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山洪沟防洪治理项目初步设计报告编制要求

合集下载

重点山洪沟防洪治理项目

重点山洪沟防洪治理项目

重点山洪沟防洪治理项目建设指导意见全国山洪灾害防治项目组二○一三年十月重点山洪沟防洪治理项目建设指导意见依据《全国中小河流治理和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山洪地质灾害防御和综合治理总体规划》《全国山洪灾害防治项目实施方案(2013-2015年)》,为规范山洪沟防洪治理,推进重点山洪沟防洪治理项目建设工作,特制订本指导意见。

一、治理项目重点山洪沟防洪治理项目是指山洪灾害防治区内,对以溪沟洪水灾害为主,直接威胁城镇、集中居民点、重要基础设施安全,且难以实施搬迁避让的重点山洪沟,采取工程措施进行治理的项目。

原则上一条山洪沟对应一个治理项目。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下简称各省)纳入实施方案的重点山洪沟防洪治理项目,应与非工程措施结合,并对本地山洪沟防洪治理有典型示范作用。

项目选择原则上应同时符合以下条件:①山洪灾害危害严重;②影响人口不少于2000人;③影响范围内一般有2个以上行政村或1个乡镇政府所在地;④流域面积一般大于20平方公里小于200平方公里。

二、治理目标通过实施重点山洪沟防洪治理项目,与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和群测群防体系相结合,形成重点山洪沟所在小流域相对完善的山洪灾害防治体系,增强沿岸城镇、集中居民点、重要基础设施等防护对象的山洪灾害综合防御能力,有效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三、治理原则(一)以人为本、保障安全。

以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为首要目标,在城镇、集中居民点和重要基础设施等局部重点河段合理布设各项工程措施,增强山洪灾害综合防御能力,减少应急避险频次,在突发较大山洪灾害时争取应急避险转移时间,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

(二)突出重点、统筹兼顾。

重点山洪沟防洪治理以岸坡防护为重点,畅通山洪出路,提高重点防护对象的防洪标准和所在河段的抗冲能力。

要统筹规划,处理好上下游、左右岸的关系,避免山洪风险转移。

要与中小河流治理、农村河道整治、水土保持措施等做好衔接,避免重复建设,发挥综合治理效益。

某重点山洪沟防洪治理项目初步设计地质报告

某重点山洪沟防洪治理项目初步设计地质报告

某重点山洪沟防洪治理工程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初步设计阶段)目录3 工程地质 (1)3.1概述 (1)3.1.1工程概况 (1)3.1.2 本次勘察目的及任务 (1)3.1.3 依据的技术标准 (1)3.1.4 勘察工作方法和工作布置 (2)3.1.5 任务完成情况及完成工作量 (3)3.2 区域地质概况 (3)3.2.1 地形地貌 (3)3.2.2 地层岩性 (3)3.2.3 地质构造及地震 (4)3.2.4 水文地质条件 (5)3.3 工程区工程地质条件 (5)3.3.1 地形地貌 (5)3.3.2 地层岩性 (5)3.3.3 地质构造 (6)3.3.4 水文地质条件及水、土腐蚀性评价 (6)3.3.5 岩体风化特征 (7)3.3.6 不良地质作用及对工程的影响评价 (7)3.3.7 岩(土)层物理力学性质 (7)3.4 洪沟工程地质条件及评件 (10)3.4.1 地基土工程性质评价 (10)3.4.2 堤基地质结构分类 (10)3.5 主要工程地质问题评价 (10)3.5.1 地震液化评价 (10)3.5.2 堤基渗透稳定性评价 (10)3.5.3 抗滑稳定性评价 (11)3.5.4 抗冲刷稳定性评价 (11)3.6 洪沟堤岸工程地质条件及评价 (11)3.6.1 堤岸工程地质条件分类 (11)3.6.2 堤岸工程地质条件及评价 (11)3.7 天然建筑材料 (13)3.7.1 石料 (13)3.7.2 土料 (13)3.7.3 砂砾料 (13)3.7.4 石笼卵石填充料 (14)3.8 结论与建议 (14)3.8.1 结论 (14)3.8.2 建议 (15)附图(具体见附图目录):1、区域地质图xx张2、工程地质平面图xx张3、工程地质剖面图xx张3 工程地质3.1概述3.1.1工程概况XX位于县城东南部,距县城60公里,XX河为XX镇的主要河流,发源于XX县东南部XX乡的XX,由XX西向南流至XX折流向东南。

防洪工程技术方案编制标准

防洪工程技术方案编制标准

防洪工程技术方案编制标准一、概述防洪工程技术方案是指针对特定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对防洪工程的设计方案、施工工艺、监测控制等进行系统的规划和设计。

编制防洪工程技术方案需要充分考虑地理环境、气候变化、河流水文情况等因素,确保方案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本标准旨在规范防洪工程技术方案的编制内容和要求,确保防洪工程的安全及有效性。

二、编制内容1. 背景调研(1)对当地地理环境、气候条件、河流水文情况进行调研分析,包括地势地形、降雨情况、河流水位变化等。

(2)收集历史洪水记录和相关数据,分析洪水发生的频率、规模、持续时间等情况。

(3)了解当地防洪工程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2. 防洪工程目标(1)明确防洪工程的目标,包括防洪等级、工程规模、防洪标准等。

(2)确定工程的功能和用途,包括防洪调蓄、河道疏浚、堤防加固等。

3. 防洪工程方案(1)根据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提出多种防洪工程方案,包括堤防治理、河道清淤、泄洪渠建设等。

(2)对比分析各种方案的优缺点,确定最佳方案。

4. 设计参数(1)确定防洪工程的设计参数,包括工程规模、施工材料、工艺参数等。

(2)考虑设计参数的可行性和经济性,确保方案的可实施性。

5. 施工工艺(1)对防洪工程的施工工艺进行规划设计,包括施工工序、工程进度、质量控制等。

(2)考虑施工环境和条件,确保施工工艺的安全和高效。

6. 监测控制(1)确定防洪工程的监测控制措施,包括水位监测、预警系统、紧急处置预案等。

(2)确保监测控制措施能够及时、准确地反映工程的运行情况,保障防洪工程的安全。

7. 风险评估(1)对防洪工程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评估分析,包括洪水风险、工程安全风险等。

(2)提出相应的风险应对措施,确保防洪工程在极端情况下的安全性。

三、编制要求1. 编制人员(1)防洪工程技术方案的编制应由具有相关资质和经验的专业人员进行。

(2)编制人员应具有丰富的防洪工程设计和实施经验,能够熟练运用相关软件进行方案设计和分析。

防洪治理工程初步设计报告

防洪治理工程初步设计报告

防洪治理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目录1综合说明 (6)1.1工程概况及项目背景 (6)1.2水文 (7)1.3工程地质 (10)1.4工程任务和规模 (13)1.5工程布置及主要建筑物 (14)1.6施工组织设计 (16)1.7工程管理 (17)1.8工程占地 (18)1.9环境影保护及水土保持 (18)1.10 工程投资概算 (18)1.11国民经济评价 (18)1.12 项目招投标 (19)1.13工程特性表 (19)2水文 (22)2.1流域概况 (22)2.2气象 (22)2.3水文基本资料 (25)2.4设计洪水 (26)2.5分期洪水 (31)2.6泥沙 (32)2.7水位流量关系曲线 (33)3工程地质 (34)3.1前言 (35)3.2地质概况 (37)3.3堤基工程地质特征 (42)3.4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及评价 (46)3.5堤防工程地质条件及评价 (48)3.7天然建筑材料 (49)3.8结论 (50)4工程任务和规模 (52)4.1工程建设依据 (52)4.2工程建设必要性 (53)4.3工程任务及标准 (55)4.4工程建设规模 (55)4.5堤线布置及堤距选择 (56)4.6设计洪水水面线及冲刷计算 (57)5工程布置及主要建筑物 (60)5.1工程等级与标准 (60)5.2设计基本资料收集 (60)5.3堤防工程总体布置 (61)5.4堤防结构设计 (64)5.5排涝设计 (69)5.6疏浚设计 (69)5.7原挡墙砂浆抹面 (69)5.8观测设计 (69)5.8项目工程量 (70)6施工组织设计 (71)6.1施工条件 (71)6.2施工导流 (73)6.3料源选择 (74)6.4主体工程施工 (75)6.5施工交通设施 (77)6.6施工工厂设施 (77)6.7风、水、电及通讯 (78)6.8施工总布置 (78)6.10施工总进度计划 (80)6.11主要技术供应 (81)7工程管理 (83)7.1管理机构和人员编制 (83)7.2工程管理范围和保护范围 (84)7.3 管理机构的任务和职责 (84)7.4管理设施 (85)7.5工程观测及其他设施 (86)7.6工程管理费和维护费用 (86)8工程占地 (88)8.1工程建设征地范围及实物指标 (88)8.2移民安置规划 (89)8.3工程占地处理 (89)8.4补偿投资概算 (90)9 环境保护及水土保持 (91)9.1环境保护评价 (91)9.2水土保持 (93)9.3水土保持概算 (94)9.4综合评价结论 (94)10工程概算 (95)10.1编制说明 (95)10.2编制原则及依据 (95)10.3投资概算主要指标 (97)10.4投资概算成果表 (97)11国民经济评价 (99)11.1概况 (99)11.3综合评价 (101)12项目招标初步方案 (102)12.1招标依据 (102)12.2建设项目招标范围 (102)12.3招标组织形式 (102)12.4招标方式 (103)12.5招标初步方案 (103)12.6资质要求 (103)1综合说明1.1工程概况及项目背景某防洪治理工程位于某村境内XX左岸,地理位置在北纬30°10′50"~30°10′55",东经102°10′30"~30°10′45"。

黑龙江省水利厅关于2020年度重点山洪沟防洪治理工程项目初步设计报告的批复

黑龙江省水利厅关于2020年度重点山洪沟防洪治理工程项目初步设计报告的批复

黑龙江省水利厅关于2020年度重点山洪沟防洪治理工
程项目初步设计报告的批复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黑龙江省水利厅
•【公布日期】2020.04.09
•【字号】
•【施行日期】2020.04.09
•【效力等级】地方行政许可批复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
正文
黑龙江省水利厅关于2020年度重点山洪沟防洪治理工程项目
初步设计报告的批复
鹤岗市水务局、伊春市水务局、穆棱市水务局:
你局关于山洪沟治理工程初步设计报告批复的请示文件已收悉。

经审查,现批复如下:
一、设计审批项目3项:鹤岗市东山区小石头河山洪沟治理工程、伊春市朗乡河治理工程、穆棱市下城子镇悬羊砬子沟治理工程。

二、原则同意你单位报送的山洪沟治理工程初步设计报告。

三、要严格按照批复内容实施,不允许擅自变更建设地点和建设内容。

四、项目建设应于2020年底前完成。

五、要按照相关规定履行项目建设程序,严格执行有关规范,认真做好施工记录,并拍摄隐蔽工程照片,完工后做好验收工作。

附件:1. 鹤岗市东山区小石头河山洪沟治理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的批复
2. 伊春市朗乡河治理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的批复
3. 穆棱市下城子镇悬羊砬子沟治理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的批复
黑龙江省水利厅
2020年4月9日信息公开选项:主动公开信息
黑龙江省水利厅办公室 2020年4月10日印发
上一篇:关于印发全省水利工程运行管理问题集中整治专项行动工作方案的通知
下一篇:黑龙江省水利厅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做好2020年水稻节水控制灌溉技术推广工作的通知
[相关附件下载]。

防洪评价报告编制导则

防洪评价报告编制导则

防洪评价报告编制导则一、引言。

防洪评价报告是对防洪工程建设、管理和运行情况进行全面评估的重要文件,具有指导和决策意义。

编制防洪评价报告需要严格按照相关导则进行,以确保报告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本文将详细介绍防洪评价报告的编制导则,以供参考。

二、编制原则。

1.科学性原则,防洪评价报告应基于科学的方法和技术,充分考虑地质、水文、气象等因素,确保评价结果准确可靠。

2.客观性原则,编制防洪评价报告要客观公正,不偏袒任何一方利益,真实反映防洪工程的实际情况。

3.全面性原则,防洪评价报告要全面反映防洪工程的各项指标和关键环节,不遗漏任何重要信息。

4.可比性原则,编制防洪评价报告时,要考虑到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防洪工程,确保评价结果具有可比性。

5.可行性原则,防洪评价报告的编制要考虑到实际操作的可行性,避免过于理论化和空泛。

三、编制步骤。

1.收集资料,搜集相关防洪工程的设计文件、施工记录、运行数据等资料,为评价提供必要的依据。

2.现场调查,对防洪工程进行现场实地考察,了解工程的实际情况,收集更多的实证数据。

3.数据分析,对搜集到的资料和调查结果进行系统分析,提取关键信息,确定评价的重点和方向。

4.评价方法选择,根据评价对象的特点和评价目的,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和技术手段,进行深入评价。

5.编制报告,根据评价结果,撰写防洪评价报告,包括评价的目的、方法、结果和建议等内容。

四、报告内容。

1.背景介绍,对评价对象进行简要介绍,包括工程名称、地理位置、建设背景等。

2.评价目的,明确防洪评价的目的和意义,阐明评价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3.评价方法,详细描述评价所采用的方法和技术手段,包括定量分析和定性评价等内容。

4.评价结果,对防洪工程的安全性、稳定性、经济性等方面进行评价,提出客观的评价结论。

5.建议意见,根据评价结果,提出针对性的改进建议,为防洪工程的改进和优化提供参考。

五、总结。

防洪评价报告的编制需要严格按照相关导则进行,确保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客观性和可信度。

防洪评价报告编制导则

防洪评价报告编制导则

防洪评价报告编制导则一、引言。

防洪评价报告是对防洪工程建设、运行情况进行全面评估和分析的重要文件,具有指导和决策的作用。

编制防洪评价报告需要遵循一定的导则,以确保报告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编制原则。

1.科学性,编制防洪评价报告需要充分依据科学理论和技术规范,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评价分析,确保评价结果客观准确。

2.全面性,评价报告应当全面反映防洪工程的各项情况,包括工程建设、运行管理、应急响应等各个方面的内容。

3.实用性,评价报告应当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对于防洪工程的改进和提升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三、编制步骤。

1.收集资料,首先需要收集与防洪工程相关的各类资料,包括工程设计文件、施工记录、运行数据、事故记录等。

2.分析评价,在收集到足够的资料后,需要进行全面的分析评价,包括工程结构、设备性能、运行管理等各个方面的评价。

3.撰写报告,在完成评价分析后,需要将评价结果进行整理和归纳,撰写成防洪评价报告,确保报告的结构清晰,内容完整。

四、报告内容。

1.概况介绍,对防洪工程的基本情况进行介绍,包括工程位置、规模、建设历史等。

2.评价分析,对防洪工程的各项内容进行评价分析,包括工程结构、设备性能、运行管理等。

3.存在问题,对防洪工程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描述,包括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设备缺陷、管理漏洞等。

4.改进建议,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包括技术改进、管理措施、设备更新等。

五、结束语。

编制防洪评价报告需要严格按照以上导则进行,确保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和可靠性。

评价报告的编制质量直接关系到防洪工程的安全和可靠性,应当予以高度重视。

山洪沟治理实施方案

山洪沟治理实施方案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山洪沟治理实施方案篇一:天全县老场河山洪沟治理工程(方案一)目录第一章编制说明一、编制依据二、编制原则三、编制范围第二章工程概述一、工程概况二、工程特点第三章项目组织机构设置一、二、三、一、三、四、五、六、七、八、九、现场机构设置各职能部门职责施工组织保证措施施工前与施工期准备工作土石方开挖及回填工程碎石土垫层施工铰链式生态砼预制块护坡拆除砼工程砼浇筑施工普通钢模板制安砼管道安装仿木栏杆工程第四章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第五章质量管理体系与措施第六章安全管理体系与措施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二、三、四、一、二、三、安全生产管理目标安全生产管理组织机构设置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图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安全生产管理措施施工安全生产技术措施文明施工管理措施文明施工现场管理措施施工进度计划编制依据和原则控制性工期进度计划说明施工总进度计划表确保工期的技术组织措施主要施工机械配备计划劳动力计划材料及资金使用计划第七章工程进度计划及确保工期的措施第八章资源配备计划第九章环境保护管理体系与措施一、二、三、四、五、环境保护目标环境保护保证体系施工现场环境保护的基本内容环境保护措施文明施工保证措施第十章施工总平面布置图及临时用地表第十一章季节性施工措施二、一、二、三、四、雨季施工技术措施冬季施工技术措施与当地政府的关系协调措施与当地群众的关系协调措施与工程业主、监理方、设计单位的关系协调措施与相邻标段施工单位的关系协调措施第十二章施工环境协调措施附表一拟投入本标段的主要施工设备表附表二拟配备本标段实验和检测仪器设备表附表三劳动力计划表附表四施工进度横道图附表五施工平面布置图附表六临时用地表第一章编制说明为确保“天全县山洪沟治理(老场沟治理工程二期)”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做到优质、文明、安全、按期完成施工任务,特编制本施工组织设计,用以竞标和中标后指导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并指导施工过程管理。

重点山洪沟防洪治理项目初步设计报告 编制要求

重点山洪沟防洪治理项目初步设计报告 编制要求

重点山洪沟防洪治理项目初步设计报告编制要求一、总则(一)重点山洪沟防洪治理项目初步设计报告编制应根据山洪沟的河道、洪水和灾害特点,区分不同山洪沟防洪治理类型,做好重点防护河段的规划布局和方案比选。

初步设计报告参考《水利水电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编制规程》以及现行有关规范的要求,根据山洪沟防洪治理的特点,可适当简化。

(二)设计中应加强基础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分析,认真开展必要的现场调查和勘测等工作;重视山洪沟洪水特性分析、历史山洪灾害成因分析,加强治理方案论证和比选;优化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根据加快重点山洪沟防洪治理、按时完成年度建设任务的原则择优确定施工工期。

二、水文(一)应说明项目所在小流域的自然地理、地形地貌、土壤植被、暴雨山洪特性和已建、在建、规划的水利水电工程和地质灾害防治措施、水土保持措施等概况;应调查、测算流域形状、流域面积、河道长度、河道比降等流域特征值;应收集、整理本流域和相邻流域的雨量站、水位站、水文站的实测与调查暴雨、洪水资料,收集暴雨洪水图集、水文手册以及流域内已有水利工程设计采用的水文计算成果等。

宜充分利用山洪灾害调查评价有关成果。

(二)参照《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洪水计算规范》,结合当地具体资料情况,选择合适的设计洪水计算方法。

山洪沟实测暴雨、洪水资料一般较为短缺,可根据当地经审批的《水文手册》或《暴雨洪水图集》中的计算方法推求设计洪水。

三、工程地质(一)对于拟治理的河段,要求进行平面和断面测量。

平面比例尺及断面测量间距根据实际地形情况按照满足设计和计算工程量需要确定;对于仅采取河道清淤疏浚措施的河段,可不进行河道平面测量,但需要进行河道断面测量,测量间距按满足工程量计算要求确定。

(二)重点山洪沟防洪治理项目的工程地质勘察工作,应根据具体治理工程措施的型式,参照《堤防工程地质勘察规程》(SL188-2005)和《中小型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SL55-2005)中的相关条款,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勘察精度和深度应根据具体工程实际区别对待。

某重点山洪沟防洪治理项目初步设计地质报告

某重点山洪沟防洪治理项目初步设计地质报告

某重点山洪沟防洪治理工程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初步设计阶段)目录3 工程地质 (1)3.1概述 (1)3.1.1工程概况 (1)3.1.2 本次勘察目的及任务 (1)3.1.3 依据的技术标准 (1)3.1.4 勘察工作方法和工作布置 (2)3.1.5 任务完成情况及完成工作量 (3)3.2 区域地质概况 (3)3.2.1 地形地貌 (3)3.2.2 地层岩性 (3)3.2.3 地质构造及地震 (4)3.2.4 水文地质条件 (5)3.3 工程区工程地质条件 (5)3.3.1 地形地貌 (5)3.3.2 地层岩性 (5)3.3.3 地质构造 (6)3.3.4 水文地质条件及水、土腐蚀性评价 (6)3.3.5 岩体风化特征 (7)3.3.6 不良地质作用及对工程的影响评价 (7)3.3.7 岩(土)层物理力学性质 (7)3.4 洪沟工程地质条件及评件 (10)3.4.1 地基土工程性质评价 (10)3.4.2 堤基地质结构分类 (10)3.5 主要工程地质问题评价 (10)3.5.1 地震液化评价 (10)3.5.2 堤基渗透稳定性评价 (10)3.5.3 抗滑稳定性评价 (11)3.5.4 抗冲刷稳定性评价 (11)3.6 洪沟堤岸工程地质条件及评价 (11)3.6.1 堤岸工程地质条件分类 (11)3.6.2 堤岸工程地质条件及评价 (11)3.7 天然建筑材料 (13)3.7.1 石料 (13)3.7.2 土料 (13)3.7.3 砂砾料 (13)3.7.4 石笼卵石填充料 (14)3.8 结论与建议 (14)3.8.1 结论 (14)3.8.2 建议 (15)附图(具体见附图目录):1、区域地质图xx张2、工程地质平面图xx张3、工程地质剖面图xx张3 工程地质3.1概述3.1.1工程概况XX位于县城东南部,距县城60公里,XX河为XX镇的主要河流,发源于XX县东南部XX乡的XX,由XX西向南流至XX折流向东南。

防洪治理工程初步设计报告

防洪治理工程初步设计报告

防洪治理工程初步设计报告一、项目概述本项目是针对地区的洪涝灾害频发问题,进行防洪治理工程的初步设计。

主要目标是提高地区的防洪能力,减少洪水对生命财产的损害,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二、项目背景该地区常年面临洪水灾害的威胁,尤其是在雨季和台风季节,洪水频发、水患严重。

每年都有大量的农田和低洼地区被洪水淹没,给当地农业生产和居民的生活带来了严重影响。

因此,进行防洪治理工程是当务之急。

三、工程内容1.防洪堤建设:计划在河道两岸修建高强度的防洪堤,目的是防止河水超过警戒水位,防止洪水侵袭田地和居民区。

防洪堤的设计标准参考当地历年洪水数据和水位测量结果,将选择适当的高度和宽度进行堤防的修建,以保证项目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2.水库建设:为了提高洪水调度能力和水资源利用率,计划在地区上游建设一个大型水库。

水库可以在洪峰期间调节河水流量,减少下游洪水的压力。

水库还可以作为灌溉用水和农田排涝的水源,提高农田水资源利用效率。

3.河道疏浚:对地区主要河道进行疏浚工作,清除河床和两岸的淤泥、水草,保持河道畅通。

疏浚工作可以提高河道的输水能力,减少洪水的滞留时间和影响范围。

同时,疏浚还可以改善河道生态环境,促进水生物的生长和繁衍。

四、工程预算根据初步设计方案,预计本项目的总投资为XXX万元。

其中,防洪堤建设约占投资的60%;水库建设约占投资的30%;河道疏浚约占投资的10%。

五、工程进度安排本项目的建设周期预计为X年,主要包括前期调研、初步设计、施工方案编制、施工、验收等阶段。

具体的工程进度将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并根据项目进度进行动态监控。

六、风险控制措施1.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要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标准,确保工程的安全可靠。

2.加强对工程现场管理,确保工程施工中的安全,严防事故发生。

3.建设过程中,及时与相关部门、专家和社区居民进行沟通,听取各方意见和建议,确保工程的顺利实施。

4.定期对工程进展进行监督和检查,确保按照预定计划进行施工。

重点山洪沟防洪治理项目初步设计报告编制要求

重点山洪沟防洪治理项目初步设计报告编制要求

重点山洪沟防洪治理项目初步设计报告编制要求第一篇:重点山洪沟防洪治理项目初步设计报告编制要求重点山洪沟防洪治理项目初步设计报告编制要求一、总则(一)重点山洪沟防洪治理项目初步设计报告编制应根据山洪沟的河道、洪水和灾害特点,区分不同山洪沟防洪治理类型,做好重点防护河段的规划布局和方案比选。

初步设计报告参考《水利水电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编制规程》以及现行有关规范的要求,根据山洪沟防洪治理的特点,可适当简化。

(二)设计中应加强基础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分析,认真开展必要的现场调查和勘测等工作;重视山洪沟洪水特性分析、历史山洪灾害成因分析,加强治理方案论证和比选;优化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根据加快重点山洪沟防洪治理、按时完成年度建设任务的原则择优确定施工工期。

二、水文(一)应说明项目所在小流域的自然地理、地形地貌、土壤植被、暴雨山洪特性和已建、在建、规划的水利水电工程和地质灾害防治措施、水土保持措施等概况;应调查、测算流域形状、流域面积、河道长度、河道比降等流域特征值;应收集、整理本流域和相邻流域的雨量站、水位站、水文站的实测与调查暴雨、洪水资料,收集暴雨洪水图集、水文手册以及流域内已有水利工程设计采用的水文计算成果等。

宜充分利用山洪灾害调查评价有关成果。

(二)参照《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洪水计算规范》,结合当地具体资料情况,选择合适的设计洪水计算方法。

山洪沟实测暴雨、洪水资料一般较为短缺,可根据当地经审批的《水文手册》或《暴雨洪水图集》中的计算方法推求设计洪水。

三、工程地质(一)对于拟治理的河段,要求进行平面和断面测量。

平面比例尺及断面测量间距根据实际地形情况按照满足设计和计算工程量需要确定;对于仅采取河道清淤疏浚措施的河段,可不进行河道平面测量,但需要进行河道断面测量,测量间距按满足工程量计算要求确定。

(二)重点山洪沟防洪治理项目的工程地质勘察工作,应根据具体治理工程措施的型式,参照《堤防工程地质勘察规程》(SL188-2005)和《中小型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SL55-2005)中的相关条款,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勘察精度和深度应根据具体工程实际区别对待。

防洪评价报告编制具体要求

防洪评价报告编制具体要求

防洪评价报告编制具体要求一、报告基本信息1.评价报告的标题:在标题上简明扼要地描述这个评价报告的对象和目的。

2.编制单位:填写编制报告的单位名称。

3.报告编制时间:填写报告编制的日期。

二、报告摘要1.摘要简介:对整个报告的内容和评价结果进行概括性说明,大致介绍洪水防范工程的目标、建设规模和基本情况。

2.评价结果:简要描述对洪水防范工程的评价结果,包括工程的效果、问题和不足、建议或改进方案等。

三、引言1.背景介绍:介绍编制评价报告的背景和目的,说明洪水防范工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供一些基本的背景资料和统计数据。

2.目标和范围:明确评价报告的目标和范围,例如评估工程的安全性、防洪效果、经济性等方面。

四、评价方法与数据1.评价方法:详细描述评价工程的方法和流程,例如采取的实地调查、数据收集和分析的方法,评估标准和依据等。

五、工程概况1.工程背景:介绍洪水防范工程的设计目标、规模、所在地区等基本信息。

2.工程结构:详细描述工程的结构和组成部分,包括闸门、堤防、泵站等主要设施和构筑物。

3.建设过程:描述工程的建设过程,包括施工方法、时间进度、投资等情况。

六、评价结果1.安全性评价:对工程的安全性进行评估,包括结构强度、抗洪能力等方面的分析。

2.防洪效果评价:评估工程在防洪方面的效果,包括对洪水的控制和减灾作用的分析。

3.经济性评价:评估工程的经济性,包括投资回报分析、维护成本等方面的考虑。

4.环境影响评价:分析工程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如生态环境、水质等方面的考虑。

5.问题与建议:总结工程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改善措施和建议。

七、结论与建议1.结论:简洁明了地总结评价结果,对洪水防范工程的优点、不足以及改进方向进行概括性的描述。

2.建议:根据评价结果提出具体的建议,包括技术改进、管理措施和提升效益等方面的建议。

以上是一个示例的防洪评价报告编制要求,具体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需要注意的是,评价报告应确保准确、客观、完整,并提出科学合理的建议,以便为洪水防范工程的改进和提高提供参考。

重点山洪沟防洪治理试点项目建设指导意见

重点山洪沟防洪治理试点项目建设指导意见

重点山洪沟防洪治理项目建设指导意见全国山洪灾害防治项目组二○一三年十月重点山洪沟防洪治理项目建设指导意见依据《全国中小河流治理和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山洪地质灾害防御和综合治理总体规划》《全国山洪灾害防治项目实施方案(2013-2015年)》,为规范山洪沟防洪治理,推进重点山洪沟防洪治理项目建设工作,特制订本指导意见。

一、治理项目重点山洪沟防洪治理项目是指山洪灾害防治区内,对以溪沟洪水灾害为主,直接威胁城镇、集中居民点、重要基础设施安全,且难以实施搬迁避让的重点山洪沟,采取工程措施进行治理的项目。

原则上一条山洪沟对应一个治理项目。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下简称各省)纳入实施方案的重点山洪沟防洪治理项目,应与非工程措施结合,并对本地山洪沟防洪治理有典型示范作用。

项目选择原则上应同时符合以下条件:①山洪灾害危害严重;②影响人口不少于2000人;③影响范围内一般有2个以上行政村或1个乡镇政府所在地;④流域面积一般大于20平方公里小于200平方公里。

二、治理目标通过实施重点山洪沟防洪治理项目,与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和群测群防体系相结合,形成重点山洪沟所在小流域相对完善的山洪灾害防治体系,增强沿岸城镇、集中居民点、重要基础设施等防护对象的山洪灾害综合防御能力,有效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三、治理原则(一)以人为本、保障安全。

以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为首要目标,在城镇、集中居民点和重要基础设施等局部重点河段合理布设各项工程措施,增强山洪灾害综合防御能力,减少应急避险频次,在突发较大山洪灾害时争取应急避险转移时间,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

(二)突出重点、统筹兼顾。

重点山洪沟防洪治理以岸坡防护为重点,畅通山洪出路,提高重点防护对象的防洪标准和所在河段的抗冲能力。

要统筹规划,处理好上下游、左右岸的关系,避免山洪风险转移。

要与中小河流治理、农村河道整治、水土保持措施等做好衔接,避免重复建设,发挥综合治理效益。

防洪评价报告编制导则

防洪评价报告编制导则

防洪评价报告编制导则防洪评价报告编制导则为了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和国家的经济发展,防洪工作一直是我国防灾减灾工作的重中之重。

而防洪工作的核心是通过科学的防洪评价,确保防洪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因此,编制一份高质量的防洪评价报告显得至关重要。

本篇文档将为大家介绍防洪评价报告编制导则。

一、编制步骤1.确定编制范围。

防洪评价应涵盖河道、水库、堤坝、险工等防洪设施及百年一遇以上特大洪水。

2.收集基础数据。

收集历史洪水、工程设计资料、资料档案等相关资料,建立基础资料库。

3.进行现场调查。

对防洪工程的实际情况进行现场调查,包括防洪设施年限、维护情况、设计标准等。

4.进行模型计算。

建立水文模型、水力模型、波浪模型、水位模型等,进行模拟计算。

5.分析并评价结果。

根据计算结果,对防洪工程的安全状况进行分析和评价,提出改进措施和加固方案。

6.撰写评价报告。

建立防洪评价报告,整合数据、分析结果、提出建议,并提交给相关部门。

二、编制内容1.基本情况。

包括评价的范围、时间、编制单位、编制人员、评价目的、依据及参考资料等基本情况。

2.防洪设施概述。

对评价范围内的防洪设施进行详细介绍,包括工程名称、位置、安全等级、建造年代、设计标准、结构类型、主要技术参数等。

3.险工评价。

对险工的布置、尺寸、材料、稳定性等进行评价,从技术角度评估其对防洪的作用。

4.洪水历史分析。

对研究地区历史上的洪水进行分析,得出洪水特性参数和洪水频率分布特征,并利用其为设计洪水和计算洪水提供依据。

5.现场调查结果。

对现场的情况进行详细的介绍和评估,包括防洪设施的年限、维护情况、设计标准等。

6.模型计算结果。

建立水文模型、水力模型、波浪模型、水位模型等,进行模拟计算,得出防洪设施的安全状况。

7.对评价结果的分析。

对模拟计算结果进行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

8.提出改进措施。

针对可能存在的问题和风险,提出更好的改进措施和加固方案。

三、编制要求1.编制防洪评价报告需要具备一定的技术知识和实践经验,需要经过专业的培训和考核。

防洪评价报告编制具体要求

防洪评价报告编制具体要求

一、防洪评价报告内容具体要求•防洪评价报告应在建设项目建议书或预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查批准后、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查批准前由建设单位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编制单位进行编制。

•评价报告内容应能满足《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管理的有关规定》审查内容的要求,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1 概述• 2 基本情况•3河道演变• 4 防洪评价计算• 5 防洪综合评价•6防治与补救措施•防洪评价报告中的各项基础资料应使用最新数据,并具有可靠性、合理性和一致性,水文资料要经相关水文部门认可。

建设项目所在地区缺乏基础资料时,建设单位应根据防洪评价需要,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勘测、水文等部门进行基础资料的测量和收集。

•在编制防洪评价报告时,应根据流域或所在地区的河道特点和具体情况,采用合适的评价手段和技术路线。

对防洪可能有较大影响、所在河段有重要防洪任务或重要防洪工程的建设项目,应进行专题研究(数学模型计算、物理模型试验或其它试验等)。

•在防洪评价工作中除执行本导则外涉及其它专业时,还应符合相应规范要求。

• 1 概述•概述一般应包括项目背景、评价依据、技术路线及工作内容。

• 1.1 项目背景•项目背景应阐明建设项目所在地理位置、总体建设规模、项目前期工作概况及防洪评价编制单位受委托后进行防洪评价编制工作的基本情况。

• 1.1评价依据•评价依据应列出以下内容:• 1.1 .1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

• 1.1 .2有关规划文件,包括建设项目所在河段的综合规划及防洪规划、治导线规划、岸线规划、河道(口)整治等水利规划。

• 1.1 .3有关技术规范和技术标准。

• 1.1 .4有关设计报告的审查意见、批复文件等。

1.3 技术路线及工作内容•阐明评价报告所采用的技术路线,包括所采用的基本资料、分析、计算及试验手段等,简述防洪评价的工作内容。

• 2.1 建设项目概况•建设项目概况应介绍与防洪评价有关的涉河建筑物的基本情况,包括下列内容:• 2.1 .1涉河建筑物的名称、地点和建设目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点山洪沟防洪治理项目初步设计报告编制要求
重点山洪沟防洪治理项目初步设计报告
编制要求
一、总则
(一)重点山洪沟防洪治理项目初步设计报告编制应根据山洪沟的河道、洪水和灾害特点,区分不同山洪沟防洪治理类型,做好重点防护河段的规划布局和方案比选。

初步设计报告参考《水利水电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编制规程》以及现行有关规范的要求,根据山洪沟防洪治理的特点,可适当简化。

(二)设计中应加强基础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分析,认真开展必要的现场调查和勘测等工作;重视山洪沟洪水特性分析、历史山洪灾害成因分析,加强治理方案论证和比选;优化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根据加快重点山洪沟防洪治理、按时完成年度建设任务的原则择优确定施工工期。

二、水文
(一)应说明项目所在小流域的自然地理、地形地貌、土壤植被、暴雨山洪特性和已建、在建、规划的水利水电工程和地质灾害防治措施、水土保持措施等概况;应调查、测算流域形状、流域面积、河道长度、河道比降等流域特征值;应收集、整理本流域和相邻流域的雨量站、水位站、水文站的实测与调查暴雨、洪水资料,收集暴雨洪水图集、水文手册以及流域内已有水利工程设计采用的水文计算成果等。

宜充
分利用山洪灾害调查评价有关成果。

(二)参照《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洪水计算规范》,结合当地具体资料情况,选择合适的设计洪水计算方法。

山洪沟实测暴雨、洪水资料一般较为短缺,可根据当地经审批的《水文手册》或《暴雨洪水图集》中的计算方法推求设计洪水。

三、工程地质
(一)对于拟治理的河段,要求进行平面和断面测量。

平面比例尺及断面测量间距根据实际地形情况按照满足设计和计算工程量需要确定;对于仅采取河道清淤疏浚措施的河段,可不进行河道平面测量,但需要进行河道断面测量,测量间距按满足工程量计算要求确定。

(二)重点山洪沟防洪治理项目的工程地质勘察工作,应根据具体治理工程措施的型式,参照《堤防工程地质勘察规程》(SL188-2005)和《中小型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SL55-2005)中的相关条款,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勘察精度和深度应根据具体工程实际区别对待。

工程地质条件简单地区,地质建议参数可根据区内地质环境和工程特性,结合本地区已建工程经验,采用工程类比法提出;工程地质条件复杂地区,还应结合必要的试验成果经综合类比后提出地质建议参数。

(三)应收集区域地质资料和区内其他工程的相关地质资料;调查了解拟治理河段历次暴雨山洪灾害情况、冲刷深度及抢险或加固措施等基本资料,并在初步设计报告中予以概述。

(四)基本查明区内拟实施的具体治理工程措施的工程地质条件,界定主要工程地质问题。

重点查明河道区岩土体结构、物质组成和物理力学性质,了解地下水埋深等。

提出与工程有关的各类岩土体物理力学建议参数。

对地基变形、渗透稳定、岸坡稳定、已建堤防填筑质量、环境水对混凝土的腐蚀性等进行评价。

提出边坡稳定开挖坡比和地基处理措施的建议。

(五)天然建筑材料的勘察,应以调查、类比为主,结合适量勘探试验方法和手段开展工作。

对拟实施项目所需的各类天然建筑材料的储量、质量、场址位置以及开采运输条件等作出计价。

四、工程治理方案与规模
(一)概述山洪沟所在流域、区域内自然概况、暴雨山洪灾害情况及成因、工程防护区社会经济现状及发展规划、河道治理项目现状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说明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二)说明山洪沟所在流域、区域内防洪规划、地质灾害治理规划、水土保持规划等有关规划的编制和审批情况以及规划的主要内容和成果以及规划实施情况。

(三)描述山洪沟防洪治理项目所在县级行政区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项目建设情况,非工程措施项目建设的雨水情监测站点和预警站点在本小流域的分布情况,提出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的具体方式。

(四)根据山洪沟流域内暴雨、洪水特性、河道特点、历史山洪灾害
和治理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河沟现状泄量及其标准,综合考虑地形地质条件、施工条件、环境影响、工程占地、工程量及投资等因素,明确本项目的建设任务、治理原则和治理范围。

(五)按照保护对象的规模、重要性和防护要求,参照《防洪标准》(GB50201-94)和《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GB/T50805-2012),确定本项目的防洪标准。

需要提高标准的,须进行充分论证。

(六)以不侵占河道行洪通道为原则,合理确定治理河段的治导线(河岸线、防洪堤线等),并考虑特大山洪流路。

(七)应明确河道设计水位推算的方法、采用参数和主要成果。

鉴于山洪沟河道比降大,可根据具体情况用单断面比降法计算水位~流量关系曲线。

设计中应重视历史山洪洪痕调查,并依此作为设计水位推算的主要依据之一。

(八)对迎流顶冲可能发生冲刷破坏的堤岸,可采取护坡护岸措施。

护岸工程原则上应采取平顺护岸形式,并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安全实用,便于维护,生态亲水,应避免对河道自然面貌和生态环境的破坏。

(九)经复核河道断面不能满足行洪能力要求时,应综合考虑流域特点、地形地质条件、施工条件、环境影响、工程占地、工程量及投资等因素,兼顾水资源利用、环境保护,对新建(改建)堤防、现有堤防加固扩建、河道清淤疏浚、堤防与疏浚工程结合等河道整治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选,提出经济合理的河道整治方案。

(十)在河道断面满足行洪能力要求的情况下,堤防工程原则上以原有堤防除险加固为主,尽量维持原堤线及堤距。

原堤距不满足河道行
洪要求的,经分析论证后堤防可适当退建;现有堤防不得向河滩地进建,不得缩窄河道行洪断面。

确需新建(改建)堤防的,堤线原则上沿现状岸线或堤线布置。

(十一)对河道内淤积的泥砂、乱石、杂物和人为卡口进行清理疏挖,提高河道泄洪能力。

在重点河段和山洪沟河道出口清除行洪障碍,确保河道泄洪畅通。

(十二)对依山而建、受山坡地表径流危害的城镇、集中居民点、重要基础设施等,可修建截洪沟、排洪沟渠,将坡面地表径流引入下游河道排泄。

有条件的,可利用撇洪渠将洪水撇向城镇或重要基础设施下游。

(十三)根据实际的山洪沟河道特点与治理需要,可采用适当的河道护底、消能、防冲措施。

(十四)提出山洪沟超标准洪水的应对方案。

五、主要建筑物设计
(一)重点山洪沟防洪治理项目建筑物的级别根据保护区的防洪标准及其它有关规定确定。

对山洪冲击强度大、受灾后影响严重、修复加固困难且位于关键部位的抗冲设施可适当采取
措施提高防护能力。

(二)护坡和护岸工程
1、堤防护坡型式宜与自然和谐,除必须采用硬护坡的堤段外,可采用水泥土、草皮护坡型式。

2、对崩岸、塌岸、迎流顶冲、淘刷严重河段,应采取必要的护岸措
施。

(1)护岸型式应根据治理河段地形地质条件、冲刷程度、占地影响、施工条件等合理选定。

护岸型式宜优先选用坡式护岸。

受地形条件或两岸建筑物限制时可采用墙式护岸。

(2)护岸工程上部护坡措施应进行综合比选后确定。

有生态、环境要求的城镇段堤防,经论证后常水位以上可采用生态型硬护坡或框格草皮护坡。

上部护坡顶部高程应超过设计洪水位0.5m。

(3)应重视护岸、堤防工程护脚设计。

根据调查的实际冲刷深度资料,结合冲刷深度计算成果,合理确定防冲深度。

根据施工期水位、施工条件和当地建筑材料等因素,合理确定护脚措施。

(三)堤防工程
1、一般原则
(1)堤防工程设计应遵照《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50286-98)规定执行。

(2)堤防工程的堤顶超高值根据规范计算确定,一般不宜大于1.0m。

堤顶道路宽度可结合防汛和管理要求合理确定,一般不大于4.0m,堤顶道路路面结构宜采用泥结碎石型式。

2、堤防加固
(1)对未达标的堤防,应根据现行规范要求复核堤顶高程、堤身和堤基的抗滑及渗透稳定性。

(2)现状堤坡稳定性不满足要求时,可根据建材、占地、交通和地形条件等因素,综合分析放缓边坡、加高培厚等方案,合理确定堤防
边坡加固型式。

拆迁量较大的堤段,经综合比较选择加高防洪墙、增设防浪墙或结合路面加高方式。

(3)堤身、堤基隐患处理,应在综合分析堤身填筑质量、堤基地层结构、历史险情等资料的基础上,经综合比选后,选择合理的除险加固措施。

3、新建堤防
(1)对新建堤防,应根据河道整治和防洪要求,经过比选,合理选定堤线和堤距布置。

(2)根据河道行洪断面、地形地质条件、当地材料以及占地情况,合理确定堤防结构型式。

受地形条件或已建建筑物限制、拆迁量大的河段,可采用防洪墙等型式。

(3)土堤设计应根据筑堤材料物理力学特性,经抗滑及渗透稳定分析后,合理确定断面结构型式,并提出填筑材料质量要求及填筑标准要求。

(4)防洪墙设计应对重力式、衡重式、悬臂式等结构型式进行技术经济综合比选;应计算防洪墙稳定、地基应力及结构应力。

(四)清淤疏浚工程
1、根据山洪沟防洪治理项目总体布局确定疏挖清淤范围、对象、措施和工程量。

2、根据当地地形地质条件、环境条件等合理选择清淤物堆放场地。

疏浚、扩挖的淤积物、弃渣等应堆放在距河道有一定距离的低洼处,严禁人为设障。

(五)其他建设内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