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行整本书阅读.doc
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
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整本书阅读,就是让学生读整本的书。
新课标中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味。
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如果一个学生的阅读只停留在对教材文本的阅读,是完全不够用的。
因此,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抓住课余时间,引导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
(一)以导读为阶梯,引生入境部编版语文教材中编有“快乐读书吧”这一板块,旨在引导学生阅读。
在进行这一部分的课程时,很多老师选择的处理方式是草草了事,或是干脆不讲,这就忽视了整本书阅读的重要性。
我们不仅要讲,还要精心设计,巧引学生入境。
在日常教学中,我常会用到的教学手段就是设计导读课。
导读课的氛围一定要好,这就需要教师在创设情境上下功夫。
在确立好阅读的书目后,教师应确定好对应的人文主题,从课件的插图上,配乐上,甚至是补充的视频片段上下功夫,丰富的多媒体资源是引生入境的一个好媒介。
在导读的过程中,可以以问题为主导,有挑战,才会激发学生的课堂热情,调动起学生的阅读兴趣。
在设计问题时,可以选择从生活常识入手,先调用学生已有的生活、认知经验,让学生摆脱畏难情绪,快速进入状态,再将问题调整,一点点切入书中主题,在一连串问题的引导下吊起学生的“胃口”,达到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目的。
在充分提高学生阅读期待后,则需要适当出示书中片段,来初步满足学生期待。
片段的处理方式可以选择多形式的朗读,指读,齐读,师生共读等等,在朗读中解决问题,也让学生探索、阅读的欲望得到满足,初步感受阅读带来的快乐。
在一个又一个的小片段引导下,学生的阅读意愿被调动起来,这时,教师可以做书目的整体介绍,进而实现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整本书的目的,实现阅读的由扶到放。
(二)以陪伴为动力,鼓励坚持部分同学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但在面对较多文字量的挑战下,很多学生可能会中途放弃,不能够完整、细致地阅读完整本书,这时候,教师的陪伴就是激励学生阅读的动力。
整本书阅读策略实施的步骤
整本书阅读策略实施的步骤简介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如何高效地阅读一本书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技能。
整本书阅读是指从头到尾地阅读一本书,对于提高阅读效率和深度理解十分有益。
本文将介绍整本书阅读的策略实施步骤,帮助您更好地掌握阅读技巧和提高知识储备。
步骤一:确定阅读目标在开始阅读之前,首先应该明确自己的阅读目标。
这有助于您更好地理解和将所读的书籍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确定阅读目标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了解自己的需求和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书籍。
- 定义阅读的目的,是为了获取新知识,提高专业技能还是解决某个具体问题等。
- 设定阅读时间和阅读量的目标,以便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
步骤二:预习和整体了解在正式开始阅读之前,进行一定的预习可以帮助您对书籍有一个整体的了解。
预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阅读书籍的封面、目录和摘要,了解书籍的主题和内容框架。
- 浏览书籍的章节标题和结构,了解各个章节的主题和内容梗概。
- 查阅相关的书评和评论,了解其他读者对该书的评价和意见。
步骤三:制定阅读计划在开始正式阅读之前,制定一个合理的阅读计划可以帮助您更好地掌控阅读进度和节奏。
阅读计划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确定每天的阅读时间和阅读量,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避免阅读时间过短或过长。
- 制定每个章节的阅读目标和截止日期,将整本书分解为可管理的小块。
- 根据计划设定所需的阅读速度和理解深度,尽量保证每个章节都能达到预期的目标。
步骤四:深度阅读和笔记记录在正式的阅读过程中,进行深度阅读和笔记记录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深度阅读可以帮助您更好地理解书籍的核心概念和思想,而笔记记录可以帮助您加深记忆和整理思路。
以下是一些有效的深度阅读和笔记记录的技巧: - 注意书籍中的关键词、概念和主题,并通过书籍中的例子和实践指导进行思考和理解。
- 做好笔记记录,可以使用符号、标签和颜色来标记不同类型的内容。
- 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和经验,将书籍中的理论和概念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加深理解和记忆。
推进整本书阅读的方法和策略
推进整本书阅读的方法和策略2022年颁布的新课程标准对整本书阅读提出了教学建议,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的教学改进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优化课程设计,选择阅读书目新课标教学建议提到“合理安排好课内与课外、个人与集体的阅读活动,宜集中使用每学期整本书阅读课时,结合教师的指导和学生自主阅读,确保学生在课堂上有时间阅读整本书”。
学校应对其课程设计进行优化,学生拥有充足的阅读学习时间,是优化课程设计的前提,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深入理解阅读内容。
此外,教师也应根据小学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在充分掌握学生学情的基础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如低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阅读时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可以先选择一些生动形象的绘本供学生阅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还可以在阅读教学中加入游戏,丰富阅读体验,增强学习能力,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阅读内容。
高年级学生身心得到了一定的发展,思维发展水平明显提高,选择有深度的经典书籍,更能够激发其兴趣。
需要指出的是,不能将整本书阅读简单归为课外阅读,根据课标精神,要在课内由教师引导,教授方法,提出任务,课外由学生自主阅读,运用阅读方法,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阅读活动。
创设学习情境,营造阅读氛围新课标教学建议提出,要营造自由阅读、欢乐分享的氛围,善于发现学生阅读整本书的成功经验,及时组织同伴间、学生间的交流与分享。
与单篇文章阅读不同的是,整本书阅读教学信息量更多,需要教师创设学习情境,在情境中加深理解。
问题情境,亚里士多德曾说:“思考始于惊奇的问题。
”教师在有效设置问题情境的基础上,激发学生思考的兴趣,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锻炼思维能力,使其对文本深入理解,在阅读的过程中解决难题。
体验情境,只对整本书中的文字进行阅读,对小学生来说无疑是枯燥乏味的。
情境体验式教学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为学生提供共情的桥梁和契机。
在他们阅读的时候,营造舒适的、生动的、有趣的、富有吸引力的学习氛围。
多媒体情境,语文学科具有很强的直观性和表现性,将多媒体与阅读有机结合,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知识理解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整本书阅读四种课型介绍
整本书阅读四种课型举隅:导读+推进+交流+总结在整本书阅读实践中,笔者以陌生化导读课、阅读中推进课、阶段交流课和汇报总结课四种课型为载体,着力构建整本书阅读教学体系,高效推进整本书阅读。
一、陌生化导读课:提升兴趣陌生化导读课分为两种类型,一是基于整本书的陌生化导读,一是基于某些章节的陌生化导读。
基于整本书的陌生化导读,主要通过整本书的标题和目录,让学生对整本书的内容有大致的了解,从而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如导读《朝花夕拾》,首先出示鲁迅《朝花夕拾》封面,让学生谈谈对书名的理解,引导学生初步感知书名的含义:早晨的花,晚上采摘。
这实则指鲁迅中年的时候回忆幼年和青年生活。
然后让学生迅速翻看目录,浏览小引,明确《朝花夕拾》中的篇目有哪些。
又如导读《骆驼祥子》,可设计如下问题:本书为什么取名“骆驼祥子”?骆驼和祥子之间有什么关系?再如导读《水浒传》,可运用多媒体播放电视剧《水浒传》的主题曲《好汉歌》,营造阅读氛围。
为了激起学生的阅读欲望,还可引入名家对《水浒传》的评价,如清初文学评论家金圣叹曾言“天下之乐,第一莫若读书;读书之乐,第一莫若读水浒”。
接着,引导学生浏览《水浒传》的目录,初步了解整本书的内容。
此时,学生的阅读欲望非常强烈,笔者要求学生借助序言和目录,理清全书脉络。
实践证明,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阅读变得不再盲目,阅读兴趣也得到有效提高。
基于某些章节的陌生化导读,可以从著名的人物切入,也可以从精彩的情节切入。
如导读《水浒传》,可以这样设计:有人说,是鲁提辖三拳打开了《水浒传》,又是鲁提辖一禅杖合上了《水浒传》,鲁提辖用怎样的三拳打开了《水浒传》?打的是谁?为什么打?怎样打?打得怎么样?这个设计让学生带着一连串的问题走入文本,从文本细读中找寻答案。
在问题的导引下,学生自主阅读原著中“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章节。
从著名的人物或精彩的情节切入文本,能增添阅读过程的趣味性。
陌生化导读课设计的核心就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整本书阅读教学怎么设计
整本书阅读教学怎么设计整本书阅读是指学生通过阅读一本完整的书籍,提高阅读理解能力、扩大阅读量和提升语言表达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
本文将从整本书选材、读前准备、阅读指导和读后延伸四个方面,探讨如何设计整本书阅读的教学过程。
一、整本书选材在进行整本书阅读教学之前,教师首先需要精心选择合适的书籍。
选书时应考虑到学生的年龄、兴趣、语言水平以及教学目标。
同时也应注重选取适合阅读教学的书籍,即具有一定文学价值、情节曲折有足够的吸引力、语言简洁明了。
此外,书籍的主题也要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相结合,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作品。
二、读前准备在开展整本书阅读教学之前,教师需要做一些读前准备工作。
首先,教师可以通过介绍作者、作品背景等方式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
其次,教师应根据书籍内容设计一些预测问题,以帮助学生理解和抓住阅读重点。
同时,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或讨论,分享对于书籍主题的思考和猜测,以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三、阅读指导整本书阅读过程中,教师需要提供有效的阅读指导。
首先,教师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作者的写作技巧和特点,例如描写手法、人物塑造、情节推进等,以提高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和欣赏。
其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和解读作品的主题、情节、人物以及文学形式等内容,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文学鉴赏能力。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提问、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作品内涵和人生价值,并引导学生构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四、读后延伸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是读后延伸。
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可以开展一些扩展活动,以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和感悟。
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相关的展览、电影或戏剧演出,以便学生更直观地感受作品带来的艺术魅力。
同时,教师还可以要求学生撰写读后感或写作文,以巩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综上所述,整本书阅读教学需要教师进行合适的选书、读前准备、阅读指导和读后延伸。
通过精心设计教学过程,能够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拓展知识面,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文学鉴赏能力。
整本书阅读的几大教学路径
整本书阅读的几大教学路径对于一本全书的阅读,可能会有很多人会觉得比较无从下手,不知道如何开始。
下面提供几条教学路径,帮助大家有效的阅读一本书。
1.整体阅读法整体阅读法是最常用的读书方法之一,也是最基本的读书方法。
该方法的主要步骤包括:首先,浏览整本书,快速地阅读介绍、目录、前言、后记等部分,了解该书的基本内容和结构。
接着,仔细阅读每一章节的主题、标题、摘要、关键词等,从整体上掌握每一章的主要内容。
最后,再细读每个段落和句子,并以笔记的形式记录下来,以方便后续的回顾和总结。
整体阅读法可以帮助我们全面地了解一本书的主要内容和结构,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书中的知识和技巧。
2.逐章阅读法首先,对书籍的目录进行仔细的分析,了解每章节的主要内容和结构。
接着,挑选一章节作为进一步阅读的重点内容。
然后,一章章地逐步深入理解这些内容,认真思考其中的各个部分、概念、结论等,并进行笔记记录。
最后,对所理解的内容进行总结,包括章节的大意、细节、思想等方面,以检验并加强自己的理解。
逐章阅读法可以帮助我们深入地理解每章节的主要内容和结构,并可以帮助我们加强自己的记忆和理解能力。
3.主线阅读法首先,通过整体阅读或逐章阅读,确定书籍的主要思想和主线内容。
接着,重点关注书中重要和难以理解的内容,思考解决的方法和策略,切实掌握其知识和技能。
最后,将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应用于实践,并进行总结和反思。
4.综合阅读法综合阅读法是一种大量阅读与深入阅读的有机结合。
该方法的主要步骤包括:首先,迅速浏览整本书,从中获取整体的印象和基本信息。
接着,按照主题和章节的分配安排,逐章节进行深入的阅读,进行笔记和总结。
最后,根据自己的理解和需要,对重要内容进行再次阅读,并进行综合和归纳。
综合阅读法可以让我们兼具快速浏览和深入理解的能力,并能够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技能。
总之,教学路径是阅读一本书的基本方法,每个人可以选择不同的方法,根据自己的阅读能力和阅读目标来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方法。
小学阶段整本书阅读教学措施
小学阶段整本书阅读教学措施在小学阶段,整本书阅读是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和提高阅读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
下面介绍一些针对小学生的整本书阅读教学措施。
1. 阅读导入:在开始一本新书的阅读之前,可以进行一些阅读导入活动,如谈论书名、封面、作者介绍等,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可以询问学生对于书籍内容的猜测或期望,让学生预测故事情节,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2. 阅读目标设定: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讨论并设定阅读目标,明确学生阅读的目的和期望。
可以根据学生的能力差异,设定不同的目标,让每个学生都能有进步的空间。
3. 分段阅读:对于较长的书籍,可以将其分为若干个段落或章节进行阅读。
在每个段落或章节的结束时,进行小结或讨论,确保学生对于故事情节的理解和记忆。
4. 阅读辅助:对于一些生僻字、生词或难句,可以给学生提供必要的辅助,如提供拼音、注释或中文翻译,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阅读内容。
鼓励学生根据上下文猜测词义,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
5. 阅读交流:在阅读过程中,鼓励学生与同伴分享阅读心得或问题。
可以进行小组讨论、小班展示或整体分享的形式,促进学生思维的交流和合作。
教师可以提供适当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深入思考问题的能力。
6. 阅读评价:针对每本书的阅读,可以进行适当的评价活动,让学生对自己的阅读进行总结和反思。
可以有口头或书面的形式,通过评价活动,让学生对于阅读成果有所反思,同时也能激发学生对于阅读的兴趣和动力。
7. 阅读延伸:在整本书的阅读完成后,可以进行一些相关的延伸活动,如编写读后感、绘制故事情节图、创作书评等。
这些活动能够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表达和创新能力。
在整本书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发挥指导和辅导的作用,根据学生的能力和需求,提供适当的引导和支持。
还应该尊重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节奏,鼓励他们发展自主阅读的习惯和能力。
整本书的阅读教学不仅仅是学生获取知识的手段,更是培养学生对于阅读的兴趣和习惯的重要环节。
整本书阅读的三种方法
整本书阅读的三种方法我认为整本书阅读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第一,“连滚带爬地读”。
这是温儒敏先生的用语,我借用一下。
人在童年时代,开心的时候是不是手舞足蹈,是不是连滚带爬?连滚带爬有两层含义,一是读得开心,二是不必苛求字字落实,句句较真,借用陶渊明的话,那就是“好读书,不求甚解”。
包括浏览、快读、猜读、跳读,学生可以无师自通,但有老师指导一下,甚至纳入教学,就事半功倍了。
这可能是激发阅读兴趣的好办法。
记得小学四五年级读《西游记》,很多字都不认识,按照现代的语文教学的要求,不认识的字就要查字典,可是如果每隔几行就查字典,大概也就读不下去、趣味索然了。
所以我那时的读法就是跳着读,猜着读,大致能懂就一气呵成读下去。
小孩子嘛,看到写风景的跳过去,看到诗词也不去管,遇到写妖怪的就多看两眼,很快读完一本,就有信心了。
后来又读三侠五艺、七侠五艺、包龙图什么的,阅读面就上去了,读书的兴趣也有了。
对学生来说,课外阅读很重要,但不能都是精读,在很多时候,应当是“连滚带爬”地读。
语文老师应当鼓励,而且给方法。
第二,“绞尽脑汁地想”。
这个表达有点青面撩牙的感觉,但我的本意是要强调思考的价值。
如果是泛读,“连滚带爬”当然就够了;但若要让一本书进入我们的精神世界,那就需要深度的思考。
没有思考的阅读,其效益是值得怀疑的。
这就需要批判性阅读。
“绞尽脑汁地想”首先要精读,精读不是简单的物理堆砌,将书本上的知识照搬到头脑里,如果那样只是占用了脑容量而已,对学生的改变并没有多大意义;精读应该是化学的吸收,消化,就像我们吃东西一样,有用的东西吸引进学生的体内,进入学生语言的循环系统,没用的东西当成排泄物及时排泄出去,不要想着什么垃圾都存放在我们体内,这样是会生病的。
读书也一样,有用的东西融合到自己的知识体系中,成为我们精神的一部分,没多大意义的东西及时淘汰掉,有时候适当清空是为了更好的吸收。
另外,在精读的时候,要在书上划线,将重点划出来,这样重读的时候就容易抓住重点,当然,重点可以是书中原本的重点,也可以是你自己觉得重要或有意思的地方。
三步走学会整本书阅读
“三步走”学会整本书阅读丁辉在小学阶段,阅读习惯与阅读能力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
特别是要实现《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课外阅读目标,就要求教师特别注重对学生整本书阅读能力的锻炼和指导。
实施整本书阅读的第一步,就是为学生选择合适的书。
不同年龄段的学生,适合于共读的书也是不同的。
对于低年级学生,可以以绘本为主,辅以浅显的儿童小说;中年级以经典的儿童小说为主,辅以科学类和历史类书籍;高年级以略有深度的儿童文学作品为主,补充一些适合小学阶段阅读的文学作品及优秀的儿童人文和百科读物。
茫茫书海中,选择适合学生读的书,最简单的标准就是首选那些国内外获奖的儿童文学作品。
而用于整本书阅读的书籍需要有代表性,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阅读,并能将学到的方法用于阅读其他同类书籍。
实施整本书阅读的第二步,是指导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我也将其分为三个阶段——导读课、推进课和讨论课。
导读课重在激发学生整本书阅读的兴趣,调动学生的阅读期待,让每个学生体验阅读的快乐,逐渐养成良好的阅读整本书的习惯。
在阅读指导中,教师要以“趣”字贯穿全程,做到读前“引趣”、读中“品趣”、读后“生趣”,不断激发学生敢于克服阅读中遇到的重重障碍。
导读课的方式多种多样,可以巧拟谜题、故设悬念,增强阅读影响力;也可引导学生读序阅跋,或浏览目录,了解整本书的概貌和要点,等等。
以阅读《夏洛的网》为例,导读课上,我先告诉学生,这本书是一部傲居“美国最伟大的十部儿童文学名著”首位的童话,一部可以与《小王子》相媲美的世界名著……随后,我让学生欣赏书籍封面、封底,阅读人物表,从中发现玄机,了解封面配图正是人物表里的重要角色;然后引导学生浏览目录,“透视一本书”,感知全书概貌;最后,展示书中的一两幅插图,比如费恩抢夺爸爸手中的斧头,画面有很强的冲击力,让学生猜测,画面人物之间发生了什么事?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带着这种猜测读完整本书。
就这样,通过导读课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也为读完整本书后的主题讨论做好铺垫。
整本书阅读计划
整本书阅读计划阅读一本书,需要有一个系统的计划,才能更好地理解和吸收书中的内容。
下面我将分享一个整本书阅读计划,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高效地进行阅读。
第一步,了解书籍背景。
在开始阅读一本新书之前,我们需要先了解一下这本书的背景信息。
包括作者是谁,作者的写作背景和风格是怎样的,书的出版时间和所属类型等。
这些信息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书籍的主题和内容,有针对性地进行阅读。
第二步,快速浏览全书。
在了解了书籍的背景信息之后,我们可以先快速浏览一遍全书。
这个阶段不需要深入阅读,只需要大致了解全书的结构和内容。
可以浏览目录、章节标题、图片和图表等,以便在后续的深入阅读中能够更好地把握全局。
第三步,细读每一章节。
在快速浏览全书之后,我们可以开始细读每一章节。
在阅读的过程中,可以做好读书笔记,记录下重要的观点、论据和例子。
同时,也可以和书中的内容进行对比和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疑问。
这样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书中的内容,并且为后续的复习和总结打下基础。
第四步,进行主题归纳。
在完成了全书的细读之后,我们可以进行主题归纳。
可以总结出全书的主要主题和观点,并且分析作者的论证逻辑和论据支撑。
这个阶段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书中的核心内容,为后续的讨论和写作提供素材和思路。
第五步,展开深入讨论。
在完成了主题归纳之后,我们可以和他人展开深入讨论。
可以和朋友、老师或者同学分享自己的阅读体会和见解,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通过和他人的交流,可以帮助我们更全面地理解书中的内容,并且开拓自己的思维。
第六步,总结和复习。
最后,我们可以进行总结和复习。
可以回顾全书的内容,对重要观点和论据进行梳理和整理。
同时也可以检查自己的阅读笔记,看看是否有遗漏或者理解错误的地方。
通过总结和复习,可以巩固自己的阅读成果,同时也为以后的写作和表达提供素材和支持。
以上就是整本书阅读计划的具体步骤,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阅读一本书是一个系统性的过程,需要有一个科学的方法和策略。
整本书阅读的几大教学路径
整本书阅读的几大教学路径阅读是学习、成长的必备技能,对于全面提升语言能力,增加知识储备具有重要意义。
由于阅读的内容繁杂,人们在阅读时往往难以找到有效的教学路径。
下面介绍几种比较常见的阅读教学路径供大家参考。
一、线性阅读路径线性阅读路径是最常见的一种阅读方式,按照书中的顺序逐章阅读。
这种方式适用于小说、散文等连贯性较强的文本。
通过线性阅读,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整篇文章的结构和主要内容,并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二、主题阅读路径主题阅读路径是根据主题进行阅读的方式。
当读者对某个主题感兴趣时,选择相关的书籍进行阅读,逐渐深入了解主题内容。
这种方式适用于各种主题阅读,比如历史、科学、文学等。
通过主题阅读,可以加深对某一领域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三、标签阅读路径标签阅读路径是根据书籍的标签进行阅读的方式。
标签可以是作者、出版日期、文学流派等。
通过选择不同的标签进行阅读,可以帮助学生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书籍,进而提高阅读积极性。
标签阅读路径还有助于学生对不同类型的书籍进行分类和整理,提高学习效果。
四、比较阅读路径比较阅读路径是通过对比不同的书籍进行阅读,帮助学生理解和分析不同书籍之间的异同之处。
通过比较阅读,可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提高阅读的深度和广度。
五、阅读挑战路径阅读挑战路径是为追求阅读挑战的学生设计的一种教学路径。
通过选择难度适中但超过学生实际水平的书籍,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和自信心。
这种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培养学生坚持不懈的意志品质。
每种教学路径都有其独特的优势和适用范围,选择合适的路径有助于提高阅读效果。
不同的学生可能适合不同的路径,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兴趣、能力和阅读目标选择最适合的教学路径。
鼓励学生尝试多种阅读路径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多元思维和综合能力。
整本书阅读方法管窥
整本书阅读方法管窥阅读是人类获取知识、增长见识、拓宽视野的重要途径,而如何有效地阅读一本书,更是一门学问。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读书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特别是当面对厚重的大部头作品时,更是需要一些技巧和方法来帮助自己更好地理解和吸收书中的内容。
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整本书阅读的方法与技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 选择合适的场所与时间阅读需要一个相对安静、舒适的环境,所以在进行整本书阅读时,选择一个舒适的场所是非常重要的。
可以选择一个安静的图书馆、书房或者阳台,远离嘈杂的环境。
阅读的时间选择也很重要,一般来说,早上或者晚上是一个相对安静的时间段,比较适合阅读。
每个人的习惯不同,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作息来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时间段。
2. 制定阅读计划对于一本较长的书籍来说,很多人会望而却步,觉得很难一口气读完。
这时候,制定一个阅读计划是非常有必要的。
可以根据书的篇幅和自己的时间,将整本书分成若干个部分,每天或者每周规定一个阅读的目标,以使整本书的阅读任务变得更加轻松。
这样不仅可以逐步累积知识,还能够避免阅读时的疲劳和厌倦。
3. 阅读前预习在正式阅读一本书之前,可以进行一些预习工作,包括了解作者的背景、书籍的出版时间、主要内容梗概等等。
这样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书中内容,对于一些历史问题、文化背景等方面也有所准备。
4. 注意细节,善于笔记在进行整本书的阅读过程中,要注意书中的细节,因为很多时候,作者在一些描写细节中包含了很多深刻的含义。
所以在阅读的过程中,可以适当做一些笔记,记录下自己的理解和感悟,有助于加深对书中内容的印象和理解。
5. 多角度思考,理解作者意图在阅读一本书的过程中,不要一味地接受作者所表达的观点,要善于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分析,加深理解。
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和思维方式来解读书中的内容,以便更全面地理解作者的意图。
6. 与他人交流,分享心得在阅读一本书的过程中,可以适当地与他人交流和分享自己的读书心得。
如何进行整本书阅读
如何进行整本书阅读如何进行整本书的阅读?整本书的阅读是一项关注整体的任务,与单篇课文不同。
学生们需要通过阅读一本书,留下自己的印象和感受,然后在阅读课上进行交流。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把握整体感知,并引导学生逐渐深入阅读精彩的内容。
整本书的阅读需要关注学生的个性体验,同时通过挖掘细节,帮助学生深入阅读,感受字词的精妙之处。
阅读指导课一般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包括学生阅读前的“导读课”,阅读中期的“推进课”,以及读完书后的“主题读书课”或“讨论交流课”。
第一阶段:“导读课”开展班级共读的第一步是让孩子们对即将开始的阅读之旅充满期待和兴趣。
在这个环节中,最容易引起孩子们兴趣的方法,就是最好的导读方法。
如果书本身非常优秀,对孩子们很有吸引力,他们迫不及待地想要开始阅读,那么导读课就可以省略。
当然,有时候还是需要教师进行引导。
例如,可以讲讲作者和相关书评,利用童书封面、故事中出现的音乐等进行导入,或者利用精美的插图。
在导读课上,我们需要设置足够的悬念,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要考虑最后的主题探讨,为学生做好铺垫,提出一些要求,目的地阅读比漫无目的的效果要好得多。
第二阶段:“推进课”在年级推进课中,可以大声朗读故事,配合游戏,变换多种形式复述故事。
在高年级,可以进行分章节的阅读和若干个小主题的讨论。
无论哪种方式,都需要努力推动学生的阅读深入和远离。
在为各个章节设计的问题中,有的是促进学生对故事情节的关注和熟悉,有的则是促进学生对故事中隐含的主题逐步思考。
在共读的推进过程中,我们需要始终关注孩子们的阅读进程,而不是只负责把书发给他们就完事了。
推进课可能只进行一次或两次,也可能进行多次。
有时候是几分钟的关于某一个话题的交流,有时候甚至可以拿出更多时间来进行。
完全根据孩子们的阅读实际情况而随时调整。
在这里,老师需要把握阅读的时间与节奏,只要班上大多数学生读过了就可以进行下一步。
如果等待所有学生都读完了再进行下一步,那么你可能永远都等不到。
整本书阅读的几大教学路径
整本书阅读的几大教学路径阅读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手段,也是提高语言能力和文化素养的有效途径。
针对整本书的阅读,可以采取以下几大教学路径:1. 教师导读法:教师可以先对整本书进行导读,介绍作者、背景、主题等基本信息,引导学生了解整本书的整体结构和主要内容。
教师还可以讲解一些关键词汇和常见句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阅读书籍。
2. 段落分析法:学生在阅读整本书的过程中,可以采取段落分析的方法。
即将整本书分为若干个段落,每次阅读一个段落,理解其中的主题、论点和论据等内容。
学生可以通过分析段落的结构和语言表达,提高对整本书的理解和把握。
3. 细读与泛读相结合法:在整本书的阅读中,可以结合细读和泛读的方式。
细读是指对书中文字、句子的仔细阅读,注重理解每个细节和推理的逻辑关系;泛读是指对整个篇章和全书的整体了解,注重把握整体结构、主题和中心思想。
学生可以在阅读时根据需要,灵活运用细读和泛读的方法,提高对整本书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4. 反思与讨论法:在阅读整本书的过程中,学生可以进行反思和讨论,梳理自己的思维过程和阅读体会。
学生可以思考书中的问题、争论点和思想启示,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与他人交流和讨论。
这样可以加深对整本书的理解和思考,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
5. 多媒体辅助法:在整本书的阅读过程中,可以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方法。
学生可以通过观看相关视频、听取演讲或音频资料来丰富对书籍内容的理解和认知。
学生还可以利用互联网资源,搜索相关资料和讨论,进一步扩大阅读的广度和深度。
在整本书的阅读教学中,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阅读技巧和阅读素养。
学生需要能够运用词汇猜测、上下文推测等技巧解决生词或理解问题;学生需要善于提问、思考和总结,发挥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学生需要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如扎实的基础知识、正确的阅读态度和坚持不懈的阅读量等。
在整本书的教学路径中,需要教师和学生密切配合,建立起积极的学习氛围和互动环境。
只有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才能取得良好的阅读效果,提高语言能力和文化素养。
整本书阅读指导策略【精选文档】
整本书阅读指导策略整本书阅读指导要注意方式,要在学生需要的时候进行.(一)整本书阅读指导的原则。
1.注重阅读方法的应用和获得.整本书阅读关键是要通过阅读使学生有所收获,要知道怎样读更好。
要通过阅读领会表达的妙处。
重视方法的获得,这个方法不是教师教给学生的,而是学生通过自己动脑筋,通过教师设置的情境,通过教师的追问,自己感悟到的。
2。
注重学生的自主阅读。
阅读是个性化的过程,对阅读速度,阅读时间等不做硬性规定,应该有较宽松的时间.对于阅读方式方法不进行太多的限制,应该顺应学生的规律,以学生愿意接受的方式进行。
学生对阅读方法的运用,可以根据自己的阅读经验。
3。
注重个别指导。
因为学生的阅读水平存在差异,教师在集中指导的基础上,应该关注到学生之间阅读水平的不同。
对于个别学生,可以采取个别谈话,看读书笔记等方式给予关注。
在讨论交流的时候,多听听能力较低学生的见解,给他们阅读的信心。
同时,私下提示注意其他同学是怎样阅读的,帮助他们从别人的经验中感悟读书乐趣,吸取读书经验.以兴趣引领他们,让他们能够在持续的阅读中,不断得到锻炼,从而提高阅读能力。
(二)整本书阅读指导的内容。
1.版本指导。
版本指导,有利于学生选择书籍,对书籍本身具有鉴别能力,能够实现读书与生活的联系,实现终身阅读,终身受益。
教师要具备广阔的阅读视野,还要有比较深厚的功底,能够鉴别,并且把自己的经验传递给学生。
2.序目指导。
利用目录进行检索,找到自己想看的内容。
利用目录可以整合自己想看的内容。
如重点研究书中的某个人物,某个事件,可以通过目录跳跃性的看,从而把某些内容整合在一起,能够突出人物性格特点,理情事件发生的脉络。
3.参考书籍指导。
参考书籍的作用一是帮助理解,而是帮助比对借鉴,帮助阅读向更深更广的程度进行。
4.阅读方法指导。
真正的阅读方法不是工具化、形式化的,而是比较、归纳、揣摩、体会的过程。
对于一字一句的比较、揣摩、体会,然后归纳,形成自己的认识,才是方法。
2023年暑期初高中语文衔接第5课:整本书阅读方法及高中必读书目
一、如何开展整本书阅读?(一)通读与重读通读是一种最基本的阅读方式,就是从头到尾、一页页地硬读下去。
没有这种硬啃的功夫,就无法获得整本书阅读的巨大红利。
好书还需要反复读,在一遍遍的阅读过程中,读者可以得到不同的收获,可以使自己的感受更加精微、认识更加深入。
(二)生活化阅读“生活化阅读”大致有如下两层意思。
1.阅读整本书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每天读几页书,持之以恒,一直读完全书。
这就像在生活中完成一项任务,经历某种生活一样。
一旦将阅读作为日常生活之必需,每天坚持读一点(例如15分钟),那么,我们的整本书阅读就有可能出现奇迹。
如果每天阅读15分钟会出现什么奇迹呢?假设一个中等程度的读者,阅读一本一般性的书。
通常每分钟阅读300字,一天15分钟就能够阅读4500字。
一周七天就能够阅读31500字,一个月就是126000字,一年阅读量就达到150万字。
按每本书平均10万字计算,只要每天坚持阅读15分钟,一年至少可以阅读15本书。
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成为我们的日常生活方式,这是整本书阅读的应有之意。
2.平常心对待整本书阅读许多同学面对整本书阅读之所以难以坚持,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没有平常心。
以整本书阅读《红楼梦》为例:面对中国文学的巅峰之作《红楼梦》,许多同学往往会产生望而却步的畏惧心理,事实上,多数经典都淳朴得如同生活本身,你能感受生活,你就能欣赏名著——只要你具备最基本的阅读能力——而你从小学开始的近十年的阅读经验早已养成了阅读的基本能力。
细细地读《红楼梦》,其实就是细细地品味生活,或者说,是在体验一种你从未经历过的生活,这又有什么可畏惧的呢?例如,当我们面对“红楼梦”时,我们只需从最基础的地方入手,从作品本身去欣赏它。
摆脱所有的教条,不去计较太多作品以外的因素,全身心地投入到《红楼梦》所描绘的生活场景中去,去呼吸、去感受其中人物的喜怒哀乐。
倘能如此,你就已经在欣赏《红楼梦》了。
不要刻意求深、求新,不要过多关注名家学者如何评价。
浅谈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
浅谈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整本书阅读教学是一种常见的教学方式,通常是在授课的基础上,要求学生阅读相关的一本或多本书籍,以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可以有很多,下面介绍几种常见且实用的策略。
1.定期布置阅读任务整本书阅读教学需要进行长时间的阅读,一般需要在一个学期或一段时间内完成。
为了确保学生不厌其烦,可以把整本书阅读任务分为小的部分,定期布置,以保证学生的持续阅读。
布置任务可以规定每周的页数,或者每周的章节,让学生有计划地、逐步地阅读完整本书。
这也可以促使学生养成好的阅读习惯。
2.利用课堂时间指导学生阅读学生在整本书阅读过程中,会遇到各种问题和困难。
而且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参差不齐,为了使学生能够有效地阅读,老师应当在课堂上指导学生阅读。
可以针对书中难点或者重点内容,进行开脑洞的导读或者讲解,使得学生对要求的知识有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3.提供阅读笔记或者阅读指南为了帮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有所依据、有所指导,老师可以或者学生可以自己制作一些阅读笔记和阅读指南,对于书中的重要内容和重点难点进行梳理,让学生知道如何去理解和记忆。
笔记和指南可以从角色分析、情节推演、主题归纳等方面出发,也可以在重难点处给予解释和注释。
4.开展阅读小组活动开展阅读小组活动,可以帮助学生讨论阅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分享阅读经历。
通过小组讨论,可以让同学们获得不同的阅读体验和观点,从而发现更深刻、更有意义的理解方式。
此外,小组学习也可以帮助孩子们形成良好的团队合作、协作精神。
整本书阅读教学可以帮助学生认知量更深入、理解加深,提高阅读理解能力,锻炼分析思考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也可以引导学生审美、情感、道德、价值观等多方面的发展。
在实施整本书阅读教学时,老师应该注意不可忽略学生的阅读反馈,因为他们作为学习者更了解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5.评估学生的阅读成果在整本书阅读教学实施过程中,老师应该设置一些能够评估学习效果的评估方式,以验证学生的阅读效果。
怎样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
怎样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阅读是一项重要的技能,对于学生的学习和个人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然而,许多学生在面对整本书的阅读时感到困惑和无助。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阅读整本书,并提高他们的阅读水平和阅读理解能力,教师们可以设计针对整本书的教学活动。
本文将探讨一种有效的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
第一部分:引入整本书整本书阅读教学的第一步是引入整本书。
在引入阶段,教师可以激发学生对书籍内容的兴趣,并提供一些背景信息。
根据书籍的特点和学生的年龄和兴趣,教师可以选择使用故事情节、阅读摘要、相关图片等方式来引入整本书。
例如,如果引入的书籍是一个科幻小说,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一些与科幻相关的图片和视频,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阅读兴趣。
第二部分:阅读目标设定在引入整本书之后,教师需要设定清晰的阅读目标。
阅读目标可以帮助学生明确为何要阅读这本书,以及要关注什么内容。
阅读目标可以包括理解故事情节、掌握重要的主题和意义、熟悉作者的写作风格等等。
教师可以将阅读目标写在黑板上或者将其分发给学生,以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明确目标并有意识地进行阅读。
第三部分:阅读活动设计为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整本书的阅读,教师可以设计一系列的阅读活动。
这些活动可以是个人活动、小组讨论活动或者全班活动。
以下是一些例子:1. 话题讨论:教师可以选取一些与书中内容相关的话题,要求学生进行讨论。
例如,当阅读一本关于环境保护的书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讨论如何保护环境,或者就书中的观点进行辩论。
2. 角色扮演:教师可以要求学生选择书中的一个角色,并扮演这个角色进行小剧场表演。
通过角色扮演,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体验故事情节,同时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3. 情节整理: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将书中的情节按照时间顺序整理出来,并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总结。
这样的活动有助于学生理清故事线索,提高他们对整本书的理解和记忆。
第四部分:阅读评估与反思在整个整本书阅读过程中,教师需要定期进行评估和反思。
评估可以采用阅读理解测试、书面作业或者口头表达等方式进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进行整本书的阅读讨论
讨论是班级读书会中的重要环节,它不但能深化学生对书籍的理解,还能培养学生持续的阅读兴趣。
那么,如何进行整本书的阅读讨
论呢?教师应该遵循从情节入手,关注兴趣,关注情感的熏陶与点染。
整本书阅读,关键是整体,它同一篇课文的教学有很多不同。
一本书留给学生什么印象,从这本书中能感受到什么是很重要的。
在读书交流的时候,教师在心中始终要有整体观念,不能因为个别地方的处理而忽视了整体。
在强调整体感知的同时,教师应该注意引导学生逐步深入阅读。
整本书阅读,既要关注学生的个性体验,又要通过细节的
挖掘,牵一发动全身,促使学生对整本书的理解。
本文试以三本具体
的书为例,谈谈各个年段在指导整本书的阅读时应该注意哪些方面。
低年级
低年级可以从阅读图画书开始。
在阅读《你看上去好像很好吃》这本书的时候,因为书中情节变化往往出人意料,所以在很多关键地方教师都可以停下来,让学生想象下一步会发生什么。
通过学生想象和书中故事情节的对比,让学生感受到这个故事的温馨与感人。
尤其是书的最后小甲龙跑到山顶的部分,让学生想象,接下来会发生什
么?然后出示下一个画面。
相信学生一下子会被感动,因为他们想不到小甲龙竟然找到了父母。
一年级的孩子本身对父母有着强烈的情感依赖,当他们看到这样的场面的时候,一定能想象到自己。
其实,整
个故事孩子都可能会把自己想象成小甲龙。
这样的处理是让学生联系
生活,感受故事中的温情。
通过这本读物,还可以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
图画书之所以给孩
子带来无尽的乐趣,关键是能带来视觉冲击和无穷的想象。
但是,想
象要以看懂图画内容为基础,所以教师在用图画书讲故事的时候,一定要让学生充分地看画面。
图画语言是学生天生的语言,所以他们很容易看懂,甚至很容易发现细节。
这本书中有一页是小甲龙在霸王龙
的怀里睡着了,图画上的霸王龙背上有几个洞,当然这是它保护小甲龙时被吉兰泰龙咬的。
如果学生观察不到这个细微之处,教师就要提醒,“霸王龙的背上是什么?”让学生通过图想起前面的内容,能更
深的体会此时霸王龙的情感。
看懂图能促使学生走进情境之中,感受到无法用语言描述的情感。
图画书的阅读,阅读画面要重于阅读语言,心灵的震撼,情绪的
渲染,思维的历练,是阅读图画书的主要目的。
中年级
以《亲爱的汉修先生》为例谈中年级的阅读。
在班级读书交流的时候,首先设计这样的问题:“书的作者是
谁?哪国人?”引导学生关注作者,懂得读书其实是和作者交流。
对作者的基本了解也是了解故事背景的一种方法,有利于理解书中的一些
内容。
然后提问:“这本书中有哪些人物?你最喜欢谁?说出你的理
由。
”通过汇报,梳理出文章中的主要人物。
通过说喜欢谁,了解学
生对这本书的理解程度,看他们是如何看待书中人物的。
让学生说理由,就是通过书中的某些情节证明自己的观点,让学生把感受最深的地方说出来。
再次交流:“书中最让你难忘的是什么?可以是高兴的、悲伤的、痛快的、遗憾的、好玩的”不同学生会选择不同的角度进行汇报,丰富每一个人对书的感受。
通过这样的汇报交流完成对整本书的梳理,对学生来说就是把散
落在心中的信息重新进行了排列组合,形成新的更深层次的认识,建立了整本书的基本框架。
接下来就是探究细节,可以抓住几个重点段落进行设计。
比如这
本书中的“电话铃响了。
妈妈正在洗头,她叫我去接。
是爸爸打来的。
我的胃忽然变得很沉重,好像要垂到地上了。
我每次听到他的声音就有这种感觉。
” 胃沉重怎么和听电话联系在一起呢?这个问题需要学生联系前面的一系列内容才能弄清楚。
这样的思考锻炼了学生联系上下文把握整体的能力。
同时,这里又是表现主人公对爸爸复杂矛盾的情感的重要情节,在这里引导学生深入阅读和讨论,能够更深刻的理解主人公的内心世界。
这本书的结尾是这样写的:“我觉得悲伤,同时也感到很欣慰。
”作者为什么这样结束这本书呢?通过这样的追问,让学生从整本书的角度思考作者成长的心路历程。
最后提出问题:“这本书和其他书比较,有什么不同?”又回到一个整体,要求学生跳出一本书来。
每一本书都有其独特之处,而
这本书的独特之处更鲜明,是用书信和日记穿插的形式来写的,还有很多关于写作方法的介绍。
让学生注意整本书的特点,是对语言表现形式的一种关注。
高年级
班级读书会的开展需要经历很多个阶段,有时可以按照章节进行深入细致的阅读,有时候可以按照人物进行阅读,然后再回归书的整体进行交流和讨论。
例如,开展《草房子》的读书交流,适于在通读整本书的基础上,按照人物进行交流。
可以探讨一个人物,也可以两个相近的人物一起交流。
比如“秃鹤”和“西马”这两个人物有很多相似之处。
让学生
先说出对这两个人的印象,根据文章内容谈谈他们名字的由来,然后根据自己推测,看看作者为什么给这两个人起这样的名字。
通过这样的探讨,去感受人物的性格。
最后,围绕“两个人身上哪里最让你感动”进行交流,理解“尊严”和“责任”。
除此之外,还可以利用文中的空白进行阅读交流。
《草房子》这本书中每章节的每个部分只用“一二三”来划分,让学生给每一部分命名,锻炼学生概括的能力,同时有利于对情节的整体把握。
开展班级读书会,教师一定要和学生同读,并且要不只一遍的读,这样才能引领学生深入阅读。
在开展阅读以前教师可以写读书推荐,激发学生的兴趣,在读书过程中,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写书评写心得。
在交流以前,让学生通过做书签,写读书感受,写书评等形式,把理解条理化,在交流时就不会泛泛而谈。
读书交流要从整本书开始,又从整本书结束,保证在学生头脑中有一个完整的印象。
开展阅读和交流,始终要注意保护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发学生的
读书热情,教给学生读书方法,培养学生自能阅读。
通过交流读书感受,让阅读成为习惯,用阅读烛照心灵,烛照人生。
尽量避免阅读的功利性,应该用故事中的力量唤起学生人性中闪亮的情愫。
否则,就是加重学生负担,破坏了学生的阅读胃口。
不管面临什么样的书,教师本身都应该有能力进行阅读指导,这就需要教师首先投入到阅读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