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案一体化.doc
教案设计一体化模板范文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具体知识点),提高学生的(具体能力)。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具体能力),提高学生的(具体技能)。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具体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具体知识点)。
2. 教学难点:理解(具体知识点),运用(具体方法)。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通过图片、视频、故事等形式,导入本节课的主题。
(2)提问导入:提出与本节课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2. 新课讲授(1)讲解知识点:详细讲解本节课的重点内容,结合实例进行分析。
(2)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针对某一问题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3)课堂练习:设计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3. 课堂小结(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梳理知识点。
(2)总结学习方法,提高学生自学能力。
4. 作业布置(1)课后巩固练习:布置与课堂内容相关的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2)拓展阅读:推荐相关书籍、资料,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教学反思1. 教学效果: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如何,学生掌握情况如何?2. 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否得当,是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3. 教学手段:教学手段是否丰富,是否提高了教学效果?4. 教学态度:教师的教学态度是否认真,是否关注了学生的需求?五、教学评价1. 学生评价:学生对本节课的评价,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态度等方面。
2. 同行评价:其他教师对本节课的评价,提出改进意见。
3. 教学效果评价:根据学生的学习成果,评价本节课的教学效果。
4. 教学反思评价: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总结经验教训。
通过以上一体化模板,教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果。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对模板进行调整,以适应不同的教学需求。
初中随班就读一体化教案
初中随班就读一体化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随班就读学生的学习方法,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内容:1.教材: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
2.教学篇目:《春》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随班就读学生的特点和优势。
(2)引导学生关注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2.自主学习:(1)学生独立阅读课文《春》,理解课文大意。
(2)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完成自主学习任务单。
3.合作学习:(1)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合作学习任务。
(2)各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课堂讲解:(1)教师针对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中的问题,进行讲解和解答。
(2)教师引导学生深入分析课文,理解课文主题和作者情感。
5.巩固练习:(1)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
(2)教师点评练习题答案,及时给予反馈。
6.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7.课后作业:学生根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完成课后作业。
四、教学策略:1.针对随班就读学生的特点,教师要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使之更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
2.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引导他们运用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进行学习。
3.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4.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激发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培养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五、教学评价:1.通过课后作业和练习题,评价学生对课堂学习内容的掌握程度。
2.通过课堂表现和小组合作情况,评价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通过学生自评和互评,了解他们的学习收获和困惑,为下一步教学提供参考。
六、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要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总结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不断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七、教学时间:1课时(45分钟)八、教学资源:1.教材: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
2019《老王》教学案一体化设计精品教育.doc
《老王》教学案一体化设计《老王》教学案一体化设计学习目标1、把握老王的人物形象2、理解作者“以善良体察善良”的平等观念及人道主义精神课前积累有关“善良”的格言(1)善良的心就是太阳。
(法雨果)(2)一颗善良的心就是一席永恒的筵席。
(捷克夸美纽斯)(3)如果说美貌是推荐信,那么善良就是信用卡。
(美布尔沃·利顿)(4)行善如春园之草,不见其长,日有所增。
(清金缨)(5)我认为善的定义就是有利于人类。
(英弗·培根)(6)人类的善是最高法律。
(古罗马西塞罗马库斯)(7)只有友善的人才是人类的灯塔。
(瑞士史比德勒)(8)人不能为所有人做好事,但可以向所有人表示善意。
(法罗曼·罗兰)有关知识杨绛,钱钟书的夫人,本名杨季康,著名的作家、评论家、翻译家、学者。
祖籍江苏无锡,生于北京。
1932年毕业于苏州东吴大学。
1935~1938年留学英法,回国后曾在上海震旦女子文理学院、清华大学任教。
1949年后,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外国文学研究所工作。
主要作品有剧本《称心如意》《弄假成真》,长篇小说《洗澡》,散文《干校六记》,随笔集《将饮茶》,译作《堂吉诃德》《吉尔·布拉斯》《小癞子》《斐多》等。
(2)作者和她丈夫钱钟书都是学识渊博的学者、学术权威,可当时的中国却弥漫着左的思想,忽视抹杀个体劳动和个体价值。
五十年代取消私有化,不顾个体生存的特殊要求,一切都进行集体合作制;六十年代文化大革命,更是把左推向极点,形式上更是无以复加:无产阶级劳动人民当家做主人,怎能拉车做有钱人的牛马?又有谁敢做车来欺压奴役劳动人民?知识越多越反动,专家学者被认作“反动学术权威”,必须下农场到干校,接受劳动人民的再教育。
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钱钟书、杨绛均被揪出,被人为资产阶级学术权威、反动学术权威,打入了牛鬼蛇神的阵营。
先后去河南的五七干校接受劳动锻炼,1970年6月,钱钟书夫妇的女婿德一被迫含冤自杀。
一体化教案模板范文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以下知识:(1)了解一体化的概念及其在我国的发展现状;(2)掌握一体化生产的基本原理和方法;(3)熟悉一体化管理的特点和实施步骤。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课堂讨论、案例分析、小组合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一体化生产的认识和兴趣,树立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一体化生产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一体化管理的特点和实施步骤。
2. 教学难点:(1)如何将一体化理念融入到企业生产和管理中;(2)一体化生产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一体化生产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2. 讨论法:引导学生围绕一体化生产的问题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了解一体化生产的实际应用;4. 小组合作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一体化?一体化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如何?(2)简要介绍一体化的概念及其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2. 讲解一体化生产的基本原理和方法(1)介绍一体化生产的定义、特点和优势;(2)讲解一体化生产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如:流水线生产、精益生产等。
3. 讲解一体化管理的特点和实施步骤(1)介绍一体化管理的定义、特点和优势;(2)讲解一体化管理的实施步骤,如:规划、实施、监控、改进等。
4. 案例分析(1)展示一体化生产的实际案例,如:汽车制造、电子产品生产等;(2)引导学生分析案例,总结一体化生产的成功经验和存在的问题。
5. 小组讨论(1)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围绕以下问题进行讨论:a. 如何将一体化理念融入到企业生产和管理中?b. 一体化生产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进行点评。
一体化教学设计方案范文
一体化教学设计方案范文一、设计背景与教学目的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教育教学方式也在不断创新。
一体化教学是一种将传统的课堂教学和网络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旨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设计方案旨在通过设置实际案例分析的课程内容和在线学习平台,帮助学生通过实践来掌握知识,培养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与组织结构本设计方案以商业管理课程为例,教学内容涵盖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等相关知识。
在课程中设置了实际案例分析的环节,通过案例来引导学生思考,培养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在线学习平台提供了辅助教学资源,学生可以在课后进行深入学习和讨论。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1.实际案例分析: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案例包括市场营销策略、员工管理方案、财务评估等内容,学生可以分小组进行讨论和总结。
2.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可以在小组中共同讨论案例分析,交流看法,并形成共识。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3.在线学习平台:在线学习平台提供了教学资源和讨论平台,学生可以在课后进行深入学习和交流。
教师可以在平台上发布课程资料和指导学生学习。
四、教学评价与改进1.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表现、小组讨论和学习成绩等方式进行评价。
学生的参与度和表现将作为评价指标,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讨论质量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评价。
2.教学改进:根据评估结果,及时对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调整和改进。
可以增加更多实际案例分析,提高案例的难度,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学习动力。
五、教学效果与意义通过一体化教学设计,学生可以在实践中掌握知识,培养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实际案例分析的教学方式,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提高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同时通过在线学习平台,学生可以灵活地安排学习时间,增强自主学习的能力。
综上所述,一体化教学设计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奠定基础。
一体化教学实施方案
一体化教学实施方案一、背景分析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一体化教学已成为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
一体化教学是指将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实现教学过程的全面协调和整体提升。
在当前教育背景下,一体化教学已成为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
二、一体化教学实施方案1. 教学目标的明确在实施一体化教学时,首先需要明确教学目标,确立教学的核心任务和重点内容。
教师应该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确定教学目标,明确教学内容和教学重点,确保教学目标的达成。
2. 教学资源的整合一体化教学强调教学资源的整合和共享,教师可以利用多种教学资源,如教材、多媒体课件、网络资源等,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内容和资源支持。
同时,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兴趣特点,灵活选择和整合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果。
3. 教学方法的创新一体化教学要求教师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项目化教学、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教师可以通过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能力。
4. 教学评价的改革一体化教学强调综合评价,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表现,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和方法,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能力发展。
同时,教师还应该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引导和反馀,帮助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5. 教学环境的优化一体化教学要求教师和学生在教学环境中能够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和条件。
教师应该积极借助信息技术手段,优化教学环境,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
三、实施效果的评估在实施一体化教学方案后,需要对教学效果进行全面评估和总结。
教师可以通过学生学习成绩、学习兴趣、学习能力等方面的表现来评价教学效果,及时发现问题和不足,进一步完善和提高一体化教学方案的实施效果。
四、结语一体化教学是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实施一体化教学需要教师充分发挥专业优势,积极探索和实践,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能力。
一体化教案模板
【课程名称】(请填写课程名称,如:小学语文、初中数学等)【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 让学生掌握(具体知识点);- 培养学生(具体技能)。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具体活动)提高学生的(具体能力); - 引导学生学会(具体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兴趣;- 培养学生的(具体价值观)。
【教学重点】(简要列出本节课需要学生重点掌握的知识点)【教学难点】(简要说明本节课中可能存在的教学难点)【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 准备好相关教学课件、教具;- 收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视频等素材; - 准备好课堂提问、讨论等互动环节的设计。
2. 学生准备:- 提前预习(具体内容);- 带好学习用品,如笔记本、笔等;- 准备好参与课堂互动。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2. 提出问题,引入新课;3. 回顾旧知,为新课铺垫。
二、新课讲授1. 讲解知识点,讲解重点、难点;2. 结合实例,加深理解;3. 展示相关图片、视频等素材,帮助学生直观感受;4. 进行课堂提问,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三、课堂活动1. 小组讨论,交流心得;2. 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3. 角色扮演,提高实践能力;4. 开展课堂游戏,活跃气氛。
四、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2. 总结重点、难点;3. 鼓励学生课后复习,巩固知识。
五、布置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2. 预习下一节课内容;3. 撰写心得体会。
【教学反思】1. 教学过程中,学生对哪些知识点掌握较好,哪些知识点存在困难?2. 课堂互动环节是否有效,是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3. 教学方法是否合理,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4. 课后作业是否具有针对性,是否有助于巩固所学知识?【教学评价】1. 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2. 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参与度;3. 学生对课堂氛围的满意度;4. 学生课后作业的质量。
通过以上一体化教案模板,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完善,以提高教学效果。
一体化教学教案编写
(二)实施教学案的操作程序
(1)教师编写教学案:备课组长按照备 课组的统一要求安排好教学进度表,课 时安排到每周的每一节课,其中还包括 测验安排、试卷讲评、习题讲评时间。
解决了预设和生成之间的矛盾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往往以预设的问 题把学生纳入搭好的教学框架,而且限 于课堂时间,师生共同探究的问题要么 非常简单,要么问题提出后学生没有时 间仔细思考,影响了学生思维的开发。 而使用教学案,就可以事先将课堂预设 的问题交给学生在预习时进行合作讨论 探究,这样在答案的生成上往往会收到 出人意料的效果。同时也为老师提供了 拓展的空间,可以有针对性地解决生成 性问题。
1、栏目设置
(1)教学目标栏 (2)预习自我检测栏 (3)典型例题精析栏 (4)课后反馈栏 (5)探究与拓展栏 (6)知识方法自我归纳 (7)知识札记栏 (8)学习质疑与反思栏
2、编写原则
• 教学案编写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主体 性原则、合作性原则、指导性原则、探 究性原则、开放性原则、实践性原则、 创新性原则。
• “教学案 ”包含有科目、执笔者、审 核者、课题、课型、讲学时间、学习目 标、学习过程、课内训练题、课外训练 题等内容。
2、编写原则
• “教学案 ”的编写主要按课时进行,与 教师上课、学生学习同步,适合于不同 课型的教学需要。
• 能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结构体系,为学生 提供适当的学习方法指导。
• 应提供检测学习效果的适当材料,或注 明该检测材料所在的资料。
对教学案一体化的认识
• “教学案一体化”是国家课程的地 方化、校本化的课程,区别于平时 一般的资料。
一体化教学设计(8篇)
一体化教学设计(8篇)文档综述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体化教学设计的全面指南,涵盖八个核心方面。
一体化教学设计是指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估、教学资源、教学环境、教师专业发展、学生支持和学校管理等多个方面有机结合,以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研究成果。
本文档将详细介绍每个方面的关键要素和实践建议,以帮助教育工作者设计和实施一体化教学方案。
1.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是一体化教学设计的基础。
内容应符合课程标准,涵盖必要的知识和技能。
教师应选择与学生生活实际相关的内容,以提高学生的研究兴趣和参与度。
此外,教师还应根据学生的研究进度和能力,设计不同层次的教学活动,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2. 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的各种方法和技巧。
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如讲授、讨论、小组合作、项目式研究等。
同时,教师应注重运用信息技术,如多媒体、网络等手段,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3. 教学评估教学评估是一体化教学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师应设计科学、合理的评估体系,包括形成性评估和总结性评估,全面了解学生的研究情况。
此外,教师还应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4. 教学资源教学资源包括教材、课件、教学工具等。
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需求,选择合适的教育资源。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共享、合作等方式,开发和整合校内外优质资源,提高教学效果。
5. 教学环境教学环境是指学生研究和教师教学的场所和条件。
学校应为学生提供安全、舒适、便捷的研究环境,并注重教室布置、设施配置等方面,以提高学生的研究积极性和效果。
6. 教师专业发展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体化教学设计的关键环节。
学校应制定教师培训计划,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素养。
同时,学校还应鼓励教师参与学术交流、课题研究等活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7. 学生支持学生支持是指为学生提供研究辅导、心理辅导等方面的帮助。
学校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为有特殊需求的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支持服务,同时注重培养学生自主研究的能力和惯。
一体化教学设计(8篇)
一体化教学设计(8篇)1. 什么是一体化教学设计一体化教学设计是一种教学方法,旨在将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技能融合到一个统一的教学计划中。
通过一体化教学设计,学生可以在一个主题或项目中研究多个学科的内容,从而更好地理解知识的联系和应用。
2. 一体化教学设计的优势- 增强学生的研究兴趣:一体化教学设计可以通过有趣和实际的研究活动吸引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研究动力。
- 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学生可以在一个项目中综合运用多个学科的知识和技能,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一体化教学设计通常需要学生进行合作和协作,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 一体化教学设计的步骤- 确定主题或项目:选择一个主题或项目作为一体化教学的核心内容。
- 制定教学目标:明确学生在这个主题或项目中应该达到的知识和能力目标。
- 设计研究活动:设计一系列的研究活动,帮助学生达到教学目标。
- 教学评估:通过评估学生的研究成果,检验他们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
- 反思和调整:根据评估结果,反思教学设计的有效性,并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改进。
4. 一体化教学设计的实施要点- 整合学科内容:将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技能相互联系,形成有机的整体。
- 强调实践应用:将学科知识应用到实际情境中,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 鼓励探究和发现:通过探究和发现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掌握知识。
- 提供支持和指导:教师应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和困惑。
5. 一体化教学设计的案例分析- 主题:环保与可持续发展- 学科整合:地理、生物、化学、社会学等- 研究活动:实地考察、小组讨论、科学实验等- 教学评估:学生的调研报告、实验报告等- 效果评估:学生对环保问题的理解和关注程度6. 一体化教学设计的挑战与解决方案- 涉及多学科知识的整合难度较大:教师可以与其他学科教师合作,共同制定教学计划。
- 学生学科素养差异较大: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学科素养水平,提供个性化的研究支持和指导。
一体化教案
一体化教案
一体化教案是指将多个学科或知识领域的内容进行整合,形成一个综合性的教学计划。
一体化教案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能提高学生对学科之间相互关联的认识。
以下是一体化教案的一般提纲:
一、教学目标
确定学生所需掌握的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目标,要求目标具有综合性和跨学科性。
二、教学内容
选择相关的学科知识和技能内容,进行整合和组织,形成一个综合性的教学内容。
三、教学步骤
分析教学内容,确定教学步骤,包括引入、讲解、实践、巩固、拓展等环节。
四、教学方法
选择适合综合性教学的方法,如项目学习、团队合作学习、问题解决学习等。
五、教学评估
设计综合性的评估活动,包括课堂表现、小组合作、作品展示等多种形式的评估。
六、教学资源
准备所需的教材、教具、多媒体课件等教学资源。
七、教学反思
教学结束后,进行反思总结,评估教学效果,不断优化教学设计。
通过一体化教案的设计和实施,可以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综合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流和整合,实现知识的深度和广度的统一。
教学案一体化松鼠教案学案一体化设计
教学案一体化松鼠教案学案一体化设计教学案一体化是指将教学案和学习案进行整合,使教学过程和学习过程是同步进行的一种教学设计模式。
通过教学案一体化的设计,可以让教师更好地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并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提高教学效果。
以下是一份关于松鼠的教学案学案一体化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松鼠的生活习性,了解松鼠的特点和生态环境对其生活的影响。
2.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表达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科学探究能力。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松鼠的生活习性和生态环境对其生活的影响。
2.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表达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松鼠的图片和视频,向学生介绍松鼠的外貌特征和生活地点,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观察松鼠(15分钟):组织学生进行户外观察活动,观察松鼠的生活习性,如爬树、跳跃、采食等,并记录观察到的内容。
3.学习松鼠(1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学习,每组选择一个重点观察的生活习性,通过团队合作,学习和了解该观察内容,并整理出学习成果。
4.学习成果分享(10分钟):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进行学习成果分享,向全班介绍所选生活习性的特点和影响。
其他小组进行提问和讨论。
5.概念解释(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对松鼠的不同观察内容进行整理,归纳出松鼠的生活习性和生态环境对其生活的影响,并解释相关的科学概念。
6.活动拓展(10分钟):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设计一个合适的松鼠栖息地,并解释他们设计的原因和依据。
7.巩固练习(10分钟):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讨论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并共同解决。
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四、教学资源:1.松鼠图片和视频2.学生观察记录表3.学习成果分享PPT模板4.教师讲义和学生练习册五、教学评价:1.观察记录表的填写情况和内容是否准确、详细。
2.学习成果分享的表达是否清晰、准确,是否能回答提问。
一体化教学实施方案
一体化教学实施方案篇一:一体化教学实施方案新课程实施后,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对学生学习至关重要。
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内驱力、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结合学校有关教学改革要求,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一、教学案一体化编写形式:1、学案包含有自学生字词、课文内容理解、重点句子的品味、写作方法及课后习题的解决、咨询题的质疑等内容,"学案"是在老师提出要求和教授方法后,直截了当由学生自学并写在每课书的空白处(学生自学可在课前或课外进行)。
2、教师的教案应体现对学生学案的指导与反馈,以学生为主体,并与学案融为一体,也写在老师的教材上。
语文学科不同单元、不同课型的教学案应该有各自不同的侧重点,突出解决学生自学不能解决的有价值的咨询题。
3、教学案的编写要紧按课进行,与教师上课、学生学习同步,适合不同课型的教学需要。
二、教学案一体化备课要求:1、备课形式:集中备课与分散备课相结合,集中备课以年级组为单位,记录下本次备课教学案的重点内容。
2、备课时刻:集中备课定于每周二上午三、四节课时刻。
分散备课由老师自行安排。
3、备课人员:二至六年级的语文老师4、备课地点:教师会议室5、备学生:我校学生水平参差不齐,然而绝大多数学生自学能力不强,很多学生停留在等、靠、要的时期,故应该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
语文学科应考虑到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除了专门的课时外,还应将学法指导贯彻于教学的始终。
学法指导课应教会学生以下内容:如何自学语文教材;如何提出咨询题;如何经历语文知识;如何整理知识结构;语文学科常用学习方法;如何看待生活中的语文咨询题,语文作业考试要求,如何进行考后反思等。
其中如何自学语文教材是重点,考后反思是难点。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理论往往过于枯燥,学法点拨课可能效果会打折扣,这就要求教师结合课堂教学实践点拨学法,同时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全程关注,勤于监督。
另外,好其师则亲其道,教师自身的知识素养、人格魅力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会起到制约作用,然而起决定作用的是教师的教学治理是否有效、到位。
教学一体化设计方案
一、背景与目的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学一体化成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教学一体化是指将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完整、连贯的教学体系。
本设计方案旨在通过整合教学资源、优化教学过程、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设计方案概述1. 设计理念本设计方案以“以人为本,全面发展”为核心理念,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为目标,通过优化教学资源配置、创新教学方法、加强教学管理,实现教学一体化。
2. 设计目标(1)提高教学质量:通过教学一体化,实现课程设置的科学合理,教学内容的丰富多样,教学方法的有效创新,提高教学效果。
(2)培养学生综合素质:通过教学一体化,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3)提高教师教学水平:通过教学一体化,促进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
3. 设计内容(1)教学资源整合1)教材资源: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需求,选择适合的教材,并定期进行修订和更新。
2)师资资源: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综合素质。
3)教学设施资源:优化教学环境,提高教学设施的使用效率。
(2)教学过程优化1)教学目标设定: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需求,设定合理的教学目标。
2)教学环节设计:优化教学环节,提高教学效率。
3)教学方法创新: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3)教学评价改革1)评价方式多元化: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2)评价内容全面化:关注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的发展。
3)评价过程动态化:建立动态评价机制,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
三、具体实施方案1. 教学资源整合(1)教材资源: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需求,选择适合的教材,并定期进行修订和更新。
(2)师资资源: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综合素质。
开展教师培训,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
(3)教学设施资源:优化教学环境,提高教学设施的使用效率。
一体化教学设计方案
一体化教学设计方案一体化教学是指将不同学科的知识内容、能力培养目标、教学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教学方式。
通过一体化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跨学科的综合能力。
本文将介绍一体化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和具体步骤,并提供一个案例来帮助教师更好地应用一体化教学设计。
一体化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包括:1. 以学生为中心:一体化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和综合能力,因此教学设计应以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发展潜能为出发点,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2. 明确目标和任务:在设计一体化教学时,教师应明确教学目标和任务,将不同学科的知识内容和能力要求融合在一起,确保学生能够达到相应的综合素养和跨学科的综合能力。
3. 统筹兼顾:在一体化教学设计中,不同学科的知识和能力培养目标应相互支撑和补充,避免重复和冗余。
教师需要在整体设计中统筹考虑,确保各学科的教学内容和学习任务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4. 灵活多样:一体化教学设计应注重灵活性和多样性,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需求进行个性化教学设计,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学习资源,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
一体化教学设计的具体步骤如下:1. 分析学情:教师首先需要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科知识的掌握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求,为一体化教学设计提供依据。
2. 确定教学目标:根据学情分析的结果,教师明确一体化教学的目标和任务,确定要达到的学科知识和能力培养目标,以及跨学科的综合能力要求。
3. 教学内容整合:教师将不同学科的知识和能力要求进行整合,形成一个整体的教学内容框架。
在整合的过程中,需要确保各学科的教学内容相互补充和支撑,避免重复和冗余。
4. 教学方法选择: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教师选用适合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可以运用项目学习、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等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合作精神。
一体化课程 教案
一体化课程教案教案标题:探索独特之旅:发现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之间的交叉点教案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之间的交叉点和相互依赖关系;2. 培养学生多学科合作和综合思考的能力;3. 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技巧;4. 激发学生对跨学科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兴趣。
教案时间:4周(每周4节课,每节课45分钟)教案步骤:第一周: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引入- 第一节课:介绍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定义,以及它们各自的特点和研究领域;- 第二节课:讨论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之间的交叉点,并引入一些具体的例子;- 第三节课: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他们对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交叉点的理解和想法;- 第四节课:总结本周的学习,回顾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交叉点,并布置作业。
第二周:案例研究与跨学科合作- 第一节课:介绍一个具体实际问题,例如气候变化对社会造成的影响;- 第二节课:分组讨论,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个子问题,例如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要求他们同时考虑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因素;- 第三节课:引导学生展开深入研究和调查,收集相关数据和信息;- 第四节课:学生小组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并进行总结讨论。
第三周:分析和批判性思维- 第一节课:引导学生分析已展示的研究成果,评价学生小组的研究方法和结论的可靠性;- 第二节课:讨论发现和评价过程中的困难和挑战,鼓励学生提出解决方案并进行反思;- 第三节课:进行实践活动,例如模拟辩论赛,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角色讨论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之间的优先关系;- 第四节课:总结本周的学习,鼓励学生就跨学科研究和批判性思维的重要性进行思考和讨论。
第四周:解决问题与展望未来- 第一节课:引导学生从研究和讨论中提出解决方案,促进他们对实际问题的思考;- 第二节课: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他们之后如何将所学的跨学科知识应用于其他领域;- 第三节课:学生小组合作,提出并展示将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其他实际问题的方案;- 第四节课:总结整个教案,回顾课程内容和学生的学习收获,并进行讨论和反思。
教学一体化教案设计模板
课时:2课时年级:八年级学科:语文教材:《初中语文课程标准》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本课的重点字词、句式和文章结构,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合作探究、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教学重点:1. 理解文章的主旨,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
2. 理解文章的写作手法,分析作者的写作技巧。
3.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教学难点:1. 理解文章中复杂的概念和句子。
2. 分析作者的写作技巧,并尝试在写作中运用。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本文的作者和写作背景。
2. 学生分享自己对文章的初步印象。
二、自主学习1. 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勾画出重点字词、句式和段落。
2. 学生思考文章的中心思想,写出自己的理解。
三、合作探究1.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以下问题:(1)文章主要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2)文章中的主要人物有哪些特点?(3)文章的写作手法有哪些?2. 各小组汇报讨论结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文章的中心思想和写作手法。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教师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2. 学生回答,教师点评。
二、深入探究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文章中的复杂概念和句子,解释其含义。
2. 学生尝试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作者的写作技巧。
三、课堂实践1. 教师给出一个与文章主题相关的写作题目,让学生进行写作练习。
2. 学生完成写作后,互相批改,教师点评。
四、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文章的写作手法和写作技巧。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写作心得。
教学评价:1. 学生对文章中心思想和写作手法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在课堂讨论和写作练习中的表现。
3. 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掌握程度。
教学反思:1. 教师反思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案一体化”模式
一.“教学案一体化”的含义及要求
以前多见“教案”“学案”之说,前者从教师的角度,设计教学中的一系列问题,诸如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手段等,它的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较为充分,有利于教学的计划性。
弊端在于:教学的生成性不足,学生学习主体性地位未能得到突显。
很容易导致教案流于闭门造车,与学生实际情况相脱节。
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学习是被动的,自主性、自觉性和积极性难以调动。
后者是从学生的角度设计教学,优势在于: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得以体现,更能使教师的教适合于学生的学。
弊端在于:教师主导作用未能充分体现,教师的教学个性不能得到充分显现,课堂教学也就失去了其应有的魅力。
“教学案一体化”就是把教案与学案的两种形式结合在一起,使之成为教师课堂教学设计的蓝本,又是总揽学生课前预习、课堂学习、课后练习的“大书本”,充分发挥教案与学案的长处,革除其短处,既有利于教师的教又有利于学生的学。
二.“教学案一体化”所渗透的教育理念
1.教学的双主体性: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主导,学生是学习主体。
把教案与学案结合在一起,使课堂教学的双主地位有机的结合到一起,都能得到体现。
2.课堂教学的生成性:当学生的主体地位确定之后,课堂教学的过程应该是生成的而不是按照计划在预设的轨道上运行的。
教学案一体化,充分尊重学生,每一堂课的教学都是建立在对学生学习实际
情况调查的基础上,教师根据学生的需要来安排课内教学。
真正体现了课堂教学的生成性。
课堂的生成性越强,课堂教学的效益才会越高。
3.学生学习的差异性和因材施教的原则:学生在学习中对新知识的反映敏感度不一样,基础的厚薄相异,学习的习惯方式不同,思维长处各异,教学应该发挥和培养学生学习的个性。
教学案教学方法,承认学生学习的差异性,力求做到使每一个学生在学习中都能得到最好的发展。
4.知识的“生长性”:学生的知识只有自己长出来,才会最有用,才能充分培养创造能力。
而自我学习,自悟,先愤后启先悱后发,知识生长的规律不是“灌”出来的,而是在“亲学、审问、慎思、笃行”过程中生长起来的。
教学案一体化,遵循“预习、学习、练习、复习”学习规律来设计课案。
“先学后教”的教学思想就能够得到充分落实。
5.学生对学习有知情权:学生手里有了课本只是有了“学什么”的知情权,有时老师因为特殊情况还会改变课本内容的顺序,连学什么的知情权都剥夺了。
因此在教学中有一种普遍的现象:学生这堂课不知道下堂课的科目要学什么内容,更不知道要怎样学,为什么要这样学。
教学案一体化,把课案提前一天发给学生,学生对自己的学习了然于胸,对自己也就了然于胸,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也就能够得以充分的调动。
三.教学案一体化的具体做法
1.落实教学案一体化,最关键的是思想的落实,切实把学生的学放在整个教学过程的中心地位。
教师要切实转变重教不重学、管教不管学、
教学脱离的落后教育教学思想,在备课、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既考虑如何教,如何组织教学环节,更要思考学生如何学,如何学的更好,以及如何处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2.备课环节:在前期推行学案导学的基础上,针对教学案一体化的具体要求,精心设计教学流程,在备课的各个过程中要注意做到:(1)情境设置,启动思维环节,注意所选情境具有时代性,贴近学生实际,符合本课时教学内容,对学生具有启发性、导向性。
要根据所选情境精心设置思考题,引发学生思维。
(2)自主探究,信息搜索环节,教师提供给学生学习的提纲,注意这一学习提纲的命制要全面,能涵盖本课时内容,且尽量运用教材提供的情境材料或是教师自己选择情境材料,将每个问题均放在一定的情境下。
要在本环节中给予学生充分的自读与思维时间。
(3)全员互动,交流共享环节,教师要放手让学生互动,教师起协调作用,并注意在此环节做好对学生疑难问题的搜集,找到学生的疑惑点,作为课堂的生成问题在下一环节重点讲解。
(4)精讲点拨,知识整合环节,此环节教师要发挥导的作用,针对上面的问题,或是调整问题,或是调换情境材料,或是降低难度,步步推进,尽量争取学生能在此基础上独立或合作解决问题,尽量不要教师将答案直接展示给学生,另外教师要讲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讲知识的应用。
(5)走进生活,学以致用,教师设计好典型例题及训练题,典型例题的处理需要教师发挥好作用,讲思路、方法、拓展,指导学生的审
题及答题思路,训练题的选择要精心,把握好题量,注意考察范围,切忌将能力训练上的题目拿过来直接用。
(6)反思总结,指导践行,此环节是教学的升华,是落实提示觉悟、拔高能力的环节,可以是让学生谈收获,可以是教师设置好生活情景,让学生分析抉择。
3.课堂教学环节:在备好课的基础上,课堂教学环节总体上注意:(1)发挥学生作用,把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2)学生的放开要在课堂内容的可调控之内,例如提倡学生开阔思维,但是这个开阔不是盲目的,要围绕教学内容的突破。
四.“教学案一体化”引发的其它问题
1.教师要拿出更多的精力精心搜集材料,包括时政材料与学生实际材料与典型或经典实例,才能确保编写质量。
2.澄清几个错误认识
(1)使用教学案之后,老师的备课负担是否过重?不会。
在第一轮备课中,每一个老师只要把主要精力集中到一课时(一个章节)中,在其余的课时或章节中就可以少花费设计教学案的功夫了。
而一但第一轮教学案建立后,只要教材不发生变化,后一轮的使用者就可以在原来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工,这样,备课的重复劳动将可以得到最大限度的降低,我们的老师就可以腾出时间做更有意义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