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课后习题详解(交际)【圣才出品】

合集下载

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课后习题详解(第6章 非语言交际)【圣才出品】

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课后习题详解(第6章 非语言交际)【圣才出品】

第6章非语言交际1.如果比较语言交际和非语言交际,你认为哪个更重要?为什么?答:非语言交际更重要,原因在于:(1)非语言交际通常与语言交际结合进行,在不同的情况下起着不同的作用,大致上起补充、否定、重复、调节、替代或强调的作用。

我们在机场欢迎客人,一边说:Welcome to Beijing,一边热烈握手。

这握手的动作是对所说的话的一种补充。

当你接到你不喜欢的礼物时,尽管嘴里说如何如何喜欢,但脸上的表情却流露出你的真实的不愉快的表情,也就是说,你的表情否定了你所说的话。

(2)一般说来,在语言交际和非语言交际传达的信息冲突时,人们倾向于相信后者。

我们有时一边说话一边用手势表达同样的意思。

例如,一边说要两杯饮料,一边伸出两个手指,重复已经发出的信息。

在两个人谈话时,常用眼神和语调表示下面该是谁讲话,调节相互的关系。

在有的情况下,无法用语言交流信息,必须用手势或其他办法。

例如,交通警察指挥机动车辆,股票交易所的交易员在嘈杂的大厅里传递买卖的信息和行情都使用非语言手段手势或指挥捧替代语言交际。

在人们讲话时,常常用手势加强语气,或强调某一个论点。

2.在非语言交际的各种手段中,你认为哪一种最容易引起误解?答:(1)在非语言交际的各种手段中,我认为手势最容易引起误解。

(2)各民族都用手势表达意义,但同一手势在不同文化中可以表示并不相同的意义例如,将手掌平放在脖子下面;在我国文化中是杀头的意思,但是在英语国家的文化中却可以表示吃饱了的意思。

即使在同一民族中,由于地区习俗的不同,同一手势也可能会具有不同意义,例如,在广东,主人给客人斟酒时,客人为了表现感谢,用食指和中指轻扣桌面,而在北方同一动作却表示不耐烦的情绪。

(3)有些手势是某一文化所特有的例如,英美人所用的一些手势我们并不使用。

美国人站在公路旁边向上伸出拇指,这是向过往的汽车司机表示,希望能搭他们的车。

英语thumb a ride表达的即是这个意思。

英美人把中指放在食指上面,表示希望事情能办成功。

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章节练习(语言交际)【圣才出品】

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章节练习(语言交际)【圣才出品】

第5章语言交际一、填空题1.英语中的“stereotype”意思是________,它是指对于某些个人或群体的属性的一套固有观念和看法。

(北京外国语大学2010年研)【答案】刻板印象【解析】尽管没有和某一种文化接触,人们可能已经对它有一种先入为主的印象。

例如,认为法国人浪漫,德国人严格,美国人随便,日本人工作努力等等。

这些就是一些刻板印象,也可以称作定型。

刻板印象在英语中是“stereotype”,可以定义为:刻板印象是对于某些个人或群体的属性的一套信念。

这些属性可能是正面的,也可能是负面的。

2.讲话人认为他提出的看法有可能遭到对方的反对,因此先摆出各种情况,后提出看法,适用于这一情况的的交际模式是_________。

【答案】归纳法【解析】归纳法适用于讲话人认为他提出的看法有可能遭到对方的反对,因此先摆出各种情况,后提出看法的情况。

东方人出于礼貌的考虑,不愿意自己认定有权提出某种看法或把某一看法强加于对方,因此习惯于用归纳法(即用种种材料、事实铺垫的方法)提出自己的看法。

二、判断题1.跨文化交际文化的冲突和适应四阶段包括蜜月、挫折、发展和调整阶段。

(北京大学2010年研)【答案】错误【解析】跨文化交际理论中特里夫诺维奇1977年提出的“四阶段理论”,即“蜜月”、“挫折”、“调整”和“适应”这四个阶段。

2.文化词汇是指特定文化范畴的词汇,它是民族文化在语言词汇中直接或间接的反映。

【答案】正确【解析】文化词汇本身载有明确的民族文化信息,并且隐含着深层的民族文化的含义。

它与民族文化,包括上面所说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有各种关系,有的是该文化的直接反映,如“龙、凤、华表”等;有的则是间接反映,如汉语中的红、黄、白、黑等颜色词及松、竹、梅等象征词语;有的和各种文化存在着渊源关系,如来自文化典籍的词语及来自宗教的词语等。

三、选择题1.以下哪个因素会妨碍跨文化交流的顺利进行()。

(北京大学2010年研)A.勇于创新B.思想开放C.高度重视工作任务D.较少以自我为中心【答案】C【解析】妨碍跨文化交流顺利进行的有认识上的误区,思想闭塞;民族中心主义,以自我为中心;刻板印象,较少创新思维等。

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课后习题详解(第2章 跨文化交际学)【圣才出品】

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课后习题详解(第2章 跨文化交际学)【圣才出品】

第2章跨文化交际学1.跨文化交际学为什么产生在美国?答:跨文化交际学产生在美国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1)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除了印第安人以外,其他人都先后来自其他国家和地区。

他们具有各自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他们在相互交际中难免产生问题。

在60年代,民族意识日益增强,各少数民族都强调维护自己的文化,于是逐渐地在美国形成了多元文化的格局。

在学校、政府部门、企业、民众团体中如何处理不同文化习俗和价值观念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

(2)美国与各国交往频繁,每年大批政府官员、商人、技术人员、学者奔赴世界各地,与当地人有着各种不同的接触,而美国每年又接待来自世界各地的数以十万计的留学生、数以百万计的移民和数以千万计的旅游者,对于大批留学生和移民的训练也是跨文化交际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3)许多学者把美国学者Edward Hall在1959年出版的《无声的语言》看作是跨文化交际学的奠基之作,在书中首次提出“跨文化交际”,标志着跨文化交际学的诞生。

2.在我国为什么是一批外语教师首先对于跨文化交际学感兴趣?答:在我国首先是一批外语教师对跨文化交际学感兴趣的原因:(1)跨文化交际学在我国的历史很短,大致上是从80年代初期人们才开始注意这方面的问题。

在初期,重点在于外语教学以及文化与语言的关系。

许国璋先生于l982年在《现代外语》上率先发表有关语言与文化的论文:Culturally-loaded Words and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着重讨论了词的文化内涵与翻译的关系。

(2)在80年代学术刊物上讨论文化差异的文章为数不少。

这一方面是由于人们对于跨文化交际很有兴趣,另一方面是因为交际教学路子在外语教学中的推广,使得人们认识到学习外语必须结合文化。

只注意语言的形式,而不注意语言的内涵是学不好外语的。

在专业的外语教学大纲中对于文化知识的授予作了规定。

在教材中对于交际中的文化因素开始注意,有的课本提供文化知识的材料,有的设文化知识注释一栏。

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课后习题详解(非语言交际)【圣才出品】

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课后习题详解(非语言交际)【圣才出品】

第6章非语言交际1.如果比较语言交际和非语言交际,你认为哪个更重要?为什么?答:非语言交际更重要,原因在于:(1)非语言交际通常与语言交际结合进行,在不同的情况下起着不同的作用,大致上起补充、否定、重复、调节、替代或强调的作用。

我们在机场欢迎客人,一边说:Welcome to Beijing,一边热烈握手。

这握手的动作是对所说的话的一种补充。

当你接到你不喜欢的礼物时,尽管嘴里说如何如何喜欢,但脸上的表情却流露出你的真实的不愉快的表情,也就是说,你的表情否定了你所说的话。

(2)一般说来,在语言交际和非语言交际传达的信息冲突时,人们倾向于相信后者。

我们有时一边说话一边用手势表达同样的意思。

例如,一边说要两杯饮料,一边伸出两个手指,重复已经发出的信息。

在两个人谈话时,常用眼神和语调表示下面该是谁讲话,调节相互的关系。

在有的情况下,无法用语言交流信息,必须用手势或其他办法。

例如,交通警察指挥机动车辆,股票交易所的交易员在嘈杂的大厅里传递买卖的信息和行情都使用非语言手段手势或指挥捧替代语言交际。

在人们讲话时,常常用手势加强语气,或强调某一个论点。

2.在非语言交际的各种手段中,你认为哪一种最容易引起误解?答:(1)在非语言交际的各种手段中,我认为手势最容易引起误解。

(2)各民族都用手势表达意义,但同一手势在不同文化中可以表示并不相同的意义例如,将手掌平放在脖子下面;在我国文化中是杀头的意思,但是在英语国家的文化中却可以表示吃饱了的意思。

即使在同一民族中,由于地区习俗的不同,同一手势也可能会具有不同意义,例如,在广东,主人给客人斟酒时,客人为了表现感谢,用食指和中指轻扣桌面,而在北方同一动作却表示不耐烦的情绪。

(3)有些手势是某一文化所特有的例如,英美人所用的一些手势我们并不使用。

美国人站在公路旁边向上伸出拇指,这是向过往的汽车司机表示,希望能搭他们的车。

英语thumb a ride表达的即是这个意思。

英美人把中指放在食指上面,表示希望事情能办成功。

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课后习题详解(第7章 社会交往)【圣才出品】

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课后习题详解(第7章 社会交往)【圣才出品】

第7章社会交往1.为什么在汉语的见面语中有许多是与当时情景相联系的提问?答:在汉语见面语中有许多是与当时情景相联系的提问的原因有:(1)受历史传统的影响。

在汉语中,见面语多是与当时情景相关的提问,这一习惯有深刻的历史渊源,并对当下有显著影响。

在古代,中国是一个以农业经济为主的社会,强调合作性、集体主义价值取向,形成宗法为基础的社会,重亲缘关系,自己的邻里朋友都与自己有密切关系,朋友间也往往接近于亲属关系,所以中国是一个熟人社会,因此对隐私的价值观不强,所以,在见面打招呼时,往往直接联系当时情景,以示关心,而没有探听他人隐私的考虑。

(2)表示关心。

在打招呼时常常问对方在干什么,例如:“上学去?”“回家了?”“做饭呢?”。

中国人认为这样的问候语拉近双方关系,对对方表示关心,也是一种礼貌,认为越与交际有关,越亲近。

(3)这种问候方式也因人而异,同时随社会发展变化。

对待熟人常采取这种方式。

对待陌生人往往点到为止,不会用这一的见面语。

文化程度高的人,注重对自己的保护,也较少采用这种方式,文化程度不高的人往往用这种方式。

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对文化的保护,这种方式也在很多情况下被其他方式取代。

2.为什么在我国文化中如此重视谦虚?在改革开放的二十年中在这方面有无变化?答:古代讲“礼”,实际上是维护统治秩序,在言行举止方面讲求礼制,在交往中也是将自己置身于等级差别中。

礼的核心是天地人伦的上尊下卑。

这与较强的群体观念有关,之所以谦虚,是为了不显露自己,为了和大家搞好关系。

改革开放后发生了一些变化,主要因素是:经济地位;女子地位;国际影响。

3.为什么我国在许多地方有送重礼的习俗?近年来有无变化?答:“礼尚往来”是我国文化习俗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在送礼时十分重视礼物的价值,一般说来,礼品越贵重,就越说明对于对方的尊重。

对方的社会地位越高,礼品就越要贵重,否则“拿不出手”。

中国人之所以看重送礼是因为人们希望通过送礼加深与亲戚朋友的关系,扩大自己的关系网。

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课后习题详解(文化的定义与特性)【圣才出品】

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课后习题详解(文化的定义与特性)【圣才出品】

第3章文化的定义与特性1.为什么文化会有这么多的不同定义?答:(1)文化本身涵盖面广。

“文化”一词使用的频率很高,使用的范围很广,因此它的内涵和外延都变得十分丰富,界定它的意义也就变得比较困难。

(2)学者们分属不同的学科。

他们从不同的角度提出自己的看法,力求找到一个全面的能够概括一切的定义。

然而,正是由于他们的定义带有自己学科的特点,因此,别的学科的学者无法接受。

于是,这些学者又提出自己的定义。

结果是定义越来越多。

2.你认为哪几个定义对于你了解文化的内涵有帮助?答:(1)文化的各种定义①《现代汉语词典》对于“文化”是这样解释的:a.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

b.考古学用语,指同一个历史时期的不依分布地点为转移的遗迹、遗物的综合体。

同样的工具、用具,同样的制造技术等,是同一种文化的特征,如仰韶文化、龙山文化。

c.指运用文字的能力及一般知识。

②Porter和Samovar对于文化是这样界定的:“文化是一个大的人群在许多代当中通过个人和集体的努力获得的知识、经验、信念、价值、态度、角色、空间关系、宇宙观念的积淀,以及他们获得的物质的东西和所有物。

”③研究实际问题的学者David Brown这样界定文化:“文化是占据特定地理区域的人们共同所有的信念、习惯、生活模式和行为的集合体。

文化是群体的多数—假如不是全体的话—所接受的生活的指南。

”④人类学家Edward Tylor对文化的定义:“文化和文明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包括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人而获得的其他任何能力、习惯在内的一种综合体。

”(2)通过以上的各种定义,可以得出下面的一些看法①文化是人们通过长时间的努力所创造出来的,是社会的遗产;②文化既包括信念、价值观念、习俗、知识等,也包括实物和器具;③文化是人们行动的指南,为人们提供解决问题的答案;④文化并非生而知之,而是后天所学会的;⑤价值观念是文化的核心,可以根据不同的价值观念区分不同的文化。

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章节练习(跨文化交际)【圣才出品】

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章节练习(跨文化交际)【圣才出品】

第1章跨文化交际一、填空题1.跨文化交际涉及文化语言学、社会语言学、言语交际学、这三个不同的侧面都围绕语言符号与非语言符号的“________”这个核心。

(厦门大学2011年研)【答案】语用【解析】跨文化交际又是一门综合性学额,它是当代社会科学学科综合研究的结果,学科背景主要涉及文化语言学、社会语言学、言语交际学。

其中文化语言学凸显“文化”的侧面;社会语言学凸显“社会”侧面;而言语交际学凸显“交际”的侧面。

这三个不同的侧面都围绕语言符号与非语言符号的“语用”这个核心。

2.立足于对外汉语专业的需要,“跨文化交际”的概念可以界定为:在特定的交际情景中,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交际者使用________语言(母语或目的语)进行的口语交际。

(厦门大学2010年研)【答案】同一种【解析】从对外汉语专业的角度,“跨文化交际”的概念可以这样界定:在特定的交际情景中,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的交际者使用同一种语言(母语或目的语)进行的口语交际。

二、判断题1.跨文化交际指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交际,这是自古以来就存在的普遍现象。

(北京外国语大学2010年研)【答案】正确【解析】跨文化交际指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交际。

这是自古以来就存在的普遍现象。

近几十年来人们之所以特别重视这一现象的研究,是因为交通工具和通讯手段的迅速发展使得各国人民得以频繁地交往。

任何两个人之间的交际都是跨文化交际,但是在跨文化交际研究中应该首先把眼光集中于国别研究,集中于一个国家中的主流文化的研究。

2.“跨文化交际”是在特定的交际情景中,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交际者使用同一种语言(母语或目的语)进行的口语交际。

(厦门大学2011年研)【答案】正确【解析】从对外汉语专业的角度,“跨文化交际”的概念可以这样界定:在特定的交际情景中,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的交际者使用同一种语言(母语或目的语)进行的口语交际。

三、选择题1.跨文化交际学这一学科诞生于()。

(北京大学2010年研)A.英国B.法国C.美国D.德国【答案】C【解析】跨文化交际学在美国产生是出于客观的需要,是为了解决美国在国际和国内在跨文化交际方面遇到的问题。

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课后习题详解(第11章跨文化交际的障碍)【圣才出品】

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课后习题详解(第11章跨文化交际的障碍)【圣才出品】

胡⽂仲《跨⽂化交际学概论》课后习题详解(第11章跨⽂化交际的障碍)【圣才出品】第11章跨⽂化交际的障碍1.⼈们为什么常常会期望其他民族与⾃⼰⼀样?答:⼈们之所以常常会期望其他民族与⾃⼰⼀样,原因在于:(1)不同⽂化背景的⼈们在交际过程中最易犯的⼀个⽑病是误以为对⽅与⾃⼰没有什么两样。

⼀旦发现对⽅的⾏为与⾃⼰的预期相差很远,就会困惑、失望,造成跨⽂化交际的失败。

在认识上的这⼀误区是跨⽂化交际的⼀⼤障碍。

(2)认为别⼈与⾃⼰⼤致相同的想法⼗分⾃然,但是,对于跨⽂化交际来说却是有害的。

必须不断提醒⾃⼰⼈们有着不同的⽂化背景、迥异的习俗。

必须学会观察异国⽂化,善于与⾃⼰的⽂化对⽐,才能逐步提⾼⾃⼰的跨⽂化意识。

2.你能⽤⾃⼰的亲⾝体验说明Storti的模式吗?答:Craig Storti认为在跨⽂化交际的过程中,⼈们⼤致经历这样⼏个阶段:(1)期望对⽅与⾃⼰⼀样;(2)实际情况并⾮如此。

现实与预期差距很⼤,引起⽂化冲突;(3)感到愤怒、恐惧;(4)决定退缩回去。

3.请⽤英语释义的词典查以下⼏个词并说明它们有什么区别:generalization;categorization;stereotype。

答:(1)generalization:n.概括;普遍化;⼀般化;(2)categorization:n.分类;分门别类;编⽬⽅法;(3)stereotype:①vt.使⽤铅版;套⽤⽼套,使⼀成不变;②n.刻板印象,陈腔滥调,⽼套;铅版。

4.我们当中有哪些刻板印象是⽐较典型的?试举例。

答:(1)刻板印象刻板印象是指按照性别、种族、年龄或职业等进⾏社会分类形成的关于某类⼈的固定印象,是关于特定群体的特征、属性和⾏为的⼀组观念或者说是对与⼀个社会群体及其成员相联系的特征或属性的认知表征。

它是⼈们对某⼀类⼈或事物产⽣的⽐较固定、概括⽽笼统的看法,是我们在认识他⼈时经常出现的⼀种相当普遍的现象。

(2)刻板印象的典型①经常听⼈说的“长沙妹⼦不可交,⾯如桃花⼼似⼑”,东北姑娘“宁可饿着,也要靓着”,实际上都是“刻板印象”。

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课后习题详解(第3章 文化的定义与特性)【圣才出品】

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课后习题详解(第3章 文化的定义与特性)【圣才出品】

第3章文化的定义与特性1.为什么文化会有这么多的不同定义?答:文化之所以有这么众多的定义,主要在于:(1)文化本身涵盖面广。

“文化”一词使用的频率很高,使用的范围很广,因此它的内涵和外延都变得十分丰富,界定它的意义也就变得比较困难。

(2)学者们分属不同的学科。

他们从不同的角度提出自己的看法,力求找到一个全面的能够概括一切的定义。

然而,正是由于他们的定义带有自己学科的特点,因此,别的学科的学者无法接受。

于是,这些学者又提出自己的定义。

结果是定义越来越多。

2.你认为哪几个定义对于你了解文化的内涵有帮助?答:(1)文化的各种定义①《现代汉语词典》对于“文化”是这样解释的:a.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

b.考古学用语,指同一个历史时期的不依分布地点为转移的遗迹、遗物的综合体。

同样的工具、用具,同样的制造技术等,是同一种文化的特征,如仰韶文化、龙山文化。

c.指运用文字的能力及一般知识。

②Porter和Samovar对于文化是这样界定的:“文化是一个大的人群在许多代当中通过个人和集体的努力获得的知识、经验、信念、价值、态度、角色、空间关系、宇宙观念的积淀,以及他们获得的物质的东西和所有物。

”③研究实际问题的学者David Brown这样界定文化:“文化是占据特定地理区域的人们共同所有的信念、习惯、生活模式和行为的集合体。

文化是群体的多数—假如不是全体的话—所接受的生活的指南。

”④人类学家Edward Tylor对文化的定义:“文化和文明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包括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人而获得的其他任何能力、习惯在内的一种综合体。

”(2)通过以上的各种定义,可以得出下面的一些看法①文化是人们通过长时间的努力所创造出来的,是社会的遗产;②文化既包括信念、价值观念、习俗、知识等,也包括实物和器具;③文化是人们行动的指南,为人们提供解决问题的答案;④文化并非生而知之,而是后天所学会的;⑤价值观念是文化的核心,可以根据不同的价值观念区分不同的文化。

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课后习题详解(第10章 价值观)【圣才出品】

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课后习题详解(第10章 价值观)【圣才出品】

第10章价值观1.价值观是如何形成的?试举例说明。

答:价值观是文化中最深层的部分。

它是人们在社会化的过程中逐渐获得的。

首先是在家庭中受到父母的教育,之后在学校中受到正规的教育,同时邻居、朋友、兄弟姐妹也会给予各种影响。

电视、电影、报刊杂志等大众传媒也时时刻刻施与强大的影响。

所有这些在一个人的价值观的形成过程中都起着很大的作用。

价值观一旦形成,它支配着人们的信念、态度、看法和行动,成为人们行动的指南。

2.价值观与社会习俗比较,哪一个更难改变?答:(1)价值观与社会习俗比较,价值观更难改变。

(2)价值观形成以后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不会轻易改变一般说来,一个人学习异国的语言、习俗和社交规则等虽然不易,但并不是不可达到的目标。

只要花上足够的时间,具有一定的条件,还是可以做到的。

但是,要真正了解另一种文化的价值观却是极为困难的。

一个人可以在另一种文化中生活很长的时间,掌握其语言,了解其习俗,但是,仍然可能不理解其价值观中的某些部分。

这里不妨引用在香港工作和生活了多年的加拿大心理学家Michae1Bond的一段话:“我来香港已过第15个年头了,但我仍然感到像一个初来乍到、被中国人所包围的外国人。

日常社交活动中,有许多出乎我意料的事,就连在此的老年同行也还时而吃惊,时而高兴,时而愤怒,时而感到困惑。

”接着他举出四个例子,说明他的困惑,而这些例子都与中国人的价值观有关。

对于一个专门研究社会心理学的学者尚且如此,更不用说一般人了。

3.价值观在什么条件下最容易变化?试举例说明。

答:价值观虽然相对稳定,但却不是完全不能改变的。

实际上,在社会发生巨大变化的情况下,人们的价值观往往也会随之变化。

代与代之间的观念上的差异往往反映年轻的一代在价值观方面已经发生了变化。

心理学家对此做过许多研究,例如心理学家杨国枢曾以Morris所编的“生活方式问卷”在1964~1965年间对于1389名台湾大学生进行施测,发现他们最喜欢的第一种生活方式是“保存人类最好的成就”。

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章节练习(非语言交际)【圣才出品】

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章节练习(非语言交际)【圣才出品】

第6章非语言交际一、填空题1.通常把非言语行为分为以下几个类型:体态行为、时空行为、外表行为和________。

(厦门大学2011年研)【答案】类语言行为【解析】非语言行为的类型有:体态行为,时空行为,外表行为和类语言行为。

2.________是交际者利用空间距离传递信息的行为,即人们在言语交际中处理相互之间空间距离的方式。

(厦门大学2010年研)【答案】空间信息【解析】非言语交际包括体态语、副语言、客体语和环境语,其中,环境指的是文化本身所造成的生理和心理环境,而不是自然环境。

环境语中的空间信息是指交际者用空间距离传递信息,即人们在言语交际中处理相互之间空间距离的方式。

合理利用空间语可以加强交际的效果,有时还会超过言语的作用。

二、判断题1.语言是人们进行交际的唯一工具。

(北京大学2010年研)【答案】错误【解析】语言只是人们交际的一个手段。

除了语言这一重要工具,人们还使用许多其他手段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传送各种信息。

包括眼神、手势、身势、微笑、面部表情、服装打扮、沉默、身体的接触、讲话人之间的距离、讲话的音量、时间观念、对空间的使用等等。

2.手势语不是人际交往的工具。

(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研)【答案】错误【解析】除了语言这一重要工具,人们还使用许多其他手段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传送各种信息。

一切不使用语言进行的交际活动统称之为非语言交际(Nonverbal communication),手势即属于非语言交际。

3.英语国家的人在太阳穴处用食指划一圈表示要动动脑子。

(中山大学2011年研)【答案】错误【解析】英语国家的人在太阳穴处用食指划一圆圈表示太古怪了(too queer)。

4.进餐时,英语国家以肘部不放在桌子上为礼貌。

(中山大学2011年研)【答案】正确【解析】在美国,通常是吃饭的时候你的肘部不能放在桌子上。

事实上,这些严格的规定的意思当你用你的右手吃饭的时候,左手应该呆在你的大腿上。

5.在泰国摸孩子的头没有问题。

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课后习题详解(第5章 语言交际)【圣才出品】

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课后习题详解(第5章 语言交际)【圣才出品】

第5章语言交际1.请你举3个例子说明文化对于汉语的影响。

答:语言与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

由于语言的产生和发展,人类文化才得以产生和传承。

不存在没有语言的文化,也不存在没有文化的语言。

(1)在我国个别地区的亲属称谓中,只有男性称谓,没有女性称谓,爸爸是爸,妈妈也是爸,分别男女的办法只是在前面加“大”或“细”,爸爸是大爸,妈妈是细爸。

哥哥叫哥哥,姐姐也叫哥哥,弟弟称老弟,妹妹也称老弟。

叔叔是细爷,阿姨也是细爷。

这种女性称谓用男性代替的例子,除湖南岳阳临湘一带,其他地方也存在。

这可能是古代父系社会的残余影响。

(2)云南丽江地区宁蒗县永宁乡的纳西族方言的亲属称谓反映了这个地区纳西族的家庭结构和婚姻制度。

他们实行一种称作阿注婚姻的对偶婚姻制。

其特点是男女相识,彼此有意,互赠礼品就结成阿注关系。

与这种婚姻制度相适应的有一些奇特的称谓。

母亲的阿注、自己的生父和舅舅用一个词表示,母亲和母亲的直系、旁系的姐妹也只用一个词表示,同样,自己的儿子和兄弟的所有儿子在称谓上没有区别。

这种称谓方法反映永宁纳西族母系社会的性质。

(3)中国人的辩证思维方法与崇尚对称和谐的文化心理也大量反映在汉语词语中。

汉语中有许多由意义相反或相对立的词构成的成语,如:山高水长,同床异梦,水深火热,小题大作,男盗女娼,花天酒地,因祸得福,眼高手低,无中生有,得不偿失,公而忘私,新陈代谢,悲喜交集,赏罚分明,权衡利弊,明辨是非,无足轻重,人心向背,自相矛盾等。

2.你同意萨丕尔—沃尔夫假说吗?为什么?答:(1)萨丕尔一沃尔夫假说美国语言学家萨丕尔和沃尔夫认为语言不仅反映文化的形态,而且语言结构部分地或全部地决定人们对于世界的看法。

这种观点由于未经验证,所以称为假说。

通常人们称为萨丕尔一沃尔夫假说。

(2)不同意萨丕尔一沃尔夫假说①从那些语言素材难以下结论说,不同语言的使用者对世界观察不同。

②很难下结论说,语言使用造成观察上的不同。

③在过去二三十年中,学者们对于不同文化中的亲属称谓、颜色名称、数词、疾病名称、称呼方式等进行调查研究,企图验证萨丕尔一沃尔夫假说,但都无法证实。

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章节练习(跨文化交际学)【圣才出品】

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章节练习(跨文化交际学)【圣才出品】

第2章跨文化交际学一、判断题1.文化不是先天所有,而是后天习得的。

(北京外国语大学2010年研)【答案】正确【解析】文化的特性包括:①文化是人类所独有的,是区别人类和动物的主要标志;②文化不是先天所有,而是通过后天习得的一个人具有什么文化并不取决于他的种族,而是取决于他生活的文化环境;③文化中的大部分是不自觉的;④文化是人们行动的指南;⑤文化是动态的,文化的形态与一定的历史时期相联系文化一旦形成就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但同时又是不断变化的。

2.跨文化交际学在欧洲发展得比较早。

【答案】错误【解析】跨文化交际学在欧洲发展得比较晚,国际跨文化教育训练与研究学会(SIETAR International)在欧洲的分支SIETAR Europa已经存在多年,开过多次会议。

还有另一个研究跨文化交际的组织在北欧活动,除了平时通过因特网在会员之间保持联系以外,也定期召开国际会议。

二、案例分析与写作1.请根据以下材料,按照“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写一篇1500 字以上的案例分析,要求观点明确、材料充实、结构严谨、条理清楚、语言规范、卷面整洁。

(北京外国语大学2010年研)材料:李英是在北京某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二年级的研究生,通过国家汉办的志愿者考试,被派往美国,成为一名汉语教师志愿者。

一个偶然的机会,李英认识了正在学习汉语的大卫。

在他们聊天的过程中,李英提到她喜欢户外活动,比如爬山、远足、露营等等。

大卫建议一起到城外附近的地方去爬山。

李英想了解当地的文化习俗,体验一下当地的生活方式,于是高兴地答应了,而且主动承诺做好一切准备。

但考虑到自己是女孩子,单独跟一个男孩子在一起不方便,于是邀请了自己的一些朋友跟自己一起去。

当他们再次见面的时候,李英和她的中国朋友们一起和大卫见了面,总共有十多个人。

大卫看上去不高兴,但什么也没说。

他尽量躲开其他人。

李英注意到他失望的表情,和落落寡欢的样子,但是不能理解。

她不明白,自己作了那么大的努力,承担了那么多的准备工作,而大卫却不高兴,究竟是为什么。

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课后习题详解(第1章 跨文化交际)【圣才出品】

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课后习题详解(第1章 跨文化交际)【圣才出品】

让知识带有温度。

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课后习题详解(第1章跨文化交际)【圣才出品】第1章跨文化交际1.在你的日常活动中哪些是比较典型的跨文化交际?答: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从事交际的过程就是跨文化交际,日常活动中比较典型的跨文化交际有:(1)进出口公司的工作人员与外国商人谈生意;(2)我们和外国旅游者、外国留同学、外国老师交往;(3)阅读外国小说,观察外国电影、电视节目的过程等等。

2.你认为强调个人之间的文化差异有什么利弊?答:强调个人之间的文化差异的利弊有:(1)利:每个人都隶属于若干群体,而且,没有两个人隶属的群体是彻低相同的。

即使在同一群体中每个人的态度、价值和信心也不会彻低一样。

因此,每个人都应当被认为是独特的,强调个人的差异,就是在从地区、职业、年龄、性别等方面来讨论不同文化对个体的影响,这有助于跨文化交际深化开展。

(2)弊:过于强调个人间的文化差异也有一定弊端,个体只是一种或多种文化的详细状况,按照传统的观念,文化通常不是指个人行为,而是指一个群体的生活方式和习惯,个人间的差异讨论惟独在我们把他们当作群体代表时才故意义,没听过“个人文化”的说法。

过分强调个人文化间的差异会使跨文化交际变得十分繁琐,实际上取消第1页/共2页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了跨文化讨论的意义。

3.我国的地区文化差异是否可以作为跨文化交际讨论的重要方面?答:我国的地区文化差异可以作为跨文化交际讨论的重要方面。

(1)跨文化交际讨论的重要性排序如下:主流文化——亚文化——地区文化——小群体文化。

(2)地区文化的差异是跨文化交际讨论的重要课题之一。

我国幅员辽阔、地域广袤,地势凹凸起伏,地形复杂多变,因为空间分布差异,各地区形成了具有各自地方特色的区域文化。

(3)同时,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文化传统,这些也构成了地区文化的一部分。

这些地区文化,从总体上看,特点显著,区分性强,差异性大,值得举行跨文化讨论。

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章节练习(9-12章)【圣才出品】

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章节练习(9-12章)【圣才出品】

第9章经营管理一、简答题1.简述关于经营管理与文化关系的研究答:(1)Vincent Guy和John Mattock的《国际工商管理》①Vincent Guy和John Mattock在他们合著的《国际工商管理》一书中对于文化与交易的关系作了形象的描述。

②他们把文化背景、公司特点、个人性格、谈判技巧、谈判时机、谈判方式由下向上像金字塔一样作了排列,如图所示:③在所有因素中文化背景是最根本的,文化背景决定了其他的方面。

只有了解彼方的文化背景、公司特点和个人性格,才能决定谈判的技巧、时机和谈判方式,也才能取得交易的成功。

(2)日本的经营管理模式与他们的文化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Boye de Mente在《洞察日本文化一一对日经商之道》一书中指出,在日本经商要取得成功必须知道三条基本原则:①你必须有日本人要购买的产品和售后服务。

②你在日本必须有一个广泛的联系网。

③你必须具有足够的跨越文化的交际技能。

(3)路英浩所著《开放前沿的文化震荡》一书对于我国三资企业中的各层次的文化冲突作了细致的分析。

他指出,文化冲突产生在几个不同的层次,有的属于显形文化的层次,有的属于价值观和行为规范方面,有的是认知模式方面的问题,有的甚至是制度性文化的冲突。

(4)西方国家的学者对我国与西方国家在经贸和经营管理方面的差异加强了研究①Lane Kelley和Oded Shenkar合编的《在中国的国际工商业》,书中对于中国的投资环境、经济发展前景、独资合资企业的管理、贸易谈判风格等作了深入的探讨。

②Christopher Enfholm在1994年出版了《在亚洲蓬勃发展的“中国三角”经商》,对于在中国大陆、香港和台湾地区投资的方方面面作了详尽的分析。

美国学者对于日本、墨西哥、澳大利亚与美国的文化分歧也作了大量研究。

2.简述“X—Y”理论。

答: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麦格雷戈于1957年创立了“X—Y”理论:(1)X理论对于人的本性的假设①一般人生性懒惰,希望工作越少越好。

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课后习题详解(文化休克与跨文化训练)【圣才出品】

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课后习题详解(文化休克与跨文化训练)【圣才出品】

第12章文化休克与跨文化训练1.在和其他国家的人士接触的过程中,你感到最难适应的是什么?答:在中国教师中曾经进行的调查显示,他们在美国学习或进修过1~2年。

他们在文化方面感到最难适应的与英美教师完全不同:(1)身体接触(包括拥抱、接吻、拍打等)。

(2)与美国人谈话。

(3)衣着。

(4)在社交场合如何处理尴尬的场面。

(5)交朋友等。

由此可见,对于异文化不适应是一个普遍的现象,只是人们不适应的方面有所不同而已。

2.不同年龄段的人在对异文化的适应方面是否有区别?你认为原因何在?答:(1)不同年龄段的人在对异文化的适应方面有区别。

(2)原因①解释文化休克的理论中,一种是负面事件理论,认为生活中有负面影响的事件会引起各种心理和生理方面的疾病。

负面影响愈大,时间愈长,所引起的疾病愈严重。

②从一个地方迁移到另一个地方会带来许多有负面影响的事件。

根据一项调查,在43项负面影响事件中,有16项与迁移到新的文化环境有关。

正是由于进入另一个文化环境在生活中带来一系列的有负面影响的事件,因此人们才会感到抑郁、沮丧、消沉,甚至会生病。

③人们的适应能力是不同的。

不同的人群对于同一事件会有不同的反应。

一般来说,教育程度低、收入少的人,年纪大的人,妇女以及未婚者适应能力比较低。

3.除了书中所列的跨文化训练的各种方法以外,你还有什么其它建议?答:除了书中所列的六种跨文化训练的方法外,还有一种是跨文化交际训练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典型实例分析法。

这种练习的优点是受训者可以运用自己的经验和知识,先做出判断,然后通过讨论得出正确的答案。

通过许多这类的练习,可以了解目的国文化的各个侧面,逐步提高自己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技巧。

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章节练习(交际)【圣才出品】

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章节练习(交际)【圣才出品】

第4章交际一、填空题1.在跨文化交际时人们常常理所当然地以本国文化的准则和社会规范作为解释和评价别人行为的标准,这就是被学者们称为“______”的现象。

(厦门大学2011年研)【答案】语用迁移【解析】语用迁移是指在跨文化交际时,人们常常理所当然地以本国文化的准则和社会规范作为解释和评价别人行为的标准,这种迁移必然导致交际失败,并产生较大的心理或社会距离。

2.《人民日报》属于________传播。

【答案】大众【解析】《人民日报》属于大众传播。

大众传播是职业化的传播机构利用机械化、电子化的技术手段向不特定的多数人传送信息的行为或过程。

这包括报刊杂志、广播电视、因特网上的各种信息等。

二、案例分析与写作请根据以下材料,按照“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写一篇1500 字以上的案例分析,要求观点明确、材料充实、结构严谨、条理清楚、语言规范、卷面整洁。

(首都师范大学2010年研)材料:小张是一名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毕业后通过汉办的志愿者选拔,被派往美国,成为一名汉语教师志愿者。

抵美后,他被安排吃、住在一位美国人家里。

他希望和房东搞好关系,在入住的当天,就送了一份比较贵重的礼物表达心意。

房东彬彬有礼地接受了礼物,然后热情地介绍家里的情况,并跟他约法三章,说明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小张一一应允。

在随后的生活中,小张发现,自己不像想象的那样能够适应美国饭菜,就偶尔做做中国饭,虽然很小心,却常被房东提醒油烟太大。

房东一家是基督徒,有时也邀请他一起去教堂,小张礼貌地回绝了。

三个月后,小张觉得在房东家的生活寂寞无味,跟房东的关系不冷不热,很苦恼,但不知如何改变。

小张所任教的学校,是一所私立高中,校规严格。

不过学生们学习中文的热情很高,也非常渴望了解中国,常常请求小张教一些教学计划以外的内容,小张都尽可能地满足了学生们的愿望。

小张是个勤奋的老师,每次课都准备得非常充分,想方设法让教学生动有趣,受到了学生们的欢迎,很多学生因此成了他的朋友。

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课后习题详解(第8章 人际关系)【圣才出品】

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课后习题详解(第8章 人际关系)【圣才出品】

第8章人际关系1.许烺光认为,美国社会以横的夫妻关系为主轴,中国社会以纵的父子关系为主轴,你同意这种看法吗?答:(1)不同意,中国社会正处于从父子关系为主轴向以夫妻关系为主轴的变化之中。

(2)原因:经济基础和生产方式的变化。

在古代社会,土地是唯一的生产资料,由于中国古代实行宗法制。

因此生产资料的所有权掌握在男性家长手中。

在家庭中,妻子依赖丈夫,子女依赖父亲。

同时,男性嫡子往往是家庭财产继承人,父子关系成为维系家族稳定的关键。

随着现代社会的到来,土地不再是唯一的生产资料,就业机会增加,财富积累速度大大加快,女性也成为家庭财富的创造者,经济独立,家庭地位大大提高,男女关系成为家庭中的核心关系。

由此也导致婚恋观、生育观和家庭模式的改变,中国的现代化进程起步较晚,但发展比较迅速,正处于两种社会关系模式的过渡地带。

2.中国传统的“五伦”在现代的社会中有什么改变?答:(1)中国传统“五伦”包括: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妻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是五种人伦关系。

在古代,具体指父慈子孝、君仁臣忠、夫义妇顺、兄友弟恭、朋友间要有信义讲究信用。

(2)在现代社会,父子关系中,父权受到了削弱,父子的权利平等,父亲没有了控制子女一切事情的权力。

君臣关系也随着封建制的消亡不存在,若要演化为上下级关系来说,也发生变化,人人平等,对上司恭敬不逾矩便可,不需上升到忠义程度。

夫妇之间也由“妇女出家从夫”变为了夫妇平等。

“长幼有序”在古代是种等级观念,侧重点在于年长的人,在现代长幼间无明显的差别,但仍有序,现代社会更关心长辈,“孝”的观念渐渐淡薄。

“朋友有信”在现代社会逐渐被颠覆,古代“熟人”是从血缘、地域关系中产生,“熟人”关系建立在道德伦理基础上。

现在的熟人由生人演化而来,熟人建立在工具性的基础上,熟人关系建立在法律基础上,这种“熟人”关系目的是相互利用,约束熟人间的准则是法律。

3.为什么我国的单位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无所不包”?有什么益处和缺陷?答:(1)单位全包的原因共和国成立以来几十年间,人们认为有了单位就有了一切,单位不仅管工作,而且生老病死、衣食住行一切都管。

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课后习题详解(第7~12章)【圣才出品】

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课后习题详解(第7~12章)【圣才出品】

第7章社会交往1.为什么在汉语的见面语中有许多是与当时情景相联系的提问?答:在汉语见面语中有许多是与当时情景相联系的提问的原因有:(1)受历史传统的影响。

在汉语中,见面语多是与当时情景相关的提问,这一习惯有深刻的历史渊源,并对当下有显著影响。

在古代,中国是一个以农业经济为主的社会,强调合作性、集体主义价值取向,形成宗法为基础的社会,重亲缘关系,自己的邻里朋友都与自己有密切关系,朋友间也往往接近于亲属关系,所以中国是一个熟人社会,因此对隐私的价值观不强,所以,在见面打招呼时,往往直接联系当时情景,以示关心,而没有探听他人隐私的考虑。

(2)表示关心。

在打招呼时常常问对方在干什么,例如:“上学去?”“回家了?”“做饭呢?”。

中国人认为这样的问候语拉近双方关系,对对方表示关心,也是一种礼貌,认为越与交际有关,越亲近。

(3)这种问候方式也因人而异,同时随社会发展变化。

对待熟人常采取这种方式。

对待陌生人往往点到为止,不会用这一的见面语。

文化程度高的人,注重对自己的保护,也较少采用这种方式,文化程度不高的人往往用这种方式。

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对文化的保护,这种方式也在很多情况下被其他方式取代。

2.为什么在我国文化中如此重视谦虚?在改革开放的二十年中在这方面有无变化?答:古代讲“礼”,实际上是维护统治秩序,在言行举止方面讲求礼制,在交往中也是将自己置身于等级差别中。

礼的核心是天地人伦的上尊下卑。

这与较强的群体观念有关,之所以谦虚,是为了不显露自己,为了和大家搞好关系。

改革开放后发生了一些变化,主要因素是:经济地位;女子地位;国际影响。

3.为什么我国在许多地方有送重礼的习俗?近年来有无变化?答:“礼尚往来”是我国文化习俗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在送礼时十分重视礼物的价值,一般说来,礼品越贵重,就越说明对于对方的尊重。

对方的社会地位越高,礼品就越要贵重,否则“拿不出手”。

中国人之所以看重送礼是因为人们希望通过送礼加深与亲戚朋友的关系,扩大自己的关系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章交际
1.在汉语中“交际”与“传播”的词义有何异同?
答:(1)同:“交际”与“传播”这两个词来源于同一个英语词汇communication。

因此,无论是用“交际”或是用“传播”,实际上讲的是同一个概念。

(2)异:之所以在汉语中使用了不同的词汇,主要是由于学者们具有不同的学术背景。

有语言学背景的学者大多使用“交际”一词,而从事传播学教学和研究的学者都采用“传播”一词。

2.为什么人类不能没有传播?
答:人类不能没有传播的原因主要有:
(1)传播与人类的历史同样长。

自从有了人类,就产生了传播。

人类要生存,就必须相互交流,就需要传播。

没有传播,也就没有人类。

传播是对于人的社会性的确定。

(2)事实上,不仅是人类传播,动物之间也传播,只是手段方式不同。

尽管传播的历史很长,但是,传播学的历史却很短。

(3)学者们一般认为,传播学大致形成于30~40年代的美国。

传播学的奠基者有着十分不同的学术背景,有的是政治学家,有的是心理学家,有的是社会学家。

正是由于学者们的不同学术背景和观点,因此,他们对于传播的界定也就呈现出异彩纷呈的局面。

3.传播在人类历史上起了什么作用?
答:传播在人类历史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948年,传播学家拉斯韦尔概括了人类传
播的三项基本社会功能:
(1)环境监控功能。

自然和社会环境是在不断变化的,人类必须及时了解和把握环境的变化,以便调节自己的行为来适应这些变化。

传播起着一种“瞭望哨”的作用,帮助人类及时收集和提供关于环境变化的信息。

(2)社会协调功能。

社会是一个建立在分工与协作基础上的有机体,只有实现了社会各部分的沟通、协调与统一,才能作为一个整体有效地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

传播是社会的“神经系统”,有了这个系统,社会才能实现正常运转。

(3)文化传承功能。

有了高度发达的传播系统,前人的文化遗产、经验、智慧、知识才能被记录、积累、流传下来,后人才能在前人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传播对维持人类社会、国家和民族的存续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4)在拉斯韦尔概括的三种功能的基础上,传播学家赖特在1959年又补充了第四项功能,即“提供娱乐”,并称为“传播的四项基本社会功能”。

施拉姆又在此基础上指出了传播的经济功能,指出大众传播能够开创经济行为。

4.《人民日报》属于组织传播还是大众传播?
答:《人民日报》属于大众传播。

组织传播是在学校、公司、工厂、机关、军队、党派、群众团体等内部的传播。

大众传播是职业化的传播机构利用机械化、电子化的技术手段向不特定的多数人传送信息的行为或过程。

这包括报刊杂志、广播电视、因特网上的各种信息等。

因此,《人民日报》属于大众传播的范畴。

5.你认为传播还可以采取什么别的模式?
答:对于传播的模式存在许多不同的看法。

总的说来,早期的看法比较简单,对于干扰
因素、反馈以及社会环境等考虑较少,而后期人们的认识越来越深入,对于传播模式不断作出修正,更准确地反映传播的真实情况。

(1)早期影响最大的传播模式是Harold Lasswell提出的。

他的模式通常被称作5W 模式,即:Who(谁);says What(说什么);in What channel(通过什么渠道);to Whom (对谁);with What effects(得到什么效果)。

这个模式的特点在于它的简明扼要,把传播的过程清清楚楚的表现出来,对于传播学需要研究的几个主要环节都明确地指出,据此人们可以进行传者研究、内容研究、媒介分析、受者研究以及效果研究等。

(2)1949年,Claude Shannon和Warren Weaver共同提出了另一个线性模式,他们的模式把媒介作了分解,同时增加了另一个要素:信号以及干扰因素:噪音。

这一模式对于传播的过程虽然比5W模式有了更细致的分析,考虑也更周到,但是它并未根本解决线性模式的缺陷。

(3)在50年代,Charles Osgood和Wilbur Schramm提出循环式的模式,把反馈这一重要概念加入到传播过程中。

(4)之后,社会学家Jack Lyle和M·Lyle把传播过程看作是社会过程之一,把传播置于总的社会环境中考察,从而涵盖了传播的外部结构。

6.了解传播模式对于人们分析跨文化交际有什么帮助?
答:研究传播模式对于人们深入了解跨文化交际有重大的意义。

(1)从传播的过程人们可以看出编码和译码是两个最容易出问题的环节
即使在具有相同的语言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进行交际也可能出现编码与译码不一致的情况。

在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进行交际时自然更可能出现误解。

比如美国人表示友好这一讯息时可以说:“We must get together soon.”并没有邀请对方吃饭的意思。

也就是说,
他编码时使用的符号并没有邀请的含义。

但是,一个不了解美国文化的中国人在译码时却常常会得出邀请的讯息。

(2)Lyle的传播模式的特点是把传播放在社会环境中考察
无论是传者或是受者都受到周围群体的影响,同时,所有的传播都不能脱离大的社会环境。

这对于人们了解跨文化交际的过程有很大的启发。

人们观察人们的跨文化交际过程,不能孤立地看,而是要考虑到传者和受者的周围的群体以及整个的社会环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