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环境规划与管理的政策、法规、制度、标准和管理

合集下载

(完整word版)《环境规划与管理》教学大纲(新换教材)

(完整word版)《环境规划与管理》教学大纲(新换教材)

《环境规划与管理》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54118课程名称:环境规划与管理学时/学分:36/2。

0先修课程:环境保护概论、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水污染控制工程适用专业:环境工程开课系或教研室:城建学部环境工程系一、课程性质与任务1.课程性质:环境工程专业的专业必修课2.课程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环境规划与管理的方法和内容.比较系统的掌握环境规划与管理及相关基础学科与技术学科的基本理论,获得较宽的环境学科与环境规划学、环境管理学的专业知识,提高环境规划制定、环境工程决策、污染预测和防治、环境经济分析和系统分析的能力。

二、教学基本要求1。

学时:理论学时36。

2。

作业次数:5次3。

考核方式:闭卷考试。

三、课程教学内容第一章环境规划与管理概述1。

基本内容1)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基本概念2)环境规划和管理思想与理论的产生和发展3)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对象和内容2。

基本要求了解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基本概念、思想与理论的产生和发展、对象和手段以及研究内容的基本框架。

3。

重点和难点重点: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基本概念.难点:环境规划与管理思想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第二章环境规划与管理的政策、法规、制度、标准和管理体系1.基本内容1)我国环境保护方针政策体系2)环境保护法规体系3)环境规划与管理的法律制度体系5)环境管理机构体系2.基本要求了解在我国环境保护法规体系的构成和环境管理机构体系的发展;掌握我国环境保护基本方针和政策,掌握八项环境管理法律制度,环境规划法律制度;理解环境标准体系的概念和分类,作用和意义。

3。

重点和难点重点:环境保护法规体系,我国环境保护基本方针和政策,八项环境管理法律制度,环境规划法律制度。

难点:我国环境保护基本方针和政策,八项环境管理法律制度,环境标准体系。

第三章环境规划与管理的相关理论1。

基本内容1)管理科学和现代管理理论2)环境规划与管理的生态学原理3)环境规划与管理的系统论原理4)环境规划与管理的经济学原理2.基本要求理解各个理论基础(管理科学和现代管理理论、生态学原理、系统论原理、经济学原理)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原则,各个理论基础与环境规划与管理的相关关系。

公司环境保护管理办法

公司环境保护管理办法

公司环境保护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公司环境保护监督管理,保障公司生产经营环境,管控环境风险及产品环境质量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结合公司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公司所属单位。

第三条公司推行绿色发展方式,促进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发展。

环境管理的方针是“预防污染、防治结合、坚持谁污染谁治理,谁发包谁负责”。

第四条环境管理的主要任务(一) 贯彻执行国家、省、市和集团公司关于环境保护管理的方针、政策、法令、法规,制定适合本公司特点的环境管理制度及相关技术规则。

(二) 工艺研发选型、工艺过程设计优先考虑环保材料和环保工艺。

新、改、扩建项目必须执行防止污染设施与其他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的“三同时”制度。

(三) 优化业务流程,规范操作规程,彻底杜绝乱扔、乱放、乱堆等现象。

(四) 对环保设备进行监督管理,做到正确使用,精心维护,安全运行,科学检修,使环保设备保持良好的技术状态。

第五条环保设备纳入公司设备管理中,按照公司固定资产相应制度管理。

第六条各单位应重视和加强环境保护管理工作,积极探索有利于提高环境管理水平的管理机制与措施,将管理落实到位,倡导勇于创新。

第二章组织机构与职责第七条环境管理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

资产能源管理部是公司环境管理的主管部门,对各单位的环境管理工作进行业务指导和监督。

各单位必须设置专兼职管理人员负责本单位的环境管理工作。

第八条资产能源管理部主要职责(一) 宣传贯彻环境法律、法规,普及职工环保法律知识;进行国家地方政府、集团公司的环保政策贯彻、指标分解。

(二) 整理、统计公司各项环保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向公司决策层反馈公司环境工作现状;提出可行性建议,制定公司环境管理工作方案,为公司建设项目和工艺改进提供环保技术支持。

公司环境保护管理制度(3篇)

公司环境保护管理制度(3篇)

公司环境保护管理制度是为了贯彻国家环境保护政策和法律法规,确保公司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不对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通过实施各项措施,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的一套规章制度和管理措施。

以下是一份可能的公司环境保护管理制度的内容:1. 总则- 公司将环境保护作为企业发展的重要任务,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推动可持续发展。

- 遵守国家和地方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执行环境标准和规范。

2. 环境责任- 公司设立环境保护部门,明确环境保护责任和权力。

- 设置环境指标和目标,定期评估环境性能和改善计划。

3. 环境影响评价- 在新项目启动前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确保项目对环境的影响达到国家标准。

4. 环境管理措施- 提倡资源节约和废物减量,推广清洁生产技术和设备。

- 建立环境风险防范和应急响应制度,防止环境污染事故的发生,并及时处理事故。

5. 环境培训和教育- 对员工进行环境保护意识培训,提高员工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和责任意识。

- 定期组织环境教育活动,提高员工的环境保护能力。

6. 监测和报告- 建立环境监测体系,定期对公司处于环境保护重点区域的各项指标进行监测。

- 定期向有关政府部门和社会公众报告公司环境保护情况,并接受监督。

7. 环境合规和改善- 审查和更新环境政策和制度,确保环境保护措施的有效性。

- 配合环境监管部门检查,积极改进环境管理工作,提高环境保护水平。

以上只是一份可能的环境保护管理制度的内容,具体的制度要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和需求来确定,并且需要定期进行审查和更新,以适应环境保护的新要求和挑战。

公司环境保护管理制度(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公司的环境保护行为,维护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保护员工和公众的身体健康,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公司将坚持生态文明发展理念,积极履行环境保护责任,强化环境管理,加强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技术培训与监管,不断提升公司环境管理水平,确保其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责任。

第三条公司将建立健全环境管理体系,实施环境保护措施,推动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减少污染物排放,提高环境绩效。

环境规划与管理期末考试重点(含题目和答案)【重点修改版】2023年修改整理

环境规划与管理期末考试重点(含题目和答案)【重点修改版】2023年修改整理

§1 环境规划与治理概述1 P.19 1什么是环境治理?如何理解其内涵?答:环境治理是对损害人类自然环境质量的人的活动(特别是损害大气、水和陆地外貌的质量的人的活动)施加阻碍。

环境治理的内涵是规范和限制人类的观念和行为。

2 P.19 2什么是环境规划,如何理解其内涵?答:环境规划是国民经济和社会进展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环境治理的首要职能,是环境决策 在时刻、空间上的具体安排,是规划治理者对一定时期内环境爱护目标和措施作出的具体规定,是一种带有指令性的环境爱护方案,其目的是在进展经济的同时爱护环境,使经济与社 会协调进展。

环境规划的实质是一种克服人类经济社会活动和环境爱护活动盲目和主观随意性的科学决策活动。

3 P.19 3简述环境规划与环境治理的关系。

答: 规划职能是环境治理的首要职能。

环境目标是环境规划与环境治理的共同核心。

环境规划与治理具有共同的理论基础。

4 P.19 8简述环境规划与治理的基本任务。

答:环境治理的基本任务应该是:转变人类社会的基本观念和调整人类社会的行为。

文化决定着人类的行为,只有转变了过去那种视环境为制服对象的文化,才能从全然上 去解决环境问题。

从那个意义上来讲,环境文化的建设是环境规划与治理的一项长期的全然的任务。

人类的社会行为分为政府行为、市场行为和公众行为三种。

这三种行为都大概会对环境 产生不同程度的阻碍。

因此,调整人类社会行为,提倡环境友好型行为是环境规划与治理的基本任务。

5 P.19 10说明环境规划与治理的要紧内容,并归纳本书的基本框架。

答:1 环境规划的内容(1)环境规划的基本内容:包括环境规划的原则和程序、环境目标和指标体系、环境评价和预测、环境功能区划、环境规划方案的设计和比较以及环境规划的实施。

(2)流域水环境规划:包括水环境功能区划、水环境容量和水环境爱护目标、水环境质量目标、流域水环境操纵规划等。

(3)都市环境规划:包括都市大气污染操纵规划、都市水环境规划、固体废物规划治理、噪声污染操纵规划等。

环境保护管理制度

环境保护管理制度

环境保护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环境保护,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保障人民身体健康,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及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国境内的所有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个体工商户和其他组织以及公民。

第三条环境保护工作应当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实行污染者负责、政府监管、公众参与的管理体制。

第四条各级政府应当将环境保护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制定和实施环境保护计划,保证环境保护投入,保障环境保护措施的落实。

第五条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应当遵守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加强环境保护管理,建立环境保护责任制度,明确环境保护职责,防止污染和生态破坏。

第六条公民应当自觉遵守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履行环境保护义务,参与环境保护活动,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第二章环境保护管理部门的职责第七条环境保护管理部门负责全国的环境保护工作,履行以下职责:(一)宣传和执行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制定环境保护政策和标准;(二)组织编制和实施环境保护规划,监督环境保护计划的执行;(三)负责环境监测、环境评估和环境信息的发布;(四)审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监督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的“三同时”制度;监督管理;(六)负责环境保护行政执法,查办环境违法行为;(七)组织协调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环境保护意识;(八)承担其他环境保护工作。

第八条地方环境保护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环境保护工作,履行以下职责:(一)宣传和执行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制定环境保护政策和标准;(二)组织编制和实施环境保护规划,监督环境保护计划的执行;(三)负责环境监测、环境评估和环境信息的发布;(四)审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监督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的“三同时”制度;监督管理;(六)负责环境保护行政执法,查办环境违法行为;(七)组织协调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环境保护意识;(八)承担其他环境保护工作。

环境规划与管理的政策

环境规划与管理的政策

一、环境法律责任
环境民事责任 是指公民、法人因污染或破坏环境而侵害公共财产或他人人身权、财产权或合法环境权益所应当承担的民事方面的法律责任。 在一般法律中,实行过失责任原则: 民事责任构成要件包括4个方面:行为的违法性、损害结果、违法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具有因果关系、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 行为人没有过错的,即使造成了损害后果,也不构成侵权行为、不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在环境法中,实行无过失责任原则: 除了对因不可抗拒力、受害人自身行为以及第三者或受害人的故意、过失等法律免责事由所引起的环境损害免予承担责任外,不论行为人主观上是否有过错,也不论行为是否合法,只要造成了危害后果,行为人就应当依法承担法律责任。
《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十二五,国务院) 节能减排的主要目标 到2015年,万元国内总产值能耗下降到0.869t标准煤,比2010年的1.034t标准煤下降16%,比2005年的1.276t标准煤下降32%; 2015年,全国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分别控制在2347.6万t、2086.4万t,比2010年的2551.7万t、2267.8万t分别下降8%;全国氨氮和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分别控制在238.0万t、2046.2万t,比2010年的264.4万t、2273.6万t分别下降10%。
(一)产业政策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一)产业政策
汽车、钢铁、纺织、装备制造业、船舶、电子信息、轻工业、石化、有色金属和物流业等10大产业
工业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
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煤化工、风电设备、多晶硅产能过剩,电解铝、造船、大豆压榨等行业产能过剩矛盾也十分突出
关于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引导产业健康发展若干意见,发改委,2009年

政策、法规、制度、标准和管理体系

政策、法规、制度、标准和管理体系
整理课件
《环境规划与管理》课件
• 2.1.1 基本方针
✓ 3.持续发展战略方针
• (1)实行持续发展战略。 • (2)采取有效措施,防治工业污染。 • (3)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治理城市“四害”。 • (4)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改善能源结构。 • (5)推广生态农业,坚持不懈地植树造林,切实加强生物
《环境规划与管理》课件
2.2 环境保护法规体系
• 2.2.2 我国环境保护法规体系
✓ 我国环境保护法规体系包括:
• (一)宪法中的环境保护规范 • (二)环境保护基本法 • (三)环境资源单行法 • (四)国家其他法律有关环境保护的规定 • (五)国家行政部门制定的各种环保法令、法
规和条例 • (六)环境保护地方法规 • (七)签署并批准的国际环境公约
中国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2001年修正)表一
整理课件
《环境规划与管理》课件
2.1 我国环境保护方针政策体系
• 2.1.2 我国环境管理的基本政策
✓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政策 ✓ “污染者付费”政策 ✓ “强化环境管理”政策
整理课件
《环境规划与管理》课件
2.1 我国环境保护方针政策体系
• 2.1.3 环境规划与管理的相关政策
整理课件
《环境规划与管理》课件
2.3 环境规划与管理的法律制度体系
• 2.3.2 八项环境管理法律制度
✓ 2.排污收费制度
• 指对排放污染物的工矿企业事业单位征收排污 费,用于污染的治理。
• 是“污染者付费”环境政策的具体体现。 • 相关法律规定
整理课件
《环境规划与管理》课件
2.3 环境规划与管理的法律制度体系
属于环境保护行为的基本法律制度。

环境规划与管理

环境规划与管理

一、我国环境保护的基本方针1)环境保护的“32字”方针: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依靠群众、大家动手、保护环境、造福人民。

2)环境保护是我国的基本国策3)持续发展战略方针其中包含中国环境与发展的十大对策(见三)二、我国的环境管理三大政策:1.“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政策2.“污染者付费”政策3.“强化环境管理”政策。

三、我国环境与发展的十大对策1.实行持续发展战略。

2.采取有效措施,防治工业污染。

3.深入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认真治理城市“四害”。

4.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改善能源结构。

5.推广生态农业,坚持不懈地植树造林,切实加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6.大力推进科学进步,加强环境科学研究,积极发展环保产业。

7.运用经济手段保护环境。

8.加强环境教育,不断提高全民族的环境意识。

9.建全环境法规,强化环境管理。

10.参照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精神,制定我国行动计划。

四、环境标准分类1.环境质量标准2.污染物排放标准3.环境基础标准4.环境方法标准5.其他标准五、八项环境管理法律制度1.“三同时”制度2.排污收费制度3.环境影响评价制度4.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5.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6.排放污染物许可证制度7.污染集中控制制度8.污染源限期治理制度六、环境容量环境容量是指在确保人类生存、发展不受危害、自然生态平衡不受破坏的前提下,某一环境所能容纳污染物的最大负荷值。

环境容量是一个复杂的反映了环境净化能力的量,是从环境资源开发利用的角度提出的,其数值应能表征污染物在环境中的物理、化学变化及空间机械运动性质。

七、总量控制定义:总量控制是指以控制一定时段内一定区域内排污单位排放污染物总量为核心的环境管理方法体系。

三个方面:一是排放污染物的总量;二是排放污染物总量的地域范围;三是排放污染物的时间跨度。

三种类型:目标总量控制、容量总量控制和行业总量控制。

八、环境承载力环境承载量就是某一时刻系统所承受的人类系统的作用量。

《环境规划与管理》张承中主编-课后练习题答案要点

《环境规划与管理》张承中主编-课后练习题答案要点
5.城市环境管理和农村环境管理各有什么特点?
6.流域环境管理和区域环境管理各有其特殊性,针对其特殊性应分别采取何种管理原则?
7.什么是环境风险评价,其主要内容包括那几方面?
8.环境风险管理的主要内容是什
第一章
1.什么是环境管理,如何理解其内涵?
环境管理是指依据国家的环境政策、环境法律、法规和标准,坚持宏观综合决策与微观执法监督相结合,从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入手,运用各种有效管理手段,调控人类的各种行为,协调经济社会发展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限制人类损害环境质量的活动以维护区域正常的环境秩序和环境安全,实现区域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行为总体。
2.什么是环境规划,如何理解其内涵?
环境规划是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环境管理的首要职能,它是指为使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把“社会-经济-环境”作为一个复合生态系统,依据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生态学原理和地学原理,对其发展变化趋势进行控制,而对人类自身活动和环境所做出的时间和空间上的合理安排。
7.试分析《环境影响评价法》规定开展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的原因和目的。
8.简述八项环境管理制度的含义和相关规定。
9.举例说明“土地利用规划制度”实施过程对污染严重城市所采取的补救措施。
10.说明我国环境标准的分类方法,并按污染控制因子分类例表归纳常用环境标准目录。
第三章
1.管理的含义是什么?有哪些有代表性的定义?
环境管理的基本任务应该是:转变人类社会的基本观念和调整人类社会的行为。文化决定着人类的行为,只有转变了过去那种视环境为征服对象的文化,才能从根本上去解决环境问题。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环境文化的建设是环境规划与管理的一项长期的根本的任务。人类的社会行为分为政府行为、市场行为和公众行为三种。这三种行为都可能会对环境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调整人类社会行为,提倡环境友好型行为是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基本任务。

《环境规划与管理》张承中主编 课后练习题答案要点

《环境规划与管理》张承中主编 课后练习题答案要点

第一章1. 什么是环境管理,如何理解其内涵?2. 什么是环境规划,如何理解其内涵?3. 简述环境规划与环境管理的关系。

4. 简述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的主要成果及其历史功绩。

5. 简述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的主要成果及其历史功绩。

6. 简述联合国环境与发展首脑会议的召开背景及其主要成果。

7. 阅读全球《21世纪议程》和《中国21世纪议程》,并归纳其基本思想和主要内容。

8. 简述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基本任务。

9. 简述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对象与手段。

10. 说明环境规划与管理的主要内容,并归纳本书的基本框架。

第二章1. 简述我国环境与发展十大对策,并说明各项对策包含的主要内容。

2. 试分析环境政策和环境管理制度的相关关系。

3. 请在三类相关政策(产业政策、技术政策、环境经济政策)中选择一类,通过查阅资料,收集汇总该类政策执行过程中,国家有关部门已颁布的各项规定(列出汇总表)。

4. 说明我国环境保护法规体系的构成。

5. 2000年4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5次会议审查通过的《大气污染防治法》是该法的第二次修订,请比较该法二次修订的主要内容,并分析我国大气污染防治的发展动向。

6. 试比较1996年版《水污染防治法》与1984年版《水污染防治法》内容的变化,并分析我国水污染防治的发展动向。

7. 试分析《环境影响评价法》规定开展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的原因和目的。

8. 简述八项环境管理制度的含义和相关规定。

9. 举例说明“土地利用规划制度”实施过程对污染严重城市所采取的补救措施。

10. 说明我国环境标准的分类方法,并按污染控制因子分类例表归纳常用环境标准目录。

第三章1. 管理的含义是什么?有哪些有代表性的定义?2. 什么是管理的二重性特点?试采用管理二重性性质剖析我国环境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 管理思想的发展可分为几个阶段?各阶段划分的依据是什么?4. 法约尔一般管理主要包括哪些内容?他的提出的管理职能包括哪几方面?其后哈罗协?孔茨和西里尔?奥唐奈对管理职能的分类又作了什么说明?5. 简述现代管理不派中各种学派的管理思想的特点。

(完整版)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全文)

(完整版)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全文)

(完整版)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全文)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建设项目的数量不断增加,环境保护问题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为了维护环境,保护生态,保障居民的健康,建立合理、完善的环保管理制度变得尤为重要。

2017年6月1日,国家质检总局发布了《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以下是全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行为,促进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相协调,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环境保护设施建设、施工和竣工验收等各个环节。

第三条建设单位和环境保护部门应当加强协作与联动,配合监管机构依法实施监管,保障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的有效实施。

第四条建设项目的环境保护应当依据“预防、控制、治理”原则,优先采用可持续发展技术、新技术和节能减排技术,科学合理配置环境保护设施。

第二章环境影响评价第五条建设单位应当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法的规定开展环境影响评价,确保其真实可信,符合可行性研究和前期工作研究的要求,有效规避环境污染及生态破坏风险。

第六条环境影响评价应当充分考虑区域环境特征、生态系统敏感性、环境设施的相互影响等因素,合理预测和评估建设项目可能带来的环境危害及其影响范围。

第七条环境影响评价的具体程序和要求,应当遵循《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和其他相关规定。

建设单位应当按照程序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并经环境保护部门审核同意后才能开展建设。

第三章环境保护设施建设第八条建设单位应当依据实际情况,制定符合环境保护要求的规划和设计方案,充分考虑环境风险和环境变化对工程设施的影响,建设合理,确保符合法规要求。

第九条环保设施应当在建设项目前立即建设并达到环保要求。

如因建设程序原因无法立即建设,应当落实相应的环保措施。

环保设施的建设应当落实到位,操作工艺应当优化改进,实行全过程管理。

第十条建设过程中应当严格控制环境污染源的排放,避免对周边环境造成危害。

铺设管道、操作设备、原材料、危险废弃物的堆放、采砂采石和爆破作业时,应当采取必要的措施保护污染源减排。

环境管理

环境管理

第七章环境管理第一节环境管理概述一、环境管理的含义环境管理就是以实现国家的持续发展战略为根本目标,运用行政、法律、经济、教育和科学技术等手段,通过规划使经济发展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正确处理国民经济各部门、各社会集团和个人在环境保护方面的相互关系,从而做到既要发展经济满足人类的基本需求,又不超出环境的允许极限。

在“人类—环境”系统中,人是占主导地位的一方。

在发展与环境的关系中,发展是主要方面。

所以环境管理就是管理人类行为和资源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或手段,限制人类损害环境质量的行为。

由这种意义上来讲,环境管理主要是管理人类事务的,通过对人类行为的管理,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和人类的持续发展。

二、环境管理的特点1 战略性;②综合性;③系统性;④可协调性;⑤广泛性(群众性);⑥实用性。

三、环境管理的内容(1)按管理范围分类1.资源环境管理主要内容:水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土地资源的管理与可持续利用;森林资源的培育、保护、管理与可持续发展;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开发与保护;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草地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能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等。

2.区域环境管理主要内容:城市环境管理;流域环境管理;地区环境管理;海洋环境管理;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风沙区生态建设和管理等。

3.专业环境管理按行业划分,专业管理包括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商业、建筑业等国民经济各部门的管理,以及各行业、企业的环境管理。

按环境要素划分,专业管理包括大气、水、固体废弃物、噪声以及造林绿化、防沙治沙、生物多样性、草地湿地及沿海滩涂、地质等环境管理。

(2)按管理性质分类1.环境计划管理计划能促进和保证管理人员在管理活动中进行有效的管理,计划是管理的首要职能。

任务是制定、执行、检查和调整各部门、各行业、各区域的环境规划,使成为整个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2.环境质量管理环境质量管理是环境管理的核心内容。

为落实环境规划,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而进行的各项活动,如调查、监测、评价、检查、交流、研究和污染防治等都属于环境质量管理的重要内容。

企业环境保护管理制度范本(3篇)

企业环境保护管理制度范本(3篇)

企业环境保护管理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企业环境保护工作,提高环境质量,推动可持续发展,保护员工健康和安全,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公司及其下属各分支机构、部门的环境管理工作。

第三条本制度的宗旨是:齐心合力,共同保护环境,倡导绿色生产、绿色消费,营造良好的环境保护氛围。

第四条全体员工都有责任和义务遵守本制度,并积极参与环境保护工作。

第五条公司将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制定企业环境保护目标和计划,并进行定期评估和改进。

第二章环境管理体系第六条公司将建立一套科学的环境管理体系,包括环境政策、环境组织、环境规划、环境控制、环境监测和环境应急预案等。

第七条公司将定期组织环境内部审核和外部审核,确保环境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和持续改进。

第八条公司将向员工提供环境管理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的环境意识和环境保护能力。

第三章环境保护措施第九条公司将制定环境保护责任制,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和员工的环境保护职责。

第十条公司将积极开展节能减排工作,推广可再生能源的使用,提高资源利用率。

第十一条公司将实行清洁生产,减少废物和污染物的排放,提高产品的环保性能。

第十二条公司将加强环境监测和信息公开,及时发布环境数据和信息。

第十三条公司将建立环境应急预案,定期组织环境应急演练,提高环境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

第十四条公司将组织开展环保宣传教育,提高员工和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

第四章奖惩制度第十五条公司将建立环保考核制度,将环保工作纳入员工绩效考核体系。

第十六条公司将对环保工作突出的个人和单位进行表彰奖励。

第十七条对于违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行为,公司将给予相应的处罚和处分。

第五章环境监测与评估第十八条公司将建立健全的环境监测体系,定期对企业生产过程、排放物和废弃物进行监测和分析。

第十九条公司将组织环境评估工作,对企业环境管理和环境性能进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

第二十条公司将公开环境监测结果和环境评估报告,接受社会监督。

股份公司环境保护管理制度

股份公司环境保护管理制度

XX股份有限公司环境保护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护和改善生产环境与生态环境,防止公司和生产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促进公司持续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及控股子公司的环境保护管理,参股公司参照执行。

第三条公司在建设和生产过程中应依法保护环境,应遵守国家和地方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并依法保护公司合法权益;依靠科技进步,采用新技术,推行文明、清洁生产,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防止环境污染和其它公害。

第四条公司环境保护工作实行环境保护管理部门归口管理和分工负责、分级负责制度。

各部门和子公司对本部门和本公司工作范围内的环境保护工作负责。

第五条环境管理目标(一)严格控制污染物的排放,确保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二)杜绝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事故;(三)实施污染减排,持续改善环境质量。

第二章组织保障与职责第六条董事长的环境保护工作职责(一)董事长是公司环境保护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公司的环境保护工作负全面责任;(二)严格执行国家有关环境保护工作的方针、政策、法规和规章制度;(三)督促、检查环境保护工作,研究解决公司环境保护方面的重大问题;(四)设置环境保护管理机构,配备必要的环境保护管理人员;(五)组织参加重大及以上环境污染事故的调查、分析、处理工作。

第七条总经理环境保护工作职责(一)对董事长负责,主管环境保护工作,对公司环境保护工作负直接领导责任;(二)负责组织和审批公司各项环境保护管理制度,并检查落实情况;(三)负责组织重大及以上环境污染事故的调查、分析、处理工作;(四)定期向董事长或董事会汇报公司环境保护工作。

第八条主管副总经理的环境保护工作职责(一)负责公司环境保护工作,对公司日常的环境保护工作负直接领导责任;(二)组织学习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标准及有关文件;(三)及时掌握公司整体环境保护工作情况,审核重大环境隐患治理方案;(四)负责组织较大及以上环境污染事故的调查、分析、处理工作;(五)审核公司环境保护措施计划。

最新修订《环保法》[全文]

最新修订《环保法》[全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26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 2014年4月24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修订)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监督管理第三章保护和改善环境第四章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第五章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第六章法律责任第七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护和改善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公众健康,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制定本法。

第二条本法所称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湿地、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

第三条本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的其他海域。

第四条保护环境是国家的基本国策。

国家采取有利于节约和循环利用资源、保护和改善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的经济、技术政策和措施,使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

第五条环境保护坚持保护优先、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公众参与、损害担责的原则。

第六条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本行政区域的环境质量负责。

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防止、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对所造成的损害依法承担责任。

公民应当增强环境保护意识,采取低碳、节俭的生活方式,自觉履行环境保护义务。

第七条国家支持环境保护科学技术研究、开发和应用,鼓励环境保护产业发展,促进环境保护信息化建设,提高环境保护科学技术水平。

第八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大保护和改善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的财政投入,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第九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环境保护宣传和普及工作,鼓励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社会组织、环境保护志愿者开展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环境保护知识的宣传,营造保护环境的良好风气。

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应当将环境保护知识纳入学校教育内容,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新闻媒体应当开展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环境保护知识的宣传,对环境违法行为进行舆论监督。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最新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最新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1989年12月26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2014年4月24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修订)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监督管理第三章保护和改善环境第四章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第五章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第六章法律责任第七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护和改善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公众健康,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制定本法。

第二条本法所称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湿地、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

第三条本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的其他海域。

第四条保护环境是国家的基本国策。

国家采取有利于节约和循环利用资源、保护和改善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的经济、技术政策和措施,使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

第五条环境保护坚持保护优先、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公众参与、损害担责的原则。

第六条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本行政区域的环境质量负责。

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防止、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对所造成的损害依法承担责任。

公民应当增强环境保护意识,采取低碳、节俭的生活方式,自觉履行环境保护义务。

第七条国家支持环境保护科学技术研究、开发和应用,鼓励环境保护产业发展,促进环境保护信息化建设,提高环境保护科学技术水平。

第八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大保护和改善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的财政投入,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第九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环境保护宣传和普及工作,鼓励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社会组织、环境保护志愿者开展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环境保护知识的宣传,营造保护环境的良好风气。

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应当将环境保护知识纳入学校教育内容,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新闻媒体应当开展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环境保护知识的宣传,对环境违法行为进行舆论监督。

镇环境保护管理工作制度(4篇)

镇环境保护管理工作制度(4篇)

镇环境保护管理工作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环境保护管理,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维护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上级文件精神,结合本镇实际,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镇的环境保护管理工作。

第三条坚持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依法管理,全民参与的原则,加强环境保护管理。

第四条本制度实行科学管理、顺畅运行、公开透明的原则。

第二章管理机构第五条建立环境保护管理机构,负责本镇的环境保护管理工作。

第六条环境保护管理机构的职责包括:(一)组织制定环境保护规划、计划和政策;(二)负责环境保护目标的划定和监测评估;(三)组织开展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活动;(四)组织开展环境监测、排污许可和执法检查等工作;(五)组织应急响应和环境应急管理;(六)负责环境监察和环境违法处理;(七)与相关部门协调、配合,推动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

第七条环境保护管理机构的人员需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经过培训和考核合格方可上岗。

第八条环境保护管理机构定期组织会议,研究解决环境保护管理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提出工作建议。

第三章环境保护规划和目标第九条制定镇环境保护规划,明确包括空气、水、土壤、噪音、固体废物等方面的保护目标和措施,实现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和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

第十条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依法管理的原则,提高环境质量,防治污染。

第十一条制定并实施环境质量标准,对环境质量进行严格监控和评估。

第四章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协调第十二条坚持绿色发展,推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第十三条建立和完善环境经济政策,鼓励企业和居民采取节能减排、资源循环利用等环保措施。

第十四条加强对企业和居民的环境监管,依法惩治违法行为。

第十五条联合有关部门,落实环境保护资金,支持环保投资和科研攻关。

第五章环境保护宣传教育第十六条加强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提高公民环境保护意识。

第十七条制定并组织实施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方案,通过多种形式和渠道开展宣传活动。

公司环境保护管理制度(3篇)

公司环境保护管理制度(3篇)

公司环境保护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公司环境保护工作的管理和监督,确保公司环境保护工作的顺利进行,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公司环境保护管理制度适用于公司内外环境保护工作的管理和监督。

第三条公司的环境保护工作按照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源头控制的原则,实行全员参与、全面管理的制度。

第四条公司环境保护工作由环境保护部门负责,公司各级部门和全体员工有义务支持和配合环境保护工作。

第五条环境保护部门在公司内负责环境保护工作的规划、组织、实施和监督,并及时向公司领导层报告工作进展。

第二章环境管理体系第六条公司建立健全环境管理体系,包括环境政策、环境目标、环境控制措施等。

第七条公司环境管理体系的主要内容包括:(一)制定并实施环境管理规章制度,对环境管理工作进行细化和明确;(二)建立环境管理档案,记录公司环境保护及管理有关文件、记录等信息;(三)制定环境风险评估制度,对公司环境污染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和控制;(四)组织开展环境培训和教育,提升员工的环境保护意识和能力;(五)建立环境监测与报告制度,全面监测和评估公司环境状况,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六)开展环境管理绩效评估,对公司环境保护工作进行定期评估和反馈;(七)制定并实施环境应急预案,以应对突发环境事件和事故的发生。

第八条公司环境管理体系应与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安全管理体系相衔接,共同促进公司可持续发展。

第三章环境污染防治措施第九条公司要采取有效措施预防环境污染,包括但不限于:(一)加强污染源治理,提升生产设备的环保水平,保证生产过程中的废气、废水、废渣的达标排放;(二)推广清洁生产技术,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废弃物产生和排放;(三)加强危险废物的管理,确保危险废物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收集、运输、储存、处置;(四)加强噪声、振动等环境污染治理,确保员工和周边居民的生活环境;(五)严禁非法倾倒固体废物,加强固体废物的分类处置。

第十条公司应建立环境保护监控系统,对关键环境指标进行监测和分析,及时发现环境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加以解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 环境规划与管理的政策、 法规、制度、标准和管理体系
第一节 我国环境保护方针政策体系 第二节 环境保护法规体系 第三节 环境规划与管理的法律制度体系 第四节 环境标准体系 第五节 环境管理机构体系
第一节 我国环境保护方针政策体系
一、基本方针 二、我国环境管理的基本政策 三、环境规划与管理的相关政策
(一)产业政策
1. 产业结构调整政策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已颁布了一批产业 结构调整政策,如《九十年代国家产业政策纲要》、 《汽车工业产业政策》、《关于全国第三产业发展 规划的通知》、《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水 利产业政策》、《当前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产业、 产品和技术目录》以及《当前部分行业制止低水平 重复建设目录》等。
一、基本方针
1. 环境保护的“32字”方针 1973年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上确立了我国环境 保护工作的基本方针:即“全面规划、合理布局、 综合利用、化害为利、依靠群众、大家动手、保护 环境、造福人民”的32字方针。
一、基本方针
2.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1983年召开的第二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进一步制定出 我国环境管理的大政方针:
一、基本方针
(1)实行持续发展战略。 (2)采取有效措施,防治工业污染。 (3)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治理城市“四害”。 (4)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改善能源结构。 (5)推广生态农业,坚持不懈地植树造林,切实加强生
物多样性的保护。
一、基本方针
(6)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加强环境科学研究,积极发展 环保产业。
(7)运用经济手段保护环境。 (8)加强环境教育,不断提高全民族的环境意识。 (9)健全环境法规,强化环境管理。 (10)参照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精神,制定我国行动
计划。
阅读材料之中国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2001年修正)
二、我国环境管理的基本政策
1.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政策
坚持科学发展观,把保护环境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紧密结合起来,积极发挥环境保护对经济建设的调 控职能,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实行全过程控制, 促进资源优化配置,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主要措施包括:一是把环境保护纳入国家的、地方 的和各行各业的中长期和年度经济社会发展计划; 二是对开发建设项目实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 制度;三是对城市实行综合整治。
❖ 1999年6月5日,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国家环保总 局、机械工业部联合发布了《关于公布第一批严重 污染环境(大气)的淘汰工艺与设备的通知》,规 定了15种污染工艺和设备的淘汰期限和可替代工艺 及设备。
❖ 1999年12月又发布了《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工艺和 产品目录(第二批)》,涉及8个行业119项。
(一)产业政策,国务院发布了《关于环境保护若 干问题的决定》,要求在1996年9月30日前,对小 造纸、小制革、小染料厂及土法炼焦、炼硫、炼砷、 炼汞、炼铅锌、炼油、选金和农药、漂染、电镀、 石棉制品、放射性制品等“15小”企业实行取缔、 关闭或停产。
(一)产业政策
(一)产业政策
2. 行业环境管理政策
行业环境管理政策,如《冶金工业环境管理若 干规定》、《建材工业环境保护工作条例》、《化 学工业环境保护管理规定》、《电力工业环境保护 管理办法》、《关于加强乡镇企业环境保护工作的 规定》、《关于发展热电联产的规定》、《关于加 强水电建设环境保护工作的通知》以及《关于加强 饮食娱乐服务企业环境管理的通知》等。
❖ 2000年6月,再一次发布了第三批目录,涉及15个 行业120项内容。
(二)技术政策
❖ 1986年5月,国务院颁布了《环境保护技术政策要 点》。
❖ 2000年5月,建设部、国家环保总局、科技部联合 发布了《城市污水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和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 2001年12月,国家环保总局、国家经贸委、科技部 联合发布了《危险废物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 一是明确提出了环境保护是现代化建设中的一项战略 任务,是一项基本国策,从而确立了环境保护在经济 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 二是制定出我国环保事业的战略方针,即经济建设、 城乡建设、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 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即同步 发展方针;
❖ 三是确定把强化环境管理作为当前工作的中心环节。
二、我国环境管理的基本政策
2. “污染者付费”政策
按照《环境保护法》等有关法律规定,环境保护投 资以地方政府和企业为主。企业负责解决自己造成 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不允许转嫁给国家和 社会;地方政府负责组织城市环境基础设施的建设, 设施建设和运行费用应由污染物排放者合理负担; 对跨地区的环境问题,有关地方政府要督促各自辖 区内的污染物排放者切实承担责任,不得推诿。
❖ 2002年1月,又联合发布了《燃煤二氧化硫排放污 染防治技术政策》和《机动车排放污染防治技术政 策》等。
(三)环境经济政策
❖ 环境经济政策是适用税收、信贷、补贴、收费等各 种经济手段引导和促进环境保护的政策。
❖ 环境经济政策大致可分为经济优惠政策、生态补偿 政策和排污收费政策三类。
第二节 环境保护法规体系
一、基本方针
3. 持续发展战略方针 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结束后,1992年7月,党中 央、国务院批准了《中国环境与发展十大对策》; 1994年3月,国务院发布《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 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确定了实施可持续 发展战略的行动目标、政策框架和实施方案。中国环 境与发展十大对策内容:
二、我国环境管理的基本政策
3. “强化环境管理”政策 要把法律手段、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有机地结合起 来,提高管理水平和效能。 在建立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过程中,更要注重法律手段。坚决扭转以牺 牲环境为代价,片面追求局部利益和暂时利益的倾 向,严肃查处违法案件。
三、环境规划与管理的相关政策
(一)产业政策 (二)技术政策 (三)环境经济政策
一、环境法律责任 二、我国环境保护法规体系
一、环境法律责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