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于漪老师先进事迹材料
2024年学习于漪老师先进事迹心得体会样本(3篇)
2024年学习于漪老师先进事迹心得体会样本学校组织学习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于漪的先进事迹,于漪老师,上海市杨浦高级中学名誉校长、语文特级教师,在教育的田野里耕耘了整整____年。
____岁的她,从教近____年,退休近____年,丝毫没有停止过追求理想教育的步伐,仍在以各种方式,尽自己的最大能力影响教育、影响教师、影响学生。
于漪老师有一句名言“如果只是教书,那么你就是教书匠、知识的二传手。
不能忘记教书的目的是育人,这是大目标”。
她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事迹,是我学习的楷模。
我将在这些先进教师先进事迹启迪和鼓舞下,树立正确荣辱观,努力增强“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书育人”的教师使命感,不断强化作为一名教师的责任心。
我们应当学习于漪老师以学生为动力,以育人为首的精神。
对工作必须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
老师必须具有足够的耐心和责任心,不仅要规范学生的行为,更要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对每一个学生都要进行有针对性地教育。
时时处处观察学生,了解学生,对出现的问题及时指导解决。
从自己身边的小事做起,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必须努力做到。
时时以"爱心、耐心、细心",去关心每一位学生,热爱每一个学生是我们的责任,教育学生是我们的神圣事业。
对学生我们既要爱又要严,时刻把学生放在第一位,是作为一名老师必需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通过学习于教师的事迹,我进一步体会到,教师必须做到尊重、理解、信任、鼓励学生。
在教育教学中,尊重学生,是我们老师必备的道德要求,尊重学生的人格,友好的对待他们,理解和信任他们,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多和他们交流,多鼓励和表扬他们,要尊重他们,宽容他们的过失,当学生有不足时,多给予激励和赞美,对学生精心呵护,尊重学生人格,善待、宽容、理解每一个学生,让他们感觉到在学校里比在家里的还要幸福的多,感受到学校生活的开心和幸福。
教师必须有高尚的品德。
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是培养、塑造新一代,自己的道德品质将直接影响下一代的成长。
2024年学习于漪老师先进事迹心得体会样本(三篇)
2024年学习于漪老师先进事迹心得体会样本学校组织了对全国教育典范于漪老师的先进事迹的学习。
于漪老师,身为上海市杨浦高级中学的名誉校长及语文特级教师,已在教育领域辛勤耕耘了整整数十年。
尽管已届高龄,历经近数十年的教学生涯和近数十年的退休时光,她始终未曾停止追求理想教育的步伐,持续以各种方式影响着教育、教师和学生。
于漪老师曾言:“仅是传授知识,你仅是教书匠、信息的传递者。
切勿忘记教育的目的是育人,这是核心目标。
”她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了非凡的成就,成为我们学习的典范。
我将深受这些先进教师事迹的启发和激励,坚定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竭力提升“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书育人”的教师使命感,不断强化身为教师的责任感。
我们应效仿于漪老师,秉持以学生为本,以育人为先的精神。
对待工作,需具备强烈的敬业精神和责任感。
教师需具备足够的耐心和责任感,不仅要规范学生行为,更要洞察学生思想,对每个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
时刻关注学生,理解他们,对出现的问题及时指导解决。
从自身做起,要求他人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
始终以“爱心、耐心、细心”对待每一位学生,热爱每一位学生是我们的职责,教育学生是我们的崇高使命。
既要爱护学生,又要严格要求,始终把学生放在首位,这是每位教师应有的责任和义务。
通过学习于老师的经历,我更深刻地认识到,尊重、理解、信任和激励学生是教育的基石。
在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是教师的基本道德要求,尊重他们的个性,以友善的态度对待他们,理解和信任他们,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多与他们交流,多给予肯定和赞扬,尊重他们,宽容他们的失误,用激励和赞美来培养他们,使他们在学校中感受到比家中更多的幸福,体验到学校生活的快乐和满足。
教师必须具备高尚的品德。
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在于塑造新一代,自身的道德品质直接影响着学生的人格成长。
在教育活动中,教师既要传授丰富的科学知识,又要以自己的高尚人格影响学生,感化学生,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成长。
因此,教师必须具备高尚的思想境界,纯洁美好的心灵。
于漪老师先进事迹
于漪老师先进事迹于漪,女,汉族, 87岁,中共党员,上海市杨浦高级中学名誉校长,特级教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22岁开始她的教育生涯,六十多年来,无私奉献、执着探索,不断从经验与感悟走向理性与科学,着力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立体化施教,全方位育人,具有独特的教学风格。
注重培养青年教师,做好传帮带。
她的教育理念、教育实践、教学改革等在全国产生了重大影响,为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作出了重要贡献。
她先后荣获上海市中小学优秀校长、上海市优秀共产党员、上海市优秀教育工作者、上海市教育战线先进工作者、教育督导先进工作者、全国“三八”红旗手、“五讲四美为人师表”优秀教师、全国先进工作者,两次被评为上海市教育战线先进工作者、四次获上海市劳动模范称号、五次获上海市“三八”红旗手称号,首批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任全国语言学会理事、全国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副理事长、上海市教学研究会会长等。
历任第七、八、九届市人大常委,教科文卫委员会委员、副主任委员。
在半个世纪多的教育生涯、艰苦探索中,于漪没有一天停止过对教育的探索,不断从经验与感悟走向理性与科学。
她一直扎根在上海基础教育的最前沿,牢记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忠诚党的教育事业,身体力行,始终不渝,以高尚的师德修养、精湛的育人艺术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塑造了一位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的光辉的人民教师形象。
她的教育理念、教育实践、教学改革等成为“一面鲜明的旗帜”,在全国产生了重大影响,为推动全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育人是一代师表,教改是一面旗帜。
”教育部原副部长、国家总督学柳斌同志对于漪老师的评价,概括了她平凡而又杰出的人生。
一、高尚的师德风范,成为德育工作者的楷模教书育人,以人为本。
于漪认为,教育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接班人和建设者,学校的一切工作都要围绕德育工作来展开, 德智体美,以德为先,教师的责任不仅在授业,首先是“传道”。
她的教育实践始终贯穿了这一理念,通过几十年来不懈努力,于漪成为语文教学改革的引领人。
于漪的教育故事
于漪的教育故事于漪老师,那可是教育界的传奇人物啊!她就像一盏明灯,照亮了无数学生的前程。
她对教育的那份执着和热爱,真的让人佩服得五体投地。
就好像一位辛勤的园丁,精心呵护着每一株幼苗,盼望着它们茁壮成长。
于漪老师的课堂那可不是一般的课堂,那简直就是知识的乐园!她能用最生动有趣的方式,把那些看似枯燥的知识变得活灵活现。
比如说讲解一篇课文,她能把里面的人物、情节讲得就像在你眼前发生一样。
这就好比一个厉害的魔术师,能把平淡无奇的东西变得神奇无比。
她对学生的关心也是无微不至。
哪个学生有点小情绪,她一眼就能看出来,然后像妈妈一样去开导。
这就跟你心情不好的时候,有个知心朋友能懂你、安慰你一样。
她不会因为学生成绩不好就嫌弃,而是努力去挖掘每个学生的闪光点。
这不就像是在一堆沙子里找金子,需要耐心和细心。
想想我们自己的学习生涯中,要是能多遇到几个像于漪老师这样的好老师,那该多幸福啊!她用自己的行动告诉我们,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一种爱的传递。
于漪老师的教育理念也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
她强调要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而不是仅仅盯着分数。
这就好像建房子,不能只看外表漂亮,还要看根基打得牢不牢。
她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让他们能够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应对各种挑战。
这多像给学生装上了一对翅膀,让他们能够自由翱翔在天空。
我们这些后来者,真应该好好向于漪老师学习。
学习她的敬业精神,学习她的教育方法,学习她对学生的那份爱。
难道我们不应该这样做吗?如果我们都能像于漪老师那样用心去教育学生,那我们的教育事业肯定会更上一层楼啊!于漪老师的故事就像一本永远翻不完的书,每一页都充满了智慧和感动。
她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榜样,也是我们前进道路上的指明灯。
让我们沿着她的足迹,继续为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吧!难道还有比这更有意义的事情吗?我相信,只要我们努力,我们也能成为像于漪老师那样优秀的教育者,为学生们带来希望和光明!。
2024年学习于漪老师先进事迹心得体会范例(二篇)
2024年学习于漪老师先进事迹心得体会范例这段时间学校组织学习了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于漪老师的先进事迹,于漪老师,上海市杨浦高级中学名誉校长、语文特级教师,在教育的田野里耕耘了整整____多年。
____岁的她,从教近____多年,退休近____年,丝毫没有停止过追求理想教育的步伐,仍在以各种方式,尽自己的最大能力影响教育、影响教师、影响学生。
于漪老师有一句名言“如果只是教书,那么你就是教书匠、知识的二传手。
不能忘记教书的目的是育人,这是大目标”。
她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事迹,是我学习的楷模。
我将在她的先进事迹启迪和鼓舞下,树立正确荣辱观,努力增强“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书育人”的教师使命感,不断强化作为一名教师的责任心。
以下是我学习的点滴收获,与大家分享。
1.高尚的人格魅力“智如泉涌,形可以为表仪者”可以为人师。
于漪老师始终把这句话当作自己事业追求的最高境界。
她认为作为人师不仅要有渊博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有着健全的高尚的人格。
于是,鲁迅、闻一多等德才兼备的大师们就成了于漪老师心中的楷模。
她在自己的教育事业上以这些大师为榜样,一步步向前攀登,不断向自己挑战,不断超越着自己。
为了随时随地能清醒地认识自己,于漪老师心中长存两把尺子,一把尺子是量别人的长处,一把尺子是量自己的不足。
用第一把尺子于漪老师量出了自己所有同事的优点和长处,她如饥似渴的汲取着这些养分,不断的博采众长。
这一点需要有多么谦逊的品格才能做到啊,于漪老师做到了。
她用第二把尺子不断地找出了自己的不足。
于漪老师每上完一节课都会随时记录下自己在教学中的不足之处,这是需要多么惊人的毅力呀。
这正应验了那句话“细节决定成败”。
正因为于漪老师把这个细节做好了,日久天长,这些教学中的不足成了于漪老师教学中一面很好的镜子,从这面镜子中,照出了自己的工作中的不足,从而在以后的前进道路上,少走了很多的不必要的弯路。
2.永不满足的工作精神于漪老师曾经说过:“满足意味着结束”。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于漪先进事迹[修改版]
第一篇: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于漪先进事迹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于漪同志先进事迹于漪,1929年2月7日出生,196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78年被首批评为语文特级教师。
自从1951年复旦大学教育系本科毕业分配到中学任教,她先后荣获上海市中小学优秀校长、上海市优秀共产党员、上海市优秀教育工作者、上海市教育战线先进工作者、教育督导先进工作者、全国“三八”红旗手、“五讲四美为人师表”优秀教师、全国先进工作者,两次被评为上海市教育战线先进工作者、四次获上海市劳动模范称号、五次获上海市“三八”红旗手称号,首批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任全国语言学会理事、全国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副理事长、上海市教师学研究会会长等。
历任第七、八、九届市人大常委,教科文卫委员会委员、副主任委员。
五十九年的教育生涯,五十九年的艰苦探索,于漪没有一天停止过对教育的探索,不断从经验与感悟走向理性与科学。
她一直扎根在上海基础教育的最前沿,牢记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忠诚党的教育事业,身体力行,始终不渝,以高尚的师德修养、精湛的育人艺术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塑造了一位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的光辉的人民教师形象。
她的教育理念、教育实践、教学改革等成为“一面鲜明的旗帜”,在全国产生了重大影响,为推动全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育人是一代师表,教改是一面旗帜。
”教育部原副部长、国家总督学柳斌同志对于漪老师的评价,概括了她平凡而又杰出的人生。
一、高尚的师德风范,成为德育工作者的楷模教书育人,以人为本。
于漪认为,教育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接班人和建设者,学校的一切工作都要围绕德育工作来展开, 德智体美,以德为先,教师的责任不仅在授业,首先是“传道”。
59年的教育实践始终贯穿了这一理念,通过几十年来不懈努力,于漪成为语文教学改革的引领人。
成为语文教育改革的典范。
在她的教学生涯中开了近2000节公开课,凡是观摩过于老师上课的学生和同行,无不为她的蕴德育于语文之中的教学艺术所吸引、所折服,“是一种优美的享受”。
2024年学习于漪老师先进事迹心得体会范例(五篇)
2024年学习于漪老师先进事迹心得体会范例在近期,学校组织了对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于漪老师先进事迹的学习活动。
于漪老师,作为上海市杨浦高级中学的名誉校长及语文特级教师,在教育领域辛勤耕耘了长达数十年之久。
即便年事已高,且已从教及退休多年,她仍未曾停歇对理想教育的追求,以多种方式持续为教育事业、教师团队及学生群体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于漪老师曾言:“教书的目的不仅在于传授知识,更在于育人,这是教育的终极目标。
”她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了非凡的业绩,成为我们学习的榜样。
在于漪老师先进事迹的启发与激励下,我将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努力增强“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书育人”的教师使命感,并持续强化作为教师的责任感。
以下是我从这次学习中的几点收获,与大家分享:1. 高尚的人格魅力于漪老师将“智如泉涌,形可以为表仪者”作为自己事业追求的最高标准。
她认为,作为教育者,不仅应具备渊博的知识,更应具备高尚的人格。
她以鲁迅、闻一多等德才兼备的大师为榜样,持续在教育事业上攀登高峰,不断挑战自我,超越自我。
她时刻保持两把尺子,一把用于衡量他人的长处,一把用于审视自身的不足,从而不断汲取他人的优点,同时不断自我反省,提升自我。
2. 永不满足的工作精神于漪老师坚信“满足意味着结束”。
在她的职业生涯中,从未有过满足。
她对自己的课程始终抱有更高的期望,不断学习周围老师的优点,不断完善自己。
她的两千多节课,是怀着谦虚的心态去学习的;她的两三千字作文评语,是怀着对孩子的热爱去完成的。
正是因为这种不满足的精神,她才能在人格、思想、境界及感情等方面持续完善与提升。
3. 丰厚的文化底蕴于漪老师的教学风格独特,每一节课都如同一幕美丽的人文景观。
这背后,是她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几十年如一日对教育知识的追求与积累。
她的讲话引经据典,让人感受到深厚的文化功底。
她认为,作为教育者,需要广泛学习,拓展视野,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她不断汲取多领域知识,包括物理学、美术学等,以丰富自己的文化底蕴。
新时代教书育人楷模先进事迹
新时代教书育人楷模先进事迹新时代教书育人楷模先进事迹4篇第一篇: 新时代教书育人楷模先进事迹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于漪老师先进事迹介绍于漪,上海市杨浦高级中学名誉校长,我国第一批语文特级教师。
在讲台上挥洒数十年,立体化施教,全方位育人,深受学生爱戴,形成了闪烁着智慧与人格魅力的教学风格与教育思想,影响巨大,享誉全国。
曾任上海市第二师范学校校长,一身正气,一心为公,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小学教师。
肩负上海5届市人民代表、3届市人大常委、2届教科文卫副主任委员重任,在25年代表生涯中,广泛调研、监督,为教育大声疾呼,促进教育立法,健全教育的保障机制。
81岁高龄仍执著于对理想教育的追求,凭借信仰与激情、坚守与超越,成为一代师者楷模。
语文教育家张志公先生,曾形容于漪教书教得“着了魔”。
熟悉她的学生则说,于漪老师对教育有着“宗教般的虔诚”。
从教近60年,退休近20年,于漪丝毫没有停止过追寻理想教育的步伐。
如今已81岁的她仍在以各种方式,尽自己的最大能力,影响教育、影响教师、影响学生。
早年的学生退休了,来看望年迈的老师,却发现她活力四射,竟比自己都显得年轻。
2010年教师节,荣誉等身的于漪被评为“全国教书育人楷模”。
“很多年以来,在人们的心目中,于漪根本就已经是‘教书育人’的代名词。
”一位仰慕于漪的年轻教师在博客里这样写,代表了相当一部分教师的心声。
与此同时,对于许多年轻教师来说,虽然于漪是一个让他们仰视与敬佩的名字,但在他们看来,于漪显然早已属于过去的“那一代”——只知奉献,近乎完美。
当荣誉纷至沓来,当报道连篇累牍,当于漪越来越多地被置于聚光灯下,这个时代的人们不见得真正理解她,而有的人甚至尚未了解就选择了疏离。
2010年9月,记者走近于漪,试图通过她的亲身讲述,还原一个矗立多年且“被标签化”了的教育偶像,一个作为普通教师的于漪。
人淡如菊简约的家饰、简朴的衣着,围绕于漪的一切,连同她本人,都显得简单、素净。
唯有笑起来满脸的皱纹,似绽开的秋菊。
于漪师德事迹材料
于漪师德事迹材料
于漪(1913年-1987年),是中国教育家和教育改革家,被尊
称为“于漪师德楷模”。
她以高尚的师德和卓越的教育理念和实践而闻名,对中国教育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于漪曾在上海交通大学文科学习,后来赴英国留学,在伦敦大学接受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培训。
回国后,她先后在上海中国女子高级中学、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等学校任教。
由于她深入研究教育学,结合教育实践,她提出了一系列独特的教育理念和方法。
首先,于漪强调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
她认为教育的目标应当是培养人的整体发展,而不仅仅是传授知识。
她注重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课堂和校园活动,培养他们的领导才能和社交能力。
其次,于漪重视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她鼓励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倡导真诚、正直和公正等美德。
她强调学校应该是道德教育和品德培养的重要场所,而不仅仅是知识传授的地方。
此外,于漪注重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师德建设。
她认为作为教育工作者,教师不仅需要掌握丰富的教育知识和教学方法,还需要具备正确的教育态度和师德操守。
她提倡教师要以身作则,做学生的榜样,注重和学生的沟通和互动,从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于漪的教育思想和实践受到了广泛的赞誉和传承。
她在中国教育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她的师德事迹也成为众多教育工作者的榜样和学习对象。
她用自己的教育智慧和实践经验,为中国的教育事业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于漪教育故事
于漪教育故事于漪老师,那可是教育界的传奇人物啊!她就像一盏明灯,照亮了无数学生的前程。
她对教育的那份执着和热爱,真的让人敬佩不已。
就好比一位执着的工匠,精心雕琢着每一块璞玉,把学生们都打磨成闪闪发光的宝贝。
于漪老师的课堂,那可不是一般的课堂。
那简直就是知识的乐园,学生们在里面尽情地吸收着养分,快乐地成长着。
她用生动有趣的讲解,让那些枯燥的知识瞬间变得鲜活起来,就像给黑白的画涂上了鲜艳的色彩。
她对学生的关心也是无微不至。
她能看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哪怕是再小的优点,她也会像发现宝藏一样欣喜。
她会鼓励那些胆小的学生勇敢地迈出第一步,就像给他们注入了勇气的力量。
想想看,如果我们身边的老师都能像于漪老师这样,那该多好啊!教育不就变得更加美好了吗?我们的孩子不就能在更加温暖和关爱的环境中成长了吗?于漪老师的教育理念也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
她强调要全面培养学生,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培养他们的品德和能力。
这就像是建房子,不仅要把房子建得高大漂亮,还要让它坚固耐用。
她还注重启发式教学,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探索。
这就像给学生一把钥匙,让他们自己去打开知识的大门,而不是直接把知识硬塞给他们。
再看看现在有些老师,只注重成绩,忽略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这怎么行呢?学生可不是学习的机器啊!他们需要关爱,需要引导,需要像于漪老师这样的好老师。
于漪老师的故事告诉我们,教育是一项伟大的事业,需要我们用心去做。
我们不能只是敷衍了事,而要像于漪老师那样,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中去。
我们每个人都可能成为学生生命中的重要人物,我们的一句话、一个举动,都可能对他们产生深远的影响。
我们难道不应该向于漪老师学习,努力成为那个能给学生带来积极影响的人吗?教育是未来的希望,我们不能让这份希望破灭。
让我们都以于漪老师为榜样,为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吧!让我们的教育变得更加美好,让我们的学生都能茁壮成长!这难道不是我们应该努力去做的吗?。
2024年学习于漪老师先进事迹心得体会范例(2篇)
2024年学习于漪老师先进事迹心得体会范例学校组织学习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于漪的先进事迹,于漪老师,上海市杨浦高级中学名誉校长、语文特级教师,在教育的田野里耕耘了整整____年。
____岁的她,从教近____年,退休近____年,丝毫没有停止过追求理想教育的步伐,仍在以各种方式,尽自己的最大能力影响教育、影响教师、影响学生。
于漪老师有一句名言“如果只是教书,那么你就是教书匠、知识的二传手。
不能忘记教书的目的是育人,这是大目标”。
她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事迹,是我学习的楷模。
我将在这些先进教师先进事迹启迪和鼓舞下,树立正确荣辱观,努力增强“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书育人”的教师使命感,不断强化作为一名教师的责任心。
我们应当学习于漪老师以学生为动力,以育人为首的精神。
对工作必须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
老师必须具有足够的耐心和责任心,不仅要规范学生的行为,更要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对每一个学生都要进行有针对性地教育。
时时处处观察学生,了解学生,对出现的问题及时指导解决。
从自己身边的小事做起,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必须努力做到。
时时以"爱心、耐心、细心",去关心每一位学生,热爱每一个学生是我们的责任,教育学生是我们的神圣事业。
对学生我们既要爱又要严,时刻把学生放在第一位,是作为一名老师必需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通过学习于教师的事迹,我进一步体会到,教师必须做到尊重、理解、信任、鼓励学生。
在教育教学中,尊重学生,是我们老师必备的道德要求,尊重学生的人格,友好的对待他们,理解和信任他们,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多和他们交流,多鼓励和表扬他们,要尊重他们,宽容他们的过失,当学生有不足时,多给予激励和赞美,对学生精心呵护,尊重学生人格,善待、宽容、理解每一个学生,让他们感觉到在学校里比在家里的还要幸福的多,感受到学校生活的开心和幸福。
教师必须有高尚的品德。
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是培养、塑造新一代,自己的道德品质将直接影响下一代的成长。
2023年师德典型先进事迹于漪师德典型先进事迹钟阳(七篇)
师德典型先进事迹于漪师德典型先进事迹钟阳篇一付老师拥有高尚的师德。
教学思想端正,工作态度好。
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向老教师请教,结合本校的实际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勤勤恳恳,兢兢业业。
在教学实践中,她敬业意识强,奉献精神好,课改劲头足,教学成绩优,能潜心研究中学语文教学,在教中研,研中改,教研相长,积极实践“新课程”标准,积极参加各种教研活动,承担各类教学公开课,参与旗市两级有效课题组研究,受到同校教师的一致好评。
每学期都能按要求认真制订好教育教学工作计划,根据学生的个性,采取不同的方法,注意尽到一个教师应有的职责。
课外经常开展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的活动,对后进生和差生进行耐心、细致的辅导工作。
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及时批改作业,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想尽一切办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每年统考都能名列前茅。
“我最喜欢上付老师的语文课”。
在历年的学生问卷调查中,我们经常会读到许多这样的答卷。
付老师班的学生,经过三年的语文学习,都能熟背上百篇古诗文,阅读十多部名著,创作出有序有物有思想的小文章来。
多年来,付老师一直谨记陶行知先生的名言:“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里有爱迪生。
”她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体现了用一颗“爱心”去塑造学生的心灵,用“大手”去挽回学生生活中的不良习惯,用“人格”去淘冶学生的思想情操,用“耐心”去引导学生的进步。
因此,她在教书的同时没有忘记去育人,她时刻关注着每一位学生的健康成长。
自从20xx年担任班主任以来,她对学生的关爱更加细微。
尤其是对一些后进生,她从不放弃,做到平等公正地对待,做他们的良师益友。
20xx年的冬天,她班的一位学生辍学,因为他家居住偏僻,交通不便,所以付老师只好打车去家访.才得知他因父母离异,妈妈走了不要他,爸爸整天喝大酒不干活,只有奶奶管他,可是奶奶也岁数大了,无力管他了,付老师望着他家低矮破旧的草房,用泥巴糊的黑黑的墙壁,走上前去拉着他说:“走,跟老师走,老师管你。
2024年学习于漪老师先进事迹心得体会模版(四篇)
2024年学习于漪老师先进事迹心得体会模版在九月的某日下午,我们共同学习了于漪老师的卓越贡献,她的事迹对我产生了深远影响。
特别是这样的叙述,让我对她深感敬佩:“她是____、____所颁发的____改革先锋称号中唯一来自基础教育领域的代表,撰写了超过____万字的论文专著,教授了将近____节公开课。
”“唯一”、“____多万”、“近____节”这三个数字生动地体现了她对教育事业的执着与敬业。
以下是我从中汲取的几点启示:一、坚定教育信念于漪老师坚信“师爱超越亲子之爱”。
她的教育生涯充满了对学生的无私关爱,她将一生的青春献给了教育事业,教导我们年轻一代如何“一生致力于教书,一生致力于学习如何教书”。
这使我深刻理解到“三尺人生”的非凡意义,即使范围有限,但其价值无比伟大。
我虽无法完全达到于老师的奉献境界,但我会坚定地“坚守三尺讲台”,热爱我的教育工作,关心我的学生,用爱照亮教学之路。
教育是需要我们全心投入的事业,要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去教育和关爱学生,这样不仅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成果,也能在工作中体验到幸福感。
二、深入学生内心爱迪生曾说:“教育对于心灵的影响,就如同雕刻之于大理石。
”我曾遇到一个在课堂上常分心、课后作业质量低下的男生。
尽管我多次尝试与他沟通,但收效甚微。
然而,有一天他的表现让我眼前一亮。
在一次提问中,他是全班唯一能回答问题的学生,我意识到他并非不听讲,只是需要更多的时间去理解和吸收知识,容易被周围环境分散注意力。
我开始耐心引导他,他的进步显著。
这使我认识到,教育需要耐心、关注和等待,每个孩子都是一朵花,只是绽放的时间不同,我们需要静待花开。
同时,了解学生的兴趣,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和生活上的困难,也能促进师生关系的和谐。
三、持续专业发展要成为一名杰出的教师,我们必须不断学习,反思和钻研,提升专业素养和能力。
要做到“心中有书”,就要深入研究教材和课程标准,对教学要求有透彻的理解,这样在课堂上才能游刃有余。
人民教育家于漪事迹材料的总结
学习人民教育家于漪事迹总结
于漪是中国著名的教育家,她以她在教育领域的卓越贡献而闻名于世。
她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教育家,还是一位女性先驱和社会活动家。
以下是对于于漪事迹的总结:
于漪生于1878年,早年接受了传统的中国文化教育,但她的父亲很早就认识到了教育的重要性,并支持她接受现代教育。
于漪于1898年考入顺天女子师范学校,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批受过现代教育的女性之一。
1901年,于漪考入美国康奈尔大学,在那里她学习了教育学、心理学和社会学,并于1905年获得学士学位。
在美国期间,她深刻地感受到了现代教育的力量,认识到教育是改变国家和社会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回到中国后,于漪投身于教育事业。
她的教育理念是“以人为本、因材施教”,主张教育应该以培养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实行个性化教育。
于漪在教育领域的贡献非常广泛。
她创建了多所学校,包括北京女子师范学校、北京妇女师范学校、北京大学附属中学等。
她还开办了夜校,为那些不能上白天学校的工人和贫困家庭的孩子提供了机会接受教育。
她还提倡妇女教育,为中国的妇女争取平等的受教育权。
在中国的抗日战争期间,于漪积极支持抗日战争,成立了“抗日救亡社”,组织救济活动,为伤病员提供医疗服务和救济物资。
总的来说,于漪是一位杰出的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她的教育理念和实践对中国的现代教育事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她的事迹也激励着后人不断探索教育领域的新路,为人类社会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感动中国人物于漪教师事迹
感动中国人物于漪教师事迹(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工作总结、策划方案、演讲致辞、报告大全、合同协议、条据书信、党团资料、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y, planning plan, speeches, reports, contracts and agreements, articles and letters, party and group material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the model essay!感动中国人物于漪教师事迹感动中国人物于漪教师事迹(5篇)事迹可以起到宣传典型人物、引导良好风气的作用;你是否在寻找“感动中国人物于漪教师事迹”?下面本店铺给大家带来了相关资料,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于漪老师先进事迹介绍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于漪老师先进事迹介绍发表时间:2010-12-06 10:28 浏览次数:175 次于漪,上海市杨浦高级中学名誉校长,我国第一批语文特级教师。
在讲台上挥洒数十年,立体化施教,全方位育人,深受学生爱戴,形成了闪烁着智慧与人格魅力的教学风格与教育思想,影响巨大,享誉全国。
曾任上海市第二师范学校校长,一身正气,一心为公,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小学教师。
肩负上海5届市人民代表、3届市人大常委、2届教科文卫副主任委员重任,在25年代表生涯中,广泛调研、监督,为教育大声疾呼,促进教育立法,健全教育的保障机制。
81岁高龄仍执著于对理想教育的追求,凭借信仰与激情、坚守与超越,成为一代师者楷模。
语文教育家张志公先生,曾形容于漪教书教得“着了魔”。
熟悉她的学生则说,于漪老师对教育有着“宗教般的虔诚”。
从教近60年,退休近20年,于漪丝毫没有停止过追寻理想教育的步伐。
如今已81岁的她仍在以各种方式,尽自己的最大能力,影响教育、影响教师、影响学生。
早年的学生退休了,来看望年迈的老师,却发现她活力四射,竟比自己都显得年轻。
2010年教师节,荣誉等身的于漪被评为“全国教书育人楷模”。
“很多年以来,在人们的心目中,于漪根本就已经是‘教书育人’的代名词。
”一位仰慕于漪的年轻教师在博客里这样写,代表了相当一部分教师的心声。
与此同时,对于许多年轻教师来说,虽然于漪是一个让他们仰视与敬佩的名字,但在他们看来,于漪显然早已属于过去的“那一代”——只知奉献,近乎完美。
当荣誉纷至沓来,当报道连篇累牍,当于漪越来越多地被置于聚光灯下,这个时代的人们不见得真正理解她,而有的人甚至尚未了解就选择了疏离。
2010年9月,记者走近于漪,试图通过她的亲身讲述,还原一个矗立多年且“被标签化”了的教育偶像,一个作为普通教师的于漪。
人淡如菊简约的家饰、简朴的衣着,围绕于漪的一切,连同她本人,都显得简单、素净。
唯有笑起来满脸的皱纹,似绽开的秋菊。
于漪老师先进事迹
于漪老师先进事迹于漪,女,汉族, 87岁,中共党员,上海市杨浦高级中学名誉校长,特级教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22岁开始她的教育生涯,六十多年来,无私奉献、执着探索,不断从经验与感悟走向理性与科学,着力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立体化施教,全方位育人,具有独特的教学风格。
注重培养青年教师,做好传帮带。
她的教育理念、教育实践、教学改革等在全国产生了重大影响,为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作出了重要贡献。
她先后荣获上海市中小学优秀校长、上海市优秀共产党员、上海市优秀教育工作者、上海市教育战线先进工作者、教育督导先进工作者、全国“三八”红旗手、“五讲四美为人师表”优秀教师、全国先进工作者,两次被评为上海市教育战线先进工作者、四次获上海市劳动模范称号、五次获上海市“三八”红旗手称号,首批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任全国语言学会理事、全国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副理事长、上海市教学研究会会长等。
历任第七、八、九届市人大常委,教科文卫委员会委员、副主任委员。
在半个世纪多的教育生涯、艰苦探索中,于漪没有一天停止过对教育的探索,不断从经验与感悟走向理性与科学。
她一直扎根在上海基础教育的最前沿,牢记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忠诚党的教育事业,身体力行,始终不渝,以高尚的师德修养、精湛的育人艺术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塑造了一位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的光辉的人民教师形象。
她的教育理念、教育实践、教学改革等成为“一面鲜明的旗帜”,在全国产生了重大影响,为推动全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育人是一代师表,教改是一面旗帜。
”教育部原副部长、国家总督学柳斌同志对于漪老师的评价,概括了她平凡而又杰出的人生。
一、高尚的师德风范,成为德育工作者的楷模教书育人,以人为本。
于漪认为,教育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接班人和建设者,学校的一切工作都要围绕德育工作来展开, 德智体美,以德为先,教师的责任不仅在授业,首先是“传道”。
她的教育实践始终贯穿了这一理念,通过几十年来不懈努力,于漪成为语文教学改革的引领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于漪老师先进事迹材料于漪,女,汉族,81岁,中共党员,上海市杨浦高级中学名誉校长,特级教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59年的教育生涯,无私奉献、执着探索,不断从经验与感悟走向理性与科学,着力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立体化施教,全方位育人,具有独特的教学风格。
注重培养青年教师,做好传帮带。
她的教育理念、教育实践、教学改革等在全国产生了重大影响,为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作出了重要贡献。
曾获全国先进工作者、2009中国教育年度新闻人物、上海市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于漪同志先进事迹材料于漪,1929年2月7日出生,196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78年被首批评为语文特级教师。
自从1951年复旦大学教育系本科毕业分配到中学任教,她先后荣获上海市中小学优秀校长、上海市优秀共产党员、上海市优秀教育工作者、上海市教育战线先进工作者、教育督导先进工作者、全国“三八”红旗手、“五讲四美为人师表”优秀教师、全国先进工作者,两次被评为上海市教育战线先进工作者、四次获上海市劳动模范称号、五次获上海市“三八”红旗手称号,首批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任全国语言学会理事、全国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副理事长、上海市教师学研究会会长等。
历任第七、八、九届市人大常委,教科文卫委员会委员、副主任委员。
五十九年的教育生涯,五十九年的艰苦探索,于漪没有一天停止过对教育的探索,不断从经验与感悟走向理性与科学。
她一直扎根在上海基础教育的最前沿,牢记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忠诚党的教育事业,身体力行,始终不渝,以高尚的师德修养、精湛的育人艺术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塑造了一位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的光辉的人民教师形象。
她的教育理念、教育实践、教学改革等成为“一面鲜明的旗帜”,在全国产生了重大影响,为推动全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育人是一代师表,教改是一面旗帜。
”教育部原副部长、国家总督学柳斌同志对于漪老师的评价,概括了她平凡而又杰出的人生。
一、高尚的师德风范,成为德育工作者的楷模教书育人,以人为本。
于漪认为,教育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接班人和建设者,学校的一切工作都要围绕德育工作来展开, 德智体美,以德为先,教师的责任不仅在授业,首先是“传道”。
59年的教育实践始终贯穿了这一理念,通过几十年来不懈努力,于漪成为语文教学改革的引领人。
成为语文教育改革的典范。
在她的教学生涯中开了近2000节公开课,凡是观摩过于老师上课的学生和同行,无不为她的蕴德育于语文之中的教学艺术所吸引、所折服,“是一种优美的享受”。
近五十堂公开课被媒体录象、传播,已作为教师教学研究和培训的经典。
于老师的语文课,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积极体现师生互动,使学生得到成功的体验和喜悦。
有些原先看到作文命题就会哭鼻子的同学,在于老师热情鼓励、循循善诱下转变成写作的“积极分子”;原先写字七歪八斜的,写出一手漂漂亮亮的书法,以后成为清华大学的高材生;甚至初中学生在听了于老师的讲课,深深为于老师的教学魅力所打动,不仅爱上了语文学习,还如痴如醉地写出了上万字的学生文艺节目剧本。
有一位口吃的学生不仅表述困难,而且语文成绩很差。
经过于漪的悉心指导,不仅爱上了语文,而且成为了学校演讲队的主力。
她班上先后来过4位口吃的学生,在于漪的帮助下,口吃的毛病改掉了,更重要的是树立了学习的信心,坚信“天生我才必有用”,日后都成为国家建设事业的有用之才。
当年有一位口吃最严重的学生日后成为中外合资公司的外贸代表。
很多以后离开学校走上工作岗位并做出成绩的学生,在回忆当年时都不约而同地肯定了于漪老师的寓德育于语文之中的教学方法给他们成人奠定的基础。
在繁忙的教学之余,于漪老师还不断总结探索教学实践的经验,发表的《兴趣是学习的推动力》、《兴趣·感情·求知欲》等几十篇文章,对活跃语文教学,切实提高语文教学质量都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
二、立人为先,教会学生做人生命和肩负的历史使命结伴同行,这是于漪作为一名党员教师的终身追求和崇高的人生境界。
她的一生充满了理想色彩,更充满了使命意识。
对于漪来说,教师既是一种职业,更是一种人生理想,是一个需要以整个生命去拥抱的伟大事业。
她始终认为教育的本质是“育人”, 浇花要浇根, 育人要育心。
因此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培养信念,使学生成长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需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于漪就开始实施德育渗透学科活动,并取得了良好效果。
从当时4个班级的学生共372份抽样问卷结果看,学科加强德育渗透的教学思想性明朗和比较明朗的占86.5%。
这个传统一直保持到现在。
同时,她还注重增强学生“做人”的意识,今日学生,明日人才。
因此必须从今日做起,提高严格塑造自己的自觉性。
学生一进校就向他们灌输“做人”的意识,把“学知识”和“学做人”结合起来,加大学生的学习动力,在全体学生中开展“当代学生的形象”的系列教育,并千方百计把文字表达的内容内化为学生的认知、情感和自觉的行动。
于漪对每个学生都满腔热情。
1975年,她带了全校一个最乱的年级,当时,“文革”尚未结束,受到社会不良影响,全年级11个班级,几乎都是乱班,打架、偷窃、倒卖粮票,心理和行为偏差的现象很多,搅得全校52个班级无法上课。
年级女老师几乎都哭过,甚至有的学生竟然将男的体育老师的鼻梁骨打断。
派出所公安干警几乎天天来。
于漪接手后,认为学生都是我们的孩子,相信他们会改变的。
因此,她坚持说服教育,正面引导。
向全年级同学宣讲:一个没有理想、没有信念、没有知识的人是无法参加社会主义建设的。
她每周坚持带领学生学理论,学历史,坚持讲理想、讲信念。
发挥学生干部的作用。
并注意发展学生个性特长,培养课外兴趣。
告诫学生:“光明总会到来。
现在抓紧学习,将来国家总需要建设人才。
”经过于漪和年级组全体老师的共同努力,年级面貌发生根本改变。
1977年,被评为上海市先进集体。
其中有两个班,竟然100%考上了大学,这即使在今天也是罕见的。
数年前,上海市曾开展过“今天怎样做教师”的大讨论,同时举行了“我心目中的老师”征文活动,结果在“我心目中的好教师”这一栏目里,“于漪”的名字出现次数是最多也是评价最高的。
这充分说明了于漪老师铸中华教师之魂的精神感召力。
生命和使命结伴同行,让于老师站在时代和民族发展的高视点上。
她认为教师必须教会学生追求真善美,教师必须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因为今天的学生质量,就是明天的国民素质,更是后天的民族竞争力。
于老师深深热爱着我们的祖国,深深的爱着她的事业和她的学生。
她教学生学习,更教学生做人,当年的学生,今天的上海市文广集团副总裁、《新民晚报》总编胡劲军后来感慨的说:“于老师当年的教育成为我工作的动力。
”2002年上海市重大工程建设金杯得主王运丹大年初一向于老师表示感谢,当年正是于老师给他树立了“国家建设需要人才”的人生目标;今年,她的学生曹中柱因为“敢坐火山口”,顶着压力支持开办平价药房,多次被媒体报道。
曹中柱衷心感谢着于老师,他说:“于老师教学生,教得顶好的是教做人。
她要我们做一个正直的人,要敢于负责任。
”这是她立民族教育之根的生动反映。
三、开拓创新,始终站在时代的制高点于漪老师是一位时代感强、有着先进的教育思想、前瞻性的教育理念的教育家,在某种意义上说,她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一直引领着近几十年来上海乃至全国基础教育发展方向。
她认为,“时代在前进,教育必须与时俱进”;教育必须具有前瞻性,因为教育效果往往是相对滞后的。
因此,作为教师必须克服浮躁,登高望远,要用明天建设者的要求,指导今天的教育。
勤于学习,开拓进取,努力奋进,始终站在时代的制高点,是她的追求的目标。
为此,她为自己确立了一个目标:达到三个“制高点”,做到三个“瞄准”。
三个“制高点”就是要站在时代的制高点上,始终把培养现代的合格公民放在首位,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站在战略的制高点上,把提高学生的素质提到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关系到民族的素质战略的高度;要站在与基础教育先进国家竞争的制高点上,显示民族的志气和自尊,显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威力。
做到三个“瞄准”,就是瞄准二十一世纪的基础教育,努力把今日的学生培养成为二十一世纪的有用之才;瞄准国外基础教育先进国家的教育,从严治学,发奋图强,教出水平;瞄准国内、市内兄弟学校的教育经验,博采众长,力求少走弯路,教出特色。
在中国当代语文教育史上,于漪曾提出两次重要的语文教育改革思想:1978年提出的“教文育人”和1996年倡导的“弘扬人文”的主张,都在语文教育思想发展史上产生重要影响。
她的“教文育人”的思想,以“全面发展的人”为培养目标,构建了以“思维训练”为核心的语文教育理论,有力推动了语文教育由“语言——文字”型教育到“语言——思维”型教育这一划时代转变的实现。
面对21世纪信息革命的时代,于漪的教文育人的思想为语文教育提出了一条发展新路。
她的“弘扬人文”的主张,引发了全国范围的语文性质观的反思,即丰富和完善了教文育人的思想,又促进了语文学科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
四、呕心沥血培育新秀,一生奉献不图名利在于漪老师的心目中,教育是一块圣土。
她在这块圣土上以青春的奉献演绎着精彩,以生命的投入创造着美丽,为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竭尽全力。
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于漪老师深刻体会到,学校的质量说到底是教师的质量,教师队伍的未来希望在青年教师。
因此,在学校发展中,她最关心的就是青年教师的成长。
为了让青年教师尽快成长,她首创了教师与教师的师徒“带教”方法,就是组成培养的三级网络——师傅带徒弟、教研组集体培养、组长负责制,有效地促进了青年教师队伍的成长。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于漪老师共“带教”100多名全国各地的青年教师,经她带教的青年教师,一个个都成了学校的教学骨干,涌现出了一批象程红兵、陈军、王静波、王缨、谭轶斌、朱震国等知名的教学能手,这当中凝结于漪老师大量心血。
如果要问于老师听过多少位青年教师的课,恐怕她没法说清,但她在每节课后的评课中对教材的分析讲解,对上课教师驾驭课堂的指点是那么清晰、独到与深刻,被青年教师誉为“活的教育学”。
在于老师所带教的本校青年教师中,有的已被评上特级教师,有的多次在全国的教学大赛中获奖,有的已走上领导岗位,可谓“桃李满天下”!50年代,于漪老师扎着长辫走进了中学任教,她以刻苦的钻研,耕耘在三尺讲台;以求实的坚韧,播撒着智慧的良种。
60年代于漪老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文革的风风雨雨中,她始终坚持教育,坚信中国需要教育,教育将成就中国。
70年代末,于漪老师以厚实的功底,数以上百次的公开课和论文专著,以她高尚的师德,被首评为语文特级教师。
80年代,于漪老师在教学与管理的岗位上,以远见卓识,构筑了学校的人才高地,使学校进入了可持续发展的快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