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地理七年级下湘教版东南亚导学案

合集下载

地理湘教版新版七年级下册 第2课++东南亚

地理湘教版新版七年级下册 第2课++东南亚

第2课东南亚学习目标:1、掌握东南亚主要的热带雨林、热带季风的特征和分布,及其对当地农业生产的影响。

2、掌握东南亚位居世界前列的经济作物的分布及其在各国的经济地位。

3、掌握东南亚的对外贸易及重要的旅游资源。

复习巩固:1、东南亚包括半岛和群岛,其中,该半岛的地形特点,马六甲海峡位于半岛和岛之间,它地处洲和洲,洋和洋的“十字路口”,地理位置非常重要。

2、亚洲的气候东部和南部性比较强,自北向南分别为气候、气候和气候,冬季风从吹向(陆地或海洋)特点。

夏季风从吹向(陆地或海洋),特点。

了解把握看课本从P26到P29,把重点知识在课本中画出,注意课本上的读图、活动和思考学习探究气候看课本第26页完成下列题目1、就东南亚的纬度位置来看,东南亚主要位于哪些温度带?2、东南亚的主要的气候类型,主要有哪两种?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3、观察曼谷和新加坡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完成下列题目:①曼谷的气温在℃以上,属于带气候,降水分配(均匀或不均匀)月至月降水多,月至月降水少,为热带季风气候。

②新加坡的气温在℃以上,属于带气候,降水分配(均匀或不均匀),为热带雨林气候。

看课本图8.6分析冬季风和夏季风的风向和特点,总结东南亚的气候特点农矿业看课本P26至P27完成下列要求1、东南亚主要的粮食作物为,其出口量最多的国家是,东南亚主要的经济作物有、、、等。

2、天然橡胶最大的生产国为。

世界上最大的椰子生产国为,世界最大的蕉麻生产国和椰子出口国为。

世界上最大的棕油生产国和出口国为。

3、分析东南亚发展以上农产品的优势是什么?旅游和贸易读课本P28至P29了解东南亚的旅游与贸易拓展阅读新马泰旅游专用词汇:是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的总体简称。

因为这三个国家,地理位置相近,旅游看点相似,所以人们在提到这几个旅游地点时,总会合称为新马泰。

曼谷感受城市节拍但凡去过泰国的游客必定游过曼谷,对于自助旅游者,这是个有必要故地重游的地方。

时间安排以2晚3日为宜。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一节 东南亚》教学设计5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一节 东南亚》教学设计5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一节东南亚》教学设计5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一节《东南亚》主要介绍了东南亚的地理位置、范围、气候、资源、人口、国家、宗教、文化等方面的内容。

本节课内容较为丰富,旨在让学生了解东南亚的基本情况,培养学生对东南亚地区的认识和理解。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世界地理的基本知识,对亚洲地区有一定的了解。

但东南亚作为一个具体的地理区域,学生可能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引导学生逐步了解和掌握东南亚的相关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东南亚的地理位置、范围、气候、资源、人口、国家、宗教、文化等基本情况,提高学生对东南亚地区的认识和理解。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图片、视频等多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分析东南亚地区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东南亚地区的兴趣和好奇心,增强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热爱,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东南亚的地理位置、范围、气候、资源、人口、国家、宗教、文化等基本情况。

2.难点:东南亚地区的宗教、文化特点及其对地区发展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地图教学法:通过地图引导学生观察东南亚的地理位置、范围,提高学生对地理空间的认识。

2.图片教学法:通过图片展示东南亚的风景、人文、民俗等特色,增强学生对东南亚地区的直观感受。

3.视频教学法:通过视频介绍东南亚的气候、资源、国家等情况,使学生更全面地了解东南亚。

4.案例分析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东南亚国家,分析其宗教、文化特点及其对地区发展的影响,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5.小组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东南亚地区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东南亚地图、图片、视频等教学素材。

2.准备相关案例分析资料。

3.准备课堂讨论话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地图、图片等教学素材,引导学生观察东南亚的地理位置、范围,激发学生对东南亚地区的好奇心。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7.1《东南亚》教学设计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7.1《东南亚》教学设计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7.1《东南亚》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7.1《东南亚》是学生在学习了世界地理基础知识后,对东南亚地区进行深入学习的开始。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东南亚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主要国家、经济状况、文化特色等内容。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图表和文字,帮助学生了解东南亚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特点,培养学生对东南亚地区的认识和理解。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世界地理的基本知识,对不同地区的自然和人文特点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七年级学生地理知识体系尚不完善,对地理概念的理解和地理信息的提取能力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丰富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东南亚地区的相关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东南亚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主要国家、经济状况和文化特色,提高学生提取地理信息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地图、图表和实物,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东南亚地区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学生关爱地球、关注人类生存环境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东南亚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主要国家、经济状况和文化特色。

2.难点:对东南亚地区地理特点和人文特点的理解和分析。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地图、图表、实物等教学资源,创设生动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互动教学法:采用提问、讨论、小组合作等形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3.案例教学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东南亚国家或地区,进行分析,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资源:准备东南亚地区的地图、图表、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音响等教学设备。

3.学习任务单:设计学习任务单,引导学生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东南亚地区的美丽风光,引导学生关注东南亚地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地理七下第二章导学案(湘教版)

地理七下第二章导学案(湘教版)

5、上图中⑧是海峡,①岛,c②岛,③岛,⑦半岛。

【课后反思】:____【课后反思】:____预习质疑:【课后反思】:)大洲:A B C)海域:D E F G H(内陆湖))国家:①②③④⑤⑥)海峡、运河:K N【课后反思】:____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湖泊)B__________(城市)____运河→ 海→海峡→大西洋→(国家或地区)欧洲西部的两大山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山脉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欧洲西部的盛行风向___________________风,它来自_________________年降水量较多的是_______。

气温年较差较大的是欧洲西部最主要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第二章 了解地区 第五节两极地区预习学案第1课时(总第14课时)预习目标:1、在地图上找出两极地区的位置、范围,读图说出该地区地理位置的特点。

2、说出南、北极地区自然环境的特殊性及独特的野生动物资源,认识开展极地科学考察和保护极地环境的重要性。

3、初步形成保护环境与资源和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的意识。

预习重难点:两极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资源和科学考察。

一、课前预习任务一:,在地图上找出两极地区的位置、范围,1、北极地区是指 以北的区域,包括 洋、 大陆和 大陆北部及一些岛屿。

原住居民主要是 人和拉普人。

2、南极地区包括 大陆及沿海岛屿,还包括南 洋、南 洋和南 洋的一部分。

目前,南极洲 (有或无)定居人口。

3、南极地区的气候特点: 、 、 。

地球上68%的淡水以雪的形式储存在任务二:,说出南、北极地区独特的野生动物资源 。

1、北极地区主要分布着的动物有 、 、 、其中 是北极地区的代表动物。

2、南极地区主要分布着的动物有 、 、 、 其中 是南极地区的代表动物。

3、任务三:,认识开展极地科学考察和 1、中国在南极洲上先后建立 、 和 科学考察站。

湘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 (XJ)第七章 了解地区 第1节《东南亚》第2课时

湘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 (XJ)第七章 了解地区 第1节《东南亚》第2课时

湘教版地理七下第七单元第2节《东南亚》第2课时教案1. 富饶的物产有哪些?出示图片,提问:你见过这些吗?2. 请说一说,东南亚富饶的物产有哪些类型?出示东南亚物产图:提示学生:阅读图例。

【追问】(1)哪些国家的热带经济生产量较大?拓展材料:橡胶树原产于南美洲的亚马孙河流域。

1876年,西方殖民者把橡胶树引种到东南亚,营建了许多橡胶种植园。

由于东南亚的气候、土壤条件十分适宣橡胶树的生长,更重要的是有大量麻价的劳动力,加上集中种植和科华管理,使东南亚橡校产量很快超过了南美洲。

目前,东南亚的橡胶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的3/4,印度尼西亚、泰国、马来西亚都是橡胶生产大国。

(2)请找出东南亚主要的稻米生产国。

(3)找出中南半岛水稻的主要产区,说出这些地区的气候和地形类型。

议一议东南亚地区种植水稻具有哪些有利的自然条件?[温馨提示] 水稻是一种喜温喜湿的农作物,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充足的光照和热量,尤其是需要大量的水分。

此外,平坦的地形也有利于水稻种植和农田管理。

出示资料图:补充:人文条件——劳动力:东南亚地区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经验:种植历史悠久。

1.东南亚的国家有哪些?出示东南亚国家分布图:(1)读图,找出东南亚有哪些国家?他们的首都是哪些城市?补充—群岛国家:马来西亚——吉隆坡;新加坡——新加坡;文莱——斯里巴加湾市;菲律宾——马尼拉;印度尼西亚——雅加达;东帝汶——帝力(2)找出东南亚哪些国家是内陆国?哪个国家是面积最大的?哪些国家是与我国相邻的?2. 湄公河在我国境内叫什么?它流经哪些国家?注入哪个海洋?补充:湄公河是东南亚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有”亚洲多瑙河”之称。

3. 填写下列各国首都以及流经那里的河流名称。

4. 观察中南半岛城市分布的特点,并举例说出河流对城市发展的作用。

东南亚是世界上海外华人最集中的地区,总人数达2 000万以上。

出示图片:提问:你知道东南亚的华人、华侨来自我国哪些省份呢?补充:他们之中许多人是“下南洋”谋生而定居于此。

湘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东南亚》教案

湘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东南亚》教案

第七章了解地区7.1东南亚(1)课型:新授课课时安排:第1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运用地图,说明东南亚的地理位置,范围。

掌握东南亚的自然地理环境,地形特征,河流特征等要素。

了解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的特征和分布,以及对当地农业生产的影响。

能力目标:通过对东南亚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的对比分析,进一步训练读图能力和对比分析能力。

教育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对我国邻国的情况有大体的了解。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掌握东南亚的自然地理环境,地形特征,河流特征等要素2.了解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的特征和分布,以及对当地农业生产的影响。

教学难点:通过对东南亚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的对比分析,进一步训练读图能力和对比分析能力。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对比分析法、创设情境法、自学指导法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挂图、板图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复习提问上节课的内容。

学生回忆,并回答问题。

复习以前所学内容,为本节课的新课部分做铺垫。

二、导入新课:观察亚洲政区图。

指导学生读图。

回忆与中国相临的16个国家和地区,其中最南端的,与我国的广西、云南交界的就是缅甸、老挝、越南,这三个国家以及位于这三个国家以南的国家,往往呈现出一派别具一格的热带风情,由于这里是亚洲的最东南角,这个地区就被人们叫做东南亚。

板书:第二章了解地区第一节东南亚三、讲授新课:指导学生读图。

强调方法的掌握远比知识的掌握重要。

指导学生按照(平均海拔高度、相对高度、主要地形类型、地形分布特点)的方法分析地形特征。

一.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1.通过读图掌握东南亚的地理位置:海陆位置:东临太平洋、西临印度洋、西南与大洋洲相临。

经纬度位置:大致在30°N至10°S之间半球位置:主要位于东半球、北半球通过读图强调东南亚的组成部分: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列表比较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自然环境各方面的相同点和差异2.通过地形图分析:(1)中南半岛北部地势高峻,南部地势低平(2)马来群岛地势崎岖,山岭多、平原少。

湘教版(2013)七年级 地理 下册 导学案(全册)

湘教版(2013)七年级 地理 下册 导学案(全册)

第一章第一节亚洲及欧洲(位置、地形)导学案年级:七年级科目:地理课型:新知探索时间:序号:【学习目标】1、运用地图说明亚洲和欧洲的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半球位置2、分析亚洲和欧洲的地形等自然地理知识【学习重难点】亚洲以高原、山地为主的地形(重点)【自主互助合作学习】一、“亚细亚”和“欧罗巴”1、古代,人们把地中海以东的地方称为“”,以西的地方称为“”,后来,亚细亚成为的名字,欧罗巴成为的名字2、亚洲和欧洲的大陆部分连为一体合称,这是世界上面积最的大陆二、亚洲和欧洲的位置提示分析位置,要从三方面入手:①经纬度位置②半球位置③海陆位置1、根据提示,分析亚洲的位置亚洲南到,北到,东到,西到,亚洲地域十分辽阔,北部深入以内,南部延伸到以南2、根据亚洲的经纬度位置,判断半球位置亚洲主要位于、,它同时跨四个半球3、读图1-1,分析亚洲的海陆位置亚洲北临,东临,西临,南临,西南隔运河与相邻,东隔海峡与相邻,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的大洲4、根据亚洲位置的分析方法,分析欧洲的位置①欧洲的经纬度位置是②欧洲全部在,主要在③欧洲北临,西临,南临,东临,西南隔海峡与相望三、亚洲和欧洲的地形特征提示分析地形特征,要从四方面入手:①海拔高度和相对高度②地势起伏状况③主要地形类型及特殊地形④地形分布1、读图1-1,分析亚洲的地形特征①结合图1-5 图1-6,从海拔高度和相对高度分析,亚洲地形以、为主,平均海拔,是除南极洲以外海拔最的大洲②结合图1-5,亚洲地面起伏,高低,既有世界上最高的高原,最高的山脉,最高的山峰,又有世界陆地表面最低处③亚洲地势中部,四周,以高原为中心向四周延伸的山脉有、、④大陆东侧和东南侧有世界上规模最,最典型的呈弧形排列的,由北向南依次是、、、,这些群岛是由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地壳活跃,位于火山地震带上2、根据亚洲地形特征的分析方法,分析欧洲地形特征①地形以为主,平局海拔世界最②地面起伏③地势高,低④以地貌为特色【巩固练习】1、频临亚洲的大洋,按逆时针方向依次是、、2、下列属于欧洲的平原中,位于最东的是A 西欧平原B 波德平原C 东欧平原 D西西伯利亚平原3、由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碰撞产生的是A 喜马拉雅山脉B 东非大裂谷C 安第斯山脉D 落基山脉4、读“亚洲大陆沿北纬30度的地形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①图中最高的山峰海拔为米,陆地最低处的海拔为米,两地的相对高度是米,说明了亚洲的地面起伏,高低②从图中可以看出,亚洲的地形中,、的面积广大,地势高,低③苏伊士运河是亚洲与洲的分界线,连接了海与海【课堂小结】1、读图1-1,找到下列地形高原:青藏高原、帕米尔高原、蒙古高原、德干高原、伊朗高原、中西伯利亚高原山脉:喜马拉雅山脉、昆仑山脉、天山山脉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半岛: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中南半岛、朝鲜半岛群岛:千岛群岛、日本群岛、琉球群岛、马来群岛2、亚洲的世界之最最高的山脉:最高的山峰:最高的高原:陆地最低点:最大的半岛:最大的群岛:第一章第一节亚洲及欧洲(气候、河流)导学案年级:七年级科目:地理课型:新知探索时间:序号:【学习目标】分析亚洲气候、河流等自然地理知识【学习重难点】1、亚洲复杂多样的气候(重点)2、欧洲的气候特征(难点)【自主互助合作学习】一、亚洲和欧洲的气候提示分析一个地区的气候,要从以下三方面入手:①气候类型的分布②影响气候的因素③气候的主要特征,分析气候要通过气温和降水两个因素,分析气温,根据所在的维度位置说明所处的温度带,分析降水,根据纬度、海陆位置1、亚洲的气候①纬度位置:位于之间,跨三带,亚洲有、、气候②海陆位置:靠近海洋,距海近的地方形成气候,具有典型的,距海远的地方形成气候,具有典型的③地形因素:地形复杂,起伏大,同一纬度不同海拔地带表现出明显的分布规律综上,亚洲气候具有、、的特点,在亚洲,唯一缺少的气候类型是2、季风①含义:随季节不同而风向的风,是由差异造成的②简述亚洲季风的成因③冬季风与夏季风的比较读图1-8 1-9,思考季风风向的成因风总是从温度处吹向温度处,从气压处吹向气压处3、欧洲的气候①纬度位置:位于,以气候类型为主②海陆位置:距海,受海洋影响,特性显著③和典型,这两种气候均在欧洲分部最广二、亚洲和欧洲的河流、湖泊1、亚洲的河流①读图1-1,找出注入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的河流,记住它们的名称、位置注入太平洋的:、、、、注入印度洋的:、、注入北冰洋的:、、②根据亚洲地形特点,分析亚洲河流的特点第一,大和多发源于中部的,顺地势呈向四周奔流入海成因:亚洲的地势第二,内流区面积广大成因:亚洲低于辽阔,内陆距海较远,降水稀少,河流水量小,蒸发量大,喝水很难长途跋涉注入海洋,形成内流河③长江长度和流量都居亚洲,世界湄公河是亚洲流经国家的河流,发源于,在我国称为2、亚洲的湖泊读图1-1,找出亚洲具有特色的湖泊的位置,记住它的独特之处世界上最深的湖泊:世界上最大的湖泊:一半咸水一半淡水的湖泊:世界上湖面海拔最低,含盐度最高的湖泊:3、欧洲的河流①受平原地形的影响,欧洲河流河网,水流②受海洋性气候影响,欧洲河流水量,径流量季节变化,有利于运输③受海陆轮廓影响,欧洲河流(长度),绝大部分是(内、外流河)④读图1-13,分析多瑙河流经、、、、、、、、⑤多瑙河—莱茵河运河在内河航运中的价值:将南北向的莱茵河与东西向的多瑙河两大水系连接起来,形成一条横贯欧洲大陆的航运大动脉【巩固练习】1、亚洲与欧洲相比,气候最显著的差异是A 年降水量大B 年平均气温高C 大陆性显著D 年温差较小2、欧洲通航里程最长的河流是A 多瑙河B 莱茵河C 第聂伯河D 伏尔加河3、读图,回答下列问题①世界气候复杂多样,同为亚欧大陆,在西岸主要分布着气候和气候两种,而东岸则相对复杂,自北向南依次为A B CD 而广大的内陆则为气候②说说你所在的地区属于哪种气候类型,并说出该气候类型的特点4、对比大陆性气候和海洋性气候气候特征气温气温年较差降水成因冬季夏季大陆性海洋性5、简述欧洲的河流特征第一章第一节亚洲及欧洲(人口、国家、民族)导学案年级:七年级科目:地理课型:新知探索时间:序号:【学习目标】说明亚洲的人口分布、民族、语言、政区等人文地理知识及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自主互助合作学习】一、亚洲的人口1、现状①亚洲是世界上人口的大洲,世界上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在亚洲有个,分别是、、、、、②亚洲的人口稠密区是,这里自然条件,人口稀疏区是,这里自然条件2、问题亚洲人口数量,人口增长,会带来等一系列的问题二、欧洲的人口1、现状欧洲人口居世界第位,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的一个大洲,城市人口比重,近年来,欧洲出现现象2、问题欧洲是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大洲,面临等问题三、亚洲和欧洲的民族1、亚洲是一个多民族的大洲,现有民族,亚洲多民族国家有、,单一民族国家有、2、欧洲多民族国家有、,单一民族国家有、四、亚欧的地理分区人们习惯上把亚洲分为、、、、、欧洲分为、、、、第一章第一节亚洲及欧洲(时间计算)导学案年级:七年级科目:地理课型:新知探索时间:序号:【学习目标】1、实际地方时、世界时、时区、区时的概念2、学会简单的区时和时区换算【学习重难点】计算时差、区时【自主互助合作学习】1、地方时:2、世界时:3、时区(1)国际上规定把全球划分为个时区,以经线为中心(这条经线穿过),东西跨7.5°为中时区(零时区),向东、向西各划分为个时区,其中和合为一个时区,每个时区中间的经线为该时区的经线,这条经线的时间就是该时区的区时,东经度代表时区,西经度代表时区(2)时区的计算时区数=①余数≤0.4或者>0.5时四舍五入,整数为时区,根据经度判读东西时区②余数等于0.5,说明是两个时区的分界线③余数为0,说明为所在时区的中央经线4、区时(1)含义:(2)区时时差的计算:相邻两个时区,时间相差小时,相隔几个时区,区时差几个小时(3)区时时差的计算方法①计算口诀:东早西晚,东加西减,异加同减②计算方法上图为计算区时时差的数轴图,以为中心,东时区用号表示,西时区用号表示,从已知地时区的钟点开始数起,向东每一个时区加小时,加到24小时的时候,就要将日期,向西每一个时区减小时,减到0时,就要将日期例一:计算东八区与东六区,东六区与西六区相差几个小时?例二:已知北京时间(东八区区时)为2010年1月1日12时,求东十区区时,西二区区时的日期时间?例三:已知北京时间为2010年1月1日23时,求东十区区时日期时间?例四:已知北京时间为2010年1月1日5时,求中时区区时日期时间?注:区分北京时间与北京的时间北京时间:北京的时间:5、国际日期变更线(1)含义:(2)计算口诀:东东西,减一天,西西东,加一天【巩固练习】1、(2008 宜昌)2008年北京夏季奥运会开幕式于北京时间(东八区)8月8日20时举行,在莫斯科(东三区)收看现场直播的时间是A 7时B 9时C 15时D 23时2、瑞士某比赛于当地时间(东一区)2007年6月7日18点进行决赛,在北京收看现场直播的时间为A 6月7日11点B 6月8日1点C 6月7日9点D 6月8日3点3、欧洲杯足球赛的决赛将于2008年7月15日14点在伦敦体育馆举行,北京的球迷小王应在什么时间收看现场直播A 14点B 16点C 6点D 22点第一章第二节非洲(位置、地形)导学案科目:七年级地理课型:新知探索课授课时间:序号:学习目标1.运用地图说明非洲的地理位置(经纬度位置、半球位置、海陆位置)2.初步学会从自然角度分析非洲的人种特征;从历史原因分析非洲的人口分布,以及非洲是世界上国家最多的大洲这一现象。

最新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教案5篇

最新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教案5篇

最新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教案5篇教案中对每个课题或每个课时的教学内容,教学步骤的安排,教学方法的选择,板书设计,教具或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各个教学步骤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等等,都要经过周密考虑,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教案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教案1《俄罗斯》教案教学目标1.俄罗斯的位置、面积、邻国。

2.俄罗斯的地形特点以及气候。

教学重难点重点:俄罗斯的位置、地形特点难点:俄罗斯的气候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我们的邻居中,有文化同源但现在无论在国际政治上、经济上相互竞争的日本,也有和我国一样的人口大国——印度。

还有世界上最大的国家——俄罗斯。

俄罗斯是我们北面的邻居,历史上,我国的中原政权多次面对来自北方草原的威胁。

当北方草原与中原逐渐融合之后,俄罗斯成为我们北方的邻居。

俄罗斯的中心在欧洲,当他们的眼光往西看时,而我们头枕着俄罗斯,放眼东南的时候,中俄相依相随,整个世界就在他们的脚下。

虽然,俄罗斯是侵占我们领土最多的国家。

但是,为了抗美、为了将来,中俄只能合作,在中俄交恶的时候,当我们面对北方威胁的时候,那是我们最大的威胁。

在珍宝岛事件上,原苏联想对中国动“核”,对此,许多中国将领的反应是以“核”对核,而则是你打我家,把我家打烂了,那我就去你家过年,组织10亿往北往西去俄罗斯的土地上生活。

你总不能给你的土地上扔核弹吧!后来原苏联的领导者不得不放弃了那个念头。

从这个例子看。

只有中俄结盟,才是最好的选择。

但实际上,中俄却因为总是存二心,难以形成紧密的结合,因此,美国才成为世界上最爱指手划脚的国家。

中国与俄罗斯,既是大国,又是邻居。

合则同利、分则两损我们今天学习了解神秘的国度:第四节俄罗斯二、新课讲解:(一)、横跨亚欧大陆北部1、位置:出示PPT,学生说说俄罗斯的海陆位置和纬度位置:(1)、纬度位置:出示PPT,总结:大部分位于50°N~70°N,绝大部分属于北温带,小部分在北寒带;位于北半球,跨东西两半球。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全册教案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全册教案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全册教案最新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全册教案第一章认识大洲第一节亚洲及欧洲一、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大洲是世界第一大洲。

运用地图说明亚洲和欧洲的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2.通过学生对地图的阅读,使学生学会从地图上研究地理知识的能力。

3.培养学生热爱我们所居住的大洲——亚洲的良好情感,激发学生的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学会运用地图说出某地区的地理位置。

三、教学难点学会运用地图说出某地区的地理位置。

四、教学方法复引导法、读图分析法、对比分析法五、课时安排6课时六、教学过程(一)导入请大家看一段录像,猜一猜片中展现的景观在哪里?(播放一段关于亚洲的录像资料,如长城、日本富士山、沙漠中的阿拉伯人、喜马拉雅山脉等)学生发言:、亚洲、日本……(二)新授板书第一章熟悉大洲第一节亚洲及欧洲指导学生阅读课文第二页第一自然段。

指导学生找到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学生阅读。

教师进行总结。

板书一、“亚细亚”和“欧罗巴”1.大洲名称的由来2.亚欧大陆亚洲和欧洲的大陆部分连在一起,合称亚欧大陆,是世界上最大的大陆。

学生通过阅读图1-1,进行讨论后总结。

提问亚洲的天文位置如何呢?板书3.亚洲的天文位置(1)经纬度位置北部深入北极圈内,南部延伸到赤道以南。

纬度范围:南纬10度~北纬80度之间经度范围:东经25度~西经170度之间主要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

(2)海陆位置亚洲东、北、南三面分别濒临太平洋北冰洋和印度洋,西与欧洲相连,西南与非洲为邻,东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是世界第一大洲。

我们通过对亚洲的研究,直到熟悉一个大洲的天文位置应该从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两方面来说明。

承接通过我们对亚洲的研究,请同学们都欧洲的地理位置,来描述一下。

学生通过读地图1-1,对欧洲的地理位置进行描述。

活动分小组讨论,发表各自意见,然后进行总结。

欧洲:纬度范围:北纬36度~北纬71度之间经度范围:西经9度~东经66度之间总结归纳了解一个大洲的天文位置可以从哪几个方面入手?学生回答经纬度位置(半球位置)、海陆位置两方面。

地理湘教版新版七年级下册 东南亚教案

地理湘教版新版七年级下册 东南亚教案

东南亚(共2课时)第一课时教案【教学目标】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1.能在地图上指出东南亚的位置,并且说出其范围。

2.能运用地图,说出东南亚的地理位置,并能解释其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3.能运用地图,说出马六甲海峡的地理位置及其重要性。

4.能够说出马六甲海峡的主要国家及其首都,并且在东南亚示意图上指出这些国家的位置,判断国家类型。

5.能根据亚洲气候类型图,说出东南亚气候类型和分布范围,能根据气温和降水分布图分析东南亚气候类型的特点。

6.能说出东南亚主要农作物和热带经济作物的分布。

过程与方法:1.创设情境,播放广告片导入本堂课的内容。

2.用各种地图和相关资料,引导学生找出东南亚的地理位置和重要性,范围和国家,马六甲海峡的重要性。

并且及时做学案来巩固和记忆知识。

3.让学生学会用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来分析气候的特点。

4.学会分析气候对农业的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读图获取信息,增强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重点】东南亚的地理位置,热带气候和农业生产【难点】读图分析,总结归纳地理规律。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谈话法【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时间】一课时(40分钟)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新课导入师:我非常喜欢旅游,前几天有朋友给我介绍了一个旅游线路,请同学们和我一起了解下,看看值不值得去。

(播放《泰国国家旅游广告》)这么好的地方在哪里呢?(泰国)泰国在亚洲的什么方位?(东南亚)观看广告片,初步了解东南亚旅游特色,欣赏美景。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新授一、东南亚的范围和地理位置。

出示图“东南亚在世界中的位置”,让学生看图说出东南亚的范围(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指导学生读图:一,纬度位置1.找出0°纬线2.找出最南的纬线(10°S)3.找出最北的纬线(20°N)得出纬度范围10°S—20°N,判断东南亚所处的温度带。

二,海陆位置指导学生在图上找出东南亚四周的海洋和陆地,说出名称。

(名师整理)最新湘教版地理7年级下册第7章第1节《东南亚》市公开课一等奖课件

(名师整理)最新湘教版地理7年级下册第7章第1节《东南亚》市公开课一等奖课件
• (1)(0°,100°E)(只答对经度或纬度均不 得分) 低
• (2)自西向东/自西南向东北 西高东低/西南高东 北低 沿河/河流沿岸
• (3)位于板块(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 板块)的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板块名称可以 不写,若写错不给分)
• (4)马六甲 印度
• (5)游轮 经济实惠/运费低 飞机 速度快
印度洋
太平洋
大洋洲
位于亚洲与大洋洲,印度洋和太平洋之间。
二、马六甲海峡
东南亚地理位置 的重要性:
东南亚地处亚洲与大洋洲、
印度洋与太平洋的“十字路口” 。
马六甲海峡
1.马六甲海峡位于哪 个半岛和岛屿之间? 2.马六甲海峡沿岸有 哪些国家?
马来西亚
新加坡 马六甲海峡
印度尼西亚 马六甲海峡长1080千米,呈西北宽、东南窄的喇叭形, 水深25 ~200米,大部分时间风平浪静,有利于航运。
讨论: 人们为什么称马六甲海峡是沟通亚洲与 大洋洲、印度洋的“咽喉”?
东南亚地处亚洲与大洋洲、印度洋与太平洋的“十字路口 ”,其中马六甲海峡是沟通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天然水道,是联 结欧洲、印度洋沿岸港口与太平洋西岸港口的最重要航道。
如果要开辟一条沟通印度洋和太平洋的新航线,你有哪 些好的建议?并说出理由。
• (3)该地区多火山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B为_______海峡,是连接太平洋和_________ 洋的重要海上通道
。 • (5)到巴厘岛旅游可以乘坐游轮或飞机,你会选择乘坐_______ ,理
由是:___________。
• 参考答案:
• 27. (每空1分,共10分)
• 6、人口与城市:主要集中在河流下游及其两岸 • 7、人种:黄色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全套(完整)教案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全套(完整)教案

第一章认识大州教案第一节亚洲及欧洲【课时】:3课时第一课时时区【学情分析】:很多同学在上学中地理成绩不够好,对学习地理产生了畏难情绪,如果不化解这种心理情绪,对以后的地理教学有阻碍作用。

本期教材编写从简,从大洲、地区、国家三个方面介绍世界地理,不再注重系统的知识介绍,而是从生活的需要为出发点,注重对一些常用知识和重要的地理科学方法的介绍和运用,重在对新课标教材的解读,增加了教学难度,也释放了教学思路。

【教学目标】:1)化解学生的畏难情绪,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了解时区的概念,并能进行简单的时区换算。

【教学过程】:【板书】:开学第一课目标一:化解学生的畏难情绪方法:与学生课聊如:1)请几位学生叙述假期作了哪些有意义的事?(依据回答,做一些引导和肯定,如果有外出旅游的经历,可引导叙述有哪些人文风情,地理事物等)2)介绍各班的成绩状况,树立学习榜样;鼓励向周围的同学学习。

3)谈论学习地理的方法(根据学生的回答作一些总结,板书如下)【板书】:一、地理学习方法①预习并认真听课②及时完成作业③增加知识,进行课外阅读目标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方法:趣味提问如:1)小明接爸爸回家小明的爸爸在日本从大阪回北京,通知小明9点钟去机场迎接,8点30分时,小明正准备出门,却发现爸爸正站立在门口,小明觉得很奇怪,这到底怎么回事呢?2) NBA直播的时间差NBA球赛一般在大城市的晚上开始,每次看到姚明上场的时候都是当地万家灯火的时候,可我们中国正好是上午时间,这是怎么一回事呢?3)妹妹比哥哥早一天过生日有一对双胞胎兄妹,妹妹出生在5月4日,哥哥出生在5月5日,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通过这样的提问,激起学生的兴趣,引导出“地方时”的概念)目标三:了解地方时的概念方法:提问引导法过程:1)阅读课本第三页的“阅读活动题”2)提问:为什么会有地方时的产生?(人们习惯以当地正午太阳高度最大时作为一天中的12时,依据太阳高度确定各个时刻,不同经度的地方就有不同的地方时)3)提问:由上面的知识,地球有360°经度,地方时是不是就有360个呢?(引导学生思考时区的划分:每15°经度划分为一个时区,全球共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只有一个地方时,以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准;每隔一个时区,时间相差 1 小时;东边的时间早于西边的时间。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二节南亚学案(含答案)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二节南亚学案(含答案)

2019-2020湘教版七年级下册7.2 《南亚》学案2020.031、准确说出南亚的地理位置2、说出南亚的地形分布3、会分析西南季风对南亚农业影响4、了解南亚宗教文化5、了解南亚国家经济水平,区分农作物分布1、南亚地形区分布2、西南季风对南亚影响3、区分农作物分布【一】位置与国家1、地理位置南亚位于亚洲南部喜马拉雅山脉与印度洋之间的广大地区东临孟加拉湾,西临阿拉伯海,南临印度洋2、国家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尼泊尔、不丹、斯里兰卡、马尔代夫【二】三大地形区北部高大的喜马拉雅山脉中部印度河平原、恒河平原南部德干高原【三】一年分三季1、气候类型:热带季风气候2、特点:一年分三季雨季:6月-10月,西南季风带来大量降水凉季:11月-次年2月,盛行东北季风,气候凉爽宜人热季:3月-5月,西南季风尚未来临,气候高温少雨3、季风对农业影响有利:西南季风带来大量降水,农业生产主要水源不利:西南季风进退时间和强弱程度不一,降水年际变化大,易发生旱涝灾害,给农业带来损害【四】宗教与社会1、南亚是世界古文明发源地之一2、南亚是佛教、印度教发源地佛教:斯里兰卡、不丹印度教:印度、尼泊尔伊斯兰教:巴基斯坦、孟加拉国、马尔代夫3、泰姬陵:印度建筑,体现伊斯兰教建筑风格,世界七大建筑奇迹之一【五】人口与经济1、人口稠密,印度是仅次于中国的第二人口大国2、南亚国家全是发展中国家3、经济以农业为主(1)粮食作物水稻:分布印度东北部和西部沿海地区,孟加拉国西部小麦:分布西北部干旱少雨地区(2)经济作物黄麻:分布恒河下游棉花:分布德干高原西部(3)畜牧业:大量饲养牛羊等,印度将牛视为圣物,印度是世界上拥有牛最多的国家(4)印度是南亚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工业门类齐全1、南亚地形区分布A 喜马拉雅山脉B 印度河-恒河平原C 德干高原地势特点:南北高、中间低德干高原地势特点:西高东低【点拨】判断地势根据河流流向或地形分布2、对比比较印度河和恒河3、讨论南亚气候对当地农业生产影响4、乞拉朋齐成为世界雨极原因地形因素,位于西南季风迎风坡,降水多1、中国名著《西游记》中,唐僧师徒西天取经中的“西天”和“经”分别代表的是 ( D )A. 西亚、伊斯兰教B. 阿拉伯半岛、基督教C. 耶路撒冷、犹太教D. 古印度、佛教2、南亚面积最大的国家是:(B)A. 伊朗B. 印度C. 斯里兰卡D. 沙特阿拉伯3、关于德干高原的叙述,正确的是( B)。

地理湘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二节南亚教案

地理湘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二节南亚教案

地理湘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二节南亚教案南亚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①了解南亚的地理位置和范围,能在图上找出南亚的国家和首都。

②通过读图理解南亚的位置,在图上能够找出主要半岛、岛屿及临海。

③掌握南亚三大地形区的分布,并能在图上指出南亚主要的山脉、平原、高原、河流。

④通过读图分析印度河、恒河的发源地、流经国家、注入海洋等特征。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从地图上以及从阅读材料上获取地理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中国主要邻国的知识内容。

教学重点:掌握三大地形区和两大河流的主要特征。

教学难点:地形和河流的相互关系。

教学媒体:PowerPoint课件教学方法:先学后教,课堂检测;讲述法、自学讨论法。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课件展示:通过多媒体播放电视剧《西游记》的片段;以此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使学生处在轻松、愉快的状态,自然导入新课内容。

引入新课:刚刚我们观看的是什么电视剧里的片段?那同学们知道有关“西游记”的故事吗?XXX师徒四人是到哪里去取经的?去西天取经,西天是指古代的天竺,就是现在的南亚。

南亚它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呢?今天我和同学们一起走进南亚。

2、讲授新课课件展示:展示南亚研究目标,有利于学生掌握本课清晰的知识网络体系,使学生领会研究目标要求。

一、南亚次大陆1、位置和规模过渡:那我们首先就来研究南亚的位置和规模。

1课件展示:展示南亚位置图,学生对照提出问题进行自学,通过阅读教材和读图让学生回答以下问题:1)南亚大部分在什么纬度之间?南亚与亚洲哪些国家相邻?南亚大致位于°—35°N之间;与东部的缅甸、北部的中国、西部的伊朗和阿富汗相邻。

2)南亚大体位于甚么山脉和甚么大洋之间?工具各濒临哪些海域?在喜马拉雅山脉和印度洋之间;西临阿拉伯海、东临孟加拉湾。

教师小结:南亚位于亚洲南部,在60°E~XXX之间,°~35°N之间,北回归线从中部穿过;在喜马拉雅山脉和印度洋之间,西临阿拉伯海、东临孟加拉湾,南被印度洋包围。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第二章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第二章

河的船舶大量减少,给____国的经济造成不小的损失。
第二章 第四节 欧洲西部导学案
1、纬度位置:大部分在
之间;轮廓、范
围像亚欧大陆向西突出的大半岛,三面环海海岸线非常
,多半岛、岛屿、内海和海湾,是世界上海岸
线最曲折的地区
6
填出下列地理事物: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直布罗陀海峡、英吉利海峡
3、找出下列国家及其首都:英国
A.欧洲西部大部分位于西半球
B.欧洲西部只有西面濒临海洋
C.欧洲西部主要位于北温带和亚热带 D.欧洲西部面积约 500 万平方千米,包括 30 多个国家
2.既临大西洋又临地中海的国家有( )A 意大利和罗马 B 西班牙和葡萄牙 C 法国和西班牙 D 法国和葡萄牙
”之称
3、东南亚的气候及对农业的影响
①中南半岛:
气候,气候特征
雨季:
月至
月,盛行
风 旱季:
月至
月,盛行
风,农作物一般在
季播种,
季收获
②马来群岛:
气候,气候特征
,农作物可以随时播种,一年到头都有收获
4、湄公河在我国境内叫
,流经国家有
,在
国家注入
海,属于 洋水系。
1
(二)、马六甲海峡:
1、东南亚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有“十字路口”之称,原因是:东南亚处在 洲与
________________,
黄麻以________________种植面积最广,棉花主要分布于______________.
由于热带季风气候降水的年际变率大,容易发生____________.
五、宗教与社会:南亚是______教_______教等宗教的发源地,佛教主要流传于________和_______;印度教主要

(完整版)湘教版《东南亚》教学设计

(完整版)湘教版《东南亚》教学设计
基本信息
课题
湘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一节《东南亚》
作者及工作单位
教材分析
1.《东南亚》属于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七年级地理(湘教版)下册第七章第一节内容。本节教学内容是义务阶段地理教学中要求掌握的五个地区之一,东南亚位于亚洲的东南部,也是我国一衣带水的邻邦,是区域地理中介于大洲和国家区域,从中观层次上了解地区接触的第一个地区.本节教材对应的课程标准内容是“在地图上找出某地区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及其首都,读图说出该地区地理位置的特点”、“运用图标说出某地区气候的特点以及气候对当地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和“运用地形图说明某地区河流对城市分布的影响"
【知识拓展】
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火山最多的国家,有“火山国”之称,火山有400多座,其中活火山有77座。它也是世界最大的群岛国家,有“千岛之国”之称。
为什么印尼居民选择在火山附近居住耕作?
除了多火山地震外,印尼还经常遭受海啸的袭击。海啸又是如何形成的?
三、东南亚的气候
活动3:读课本33页文字内容,找出东南亚的气候类型及气候特点。
地势:___高___低
2、河流的流向__________,注入海洋_______________;特点_______、________
3、河流与地形之间的关系:
形成了_________、__________的地形形态.
【知识拓展】
(澜沧江——湄公河)—-国际河
【活学活用】河流剖面图的认识
地形地势:中南半岛地势北高南低。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6月到10月,盛行西南风,风从海洋吹向大陆降水多,形成雨季
(结合中国的季风气候进行对比)
【活动4】
角色扮演:假如你是热带季风气候区的一位农民,何时播种?何时收获?

2023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教案(通用20篇)

2023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教案(通用20篇)

2023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教案(通用20篇)七年级地理下册教案篇1【教材说明】本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三节后两个标题内容。

本节内容是:体会聚落差异源自环境差异,认识聚落与环境的关系;了解聚落的发展表现,在变化中发现问题――传统聚落在消失,在探讨传统聚落价值中认识保护文化遗产的意义。

【设计理念】本课教学应该以体验领悟、分析为主,重在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体验人地关系的和谐与发展,顺应学生心理发展趋势,深入浅出地突破学生学习的畏难心理,了解地理知识的现实和应用价值,在思想上获得文化遗产是我们民族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产生无限的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创造力。

为其合作学习、多元化学习、终生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举例说明聚落与环境的关系。

(2)懂得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分析聚落形成与发展的有利条件,理解聚落是环境的产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更好地发展。

(2)通过理解体会传统聚落的内涵与价值,懂得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聚落与环境的相互适应,进一步理解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2)体会人类文明的发达程度和思想实践上的智慧高度,培养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

(3)培养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乐于分析问题,透过现象看本质,乐于合作与交流。

【教学重点】聚落对环境的适应表现,保护传统聚落的.意义。

【教学难点】聚落对环境的适应表现。

【教学方法】整个教学过程运用教师引导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

问题引导法、交流合作法、自主学习法。

【教学过程】一、推陈出新,创设情境展示课件中不同聚落的图片,启发学生分析:分出乡村还是城市,人们从事什么样的劳动生产活动,师生互动得出聚落的本质差异在于劳动生产方式。

转承:劳动生产方式是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适应环境,谋求生存与发展的手段,所以必须立足于环境。

[七年级地理下册导学案湘教版] 湘教版地理七上导学案

[七年级地理下册导学案湘教版] 湘教版地理七上导学案

[七年级地理下册导学案湘教版] 湘教版地理七上导学案亚洲及欧洲(位置、地形)导学案【学习目标】1、运用地图说明亚洲和欧洲的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半球位置2、分析亚洲和欧洲的地形等自然地理知识【重难点】亚洲以高原、山地为主的地形【自主学习】一、亚细亚和欧罗巴(课本第2页)1、亚细亚意为( ),欧罗巴意为( )。

2、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陆是( )二、亚洲和欧洲的位置(课本第2页)(提示分析位置,要从三方面入手:①经纬度位置②半球位置③海陆位置)1、根据提示,分析亚洲的位置亚洲地域十分辽阔,北部深入以内,南部延伸到以南2、根据亚洲的经纬度位置,判断半球位置:亚洲主要位于半球、半球,它同时跨四个半球3、读图6-1,分析亚洲的海陆位置:亚洲北临,东临,西临,南临,西南隔运河与洲相邻,东隔海峡与洲相邻,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的大洲三、亚洲和欧洲的地形特征(课本第5页)( 提示分析地形特征,要从四方面入手:①海拔高度和相对高度②地势起伏状况③主要地形类型及特殊地形④地形分布)1、读图6-3,分析亚洲的地形特征①结合图6-4 ,从海拔高度和相对高度分析,亚洲地形以、为主,平均海拔,是除南极洲以外海拔最的大洲②亚洲地面起伏,高低,既有世界上最高的高原,最高的山脉,最高的山峰,又有世界陆地表面最低处③亚洲地势中部,四周,以高原为中心向四周延伸。

④大陆东侧和东南侧有世界上规模最,最典型的呈弧形排列的这些群岛是由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地壳活跃,位于火山地震带上【合作探究】1.完成第3页课内活动.2.读第四页图,在亚洲欧洲地形图中找出重要的地理事物。

3.根据亚洲地形特征的分析方法,分析欧洲地形特征(课本第5页课内活动)①地形以为主,平均海拔世界最②地面起伏③地势南北高,____低④以地貌为特色4、读课本第六页材料回答:挪威幽深曲折的海湾,芬兰成千上万的湖泊,东欧平原波状的低丘,阿尔卑斯山的峰峦都是( )作用的产物。

5、比较亚洲欧洲的地形特征(课本第六页)【达标测试】1、频临亚洲的大洋,按逆时针方向依次是2、下列属于欧洲的平原中,位于最东的是( )A 西欧平原B 波德平原C 东欧 D西西伯利亚平原3、由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碰撞产生的是()A 喜马拉雅山脉B 东非大裂谷C 安第斯山脉D 落基山脉4、亚洲的世界之最最高的山脉:最高的山峰:最高的高原:陆地最低点:最大的半岛:最大的群岛:摘要:在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在教学前的一些准备工作可以有效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并且在特定时间内地理教学也会变得更具吸引力,因此教学前的导入工作极为重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第一节东南亚(位置、自然环境、国家)导学案年级:七年级科目:地理课型:新知探索时间:序号:
【学习目标】
1、了解东南亚的范围和国家
2、掌握东南亚的自然环境:中南半岛山河相间,南北纵列的地形,河口三角洲的分布,马来群岛多火山、地震
3、了解热带雨林和热带季风气候的特征和分布,以及对当地农业生产的影响
【学习重难点】
1、东南亚位置、地形、气候
2、东南亚气候对农业的影响
【自主互助合作学习】
一、东南亚的位置、范围
读图2-1,观察东南亚的位置和主要组成
1、东南亚西临,东临,在和之间
2、东南亚包括半岛和群岛,马来群岛包括、、
、、
二、东南亚的自然环境
读图2-1,观察东南亚的地形与河流,分析地形与河流的关系,回忆东南亚的气候,分析对农业的形象
1、中南半岛的地形与河流
①中南半岛北部地势,与我国山水相连,高大的山脉由向延伸,河流嵌入其中,形成、的地表形态
②中南半岛的主要河流有、、、、,
这些河的大致流向是
③中南半岛河流上游奔腾在崇山峻岭之中,蕴藏着丰富的资源,进入下游,水流泥沙,形成,是重要的农业区
2、马来群岛的地形与河流
马来群岛大多数岛屿地势,山岭,平原,河流,多火山地震,这里有世界上火山最多的国家,有“”之称
3、东南亚的气候及对农业的影响
①中南半岛:气候,气候特征
雨季:月至月,盛行风
旱季:月至月,盛行风
农作物一般在播种,收获
②马来群岛:气候,气候特征
农作物可以随时播种,一年到头都有收获
三、东南亚的国家
读图2-3,找出东南亚的国家,与我国的邻国,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的主要国家,完成课本P36活动题4,记住重要过的首都及流经的河流
①东南亚主要国家有
共12个
②与我国相邻的国家有、、
③位于中南半岛的国家有共7个位于马来群岛的国家有共5个【巩固练习】
1、2004年12月6日,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发生了强烈地震并引发海啸,该海啸海域位于
A 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
B 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处
C 印度洋板块与南极洲板块交界处
D 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处
2、东南亚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是
A 伊洛瓦底江
B 萨尔温江
C 湄南河
D 湄公河
3、有“花园城市”之称的国家是
A 菲律宾
B 印度尼西亚
C 新加坡
D 马来西亚
4、元旦前后,潍坊一代表团赴东南亚观光考察,下列物品中,代表团没有必要携带的是
A 雨伞
B 御寒衣物
C 地图
D 防晒霜
5、有关中南半岛的表述,正确的是
A 中南半岛位于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与马来半岛共同组成东南亚
B 中南半岛的河流自北向南注入印度洋
C 山河南北纵列分布,自西向东有湄公河、湄南河、伊洛瓦底江
D 中南半岛大多位于热带
6、读《东南亚地区略图》,回答:
①________(国家);②________(首都)③________(河流);④________(气候)⑤________半岛;⑥A 岛是_______ A 岛的北面是____________半岛
7、读上图,回答:
(1)填注图中序号代表的地理事物: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2)马来群岛多火山,其主要原因是什么?(2)马来群岛多火山,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3)中南半岛大部分和菲律宾群岛北部属气候,每年6~10月吹风,11月到第二年五月吹风。

农作物在季播种,在收获。

【课堂小结】
第二章第一节东南亚(马六甲海峡、经济、人口)导学案
年级:七年级科目:地理课型:新知探索时间:序号:
【学习目标】
1、掌握东南亚联系两大洲、沟通两大洋的地理位置——世界交通的“十字路口”
2、分析马六甲海峡在世界海洋运输中的地位
3、掌握东南亚占世界前列的热带经济作物的分布和在各国的经济地位,以及锡、石油的分

4、掌握东南亚人口分布特点,了解华人华侨对东南亚的开发和繁荣做出的巨大贡献
【学习重难点】
马六甲海峡重要的地理位置
【自主互助合作学习】
一、马六甲海峡
读图2-4,了解马六甲海峡的位置、作用、周围国家
东南亚处在与、与的“十字路口”
1、位置:与之间
2、作用:是沟通与的天然水道,是联结、沿岸与
西岸港口的重要航道
3、两岸国家:、、,在这里,有世界著名海港
二、富饶的物产
读图2-6,了解东南亚重要的农矿产品
1、农产品
东南亚是世界上、、等热带经济作物的重要产地,
天然橡胶和棕榈油的产量、出口量均居世界首位,、的天然橡胶产量居世界二、三位,是世界上出产椰子、出口椰油最多的国家
2、粮食
是当地居民的主要粮食,、、是世界上重要的稻米出口国
3、矿产品
和占据突出地位,出产是有的国家主要有、、
锡产量居世界第一
三、海外华人的最大聚居地
1、东南亚是世界上人口稠密的地区之一,人口集中分布在大河两岸的、以及
2、东南亚是世界上海外华人分布最集中的地区,主要来自于、
注:华人:
华侨:
3、海外华人华侨为东南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巩固练习】
1、东南亚最重要的石油输出国是
A 印度尼西亚
B 马来西亚
C 文莱
D 泰国
2、下列关于东南亚经济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以初级产品输出为主的经济
B “进口加工出口”型的经济
C 各国加工工业都很发达
D 在国际贸易中处于有利地位
3、某经贸代表团元旦前后赴东南亚采购货物,并观光考察,下列产品中最可能出现在订货合同中的是
A 棉花、小麦
B 橡胶、椰子
C 蔬菜、牛奶
D 黄麻、综油
4、以下是上题中某代表团员描述的东南亚见闻与感受,你认为可信的是
A 当地居民是黑皮肤、头发卷曲
B 居民生活用品中锡器居多
C 此时非常寒冷,需加衣御寒
D 居民主食为面包、牛肉
5、关于东南亚地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是世界上重要的热带作物生产基地
B 由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两部分组成
C 整个地区都是热带雨林气候
D 处于两大洲和两大洋的“十字路口”
6、图中所示的海峡是
A.直布罗陀海峡
B.曼德海峡
C.马六甲海峡
D.白令海峡
7、关于该海峡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位于马来半岛与苏门答腊岛之间
B.位于中南半岛与加里曼丹岛之间
C.是连接太平洋与大西洋的海上通道
D.是连接印度洋与大西洋的海上通道
8、连线
(1)①世界最大的橡胶生产国A.印度尼西亚
②世界最大的油棕生产国B.菲律宾
③世界最大的椰子生产国C.泰国
④世界最大的椰子出口国D.马来西亚
(2)缅甸河内湄南河
泰国金边红河
越南万象湄公河
老挝曼谷伊洛瓦底江
柬埔寨仰光萨尔温江
9、下图是“马六甲海峡航线”示意图,读后回答:
(1)马六甲海峡位于________半岛和________岛之间,沟通了________洋和________洋
(2)马六甲海峡往西航行,可到达________洲、________洲和亚洲的________地区、________地区,往东航行可通往亚洲的________地区和________洲以及________洲、________洲
(3)马六甲海峡在世界海洋交通中的重要性表现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