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大海里的轮船
幼儿海上轮船中班数学教案

幼儿海上轮船中班数学教案教案目标:通过海上轮船主题的数学活动,帮助幼儿巩固数数、计数和排序等数学概念,培养幼儿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准备:1. 海上轮船模型和图片2. 数字卡片和计数物品(例如小鱼、贝壳)3. 数学游戏板、骰子和进步棋子4. 海洋生物贴纸5. 彩色纸和颜色铅笔教学过程:1. 导入活动(5分钟)教师可准备一篇关于海上轮船的短篇故事,并和幼儿一起欣赏相关图片。
教师可鼓励幼儿主动提问,激发他们的好奇心。
2. 数数字卡片和计数物品(15分钟)教师可准备一些数字卡片和计数物品(例如小鱼、贝壳),将卡片和物品混合放在一起,然后向幼儿解释活动规则。
每个幼儿轮流翻开一张数字卡片,然后找出相应数量的计数物品。
教师可帮助幼儿进行计数,同时鼓励幼儿用口语表达出数量。
3. 排序游戏(15分钟)教师可为幼儿准备一些不同大小的海洋动物贴纸,并要求幼儿按照大小将它们进行排序。
教师在彩色纸上画出一个直线,表示海平面,幼儿需要将贴纸按照大小顺序粘贴在海平面上。
教师可观察幼儿的排序情况,给予适当的引导和帮助。
4. 游戏板游戏(20分钟)教师可为幼儿准备一个海上轮船的游戏板,上面画有不同的海洋动物和数字。
幼儿需要投掷骰子,并根据所得数字在游戏板上移动进步棋子。
教师可引导幼儿数数所前进的步数,并鼓励幼儿用语言描述它们所看到的海洋动物。
5. 总结活动(5分钟)教师可与幼儿一起回顾并总结今天的数学活动。
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感受,同时强调数学的重要性和应用。
教学延伸:1. 数字识别:教师可通过数字卡片和计数物品的活动,帮助幼儿巩固数字识别的能力。
2. 相关数学游戏:教师可准备一些海洋主题的数学游戏,例如配对游戏、拼图游戏等,以进一步培养幼儿的数学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3. 创造性绘画:教师可鼓励幼儿根据海洋动物或海景等主题绘制创造性的图画,同时帮助幼儿进行颜色的识别和命名。
教学反思:通过海上轮船主题的数学活动,幼儿可以在轻松有趣的环境中学习数学概念。
大班数学教案:大海里的轮船

大班数学课程计划:在海上的船
活动目标
1.学习添加5并在5中查看数字的添加。
2,根据指定的公式,绘制三个数字来表示公式的含义。
3,知道保护自己的操作书籍,保护图片的清洁度。
活动准备
1,有趣的练习
2,孩子的书,孩子的手和一支笔。
3,操作材料(见公式图)
活动程序
首先,这艘船即将到来。
1.展示船舶已打开的三张照片。
让孩子先说出这张照片,然后使用公式2 + 3=5来表示这一点。
2,激励孩子思考:2 + 3=5这个计算,除了表明船已经开启此事外,还能说什么?
鼓励幼儿转移他们的生活经历,并讲述可以用这种方式表达的各种事件。
3.鼓励个别孩子提取他们想出的东西。
教师和孩子共同判断和检查孩子的绘画内容是否可以用2 + 3=5表示。
第二,业务活动。
1.查看图形添加方法。
引导孩子打开书观察孩子,观察图片中的变化,并列出相应的加法公式。
2,看一下计算公式来写答案。
(1)查看数字顺序并填写空白,并写下标记图。
(2)看图纸。
引导孩子阅读计算,然后在以下三个框中绘制三张图片以指示公式的含义。
三,评估活动
1.老师要求孩子介绍活动的操作,并看到由某个公式绘制的图片内容,老师和学生共同检查。
引导幼儿了解:有很多不同的东西,只要它们的数量变化相同,就可以使用同样的问题。
2.认识到专注于手术活动且干净整洁的孩子,并鼓励孩子们使用自己的孩子的书。
大班数学教案海上的帆船

大班数学教案海上的帆船一、教学目标1.了解帆船的基本构造和工作原理。
2.通过帆船的运动,引发学生对数学上的运动轨迹和速度的思考。
3.掌握使用图形和计数进行数学思维和计算。
二、教学准备1.帆船模型:准备一些帆船模型,以供学生观察和进行实验。
2.图形素材:准备一些关于帆船运动轨迹的图形素材,以便展示给学生。
3.计数器:准备一些计数器,用于进行数学计算。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活动•利用实物帆船模型向学生介绍帆船的基本构造和工作原理。
•引发学生对帆船运动的好奇心,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和猜想。
2. 探索帆船的运动轨迹•使用图形素材,向学生展示帆船在海上的运动轨迹。
•引导学生观察轨迹的形状和特点,并提出问题:如果风向发生变化,帆船的运动轨迹会如何变化?3. 进行实验观察•将帆船模型放在装满水的盆子里,通过吹风机模拟风的力量。
•让学生观察帆船在不同风力作用下的运动情况,并记录下来。
•根据实验结果,和学生一起总结帆船的运动规律。
4. 数学计算•引导学生使用计数器对帆船的速度进行计算。
•提供一系列问题,让学生根据实际情境进行数学计算。
–问题一:如果帆船每小时能前进10公里,那么4小时后,帆船能前进多远?–问题二:如果帆船从A点到B点需要2小时,那么帆船的平均速度是多少?5. 拓展活动•引导学生扩展思维,讨论帆船运动的应用场景。
•鼓励学生使用图形和计数进行数学思维和计算。
四、课堂小结•总结本堂课学到的知识:帆船的构造和工作原理、帆船的运动轨迹和速度计算方法。
•鼓励学生发表感想和解答疑惑。
五、作业布置•布置帆船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和运用所学的知识。
•鼓励学生进行实践探究,自行寻找帆船的应用场景,并写下自己的观察和思考。
以上是本节数学课的教案,希望能够引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和计算能力,同时加深对帆船运动的理解。
帆船是一种充满魅力和挑战的运动方式,希望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能够激发学生对海洋和运动的热爱。
大班数学教案船

大班数学教案船一、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对船的认识与了解;•了解船的种类和作用;•学习船的构造与原理;•掌握船的速度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准备•教材:大班数学教材;•板书工具:黑板、粉笔;•教学工具:图片、模型、计算器。
三、教学内容1. 船的基本知识•船是一种水上交通工具,用于在水上进行运输和航行。
•船分为多种类型,如工作船、货船、客船、游艇等,不同类型的船有不同的功能。
•船有船体、驾驶室、发动机、螺旋桨等部分构成。
2. 船的速度计算•船的速度可以通过船的长度和所需时间来计算。
•船的速度计算公式:速度 = 距离 ÷ 时间。
•示例:如果一艘船在1小时内行驶了30公里,则它的速度为30公里/1小时=30公里/小时。
3. 学习船的构造与原理•船的结构包括船体、甲板、船舱等部分,它们是船的基本组成部分。
•船的原理是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和动力原理来实现航行。
•阿基米德原理: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等于所排液体的重量。
•动力原理:船通过螺旋桨或推进器产生推力,推动船向前行进。
4. 船的应用与重要性•船是国际贸易和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承载大量货物和人员进行跨国运输和旅行。
•船对于国家经济的发展和资源交流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船还可以用于救援、科学考察、海洋资源开发等领域。
四、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一张船的图片,引导学生讨论船的形状和作用。
2.提问:你所知道的不同类型的船有哪些?它们都有什么作用?–学生回答不同类型的船以及它们的作用。
3.讲解:根据学生的回答,介绍不同类型船的作用和构造。
4.操作:给学生发放船模型,让他们观察、摸索,并尝试组装。
5.讨论:学生以小组形式讨论船的构造原理,并汇报给全班。
6.讲解:讲解船的速度计算方法,并通过例题进行演示。
7.练习:学生在课堂上完成船速度的计算练习,教师进行辅导和指导。
8.总结:总结船的基本知识、构造原理和速度计算方法。
大班数学大海里的轮船教案

大班数学大海里的轮船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掌握轮船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将其应用于数学计算。
2.探究轮船在海洋中的运动规律,理解波浪、风力等自然因素对轮船航行的影响。
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数学思维和实践能力。
教学过程:1.导入学生们先看一下图片,描述图片中的轮船,让学生们谈谈轮船的特点和常见用途。
2.展示与探究引导学生思考:在大海里航行的轮船的速度与时间有什么关系?如果轮船的速度为20km/h,要前往200km外的目的地,需要多长时间?引导学生进行实际计算,让学生们自己拿起笔和纸,根据学过的算式进行计算,并计算出具体的结果。
同时,通过展示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不同情况下运用不同的计算方法。
诸如:“如果有逆风,对时间有什么影响?如果遇到波浪,对速度有什么影响?”3.巩固练习设置复杂的问题,如:有两艘船从相反的方向出发,各自向对方方向航行,已知船A的速度为20km/h,船B的速度为25km/h。
若两船相遇时船相距300km,问两船各航行多久?等等类似的问题。
4.拓展应用通过展示相关的历史事件和现实情境,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
例如:“广东二轮车奔驰超轮船,福建轮船出海,促开通高速公路,使福建的土特产出口更便利!”5.总结与分享对学生们的表现进行总结和评价,引导学生们分享他们的感受和体会,思考如何将所学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和实际工作中。
教学反思:通过此次轮船教学,既可以提高学生们对常见交通工具和运动规律的认知度,也可以促进学生们的数学思维与实践能力的发展。
同时,还可以通过实际模拟问题的解决过程,提高学生们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因此,教学过程中需注重引导学生理性思考,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自主实践”的能力。
此外,在教学中还要注意以下几点:1、注意启发式教学:启发式教学是指通过引导学生自由与发散思考,提供有助于解决问题的线索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法,提高学生能力和水平的教学方法。
大班《海上轮船》教案

大班《海上轮船》教案活动目标:1.感知图形之间的组合关系。
2.学习模仿完成比较复杂的图形的拼组。
3.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进行自由拼组。
活动准备:1.各种三角形,正方形,圆形和梯形图卡若干。
2.汽车,卡车,机器人图片3.幼儿用书活动过程:1.复习各种图形,巩固对各种图形特征的掌握——教师分别出示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
教师:它们都是三角形吗?为什么?(因为它们都有三个角)——教师出示正方形。
(可分别出示大小不同,颜色不同的正方形图卡)教师:它们都是正方形吗?为什么?(因为它们都是方方正正的,而且四条边一样长)——教师出示圆形。
教师出示梯形(可分别出示等腰梯形和直角梯形)——教师展示简单图形的拼组(见活动材料)请幼儿发挥想象说一说像什么。
教师将图形组合稍做变化,将小三角形全部放在圆形里面,每个三角形的一个角都指向圆心,请幼儿说一说像什么。
(橘子的剖面图,一盘三角形的点心饼干)——教师:请打开幼儿用书,看一看这艘轮船是用什么图形拼成的?数一数每种图形分别用了几个?——教师引导幼儿将船分成船舱,船身等几部分,说一说各部分是用什么图形组成的'——幼儿取出或剪出操作图卡模仿拼组轮船2.用拼组轮船的图形卡片自由拼组,感知图形之间的组合关系——当幼儿完成轮船的模仿拼组后,鼓励幼儿大胆探索进行自由拼组——幼儿之间可以互相交流学习、——教师在幼儿自由拼组有困难的时候提供帮助和支持,如,教师出示一些汽车,卡车,机器人和常见动物的卡片,和幼儿一起分析其特征,分步骤完成拼组——幼儿之间互相欣赏作品,也可以集体分享特有的创意的作品。
大班数学教案海上帆船

大班数学教案海上帆船简介本教案是为大班幼儿设计的数学活动,以海上帆船为主题,旨在通过游戏和探索,帮助幼儿掌握基本的数学概念与技能。
通过参与这个主题活动,幼儿将学会数数、排序和比较等数学技能,并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活动准备1.海上帆船游戏规则和道具2.数字卡牌和数量卡片3.墙壁上的数数海报4.绘画工具和纸张活动目标•通过角色扮演和游戏,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帮助幼儿掌握基本的数学概念,如数数、排序和比较。
•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并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活动步骤1.角色扮演:海上冒险–在课堂中搭建一个海上帆船的角色扮演场景。
可以利用长桌子和椅子搭建成帆船的形状。
–让幼儿分成小组,每个小组扮演一艘帆船上的船员。
–每个小组选择一名船长,其他成员分配为水手和海盗等角色。
2.海上帆船游戏–设定几个任务和游戏规则,如找到隐藏在课堂各处的数字卡牌,完成任务后得到对应的数量卡片。
–船长负责指挥船上的水手,水手们需要合作前往不同的任务点找到数字卡牌。
–鼓励幼儿用正确的语言和动作模仿真实的海上冒险情境,如“我是船长,我们要驶向任务点A!”–当一组水手找到一个数字卡牌后,带回船上,并与船长一起进行数数和排序的活动。
3.数数与排序活动–根据任务点找到的数字卡牌,组织幼儿一起进行数数和排序的活动。
–使用墙壁上的数数海报,向幼儿展示不同数量的物品以及如何用标记符号(如X和√)表示数量。
–让幼儿尝试按照数字大小进行排序,并用数量卡片进行验证。
4.海上帆船绘画–活动的最后阶段,幼儿们可以用绘画工具和纸张自由绘制与海上帆船相关的图画。
–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绘制自己心目中海上冒险的场景,并尝试用数量卡片记录其中的物品数量。
活动扩展1.数学游戏:找出差异–给每个幼儿发放一张数量卡片,他们需要在教室中找到与其卡片上数量一致的物品并收集起来。
–鼓励幼儿查找不同数量物品的特点和特征,从而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注意力。
2.数学乐园:建立数学游戏角落–在教室中设立一个专门的数学游戏区域,放置各种数学游戏道具和玩具。
大班数学教案的海上的帆船

大班数学教案的海上的帆船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和描述帆船在海上航行的基本原理;2.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实践,掌握帆船在不同风力下的航行规律;3.学生能够运用数学知识计算帆船航行的速度和距离。
二、教学内容1.帆船的基本结构和航行原理;2.不同风力对帆船航行的影响;3.使用数学计算帆船的速度和距离。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课件、黑板、粉笔、计算器、实验器材(模型帆船、风扇等);2.学生准备:笔、纸、课本。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引入话题:请同学们想象一下,在海上看到的帆船是怎样的?我们知道帆船是怎样航行的吗?2.提出问题:帆船是如何利用风力进行航行的?第二步:介绍帆船的结构和航行原理1.按步骤介绍帆船的结构和各个部分的功能。
–帆:利用风力产生推动力。
–铰链:调整帆的角度。
–舵:控制航向。
–船体:提供浮力和行驶的稳定性。
–锚:固定船体位置。
2.利用图片或模型帆船进行示范,并请同学们观察、分析帆船航行的基本原理。
第三步:不同风力对帆船航行的影响1.通过实验,让同学们体验不同风力对帆船航行的影响。
–实验方法:在帆船前方放置风扇,并调节风扇的风力大小。
–实验步骤:1.同学们观察风扇吹来的风对帆船的影响。
2.每个同学都轮流操作风扇,改变风力大小,观察帆船的航行情况。
3.让同学们记录不同风力下帆船的航行速度和方向。
2.引导同学们分析实验结果,总结不同风力对帆船航行的影响规律。
第四步:运用数学知识计算帆船的速度和距离1.引导同学们思考:如果我们知道帆船航行的速度和时间,能否计算帆船航行的距离?2.通过示例计算帆船航行的速度和距离。
–示例:一个帆船以每小时5公里的速度航行了3小时,计算帆船航行的距离。
–计算方法:帆船航行的距离 = 速度 × 时间。
–计算结果:帆船航行的距离 = 5公里/小时 × 3小时 = 15公里。
第五步:练习与巩固1.设计一些简单的数学题目,让同学们运用所学知识计算帆船的速度和距离。
大轮船的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

大轮船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教学目标:通过本次数学课程的学习,幼儿们能够:1.认识并掌握数字0-5;2.了解并掌握简单的数学概念及其应用;3.提高幼儿们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4.培养幼儿们的自学意识和自学能力。
教学内容:本次数学课程的内容主要包含数字0-5的认识和掌握,以及简单的数学概念及其应用。
教学步骤如下:一、引入老师可以通过介绍一些数字游戏、唱数字歌曲等方式,引入本次数学课程的学习。
二、数字认识和掌握1.认识数字0-5老师可以通过展示数字卡片或使用数字玩具,让幼儿们认识数字0-5,并重复出现的数字。
这样的方法可以帮助幼儿们更好地记住数字。
2.拇指手势法学习数字老师可以根据数字的不同,设计相应的手势。
例如,用手抓起拇指表示数字1,抓起拇指和食指表示数字2,抓起拇指和中指表示数字3,以此类推。
通过这种方式,幼儿们可以更好地掌握数字。
3.数字配对游戏老师可以设计一些数字配对游戏,比如将数字卡片分为两部分,让幼儿们通过比对,将数字匹配起来。
三、简单的数学概念及其应用1.了解“大”、“小”老师可以通过展示不同大小的物品,让幼儿们学会区分大小,了解“大”、“小”两个概念。
2.数字排列老师可以让幼儿们通过“0-5”的数字卡片,将数字排列出来。
从小到大排列时,老师可以请幼儿们把数字卡片放在桌子上或地板上,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摆放。
四、思维力、观察能力的提高1.找相同数字老师可以在黑板上随意画一些数字,让幼儿们找出其中相同的数字。
2.数字翻牌子老师可以在黑板上设计一个由数字“0-5”组成的矩阵,让幼儿们依次翻开数字牌子,找出相同的数字。
五、小结在数学课程结束时,老师可以让幼儿们自主完成一些-记忆、思考任务,如回忆数字排列,记住相关的数字等。
教学方法:本次数学课程主要采用游戏化教学法。
幼儿园数学教学中,游戏化教学已被普遍认为是最为适合幼儿学习的方法。
这种教学方法采取了有趣、生动、轻松的方式,引导幼儿学习,从而达到播种知识、拓展学生思维、培养兴趣的效果。
轮船大班数学教案

轮船大班数学教案一、引言在大班数学教学中,为了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教学效果,本教案以轮船为背景,设计了一系列有趣的数学活动和课程内容。
通过轮船这一主题,旨在帮助学生巩固和拓展数学知识,并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了解轮船的特点和功能;2.认识与轮船相关的数学概念;3.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4.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3.1. 轮船的特点和功能通过介绍轮船的特点和功能,帮助学生了解轮船在水上的运行原理,并学习相关词汇和概念。
3.2. 船的长度和容量通过测量不同轮船的长度和容量,让学生学习使用尺子、容器等工具进行测量,并进行数值比较和计算。
3.3. 船的速度和时间通过探究不同船只的速度和时间关系,让学生运用数学公式进行计算,培养他们的几何和代数思维能力。
3.4. 船的航线和方位角通过研究船只在水上的航线和方位角,帮助学生理解方位概念并运用平面直角坐标系进行导航计算。
四、教学方法1.探究式学习法:通过实地参观和观察不同类型的轮船,并进行小组讨论和问题解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
2.合作学习法:设计小组任务和合作活动,鼓励学生相互合作,共同完成任务,提高他们的团队合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景演示法:通过模拟轮船运行的情景和实践操练,让学生亲身体验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增强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理解。
五、教学流程5.1. 导入(10分钟)通过展示轮船的图片和视频,引起学生对轮船的兴趣,并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内容和目标。
5.2. 学习活动(60分钟)1.数学游戏:设计数学游戏,让学生通过测量轮船的长度和容量,进行数值比较和计算。
2.小组探究:将学生分成小组,通过实地参观不同类型的轮船,让他们观察和发现轮船的特点和功能。
3.数学竞赛:设计数学竞赛活动,让学生比赛计算船只的速度和时间,并进行奖励和表彰。
4.导航训练:使用平面直角坐标系,让学生计算船只的航线和方位角,并进行实践操练。
海上的帆船大班数学教案

海上的帆船大班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帆船比赛中的数学应用2.掌握测量角度和距离的数学算法3.学会使用数学概率计算确定帆船比赛结果二、教学准备1.教学材料:白板、黑板、书籍和练习册2.备课内容:帆船比赛规则、三角函数和概率理论3.教学技巧:针对实际问题进行数学建模解决方法的讲解三、教学内容1. 帆船比赛中的角度测量•角度的定义及测量方法–角度是指以某个固定点为顶点,以起始边和终止边为两边所确定的线段间的夹角程度。
–角度的测量可以使用直尺或者经纬仪等工具来完成。
•帆船比赛中角度的应用–帆船比赛中,船舶需要调整帆和舵以让船以最佳的角度行驶,角度的准确测量对帆船比赛的结果至关重要。
2. 帆船比赛中的距离测量•距离的定义及测量方法–距离是指两点之间的直线长度或者路线长度。
–距离的测量可以使用测距仪、测程仪或者通过测量已知长度的方法来完成。
•帆船比赛中距离的应用–帆船比赛中,船舶需要根据目标点与自身位置之间的距离来调整行驶速度和方向,距离的准确测量对帆船比赛的结果至关重要。
3. 数学概率在帆船比赛中的应用•概率的基本概念–概率是用来描述某个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数值。
–概率的范围从0到1,其中0表示不可能发生,1表示肯定会发生。
•帆船比赛中概率的应用–帆船比赛中,通过对各种因素进行概率计算,可以预测船舶在比赛中获胜的可能性,从而帮助船员做出更好的战术决策。
四、教学方法1.导入:通过提问带入学生对帆船比赛的了解,并引导学生思考数学在帆船比赛中的应用。
2.讲解:结合具体实例,讲解角度测量、距离测量和概率计算的方法,强调数学在帆船比赛中的重要性。
3.实践:组织学生进行角度和距离的测量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到数学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4.拓展:根据学生的理解能力,引导他们思考更复杂的帆船比赛问题,并使用数学方法进行解决。
5.总结: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强调数学在帆船比赛中的重要作用,并鼓励学生在将来的学习和生活中积极运用数学知识。
大班《海上轮船》教案精选

大班《海上轮船》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教材《探索世界》第四章《交通工具》的第二节《海上轮船》。
详细内容包括:认识海上轮船的种类、结构、功能;了解海上轮船的发展历程;掌握海上轮船的基本知识。
二、教学目标1. 知道海上轮船的种类、结构、功能,理解海上轮船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2. 了解海上轮船的发展历程,培养幼儿对科技进步的兴趣。
3. 培养幼儿合作、探究、表达的能力,提高幼儿对交通工具的认知水平。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海上轮船的种类、结构、功能及发展历程。
教学重点:掌握海上轮船的基本知识,培养幼儿的合作、探究、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海上轮船模型、图片、视频。
学具:画纸、画笔、彩泥、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海上轮船模型,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轮船的特点。
邀请幼儿分享自己乘坐轮船的经历,激发幼儿对海上轮船的兴趣。
2. 讲解海上轮船的基本知识(10分钟)(1)介绍海上轮船的种类、结构、功能。
(2)讲解海上轮船的发展历程。
(3)展示海上轮船的图片,让幼儿直观地了解各种轮船。
3. 例题讲解(5分钟)(1)这是什么类型的轮船?(2)它有什么功能?(3)它的主要结构有哪些?4. 随堂练习(5分钟)发放画纸、画笔,让幼儿根据自己的记忆,画出一种海上轮船。
5. 小组讨论与分享(5分钟)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选一种海上轮船,讨论其特点、功能等,然后向全班分享。
六、板书设计1. 海上轮船的种类、结构、功能。
2. 海上轮船的发展历程。
3. 幼儿画出的轮船作品。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查阅资料,了解一种海上轮船,并画出它的结构图。
答案示例:(1)轮船种类:集装箱船(2)结构:船体、船舱、甲板、驾驶室、烟囱等(3)功能:运输货物2. 作业提交:下节课前,将作业交给老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是否达到预期,幼儿对海上轮船的了解程度如何,教学过程中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大海里的轮船(三篇)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大海里的轮船(三篇)目录: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大海里的轮船一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大班数学教学活动5的组成二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大鼓咚咚咚三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大海里的轮船一活动目标1、学习5的加法,并复习巩固5以内各数的加法运算。
2、能根据指定的算式,画出三幅图表示算式的意义。
3、知道要爱护自己的操作用书,保护画面的整洁。
活动准备1、趣味练习2、幼儿用书,幼儿人手一支笔。
3、操作材料(看算式画图)活动过程一、轮船开来了。
1、出示轮船开来了的三幅图,请幼儿先说出图意,然后再用一道算式2+3=5表示这件事。
2、启发幼儿思考:2+3=5这道算式,除了表示轮船开来了这件事,还能表示什么事?鼓励幼儿迁移生活经验,讲述多种能用这道算式表示的事件。
3、鼓励个别幼儿将自己想出的内容画下来。
师幼共同讲述、检查幼儿绘画内容是否能用2+3=5表示。
二、操作活动。
1、看图列加法算式。
引导幼儿打开观察幼儿用书,观察图片的变化,并列出相应的加法算式。
2、看算式写答案。
(1)看数序排列填空,并写出标记图。
(2)看算是画图。
引导幼儿读一读算式,然后在下面三个方框中画出三幅图,表示算式的意思。
三、评价活动1、教师请幼儿介绍操作活动中,看某道算式所画的图片内容,师生共同检查。
引导幼儿了解:有许多不同的事情,只要它们的数量变化是一样的,都可以用同样的一道题表示。
2、表扬操作活动专心、书面整洁的幼儿,鼓励幼儿按户自己的幼儿用书。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大班数学教学活动5的组成二活动目标:1.在掌握5的组成基础上,理解凑数的含义。
2.能听口述应用题,在算盘上复习4以内的加减混合运算,并能完整说出算式。
3.在游戏和操作中练习看数拨珠,看珠报数。
活动准备:1.苹果图及标记图,数卡1、2、3、4、5若干。
2.每人一张分合卡、一支记号笔、5个动物玩具。
3.四位数的电话号码若干。
活动过程:1.出示数卡5,今天数字5也到幼儿园来了,它说要到算盘上找到它的珠宝宝,你知道是哪颗珠宝宝吗?幼儿回答,教师小结;哦,原来上珠宝宝就是5呀,那一颗下珠是几呀?三颗下珠呢?现在我们知道了,下珠宝宝1、2、3、4都比5小,现在数字5要来考考小朋友了,请你把5分成两份,看看谁的方法又多又准确。
数学大班海上的帆船教案反思

数学大班海上的帆船教案反思教案标题:数学大班海上的帆船教案反思教案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和应用基本的数学概念,如大小比较、图形识别和计数。
2. 提供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应用数学知识的机会,培养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3. 通过与同伴合作和互动,促进学生的社交和沟通技巧的发展。
教学资源:1. 海洋主题的教室装饰和道具,如海洋动物图片、海洋地图等。
2. 帆船模型或图片。
3. 数学教具,如计数棒、图形卡片等。
4. 学生个人活动本和铅笔。
教学活动:1. 导入活动:- 呈现海洋主题的教室装饰和道具,激发学生对海洋的兴趣。
- 展示帆船模型或图片,引发学生对帆船的好奇和思考。
2. 概念讲解:- 介绍大小比较的概念,例如“大”和“小”,并通过与海洋动物的比较让学生理解。
- 引导学生识别和命名不同的图形,如正方形、三角形等。
- 教授基本的计数技巧,如逐个点数、使用计数棒等。
3. 实践应用:-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分配一个帆船模型或图片。
- 学生根据帆船的大小比较不同的海洋动物,并将它们按照大小顺序排列。
- 学生利用图形卡片,识别并贴在帆船上相应的图形。
4. 合作探究:- 学生在小组内互相交流,分享他们的观察和发现。
- 激发学生思考问题,如“哪个帆船上的动物最大?最小?”等。
-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并尝试解决。
5. 结束活动:- 学生将他们的帆船展示给全班同学,并分享他们的学习心得。
- 教师总结课堂内容,强调学生在海上帆船教案中所学到的数学概念和技能。
教案反思:这个教案通过海洋主题和帆船的情境设置,将数学概念与实际情境相结合,提供了学生探索和应用数学知识的机会。
通过小组合作和互动,学生能够发展社交和沟通技巧,并学会从他人那里学习和分享。
此外,教案注重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提出问题和尝试解决问题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创造力。
然而,为了更好地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能力和兴趣,提供不同难度和挑战性的任务,以促进个体差异的发展。
大班数学教案:大海里的轮船

大班数学教案:大海里的轮船课程背景大班数学是小学数学教育中的重要环节。
它需要把数学知识融入到生活中,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引起孩子们的兴趣,培养其数学思维、观察和表达能力。
本次大班数学教案的主题是“大海里的轮船”,通过引入孩子们所熟悉的海洋环境,帮助其学习简单而有趣的数学知识。
教学目标•帮助孩子们了解轮船的基本结构和运行原理;•培养学生观察能力,通过观察轮船的外形和运动,发现轮船的规律;•引导学生学习简单的计算知识和单位转换。
教学准备•轮船模型(可以是玩具轮船、手工制作的纸质轮船等);•海洋模型(可以是沙盘、水池、海洋玩具等);•计算器、小黑板、白板笔等教学用具。
教学步骤第一步:激发兴趣老师可以先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介绍轮船的基本结构、运行原理、在海洋中的运行状态等,并在介绍中强调轮船的重要性以及海洋在人类社会中的作用。
通过充分、生动的介绍,让孩子们对轮船和海洋的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
第二步:展示轮船模型拿出轮船模型,让学生近距离观察轮船的细节,认真感受其形态和结构,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并记录学生的观察结果。
第三步:轮船实际操作将轮船模型放到模拟海洋的模型中,让学生通过手动操作模拟轮船的行驶过程。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让学生通过手动划水的方式,控制轮船的前进和停止,引导学生发现轮船的规律,如何在海洋中运行。
老师可以将学生发现的规律记录下来,并告诉学生这些规律是轮船成功行驶的关键。
第四步:运用计算学生们控制轮船的行驶过程中,老师可以带领同学们对轮船行驶的速度、距离等进行听指令,或者使用简单的计算器,计算轮船在模拟海洋上的实际行驶距离和速度,并在黑板上进行记录展示。
可以通过生动有趣的游戏,让学生学习计算并且应用到实践中。
第五步:讨论体会引导学生全面复盘所学内容,让学生记忆所学知识,强化练习,以达到知识的牢固。
在讨论过程中,可以让学生为其他同学提供一些新思路,创造更多的可能性和发现。
总结通过本次大班数学教案,孩子们不仅增强了对数学知识的掌握,还学习了轮船的构造、运行过程和海洋环境的作用,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观察能力。
大班数学大海里的轮船教案反思

大班数学大海里的轮船教案反思
经过教案对大班数学的教学,我有以下几点反思:
一是课前的准备工作要充分。
教案的准备非常重要,包括确定教学目标、编写教学内容和安排教学方法,确保课堂教学运行顺利。
特别是在课堂上引入真实生活中的数学实例,能够让学生更加全面理解、掌握更多数学知识。
二是要有意识地进行趣味教学,可以通过游戏、捉迷藏等方式来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是要注重学生的学习状态,通过观察学生的反应和思维方式,进行延伸发展,逐步引导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尽量使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四是教师的激情要充沛。
教学要活跃有趣,组织良好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时常用心讲评,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引领学生融会贯通,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总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不断思考如何将课堂教学和学习生活联系起来,有针对性地发掘学生的潜能,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幼儿园教案大海里轮船PPT

幼儿园教案大海里轮船PPT第一节:引入教学内容•使用大海的图片引入教学内容,激发幼儿对大海的兴趣和好奇心。
•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幼儿回答与大海相关的问题,如大海中有什么动物?大海的颜色是什么颜色?•通过观察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大海中的轮船,并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大海里的轮船”。
•通过引入故事情景,激发幼儿对轮船的兴趣和好奇心。
第二节:认知轮船1.轮船的定义和形状–引导幼儿一起观察轮船图片,了解轮船的形状特点。
–提问幼儿,轮船是怎样的一种交通工具?轮船有什么特点?2.轮船的用途–引导幼儿思考轮船的用途,如运输货物、载客等。
–通过图片展示不同类型的轮船,让幼儿了解轮船在不同场景下的使用。
3.轮船的部分–利用轮船拼图游戏让幼儿认知轮船的不同部分,如船舱、船桨等。
–引导幼儿触摸玩具轮船,让幼儿感受轮船的结构和质地。
第三节:探索大海1.大海中的生物–利用图片展示大海中的各种生物,如鱼、海豚、海龟等。
–引导幼儿观察生物外形特点,并通过游戏形式巩固记忆。
2.大海里的宝藏–引导幼儿想象大海里可能会有什么宝藏。
–利用游戏方式,将教室布置成大海环境,让幼儿在其中寻找宝藏。
第四节:制作轮船PPT1.制作幼儿园轮船PPT–分发PPT制作模板给每个幼儿,让他们利用图形、颜色等元素来设计自己的轮船PPT。
–引导幼儿选择图片和文字来描述自己想要的轮船场景。
2.PPT展示与分享–让每个幼儿依次展示自己设计的轮船PPT。
–鼓励幼儿互相分享自己的设计灵感和想法。
第五节:总结与评价•引导幼儿回顾学习内容,回答提问,检查他们对轮船和大海的理解程度。
•给予幼儿鼓励和肯定,表扬他们在制作轮船PPT和参与活动中的努力和成果。
•结束课堂,掌声欢呼。
通过这节课程的设计和实施,幼儿能够通过观察、探索和制作PPT的方式,增加对大海和轮船的认知,同时培养观察、思考和学习的能力,激发他们对自然和创造的兴趣。
大班数学优秀教案《海上的帆船》

大班数学优秀教案《海上的帆船》活动目标:1、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的基本特征。
(上下两条边都是平平的、一样长,左右两边的斜边都朝着一个方向)2、尝试运用平移、翻转、旋转等方法,将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等图形组合拼出平行四边形,并记录自己的拼法,体验图形之间的组合替换关系。
3、愿意学习、接纳同伴的多种拼法和记法。
活动准备:1、PPT课件,操作材料学具,记号笔1支。
2、学具按小组提供2套水彩笔,人手1支铅笔。
活动过程:一、观察比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认识平行四边形的基本特征。
1、教师请幼儿回顾哪些图形是有四条边的。
教师:在我们以前认识过的图形中,哪些图形有四条边?幼儿自由表述。
2、出示平行四边形,引导幼儿观察平行四边形的基本特征。
教师:今天我带了一个新的四边形(出示平行四边形)。
这个新图形有几条边?几个角?幼儿观察并表述:四条边、四个角。
出示梯形,引导幼儿观察比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区别。
教师:这个四边形和梯形有什么不一样?请多位幼儿描述两个图形的区别。
3、引导幼儿小结,认识平行四边形。
幼儿:两个图形上下边都是平平的,但梯形的上下边不一样长,斜边不是向同一个方向;新图形上下边一样长,斜边都朝一个方向。
教师:对这样的四边形就叫平行四边形(手指平行四边形),叫什么?(幼儿复述)二、尝试用几何图形卡拼出帆船的船身。
1、出示《海上的帆船》图片,几何图形卡和记录单。
教师:这里有一艘什么?帆船的船体还没有打造好呢,看看是什么形状的?幼儿观察并表述:帆船,平行四边形。
教师:你们能用这些几何图形卡片把船体拼好吗?怎么拼?2、请几位幼儿表述自己所思考的拼法。
教师:你会选哪些形状的卡片,各选几块?怎么拼?还要将你的拼法记下来,怎么记?请1~2名幼儿说说自己想怎么拼,怎么记。
三、幼儿分组操作活动。
1、第一、二、三组:海上的帆船。
教师:这个游戏的名字叫“海上的帆船”,请你选图形卡片在底纸上拼一拼,拼好以后在记录单上记下你是怎么拼的,然后把图形卡片放回去,再想想还可以怎么拼,还有没有别的拼法,请你再尝试拼一拼,拼好后再在记录单上记下你的拼法,记住拼一次要在活动单上记一次。
大班数学教案彩色轮船

大班数学教案:彩色轮船引言彩色轮船是一种教学游戏,旨在帮助大班学前儿童学习数学的基本概念和技能。
通过这个教案,孩子们将有机会探索并理解颜色、形状和数量之间的关系。
本教案以彩色轮船为主题,通过游戏和互动方式培养孩子的数学思维能力。
教学目标1.了解基本的颜色和形状2.掌握数字和数量概念3.能够通过游戏和练习提升数学思维能力教学步骤1.引入主题 - 通过展示一张彩色轮船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让学生自由表达关于彩色轮船的想法。
2.认识颜色 - 制作彩色轮船的颜色图表,让学生根据图表识别和命名不同的颜色。
–红色–蓝色–黄色–绿色–橙色–紫色3.认识形状 - 准备彩色轮船的形状图表,让学生识别和命名不同的形状。
–圆形–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椭圆形–心形4.数数颜色船 - 将彩色轮船切割成许多小片,让学生按颜色分类并数一数每种颜色的船。
–红色船有几个?–蓝色船有几个?–黄色船有几个?–…5.数数形状船 - 将彩色轮船切割成许多小片,让学生按形状分类并数一数每种形状的船。
–圆形船有几个?–正方形船有几个?–三角形船有几个?–…6.比较数量 - 将不同颜色和形状的船放在一起,让学生比较数量。
–红色船的数量比蓝色船多还是少?–圆形船的数量比长方形船多还是少?7.综合练习 - 给学生发放彩色轮船的图纸,让他们根据指示画出相应数量和颜色的船。
8.游戏时间 - 进行彩色轮船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之前所学的颜色、形状和数量概念。
总结通过彩色轮船的教学活动,大班学前儿童可以通过游戏和互动的方式学习基本的颜色、形状和数量概念。
这种趣味的教学方式能够激发孩子们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观察力。
希望本教案能够帮助您开展有趣而又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
大轮船教案幼儿园

大轮船教案幼儿园
一、教学目标
通过大轮船游戏的方式,让幼儿能够:
1.熟悉大轮船的外观特征和名词;
2.锻炼幼儿的观察能力和记忆力;
3.提高幼儿的沟通和协作能力;
4.完成基本的数学运算。
二、教学资源
1.大轮船游戏卡牌;
2.计数器;
3.计时器。
三、教学过程
1. 活动准备
准备好大轮船游戏卡牌及其他资源,将幼儿分成小组,并指定每个小组名字。
2. 游戏规则介绍
1.将大轮船游戏卡牌随机分给每组幼儿,卡牌背面朝上。
2.活动开始后,每个小组派出一名代表抽一张卡牌并翻开,代表需要用
手指指出对应的方位及配备设备,其他组员需要围绕代表进行描述及配合。
3.时间设置为五分钟,每猜对一个,计数器加一、计时器暂停。
4.时间到了后,得到的计数进行累加,分高的小组胜出!
3. 活动总结
1.教师引导幼儿对游戏中出现的大轮船相关的名词和概念进行总结。
2.教师带领幼儿对游戏中的问题进行讨论。
3.教师对幼儿的表现进行点评,总结本次活动的收获。
四、教学评估
通过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以及讨论的问题,对于幼儿对于大轮船相关的名词和概念理解程度以及沟通协作能力进行评估。
五、教学延伸
1.引导幼儿在游戏后自由绘制自己心中的大轮船,并口述自己的作品。
2.在幼儿园环境中设置大小轮船玩具,让幼儿能够在游戏中实现更加真实的交互。
六、教学注意事项
1.游戏过程中注意小组之间的协作和积极性。
2.监控和引导幼儿的思考过程,并对表现较好的幼儿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大海里的轮船
活动目标
1、学习5的加法,并复习巩固5以内各数的加法运算。
2、能根据指定的算式,画出三幅图表示算式的意义。
3、知道要爱护自己的操作用书,保护画面的整洁。
活动准备
1、趣味练习
2、幼儿用书,幼儿人手一支笔。
3、操作材料(看算式画图)
活动过程
一、轮船开来了。
1、出示轮船开来了的三幅图,请幼儿先说出图意,然后再用一道算式2+3=5表示这件事。
2、启发幼儿思考:2+3=5这道算式,除了表示轮船开来了这件事,还能表示什么事?
鼓励幼儿迁移生活经验,讲述多种能用这道算式表示的事件。
3、鼓励个别幼儿将自己想出的内容画下来。
师幼共同讲述、检查幼儿绘画内容是否能用2+3=5表示。
二、操作活动。
1、看图列加法算式。
引导幼儿打开观察幼儿用书,观察图片的变化,并列出相应的加法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