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学综合测试题
高中物理竞赛讲义-运动学综合题
![高中物理竞赛讲义-运动学综合题](https://img.taocdn.com/s3/m/284ccd66453610661ed9f4b2.png)
运动学综合题例1、如图所示,绳的一端固定,另一端缠在圆筒上,圆筒半径为R,放在与水平面成α角的光滑斜面上,当绳变为竖直方向时,圆筒转动角速度为ω,(此时绳未松弛),试求此刻圆筒与绳分离处A的速度以及圆筒与斜面切点C的速度例2、如图所示,湖中有一小岛A,A与直湖岸的距离为d,湖岸边有一点B,B沿湖岸方向与A点的距离为l.一人自B点出发,要到达A 点.已知他在岸上行走的速度为v1,在水中游泳的速度为v2,且v1>v2,要求他由B至A所用的时问最短,问此人应当如何选择其运动路线?例3、一根不可伸长的细轻绳,穿上一粒质量为m的珠子(视为质点),绳的下端固定在A点,上端系在轻质小环上,小环可沿固定的水平细杆滑动(小环的质量及与细杆摩擦皆可忽略不计),细杆与A在同一竖直平面内.开始时,珠子紧靠小环,绳被拉直,如图所示,已知,绳长为l,A点到杆的距离为h,绳能承受的最大T,珠子下滑过程中到达最低点前绳子被拉断,张力为d求细绳被拉断时珠子的位置和速度的大小(珠子与绳子之间无摩擦)例4、在某铅垂面上有一光滑的直角三角形细管轨道,光滑小球从顶点A沿斜边轨道自静止出发自由滑到端点C所需时间恰好等于小球从A由静止出发自由地经B滑到C所需时间,如图所示.设AB为铅直轨道,转弯处速度大小不变,转弯时间忽略不计,在此直角三角形范围内可构建一系列如图中虚线所示的光滑轨道,每一轨道由若干铅直和水平的部分连接而成,各转弯处性质都和B点相同,各轨道均从A点出发到C点终止,且不越出△ABC的边界.试求小球在各条轨道中,从静止出发自由地由A到C所需时间的上限与下限之比值.例5、狐狸以速率v1沿直线L匀速奔跑,一只猎犬以速率v2追赶狐狸。
某时刻,猎犬与狐狸相距L,猎犬的速度与狐狸的速度垂直,猎犬在追击过程中运动方向始终对准狐狸,求猎犬追上狐狸所需的时间。
例6、在顶角为2α的圆锥形小槽内,小球在槽壁上跳动,并发生弹性反跳.球与壁碰撞点位于同一高度.相邻两次碰撞的时间恒定且等于T。
运动学练习题库(含参考答案)
![运动学练习题库(含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3ef07c8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83.png)
运动学练习题库(含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70题,每题1分,共70分)1、具有屈髓和外旋作用的肌肉是A、股直肌B、臀大肌C、骼腰肌D、耻骨肌E、股薄肌正确答案:C2、以下不是脊柱内源性稳定系统的是()A、周围肌肉B、脊柱C、椎间盘D、关节囊E、脊柱韧带正确答案:A3、哪种肌肉运动不做功A、离心运动B、向心运动C、等长运动D、等张运动E、减速运动正确答案:C4、以下属于双轴关节的是A、杵臼关节B、平面关节C、滑车关节D、车轴关节E、鞍状关节正确答案:E5、具有屈髓和内收作用的肌肉是A、骼腰肌B、耻骨肌C、股直肌D、臀大肌E、股薄肌正确答案:B6、骨盆的组成不包括A、股骨B、坐骨C、骼骨D、耻骨联合E、耻骨正确答案:A7、脊柱的功能是()A、保护椎管内脊髓和神经B、承载和负重C、运动D、协调控制功能E、以上都是正确答案:E8、踝关节背伸活动范围()A、20°-30°B、30°-50°C、70°-80°D、40°-60°E、40°-50°正确答案:A9、在成人期,骨生长停止,但骨的形成和吸收仍在继续,处于一种动态平衡,称()A、骨的重建B、骨的构建C、骨内部再造D、骨外部再造E、以上都不对正确答案:A10、病人,男,59岁,有肱骨外科颈骨折史,患者肩关节外展功能较正常侧减退,肩部肌肉(三角肌)明显萎缩,该病人伴有什么神经损伤A、胸背神经B、胸长神经C、肌皮神经D、腋神经E、槎神经正确答案:DIK下列属于开链运动的项目A、下蹲B、踏车C、吊环D、双杠E、以上均不正确正确答案:E12、肩关节复合体不包括()A、胸骨B、肱骨远端C、肋骨D、锁骨E、肩胛骨正确答案:B13、不会对骨造成永久变形的载荷位于()A、弹性变形区内B、最大应力点C、塑性区内D、断裂点E、屈服点正确答案:A14、以下运动形式在矢状面进行的是A、内收与外展B、屈曲与伸展C、内旋与外旋D、内翻与外翻E、旋前与旋后正确答案:B15、关节于解剖学的“鼻烟窝”不正确的是A、其位于手掌外侧部浅凹B、其尺侧界为拇长伸肌C、其近侧界为梯骨茎突D、其底为手舟骨和大多角骨E、其内有梯动脉通过正确答案:A16、膝关节内侧半月板比外侧半月板易损伤,是因为()A、内侧半月板外缘与胫侧副韧带紧密相连B、外侧半月板比内侧半月板薄C、外侧半月板比内侧半月板厚D、内侧半月板中间厚、边缘较薄E、内侧半月板比外侧半月板小正确答案:A17、肌皮神经的感觉神经,分布于前臂的()A、掌侧B、内侧C、前侧D、外侧E、后侧正确答案:D18、患者,男,25岁,因手外伤,经检查小指掌面皮肤感觉丧失,提示损伤()A、尺神经手背支B、尺神经浅支C、槎神经浅支D、梯神经深支E、正中神经正确答案:B19、关于行走的矢状面关节运动学错误的是A、在足跟离地不久,踝关节开始跖屈,最大到15。
人体运动学测试题
![人体运动学测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3c4a249c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b0d1256.png)
人体运动学测试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0分)1.制动有利于()A. 重伤恢复(正确答案)B. 残疾加重C. 骨质疏松D. 功能障碍E. 肌肉萎缩2.制动后关节周围韧带的变化不包括()A.强度下降B.能量吸收减少C.弹性模量增加(正确答案)D.附着的变脆E.韧带刚度降低3.关于长期卧床者呼吸系统的变化描述错误的是()A. 呼吸肌肌力下降,肺活量明显下降B. 肺的顺应性变大(正确答案)C. 通气/血流比值的失调,影响气体交换D. 纤毛的功能下降,分泌物排出困难E. 容易诱发呼吸道感染4.人体杠杆的正确分类为()A.平衡杠杆、速度杠杆、省力杠杆(正确答案)B.速度杠杆、费力杠杆、省力杠杆C.平衡杠杆、速度杠杆、费力杠杆D.费力杠杆、省力杠杆E.平衡杠杆、速度杠杆5.骨骼肌处于最适初长度时,产生最大张力的原因是()A. 粗肌丝被拉长B. 细肌丝被拉长C. 粗细肌丝缩短D. 粗细肌丝处于最好的重叠(正确答案)E. 以上都是6.等张收缩的特点不包括()A.产生关节运动B.收缩时可发生肌肉起止点之间的距离缩短C.收缩时可发生肌肉起止点之间的距离延长D.肌肉收缩时肌张力发生较大改变(正确答案)E.肌肉收缩时肌张力基本不变7.通过神经-肌接头释放什么与肌膜结合,引起骨骼肌收缩。
()A.肾上腺素B.去甲肾上腺素C.乙酰胆碱(正确答案)D.新斯的明E.多巴胺8.抵消斜方肌上回旋作用的肌是()A.原动肌B.拮抗肌C.固定肌D.中和肌(正确答案)E.辅助肌9.当作用于肌的外力去除后,肌又恢复到原来形状的性质是()A.伸展性B.黏滞性C.弹性(正确答案)D.兴奋性E.传导性10.糖在人体内的储存形式是()A.葡萄糖B.半乳糖C.糖原(正确答案)D.果糖E.蔗糖11.手臂持球以肘关节为支点构成的杠杆是()。
A.平衡杠杆B.省力杠杆C.费力杠杆(正确答案)D.第一类杠杆E.复合杠杆12.制动对患侧骨关节产生的影响不包括()A、关节周围的韧带挛缩B、关节僵硬C、骨钙流失D、滑膜增生、粘连E、关节软骨增生(正确答案)13.常见的外力有()A.关节力B.重力(正确答案)C.韧带张力D.肌力E.血流阻力14.最具有耐力特征的肌纤维类型是()A、Ⅰ型(正确答案)B、Ⅱa型C、Ⅱb型D、Ⅲ型E、Ⅳ型15.骨骼肌自然收缩形式不包括下来哪项()A.向心运动B.离心运动C.静力性运动D.等速运动(正确答案)E.拉长-缩短周期16.有氧运动不包括()A.散步B.打羽毛球C.慢跑D.游泳E.下棋(正确答案)17.下列关于力矩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一个力矩施加于物体所产生的绕轴转动的作用称为力矩B.力矩的大小也称为扭力C.力矩的方向由左手螺旋法则确定(正确答案)D.手指弯向力所指的转动方向,拇指指向力矩的方向E.任何力对于不在力线作用线上的任意点都会产生力矩18.肌肉生理收缩的基本方式是()A.半收缩B.强直收缩C.等长收缩和等张收缩(正确答案)D.静力性收缩E.动力性收缩19.肌力不受以下哪项因素的影响()A.肌肉的生理横断面B.肌肉的初长度C.运动单位募集D.皮肤湿度(正确答案)E.性别、年龄20.髋关节伸展中臀大肌是()A.原动肌(正确答案)B.拮抗肌C.固定肌D.协同肌E.联合肌21.长期卧床致患者体重减少的原因不包括()A.患者血容量减少B.患者肌肉萎缩,肌肉重量C.患者代谢率降低,患者摄食量减少D.患者胃液分泌增加,而吸收减少(正确答案)E.患者情绪抑郁,摄食意愿减低22.同时有踝背屈和足内翻作用的肌肉是()A.腓肠肌B.胫前肌(正确答案)C.胫后肌D.腓骨长短肌E. 比目鱼肌23.单位面积上的作用力称为()。
运动学综合测试题
![运动学综合测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5d45167a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96.png)
运动学综合测试题本卷分第 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 100 分 ,时间 90 分钟.说明:所有答案均填写在答题纸上,否则不得分。
第 Ⅰ 卷(选择题 共 56 分)一、选择题(共 14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56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 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有些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 4 分, 选不全 的得 2 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 0 分)1.关于参考系的选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空中运动的物体不能作为参考系B .参考系必须选取与地面连在一起的物体C .参考系的选择应该以能准确而方便地描述物体的运动为原则D . 对于同一个运动,选择的参考系不同,观察和描述的结果仍然相同 2.关于质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任何静止的物体都可以视为质点B .研究电子自旋时,电子可以视为质点C .在平直的高速公路上行驶的小汽车,可视为质点D .质点是一个无大小形状的理想化模型 3.以下的计时数据指的是时间的是( )A .列车在 9 时 45 分到达途中的南京站B .在某场足球赛中,甲队于开赛 10min 后攻入 1 球C .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节目于 19 时开播D .某短跑运动员用 11.5 秒跑完了 100m4. 一辆汽车从甲地驶向乙地以速度 V 行驶了 2/3 的路程,接着以 20km/h 的速度行驶到达乙地,后以 36km/h 的速度返回甲地,则全程中的平均速度 v 为( )A . 0B . 48km/hC . 24km/hD . 36km/h 5.关于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错误 的是( )A .位移与运动路径无关,仅由初末位置决定B .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C .路程是标量,位移是矢量,位移的运算遵循平行四边行定则D .位移是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路程是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6.以下对于加速度和速度的认识中,错误 的有( )A .物体加速度的方向,就是物体速度方向B .物体的速度为零,加速度可以不为零C .物体的速度很大,加速度可以为零D .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大,则加速度越大....7.下图表示 A、B 两运动物体相对于同一参考系的的 s-t 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sS0A BS02O t1 t2 tB. A 、B 两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A. A 物体比 B 物体早出发时间为 t1C. A 、B 两物体向同方向运动 D. A 、B 两物体的出发点相距 S8.下列各组物理量中,全部是矢量的是 ( )A.位移、时间、速度、加速度 B.质量、路程、速度、平均速度C.速度、平均速度、位移、加速度 D.位移、路程、时间、加速度9.一个质点做方向不变的直线运动,加速度的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相同,但加速度的大小逐渐减小直至为零.则在此过程中 ( )A.速度逐渐减小,当加速度减小为零时,速度达最小值B.速度逐渐增加,当加速度减小为零时,速度达最大值C.位移逐渐增大,当加速度减小为零时,位移将不再增大D.位移逐渐减小,当加速度减小为零时,位移达最小值10.物体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速度为 V 时,位移为 S,当速度为 4V 时,位移为:( ) A.9S; B.16S; C.4S; D.8S 。
理论力学运动学测试
![理论力学运动学测试](https://img.taocdn.com/s3/m/86108035240c844768eaee59.png)
第二篇 运动学一、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1.刚体作平移时,某瞬时体内各点不但有相同的速度,而且有相同的加速度。
( ) 2.刚体作定轴转动时,垂直于转动轴的同一直线上的各点,不但速度的方向相同而且其加速度的方向也相同。
( )3.刚体作平面运动时,绕基点转动的角速度和角加速度与基点的选取有关。
( ) 4.某刚体作平面运动时,若A 和B 是其平面图形上的任意两点,则速度投影定理AB B AB A v v )()(=永远成立。
( )5.因为不同的瞬时,速度瞬心的位置不同,所以刚体的平面运动可以看成是绕一系列的速度瞬心所作的瞬时转动。
( )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半径为r 的车轮沿固定圆弧面作纯滚动,若某瞬时轮子的角速度为ω,角加速度为α,则轮心O 的切向加速度和法向加速度的大小分别为( )。
(A )2n ωr a o =,αr a o =t ;(B )2n )(ωr R a o +=,α)(tr R a o +=;(C )rR r r R v a o+=+=2220n ω,α)(tr R a o +=; (D )rR r r R v a o+=+=2220n ω,αr a o =t。
题1 题2 题32.圆盘某瞬时以角速度ω,角加速度α绕O 轴转动,其上A ,B 两点的加速度分别为A a 和B a,与半径的夹角分别为θ 和ϕ,若OA =R ,OB =2R,则( )。
(A )a A =a B ,θ=ϕ; (B ) a A =a B ,θ=2ϕ; (C ) a A =2a B ,θ=ϕ; (D ) a A =2a B ,θ=2ϕ。
3.圆盘作定轴转动,若某瞬时其边缘上A ,B ,C 三点的速度,加速度如图所示,则( )的运动是不可能的。
(A )点A ,B ; (B )点A ,C (C )点B ,C ; (D )点A ,B ,C 。
4.在图示机构中,已知OA =3m ,O 1B =4m ,ω=10rad/s ,图示瞬时O 1A =2m ,则该瞬时B 点的速度v B =( )m/s 。
高考物理运动学力学综合题库
![高考物理运动学力学综合题库](https://img.taocdn.com/s3/m/8b26b1e1d15abe23482f4dda.png)
1.图示为某探究活动小组设计的节能运动系统。
斜面轨道倾角为30°,质量为M 的木箱与轨道的动摩擦因数为6。
木箱在轨道端时,自动装货装置将质量为m 的货物装入木箱,然后木箱载着货物沿轨道无初速滑下,与轻弹簧被压缩至最短时,自动卸货装置立刻将货物卸下,然后木箱恰好被弹回到轨道顶端,再重复上述过程。
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 .m =MB .m =2MC .木箱不与弹簧接触时,上滑的加速度大于下滑的加速度D .在木箱与货物从顶端滑到最低点的过程中,减少的重力势能全部转化为弹簧的弹性势能2.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1m 、2m 的两个物体通过轻弹簧连接,在力F 的作用下一起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1m 在地面,2m 在空中),力F 与水平方向成θ角。
则1m 所受支持力N 和摩擦力f 正确的是( )A .12sin N m g m g F θ=+-B .12cos N m g m g F θ=+-C .cos f F θ=D .sin f F θ=3.倾角037θ=,质量M=5kg 的粗糙斜面位于水平地面上,质量m=2kg 的木块置于斜面顶端,从静止开始匀加速下滑,经t=2s 到达底端,运动路程L=4m,在此过程中斜面保持静止(2sin 370.6,cos370.8,10m /g s ==取),求:(1)地面对斜面的摩擦力大小与方向;(2)地面对斜面的支持力大小(3)通过计算证明木块在此过程中满足动能定理。
4.如图所示,在光滑绝缘水平面上放置3个电荷量均为q ()0>q 的相同小球,小球之间用劲度系数均为0k 的轻质弹簧绝缘连接。
当3个小球处在静止状态时,每根弹簧长度为0l 已知静电力常量为k ,若不考虑弹簧的静电感应,则每根弹簧的原长为 ( C )A .20225l k kq l +B .202l k kq l -C .20245l k kq l -D .20225l k kq l - 5、如图所示,一根长为l 的细线,一端固定于O 点,另一端拴一个质量为m 的小球。
运动学测试
![运动学测试](https://img.taocdn.com/s3/m/7967ec73a417866fb84a8e54.png)
一、 填空题1、弧坐标是( )量,而位移是( )量。
【填标量或矢量】2、动点对定坐标系的运动称为( );动点对动坐标系的运动称为( );动坐标标系对定坐标系的运动称为( )。
3、动点的绝对速度和加速度,就是动点相对( )坐标系运动的速度和加速度,分别记为( )和( );动点的相对速度和加速度,就是动点相对( )坐标系运动的速度和加速度,分别记为( )和( );我们将( )的速度和加速度称为该瞬时动点的牵连速度和牵连加速度,记为( )和( )。
4、任一瞬时,动点的绝对速度等于( )速度与( )速度的矢量和。
这就是点的速度合成定理。
5、当刚体平动时,体内各点的( )相同;在同一瞬时,体内各点的( )、( )也相同。
6、刚体运动时,体内有一直线始终保持不动,而这条直线以外的各点都绕此直线作( )运动。
刚体的这种运动称为( ),简称转动。
刚体内固定不动的直线称为( )。
7、平面运动分解为牵连( )和( )转动。
8、平面图形上任意两点的速度,在此两点连线上的( )必定相等。
9、某瞬时平面图形上速度为零的点,称为瞬时速度中心,简称( )。
10、点做曲线运动时,若已知点的弧坐标形式的运动方程s=s (t ),则点的速度沿轨迹切线方向,大小可表示为:( ),切向加速度:( ),若轨迹曲率半径为R ,法向加速度:( )。
二、 简答题1、弧坐标是怎样建立的?2、点的运动方程与轨迹方程有何区别?3、点作直线运动x =2t 2,t =1s 时的速度v =x ’=4t =4,那么该瞬时点的加速度a =v ’=0,对吗?4、什么是动点的绝对轨迹、相对轨迹?5、图示两种情况的速度平行四边形有无错误?若无请说明理由,若有错,请指出错在哪里?三、 计算题1、已知某电动机转轴在启动阶段的转动方程为25t =ϕ(ϕ的单位为弧度,t 的单位为秒),求其角加速度。
又求其转速达到min /500r n =时需要的时间。
2、图为输送物料的摆动式输送机。
高中物理运动学测试题(卷)(附答题卷和答案解析)
![高中物理运动学测试题(卷)(附答题卷和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81d0224119e8b8f67d1cb904.png)
运动学测试(附答案)一.不定项选择题(5分×12=60分)1. 一物体以初速度0v 、加速度a 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若物体从t 时刻起,加速度a 逐渐减小至零,则物体从t 时刻开始 ( )A.速度开始减小,直到加速度等于零为止B.速度继续增大,直到加速度等于零为止C.速度一直增大D.位移继续增大,直到加速度等于零为止2.某人欲估算飞机着陆时的速度,他假设飞机停止运动前在平直跑道上做匀减速运动,飞机在跑道上滑行的距离为x ,从着陆到停下来所用的时间为t ,则飞机着陆时的速度为( )A.x tB.2x tC.x 2tD.x t 到2xt之间的某个值 3.2009年7月16日,中国海军第三批护航编队16日已从某军港启航,于7月30日抵达亚丁湾、索马里海域如图1-1-1所示,此次护航从启航,经东海、海峡、南海、马六甲海峡,穿越印度洋到达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总航程五千多海里.关于此次护航,下列说确的是( )A .当研究护航舰艇的运行轨迹时,可以将其看做质点B .“五千多海里”指的是护航舰艇的航行位移C .“五千多海里”指的是护航舰艇的航行路程D .根据题中数据我们可以求得此次航行的平均速度 4.一质点沿直线Ox 方向做变速运动,它离开O 点的距离随时间变化的关系为x =5+2t 3(m),它的速度随时间t 变化关系为v =6t 2(m/s).该质点在t =0到t =2 s 间的平均速度和t =2 s 到t =3 s 间的平均速度大小分别为( )A .12 m/s ,39 m/sB .8 m/s ,38 m/sC .12 m/s ,19.5 m/sD .8 m/s ,12 m/s 5. 机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车速超过100 km/h 时,应当与同车道前车保持100 m 以上的距离.从驾驶员看见某一情况到采取制动动作的时间里,汽车仍要通过一段距离(称为反应距离);从采取制动动作到车完全停止的时间里,汽车又要通过一段距离(称为制动距离),如表所示给出了汽车在不同速度下的反应距离和制动距离的部分数据.如果驾驶员的反应时间一定,路面情况相同速度(m/s) 反应距离(m) 制动距离(m)10 15 25 14 X YA .驾驶员的反应时间为1.5 sB .汽车制动的加速度大小为2 m/s 2C .表中Y 为49D .表中X 为326. 在某可看做直线的高速公路旁安装有雷达探速仪,可以精确抓拍超速的汽车,以及测量汽车运动过程中的加速度.若B 为测速仪,A 为汽车,两者相距345 m ,此时刻B 发出超声波,同时A 由于紧急情况而急刹车,当B 接收到反射回来的超声波信号时,A 恰好停止,且此时A 、B 相距325 m ,已知声速为340 m/s ,则汽车刹车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为( ) A. 20 m/s 2 B. 10 m/s 2 C. 5 m/s 2 D. 1 m/s 27.一人看到闪电12.3 s 后又听到雷声.已知空气中的声速为330 m/s ~340 m/s ,光速为3×108 m/s ,于是他用12.3除以3很快估算出闪电发生位置到他的距离为4.1 km.根据你所学的物理知识可以判断( )A .这种估算方法是错误的,不可采用B .这种估算方法可以比较准确地估算出闪电发生位置与观察者间的距离C .这种估算方法没有考虑光的传播时间,结果误差很大D .即使声速增大2倍以上,本题的估算结果依然正确 8.某动车组列车以平均速度v 行驶,从甲地到乙地的时间为t .该列车以速度v 0从甲地出发匀速前进,途中接到紧急停车命令后紧急刹车,列车停车后又立即匀加速到v 0,继续匀速前进.从开始刹车至加速到v 0的时间是t 0,(列车刹车过程与加速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相等),若列车仍要在t 时间到达乙地.则动车组列车匀速运动的速度v 0应为( )A.vt t -t 0B.vt t +t 0C.vt t -12t 0D.vt t +12t 09.从同一地点同时开始沿同一直线运动的两个物体Ⅰ、Ⅱ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在0~t 2时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Ⅰ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不断增大,Ⅱ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不断减小B .在第一次相遇之前,t 1时刻两物体相距最远C .t 2时刻两物体相遇D .Ⅰ、Ⅱ两个物体的平均速度大小都是v 1+v 2210.如图所示,t =0时,质量为0.5 kg 物体从光滑斜面上的A 点由静止开始下滑,经过B 点后进入水平面(设物体经过B 点前后速度大小不变),最后停在C 点.测得每隔2 s 的三个时刻物体的瞬时速度记录在表格中,由此可2)( )t /s 0 2 4 6 v /m·s -10 8 12 8 B 点 C .t =10 s 的时刻物体恰好停在C 点 D .A 、B 间的距离大于B 、C 间的距离11.打开水龙头,水顺流而下,仔细观察将会发现连续的水流柱的直径在流下的过程中,是逐渐减小的(即上粗下细),设水龙头出口处半径为1 cm ,安装在离接水盆75 cm 高处,如果测得水在出口处的速度大小为1 m/s ,g=10 m/s 2,则水流柱落到盆中的直径( ) A .1 cm B .0.75 cm C .0.5 cm D .0.25 cm12.a 、b 两物体从同一位置沿同一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确的是( )A .a 、b 加速时,物体a 的加速度大于物体b 的加速度B .20秒时,a 、b 两物体相距最远C .60秒时,物体a 在物体b 的前方D .40秒时,a 、b 两物体速度相等,相距200 m 二.实验题(3分×5)13.某同学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时,得到了几条较为理想的纸带,已在每条纸带上每5个计时点取好了一个计数点,即两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1 s ,依打点先后编为0、1、2、3、4、5.由于不小心,纸带被撕断了,如图所示.请根据给出的A 、B 、C 、D 四段纸带回答:(填字母)(1)从纸带A上撕下的那段应该是B、C、D三段纸带中的________.(2)打A纸带时,物体的加速度大小是________m/s2.14.某学生用打点计时器研究小车的匀变速直线运动.他将打点计时器接到频率为50 Hz的交流电源上,实验时得到一条纸带如图实所示.他在纸带上便于测量的地方选取第一个计数点,在这点下标明A,第六个点下标明B,第十一个点下标明C,第十六个点下标明D,第二十一个点下标明E.测量时发现B点已模糊不清,于是他测得AC长为14.56 cm,CD长为11.15 cm,DE长为13.73 cm,则打C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大小为________ m/s,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 m/s2,AB的距离应为________ cm.(保留三位有效数字)三.计算题(8+9+9+9=35分)15.建筑工人安装脚手架进行高空作业时,一名建筑工人不慎将抓在手中的一根长5 m的铁杆在竖直状态下由静止脱手,不计空气阻力.试问:(1)假设杆的下端离地面40 m,那么铁杆碰到地面时的速度大约是多少?(2)若铁杆在下落过程中经过某楼层面的时间为0.2 s,试求铁杆下落时其下端距离该楼层面的高度是多少?(g取10 m/s2,不计楼层面的厚度)16.2011年7月2日下午,在滨江区的白金海岸小区,一个2岁女童突然从10楼坠落,楼下30多岁的吴菊萍女士奋不顾身地冲过去用双手接住了孩子,其手臂骨折,受伤较重,被网友称为最美妈妈,接抱坠楼女童的“最美妈妈”吴菊萍引发了海外的集体感动.吴菊萍不计后果的爱心托举,不仅给坠楼女童妞妞带来了生的希望,也激发着全社会的向善力量.设女童从45 m高的阳台上无初速掉下,吴菊萍迅速由静止冲向女童下落处的正下方楼底,准备接住女童.已知吴菊萍到楼底的距离为18 m,为确保安全能稳妥接住女童,吴菊萍将尽力节约时间,但又必须保证接女童时没有水平方向的冲击,不计空气阻力,将女童和吴菊萍都看做质点,设吴菊萍奔跑过程中只做匀速或匀变速运动,g取10 m/s2(1)吴菊萍至少用多大的平均速度跑到楼底?(2)若吴菊萍在加速或减速的加速度大小相等,且最大速度不超过9 m/s,求吴菊萍奔跑时加速度需满足什么条件?17. 在竖直的井底,将一物块以11 m/s的速度竖直的向上抛出,物体冲过井口时被人接住,在被人接住前1s物体的位移是4 m,位移方向向上,不计空气阻力,g取10 m/s2,求:(1)物体从抛出到被人接住所经历的时间;(2)此竖直井的深度.18.2011年7月23日晚,甬温线永嘉站至南站间,南至D301次列车与至南D3115次列车发生追尾事故,造成特大铁路交通事故.若事故发生前D3115次动车组正以速度为v A=10 m/s匀速向前行驶,D301次列车在其后以速度v B=30 m/s同方向匀速行驶.因当天正在下雨能见度低,D301次列车在距D3115次列车700 m时,才发现前方有D3115次列车.这时D301次列车立即刹车,但要经过1800 m D301次列车才能停止.问:D3115次列车若仍按原速前进,两车是否会相撞?说明理由.附加题:甲、乙两质点同时开始在彼此平行且靠近的两水平轨道上同向运动,甲在前,乙在后,相距s,甲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a,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乙以速度v0做匀速运动,关于两质点在相遇前的运动。
物理学中的运动学测试题
![物理学中的运动学测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598f9742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da.png)
物理学中的运动学测试题1. 问题一:匀速直线运动一个汽车以每小时60公里的速度向前行驶,经过2小时后停下来。
请计算:a) 汽车行驶的距离;b) 汽车的平均速度。
2. 问题二:变速直线运动一辆自行车以初速度4 m/s开始加速,加速度为2 m/s^2,持续时间为5秒。
请计算:a) 自行车的末速度;b) 自行车在这段时间内所走过的距离。
3. 问题三:自由落体运动一个物体从高度20米的位置自由落下,请计算:a) 物体下落到地面所需的时间;b) 物体落地时的速度。
4. 问题四:水平抛体运动一个橄榄球以初速度20 m/s以45度的角度被抛出,重力加速度为9.8 m/s^2,请计算:a) 橄榄球的飞行时间;b) 橄榄球的最大高度;c) 橄榄球的飞行距离。
5. 问题五:匀速圆周运动一辆汽车以每秒20 m的速度绕半径为10 m的圆周行驶,请计算:a) 汽车绕圆周行驶一周所需的时间;b) 汽车在一圈内所受的向心力;c) 汽车的加速度。
6. 问题六:描绘直线运动图像请根据下面表格中给出的物体运动数据描绘其位置-时间图像(x-t 图像)和速度-时间图像(v-t图像):时间(s)位置(m)速度(m/s)0 0 01 5 52 10 53 10 04 5 -55 0 -57. 问题七:描绘抛体运动图像请根据下面表格中给出的抛体运动数据描绘其时间-高度图像(t-h 图像)和速度-时间图像(v-t图像):时间(s)高度(m)速度(m/s)0 0 01 5 102 10 153 12 104 10 55 5 0答案与解析请参考以下内容,其中包含了问题一至七的详细解答。
解答与分析:1. a) 距离 = 速度 ×时间 = 60 km/h × 2 h = 120 kmb) 平均速度 = 总距离 ÷总时间 = 120 km ÷ 2 h = 60 km/h2. a) 末速度 = 初速度 + 加速度 ×时间 = 4 m/s + 2 m/s^2 × 5 s = 14 m/sb) 距离 = 初速度 ×时间 + (0.5 ×加速度 ×时间^2) = 4 m/s × 5 s +(0.5 × 2 m/s^2 × (5 s)^2) = 20 m3. a) 时间 = sqrt(2 ×距离 ÷重力加速度) = sqrt(2 × 20 m ÷ 9.8 m/s^2) ≈ 2.02 sb) 速度 = 重力加速度 ×时间= 9.8 m/s^2 × 2.02 s ≈ 19.8 m/s4. a) 飞行时间 = 2 × (初速度 × sin(角度) ÷重力加速度) = 2 × (20 m/s × sin(45°) ÷ 9.8 m/s^2) ≈ 2.04 sb) 最大高度 = (初速度 × sin^2(角度)) ÷ (2 ×重力加速度) = (20 m/s × sin^2(45°)) ÷ (2 × 9.8 m/s^2) ≈ 5.10 mc) 飞行距离 = (初速度 × cos(角度)) ×飞行时间 = (20 m/s × cos(45°)) × 2.04 s ≈ 28.8 m5. a) 时间 = 周长 ÷速度= 2π × 10 m ÷ 20 m/s = π s ≈ 3.14 sb) 向心力 = (质量 ×速度^2) ÷半径 = (质量 × (20 m/s)^2) ÷ 10 m =(20 kg × 400 m^2/s^2) ÷ 10 m = 800 Nc) 加速度 = 速度^2 ÷半径 = (20 m/s)^2 ÷ 10 m = 400 m/s^26.x-t图像:(描述物体沿直线运动的轨迹)|5 | •| •| •0 | •------------------0 1 2 3 4 5时间(s)v-t图像:(描述物体速度随时间的变化)•10 | •| •5 | •| •------------------0 1 2 3 4 5时间(s)7.t-h图像:(描述物体高度随时间的变化)•12 | •|•10 | •| •5 | •------------------0 1 2 3 4 5时间(s)v-t图像:(描述物体速度随时间的变化)|15 | •| •10 | •| •------------------0 1 2 3 4 5时间(s)这些是物理学中运动学测试题的答案和解析。
高一物理运动学测试题4套(含答案)
![高一物理运动学测试题4套(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d9dfc2f5901020207409c69.png)
二一、选择题1、图为一物体做直线运动的速度图象,根据图作如下分析,(分别用v1、a1表示物体在0~t1时间内的速度与加速度;v2、a2表示物体在t1~t2时间内的速度与加速度),分析正确的是()v2方向相同,a1与a2方向相反A.vB.v1与v2方向相反,a1与a2方向相同C.v1与v2方向相反,a1与a2方向相反D.v1与v2方向相同,a1与a2方向相同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的速度可能很大而加速度可能为零B.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的速度可能为零而加速度可能不为零C.在初速度为正、加速度为负的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速度不可能增大D.在初速度为正、加速度为正的匀变速直线运动中,当加速度减小时,它的速度也减小3.沿一条直线运动的物体,当物体的加速度逐渐减小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运动的速度一定增大B.物体运动的速度一定减小C.物体运动速度的变化量一定减小D.物体运动的路程一定增大4.图示甲、乙两个作直线运动的物体相对于同一个坐标原点的s-t图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乙都作匀变速直线运动B.甲、乙运动的出发点相距s1C.乙比甲早出发t1时间D.乙运动的速率大于甲运动的速率5.对于自由落体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1s内、2s内、3s内……的位移之比是1∶3∶5∶…B.在1s末、2s末、3s末的速度之比是1∶3∶ 5C.在第1s内、第2s内、第3s内的平均速度之比是1∶3∶5D.在相邻两个1s内的位移之差都是9.8m6.物体作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第 1s末的速度是 6m/s,第 2s末的速度是 8m/s,则下面结论正确的是( )A.物体的初速度是 3m/sB.物体的加速度是 2m/s2C.任何 1s内的速度变化都是 2m/sD.第 1s内的平均速度是 6m/s7.如图所示的v-t图象中,表示物体作匀减速运动的是 ( )8.某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设它运动全程的平均速度是v1,运动到中间时刻的速度是v2,经过全程一半位置时的速度是v3,则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 ( )A.v1>v2>v3B.v1<v2=v3C.v1=v2<v3D.v1>v2=v39.物体沿一条直线作加速运动,从开始计时起,第1s内的位移是1m,第2s内的位移是2m,第3s内的位移是3m,第4s内的位移是4m,由此可知( )A.此物体一定作匀加速直线运动B.此物体的初速度是零C.此物体的加速度是1m/s2D.此物体在前4s内的平均速度是2.5m/s10.某物体作匀加速直线运动,先后通过A、B两点,经A点时速度是v A,经B点时速度是v B,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通过AB段的中点时的瞬时速度等于 AB段的位移和所用时间的比值11.几个作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相同时间内位移最大的是( )A.加速度最大的物体B.初速度最大的物体C.末速度最大的物体D.平均速度最大的物体12.图是甲乙两物体从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运动的速度图线,其中t2=2t1,则( )A.在t1时刻乙物体在前,甲物体在后B.甲的加速度比乙大C.在t1时刻甲乙两物体相遇D.在t2时刻甲乙两物体相遇二、填空题13.质点从坐标原点O沿y轴方向运动到y=4m后,又沿x轴负方向运动到坐标为(-3,4)的B点,则质点从O运动以B通过的路程是________m,位移大小是_________m。
运动学基础考试题及答案2024
![运动学基础考试题及答案2024](https://img.taocdn.com/s3/m/57806d8a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c0ada4a.png)
运动学基础考试题及答案2024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其速度随时间的变化率是:A. 恒定的B. 变化的C. 不确定的D. 零答案:A2.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物体所受合力等于物体质量与加速度的乘积,其公式表示为:A. F=maB. F=mvC. F=ma^2D. F=m/a答案:A3. 下列哪种运动是曲线运动?A. 匀速直线运动B. 匀加速直线运动C. 抛体运动D. 匀速圆周运动答案:C4. 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时,其加速度的大小是:A. 0B. 9.8m/s^2C. 10m/s^2D. 11m/s^2答案:B5. 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时,其向心力的方向是:A. 指向圆心B. 指向圆周C. 指向圆外D. 指向切线方向答案:A6. 物体做简谐运动时,其回复力与位移的关系是:A. 线性关系B. 正比关系C. 反比关系D. 无关答案:B7.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下列哪种情况是可能的?A. 能量可以凭空产生B. 能量可以凭空消失C. 能量可以在不同形式间转换D. 能量可以在不同物体间转移答案:C8. 物体在斜面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其加速度的大小与斜面倾角的关系是:A. 无关B. 正比关系C. 反比关系D. 非线性关系答案:B9. 物体做抛体运动时,其水平方向的速度是:A. 恒定的B. 变化的C. 零D. 不确定的答案:A10. 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时,其角速度的大小是:A. 恒定的B. 变化的C. 不确定的D. 零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30分)1. 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其位移公式为:s = vt + 1/2at^2。
2. 牛顿第三定律指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
3. 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时,其加速度的大小为重力加速度g。
4. 物体做简谐运动时,其位移与回复力的关系为:F = -kx。
5. 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时,其向心力的大小为:Fc = mv^2/r。
高一物理运动学综合测试题
![高一物理运动学综合测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d95e7035bcd126fff7050bed.png)
2016-2017学年度高一物理运动学试题一、选择题(本题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第1~7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第8~15 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全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 1.下列各组物理量中,都属于矢量的是( )A .位移、时间、速度B .速度、速率、加速度C .加速度、速度变化、位移 D. 路程、时间、速率 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列车员说:“火车8点42分到站,停车8分。
”8点42分和8分均指时刻B .列车员说:“火车8点42分到站,停车8分。
”8点42分和8分均指时间C .出租车的收费标准有“2.00元/公里”,其中的“公里”指的是路程D .出租车的收费标准有“2.00元/公里”,其中的“公里”指的是位移 3、下列表述中,所指的速度为平均速度的是 ( ) A .子弹射出枪口时的速度为800 m/sB .一辆公共汽车从甲站行驶到乙站,速度約为40 km/hC .某段高速公路限速为90 km/hD .小球在第3s 末的速度为6 m/s4.某质点向东运动12m ,又向西运动20m ,又向北运动6m ,则它运动的路程和位移大小分别是( )A .2m ,10mB .38m ,10mC .14m ,6mD .38m ,6m5、汽车沿平直公路匀速行驶,从甲地开往乙地速度为v 1,从乙地返回甲地是速度为v 2,则往返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 A .0 B .(v 1+v 2)/2 C .212221v v v v ++ D .21212v v v v +6.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10 m/s ,经过2 s 后,末速度大小仍为10 m/s ,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则在这2 s 内,物体的加速度和平均速度分别为: A .加速度为0;平均速度为10 m/s ,与初速度同向 B .加速度大小为0 m/s 2;平均速度为0C .加速度大小为10 m/s 2,与初速度反向;平均速度为0D .加速度大小为10 m/s 2,平均速度为10 m/s ,二者都与初速度反向 7.高速铁路客运列车即将开通,结束我市没有高速铁路的历史.假 设观察者站在列车第一节车厢前端一侧,列车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测得第一节车厢通过他用了5s ,列车全部通过他共用20s ,问这列车一共由几节车厢组成(车厢等长且不计车厢间距离)A .20节B .16节C .12节D .4节8.关于质点的描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研究地球的自转时,可以把地球看成质点B .研究地球公转一周所用的时间时,可以把地球看成质点C .研究列车从北京到上海过程中运动快慢时,可以把列车看成质点D .研究车轮的转动时,可以把车轮看成质点 9.下列关于加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速度变化越大,加速度越大B 、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越大C 、加速度-4m /s 2比2m /s 2小 D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加速度为零 10.图为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 图象,请根据该 图象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第3s 初的速度为零 B .物体做的是单向直线运动 C .物体的加速度为-4m /s 2D .物体在3s 末改变运动方向11.做直线运动的物体的v-t 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 ) A 、前10 s 物体的加速度为0.5 m/s 2,后5 s 物体的加速度为-1 m/s 2B 、15 s 末物体回到出发点C 、10 s 末物体的运动方向发生变化D 、10 s 末物体的加速度方向发生变化12.下列给出的四组图象中,能够反映同一直线运动的是:第7题图13.A 、B 两质点沿同一直线从同一地点出发,其运动情况在图中由A 、B 两条图线表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 、B 同时从静止出发,向相同的方向运动B .t =1s 时,B 质点运动方向发生改变C .t =2s 时,A 、B 两质点间距离等于2 m D .t =4s 时,A 、B 两质点相遇14.物体A 、B 的x-t 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可知( ) A .从第3s 起,两物体运动方向相同,且vA>vB B .两物体由同一位置开始运动,但物体A 比B迟3s 才开始运动C .在5s 内物体的位移相同,5s 末A 、B 相遇D .5s 内A 、B 的平均速度相等15.物体沿直线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若物体某1秒内的平均速度是5m/s ,则物体在这1s 内的位移一定是5mB .若物体在第1s 末的速度是5m/s ,则物体在第1s 内的位移一定是5mC .若物体在10s 内的平均速度是5m/s ,则物体在其中任意1s 内的位移一定是5mD .物体通过某位移的平均速度是5m/s ,则物体在通过这段位移一半时的速度一定是2.5m/s 二、填空题(本题共2小题,共15分.)16、电磁打点计时器的电源应是________电源,通常的工作电压为________,电火花打点计时器的工作电压________。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运动学测试题含答案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运动学测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aeeec4d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05.png)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运动学测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 以下哪个是描述物体运动的基本量?A. 长度B. 面积C. 速度D. 体积答案:C. 速度2. 当物体从一点移动到另一点的路径是直线时,称为什么运动?A. 直线运动B. 曲线运动C. 圆周运动D. 自由落体运动答案:A. 直线运动3. 以下哪个是用来描述物体运动方式的物理量?A. 速度B. 加速度C. 位移D. 时间答案:B. 加速度4. 一辆车以8m/s的速度匀速行驶了5秒,求它的位移。
A. 40mB. 13mC. 8mD. 0m答案:A. 40m5. 以下哪个是用来描述物体运动时间的物理量?A. 速度B. 加速度C. 位移D. 时间答案:D. 时间二、填空题1. 一辆汽车以8m/s的速度行驶了10秒,它的位移为80米。
80米。
2. 物体的加速度和速度方向相同,则物体所受的力的方向为正向。
正向。
3. 从静止开始均匀加速运动的物体30秒后速度为30米每秒。
30米每秒。
4. 一辆汽车以10m/s的速度行驶了15秒,它的位移为150米。
150米。
5. 一种物质在相同的时间内运动的距离为8米和16米,这两次运动的平均速度之比为1:2。
1:2。
三、解答题1. 请简要解释速度和速度方向的概念。
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是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值。
速度方向则表示物体运动的方向,可以用正负号或表示方向的词语来表示。
2. 一辆汽车以20m/s的速度行驶,经过30秒后速度减为10m/s,请计算汽车的加速度。
加速度的计算公式为 a = (v2 - v1) / t,其中v2为最终速度,v1为初始速度,t为时间。
代入数值计算: a = (10 - 20) / 30 = -0.33m/s²。
3. 请解释匀速直线运动和匀速曲线运动的区别。
匀速直线运动是指物体以恒定速度沿直线运动,其速度大小不变,方向也不变。
而匀速曲线运动是指物体以恒定速度运动,但是其路径是曲线形状,速度方向在不同的位置上存在变化。
高中物理必修一运动学测试题4套(答案)
![高中物理必修一运动学测试题4套(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c72dcb4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86.png)
高中物理必修一运动学测试题4套(答案)一、选择题:1、正确选项为B。
加速度为零时,速度不一定为零,但速度不变。
2、描述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图像为甲、丁。
3、正确选项为C。
任意1s内的速度增量都是0.2m/s。
4、正确选项为A。
A的速度变化量为5m/s,B的速度变化量为10m/s,A的速度变化量比B小。
5、正确选项为B。
第1s末的速度为2m/s。
6、正确选项为A。
在t=0.5s时,质点离原点最远。
二、填空题:1、加速度的单位为m/s²。
2、匀加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为一条直线。
3、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速度的变化量等于加速度乘以时间。
4、匀加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图像为一个抛物线。
5、在匀加速直线运动中,速度和加速度的方向可以相同也可以相反。
6、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为常数,速度的变化量与时间成正比。
A.一个钢球从高处自由下落,下落时间与下落高度无关B.骑车人在最初2秒内的平均速度等于最后2秒内的平均速度C.电火花计时器使用直流电源,电压为220VD.小车在A点时的瞬时速度大小为0.6m/s,加速度大小为0.6m/s²二、填空题7.这个钢球下落时间为4秒;钢球是从800米高处落下的。
8.骑车人在最初2秒内的平均速度是2米/秒;最后2秒内的平均速度是7米/秒。
9.电火花计时器使用交流电源,电压为220V。
当电源的频率为50Hz时打点计时器每隔0.02s打一个点,当交流电的频率小于50Hz时,仍按50Hz计算,则测量的速度的数值比真实的速度数值偏小。
10.打A点时瞬时速度的大小为6m/s,小车的加速度的大小是4m/s²。
三、计算题12.起飞时的速度为80米/秒,起飞前滑行的距离为800米。
13.(1)运动员在第1秒内下滑的距离为1.5米。
2)运动员在最后1秒内下滑了3米的距离。
1.一个物体在某一时刻速度很大,但加速度可能为零。
2.一个物体在某一时刻速度可能为零,但加速度可能不为零。
高中物理力学运动学综合题型
![高中物理力学运动学综合题型](https://img.taocdn.com/s3/m/56687e65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a2.png)
高中物理力学运动学综合题型以下是高中物理力学运动学综合题型:1. 一个物体以2m/s的速度向东运动,另一个物体以3m/s的速度向北运动。
求它们的相对速度大小和方向。
解:相对速度 = |2m/s - 3m/s| = 1m/s,方向为北偏东45度。
2. 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沿水平面向西运动,经过5秒钟后,它的速度变为2m/s。
求它的加速度大小和方向。
解:加速度a = |v - u|/t = |2m/s - 0m/s|/5s = 0.4m/s²,方向为向西。
3. 一个物体以10m/s的速度向上抛出,经过4秒钟后,它的高度为20米。
求它的初速度和上升的时间。
解:初速度u = 10m/s,上升的时间t = (v^2 - u^2)/(2g) = (10^2 - 0^2)/(2 × 9.8) = 50秒。
4. 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6秒钟后,它的速度从8m/s增加到18m/s。
求它的加速度大小和位移大小。
解:加速度a = (v - u)/t = (18m/s - 8m/s)/6s = 1m/s²,位移x = u + at = 8m/s + 1m/s² × 6s = 14m。
5. 一个物体在斜面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5秒钟后,它的速度从6m/s增加到10m/s。
已知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0度,求物体的加速度大小和位移大小。
解:加速度a = (v - u)/t = (10m/s - 6m/s)/5s = 0.8m/s²,位移x = u*t*cosθ + (1/2)at^2*sinθ = 6m/s * 5s * cos30° + (1/2) × 0.8m/s² × (5s)^2 × sin30° =15√3 + 10m(其中θ为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
运动学基础考试题及答案2024
![运动学基础考试题及答案2024](https://img.taocdn.com/s3/m/d987cb01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ad9bd06.png)
运动学基础考试题及答案2024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运动学中,描述物体运动状态的基本物理量是()。
A. 速度B. 加速度C. 位移D. 时间答案:C2. 物体在直线运动中,位移的大小与路程的关系是()。
A. 位移大小等于路程B. 位移大小小于路程C. 位移大小大于路程D. 位移大小与路程无关答案:B3.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是()。
A. 变化的B. 不变的C. 先增大后减小D. 先减小后增大答案:B4.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物体所受合力等于()。
A. 物体质量与速度的乘积B. 物体质量与加速度的乘积C. 物体质量与位移的乘积D. 物体质量与时间的乘积5. 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时,向心力的方向是()。
A. 指向圆心B. 指向圆周C. 指向圆外D. 沿切线方向答案:A6. 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时,其加速度的大小为()。
A. 0B. 9.8m/s²C. 10m/s²D. 11m/s²答案:B7. 根据动量定理,物体动量的变化量等于()。
A. 物体质量与速度的变化量B. 物体质量与加速度的变化量C. 物体质量与位移的变化量D. 物体质量与时间的变化量答案:A8. 物体在斜面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其运动方程为()。
A. s = ut + 1/2at²B. s = ut + 1/2gt²C. s = ut + 1/2at²cosθD. s = ut + 1/2gt²cosθ答案:C9. 物体在竖直方向上做简谐运动时,其回复力的方向是()。
B. 向下C. 与位移方向相反D. 与位移方向相同答案:C10.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物体的动能与势能之和在运动过程中()。
A. 保持不变B. 逐渐增大C. 逐渐减小D. 先增大后减小答案:A11. 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时,其速度减为零所需时间可以用公式()计算。
A. t = v0/aB. t = v0/gC. t = v0/uD. t = v0/(-g)答案:A12. 物体在斜面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其加速度的大小与斜面倾角的关系是()。
高中物理运动学测试题(附答题卷和答案)
![高中物理运动学测试题(附答题卷和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f01d4f7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a6.png)
运动学测试(附答案)一.不定项选择题(5分×12=60分)1. 一物体以初速度0v 、加速度a 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若物体从t 时刻起,加速度a 渐渐减小至零,则物体从t 时刻起先 ( ) A.速度起先减小,直到加速度等于零为止 B.速度接着增大,直到加速度等于零为止 C.速度始终增大 D.位移接着增大,直到加速度等于零为止2.某人欲估算飞机着陆时的速度,他假设飞机停止运动前在平直跑道上做匀减速运动,飞机在跑道上滑行的距离为x ,从着陆到停下来所用的时间为t ,则飞机着陆时的速度为( )A.x tB.2x tC.x 2tD.x t 到2xt之间的某个值 3.2009年7月16日,中国海军第三批护航编队16日已从浙江舟山某军港启航,于7月30日抵达亚丁湾、索马里海疆如图1-1-1所示,此次护航从舟山启航,经东海、台湾海峡、南海、马六甲海峡,穿越印度洋到达索马里海疆执行护航任务,总航程五千多海里.关于此次护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当探讨护航舰艇的运行轨迹时,可以将其看做质点 B .“五千多海里”指的是护航舰艇的航行位移 C .“五千多海里”指的是护航舰艇的航行路程D .依据题中数据我们可以求得此次航行的平均速度 4.一质点沿直线Ox 方向做变速运动,它离开O 点的距离随时间改变的关系为x =5+2t 3(m),它的速度随时间t 改变关系为v =6t 2(m/s).该质点在t =0到t =2 s 间的平均速度和t =2 s 到t =3 s 间的平均速度大小分别为( ) A .12 m/s ,39 m/s B .8 m/s ,38 m/s C .12 m/s ,19.5 m/s D .8 m/s ,12 m/s5. 机车在高速马路上行驶,车速超过100 km/h 时,应当与同车道前车保持100 m 以上的距离.从驾驶员望见某一状况到实行制动动作的时间里,汽车仍要通过一段距离(称为反应距离);从实行制动动作到车完全停止的时间里,汽车又要通过一段距离(称为制动距离),如表所示给出了汽车在不同速度下的反应距离和制动距离的部分数据.假如驾驶员的反应时间肯定,路面状况相同速度(m/s) 反应距离(m) 制动距离(m)10 15 25 14 X Y分析表格可知,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驾驶员的反应时间为1.5 s B .汽车制动的加速度大小为2 m/s 2 C .表中Y 为49 D .表中X 为32 6. 在某可看做直线的高速马路旁安装有雷达探速仪,可以精确抓拍超速的汽车,以及测量汽车运动过程中的加速度.若B 为测速仪,A 为汽车,两者相距345 m ,此时刻B 发出超声波,同时A 由于紧急状况而急刹车,当B 接收到反射回来的超声波信号时,A 恰好停止,且此时A 、B 相距325 m ,已知声速为340 m/s ,则汽车刹车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为( )A. 20 m/s 2B. 10 m/s 2C. 5 m/s 2D. 1 m/s 27.一人看到闪电12.3 s 后又听到雷声.已知空气中的声速为330 m/s ~340 m/s ,光速为3×108 m/s ,于是他用12.3除以3很快估算出闪电发生位置到他的距离为4.1 km.依据你所学的物理学问可以推断( ) A .这种估算方法是错误的,不行采纳B .这种估算方法可以比较精确地估算出闪电发生位置与视察者间的距离C .这种估算方法没有考虑光的传播时间,结果误差很大D .即使声速增大2倍以上,本题的估算结果依旧正确8.某动车组列车以平均速度v 行驶,从甲地到乙地的时间为t .该列车以速度v 0从甲地动身匀速前进,途中接到紧急停车吩咐后紧急刹车,列车停车后又马上匀加速到v 0,接着匀速前进.从起先刹车至加速到v 0的时间是t 0,(列车刹车过程与加速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相等),若列车仍要在t 时间内到达乙地.则动车组列车匀速运动的速度v 0应为( )A.vt t -t 0B.vt t +t 0C.vt t -12t 0D.vt t +12t 09.从同一地点同时起先沿同始终线运动的两个物体Ⅰ、Ⅱ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在0~t 2时间内,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Ⅰ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不断增大,Ⅱ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不断减小B .在第一次相遇之前,t 1时刻两物体相距最远C .t 2时刻两物体相遇D .Ⅰ、Ⅱ两个物体的平均速度大小都是v 1+v 2210.如图所示,t =0时,质量为0.5 kg 物体从光滑斜面上的A 点由静止起先下滑,经过B点后进入水平面(设物体经过B点前后速度大小不变),最终停在C点.测得每隔2 s的三个时刻物体的瞬时速度记录在表格中,由此可知(重力加速度g=10 m/s2)()t/s024 6v/m·s-108128A.物体运动过程中的最大速度为12 m/s B.t=3 s的时刻物体恰好经过B点C.t=10 s的时刻物体恰好停在C点D.A、B间的距离大于B、C间的距离11.打开水龙头,水顺流而下,细致视察将会发觉连续的水流柱的直径在流下的过程中,是渐渐减小的(即上粗下细),设水龙头出口处半径为1 cm,安装在离接水盆75 cm高处,假如测得水在出口处的速度大小为1 m/s,g=10 m/s2,则水流柱落到盆中的直径()A.1 cm B.0.75 cmC.0.5 cm D.0.25 cm12.a、b两物体从同一位置沿同始终线运动,它们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b加速时,物体a的加速度大于物体b的加速度B.20秒时,a、b两物体相距最远C.60秒时,物体a在物体b的前方D.40秒时,a、b两物体速度相等,相距200 m二.试验题(3分×5)13.某同学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时,得到了几条较为志向的纸带,已在每条纸带上每5个计时点取好了一个计数点,即两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1 s,依打点先后编为0、1、2、3、4、5.由于不当心,纸带被撕断了,如图所示.请依据给出的A、B、C、D四段纸带回答:(填字母)(1)从纸带A上撕下的那段应当是B、C、D三段纸带中的________.(2)打A纸带时,物体的加速度大小是________m/s2.14.某学生用打点计时器探讨小车的匀变速直线运动.他将打点计时器接到频率为50 Hz的沟通电源上,试验时得到一条纸带如图实所示.他在纸带上便于测量的地方选取第一个计数点,在这点下标明A,第六个点下标明B,第十一个点下标明C,第十六个点下标明D,其次十一个点下标明E.测量时发觉B点已模糊不清,于是他测得AC长为14.56 cm,CD长为11.15 cm,DE长为13.73 cm,则打C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大小为________ m/s,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 m/s2,AB的距离应为________ cm.(保留三位有效数字)三.计算题(8+9+9+9=35分)15.建筑工人安装脚手架进行高空作业时,一名建筑工人不慎将抓在手中的一根长5 m的铁杆在竖直状态下由静止脱手,不计空气阻力.试问:(1)假设杆的下端离地面40 m,那么铁杆遇到地面时的速度大约是多少?(2)若铁杆在下落过程中经过某楼层面的时间为0.2 s,试求铁杆下落时其下端距离该楼层面的高度是多少?(g取10 m/s2,不计楼层面的厚度)16.2011年7月2日下午,在杭州滨江区的白金海岸小区,一个2岁女童突然从10楼坠落,楼下30多岁的吴菊萍女士奋不顾身地冲过去用双手接住了孩子,其手臂骨折,受伤较重,被网友称为最美妈妈,接抱坠楼女童的“最美妈妈”吴菊萍引发了海内外的集体感动.吴菊萍不计后果的爱心托举,不仅给坠楼女童妞妞带来了生的希望,也激发着全社会的向善力气.设女童从45 m高的阳台上无初速掉下,吴菊萍快速由静止冲向女童下落处的正下方楼底,打算接住女童.已知吴菊萍到楼底的距离为18 m,为确保平安能稳妥接住女童,吴菊萍将尽力节约时间,但又必需保证接女童时没有水平方向的冲击,不计空气阻力,将女童和吴菊萍都看做质点,设吴菊萍奔跑过程中只做匀速或匀变速运动,g取10 m/s2(1)吴菊萍至少用多大的平均速度跑到楼底?(2)若吴菊萍在加速或减速的加速度大小相等,且最大速度不超过9 m/s,求吴菊萍奔跑时加速度需满意什么条件?17. 在竖直的井底,将一物块以11 m/s的速度竖直的向上抛出,物体冲过井口时被人接住,在被人接住前1s内物体的位移是4 m,位移方向向上,不计空气阻力,g取10 m/s2,求:(1)物体从抛出到被人接居处经验的时间;(2)此竖直井的深度.18.2011年7月23日晚,甬温线永嘉站至温州南站间,北京南至福州D301次列车与杭州至福州南D3115次列车发生追尾事故,造成特大铁路交通事故.若事故发生前D3115次动车组正以速度为v A=10 m/s匀速向前行驶,D301次列车在其后以速度v B=30 m/s同方向匀速行驶.因当天正在下雨能见度低,D301次列车在距D3115次列车700 m时,才发觉前方有D3115次列车.这时D301次列车马上刹车,但要经过1800 m D301次列车才能停止.问:D3115次列车若仍按原速前进,两车是否会相撞?说明理由.附加题:甲、乙两质点同时起先在彼此平行且靠近的两水平轨道上同向运动,甲在前,乙在后,相距s,甲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a,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乙以速度v0做匀速运动,关于两质点在相遇前的运动。
近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高频考点强化(一)运动学综合问题练习(2021年整理)
![近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高频考点强化(一)运动学综合问题练习(2021年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71997dbeddccda38366baf9d.png)
2019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高频考点强化(一)运动学综合问题练习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9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高频考点强化(一)运动学综合问题练习)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9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高频考点强化(一)运动学综合问题练习的全部内容。
高频考点强化(一)运动学综合问题(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8题为单选题,9~12题为多选题) 1。
一列以72 km/h的速度行驶的火车在驶近一座石拱桥时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0。
1 m/s2,减速行驶了2 min,则此时火车速度为( )A.6。
0 m/sB.8.0 m/sC。
10.0 m/s D。
12。
0 m/s【解析】选B.72 km/h=20 m/s,2 min=120 s,速度减为0的时间为:t==s=200 s,行驶2 min还未停止,根据速度时间关系式v=v0+at有:v=20 m/s+(—0.1)×120 m/s=8 m/s,故B正确,A、C、D错误。
2。
“蛟龙号"是我国首台自主研制的作业型深海载人潜水器,它是目前世界上下潜能力最强的潜水器。
假设某次海试活动中,“蛟龙号"完成海底任务后竖直上浮,从上浮速度为v 时开始计时,此后“蛟龙号"匀减速上浮,经过时间t上浮到海面,速度恰好减为零,则“蛟龙号”在t0(t0〈t)时刻距离海平面的深度为()A. B.C。
D。
vt0(1-)【解题指导】先根据加速度的定义求出“蛟龙号”的加速度,将“蛟龙号”的运动逆向处理,匀减速上升t0时距海平面的高度等于反向的(t-t0)时间下降的高度。
2020年高考物理二轮复习高频考点强化练---运动学综合问题(含答案)
![2020年高考物理二轮复习高频考点强化练---运动学综合问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d3c1c926edb6f1aff001f8b.png)
2020年高考物理二轮复习高频考点强化练运动学综合问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6分,共60分,1~6题为单选题,7~10题为多选题)1.假设某汽车刹车后立即做匀减速运动,在其开始刹车直至停止过程中,第一秒和最后一秒内的位移分别为14 m和1 m,则()A.汽车匀减速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8 m/sB.汽车匀减速的加速度大小为1 m/s2C.汽车开始匀减速时的速度大小为14 m/sD.汽车从开始减速8 s内运动的距离为56.25 m选D。
2.一质点做速度逐渐增大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在时间间隔t内位移为s,动能变为原来的9倍。
该质点的加速度为()A.st B.3s2tC.4stD.8st选A3.某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沿足够长的斜面从底端向上滑去,之后该物体的v-t图象不可能是()选C4.入冬以来,某市雾霾天气频发,发生交通事故的概率比平常高出许多,保证雾霾中行车安全显得尤为重要。
在雾天的平直公路上,甲、乙两汽车同向匀速行驶,乙在前,甲在后。
某时刻两车司机听到警笛提示,同时开始刹车,结果两车刚好没有发生碰撞。
图示为两车刹车后匀减速运动的v-t图象,以下分析正确的是()A.甲刹车的加速度大小为0.5 m/s2B.两车刹车后间距一直在减小C.两车开始刹车时的距离为100 mD.两车都停下来后相距25 m选C5.甲、乙两车在同一直车道上运动,甲车在前,乙车在后,通过红灯时它们同时开始做减速运动,并安全停车,两车的v-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t=4 s时两车相距最远B.t=6 s时两车相距最远C.甲、乙两车加速度大小之比为3∶2D.甲、乙两车之间的距离先减小后增大选A6.(2019·开封模拟)如图所示,物体A 在斜面上由静止匀加速滑下x 1后,又匀减速地在平面上滑过x 2后停下,测得x 2=2x 1,则物体在斜面上的加速度a 1与在平面上的加速度a 2的大小关系为 ( )A.a 1=a 2B.a 1=2a 2C.a 1=12a 2 D.a 1=4a 2选B7.一个物体由静止开始沿一条直线运动,其加速度随时间的倒数的变化规律图线如图所示,a 0和t 0已知,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物体在t 0前做加速度增大的加速运动B.物体在t 0前做匀加速直线运动C.物体在t 0时间内速度增加量为12a 0t 0 D.物体在t 0时刻的速度为a 0t 0选B 、D8.如图所示,质量相同的木块A 、B 用轻质弹簧连接。
[必刷题]2024高一物理上册运动学专项专题训练(含答案)
![[必刷题]2024高一物理上册运动学专项专题训练(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c597a56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342a853.png)
[必刷题]2024高一物理上册运动学专项专题训练(含答案)试题部分一、选择题:1. 在运动学中,下列哪个物理量是标量?A. 速度B. 加速度C. 位移D. 动能2. 一辆汽车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10秒后速度达到20m/s,则汽车的加速度是多少?A. 2m/s²B. 10m/s²C. 20m/s²D. 200m/s²3. 下列哪种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A. 跑步运动员起跑时的运动B. 自由落体运动C. 汽车在平直公路上以60km/h的速度行驶D. 抛物线运动4. 一个物体从高处自由下落,不考虑空气阻力,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是:A. 速度逐渐减小B. 速度保持不变C. 速度逐渐增大D. 速度先增大后减小5. 下列哪个物理量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A. 速度B. 加速度C. 力D. 质量6. 在匀加速直线运动中,下列哪个物理量与时间成正比?A. 速度B. 加速度C. 位移D. 动能7. 一个物体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哪个因素会影响其运动状态?A. 质量B. 速度C. 力D. 时间8. 下列哪种运动是变速运动?A. 自由落体运动B. 匀速直线运动C. 匀速圆周运动D. 竖直上抛运动9. 在运动学中,位移与路程的关系是:A. 位移等于路程B. 位移大于路程C. 位移小于路程D. 位移与路程没有必然联系10. 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一段时间后速度达到v,若要使其速度再增加v,则需要的时间是:A. 原来的时间B. 原来的时间的两倍C. 原来的时间的根号2倍D. 无法确定二、判断题:1. 在匀速直线运动中,物体的速度始终保持不变。
()2. 加速度是表示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3. 位移的方向总是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
()4. 在自由落体运动中,物体的速度随时间均匀增大。
()5. 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时,其速度大小保持不变。
()三、计算题:1. 一辆汽车以10m/s²的加速度从静止开始加速,求5秒后的速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运动学综合测试题
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n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说明:所有答案均填写在答题纸上,否则不得分。
第I卷(选择题共56分)
一、选择题(共14小题,每小题4分,共5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有些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
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 •关于参考系的选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空中运动的物体不能作为参考系
B. 参考系必须选取与地面连在一起的物体
C. 参考系的选择应该以能准确而方便地描述物体的运动为原则
D. 对于同一个运动,选择的参考系不同,观察和描述的结果仍然相同
2. 关于质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任何静止的物体都可以视为质点
B. 研究电子自旋时,电子可以视为质点
C. 在平直的高速公路上行驶的小汽车,可视为质点
D. 质点是一个无大小形状的理想化模型
3. 以下的计时数据指的是时间的是()
A. 列车在9时45分到达途中的南京站
B. 在某场足球赛中,甲队于开赛10min后攻入1球
C. 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节目于19时开播
D. 某短跑运动员用11.5秒跑完了100m
4. 一辆汽车从甲地驶向乙地以速度V行驶了2/3的路程,接着以20km/h的速度行驶到达乙
地,后以36km/h的速度返回甲地,则全程中的平均速度v为()
A. 0 B . 48km/h C . 24km/h D . 36km/h
5. 关于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位移与运动路径无关,仅由初末位置决定
B. 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
C. 路程是标量,位移是矢量,位移的运算遵循平行四边行定则
D. 位移是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路程是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
6. 以下对于加速度和速度的认识中,错
误的有()
A. 物体加速度的方向,就是物体速度方向 B .物体的速度为零,加速度可以不为零
C.物体的速度很大,加速度可以为零 D .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大,则加速度越大
7. 下图表示A B两运动物体相对于同一参考系的的s-t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9. 一个质点做方向不变的直线运动,加速度的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相同,
逐渐减小直至为零.则在此过程中()
A .速度逐渐减小,当加速度减小为零时,速度达最小值
B. 速度逐渐增加,当加速度减小为零时,速度达最大值
C. 位移逐渐增大,当加速度减小为零时,位移将不再增大
D. 位移逐渐减小,当加速度减小为零时,位移达最小值
10. 物体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速度为V时,位移为S,当速度为4V时,位移为:
11. 一物体作匀变速直线运动,
速度图像如图所示,则在前4s内(设向
右为正方向):()
A. 物体始终向右运动;
B. 物体先向左运动,2s后开始向右运动;
C. 前2s物体位于出发点的左方,后2s位于出发点的右方;
D. 在t=4s时,物体距出发点最远。
12•某人骑自行车在平直道路上行进,图中的实线记录了自行车开始一段时间内的v-t图象.
某同学为了简化计算,用虚线作近似处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t1时刻,虚线反映的加速度比实际的大
B .在0-廿时间内,由虚线计算出的平均速度比实的大
C .在t1-t2时间内,由虚线计算出的位移比实际的大
D .在t3-t4时间内,虚线反映的是匀变速运动
13. A、B两个物体在同一直线上作匀变速直线运动,它们
的速度图像如图所示,则:()
A. A物体比B物体早出发时间为11
B.A
C. A、B两物体向同方向运动
D.A
下列各组物理量中,全部是矢量的是()
A .位移、时间、速度、加速度
B . 质
量、
C.速度、平均速度、位移、加速度 D . 位
移、
平均速度
加速度
但加速度的大小
( )A.9S; B.16S; C.4S; D.8S。
B两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两物体的出发点相距S o
路程、速
路程、时
8.
A. A、B两物体运动方向相反;
B. 4s内A、B两物体的位移相同;
C.
4s时,A、B两物体的速度相同;
D. A物体的加速度比B物体的加速度大。
、实验题(本题共2题每空2分,共8 分)
15. “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使用电磁式打点计时器(所用交流电的频率为50 Hz),得到如下图所示的纸带•图中的点为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来,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__________ .
A.实验时应先放开纸带再接通电源
B. (s6-3)等于(s2 —3)的6倍
C. 从纸带可求出计数点B对应的速率
D. 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02 s
16.
我国交流电的频率为50 Hz.因此打点计时器每隔 __________ s打一个点.如右图所示为某
次实验时打出的一条纸带,图中1、2、3、4为依次选定的计数点,根据图中标出的数据可
以判定物体做________ ,加速度是________ m/s2.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36分)
17. (8分)汽车正常行驶时速度30 m/s,关闭发动机后,开始做匀减速运动,2s后速度为24 m/s.求:
(1)汽车的加速度。
(2)6s末速度(3)12内位移。
18. (6分)从离地面80 m的空中自由落下一个小球,取g= 10 m/s2,求:
(1)经过多长时间落到地面;
14.一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第三秒内的位移
选项中不正确的是:()
A.这两秒内的平均速度是2.25 m/s;
2
C.质点的加速度是0.125 m/s ;
2 m,第四秒内的位移是 2.5 m,那么,下列
B. 第三秒末即时速度是
2.25 m/s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