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心理学教案
幼儿教育心理学教案(精选5篇
幼儿教育心理学教案(精选5篇教案名称:幼儿园大班心理健康活动《我的情绪小怪兽》一、教学内容1. 教材章节:大班心理健康活动2. 详细内容:通过故事《我的情绪小怪兽》,帮助幼儿认识和理解情绪,学会表达和调节自己的情绪。
二、教学目标1. 帮助幼儿认识和理解不同的情绪。
2. 引导幼儿学会表达和调节自己的情绪。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难点:幼儿情绪的识别和表达。
2. 重点:幼儿情绪调节方法的掌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故事课件、情绪卡片、情绪贴纸2. 学具:画纸、彩笔、贴纸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有趣的故事《我的情绪小怪兽》引发幼儿对情绪的兴趣。
2. 讲解:讲解故事中情绪小怪兽的不同情绪,引导幼儿识别和表达情绪。
3. 实践:分组进行情绪角色扮演,让幼儿体验不同情绪,并学会表达和调节。
4. 应用:让幼儿用画笔和贴纸制作自己的情绪小怪兽,展示自己的情绪表达和调节方法。
六、板书设计1. 情绪小怪兽的形象2. 不同情绪的名称和特点3. 情绪调节的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自己的情绪小怪兽,并写上它的名字和特点。
2.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通过本次活动,幼儿是否能正确识别和表达自己的情绪?是否能掌握一些情绪调节的方法?2. 拓展延伸:可以进行家庭情绪日记,记录幼儿的日常情绪变化,引导家长关注幼儿的情绪健康。
教案名称: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动物的悄悄话》一、教学内容1. 教材章节:大班语言活动2. 详细内容:通过故事《动物的悄悄话》,帮助幼儿学习动物的特点和生活习性,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目标1. 帮助幼儿了解不同动物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2. 引导幼儿学会观察和描述动物的行为。
3. 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观察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难点:幼儿对动物特点和生活习性的理解。
2. 重点:幼儿观察和描述动物行为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故事课件、动物卡片、观察记录表2. 学具:画纸、彩笔、贴纸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有趣的故事《动物的悄悄话》引发幼儿对动物的兴趣。
幼儿园心理教案范文(5篇)
幼儿园心理教案范文(5篇)幼儿园心理教案范文(5篇)心理健康是指一个人在心理和情绪上的稳定和良好状态,表现为积极的情感、健康的思维方式和适应压力的能力。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幼儿园心理教案范文,供大家参考学习。
幼儿园心理教案范文(篇1)一、活动目标:1、知道害怕的感觉人人都会有2、能够想办法消除害怕的心理,学会战胜害怕二、活动准备:1、绘本《我好害怕》2、事先让幼儿和家长合作记录下自己最害怕的实物或场景,三、活动过程1、小熊的害怕:出示小熊请幼儿观察它的表情,猜猜它怎么啦可能发生了什么事2、我的害怕请幼儿说说自己怕什么为什么会害怕害怕时你心里有什么感觉呢四、小结:每个人都有害怕的时候,害怕时冷冷的紧紧的不舒服的感觉,害怕时我会哭,我会躲起来,你喜欢这种感觉吗1、我不害怕请幼儿讨论怎样才能让我们不害怕呢(遇到凶猛的动物时,我们可以离它远一点,保护好自己,像打雷一样有很大的声音时,我们可以捂上耳朵,也可以找些事做一做,而水,电刀等,我们要小心使用哦!2、小熊不害怕你们都想到了好办法,变成勇敢的孩子了,小熊有没有变得勇敢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小熊想到了什么办法。
幼儿园心理教案范文(篇2)活动目标:1、能够大胆地根据声音、表情图表达自己的情绪体验。
2、明白笑和哭是表达情感的一种方式。
活动准备:录音机,笑声、哭声磁带;表情图1幅。
活动过程:1、请幼儿听录音,进行联想。
(1)这是什么声音?(笑声)(2)猜猜看,他为什么会笑?2、观察笑的表情,引导幼儿表述自己笑的情绪体验。
(1)人笑的时候,眼睛和嘴巴是什么样貌的?(2)你什么时候会高兴地笑?3、听录音机播放哭发声音,观察哭的表情,体验自己哭的情绪体验。
(形式同前)4、出示表情图,请幼儿对照一下不同情绪时脸部的表情。
小结:我们每个人都会笑和哭,高兴、快乐的事会让我们笑,难过、害怕的事会让我们哭,个性想哭的时候是能够哭一会儿的,但是如果遇到了很麻烦、很难过的事,就应请爸爸妈妈和教师帮忙你。
《幼儿心理学》教案完整版
《幼儿心理学》教案完整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心理学》教材第四章“幼儿认知发展”部分,具体内容包括:幼儿认知发展的基本理论,幼儿感知、记忆、想象和思维的特点及培养方法。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幼儿认知发展的基本理论,理解幼儿在感知、记忆、想象和思维方面的特点。
2.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幼儿心理发展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认识到幼儿认知发展的重要性,激发他们对幼儿教育事业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幼儿认知发展理论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重点:幼儿感知、记忆、想象和思维的特点及其培养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实物模型、图片等。
2. 学具:笔记本、教材、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幼儿在不同年龄段认知发展的图片,引发学生对幼儿认知发展的兴趣,进而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 理论讲解:(1)介绍幼儿认知发展的基本理论,如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等。
(2)分析幼儿感知、记忆、想象和思维的特点。
3. 实践情景引入:(1)出示一个幼儿在认知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难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理论进行分析。
(2)分组讨论,每组派代表分享分析结果。
4. 例题讲解:(1)讲解一道关于幼儿感知发展的例题,引导学生理解感知发展对幼儿认知的重要性。
(2)讲解一道关于幼儿记忆发展的例题,让学生了解记忆发展的规律。
5. 随堂练习:(1)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设计一个针对幼儿感知发展的游戏。
(2)让学生针对幼儿记忆发展,提出一个家庭作业建议。
六、板书设计1. 幼儿认知发展的基本理论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维果茨基社会文化理论2. 幼儿感知、记忆、想象和思维的特点3. 感知发展对幼儿认知的重要性例题讲解4. 记忆发展规律例题讲解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一个幼儿在认知发展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2)针对幼儿记忆发展,设计一个家庭作业。
2. 答案:(1)问题分析及解决方案:根据幼儿认知发展理论,分析幼儿在感知、记忆、想象和思维方面可能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幼儿教育心理学优质教案(精选5篇
幼儿教育心理学优质教案(精选5篇一、教学内容1. 第四章第二节:幼儿的认知发展特点与教育2. 第七章第一节:幼儿情绪发展特点与教育3. 第七章第三节:幼儿社会性发展特点与教育二、教学目标1. 了解幼儿在认知、情感、社会性方面的心理发展特点。
2. 掌握针对幼儿心理发展特点的有效教育方法与策略。
3. 培养学生关爱幼儿、关注幼儿心理发展的专业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幼儿情绪与社会性发展的教育要领。
2. 教学重点:幼儿认知发展特点及相应的教育策略。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教学视频、案例分析材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幼儿在园所活动的视频,引导学生关注幼儿在认知、情感、社会性方面的发展特点。
2. 理论讲解:a. 讲解幼儿认知发展特点与教育策略。
b. 讲解幼儿情绪发展特点与教育要领。
c. 讲解幼儿社会性发展特点与教育方法。
3.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结合理论对案例中的幼儿进行心理发展与教育策略分析。
4. 例题讲解:针对教学难点,挑选典型例题进行讲解。
5. 随堂练习:设计实践性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分析一名幼儿在认知、情感、社会性方面的发展特点,并提出相应的教育策略。
b. 针对幼儿心理发展中的一个方面,设计一个教育活动方案。
2.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a. 鼓励学生阅读相关幼儿教育心理学书籍,加深对幼儿心理发展的理解。
b. 组织学生参与幼儿园实践活动,了解幼儿在园所的实际表现,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幼儿情绪与社会性发展的教育要领。
2. 例题讲解:针对教学难点,挑选典型例题进行讲解。
3. 作业设计:分析幼儿发展特点及设计教育活动方案。
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难点:幼儿情绪与社会性发展的教育要领1. 情绪发展:婴幼儿期情绪发展具有阶段性和连续性,教育者需了解各个阶段的特点,如出生至1岁的基本情绪表达、13岁的情绪多样化等。
幼儿园心理教育教案(15篇)
幼儿园心理教育教案(15篇)幼儿园心理教育教案(15篇)幼儿园心理教育教案1【活动目标】1、在说说、画画中明白如何让不愉快的心境变好。
2、能用连贯的语言表达自我的想法。
3、经过活动学会关心他人,萌发互相关爱的情感。
【活动准备】小兔布偶一个、一棵大树、各种树叶状的彩纸、记号笔、PPT、人手一份笑脸和哭脸。
【活动过程】一、出示小兔子的心境图片,谈话引入。
师:昨日小兔子去公园玩了,它好开心啊,它的心境是愉快的(笑脸)可是今日小兔子生病了,它好难受啊,它的心境就是难过的(哭脸)小结:每个人都会有这两种情绪,这些都是很正常的。
二、出示两种心境图片,幼儿自由选择。
师:每个人的书袋里面都有两个心境图片,请你选择一种心境卡片来代表你今日的心境。
三、分析并找寻办法。
(一)分析原因师:班级里有这些小朋友选择了哭脸,说明今日他们的心境很不好,我们来听一听是什么原因导致他们心境不好,好吗?(二)找寻高兴起来的方法1、师:如果心境不好,不开心,就会给我们带来很多的问题(出示图片)。
那我们赶快来找个让自我开心起来的办法吧?如果你心境不好了,你会用什么办法呢?(请几个幼儿回答,为了下一环节做铺垫)四、关心小朋友。
(一)听听小朋友心境不好的原因(二)帮忙小朋友找到欢乐起来的办法师:把你找到让她欢乐起来的办法画下来。
(三)把这些办法编成一首诗。
师:每个人总会碰到心境不好的时候,这时候我们要学会调节自我的情绪。
我能够吃上一颗糖果,让自我的心境变得甜甜的我能够穿上漂亮的衣服,让自我的心境也变得美美的我还能够……五、延伸环节:把心境树放到班级的心育墙上,当小朋友不高兴时,能够过去看一看,这样心境就会变得好起来。
幼儿园心理教育教案2活动目标:1、通过故事和各种体验,了解黑夜并不可怕,并能用各种方法克服对黑夜的恐惧心理。
2、能在集体面前讲述自己一个人睡的勇敢经历或者坦然讲出不敢一个人睡的原因。
3、通过创设情景,了解夜晚,激励幼儿乐意尝试一个人自己睡。
幼儿心理学安全教育教案(3篇)
第1篇教学目标:1. 帮助幼儿了解安全的基本概念,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
2. 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幼儿的安全防范能力。
3. 培养幼儿在遇到危险时能够冷静应对,寻求帮助的能力。
4. 增强幼儿的团队协作精神,学会在集体中共同应对危险。
教学对象:幼儿园大班教学时间:40分钟教学准备:1. 幼儿心理学安全教育的课件或图片2. 安全教育故事书籍3. 安全标志卡片4. 模拟场景道具(如过马路、火灾逃生等)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思考什么是安全,为什么我们要注意安全。
2. 幼儿自由发言,教师总结并引入主题。
二、安全教育内容1. 安全基本概念- 教师通过图片或课件,向幼儿展示安全的基本概念,如:不靠近火源、不玩危险物品、不跟陌生人走等。
- 引导幼儿认识常见的安全标志,如:禁止通行、小心触电、紧急出口等。
2. 自我保护意识- 通过安全教育故事书籍,让幼儿了解在遇到危险时如何保护自己。
- 教师引导幼儿讨论故事中的情节,让幼儿学会在现实生活中如何保护自己。
3. 安全防范能力- 教师模拟过马路、火灾逃生等场景,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如何应对危险。
- 引导幼儿认识交通规则、火灾逃生路线等安全知识。
4. 冷静应对危险- 教师通过案例分析,让幼儿了解在遇到危险时如何保持冷静,寻求帮助。
- 引导幼儿讨论如何向他人求助,如:拨打报警电话、寻求成人帮助等。
5. 团队协作精神-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团队协作游戏,如:火灾逃生接力赛、过马路接力赛等。
- 引导幼儿在游戏中学会相互帮助、共同应对危险。
三、实践活动1.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安全知识竞赛,巩固所学内容。
2. 幼儿分组,每组选择一个安全主题,进行情景剧表演,展示所学安全知识。
四、总结与反思1. 教师总结本次安全教育的重点内容,强调安全的重要性。
2. 幼儿分享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教师进行点评和鼓励。
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幼儿对安全知识的掌握情况。
幼儿教育心理学教案(精选5篇)
幼儿教育心理学教案(精选5篇)幼儿教育心理学教案1活动目标:1.了解人是慢慢长大的,不能着急。
2.感受长大的变化,看到自己的进步,萌发自信心。
活动准备:1.收集幼儿不同时期的照片。
2.故事PPT3.故事挂图活动过程:一、导入:教师与小朋友相互熟悉,拉近距离。
小朋友们,刚才我们在教室里已经互相认识过了,现在我来看看,你们是不是真的记住我了。
我们互相问声好吧!小朋友们好!老师很开心,因为你们都记住了。
二、引出:出示小动物图片吸引小朋友注意力。
师:"今天我来是和小朋友们一起学本领的,不过我不是一个人来的,我带了三个好朋友。
你们想认识他们吗?(想)好,我们赶紧把他们请出来吧!"出示挂图第一张师:"小朋友看看,三个好朋友是谁呀?"(小老鼠、小猴子、小青蛙)师:"小眼睛可真亮呀!我的三个朋友心里都在想着同样一件事情,盼望着。
小老鼠、小猴子、小青蛙这三个小家伙啊是天天盼着自己能快点长大(连接下一环节)三、重点:听故事,懂道理。
1.教师有感情地讲故事(看挂图讲故事)--师:"这三个小家伙啊是天天盼着自己能快点长大,它们想:"要是能长得像大象、河马、犀牛那么大,那么有力气,该有多好啊!于是,他们想出了许多办法来。
小老鼠拼命吃东西,啊呜啊啊呜,可是还比不上大象的脚趾头,小猴子穿.可是,还够不到大河马的膝盖呀!"2.猜测小青蛙会想什么办法让自己快点长大师:"咦,小青蛙会想出什么办法让自己快点长大呢?"3.继续讲故事直至故事结束,验证猜测的结果师:"小青蛙每天都练跳高,跳得头也晕了,可和大犀牛一比,还没它的眼珠子大呢!.他们还是那么小,不过,他们还是天天盼着快点长大。
"4.教师提问,帮助理解师:"看看(指着图),小老鼠是想了什么办法让自己马上长大的?(拼命地吃东西)小猴子、小青蛙呢?(小猴子穿爸爸的衣服、戴妈妈的眼镜,小青蛙每天练习跳高)师:"它们真的一下子就长大了吗?"(没有,他们还是那么小)(衔接下一环节:"宝宝们是一下子就长那么大的吗?")四、经验迁移"宝宝们,那你们是从妈妈肚子里一出生就是这么大的吗?""教师展示小朋友们小时候不同时期的照片,通过比较知道自己是慢慢长大,并同时能感受到长大的变化。
幼儿心理学教案推荐8篇
幼儿心理学教案(推荐8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心理学教材第四章《幼儿的情感与意志》第一节《幼儿情感的发展》。
详细内容包括幼儿情感发展的特点、影响因素、情感教育的意义及方法。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幼儿情感发展的特点及其在幼儿心理发展中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关注幼儿情感需求,提高学生情感教育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幼儿情感发展的影响因素及情感教育的方法。
教学重点:幼儿情感发展的特点及其在心理发展中的重要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视频、图片等。
2. 学具:笔记本、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幼儿在不同情境下的情感表现图片,引发学生对幼儿情感发展的关注。
2. 理论讲解:1) 讲解幼儿情感发展的特点,如情感表达的直接性、情感体验的浅显性等。
2) 分析幼儿情感发展的影响因素,如家庭环境、教育方式等。
3. 实践情景引入:播放一段幼儿在园所内的情感教育视频,让学生观察并思考情感教育的方法。
4. 例题讲解:讲解情感教育方法在实际情境中的应用。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小组讨论,设计一个针对幼儿情感发展的教育活动。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教材内容,分析一个幼儿情感发展案例,并提出相应的教育建议。
2. 答案要求:1) 对案例中幼儿情感发展特点进行描述。
2) 分析影响该幼儿情感发展的因素。
3) 提出针对性的教育建议。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1) 推荐学生阅读相关幼儿心理学书籍,深入了解幼儿情感发展。
2) 鼓励学生在实践中关注幼儿情感需求,提高情感教育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安排2. 教学目标的制定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4.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与例题讲解5. 作业设计一、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安排教学内容应紧密结合幼儿心理学的核心知识,本节课选取了幼儿情感发展与意志这一重要主题。
在安排上,不仅要涵盖幼儿情感发展的特点、影响因素,还需涉及情感教育的意义及方法。
幼儿心理学的教案
幼儿心理学的教案了解与掌握心理健康的定义对于增强与维护人们的健康有很大的意义。
当人们掌握了衡量人的心理健康标准,以此为依据对照自己,进行心理健康的自我诊断。
以下是店铺精心整理的幼儿心理学的教案的相关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幼儿心理学的教案篇一设计思路:幼儿的情绪表现完全是外显的,缺少控制的,情绪常常极度强烈而高涨,小班幼儿更是如此,孩子的情绪不是很稳定,有一半的幼儿在入园初期都是哭着度过的,每天哭着喊爸爸,妈妈,怎么劝都不好用,慢慢地对幼儿园熟悉了,你会发现孩子有时哈哈大笑、手舞足蹈,有时大发脾气、哇哇大叫,调节情绪能力较弱。
为了让幼儿尽快地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并且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我特意设计了《情绪变变变》的心理健康的教学活动,将心理健康目标与语言目标有机融合。
游戏是幼儿的生命,所以活动始终以游戏贯穿始终。
设置情境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合于游戏中,发挥增效作用。
并采用卡片联想、生活经验联想来激发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活动目标:1、在游戏中认识日常生活中笑、生气、哭的情绪变化,并产生相应的体验。
2、学习用语言表达感受,用适当的方式表达、调节自己的情绪。
3、体验关爱、分享的快乐。
活动重难点:正确认知自己的情绪,学习控制自己的情绪。
活动准备:1、材料准备:音乐,相关材料,三个大班幼儿。
2、心理准备:幼儿坐成半圆形。
活动过程:游戏《找朋友》导入,引起幼儿兴趣。
(通过游戏帮助幼儿熟悉同伴,拉近与教师、同伴的心理距离。
)创设情境,引导幼儿体验感受情绪的变化。
(1)介绍三个大班幼儿,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2)情境:三名幼儿在一起玩耍,很开心,结果开始争抢玩具,相互开始生气,最后一名幼儿没有抢到玩具,开始哭……(通过创设情境让幼儿更直观的对这三种情绪变化的过程产生共鸣,帮助幼儿理解。
)3、幼儿体验。
(1)尝试用语言去讲述自己的感受及情绪经验,并学学笑、生气、哭时的表情。
(2)引导幼儿讲述“生气、难过哭时可以做些什么?”(3)师幼共同小结几种表达自己情绪的方式:可以独自呆一会儿消消气;可以对别人说出生气的原因;为别人想一想;或者轻轻的哭一哭、睡一觉、看看书、听听音乐、做做游戏等等,这样很快就会好了。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教案优秀4篇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教案优秀4篇心理健康“健康”通常被简单扼要地定义为“机体处于正常运作状态,没有疾病”。
这是传统的健康概念。
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以下是勤劳的小编为大伙儿收集整理的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教案优秀4篇,欢迎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教案篇一设计思路:与其他动物一样,人类刚刚来到这个世界上,就会用哭来表达悲伤。
这是他们在开口说话之前,较原始的表达方式。
成人以后,我们哭泣的原因更多了。
人长大了,哭泣不可避免地混入了情感的因素,而哭泣所携带的信息,远不只身体不适或生理需求那么简单了。
这一变化并不意味着生理机制不再起作用了,而是说哭泣已经与大脑的高级功能和越来越微妙的情感有了更深的联系,它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对于周围的人来说,眼泪的含义是强烈而真实的感情。
据专家调查研究,当前幼儿心理素质上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有:(1)情绪不稳定,消极情绪表现较多,如为小事哭闹、生闷气、发脾气等;(2)社会性行为自控能力较低,如遵守纪律、上课集中注意力、完成任务、主动承认错误和向人道歉能力较强;(3)意志力薄弱,耐挫力差,表现为怕苦怕累,害怕困难,遇到困难退缩,束手无策和依靠成人,理解不了委屈、责备、批评等挫折打击;(4)自我中心,一切认自我为重,为先,不懂关心、体贴和体谅别人,同情心不强;(5)具有孤独、自卑、怯懦等性格特点的幼儿较多。
所以,全面把握幼儿的心理健康状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幼儿心理健康水平,预防和矫治幼儿的心理问题行为,应成为当今每一个教育工作者迫切需要关注和研究的重要课题。
我国社会处于急剧变化之中,家庭结构与养育方式的改变,生活节奏的加快,增加了儿童成长过程中的紧张因素,导致儿童的心理问题较以前明显增多。
幼儿心理健康问题已日益引起全社会的重视。
新《纲要》中也明确指出: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
活动背景:我园的特色是健康特色,当然不仅仅是身体的健康,更重要的是幼儿的心理健康。
幼儿心理学教案(推荐8篇
幼儿心理学教案(推荐8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心理学教材第四章《幼儿的认知发展》第三节《幼儿的感知与注意》,详细内容主要包括幼儿的感知发展、注意力的特点及培养方法。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幼儿感知发展的特点,理解感知与注意在幼儿心理发展中的重要性。
2. 掌握幼儿注意力的培养方法,能够运用到实际教育工作中。
3. 提高观察和分析幼儿行为的能力,为幼儿提供适宜的教育环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幼儿感知发展的特点,注意力的培养方法。
难点:如何在实际教育工作中运用感知发展与注意力培养方法,提高幼儿的教育质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实物模型、图片等。
学具:画纸、画笔、拼图、积木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幼儿活动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感知与注意表现。
2. 理论讲解:(1)介绍幼儿感知发展的特点。
(2)讲解注意力的定义、类型及幼儿注意力的特点。
(3)分析感知与注意在幼儿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3. 实践情景引入:(1)举例说明如何在实际教育工作中培养幼儿的注意力。
(2)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在教育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4. 例题讲解:(1)分析一道关于幼儿感知发展的例题,讲解解题思路。
(2)分析一道关于幼儿注意力培养的例题,讲解解题思路。
5. 随堂练习:(1)让学生针对幼儿感知发展的特点,设计一个教育活动。
(2)让学生针对幼儿注意力培养,设计一个教育游戏。
(2)布置课后作业,拓展学生思维。
六、板书设计1. 幼儿心理学教案2. 主要内容:(1)幼儿感知发展特点(2)幼儿注意力的培养(3)感知与注意在幼儿心理发展中的作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幼儿感知发展的特点及其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
(2)设计一个培养幼儿注意力的教育活动。
2. 答案:(1)幼儿感知发展的特点:具体、直观、动作性、情绪性。
在教育实践中,可以通过实物展示、游戏活动等方式,帮助幼儿提高感知能力。
(2)培养幼儿注意力的教育活动设计:如“找不同”游戏、注意力训练课程等。
幼儿心理学教案(推荐8篇
幼儿心理学教案(推荐8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心理学教材第三章“幼儿的认知发展”第二节“幼儿的感知和知觉”,详细内容主要包括幼儿的感知发展、知觉发展以及感知和知觉在幼儿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幼儿的感知和知觉发展的基本特点;2. 培养学生分析幼儿在感知和知觉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解决策略的能力;3. 增强学生对幼儿心理学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幼儿的感知和知觉发展的基本特点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难点:分析幼儿在感知和知觉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策略。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实物展示(图片、玩具等);2. 学具:笔记本、教材、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幼儿在不同年龄阶段的感知和知觉发展的图片,引发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理论讲解:(1)幼儿的感知发展特点;(2)幼儿的知觉发展特点;(3)感知和知觉在幼儿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3. 实践情景引入:分析幼儿在感知和知觉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如视错觉、听错觉等,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4. 例题讲解:以具体实例讲解幼儿在感知和知觉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结合所学理论知识,分析幼儿在感知和知觉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策略。
六、板书设计1. 幼儿感知发展特点:(1)视觉:从模糊到清晰,从简单到复杂;(2)听觉:从单一声音到复杂声音;(3)触觉:从局部到整体。
2. 幼儿知觉发展特点:(1)空间知觉:从无意识到有意识;(2)时间知觉:从短暂到长久;(3)物体知觉:从整体到部分。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幼儿感知和知觉发展的基本特点;(2)举例说明幼儿在感知和知觉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策略。
2. 答案:(1)幼儿感知和知觉发展的基本特点:视觉、听觉、触觉等感知能力从简单到复杂,从无意识到有意识,从整体到部分;(2)举例:幼儿可能出现视错觉,如将圆形误认为方形;解决策略:通过提供丰富的视觉刺激,引导幼儿正确识别形状。
幼儿心理学完整版教案
幼儿心理学完整版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幼儿心理学的发展历程,掌握幼儿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内容;2.掌握幼儿行为与认知发展的规律,了解幼儿情感发展的特点;3.能够分析幼儿心理问题的成因,掌握解决幼儿心理问题的方法和技巧;4.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指导幼儿的教育和活动,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教学内容第一章幼儿心理学概述1.1 幼儿心理学的定义和发展历程1.幼儿心理学的定义2.幼儿心理学的发展历程1.2 幼儿心理学的研究对象1.幼儿心理学的研究对象2.幼儿心理学的研究方法1.3 幼儿心理学的表现形式1.幼儿心理表现的形式2.幼儿心理表现的特点第二章幼儿行为与认知发展2.1 幼儿的自我意识1.幼儿的自我概念2.幼儿的自我意识发展2.2 幼儿认知发展1.幼儿认知的一般规律2.幼儿认知发展的主要阶段2.3 幼儿性格发展1.幼儿性格的形成要素2.幼儿性格的主要类型第三章幼儿情感发展3.1 幼儿情感发展1.幼儿情感的表现形式2.幼儿情感的发展规律3.2 幼儿社会情感发展1.幼儿社会情感的特点2.幼儿社会情感的发展过程3.3 幼儿心理问题的成因和解决方法1.幼儿心理问题的成因2.解决幼儿心理问题的方法和技巧第四章幼儿心理问题的防治4.1 幼儿心理问题的防范1.幼儿心理问题的防范工作2.幼儿心理健康促进活动4.2 幼儿心理问题的识别和指导1.幼儿心理问题的识别方法2.如何指导幼儿解决心理问题教学方法1.讲授法2.案例分析法3.互动讨论式教学4.实践操作评价方式1.闭卷考试2.作业评分3.实践操作评分教学资源本教学具体内容可以参考教材《幼儿心理学》。
教学后记本课程主要介绍了幼儿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幼儿行为与认知发展规律、情感发展、幼儿心理问题的成因和防治措施等方面的内容,通过讲解理论知识和案例分析等掌握了幼儿心理学的相关知识。
同时,通过互动讨论和实践操作,让学生掌握了解决幼儿心理问题的方法和技巧,提高了教育工作者的教育水平和工作能力,实现了教学目标。
学前教育幼儿心理学教案(精选16篇)
学前教育幼儿心理学教案(精选16篇)学前教育幼儿心理学教案(精选16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
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学前教育幼儿心理学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学前教育幼儿心理学教案篇1活动目的:通过比较小学与幼儿园生活的不同之处,让学生从情感上认识到自己长大了已经成为一年级小学生。
活动准备:录制一段家长对孩子提出期望的录音,印制寄语卡活动过程:一、谈话导入:小朋友们,你每天背上书包,蹦蹦跳跳地来上学,你知道自己已经是什么身份了吗?对!你已经告别那无忧无虑的幼儿园生活,进入另一个崭新的天地——小学,真正成为了一名小学生了,我们该怎样适应新的环境呢?二、回忆比较1、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回忆自己的幼儿园生活,想想现在的小学生活和以前的幼儿园生活有什么不同的地方?2、对呀,学校中的时间安排和幼儿园完全不一样,还有许多和幼儿园不同的新鲜事。
请你说说你在学校中感到新鲜、新奇的事吧。
3、和幼儿园生活相比,小学生的主要活动已不是游戏,而是学习,我们再也不能光凭兴趣做事,而要学习更多的知识和本领。
三、跟学生一起做游戏“击鼓传球”,增进师生间的感情。
1、刚刚成为了一名小学生,你的心里一定有着许多的感想和打算,现在我们一起来做个“击鼓传球”的游戏,来说说你的心里话。
这个游戏的规则是:请出一名同学负责击鼓,其他同学听到鼓声后开始传球,当鼓声停止时,球在谁的手里,就请捧球的那位同学按照黑板上的句式向大家说说自己的心里话。
2、通过刚才“击鼓传球”的游戏,老师听到了你们作为小学生的心声。
四、聆听寄语1、在你们成为小学生的那一刻,你们的爸爸、妈妈对你们寄予了很多的期望。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听一位爸爸(妈妈)对他(她)提出的期望,其实,我们每个人的爸爸妈妈都对我们抱有很多的期望。
为了让孩子们尽快适应学校的环境,建议家长从以下三个方面帮助孩子:一、提升孩子自信心。
幼儿教育心理学教案(精选5篇
幼儿教育心理学教案(精选5篇教案一:情绪的认识与表达一、教学内容幼儿园大班,本节课主要学习情绪的认知和表达。
通过绘本故事《小兔子的心情日记》,让幼儿了解快乐、生气、悲伤等基本情绪,并学会用适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
二、教学目标1. 帮助幼儿认知基本情绪,如快乐、生气、悲伤等。
2. 引导幼儿学会用语言和表情表达自己的情绪。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认知基本情绪,学会表达情绪。
难点:情绪管理,转换负面情绪。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绘本故事《小兔子的心情日记》2. 情绪卡片3. 情绪脸谱图4. 贴纸五、教学过程1. 情境引入(5分钟)讲述绘本故事《小兔子的心情日记》,引导幼儿认识小兔子的各种情绪,如快乐、生气、悲伤等。
2. 情绪认知(5分钟)出示情绪卡片,让幼儿指出对应的表情。
再拿出情绪脸谱图,让幼儿根据脸谱图,说出图中人的情绪。
3. 情绪表达(5分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让幼儿模拟不同的情绪场景,并用语言和表情表达出来。
4. 情绪管理(5分钟)讲解情绪管理的方法,如深呼吸、暂时离开现场等。
让幼儿在遇到负面情绪时,学会自我调节。
5. 实践练习(5分钟)设置情境,让幼儿扮演不同角色,运用所学情绪管理方法,处理负面情绪。
让幼儿分享自己在实践中的收获,给予贴纸奖励,鼓励他们运用情绪管理方法。
六、板书设计情绪认知:快乐、生气、悲伤等基本情绪情绪表达:语言、表情情绪管理:深呼吸、暂时离开现场等方法七、作业设计1. 请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完成情绪卡片游戏,巩固所学情绪认知。
2. 家长协助幼儿在家庭生活中,运用情绪管理方法,处理负面情绪。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绘本故事、角色扮演等形式,让幼儿认知基本情绪,学会表达和调节情绪。
在实践中,家长和教师要关注幼儿的情绪变化,给予及时的引导和支持。
下一节课,我们将学习情绪的传递与影响,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他人,提升人际交往能力。
教案二:人际交往与合作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帮助幼儿掌握人际交往的基本技巧,如倾听、表达、合作等。
幼儿心理学教案终极版
幼儿心理学教案(一)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识和了解幼儿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对象。
2. 培养幼儿对自身心理现象的认知和观察能力。
3. 帮助幼儿理解情绪和情感对日常生活的影响。
二、教学内容:1. 幼儿心理学的基本概念:介绍幼儿心理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和方法。
2. 幼儿认知发展:探讨幼儿的感知、注意、记忆、想象和思维等方面的发展。
3. 幼儿情绪和情感:分析幼儿情绪和情感的种类、表达方式和影响因素。
三、教学活动:1. 引入话题: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引发幼儿对幼儿心理学的兴趣。
2. 小组讨论:让幼儿分成小组,讨论他们在生活中观察到的心理现象。
3. 情景剧:让幼儿参与编排和表演一个关于情绪和情感的情景剧。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表达能力。
2. 评估幼儿在情景剧中的表现和对情绪情感的理解程度。
幼儿心理学教案(二)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幼儿认知发展的基本过程和特点。
2. 培养幼儿的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帮助幼儿理解语言对认知发展的影响。
二、教学内容:1. 幼儿认知发展的基本过程:介绍幼儿的感知、注意、记忆、想象和思维等方面的发展。
2. 语言对认知发展的影响:探讨语言在幼儿认知发展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和思考能力:通过实例分析,让幼儿学会观察和思考问题。
三、教学活动:1. 引入话题: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引发幼儿对认知发展的兴趣。
2. 实例分析:让幼儿观察和分析一些实例,了解认知发展的过程。
3. 小组讨论:让幼儿分成小组,讨论他们在生活中观察到的认知现象。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实例分析中的参与程度和思考能力。
2. 评估幼儿在小组讨论中对认知发展的理解和表达程度。
幼儿心理学教案(三)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幼儿情绪和情感的基本种类和表达方式。
2. 培养幼儿对情绪和情感的认知和调节能力。
3. 帮助幼儿理解情绪和情感对日常生活的影响。
二、教学内容:1. 幼儿情绪和情感的基本种类:介绍幼儿的喜、怒、哀、乐等基本情绪。
幼儿心理学教案(推荐8篇)
幼儿心理学教案(推荐8篇)幼儿心理学教案第1篇心理学;认识发展与教育,情感意志发展与教育,个性发展与教育,学习心理与教育,学生心理健康与教育,教师心理。
认识发展与教育:感知觉、记忆、想象、思维、问题解决、注意。
1、感觉的定义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2、知觉的定义知觉是人脑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的反映。
3、感觉与知觉的区别与联系感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应,通过感觉可获得对事物个别属性的知识,而知觉则是对事物的整体的反应,这种反应不在是孤立的属性或部分,而是事物的整体。
感觉是知觉的成分,是知觉的基础,知觉是在感觉到基础之上产生的,感觉到的事物的个别属性越丰富,对该事物的知觉也就越充实越完整。
知觉是感觉的深入,是比感觉较复杂的认识过程。
4、感知觉规律感受性及其变化(1)感觉适应同一感受器在同一刺激的持续作用下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人芝兰入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嗅觉的适应从明亮的地方走入暗室,最初什么也看不到,相反则会被外面的阳光刺激的睁不开眼----视觉的适应(2)感觉对比由于同时产生或前一刻产生的同类感觉的影响而引起的感受性的变化。
感觉对比分为:同时对比、继时对比。
同时对比:几个刺激物同时作用于同一感受器产生的感受性的变化。
继时对比:不同刺激物先后作用于同一感受器产生的感受性的变化。
(3)感觉的相互作用在一定条件下,几种不同的感觉发生作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4)联觉一种感觉引起另一种感觉的现象色觉引起温度觉(5)感觉的相互补充由于某种感觉机能系统受损或丧失,其他感受能力得到提高。
盲人(6)敏感化专门从事某种特殊职业者由于长时间使用某种感觉器官,使相应的感觉能力得到提高。
音乐家、画家5、感觉种类①根据刺激的来源不同,感觉可以分为:内部感觉和外部感觉②外部感觉包括:视觉,听觉,嗅觉与味觉,皮肤感觉。
③内部感觉包括:动觉,平衡觉,机体觉。
2024版幼儿心理学教案(共6)
03
幼儿情感与社会性发展
情绪理解与表达
情绪识别
通过故事、图片等多媒体手段, 引导幼儿识别基本情绪,如快乐、
悲伤、愤怒等。
情绪表达
鼓励幼儿用语言、表情、动作等 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培养情绪
表达能力。
情绪调节
教授幼儿简单的情绪调节方法, 如深呼吸、数数等,帮助他们平
复情绪。
亲子关系与同伴关系
亲子依恋
注意是记忆的前提,幼儿 只有将注意力集中在某一 事物上,才能更好地记住 它。
思维与想象发展
思维的发展
幼儿开始具备初步的逻辑思维能 力,能够理解简单的因果关系和
时间顺序。
想象的发展
幼儿的想象力逐渐丰富,能够创造 出自己的想象世界,并通过想象来 理解和解决问题。
思维与想象的关系
思维和想象相互促进,幼儿在想象 的过程中锻炼思维能力,同时思维 能力也影响着想象的内容和质量。
尊重幼儿的话语权,鼓励他们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培养他 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阅读理解能力提升
选择合适的阅读材料
根据幼儿的年龄和兴趣,选择适合他们的阅读材料,如绘本、故 事书等。
教授阅读技巧
引导幼儿学会观察图画、理解故事情节和角色关系,培养他们的阅 读理解能力。
鼓励幼儿自主阅读
为幼儿提供充足的阅读时间和空间,鼓励他们自主阅读,培养他们 的阅读兴趣和习惯。
想象力在幼儿成长中的作用
想象力有助于幼儿理解抽象概念、发展语言和社交技能,同时 也有助于他们更好地应对挫折和压力。
创造力与想象力培养方法
提供丰富多样的刺激
鼓励自由探索和尝试
为幼儿提供多种感官体验,如阅读图书、听 音乐、观看戏剧等,以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 想象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学前儿童心理发展概述教学目标:1、了解心理学的研究对象2、掌握脑、心理和客观现实的关系3、初步树立用心理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重点:心理过程、影响心理个体发展的因素难点:心理实质教学步骤:导入:什么是心理学?心理学和算命是一回事吗?(讨论法)新授:第一节人的心理实质一、什么是心理学?(一)人的心理现象有哪些?(谈话法、讲授法)我们在生活中时时刻刻都有心理现象。
我们处于清醒状态时,会体验到自己的感受;能认识和辨别许多事物;在与别人交往中,有的人大方热情,有的人胆小拘谨;在工作学习中,有的人一丝不苟、聚精会神,有的人表现为心神不定,马马虎虎这些都是人的心理现象。
1、人辨别物体的颜色形状,分辨声音、气味、空间远近、时间长短等,称之为感知觉。
人可以记住和回忆经验过的事物,称之为记忆。
在艺术活动中可以创造出新的形象,这和想象的作用有关。
人能够思索问题、解决问题,这是思维在起作用。
心理学把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称为认知过程。
(归纳)2、人在认识周围世界时,总会发生喜爱、憎恨、冷漠等不同的态度和体验,心理学称之为情绪和情感过程。
3、人常常为了改善自己、变革现实而自觉地树立某种目标、并努力克服困难去达到预定的目标。
心理学称为意志过程。
4、其它,如人需要、兴趣、信念、志向、世界观以及能力、气质、性格和不同程度的行动积极性,心理学称之为个性积极性、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
归纳:心理学把认识过程、情绪和情感过程、意志过程合称为心理过程,把个性积极性、个性倾向性、个性个别性合称为个性心理,把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合称为心理现象。
练习:举例说明,我们平时有哪些心理现象?(二)心理学:研究人的心理现象的科学。
(讲授法)心理学(psychology)一词,最早是由希腊语中的psykhe(灵魂)和logos(学问)两个词构成的,意思是“灵魂”,指人的精神或心理活动。
人类很早就试图对它作出解释和说明,这些解释和说明形成了最初的心理学思想。
以后,古希腊哲学家对人的灵魂问题进行比较系统的研究,以为灵魂是寄居在人的身体之中的一种实体,它支配着人的行为,并有自己的活动规律。
随着实践活动的深入和科学的发展,人们自然不满意“灵魂说”关于心理现象的解释,而力求对心理现象的本质作出科学的说明。
19世纪以后,由于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的发展,许多学者开始用实验的方法来研究人的心理活动特点和规律,使人类对心理现象的认识上升到了一个新台阶。
由于世界各国心理学家的共同努力,人们在对心理现象的研究方面积累了大量的资料,提出了许多理论,使心理学的研究脱离了主观思辩的方式,而逐渐成为一门内容丰富,体系完整的学科。
今天,心理学的许多理论,不仅能够指导人们正确地进行生活、工作和学习,且成为教育人、培养人、管理人、使用人以及进行人才选择的科学依据。
因此,心理学是在研究人的心理现象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发展和成熟起来的。
总之,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它的发展,既离不开现代生理学和生物学,也离不开辨证唯物主义哲学和其它社会科学,因比,心理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交叉的边缘学科。
二、心理实质是什么?(讲授法)(一)什么是心理实质?(二)心理实质的内容是什么?心理是脑的机能,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
或者概括地说,人的心理是客观现实在人脑中的反映。
1、心理是脑的机能说明:脑是心理的器官。
2、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说明:客观现实是心理的源泉。
三、幼儿心理学的意义(一)有利于建立科学的世界观、发展观(二)有利于搞好幼儿教育工作,提高幼儿教育的效果(三)为今后更好地进行幼教工作开展幼教研究打好基础第二节制约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一、遗传素质是心理发展的自然前提二、脑的成熟是心理发展的生理基础三、实践活动是心理发展的必要基础四、社会生活条件是心理发展的决定因素五、教育是心理发展的重要因素第二章学前儿童的注意教学目标:1、了解注意的概念、功用、种类、外部表现2、领会幼儿期注意发展的特点3、掌握幼儿注意分散的原因和防止策略重点:幼儿期注意发展的特点难点:幼儿注意分散的原因和防止教学步骤:导入:同学们每天都经过公路上的交通灯,谁能告诉我交通灯红、黄、绿的排列顺序?(讨论)其实,除了红黄绿的排列之外,还存在另一种可能:一个灯可以亮三种颜色。
这涉及心理学的概念——注意。
新授:第一节注意概述一、什么是注意——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举例:警察和司机的笑话(略)二、注意的功能1、选择的功能---选择有意义的、符合要求的和当前活动相一致的有关对象,避开和排除那些无关的对象。
举例:司机不关注刮雨器而注意前方的路况2、保持的功能---使注意对象的映象或内容维持在意识中得到保持,直到达到目的为止。
举例:幼儿集中注意的时间5----10----15分钟3、调节和监督的功能---控制心理活动向着一定方向或目标进行。
举例:打瞌睡时想到“我要努力”,立刻打起精神幼儿园里,老师请表现最好的小朋友先玩游戏,幼儿会调节注意力讨论:注意在生活中的应用?(警灯、警笛、军事伪装、银行“一米线”、电梯黄线、玻璃门提示等等)三、注意的分类(一)根据产生和保持注意有无目的性的和意志努力的不同,可把注意分为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
1、无意注意是事先没有预定的目的,也不需要作努力的注意(对环境的应答性反应)引起无意注意的外部因素是刺激物的特点:举例:(1)强烈刺激。
强光、巨响、奇香、艳色。
(2)新异的刺激。
新奇的事物。
(3)活动变化的刺激。
活动的物体,声音的抑扬顿挫变化。
(4)对比的刺激。
强度、形状大小、颜色等方面对比特别显着。
引起无意注意的内部因素是主体本身状态。
举例:(1)需要和兴趣。
能满足人们需要的和感兴趣的事物,易引起的注意(2)情绪状态(3)知识经验(4)期待的事物2、有意注意是有预定目的,需要作一定努力的注意在学习过程中,为了保持有意注意,必须排除与学习任务无关的干扰,提高学习的自觉性,与注意分散作斗争。
引起有意注意的条件:(1)明确的目的(2)间接的兴趣(3)坚强的意志和干扰作斗争(4)合理的组织活动(二)根据注意对象存在于外部世界或个体内部,可以把注意分为外部注意和内部注意。
(强调内部注意和自我意识有关)四、注意的外部表现1、适应性运动2、无关运动停止3、呼吸运动变化第二节学前儿童的注意一、学前儿童无意注意的发展(由学生分组讨论)二、学前儿童有意注意的发展(小中大班分别归纳)三、学前儿童注意品质的发展1、注意的范围(注意的广度)——指在同一时间内能清楚地把握对象的数量。
2、注意的稳定性——指注意保持在某种事物或某种活动上时间的长短,与对象本身特点及教学方式有关。
3、注意的分配——指把自己的注意在同一时间内指向两种或几种不同的对象或活动上。
4、注意的转移——指人们根据新任务,主动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
四、注意规律在幼儿园活动中的应用(一)幼儿注意分散的原因1、无关刺激过多2、疲劳3、目的要求不明确4、注意不善于转移(二)幼儿注意分散的防止1、防止无关刺激的干扰2、制定合理的作息制度3、培养良好的注意习惯4、适当控制儿童的玩具和图书的数量5、不要反复向幼儿提要求6、灵活地交互运用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7、提高教学质量结合幼儿园见习讨论:教师如何引起幼儿的注意和如何防止幼儿的注意分散现象?(三)审慎处理幼儿多动现象讨论:多动现象——多动症是不是一回事?小结:1、我们如何防止自己的注意分散的现象?2、及时动手,指出并消除教师内的无关刺激!第三章学前儿童的感觉和知觉教学目标:1、了解感觉和知觉的概念及功用2、领会幼儿期感知觉的发展特点3、能利用感知觉规律进行幼儿园的教学重点:感知觉规律在幼儿园活动中的运用难点:幼儿期感知觉的发展特点教学步骤:导入:新授:第一节感觉和知觉概述一、感觉的定义: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受器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知觉的定义: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受器事物的整体的反映。
知觉带有主观性。
二、感觉和知觉的功用1、感知觉是认识的开端,是获得知识的源泉2、感知觉是一切心理现象的基础,也是个体与环境保持平衡的保障三、感觉的种类: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肤觉、运动觉、平衡觉、机体觉知觉的种类:(1)视知觉、听知觉、味知觉、嗅知觉、触知觉;(2)物体知觉(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和社会知觉(自我知觉、他人知觉、人际关系知觉)四、感觉和知觉的特性(一)感受性及其变化规律1、定义2、感受性变化规律(1)感觉的相互作用:感觉之间可以相互作用,弱刺激能提高分析器的感受性,强刺激降低分析器的感受性(2)适应:连续的刺激使感受性发生变化,表现为感受性钝化和锐化。
(3)对比:同类而相互对立的感觉相互作用时,可使对方的感受性有所加强的现象。
(4)感受性与训练(敏感化):由于分析器的相互作用和练习而使感受性提高。
(二)、知觉的特性(1)知觉的选择性——被选择的成为对象,其他成为背景;(2)知觉的整体性(3)知觉的理解性(4)知觉的恒常性第二节学前儿童的感觉和知觉一、学前儿童感觉的发展(一)、视觉(1)视觉敏锐度:在幼儿期,儿童的视觉敏锐度在提高(2)辨色能力:初期能辨认红黄绿蓝等基本色,中期能辨认间色,晚期能调色。
(二)、听觉(1)纯音听觉:在幼儿期间,纯音听觉的感受性不断发展,这可以通过音乐教学及音乐游戏促进其发展。
(2)言语听觉:通过言语交际和语言教育,到了幼儿晚期基本能辨明本族言语的各种语音。
“重听”现象是言语听觉的缺陷。
(三)触觉二、学前儿童知觉的发展(一)空间知觉:方位知觉、距离知觉、形状知觉。
方位:三岁能辨别上下,四岁能辨别前后,五岁能能以自己为中心辨别左右,七、八岁能辨别相对左右。
距离:对熟悉的物体可以分出远近,幼儿的透视原理掌握不好。
形状:小班:圆形、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中班:半圆形、梯形;大班:菱形、平行四边形、椭圆形。
(二)时间知觉:幼儿初期已有初步的时间概念,但往往和具体的生活活动相联系。
幼儿中期,可以正确理解“昨天”、“今天”、“明天”,但较远的时间如“前天”、“后天”还不了解。
幼儿晚期,可以辨别“大前天”、“大后天”,但还不能准确运用一些时间词语。
三、学前儿童观察力的发展和培养(一)、学前儿童观察力的发展1、观察的目的性2、观察的持续性3、观察的细致性4、观察的概括性(二)、学前儿童观察力的培养1、明确观察的目的和任务2、激发观察的兴趣3、教给幼儿观察的方法4、运用多种感官观察第四章学前儿童的记忆教学目标:1、掌握记忆概念、种类、表象2、掌握记忆过程的分析3、掌握幼儿期记忆发展特点重点:短时记忆长时记忆的转化;记忆过程的分析难点:幼儿期记忆发展特点教学步骤:导入:复习第一章的内容、心理实质新授:第一节记忆概述一、什么是记忆:1、在举例的基础上讲解记忆的概念、总结出定义、用课件展示概念:记忆是以识记、保持、再认和回忆的方式对经验的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