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江苏无锡市东林中学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2021学年江苏无锡市东林中学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句子默写
1.根据课文默写
①,相伴过年华。

(葛天民《迎燕》)
②风一唳思何事?。

(白居易《池鹤》)
③,然后有千里马。

(韩愈《马说》)
④故园渺何处?,高斋闻雁来。

(韦应物《闻雁》)
⑤,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⑥塞下秋来风景异,。

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

(范仲淹《渔家傲》)
⑦“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这句诗选自《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作者是。

二、选择题
2.下列各组词语中读音和书写都有错误的一项是()
A.伫(zhù)立迥(jiǒng)然不同
B.狭隘(yì)争妍(yán)斗艳
C.亵(xiè)渎坦荡如坻(dǐ)
D.迸(bìng)溅忧柔寡(guǎ)断
3.下列加横线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当四野蛙声和其他虫鸣暂时沉寂时,我所听到的一点歌声则是非常柔和的,与夜色苍茫中的静谧气氛是再合适不过了。

B.工作在外,不能常伴父母身边,最本真的感受即是思亲、念家,就会常想起家里的一碗饭一桌菜,泛起的乡愁,在舌尖酝酿。

C.读书读到会心处,我们常常会忍俊不禁地感叹:“太妙了!这正是我想说而说不出的话啊!”
D.所谓学习,不一定限于书本或是某种技术,随时随地学习,这是不断提升自我的不二法门。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雾霾过后抓紧治霾才有可能避免不会陷入周而复始的雾霾困扰之中。

B.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使我们开拓了视野,提高了能力。

C.我们在学习上即使取得一些成绩,但不能沾沾自喜。

D.学校经常开展安全常识教育活动,这大大增强了同学们的自我安全保护。

5.下列对名著有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鲁达为金老父女凑盘缠时把自己身上带的五两来银子都给了金老,而史进却只“去身边摸出二两来银子”,鲁达嫌他“不爽利”,干脆不要他的银子,丢还与他。

B.“智取生辰纲”一章中两个关键的行动步骤分别是刘唐当众在酒桶中打酒喝、吴用在酒中下药。

C.《水浒传》塑造了三位身怀绝技的英雄:善盗的是鼓上蚤时迁,善射的是小李广花荣,善行的是神行太保戴宗。

D.“及时雨”宋江、“智多星”吴用、“豹子头”林冲、“行者”武松、“花和尚”鲁智深、“黑旋风”李逵是《水浒传》中的重要人物。

三、诗歌鉴赏
阅读与赏析
题齐安城楼
杜牧
呜轧①江楼角一声,微阳潋潋落寒汀。

不用凭栏苦回首,故乡七十五长亭②。

【注】
①呜轧(yà):拟声词。

②亭:古时三十里一驿,每驿有亭。

6.请说说你对第二句中“寒”的理解。

7.古人评价杜牧的诗“好用数目”,“颇妙”。

你认为本诗“故乡七十五长亭”中“七十五”有什么作用?
四、文言文阅读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刘禹锡《陋室铭》)
【乙】吾室之内,或栖于椟①,或陈于前,或枕于床,俯仰四顾无非书者。

吾饮食起居,疾病呻吟,悲忧愤叹,未尝不与书俱。

宾客不至,妻子不觌②,而风雨雷雹之变有不知也。

间有意欲起,而乱书围之,如积槁枝,或至不得行,辄自笑曰:“此非吾所谓巢者邪!”乃引客就观之,客始不能入,既入又不能出,乃亦大笑曰:“信乎其似巢也!”(《陆游筑书巢》)
【注】
①椟:dú,木柜、木匣,这里指书橱。

②觌:dí,相见。

8.解释下列加横线的字。

①有仙则名()
②无案牍之劳形()
③未尝不与书俱()
④乃引客就观之()
9.下列句中的“之”与“而乱书围之”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
A.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B.无丝竹之乱耳
C.乃引客就观之
D.至之市
10.翻译句子。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辄自笑曰:“此非吾所谓巢者邪!”
11.用原文句子填空。

甲乙两文中的主人都热爱自己的居室。

陋室的主人自评“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书巢主人的朋友评价“”;居室的主人都情趣高雅,与朋友谈笑风生,这个意思可以用甲文中的“,”来表达。

五、现代文阅读
“从众”心理的得与失
方仁工
①几十年前听同事讲过的一则笑话,至今仍萦回于脑际。

那位同事说,有一天,去老城隍庙闲逛,发现一条长长的队伍排在那里。

他赶忙也排了进去,心想一定有什么紧俏商品或便宜货正等着人哩!可是,等排到前边一看,大失所望!原来,人们并不是在排队购物,而是排队等着上厕所哩!
②这是那个经济不景气的年代发生的事,似乎并没有什么可笑的地方。

但那位同事的“从众”心理,着实让我思索良久。

③所谓“从众”,通俗地讲,就是“随大流”,看到很多人都在做某件事,或喜欢某种物品,或有某种爱好,于是不管三七二十一,自己就跟上去“插一腿”。

现在的“赶时髦”,也称得上是一种“从众”。

“从众”是人的一种普遍的社会心理。

大家都在这样做,自己跟上去,总不会吃亏吧。

这是“从众”心理的思想基础。

还有一些人,自己缺乏主见,心中没有打算,发现别人在干什么,自己也去干什么,这些人是没脑子,或者叫做“盲从”。

④不过,“从众”未必就是坏事。

看到班级里大多数同学好学上进,自己也不敢偷闲,加入了上进的行列;看到某些同学在发展某项兴趣特长,自己也加入进去,学得了一种“本领”。

“见贤思齐”、“从善如流”,这种“从众”好得很。

⑤但是有些人总喜欢听小道消息,传小道消息,把子虚乌有的事讲得有鼻子有眼。

这种“从众”就不好。

“三人成虎”、“众口铄金”。

某人谎称在什么地方看见了老虎,明明没有,但经过口口相传,就仿佛真有老虎在那里。

某件事并不是一桩坏事,但经过一个人的胡说,众人也跟着胡说,是非就被颠倒了。

这些也都是“从众”的恶果。

所以,《弟子规》中才说:“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

”“勿轻言”,“勿轻传”,这是医治“人云亦云”、“亦步亦趋”这种“从众”心理的良药。

⑥古话说:“行成于思,毁于随。

”凡事总要多动脑筋,学会独立思考。

如果不假思索便跟随在别人后边跑,那就会坏事。

开头所说的上厕所排队便是一例。

做任何事情,总得多问几个“为什么”,不能不假思索“依葫芦画瓢”吧。

我们的组织原则叫“下级服从上级,少数服从多数”,这不叫“从众”,这是一种组织观念。

在集体生活中,在个人的成长道路上,一定要善于思索。

“多想出智慧”,就能有效地抵制“盲从”和随便的“从众”。

“众人皆醉吾独醒,举世皆浊吾独清”,这种不跟别人同流合污的做法,值得人们尊敬。

在现实生活中,不少人都有自己的主见、自己的个性,独立特行,因而在事业上有所成就,这样的人值得我们学习。

⑦总之,既要“从”正确之“众”,又能独立思考,不随波逐流,这样的好作风在少年时代就要养成。

懂得了这一点,人活在世上才有真正的乐趣。

12.阅读全文,请简要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

13.开头第①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14.第⑤段中的画线语句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素颜如雪
①在凤凰古城遇见一家卖银饰的店铺,店名“素”。

银镯子上刻着缠枝的莲花,不华丽,不张扬,雅致素朴。

一件件银饰上,有的镶嵌一块刺绣,有的镶一片青花瓷,或一块黝黑的沉香木,有着光阴的味道。

我在心里默念着,仿佛一位小家碧玉的名字,素颜如雪。

似一杯萦绕在舌尖的清茶,少有的清雅,淡如微风。

②暮春时节,院中的栀子花开了,白色花朵立在翠绿的枝头,如白衫绿裙的少女站在清清溪水边,说不出的素洁和美好。

摘几朵插在透亮的瓶中,连梦里也是栀子花幽幽的清香。

③读明人张岱《湖心亭看雪》:“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此时茫茫天地之间,山长水远,万籁寂静,只听见雪在枝头簌簌落下的声响。

天地粉妆玉砌,一派洁净。

他在舟中,手捧一卷书,围一炉红泥小火,品一杯苦茶香茗,世间还有比这更惬意优雅的事吗?
④几百年来,赏雪吟诗的文人们来去匆匆,唯有张岱手中的笔,极简极淡。

他似乎信手在西湖的舟中泼洒一幅水墨丹青,寥寥数笔,清淡、素净之极。

好文字原来正是这样,不是花满枝丫,不是姹紫嫣红开遍,而是风尘俱静,素雅纯粹。

那些文字有画意,有诗情,有韵味。

⑤读季羡林先生暮年的文字,也是满目素洁和干净。

不唱高调,至情至性,质朴无华。

好文字原是清新自然,素面相见。

他放下枝头所有的繁华,沉浸在文字的泥土中,简静,纯粹。

人生到了他那样的境界开始做减法,删繁就简三秋树,留下清绝、风骨的枝丫伸向天空,如一树清寒的梅。

⑥我喜欢画家林风眠的画,他笔下的仕女真是冰清玉洁。

白衣女子坐在堂中,黑发挽起,细细的眉,朱唇一点,纯洁素雅,安详从容。

一身素衣,却胜过万紫千红。

她们在画中,或凝神,或抚琴,或低眉。

你会感到,原来娴静也是一种奇妙的力量。

⑦记得在中国美术馆看吴冠中先生画展,我站在那幅残荷前,惊呆了。

荷塘结了冰,只剩下一朵朵残荷在冰雪中挺立着,与我素面相见,清远静美。

一瞬间,荷的清气扑面而来。

那些雪中的残荷,犹如一个人的暮年,霜严雪寒中,自有一份气定神闲。

⑧一对夫妻,暮年时的爱情是素净如雪。

有一幅油画,傍晚昏黄的烛光下,屋中桌前坐着一对老人,白发的男子戴着老花镜在看报纸,老妇人低头在编织毛衣。

桌上放着一台收音机,俩人似乎都没有听。

他们默默相伴静坐着,不说一句话,素净安详如两尊佛。

老年的钱钟书和杨绛夫妇是一对相濡以沫的知己。

有人来访,敲开门,杨绛先生不说话,递出一张纸条,上面写着,钱先生在读书,不能接见来宾。

原来,杨绛先生不说话,是怕惊扰了钱钟书先生读书。

他们之间没有甜言蜜语,连爱情都显得多余。

终无语,竟是最深情时。

⑨读唐诗宋词,你可以看见那个时代的风景,感受到那个时代的心灵,有我们现代人无法想象的清澄和素洁。

眼前似乎有了一幅画,山寒水瘦,一个人独坐茅屋,听雪落寒窗,一抬头,见一叶孤舟正泊在江面。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隔着漫漫岁月,清凉和安然的气息迎面扑来。

⑩素,是生命的大美和庄严,也是人生另一个难得的境界。

15.作者围绕“素颜如雪”写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
16.如何理解第④⑤段的“好文字”?
17.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⑤段画线的句子。

18.文章以“素颜如雪”为题,妙在哪里?
19.“素,是生命的大美和庄严,也是人生另一个难得的境界”,读完全文,谈谈“素是一种怎样的人生境界?
六、作文
20.生活中总有一些画面,挥之不去:徜徉于流转的四季,与自然对话,心灵会纯净安
宁;遨游于书籍的海洋,与经典神交,思想会丰满深邃;驻足于感人的场景,与美好相拥,性情会豁达阳光……亲友团聚,欢快温馨;书画相伴,闲适舒展;运动竞技,热烈奔放……一帧帧撩拨心弦的画面,让我们沉醉、流连……
请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切身体验,以“这样的画面,让我流连”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要有真情实感,不得抄袭;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 600字左右;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⑤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

参考答案
1.
①巢成雏长大
②怅望青田云水遥
③世有伯乐
④归思方悠哉淮南秋雨夜
⑤枯藤老树昏鸦,断肠人在天涯
⑥衡阳雁去无留意,长烟落日孤城闭
⑦李白
【解析】
试题分析:默写诗文句子,易写错字,一是由于记忆不清,二是好望文生义,所以平时背诵时要熟读熟记,要理解诗句中每个字的含义,本题中易错字有:雏、怅、悠、哉、藤、鸦、涯、衡、雁,要根据语境仔细判断,注意书写,不要笔误。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能力层级为识记A。

2.D
【解析】
试题分析:判断汉字注音的正误,首先要读准汉字,排除方言的干扰,不可读错,拼读时注意易混的声母与韵母。

判断字形正误,要根据词义字义结合和形声字的特点注意偏旁部首来判断。

D“迸”读bèng,“忧”应为“优”。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能力层级为识记A。

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

能力层级为识记A。

3.C
【解析】
试题分析:判断成语使用是否恰当,不仅要知道其含义,还要了解其用法和情感色彩,要根据语境从这三个方面判断正误。

C句“忍俊不禁”指忍不住笑,做“感叹”的修饰语不当。

考点:正确使用成语(包括熟语)。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4.B
【解析】
试题分析:病句原因很多,主要有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语序不当、前后矛盾等。

判断病句,必须对汉语的语言规范有所了解,首先要仔细阅读句子,第一步凭借语感感知句子有无毛病,再用所学知识(病句类型)作分析。

可用压缩句子抓主要成分由整体到局部地判断。

本题用反选排除法,A“避免”与“不会陷入”动宾搭配不当,C“即使……但”关联词使用不当,D“增强”谓后后缺少“意识”宾语。

答案为B。

考点:辨析或修改病句。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5.A
【详解】
A. 情节中的人物不是史进是李忠。

故选A。

6.“寒”既写出了水中汀州在黯淡无光的夕阳照射下的清冷场景,也暗示了诗人的凄凉心境。

7.“七十五”以较大的数目写出了诗人家乡的遥远,从而更加突出了作者因思乡而产生的惆怅(或落寞、失落、怅惆等)之情
【解析】
试题分析:
6.阅读本诗,了解诗歌内容,理解诗歌的意境。

首先先理解“微阳潋潋落寒汀”中“汀”指“水”,根据诗歌的意境即可理解“寒”表现指“水”的清冷,实则表现诗人同心的凄凉。

考点:鉴赏诗歌的语言。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7.解答本题首先要注意注释“亭”的解释,即“古时三十里一驿,每驿有亭。

”再理解“七十五”所示的诗人家乡的遥远,从而理解诗人的思乡之情。

考点:鉴赏诗歌的语言。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8.
①出名
②身体,形体
③一起
④靠近
9.C
10.
(1)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的品德好。

(2)(陆游)就自己笑自己(自我解嘲)说:“这不就是我所说的书窝吗!”
11.信乎其似巢也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解析】
试题分析:
8.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

要注意辨析词义用法的变化,如本题中“名”为名词作动词,意为“形”“就”与今义不同,要根据语境仔细辨析。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能力层级为理解B。

9.根据学习积累,了解“之”的几种用法,首先判断例句中“之”的含义,再分析各项句子的意思,比较判断“之”字用法的不同,比较判断。

C句与例句中的“之”皆作代词。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

能力层级为理解B。

10.疏通全文,在全文语境中大致了解句子的意思,翻译要要做到三点,原意不能改变,关键字词要译准确,句子要通顺。

本题要解释清楚关键词语有:“斯”“陋”“德馨”“辄”“巢”,翻译后要疏通句子。

所学课文,做过翻译练习要加强记忆,可直接写出译句。

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

能力层级为理解B。

11.抓住题中“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居室的主人都情趣高雅,与朋友谈笑风生”两句,理解句子内容,再分析文章,即可找到相应的语句。

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

能力层级为理解B。

12.我们应养成既要“从”正确之“众”,又能独立思考、不随波逐流的好作风。

13.通过故事吸引读者,激发读者阅读兴趣,引出下文对“从众”话题的议论。

同时作为反面事例,证明了盲目从众的危害。

14.道理论证。

充分有力地论证了“勿轻言”、“勿轻传”是医治“从众”心理的良方,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解析】
试题分析:
12.议论文中,论点是作者发表的主要观点。

论点通常在标题或文首或文尾的位置,联系全文找到作者概括性(提领或总结)的表达主要观点的“议论句”,即是论点,或者根据作者的分析所说的道理来概括其观点。

阅读本文,即可知道文章结尾“总之”是总结全文内容,其后即是本文的论点。

考点:分析概括议论文的主要观点。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3.议论文以事例开头,其作用一般可以从提出主话题引发议论、充当论据、激发阅读兴趣等方面来概括。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语段的作用。

能力层级为理解B。

14.首先要了解议论文有哪些论证方法及它们的特征,论证方法除了举例论证外,在讲道理方面还有比喻证论、引用证论、类比论证以及正反论证等。

根据具体内容判断。

划线句引用《弟子规》,是引用论证,引用论证属于道理论证。

根本引用的内容即可了解所论证的问题。

考点:分析常见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5.栀子花开的素洁清香;张岱、季羡林文字的素雅自然;林风眠、吴冠中画作的纯洁静美;钱钟书等暮年爱情的素净如雪;唐诗宋词中意境的清澄素洁。

16.“好文字”是素雅纯粹、清新自然的文字。

17.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暮年的季先生比喻成一树梅,生动形象地写出季老先生简净、纯粹的人生境界,表达了对季老的赞美之情。

18.表达作者对“素颜”的赞美,点明文章的主旨;是全文的线索;以形象的比喻和诗意的语言,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19.示例一:一个女同学,扎着马尾辫,穿着干净的校服,坐在教室里安静地读书,既是“素颜如雪”。

示例二:一束绽放的芦苇,插在青花瓷的酒瓶,微风中摇曳,素净淡然,既是“素颜如雪”。

【解析】
【分析】
试题分析:
15.本题考查的是学生提取文中信息的能力,此类题型归要做到以下三步:①直接提取文中相关语句,这些句子大多放在开头或结尾处;②摘取关键语句进行概括;③分层概括,合并整理。

解答此题运用的就是上文第一点和第二点的方法,本文关键句在三、五、八、九自然段的开头。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6.此题考查的是文中词语的指代内容,答题方法如下:①从关键词语入手,一个句子总有对表情达意起关键作用的词语入手,找到他们,也就意味着把句子的理解转化为对主要词语的理解。

②从所在的语段、相邻的句子入手,这些句子大多出现在文章或语段的中间,对这种句子的理解,要结合句子所在的语段的分析,特别是与这个句子相邻的上下句,其中往往能够隐含着解题的信息。

③从特殊的位置下手,即总起句,过渡句、中心句、总起句、抒情议论句。

④从修辞手法入手。

⑤从文章主旨入手,⑥从刻画的人物形象入手。

解题此题运用的就是第②种方法,从所在语段、相邻的句子找答案。

所以好文字指的就是质朴无华,是清新自然,素面相见。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

能力层级为理解B。

17.首先得了解修辞手法有哪些:比喻、拟人、排比、反问、设问、夸张、借代、对偶等等,然后仔细阅读画线的句子,分析其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本题中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然后解析如何运用比喻,最后其对表现人物形象,表达情感、体现文章主旨等方面的作用,本题中即生动形象地写出季老先生简净、纯粹的人生境界,表达了对季老的赞美之情。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8.叙事文章的标题一般来说有充当线索、点明主要情节、突出主题的作用。

根据文章标题与内容的判断如判断有哪一方面的作用。

标题有独特之处的,可以从吸引读者、设置悬念方面来概括。

本题中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能力层级为理解B。

19.此题为开放性题目,首先阅读文本,理解何为“素颜如雪”,再联系生活实际,思考生活中有哪些人、哪些事,哪些场景体现了这一精神。

然后用自己的言语表述出来,注意语言通顺连贯。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能力层级为探究F。

20.例文
这样的画面,让我流连
我坚定不移地向前走,身后有一个男人默默无声地紧随我,鼓励我,支持我。

这样的画面让我流连。

这个男人就是我的爸爸。

上了初三紧致的快生活扑面而来,在紧张的节奏中,似乎多了点什么。

推开家门,黄昏的灯光渲染了安静祥和的气氛,微弱的电视机发出的声音增添了少许活力,我突然醒悟了什么,一种微妙的感觉在心中蔓延。

“回来了?”浑厚的男中音充斥了整个客厅,身体侧卧在沙发上,透着慵懒之气,细碎的短发,笑得眯成一条缝的小眼睛散发光芒,高挺的鹰钩鼻,小巧的嘴巴弯成完美的弧度。

好吧,我承认我们俩长得真的不太像。

再加上微微发福的啤酒肚像极了名胜古迹里微憨的弥勒佛。

整日忙于事业的爸爸怎么回来这么早?桌上的糕点和剥好的水果期待我的光临,心里弥漫着一丝暖意。

这感觉就像正午的太阳暖洋洋照在了身上。

“快吃点东西再去睡觉吧。

”慈爱的眼光照在我身上。

此刻,我真希望时间就此定格。

我一直抱怨父亲对我的漠不关心,埋怨父亲终日忙碌的事业。

殊不知,他对我的爱早已浸透在了生活的缝隙里。

他浓重的爱只是悄悄抒发,无一丝声响。

而可恶的我只是麻木地向前奔跑,一味向前奔跑,从不回头看看我背后默默付出的他。

所罗门说:“智慧之子使父亲快乐”,我亲爱的父亲啊,我愿当那智慧之子,让你感受子之爱,让您感受到温暖,路还很长,我定会坚定不移地向前奔跑。

我有信心,我有勇气,因为我知道,他在我背后一直默默地鼓励我,支持我。

感谢你爸爸!
这样的画面,让我流连。

【解析】
【详解】
此题是命题作文。

作文题目“这样的画面,让我流连”其实是一个倒装句,按一般逻辑应为“我流连这样的画面”,前者突出了“这样的画面”,所以审题时,要注意此文应以记叙为主,抒情议论为辅。

其次,“这样的画面”可以写“我”成长过程中,对“我”人生产生影
响的画面;也可以写父母对“我”平平淡淡、若有若无却从不间断的关爱之情等画面;还有师生情、同学情、社会上陌生人的关爱之情等画面。

“流连”的意思是不愿意舍弃或离开,有依依惜别之意。

所以,这篇文章,必须要有感而发,有情可抒。

要求语言有文采,形象生动,凝练含蓄,感情色彩浓厚,能描绘出丰富多彩、栩栩如生的生活画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