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心理学》教案讲课教案
中职学校《幼儿心理学》教案
中职学校《幼儿心理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幼儿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对象。
2. 使学生掌握幼儿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
3. 培养学生对幼儿心理问题的识别和分析能力。
4. 提高学生对幼儿心理教育的认识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幼儿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对象2. 幼儿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3. 幼儿认知、情感、行为等方面的心理发展4. 幼儿心理问题的识别和分析5. 幼儿心理教育的原则和方法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幼儿心理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幼儿心理案例,提高学生对幼儿心理问题的识别和分析能力。
3. 讨论法:分组讨论幼儿心理教育实践中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4. 实践法:组织学生进行幼儿心理教育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幼儿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对象2. 第二课时:幼儿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3. 第三课时:幼儿认知、情感、行为等方面的心理发展4. 第四课时:幼儿心理问题的识别和分析5. 第五课时:幼儿心理教育的原则和方法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提问。
2.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幼儿心理案例的分析能力。
3.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和贡献。
4. 实践报告:评估学生在幼儿心理教育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和成果。
六、教学活动1. 课堂讲授:教师通过PPT展示,讲解幼儿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对象,让学生了解幼儿心理学的内涵和重要性。
2. 案例分析:教师提供典型幼儿心理案例,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培养学生对幼儿心理问题的识别和分析能力。
3.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幼儿心理教育实践中的问题,分享讨论成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4.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幼儿心理教育实践活动,让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七、教学资源1. PPT课件:教师制作幼儿心理学相关PPT课件,辅助讲解和展示教学内容。
《幼儿心理学》教案完整版
《幼儿心理学》教案完整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心理学》教材第四章“幼儿认知发展”部分,具体内容包括:幼儿认知发展的基本理论,幼儿感知、记忆、想象和思维的特点及培养方法。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幼儿认知发展的基本理论,理解幼儿在感知、记忆、想象和思维方面的特点。
2.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幼儿心理发展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认识到幼儿认知发展的重要性,激发他们对幼儿教育事业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幼儿认知发展理论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重点:幼儿感知、记忆、想象和思维的特点及其培养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实物模型、图片等。
2. 学具:笔记本、教材、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幼儿在不同年龄段认知发展的图片,引发学生对幼儿认知发展的兴趣,进而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 理论讲解:(1)介绍幼儿认知发展的基本理论,如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等。
(2)分析幼儿感知、记忆、想象和思维的特点。
3. 实践情景引入:(1)出示一个幼儿在认知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难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理论进行分析。
(2)分组讨论,每组派代表分享分析结果。
4. 例题讲解:(1)讲解一道关于幼儿感知发展的例题,引导学生理解感知发展对幼儿认知的重要性。
(2)讲解一道关于幼儿记忆发展的例题,让学生了解记忆发展的规律。
5. 随堂练习:(1)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设计一个针对幼儿感知发展的游戏。
(2)让学生针对幼儿记忆发展,提出一个家庭作业建议。
六、板书设计1. 幼儿认知发展的基本理论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维果茨基社会文化理论2. 幼儿感知、记忆、想象和思维的特点3. 感知发展对幼儿认知的重要性例题讲解4. 记忆发展规律例题讲解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一个幼儿在认知发展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2)针对幼儿记忆发展,设计一个家庭作业。
2. 答案:(1)问题分析及解决方案:根据幼儿认知发展理论,分析幼儿在感知、记忆、想象和思维方面可能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幼儿心理学》教案完整版
幼儿意志品质的形成受遗传、环境和教育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教育起着主导作用。
意志品质的锻炼方法
设定明确的目标,激发幼儿的内在动机;提供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培养幼儿的抗挫能力; 鼓励幼儿参加团队活动,提高其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引导幼儿学会自我激励和自我约束 。
个性倾向性特点及引导策略
个性倾向性的定义
道德观念形成及行为规范训练
道德观念启蒙
通过故事、游戏等形式,向幼儿 传递基本的道德观念,如诚实、
善良、尊重等。
行为规范训练
制定明确的行为规范,并通过示 范、讲解、练习等方式,帮助幼
儿理解和遵守这些规范。
自我评价能力培养
引导幼儿学会自我评价,认识自 己的优点和不足,形成初步的自
律意识。
合作精神培养及团队意识强化
促进幼儿认知发展策略
创设丰富多样的环境
鼓励幼儿主动探索
提供多种感官刺激和认知挑战,如多样化 的玩具、图书和活动等,以激发幼儿的好 奇心和探索欲望。
引导幼儿通过亲身实践、尝试错误和解决 问题等方式主动获取知识,培养其自主学 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加强师幼互动
家园合作共育
建立积极的师幼关系,鼓励教师与幼儿进 行频繁、深入的互动和交流,以促进幼儿 认知和情感的发展。
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合作,共同为幼儿营 造良好的认知发展环境,实现家园共育的 目标。
04 情感、意志和个 性发展
情感表达与培养途径
01
情感表达的重要性
幼儿期是情感发展的关键时期,良好的情感表达有助于建立健康的人际
关系,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02
情感表达的方式
幼儿通过面部表情、肢体语言、声音语调等方式表达情感,教师应关注
幼儿教育心理学(全套教案)教学教材
幼儿教育心理学(全套教案)教学教材幼儿教育心理学(全套教案)教学教材第一章:幼儿心理发展概述一、引言幼儿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儿童心理发展规律及其应用于教育实践的学科,对于幼儿教育工作者来说,了解幼儿心理发展的特点和变化规律,对于教学教研和儿童成长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幼儿期心理发展特点幼儿期是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要时期,其心理特点有:感知能力的逐渐成熟、观念由具象向抽象转变、社会性意识开始形成、情绪由简单向复杂发展、主动行为增加等。
三、幼儿期心理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幼儿期心理发展主要经历了感知期、动作期和符号期,每个发展阶段都有其独特的心理特征。
四、幼儿游戏与心理发展幼儿游戏是幼儿心理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游戏,幼儿能够培养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促进认知和社交能力的提高。
第二章:幼儿认知发展与教育一、认知发展理论1.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2. 维果茨基认知发展理论3. 布鲁纳认知发展理论二、幼儿认知发展的特点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呈现出个体差异和阶段性的特点,其中包括感知、思维、记忆、注意力等方面。
三、幼儿认知发展与教育实践幼儿认知发展的特点对于幼儿教育实践提供了一定的指导意义,幼儿教育工作者可以根据孩子的认知水平和特点,提供相应的教学活动和教育环境。
第三章:幼儿的社会性认知与教育一、社会性认知的发展幼儿社会性认知的发展主要包括:自我意识的形成、同伴关系的建立、性别角色认知的发展等。
二、幼儿社会性认知与教育实践幼儿社会性认知的发展对于教育实践的影响较大,幼儿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创设适应幼儿社会性认知发展的教学环境、开展社会性活动等方式,促进幼儿的社会性认知发展。
第四章:幼儿情感发展与教育一、幼儿情感发展的特点幼儿情感发展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情感经历的多样性、情感经验的转变、情感表达的多样性等。
二、幼儿情感发展与教育实践幼儿情感发展对于教育实践具有重要意义,幼儿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情感教育活动,帮助幼儿调节情绪,培养积极向上的情感体验。
《幼儿心理学》教案
《幼儿心理学》教案教案:《幼儿心理学》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幼儿心理学》教材的第四章“幼儿的情绪和情感”。
本章主要介绍了幼儿情绪和情感的发展,包括幼儿情绪和情感的种类、特点以及影响因素等方面的内容。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幼儿情绪和情感的种类及其特点。
2. 掌握幼儿情绪和情感的影响因素,并能运用到实际教育工作中。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幼儿情绪和情感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幼儿情绪和情感的种类及其特点。
难点:幼儿情绪和情感的影响因素及其在实际教育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视频、图片等。
2.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一个幼儿在游戏中情绪变化的案例,引发学生对幼儿情绪和情感的兴趣。
2. 知识讲解:a. 介绍幼儿情绪和情感的种类,如快乐、悲伤、愤怒等。
b. 分析幼儿情绪和情感的特点,如外露、不稳定等。
c. 讲解幼儿情绪和情感的影响因素,如生理、心理、社会环境等。
3. 例题讲解:通过具体案例,分析幼儿情绪和情感的影响因素及其在实际教育中的应用。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观察一组幼儿在不同情境下的情绪表现,分析其情绪和情感的种类、特点及影响因素。
5. 课堂讨论: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在教育实践中遇到的幼儿情绪和情感问题,共同探讨解决方法。
六、板书设计1. 幼儿情绪和情感的种类2. 幼儿情绪和情感的特点3. 幼儿情绪和情感的影响因素七、作业设计2. 答案:根据观察,幼儿在不同情境下的情绪表现如下:a. 在家庭生活中,幼儿表现出快乐、悲伤、愤怒等情绪。
b. 在幼儿园活动中,幼儿表现出兴奋、紧张、害羞等情绪。
c. 在面对挫折时,幼儿表现出焦虑、沮丧等情绪。
d. 在与同伴交往中,幼儿表现出喜悦、愤怒等情绪。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案例分析、课堂讨论等方式,使学生了解了幼儿情绪和情感的种类、特点及影响因素。
在实际教育工作中,教师应关注幼儿的情绪和情感发展,恰当运用影响因素,促进幼儿身心健康。
幼儿心理学安全教育教案(3篇)
第1篇教学目标:1. 帮助幼儿了解安全的基本概念,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
2. 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幼儿的安全防范能力。
3. 培养幼儿在遇到危险时能够冷静应对,寻求帮助的能力。
4. 增强幼儿的团队协作精神,学会在集体中共同应对危险。
教学对象:幼儿园大班教学时间:40分钟教学准备:1. 幼儿心理学安全教育的课件或图片2. 安全教育故事书籍3. 安全标志卡片4. 模拟场景道具(如过马路、火灾逃生等)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思考什么是安全,为什么我们要注意安全。
2. 幼儿自由发言,教师总结并引入主题。
二、安全教育内容1. 安全基本概念- 教师通过图片或课件,向幼儿展示安全的基本概念,如:不靠近火源、不玩危险物品、不跟陌生人走等。
- 引导幼儿认识常见的安全标志,如:禁止通行、小心触电、紧急出口等。
2. 自我保护意识- 通过安全教育故事书籍,让幼儿了解在遇到危险时如何保护自己。
- 教师引导幼儿讨论故事中的情节,让幼儿学会在现实生活中如何保护自己。
3. 安全防范能力- 教师模拟过马路、火灾逃生等场景,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如何应对危险。
- 引导幼儿认识交通规则、火灾逃生路线等安全知识。
4. 冷静应对危险- 教师通过案例分析,让幼儿了解在遇到危险时如何保持冷静,寻求帮助。
- 引导幼儿讨论如何向他人求助,如:拨打报警电话、寻求成人帮助等。
5. 团队协作精神-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团队协作游戏,如:火灾逃生接力赛、过马路接力赛等。
- 引导幼儿在游戏中学会相互帮助、共同应对危险。
三、实践活动1.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安全知识竞赛,巩固所学内容。
2. 幼儿分组,每组选择一个安全主题,进行情景剧表演,展示所学安全知识。
四、总结与反思1. 教师总结本次安全教育的重点内容,强调安全的重要性。
2. 幼儿分享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教师进行点评和鼓励。
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幼儿对安全知识的掌握情况。
《幼儿心理学》教案
《幼儿心理学》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心理学》教材的第二章“幼儿发展概述”,具体内容包括幼儿生理发展、认知发展和情感社会发展三个方面。
详细内容涉及第二章的1.1节“幼儿生理发展的特点”、1.2节“幼儿认知发展的特点”和1.3节“幼儿情感社会发展的特点”。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幼儿生理、认知和情感社会发展的基本特点。
2. 培养学生分析幼儿心理发展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幼儿心理发展的关注,增强学生的教育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幼儿心理发展各个阶段的特点及其相互关系。
教学重点:幼儿生理、认知和情感社会发展的重要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视频、图片等。
2. 学具:笔记本、教材、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幼儿活动的视频,引发学生对幼儿心理发展的兴趣,进而导入本节课的内容。
2. 理论讲解:详细讲解幼儿生理、认知和情感社会发展的特点,结合PPT和实例进行分析。
3. 例题讲解:以具体案例为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幼儿心理发展问题。
4. 随堂练习:发放练习题,让学生当堂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5. 课堂讨论:针对练习题中的难题,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六、板书设计1. 《幼儿心理学》教案2. 板书内容:幼儿生理发展特点幼儿认知发展特点幼儿情感社会发展特点发展关系及相互作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幼儿生理发展的特点。
(2)分析幼儿认知发展的阶段及其特点。
(3)举例说明幼儿情感社会发展的特点。
2. 答案:(1)幼儿生理发展特点:生长发育迅速,身体比例变化,动作发展逐渐完善。
(2)幼儿认知发展特点: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
(3)幼儿情感社会发展特点:情感丰富,情绪波动大;同伴关系逐渐建立,具有初步的道德观念。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以便提高教学质量。
幼儿教育心理学教案(精选5篇)
幼儿教育心理学教案(精选5篇)幼儿教育心理学教案1活动目标:1.了解人是慢慢长大的,不能着急。
2.感受长大的变化,看到自己的进步,萌发自信心。
活动准备:1.收集幼儿不同时期的照片。
2.故事PPT3.故事挂图活动过程:一、导入:教师与小朋友相互熟悉,拉近距离。
小朋友们,刚才我们在教室里已经互相认识过了,现在我来看看,你们是不是真的记住我了。
我们互相问声好吧!小朋友们好!老师很开心,因为你们都记住了。
二、引出:出示小动物图片吸引小朋友注意力。
师:"今天我来是和小朋友们一起学本领的,不过我不是一个人来的,我带了三个好朋友。
你们想认识他们吗?(想)好,我们赶紧把他们请出来吧!"出示挂图第一张师:"小朋友看看,三个好朋友是谁呀?"(小老鼠、小猴子、小青蛙)师:"小眼睛可真亮呀!我的三个朋友心里都在想着同样一件事情,盼望着。
小老鼠、小猴子、小青蛙这三个小家伙啊是天天盼着自己能快点长大(连接下一环节)三、重点:听故事,懂道理。
1.教师有感情地讲故事(看挂图讲故事)--师:"这三个小家伙啊是天天盼着自己能快点长大,它们想:"要是能长得像大象、河马、犀牛那么大,那么有力气,该有多好啊!于是,他们想出了许多办法来。
小老鼠拼命吃东西,啊呜啊啊呜,可是还比不上大象的脚趾头,小猴子穿.可是,还够不到大河马的膝盖呀!"2.猜测小青蛙会想什么办法让自己快点长大师:"咦,小青蛙会想出什么办法让自己快点长大呢?"3.继续讲故事直至故事结束,验证猜测的结果师:"小青蛙每天都练跳高,跳得头也晕了,可和大犀牛一比,还没它的眼珠子大呢!.他们还是那么小,不过,他们还是天天盼着快点长大。
"4.教师提问,帮助理解师:"看看(指着图),小老鼠是想了什么办法让自己马上长大的?(拼命地吃东西)小猴子、小青蛙呢?(小猴子穿爸爸的衣服、戴妈妈的眼镜,小青蛙每天练习跳高)师:"它们真的一下子就长大了吗?"(没有,他们还是那么小)(衔接下一环节:"宝宝们是一下子就长那么大的吗?")四、经验迁移"宝宝们,那你们是从妈妈肚子里一出生就是这么大的吗?""教师展示小朋友们小时候不同时期的照片,通过比较知道自己是慢慢长大,并同时能感受到长大的变化。
幼儿心理学教案推荐8篇
幼儿心理学教案(推荐8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心理学教材第四章《幼儿的情感与意志》第一节《幼儿情感的发展》。
详细内容包括幼儿情感发展的特点、影响因素、情感教育的意义及方法。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幼儿情感发展的特点及其在幼儿心理发展中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关注幼儿情感需求,提高学生情感教育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幼儿情感发展的影响因素及情感教育的方法。
教学重点:幼儿情感发展的特点及其在心理发展中的重要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视频、图片等。
2. 学具:笔记本、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幼儿在不同情境下的情感表现图片,引发学生对幼儿情感发展的关注。
2. 理论讲解:1) 讲解幼儿情感发展的特点,如情感表达的直接性、情感体验的浅显性等。
2) 分析幼儿情感发展的影响因素,如家庭环境、教育方式等。
3. 实践情景引入:播放一段幼儿在园所内的情感教育视频,让学生观察并思考情感教育的方法。
4. 例题讲解:讲解情感教育方法在实际情境中的应用。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小组讨论,设计一个针对幼儿情感发展的教育活动。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教材内容,分析一个幼儿情感发展案例,并提出相应的教育建议。
2. 答案要求:1) 对案例中幼儿情感发展特点进行描述。
2) 分析影响该幼儿情感发展的因素。
3) 提出针对性的教育建议。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1) 推荐学生阅读相关幼儿心理学书籍,深入了解幼儿情感发展。
2) 鼓励学生在实践中关注幼儿情感需求,提高情感教育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安排2. 教学目标的制定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4.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与例题讲解5. 作业设计一、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安排教学内容应紧密结合幼儿心理学的核心知识,本节课选取了幼儿情感发展与意志这一重要主题。
在安排上,不仅要涵盖幼儿情感发展的特点、影响因素,还需涉及情感教育的意义及方法。
中职学校《幼儿心理学》教案
中职学校《幼儿心理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幼儿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内容,掌握幼儿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
2. 培养学生对幼儿心理问题的观察、分析和解决能力,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
3.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幼儿教育观念,培养关爱幼儿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幼儿心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2. 幼儿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3. 幼儿的心理需求和心理问题4. 幼儿教育的原则和方法5. 幼儿心理健康与心理障碍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幼儿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幼儿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幼儿教育的原则和方法。
2. 教学难点:幼儿心理需求的识别、幼儿心理问题的分析和解决。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幼儿心理学的基本概念、理论知识和实践技巧。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幼儿心理案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幼儿教育观念、心理问题和解决策略。
4. 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参与幼儿教育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教学进程1. 第一课时:介绍幼儿心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让学生了解幼儿心理学的基本概念。
2. 第二课时:讲解幼儿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分析幼儿的心理需求。
3. 第三课时:讲解幼儿教育的原则和方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幼儿教育观念。
4. 第四课时:分析幼儿心理案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 第五课时:讨论幼儿心理健康与心理障碍,提高学生关爱幼儿的情感。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2.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幼儿心理案例的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课程论文:检查学生对幼儿心理学的理解程度和运用能力。
4. 期末考试:设置幼儿心理学相关的题目,测试学生的知识掌握和应用能力。
七、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幼儿心理学教材。
2. 课件:制作生动、直观的课件,辅助教学。
3. 案例库:收集和整理幼儿心理案例,用于分析和讨论。
《幼儿心理学》教案
《幼儿心理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幼儿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掌握幼儿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
3. 培养幼儿教师观察和理解幼儿心理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幼儿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幼儿心理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和意义。
2. 幼儿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心理发展的阶段特征、个体差异和环境因素的影响。
3. 幼儿认知发展:感知觉、注意、记忆、思维和语言的发展。
4. 幼儿情绪和情感发展:情绪和情感的类型、表达方式和调节机制。
5. 幼儿社会性发展:亲子关系、同伴关系、自我意识和道德观念的形成。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幼儿心理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研究成果。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幼儿心理学的知识。
3.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思考。
4. 实践法:安排学生参与幼儿园的实践活动,观察和分析幼儿的心理发展。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评估学生在讨论、提问和回答问题方面的积极性。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和提出的观点。
3. 实践报告:评估学生参与幼儿园实践活动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4. 期末考试:评估学生对幼儿心理学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五、教学资源1. 教材:推荐《幼儿心理学》教材或相关书籍。
2. 课件:制作课件,展示幼儿心理学的理论和案例。
3. 视频材料:播放幼儿心理学相关的视频,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幼儿的行为和心理特点。
4. 幼儿园实践基地:利用幼儿园作为实践基地,让学生亲自观察和分析幼儿的心理发展。
六、教学安排1. 课时:共计32课时,每课时45分钟。
2. 教学计划:课时1-4:幼儿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课时5-8:幼儿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课时9-12:幼儿认知发展课时13-16:幼儿情绪和情感发展课时17-20:幼儿社会性发展课时21-24:幼儿心理教育的实践应用课时25-28:幼儿心理问题的识别和干预课时29-32:幼儿心理学研究方法和伦理considerations七、教学活动1. 互动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幼儿心理学的理解和观点。
幼儿教育心理学(教案)
幼儿教育心理学(全套教案)教案第一章:幼儿教育心理学概述1. 学习目标:了解幼儿教育心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
理解幼儿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应用领域。
掌握幼儿发展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2. 教学内容:幼儿教育心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
幼儿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应用领域。
幼儿发展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3. 教学活动:引入幼儿教育心理学的概念,引导学习者思考幼儿教育与心理学的关系。
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探索幼儿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应用领域。
介绍幼儿发展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引导学习者思考幼儿发展的心理过程。
教案第二章:幼儿认知发展1. 学习目标:了解幼儿认知发展的基本过程和阶段。
理解幼儿的感知、记忆、思维和语言发展。
掌握幼儿认知发展的评估方法和促进策略。
2. 教学内容:幼儿认知发展的基本过程和阶段。
幼儿的感知、记忆、思维和语言发展。
幼儿认知发展的评估方法和促进策略。
3. 教学活动:通过观察和分析幼儿的认知行为,引导学习者了解幼儿认知发展的基本过程和阶段。
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探索幼儿的感知、记忆、思维和语言发展。
介绍幼儿认知发展的评估方法和促进策略,引导学习者思考如何有效地支持幼儿的认知发展。
教案第三章:幼儿情绪和情感发展1. 学习目标:了解幼儿情绪和情感发展的基本过程和特点。
理解幼儿的情绪调节和情感表达。
掌握幼儿情绪和情感支持的策略和方法。
2. 教学内容:幼儿情绪和情感发展的基本过程和特点。
幼儿的情绪调节和情感表达。
幼儿情绪和情感支持的策略和方法。
3. 教学活动:通过观察和分析幼儿的情绪和情感表现,引导学习者了解幼儿情绪和情感发展的基本过程和特点。
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探索幼儿的情绪调节和情感表达。
介绍幼儿情绪和情感支持的策略和方法,引导学习者思考如何有效地支持幼儿的情绪和情感发展。
教案第四章:幼儿社会性发展1. 学习目标:了解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基本过程和阶段。
理解幼儿的自我意识、同伴关系和道德发展。
《幼儿心理学》教案
想象发展的特点,并检查
学生记忆情况
1、 出示任务,要求学
1、 将学生分成四个小组,要求
通过 B5
生以小组为单位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如何 学习小组组
讨论“如何应对幼
应对幼儿的‘说谎问题’? 织和管理能
儿的‘说谎问
并将讨论出的答案组织好语 力点,组织学
题’”?
言,做好展示的准备
生小组讨论
2、 选择两组进行展
教学反思
优点:通过幼儿绘画作品和幼儿趣事引导学生掌握了幼儿想象发展的特 点,并让学生感受到幼儿的可爱之处,坚定了职业方向
缺点:学生在展示时语言不规范,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注意提高学生的口语 表达能力。
激发学生
组织学生玩“切 戏
兴趣,提高学
土豆”的手指游
2、回答问题:想象。将拳头想 生学习积极
戏。
象成土豆块,将手掌想象成土豆片, 性
2、 提问:刚才的游 将手指想象成土豆丝。
戏过程中,离不
开哪种心理活动
的参与呢?
1、 提问:什么是想
1、快速浏览课本,勾画出答案,
通过卡
象呢
一名同学口头回答
通形象帮助
2、 讲解想象的关键
的特点,突出
生总结出幼儿想象的特
3、回答老师问题,谈自己的看法: 本节课的教
点
3、播放幼儿“说谎” 实相混淆
科学的儿童
的短视频,提问:幼儿是 4、1 分钟识记幼儿想象发展的特 观
真的在说谎吗?
点,两名同学口头回答,一名同学上
4、要求学生识记幼儿 黑板默写。
的画,要求学生分析这两 两幅画中幼儿分别运用了什么想象 的绘画作品
幅画中幼儿分别运用了
2、根据老师给出幼儿画两幅画时 和生活中的
幼儿心理学教案(推荐8篇
幼儿心理学教案(推荐8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心理学教材第四章《幼儿的认知发展》第三节《幼儿的感知与注意》,详细内容主要包括幼儿的感知发展、注意力的特点及培养方法。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幼儿感知发展的特点,理解感知与注意在幼儿心理发展中的重要性。
2. 掌握幼儿注意力的培养方法,能够运用到实际教育工作中。
3. 提高观察和分析幼儿行为的能力,为幼儿提供适宜的教育环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幼儿感知发展的特点,注意力的培养方法。
难点:如何在实际教育工作中运用感知发展与注意力培养方法,提高幼儿的教育质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实物模型、图片等。
学具:画纸、画笔、拼图、积木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幼儿活动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感知与注意表现。
2. 理论讲解:(1)介绍幼儿感知发展的特点。
(2)讲解注意力的定义、类型及幼儿注意力的特点。
(3)分析感知与注意在幼儿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3. 实践情景引入:(1)举例说明如何在实际教育工作中培养幼儿的注意力。
(2)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在教育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4. 例题讲解:(1)分析一道关于幼儿感知发展的例题,讲解解题思路。
(2)分析一道关于幼儿注意力培养的例题,讲解解题思路。
5. 随堂练习:(1)让学生针对幼儿感知发展的特点,设计一个教育活动。
(2)让学生针对幼儿注意力培养,设计一个教育游戏。
(2)布置课后作业,拓展学生思维。
六、板书设计1. 幼儿心理学教案2. 主要内容:(1)幼儿感知发展特点(2)幼儿注意力的培养(3)感知与注意在幼儿心理发展中的作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幼儿感知发展的特点及其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
(2)设计一个培养幼儿注意力的教育活动。
2. 答案:(1)幼儿感知发展的特点:具体、直观、动作性、情绪性。
在教育实践中,可以通过实物展示、游戏活动等方式,帮助幼儿提高感知能力。
(2)培养幼儿注意力的教育活动设计:如“找不同”游戏、注意力训练课程等。
幼儿心理学教案(推荐8篇
幼儿心理学教案(推荐8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心理学教材第三章“幼儿的认知发展”第二节“幼儿的感知和知觉”,详细内容主要包括幼儿的感知发展、知觉发展以及感知和知觉在幼儿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幼儿的感知和知觉发展的基本特点;2. 培养学生分析幼儿在感知和知觉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解决策略的能力;3. 增强学生对幼儿心理学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幼儿的感知和知觉发展的基本特点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难点:分析幼儿在感知和知觉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策略。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实物展示(图片、玩具等);2. 学具:笔记本、教材、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幼儿在不同年龄阶段的感知和知觉发展的图片,引发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理论讲解:(1)幼儿的感知发展特点;(2)幼儿的知觉发展特点;(3)感知和知觉在幼儿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3. 实践情景引入:分析幼儿在感知和知觉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如视错觉、听错觉等,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4. 例题讲解:以具体实例讲解幼儿在感知和知觉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结合所学理论知识,分析幼儿在感知和知觉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策略。
六、板书设计1. 幼儿感知发展特点:(1)视觉:从模糊到清晰,从简单到复杂;(2)听觉:从单一声音到复杂声音;(3)触觉:从局部到整体。
2. 幼儿知觉发展特点:(1)空间知觉:从无意识到有意识;(2)时间知觉:从短暂到长久;(3)物体知觉:从整体到部分。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幼儿感知和知觉发展的基本特点;(2)举例说明幼儿在感知和知觉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策略。
2. 答案:(1)幼儿感知和知觉发展的基本特点:视觉、听觉、触觉等感知能力从简单到复杂,从无意识到有意识,从整体到部分;(2)举例:幼儿可能出现视错觉,如将圆形误认为方形;解决策略:通过提供丰富的视觉刺激,引导幼儿正确识别形状。
中职学校《幼儿心理学》教案
中职学校《幼儿心理学》教案第一章:幼儿心理学概述1.1 幼儿心理学的定义1.2 幼儿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方法1.3 幼儿心理学的发展历程1.4 幼儿心理学的重要性第二章:幼儿认知发展2.1 幼儿感知觉发展2.2 幼儿注意力发展2.3 幼儿记忆力发展2.4 幼儿思维能力发展2.5 幼儿语言发展第三章:幼儿情绪与情感发展3.1 幼儿情绪与情感的种类3.2 幼儿情绪与情感的发展特点3.3 幼儿情绪与情感的调节与管理3.4 情绪与情感对幼儿的影响第四章:幼儿社会性发展4.1 幼儿自我意识发展4.2 幼儿人际关系发展4.3 幼儿道德发展4.4 幼儿社会行为规范4.5 社会性发展对幼儿的影响第五章:幼儿心理健康与教育5.1 幼儿心理健康概述5.2 幼儿心理问题的预防与干预5.3 幼儿教育对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5.4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策略5.5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注意事项第六章:幼儿个性与社会性发展6.1 幼儿个性发展的基本理论6.2 幼儿性格特征与发展趋势6.3 幼儿自我概念与自尊心的发展6.4 幼儿社会性技能的培养6.5 个性与社会性发展对幼儿的影响第七章:幼儿心理评估方法与技术7.1 幼儿心理评估的基本原则7.2 幼儿心理评估的方法与技术7.3 幼儿心理测量的工具与运用7.4 幼儿心理评估案例分析7.5 幼儿心理评估在教育中的应用第八章:幼儿心理干预与辅导8.1 幼儿心理干预的基本概念8.2 幼儿心理干预的理论与技术8.3 幼儿心理辅导的方法与策略8.4 幼儿心理问题的常见类型与处理8.5 幼儿心理干预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第九章:幼儿家庭教育与心理发展9.1 家庭教育对幼儿心理发展的影响9.2 父母教育方式与幼儿心理发展的关系9.3 家庭环境与幼儿心理发展的关联9.4 家庭教育中心理健康的促进策略9.5 家庭教育中的心理问题与解决方法第十章:幼儿教师心理素养与专业发展10.1 幼儿教师心理素养的重要性10.2 幼儿教师心理素质的培养与提升10.3 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路径与策略10.4 幼儿教师心理压力管理与自我调适10.5 幼儿教师在心理教育中的角色与职责第十一章:幼儿游戏心理与教育11.1 游戏在幼儿心理发展中的作用11.2 幼儿游戏的心理特征与类型11.3 游戏活动设计与指导策略11.4 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实例11.5 游戏心理教育对幼儿发展的影响第十二章:幼儿艺术心理与教育12.1 艺术对幼儿心理发展的意义12.2 幼儿艺术表现的特点与形式12.3 艺术教育活动的设计与实施12.4 艺术教育在幼儿心理发展中的应用12.5 艺术教育中的心理辅导与支持第十三章: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与维护13.1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与内容13.2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策略13.3 幼儿心理健康维护的实践方法13.4 幼儿心理健康问题及其干预措施13.5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家校合作第十四章:特殊需要幼儿的心理教育14.1 特殊需要幼儿的定义与分类14.2 特殊需要幼儿的心理特点与教育需求14.3 特殊需要幼儿的教育策略与支持系统14.4 特殊需要幼儿的心理干预与辅导14.5 特殊需要幼儿教育的案例分析第十五章:幼儿心理学研究与发展趋势15.1 幼儿心理学研究的重要性和挑战15.2 幼儿心理学研究的方法与技术15.3 幼儿心理学领域的新理论与发展15.4 幼儿心理学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前景15.5 幼儿心理学教育的未来发展趋势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教案主要围绕中职学校《幼儿心理学》展开,共包含十五个章节。
幼儿心理学完整学习教案
幼儿心理学完整学习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心理学教材的第三章《幼儿认知发展》第二节,详细内容主要包括幼儿认知发展的基本理论、幼儿思维特点、以及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幼儿认知发展的基本理论。
2. 培养学生分析幼儿思维特点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幼儿语言能力发展的认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幼儿认知发展的基本理论及其应用。
教学重点:幼儿思维特点、语言能力发展的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实物展示。
2. 学具:笔记本、教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幼儿活动的图片,引发学生对幼儿心理发展的兴趣。
2. 理论讲解:讲解幼儿认知发展的基本理论,如皮亚杰的发展阶段理论、维果茨基的近端发展区理论等。
3. 实践情景引入: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幼儿思维特点。
4. 例题讲解:讲解如何根据幼儿思维特点进行教育引导。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析具体案例,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六、板书设计1. 幼儿认知发展基本理论2. 幼儿思维特点3. 幼儿语言能力发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幼儿认知发展的基本理论。
(2)分析一个具体案例,说明幼儿思维特点及其在教育中的应用。
2. 答案:(1)幼儿认知发展的基本理论包括皮亚杰的发展阶段理论、维果茨基的近端发展区理论等。
(2)案例:幼儿在玩积木时,不能完全按照图纸搭建,但可以模仿搭建出类似的形状。
此案例说明幼儿具有模仿思维,教育者应注重引导幼儿发挥模仿思维,培养其创新能力。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幼儿认知发展的基本理论掌握情况较好,但在分析实际案例时,还需加强引导。
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相关书籍,如《幼儿心理学》、《幼儿教育心理学》等,提高对幼儿心理发展的认识。
同时,鼓励学生参加实践活动,如实习、观察等,加深对幼儿心理的理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幼儿认知发展的基本理论及其应用。
幼儿教育心理学教案(精选5篇
幼儿教育心理学教案(精选5篇教案一:情绪的认识与表达一、教学内容幼儿园大班,本节课主要学习情绪的认知和表达。
通过绘本故事《小兔子的心情日记》,让幼儿了解快乐、生气、悲伤等基本情绪,并学会用适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
二、教学目标1. 帮助幼儿认知基本情绪,如快乐、生气、悲伤等。
2. 引导幼儿学会用语言和表情表达自己的情绪。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认知基本情绪,学会表达情绪。
难点:情绪管理,转换负面情绪。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绘本故事《小兔子的心情日记》2. 情绪卡片3. 情绪脸谱图4. 贴纸五、教学过程1. 情境引入(5分钟)讲述绘本故事《小兔子的心情日记》,引导幼儿认识小兔子的各种情绪,如快乐、生气、悲伤等。
2. 情绪认知(5分钟)出示情绪卡片,让幼儿指出对应的表情。
再拿出情绪脸谱图,让幼儿根据脸谱图,说出图中人的情绪。
3. 情绪表达(5分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让幼儿模拟不同的情绪场景,并用语言和表情表达出来。
4. 情绪管理(5分钟)讲解情绪管理的方法,如深呼吸、暂时离开现场等。
让幼儿在遇到负面情绪时,学会自我调节。
5. 实践练习(5分钟)设置情境,让幼儿扮演不同角色,运用所学情绪管理方法,处理负面情绪。
让幼儿分享自己在实践中的收获,给予贴纸奖励,鼓励他们运用情绪管理方法。
六、板书设计情绪认知:快乐、生气、悲伤等基本情绪情绪表达:语言、表情情绪管理:深呼吸、暂时离开现场等方法七、作业设计1. 请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完成情绪卡片游戏,巩固所学情绪认知。
2. 家长协助幼儿在家庭生活中,运用情绪管理方法,处理负面情绪。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绘本故事、角色扮演等形式,让幼儿认知基本情绪,学会表达和调节情绪。
在实践中,家长和教师要关注幼儿的情绪变化,给予及时的引导和支持。
下一节课,我们将学习情绪的传递与影响,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他人,提升人际交往能力。
教案二:人际交往与合作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帮助幼儿掌握人际交往的基本技巧,如倾听、表达、合作等。
幼儿心理学教案(推荐8篇)
幼儿心理学教案(推荐8篇)幼儿心理学教案第1篇心理学;认识发展与教育,情感意志发展与教育,个性发展与教育,学习心理与教育,学生心理健康与教育,教师心理。
认识发展与教育:感知觉、记忆、想象、思维、问题解决、注意。
1、感觉的定义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2、知觉的定义知觉是人脑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的反映。
3、感觉与知觉的区别与联系感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应,通过感觉可获得对事物个别属性的知识,而知觉则是对事物的整体的反应,这种反应不在是孤立的属性或部分,而是事物的整体。
感觉是知觉的成分,是知觉的基础,知觉是在感觉到基础之上产生的,感觉到的事物的个别属性越丰富,对该事物的知觉也就越充实越完整。
知觉是感觉的深入,是比感觉较复杂的认识过程。
4、感知觉规律感受性及其变化(1)感觉适应同一感受器在同一刺激的持续作用下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人芝兰入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嗅觉的适应从明亮的地方走入暗室,最初什么也看不到,相反则会被外面的阳光刺激的睁不开眼----视觉的适应(2)感觉对比由于同时产生或前一刻产生的同类感觉的影响而引起的感受性的变化。
感觉对比分为:同时对比、继时对比。
同时对比:几个刺激物同时作用于同一感受器产生的感受性的变化。
继时对比:不同刺激物先后作用于同一感受器产生的感受性的变化。
(3)感觉的相互作用在一定条件下,几种不同的感觉发生作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4)联觉一种感觉引起另一种感觉的现象色觉引起温度觉(5)感觉的相互补充由于某种感觉机能系统受损或丧失,其他感受能力得到提高。
盲人(6)敏感化专门从事某种特殊职业者由于长时间使用某种感觉器官,使相应的感觉能力得到提高。
音乐家、画家5、感觉种类①根据刺激的来源不同,感觉可以分为:内部感觉和外部感觉②外部感觉包括:视觉,听觉,嗅觉与味觉,皮肤感觉。
③内部感觉包括:动觉,平衡觉,机体觉。
2024版幼儿心理学教案(共6)
03
幼儿情感与社会性发展
情绪理解与表达
情绪识别
通过故事、图片等多媒体手段, 引导幼儿识别基本情绪,如快乐、
悲伤、愤怒等。
情绪表达
鼓励幼儿用语言、表情、动作等 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培养情绪
表达能力。
情绪调节
教授幼儿简单的情绪调节方法, 如深呼吸、数数等,帮助他们平
复情绪。
亲子关系与同伴关系
亲子依恋
注意是记忆的前提,幼儿 只有将注意力集中在某一 事物上,才能更好地记住 它。
思维与想象发展
思维的发展
幼儿开始具备初步的逻辑思维能 力,能够理解简单的因果关系和
时间顺序。
想象的发展
幼儿的想象力逐渐丰富,能够创造 出自己的想象世界,并通过想象来 理解和解决问题。
思维与想象的关系
思维和想象相互促进,幼儿在想象 的过程中锻炼思维能力,同时思维 能力也影响着想象的内容和质量。
尊重幼儿的话语权,鼓励他们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培养他 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阅读理解能力提升
选择合适的阅读材料
根据幼儿的年龄和兴趣,选择适合他们的阅读材料,如绘本、故 事书等。
教授阅读技巧
引导幼儿学会观察图画、理解故事情节和角色关系,培养他们的阅 读理解能力。
鼓励幼儿自主阅读
为幼儿提供充足的阅读时间和空间,鼓励他们自主阅读,培养他们 的阅读兴趣和习惯。
想象力在幼儿成长中的作用
想象力有助于幼儿理解抽象概念、发展语言和社交技能,同时 也有助于他们更好地应对挫折和压力。
创造力与想象力培养方法
提供丰富多样的刺激
鼓励自由探索和尝试
为幼儿提供多种感官体验,如阅读图书、听 音乐、观看戏剧等,以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 想象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心理学》教案课程教案课程名称:幼儿心理学开课专业:学前教育主讲教师:阮洁开课时间:2014年3月幼儿心理学课程基本情况(一)授课专业: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人数:30人(二)学时学分:总学时36,周学时2,学分2(三)使用教材李燕主编:《儿童心理学》(四)教学参考书[1] 周宗奎:《现代儿童发展心理学》,安徽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2] 李丹:《儿童发展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3] 高月梅:《幼儿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4] 刘金花:《儿童发展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5] 陈帼眉,冯晓霞,刘桂珍:《学前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6] 陶保平:《学前教育研究方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7] 陈帼眉:《学前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8] 李燕:《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五)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启发式教学,课堂讨论,案例教学,提问式教学,学生讲授,师生互动。
(六)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传统讲授,网络教学, VCD,录相。
(七)考核方式:平时成绩加闭卷考试。
(八)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方法通过案例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学生讲授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写作能力,表达能力;通过课堂讨论的方式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与同学的沟通能力等;通过幼儿园实地的观察、记录与分析,培养学生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
(九)学习规范要求:严格考勤,注重学生课堂表现及课堂参与情况,课下作业的完成情况等。
第一章绪论教学时数:2学时教学的目的与要求:要求学生了解幼儿心理学的对象和内容,理解幼儿心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区别和联系,激发学生对本学科的兴趣。
教学重点:1.幼儿心理学的对象及内容 2.幼儿心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区别和联系教学难点:儿童期的年龄划分教学方法手段:使用多媒体教学,运用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
本章主要参考文献:1. 陈帼眉,冯晓霞,刘桂珍:《学前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2.李燕:《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3. 刘金花:《儿童发展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第一节幼儿心理学的研究对象(1学时)导入:讲述前苏联动物心理学家H·H·拉德金娜——苛特恩关于把幼小的黑猩猩当孩子养的实验,自然引入幼儿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讲述:幼儿心理学是研究从初生到入学前儿童心理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这句话概括地说明了幼儿心理学研究的范围和内容。
一、幼儿心理学的年龄范围回忆:普通心理学所涉及的年龄阶段及研究内容。
指出:儿童心理的发展是指从初生到成熟时期(一般指0—18岁)心理的发展。
从初生到进入小学之前是广义的学前时期(0—6岁)。
幼儿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在这个年龄范围内的儿童心理的发展。
儿童期的年龄划分:二、幼儿心理学的内容(一)个体心理的发生。
举例:注意、记忆。
(二)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
举例:幼儿动作发展的规律。
(三)学前时期心理过程和个性的发展。
举例:幼儿个体差异。
三、幼儿心理学与有关学科的区别和关系课堂讨论:请学生分小组讨论幼儿心理学与有关学科的区别和关系,然后请每组选一位代表进行发言,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讲述。
(一)发展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又称年龄心理学,它的研究对象是人的个体从出生到衰老整个生长过程中心理的发生发展。
发展心理学又可分为儿童心理学、老年心理学等。
它更多是研究个体从出生到成熟时期心理的发展。
换句话说,发展心理学的对象常常主要是儿童心理的发展。
研究儿童心理发展的各阶段也可以分别独立成为一些学科,如幼儿心理学、小学生心理学、青年心理学等等。
幼儿心理学是发展心理学的一个组成部分或分支,而且是内容最充实的分支。
(二)普通心理学普通心理学研究人类心理活动的一般规律。
儿童的心理活动,包括从初生到入学前儿童的心理活动,服从人类心理活动最一般的规律。
幼儿心理学应以普通心理学为依据。
我们在学习幼儿心理学时应该以普通心理学知识为基础。
幼儿心理学不仅是利用普通心理学的知识,反过来幼儿心理学的研究资料和成果,又可以丰富和促进普通心理学的研究。
(三)学前教育学学前教育学研究学前儿童教育的规律。
学前儿童是在成人直接教育下成长的,他们的心理发展,一步也不能离开教育。
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发生发展,必须了解学前教育学。
同时,幼儿心理学的研究,又可以而且应该为学前教育学提出理论和实际资料的依据。
(四)儿童解剖生理学儿童解剖生理学研究儿童身体结构和机能的发育。
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发生发展必须了解儿童生长发育和成熟的规律。
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发展,更是需要以儿童神经系统和高级神经活动发展的知识为依据。
(五)辩证唯物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揭示自然、社会和思维现象的最普遍的规律。
幼儿心理学的研究,总是不能离开一定哲学思想的指导。
科学的幼儿心理学,应该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
同时,幼儿心理学又为辩证唯物主义提供科学报据。
总结:本节课所讲授的内容,强调重难点。
第二节幼儿心理学的任务和意义(1学时)导入:联系教育实习与就业,学习幼儿心理学可以做什么?讲述:一、幼儿心理学的任务幼儿心理学研究从初生到入学前儿童心理发生发展的规律,应该完成两个主要任务。
第—个任务是揭示儿童心理变化的基本规律。
第二个任务是解释从初生到入学前儿童心理的变化。
也可以更明确地说有三个任务:第一,是什么,描述幼儿心理发展过程的共同特征与模式;第二,什么时间,揭示与描述这些特征与模式发展变化的时间表;第三,什么原因,对儿童心理发展变化的进程进行解释,分析发展的影响因素,揭示发展的内在机制。
二、研究幼儿心理学的意义幼儿心理学的研究,既有重大的理论价值,也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一)幼儿心理学的理论意义幼儿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可以为辩证唯物论、普通心理学等提供理论依据。
1.幼儿心理学可以为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提供科学根据。
学习幼儿心理学,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形成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世界观,提高同一切迷信思想和唯心主义偏见作斗争的能力。
2.幼儿心理学有助于丰富和充实心理学的一般理论。
我们也可以看到,幼儿心理学还为学前教育学等学科提供理论依据。
(二)幼儿心理学的实践意义儿童心理学(包括幼儿心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它的实践性表现在它和社会实践有密切的联系。
它来源于社会实践,又必须为社会实践服务。
1.社会实践的需要是儿童心理学产生的根源。
科学的儿童心理学产生于19世纪后半期,一般以1882年德国生理和心理学家蒲来尔(w.Preyer)的《儿童心理》一书的出版为标志。
2.幼儿心理学必须为实践服务。
不仅早期教育,一切与学前儿童有关的工作,如婴幼儿卫生保健、儿童文学艺术创作、儿童玩具和服装的设计等,都需要幼儿心理学的帮助。
幼儿心理学只有为社会实践服务才有生命力。
幼儿心理学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理论课。
为了更好地学习和研究学前教育科学,必须掌握学前儿童心理的基本知识。
学前教育如果离开了幼儿心理学的理论基础,就只能成为经验之谈,因此,学前教育专业同学必须认真学好幼儿心理学。
课堂讨论:分组讨论学习幼儿心理学希望获得哪些收获?结合学生讨论结果进行分析讲述:通过幼儿心理学的学习,希望同学们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收获:1.掌握有关幼儿心理发展规律和特点的基本知识。
2.培养对幼儿的兴趣和感情,培养为学前教育事业献身的专业思想。
3.初步掌握研究幼儿心理的方法。
4.促进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形成和巩固。
本章要点:1.幼儿心理学的对象及内容2.幼儿心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区别和联系本章思考题:1.幼儿心理学研究的内容包括哪些?2.幼儿心理学研究的具体方法有哪些?分析其各自的优缺点。
3.幼教工作者为什么要学习幼儿心理学?4.在课后每人收集关于幼儿心理学研究方法的文章各一篇,分析各种研究方法在文章中是如何运用的?5.分析幼儿心理学中纵向研究与横断研究、整体研究与分析研究、差异研究、双生子研究这几种研究类型的内涵。
教学总结与反思:通过本章的讲授,学生达到教学目标的基本要求,对幼儿心理学这门课程比较感兴趣,师生互动好,但个别学生在儿童期的年龄段划分上认识还不够深入,在以后课堂教学中加强这方面知识的讲授。
第二章幼儿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教学时数:2学时教学的目的与要求:使学生了解研究幼儿心理的基本原则,掌握幼儿心理研究的类型和研究幼儿心理的具体方法,能按幼儿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具体要求进行简单操作。
教学重点:1. 研究幼儿心理的基本原则 2. 幼儿心理研究的类型教学难点:研究幼儿心理的具体方法教学方法手段:使用多媒体教学,运用讲授法、案例分析法、讨论法。
本章主要参考文献:1. 陈帼眉,冯晓霞,刘桂珍:《学前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2.李燕:《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3. 边玉芳:《儿童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第一节研究幼儿心理的基本原则(0.5学时)导入:引导学生思考辩证唯物主义的内涵,请个别学生发言。
辩证唯物主义是我们研究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最高指导原则,同时也是幼儿心理学的方法论原理。
普通心理学指出的原则,如客观性原则,实践性原则,矛盾性原则,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一般与个别相结合的原则等等,也是学前儿童心理研究中应该遵循的原则。
讲述:针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研究时尤其应注意贯彻下列原则。
一、客观性原则第一,研究学前儿童的心理,必须考虑到儿童生活的客观条件。
第二,任何结论都要以充分的事实材料为依据。
二、发展性原则必须用发展的观点研究学前儿童,不仅要注意已经形成的心理特征和品质,更应注意那些刚刚萌芽的新特征和品质以及心理发展的趋势。
案例:0-3岁幼儿注意的发展。
三、教育性原则研究学前儿童心理应贯彻教育性原则。
这是学前儿童心理研究人员必须遵循的职业道德要求。
第二节幼儿心理研究的类型(0.5学时)学前儿童心理的研究可以分为各种类型。
以研究时间为标堆,可以分为纵向研究和横断研究,以研究范围为标准,可以分为整体研究和分析研究;以研究课题为标准,可以分为差异研究、相关研究和因果研究。
一、纵向研究和横断研究所谓纵向研究就是在比较长的时间内对某个或某些儿童进行追踪研究,以查明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心理发展的进程和水平的变化。
纵向研究的时间可长可短。
长者可达几十年,短则可以是几个月。
短时的纵向研究一般只适用于年龄较小的婴儿。
所谓横断研究,是在同一时间内,研究某一年龄阶段或几个年龄阶段儿童的心理发展水平,以了解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和年龄待点。
课堂讨论:纵向研究与横断研究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问题?结合学生作答进行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