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滑系课件
合集下载
五章润滑系ppt课件
• 3)特点:结构紧凑,泵油量较大,供油均匀。
二、机油滤清器
• 作用:滤掉机械杂质和胶质,保持润滑 油的清洁,延长使用寿命。
• 分类;集滤器、粗滤器、细滤器。
1.集滤器:
• 一般是滤网式,装在机油泵之前,滤去 较大的机械杂质。
• 浮式集滤器:集滤器浮于油面上; 固定式集滤器:集滤器固定不动。
2.粗滤器:
• (2) 检查机油表、传感器是否失效; (3)检查限压阀弹簧,检查个轴承间隙 是否过小;
• (4)检查滤清器滤芯是否堵塞,旁通阀 弹簧是否过硬;
• (5)检查主油道是否堵塞。
三、机油变质
• 1. 现象 (1)颜色发生明显变化,失去粘性; (2)含有水分,机油乳化,乳浊状并有泡
沫。 • 2. 原因 • (1)活塞环漏气;
三、油散热器
• 冷却机油。有风冷、水冷两种
第三节 润滑系的维修
• 一、润滑系的维护
• 1. 日常维护 补给润滑油; 油压;
检查润滑油贮量和质量, 行车中注意观察指示
• 2. 一级维护 应检查离心式机油滤清 器的运转是否正常; 清洗粗滤器;更换 机油粗滤芯(滤纸)。
3.二级维护
• 1)更换机油 • 2)清洗机油虑清器,更换滤芯; • 3)应拆下细滤器壳体,清洗转子罩内壁沉
• 对策:材料、机油防腐剂、曲轴箱通风等。
2.润滑油的作用
• 1)润滑:干摩擦转变为液体摩擦; 2)冷却:通过循环带走高温零件热量; 3)清洗:通过循环冲走零件表面杂质; 4)密封:油液充满在配合间隙中,提高 了密封性。
3.润滑剂
• 1)润滑油(机油):石油组份+各种添 加剂。
• 主要性能指标: • 粘度-表示流动性; • 粘温特性-粘度随温度变化的规律;
二、机油滤清器
• 作用:滤掉机械杂质和胶质,保持润滑 油的清洁,延长使用寿命。
• 分类;集滤器、粗滤器、细滤器。
1.集滤器:
• 一般是滤网式,装在机油泵之前,滤去 较大的机械杂质。
• 浮式集滤器:集滤器浮于油面上; 固定式集滤器:集滤器固定不动。
2.粗滤器:
• (2) 检查机油表、传感器是否失效; (3)检查限压阀弹簧,检查个轴承间隙 是否过小;
• (4)检查滤清器滤芯是否堵塞,旁通阀 弹簧是否过硬;
• (5)检查主油道是否堵塞。
三、机油变质
• 1. 现象 (1)颜色发生明显变化,失去粘性; (2)含有水分,机油乳化,乳浊状并有泡
沫。 • 2. 原因 • (1)活塞环漏气;
三、油散热器
• 冷却机油。有风冷、水冷两种
第三节 润滑系的维修
• 一、润滑系的维护
• 1. 日常维护 补给润滑油; 油压;
检查润滑油贮量和质量, 行车中注意观察指示
• 2. 一级维护 应检查离心式机油滤清 器的运转是否正常; 清洗粗滤器;更换 机油粗滤芯(滤纸)。
3.二级维护
• 1)更换机油 • 2)清洗机油虑清器,更换滤芯; • 3)应拆下细滤器壳体,清洗转子罩内壁沉
• 对策:材料、机油防腐剂、曲轴箱通风等。
2.润滑油的作用
• 1)润滑:干摩擦转变为液体摩擦; 2)冷却:通过循环带走高温零件热量; 3)清洗:通过循环冲走零件表面杂质; 4)密封:油液充满在配合间隙中,提高 了密封性。
3.润滑剂
• 1)润滑油(机油):石油组份+各种添 加剂。
• 主要性能指标: • 粘度-表示流动性; • 粘温特性-粘度随温度变化的规律;
润滑系统PPT课件
浮子式集滤器
分流离心式机油滤清器
3) 机油散热器、 冷却器
降低机油温度,保 持润滑油一定的粘 度。
4) 阀门
(1) 限压阀 限压阀用以限制润滑系中机油的最高压力。
(2) 旁通阀 旁通阀用以保证润滑系内油路畅通,当机油滤 清器、机油散热器堵塞时,机油通过并联在这 些部件上的旁通阀直接进入润滑系的主油道, 防止主油道断油。
第7章 发动机润滑系统 1. 概述 2. 润滑油路 3. 润滑系的主要部件 4. 曲轴箱通风装置
摩擦的危害
❖发动机克服摩擦消耗功率,导致有效 功率减小;
❖加速工件表面模损; ❖磨擦生热可能使工件表面烧损,降低
零件的使用寿命。
因此为了保证发动机正常工作,就必须
对相互运动零件表面进行润滑。润滑的 作用是在摩擦表面上覆盖一层润滑油, 使相互运动的零件表面之间形成一层薄 的润滑油膜,以减小摩擦阻力,降低功 率损失,减轻零件磨损,延长使用寿命。 将润滑油送到运动部件表面而实现润滑 的系统称为发动机的润滑系统。
2) 强制通风
从曲轴箱抽出的气体导入发动机的进气管,吸入气缸再 燃烧。这种通风方式称为强制通风,汽油机一般都采用 这种曲轴箱强制通风方式,这样,可以将窜入曲轴箱内 的混合气回收使用,有利于提高发动机的经济性。
4. 曲轴箱通风装置
•机油
(1)“SAE”用来评定机油粘度,后面跟随的数字由5至50不等, 数字越大机油越稠,反之越稀。冬季润滑油: SAE0W、 SAE5W、 SAE10W、 SAE15W、 SAE20W、 SAE25W;非冬季润滑油有: SAE20、 SAE30、 SAE40、 SAE50。 SAE10W-30?
(2)“API”是评定机油优劣级数的,它用“S”表示汽油, “C”表示柴油,随后的英文字母表示机油级别。“A”是最低 级,“H”是最高级,常用的有“C”、“D”和“F”等级别, 例如“API CD”就表示“API”标准中用于柴油机的“D”级机 油。
2024版润滑的学习ppt课件
02 润滑材料选择与 性能评价
常用润滑材料介绍
润滑油
矿物油、合成油、动植物 油等,具有降低摩擦、减 少磨损、冷却降温、密封 隔离等作用。
润滑脂
由基础油、稠化剂和添加 剂组成,具有承载能力强、 密封性好、抗水淋性好等 特点。
固体润滑剂
石墨、二硫化钼、聚四氟 乙烯等,适用于高温、低 温、真空等极端工况。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润滑材料性能指标
粘度
反映润滑油的流动性, 影响润滑效果和油耗。
粘度指数
表示润滑油粘度随温度 变化的程度,粘度指数 越高,粘度受温度影响
越小。
闪点
表示润滑油在高温下的 稳定性,闪点越高,油
品的热稳定性越好。
倾点
表示润滑油在低温下的 流动性,倾点越低,油 品的低温流动性越好。
润滑材料选用原则
01
根据机械设备的工作条 件(温度、压力、速度 等)选用合适的润滑材 料。
建立设备润滑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设备润 滑数据的实时采集、分析和共享,提高设备 润滑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04 环保与节能型润 滑剂发展趋势
环保型润滑剂市场需求
严格的环境法规推动 环保型润滑剂需求增 长。
工业企业对环保生产 的重视,增加对环保 型润滑剂的使用。
消费者对环保产品的 偏好提高,推动市场 需求。
磨损类型
粘着磨损、磨粒磨损、疲 劳磨损和腐蚀磨损。
润滑剂分类与特性
油性
粘度
反映液体润滑剂内摩擦力的大小, 影响润滑效果和使用寿命。
反映液体润滑剂在金属表面吸附 能力的大小,影响抗磨性能。
极压性
反映液体润滑剂在极端条件下防 止金属表面擦伤和烧结的能力。
润滑剂分类
《润滑系构造与维修》课件
详细描述
智能润滑系统采用传感器和智能化算法,实时监测设备的润滑状态,自动调整润滑剂的 供给量和时间,以适应不同工况和设备需求。这有助于减少不必要的润滑和维修成本,
提高生产效率。
润滑系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应用与发展
总结词
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不断扩大,润滑系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应用与发展成为新的研究热点。
维修后的检查与调试
功能测试
对润滑系进行功能测试,确保其正常工作。
参数调整
根据测试结果,对润滑系相关参数进行调整 ,使其达到最佳工作状态。
清洁与整理
对维修现场进行清理,确保车辆内部整洁。
记录与归档
对维修过程和结果进行记录,归档相关资料 ,为日后维护提供参考。
05
润滑系的发展趋势与 展望
新型润滑油的开发与应用
润滑油冷却器故障与维修
润滑油冷却器故障
润滑油冷却器无法正常工作,可能是 由于冷却器的内部堵塞、冷却器的散 热片破损或冷却器的密封件老化等原 因。
润滑油冷却器维修
需要清洗冷却器的内部,更换破损的 散热片,检查密封件是否老化,如有 需要,应及时更换。
曲轴箱故障与维修
曲轴箱故障
曲轴箱内部润滑不良,可能是由于曲轴箱内部的润滑油不足或润滑油质量差等原因。
支持。
车辆检查
对车辆进行初步检查, 确定润滑系故障类型和
程度。
维修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遵循操作规程
按照维修手册和操作规程进行维修,避免因 操作不当造成二次损坏。
清洁与检查
对润滑系零件进行彻底清洁,检查是否有磨 损、裂纹等损伤。
零件保护
确保润滑系零件不受损坏或污染,特别是精 密零件。
正确使用工具
使用合适的工具进行维修,避免使用不适当 的工具造成损伤。
智能润滑系统采用传感器和智能化算法,实时监测设备的润滑状态,自动调整润滑剂的 供给量和时间,以适应不同工况和设备需求。这有助于减少不必要的润滑和维修成本,
提高生产效率。
润滑系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应用与发展
总结词
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不断扩大,润滑系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应用与发展成为新的研究热点。
维修后的检查与调试
功能测试
对润滑系进行功能测试,确保其正常工作。
参数调整
根据测试结果,对润滑系相关参数进行调整 ,使其达到最佳工作状态。
清洁与整理
对维修现场进行清理,确保车辆内部整洁。
记录与归档
对维修过程和结果进行记录,归档相关资料 ,为日后维护提供参考。
05
润滑系的发展趋势与 展望
新型润滑油的开发与应用
润滑油冷却器故障与维修
润滑油冷却器故障
润滑油冷却器无法正常工作,可能是 由于冷却器的内部堵塞、冷却器的散 热片破损或冷却器的密封件老化等原 因。
润滑油冷却器维修
需要清洗冷却器的内部,更换破损的 散热片,检查密封件是否老化,如有 需要,应及时更换。
曲轴箱故障与维修
曲轴箱故障
曲轴箱内部润滑不良,可能是由于曲轴箱内部的润滑油不足或润滑油质量差等原因。
支持。
车辆检查
对车辆进行初步检查, 确定润滑系故障类型和
程度。
维修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遵循操作规程
按照维修手册和操作规程进行维修,避免因 操作不当造成二次损坏。
清洁与检查
对润滑系零件进行彻底清洁,检查是否有磨 损、裂纹等损伤。
零件保护
确保润滑系零件不受损坏或污染,特别是精 密零件。
正确使用工具
使用合适的工具进行维修,避免使用不适当 的工具造成损伤。
润滑系ppt课件
润滑油冷却器
润滑油冷却器是润滑系中的散热装置, 它的主要作用是降低润滑油的温度,保
证发动机的正常运转。
润滑油冷却器一般由壳体、散热片、风 扇等组成,其工作原理是利用散热片将 润滑油的热量传递给空气,再利用风扇
将热量排出。
为了保证润滑油冷却器的正常工作,需 要定期检查散热片是否清洁、风扇是否 运转正常,以及润滑油的温度是否过高
02 润滑系部件详解
润滑油泵
润滑油泵是润滑系中的重要部件,它的主要作用是向发动机内部各个需要润滑的部 位输送润滑油,以减少摩擦和磨损。
润滑油泵一般由泵体、转子、叶片、密封件等组成,其工作原理是利用转子旋转时 产生的离心力,将润滑油吸入并加压后输送到各个润滑点。
为了保证润滑油泵的正常工作,需要定期检查其密封件是否完好、润滑油是否清洁 ,以及润滑油泵的安装是否正确。
调整
根据检查结果,对润滑系进行调整, 如调整机油泵的供油量、调整机油压 力等,以保证润滑系处于良好的工作 状态。
04 润滑系常见故障与排除方法
润滑油压力过低或过高
总结词
润滑油压力异常
详细描述
润滑油压力过低或过高可能导致发动机部件磨损 或润滑不良,影响发动机正常运转。
排除方法
检查润滑油泵、滤清器、油道等是否正常,更换 损坏的部件,调整润滑油压力至正常范围。
。
案例二:某重型机械润滑系维护保养经验分享
01
02
03
保养经验
定期更换润滑油,清洗油 道,检查油封和滤清器是 否完好。
保养效果
有效降低重型机械的磨损 ,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经验总结
严格按照润滑系维护保养 规程进行保养,确保油品 质量和油路畅通。
案例三
润滑油选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与主油道并联的滤清器,主油道的 机油不流经它,称分流式滤清器。
• 2、 集滤器 • (1)作用: • 防止较大的机械杂质进入机油泵。它装在 机油泵之前。
• (2)类型 • 有固定式和浮动式两种。目前多用固定式。 • 固定式集滤器的构造与工作情况
工作原理
• 吸油管总成的上端有与机油泵进油孔连 接的凸缘,下端与滤网支座中心固定连接。
三、发动机润滑系组成与润滑油路
➢1、组成:油底壳、机油泵、集滤器、粗滤器、
细滤器、主油道、阀
➢2、润滑油路:
➢ 机油→集滤器机油泵10%到细滤器油底壳
➢
90% 到粗滤 器 主 油道
曲轴主轴承连杆轴承油底壳
➢ 油底壳
凸轮轴轴承摇臂轴
➢
正时齿轮
➢
机油泵、分电器驱动轴
➢
空压机
• 3、 润滑系中各阀的作用 • (1)限压阀:装在机油泵端盖上。
润滑系课件
• 2、 清洁:
• 润滑系通过润滑油的 流动,将零件表面的磨 料冲洗下来,带回到曲 轴箱。
• 3、冷却:
• 润滑油流经零件表面时可吸 收其热量并将部分热量带回 到油底壳散入大气中,起到 冷却作用。
4、 密封: 密封气缸壁与活塞、活塞环与环 槽之间的间隙。
5、防蚀: 防止或减轻零件锈蚀和化学腐蚀 的作用。
二、发动机的润滑方式
• 1、压力润滑:是对负荷大、相对运动速度 高(如:主轴承、连杆轴承、凸轮轴轴承等) 的零件,以一定压力将机油输送到摩擦面 间隙中进行润滑的方式。
• 2、飞溅润滑:是对外露、负荷较轻、相对 运动速度较低(如:活塞销、气缸壁、凸轮 表面和挺杆等)的工作表面,依靠运动零件 飞溅起来的油滴或油雾进行润滑的方式。
工作腔从进油腔转过时,腔内容积增大,产生真空吸力,机油便经 进油口被吸入。当该工作腔与出油腔连通时,腔内容积减小,油压 升高,机油便经出油口压出去。
• (2)特点:
• 结构紧凑,吸油真空度高,泵油量 大,且供油均匀,对安装位置无特 殊要求,可布置在曲轴箱外或吸油 位置较高的地方。
•(3)构造
•转子式机油泵的主动轴通过轴套和卡环装在机 油泵壳体和盖板上,内转子用半圆键固装在主 动轴上。外转子装在泵壳内自由转动。
2)压油:机油泵齿轮的 轮齿将机油带入到出油 腔,出油腔齿轮的轮齿 进入啮合,其容积减小, 油压增大,机油便经出 油口被压送到发动机油 道中。
• (2)构造
• 1)组成:齿轮式机油泵由泵壳、主动轴、 从动轴、主动齿轮、从动齿轮、油泵盖 等组成。如图6—8所示。
• 3、 转子式机油泵
• (1)工作原理
• 主动的内转子有四个凸齿,从动的外转子有五个内齿,外转子 在泵壳内可自由转动,内外转子间有一定的偏心距。当内转子旋 转时,带动外转子一起旋转,无论转子转到任何角度,
•内外转子每个齿的齿形轮廓上总有接触点,于是内外转子间便形成 了四个工作腔。由于内外转子的速比大于1,所以外转子总是慢于 内转子,且由于偏心距的存在,使工作腔的容积不断变化。当某一
滤网夹装在支座与罩之间。罩的边缘有 四个缺口,形成进油通道。
பைடு நூலகம்
•当机油泵工作时,润滑油从罩的缺口处 经滤网被吸入,粗大的杂质被滤网滤去, 然后经吸油管进入机油泵。
• 3、 粗滤器
• (1)作用:
• 用来过滤润滑油中颗粒较大(直径为 0.04mm以上)的杂质。
• 与主油道的连接关系:串联于机油泵与 主油道之间,属于全流式滤清器,因其 对润滑油的流动阻力较小。
• (1)结构
• 粗滤器由壳体、 纸质滤芯、旁 通阀、进油口 和出油口等组 成。滤芯由经 过树脂处理的 多孔滤纸折叠 而成。滤芯内 有金属网作为 滤芯的骨架.
•当粗滤器工作时, 润滑油经进油口 进入滤芯的外表 面,经滤芯后由 出油口流出。当 滤芯堵塞,进出 油口压差达150 kPa~180 kPa时, 旁通阀被顶开, 机油不经滤芯直 接进入主油道。
• (5)机油散热器安全阀:装在细滤器上。当 油压高于400 kPa时,机油散热器安全阀开 启,使部分机油经此阀泄入油底壳,防止 散热器损坏。
第二节 润滑系的主要机件
一、机油泵
1、 作用:是将一定 压力和数量的润滑油 供到润滑表面。
• 2、 齿轮式机油泵
• (1)工作原理
• 1)吸油:机油泵进油腔 齿轮的轮齿脱开啮合, 其容积增大,产生真 空吸力,机油便经进 油口被吸入进油腔。
• 4、 细滤器
• (1)作用:
• 用来清除微小(直径在0.001mm以上)的 杂质、胶质和水分。
• 与主油道的连接关系:多与主油道并联, 属于分流式滤清器,因其对润滑油的流 动阻力较大。也有制成全流式的,但需 加装旁通阀,以防断流。
• (1)结构
• 3、 应当注意
• (1)机油泵的出油量与它的尺寸、转速及 润滑系的阻力有关,出油量是用油量的 几倍以上,所以限压阀一直溢油。当发 动机磨损增大,回油量减少,当回油停 止时,发动机就接近大修了。
• 出油压力的大小,随发动机转速、机油 粘度、润滑油路中的阻力及配合间隙的 变化而改变,出油压力和出油量成反比。
• (3)细滤器进油限压阀:装在细滤器上。当 润滑油路中油压低于100kPa时,进油限压 阀不开启,机油细滤器停止工作,保证主 油道内的油压足够。
• (4)机油散热器开关:装在细滤器上。当气 温高于293K(20℃)时,驾驶员控制打开此 开关,使部分机油流经机油散热器冷却, 以保持机油的散热性能。
二、机油滤清器
• 1、 分类
• (1)按滤清方式分过滤式滤清器和离心式滤清 器。
• (2)按滤清器的工作情况分集滤器、粗滤器和 细滤器。
• (3)按滤清器与主油道的连接方式分全流式滤 清器和分流式滤清器。
• 全流式滤清器:
• 与主油道串联的滤清器,主油道的 机油全部流经它,称全流式滤清器。
• 分流式滤清器:
• 1)作用:限制润滑系内的最高油压
• 2)工作:当油压超过正常工作范围时,机油 压力便克服弹簧张力使球阀打开,部分机油在 泵内泄回进油端而不输出,保持润滑油路内油 压正常。
•(2)粗滤器旁通阀:装在粗滤 器上。若粗滤器的滤芯被杂 质堵塞时,机油便顶开旁通 阀直接进入主油道,以保证 发动机各部件有足够的润滑 油。
• 2、 集滤器 • (1)作用: • 防止较大的机械杂质进入机油泵。它装在 机油泵之前。
• (2)类型 • 有固定式和浮动式两种。目前多用固定式。 • 固定式集滤器的构造与工作情况
工作原理
• 吸油管总成的上端有与机油泵进油孔连 接的凸缘,下端与滤网支座中心固定连接。
三、发动机润滑系组成与润滑油路
➢1、组成:油底壳、机油泵、集滤器、粗滤器、
细滤器、主油道、阀
➢2、润滑油路:
➢ 机油→集滤器机油泵10%到细滤器油底壳
➢
90% 到粗滤 器 主 油道
曲轴主轴承连杆轴承油底壳
➢ 油底壳
凸轮轴轴承摇臂轴
➢
正时齿轮
➢
机油泵、分电器驱动轴
➢
空压机
• 3、 润滑系中各阀的作用 • (1)限压阀:装在机油泵端盖上。
润滑系课件
• 2、 清洁:
• 润滑系通过润滑油的 流动,将零件表面的磨 料冲洗下来,带回到曲 轴箱。
• 3、冷却:
• 润滑油流经零件表面时可吸 收其热量并将部分热量带回 到油底壳散入大气中,起到 冷却作用。
4、 密封: 密封气缸壁与活塞、活塞环与环 槽之间的间隙。
5、防蚀: 防止或减轻零件锈蚀和化学腐蚀 的作用。
二、发动机的润滑方式
• 1、压力润滑:是对负荷大、相对运动速度 高(如:主轴承、连杆轴承、凸轮轴轴承等) 的零件,以一定压力将机油输送到摩擦面 间隙中进行润滑的方式。
• 2、飞溅润滑:是对外露、负荷较轻、相对 运动速度较低(如:活塞销、气缸壁、凸轮 表面和挺杆等)的工作表面,依靠运动零件 飞溅起来的油滴或油雾进行润滑的方式。
工作腔从进油腔转过时,腔内容积增大,产生真空吸力,机油便经 进油口被吸入。当该工作腔与出油腔连通时,腔内容积减小,油压 升高,机油便经出油口压出去。
• (2)特点:
• 结构紧凑,吸油真空度高,泵油量 大,且供油均匀,对安装位置无特 殊要求,可布置在曲轴箱外或吸油 位置较高的地方。
•(3)构造
•转子式机油泵的主动轴通过轴套和卡环装在机 油泵壳体和盖板上,内转子用半圆键固装在主 动轴上。外转子装在泵壳内自由转动。
2)压油:机油泵齿轮的 轮齿将机油带入到出油 腔,出油腔齿轮的轮齿 进入啮合,其容积减小, 油压增大,机油便经出 油口被压送到发动机油 道中。
• (2)构造
• 1)组成:齿轮式机油泵由泵壳、主动轴、 从动轴、主动齿轮、从动齿轮、油泵盖 等组成。如图6—8所示。
• 3、 转子式机油泵
• (1)工作原理
• 主动的内转子有四个凸齿,从动的外转子有五个内齿,外转子 在泵壳内可自由转动,内外转子间有一定的偏心距。当内转子旋 转时,带动外转子一起旋转,无论转子转到任何角度,
•内外转子每个齿的齿形轮廓上总有接触点,于是内外转子间便形成 了四个工作腔。由于内外转子的速比大于1,所以外转子总是慢于 内转子,且由于偏心距的存在,使工作腔的容积不断变化。当某一
滤网夹装在支座与罩之间。罩的边缘有 四个缺口,形成进油通道。
பைடு நூலகம்
•当机油泵工作时,润滑油从罩的缺口处 经滤网被吸入,粗大的杂质被滤网滤去, 然后经吸油管进入机油泵。
• 3、 粗滤器
• (1)作用:
• 用来过滤润滑油中颗粒较大(直径为 0.04mm以上)的杂质。
• 与主油道的连接关系:串联于机油泵与 主油道之间,属于全流式滤清器,因其 对润滑油的流动阻力较小。
• (1)结构
• 粗滤器由壳体、 纸质滤芯、旁 通阀、进油口 和出油口等组 成。滤芯由经 过树脂处理的 多孔滤纸折叠 而成。滤芯内 有金属网作为 滤芯的骨架.
•当粗滤器工作时, 润滑油经进油口 进入滤芯的外表 面,经滤芯后由 出油口流出。当 滤芯堵塞,进出 油口压差达150 kPa~180 kPa时, 旁通阀被顶开, 机油不经滤芯直 接进入主油道。
• (5)机油散热器安全阀:装在细滤器上。当 油压高于400 kPa时,机油散热器安全阀开 启,使部分机油经此阀泄入油底壳,防止 散热器损坏。
第二节 润滑系的主要机件
一、机油泵
1、 作用:是将一定 压力和数量的润滑油 供到润滑表面。
• 2、 齿轮式机油泵
• (1)工作原理
• 1)吸油:机油泵进油腔 齿轮的轮齿脱开啮合, 其容积增大,产生真 空吸力,机油便经进 油口被吸入进油腔。
• 4、 细滤器
• (1)作用:
• 用来清除微小(直径在0.001mm以上)的 杂质、胶质和水分。
• 与主油道的连接关系:多与主油道并联, 属于分流式滤清器,因其对润滑油的流 动阻力较大。也有制成全流式的,但需 加装旁通阀,以防断流。
• (1)结构
• 3、 应当注意
• (1)机油泵的出油量与它的尺寸、转速及 润滑系的阻力有关,出油量是用油量的 几倍以上,所以限压阀一直溢油。当发 动机磨损增大,回油量减少,当回油停 止时,发动机就接近大修了。
• 出油压力的大小,随发动机转速、机油 粘度、润滑油路中的阻力及配合间隙的 变化而改变,出油压力和出油量成反比。
• (3)细滤器进油限压阀:装在细滤器上。当 润滑油路中油压低于100kPa时,进油限压 阀不开启,机油细滤器停止工作,保证主 油道内的油压足够。
• (4)机油散热器开关:装在细滤器上。当气 温高于293K(20℃)时,驾驶员控制打开此 开关,使部分机油流经机油散热器冷却, 以保持机油的散热性能。
二、机油滤清器
• 1、 分类
• (1)按滤清方式分过滤式滤清器和离心式滤清 器。
• (2)按滤清器的工作情况分集滤器、粗滤器和 细滤器。
• (3)按滤清器与主油道的连接方式分全流式滤 清器和分流式滤清器。
• 全流式滤清器:
• 与主油道串联的滤清器,主油道的 机油全部流经它,称全流式滤清器。
• 分流式滤清器:
• 1)作用:限制润滑系内的最高油压
• 2)工作:当油压超过正常工作范围时,机油 压力便克服弹簧张力使球阀打开,部分机油在 泵内泄回进油端而不输出,保持润滑油路内油 压正常。
•(2)粗滤器旁通阀:装在粗滤 器上。若粗滤器的滤芯被杂 质堵塞时,机油便顶开旁通 阀直接进入主油道,以保证 发动机各部件有足够的润滑 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