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地区雷暴大风天气统计分析

合集下载

京津冀地区强对流天气特征和预报技术研究

京津冀地区强对流天气特征和预报技术研究

京津冀地区强对流天气特征和预报技术研究京津冀地区强对流天气特征和预报技术研究京津冀地区是我国人口密集、经济发达的区域之一。

然而,由于其地处季风气候的影响下,强对流天气频繁发生,给当地居民和经济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为了减轻这种影响,对该地区的强对流天气特征进行研究并开展准确的预报,变得尤为重要。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京津冀地区的强对流天气特征。

该地区的强对流天气可分为雷暴、大风、暴雨等不同类型。

其中,雷暴是最为常见的一种,其特点是伴随着强烈的雷电和降雨,容易引发山洪和灾害。

大风则多在夏季的沙尘暴和热带气旋登陆时出现,而暴雨则多发生在梅雨季节和台风来袭时。

其次,我们需要探讨造成京津冀地区强对流天气的原因。

首先是地形因素,该地区地势起伏较大,山地和平原交错,局地地形复杂,容易形成锋区和辐合带,进而导致对流天气的生成。

其次是水汽条件,地区附近有渤海和黄海两个大海,水分充沛,提供了充足的水汽来源,是强对流天气发生的气象要素之一。

同时,暖湿空气从南方流入该地区,与来自西北的冷空气相遇,在热力对流的作用下,易产生强烈的对流天气。

在研究该地区强对流天气特征的基础上,我们可以进行相应的预报技术研究。

预报技术的改进对于减少灾害和保护人民财产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京津冀地区的强对流天气预报主要依靠气象雷达、卫星云图、地面观测和气象数值模式等手段。

这些手段可以提供丰富的观测资料和模拟预报结果,为天气预报员提供重要的参考。

然而,尽管现有的预报技术已取得了不少进展,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是雷达观测的局限性。

京津冀地区雷达网络覆盖不够密集,导致对微尺度天气现象的观测不够精确。

其次是气象数值模式的局限性。

尽管数值模式可以提供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天气预报,但由于局地地形复杂、尺度效应和参数化方案等因素的影响,模式的准确性还有待提高。

为了改进强对流天气的预报技术,科研人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加强雷达观测网络建设,提高强对流天气的监测能力。

北京雷暴大风日环境特征分析报告

北京雷暴大风日环境特征分析报告

北京雷暴大风日环境特征分析报告北京是中国的首都之一,位于华北平原,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气候。

雷暴大风日是指在某一天内,北京地区同时发生雷暴和大风的天气现象。

本文将对北京雷暴大风日的环境特征进行分析。

首先,北京雷暴大风日的发生与区域地形有关。

北京地形起伏不大,有几个显著的山地,如西山、八达岭等。

这些山地起到了挡风阻隔的作用,使得雷暴大风天气在山地周围更加剧烈。

此外,北京地势低洼,地势较高的地区往往更容易形成雷暴和大风天气。

例如,中关村、亚运村等地势较高的地方常常会出现雷暴大风天气。

其次,北京雷暴大风日的发生与气象条件有关。

雷暴大风天气往往是在湿度较大、温度较高的气候背景下形成的。

夏季是雷暴大风天气最为频繁的季节,此时北京处于菜地蒸发的高峰期,湿度较高。

此外,北京地处东亚季风影响下,夏季常常受到了较强的暖湿气流的影响,这也为雷暴大风天气的形成提供了条件。

再次,北京雷暴大风日的发生与人类活动有关。

由于人类活动导致的城市热岛效应,北京市中心地区的气温往往比郊区高出几度,这也为雷暴大风天气的形成提供了条件。

此外,城市建设的高楼大厦以及建筑物、道路等的布局对风的流动产生了影响,加剧了雷暴大风天气的发生。

因此,雷暴大风日往往会在城市中心地区发生。

最后,北京雷暴大风日的发生与气候变化有一定的关系。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加剧,北京地区的雷暴大风天气频率有所增加。

气候变暖导致了大气层的不稳定性增加,这有利于对流云团的发展,进而增加了雷暴大风天气的可能性。

综上所述,北京雷暴大风日的环境特征分析可以概括为地形、气象条件、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等方面的因素。

北京雷暴大风天气往往在地势较高、气温较高、湿度较大且人类活动较为集中的区域发生。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雷暴大风天气在北京地区的频率有所增加。

对雷暴大风日的环境特征进行分析可以为相关部门提供科学依据,以有效应对和减轻雷暴大风天气带来的影响。

针对北京雷暴大风日的环境特征,还可以深入分析各个因素对天气现象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廊坊市雷暴大风多普勒雷达特征指标预警应用分析

廊坊市雷暴大风多普勒雷达特征指标预警应用分析

沙漠与绿洲气象Desert and Oasis Meteorology第18卷第2期2024年4月雷暴大风具有突发性、局地性强、预警难度大、致灾概率高等特点,常常造成严重的经济财产损失,甚至是人员伤亡。

就河北省廊坊市而言,雷暴大风成灾个例及造成的经济损失呈逐年上升趋势,例如,2020年6月25日夜间,北京东南部至河北廊坊市中部到天津西南部地区先后出现强雷暴大风天气,伴随短时强降水和冰雹,区域自动站极大风速达到28.5m/s (11级)。

据统计,此次强雷暴大风天气仅在廊坊地区就造成10余个乡镇不同程度受灾,农作物、果树、大棚蔬菜等损失严重,受灾面积达1.4万hm 2,其中绝收面积1.1万hm 2,直接经济损失约4.9亿元。

因此,从不同方向深入研究雷暴大风,特别是基于多普勒雷达资料研究如何提高预警准确率和提前量,是非常必要的。

目前,雷暴大风的临近预警主要基于多普勒天气雷达回波特征,以预报员主观分析为主,客观自动化算法产品为辅[1-2]。

诸多气象学者针对雷暴大风临近预警中多普勒雷达产品的应用技术开展了大量研究,总结出多种可供参考的预警指标,对改善和提升雷暴大风预警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如孙继松等[3]、俞小鼎等[4]、刁秀广等[5]应用多普勒雷达针对雷暴大风的研究表明,雷暴大风与弓状回波相关,弓状回波顶部和向前突起部分产生的大风更强烈。

廖晓农等[6-7]研究发现北京地区VIL 、最大反射率因子高度、7km 以上最大反射率因子等6个与雷达观测和环境有廊坊市雷暴大风多普勒雷达特征指标预警应用分析王洪峰1,周涛2,王清川2*,郭志强3,黄浩杰2,王鹤婷2,刘淇淇2(1.邯郸市气象局,河北邯郸056001;2.廊坊市气象局,河北廊坊065000;3.保定市气象局,河北保定071000)摘要:利用北京、天津和沧州多普勒天气雷达对2010—2019年廊坊市发生的29次雷暴大风天气过程中的阵风锋、径向速度大值区、垂直累积液态水含量(VIL )≥40kg ·m -2等预警指标进行验证分析,结果表明:51.9%的站次出现了阵风锋,其中61.0%的雷暴大风出现在主体回波移动前方中部到右侧;17m ·s -1以上大风速区作为预警指标,预警的平均提前量达47.2min 。

《2024年京津冀地区空气质量状况及其与气象条件的关系》范文

《2024年京津冀地区空气质量状况及其与气象条件的关系》范文

《京津冀地区空气质量状况及其与气象条件的关系》篇一一、引言京津冀地区作为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重要区域,其空气质量状况一直备受关注。

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该地区的空气污染问题日益凸显,空气质量状况的改善已成为地区发展的重要议题。

本文旨在分析京津冀地区空气质量现状,并探讨其与气象条件的关系,以期为地区环境保护和空气质量改善提供科学依据。

二、京津冀地区空气质量状况(一)空气质量监测数据根据近年来的监测数据,京津冀地区的PM2.5、PM10、SO2、NO2等主要污染物浓度普遍较高。

其中,PM2.5作为主要污染物之一,对空气质量和人体健康的影响尤为显著。

整体来看,冬季的空气质量相对较差,而夏季和秋季的空气质量相对较好。

(二)主要污染源京津冀地区的空气污染主要来源于工业排放、交通尾气、生活燃煤等多个方面。

其中,工业排放和交通尾气是主要的污染源。

此外,农村地区的生物质燃烧也对空气质量产生一定影响。

三、气象条件对空气质量的影响(一)气象因素对污染物扩散的影响气象条件对污染物的扩散和浓度有着重要影响。

风速、湿度、温度、降水等气象因素都会影响污染物的扩散和浓度。

例如,风速较大时,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而湿度较高时,则容易形成气溶胶,增加PM2.5等污染物的浓度。

(二)气象因素与空气质量的关系根据统计数据和分析,京津冀地区的空气质量与气象条件密切相关。

例如,在静风、逆温等不利气象条件下,污染物难以扩散,容易导致空气质量恶化。

而当风速较大、降水较多时,则有利于污染物的稀释和清除,空气质量相对较好。

四、改善空气质量的建议与措施(一)控制污染源为了改善京津冀地区的空气质量,必须严格控制污染源。

加大对工业排放、交通尾气、生活燃煤等污染源的治理力度,推动绿色生产和清洁能源的使用。

(二)加强气象监测和预报加强气象监测和预报,及时掌握气象变化情况,为空气质量管理和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通过气象因素的分析和预测,提前采取措施,减少不利气象条件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京津冀暴雨情况

京津冀暴雨情况

河北
20号新闻
• 省防汛办关于“7.19”暴雨洪水情况通报,目前省内各条主要河道,洪峰 开始回落。有朱庄水库、临城水库、黄壁庄水库三座大型水库水位超汛, 目前正在泄洪。另外,石家庄的横山岭水库、白草坪水库等五座,邢台野 沟门、马河水库等六座,邯郸口上、青塔水库等六座水库正在泄水。
河北
7月20日,河北省大部分地区降雨天气持续, 河北省气象台7月20日6时继续发布暴雨红 色预警,自18日夜间到20日早晨,保定西 南部和石家庄、邢台、邯郸三个地区的西部 降水量已达200毫米以上,预计20日白天到 夜间,承德东部、唐山、秦皇岛、保定东部、 石家庄西部、廊坊、沧州、衡水降水量可达 30-100毫米,局地雨量可达80-150毫米。
在程庄路积水路段,丰台水务应急抢险人员在 齐腰深的水中徒手清除水中垃圾
工作人员打开雨水井盖加快排水,及时引 导过往车辆绕行
暴雨实况
北京 天津 河北
天津
• 从19日23时开始,天津地区普降大到暴雨,截至20日早上9点,中心城区 平均降雨量达到122.8毫米,达到大暴雨强度,中心城区26处地区积水, 因积水采取交通管制措施的点位增加至45处。目前,降雨仍在继续,城市 道路、铁路、航空出行受到不同程度影响。 • 20日上午,天津市气象台将暴雨预警信号升为橙色。预计未来6小时,天 津地区还将有暴雨,局地大暴雨。
气 旋 移 动 图
暴雨实况
北京 天津 河北
北京
相关报道
• 据中新网报道19日起,一场“豪雨”侵袭北京城。20日11时30分,北京发布今年 首个暴雨橙色预警并首次发布洪水预警,机场取消航班上百架次。
• 20日11时50分,北京市水文总站连续发布三个洪水预警,这也是北京首次发布洪 水预警。北京市防汛指挥部将应急响应由Ⅲ级升为Ⅱ级,以应对突发事件。降雨 量较大的房山区也启动红色汛情预警响应,超千名群众被转移。 • 中国天气网讯 7月19日凌晨至20日,北京出现入汛以来最强降雨过程,多地日降 雨量打破有气象记录来极值。20日02时,北京降雨逐渐减弱,市气象台减除暴雨 橙色预警。20日白天,北京仍有阵雨,道路湿滑出行注意安全。 • 北京经历有记录来最强降雨

京津冀暴雨现场-局地突发山洪(今年来最强降雨)

京津冀暴雨现场-局地突发山洪(今年来最强降雨)

京津冀暴雨现场:局地突发山洪(今年来最强降雨)京津冀暴雨现场:局地突发山洪受名为“杜苏芮”的残余环流的影响,华北、黄淮等地即将迎来一场极端强降雨过程。

这场降雨过程具有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累计雨量大的特点,给该地区带来了严重的气象灾害风险。

中国气象局于7月29日启动了重大气象灾害(暴雨)一级响应,以强化防灾减灾措施。

根据预测,从7月29日到8月1日,北京、天津、河北、山东西部、河南北部、山西东部部分地区将会出现大暴雨,北京西部山区和南部地区、河北中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可能会出现特大暴雨。

这些地区的累计降雨量将达到50到150毫米,而京津冀地区的部分地方可能累计降雨量将超过200到450毫米,甚至有些地方可能超过600毫米。

同时,最大小时降雨量将在30到60毫米之间,局部地区可能超过80毫米。

主要降水时段预计为7月29日夜间至31日。

这次强降雨过程的极端性非常强,具有很高的灾害风险。

预测显示,累计降雨量超过100毫米的面积达到了22万平方公里,影响了1.3亿人口。

北京南部、河北中西部、山西东部、河南北部等地的部分中小河流可能会超出警戒水位或保证水位,存在着气象风险。

太行山沿山地区,如北京西南部、河北西部、山西东部等地,可能会发生山洪和地质灾害,尤其是河北石家庄、邢台和保定山区的局部地方风险很高。

与此同时,北京、天津、河北中南部、河南北部等地可能会面临城市内涝和农田渍涝的风险。

气象专家提醒,这次降雨过程的范围广、累计雨量大,极端性强,强度可能接近或甚至超过2012年“7.21”和7月18日至20日的降雨过程,因此灾害风险很高。

公众在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山东及山西等地区需要密切关注雨情、汛情变化,并做好相关防御措施。

人们应避免前往地质灾害易发区,遇到积水时不要贸然涉水,以确保自身安全。

暴雨引发灾害洪灾、涝渍灾、崩塌、滑坡、泥石流等。

暴雨是我国主要气象灾害之一,其危害主要包括洪灾和涝渍灾。

暴雨天气出现时,多伴随雷电和狂风,常导致山洪暴发,河流泛滥,内涝渍水,毁坏庄稼、建筑、物资,人畜伤亡、作物歉收或绝收,交通与通信受阻等。

民航气象-雷暴大风统计特征(统计)

民航气象-雷暴大风统计特征(统计)
民航石家庄机场 夏季灾害性雷暴大风的特点及预报
陈卫丽 杜永聚 戴念军
(中国民航华北空管局河北分局
石家庄 050802) )
1 引言
对民航石家庄机场而言,灾害性雷暴大风不仅严重危及飞行 安全,而且对机场地面设施造成了巨大损失。
本文首先对机场有气象资料以来的雷暴过程进行普查,以风 速进行分类,确定了雷暴大风的定义, 利用高时间分辨率自动观测资料(风向风速时间间隔10秒钟, 温湿压时间间隔1分钟)分析了出现雷暴大风时风速、风向以 及温度、气压和相对湿度等要素的演变特征,与非雷暴大风 时的特征进行对比 利用卫星、雷达和物理量场资料分析了最强的一次雷 暴 大风过程,对雷暴大风预报的可行性进行了探讨
其次雷暴发生前是稳定的东北风, 其次雷暴发生前是稳定的东北风,雷暴发生后大多是维持了较强的东 北风,其他转为西北风。 北风,其他转为西北风。
4雷暴大风的风向演变 雷暴大风的风向演变
统计第三类风速类型在雷暴发生前后的风向演变
雷暴发生时风速小于5米/秒,雷暴发生前出现大于5米/秒的有33天 东北风16天 西北风07天 偏南风10天 雷暴前和雷暴中风速都小于5米/秒,雷暴结束后出现大于5米/秒的情况有18天 东北风7天 西北风8天 偏南风3天 以上情况表明,雷暴过程前后风向的变化很明显,风速的切变仍然需要重视。
从以上分类以及统计结果看,在雷暴过程中及其雷暴前后阶段出现5米 /秒影响飞行的情况占全部雷暴日数的70%,尽管出现达到8米/秒的大 风日数仅占全部雷暴日数的12%,但是其破坏力大,不仅严重影响飞 行安全,而且对地面设施造成严重损坏,本文定义为灾害性雷暴大风, 尤其是阵风风速超过15米/秒的情况。
2002年7月17日和2007年7月8日的最大阵风均超过33米/秒,是机场有 气象资料以来的两次最大阵风风速,大树被连根拔起,地面设施多处 严重受损。

国内主要城市年平均雷暴日数统计表之欧阳语创编

国内主要城市年平均雷暴日数统计表之欧阳语创编
47.4
4、重庆市
36.0
图门市
23.8
漳州市
60.5
5、河北省
10、黑龙江省
三明市
67.5
石家庄市
31.2
哈尔滨市
27.7
龙岩市
74.1
保定市
30.7
大庆市
31.9
15、江西省
邢台市
30.2
伊春市
35.4
南昌市
56.4
唐山市
32.7
齐齐哈尔市
27.7
九江市
45.7
秦皇岛市
34.7
佳木斯市
32.2
赣州市
国内主要城市年平均雷暴日数统计表
时间:2021.03.01
创作:欧阳语
附录D全国主要城市年平均雷暴日数统计表
地名
雷暴日数(d/a)
地名
雷暴日数(d/a)
地名
雷暴日数(d/a)
1、北京市
36.3
吉林市
40.5
14、福建省
2、天津市
29.3
四平市
33.7
福州市
53.0
3、上海市
28.4
通化市
36.7
厦门市
36.1
12、浙江省
潍坊市
28.4
包头市
34.7
杭州市
37.6
17、河南省
海拉尔市
30.1
宁波市
40.0
郑州市
21.4
赤峰市
32.4
温州市
51.0
洛阳市
24.8
8、辽宁省
丽水市
60.5
三门峡市
24.3
沈阳市
26.9
衢州市

全国雷暴日数据统计

全国雷暴日数据统计

10 融安 80.8 11 金城江 63.7 12 贺县 91.5 13 蒙山 89.1 14 都安 79.9 15 百色 71.2 16 田东 78.1 17 桂平 100.8 18 靖西 72.5 19 玉林 102.6 20 钦州 96.5 16. 贵州省 01 贵阳市 49.4 (24.1℃) 02 六盘水市 68.0 03 遵义市 53.3 (25.0℃) 04 桐梓 46.7 05 凯里市 59.4 06 毕节 61.3 07 盘县 80.1 08 兴义市 77.4 09 独山 53.1 10 沿河 47.5 11 赤水 45.3 12 思南 54.2 13 铜仁 57.0 14 黔西 61.5 15 镇远 51.5 16 威宁 68.5 17 锦屏 43.1 18 安顺 63.1 19 榕江 62.0 (28.5℃) 20 罗甸 72.9 18. 辽宁省
11 日照市 29.1 12 龙口 29.8 13 惠民 29.1 14 德州 29.2 15 禹城 21.0 16 临清 22.0 17 益都 24.0 18 冠县 23.3 19 泰山 29.6 20 泰安 31.3 21 兖州 29.1 22 荷泽 30.6 23 临昕 28.2 9. 陕西省
17 榆中 36.6 18 临夏 39.9 19 平凉 32.8 20 临洮 35.5 12. 广东省 01 广州市 76.1 (30.4℃) 02 汕头市 52.6 (29.4℃) 03 湛江市 94.6 (30.9℃) 04 茂名市 94.4 05 深圳市 73.9 06 珠海市 64.2 07 பைடு நூலகம்关市 77.9 08 梅州 79.6 09 南雄 84.7 10 连县 71.8 11 梅县 83.1 12 揭阳 77.3 13 惠阳 87.1 14 高要 105.7 15 汕尾 52.9 16 宝安 68.4 17 信宜 108.9 18 台山 87.8 19 徐闻 98.8 14. 广西壮族自治区 01 南宁市 84.6 02 柳州市 67.3 03 桂林市 78.2 04 梧州市 93.5 05 北海市 83.1 06 百色市 76.8 07 凭祥市 82.7 08 河池市 64.0 09 全州 62.0

中国雷暴气候分布特征及变化趋势

中国雷暴气候分布特征及变化趋势

中国雷暴气候分布特征及变化趋势中国雷暴气候分布特征及变化趋势一、引言雷暴是一种极端天气现象,常常伴随着强烈的雷电、强风和短时强降水等天气现象。

雷暴对环境和人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如引发山火、洪涝、飓风等自然灾害,甚至可能导致人员伤亡。

了解雷暴的分布特征及其变化趋势是预测和防范相应天气灾害的基础。

二、中国雷暴气候分布特征雷暴在中国的分布是不均匀的,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

根据历史观测数据和分析,可以得出以下主要特征:1. 地理分布差异:中国东部沿海地区雷暴活动频繁,呈现出明显的东多西少的特点。

青藏高原和乌鲁木齐河谷地区也是雷暴多发地区。

2. 季节分布差异:雷暴的季节分布在不同地区存在明显差异。

北方地区雷暴主要分布在夏季,而南方地区则更加集中在暖季和雨季。

3. 日变化差异:雷暴与太阳辐射的关系密切,通常在白天比夜晚更容易发生。

在中国,雷暴活动通常在下午至傍晚时分达到高峰。

三、中国雷暴气候变化趋势近年来,中国雷暴气候发生了一些明显的变化,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 频次增加: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大部分地区的雷暴频次呈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

尤其是东北和北部地区,雷暴的频次增加更为显著。

2. 持续时间延长:近年来,雷暴的持续时间呈现出增加的趋势,尤其是在夏季。

这种变化可能与全球气候变暖有关。

3. 强度变化:中国雷暴的强度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部分地方的雷暴强度有所减弱,但其他地方的雷暴却变得更加强烈。

这种差异可能与气候变化和地形等因素有关。

四、影响因素分析导致中国雷暴气候分布特征和变化趋势的因素是多样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气候变化: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气温升高,湿度增加,为雷暴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更加有利的条件。

2. 地形和气象条件:中国地域辽阔,地势复杂多样。

地形、地理位置等因素对雷暴的发展和活动有重要影响。

3. 气象系统:中国的雷暴活动常常与锋面、暖湿气流等大尺度气象系统相互作用。

这些系统的变化也可能间接影响雷暴气候的分布和变化。

全国年雷暴日

全国年雷暴日
01 济南市 25.4 (28.7℃)
37 雅安 35.7 38 内江 41.2 39 峨眉山 42.2 40 汉源 48.5 41 自贡 43.8 42 彭水 42.5 43 九龙 67.6 44 泸州 40.9 (27.8℃) 45 宜宾 39.3 (27.8℃) 46 马边 46.0 47 越西 75.3 48 雷波 52.7 49 盐源 88.0 50 会理 74.9 51 达川市 37.1 台湾省
01 昆明市 63.4 (22.9℃)
09 全州 62.0 10 融安 80.8 11 金城江 63.7 12 贺县 91.5 13 蒙山 89.1 14 都安 79.9 15 百色 71.2 16 田东 78.1 17 桂平 100.8 18 靖西 72.5 19 玉林 102.6 20 钦州 96.5 贵州省
01 西宁市 31.7 (17.4℃) 02 格尔木市 2.3
16 甘孜县 81.5 (19.5℃) 17 酉阳县(钟名镇) 47.9 18 阿坝 90.0 19 松潘 54.9 20 广元 28.4 (25.4℃) 21 万源 30.4 22 巴中 37.1 23 德格 75.8 24 茂汶 24.9 25 炉霍 78.3 26 达县 38.2 27 奉节 43.8 28 小金 51.7 29 灌县 41.8 30 南充 40.1 (28.8℃) 31 万县 47.2 32 梁平 46.1 33 乾宁 96.6 34 遂宁 41.9 35 简阳 48.4 (27.0℃) 36 理塘 87.1
07 邵武市 72.9 08 长汀 79.5 09 泉州市 38.4 10 漳州市 60.5 11 建阳县 65.5 12 浦城 72.9 13 泰宁 70.6 14 南平 64.5 15 永安 75.5 16 上杭 81.5 甘肃省

京津冀地区雷暴大风天气统计分析

京津冀地区雷暴大风天气统计分析

京津冀地区雷暴大风天气统计分析摘要:本文利用1984~2013年河北省142个观测站、北京20个观测站、天津14个观测站雷暴大风资料,对京津翼地区的雷暴大风天气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表明:北京西北部山区存在雷暴大风日数的大值中心,京津翼东北部和东南部地区则分布最小值,可能与京津翼地区的地形地貌有关;近30年京津翼地区的雷暴大风日数呈现出逐年减少的趋势;年内雷暴大风天气出现的最多的月份在6~7月份,其次是5月和8月,受春末夏初冷空气活跃、夏季的西南暖湿急流不断向北方地区转移以及大气层结不稳定性增强的影响较大;一天中京津翼地区以14时到20时雷暴大风天气最为集中,而18时则有极值出现, 03时到08时是雷暴大风天气出现的最少时段,其中05时至07时这段时间基本没有雷暴大风天气出现。

关键词:雷暴大风;时空分布;天气系统;京津翼地区引言我国是强对流天气频发、多发、造成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每年汛期都有会不同种类的强对流天气出现。

这些强对流天气大都以雷暴大风、暴雨、龙卷风、冰雹等形式出现。

其中雷暴大风天气则是除了龙卷风外,由雷暴天气引起的瞬时风速超过17m/s的灾害性阵风天气,因持续时间短、出现频率高、造成的危害严重且预报预警有较大难度,对其产生的触发机制、环境条件等进行研究一直是气象界关注的重点,并得出了很多有意义的结论。

本文以京津翼地区为研究地区,对其境内的雷暴大风天气时空分布特征进行深入分析研究,以期为此类灾害性天气预报提供参考依据。

1、研究资料和方法本文利用1984~2013年河北省142个观测站、北京20个观测站、天津14个观测站逐日雷暴日数、超过17m/s的大风观测资料以及2006~2013年京津翼雷暴大风日变化资料和个例资料,使用数学统计分析法对京津翼地区的雷暴大风天气特征进行分析。

2、雷暴大风时空分布2.1雷暴大风空间分布京津翼地区的地形地貌较为复杂,主要包括平原、高原和山地,其中还分布有盆地。

京津冀地区强对流天气特征和预报技术研究

京津冀地区强对流天气特征和预报技术研究

京津冀地区强对流天气特征和预报技术研究京津冀地区强对流天气特征和预报技术研究一、引言强对流天气是天气灾害中的一种重要形式,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安全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京津冀地区位于中国华北地区,地处东亚季风影响下,这一地区的天气情况复杂多变,强对流天气频繁发生。

因此,研究京津冀地区的强对流天气特征和预报技术,对于提高天气预报的准确性,有效应对灾害,保障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二、京津冀地区强对流天气的特征1. 气候特征京津冀地区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季节性明显,年均气温和降水量存在巨大的差异。

春夏季是该地区强对流天气最为活跃的季节,这一时期的天气条件适宜于形成对流性天气。

2. 雷暴天气特征雷暴天气是强对流天气的主要表现形式,其特征为强风、冰雹、雷电等。

京津冀地区雷暴持续时间较短,雷暴云高度较低,持续时间较短,但强度较强。

3. 暴雨天气特征京津冀地区的暴雨天气主要集中在夏季,特征是降水量大、强度大、发生频率高。

这一天气特征与该地区地势多山,水汽来源多元有关。

暴雨天气容易引发城市内涝、山洪、泥石流等灾害。

4. 龙卷风天气特征龙卷风是强对流天气中的一种极端形式,其特征为风力强大、旋转速度快、规模小、持续时间短暂。

京津冀地区龙卷风活动频繁,多发生在春夏季节。

三、京津冀地区强对流天气预报技术1. 预警体系建设建立健全的强对流天气预警体系是改善预报准确性的重要环节。

京津冀地区通过完善预警制度、调整阈值标准、加强与气象部门的合作,积极增强了对强对流天气的预警能力,实现了精细化预警。

2. 天气雷达技术天气雷达是强对流天气观测的重要设备,通过天气雷达可以观测到降水和强度、风暴云的形态等。

京津冀地区通过建设和完善天气雷达网,提高了对强对流天气的监测和预测能力,准确性得到了显著提高。

3. 数值模式预报技术数值模式是天气预报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方法。

京津冀地区借助国内外最新的数值模式,结合该地区的特点进行优化和调整,实现了对强对流天气的预报能力的提高。

京津冀等9省市有雷暴大风或冰雹(最新消息)

京津冀等9省市有雷暴大风或冰雹(最新消息)

京津冀等9省市有雷暴大风或冰雹(最新消息)京津冀等9省市有雷暴大风或冰雹中央气象台8月4日6时继续发布强对流天气黄色预警:预计8月4日08时至5日8时,黑龙江西北部和东南部、吉林中东部、辽宁中东部、山西中部、河北中南部和东北部、北京东部、天津北部、山东北部、浙江东部等地的部分地区将有8-10级雷暴大风或冰雹天气,局地风力可达11-12级,并可能出现龙卷;内蒙古西南部、黑龙江、吉林中东部、辽宁中东部、甘肃西南部和东部、陕西北部、山西中北部、河北、北京、天津、山东北部、四川中部和南部、重庆西部、云南、广西南部、广东西南部、台湾岛中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将有短时强降水天气,小时雨量40-70毫米,局地可达80毫米以上。

预计,强对流的主要影响时段为今天白天至夜间。

雷暴大风或冰雹防御指南1.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短时暴雨、防雷、防大风应急防御工作,气象部门做好人工防雹作业准备并择机进行作业;2.驾驶员通过积水路段应减速慢行确认安全后再通过,交管部门应当根据路况在强降雨路段和积水路段采取交通管制措施和交通引导;3.户外人员应减少或暂停空旷地方的户外作业,选择进入抗风能力较强并具有防雷措施的建筑内,同时关闭门窗远离危险电源;4.机场、铁路、高速公路和水上交通等单位应采取限飞、限速或暂时关闭等措施保障人员和交通安全,相关水域水上作业和过往船舶应回港规避,加固港口设施;5.检查城市、农田、鱼塘排水系统,做好必要的排涝措施和对山洪、滑坡、泥石流等灾害的防御准备。

雷暴大风或冰雹预警等级冰雹橙色预警信号标准:6小时内可能出现冰雹天气,并可能造成雹灾。

冰雹红色预警信号标准:2小时内出现冰雹可能性极大,并可能造成重雹灾。

户外行人立即到安全的地方暂避。

妥善保护易受冰雹袭击的汽车等室外物品或者设备。

注意防御冰雹天气伴随的雷电灾害。

雷暴是什么天气?雷暴是强对流天气。

雷暴是热带和温带地区可见的局地性强对流天气。

雷暴发生时可伴随有雷击、闪电、强风和强降水,例如雨或冰雹。

京津冀等9省市有雷暴大风或冰雹

京津冀等9省市有雷暴大风或冰雹

京津冀等9省市有雷暴大风或冰雹京津冀等9省市有雷暴大风或冰雹中央气象台8月4日10时继续发布强对流天气黄色预警:预计8月4日14时至5日14时,黑龙江中西部和东南部、吉林东部、辽宁中东部、山西中部、河北中南部和东北部、北京东部、天津北部、山东北部、浙江东部等地的部分地区将有8—10级雷暴大风或冰雹天气,局地风力可达11—12级,并可能出现龙卷;黑龙江、吉林中东部、辽宁中东部、甘肃东南部、陕西中北部、山西中南部、河北中南部和东北部、北京东部和南部、天津、山东北部、四川中东部、重庆中西部、云南、广西南部、广东西南部、台湾岛西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将有短时强降水天气,小时雨量40—70毫米,局地可达80毫米以上。

预计,强对流的主要影响时段为今天午后至夜间。

中央气象台8月4日10时继续发布暴雨蓝色预警预计,8月4日14时至5日14时,黑龙江西北部和东南部、吉林东部、辽宁中东部、北京东部和南部、河北东部和中南部、天津、山西中部、陕西北部以及广西南部、广东西南部、海南西部、云南南部、台湾岛等地部分地区有大到暴雨,其中,辽宁东部、广西东南部沿海、广东西南部、台湾岛中南部等地部分地区有大暴雨(100—160毫米)。

上述部分地区伴有短时强降水(最大小时降雨量40—70毫米,局地可超过80毫米),局地有冰雹、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

中央气象台8月4日10时继续发布台风蓝色预警今年第6号台风“卡努”(KHANUN)已于今天(4日)上午减弱为台风级,8点钟其中心位于浙江省玉环市东偏南方大约345公里的东海南部海面上,就是北纬27.0度、东经124.5度,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13级(40米/秒),中心最低气压为960百帕,七级风圈半径360公里,十级风圈半径170—190公里,十二级风圈半径100公里。

预计,“卡努”将以每小时5—10公里的速度向东偏北方向移动,6日上午移出东海,趋向日本以南洋面,强度缓慢减弱。

大风预报:8月4日14时至5日14时,南海大部海域、北部湾、台湾海峡、巴士海峡、台湾以东洋面、东海及钓鱼岛附近海域以及浙江沿海、福建沿海、台湾岛沿海、广西沿海、广东雷州半岛沿海、海南沿海将有6-8级、阵风9—10级的大风,其中台湾岛以东洋面部分海域、东海南部部分海域及钓鱼岛附近海域风力可达9—11级,“卡努”中心经过的附近海域风力将有12-13级、阵风14—15级。

京津冀等局地大风有一定极端性

京津冀等局地大风有一定极端性

京津冀等局地大风有一定极端性京津冀等局地大风有一定极端性冷空气带来的大风影响不容小觑,预计8日至10日,长江以北地区将先后出现5~6级偏北风,部分地区阵风7~9级,内蒙古中部、华北北部局地可达10级。

需要关注的是,京津冀及河南、山东等局地大风有一定极端性,风力强劲,需警惕高空坠物、树木栽倒等带来的不利影响。

此外,中央气象台发布海上大风黄色预警,预计8日夜间起,渤海、渤海海峡、黄海大部海域、东海西部海域、台湾海峡、台湾以东洋面、南海东北部海域、北部湾部分海域将有8~9级大风,阵风10~11级。

中央气象台提醒,冷空气影响在即,公众需及时关注大风、降温及雨雪的预报预警信息,警惕天气对交通出行、生产生活的不利影响,注意用火用电安全,提前关好门窗,窗外及开放式阳台避免放置易被吹落的物品,出行时还需远离临时搭建物、广告牌等。

新一股冷空气即将抵达新一股较强冷空气抵达我国,今起三天气温再次下降。

中央气象台预计,西北、华北、黄淮等地局地降温幅度可达12℃~14℃。

受冷空气影响,华北北部等局地阵风可达十级,京津冀及河南、山东等局地大风风力强劲,有一定极端性。

这场冷空气实力较强,降温效果明显。

中央气象台预计,10月8日至10日,西北地区东部、华北、东北地区南部、黄淮、江淮以及华南中北部、云贵高原等地气温将下降4℃~8℃,局地降温幅度可达12℃~14℃。

大风天气之——出行安全篇1:走路、骑车尽量避开“狭管效应”要注意走路、骑车时少走高层楼之间的狭长通道。

因为狭长通道会形成“狭管效应”,风力在通道中会加大,从而给行进中的行人带来一定的危险。

2:要注意不要在广告牌和老树下长期逗留有的广告牌由于安装不牢,在强大风力的作用下有可能倒塌;而由于一些老树已经枯死,根基不牢,也有可能在大风天气中断裂,对行人造成危险。

3:要注意轻型车的安全由于轻型车重量较轻,所以在高速行驶中可能被大风掀起。

要谨慎驾驶或者慢速行驶。

4:要注意尽量少骑自行车在大风天气中,顺风或逆风虽不会对骑车造成太大危险,一旦侧风向骑行,有可能被大风刮倒,造成身体损伤。

北京雷暴大风日环境特征分析报告

北京雷暴大风日环境特征分析报告

北京雷暴大风日环境特征分析报告研究背景北京市是一个气候多样性明显的地区,其夏季雷暴大风对城市的生活和交通带来了较大影响。

本文旨在对北京雷暴大风日的环境特征进行详细分析,以便更好地了解这种天气现象的发展规律。

数据来源本文使用了北京市气象局提供的历史气象数据,包括气温、湿度、风速、气压等方面的数据。

环境特征分析雷暴日频率数据显示,北京市夏季雷雨天数较多,平均每年约有50-60天发生雷暴现象,其中伴随大风的日子大约占总雷暴日的20%。

风速分布分析数据发现,北京市雷暴大风日的平均风速在15-25米/秒之间,最大风速可达30米/秒以上,风速分布呈现明显的峰态分布。

气温和湿度在雷暴大风日,气温通常较高,湿度较大,热力条件较为有利,但温差较大。

气压变化数据显示,在雷暴大风日,气压呈现剧烈波动,特别是在雷暴前后,气压变化较为显著。

影响因素分析北京市雷暴大风日的环境特征受到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主要包括地形、气流输送、城市热岛效应等。

地形因素北京市地势汹涌,山地和平原交错,山谷起伏明显,这种地形条件使得雷暴大风在过程中更容易形成和发展。

气流输送北京周边气流辐散情况复杂,气流在山谷、平原等地形间变化,加之海陆风作用,气流输送变化多端,为雷暴大风提供了必要条件。

城市热岛效应北京市作为大型城市,存在明显的热岛效应,夏季城市高温频率较高,城市内外温差较大,这为雷暴大风的形成提供了一定条件。

结论综上所述,北京雷暴大风日的环境特征与地形、气流输送、城市热岛效应等因素密切相关。

了解这些环境特征对预防和减轻雷暴大风对城市造成的损害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张三,李四,王五.(2020). 北京市雷暴大风日环境特征分析. 北京气象研究,12(3): 45-60.以上报告为虚构内容,仅供参考。

北京地区雷暴大风预报研究

北京地区雷暴大风预报研究

北京地区雷暴大风预报研究梁爱民;张庆红;申红喜;李秀连;王科【期刊名称】《气象》【年(卷),期】2006(032)011【摘要】利用NCEP 1°×1°分析场资料,对北京地区2000-2005年夏季和2006年5-6月出现的30个雷暴大风日对流有效位能(CAPE)、对流抑制能量(CIN)、大气可降水量(PWAT)、垂直速度(ω)、相对湿度(RH)和抬升指数(LI)等物理量平均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雷暴大风发生之前,CAPE有一个明显增大的过程,与之相对应,CIN有一个减少的过程.垂直速度和相对湿度垂直-时间剖面图显示,在雷暴大风发生前,对流层低层一般为上升运动,来自大气中、上层的干冷空气及其伴随的下沉气流有利于不稳定层结的增强;雷暴大风发生当日的20时,大尺度环境场为较强的上升运动控制,上升运动可达到对流层顶高度附近,与之配合,大气中层(600hPa左右)存在一相对湿度为70%的高值区,其中55%的相对湿度高度可伸展到300hPa,大气可降水量达到最大值,抬升指数最小;从22时左右开始,随着不稳定层结的破坏,500hPa以下逐渐转为下沉气流控制.通过与2004-2005年5-8月期间46个普通雷暴日和非雷暴日平均场对比分析还发现,大气可降水量对雷暴大风和普通雷暴有很好的指示意义,即普通雷暴要求大气中含有较高的可降水量,而雷暴大风则较低.认真分析不同类型雷暴大风多普勒雷达回波特征,尤其是多普勒速度图像是做好雷暴大风临近预报的关键.【总页数】9页(P73-80,插3)【作者】梁爱民;张庆红;申红喜;李秀连;王科【作者单位】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大气科学系,100871;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大气科学系,100871;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大气科学系,100871;民航北京气象中心;民航北京气象中心【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4【相关文献】1.北京地区雷暴大风的天气-气候学特征研究 [J], 秦丽;李耀东;高守亭2.洞庭湖区域雷暴大风分型及预报分析研究 [J], 蔡荣辉;姚蓉;黄小玉;唐明晖;王青霞;彭洁3.2016年北京地区一次雷暴大风的观测研究 [J], 程月星;孙继松;戴高菊;张慧洁4.基于概率与权重的雷暴大风潜势客观预报方法研究 [J], 吕晓娜; 牛淑贞; 张一平; 栗晗5.基于Logistic模型的干、湿环境下江淮夏季雷暴大风潜势预报研究 [J], 王毅; 张晓美; 盛杰; 杨吉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京津冀地区雷暴大风天气统计分析
发表时间:2019-05-13T16:53:04.103Z 来源:《科技研究》2019年2期作者:王振发[导读] 本文利用1984~2013年河北省142个观测站、北京20个观测站、天津14个观测站雷暴大风资料,对京津翼地区的雷暴大风天气进行统计分析。

(京津冀环境预报预警中心北京 101507)
摘要:本文利用1984~2013年河北省142个观测站、北京20个观测站、天津14个观测站雷暴大风资料,对京津翼地区的雷暴大风天气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表明:北京西北部山区存在雷暴大风日数的大值中心,京津翼东北部和东南部地区则分布最小值,可能与京津翼地区的地形地貌有关;近30年京津翼地区的雷暴大风日数呈现出逐年减少的趋势;年内雷暴大风天气出现的最多的月份在6~7月份,其次是5月和8月,受春末夏初冷空气活跃、夏季的西南暖湿急流不断向北方地区转移以及大气层结不稳定性增强的影响较大;一天中京津翼地区以14时到20时雷暴大风天气最为集中,而18时则有极值出现, 03时到08时是雷暴大风天气出现的最少时段,其中05时至07时这段时间基本没有雷暴大风天气出现。

关键词:雷暴大风;时空分布;天气系统;京津翼地区
引言
我国是强对流天气频发、多发、造成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每年汛期都有会不同种类的强对流天气出现。

这些强对流天气大都以雷暴大风、暴雨、龙卷风、冰雹等形式出现。

其中雷暴大风天气则是除了龙卷风外,由雷暴天气引起的瞬时风速超过17m/s的灾害性阵风天气,因持续时间短、出现频率高、造成的危害严重且预报预警有较大难度,对其产生的触发机制、环境条件等进行研究一直是气象界关注的重点,并得出了很多有意义的结论。

本文以京津翼地区为研究地区,对其境内的雷暴大风天气时空分布特征进行深入分析研究,以期为此类灾害性天气预报提供参考依据。

1、研究资料和方法
本文利用1984~2013年河北省142个观测站、北京20个观测站、天津14个观测站逐日雷暴日数、超过17m/s的大风观测资料以及2006~2013年京津翼雷暴大风日变化资料和个例资料,使用数学统计分析法对京津翼地区的雷暴大风天气特征进行分析。

2、雷暴大风时空分布
2.1雷暴大风空间分布
京津翼地区的地形地貌较为复杂,主要包括平原、高原和山地,其中还分布有盆地。

在西北部地区主要以高原为主,而从燕山西部到东部、太行山北部到南部则呈现出半圆形在平原四周分布,地形从西北向东南逐渐下降。

通过京津翼地区1984~2013年年均雷暴大风日数的空间分布图可以看出,在北京西北部山区存在雷暴大风日数的大值中心,年平均雷暴大风日数高达16d,其次是天津沿海区域,年平均雷暴大风日数在10d左右,此外张家口西北部地区的雷暴日数相对较多,分布在6~7d之间。

在京津翼东北部和东南部地区则分布有雷暴大风日数的最小值。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北京西北部主要以山区为主,境内复兴复杂,海风对天津及其沿海地区产生了影响,也可能与冷空气活动路径有很大的关联,由于对京津翼地区产生影响的冷空气以西北路径为主,其次则是西路,受到桑干河盆地、洋河盆地地形狭小的作用,使得张家口西北部的雷暴大风天气出现频率较大;而平原大部分地区雷暴大风日数较少的原因,则可能是受到北部山地、太行山对冷空气的屏障作用相关。

2.2雷暴大风时间分布
2.2.1年际变化
1984~2013年京津翼地区的雷暴大风日数呈现出逐年减少的趋势,减少趋势较为显著。

其中在2010年之前,京津翼的雷暴大风日数随着时间的增加,变化趋势相对较大,而从2010年往后雷暴大风日数变化相对较小,但是却趋于稳定。

近30年,京津翼雷暴大风日数的最大值为102d,出现在1990年,雷暴大风日数的最小值为42d,出现在2009年,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相差60d,说明雷暴大风日数的年际变化波动幅度较大。

2.2.2雷暴大风的旬月变化
如图1所示为京津翼地区1984~2013年雷暴大风年平均日数的旬分布图,从图中可以看出,京津翼地区从3月中旬就开始有雷暴大风天气出现,从3月中旬往后则呈现出逐旬增加的趋势,其中从5月中旬进入到5月下旬,京津翼雷暴大风日数的增加幅度最大,而雷暴大风日数在6月下旬达到最大,高达6.0d。

从7月上旬往后,京津翼地区的雷暴大风日数则呈现出逐旬减少的趋势,并在11月上旬趋于结束。

雷暴大风天气的多发期出现在5月下旬到8月上旬,这段时间出现雷暴大风天气的频率较高,平均每旬的雷暴大风日数在5.0d左右。

另外,京津翼年内雷暴大风天气出现的最多的月份在6~7月份,平均每月的雷暴大风日数分别为16.3d、16.2d,其次是5月和8月,平均每月的雷暴大风日数分别为10.5d和11.8d。

京津翼地区雷暴大风日数的这种分布特征可能与春末夏初冷空气活跃、夏季的西南暖湿急流不断向北方地区转移以及大气层结的不稳定性增强为对流风暴的发生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