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用》导学案
第9课时 学数学 用数学(二) 人教版 一年级下数学 导学案(PDF版)

否达标)
课堂小结(不超过两 分钟,可由学生进行 小结)
通过今天这节课我学会了 。
我的心情
。
板书设计:
学数学 用数学
13-6=7(人)
14-6=8(人)
课后反思:
口答:另一组有 7 人。
口答:藏起来 8 人。
9+7=
13-7= 11-6= 15-7=
14-8=
15-9= 12-5= 11-3=
12-4=
14-6= 17-9=
4+8=
3、展(师巡视发现 问题、或组内、全班 展示)
思维训练。 说说解决下面这些问题要用到的已知条件是哪几个?没有用到的
有哪个?再解答。
○1.
○2
2、看看上面各题解答是否正确。
4、练(以固学案出 练习四第 1、4、9 题用数学。 示,检查学生学习是
课本第 22 页练习五第 1~4 题。
课型
巩固课
教学准备
插图
导学流程
1、导(导课题、目 师:我们大家一起来用上节课学过的数学知识解决一些数学问题。 标)
2、学(出示预学案, 基本练习。 学生自学或合作学
习)
2、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11-2=
8+6= 16-8= 13-4=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导学案
学校
班级
一( )班
参备人
主备人 审核人
课题 学习目标
学数学 用数学
课时—总课时
14-9
1、进一步懂得从从数学的角度选择合适的条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巩固解答问题的一般方法和解题步骤。
3、初步体会数学和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重难点
能够独立解答简单的实际问题。
课前预习
部编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全套)

部编⼈教版⼩学⼀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全套)⼀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教学计划⼀、班级情况分析:我班现有学⽣42⼈,学⽣在经过了⼀个学期的数学学习后,具有⼀定的观察、⽐较和有序思考的能⼒;积累了⼀些较浅显的⽣活经验,具有⼀定的交流合作意识和较好的学习习惯。
⼤部分学⽣在基本知识、技能⽅⾯基本上已经达到学习的⽬标,对学习数学有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习活动中去。
本学期将继续抓好基础知识,引导学⽣思维的乐趣、获得成功的体验。
⼆、培优转差计划为了顺利完成本学年的教学任务,提⾼本学期的教育教学质量,根据我班⼀年级学⽣的实际情况,围绕教学⽬标,除了认真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定期评定学⽣成绩、优质完成每⼀节课的教学外,应采取课内外培优措施,制定培优计划,以⾼度的责任⼼投⼊到紧张的教学及培优补差⼯作中,⼒争取得好成绩。
(⼀)⼯作⽬标1、加强对培优补差⼯作的常规管理和检查。
2、通过培优补差,使学⽣能充分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
3、认真做好学⽣的辅导⼯作,每周⾄少1次的辅导,辅导要有针对性和可⾏性。
(⼆)具体内容1、补差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年级下册。
2、培优内容:思维能⼒⽅⾯的训练。
(三)培优补差对象和形式优等⽣名单:王国双刘寰宇航杨⽣培罗秋悦邓锡珑罗哲熙后进⽣名单:刘雅佩罗均鸿邵伦源杨家豪陈万乾张元丽张顺⽥甜左孙财⽥珊珊形式:1、利⽤课堂时间辅导。
2、利⽤学校课时间补习。
3、⽼师、家长相配合复习。
(四)具体措施1、利⽤课堂时间相机辅导在课堂上多提问他们,对优等⽣,多提问⼀些有针对性、启发性的问题;对后进⽣多提问⼀些基础知识,促使他们不断进步。
当后进⽣作业出现较多错误时,教师要当⾯批改,指出错误,耐⼼指导。
当少数后进⽣因基础差⽽难以跟班听课时,我们应采取系统辅导的⽅法,以新带旧,以旧促新,帮助后进⽣弥补知识上的缺陷,发展他们的智⼒,增强他们学好数学的信⼼。
另外,在课堂上对后进⽣多提问,发现他们的优点和成绩就及时表扬,以此来提⾼他们的学习成绩2、利⽤午间时间课外辅导在限定的课堂教学时间内,是很难满⾜和适应不同学⽣的需要的。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2.9《用数学》教案3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2.9《用数学》教案3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日常生活中简单的数学问题,掌握用数学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坚持实践、认真学习数学的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理解用数学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难点: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引入话题:请同学们讲述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数学问题,并思考如何用数学方法解决。
2. 概念讲解(10分钟)•通过实际例子引导学生理解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购物时找零、排队等。
3. 分组活动(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在组内讨论如何用数学解决一个具体的日常生活问题,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4. 整合讨论(10分钟)•每组派代表汇报他们的解决方案,其他组可以提出改进建议或对方的方法。
5. 拓展练习(15分钟)•发放作业册中的相关练习题,让学生练习更多类似的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四、板书设计•用数学解决问题–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实际例子分析–小组讨论与分享五、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如何用数学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希望同学们能够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数学能力。
六、作业布置•完成作业册中相关练习题,独立思考如何用数学解决更多实际问题。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提高了学生对数学应用的认识和掌握。
在未来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拓展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引导他们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以上就是本次课程《用数学》的教学计划,希望能对学生的数学学习有所帮助!。
(完整版)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导学案(全册)

右面的小动物把它圈起来。(2)左面的小动物是谁?请你用“○”个小动)的左面一共有(是谁?请你用“□”把它圈起来。
) 6、汇报交流。(小组交流三、当堂训练。(一)必做题。题) (完成教材做一做第11.听口令摆一摆。2题。2.完成做一做第)选做题。(二你会填吗?)面。(1)太阳在树的( 1.
面。(2)小鸟在小鸡的( )
面。)(3)小鸡在小鸟的(
太阳在小鸡的(4)( )面。
( )个人。2. (1)小明的前面有( )个人,后面有))(2)最前面是(,最后面是(。(3)5个同学圈起来。把小东前面的四、课堂小结
学法指导
观察、引导、当堂训练。
学具准备
实物
教学流程
一.课前导习。游戏:(1)用手比出上、下、前、后。
(2)用手比比相反的口令。
二.课堂研习。
1、订正完成课前准备。
2、引导学生完成自觉要求:
(1)请小朋友看课本第1页,看课本主题图。
(2)说一说图上有什么?
(3)卡车在谁的上面?火车在谁的上面?
(4)小朋友根据图再说一说,问一问,谁在谁的上面?谁在谁的下面?
3、汇报交流
4、游戏活动,体验左右
听口令做动作:
摸摸你的左耳,摸摸你的右耳
拍拍你的左肩,拍拍你的右肩
教师复备(学生生成)
--
-
抬抬你的左腿,抬抬你的右腿5、体会左右相对性师和生面对面站着,师举起右手,让学生说一说举的是哪只手。三、当堂训练。
1、必做题。题。做一做第完成教材P42(1)按顺序数一数(2)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2.9《用数学》教案3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2.9《用数学》教案3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2.9《用数学》》这一节主要讲述了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数学解决问题。
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加减法的实际意义,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材中提供了丰富的实例,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掌握加减法的运算方法。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加减法的运算方法,但对实际生活中数学的应用还不够熟练。
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加减法的理解,提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理解加减法的实际意义。
2.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理解加减法的实际意义。
2.难点: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互动教学法和小组合作法。
通过创设实际情境,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掌握加减法的运算方法。
同时,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合作,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课件、实物、计数器等。
2.教学场地:教室。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简单的实例,如“小明的苹果和橙子一共多少个?”引导学生思考,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用数学。
2.呈现(10分钟)展示教材中的实例,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如何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如“妈妈买了3个苹果,又买了2个苹果,一共有多少个苹果?”引导学生列出算式,并进行计算。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实际的操作练习。
如每组有5个玩具,又来了3个玩具,一共有多少个玩具?让学生列出算式,并进行计算。
4.巩固(10分钟)通过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本节课所学的内容。
如“小猫有4条腿,小鸟有2条腿,一共有多少条腿?”让学生列出算式,并进行计算。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思考,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加减法。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9课时 学数学 用数学(二) 导学案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导学案
学校班级一()班主备人
参备人审核人
课题学数学用数学课时—总课时14-9
学习目标1、进一步懂得从从数学的角度选择合适的条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巩固解答问题的一般方法和解题步骤。
3、初步体会数学和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重难点能够独立解答简单的实际问题。
课前预习课本第22页练习五第1~4题。
课型巩固课教学准备插图
导学流程
导学步骤具体内容复备栏1、导(导课题、目
标)
师:我们大家一起来用上节课学过的数学知识解决一些数学问题。
2、学(出示预学案,
学生自学或合作学
习)
基本练习。
2、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11-2= 8+6= 16-8= 13-4=
9+7= 13-7= 11-6= 15-7=
14-8= 15-9= 12-5= 11-3=
12-4= 14-6= 17-9= 4+8=
3、展(师巡视发现问题、或组内、全班展示)思维训练。
说说解决下面这些问题要用到的已知条件是哪几个?没有用到的有哪个?再解答。
○1.
○2
2、看看上面各题解答是否正确。
4、练(以固学案出
示,检查学生学习是
否达标)
练习四第1、4、9题用数学。
课堂小结(不超过两分钟,可由学生进行小结)通过今天这节课我学会了。
我的心情。
板书设计:
学数学用数学
13-6=7(人)14-6=8(人)
口答:另一组有7人。
口答:藏起来8人。
课后反思:。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导学案(表格式).doc

【你的支持是我努力的动力,谢谢!】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学案第一单元导学案第一课时认识图形(一)年级一年级认识图形(二)(1)教学内容:2-3页例1 做一做教学目标1. 直观认识平面图形的特征。
2.了解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
3.积累观察、比较、操作的活动经验,渗透分类的数学思想。
教学重点:1、认识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圆。
2. 认识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点。
教学难点:能在直观认识的基础上,感知图形间的关系,准确认识图形。
教具准备:图形卡纸、实物、学具等板书设计长方形:对边相等 4个角都是直直的平面的正方形: 4边相等 4个角都是直直的不断开的圆:没有角即封闭的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角平行四边形:对边相等教学环节教师教学行为学生学习行为反思与评价环节一、复习,探究新知环节一、1.小朋友们还记得这些图形朋友吗?(长方体正方体球圆柱)2.你能把这些图形平平的面画下来吗?3.你们画下的图形有什么特点?环节一、1、指名说一说图形的名字2、学生在纸上画一画3、学生小组讨论并且环节二、巩固发展:环节三、提高练习环节四、总结长方形:对边相等 4个角都是直直的平面的正方形: 4边相等 4个角都是直直的不断开的圆:没有角即封闭的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角平行四边形:对边相等环节二、1.说一说,你身边哪些物体的面是你学过的图形?2.用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画一画自己喜欢的图形?3.练习一第1题请小朋友涂一涂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知道各涂什么颜色吗?4.用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拼一拼图形。
5.第二题:把各种图形的序号填在()里。
6、第3题:数一数有几个平行四边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环节三、取长方形纸一张,对折再对折取正方形纸一张,对折再对折取正方形纸一张,对角折再对角折观察结果环节四、今天你们学到了什么?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平行四边形各有什么特点?你有什么想问的?小组小结最后派代表全班交流环节二、结合实际生活说一说小组内评一评,各小组展示作品。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2.9《用数学》教案1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2.9《用数学》教案1
##一、教学目标 1. 让学生掌握2以内的数的排序。
2. 培养学生观察、归纳和总结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 重点:掌握2以内的数的排序。
- 难点:观察、归纳和总结的能力。
##三、教学准备 1. 一份2.9《用数学》教材 2. 教具:点读笔、数字卡片、贝壳等 3. 教学PPT准备
##四、教学过程 ### 1. 热身老师用数字卡片展示1、2两个数让学生辨认,引导学生数数,数完后提问:1和2哪个更大?
2. 导入新知识
1.引导学生,在教材上找到第9页。
用点读笔指导学生听录音,模仿
读课文。
2.与学生一起分析课文内容,找出其中涉及到的数字。
3.让学生观察图片,看清每个物品上的数字。
3. 操练
1.让学生将教材中物品按照数量排序,老师可提供点拨。
2.组织学生两人一组,角色扮演,模拟买菜情景,训练学生自然数的应
用。
4. 拓展
1.让学生在教室内找到两种物品,分别写上数字1和2,组织学生根据
数的大小站在对应的物品旁边。
2.张贴数字1和2的数字卡片,让学生观察周围环境中有关数量的事
物,并数量写数字牌对应的物品下面。
##五、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2以内的数的排序,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帮助同学更好地掌握这个知识点。
##六、布置作业 1. 完成课堂练习册上的相应练习。
2. 观察家庭中的用品,用数字卡片标记1和2分别代表的事物,形成一个小数学角。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希望同学们积极参与,认真完成作业,掌握好这次课的内容。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全套)

作等)将信息和问题表示出来。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说明解决 问题的方法。最后组织学生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
5、练(以固学案出示, 1、先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再填空
检查学生学习是否达
标)
13-9=
12 - 9=
10
10
2、小白兔有 15 个萝卜,送给小黑来自 9 个,还剩几个萝卜?
课堂小结(不超过两分 钟,可由学生进行小 结) 板书设计:
我们一共收了 16 个胡萝卜,分给你 9 个,你还剩几个? 今天我一共要编 14 个,已经编好了 9 个,还要编几个? 你能列出算式并解答出来吗?
5、我是小小智多星:我们一共有 10 个男生,老师让相邻两个 男生之间站一个女生,一共可以站进多少个女生?
3、展(师巡视发现问 学生完成练习后,进行组内展示,并要说出计算过程。
你知道这些图形留在纸上是什么样子的吗?试着画出来吧!
2、 说一说下面图形的名称。
(
)(
)(
)
( )(
)
二、 合作探究
1、小组合作,试着说出下面图形的特征。
特征:( )条边,每条边都( )。
特征:( )条边,相对着的两条边( )。 特征: 特征: 特征:
3、展(师巡视发现问 1、展示学生用不同的物体画出的平面图形。 1
(2)如果用两个不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或长方形等,还能这样 拼吗?
(3)你能用手中的三角形和长方形等各种平面图形发挥想 象,自主拼图吗?
二、七巧板
(1)出示七巧板,你能说出它有哪些图形吗?(它由 5 个三 角形、1 个正方形和 1 个平行四边形组成的)
(2)用七巧板上的图形拼三角形,可以怎样拼呢?
(3)你还能用七巧板拼出各种图案吗?(比如动物,人物等)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7课时 用数学导学案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导学案灵师不挂怀,冒涉道转延。
——韩愈《送灵师》
汪村学校钱少华
【素材积累】
1、冬天是纯洁的。
冬天一来,世界变得雪白一片,白得毫无瑕疵,白雪松软软地铺摘大地上,好似为大地铺上了一层银色的地毯。
松树上压着厚厚的白雪,宛如慈爱的妈妈温柔地抱着自己的孩子。
白雪下的松枝还露出一点绿色,为这白茫茫的世界增添了一点不一样的色彩。
2、张家界的山真美啊!影影绰绰的群山像是一个睡意未醒的仙女,披着蝉翼般的薄纱,脉脉含情,凝眸不语,摘一座碧如翡翠的山上,还点缀着几朵淡紫、金黄、艳红、清兰的小花儿,把这山装扮得婀娜多姿。
这时,这山好似一位恬静羞涩的少女,随手扯过一片白云当纱巾,遮住了她那美丽的脸庞。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4课时《用数学》教案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4课时《用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加法”的基本概念;2.学习使用加号“+”表示加法运算;3.能够进行简单的加法运算;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点1.认识加号“+”;2.进行简单的加法运算。
三、教学难点1.初步理解数学符号“+”;2.进行两位数的加法运算。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材《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2.教师备好黑板、彩色粉笔等教具;3.学生准备铅笔、橡皮等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让学生回顾前几课学过的内容,复习加号“+”的使用方法;•引入本节课的新知识点——进行简单的加法运算。
2. 学习新知识1.教师用黑板示范如何进行简单的加法运算,例如:2+3=5;2.让学生跟读题目,学生自己动手写出计算结果;3.学生之间互相交流讨论,帮助理解加法运算的过程。
3. 巩固练习1.让学生进行课本上的练习题,加深对加法运算的理解;2.鼓励学生互相合作,共同解决问题;3.教师在一旁指导和纠错。
4. 拓展知识1.提出一些拓展问题,鼓励学生思考解决;2.对于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尝试进行两位数的加法运算;3.引导学生探索更多有趣的加法问题。
六、课堂总结•教师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回顾;•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肯定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努力。
七、布置作业•布置课后作业,巩固加法运算的理解;•鼓励家长配合,督促学生完成作业。
八、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总结;•总结学生掌握程度,为下节课的教学做准备。
以上即为本节课《用数学》的教案内容,希望能够对教学工作有所帮助,谢谢!。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2.9《用数学》教案2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2.9《用数学》教案2一、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能够听懂、认读并书写数词2、9,掌握用数学描述日常生活中的事物。
2.情感态度: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意识。
3.学习策略:培养学生用逻辑和思维解决问题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认读数词2、9,用数学描述日常生活中的事物。
•难点:将生活中的事物用数学进行描述。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实物,让学生用数学语言描述实物的数量,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学习新知(15分钟)•本节课学习数词2、9的认读和书写,进行趣味性学习。
•给出几个生活场景,让学生用数学语言描述其中的数量关系。
3. 操作练习(20分钟)•让学生在练习本节课学习内容的同时,结合生活场景进行操作练习。
•教师在一对一指导学生的同时,及时纠正错误,引导学生正确进行数学描述。
4. 拓展应用(10分钟)•给出更复杂的生活场景,让学生进行思考和解答,拓展应用能力。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解题思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5. 课堂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做小结,强调数词2、9的认读和书写,以及用数学描述事物的能力。
四、作业布置•布置作业:完成《用数学》相关练习册练习题。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并用数学语言描述周围的事物。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生活化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学会用数学语言描述日常生活中的事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对于数词2、9的认读和书写还存在困难,需要加强练习和巩固。
下节课将继续通过生活化教学,加深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9课时 学数学 用数学(二)》导学案

学校班级一()班主备人参备人审核人课题学数学用数学课时—总课时14-9学习目标1、进一步懂得从从数学的角度选择合适的条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巩固解答问题的一般方法和解题步骤。
3、初步体会数学和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重难点能够独立解答简单的实际问题。
课前预习课本第22页练习五第1~4题。
课型巩固课教学准备插图导学流程导学步骤具体内容复备栏1、导(导课题、目标)师:我们大家一起来用上节课学过的数学知识解决一些数学问题。
2、学(出示预学案,学生自学或合作学习)基本练习。
2、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11-2= 8+6= 16-8= 13-4=9+7= 13-7= 11-6= 15-7=14-8= 15-9= 12-5= 11-3=12-4= 14-6= 17-9= 4+8=3、展(师巡视发现问题、或组内、全班展示)思维训练。
说说解决下面这些问题要用到的已知条件是哪几个?没有用到的有哪个?再解答。
○1.○22、看看上面各题解答是否正确。
4、练(以固学案出示,检查学生学习是否达标)练习四第1、4、9题用数学。
课堂小结(不超过两分钟,可由学生进行小结)通过今天这节课我学会了。
我的心情。
板书设计:学数学用数学13-6=7(人)14-6=8(人)口答:另一组有7人。
口答:藏起来8人。
课后反思:四则运算1.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
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3.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4.算式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括号里面的算式计算顺序遵循以上的计算顺序。
5.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为四则运算。
6.先乘除,后加减,有括号,提前算关于“0”的运算1.“0”不能做除数;字母表示:a÷0错误2.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字母表示:a+0= a3.一个数减去0还得原数;字母表示:a-0= a4.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字母表示:a-a = 05.一个数和0相乘,仍得0;字母表示:a×0= 06.0除以任何非0的数,还得0;字母表示:0÷a(a≠0)= 07.0÷0得不到固定的商;5÷0得不到商.。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9课时 学数学 用数学(二)导学案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导学案玉壶存冰心,朱笔写师魂。
——冰心《冰心》东山学校李媚清2、学(出示预学案,学生自学或合作学习)基本练习。
2、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11-2= 8+6= 16-8= 13-4=9+7= 13-7= 11-6= 15-7=14-8= 15-9= 12-5= 11-3=12-4= 14-6= 17-9= 4+8=3、展(师巡视发现问题、或组内、全班展示)思维训练。
说说解决下面这些问题要用到的已知条件是哪几个?没有用到的有哪个?再解答。
○1.○22、看看上面各题解答是否正确。
4、练(以固学案出示,检查学生学习是否达标)练习四第1、4、9题用数学。
课堂小结(不超过两分钟,可由学生进行小结)通过今天这节课我学会了。
我的心情。
板书设计:学数学用数学13-6=7(人) 14-6=8(人)口答:另一组有7人。
口答:藏起来8人。
课后反思:【素材积累】1、人生只有创造才能前进;只有适应才能生存。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我不知道将来会去何处但我知道我已经摘路上。
思想如钻子,必须中摘一点钻下去才有力量。
失败也是我需要的,它和成功对我一样有价值。
2、为了做有效的生命潜能管理,从消极变为积极,你必须了解人生的最终目的。
你到底想要什么?一生中哪些对你而言是最重要的?什么是你一生当中最想完成的事?或许,你从来没有认真思量过生命潜能管理旧是以有系统的方法管理自我及周边资源,达成。
一年级下册数学第9课时 学数学 用数学(二)导学案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导学案
学校班级一()班主备人
参备人审核人
课题学数学用数学课时—总课时14-9
学习目标1、进一步懂得从从数学的角度选择合适的条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巩固解答问题的一般方法和解题步骤。
3、初步体会数学和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重难点能够独立解答简单的实际问题。
课前预习课本第22页练习五第1~4题。
课型巩固课教学准备插图
导学流程
导学步骤具体内容复备栏1、导(导课题、目
标)
师:我们大家一起来用上节课学过的数学知识解决一些数学问题。
2、学(出示预学案,
学生自学或合作学
习)
基本练习。
2、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11-2= 8+6= 16-8= 13-4=
9+7= 13-7= 11-6= 15-7=
14-8= 15-9= 12-5= 11-3=
12-4= 14-6= 17-9= 4+8=
3、展(师巡视发现问题、或组内、全班展示)思维训练。
说说解决下面这些问题要用到的已知条件是哪几个?没有用到的有哪个?再解答。
○1.
○2
2、看看上面各题解答是否正确。
4、练(以固学案出
示,检查学生学习是
否达标)
练习四第1、4、9题用数学。
课堂小结(不超过两
分钟,可由学生进行
小结)
通过今天这节课我学会了。
我的心情。
板书设计:
学数学用数学
13-6=7(人)14-6=8(人)
口答:另一组有7人。
口答:藏起来8人。
课后反思:。
《学数学 用数学(二)》导学案 (推荐)2022年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导学案学校班级一()班主备人参备人审核人课题学数学用数学课时—总课时14-9学习目标1、进一步懂得从从数学的角度选择合适的条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巩固解答问题的一般方法和解题步骤。
3、初步体会数学和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重难点能够独立解答简单的实际问题。
课前预习课本第22页练习五第1~4题。
课型巩固课教学准备插图导学流程导学步骤具体内容复备栏1、导(导课题、目标)师:我们大家一起来用上节课学过的数学知识解决一些数学问题。
2、学(出示预学案,学生自学或合作学习)基本练习。
2、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11-2= 8+6= 16-8= 13-4=9+7= 13-7= 11-6= 15-7=14-8= 15-9= 12-5= 11-3=12-4= 14-6= 17-9= 4+8=3、展(师巡视发现问题、或组内、全班展示)思维训练。
说说解决下面这些问题要用到的已知条件是哪几个?没有用到的有哪个?再解答。
○1.○22、看看上面各题解答是否正确。
4、练(以固学案出示,检查学生学习是否达标)练习四第1、4、9题用数学。
课堂小结(不超过两分钟,可由学生进行小结)通过今天这节课我学会了。
我的心情。
板书设计:学数学用数学13-6=7(人)14-6=8(人)口答:另一组有7人。
口答:藏起来8人。
课后反思:本资源的设计初衷,是为全体学生的共同提高。
作为教师要充分保护好孩子的自信心,只有孩子们有了自信,才有可能持续保持对某些事物的兴趣和热情。
“失败是成功之母”应该改为“成功是成功之母”,特别是在孩子刚开始对某些事物倾注热情和精力的时候,对他们自信心的保护至关重要。
所以强烈建议平时的测验应在学目标范围内尽可能的简单,最大限度的保持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正所谓“大道至简”,在保证教学目标实现的情况下,教师的课堂要设计的简便扼要,要把较难的、复杂的问题、深刻的问题讲的轻松自然,诙谐幽默,像涓涓细流,于无声中浸润学生的思维。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第9课时学数学用数学(二)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导学案
学校班级一()班主备人
参备人审核人
课题学数学用数学课时—总课时14-9
学习目标1、进一步懂得从从数学的角度选择合适的条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巩固解答问题的一般方法和解题步骤。
3、初步体会数学和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重难点能够独立解答简单的实际问题。
课前预习课本第22页练习五第1~4题。
课型巩固课教学准备插图
导学流程
导学步骤具体内容复备栏1、导(导课题、目
标)
师:我们大家一起来用上节课学过的数学知识解决一些数学问题。
2、学(出示预学案,
学生自学或合作学
习)
基本练习。
2、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11-2= 8+6= 16-8= 13-4=
9+7= 13-7= 11-6= 15-7=
14-8= 15-9= 12-5= 11-3=
12-4= 14-6= 17-9= 4+8=
3、展(师巡视发现问题、或组内、全班展示)思维训练。
说说解决下面这些问题要用到的已知条件是哪几个?没有用到的有哪个?再解答。
○1.
○2
2、看看上面各题解答是否正确。
4、练(以固学案出
示,检查学生学习是
否达标)
练习四第1、4、9题用数学。
课堂小结(不超过两
分钟,可由学生进行
小结)
通过今天这节课我学会了。
我的心情。
板书设计:
学数学用数学
13-6=7(人)14-6=8(人)
口答:另一组有7人。
口答:藏起来8人。
课后反思:。
最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用数学》精品导学案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导学案
课后反思:
人生格言:
我们要知道别人能做到的事,只要自己有恒心,坚持努力,就没有什么事是做不到的。
在我们心里必须懂得:
1.自尊不是轻人,自信不是自满,独立不是孤立。
2.人生想学习一点东西,就应该先学会谦逊。
3.没有伞的孩子必须努力奔跑。
4.你不勇敢,没人替你坚强。
5.好学而不勤问非真好学者。
6.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
7.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一艺之成,当尽毕生之力。
8.不要嘲笑铁树。
为了开一次花,它付出了比别的树种更长久的努力。
9.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我们应当永远记住这个真理。
10.读书不知要领,劳而无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校
班级
一年级
上课时间
主备人
参备人
审核人
科目
数学
课题
用数学
课时
7-9
学习
目标
1.我会用分一分、圈一圈、画一画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我还会用数的组成的方法解决问题。
重难点
学会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并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的能力。
课前
预习
算一算数学书跟语文书的总价格。
4、讲
如果是每10个为一组,用()的方法最快。如果不是每10个为一组,用()方法更方便。
5、练
第46页做一做
课堂小结
说一说这节课学会了哪些新知识?
板书设计:用数学
课后反思:
课型
新授课
教学准备
课件
导学流程
导学步骤
复备栏
1、导
复习导入:
1、58里面有()个十和()个一。
2、72里面有()个十和()个一。
2、学
1、一共2、自己动手圈一圈。
1、如果5个穿一串,这些珠子能穿几串呢?
3、展
1、小组内先交流自学内容。
2、小组间互相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