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第八章物理知识点

合集下载

八年级物理第八章总结

八年级物理第八章总结

苏教版八年级物理第八章总结一.力的概念: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注意:①有力作用时,必然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单独存在。

②有力作用时物体间可以接触,也可以不接触。

2、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力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物体上。

两物体相互作用时,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反之,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3、力的作用效果:①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②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及大小。

说明: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改变一般指:物体速度大小的改变和物体的运动方向的改变4、力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用N表示。

力的感性认识:拿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1N。

5、力的测量测力计:实验室常用弹簧测力计弹簧测力计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所受的拉力成正比。

正确使用:①看量程、分度值、指针是否指零;②调零;③应使弹簧伸长方向跟所测力的方向在同一条直线上。

说明:物理实验中,有些物理量的大小是不宜直接观察的,但它变化时引起其他物理量的变化却容易观察,用容易观察的量显示不宜观察的量,是制作测量仪器的一种思路。

这种科学方法称作“转换法”。

利用这种方法制作的仪器有温度计、弹簧测力计、压强计等。

【易错点】:是弹簧的伸长与所受的拉力成正比,而不是弹簧的长度与所受的拉力成正比。

6、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7、力的表示法:⑴力的图示:用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三要素表示出来的做法⑵力的示意图:只表示出力的方向和作用点的简易图示二.3种典型的力8、弹力⑴定义: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⑵作用方式:直接接触⑶方向:跟受力物体的形变方向一致。

例如拉力的方向是沿着绳子的伸长方向。

⑷常见弹力:压力、支持力、拉力等9、重力:⑴重力的概念:地面附近的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的力。

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⑵重力大小:G=mg 其中g=9.8N/kg 它表示质量为1kg 的物体所受的重力为9.8N。

初中物理知识点——第八章

初中物理知识点——第八章

第八章功、机械、机械能一、功1、功(1)力学中的功: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移动了一段距离,这个力的作用就显示出成效,力学里就说这个力做了功。

(2)功的两个因素:一个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另一个是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两因素缺一不可。

(3)不做功的三种情况:①物体受到了力,但保持静止。

②物体由于惯性运动通过了距离,但不受力。

③物体受力的方向与运动的方向相互垂直,这个力也不做功。

2、功的计算(1)计算公式:物理学中,功等于力与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的乘积。

即:W=Fs。

(2)符号的意义及单位:W表示功,单位是焦耳(J),1J=1N·m;F表示力,单位是牛顿(N);s表示距离,单位是米(m)。

(3)计算时应注意的事项:①分清是哪个力对物体做功,即明确公式中的F。

②公式中的“s”是在力F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必须与“F”对应。

③F、s的单位分别是N、m,得出的功的单位才是J。

3、功的原理——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二、功率1、功率的概念:功率是表示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2、功率(1)定义: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叫做功率,用符号“P”表示。

单位是瓦特(W)常用单位还有kW。

1kW=103W。

(2)公式:p=W/t。

式中p表示功率,单位是瓦特(W);W表示功,单位是焦耳(J);t表示时间,单位是秒(s)。

(3)功率与机械效率的区别:①二者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功率表示物体做功的快慢;机械效率表示机械做功的效率。

②它们之间的物理意义不同,也没有直接的联系,功率大的机械效率不一定大,机械效率高的机械,功率也不一定大。

三、杠杆1.杠杆(1)杠杆: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就是杠杆。

(2)杠杆的五要素:①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固定点(O);②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F1);③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F2);④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l1);⑤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l2)。

八年级物理8章知识点

八年级物理8章知识点

八年级物理8章知识点八年级物理的第八章主要介绍了物质的状态和热现象。

学习本章的内容对于我们深刻理解物质的本质以及了解周围的热现象具有重要作用。

下面我们将分别从状态变化和热现象两个方面来详细介绍本章的知识点。

一、物质的状态变化1. 固体的特点和性质固体是在固定形状的物质,其特点是分子紧密排列,分子之间距离小,分子振动面积小。

另外,固体的性质是硬度大、形状稳定、难于流动,具有一定的弹性等。

2. 液体的特点和性质液体是没有固定形状的物质,其特点是分子有序排列,分子之间距离大,分子振动面积大。

液体的性质是流动性强、难于被压缩、难以保持稳定形状等。

3. 气体的特点和性质气体是没有固定形状和体积的物质,其特点是分子无序运动,分子之间距离大,分子的振动面积更大。

气体的性质是高度可压缩、体积随温度变化、扩散和混合性强等。

4. 状态变化物质的状态可以随着温度、压力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通过加热、冷却、增加压力等方法,可以让物质从一个状态变为另一个状态。

其中,固态、液态、气态之间的相互转换被称为状态变化,其种类包括升华、凝固、熔化、沸腾、凝结和深度子冷。

5. 状态变化的表达式通过物质的状态图可以表达出物质在不同状态下的温度和压力。

同时,通过相变图也可以看出不同状态下物质的特点。

二、热现象1. 热能和温度热能是指热量的大小,本质是物质的热震动的强度。

而温度则是一个物体内分子的热运动速率的量度。

它在无热量的情况下无法被改变。

我们常见的温度计就是一种测量温度的工具。

2. 热传递热传递是指热量由高温区域到低温区域的传递。

同时,热传递有三种方式:导热、对流和辐射。

3. 热量热量就是物体与物体之间或物体内部由于热效应所传递的能量。

在国际单位制中,热量单位为焦耳(J)。

4. 热容和等压热容热容是指单位质量物质温度上升一度时,吸收的热能称为热容。

而等压热容则是指在容器内气体的体积保持不变时气体升高温度所吸收的热量。

5. 热力学第一定律在物理学中,热力学第一定律是能量守恒定律的另一个表述,它表示能量在物理系统中的转化是恒定的。

八年级物理8章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物理8章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物理8章知识点总结第一节:功率与电功功率指单位时间内消耗或产生的能量,通常用符号P表示,单位是瓦特。

功率的计算公式为P=W/t,其中W表示产生/消耗的能量,t表示时间。

电功是指电源向电路提供或者从电路中吸收的能量。

电功的计算公式为W=VIt,其中V表示电压,I表示电流,t表示时间。

第二节:电影效应电影效应是指物体由于其自身的运动而在某些情况下会出现形变的现象。

这种形变是由于运动产生的多普勒效应而导致的。

多普勒效应指物体由于其自身运动而产生的频率变化。

它在各种现象中都有应用,比如测量距离、探测气体性质等。

第三节:电动势和内阻电动势是指某些电源在通过电路时能够产生电流的能力。

电动势通常用符号E表示,单位是伏特。

电动势的大小与电源本身的特性有关。

内阻是指电源本身内部的电阻。

内阻越大,电动势就越难以充分发挥,从而电路的电流就越小。

第四节:磁感应强度和电磁感应磁感应强度是指一个磁场的强度。

它通常用符号B表示,单位是特斯拉。

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与磁场的能力有关。

电磁感应是指在磁场变化的情况下产生感应电动势的现象。

在电磁感应中,所产生的电动势的大小和磁场变化的速度和响应的线圈的面积有关。

第五节: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和自感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是指一个电路中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与电路中磁通量的变化速率成正比。

这个定律是磁电学的一个基本定律。

自感是指线圈本身产生的电磁感应现象。

它通常与线圈中的电流有关。

自感的大小可以通过线圈的几何形状、导线的长度和直径以及磁性材料的种类等来加以调节。

第六节:电磁场电磁场是指由电荷和电流所引起的空间中的物理场。

它是由电磁力和电磁感应共同组成。

电磁场对于研究电磁现象和电磁学理论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结语八年级物理第8章的知识点主要与电磁学方面有关。

这些知识点都是物理学的基础知识,对于物理学的后续学习和科学研究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希望同学们掌握好这些知识点,并在实践中加以应用和实践。

初二八年级物理 第8章知识点

初二八年级物理 第8章知识点

第八章压强一、固体的压力和压强1.压力:⑴定义: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方向:垂直于受压面指向被压物体⑵压力并不都是由重力引起的,通常把物体孤立地静置在桌面上时,如果物体不受其他力,则压力的大小F =物体的重力的大小G⑶固体可以大小方向不变地传递压力。

⑷重为G 的物体在承面上静止不动。

指出下列各种情况下所受压力的大小。

G G F+G G –F F-G F2.实验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⑴课本143页,图甲、乙说明:当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图乙、丙说明:当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概括这两次实验结论是: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和受力面积有关。

本实验研究问题时,采用了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将压力的作用效果转换为观察海绵的形变程度)3.压强:⑴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

⑵物理意义: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⑶公式p=F/S其中各量的单位分别是:p:帕斯卡(Pa);F:牛顿(N)S:米2(m 2)。

A 使用该公式计算压强时,关键是找出压力F(一般物体放在水平面上F=G=mg)和受力面积S(受力面F F F F F积要注意两物体的接触部分)。

B特例:对于放在桌子上的直柱体(如:圆柱体、正方体、长放体等)对桌面的压强p=ρgh⑷压强单位Pa的认识:一张报纸平放时对桌子的压力约0.5Pa。

成人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约为:1.5×104Pa。

它表示:人站立时,其脚下每平方米面积上,受到脚的压力为:1.5×104N⑸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p=F/SA.当压力不变时,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的方法来减小压强如:铁路钢轨铺枕木、坦克安装履带、书包带较宽等。

也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的方法来增大压强如:缝一针做得很细、菜刀刀口很薄B.当受力面积不变时,可通过增大压力的方法来增大压强如:压路机滚轮为实心的等。

也可通过减小压力的方法来减小压强如:减少书包里的书等。

八年级物理第八章《运动和力》知识点

八年级物理第八章《运动和力》知识点

第八章力和运动第一节牛顿第一定律一、牛顿第一定律:1、内容: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对于牛顿第一定律的解释:1).“一切”适用于所有物体.2).“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是定律成立的条件。

3).“总”说明没有例外。

“保持”表示跟前面相同。

4).“或"指物体不受力时,①原来静止的总保持静止,②原来运动的就总保持原来的速度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两种状态不同时存在.5).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用推理的方法概括出来的.不能用实验直接证明。

6).牛顿第一定律说明了力和运动的关系: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物体运动之所以会停下来,是由于物体受到了阻力。

二、惯性:1、惯性: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

因此牛顿第一运动定律也叫惯性定律。

2、关于惯性:(1)惯性是物体的属性,它与物体是否受力,是否运动,运动状态是否改变等均无关.(2)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

(3)物体惯性的大小只与其质量有关,质量小的物体,惯性小;质量大的物体,惯性大.(4)惯性不是力,在解答问题时,只能说“由于惯性”、“具有惯性".而不能说“受到惯性”、“由于惯性的作用”、“克服惯性"等,否则就将惯性和作用混为一谈。

3、利用惯性:跳远运动员的助跑;用力可以将石头甩出很远;骑自行车蹬几下后可以让它滑行。

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小型客车前排乘客要系安全带;车辆行使要保持距离。

第二节二力平衡一、力的平衡1、平衡状态:物体在几个力的作用下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该物体处于平衡状态.2、平衡力:使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几个力称做平衡力3、二力平衡:物体在两个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这两个里叫一对平衡力二、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那么这两个力彼此平衡。

八年级物理第八章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物理第八章知识点总结

第八章运动和力
§第1节牛顿第一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①在实验基础上,通过理论验证的。

②不能用实验直接验证这一定律。

③原来就运动的物体,不受力就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原来静止的物体不受力就保持静止状态。

◇惯性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我们把这种性质叫做惯性。

①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

②物体质量越大,惯性越大。

§第2节二力平衡
□物体受到几个力作用时,如果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几个力相互平衡。

□物体在几个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这几个力叫做平衡力。

※实验,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二力平衡,物体在两个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叫做二力平衡。

□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条直线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

(相互作用力:同体、同线、等大、反向。

二力平衡:同体、同线、等大、反向。

)(判断二力平衡:①根据二力平衡条件。

②物体是否处于平衡状态。


§第3节摩擦力
□摩擦力,当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发生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趋势时,接触面间就会产生一个阻碍这种运动的力,这个力就叫做摩擦力。

※实验,测量滑动摩擦力
※实验,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八年级物理第八章知识梳理

八年级物理第八章知识梳理

八年级物理第八章知识梳理八年级物理的第八章,那可是一个充满神奇和挑战的领域!先来说说牛顿第一定律。

想象一下,一个物体,如果没有外力作用,它就会一直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要么静止,要么匀速直线运动。

这就好像一个人如果没有外界的干扰,就会按照自己的节奏一直走下去。

这难道不神奇吗?惯性,也是这一章的重要概念。

惯性就像是物体的“固执脾气”,质量越大,惯性越大。

比如说,一辆大货车要停下来可比一辆小汽车难多了,这不就是因为大货车的“脾气”更大嘛!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这俩就像一对双胞胎,容易让人混淆。

平衡力是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相互作用力呢,则是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也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这不就好比一个是自己内心的纠结,一个是和别人的争吵嘛!再看看摩擦力,它可真是无处不在。

走路、骑车、拿东西,都离不开它。

增大摩擦力有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增大压力等方法;减小摩擦力呢,就有减小接触面粗糙程度、用滚动代替滑动、加润滑油等办法。

你想想,要是没有摩擦力,我们走路都会像在冰面上滑行一样,那得多可怕呀!压强的知识也很有趣。

固体压强、液体压强、大气压强,各有各的特点。

固体压强跟压力和受力面积有关;液体压强跟液体深度和密度有关;大气压强则跟海拔高度、天气等有关。

这就好比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性格特点一样。

在学习这一章的时候,可不能死记硬背,要多结合生活中的例子去理解。

比如说,为什么坐沙发比坐硬板凳舒服?为什么吸盘能紧紧地吸在墙上?总之,八年级物理第八章的知识就像一个宝藏,只要我们用心去挖掘,就能发现其中的乐趣和奥秘。

让我们带着好奇和热情,在物理的世界里畅游,不断探索,不断进步!。

八年级物理第八章知识点

八年级物理第八章知识点

第八章压强第一节、压强知识点一:压力概念:物理学中把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的力叫做压力压力的特点1.作用子啊物体表面上2.与物体表面垂直压力与重力的区别和联系压力重力施力物体物体地球受力物体支持物物体大小取决于相互挤压所发生的形变情况,不一定与重力有关G=mg方向总是垂直于接触面总是竖直向下作用点在支持面上在物体的重心上力的性质压力是由于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有相互挤压而发生形变才产生的,属于弹力重力来源于万有引力,它属于引力,物体与地球之间不接触也会使物体受到重力联系:当物体放在水平面上,且只受重力和支持力的作用时,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大小等于物体重力的大小,且两个力的方向都是竖直向下的。

知识点二: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1.当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2.当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知识点三:压强概念:单位面积上所受的压力大小叫做压强压强的计算公式:p=F/s压强的单位:F的单位是N,S的单位m2,所以,压强的单位可以记作N/m2,1N/m2称为1帕斯卡,帕斯卡简称帕,符号pa即1N/m2=1pa。

压强概念的解析:1.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它和压力是不同的概念,要注意正确区分它们,切勿混为一谈。

2.受力面积是施力物体挤压受力物体的接触面积,而不是物体的表面积。

3.计算时,注意单位一定要统一,力的单位为牛,面积的单位为平方米时,压强的单位才为帕。

4.公式中的F是压力,即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而不是重力,在某些情况下,压力在数值上可能等于重力5.压力和受力面积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但压强和压力受力面积之间满足: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强和压力成正比,在压力一定时压强和面积成反比。

知识点四:压强的增大与减小当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可以减小压强,减小受力面积可以增大压强,当受力面积一定时,增大压力可以增大增大压强,减小压力可以减小压强。

减小压强的方法:1.当压力一定时,增加受力面积2.当受力面积一定时,减小压强3.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同时减小压强,增大受力面积增大压强的三种方法:1.当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2.当受力面积一定时,增大压强3.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同时增大压力,减小受力面积第二节、液体压强知识点一:液体压强的特点1.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2.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3.在同一液体的同一深度的各处,液体向各个方向上的压强相同4.不同液体的压强还与它的密度有关,当深度相同时,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越大知识点二:液体压强公式:P=ρgh解析压强公式:1.利用公式计算液体的压强时,密度的单位一定要用的是千克每立方米2.液体压强公式中h表示的是深度不是高度3.压强只与密度和深度相关,和液体自身重力和液体受到的外界的压强无关4.此公式不能用作计算固体压强。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知识点归纳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知识点归纳第八章《电功率》一、电功1.定义:电流通过某段电路所做的功叫电功。

2.实质:电流做功的过程,实际就是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消耗电能)的过程;电流做多少功,就有多少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就消耗了多少电能。

电流做功的形式:电流通过各种用电器使其转动、发热、发光、发声等都是电流做功的表现。

3.规定:电流在某段电路上所做的功,等于这段电路两端的电压,电路中的电流和通电时间的乘积。

4.计算公式:W=UIt=Pt(适用于所有电路)对于纯电阻电路可推导出:①串联电路中常用公式:W=I2Rt②并联电路中常用公式:③无论用电器串联或并联。

计算在一定时间所做的总功常用公式W=W1+W2+…Wn5.单位:国际单位是焦耳(J)常用单位:度(kw·h)1度=1千瓦时=1kw·h=3.6×106J6.测量电功:⑴电能表:是测量用户用电器在某一段时间内所做电功(某一段时间内消耗电能)的仪器。

⑴电能表上“220V”“5A”“3000R/kwh”等字样,分别表示:电电能表额定电压220V;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是5A;每消耗一度电电能表转盘转3000转。

⑴读数:A、测量较大电功时用刻度盘读数。

①最后一位有红色标记的数字表示小数点后一位。

②电能表前后两次读数之差,就是这段时间内用电的度数。

32468月底读数是电能表月初读数如:32654这个月用电________度合___________J。

B、测量较小电功时,用表盘转数读数。

如:某用电器单独工作电能表(3000R/kwh)在10分钟内转36转则10分钟内电器消耗的电能是___________J。

二、电功率1.定义:电流在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

2.物理意义:表示电流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灯泡的亮度取决于灯泡的实际功率大小。

3.电功率计算公式:P=UI=W/t(适用于所有电路)对于纯电阻电路可推导出:P=I2R=U2/R①串联电路中常用公式:P=I2R②并联电路中常用公式:P=U2/R③无论用电器串联或并联。

八年级物理第八章知识总结

八年级物理第八章知识总结

一、光的传播和反射1.光的传播:光以直线的方式传播,光线是表示光传播方向的线段。

2.光的反射:光遇到平滑的物体表面后发生反射,按照反射定律,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二、规律的两个特征1.规律是客观存在的,存在于物理世界中,是描述自然界的客观现象和规律性的关系的。

2.规律是普遍的,是适用于许多特定规律的事例。

三、光的折射1.光的折射:当光从一种透明介质射入另一种透明介质中时,由于两种介质光速不同,光线的传播方向发生改变。

2.折射定律:入射光线所在的平面,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和法线三者在同一平面内,且入射角的正弦值与折射角的正弦值之比等于两种介质的光速之比。

3.折射率:介质的折射率是指该介质中的光速与真空中光速的比值。

四、光的色散1.色散:光在通过透明物体时,由于各个频率的光速度不同,在折射过程中会发生色散现象,不同频率的光发生不同程度的偏折。

2.光的三原色:红、绿、蓝是光的三原色,控制各原色光的亮度和混合比例可以调出各种颜色的光。

3.光的分解:透过三棱镜后的白光会被分解为七种颜色,即:红、橙、黄、绿、青、蓝、紫。

五、光的光谱1.光的光谱:白光经光栅分解后,形成一系列连续的彩色条纹,这些彩色条纹称为光的光谱。

2.可见光谱:在光的光谱中,人眼能够感觉到的光谱部分称为可见光谱。

3.无色光:无色光不是单一颜色的光,无色光是指由各个频率的光组合而成的。

综上所述,八年级物理第八章主要学习了光的传播和反射、折射以及光的色散等内容。

通过这些知识点的学习,我们可以了解光在空间中的传播方式、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规律以及光的分解和光谱等现象。

同时,学习光的色散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光的特性,例如光学器件的设计和光的显示技术。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需要理解和掌握光的传播和反射、折射以及光的色散等规律,同时要善于运用这些规律进行实际问题的分析和解决。

八年级物理第八章运动和力知识点详解总结

八年级物理第八章运动和力知识点详解总结

第八章《运动和力》是八年级物理教材中的重要章节,主要涉及了运动的基本概念和力的作用。

以下是该章节的知识点详解总结。

一、运动的概念1.运动的定义:物体相对于其他物体或参考系的位置发生改变,称为运动。

2.物体的运动状态:位置、速度、加速度。

3.运动的分类: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二、位置、位移和路径1.位置:物体所处的空间点的位置。

2.位移:物体从初始位置移动到末位置的变化量。

3.路径:物体运动时所经过的轨迹。

4.平移和旋转:物体的位移可以是平移或旋转。

三、速度与速度的计算1.速度:物体在单位时间内位移的大小和方向。

2.平均速度:物体在一段时间内的位移与时间的比值。

3.瞬时速度:物体在其中一时刻的瞬时速度。

4.速度的计算公式:速度=位移/时间。

四、速度和位移的关系1.位移的方向与速度的方向:当速度方向变化时,位移方向也随之变化。

2.速度与位移的正负关系:速度与位移方向相同时,速度与位移为正值;速度与位移方向相反时,速度与位移为负值。

五、匀速直线运动1.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速度大小不变,速度方向不变。

2.匀速直线运动的图像:在时-位置图像中,直线的斜率表示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3.匀速直线运动的计算: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等于位移与所用时间的比值。

六、加速度与加速度的计算1.加速度:速度变化率的大小和方向。

2.平均加速度:速度变化量与时间的比值。

3.瞬时加速度:在其中一时刻的瞬时加速度。

4.加速度的计算公式:加速度=速度变化量/时间。

七、变速直线运动1.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速度大小不变,速度方向改变。

2.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在时-速度图像中,曲线的切线斜率表示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3.变速直线运动的计算:通过速度-时间图像中的面积可以计算位移。

八、力的概念1.力的定义:使物体发生形状、位置或速度改变的作用,是物体间相互作用的结果。

2.力的单位:牛顿(N)。

3.力的测量:弹簧测力计或天平。

九、力的效果1.力的效果:改变物体的形状、位置或速度。

八年级物理第八章知识点抄写

八年级物理第八章知识点抄写

八年级物理第八章知识点抄写光学是物理学中的一个分支,研究光的发射、传播、反射、折射、干涉、衍射和偏振等各种现象和规律。

它是现代科技的基础之一,也可以被应用于许多领域,如通讯、医学、环境保护等等。

第八章将介绍几个光学方面的知识点,包括折射定律、全反射、凸透镜和凹透镜等内容。

【1. 折射定律】光在两个介质之间传播时,会因介质的不同而发生折射。

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线会发生偏折,这被称为折射。

折射定律是描述光线在折射时的规律,其公式为:n1*sinθ1=n2*sinθ2,其中n1和n2分别表示两种介质的折射率,θ1和θ2分别是入射角和折射角。

【2. 全反射】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密度更大的介质中时,有时会发生全反射现象。

全反射的发生条件是:光线从光疏介质到光密介质中斜射入,入射角大于一定的临界角。

临界角的正切值等于两种介质的折射率之比。

在全反射反射面附近的介质中,有多个光线角度的反射,这就是所谓的“多次反射”。

【3. 凸透镜和凹透镜】凸透镜和凹透镜都是常见的光学元件,它们的结构如图所示。

[图片]凸透镜的形状是中间薄两端厚,凹透镜的形状是中间厚两端薄。

光线通过凸透镜时,会向透镜中心聚焦,这被称为凸透镜的正焦点。

而光线通过凹透镜时,则会从透镜中心射出,这被称为凹透镜的负焦点。

通过调节凸透镜和凹透镜的位置和距离,可以改变焦点的位置,达到调焦的效果。

【4. 光的偏振】光分为自然光和偏振光两种。

自然光是指光的电场和磁场沿各个方向振动的光,而偏振光则是指光的电场只沿着特定的方向振动的光。

常见的偏振光有线偏振光和圆偏振光。

线偏振光是指电场沿着一条直线振动的光,圆偏振光则是指电场按照一个圆形轨迹振动的光。

偏振光在许多领域中都有应用,例如在光学仪器中、LCD屏幕中、3D电影中等等。

光学是一个广泛而复杂的领域。

学习光学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光学现象,也可以为我们未来的学习和研究打下基础。

八年级物理第八章运动和力知识点详解总结

八年级物理第八章运动和力知识点详解总结

第八章力和运动一、牛顿第一定律1、牛顿第一定律:(也叫惯性定律)⑵说明:【实验设计】如图,给水平桌面铺上粗糙不同的物体,让小车从斜面顶端从静止开始滑下。

观察小车从同一高度滑下后,在不同表面运动的距离。

【实验结论】平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远,这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慢。

【推论】如果运动中的物体不受力,它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注意事项】②伽科略斜面实验的卓越之处不是实验本身,而是实验所使用的独特方法——在实验的基础上,进行理想化推理(也称作理想化实验)。

它标志着物理学的真正开端。

A、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推理而概括出来的,且经受住了实践的检验,所以已成为大家公认的力学基本定律之一。

但是我们周围不受力是不可能的,因此不可能用实验来直接证明牛顿第一定律。

B、牛顿第一定律的内涵:物体不受力的情况下,原来静止的物体将保持静止状态;原来运动的物体,不管原来做什么运动,物体都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C、牛顿第一定律告诉我们: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可以不需要力,即力与运动状态无关,所以力不是产生或维持运动的原因。

2、惯性:⑴定义: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

利用惯性的实例:跳远运动员的助跑、用力可以将石头甩出很远、骑自行车蹬几下后可以让它滑行。

防止惯性的实例:小型客车前排乘客系安全带、车辆行驶要保持距离、包装玻璃制品要垫上很厚的泡沫塑料、汽车限速、汽车禁止超载。

解释惯性现象的基本步骤:①确认研究对象原来处于什么状态;②其中的哪个物体(或物体的哪一部分)受何种力,运动状态发生何种改变;③哪个物体(或物体的哪一部分)由于惯性继续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④发生了何种现象(或造成了何种结果)二、二力平衡1、几个力平衡:物体在受几个力的作用时,如果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几个力是平衡力。

2、平衡状态:物体如果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八年级物理八单元知识点

八年级物理八单元知识点

八年级物理八单元知识点
物理八单元知识点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光速在各种介质中都是有限的。

2. 光的反射和折射:光在两种介质间传播时,会发生反射和折射。

反射是光在界面上
发生的现象,折射是光通过两种介质的界面时改变传播方向的现象。

3. 光的反射定律: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即光的入射角与反射角相等。

4. 光的折射定律:折射光的入射角与折射角之间满足折射定律,即入射角的正弦与折
射角的正弦成正比。

5. 理想平面镜:理想平面镜能够产生与物体一样大小、位置相互关系完全相同的虚像。

6. 球面镜:球面镜分为凸透镜和凹透镜。

凸透镜能够形成实像或虚像,凹透镜只能形
成虚像。

7. 球面镜和光学仪器的应用:球面镜和光学仪器(如显微镜、望远镜等)可以用于放大、照亮等目的。

8. 光的色散:光通过三棱镜等能够产生分散光,分散光包含不同波长的不同颜色的光。

9. 光的衍射和干涉:光通过狭缝或通过两个狭缝时会发生衍射和干涉现象。

10. 光的电磁性质:光既具有波动性,又具有粒子性,可以用粒子的概念描述光的能量。

这些知识点是物理八单元的主要内容,通过学习这些知识点,可以了解光的传播和性质,以及光学仪器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八年级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第八章

八年级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第八章

八年级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第八章在八年级物理学习的过程中,第八章涉及了很多重要的知识点。

以下是对这些知识点的总结和归纳。

1. 功和功率在物理中,功是对物体施加力以使其移动一定距离的过程中所做的功。

它的计算公式为功 = 力 ×距离× cos θ,其中力是垂直于物体移动方向的力,距离是物体移动的距离,θ是力和物体移动方向之间的夹角。

功率是做功的速率,计算公式为功率 = 功 ÷时间。

了解功和功率的概念对于解决与力、能量和运动有关的问题非常重要。

2. 机械能守恒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是指在没有外力做功的情况下,一个系统的机械能保持不变。

机械能由两个部分组成:动能和势能。

动能是由于物体的运动而具有的能量,计算公式为动能 = 1/2 ×质量 ×速度的平方。

势能是物体由于其位置而具有的能量,计算公式为势能 = 质量 ×重力加速度 ×高度。

通过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我们可以解决许多与机械能有关的问题。

3. 机械功和机械效率机械功是指在机械过程中有效地转换或传输能量的过程。

例如,当我们使用机器做工作时,我们需要输入一定的能量,而输出的功不一定等于输入的能量。

计算机械功的公式为机械功 = 力 ×运动距离。

机械效率是指在机械过程中输入能量和输出功之间的比率。

机械效率 =机械输出功 ÷机械输入功 × 100%。

了解机械功和机械效率有助于我们评估机器的效率和性能。

4. 电流与电阻电流是电荷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导线的量度。

电流由电荷的流动引起,它的单位是安培(A)。

电阻是物体对电流流动的阻碍程度,其大小由电阻值决定,单位是欧姆(Ω)。

欧姆定律是描述电阻和电流之间关系的重要定律。

根据欧姆定律,电流等于电压除以电阻,即电流 = 电压 ÷电阻。

了解电流和电阻的概念对于解决与电路和电能有关的问题至关重要。

5. 平均电功率平均电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电能转化或传输的速率。

八年级物理第八章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物理第八章知识点总结

P h gh P P :g gh ρρρ===公式2121S S :=F F 计算压强
第八章概要
1.压力: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定义:单位面积上受到压力的大小
2.压强
单位:帕斯卡,简称“帕”,用 Pa 表示
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
产生原因:液体受重力作用,且具有流动性
3.液体压强 特点:同种液体内部同一深度各个方向,各个位置的压强相等
定义:上端开口,下部相连的容器。

连通器 特点:当开口与大气接触,装有同种静止的液体时,连 通器开口各液面相平。

应用 例子:茶壶、洒水壶、水塔
帕斯卡原理:加在密闭液体上的压强能够大小不变地被 液体向各个方向传递
液压机 例子:液压千斤顶、吊车 如图:
产生原因:气体受重力作用,且具有流动性
存在例子:马德保半球实验
测定实验:托里拆利实验
4.气体压强 1个标准大气压: 相当于760mm 汞柱的压强
大气压变化规律:海拔越高,气压越低(即反比关系)。

沸点与气压关系:气压越高,沸点越高(即正比关系)。

气压的测量:各种气压计
流速越大,压强越小 (即反比关系)。

5.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应用:升力的产生,如飞机机翼。

P F S PS F P :===S F 公式1F 2F 1S 2S a 1013 a 10013.15hP P 或⨯。

八年级上物理第八章知识点

八年级上物理第八章知识点

八年级上物理第八章知识点物理是一门研究自然现象的学科,它揭示了自然现象背后隐藏的规律。

在八年级上学期中,我们学习了很多物理知识,其中第八章更是重要的一章。

本文将涵盖八年级上物理第八章的知识点,以便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物理知识。

一、力的概念力是指使运动物体产生加速度或者改变静止物体静止状态的原因。

通俗地说,“力”就是物体与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引力或斥力。

力可以通过单位时间内物体所受到的压力来描述,单位是牛顿(N)。

二、力的分类力有很多种分类方式,以下列举几种。

1.按照来源分类:有重力、摩擦力、弹性力、万有引力等。

2.按照作用位置分类:有接触力和非接触力。

3.按照作用物体分类:有主体力和反作用力。

三、力的作用力可以在物体之间进行作用,使得物体产生运动或改变方向。

下面来看力的不同作用。

1.使静止的物体运动起来。

2.使运动的物体停止下来。

3.改变物体的速度。

4.改变物体的方向。

5.改变物体的形状。

四、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一定律也叫“惯性定律”,它规定在没有外力的作用下,物体会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者静止状态。

其中,“匀速直线运动”指的是物体在没有外力的情况下一直以相同速度匀速直线运动。

五、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二定律给出了描述力对物体运动影响的定量关系式。

该定律可以用公式表示为:F=ma,其中F表示力,m表示物体的质量,a表示物体所受到的加速度。

该定律说明,在给定物体质量的情况下,施加在物体上的力越大,则物体受到的加速度越大。

而施加相同大小的力在不同质量的物体上所产生的加速度是不同的。

六、摩擦力摩擦力是当物体之间发生相互接触时,由于微观粗糙度造成的一种力,它可以是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

静摩擦力是在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时,与另一个物体接触时产生的摩擦力;而动摩擦力则是在物体处于运动状态时,与另一个物体接触时产生的摩擦力。

七、重力重力是指物体由于地球引力作用所受到的力。

在平衡状态下,物体所受到的重力与支持物之间的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第八章物理知识点
在物理学的研究领域中,声、光、电、热等都是不可或缺的部分。

本文将介绍八年级第八章物理知识点,包括声音、光学、电
和热学四个方面,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这一章的知识。

一、声音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所产生的机械波。

声源的振动带动了周围的
介质(如空气),使得其中的分子也跟随振动,并向外传播。


们听到的声音,就是因为介质的压力波通过耳朵进入耳蜗的过程。

声音的特征有三个,分别是音调、音量和音色。

其中,音调是
指声音的高低程度,与振动的频率有关;音量是指声音的大小,
与振动的振幅有关;音色是指特定音源所特有的音质,与谐波成
分有关。

二、光学
光学是物理学的一个分支,研究光的传播、反射、折射、干涉与衍射等现象。

在自然界中,光作为一种电磁波的形式存在,它的频率决定了能够被人眼所感知的光谱区域。

光的传播速度很快,是3x10^8m/s,具有直线传播的特点。

光线在光的传播过程中会发生反射和折射,这些现象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

此外,光的干涉现象和衍射现象也是光学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广泛应用于光学仪器的设计及实际应用。

三、电
电是一种物质的属性,常见的有带电粒子、电荷和电场等。

当物体带上同种类型的电荷时,会产生相互排斥的作用力,而当物体带上异种电荷时,则会产生相互吸引的作用力。

这些作用力都被统称为“电力”。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使用的电器都是利用了电的这种属性而制成的,如灯、电风扇、电视机等等。

而电路则是电学的研究领域之一,它包括了各种各样的元件(如电源、电阻、电容等)以及各种拓扑结构,可以用于控制电流的流动方向,实现各种各样的电学应用。

四、热学
热学是物理学的另一个分支,主要研究热量的传递和转化,研究物质的温度、热力学量和热力学定律等方面的内容。

热量是能量的一种,可以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

热量的传递方式有三种,即热传导、热辐射和热对流。

其中,热传导是指物体内部的热量传递;而热辐射是指通过空气或真空中的电磁波辐射传递热量;热对流则是指物体和周围环境中的空气或水等液体不断地形成对流运动,从而将热量传递出去。

结语
八年级第八章物理知识点包括了声音、光学、电和热学四个方面的内容,同时也涉及到了振动、波动和能量转换等基本概念。

同学们在学习这些知识点时,可以将其与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场景进行联系,更深入地理解和记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