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哈萨克族民歌的旋律形态特征
哈萨克族民歌有啥特点?又有啥民族魅力
哈萨克族民歌有啥特点?又有啥民族魅力导语:新疆各民族民歌中,哈萨克族民歌和维吾尔族民歌是两种最活跃的民间音乐。
我生活的伊犁就是哈萨克族自治州。
哈萨克意思是“避难者”,他们新疆各民族民歌中,哈萨克族民歌和维吾尔族民歌是两种最活跃的民间音乐。
我生活的伊犁就是哈萨克族自治州。
哈萨克意思是“避难者”,他们祖先是两汉时的乌孙、康居等部族。
新疆128.7万哈萨克族人主要分布在伊犁、木垒哈萨克自治县,绝大多数过着逐水草而居、按季节转移牧场的游牧生活,所以他们性格直爽又热情好客。
歌和马是哈萨克的两只翅膀,哈萨克人的一生,始终在歌声和冬不拉的伴随下度过。
初生的婴儿要在歌声中迎接三次晨曦,接受人们三天三夜歌声的祝福;哈萨克人走完人生之路,离开人世时,人们要为之唱40天的挽歌,回忆死者的生平和德行。
所以哈萨克伟大的诗人阿拜这样说:“诗歌给婴儿打开人生的大门,也陪伴死者踏上天国的途径。
”哈萨克族人长得比较粗犷,喜欢留胡子,小时侯不听话妈妈就说:“不乖就让老哈萨抓你走,给他们喂羊去。
”就很害怕,可是哈萨克他们的歌很好听,我还是喜欢在他们节日时跑到他们的地方去听歌。
去观看哈萨克族的婚礼,最喜欢的节目就是“阿肯弹唱”,只知道阿肯(民间弹唱艺人)是最厉害的歌者,被尊为“阿肯”的人,是能即兴诵咏的行吟诗人,是弹奏冬不拉的高手,在草原上是受欢迎、受爱戴的民间艺术家。
民间世代创作的长诗、歌谣、故事、谚语主要都经他们整理、发展和传唱,每年6月到7月,巴里坤草原都要举行文艺盛会——阿肯弹唱。
这是哈萨克人的盛大节日。
阿肯弹唱的主要形式是对唱,内容可以问候致意,谈论历史题材、人生意义,也可以唱现实生活、身边景物,还有表达爱情、互相戏谑、讽刺挖苦、难为对方,有的采用猜谜语、考智力的办法,使对方处于被动地位。
总之,一方唱什么,另一方必须回敬什么。
旁听的观众情不自禁地卷入对唱,欢呼助阵。
当出现精彩对唱或智巧风趣的歌词时,全场会爆发出一片叫好声。
有时一组对唱难解难分,你来我往互不相让,相持几个小时不见胜负。
哈萨克族传统民歌
哈萨克族传统民歌
哈萨克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他们有着自己独特的传统民歌。
哈萨克族传统民歌以马头琴伴奏为主,音乐旋律优美悠扬,歌词富有浓厚的民族特色。
哈萨克族传统民歌主要描绘了大草原的美景、牧民的生活和感情。
歌曲通常以赞美草原为主题,歌颂大自然的壮丽和生活在草原上的牧民的幸福。
这些歌曲常常有着悠扬的旋律和温暖的歌词,让人感受到草原的宽广和自然的美妙。
除了赞美草原的歌曲之外,哈萨克族传统民歌还包括爱情歌曲、祝福歌曲和舞曲等。
爱情歌曲描绘了哈萨克族人民的深情厚意,歌词中经常表达出对爱人的思念和对美好未来的期待。
祝福歌曲则是哈萨克人民在庆祝节日或重要场合时唱的歌曲,表达对他人的祝福和美好的愿望。
在哈萨克族的传统文化中,舞蹈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音乐与歌曲相互配合,形成了一种完整的表演艺术。
哈萨克族传统舞蹈常常伴随着欢快的歌曲,舞蹈者们身着华丽的服饰,在草原上跳跃、转身,以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情。
总的来说,哈萨克族传统民歌以其优美的旋律、温暖的歌词和独特的表演形式,展示了哈萨克族人民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情。
这些传统民歌是哈萨克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流传中保持了独特的魅力。
哈萨克族民族音乐
经王洛宾改编的《都达尔和玛丽亚》一改原来民歌中的悲伤情调,新编的歌词不但诙谐,优美,还充满了草原牧民浓 郁的生活气息。 这支歌曲一经发表,很快就在全国各地广泛传唱,抗战胜利之后,当时的凤凰影业公司拍摄的电影《小城 之春》中将《都达尔和玛丽亚》作为影片的主题歌,很快就传播到了全国各地,给饱受战争创伤的国人带来了一丝抚慰和快 乐。 王洛宾曾经说过,这首歌不是简单的情歌,在那个时代,它还是一首“战歌”!当人们唱着这首歌时,内心越发向往 美好的生活,也就越发痛恨侵略者。
一位哈萨克青年和一位美丽女子嘎 哦丽泰,各自追随家族来到牧草肥美的 天山草原,由相遇、相知到相爱。然而 随着草原牧草逐渐枯竭,两个家族又准 备前往不同的放牧地点。分手那一天来 的是如此仓促,在来不及说再见的情況 下,姑娘嘎哦丽泰就已经随着家人远走 它方,留给这位哈萨克青年的是“一遍 荒凉”,是一脸的惆怅和一心的伤感。
你的歌声婉转入云今天晚上请你过河到我家那喂饱你的马儿拿上新的歌词写好了之后在配歌的时候王洛宾又遇到了很多的困难原来歌曲的旋律几乎都是散板前两段乐句结尾的旋音宾句称论将前句中律都是上行音王洛宾则按照乐句对称的理论将前两段乐句中的第二段结尾的旋律作了调整
哈萨克族是一个跨界民族,主要居住在哈萨克斯坦和中国境内的新疆、甘肃和青海等地。“哈 萨克”一称有“避难者”、“白天鹅”、“自由人”等解释。音乐是哈萨克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精 神食粮。正如一句古老的谚语所说,“歌和马是哈萨克人的两只翅膀”。
《嘎哦丽泰》
论哈萨克族民歌文化特点
k 1
1
b
.
。
_
L 5 L 『。
; q 。 1 L .
b 。 。 。 1
j
1 1
.
・ l j b j
尹
d j 。 j
旁
—
u
乱
1 ・ ;
J1 q 。 j
— ’
1 。
d j
法、 歌词结构 、 对歌 手具备 的悠扬 的声色探讨 了 自己一些建议和看法 。 提 出继承与发扬 民族优秀音 乐并对他 的发展做 出应有的贡献是我们 每个人应尽 的义务 。
Ab s t r a c t : Th e a r t i c l e n o t o n l y a n a l y z e s t h e s i n g i n g a n d f e a t u r e s o f Ka z a k h t r a d i t i o n a l s o n g s d e e p l y
p s y c h o l o g i c a l q u a l i t y a n d a e s t h e t i c v a l u e s wh i c h a r e i n c l u d e d i n t h e s o n g s . S p e c i a l a t t e n t i o n s a r e p a i d t o t h e f o r ms o f c h a n g e s ,me l o d y l y r i c s a n d b e a t s o f v a r i o u s k i n d s o f s o n g s p e r f o r me d wi t h mu s i c a l i n s t r u me n t s l i k e Do mb r a ; my p o i n t s o f v i e ws a r e a l s o s h o wn o n s h e e t s o f mu s i c ,n a t i o n a l f e a t u r e s o f
哈萨克民歌《玛依拉》赏析
玛依拉的传说:相传在俄国十月革命 以前,在谢米巴拉金斯克的地方,卖马奶 的孤女玛依拉因有歌唱天赋,使得周边地 方的人都为了听其一曲而买她的马奶。
最初民间流传的《玛依拉》由前苏联 哈萨克民间歌唱家玛依拉.夏姆斯托迪诺娃 演唱,20世纪30年代开始在我国流传, 与王洛宾改编的《玛依拉》完全不同。
1939-1949年王洛宾 收集、整理素材,进 行艺术加工,改编出 了现在的《玛依拉》。Leabharlann 谢谢观看《玛依拉》赏析
--哈萨克族民歌
哈萨克族聚居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及青海、甘肃部分地区。
哈萨克族民歌
安 旋律宽广、场次、曲名固 定的歌曲。
即兴填词的各类民歌,
月令 曲调丰富,大多数是经
过扩充的上下句单乐段 结构。
吉尔 即婚礼歌,亦称“托依 吉尔”,伴随着婚礼仪 式的全过程。
哈萨克族民歌《玛依拉》的来历?
《玛依拉》是单二部曲式歌曲也叫“二段体” 歌曲由五个乐句构成。前三个乐句旋律基 本相同,情绪欢快、热烈,具有载歌载舞的特点。
第四、五句是前面旋律的变化发展
《玛依拉》演唱难点
1. 分句、气口(见谱例) 2. 情绪欢快、热烈,载歌载舞。
2011年哈萨克族民歌经国务院批准列 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它是中国少数民族民间音乐中一颗璀 璨的明珠。
哈萨克传统唱法及艺术性分析
哈萨克传统唱法及艺术性分析哈萨克传统唱法是指哈萨克族民歌中独特的唱法方式。
这种唱法以其深沉悠扬的音调和独特的声音特色而闻名,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格和独特的艺术性。
哈萨克传统唱法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长调、乐调和象声调。
长调是哈萨克民歌中最常见的唱法方式,其特点是音调长而慢,以哀怨的情感表达主题。
乐调是指将乡土悲壮的口音与音乐融合的唱法,它既有音调的起伏和变化,又有声音的嘹亮和明亮,给人以欢快愉悦的感觉。
象声调则是通过模仿自然声音和动物的叫声来表达情感和意境,使歌曲更加生动有趣。
哈萨克传统唱法的音乐艺术也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它具有独特的音乐形式和结构。
哈萨克传统歌曲通常由两个部分组成:独唱和副歌。
独唱通常是由一个人或几个人交替演唱,以表达个人的情感和思绪;而副歌则是由全体合唱,表达集体的情感和对生活的赞美。
这种交替演唱的形式使哈萨克传统歌曲具有独特的韵律和层次感。
哈萨克传统唱法注重情感的表达。
在传统唱法中,歌手通过音调、音色和声音的变化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内心世界。
无论是悲伤、欢乐还是难过,哈萨克传统唱法都能通过微妙的音乐变化和声音表现出来,使听众能够深刻地感受到歌手的情感和情绪。
哈萨克传统唱法注重传统文化和民族特色的传承。
传统唱法是哈萨克族民歌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哈萨克族的历史和文化传统。
在唱法中,哈萨克歌手通常会使用一些传统的音乐工具,如马头琴、二胡等,使歌曲更具哈萨克族的特色。
哈萨克传统唱法具有艺术性和表现力。
由于其独特的音调和声音特色,哈萨克传统唱法不仅能够吸引听众,还能够让人产生强烈的共鸣和情感体验。
哈萨克族民歌中的歌词内容通常与生活经历、自然景观和民族文化有关,通过深情的歌词和婉转的唱法,使听众能够更好地理解和领悟哈萨克族的情感和精神世界。
哈萨克传统唱法以其独特的音乐形式和声音特色,以及深刻的情感表达和艺术表现力,展示了哈萨克族的独特魅力和传统文化。
它不仅是哈萨克族民歌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哈萨克族文化传统的重要体现。
新疆哈萨克族民歌
新疆哈萨克族民歌引言新疆哈萨克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他们有着独特的文化和传统。
其中,哈萨克族的民歌是他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深入探讨新疆哈萨克族民歌的特点、形式以及对哈萨克族人民的意义。
特点哈萨克族民歌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1. 自然主题哈萨克族民歌反映了哈萨克族人民与大自然的紧密联系。
他们生活在广袤无垠的新疆草原上,歌曲中常常描绘草原的美景和季节变换。
2. 家族情感哈萨克族民歌歌颂了家庭和家族的重要性。
他们认为家庭是他们信仰和传统的核心,因此,许多民歌都以家庭、亲情和友情为题材。
3. 口头传承哈萨克族是口头传统文化的典范,民歌也是通过口头传承的方式传递下来的。
在哈萨克族社区中,长辈将民歌教给年轻人,通过歌唱的方式传递文化和知识。
形式哈萨克族民歌有多种形式,以下是其中的一些:1. 布拉希布拉希是哈萨克族最常见的一种声乐形式。
它通常由一名歌手独唱,伴随着马头琴或其他乐器的伴奏。
2. 托格拉克托格拉克是哈萨克族的舞曲形式,一般在集会和庆典中演唱。
它具有明快的节奏和激情四溢的旋律。
3. 阵型歌阵型歌是哈萨克族在集体活动中演唱的一种形式。
在哈萨克族的社区聚会和庆典中,人们手拉着手,围成一个大圈,合唱阵型歌。
意义哈萨克族民歌对于哈萨克族人民具有重要的意义:1. 传承文化哈萨克族民歌是哈萨克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传唱民歌,哈萨克族人民能够传承自己的文化和传统。
2. 弘扬精神哈萨克族民歌中融入了对草原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由的追求。
它们激励着哈萨克族人民积极向上,展现他们的精神风貌。
3. 架起友谊的桥梁哈萨克族民歌是他们社区和家庭中的重要纽带,通过共同合唱民歌,哈萨克族人民增进了彼此之间的友谊和亲近感。
结论新疆哈萨克族民歌是哈萨克族文化的瑰宝,它们承载着哈萨克族人民的情感和精神,具有极大的艺术和文化价值。
通过保护和传承哈萨克族民歌,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和欣赏哈萨克族的独特文化。
论哈萨克族民歌的调式音阶特征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6 7 2 — 4 5 7 7 ( 2 0 1 3 ) O 1 — 0 0 0 1 — 0 4
一
、
哈萨克族民歌调式 、 音 阶 的 结 构 类 型 统
续表
民歌 调式类别 调式性质 音阶 总数 ( 比例 ) ( 比例 ) 音阶类别 数量 特征说 明
哈萨克族民歌调 式、 音 阶分类统计表
民歌 调式类别 调式性质 音阶类别 音 阶 特征说 明 总数 ( 比例 ) ( 比例 ) 数量 六声音 阶 4 4首 在 4 4首 六声 自然大调 音 阶 的 民 歌 ( 1 1 3首 ) 七声音 阶 5 0首 中, 有2 4首具 ( 5 0 . 3 %) 有 五 声 性 风 欧洲大 、 八声音 阶 1 9首 格
1 . 哈萨 克族 民歌 调 式与音 阶的多样 性
在 调 式 分类 中 . 欧洲大 、 小调式 、 五声 调式 、
7 %)
.
6调式
( 1 . 6 %)
混合 调式 、 特 殊调 式 同时存 在 , 且相 互影 响 。在音
收 稿 日期 : 2 0 1 2 一 l 1 — 0 3
作者简介 : 王建( 1 9 5 3 一 ) , 男, 山东济南人 , 伊犁师范学院新疆哈萨克文化与 民族现代化 研究 中心教授 , 主要从事民族音
( O . 4 %)
音阶_ 1 ] 的存 在 。
二、 哈萨 克 族 民歌 调 式 、 音 阶 的结 构 特 征 分
五声音阶 2 5首 五声音阶 2首 五声音阶 4首
1 调式
( 1 1 . 3 %)
析
五声调式 5 调式 ( 3 1 首) ( O8 ( 1 3 %)
哈萨克族民歌构成要素及风格特征探析
哈萨克族民歌构成要素及风格特征探析作者:马生福来源:《中国民族博览》2015年第08期【摘要】本文以哈萨克族民歌形态为本体,从构成民歌的旋法、曲式结构、节奏节拍、调式调性等要素为观照对象,对哈萨克族民歌进行较客观的综合分析,总结哈萨克族民歌的风格特征,并阐述哈萨克族民歌与其生成环境的关系。
【关键词】哈萨克族民歌;要素;形态;风格特征【中图分类号】J61 【文献标识码】A民歌是民族音乐文化遗产中重要的构成成分。
如何使这一优秀的民族音乐文化遗产科学完整的保留,并使其不断地传承、发扬、光大,是我国音乐学界长期以来十分重视的课题之一。
为此,20世纪50年代起,我国民族音乐学者对民歌进行了全面的挖掘、搜集、整理。
七、八十年代民歌研究更趋体系化,日益体现出民族音乐学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通过对已获国内民歌研究成果(包括不同民族民歌集、各省区民歌集成、关于民歌的论著等)的梳理、分析可知,对新疆民歌的研究,特别是对哈萨克族民歌的研究虽已取得了大量的成果,但研究目标的单一性以及对民歌整体宏观研究的笼统性,都需要我们做进一步深入、具体、微观的研究分析,以利于我们更加全面认识哈萨克族民歌独特的风格特征。
为此,本文将以哈萨克族民歌的音乐本体特性为观测点,采用民族音乐学研究方法对哈萨克族民歌构成诸要素中的旋法、节奏节拍、曲式结构、调式调性等方面进行全面探究,为认识和了解哈萨克族民歌形态和风格特征提供客观、全面的依据。
一、哈萨克族民歌概述哈萨克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
“歌和马是哈萨克人的两支翅膀”的民间谚语就形象地说明了民歌与哈萨克族人民生产、生活的密切关系及民歌在哈萨克人民生活中所处的重要地位。
哈萨克族民歌从音乐特点上可分为“安”和“艾伦”两大类。
“安”是哈萨克语“歌”的意思,“安”类的歌曲多有固定的歌词和曲名,旋律优美动听,音域宽广,曲体结构大部分是在单乐段反复基础上加副歌的单二部曲式结构,基本节拍为二拍子和三拍子,人们把擅长演唱这类民歌的人称为“安琪”(意为歌唱家),人们所熟悉的哈萨克族民歌大部分属于这一类。
新疆哈萨克族民歌
新疆哈萨克族民歌
哈萨克族民歌是哈萨克族的宝贵文化遗产,新疆哈萨克族广泛传唱。
哈萨克族民歌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情感真挚,极具生命力。
哈萨克族民歌的类型很多,如恋爱歌、出嫁歌、牛羊歌、抒情歌、悼念歌等。
其中,恋爱歌是哈萨克族民歌中最为流行的一种类型。
哈萨克族男女青年在互相表达爱意时,常常用恋爱歌表达心声。
出嫁歌则是哈萨克族女子嫁娶时必不可少的乐曲。
在哈萨克族婚姻中,出嫁歌是一种重要的社交媒介,也是女方家庭向亲朋好友展示女儿家庭热情和雄心壮志的表现形式。
哈萨克族民歌的特点是朴实自然,充满了原始的野性美。
歌词中经常出现的自然景观,如草原、天空、河流等,折射了哈萨克族对大自然的崇拜和感恩之情。
同时,哈萨克族民歌也具有强烈的节奏和韵律感,旋律通俗易懂,易于流传和传承。
近年来,新疆哈萨克族民歌在文艺复兴的热潮下,得到了更为广泛的传唱和推广。
许多哈萨克族青年、音乐爱好者以及文化传承者,积极参与民歌的传唱和创作,使哈萨克族的文化艺术得到了更加丰富和多元的表现。
哈萨克传统唱法及艺术性分析
哈萨克传统唱法及艺术性分析【摘要】哈萨克传统唱法是哈萨克族民间传统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本文首先通过对哈萨克传统唱法的历史演变进行探讨,揭示了其源远流长的传承。
接着分析了哈萨克传统唱法的特点,包括独特的音乐风格和表现形式。
在音乐形式探讨中,探讨了其独特的节奏和旋律构成。
通过对表现形式的分析,突显了哈萨克传统唱法在表演中展现出的情感表达和技巧。
最后通过艺术性解析,揭示了哈萨克传统唱法在音乐艺术上的价值和意义。
总结了哈萨克传统唱法的传承与发展,指出了其在现代音乐中的影响力和重要性,以及对当地文化的深远影响。
【关键词】哈萨克传统唱法、艺术性、历史演变、特点分析、音乐形式、表现形式、艺术性解析、传承、发展、影响、当地文化、重要性。
1. 引言1.1 哈萨克传统唱法及艺术性分析概述哈萨克传统唱法是哈萨克族传统音乐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性。
在哈萨克族的日常生活和宗教仪式中,传统唱法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是哈萨克族文化的代表之一。
哈萨克传统唱法以其独特的音乐特点和表现形式而闻名于世,通常是由一位歌手单独演唱,伴随着简单的乐器演奏。
这种方式不仅展现了歌手的声音美感,同时也体现了哈萨克族对于音乐的独特理解和体验。
在哈萨克传统唱法中,歌手通常会运用特定的音调和节奏,以表达特定情感或叙述特定故事。
这种歌唱形式带有浓厚的民族特色,让人们能够深切感受到哈萨克族文化的魅力和韵味。
通过对哈萨克传统唱法的艺术性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一文化形式在哈萨克族社会中的重要性,以及其对于当地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所产生的积极影响。
哈萨克传统唱法的艺术性不仅体现在其音乐形式和表现方式上,更体现在其对情感和精神世界的深刻表达和感受中。
2. 正文2.1 哈萨克传统唱法的历史演变哈萨克传统唱法的历史演变可以追溯到古代,当时哈萨克族人主要是通过口头传承的方式传承歌曲和音乐。
随着时间的推移,哈萨克传统唱法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哈萨克传统唱法及艺术性分析
哈萨克传统唱法及艺术性分析
哈萨克族是伊斯兰教民族,有着悠久的歌唱传统。
哈萨克族的传统唱法以单调、连续、循环为特点,主要表现为口头文学、歌曲、民谣和乐器演奏等形式。
其唱法不但有超群的
声乐技巧,而且含有深刻的文化内涵,极富艺术性。
哈萨克传统唱法的主要特点是音乐节奏单一、音高稳定、音调起伏小、音色圆润。
唱
法常采用特殊的“切”声和颤音,以及独特的音节变化方式。
这些独特的演唱技巧,使哈
萨克族的传统民歌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和独特的韵味。
哈萨克传统唱法在形式上主要分三类:一是口头文学类唱法,常见于在一些家庭、亲
友间的生活中;二是歌曲类唱法,通常是指展示生命、爱情、自由和家乡情感等主题的歌曲;三是民谣类唱法,以沙漠、草原、山岭、湖泊等自然风光为背景,表现出哈萨克民族
的生活和情感。
通过分析,可以看出,哈萨克传统唱法的艺术性表现为与文化密切结合。
哈萨克的传
统唱法是一种独立、特殊的文化传承方式,表现了其独特的生活方式、信仰、传统、情感
和各种人际关系。
这不仅是哈萨克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引起外部世界关注和尊
重的独特人文地理认识。
此外,其超凡的艺术性表现也使哈萨克传统唱法成为中亚地区最
具代表性的表演文艺之一。
总之,哈萨克传统唱法是一种独特而精致的文化艺术表现形式,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和文化内涵。
同时,也是哈萨克族人民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保护和传承哈萨克族的传统文化、促进民族观念、民族团结等方面贡献良多。
211056801_哈萨克族民歌的音乐特征与演唱方法
哈萨克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由古代乌苏、突厥、契丹的一部分和后来蒙古人的一部分长期结合发展而成。
我国境内的哈萨克族生活在毗邻哈萨克斯坦、蒙古国的西北地区,处于东连中原、西接欧亚腹地的中西文化交汇地带,主要分布在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的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阿勒泰和塔城三个地区以及昌吉回族自治州的木垒哈萨克自治县等地区,在甘肃南部也有少部分居住。
哈萨克族多从事畜牧业生产,千百年来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
他们的聚居区有美丽富饶的盆地绿洲、绿草如茵的草原平川、风景如画的湖泊河流。
天山北麓的伊犁河谷土地肥沃、水草丰盛,具有“塞外江南”之称。
哈萨克族是一个能歌善咏的民族,谚语“歌和马是哈萨克族人一对翅膀”形象地说明了民歌是哈萨克族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亲密伴侣”。
哈萨克族的文学和艺术非常发达,拥有丰富的品种和形式,其中民歌包括牧歌、颂歌、情歌、婚礼歌、挽歌、宗教歌等,演唱形式可分为弹唱、独唱、对唱等。
哈萨克族民歌的旋律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和丰富的艺术表现力,这与他们的生存环境、生活习俗和语言特点息息相关、密不可分。
勤劳智慧的哈萨克族人民创造出了别具一格的民歌,伴随着民族和历史的发展源源流淌。
旋律形态特点哈萨克族作为游牧民族,随四季转场,长年居住在草原、森林。
毡房与毡房、户与户之间的交流以及人与人的对话常常以呼唤开始,因此带有呼唤性的音调在哈萨克族民歌中最具特色。
呼唤性音调通常用四度或五度的音程关系以不同的形态出现在曲首,还可以发展为六度或八度的音程关系,以不同的曲调变体出现在作品内部。
比如《燕子》的第一小节就是呼唤性音调,主音到属音的上五度进行出现在句首;副歌部分“啊”同样是属音到主音的进行,延续了歌曲的核心音调。
《夜莺与百灵》则与之不同,其第三小节也是呼唤性音调,采用属音到主音的进行,在句首出现;副歌部分是主音到六级音的进行,随后以属音到主音收尾。
在哈萨克族民歌中还存在这样一种有意思的现象,就是歌曲开头第一句的句尾经常在调式主音的高八度上扬起,而结束终止却在调式主音的低八度上落下,形成一种对答、呼哈萨克族民歌的音乐特征与演唱方法文字_孟锦慧Mus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Singing Methods of Folk Songs of Ethnic Kazakh’s Folk Songs2023.04样。
哈萨克族民歌
哈萨克族民歌,主要流传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所属的伊犁州直属八县两市和塔城、阿尔泰地区,木垒、巴里坤,甘肃省的阿克塞等三个哈萨克自治县,少数分布在乌鲁木齐地区、昌吉回族自治州和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境内的哈萨克人聚居区的传统音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旋律曲调哈萨克族民歌有两种调式体系相融合下的混合调式,源自于人种学和族源。
哈萨克族民歌内容丰富、旋律热情、曲调优美、奔放粗犷,是哈萨克族人在各种喜庆节日、家庭聚会中不可缺少的一种主要民间娱乐方式,代表作品主要有《玛依拉》《我的东不拉》等。
2011年5月23日,哈萨克族民歌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哈萨克族民歌旋律热情优美,奔放粗犷。
旋律多以扩展、模进、重复与变化重复等手法发展,旋律中的跳进较为多见,有时还出现调式交替和置换的现象。
在音乐旋律方面的主要特点之一就是带有呼唤性音调,这种呼唤性音调通常用四度或五度的音程关系以不同的形态出现在歌曲的曲首部分,往往是歌曲的核心音调。
这种呼唤性音调还可以发展成为六度或八度的音程关系,用不同的曲调变体出现在民歌旋律的结构内部,特别是某一首歌曲的内容转折处和句逗的地方。
●音乐风格哈萨克族民歌统称为“安”,从音乐风格上“安”又包括二级分类的“安”“约令”和婚礼歌曲的“托依吉尔”等。
“安”,就是指有固定的曲调和唱词的歌曲,可根据内容和场合分成若干类。
“安”类民歌一般曲调优美,易于上口,节奏有明朗、急促的特点,音域宽广而高亢,感情真挚,欢快热烈,旋律有跳跃、悠长之感,多为独唱歌曲。
演唱“安”的歌手称为“安奇”,为“安”伴奏的乐器通常使用“冬不拉”。
“约令”,是“诗歌”“歌谣”之意,一般无固定曲名和唱词,歌手随意即兴编唱,歌词内容可以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这类民歌短而精,节拍多变,节奏灵活,乐句长短比较自由,旋律简洁明快悠扬。
在哈萨克族传统节日用人生礼仪庆典等大型娱乐集会中经常会唱“约令”。
哈萨克传统唱法及艺术性分析
哈萨克传统唱法及艺术性分析【摘要】哈萨克传统唱法是哈萨克族民间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表现形式。
本文通过对哈萨克传统唱法的历史沿革、特点、表现形式和艺术性进行分析,探讨其对当代音乐的影响。
哈萨克传统唱法以其独特的声调和情感表达方式,展现出深厚的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
研究哈萨克传统唱法及其艺术性对于传承民族文化、促进音乐艺术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展望哈萨克传统唱法的发展前景,可以推动其在当代音乐领域的进一步发展,实现传统与现代的有机结合,为哈萨克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关键词】哈萨克,传统唱法,艺术性分析,历史沿革,特点,表现形式,当代音乐,影响,重要性,发展前景1. 引言1.1 介绍哈萨克传统唱法及艺术性分析哈萨克传统唱法是哈萨克族民间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传统的民间音乐形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哈萨克传统唱法通常通过声乐结合的方式进行表演,歌曲内容多为歌颂自然、表达情感以及传达民间智慧等主题。
这种唱法以其优美的旋律、深情的表达和独特的唱腔而闻名于世,被誉为哈萨克文化的瑰宝。
在哈萨克传统唱法中,歌手通常使用特定的技巧和声音来传达情感和故事,例如利用特殊的颤音、装饰音和音高变化等。
这些技巧不仅仅是声音的技术性表现,更能够深刻地展现出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和内涵。
哈萨克传统唱法还注重歌手的表演技巧和舞台魅力,使得演出更加生动和引人入胜。
通过对哈萨克传统唱法的艺术性分析,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其独特之处和魅力所在。
这种唱法不仅是哈萨克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一种具有高度艺术性的表现形式。
它通过音乐的形式传递着人们对生活、自然和情感的独特理解,展现出哈萨克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在当代音乐中,哈萨克传统唱法仍然具有重要的影响力,为民族音乐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2. 正文2.1 哈萨克传统唱法的历史沿革哈萨克传统唱法的历史根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游牧民族的歌唱传统。
论哈萨克族民歌的旋律形态特征
论哈萨克族民歌的旋律形态特征萨克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民族,自古以来就生活在东起阿勒泰山、塔尔巴合台山以及天山山脉,西至里海的广阔无垠的土地上。
公元前七世纪的塞种人以及公元前三世纪受北方匈奴的袭扰而西迁的大月氏和乌孙人就是现今哈萨克族的列祖先宗。
据此推算,哈萨克族发展至今已有二千七百多年的历史了。
由于历史上的战争以及文字、宗教的几经变化,哈萨克族文学和艺术用文字记载下来的很少,但民间文学和艺术却极为发达。
它拥有丰富的品种和形式,以民歌内容而言就有牧歌、颂歌、情歌、婚礼歌、祝诞生歌、挽歌、宗教歌等,从民歌演唱形式来说又分为弹唱、独唱与对唱等。
哈萨克族是我国北方草原游牧民族之一,千百年来过着随畜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
辽阔的草原、茂密的森林和巍峨的高山是他们生存的理想环境。
由于流动性较大,其民歌以其短小精悍、方便灵活的形式深深地扎根于草原和牧民之中。
哈萨克族民歌的旋律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和丰富的艺术表现力,与他们那特定的生存环境、生产方式、生活习惯、语言特点以及长期形成的民族心理素质和性格等有着密切的关系。
哈萨克族人民以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创造了别具一格的民歌,并伴随着民族的历史和发展不断流传至今,成为本民族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伴侣。
1 .旋律中的呼唤音调由于哈萨克是游牧民族,随季节转场,长年居住在草原、森林与高山上,毡房与毡房之间相隔较远,户与户、人与人的交流和对话首先要以呼唤为开始,而他们放牧时又要时常对牛、羊、马高声地进行吆喝。
牧人们对亲人或对大自然中一切生物、动物的呼唤所构成的音调,以及亲人们的对答所构成的上下句问答式这类民歌最基本的形态(如对唱中的双句结构)都具有牧歌或山歌的特征,这些特征在旋律中表现最普遍、最突出的就是呼唤音调。
哈萨克族民歌旋律中的呼唤音调最基本的形态就是调式属音到主音的上四度进行,或者用辅助音或经过音的装饰手法从属音过渡到主音,还可以将上四度音程扩展为五度、六度、七度、八度等不同的音程关系,甚至还可以采用模进手法在调式其他音级上出现,从而产生许多呼唤音调基本形态的变体。
【精品】哈萨克族民歌的音乐特点
【精品】哈萨克族民歌的音乐特点千百年来,哈萨克族人民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糊口,哈萨克族民歌便带有很强的牧歌特点,曲调中普遍具有呼叫性的调子。
呼叫声进入民歌旋律,使其具有宽阔、豪迈的性格,这一点,在“安”类民歌中表现得尤其凸起。
哈萨克族的民族文化和民间艺术比较发达,有诗歌、民歌、民间故事等形式。
其中民歌流传最为广泛、普遍。
哈萨克族也是一个酷爱音乐的民族,素有“骏马和歌是哈萨克的翅膀”之说。
民歌在哈萨克族民间音乐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甚至可以说,哪里有哈萨克族的毡房,哪里就有歌声。
民歌是哈萨克民族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哈萨克演奏的乐器主要是冬不拉。
冬不拉有两根弦,多数用四度(D、G)定弦,用右手指头弹拨发音。
冬不拉是木制的,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携带。
这些都适合了游牧民生活生产方式的需要。
民歌的演唱形式弹唱歌曲是哈萨克族民歌演唱的形式之一,由歌唱者自弹自唱。
弹唱歌曲无固定歌词,由歌手即兴编唱。
其曲调篇幅较长大,音乐结构不很规整,节奏比较复杂,常使用以3/8拍为主的混合节拍,曲调的语言性、叙述性较强。
在音乐上可分为歌唱性的和说唱性的两种类型。
前一类有固定唱词,旋律悠扬、宽阔,人们把善于这一类弹唱的人称做“安玖”,即歌手;后一类旋律简洁、明快,人们把善于即席作词弹唱的人尊称为“阿肯”,即草原上的游唱诗人。
每年夏季的“阿肯弹唱会”是一种以对唱为主的比赛。
对唱在哈萨克族文化糊口中占重要地位,在节日及婚礼上都要举行对唱流动。
独唱歌曲具有柔美的旋律,宽阔的气味,豪放而布满激情,结构比较整洁。
哈萨克族民歌的音乐特点哈萨克族民歌主要采用欧洲音乐体系,但也有一些作品采用中国音乐体系,甚至有在一首作品中同时存在两种音乐体系的因素的情况。
音阶哈萨克族民歌广泛地运用七声音阶,但也有五声音阶或者五声音阶基础上的六声音阶。
古老的对唱曲常常使用五声音阶。
调式五声调式——五声调式的哈萨克族民歌以宫调式和羽调式为主。
五声宫调式强调羽音比强调徽音更甚,使得五声宫调式的哈萨克族民歌具有特殊的色彩。
哈萨克族经典节奏型
哈萨克族经典节奏型(一)旋法及曲式结构哈萨克族民歌旋律的发展多采用扩展、模进、重复与变化重复等手法,跳进较为多见,带有呼唤性的音调在哈萨克族民歌中最具特色,这种呼唤性音调通常用四度或五度的音程关系以不同的形态出现在歌曲的曲首部分,还可以发展成为以六度或八度的音程关系,常运用不同的曲调变体出现在旋律的结构内部,它往往是歌曲的核心音调。
哈萨克族民歌的曲式结构较自由、多样。
非方整性结构和不等长乐句构成乐段是突出特点。
在单乐段反复的基础上加副歌的曲式结构是哈萨克族民歌较为典型的结构形式,在这种结构中副歌往往是主题的扩展、变化重复或完全重复。
有时经过扩充的单乐段还可发展成为复乐段;在主副部之间带有插句也是哈萨克族民歌中较常见的结构。
(二)节奏节拍哈萨克族民歌的节奏、节拍多种多样,并富于变化。
节拍多以二拍子或三拍子为基本拍子,结构内部又插入非正规循环的变换拍子(如五拍子)等,所谓3/4拍的节拍关系也不是强弱弱的形式,而是由于第二拍的长音符使这一小节成为切分节奏,第二拍成为强拍。
马是哈萨克族人民生产生活的重要交通工具,故哈萨克民歌多采用符点、前十六后八、前八后十六等节奏型来表现马跑蹄响的情景。
(三)调式调性哈萨克族民歌的调式丰富多彩,除了以五声音阶为基础构成的各种调式外,在旋律中还有着与欧洲大小调式相互融合的特征。
有时还出现调式交替和转调,旋律中常有作为辅助音的降si音的出现。
建立在以do为主音调式的旋律,收束处的Ⅶ级音往往有明显的导音性质。
旋律中常采用一种特殊的七声音阶调式,它是在五声宫调式的基础上加上降si和si构成的。
降si从上方给羽音以支持,成为羽音的辅助音,si从下方支持宫音成为导音。
除此,五声音阶与七声音阶并存的现象在哈萨克族民歌中也时有出现。
对于民歌的旋律曲调,哈萨克族有自己一套分类称呼。
诸如“萨仁”、“托勒阿乌”、“捷勒德尔篾”等等。
这种分类称呼通常结合着歌的内容。
二、哈萨克族民歌的基本特征(一)哈萨克族民歌的形态特征任何一个民族的音乐特征都是在一定的地理、历史和文化环境中形成的。
浅谈哈萨克民歌的格律及其译配
每 行 十一 个音 节
,
,
: 内分 三 个 音 步
行
,
每 行 十一 个音 节 ( 简 称十 一 音 )
。
这十
一 个 音节 又 分 为 一 个三 音音 步 和 两个 四 音音 步
。
一 个 三 音 节音 步
、
两 个 四音 节音 步
三个 音
、
步的 不 同 排 列 构 成 三
三四 式 四 四三 式 A 要 韵式有 四
:
一
。
赏 早
。
.
喜用
K
o n
三 四四 式
g
e r
:
一 月
z
富韵
”
为其 特色
动辙每 一 韵点 即 包 括 多 都 不 是 自由体
。
k
.
a
/
k
o
l
j
a
一 一月
q
、
上}
/
u
a
la y
x
a
d
卜
(
c
)
至 四 个音节
突厥 语 族 其 他 民族 的 民 歌 也都
) ( l
S
a
旦 二 夕 些
lo
a n
,
有 类 似 的 严 整 格律
m be
q
r a
/
a “ a
r
,
e
p
s e r
d
e
e
.
x
x
x
x
/」 竺组些 之
e r
}x
a
a s e r
/m
g`
h
a
bb a t t la de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哈萨克族民歌的旋律形态特征哈萨克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民族,自古以来就生活在东起阿勒泰山、塔尔巴合台山以及天山山脉,西至里海的广阔无垠的土地上。
公元前七世纪的塞种人以及公元前三世纪受北方匈奴的袭扰而西迁的大月氏和乌孙人就是现今哈萨克族的列祖先宗。
据此推算,哈萨克族发展至今已有二千七百多年的历史了。
由于历史上的战争以及文字、宗教的几经变化,哈萨克族文学和艺术用文字记载下来的很少,但民间文学和艺术却极为发达。
它拥有丰富的品种和形式,以民歌内容而言就有牧歌、颂歌、情歌、婚礼歌、祝诞生歌、挽歌、宗教歌等,从民歌演唱形式来说又分为弹唱、独唱与对唱等。
哈萨克族是我国北方草原游牧民族之一,千百年来过着随畜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
辽阔的草原、茂密的森林和巍峨的高山是他们生存的理想环境。
由于流动性较大,其民歌以其短小精悍、方便灵活的形式深深地扎根于草原和牧民之中。
哈萨克族民歌的旋律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和丰富的艺术表现力,与他们那特定的生存环境、生产方式、生活习惯、语言特点以及长期形成的民族心理素质和性格等有着密切的关系。
哈萨克族人民以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创造了别具一格的民歌,并伴随着民族的历史和发展不断流传至今,成为本民族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伴侣。
1 .旋律中的呼唤音调由于哈萨克是游牧民族,随季节转场,长年居住在草原、森林与高山上,毡房与毡房之间相隔较远,户与户、人与人的交流和对话首先要以呼唤为开始,而他们放牧时又要时常对牛、羊、马高声地进行吆喝。
牧人们对亲人或对大自然中一切生物、动物的呼唤所构成的音调,以及亲人们的对答所构成的上下句问答式这类民歌最基本的形态(如对唱中的双句结构)都具有牧歌或山歌的特征,这些特征在旋律中表现最普遍、最突出的就是呼唤音调。
哈萨克族民歌旋律中的呼唤音调最基本的形态就是调式属音到主音的上四度进行,或者用辅助音或经过音的装饰手法从属音过渡到主音,还可以将上四度音程扩展为五度、六度、七度、八度等不同的音程关系,甚至还可以采用模进手法在调式其他音级上出现,从而产生许多呼唤音调基本形态的变体。
从歌曲结构来看,这种呼唤音调一般出现在歌曲的曲首,还经常出现在曲首的句中,有时也会在歌曲中其他部位出现,无论大调、小调都是如此。
谱例1:阿勒空额尔①上例《阿勒空额尔》为民歌中的独唱,A大调,第三小节就是呼唤音调的基本形态——调式属音到主音的上四度进行,是在曲首的句中出现的。
在该曲副歌的开始,呼唤音调在音程上作了扩展,是从调式主音到下中音的上行大六度跳进,紧接着第二小节又是属音到主音的上四度进行。
从歌曲结构位置看,是在曲中出现的。
该文谱例2《阿果衣尕衣》是升C小调,其呼唤音调调式属音到主音的上四度进行出现在曲首句尾的第三小节。
而谱例6《艾妮》也是A大调,呼唤音调却在曲首就出现了,是采用了经过音的方式从调式属音过渡到主音的。
谱例3《褐色的鹅》中也在不同的位置以不同的方式存在着呼唤音调。
这样的例子在哈萨克族民歌中非常多见,特征性很强,由于篇幅有限,就不一一详述了。
2.旋律中的高起低落在哈萨克族民歌中还存在着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那就是歌曲开头第一句的句尾经常在调式主音的高八度上扬起,而结束终止却在调式主音的低八度上落下,形成了一种呼应和对答的形态,虽然调式有可能多种多样,但这种歌曲首尾的高起低落却形成了一种规律,较有特色。
哈萨克族民歌旋律中这种主音到主音的高起低落现象在冬不拉弹唱和对唱歌曲中更为常见,虽然有些千篇一律,但却也是本民族现实生活的真实反映。
因为这种歌曲中的高起低落曲体结构就犹如生活中的问答与呼应,符合事物发展的一分为二与对立统一原则,自然也就符合各民族的艺术审美与心理需求了。
谱例2:阿果衣尕衣②谱例《阿果衣尕衣》为升C小调,分为两个乐句。
曲首上句的第三小节句尾采用了呼唤音调,在高八度主音上扬起,而下句句尾第五小节却停在了低八度的主音上,形成了歌曲的高起低落现象。
该例实际为两句体呈变化重复关系的平行乐段,也就是两句前面一样而终止不同的“同头变尾”形式。
同样的情况在该文谱例3《褐色的鹅》中也可见到。
当然,这种情况不仅局限在二句体的乐段,在哈萨克族民歌的大部分多乐句乐段或二段体中也是这样。
3.旋律中的长音拖腔哈萨克族民歌中的长音拖腔现象也是一大特点,这种特点在弹唱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前面谈到民歌旋律中的高起低落一般都是在曲首和曲末的句尾用较长时值的长音来体现的。
除此之外,长音拖腔现象在乐段结构内部也非常普遍。
这种歌曲一般在演唱中必须要有哈萨克民族乐器冬不拉进行伴奏,凡演唱到长音拖腔时,无论高音低音,冬不拉那急促的弹奏都犹如鼓点般密集,衬托着演唱者的声音,把演唱者内心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
似乎,在哈萨克族民歌中没有了这种演唱伴奏方式,没有了这种长音拖腔,情感表达就不能到位,就不算是真正的哈萨克族民歌了。
谱例3:褐色的鹅上例《褐色的鹅》为A大调,两句体乐段。
上句为11小节,下句为19小节。
上句第五小节本该结束,但第六小节采用经过音方式的呼唤音调从调式属音过渡到主音,在虚词上形成了15拍的长音拖腔。
下句从第五小节最后一个字开始,包括虚词在内,直到主音结束,长音拖腔长达45拍。
该例充分表明,在哈萨克族民歌中,特别是冬不拉弹唱或用冬不拉伴奏的民歌中,这种长音拖腔现象不但普遍,而且具有鲜明的民族个性。
4.旋律中的模仿进行哈萨克族民歌旋律发展的另一种手法是模进。
这种手法属于动机式发展,民歌的核心种子材料在不同的高度上严格或变化出现,不仅节省了音乐材料,使旋律的主题形象十分鲜明,常常成为扩展音乐结构规模的便捷手段,而且使民歌的调性有了新的变化,丰富了旋律,使人有耳目一新之感。
谱例4:云雀落在琴头上(副歌部分)上例为民歌《云雀落在琴头上》的副歌部分。
先是前面六小节的切分节奏分别作上二、三度或下二、三度的模仿进行,接着后面两小节的八分律动又作了下行二度的模进,扩充了结构,使旋律富有动感,乐意盎然。
5.旋律中的终止形式在哈萨克族民歌中,其旋律的结束终止也有着各种不同的方式。
从大量谱例分析来看,跳进到调式主音的终止较为少见,最为常见的是从调式上主音下行二度级进到主音,或从调式上主音先下行三度进行到导音,再由导音上行二度级进到主音。
在大调歌曲中,后一种终止方式更为常见,形成了哈萨克民歌中的又一特色。
从和声配置的角度来说,这种旋律终止中的调式音级进行,非常符合欧洲古典和声的理论体系,可见哈萨克民歌的旋律形态和欧洲音乐体系是有着一定的渊源关系的。
谱例5:倍波勒(副歌部分)上例《倍波勒》为e小调,从副歌部分的结束终止(倒数第三小节)中我们可以看出,旋律形态最终是从调式上主音落到主音的,而整个结束句的和声配置却是由主功能到下属功能,再到属功能,最后再到主功能,旋律终止中的和声功能逻辑关系十分明显。
同样的情况在《云雀落在琴头上》(见谱例4)和《艾妮》(见谱例6)中体现得更充分,而且大调旋律中那种由调式上主音先下行三度进行到导音,再由导音上行二度级进到主音的终止形式在哈萨克族民歌中更为普遍和典型。
6.旋律中的和声表层按照杜亚雄先生的说法,哈萨克族音乐在我国属于欧洲音乐体系,③而“属于欧洲音乐体系的民间音乐作品,旋律具有功能和声的表层意义,为这些作品配上传统的功能和声是很容易的,风格也很协调。
”④从哈萨克族民歌的大量谱例分析来看,杜亚雄先生的论述是有道理的。
谱例6:艾妮⑤谱例《艾妮》为A大调,是一个两句体的乐段,两句的结构分别为10+11小节。
从两句的终止关系看,上句半终止落在调式属音,下句完全终止停在调式主音,形成了上属下主呼应和问答式的调式功能逻辑关系。
从旋律和声表层分析,首句前三小节为主和声,四、五小节为下属功能,第六小节可以配置属和声,第七小节用Ⅵ级和弦阻碍进行,然后再接主功能、下属和弦到属和声形成半终止;后句第一小节从主和声开始,第二小节为下属功能,第三小节可以配置属七和弦接第四小节的Ⅵ级形成阻碍,然后再进行到属和声。
后面的结束终止式见谱例。
从对《艾妮》的旋律分析(包括前面所有谱例的分析)中可以得出结论:哈萨克族民歌的旋律的确是具有“功能和声的表层意义”的。
杜亚雄先生之所以下结论说哈萨克族音乐属于欧洲音乐体系,这应该是重要依据之一吧。
7.旋律中的节拍运用哈萨克族民歌在节拍的运用方面形式十分多样,在冬不拉弹唱中多用3/8、4/8、5/8的混合节拍,有时还可见到3/8、4/8、5/8、6/8、7/8或2/4、3/4、3/8、4/8、5/8、6/8各种不同组合的混合节拍。
咋看起来,在弹唱中的这种混合节拍似乎很难掌握,但是只要找到它的基本拍,即是在3/8节拍的基础上,根据歌词的需要,插入4/8或5/8等节拍,而在句末拖腔时,再回到3/8这种冬不拉伴奏时常用的节拍上来即可。
正是这种复杂的强弱变换手法,使初听者眼花缭乱、莫衷一是,然而在哈萨克族歌手中,不仅老一辈歌手能够纯熟地掌握冬不拉弹唱的技巧,对其节奏规律运用自如,那些酷爱弹唱的青年歌手,也能使伴奏和主旋律配合得有条不紊。
在独唱和对唱中2/4和3/4节拍为最常见,然而在整首歌曲中节拍从头至尾不变的情况比较少见。
多数情况是这种有规律的节拍常常被突破,成为不规则的混合节拍。
如果说那些有规律的2/4与3/4节拍的民歌是以旋律的优美和抒情见长的话,那么这些不规则的混合节拍的民歌,不但有流畅的旋律,而且还以它节奏的新颖来取胜。
谱例7:翅膀已飞累以上是弹唱歌曲《翅膀已飞累》的前奏,不用详说,从谱面上我们已经清楚地看到,以8分音符为单位拍的各种节拍是如何混合运用的了。
在谱例3的弹唱歌曲《褐色的鹅》中,这种特征表现得也很明显和突出。
在独唱歌曲《阿勒空额尔》(见谱例1)和对唱歌曲《阿果衣尕衣》(见谱例2)中,以2/4和3/4为混合节拍的特征也很明显,而这种情况在独唱和对唱中也是非常多见的。
哈萨克族民歌中这种不同组合混合节拍的大量运用,从音乐本体上形成了强弱循环的不固定和无规律性,给人以听觉上的随意和松散,似乎他们的音乐也像脱了缰的野马,可以不受时间或空间的约束而随心所欲地发展。
从现实生活看,哈萨克是马背上的民族,常年骑马游弋于草原、高山和丛林之中,其生产劳动是以家庭为单位、以个体放牧为方式的,他们日出而牧、日落而归,整日过着悠闲自得、无拘无束的生活。
因此,表现在音乐的节拍上,自然不需要那么循规蹈矩、强弱有序了。
参考文献《哈萨克族简史》编写组《哈萨克族简史》,民族出版社2008年版。
演王秉琏《中国民间歌曲集成·新疆卷》,中国ISBN中心出版社1999年版。
演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哈萨克民歌》,文化艺术出版社1982年版。
演《新疆少数民族歌曲选?穴哈萨克族歌曲专辑?雪》,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演杜亚雄《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音乐体系浅析》,《中国音乐》1984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