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集训提升练 二十五论述类二高考语文阅读解析
2015年全国高考新课标卷二论述类阅读详细分析
[ 对应文句 ] 从某种意义上说,理解就是误读,创造也是 误读,不要希望所有的接受者都持同样的理解,也不要 希望所有的理解都与艺术家的本旨一致,那样并不意味 着艺术作品的成功 *
[ 问题实质] 可去掉“从某种意义上说”;可添加“理解
距离艺术作品的本义越远,就越是具有创造性”。
×*
C.文本在一定程度上规定了接受者理解的范围和方向, 所以即使我们今天阅读历史上的艺术作品,也可以在相 当程度上了解古人的生活,体验古人的思想感情。 *
表现的图像片断连接起来,整合成一个有机的图像系
统;所谓“否定”指文本对接受者生活的现实具有否定
的功能,它能引导接受者对现实进行反思和批判。由此
可见,文本的召唤性需要接受者呼应和配合,完成艺术
品的第二次创作。正如中国古典美学中的含蓄与简洁,
其有限的文字常常引发出读者脑海中的丰富意象。
文本召唤接受者做二次创作
[ 对应文句 ] 一方面文本在相当程度上规定了接受者理解 的范围、方向,让理解朝它的本义靠拢 *
[ 问题实质 ] “让理解朝它的本义靠拢”“所以我们阅读
历史上的艺术作品,也可以在相当程度上了解古人的生
活,体验古人的思想感情”。
√*
D.作为接受者的个体毕竟生活在群体之中,其思维和观
念与群体是相通的,因此接受者们对于同一文本的理解
通过理解走向现实,并在生活中发挥作用的。不是别的, 正是理解擦亮了艺术品的生命之光。 * 理解擦亮艺术品的生命之光
(摘编自陈望衡《艺术是什么》)
接受美学这一 分支应运而生
接受也是艺术 创作主体之一 文本召唤接受 者做二次创作 接受者接受文 本也并非被动
理解擦亮艺术 品的生命之光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专题二论述类文本阅读-高考真题练习(附答案)
专题二论述类文本阅读一、(2020课标全国Ⅱ,1—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9分)把实物当作原物的倾向,在美术史领域根深蒂固。
事实上,实物并不等于原物,我们需要对美术史中“原物”的概念进行反思,对美术馆藏品的直觉上的完整性提出疑问。
这种反思和疑问并不是要否定这些藏品,恰恰相反,它们可以在更大程度上发挥藏品作为历史材料的潜在意义。
一旦美术史家取消“实物”和“原物”之间的等号,他们就必须认真考虑和重构二者间的历史关系。
这会引导他们发现很多以前不曾想到的问题,其核心就是美术的“历史物质性”。
有研究者追溯郭熙《早春图》的渊源,提出这幅卷轴画原是北宋宫殿一套建筑画中的一幅。
邓椿《画继》记载,他祖上被赐予一个宅子,他父亲被任命为提举官时,朝廷派遣一个中官监修这所宅第。
一天,邓椿的父亲看到裱工用“旧绢山水”擦拭桌子,他拿过来一看,发现竟是郭熙的作品。
那位中官说:“昔神宗好熙笔,一殿专背(即‘裱’)熙作,上(徽宗)继位后,易以古画,退入库中者不止此尔。
”邓父请求徽宗赏赐这些“退画”。
徽宗答应了,并派人把废弃的郭熙壁障整车拉到邓宅。
这个记载透露了宋神宗时期皇宫中“一殿专背熙作”的状态,这应该是郭熙创作《早春图》这类大幅山水时的状态。
因此,任何讨论这幅画的构图、功能以及观看方式的文章都必须首先重构这种原始状态。
这也就是说,目前人们在台北“故宫博物院”看到的《早春图》只是这幅画的“实物”而非“原物”。
也许有人会说:如果研究者的关注点是郭熙的笔墨技法的话,这种研究则似不需要。
但是笔墨离不开观看,而观看必然和绘画的形式和空间有关。
邓椿的记载还引导我们思考另外一个问题,即郭熙绘画的“历史物质性”甚至在徽宗时期就已经发生了重要变化:从形式上说,这些画作从建筑绘画转变为卷轴画;从空间上说,它们从皇宫内的殿堂进入了私人宅第;从观赏方式上说,它们从要求“远观”的宏大构图转变为鼓励“近视”的独幅作品。
需要强调的是,这种“历史物质性”的转换并不是少数作品的特例。
2023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项练专题25论述类文本阅读__学术论文含解析
专题25 论述类文本阅读——学术论文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哲学社会科学在认识世界、启迪思想、传承文明、创新理论、文化交流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够在多重文化意义之下重叠的生活世界里架起不同解释之间共同认识的桥梁。
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在融通中外文化交流中的价值融通作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世界文明的一大贡献是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和人类文明新形态。
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揭示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关于文化与民族、国家、世界关系的真理性原则: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是打造人类和平发展的“共同屋顶”,提出“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提出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建设更具包容性、普惠性的国际秩序;提出共商、共建、共享,建设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提出不对抗、不冲突,相互尊重,合作共赢建设新型大国关系;倡议并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建设具有天下意义的共同发展平台。
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对跨文化交流的世界哲学的贡献是以文明对话论突破和超越文明等级论。
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在融通中外文化交流中的方法论互学作用。
只有当哲学社会科学拥有有效接受对象、其价值得以传递时,才意味着中外文化交流的实现。
文化交流的方法论需要把“什么是”和“怎么样”结合起来,构建真理与价值相统一的哲学社会科学方法论体系。
在“时间同质化、空间一体化”的互联网时代,中国社会哲学工作者一方面要在文化各个层面展现出中华民族所特有的生存智慧、精神特质、文化血脉;另一方面要融入并丰富世界价值共识,及时地告诉世界一个真实的中国、立体的中国、全面的中国、负责任的社会主义大国,从而有利于推动营造中国当前发展的良好外部环境。
关于文明本质,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提出“多彩、平等、包容”的中国思维,为跨文化交流提供了一种新的概念范畴;关于文明关系,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提出了“交流、互鉴、共存”的中国主张,为跨文化交流丰富了内容范畴;关于文明发展,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提出建构“共商、共建、共享”的中国方案,为跨文化交流指明了方向性目标。
2022版高考语文总复习集训提升练二论述类文本阅读二含解析新人教版
论述类文本阅读(二)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9分)技术也可以“诗意盎然〞刘根生①一位新锐设计师受凡·高名画?星空?的启发,设计出一条“夜光自行车道〞,路面上镶嵌着成千上万颗发着蓝绿色激光的小石头,如同银河洒落人间,令人叫绝。
设计师认为,技术不应是坚硬麻木的存在,而应“以一种更具交互性和诗意的方式强化我们的感受能力〞。
②确实,技术并不只具有实用价值,亦可以是审美价值的摇篮。
中国的陶瓷闻名遐迩,丝绸远销世界,古代建筑令人陶醉,皆因实用价值与审美价值相得益彰。
技术满足人的物质需要,艺术满足人的精神需要,技术与诗意融合,更能熏染出高品质的生活。
当我们向科技的诗意一面投去更多关注,就不难发现,技术也可以充满温度和情怀,饱含灵性和魅力。
③国内外的一些城市中,涌现出一种叫作“垂直森林〞的新式建筑,层层种下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让绿植充满建筑空间。
传统观念里,城市的钢筋水泥风格同绿色自然格格不入。
“垂直森林〞的建筑设计却成功地让人与自然超越空间局限融合在一起,为“诗意的栖居〞创造了无限可能。
④科学同样要有美感,技术创新也能很诗意。
如果把科技比作繁茂的大树,效率和性能是其树干,人文要素那么近乎树枝和树叶。
没有树干,枝叶无所依存;剥掉树皮,去除叶子,树干不过是根木头。
科技不能只有理性思维、缺少“诗性思维〞,否那么就难免枯燥无趣。
以城市规划来说,许多城市的新城区道路、公共广场都唯宽大是从,不仅不讲科学,实际上也诗意无存,既浪费也没有特色。
⑤“技术的诗意〞,其实不是铺陈、夸张、搞怪,而是“得天之道,其事假设自然〞。
如同庖丁解牛,始终按照其结构特征用刀,在顺应自然、求至善中尽显智慧和技艺。
其中凝聚着“真〞——尊重规律、以道驭术;凝聚着“善〞——简约利物、惠而不费;凝聚着“美〞——巧夺天工、出神入化。
多些“技术的诗意〞,实质正是遵守技术伦理,把创意和人文有机融合,用“人的尺度〞统摄技术,给人更多便利的感受和美的体验。
2022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集训提升练二论述类文本阅读二含解析
论述类文本阅读(二)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9分,每题3分)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在内忧外患的挤压之下、在东西文化的碰撞与融合之中开启了近代化的进程。
中国人在认识世界的同时,也开始反省自身,开始自觉不自觉地更新文化传统。
在这个过程中,深厚绵长的“忧患意识〞和“家国情怀〞,在近代中国的文化转型中互相支撑,互相影响,均衍生出新的内容,可以称为“近代互构〞。
鸦片战争以后,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洋务派高呼“自强〞“求富〞,主张学习先进技术来富国强兵,都是在复活经邦济世的士人精神以求民族自救;甲午战争之后,士人们在“保国、保种、保教〞的理念中,提出制度革新的要求,清政府被迫在军事、教育、工业政策等方面做出调整。
随着新的知识分子、了解西方的官吏、新兴工业资本家群体的扩大,人们有了大量关于富强、进化、民主、自由等话题的思考,与传统基于道德而言的忧患意识相较,增加了对于科学技术和民主制度的向往,具有更加鲜明的近代特征。
忧患意识的近代转变,对家国情怀产生了复杂的影响。
一方面,人们的民族情感的自发作用,产生了一系列反侵略的自卫本能,如三元里抗英运动、义和团运动等;进而,知识精英们把对外御辱与对内改革结合在一起,开展为对民族前途的理性思考,如“公车上书〞、新文化运动等。
另一方面,强调“祖宗之法不可变〞的保守性观念也在“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刺激和民族情感的自发作用下,愈发顽固,逐渐沦为社会开展的阻力。
“变〞与“不变〞之争始终存在于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中,导致社会变革困难重重,往往不够彻底。
尽管如此,忧患意识整体上推动了家国情怀的近代转型,这集中表现为对“中国向何处去〞的思考。
面对西方列强的入侵,传统家国情怀从“天人合一〞直觉式的初级共同意识,逐渐转变为以平等、自由、民主、法治等根本价值为根底的理性共同体意识,在传统的情感认同中参加了对国家强大、民族振兴的真诚向往。
忧患意识促使中国的现代国家观念兴起。
在内忧外患之中,民族意识、民族精神、国家理论成为人们从理论探讨与救亡实践来更新传统的家国情怀的资源,并使之成为近代以来中国文化开展的主线。
2020年高考语文二轮专题限时集训2论述类文本阅读2 打印带解析版
专题限时集训(二) 论述类文本阅读(二)(对应学生用书第115页)(限时:40分钟)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导学号:74364003】艺术是意造空中楼阁来慰情遣兴。
诗人在做诗时的心理活动到底像什么样,我们最好拿一个艺术作品做实例。
比如王昌龄的《长信怨》:“奉帚平明金殿开,且将团扇共徘徊。
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
”王昌龄不曾留下记载,告诉我们他做诗时的心理历程。
但是我们用心理学做帮助来从文字上分析,也可以想象出大概。
他做这首诗时必定使用了想象。
想象就是在心里唤起意象。
想象有再现的,有创造的。
一般的想象大半是再现的。
艺术作品不能不用再现的想象。
比如这首诗里“奉帚”“金殿”“玉颜”“寒鸦”“日影”“团扇”等等,在独立时都只是再现的想象。
诗做出来总须旁人能读懂,“懂得”这是能够唤起以往的经验来印证,用以往的经验来印证新经验大半凭借再现的想象。
但是只有再现的想象绝不能创造艺术。
艺术既是创造的,就要用创造的想象。
创造的想象也并非无中生有,它仍用已有意象,不过把它们加以新配合。
王昌龄的《长信怨》精彩全在后两句,这后两句就是用创造的想象做成的。
每个人都见过“寒鸦”和“日影”,却从来没有人觉得它实在是至情至理。
从这个实例看,创造的定义就是:平常的旧材料之不平常的新综合。
王昌龄的题目是《长信怨》,“怨”字是一个抽象的字,他的诗却画出一个如在目前的具体情境,不言怨而怨自见。
艺术不同于哲学,它最忌讳抽象。
从理智方面看,创造的想象可以分析为两种心理作用:一是分想作用,一是联想作用。
“分想作用”就是把一个意象和与它相关的许多意象分开而单提出它来,诗的分想作用是选择的基础。
有分想作用而后有选择,只是选择有时就已经是创造。
不过创造大半是旧意象的新综合,综合大半借“联想作用”。
联想是知觉和想象的基础。
艺术不能离开知觉和想象,就不能离开联想。
我们曾经把联想分为“接近”和“类似”两类。
比如这首诗里所用的“团扇”这个意象,在班婕妤自己第一次用它时,是起于类似联想,因为她见到自己色衰失宠类似秋天的弃扇;在王昌龄用它时则起于接近联想,因为他读过班婕妤的《怨歌行》,提起班婕妤就因经验接近而想到团扇的典故。
高考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题讲析(附练习及答案解析)
高考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题讲析(附练习及答案解析)[考情分析]1.课标全国卷论述类文本阅读一般采用选择题的命题形式,题目为3道,共9分。
往年题干总是采用选误的形式,2017年高考则打破了这种稳定的模式,这说明论述类文本的设题形式变得更加灵活。
2.选择的文本的题材非常广泛,几乎涵盖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理论、历史、美学、建筑等各个方面。
考点包括“理解(B)”“分析综合(C)”两个层级,共有7条具体的测试要求: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这个考点在2017年高考中第一次单独出现,在以后复习中要重视这一考点。
1.洞悉命题九大陷阱在做一般论述类文本阅读题时,我们不仅要读懂所给的材料,而且要明白命题意图,清楚题目所设的陷阱有哪些,这样就有助于我们识破陷阱,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答案。
命题者设置陷阱的方法主要有以下九种类型:陷阱一曲解文意曲解文意指选项对词句的理解与原文意思发生了偏离,曲解了作者所要阐述的观点或所要表达的意思。
设错方式:命题人不结合文段的前后语境,对某些词句的含义故意加以曲解,从而导致了错误的分析和概括。
识别方法:整体上把握材料,把题目中所提供的选项,如对词语的解释、对语段的理解等,还原到材料的对应之处,将选项与原文仔细对照,逐项检查,看选项的表述是否与原文一致,就不难得出答案。
[应用体验][对比选项] (2017·全国卷ⅢT1-B)乡村记忆是居民情感所系和乡愁载体,在城镇化过程中,必须完好保存下来。
[对应文本]在城镇化过程中留住它们,才能留住乡愁。
这实质上是对人的情感的尊重。
至于哪些乡村记忆真正值得保留,这一方面可以借助一些科学的评价体系进行合理评估,另一方面可以广泛听取民意,然后进行综合甄选。
比对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原文表述为“在城镇化过程中留住它们,才能留住乡愁”“至于哪些乡村记忆真正值得保留……综合甄选”,这些句子说明乡村记忆要有选择地保留,并非要求“必须完好保存下来”,选项曲解文意。
高考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题练习(二) (含答案与解析)
高考语文专题练习论述类文本阅读一、(2017届湖南省衡阳市第八中学高三实验班暑期第一次月考)论述类文本阅读(每题3分,共9分)苏轼的故乡观综览苏轼关于故乡、异乡的众多文字表达,可以看出苏轼是一个有浓厚怀乡情结的人。
故乡首先是地理意义的出生之所。
对此苏轼有明确交代,多次说他的家在剑外之地、岷峨之间、蜀江之上。
“吾家蜀江上,江水绿如蓝。
”他虽总在异乡漂泊,但总忘不了其“蜀士”身份。
其次,故乡是宗族意义的团聚地。
在异地他乡,遇到两类人最易牵起怀思故乡的心肠。
一是来自故乡的乡人。
“我家峨眉阴,与子同一邦。
相望六十里,共饮玻璃江。
”那种共饮一江水的同里感觉让身在异乡的他难忘。
二是到故乡去做官的人。
苏轼总会夸故乡的山水、风物等:“胶西高处望西川,应在孤云落照边。
”最后,故乡是文化心理的生活区。
在异乡,苏轼常用故乡的山水、风物、典故来比照,在黄州见到美丽的海棠,他不禁发出是否来自故乡的疑问:“陋邦何处得此花,无乃好事移西蜀?”不仅如此,他还将故乡的文化移植到他乡,让异乡充满故乡的气息。
他在湖州写的《何满子》词中的岷峨、江汉、当垆人等都是故乡的符号。
不断怀念故乡的苏轼,事实上却是于三十三岁时第三次出川后,就再也没有回过老家。
苏轼的后半生在贬谪流放中度过,长期处于“无家”的状态,“逐客如僧岂有家”,不得不忘记地理、家族和文化心理意义上的故乡,认他乡为故乡。
但要认他乡为故乡,又要经历几个必要的思维阶段。
首先将故乡具化,与异乡对立。
苏轼常以比眉州更大的地名或山水、云月来代表故乡,如成都、青城、峨眉、岷江等。
故乡的具化一定程度上就是迁移人对异乡的排斥,这既可发生在迁移初期的凤翔,又可发生在饱经迁移之苦的惠州。
其次是将故乡泛化。
不具述与眉山有关的地名,而只说“故园”、“故山”、“归路”、“归去”等泛化字眼,以表现对宦途世味的梦幻感受。
此时的故乡是烦恼人生的虚化寄托,是对现实漂泊处境的抗衡工具,不再是地理意义上的眉山。
然后是将故乡意念化。
高三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论述类文本阅读》试题(附答案解析)
高三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论述类文本阅读》试题(附答案解析)【必背金词金句】成语:①明日黄花:比喻过时的事物或消息。
②火中取栗:比喻被别人利用去干冒险事,付出了代价而得不到好处。
③万人空巷: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
④不刊之论:指正确的不可修改的言论。
⑤不为已甚:指对人的责备或责罚要适可而止。
名句:①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②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③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④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⑤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孔子语录《论语十则》)⑥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⑦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⑧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鱼我所欲也》)一、语言文字运用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还有一种坏处,是一做教员,未免有顾忌;教授有教授的架子,不能________。
②对于房地产“救市”的话题,人们有不同的看法,问题一经提出,人们就争先恐后地_____。
③除非把这事________,再添上些枝叶,或者可以激怒他稍助一臂之力。
A.和盘托出各抒己见畅所欲言B.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和盘托出C.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和盘托出D.畅所欲言和盘托出各抒己见解析:畅所欲言:尽情地说出想说的话。
各抒己见:各自坚持自己意见或见解。
和盘托出:比喻全部说出或拿出来,没有保留。
“畅所欲言”侧重痛快地说出自己想说的话,“各抒己见”侧重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和盘托出”侧重全部地说出自己知道的事情。
答案:B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被誉为工业设计界的“诺贝尔奖”的金圆规奖于2015年首次迈向国际,对于一位工业设计师而言,拿到“金圆规奖”是其设计生涯的最高奖项。
B.对那场战争、对那段历史能否始终保持正确的认识,是改善和发展中日关系的关键所在,也是中日经贸关系良好发展的重要条件。
C.法律专家认为,“海淘”虽然属于买卖双方私事,但跨境消费的特殊性决定了消费者仅凭个人之力难以有效维权,需要政府和监管部门出面予以法律支持和保护。
北京市第二十五中学高三第二次联考新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
北京市第二十五中学高三第二次联考新高考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事物总是在比较中更能够凸显自身。
散文最为本质的属性,和小说相比更容易看清楚。
虚构是小说创作的核心,是通过描绘并不存在的人和故事,达到对生活本质的揭示,是“无中生有”,是虚幻中的真实。
相比之下,构成一篇散文的基本材料,如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都是客观存在的,散文是在“有”之上进行自己的艺术开掘。
对于散文来说,真实是最基本的遵循,最明确的尺度,居于其价值谱系的前端。
譬如一个年代中不曾存在的人物,一个人不曾经历的事件,一桩事件不曾产生的结果,一种结果不曾产生的影响等,这样的“无”,就不应该成为散文作品中的“有”。
但这并不意味着堵塞了散文虚构的管道。
散文的真实性,其实有着足够的开阔空间和弹性,我们没有理由担心它会带来对想象力的束缚。
譬如写到历史上的某个人物在面临重大抉择时内心的矛盾冲突,虽然史料中没有记载,但基于对人性、人情和具体的时代环境的认识和理解,写作者完全可以将自己代入进去,通过设身处地的想象,进行一些场景的设置,一些细节的编织。
这样的“虚构”,是对中断之处的接续,是对空白之处的填补,使其残缺漫滤之处恢复完整清晰,其本质是一种艺术提炼,当然是允许的,甚至是必要的。
还有一类描写,也超越了具体的经验世界,如驰骋诗意的想象,抒发强烈的感情,上天入地,夸张变形,显然也属于虚构的范畴,但对于这样的手法,读者通常也都不会质疑其真伪,只做穿凿的理解。
2025届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论述类文本阅读训练题
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红旗》十七期上,有篇王力先生作的《逻辑和语言》文章,在末尾有一段涉及胡子历史及古人对胡子的美学观问题,和我们搞文物全部常识不尽符合。
那段文章主要计三点:一、汉族男子在古代是留胡子的,身为男子必需留胡子。
二、古乐府《陌上桑》说:“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可见当时每一个担着担子走路的男子都是有胡子的。
三、胡子长得好算是美男子的特点之一,所以《汉书》称汉高祖“美须髯”。
如今试从文物方面来介绍些有关材料,或许可以说明下述几事:一、古代男子并不确定必需留胡子。
二、美须髯在某些时期多和英武有关,可并不确定算美男子,有较长时期且恰恰相反。
挑担子的绝不是每人都留胡子。
三、晋唐以来中年人或老年人,即或是名臣大官,也并不确定留胡子。
这风气始终接着到晚清。
首先可从商代遗留下的一些文物加以分析。
故宫有几件雕玉人头,湖南新出土一个铜鼎上有几个人头,另外传世还有几件铜刀、铜戈、铜钺上均有人的头形反映,殷商时期关于胡子状况,似乎还无什么确定必需规则。
而且胡子和个人身份地位关系还不大,因为安阳出土一个白石雕刻着花衣戴花帽的贵族,和另外一个手戴桎梏的陶制奴隶,同样下巴都是光光的。
春秋战国形象材料新出土更多了些。
山西侯马发觉两个人形泥范,是有确定身份的男子,还并不见留胡子的痕迹。
河南信阳长台关楚墓出土一个彩绘漆瑟,上面绘有些乐舞、狩猎场景和贵族人物形象,也不见有胡须模样。
近二十年湖南长沙大量出土战国楚墓彩绘木俑,男性中不论文武装扮,却多数都留有一点儿胡须。
但其中也有好些年纪大但并不留胡子的。
关于古代由商到汉,胡子去留实大有伸缩余地,并不受法律或确定社会习惯限制。
至于汉魏之际时代风气,则有更丰富的石刻、壁画、漆画、泥塑及小铜铸像可供参考。
特别具体地反映出很多劳动人民形象,极少见有留胡子的。
很难说当时每个挑担子的却人人必留胡子!其实魏晋以来有很长一段时期,胡子殊不受重视,以男子而具妇女柔媚姿态竟为一美的标准。
高考语文总复习专题集训2论述类文本阅读—模拟题组2(含解析)苏教版
高考语文总复习专题集训2论述类文本阅读—模拟题组2(含解析)苏教版专题集训2 论述类文本阅读——模拟题组(1)一、(2018·河北武邑中学高三下学期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9分)由于中国北方的整片土地无法割裂,中国的发展,是从边陲整合于核心,并不呈现欧洲区域内的地区性差别。
商代文化的高度发展,包括文字系统、组织力量和工艺水平,都足够使商文化成为中国文化的主流,对各地地方性的文化发挥出相当程度的同化力量。
周代的封建制度,基本上是以贵族间的婚姻和合作,借着祖先崇拜和“天命”的观念,编织出的一个统治阶层的庞大网络。
这个过程继续进行了数百年,终于形成了周代中国上层文化同构性。
所谓“天下”,并不是真正的“普天之下”,只是不同封国城邑的居民,却还是认同于同一个文化大系统。
相对而言,虽然希腊霸权已经不在了,欧洲的泛希腊文化,也凌驾于各地的城市,造成了相当程度的同构性。
不过,泛希腊文化的天下,随着亚历山大帝国的崩溃而瓦解,并没有机会继续加强一个大地区的政治统一。
而中国虽然有过春秋战国的列国形态,但由于中国文化同构性,中国自然而然会走向秦汉大一统的帝国。
西周的封建网络,经过春秋战国,逐渐转变成列国体制。
到了战国时代,那一个个国家本身的组织形态,已经非常接近欧洲近代史上的主权国家。
中国在这个阶段的发展和欧洲类似形态的出现,有将近两千年的落差。
中国列国体制,最后终于发展为秦汉帝国。
我们必须注意,到战国时代,虽然列国纷争,却隐隐中有一个“天下定于一”的观念,标志着中国地区会走向大一统的天下国家的发展方向。
相对而言,欧洲也有过罗马时代的统一。
不过,罗马帝国容许各地区的个别文化特色,它只是用武力凌驾各地的霸主。
欧洲真正的文化统一,还有待于基督教成立的公教秩序出现。
这一个公教秩序,使教权代替了帝国的皇权,也因此保存了欧洲族群林立的封建制度。
因此,在宗教改革以后,公教秩序崩溃,那些封君才得以发展出他们的主权国家。
高中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解题技巧及专题训练(含答案)高中语文
高中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解题技巧及专题训练(含答案)高中语文【定义】定义“论述类文章”是指研究各种自然科学现象和社会科学现象的文章,前者往往被叫社科文,后者常被称为科技说明文。
【从考纲出发,知道考什么】1.理解(1)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指对文章的思想、观点、情感等起重要作用的概念。
)(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
(指对文章思想、观点、情感、结构等起重要作用的句子。
)2.分析综合(1)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把握文章的基本概念和重要信息,提取并组合最能表达作者写作意图或文章主旨的语句,阐释或归纳文中主要内容。
(2)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指理清行文的思路,理解观点与材料之间的关系,分析段落层次之间的关系。
(3)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对语段或全篇作归纳和概括,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4)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有的是直接表达出来的,有的则是间接表达出来的3.选材范围(1)社会科学类所谓自然科学类文章,是指研究自然科学及技术方面的文章包括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基础学科以及天文学、地质学、医学、生命科学、信息科学等学科的文章。
(2)自然科学类所谓社会科学类文章,是指研究各种社会现象的科学的文章,它包括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教育学、语言学、文化学、文艺学、历史学、美学等学科的文章。
4.抓住命题规律,找到突破口从所考查的文本上看,选材范围上有所拓宽。
近两年,高考论述类文本涉及史学、美学、考古学、文艺学等,所选文本具有较强的学术性和典范性,结构和语言具有严谨的特点。
经过改造加工的文本,具备了论述类文本所应有的“论证阐述(或立论陈述)”的特征,篇幅虽小,“五脏俱全”,我们甚至可以把它看做一篇完整论述文的缩影。
所选文本的论点很鲜明,一般是在文本的首段就旗帜鲜明地点明文章的论点;每段还有分论点,论述层次很清晰。
作为论据,既有事实性的材料,也有理论性的论据。
论证方法也很灵活,有事实论证、道理论证(演绎推理)、对比论证等。
大二轮高考总复习语文专题专项提升练论述类文章阅读含答案
专题专项提升练(二)论述类文章阅读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9分,每小题3分)我们读经典,要有人文情境参与其中。
人文情境,是指阅读经典或认知传统文化精髓所必备的、人同其心又同其情的“情境”。
下面谈“学术情境”和“艺术情境”两点。
学术情境就是用求真的心态去认知经典。
如何理解与营造阅读经典的学术情境,传统智慧依然启迪无穷,可从如下学术关系来考察。
一是“博与精” 。
学习要博览群书,拓展视野,人们说“开卷有益”“世事洞明皆学问”就是这个道理。
我们读《诗经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再结合《诗经衡门》“岂其食鱼,必河之鲤,岂其娶妻,必宋之子” ,其学术背景是古老文化的生殖崇拜。
博,才能“通” ,通,才能达到“大方无隅” 的境界。
与博对应的是精,杜甫对作诗的要求是“毫发无遗憾,波澜独老成” ,可谓精益求精。
这种专心致志丝毫不苟且的精品意识,是我们学习经典中应汲取的精神力量。
二是“渐与顿” 。
古代经典示求实、求知、求真之法,分渐悟与顿悟两类。
孔子授学以“ 时习之”“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均是渐习而求知。
与渐习对应的是顿悟。
据《坛经》记载,禅宗五祖弘忍传法,弟子神秀最为优秀,作偈语“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染尘埃” ,柴房小僧惠能以为不佳,复作偈语“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原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 。
前者明“渐” ,后则倡“顿” ,由此而被弘忍激赏,传衣钵予惠能,成为六祖。
顿悟启迪智慧,激发主观能动性,揭示了一种在求知求实之上的精神超越。
三谈“得与失” 。
学习经典,获得容易,舍得难,舍得就是舍去获得,即“失” 。
老子是大智慧者,他曾说“圣人为腹不为目” 。
林语堂有一句情人节的话:你如果爱一个人,不要给她九十九朵玫瑰,而给她喜欢吃的饱饱吃一顿。
这或许是故意歪曲老子原意,但这种求“ 失” ,与孔子的“ 安贫乐道” 、孟子的“ 舍利取义” 思想是默契的。
用审美的心态去认识经典、理解经典,在阅读经典时得到审美的趣味,这种互为,是艺术情境。
浙江专用2020版高考语文总复习专题十五实用类论述类阅读限时综合训练二含解析
限时综合训练二(时间:20分钟分值:2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10分)材料一:新材料对高技术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和支撑作用,是21世纪信息、生物、能、环保、空间等高技术领域的基础。
它将对轻工、纺织、化工、建材等传统产业的结构调整和技术升级、实现跨越式发展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信息功能材料仍是研发最活跃的领域。
以硅为主体的半导体材料仍占主要地位。
第三代半导体材料的兴起在光显示、光存储、光照明等领域均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硅集成电路以后的发展途径,可能在以光子材料为核心的光集成技术和以纳米技术为核心的原子操纵技术上得到更大发展。
光电子材料在21世纪将得到更大发展,包括激光材料、变频晶体(非线性光学晶体)、红外探测材料、半导体光电子材料、显示材料、记录材料、敏感材料及光纤,特别是光导纤维是信息高速公路的关键。
21世纪制造技术的发展,学科交叉与融合的跨度比以往更大、更深。
先进制造领域大范围和大跨度的交叉与融合主要体现在:交叉与融合的技术门类多,包括机械、信息、材料、生物、物理、化学及现代管理技术等;交叉与融合跨度大,从工程科学领域(技术)扩展到管理科学领域(技术与管理)。
由于微电子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制造技术中的软件比例继续呈上升趋势。
光、机、电技术的一体化将进一步推动机械产品与装备的软件化。
发达国家正在研究新的制造战略和技术,如敏捷制造、虚拟制造、智能制造、可重组制造等。
21世纪要求材料和零件具有高性能,甚至功能化、智能化;要求材料和零件的设计实现定量化、数字化;要求材料和零件的制造快速、高效,并实现两者一体化、集成化。
材料二:生物信息和生物芯片是IT企业和生物技术企业联合开发新产品的重点,它致力于为医药企业开发软件工具和技术平台。
生物信息资的研究开发现已逐步形成了一个新兴产业。
生物信息产业兴起的标志是生物信息数据的规模化、商业化开发。
据国外专家估计,生物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使药物开发的成本下降33%,并使开发进程加快2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温馨提示: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专题集训提升练二十五论述类文本阅读(二)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9分)中庸与净化宇宙是无尽的生命、丰富的动力,但它同时也是严整的秩序、圆满的和谐。
在这宁静和谐的天地中生活着的人们却在他们的心胸里汹涌着情感的风浪、意欲的波涛。
但是人生若欲完成自己,止于至善,实现他的人格,则当以宇宙为模范,求生活中的秩序与和谐。
和谐与秩序是宇宙的美,也是人生美的基础。
达到这种“美”的道路,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就是“执中”“中庸”。
但是中庸之道并不是庸俗一流,并不是依违两可、苟且的执中。
乃是一种不偏不倚的毅力、综合的意志,力求取法乎上、圆满地实现个性中的一切而得和谐。
所以中庸是“善的极峰”,而不是善与恶的中间物。
大勇是怯弱与狂暴的执中,但它宁愿近于狂暴,不愿近于怯弱。
青年人血气方刚,偏于粗暴。
老年人过分考虑,偏于退缩。
中年力盛时的刚健而温雅方是中庸。
它的以前是生命的前奏,它的以后是生命的尾声,此时才是生命丰满的音乐。
这个时期的人生才是美的人生,是生命美的所在。
希腊人看人生不似近代人看作演进的、发展的、向前追求的,一个戏本中的主角滚在生活的旋涡里,奔赴他的命运。
希腊戏本中的主角是个发达在最强盛时期的、轮廓清楚的人格,处在一种生平唯一一次的伟大动作中。
他像一座希腊的雕刻。
他是一切都了解,一切都不怕,他已经奋斗过许多死的危险。
现在他是态度安详不矜不惧地应付一切。
这种刚健清明的美是亚里士多德的美的理想。
美是丰富的生命在和谐的形式中。
美的人生是极强烈的情操在更强毅的善的意志统率之下。
在和谐的秩序里面是极度的紧张,回旋着力量,满而不溢。
希腊的雕像、希腊的建筑、希腊的诗歌以至希腊的人生与哲学不都是这样?这才是真正的有力的“古典的美!”美是调解矛盾以融入和谐,所以美对于人类的情感冲动有“净化”的作用。
一幕悲剧能引着我们走进强烈矛盾的情绪里,使我们在幻境的同情中深深体验日常生活所不易经历到的情境,而剧中英雄因殉情而宁愿趋于毁灭,使我们从情感的通俗化中感到超脱解放,重尝人生深刻的意味。
全剧的结果——即英雄在挣扎中殉情的毁灭——有如阴霾沉郁后的暴雨淋漓,反使我们痛快地重睹青天朗日。
空气干净了,大地新鲜了,我们的心胸从沉重压迫的冲突中恢复了光明愉快的超脱。
亚里士多德的悲剧论从心理经验的立场研究艺术的影响,不能不说是美学理论上的一大进步,虽然他所根据的心理经验是日常的。
他能注意到艺术在人生上净化人格的效用,将艺术的地位从柏拉图的轻视中提高,使艺术从此成为美学的主要对象。
(节选自宗白华《哲学与艺术》)1.下列对于“中庸”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A.中庸在亚里士多德看来,是达成和谐、秩序的人生美的途径。
B.中庸不是善与恶的中间物,而是“善的极峰”。
C.中庸不是执中,而是一种不偏不倚的毅力、综合的意志。
D.中庸力求圆满地实现个性中的一切而得和谐。
【解析】选C。
原文“但是中庸之道并不是庸俗一流,并不是依违两可、苟且的折中。
乃是一种不偏不倚的毅力、综合的意志,力求取法乎上、圆满地实现个性中的一切而得和谐”,可见选项将“折中”换成了“执中”,偷换概念。
2.下列说法中符合文本内容的一项是(3分) ( )A.青年人血气方刚,偏于粗暴;老年人过分考虑,偏于退缩。
因此,只有中年人才能真正做到中庸。
B.希腊的艺术、人生、哲学都体现出一种“古典的美”,这种美正是亚里士多德理想中的美。
C.作者认为,宇宙的美与人生的美有相似之处,达到美的途径也是相同的。
D.亚里士多德的悲剧论在柏拉图艺术净化人格的理论上更进一步,使艺术从此成为美学的主要对象。
【解析】选B。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A项,原文“青年人血气方刚,偏于粗暴。
老年人过分考虑,偏于退缩。
中年力盛时的刚健而温雅方是中庸”,三类人显然是并列关系,可见选项强加因果;C项,无中生有,文中并未指出两者途径相同;D项,原文“他能注意到艺术在人生上净化人格的效用,将艺术的地位从柏拉图的轻视中提高,使艺术从此成为美学的主要对象”,可见柏拉图轻视艺术地位,选项曲解文意。
3.试分点概括一部悲剧如何“净化”人类情感。
(3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首先要从文中找到关键词“悲剧”“净化”“人类情感”,然后根据这些关键词所在的语段,即答题区域,找出悲剧净化人类情感的内容,然后提炼出关键词,加以整合概括即可。
答题区间在第2段,如“一幕悲剧能引着我们走进强烈矛盾的情绪里,使我们在幻境的同情中深深体验日常生活所不易经历到的情境”可提炼出“悲剧能引着我们走进强烈矛盾的情绪里”。
以此类推。
答案:①悲剧使人进入强烈的矛盾情绪中。
②悲剧中的“毁灭”使强烈的矛盾情绪得到超脱。
③美正是调解矛盾以融入和谐,所以悲剧可以产生美,从而对人类情感产生净化作用。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9分)近年来,中国的选秀文化在相当程度上进入了困局。
这既是近年来唱片业在互联网时代的转型问题所致,也是由于歌手的形象风格接近,观众的印象模糊,难以脱颖而出,通过选秀的梦想舞台选出青春偶像的情况已经不再出现,而且,观众对于选秀的形式相当熟悉,各个电视台的选秀节目又都有重复之嫌,使得观众产生了审美疲劳,造成了选秀节目的瓶颈。
最近,《中国好声音》的出现既赢得了诸多关注和好评,也引发了对于选手身份、经历等方面的争议。
好评和争议交错,热播和分歧共存,这其实是中国近年来选秀文化发展变化状况的折射,也是中国电视文化新的变化的投影。
《中国好声音》之所以一出现就引发轰动效应,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力求超越粉丝和明星的关系,不靠选手搞噱头,不靠评委博出位,也不靠庞大阵势的粉丝投票,而是着力于音乐的专业性,力图回到尽可能纯粹的音乐的本质,力图让“好声音”成为唯才是举最重要的砝码。
让刘欢、那英这些当代流行歌坛最有声望的音乐人来指点新人。
而选手也可以选择导师,进入音乐专业领域深造从而为未来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
这其实是从普通人中选择真正的“好声音”,让他们得以成为好的歌唱家、艺术家,让梦想通过一个专业的路径和较为严谨的程序得以延伸,最终成为一个职业生涯的选择。
今天的“80后”“90后”处在竞争激烈,生活和事业发展的压力较大,而自身的适应和抗压能力相对较弱的矛盾之中,一举成名的冲动、展示自我的激情如何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具体路径,正是青年一代的焦虑所在。
选秀节目尚未从这一方面加以具体指点,青年的职业生涯的内在需求和成长渴望在《中国好声音》中却得到了展现。
这很像是一个音乐的职场节目,对于激励青少年更好地学习,更艰苦地磨炼,给他们提供更加积极向上的价值,具有重要的意义。
它所标举的脚踏实地实现梦想的路径是非常值得肯定的正面和积极的价值观。
这里不是梦想止步之处,也不是梦想瞬间实现的地方,而是一个走向梦想实现的起点,一个修业和锻炼的开始。
幸福感来自奋斗和梦想的力量,而这一切都在公平和公开的程序中进行,这是节目具有魅力的地方。
但这个节目引起的质疑也值得反思。
尤其是几位选手的经历描述引发了一些争议,这其实说明,这些年来公众对于诚信的要求有了更严格的标准。
年轻一代所需要的是更真实的人生的反映,而不是戏剧化的表演。
只有更加真实,让每一个选手的过去都经得住追问,节目才可能赢得更多的观众。
只有真实的努力,梦想才有价值,这是对“纯粹”的另一意义指向,也凸显了今天社会的必然要求。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4.下列对“中国的选秀文化”的相关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A.各个电视台的选秀节目都有重复,观众在新奇感过后产生了审美疲劳,这些问题极大地制约了选秀节目的发展。
B.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唱片业出现了转型,导致歌手的形象风格接近,观众对于选秀的形式也相当熟悉,中国的选秀文化在相当程度上进入了困局。
C.《中国好声音》的出现,是中国电视文化新的变化,也是中国近年来选秀文化注重青年的职业生涯的内在需求和成长渴望的显现。
D.观众对《中国好声音》这个节目,有好评,也有争议,这些其实都折射了中国近年来选秀文化的发展变化状况。
【解析】选B。
原文中“互联网时代”只是修饰“唱片业转型”,这里却用来修饰后面所有的变化,扩大了修饰范围。
5.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A.《中国好声音》赢得了诸多关注和好评,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力求改变旧的选秀节目中存在的种种弊端,将选手的“好声音”作为选秀的最重要依据。
B.《中国好声音》避免了选手通过粉丝热捧而成为超级明星,也不让选手能在舞台上一展即毕走过场,这些新的变化也是该节目赢得公众的原因。
C.《中国好声音》从普通人中选择真正的“好声音”,引导、激励他们将梦想的实现转换为个人实实在在的努力,这使得它很像一个音乐的职场节目。
D.《中国好声音》不是梦想止步之处,也不是梦想瞬间实现的地方,是一个走向梦想实现的起点,一个修业和锻炼的开始,但只有那些成功的选手才有幸获得这种幸福感。
【解析】选D。
D项“但只有那些成功的选手才有幸获得这种幸福感”表述有误,与原文“幸福感来自奋斗和梦想的力量”表述不一致。
6.近年来,各大卫视之间展开了激烈而纷乱的选秀之争,请结合本文的观点,简述怎样让选秀节目走上良性的发展之路。
(3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
题干中要求“结合本文的观点”,首先要找出文中相关的观点,然后结合自己的认识进行表述。
答案:①注重唯才是举;②应该在形式、程序上不断创新,避免重复;③应该引导公众将梦想的实现转换为实实在在的修业和学习的长期努力的过程;④应该关注公众的需求(如青年一代的焦虑),标举脚踏实地,倡导正面而积极的价值观;⑤应该严格自律,自觉奉行诚信的社会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