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雷暴
航空气象习题集
《航空气象》练习题第一章大气的状态及其运动1. 构成大气的基本成分有哪些?二氧化碳和臭氧有什么作用?2. 什么叫气温垂直递减率,什么是等温层和逆温层?3. 大气分层的主要依据是什么,大气可分为哪几层?4. 对流层和平流层有哪些基本特征,它们对飞行有什么影响?5. 什么是标准大气?标准大气有什么作用?6. 引起大气温度变化的原因是什么,什么叫气温的绝热变化?7. 气压随高度是怎样变化的,影响气压随高度变化的因子是什么?8. 什么是本站气压、场面气压、标准海平面气压和修正海平面气压?各有什么用处?9. 气压水平分布的基本形式有哪些?如何根据等压线的分布来判断水平气压梯度的大小?10. 空气湿度指什么?常用的表示空气湿度的物理量有哪些?11. 基本气象要素如何影响飞机性能和仪表指示?12. 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含水汽量多的气块与含水汽量少的气块哪个重些?13. 解释“下雪不冷化雪寒”这句谚语。
14. 说明γ、γ、dγ、mγ的物理含意。
15. 地面气温为18℃,一空气块干绝热上升到2 000 m高度时,其温度是多少?再下降到800m高度,其温度又是多少?16. 地面气温为t0,一架飞机上升到离地Z m高,同时地面一未饱和空气块也上升到此高度,求:飞机温度表示度和气块温度的差值。
17. 飞机按气压式高度表指示的一定高度飞行,在飞向高压区时,其实际高度如何变化?飞向低压区时情况又如何?18. 试比较下面两块体积相同的空气块,哪块水汽含量多,哪块饱和程度大?习题18图19. 地面一空气块温度为25︒C,露点17︒C,该空气块需上升多少高度才会饱和?20. 解释:冬季夜间停放在地面的飞机,有时机体表面会结霜;停放在地面过夜的飞机,如油箱未加满油,可能会引起油箱积水。
21. 什么叫风,气象风的风向、风速是如何表示的?22. 形成风的力有哪些,北半球地转偏向力的方向如何?23. 自由大气和摩擦层中的风压定理是如何表述的,区别在哪里?24. 摩擦层中风的变化方式有哪些,变化原因是什么?25. 自由大气中风的变化原因是什么?什么是热成风?26. 山谷风和海陆风是如何形成的?27. 什么是焚风?它会带来什么样的天气?28. 风是如何影响飞行的?29. 空气垂直运动的形式有哪些?30. 什么是对流,对流的发展需要什么条件?31. 什么是对流冲击力,可分为哪两类?32. 什么是大气稳定度,如何判断大气稳定度?33. 画图说明在北半球自由大气中,航线通过低压槽和高压脊时的风向变化情况。
防雷安全知识培训ppt课件
VTS设备防雷-发射塔
避雷针的 等效电路
避雷针的作用
I
RZ
VTS设备防雷-机房
机房防雷的一个很重要的概念是等电位; 防静电地板、金属吊顶、金属门窗、机柜(箱、
壳)、支架、线桥等等金属物体应作好等电位连接 处理; 类似集装箱的金属房屋是最好的屏蔽措施,如遇高 电位,其整体为均势电位,不产生电位差; 接地电阻的大小为非必要概念,不必苛求极小接地 电阻
主配电柜 避雷器
SEB
电表
分配电柜
浪涌避雷器 器
PEN
kWh
LPZ 0
EBB
LPZ 1
LPZ = 防雷保护区 SEB =配电柜
EBB =等电位连接排
EBB LPZ 2
设备 浪涌避雷
L1 L2 L3 PE N
感应雷防护-等电位连接
等电位汇流排
EBB
电源
外部防雷系统
水管
燃气管 阴极保护输送管
Z
基础接地极
基于综合防护的七点防雷措施
①选取适宜的接闪方式:雷电能量有50%可直接流入大地,还有50% 的能量将通过各种感应方式,平均流入外露的各电气通道(如电源 线、信号线和金属管道等)。
②安全引导雷电入地:作好雷击电流引下工作,避免雷击电流旁向 闪击,最大限度的消除雷电流对电子设备的感应作用。
③完善的共地措施:首先是由降阻剂、接地棒和铜带的配合使用, 达到更低的地电阻。然后利用地极间的瞬态连接技术,达到电源地 、防雷地、保护地和信号地之间的电位平衡,形成共地系统,防止 雷电通过接地系统对设备的反击。减少感应雷击对弱电设备的感应 损坏。
防雷安全知识培训
课程内容
第五章-天气系统
地面呈辐散状,范围较大 最大:亚洲的3/4 最小:几百km
3、气旋与反气旋的强度
用气旋与反气旋的中心气压值的高低来表示
①气旋:中心气压值愈低,其强度愈大。
平均P: 1010-970hPa (Pmin=887hPa, 1973.10.6菲律宾东部洋面生成 的台风的中心气压值) 当气旋中气压值变化时: 若升高----填塞 若降低----加深
2、夏季:
①变性的热带海洋气团: 除西北小部分 外全国都受其影响;
②变性的极地大陆气团: 影响长城以北 及西北,天气晴朗,但与暖湿气流相 遇会产生降水;
③变性的热带大陆气团:源于中亚,天 气晴、热、干;
④赤道气团:源于赤道海面,高温、高 湿,可产生雷雨。
3、春秋:
属过渡季节,主要受变性的极地 大陆气团和变性的热带海洋气团 的影响。
②反气旋:中心气压值愈高,其强度愈大。
平均P:1020-1030mb (Pmax=1083.8mb, 1968.12.31中西伯
利亚北部产生的寒潮。 当反气旋的气压变化时:
若升高---加强 若降低---减弱
4、气旋与反气旋的分类
名称 分类
按形成和活 动地区分
气旋
温带气旋 热带气旋
反气旋
极地反气旋 温带反气旋 副热带反气旋
特点:与第一型冷锋相似,但静止锋的坡度较 小,仅有1/200,云雨区的宽度较大,但降水 强度不大,呈连续性降水,阴雨天往往可持续 多日。
由于锋面坡度小,暖空气要爬升到一定高度 后才能达到凝结高度而形成降水,所以降水区 往往离锋有一定的距离。
在冬季,我国华南一带常有这种静止锋,统 称华南准静止锋,江南地区的“清明时节雨纷 纷”即由此产生。
3、天气:因内部盛行下沉气流,空气干燥,
航空气象知识点
第1-4章选择填空,名词解释;5、6章简答选择 10个(20分);填空 10个(20分);名词解释 15分;电码翻译 30分;简答 10个(30分)第一章大气的状态及运动1、本站气压:气象台气压表直接测得的气压。
由于各测站所处地理位置及海拔高度不同,本站气压常有较大差异。
2、场面气压:指航空器着陆区(跑道入口端)最高点的气压。
场面气压也是由本站气压推算出来的,为了准确计算飞机起降时相对于跑道的高度。
3、场面气压高度:指飞机相对于起飞或着陆机场跑道的高度。
在起飞和着陆阶段为了使气压高度表指示场面气压高度,需按场压来拔正气压式高度表,使得高度指针位于零值刻度。
4、测高仪表:无线电高度表、气压式高度表无线电高度表:测高原理:天线向地面发射无线电波,经地面反射后,再返回飞机。
测高是测量电波往返传播的时间Δt。
特点:较精确地测得飞机距地表的距离,对地形变化敏感,既是优点也是缺点。
用途:①用于校正仪表②复杂气象条件下的飞机起飞和着陆气压式高度表:高灵敏度的空盒气压表注意:高度表刻度盘是在标准大气条件下按照气压随高度的变化规律而确定的。
含义:在标准海平面上(气压为1个标准大气压)高度值为零。
5、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气温、气压和空气湿度的变化都会对飞机性能和仪表指示造成影响,这种影响主要是通过它们对空气密度的影响实现的:6、密度高度指飞行高度上的实际空气密度在标准大气中所对应的高度。
密度高度表示了密度随高度变化的特征。
密度高度对飞行的影响:低密度高度能增加飞机操纵的效率;高密度高度则降低飞机操纵的效率。
飞机操纵的效率:指飞机的操作性能,这种操作性能受大气密度影响很大。
机翼的升力(或螺旋桨的推力)受其周边的空气速度和空气密度所影响,在高密度高度的地区,需要额外的动力来弥补薄空气的不足,升力下降,发动机功率下降,喷气发动机的推力下降,飞机性能变坏且起飞和降落的距离加长,上升率和升限也降低。
根据实测结果,当气压维持不变,气温每升高10℃,起飞所需跑道长度增加13%,落地增加5%;反之亦然。
第二讲-雷暴及其他对流性天气总结
二、雷暴活动的特征
雷暴的移动与传播
雷暴的传播:是指在原来雷暴的周围产生出新雷暴的现象。
结
论:一般雷暴移动方向与对流层中平均风的风向相
一致。强烈雷暴通常偏向对流层中层风之右。
天气系统雷暴的移动与天气系统方向相同。
“东闪日头,西闪雨”;“雷暴不过河,雷暴不过山”
雷暴的季节变化
一年中雷暴出现最多的季节是夏季(特别是在6、7、8月),
(3)云体下半部较暗,并有中心黑暗区;云体上部边缘呈 黄色(云中已有冰雹形成); (4)周围有旺盛的浓积云伴随; (5)有垂直闪电。 2. 较弱雷暴云的特征 (1)云体结构松散,砧状云顶有与下部云体脱离的趋势; (2)有水平闪电。
云中飞行时对雷暴的判断
1.根据无线电罗盘指针判断 2.根据通讯受的干扰来判断 3.根据天气现象来判断颠簸逐渐增强,大量降水和积冰 的出现,是飞进雷暴云的标志。
下击暴流(downburst)
定
义:能引起地面或近地面出现大于18米/秒雷暴大
风的那股突发性的强烈下降气流,称为下击暴流。
结
构:下击暴流在地面的风是直线风,即从雷暴云下
基本呈直线状向外流动,水平尺度为4~40千米。
微 下 击 暴 流:微下击暴流出现在下击暴流之中,水平尺度为 400~4000米,地面风速在22米/秒以上,下降气流速度可达 几十米/秒。
形成:它是在暖锋向前移动时,由暖湿不稳定空气沿暖锋上升而形成的。 在850hPa或700hPa上有切变线配合时,暖锋上才比较容易出现雷暴。 特点:与静止锋雷暴相似。
暖锋雷暴在一天中的任何时刻都能出现,但夜间出现更多些。
2.冷涡雷暴 北方冷涡雷暴: 常出现在我国东北和华北地区,出现时,天气
变化很突然,有明显的日变化,多出现在午后 或傍晚。 南方冷涡雷暴:主要指西南涡。西南涡东移时,辐合上升运动 加强,在西南涡的东部和东南部偏南气流中产 生雷暴。 3.空中槽和切变线雷暴 形成:夏半年,槽线和切变线附近气流的强烈的辐合,能产生较 大范围的强烈上升运动,有利于雷暴的形成。 特点:空中槽雷暴常沿槽线呈带状分布,或呈零星块状分布。 4.副热带高压(太高)西部雷暴 在副热带高压西部,雷暴常发生在高压脊线以北的西南气 流中,且副高在西进或东退时,出现较多。
雷暴云概况
一次中尺度 对流系统上 升气流外部 的基本电场 分布和由电 场分布推算 出的一维电 荷分布
16次探空得到每次中尺度对流系统的电荷分 布
在上升气流区内、外部的电荷结 构有明显的差别。
在上升气流外部的电场结构和电 荷结构较复杂。
最近研究结果:
反极性电荷结构:
雷暴云中部是主正电荷区, 上部为负电荷区。
雷暴云产生的电场
雷暴云在地面产生的电场一直是用来衡量 雷暴强弱的一个重要参量。
6
雷暴云产生的电场的理论计算
对于垂直偶极性电荷结构的雷暴, E1表示为:
( ) ( ) E1
=
1 2πε
⎡ ⎢ ⎢
⎣
QP ZP D2 + ZP2
3/2 −
QN ZN D2 + ZN2
⎤ ⎥ 3/2 ⎥ ⎦
对具有垂直三极性电荷结构的雷暴, E2可表示为:
雷暴的活动规律—地区性和季节性
低纬度多于中纬度,中纬度多于高纬度 同纬度山地多于平原,内陆多于沿海 一年当中雷暴多出现在夏季,其次是春季和秋季 一天当中,多出现在下午
1
雷暴分类:
1、单体雷暴:只有一个单体组成,强度弱, 只有
5~10km,寿命短,只有十几分钟 2、多单体雷暴:有一连串有序的不同发展阶段的雷
的正电荷现露出来,这时会观测到雷雨云电 场的阻尼振荡,这一现象叫EOSO,即雷暴 结束时的震荡
2
典型雷暴单体形状、高度、对流风场示意图
秃积雨云
雷暴云的移动
1、移动或平流 2、强迫传播 3、自传播过程
鬃积雨云
云雾粒子的电荷
云雾粒子电荷的大小和极性的决定因素: 云雾类型 云雾发展的不同阶段和云雾的不同部位 云雾的微观条件和宏观条件等 云雾粒子电荷的不同观测结果之间差别较大
雷暴的概念及形成原理
雷暴的概念及形成原理雷暴是伴有雷击和闪电的局地对流性天气。
它产生在强烈发展的积雨云中,伴有强烈的阵雨或暴雨,有时伴有冰雹和龙卷。
产生雷暴的积雨云,称做雷暴云。
【雷暴发生的条件】雷暴会在大气不稳定时发生,并且会制造大量的雨水或冰晶。
通常其发生有三种特定情况:➢地球大气层低空带的湿度很高,这可以由露点温度观察得到➢高空与低空的温度差异极大,亦即是气温递减率极大➢冷锋(使暖气团抬升)受到外力的逼迫而汇聚PS:阻挡层是指温度递减率很小、等温或逆温的气层。
又称:稳定层、等温层、逆温层,还常称“暖盖”。
作用:①限制、抑制对流的发展;②积聚不稳定能量,使积聚的不稳定能量集中释放。
【雷暴的分类】根据冲击力可以将雷暴分为:热雷暴、地形雷暴、天气系统雷暴(锋面雷暴、冷涡雷暴、空中槽和切变线雷暴、副热带高压(太高)西部雷暴)➢地形雷暴:它是暖湿不稳定空气在山脉迎风坡被强迫抬升而形成的雷暴。
在山岭地区,当暖空气经过山坡被强迫上升时,在山地迎风的一面空气沿山坡上升,到一定高度变冷而形成雷云;但到了山肪背风的那一面,空气沿山坡下沉,温度升高,雷雨消散或减弱。
特别是在滨海的山岳地带,近海的一面山坡上便常易有雷雨发生,这是由于海风潮气特重的缘故。
➢热雷暴:因热力抬升作用而形成,多发生在单一气团内部。
常常出现在大陆夏季闷热、无风和晴朗的夏天的午后。
➢锋面雷暴:在两个大的气团移动的界面上,也就是在冷气团和暖气团相遇的锋面上发展起来的雷暴。
这时冷空气总在暖空气下面,排挤暖而湿的空气,并把它抬升起来,于是引起当地的天气的急剧变化。
冷锋、暖锋、静止锋上都可产生雷暴,但以冷锋雷暴出现最多,强度也较强,而暖锋雷暴较少。
【雷暴的生命周期】雷暴的生命周期有三个阶段,分别是积云阶段、成熟阶段及消亡阶段。
➢积云阶段:云较四周的空气暖和,因此云内部的空气加速向上升,并很快升到温度远低于凝点的高度。
所以四周大量的小水点、冰晶或雪片向云内汇聚,这时只有不断增强的上升气流而没有下降气流。
第二讲 雷暴及其他对流性天气分析
一、雷暴的种类
热雷暴
定义: 由热力对流产生的雷暴称热雷暴。 形成: 夏季午后近地层空气受地面辐射而迅速增温,气层趋向
于不稳定;由于地表性质分布不均,会有热力对流产生。如果 空气中有充沛的水汽,积状云就会迅速发展成雷暴。夏季晚上 热雷暴也能在高空出现。冬季,能出现在沿海。 特点: 范围小、孤立分散、各个雷暴云间有明显间隙,有明显 的日变化。
3) 有强烈的湍流、积冰、闪电、阵雨和大风。
3. 消散阶段,其结构:
1) 下降气流遍布云中,云中等温线向下凹;
2) 云体向水平方向扩展,云体趋于瓦解和消散。 ➢ 阵风锋:雷暴云中强烈下降气流的前缘。
一般雷暴过境时的地面天气
1. 气温
雷暴来临之前地面气温高,雷暴过境气温骤降,冷空气中心气温最 低。
(2)静止锋雷暴
定义:静止锋雷暴是由暖湿不稳定空气沿锋面上升,或是由低层气流辐合 上升而形成的。它多出现在地面锋线的两侧,呈分散的块状分布。 特点:范围较广,持续时间长(可连续几天内都出现),雷暴云常隐藏在深 厚的层状云系中。准静止锋雷暴常有明显的日变化,多产生在后半夜,白天逐渐减弱
或消散。
(3)暖锋雷暴
4. 阵雨:
雷暴降水一般是强度较大的阵雨,通常在雷暴活动时突然 发生。
5. 雷电
发 生:在雷暴云中,云与地面、云与云间都会出现闪电。
电荷分布:云的上部带正电荷,中部和下部带负电荷,云底局部带正电荷
电荷的形成: 由于温差电效应、冻结电效应和分裂电效应等作用,使云滴之 间产生电荷交换,小云滴带正电荷,大云滴带负电荷。上升气流将小云滴 带到云的上部,而较大的云滴则留在云的中下部。
冰雹
在成熟阶段的雷暴云中,飞行高度为3000~9000米时, 遭遇冰雹的可能性最大,在地面没有降雹的情况下,空中飞 机仍有遭受雹击的可能。在积雨云砧下面飞行时,也有可能 被冰雹击伤。飞机最好在距雹云10千米以外飞行。
第二讲 雷暴及其他对流性天气
第二节 雷暴的种类及活动特征
• 知识要点:
热雷暴、地形雷暴、天气系 统雷暴的形成条件; 热雷暴、地形雷暴的特点; 雷暴的移动和传播规律
• 课前提问:
我国夏天为什么多雷暴?
一、雷暴的种类
热雷暴
定义: 由热力对流产生的雷暴称热雷暴。 形成: 夏季午后近地层空气受地面辐射而迅速增温,气层趋向 于不稳定;由于地表性质分布不均,会有热力对流产生。如果 空气中有充沛的水汽,积状云就会迅速发展成雷暴。夏季晚上 热雷暴也能在高空出现。冬季,能出现在沿海。 特点: 范围小、孤立分散、各个雷暴云间有明显间隙,有明显 的日变化。
形成:它是在暖锋向前移动时,由暖湿不稳定空气沿暖锋上升而形成的。 在850hPa或700hPa上有切变线配合时,暖锋上才比较容易出现雷暴。 特点:与静止锋雷暴相似。 暖锋雷暴在一天中的任何时刻都能出现,但夜间出现更多些。
2.冷涡雷暴 北方冷涡雷暴: 常出现在我国东北和华北地区,出现时,天气 变化很突然,有明显的日变化,多出现在午后 或傍晚。 南方冷涡雷暴:主要指西南涡。西南涡东移时,辐合上升运动 加强,在西南涡的东部和东南部偏南气流中产 生雷暴。 3.空中槽和切变线雷暴 形成:夏半年,槽线和切变线附近气流的强烈的辐合,能产生较 大范围的强烈上升运动,有利于雷暴的形成。 特点:空中槽雷暴常沿槽线呈带状分布,或呈零星块状分布。 4.副热带高压(太高)西部雷暴 在副热带高压西部,雷暴常发生在高压脊线以北的西南气 流中,且副高在西进或东退时,出现较多。
云中飞行时对雷暴的判断
1.根据无线电罗盘指针判断 2.根据通讯受的干扰来判断 3.根据天气现象来判断颠簸逐渐增强,大量降水和积冰 的出现,是飞进雷暴云的标志。
使用气象测雨雷达和机载气象雷达探测雷暴
第五章、雷暴云
反极性电荷结构:
雷暴云中部是主正电荷区, 上部为负电荷区。
二、雷暴云产生的电场
雷暴云在地面产生的电场一直是用来衡量
雷暴强弱的一个重要参量。
云带电时静电场偶极子模式
单极性电荷分布时的电场 空间的电荷与地下的部分构成偶极子
双极性电荷分布时的电场:
对于离云荷电中心电场为零的距离D0为
D0 Z p Z N
在大陆中,夏季常常有这样的雷暴,它出现在闷热、无 风和晴朗的夏天的午后。而下层空气受热的作用在个别的 高处和小山上又特别明显,因而这种地方出现的热雷暴也 特别多。 这些雷暴伴有强烈的暴雨,发展得很快,下得很急,往 往还带有冰雹和无数的闪电,但雷暴的分布极不均匀
2)锋雷暴: 是在两个大的气团移动时,在界面上, 也就是在冷气团和暖气团相遇的锋面上 发展起来的。这时冷空气总在暖空气下 面,排挤暖而湿的空气,并把它抬升起 来,于是那个地方的天气就急剧地变化。 按照冷暖空气流动的情况,可以把锋分 做两类: 暖锋雷暴 冷锋雷暴
⑴ 暖锋雷暴:当暖空气流动到原有冷空气区域时,暖空气沿着 冷空气斜坡往上升,在上升过程中产生变冷凝结作用产生的雷暴。 因为暖空气沿着冷空气的斜坡慢慢往上爬,作用并不剧烈,雷暴 的强度一般不大。但这种雷暴分布的范围广,持续时间较长,雨 量较多,常以暴雨形式出现,下雨时多半在夜间。 ⑵ 冷锋雷暴:当强冷空气流像楔子一样侵入原来较轻而暖湿的 气团时所形成的雷暴是,也叫做寒潮雷。由于冷空气往往来势很 猛烈,它比前一种雷暴来得猛烈,是雷雨中最强烈的一种,常在 短时间内成为特大暴雨,因而危害最烈。
底部阴暗,云底很低。
多云或阴,有雷阵雨, 伴有大风雷电,有 时产生冰雹,龙卷 等
云是大气中闪电的重要载体,但并非 所有的云都行形成闪电
民航概论复习
民航概论复习民航概论复习第⼀章总论第⼀节民⽤航空基本概念【⼀】1、航空器制造业(也称航空制造业)是整个航空业的基础。
航空制造业研究和使⽤着最新的技术,制造出适⽤于各种⽬的和使⽤条件的航空器以及配套的设备,他也是机械⼯业领域中的⼀个重要的部门。
2、军事航空是为了保卫国家以及维护国家内部安定⽽进⾏的军事性质的航空活动。
(空军,警察,海关等)3、民⽤航空使⽤航空器从事民间性质的活动。
【⼆】民⽤航空的定义和分类定义:使⽤各类航空器从事除了军事性质(包括国防、警察和海关)以外的所有的航空活动称为民⽤航空。
民⽤航空分为两个⼤的组成部分。
⼀个是商业航空,另⼀个是通⽤航空。
第三节民⽤航空的发展及历史1、民⽤航空的开始—德国⼈⽤⽓球运送邮件和乘客2、英国科学家凯利,德国科学家林塔尔和其他⼀些科学家的研究在空⽓动⼒的理论上、飞机的构造和操作的实践上为飞机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3、世界上第⼀部国家间的航空法--《巴黎公约》4、1919年初德国⾸先开始了国内的民航运输,同年8⽉英法开通了定期的空中客运,民⽤航空的历史正式揭开了。
随后欧洲的⼏个航空公司组建了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
5、1919年是民⽤航空正式开始的⼀年。
6、最早国际航空公司—1919年荷兰皇家航空公司成⽴7、1936年中国开通了第⼀条国际航线⼴州—河内8、中国在1920年开始建⽴了第⼀条航线北京—天津【两航起义】1949年11⽉9⽇当时总部迁到⾹港的中国航空公司和中央航空公司的总经理刘敬宜和陈卓林宣布两个航空公司4000余名员⼯起义,服从中央⼈民政府领导,并率领12架飞机飞回祖国⼤陆。
第⼆章民⽤航空器第⼀节民⽤航空器的分类和发展国际民航组织对航空器的定义‘任何可以从空⽓的反作⽤⼒取得⽀撑⼒的机器,但这⾥的空⽓反作⽤⼒不包括由空⽓对地⾯的反作⽤⼒’。
【旅客机】按国际上通常的标准,航程在3000公⾥以下者为短程客机,3000到8000公⾥为中程客机,在8000公⾥以上为远程客机。
雷电学原理复习大纲
一、连续电流:地闪的连续电流过程是雷暴云中局地荷电中心在闪击之后沿闪电通道
对地的持续放电过程,它可引起慢而大幅度的地面电场变化,且云下的闪电通道持续发光。
二、J过程:J过程是在回击之间发生在云内的过程。它以相对稳定的电场变化为特征,
持续时间为几十毫秒。J过程不伴随有云地之间通道亮度的突然增加。分离机制,假定云中电荷不是来自于水成物的起电和重力沉降,而是晴天空间电荷,地面的电晕和来自云顶的宇宙射线提供的,正、负电荷在垂直气流的作用下被分离,形成了正的偶极性电荷结构。
第七章雷电的基本物理过程
1.按照闪电的起始位置和传输位置,闪电分为那些类型?
闪电发生位置:云闪:云内闪电;云际闪电;云空闪电,地闪:正地闪;负地闪.
2.什么是电离率?电离率与什么有关?各种电离源对大气的电离特点?
电离率:描述电离源对大气电离的能力,定义为单位体积和单位时间内大气分子被
电离源电离为正负离子对的数目
大气的电离率取决于电离源的强度和大气的密度
各种电离源特点:
(1)地壳中的放射性物质发出的放射线: 射线是地壳中各射线中主要电离源。地壳中放射性物质发出的各种射线强度在穿越大气时随高度迅速减小,对大气电离率也随之减小。对大气的电离主要局限于离地面1km高度的大气层中。(2)大气中的电离源: 射线是大气中放射性物质发射的射线的主要电离源。由于大气中放射性物质含量随高度减小,所以它对大气的电离率随高度也迅速减小。对大气电离主要局限于5km高度以下的大气。
晴天大气电导率随高度的分布,与晴天大气轻离子浓度和大气轻离子迁移率随高度的分布有关,其总效果是晴天大气电导率随高度单凋递增。
4.大气体电荷密度的定义?
定量描述大气体电荷的状况,单位:C/ .
童年前六章读书笔记400字
童年前六章读书笔记400字童年是著名俄国作家托尔斯泰的自传体小说,共分为十四章。
下面我将为大家整理童年的前六章的读书笔记,并提供相关参考内容。
第一章:地主庄园在这一章中,作者回忆了自己童年时代生活在一个大庄园里的情景。
他描述了庄园里的房子、花园和周围的自然环境,并触及了庄园主人家的贵族生活和仆人的劳动。
同时,作者对于人与自然的关系产生了深刻的思考和感悟。
参考内容:介绍俄国农村庄园的历史背景、庄园经济的运作方式,以及当时贵族和农民的生活状况。
第二章:自由这一章主要讲述了作者童年时期的教育问题。
作者不愿按照传统学校教育的规定而接受教育,他渴望自由和探索。
他对自然的观察和对父亲的学问有自己独特的理解,并展示出敏锐的洞察力和思考能力。
参考内容:分析当时俄国农村和城市的教育体系,探讨传统教育与自由教育的区别及其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第三章:猎人作者在这一章中回忆了自己童年时代的打猎经历。
他描绘了自己对于猎物的追逐和捕获的过程,并通过这个经历探索了生命的意义和动物与人的关系。
参考内容:探讨狩猎在俄罗斯社会和文化中的地位和意义,以及人类与动物之间的关系和道德问题。
第四章:1885年的夏天这一章中,作者回忆了童年时代的一个夏天。
他描述了夏季的自然景色、农田和农活,以及人们的生活和欢乐。
他通过对夏天的描绘,展示了自己小时候对于世界的兴奋和好奇心。
参考内容:介绍俄国夏季的自然景观和农业活动,探讨夏季对于儿童童年的意义。
第五章:雷暴这一章主要讲述了作者童年时代遭遇雷暴的经历。
作者描绘了雷电交加的场景、人们的恐惧和对于天气变化的观察。
他通过对自然现象的思考,表达出对于有关神秘力量和宿命的探索。
参考内容:分析当时俄罗斯人民普遍的迷信观念,探讨自然现象对于人们信仰和心理的影响。
第六章:音乐这一章中,作者回忆了自己童年时的音乐体验。
他描述了音乐对于自己的吸引力和受众的反应,同时通过回忆童年时代的音乐会场景,表达了对于艺术的热爱和追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下击暴流
雷暴云的强烈下降气流达到地面,向四周围猛烈散开, 雷暴云的强烈下降气流达到地面,向四周围猛烈散开, 引起地面或近地面≥18m/s以上的雷暴大风 以上的雷暴大风, 引起地面或近地面≥18m/s以上的雷暴大风,这种强下降气 流就是下击暴流。 流就是下击暴流。 它的水平尺度一般为4—10千米,常引起低空强烈的水 它的水平尺度一般为4 10千米, 10千米 平和垂直风切变,严重影响低空飞行活动。 平和垂直风切变,严重影响低空飞行活动。 微下击暴流: 微下击暴流:在下击暴流的整个直线气流中常嵌有直径 不足4千米的小尺度辐散型气流,其地面风速达22m 22m/ 以上, 不足4千米的小尺度辐散型气流,其地面风速达22m/s以上, 称微下击暴流或微下冲气流。 称微下击暴流或微下冲气流。 这种微下击暴流能诱发出极强的垂直风切变和水平风切 对飞行威胁特别大,它所带来的强风, 变,对飞行威胁特别大,它所带来的强风,对地面设施会造 成严重破坏。 成严重破坏。
四、闪电
电场强度:3百万伏/米 电场强度: 百万伏/ 电流强度: 20万安培 电流强度:3万—20万安培 20 瞬间气温:1.5—3万度 瞬间气温:1.5 3
对飞行危害最多的, 对飞行危害最多的, 是雷暴的强大电场 电场。 是雷暴的强大电场。
闪电的危害: 闪电的危害:
强大电流通过机身,飞机的某些部位,如天线、机翼、 1. 强大电流通过机身,飞机的某些部位,如天线、机翼、 尾翼、雷达天线罩等,易遭雷击。 尾翼、雷达天线罩等,易遭雷击。机身易被电流击成小洞或凹 形斑点。非金属材料遭破坏。 形斑点。非金属材料遭破坏。 2. 闪电点燃油箱中的气体,造成燃烧或爆炸。 闪电点燃油箱中的气体,造成燃烧或爆炸。 强大的电场可使无线电通信中断, 3. 强大的电场可使无线电通信中断,电子设备受到干 个别部件磁化,磁罗盘出现误差,全罗盘指向雷暴。 扰,个别部件磁化,磁罗盘出现误差,全罗盘指向雷暴。 4. 可导致飞行员夜间眼睛短时失明。 可导致飞行员夜间眼睛短时失明。 外界气温± ℃范围内,又遇雨和乱流时,易造雷击。 外界气温±5℃范围内,又遇雨和乱流时,易造雷击。 避免办法:应距云体 千米 千米外 应选择± ℃ 避免办法:应距云体40千米外,应选择±5℃高度范围外 飞行。 飞行。
三、强雷暴
(一)超级单体雷暴:超级单体风暴是只有一个巨大 超级单体雷暴: 单体发展成的猛烈强风暴。 单体发展成的猛烈强风暴。 (二)多单体雷暴:多单体风暴是由多个处于不同发 多单体雷暴: 展阶段的雷暴单体组成的,排成一列的强大雷暴群。 展阶段的雷暴单体组成的,排成一列的强大雷暴群。 (三) 飑线雷暴:飑线风暴是由排列成带状的多个雷 飑线雷暴: 暴或积雨云群组成的强对流天气带。 暴或积雨云群组成的强对流天气带。
(二)成熟阶段
开始标志: 开始标志:降水 主要特征: 主要特征:
1. 强烈的上升气流 (25—30m/s) ) 2. 降水产生了下沉气流(10—15m/s) 降水产生了下沉气流( ) 3. 云体上部由冰晶和雪花组成,中部由 云体上部由冰晶和雪花组成, 过冷水滴、冰晶、雪花组成, 过冷水滴、冰晶、雪花组成,下部为水滴组 成 4. 强烈的下降气流及冷空气到达地面引 起地面气压急升,气温聚降,风向突变, 起地面气压急升,气温聚降,风向突变,风 速剧增 5. 云中电荷不断聚积,电位梯度不断增 云中电荷不断聚积, 大,出现闪电和雷声 6.各种恶劣天气相继出现 布:云中冰雹多于地面: 分布:云中冰雹多于地面:
冰雹最强烈的范围是3000 9000m 冰雹最强烈的范围是3000—9000m。云砧 3000 9000m。 外也可能遭雹击,由于飞机在空中速度大,直 外也可能遭雹击,由于飞机在空中速度大, 2cm冰雹便可打坏飞机 径1—2cm冰雹便可打坏飞机,所以应距雷暴云 2cm冰雹便可打坏飞机, 8000m以外飞行。 8000m以外飞行。 以外飞行
第三节 在雷暴区飞行应注意的问题
一般情况下,应避免在雷暴区飞行, 一般情况下,应避免在雷暴区飞行,但紧急情况下需 要穿越时应采取安全措施。 要穿越时应采取安全措施。 一、起飞前应了解雷暴区的天气情况 二、飞行中应判明雷暴区的情况: 飞行中应判明雷暴区的情况: (一)根据云的外貌如云砧方向、云的颜色判断 根据云的外貌如云砧方向、 (二)根据无线电干扰、颠簸、闪电等情况判断 根据无线电干扰、颠簸、 三、利用机载雷达确切判断雷暴云的位置和强度 雷达回波越亮、边缘越清楚,雷暴越强,有雷雨。 雷达回波越亮、边缘越清楚,雷暴越强,有雷雨。钩状 回波、指状回波是下击暴流、冰雹和龙卷的征兆。 回波、指状回波是下击暴流、冰雹和龙卷的征兆。回波亮斑 中出现“黑洞”是极强乱流的标志。 中出现“黑洞”是极强乱流的标志。
(二)充沛的水汽 (三)足够的冲击力 1.锋面 1.锋面 2.气流辐合 2.气流辐合 3.地表受热不均 3.地表受热不均 4.地形抬升 4.地形抬升
二、雷暴单体的生命史
其单体生命史可分为发展、成熟和消散三个阶段。 其单体生命史可分为发展、成熟和消散三个阶段。 (一)发展阶段 主要特征: 主要特征: 1. 从淡积云到浓积云阶段 2. 云顶可达 云顶可达6000—7500米 米 3. 盛行上升气流(15 —20m/s) ) 4. 由水滴、过冷水滴组成 由水滴、 5. 无闪电
气块有正不稳定能量, 气块有正不稳定能量,有助对流的发展 。
W﹤0 气块有负不稳定能量,抑制对流的发展 。 ﹤ 气块有负不稳定能量, W=0
不助长也不抑制对流的发展。 不助长也不抑制对流的发展。
大气中不稳定能量储存越多,层次越厚,对流发展越强。 大气中不稳定能量储存越多,层次越厚,对流发展越强。雷 暴云伸展的高度也越高。 暴云伸展的高度也越高。
第四节 穿越雷暴区的方法
一、绕过或从云隙中穿过
二、从云上越过(高于云顶500米) 从云上越过(高于云顶 米 三、从云下飞过
1. 山区不宜 2. 平原、驾驶技术好 3. 地面到云底1/3或1/2的高度 4. 选云底较亮、降水较弱的区域 如上述方法都不适用,应果断返航 或去备降机场。
主要特征: 主要特征:云顶呈砧状
(三)消散阶段
天气表现:雷雨停止、 天气表现:雷雨停止、云体崩溃。 主要特征: 主要特征: 1. 恶劣天气开始减弱,直至消失 恶劣天气开始减弱, 2. 云中下降气流成为主体,逐渐 云中下降气流成为主体, 全部转为下降气流, 全部转为下降气流,直至全部消失 3. 云体逐渐崩溃,上部变为伪卷云、 云体逐渐崩溃,上部变为伪卷云、 中部变为高积云、 中部变为高积云、下部变为层积云
主要特征: 主要特征: 1.上升气流达60m/s以上 上升气流达60m/s以上; 1.上升气流达60m/s以上; 2.下沉气流可达40m/s以上 下沉气流可达40m/s以上; 2.下沉气流可达40m/s以上; 3.天气更恶劣 天气更恶劣; 3.天气更恶劣; 4.有时伴有龙卷风 有时伴有龙卷风; 4.有时伴有龙卷风; 5.水平尺度更大 持续时间更长。 水平尺度更大, 5.水平尺度更大,持续时间更长。
雷 暴
重点: 重点:雷暴对飞行的影响及雷暴区飞行应采取的措施
第一节
雷暴的形成和发展
一、雷暴的形成条件 (一) 大量的不稳定能量
不稳定能量: 不稳定能量:我们把大气中可以转换为气块动能的 那一部分能量, 那一部分能量,称为该气层对气块而言具有的不稳定 能量。 能量。
T′﹥T , W﹥0 ﹥ ﹥ T′﹤T, ﹤ T′= T,
第二节 雷暴对飞行的影响
一、强烈的颠簸
颠簸区的分布: 颠簸区的分布: 由下而上逐步 增强, 增强,而颠簸最强 为云的中、上部和 为云的中、 云移动的前方区域。 云移动的前方区域。
二、严重的积冰
最易产生积冰的高度范围:5000 9000m 9000m。 最易产生积冰的高度范围:5000—9000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