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犯个案管理案例
用心用情做好罪犯教育改造典型案例
用心用情做好罪犯教育改造典型案例
嘿,咱今天就来讲讲用心用情做好罪犯教育改造的典型案例。
你知道吗,罪犯改造可不简单,就像攀登一座陡峭的山峰,充满了挑战!
咱就说有个叫小李的罪犯,刚进来的时候那可真是个刺头儿啊!整天阴沉着脸,对啥都不服气。
有一次,管教民警老张找他谈话,他还爱搭不理的。
老张能忍吗?当然不能啊!老张就一次次耐心地找他聊,就像朋友一样。
老张说:“小李啊,你难道就想一辈子这样下去?”“你就不想出去后重新开始新的生活?”慢慢地,小李的心被老张捂热了。
还有个罪犯叫小王,特别自卑,总觉得自己啥都不行。
负责他的管教赵姐可没放弃他。
赵姐鼓励他学一门手艺,小王一开始还不敢相信自己能行呢,赵姐就说:“你怎么就不行?你不比别人差啥呀!”嘿,你猜怎么着,在赵姐的鼓励下,小王学会了修车技术,整个人都变得自信起来了。
你想想,这些罪犯就像是迷失在黑暗中的人,而我们的管教民警就是那盏照亮他们的明灯!他们用心、用爱、用真情去引导这些曾经犯错的人走上正途。
这难道不是一件特别伟大的事情吗?他们不放弃任何一个可以改造的机会,他们不嫌弃任何一个曾经犯错的灵魂。
这不就跟我们老师教学生一样吗,都是希望他们变好呀!
所以啊,用心用情做好罪犯教育改造真的太重要了!这不仅能改变一个罪犯的命运,还能让社会更加和谐安定呢!这可不是随便说说的,这是实实在在的成果呀!大家都应该重视起来,给这些努力付出的管教民警们点赞!。
大羊司法所社区矫正个案案例
认识自我,实现自我-----社区服刑人员魏小峰案例一、基本情况姓名:魏小峰,性别:男;年龄:33岁;文化程度:初中;婚姻状况:已婚;家庭成员:妻子,丁平平,东平县大羊镇东三旺村务农。
犯罪事实:2014年5月27日,被告人魏小峰驾驶普通型火车,沿湖王路由南向北行驶至肥城市湖屯振西杨庄村南时与由东详细骑电动三轮车左转弯的张某碰撞肇事,致乘坐张某车的姜某死亡。
罪名:交通肇事罪原判刑期: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矫正类型及时间:缓刑二年社区矫正期限:自2015年1月17日至2017年1月16日二、背景资料(一)家庭背景社区服刑人员现居住大羊镇东三旺村,家庭成员包括母亲、妻子及其一个儿子。
魏小峰一直从事运输行业,现在在县城摆夜市。
妻子在家务农,儿子在东平县第二实验小学就读。
魏小峰家经济条件一般,家庭基本上靠其摆摊支撑及产品推销。
(二)生活经历社区服刑人员魏小峰并无严暴力倾向,魏小峰在此次交通肇事前无其他犯罪记录,通过矫正小组的走访了解到社区服刑人员魏小峰与事故受害者进行了积极沟通和赔偿,得到了受害者家属的谅解。
(三)人际交往魏小峰被判刑后一直对家人、亲朋好友及周围邻居隐瞒了这一事实。
在一段时间里,魏小峰不敢面对妻子与孩子,惶惶不可终日,害怕万一家里人知道了实情,原来幸福美满的家庭会发生解体。
同时魏小峰似乎感受到了来自周围邻居异样的眼光和背地里的窃窃私语。
魏小峰一下子从原来的热情开朗变得郁郁寡欢,失魂落魄,终日不敢出门。
三、存在问题(一)社会适应情况魏小峰被判刑后变得一蹶不振,几乎失去了生活的动力与勇气,开始逃避现实,害怕社交,整日闷在家中郁郁寡欢,表现出了明显的社会退缩性的症状。
(二)求职或求学意识魏小峰自接受社区矫正以来,就停止了原来的工作,精神状态一直比较抑郁,求职欲望几乎丧失。
(三)思想观念问题1、矫正对象对刑罚结果和社区矫正的认识:魏小峰刚开始被判刑后,一直有着强烈的情绪反应:首先他认为变成了现在的罪犯,真是运气不好。
教育改造案例分析:一例自杀行凶心理矫治个案
【罪犯基本情况】吴某,男,24岁,初中文化程度,湖北竹山县人,2017年5月因抢劫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四年,2018年8月投入湖北省襄南监狱服刑改造。
在看守所拘押时有过自伤自残行为,入狱后因动手打架被严管两次,被监区列为自杀、行凶重点教育转化对象。
一、犯因分析(一)成长及犯罪经历吴某出生在农村,五岁时父亲过世,七岁时母亲改嫁离家,从此杳无音信,此后一直和爷爷、奶奶生活。
上学期间因性格内向孤僻朋友较少,常受同学欺负。
十四岁时辍学到社会上打工。
2017年5月因抢劫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四年。
(二)现实改造表现性格内向冲动、易激惹与多数服刑人员难以相处,经常因琐事与他犯发生争吵和动手,难以适应改造生活。
对民警管理存在明显抵触,即使民警正常批评教育,也认为是有意整治他。
2018年12月,吴某在生产车间劳动时,因产品质量问题与质检员发生争执,民警对其批评,吴某认为不公,当场拿起工具拍向自己脑袋,以自残的方式发泄内心不满。
事后在改造周记中也流露出悲观情绪,部分内容是怨恨父母不该把自己带到这个世上来,怨恨社会不公,活着受罪等。
二、心理行为分析(一)艾森克个性测验结果显示:性格内向,情绪不稳定,对人抱有敌意,对各种刺激反应都过于强烈,极易焦虑、容易与人发生冲突。
(二)COPA-PI显示:内向不合群,偏于独处,较感情用事,有很强的自卑感,思想包袱较大,暴力倾向很强,易走极端,具有现实危险性。
三、心理矫治症结(一)吴某成长经历坎坷,自幼没有父母关爱,常受同龄人欺负,长大后独自闯荡社会又被人欺凌。
吴某孤独,内心痛苦,负面情绪多,心理创伤大。
(二)早年安全感遭受到一定的破坏,对外界环境始终保持戒备和敌对心理,对他人不易建立信任感,很难融入改造环境。
(三)吴某经常采用“行动化的防御机制“来排除他内心痛苦,此方式在无意识中进行,有一定的现实危险性,而且被固化,需要长时间才能转变。
【罪犯教育改造方案的制定和实施】一、矫治转化目标:提高吴某安全感,消除其怨恨、敌对情绪,学会正确的缓解情绪方式,能正常与他人交往,参加劳动,适应改造环境。
罪犯个别教育实际案例
罪犯个别教育实际案例罪犯个别教育实际案例1. 引言罪犯个别教育旨在通过提供适当的教育资源和支持,帮助罪犯在服刑期间获得知识和技能,并为他们的成功重返社会铺平道路。
在实施个别教育方案的过程中,许多有意义的案例涌现出来,证明了该教育模式的积极影响。
本文将介绍一些罪犯个别教育的实际案例,探讨这些案例如何改变了罪犯的生活,并对个别教育在改善罪犯再教育效果方面的可行性进行评估。
2. 案例一:张晓华的故事(案例具体内容自行发挥)3. 案例二:李明的故事(案例具体内容自行发挥)4. 案例三:王志勇的故事(案例具体内容自行发挥)5. 案例四:刘芳的故事(案例具体内容自行发挥)6. 总结与回顾罪犯个别教育在这些案例中展现了无可质疑的成功,为罪犯提供了脱罪的机会并助力他们重新融入社会。
通过个别教育,这些罪犯不仅学到了知识和技能,还得到了心理和情感上的支持。
个别教育不仅仅关注罪犯的确切犯罪行为,更注重帮助他们理解罪行的根源,并提供资源和指导,使他们能够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
这些案例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证据,证明罪犯个别教育是一种可行并有效的方式,可以有效改善罪犯再教育的效果。
7. 个人观点(个人观点内容自行发挥)通过上述实际案例的探讨,我们可以看到罪犯个别教育对于改变罪犯的生活和促进社会复原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社会对待罪犯的观念逐渐转变,越来越多的资源和机会将被投入到罪犯再教育领域。
个别教育是一个广阔且富有潜力的领域,我们应当不断挖掘并推广个别教育的有效性。
通过个别教育,我们可以帮助罪犯重建信心、改变行为,并为他们未来的成功铺平道路。
相信在未来,罪犯个别教育将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并为更多罪犯的改变提供支持。
个别教育在罪犯再教育中的有效性已经有了很多案例证明。
这种教育方法不仅仅注重罪犯的确切犯罪行为,更注重帮助他们理解罪行的根源,并提供资源和指导,使他们能够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
通过这种教育,罪犯们学到了知识和技能,同时也得到了心理和情感上的支持,帮助他们重建信心、改变行为,并为他们未来的成功铺平了道路。
假释犯社区矫正个案案例
假释犯社区矫正个案案例山西法治报临汾讯(通讯员杨杰)租住地房东、邻居与罪犯均不相熟,假释后对居住社区的影响无法有效评估,是否完全不适用社区矫正?近日,尧都区检察院在办理一起假释监督案件时,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对拟假释对象孟某某进行实质化审查,向尧都区社区矫正管理局制发了对孟某某重新进行调查评估的检察建议,推动对拟假释罪犯孟某某依法适用社区矫正。
2021年5月13日,孟某某因涉嫌开设赌场罪被临汾市公安局直属分局刑事拘留。
同年10月25日,因犯开设赌场罪被尧都区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并处罚金。
2022年1月,被交付山西省永济监狱服刑。
2023年3月2日,时隔不到两月,尧都区社区矫正管理局在对罪犯孟某某某作出不适用社区矫正的评估意见后,再次收到永济监狱出具的拟对罪犯孟某某假释的调查评估委托函,并于3月15日向区检察院送达了是否重新调查评估的征求意见书。
为节约司法资源、提高司法效率,避免调查评估流于形式,区检察院刑事执行员额检察官对案件实际情况开展初步核查后,认为区社区矫正管理局在未穷尽调查手段的前提下,就作出孟某某不符合假释条件的意见不当。
承办检察官随即着手查看了永济监狱报送的全部材料,调取了区社区矫正管理局第一次对罪犯孟某某拟假释进行调查评估的档案,仔细分析了罪犯孟某某的家庭和社会关系。
实质性调查使检察人员有了意外发现,虽然孟某某户籍登记地为空挂户,但在2008年至2020年7月间,其一直居住在滨江明珠小区。
检察人员主动邀请该小区所辖社区及司法所负责人进行座谈,了解到孟某某在此居住期间,与邻友善、表现良好。
同时了解到,其妻子系某银行退休干部,收入稳定;其儿子至今仍居住在滨江明珠小区,住所固定。
本着有利于社区矫正对象接受矫正、宽严相济的理念,尧都区检察院认为罪犯孟某某的妻儿社会表现、评价都较为良好,具有稳定的收入、住所,且均愿意担任保证人监督孟某某遵纪守法,若经区社区矫正管理局外调研判可以假释,滨江明珠小区所属司法所同意接收孟某某进行社区矫正,社区也愿意协助司法所对孟某某社区矫正进行监督,对孟某某适用社区矫正更有利于其更好更快顺利融入社会。
个案管理案例
日后的生活妥善的安置。
胡胡太太一家居住的地方并不理想,在她居住的一栋旧式太太一家居住的地方并不理想,在她居住的一栋旧式66层楼房的附近,有很多小工厂,不仅空气污浊,而且层楼房的附近,有很多小工厂,不仅空气污浊,而且胡胡先生(先生(71 71岁)对每天几次的上下楼也感到非常不便。
岁)对每天几次的上下楼也感到非常不便。
助该犯儿子入手,对该犯进行感化。
(三)改造中的难点
1.该犯对判决不服,认为自己砍死妻子情人陆某是事出有因,妻子不忠在先,且陆某先对其拳打脚踢,自己是正当防卫,才把对方砍死,应该算防卫过当,从与其个别谈话中可感觉出仇视法院、仇视社会的扭曲心态。
2.刑期长,死缓刚改判无期,常感叹很难活到出去,对前途感到悲观失望,有亲生厌世思想。
和子女继续安心工作。
陈先生的肺病在入住养老院后三个月后再度恶化。这段期间,陈先生依照陈先生的肺病在入住养老院后三个月后再度恶化。这段期间,陈先生依照家人和养老院职员的指示,尽量卧床休息。但陈先生的病情日益恶化,终家人和养老院职员的指示,尽量卧床休息。但陈先生的病情日益恶化,终于再度入住医院,后又转入肺科疗养院疗养数月。陈先生在住院期间表现于再度入住医院,后又转入肺科疗养院疗养数月。陈先生在住院期间表现出了合作的态度但保持沉默。精神较好时也会在病房内做短距离的行走。
罪犯心理矫治个案(修改)
都是“面子”惹的祸——运用合理情绪疗法转化宋犯的个案报告七监区张浩【摘要】宋犯,男,33岁,心境低落、焦虑、人际关系紧张、易激惹。
在日常生活中与同犯关系紧张,易怒、冲动,爱面子,容易对他人发生暴力行为,自身行为意识差,屡次违反监规队纪,严重干扰其本人改造和监狱的改造秩序。
通过收集资料、评估,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
运用合理情绪疗法对该犯进行心理辅导,对其心理与行为问题形成与发展的原因进行探讨,改变其不合理信念,帮助宋犯缓解情绪困扰,积极主动改造自己,并增强其完善自我的意识和能力。
【关键词】一般心理问题合理情绪疗法一、资料收集1、人口学资料罪犯,宋xx,男,1978年4月出生,小学文化,家住六安寿县农村。
1996年因犯强奸罪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同年9月进入我监改造,在改造期间因涉及贩卖手机卡被处分,该犯在狱内交际面极广,脾气暴躁,易冲动,重面子,个体规范意识差,屡犯监规队纪,民警通过多次谈话教育但收效甚微;在2010年间有两次调队经历,2011年初被监狱定为顽危犯进行攻坚。
2、宋犯个人陈述我自幼在农村长大,上过小学,而且上学期间的成绩比较优秀,与老师和同学的关系都比较好。
在家中,我有一个哥哥和一个妹妹,我们之间的感情很好,父母对我们姊妹三个都比较疼爱。
由于我小时候比较好动,喜欢玩,后来在小学毕业后也没有上学的心思了,认识了社会上的一些人,就与这些人在一起混。
我知道自己的脾气不好,很冲动,也很暴躁,但我这个人是很讲义气的,朋友有事,我一定会帮,所以我在社会上的朋友比较多,也都很给我面子。
以前我接受过一次心理咨询,主要是那段时间刚刚被禁闭过,而且干警对我的要求很严,对我盯的比较“紧”,有一点点事情都会处理我,同犯也看不起我,每个人都在疏远我。
那段时间我天天夜里睡不好,早上又很困,情绪烦躁的很,有点不顺心的事情我都会上火,发脾气,有时甚至会跟别人拳脚相加。
后来,监狱给我调了一个队,但是情况还是没有太大的好转。
罪犯个案管理案例
罪犯个案管理案例摘要在教育和惩罚罪犯方面,个案管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具,它可以帮助罪犯重建自己的生活和融入社会。
本文主要介绍了一个成功的罪犯个案管理案例,探讨了其管理策略和实用性。
案例分析该案例主要发生在一个监狱,在这个监狱,有一个囚犯名为小李(化名)。
小李因贩毒罪被判刑,开始服刑后表现比较不错,但是在服刑期间,由于个人因素和其他因素的影响,他反复偏离轨道,经常违反惩罚规定,个人的状况也处于一个低潮期。
在这种情况下,监狱采取了个案管理措施,为小李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关注。
监狱首先收集相关信息,了解小李的教育和经济背景以及他的家庭情况。
监狱委派了一个负责人,成为小李的个案经理,与小李建立了紧密的联系,专门负责协调小李在罪犯转化过程中的各种需求。
小李的个案经理制定了一份详细的生活计划,包括健身计划、学习计划和工作计划,以此来启发他的积极性。
监狱还为小李提供了针对其特殊背景的心理咨询服务,帮助他恢复自信和自尊。
在管理过程中,小李的个案经理还跟进了小李的行为和进度,以确保他遵守规定,并在转化过程中不断成长。
每周,个案经理会跟小李开会,评估他的进展情况,查看是否需要对计划做出调整。
成功因素个案管理方案之所以成功,归功于以下几个因素:1. 针对个人的需求个案管理方案是为单个罪犯提供的,因此方案可以更加深入地扎根于其特殊情况和需求,并为罪犯提供定制化的服务,增强他们的动力和信心。
2. 密切的监护和支持小李的个案经理确保他获得了监护和支持,这是实现罪犯转化的重要前提。
个案经理整天跟进小李的计划和进展情况,很容易识别他面临的挑战和障碍,并采取相应措施加以解决。
3. 灵活的管理方法罪犯转化通常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个案管理者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随时调整方案。
小李的个案经理会根据小李的进度和需求,及时为他做出相应调整,以确保他在转化过程中如愿取得成功。
,个案管理是一种极其有效的罪犯教育和转化工具,可以为罪犯提供针对性的支持和指导。
罪犯个案管理案例资料
罪犯个案管理案例一、罪犯基本信息安某某,男,40岁,离异,因故意杀人罪被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刑期自2009年7月起,身体情况较差。
二、罪犯的基本特点、改造中的优势、难点和潜力,罪犯自我认知情况(一)罪犯的基本特点1.认罪悔罪,但认为自己不是故意犯罪,法院判决过重。
2.文化水平较低,性格较为内向、自卑,为人比较计较,和同犯常为写小事争吵,对改造中一些不公平的事很在意,情绪容易激动。
3.该犯入狱后曾因胃出血住院治疗,身体一直不好,多次申请调到老弱病残监区养病。
(二)改造中的优势1.纪律意识强,服从管理,遵守监规,入狱后未因违规受到过处分。
2.服从工作安排,虽然身体不适,但每月仍能完成劳动任务。
3.该犯十分重感情,自诉自己和妻子原都在外打工,收入不错,小孩生活条件较好,现在妻离子散,儿子生活都没着落,自己不能照顾好儿子,感觉很伤心,对儿子十分牵挂,可以从帮助该犯儿子入手,对该犯进行感化。
(三)改造中的难点1.该犯对判决不服,认为自己砍死妻子情人陆某是事出有因,妻子不忠在先,且陆某先对其拳打脚踢,自己是正当防卫,才把对方砍死,应该算防卫过当,从与其个别谈话中可感觉出仇视法院、仇视社会的扭曲心态。
2.刑期长,死缓刚改判无期,常感叹很难活到出去,对前途感到悲观失望,有亲生厌世思想。
3.该犯体质较差,又因病住过院,冬天常穿两件棉衣还不觉得暖,自认为符合老弱病残犯的条件,多次申请调老弱病残犯监区改造,不安于现状。
4.家庭经济困难,家人无力给其汇款加菜,狱内生活比较清苦。
(四)改造中的潜力利用该犯对儿子的感情和牵挂,通过监狱的“帮扶行动”,让其儿子来监探视,同时联系爱心企业和个人对其儿子的生活和学习进行资助,解决该犯后顾之忧,缓解该犯的心理压力,使其能安心改造,同时可以藉此转变该犯对社会的仇视心态和对思想改造的抵触。
(五)罪犯的自我认知情况该犯原和妻子在外打工,因妻子与他人有染,商量离婚及财产分配问题不合,一怒之下持刀将妻子脚砍伤,将其妻情人陆某砍死。
罪犯心理咨询矫治方案个案
4项预测因子的总得分表1
罪犯自杀预测表2
34 5+38 7+74 8+89 0+57=294
三 搜集该犯材料;
• 1 童年时期
在该犯的自述材料中反
映 1987年11月出生于一个相对条件一般的农
民家庭;爸爸起初是一个拖拉机手;后来自己买
了一台神农牌拖拉机;上有两个姐姐;受到重男
轻女思想的影响;从小在家爸爸 妈妈有什么好
• 2011年7月21
组织该犯与家 人进行了入狱 后的第一次会 见;在接见中;该
犯非常感动痛 哭流涕;通过接
见使该犯得到 了家人的鼓励 和支持;并为其 配备了眼镜;大
大提高了该犯 改造的积极性 和自信心;
• 我们知道改造罪犯就一个人的力量而言是微不足道的;在 这方面我们得到了所领导和相关业务科室的支持和帮助
• 就这样很愉快的结束我们的第一次接触;也为我们今后的交流打下了良好的基 础;
• 在后来的多次交流中我都是像第一次一样让他尽情的倾诉;让他倾诉着自己 的压抑 沉闷和烦恼;往往在倾诉之后心情都会变得很轻松;
• 2 联系相关领导申请对该犯进行一次外诊;帮助起树立战胜 疾病的信心; 眼疾是导致该犯心理压力较大的一个重要问题 之一;只有从根本上解决该犯对自己疾病的正确认识;才能解 脱该犯长期以来压抑 消极 焦躁不安的思想情绪;才能使该 犯更好的投入改造生活;安心改造;
吃的好喝的都留给自己;什么事都由着自己可
以说是受到了家人的溺爱;逐渐养成了刁蛮任
性的性格;
• 2 上学期间:1981——1986麻城市铁门岗乡 四角门村小学;1987——1989麻城市铁门岗 乡四角门村中学;该犯自述材料中是这样说的:
• 上学的时候经常逃学跑到 • 几里外的镇上玩游戏机 • 打台球 抽烟还曾经因为 • 老师到家里跟父母告状而 • 打过老师;
教育改造案例分析:罪犯石某矫治个案
【罪犯基本情况】石某,男,26岁,高中文化程度,甘肃省武山县人,未婚,因犯抢劫罪,被北京市大兴区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四年六个月,并处罚金八万元。
2021年8月20入监改造,2021年9月29日从北京某监狱调入武威监狱服刑,余刑三年一个月。
石某从小患有癫痫病,经常受到歧视,四处碰壁,入监后反映出生活态度消极,悲观厌世,且连续病发几次,具有一定的现实危险性,监区将其列为危险罪犯。
【罪犯教育改造方案的制定和实施】1.犯因分析(1)成长过程:石某出生在甘肃武山县的一个农民家庭,家里条件不太好,从小父母离异,父亲再婚,对自己的关爱比较少,有时候还会受到父母的谩骂及责罚,加上从小就患有癫痫,经常受到歧视,心理落差大,自卑感强烈。
(2)社会经历:由于在家庭经常受到歧视,石某18岁辍学以后独自去北京闯荡,学了厨师,先后到三亚、深圳、广州、上海、北京等地打工,但由于自身的癫痫病,干不了多久就会被辞退,加上把赚的钱都寄回了家,自己却很少得到家人的关心,他觉得自己付出了那么多,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造成了很大的心理落差。
最后一次打工时,因为有病,所以干的时间短,老板不给工资,故而用菜刀挟持老板娘要自己的工资,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2.入监改造表现石某自被分配至监区改造以来,很少和其他罪犯交流,性格孤僻,情绪低落,而且比较敏感、自卑。
到车间以后不愿意参加劳动,称自己不想干也干不了,对警官的管理实行软对抗,抱着“反正我有病,你又不能拿我怎么样”的态度消极改造。
在谈话过程中还流露出悲观厌世的思想,觉得自己反正没人管,在哪里都一样,死了活着也没什么区别,也没人关心自己的死活。
石某刚分入几天就连续发病两次,更加加重了其消极改造的思想,对生活不抱希望和信心。
在谈话过程中他还认为,自己是去要自己的钱,老板不给所以才出此下策,没有认识到自己的行为是犯罪,可见其虽然读过高中,但法律知识欠缺,法制意识淡薄。
3.心理行为表现(1)心理测试结果显示:石某焦虑感较强,倾向于忧虑抑郁,忧心忡忡。
罪犯个别教育转化案例_罪犯心理矫治案例分析
罪犯个别教育转化案例_罪犯心理矫治案例分析罪犯陈某,男,37岁,小学文化,江西宁都人,因抢劫罪被判处无期徒刑,于2022年8月调入十六监区服刑改造。
改造初期该犯因劳动操作不当,致使肋骨一根骨折,痊愈后不能从事重体力劳动,感觉取得考核分困难,丧失改造信心,对前途悲观失望。
加之康复期间妻子提出离婚,从而思想消沉,情绪低落,沉默寡言。
经过一段时间的耐心教育,陈犯逐渐摆正了心态,自述通过学习不仅收获了知识,更缓解了抑郁的心情,丰富了业余生活,提高了审美,懂得了人生道理。
使自己浮躁、愤懑的心情趋于平和,更激发了用于面的人生挫折的勇气,坚定了一定能改造好的信心。
此后陈犯积极投身到改造中,并且取得了比较好的改造成绩。
监区办公室收到一封来信,信中说:“感谢监区警官对我无微不至的关爱,使我在改造中遇到挫折后能够重新振作起来,扬起了远航的风帆。
”原来这是钟某刑满释放回家后,为了感谢监区民警对他的教育、挽救之恩,特意给监区全体民警写的一封感谢信。
罪犯钟某,1971年1月1日出生,因抢劫罪判死刑缓期两年执行,该犯因刑期较长,身体疾病缠身,自认为看不到希望,仇恨社会,经常违规,存在轻生的念头。
监区长召开了针对钟某个别教育紧急会议,服刑人员之所以会出现异常情况,肯定有原因,我们必须找到突破口,监区长语重心长的说。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监区为钟某申请到市里医院检查身体,检查结果表明,钟某只是患有轻微的肝硬化,及时治疗并无大碍。
于是,监区长找其谈话说:“你的病不用担心了,监区会安排你及时治疗并给你购买外购药,你不要思想包袱太重了。
”钟某回答:“病是没有什么大问题了,但刑期比命长啊……”虽然钟某的情绪还很低落,但可以明显看出,通过医疗检查,钟某心中放下了一块石头。
罪犯李某,男,某某某年某月某生,籍贯某某,家住某某。
(基本情况介绍:)该犯自投入改造以来,心理严重失衡,心态调整较差,脾气暴躁,报复心强,改造成绩一直不理想。
2022年该犯妻子提出离婚,对其打击很大,犹如晴天一声霹雳,本就报复心极强的他,无论是在给妻子的信中还是在与他犯聊天时,都扬言要不惜一切代价对妻子进行报复。
罪犯个别谈话教育案例
罪犯个别谈话教育案例罪犯个别谈话教育是指对于特定的罪犯,进行个别化的谈话教育,以达到改变其思想行为的目的。
下面列举了一些罪犯个别谈话教育的案例。
1. 张某,男,30岁,因盗窃罪被判刑。
在个别谈话教育中,张某表示自己是因为生活所迫才犯罪的,但是他也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
通过谈话,他认识到了自己的行为对社会的危害性,也明白了自己应该如何改变自己的行为。
最终,张某在狱中积极参加各种教育活动,改变了自己的思想,也得到了社会的宽恕。
2. 李某,女,25岁,因故意伤害罪被判刑。
在个别谈话教育中,李某表示自己是因为情绪失控才犯罪的,但是她也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
通过谈话,她认识到了自己的行为对受害人造成的伤害,也明白了自己应该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
最终,李某在狱中积极参加各种心理辅导活动,改变了自己的思想,也得到了受害人的谅解。
3. 王某,男,35岁,因贩毒罪被判刑。
在个别谈话教育中,王某表示自己是因为经济困难才犯罪的,但是他也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
通过谈话,他认识到了自己的行为对社会的危害性,也明白了自己应该如何改变自己的行为。
最终,王某在狱中积极参加各种职业技能培训活动,改变了自己的思想,也得到了社会的宽恕。
4. 张某,男,28岁,因故意伤害罪被判刑。
在个别谈话教育中,错误。
通过谈话,他认识到了自己的行为对受害人造成的伤害,也明白了自己应该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
最终,张某在狱中积极参加各种心理辅导活动,改变了自己的思想,也得到了受害人的谅解。
5. 李某,女,30岁,因诈骗罪被判刑。
在个别谈话教育中,李某表示自己是因为经济困难才犯罪的,但是她也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
通过谈话,她认识到了自己的行为对受害人造成的伤害,也明白了自己应该如何改变自己的行为。
最终,李某在狱中积极参加各种职业技能培训活动,改变了自己的思想,也得到了社会的宽恕。
6. 王某,男,40岁,因故意伤害罪被判刑。
在个别谈话教育中,王某表示自己是因为情绪失控才犯罪的,但是他也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
罪犯个别教育案例
罪犯个别教育案例一、案例背景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犯罪问题一直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为了减少犯罪率,提高社会安全水平,我国采取了多种措施,其中之一就是对罪犯进行个别教育。
二、案例描述某市第一看守所是该市最大的看守所之一,每年有大量的罪犯被关押在此。
由于监管力度加强、设备更新等原因,该看守所近年来的逃脱事件和暴力事件有所减少。
然而,在2018年初,该看守所发生了一起严重的暴力事件。
当时,一名服刑期间表现良好的罪犯突然发狂,在监内打伤了多名狱警,并企图越狱。
经过警方的紧急处置,该罪犯被制服并重新关押。
针对此次事件,该看守所立即成立了专门的调查组,并对所有服刑人员进行了全面排查。
经过调查发现,这名罪犯在服刑期间受到了家庭不和、心理压力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情绪波动较大,在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心理疏导的情况下,情绪失控。
为了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该看守所决定对所有服刑人员进行个别教育,以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和自我控制能力。
三、教育方案1. 制定个别教育计划该看守所成立了专门的个别教育小组,根据罪犯的不同情况和特点,制定了一份详细的个别教育计划。
针对情绪波动大、易发脾气、缺乏自控能力等问题,采取了多种方式进行教育和辅导。
比如:(1)心理辅导:请专业心理医生对罪犯进行心理咨询和治疗,帮助他们排解负面情绪,增强自我调节能力;(2)体育锻炼:组织罪犯参加各种体育活动,增强身体素质和自信心;(3)文化课程:开设各种文化课程,提高罪犯的文化素养和知识水平;(4)职业技能培训:根据罪犯的兴趣和特长,为他们提供各种职业技能培训,增加他们的就业机会和自信心。
2. 实施个别教育计划根据个别教育计划,该看守所对所有服刑人员进行了全面的个别教育。
具体措施如下:(1)心理辅导:请专业心理医生对罪犯进行心理咨询和治疗,帮助他们排解负面情绪,增强自我调节能力;(2)体育锻炼:组织罪犯参加各种体育活动,增强身体素质和自信心;(3)文化课程:开设各种文化课程,提高罪犯的文化素养和知识水平;(4)职业技能培训:根据罪犯的兴趣和特长,为他们提供各种职业技能培训,增加他们的就业机会和自信心。
司法部发布监狱工作指导案例
司法部发布监狱工作指导案例文章属性•【公布机关】财政部,财政部,财政部•【公布日期】2023.08.30•【分类】其他正文司法部发布监狱工作指导案例近年来,全国监狱系统坚决贯彻执行“惩罚与改造相结合,以改造人为宗旨”的监狱工作方针,全面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不断提高教育改造针对性、实效性,努力把罪犯改造成为守法公民,以监狱工作成效为平安中国、法治中国建设贡献力量。
为充分发挥监狱工作指导案例作用,着力提高改造质量,2023年8月30日,司法部发布5篇监狱工作指导案例,分别是“福建省泉州监狱团体心理辅导矫治案例”“法规矫恶习真情促新生——北京市监狱罪犯曹某的教育转化案例”“八年攻坚磨一剑斩断心魔塑新生——四川省凉山监狱罪犯吕某管理干预实例”“让‘拳头哥’脱胎换骨的178天——安徽省青山监狱冲动型罪犯鲍某的教育转化案例”“湖南省女子监狱罪犯侯某的矫治个案”。
此次发布的案例围绕改造罪犯这一中心任务,着眼于创新改造方式方法、提高改造质量,集中展现团体心理辅导、心理矫治、危机干预、个别教育、行为养成训练、亲情感化及社会帮教等改造方法的运用,突出分类改造,探索精准转化,坚持因人施教、一人一策,充分反映教育改造的攻心治本作用,具有较强的典型性、示范性、借鉴性和指导性。
比如,针对有反社会人格障碍特征的罪犯,常规教育手段收效甚微,通过开展人际关系团体心理辅导,运用团体的力量来影响改变行为模式,教育改造成效明显;针对狱内再犯罪的罪犯,通过严格公正执法、加强管理教育,明确法律红线、规矩底线,促进规范意识养成;针对有身体疾病、心理障碍的罪犯,通过治病实现身体康复、通过治心解开心理症结,实现从心理到身体、从身体到行为的转变。
以上案例均可在中国法律服务网的“司法行政(法律服务)案例库”中搜索查阅。
案例一福建省泉州监狱团体心理辅导矫治案例案例简介对待具有反社会人格障碍特征的罪犯,常规的教育手段收效甚微。
近年来,福建省泉州监狱教育矫正中心对276名反社会人格障碍罪犯开展人际关系团体心理辅导,教育改造取得明显成效。
个案案例
经典案例】社区矫正缓刑个案案例——郭宏洲发文单位:社工服务部作者:普惠编辑更新时间:2011-10-8 17:28:33 浏览次数:6323一、基本资料案主:黄某性别:男出生年月:1984年X月X日文化程度:初中婚姻状况:已婚职业状况:曾经在部队服兵役,在社工的帮助下,目前在东莞市沙田镇中国石油销售公司担任保安一职犯罪情况:黄某于2010年10月25日被广东省增城市人民法院以交通肇事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五年(考验期自2010年11月05日至2015年11月04日)二、个案来源社区矫正个案。
根据《东莞市社区矫正工作实施办法》(试行)的有关规定,案主属缓刑人员,于2011年6月24日由派出所移交到镇社区矫正办,接受社区矫正。
在做好相应的法律文书衔接准备工作后,社工通过建立案主材料档案,走访村居社区,对案主的情况进行了基本了解。
并在6月24日入矫仪式上,社工与案主进行了面对面的交谈,初步建立了工作关系。
三、个案背景资料四、问题分析(一)理论视角1、偏差行为理论。
偏差行为理论认为个人在所属的初级团体中学习行为规范,如果这个初级团体的行为模式本就偏离社会规范和社会期望,那么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就会不知不觉地学会偏差行为。
因而解决偏差行为的方法是重新社会化,鼓励人们增进与合法行为模式的联系,同时劝阻人们减少与非法行为模式的接触,以避免受到不良影响。
综合案主的问题分析,案主自幼丧母,父亲又经常赌博,心情不好时便对案主施以拳脚,案主又没有多少反抗能力,导致案主长期对父亲的怨恨和逃避行为。
因此,在缺失母爱的情况下,案主更会变得比较孤僻,处事方式也会与一般人不同,所以社工应该引导他学习正确面对困难,减少他内心的萎缩感,鼓励他积极勇敢的面对需要面对的困难。
2、社会互动理论。
社会互动理论认为个人的行为习惯和模式的养成是在与他人、与团体互动过程中形成的,案主部分错误行为的养成是因为长期处于错误的互动模式中,因此遇到问题都用一贯错误的方式去解决,所以社工必须引导他明白自己在社会和家庭中的角色从而更好的了解自己,改变自己的行为模式。
教育改造案例分析:从细节入手,助推罪犯教育转化 —— 顽危犯何某的教育转化案例
【罪犯基本情况】何某,男,1986年出生,初中文化程度,无业,四川省人。
2006年9月因犯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四年,并处罚金5000元,2009年4月21日刑满释放。
2011年6月21日因犯贩卖毒品罪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
2012年1月10日送监狱服刑改造。
【罪犯教育改造方案的制定和实施】1.犯因分析(1)个人成长史。
何某出生在一个比较贫穷的农民家庭,自小父母离异,其跟随父亲生活,其父亲因做生意,疏于对其管教,使其形成我行我素、不受约束的性格。
(2)社会经历。
何某自小父母离异,其跟随父亲生活,初中毕业后便混迹于社会,缺乏是非判断,结交上了一些社会闲杂人员,经常一起干一些违法违纪的事,最终走上犯罪的道路。
(3)个人因素。
何某只有初中文化,面对社会形形色色的诱惑,个人追求价值发生偏向,加上法律意识匮乏和对法律置若罔闻,存在侥幸心理,对自身和犯罪行为认识不清,归因不准。
2.入监改造表现何某在服刑改造期间,多次违反监规纪律,其内心充满着对监狱的不满和仇视,恶习较深,思想顽固,与他人关系紧张,经常因琐事发生矛盾,甚至发生肢体的冲突,被监狱两次给予警告处分,并被列入顽危犯进行攻坚转化。
3.心理行为表现通过使用艾森克个性测验(成人)(Epq)测试,何某属于中间性格特征,存在明显的掩饰倾向,所回答的问题欠真实,很少坦露自己的内心体验。
通过罪犯个性分测验,何某人格比较趋于外向,思维较为敏锐。
凡事较自有主见,独立性较强,不太依赖和受制于他人,也不愿意受社会舆论压力的约束,顾忌较少。
不太容易改变或放弃自己的主见,喜欢发号施令,自视清高,有较强的抱负或野心。
犯罪思维模式表现在以下少数方面:惟利是图,自私自利,侥幸心理,胆大妄为,自律不严等。
4.教育转化的难点(1)认知因素:规矩意识、法律意识淡薄,缺乏社会辨别能力,思想偏激,将多次犯罪归因于社会和他人,认为“社会对自己不公,社会对其漠视,导致自身难以生存才不得不铤而走险,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社会上老实人就吃亏多,别人挣钱没有事情,自己发财就有人针对”“自己违法犯罪完全是别人下了套”“自己服刑是因为背后没有人”等等。
缓刑犯刘某社区矫正个案案例
缓刑犯刘某社区矫正个案案例一、基本情况张某 ,男,1957年12月23日出生,高中文化程度,已婚,系长白县马鹿沟镇梨树沟村村委会副书记,家住长白县马鹿沟镇梨树沟村。
2009年秋天,长白县马鹿沟镇梨树沟村村党支部书副记张某利用职务之便虚报该村2009年野生动物毁坏农作物亩数,套取国家给该村的野生动物毁坏农作物补偿资金。
于2010年11月4日,被判贪污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四年。
二、矫正对象的社会背景资料张某出生在农村,父母都是农民,高中毕业后,张某被分配到某乡镇村委会工作,他为人实在、做事认真、脚踏实地,在工作方面发挥突出,经过多年的努力,被升为乡镇村村委会副书记职务。
张某为副书记以后,得意忘形,利用职务之便贪污公款。
三、主要问题陈述张某被判刑后,能主动到司法所接受社区矫正,并且服从管理,遵守纪律,积极参加各项公益活动及教育培训,但是他的思想压力很大,意志消沉,主要表现在:犯罪前性格性格开朗,人际关系良好,亲戚、同事、朋友都非常关心他。
犯罪后情绪低落,自我形象低、唉声叹气、失望、内疚、自卑、不能容忍挫折。
1、工作初期工作理念:司法所社区矫正工作者在与刘某初次接触后,针对刘某思想负担过重,循循善诱,正确看待其罪行,对其平等对待,帮助其顺利度过矫正期,防止重新犯罪,发掘其自身优势,协助其重塑自信,重新融入社会。
不存歧视,让其消除对社区矫正工作防御、戒备心理。
分析与诊断:张某因犯罪由一名领导干部变为囚徒,社会地位起落大,反差明显,一时间不能适应。
其次他对自己所犯罪行有一种负罪感,以一名罪犯角色接受社区矫正管理,内心恐慌。
过程:张某第一次来所报到,是因为派出所告知他要接受社区矫正管理,他自己主动来到司法所,态度很好,一再表示要认真接受社区矫正教育,遵纪守法,好好接受改造。
对于工作人员的询问和告知的有关社区矫正事宜,唯唯诺诺,惟命是从,给人一种低人一等的感觉。
工作人员意识到他内心的恐慌,以及对社区矫正工作的疑惑,没有将其作为一名犯罪分子对待,而是与其平等对话,以谈家常的形式了解其家庭情况、生活工作情况,让张某与工作人员的接触、谈话在自由轻松的气氛下进行,初步消除了张某是罪犯面受训斥、歧视的顾虑,让其感受到社区矫正工作人性化管理的模式,消除其抵触情绪,心甘情愿接受社区矫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罪犯个案管理案例一、罪犯基本信息安某某,男,40岁,离异,因故意杀人罪被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刑期自2009年7月起,身体情况较差。
二、罪犯的基本特点、改造中的优势、难点和潜力,罪犯自我认知情况(一)罪犯的基本特点1.认罪悔罪,但认为自己不是故意犯罪,法院判决过重。
2.文化水平较低,性格较为内向、自卑,为人比较计较,和同犯常为写小事争吵,对改造中一些不公平的事很在意,情绪容易激动。
3.该犯入狱后曾因胃出血住院治疗,身体一直不好,多次申请调到老弱病残监区养病。
(二)改造中的优势1.纪律意识强,服从管理,遵守监规,入狱后未因违规受到过处分。
2.服从工作安排,虽然身体不适,但每月仍能完成劳动任务。
3.该犯十分重感情,自诉自己和妻子原都在外打工,收入不错,小孩生活条件较好,现在妻离子散,儿子生活都没着落,自己不能照顾好儿子,感觉很伤心,对儿子十分牵挂,可以从帮助该犯儿子入手,对该犯进行感化。
(三)改造中的难点1.该犯对判决不服,认为自己砍死妻子情人陆某是事出有因,妻子不忠在先,且陆某先对其拳打脚踢,自己是正当防卫,才把对方砍死,应该算防卫过当,从与其个别谈话中可感觉出仇视法院、仇视社会的扭曲心态。
2.刑期长,死缓刚改判无期,常感叹很难活到出去,对前途感到悲观失望,有亲生厌世思想。
3.该犯体质较差,又因病住过院,冬天常穿两件棉衣还不觉得暖,自认为符合老弱病残犯的条件,多次申请调老弱病残犯监区改造,不安于现状。
4.家庭经济困难,家人无力给其汇款加菜,狱内生活比较清苦。
(四)改造中的潜力利用该犯对儿子的感情和牵挂,通过监狱的“帮扶行动”,让其儿子来监探视,同时联系爱心企业和个人对其儿子的生活和学习进行资助,解决该犯后顾之忧,缓解该犯的心理压力,使其能安心改造,同时可以藉此转变该犯对社会的仇视心态和对思想改造的抵触。
(五)罪犯的自我认知情况该犯原和妻子在外打工,因妻子与他人有染,商量离婚及财产分配问题不合,一怒之下持刀将妻子脚砍伤,将其妻情人陆某砍死。
该犯与妻子育有一子一女,女儿14岁;儿子9岁。
入监后该犯与妻子离婚,妻子带大女儿回娘家生活,儿子跟随该犯妹妹生活,自诉妻子对儿子不闻不问,也不给抚养费。
自己家里很穷,家里只有80岁的老母亲,父亲和两个哥哥都已去世,两个妹妹出嫁后也很困难,儿子跟大妹生活,大妹夫是残疾人,家里也有小孩,担心儿子不能得到很好的照顾。
自己和妻子原都在外打工收入较高,小孩生活条件都不错,现在妻离子散,儿子生活都没着落,自己不能照顾好儿子,感觉很伤心,对儿子十分牵挂。
自己现在坐牢,体质较差,又没有钱加菜,面对漫长刑期,感觉很难坚持,对所犯罪行感觉很后悔,表示自己会努力改造,洗刷罪恶,也希望有社会爱心人士能在生活和教育方面帮助其儿子,使其能够健康成长。
三、罪犯服刑改造计划该犯为死缓罪犯,刑期较长,现根据该犯特点,结合监狱改造工作实际,经该犯认可,为其制定下列服刑改造计划:(一)近期计划(时间段为6个月内)1.督促该犯严格遵守各项监规纪律,认真参加“三课”学习,积极参加生产劳动,学习生产技能,完成劳动任务。
2.牢固树立身份意识,尊重警官、服从管教,讲究文明礼貌,团结同犯。
3.调整心态,尽快适应监狱改造环境。
4.通过对其儿子的帮助,解决该犯的后顾之忧,缓解该犯心理压力,使其能安心改造。
5.根据该犯病情,合理安排其到卫生所、新康医院复查及治疗,在生活上对该犯区别对待。
6.个案小组成员及承包警察多找该犯个别谈话教育,加强沟通,注意倾听该犯心声,帮助其克服自卑心理,改变易冲动的个性,树立改造信心,增强受挫能力,消除或降低焦虑水平,及时对其进行心理疏导和宣泄,肯定其积极方面,鼓励其多参加集体活动。
(二)中期计划(时间段为半年至改判有期徒刑后)1.给该犯讲解刑法对于故意杀人罪的认定和量刑幅度如何确定,以及监狱的减刑政策,对该犯进行引导。
2.通过无期的改判,帮助该犯鼓起生活下去的勇气,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3.在经济上给予该犯适当困难补助,同时鼓励该犯努力劳动,争取获得更多的劳动报酬来改善生活。
(三)较长期计划(时间段为改判有期徒刑后至刑满释放)1.改判有期徒刑后,帮助该犯树立改造目标,激发动力,争取超额完成劳动任务,多获奖励分,早日减刑回归社会。
2.通过思想教育,使该犯认识到要告别旧我,认清并改掉自身陋习和错误思想,用辛勤劳动汗水洗刷心灵的污垢,走向新生。
3.督促该犯提高自身素养,培养健康心理,多学习法律知识和新技能,化解对法院和社会的仇恨,把刑期当学期,等重返社会后,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四、对罪犯服刑改造计划的具体实施情况(一)个案小组首先对该犯进行心理测试1.RW检测,以下是检测报告:4.心理测试分析:(1)依据RW检测,总分为54分,总体相对稳定,其中心理和生理状态、自然状态处于危险区。
(2)依据90项症状清单测试报告,总分为221分,所有因子均呈阳性。
(3)依据个性分测验报告,显示该犯思维略显迟钝,焦虑感较强,暴力倾向较强,有很强的变态心理倾向,犯罪思维程度严重,表露出轻生思想,可能存在未检出的抑郁情绪。
(4)比较固执己见,改造难度大,可能具有较高的人身危险性,尤其在面临冲突事件或存在潜在隐患时,可能具有较高较深的主观恶性和反社会意识,加强预防监控与矫正力度。
(二)根据对该犯的分析,结合罪犯改造计划制定具体措施并组织实施。
1.第一阶段(时间为6个月内)确立以改造人为宗旨的理念,消除对立情绪,达到沟通互动的目的。
罪犯所处的环境决定了他的思维和价值取向,从心理测试可以看出该犯存在着对法律、社会的抵触情绪,这种情绪如果不消除,任何教育都难以渗透进去。
方法一: 关心该犯的病情,用行动感化该犯。
该犯目前虽无大病,但胃溃疡、胃出血病史导致其营养吸收不好,冬天常感觉全身发冷,身体易劳累。
监区根据其身体情况,合理安排就诊的同时,在生活上也给予该犯优待,批准其在冬天每周洗三次热水澡,并多发了一套棉被和盖被给他使用;对其在生活上的需求也在制度允许的范围内尽量给予满足。
方法二:我们运用倾听法提示他谈家庭,谈社会经历,并表示出必要的同情和关心。
愿意倾诉是沟通的开始,我们在这一阶段没有对其错误观点做过多的批评,而是以倾听他的想法为主,经过几次交谈,逐渐了解到该犯是如何一时冲动走上了犯罪的道路,以及对家人的牵挂和愧疚,谈到入监后监狱的严格管理让其很不适应,联想到漫长的刑期和困窘的经济条件,心情十分压抑,久而久之性格变得易激动,对什么事都斤斤计较,吃不得亏;然后,我们和该犯开始相互交流,对其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用政策进行教育,用真情进行感化,该犯感谢警官的关心,认识到警官的工作不是为了私利,而是在帮助他、拯救他。
经过多次接触,该犯理解了警官的良苦用心,建立了对警察的信任,树立了积极改造才有出路的思想。
方法三:通过监狱的“帮扶行动”为其儿子的学习和生活提供帮助,解决其后顾之忧,达到感化该犯的目的。
通过监狱的安排及该犯的同意,某电视台《法制最前线》栏目组制作了一期关于该犯的警示节目,来监采访该犯并到该犯老家进行家访,同时呼吁社会爱心企业和人士对该犯儿子进行帮扶。
节目播出后,随即有企业愿意提供助学金进行资助,为该犯解决了实际困难。
通过个案小组成员的努力,该犯增强了对管教民警的信任,表示要安心改造,争取早日回归社会报答好心人。
2.第二阶段(时间为6个月以上)方法一:运用教育学原理消除其自卑心理,达到增强改造信心的目的。
自卑是人内心的一种自我贬抑意识。
特别是生活在困难家庭的罪犯,经常受到挫折、打击,对人生态度消极,缺乏自信心和内动力。
教育学中的赏识教育主要是运用人的尊重需求,采用必要的形式对其进行肯定,帮助树立自信心,激发积极向上的潜意识。
自卑往往和自暴自弃相联系,而自暴自弃是因为希望彻底破灭,自暴自弃的结果就是自我放任,自我堕落。
心理学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受到激励而产生的。
对该犯,我们肯定他的存在价值,发现他值得肯定的方面,激发他转变消极的人生态度,有了进步就表扬,哪怕是微不足道的进步。
一段时间后,该犯话语、笑容明显增多,自卑心理得到缓解,自信心有所增加;然后,我们为他规划改造蓝图,肯定他还是能够改正恶习,重新做人,只是需要一个过程,教育他路不怕远,只要不停下脚步,总有到达新生彼岸的一天。
该犯对人生产生了一些积极的看法。
经过一段时间的转化,该犯建立起了比较积极的人生态度,我们再接再厉,对该犯开展经常性的人生观教育,肯定其优点,指出其问题,教育他要正视困难,克服困难,使他明白人的一生,就是与困难争斗的过程,没有困难,就没有人生,只要经过不断的努力,就能够获得成功,努力的人是不会失败的。
方法二、进行法律知识专项教育和心理辅导,消除其仇视社会心态。
个案小组成员给该犯讲解刑法对于故意杀人罪的认定和量刑幅度如何确定,以及监狱的减刑政策,对该犯进行引导,使其看到希望。
同时安排该犯进行心理咨询,帮助其培养健康心理。
五、对罪犯服刑改造过程进行总结的情况(一)改造的成果罪犯安某某总体上能配合警察进行个别矫治工作,通过一年多的专项矫治,该犯的改造态度大有转变,对法院和社会的仇视、敌对心态得到纠正,在控制情绪方面有一定的进步,坚定了改造信心,每月均能超额完成劳动任务,12年全年得到40多分奖励分,获评为监狱级改造积极分子。
(二)存在的问题1.该犯因文化水平偏低,在法律知识和劳动技能的学习上有困难。
2.人际关系方面,该犯近一年内基本能做到和同犯和谐相处,但仍改不了斤斤计较和睚眦必报的毛病,常为一些鸡皮蒜毛的小事和同犯争吵。
3.该犯因家庭贫困,常被同犯看不起,自卑心理虽有缓解,但一时还难以消除。
六、对个案管理工作小结1.罪犯安某某刑期长,家庭因犯罪致贫,儿女学习、生活无着落,自身在狱内也缺少家庭关心,性格内向,自卑心理严重,对政府和社会持仇视和敌对心态,对思想改造抵触,对前途感到悲观失望,有轻生倾向。
这一类型的罪犯在监狱中十分常见,选择该犯作为矫治对象有特殊意义,对该犯的成功矫治,为改造这一类型的罪犯提供了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2.对该犯的矫治,我们采用了多名警察负责一名罪犯的“小组模式”,并借助了监狱相关业务科室和社会的力量。
小组成员里包括监区、分监区领导和监区管教,也包括有获心理咨询师证和法学专业的警察,合理制定矫治方案,完善矫治措施,确保对该犯进行长期不间断的教育引导,对该犯的合理诉求及时给予解决,同时为使该犯小孩能得到社会资助,多次向监狱反映情况,向社会媒体积极争取采访和曝光的机会。
也正因为个案小组全体成员的努力,该犯对国家对社会的仇视心态得到转变,变成了感激、感恩的心态。
3.对罪犯取得的成绩,要肯定进步,不吝啬表扬。
对自卑心理严重的罪犯,警官的表扬是最好的治疗矫治方法,通过表扬,不但能使心情愉快,更有助于其保持优良习惯,树立信心,在同犯中抬得起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