐代联珠纹
联珠狩 猎纹锦
联珠野猪头纹锦
联珠四骑猎狮纹锦
卷草凤 纹锦
对称纹:常用动物题 材形成左右对称的图 案格式,往往中间饰 以树纹,工整之中显 出华美的艺术效果。 陵阳公样:鸟兽成双、 纹样和色彩异常美丽, 且寓意祥瑞,一直流 传到唐以后,为我国 的装饰艺术史展开了 新的篇章。
团窠纹:即称为团花, 这是唐代丝织品的新 产品。常给人以花团 锦簇之感,丰满、圆 润而喜庆吉祥,为我 国民间所喜爱的的两地。长安
称西窑,洛阳称东窑。 用途:一是明器,二是作为生活器皿,三是作为 珍贵物品远销海外。 种类:器皿、人物、动物三类
制作方法:轮制法、模制和雕塑,分别制作圆形 器物、不规则器形和人物、动物等,更多的是三 种方法综合运用。 装饰技法:采用涂腊的方法,先用蜡画出花纹, 再挂釉彩烧制,在烧制时有腊处釉色扩散,形成 白色斑纹,这样就形成唐三彩斑驳的独特的艺术 效果。
第一节 陶瓷工艺
一、引言
隋唐是陶瓷大发展的时期,这首先表现在生产的繁盛。瓷窑在各地
纷纷设立,而以河南和浙江最为密集。由于同行的优胜劣汰,逐渐涌 现出越、邢、长沙等一批著名瓷窑。
隋唐的陶瓷器型尽管纷繁,但演进的趋势仍可寻觅。大体 上,在前期,厚重高大者居多;到后期,则日显轻薄灵巧。 而唐代的陶瓷装饰由于其开放的思想影响,更是吸纳了许 多国外风格样式使之焕发出华丽的时代气息。
与六朝、隋代的陶瓷相比较,唐代陶瓷造 型出现了显著的变化: 1、逐渐向实用化发展。器形颈部加长,把手增加、壶嘴
的加长等都是为了使用方便和实用。 2、仿生器形的变化,由动物形转向植物形。 3、造型风格由六朝时的修长型向浑圆型发展。
装饰方法:印花、划花、洒花、堆贴、釉 下彩、绞釉等等。
联珠纹由一个个的小圆珠组成,圆珠或排成条带状,或围
成一个圆圈,用以包围主题纹样,形成联珠圈。魏晋南北 朝时期联珠纹在织物上大量出现,发展到隋唐五代成为一 种重要的装饰纹样。 优势:一是增加了圆形结构的变化,符合中国人追求圆满、 团圆、完美无缺的心理需求。
二是由联珠构成的圆里面适合装饰其他纹样。 三是取得统一而华美的效果。
散花:是指没有固定规则的 格式花锦,它常用牡丹、 花草、鸟蝶等组成自由式 的花纹,形式自由自在。 内容丰富多彩,为唐代富 有时代特色的丝织品组织 形式之一。
刺绣
唐代刺绣大发展的标志有二:一为图案题材的拓宽;二为
刺绣技法的丰富。
绫地花鸟纹绣袋(展开图)
印染
古代的染料主要取自植物的花、叶、茎、皮、根和果实。
隋代陶瓷的品种,较之六朝更为增多,它 开始逐渐取代金属和漆器成为生活日用品 (主要是容器)的主流。
隋代陶瓷器型不仅在六朝的基础上进行了革新, 还发展出一些崭新的样式。如典型的龙柄双身壶。
唐代的陶瓷
唐代的陶瓷得到了更大的发展。《陶录》称“陶至唐而盛, 始有窑名。”这时各地制瓷中心都有了窑名,反映出烧瓷 的兴盛和各地不同的艺术特色。 就唐代制瓷的特点,可以分为青瓷、白瓷、花瓷和唐三彩
第二节 染织工艺
隋代:设有专门的机构管理染织生产,北 方以河北的定州为中心,南方的蜀锦仍很 发达。 新疆吐鲁番出土的“胡王”锦是一件代表 性的作品。
套环贵字纹被认为是 隋代丝织物的一种特 殊纹样,表现出很高 的艺术水准。
唐代的染织工艺更加发达,丝麻织遍及全 国。 唐代丝织品主要有绸、缎、绢、绫、罗、 纱、锦等,以织锦最为著名,一般称之为 “唐锦” 唐锦的制作,多采用纬线起花:用二层或 三层经线夹纬的织法,形成一种经纹组织, 不仅可以织出复杂的花纹,还能显出华丽 的色彩。
自初唐至盛唐的一百多年的时间里,经济和文化都得到
很大的提升。在安史之乱后也有过一段时间的稳定发展, 但随着宦官专政和藩镇割据的祸害,大唐王朝一步步走向
覆灭。
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它的社会特点,可以用 “统一、上升、自信、开放”八个字来说明。唐代和国外 的交往也非常发达,形成了中外经济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历 史时期。这些时代特点无不反映到当时的工艺美术之中。
金银平脱镜:以镜背为中
心平脱八瓣莲花,周匝密 布飞蝶和花鸟,靠近边缘 为羽人及飞凤,毛雕纹理, 富丽堂皇,为盛唐风格的 代表。
螺钿人物花鸟铜镜
第四节 金属工艺
一、金银器
唐代是我国金银器最为辉煌的时代。唐代制作金 银器的官府作坊有少府监中尚署的金银作坊院。 皇室是金银器的最大占有者,获取手段除上述官 作的制作以外,还有地方的进奉。 唐代金银器的制作工艺极为精湛,主要的技法有: 销金、拍金、镀金、织金、砑金、披金、泥金、 镂金、捻金、戗金、圈金、贴金、嵌金、裹金等
概述:唐代经济发达和国力强盛,使得艺术和工艺美术 表现出丰富多彩、百花齐放的繁荣局面。其牙雕、玉雕、 犀角雕、石刻等雕刻工艺取得了出色的成就。
石刻线画:
唐代的石雕艺术主要体现在唐代帝王的陵墓上
第六节 结语
此期工艺美术的主体是唐代的作品,因此风格归纳也基本 以唐为重。(p84-p85) 唐代是我国工艺美术发展历史上最为兴盛的时期之一。究 其原因,可归纳为:1、经济的高度发达 2、自信和开放的 政策 3、中外工艺美术生产的交流 4、工艺美术生产在传统 基础上的发展。
第五章隋唐时期的工艺美术
(隋:公元581年—618年)
(唐:公元618年—907年) 绪言
隋唐的工艺美术的核心是唐,隋代虽然短暂,但为唐代 的工艺美术打下了基础。 隋唐五代期间,工艺美术差异明显。天宝十四年,爆发 了安史之乱,这是导致后期转向的根本,它令中国同西方 的联系由多趋少,工艺美术的生产区域也由北方向南方开 始转移。
唐代织锦
卷草凤纹锦局部
花鸟纹锦
汉锦:用经线起花,古拙、朴质。 唐锦:多用纬线起花,故称为纬锦。具有一种清新、活泼、 华美、流畅的艺术风格。 纹样:联珠纹、对称纹、团窠纹、散花、几何纹、等等。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唐代开放思想的影响,唐代丝绸图案出 现了许多来自中亚西亚甚至是欧洲的异域装饰纹样和人物 形象。其中尤为值得关注的是联珠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