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 记叙文写作专题(一) 记叙文的六要素 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修辞手法和记叙文六要素

修辞手法和记叙文六要素

修辞手法和记叙文六要素
记叙文的修辞手法主要包括比喻、夸张、反问、排比、假设等。

这些修辞手法能够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使读者能够更加生动、形象地感受到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和意图。

例如,比喻是通过把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的相似点用一事物来喻另一事物,从而达到增强表达效果的目的;而夸张则是通过放大事物的特点或效果,以引起读者的注意和兴趣。

记叙文的六要素一般指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这六个要素是构成记叙文的基本框架,缺一不可。

时间要素要求明确写出年月日时,以便读者了解事件发生的具体时间;地点要素则需要描述环境和发生事情的具体位置,让读者清楚事件发生的背景;人物要素涉及到故事中的人物,包括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他们的行为和特点对整个故事的发展至关重要;起因要素解释了事情发生的缘由,为故事的发展奠定基础;经过要素详细叙述了事件的发展过程,是故事的核心部分;结果要素则总结了事件的最终状态,展示了故事的结局。

记叙文专题知识整理(一)

记叙文专题知识整理(一)

《统编教材配套名著编写组》本周专题:记叙文阅读知识概括1.什么是记叙文?记叙文的六要素是什么?(1)记叙文是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文体。

(2)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

2.记叙文可以分为几大类?记叙文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广义的记叙文,包括记叙性的文学作品,如散文、小说等。

狭义的记叙文是指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对社会生活中的人、事、景、物的情态变化和发展进行叙述和描写的一类文章。

(1)写人记叙文:通过描写人物的外貌、行动、心理、语言和人物所处的特定环境来刻画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反映作品的主题。

(2)叙事记叙文:以叙述事件为主,着重写事件的发生、发展、经过和结局,通过事件表现作品的主题。

(3)写景记叙文:通过写景,寄托感情,表现主题。

(4)状物记叙文:以描写物为主,通过写物抒发感情,寄托志向。

3.记叙文的记叙顺序有哪些?(1)顺叙:按照事件发展的先后顺序来写。

使叙事有始有终,条理清晰,脉络清晰。

(2)倒叙:先写事件的结果,或把事件发展过程中最突出的片《统编教材配套名著编写组》《统编教材配套名著编写组》段提到前面来写,然后再交代前面发生的事情。

这样叙事,可以造成悬念,吸引读者,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3)插叙:由于表达方式、情节上的需要,暂时中断对主线的叙述,而插入有关的事情或片段,然后再继续写主线。

这样记叙可以对情节起到补充作用,丰富形象,突出中心。

(4)补叙:叙事结束时,补充交代与主要情节相关的内容。

有利于读者更全面地了解人物或事件;使人物形象更丰富,中心突出。

(5)分叙:分叙是指叙述两件或两件以上的同一时间内不同地点发生的事情。

分叙的作用是把头绪纷繁、错综复杂的事情,写得眉目清楚,有条不紊。

4.记叙文中的记叙人称及其作用是什么?(1)第一人称:便于抒情,真切自然,能直接表达或者渗透作者的主观意识;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和感染力。

写作基础-记叙文的六要素

写作基础-记叙文的六要素

写作基础-记叙文的六要素写作基础-记叙文的六要素记叙文是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以写人物的经历和事物发展变化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形式。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写作基础-记叙文的六要素,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写作基础-记叙文的六要素1有人认为此提法不妥,一般的记叙文中经常出现时间模糊、地点不明甚至不交代的情况。

其实此处的“要素”是写记叙文时必备的,孩子从小写习作必须交代清楚六要素,至于现在文学的模糊性,是一个时代的产物,可是这些基本的文体知识还是需要严格掌握的。

还有一种说法是记叙文三要素为环境,人物,主要内容下面小编就给大家整理了详细记叙文六要素。

欢迎大家阅读!作用:第一要素是时间,年,月,日,时写清楚。

第二要素是地点,要写环境和发生事情的地点。

第三要素是人物,写事情里的人物。

第四要素是起因,为何发生这件事。

第五要素是经过,来龙去脉写清楚;第六要素是结果,交代好结局。

大家千万要记住,文章要具体,主题才突出。

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补叙,分叙。

表达方式:叙述,描写,议论,说明,抒情。

人物描写:肖像,语言,神态,动作和心理描写。

环境描写: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描写。

记叙文的写法:1:时间2:地点3:人物4:事件与事件背景5:反映的道理(主题)6:自己在这个事件中的顿悟,体会,感想。

这些都同样重要,如果少了其中任意一点,就不是记叙文了。

常用修辞:比喻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的、浅显、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即打比方。

作用:能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用浅显常见的事物对深奥生疏事物解说、帮助人深入理解。

比喻的三种类型:明喻、暗喻和借喻。

明喻甲像乙出现像、似的、好像、如、宛如、好比、犹如如:那小姑娘好像一朵花一样暗喻甲是乙出现是、成为如:那又浓又翠的景色,简直就是一幅青山绿水画借喻甲代乙不出现无知:地上射起无数的箭头,房顶上落下万千条瀑布。

拟人把物当做人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

年初中语文知识点整理记叙文文体知识素材新人教

年初中语文知识点整理记叙文文体知识素材新人教

记叙文文体知识1. 记叙文的特点记叙文是一种以叙述和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以写人、记事、状物、绘景为主要内容的文体。

2. 记叙文的分类根据描述的内容,可以分为写人的、叙事的、写景的和状物的记叙文。

它们都具有记叙文的共性,但在构思、立意、布局谋篇,遣词造句上往往又有相应的各自特点。

写人类记叙文:通过描述人的外貌、行动、语言、心理,通过特定的环境描写刻画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反映生活,表现文章主题。

叙事类记叙文:通过叙述事件,写出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来表现主题。

写景类记叙文:通过描绘景物,寄托作者的思想感情。

状物类记叙文:通过写物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3. 记叙文的六要素记叙文的六要素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掌握记叙文的要素,可以较好地把握全文,分析和理解文中的主题思想,更好地把握其结构层次。

4. 记叙的顺序阅读记叙文,要了解作者的写作思路,就要明确写作的顺序。

常见的记叙顺序有顺叙、倒叙和插叙。

(1)顺叙:按照事件发生、发展和结局的顺序来写,也就是叙述的顺序与事件发生、发展的顺序是一致的。

(2)倒叙:先写结局,然后再叙述事情的发生、发展;或者先写后来的情况,再叙述产生这种情况的经过。

(3)插叙:在记叙的过程中,有时要插入在时间地点上不一致的情节,然后再按照原来的事情接叙,这插入的有关部分叫插叙。

5. 记叙文的线索记叙文的线索是指自始至终贯穿全文的一条主线,由于题材的多样性和作者思路上的差异,致使文章线索呈现出多种形式。

有的以时空转移为线索;有的以人物活动、时间、发展、景物变化为线索;有的以一人、一事、一物的线索把全篇各部分内容紧紧联结起来。

有的记叙文存在着两条或两条以上的线索。

6. 记叙的人称记叙文的人称有三种:第一人称(我,我们),以当事人的口吻和身份叙述,写起来亲切自然。

而有的文章中运用了第二人称代词(你,你们),一般多是出现在用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的叙述里,实际上仍然是站在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的角度写的。

第一讲 记叙文六要素(七-八年级阅读)

第一讲 记叙文六要素(七-八年级阅读)

第一讲记叙文六要素阅读指导记叙文是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的文章。

记叙文六要素是指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阅读记叙文,可以从记叙文的六要素着手,使读者对故事发生的时间、人物的身份、事件的过程和结果一目了然,更能够准确把握文章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很多时候,文章没有对六要素逐一交代,这主要根据文章的需要而有所侧重,记叙文的重点在于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它们是构成记叙文内容的主要因素,也是读者最感兴趣的,应该写详细,写生动。

常考题型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情节。

答题提示:提炼出“某某干什么”或“某某怎么样”的形式,再补充需要强调的时间、地点、结果即可。

2.文中共写了哪几件事,请依次加以概括。

答题提示:文中没有记述某一完整事件,而是通过多件小事或事情的片断来表现主旨。

这一类文章就不必对每件小事都交代时间、地点、起因,只需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每件小事。

实战演练一只空瓶子的温暖魏得强①星期天,一家人购物回到小区,女儿把空的纯净水瓶子顺手放到了垃圾箱旁。

13岁的女儿是进步了,以前她可是随手乱扔。

但我没有表扬她,我想,这反倒是一个很好的教育机会.②我不动声色,走过去把空瓶子又捡了起来,随手放进了我的手提袋里。

这是我的习惯,我不会把它们扔掉的,我家里不缺几个瓶子的钱,但瓶子问题折射出来的是一个人的素养。

今天,我更是要做给女儿看的。

③我知道女儿会不屑一顾,还会说我老土。

如今的孩子,把面子看得很重要,穿名牌,吃肯德基,而且还比着谁会浪费。

不过我会用事实告诉她,即使像有钱的比尔·盖茨,在生活中也是反对浪费的。

④果然,女儿看到了我的举动很吃惊,她竟然要把瓶子从我手提袋中拿出来重新扔掉。

看女儿进入我设的圈套,我这才谆谆地教导她:“孩子,不是老爸吝啬,一只瓶子一毛钱,不值什么,但这也是钱,节俭是从一个空瓶子开始的。

⑤我等待着女儿的惭愧,或者向我道歉,或者默默地从我身边走开。

语文:记叙文的六要素

语文:记叙文的六要素


那是费城七月里一个闷热的日子,虽然时隔五十七年,
可那种闷热我至今还能感觉得到。

答:时间是五十七年前七月里一个闷热的日子。(要
从大范围答到小范围。五十七年七月是具体时间,一个闷
热的日子就是大体交代了。)
2.地点: 即事情发生的地方。 地点包括事件发生的环境、状况和气氛等。
除了直接交代外,地点也可以间接交代(或者说这个要素是隐形的)。 •通过叙述交代 如:看着穿着白大褂来往的行人,爸爸妈妈那焦急的面容……我知道我
Thank you for your watch
是在什么地方了,并且我一定是得了什么重病。(医院) 又如:考试在紧张地进行,他突然扔给了她一个小纸团。(教室) 通过环境描写交代 如:山的那一边,其实还是山,山与山之间是条沟,沟里是几个小村子。
(山区)
3.人物
即文章记叙的人物对象。 写记叙文,必须明确要写的是什么人; 读记叙文,也必须清楚作者写的是什么人。
• (1)以时间为序的文章,随着事情的发展变化,时间也在推移。 概括时间要素时就要求概括性更强一些。
• 如《痛苦的一堂课》中时间词语:像往常一样……当 指针指到14点时……说完……随着……训练结束后。 答:上街舞课时。
• (2)练习:如果时间有大范围有小范围,应从大到小排列。

如:《走一步,再走一步》
4.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对起因、经过、结果的概括表述, 一般都用“谁怎么样”、“谁干什么”这样的语言形式。而这里的 “谁”多数时候是主要人物。 讲解:一个快速而有效的办法----寻找法 先找到故事中的所有人物,然后找到对应部分的人物,再归纳人物在 这部分做了什么事情。
如《我敬佩的好老师》:
• (2)间接交代时间:

记叙文六要素:理解与运用

记叙文六要素:理解与运用

记叙文六要素:理解与运用记叙文是小学生语文学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叙述事件来表达作者的情感和观点。

要想写好记叙文,掌握六要素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解释记叙文的六要素,并通过具体示例来展示其在实际写作中的应用,并探讨如何培养小学生运用这些要素的能力。

一、记叙文的六要素及其含义1.时间(When):事件发生的时间,可以是具体的时间点,如“2024年8月6日”,也可以是时间段,如“春天的某个下午”。

2. 地点(Where):事件发生的地点,可以是具体的地理位置,如“学校的操场”,也可以是抽象的场所,如“在梦中”。

3. 人物(Who):参与事件的人物,包括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如“小明”和“小明的妈妈”。

4. 事件(What):记叙文的主要内容,即发生的事情,如“小明在学校操场上捡到了一只钱包”。

5. 原因(Why):事件发生的原因或背景,解释为什么事件会发生,如“小明之所以能捡到钱包,是因为他走路时总是低着头”。

6. 结果(How):事件的最终结果或影响,描述事件如何结束,如“小明将钱包归还给了失主,并得到了老师的表扬”。

二、六要素的使用场景与示例分析1. 时间(When)示例:《小明的一天》“2024年8月6日,小明起了个大早,准备去学校参加数学竞赛。

”分析:这里明确了故事发生的具体时间,为读者提供了一个时间背景,有助于读者更好地沉浸在故事情境中。

2. 地点(Where)示例:《校园里的发现》“在学校的操场上,小明发现了一只躺在草地上的钱包。

”分析:地点的描述为事件提供了具体的发生场所,让读者能够在心中构建出事件发生的场景。

3. 人物(Who)示例:《小明的善举》“小明,一个乐于助人的小男孩,在学校操场上捡到了一只钱包。

”分析:人物的介绍让读者知道了故事的主角,以及他的性格特点,为故事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4. 事件(What)示例:《意外的发现》“小明在操场上捡到了一只装有现金和证件的钱包。

”分析:事件的叙述是记叙文的核心,它直接告诉读者故事的主要内容。

记叙文六要素是什么 有哪些写作技巧

记叙文六要素是什么 有哪些写作技巧

记叙文六要素是什么有哪些写作技巧
很多想知道语文中记叙文六要素指的是什幺,记叙文写作方法有哪些,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
 什幺是记叙文六要素新闻作为一种以叙事为主的文体,它的基本要素和我们语文界常用的记叙文的六要素是一致的。

教材把它们概括为“6W”,即:谁(Who)、何时(When)、何地(Where)、何事(What)为何(Why)、结果如何(How),换一种说法就是人物、时间、地点、经过、原因、结果。

如果把这六要素串起来,概括成一句话,就是:
 某人某时在某地做了某事出现了某种结果。

 一篇新闻报道,无论是消息,还是通讯、特写,一般都包含这些因素。

比如下面这条新闻。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新闻的六要素交代得非常清楚:
 美国总统里根和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今天下午2:02分在白宫东厅正式签署了全部销毁两国中程和短程和导弹条约。

 通过对这六要素的把握,我们面对一篇新闻,可以很迅速地把握其主要内容。

这对于每天接触大量信息的现代人,快速筛选有用信息,提高阅读效率,无疑是有帮助的。

 记叙文写作技巧有哪些巧设悬念
 把文章后面将要表现的内容,先在前面作一个提示,但不马上解答,以引起读者的好奇兴趣,产生急于看下去的迫切心情,这样文章的开头,我们称为巧设悬念。

它的好处是能避免结构上的单调,使文章的情节波澜起伏,引人入胜。

 一线串珠。

专题11:记叙文阅读一(考点串讲) 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部编版)

专题11:记叙文阅读一(考点串讲) 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部编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考点串讲专题11 记叙文阅读(一)一、记叙文及六要素记叙文是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的文章。

现代文中的小说、散文、传记、回忆录、游记、通讯等,都属于记叙文的范畴。

它的主要特点是通过生动的形象和事件来反映生活,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文章的中心思想蕴涵在具体材料之中,是通过对人、事、景物的生动描写来表现的。

记叙文的另一特点,就是以记叙为主,运用多种表达方,包括描写、说明、议论和抒情等。

记叙文的六要素是:(1)人物(2)时间(3)地点(4)事件起因(5)经过(6)结果二、记叙文常见考点及答题方法(一)理解重点词语重要词语是指文中有助于揭示主旨,或刻画人物形象,或表达人物情感,或表达事物特征,或体现语言特色的词语。

这个词可能不再具备词典里的含义,而是特定语句中的特殊含义(语境义)或表达事物特征,或体现语言特色的词语。

1.常见题型(1)加点词语在文中具体指什么?或结合文义,谈谈你对加点词语的理解。

(2)结合语境,说说句中加点词的含义及其作用。

(3)“××”段中“××”词语的用意是什么?(4)体会加点词语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或结合上下文说说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妙处;或体会加点词语有怎样的表达效果?(5)“××”词可否删除,或把句子中的“××”词改成“××”词好不好?为什么?2.解题思路(1)理解词语含义方法。

①表层含义(词典义+结合文章内容);②深层含义(词不离句,结合语境;区别词典义,不离词典义;关注手法的运用;体会词语的感情色彩)。

(2)赏析词语的妙用①用词角度(动词、形容词、副词、叠词、拟声词……词义大小、感情色彩);②人物描写(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③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反语、……);④表现手法(化动为静、化静为动、象征、对比……)。

七年级语文记叙文六要素解析【写作指导】课件人教新课标版(可编辑)

七年级语文记叙文六要素解析【写作指导】课件人教新课标版(可编辑)

七年级语文记叙文六要素解析【写作指导】课件人教新课标版(可编辑)七年级语文记叙文六要素解析【写作指导】课件人教新课标版记叙文六要素解析【写作指导】一篇记叙文,无论写人、记事、状物、绘景,都离不开一定的时间场所,必定有事情的前因后果,这样,就有了“记叙文六要素”的说法。

这六要素便是: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六要素交代得清楚明白,文章才能完整、具体。

初中《语文》第一册《一面》一文,记叙了作者由于一个偶然的机会同鲁迅先生的一次会面,表现了鲁迅对进步青年的关怀爱护。

文章的六要素是:时间:一九三二年秋天的一天中午。

地点:内山书店。

人物:“我”―上海英商汽车公司的售票员。

起因:等着接班,到书店躲雨。

经过:与鲁迅先生会面、交谈及“我”买书的过程。

结果:接受了鲁迅先生的赠书,永远牢记鲁迅的精神。

此文六要素交代得明明白白,不仅使文章条理清楚、结构完整,而且使读者对故事发生的时代、人物的身份、事件的过程和结果一目了然,更能够准确把握文章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在六个要素当中,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与结果应交代得简洁明确,而对事情经过的叙述,则应尽可能细致具体、生动。

《一面》中,出于作者不同的心情和观察条件,三次写到鲁迅先生的外貌,这三次描写各有不同,又特点突出,刻画了鲁迅先生的形象与性格。

文中写“我”想买书又钱不够时,写了一系列的动作、语言和心情,极为细腻生动地刻画出“我”的急切、窘迫、羞愧、感激等复杂的心理变化过程。

以上我们谈到了写记叙文时交代六要素的必要性,那么,是不是任何一篇文章都要对六要素逐一交代呢,这要视文章的具体情况而定。

初中第二册《我的老师》一文,记叙了作者记忆中女教师蔡芸芝的平凡琐事,栩栩如生地塑造了一位温柔、热情、公正、慈爱的年青女教师形象。

文中没有记述某一完整事件,而是通过多件小事或事情的片断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这一类文章就不必对每件小事都交代时间、地点、起因、经过等,免得使文章内容繁琐、芜杂。

记叙文写作之叙事六要素

记叙文写作之叙事六要素

记叙文写作之叙事六要素作者:来源:《作文周刊·七年级版》2015年第38期【写作目标】合理安排记叙文中的六要素,做到叙事清晰完整。

【技法指津】记叙文是以叙述、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以记叙人物经历和事情发展变化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学体裁。

如散文、小说、游记、传记等,它们均属于记叙文的范畴。

记叙文中的六要素指的是时间、地点、人物以及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在行文过程中,同学们必须把这六要素交代清楚,才能写出结构清晰、内容完整的文章。

具体操作时,同学们应注意以下几点:一、对时间、地点要交代明确具体记叙文中,对时间和地点的交代要灵活对待。

通常情况下,要根据文章的内容或体裁予以安排。

如游记中,对地点的描述就要做到准确无误;而在新闻中,时间和地点同样重要,有时还会精确到分秒或事件发生时所处的区域(包括街道、社区、楼房等)。

一般说来,在文章开篇时就应交代清楚时间、地点、人物。

时间可用某年某月某日表示,也可用自然时令或节日表示,还可用景、物去表示,如“三月五日”“暴雨过后”“当荷花开了的时候”等。

当然,叙事六要素的顺序也不是千篇一律的,要根据文章内容及结构进行灵活的安排。

但不管采用何种形式落实记叙文中的六要素,都必须交代具体,决不能含糊其辞。

二、对人物的交代要分清主次,对事情的叙述要突出重点,做到详略得当人物是构成记叙文的基本要素之一,因此,对于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的区分便显得尤为重要。

通常情况下,主要人物可通过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等各方面的描写进行刻画,次要人物则可以借助侧面描写来衬托出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及思想品质。

任何事情都有起因,它是事件全过程的“头”;事情的经过是记叙的主体,是突出文章主题的主要部分,因而也是笔墨用力的重点,要具体、详细地写清楚、写完整;结果在文章中举足轻重,它是鉴别文章完整与否的显著标志。

如当代作家莫怀戚在《散步》中对一家人散步的起因和结果都只用了寥寥几句进行概括,而对“我”儿子和“我”母亲之间因走大路还是小路的分歧则进行了详细的叙述,突出表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语文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下册记叙文

语文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下册记叙文
埋伏笔:是构思、布局谋篇的结构上的技巧。(主要使文章前后照 应、结构严谨、突出中心的作用)
人物描写
1)肖像描写:揭示人物身份、境遇、所处的 社会环境,以形传神,表现人物内心世界和性格 特点. 2)动作描写:展示人物精神面貌,直接体现人 物性格.(在人物描写中有重要地位.) 3)语言描写:表达人物情感,反映人物性格特 征,折射出人物所处时代的特点. 4)心理描写:是人物在特定环境下的心理活 动.揭示人物内心,刻画人物性格. 5)神态描写:是人物在特定的行为中表现出 来的神情,可以反映人物当时的心理及性格特 征。
4、照应标题:
• 结尾处的作用:
1、写了什么内容。(运用了什么修辞、写法、语言形式……)
2、抒情,表达了人物或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议论:点明了怎样的道理。
3、总结全文 4、点明、突出、深化或升华中心。
5、照应标题或首尾呼应。
3题属于中间语句的作用:
1、写了什么内容。(运用了什么修辞、写法、语 言形式……) 2、与上下文形成一定的联系。(设悬、释悬、铺垫、 伏笔、对比…… 3、结构上:承上启下、过渡、承上、启下
4、照应标题:
做铺垫和埋伏笔的区别
做铺垫:是指前文为后文的内容进行的铺陈渲染,一般笔墨较多, 为了很自然的过渡到下文。(一般很快出现)
埋伏笔:是在前文中酒后文发生的是略微提及的一些线索,一般笔 墨较少,具有隐含性,但有伏必有应。(可以离的很远才出现)
做铺垫:是写作手法上的技巧。(主要起烘托作用、推动情节发展、 突出人物等)
文学作品就是将生活的酸甜苦辣融入其中用情感和想象通过文字对生活进行编纂拨开字里行间的云雾文学中的生活是那么动感十足今天我们就以高考的父亲这篇记叙文阅读共同来复习一下记叙文阅读的相关知识

记叙文六要素PPT课件

记叙文六要素PPT课件

• 第四句比第三句又写出了叶子被风吹动时的样子,又是用拟人的方法把 叶子当作人来写。这样就更加具体生动了。
2021/6/4
13
记叙文有六要素,时间地点和人物, 最后还要说清楚,起因经过和结果。
小猴飞飞的故事
2021/6/4
14
森林里住着许多小动物,有一只小猴子叫飞飞。 有一次,森林里举办动物艺术大赛,小动物们都争先 恐后报了名,飞飞也不例外。动物艺术大赛只差一个月 就要开幕了,小猴飞飞却一点儿都不着急,它东游游, 西晃晃,不知道干什么才好。 有一天,飞飞去小兔美美家玩,到了美美家,看见美 美正聚精会神地画画,“美美的画画得可真神啊!”飞 飞情不自禁地说。美美说:“只要你肯下工夫苦练,就 可以画成我这样了。”小猴飞飞回到家里,才画了几笔, 就懒洋洋地说:“时间还长,明天再画吧!”时间一天 天过去了,小猴飞飞仍然一事无成。 艺术大赛开始了,动物们都来展示自己的才艺,有的 跳舞,有的唱歌,还有的拉小提琴,节目丰富多彩,精 彩极202了1/6/4,只有小猴飞飞躲在墙角,悄悄地哭哩! 15
本田祥大的那一半还没扒下来,可能是因为缺少锻炼
吧。这时,妈妈捋起袖子,笑嘻嘻地来到本田祥大跟
前,帮他扒。有了妈妈的帮助,他也很快把柚子皮扒
了下来,跟我一样,把柚子皮倒扣在头上,照着镜子
哈哈地傻笑起来。妈妈把柚子肉掰成两半,一粒粒饱
满的柚肉露了出来。我赶忙掰下一小片,撕开皮送到
他的嘴边。他咬了一小口,细细地嚼了嚼。我问他:
道作文题都有一个中心词提示作文要表 达的中心。第①道题目要求确立表达自 己“喜爱什么”的中心思想。第②道题 目要求确立表达自己“上什么课感到有 趣”的中心思想。第③道题目要求确立 表达自己“在什么活动中受到什么教育” 的中心思想。

记叙文六要素作文【记叙文写法 记叙文六要素】

记叙文六要素作文【记叙文写法 记叙文六要素】

记叙文六要素作文【记叙文写法记叙文六要素】人物。

事情的起因。

经过。

结果。

有人认为此提法不妥。

一般的记叙文中经常出现时间模糊。

地点不明甚至不交代的情况。

其实此处的“要素”是写记叙文时必备的。

孩子从小写习作必须交代清楚六要素。

至于现在文学的模糊性。

是一个时代的产物。

可是这些基本的文体知识还是需要严格掌握的。

还有一种说法是记叙文三要素为环境。

人物。

主要内容。

中文名,记叙文六要素。

类型,图书。

装帧,平装。

内容,记叙文写作。

作用。

第一要素是时间。

年。

月。

日。

时写清楚。

第二要素是地点。

要写环境和发生事情的地点。

第三要素是人物。

写事情里的人物。

第四要素是起因。

为何发生这件事。

第五要素是经过。

来龙去脉写清楚;第六要素是结果。

交代好结局。

大家千万要记住。

文章要具体。

主题才突出。

记叙顺序。

顺叙。

倒叙。

插叙。

补叙。

分叙。

表达方式。

叙述。

描写。

议论。

说明。

抒情。

人物描写。

肖像。

语言。

神态。

动作和心理描写。

环境描写。

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描写。

记叙文的写法。

1:时间2:地点3:人物4:事件与事件背景5:反映的道理6:自己在这个事件中的顿悟。

体会。

感想。

这些都同样重要。

如果少了其中任意一点。

就不是记叙文了。

常用修辞。

根据事物的相似点。

用具体的。

浅显。

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

深奥的。

生疏的事物。

即打比方。

作用:能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

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

用浅显常见的事物对深奥生疏事物解说。

帮助人深入理解。

比喻的三种类型:明喻。

暗喻和借喻。

明喻甲像乙出现像。

似的。

好像。

如。

宛如。

好比。

犹如如:那小姑娘好像一朵花一样暗喻甲是乙出现是。

成为如:那又浓又翠的景色。

简直就是一幅青山绿水画借喻甲代乙不出现无知:地上射起无数的箭头。

房顶上落下万千条瀑布。

把物当做人写。

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

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

作用:把禽兽鸟虫花草树木或其他无生命的事物当成人写。

使具体事物人格化。

语言生动形象。

如:桃树。

杏树。

梨树。

你不让我。

我不让你。

1记叙文六要素教师博客小学语文教师博客中

1记叙文六要素教师博客小学语文教师博客中

1、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2、文章内容?方法:看题目、人物(事物)、事件,进行综合、概括。

强调三个部分:内容是什么,文章怎么样,作者怎么样。

答: A、此文记叙了(描写了、说明了)……的故事(事迹、经过、事件、景物)。

即谁做了什么—这可以作为一句话概括文章内容答案。

B、表现了(赞美了、揭示了、讽刺了、反映了、歌颂了、揭露了、批判了)……。

C、抒发了作者的……的感情。

3、材料组织特点?紧紧围绕中心选取典型事件,剪裁得体,详略得当。

4、划分层次?(1)按时间划分(找表示时间的短语)(2)按地点划分(找表示地点的短语)(3)按事情发展过程(找各个事件)(4)总分总(掐头去尾)以写事为主的文章:①.按事情发生发展的先后时间分析;②.按事情发生发展的地点转换分析;③.按事情发展的阶段分析。

以写人为主的文章:①、按人物成长的阶段分析;②、按人物所在的不同地点分析;③、按表现人物不同性格特征的不同条件分析;④、按人物感情的变化分析。

以写景状物为主的文章:①、按人物观察景物的观察点的变化,即空间变化分析;②、按不同时间的不同景致的变化,即时间变化分析。

记叙文段落层次的划分,思想内容的把握。

1 、划分段落层次方法▪1)按时间推进划分(时间词语为标志)▪2)按空间变换划分(地点词语为标志)▪3)按感情的变化划分▪4)按选材角度或内容的变化划分▪5)按逻辑关系划分(总分式、层进式、并列式)▪2、划分段落层次技巧:▪简单说就是合并同类项,把相同内容的合为一层,把不同的分开来。

找中心句,注意段首句、段尾句。

▪归纳段意:本段(概括或具体)写了“谁——干什么”(或“什么——怎么样”)5.记叙线索、作用及分类?线索(明线和暗线)———核心人物、核心事物、核心事件、时间、地点、作者的情感作用:是贯穿全文的脉络,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

答题套路:如:文章以“……”线索,中间串写了“……”、“……|”几件事,组成一种“冰糖葫芦”的“串”式结构,选材典型,脉络清晰,主旨鲜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记叙文的六要素记叙文六要素是指: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和结果。

要想叙述完整具体,各要素必须交代清楚。

比如把年、月、日、时写清楚,说清环境和处所,人物关系交代明确,还要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都要交代明白。

过程和结果叙述清楚,揭示事情发展变化的原因和内在联系,才能使读者对整个事件有全面完整的印象,了解事件的意义。

是不是任何一篇文章都要对六要素逐一交代呢?这要视文章的具体情况而定。

灵活交代文章的时间、地点、人物,可以避免文章的呆板和平庸。

互动平台对决“八撮毛”【标题很形象。

】家里种着两棵香椿树。

每到初春,那诱人的椿叶简直就是人间美味。

盛夏之夜,围坐在树下,总让人浮想联翩。

可是这段时间,我们再也吃不上椿叶,也不能在椿树下乘凉了。

因为椿树上爬满了小毛虫,而且害的一家人都皮肤过敏。

我最严重,胳膊上还出现了红肿。

原来都怪树上的“八撮毛”。

(加上“做医生的”这个定语,为后文铺垫)哥哥说,这“八撮毛”的绒毛里有一种毒素。

【开头一段交代了香椿惹人喜爱。

“这段时间”交代得不够准确。

这部分是故事的起因:八撮毛肆虐。

】“八撮毛”,就是椿树上的大毛毛虫,周身长着八撮长毛,四处蠕动,特别恶心。

就冲这讨厌劲,也得发动一场对“八撮毛”的“战争”。

爸爸先想了主意,用长杆子使劲把虫子打到地下。

但虫子太多了,很不容易打。

(增加一句:“看第一招失败”)哥哥心血来潮(这个成语可删去,毕竟是有准备的行为),做起了“植物医生”。

他穿上大雨衣,把配好的药液使劲地喷洒。

可是树太高了,打来打去,只能打到一小片地方。

妈妈一看两个人的方法都失败了,就想了个新主意:把树帽锯了吧!虫子没有树叶吃就会饿死。

嗯,这主意听来不错!可是刚锯了没多久,妈妈就不忍下手了:两棵树如果都被伐去了树帽,还能活吗?【事件经过描写得不够细致。

应该详细写出“人虫大战”的细节,而不能全是叙述性的语言。

这里应是修改的重点。

】又失败了!怎么办?我提了个建议:“我们还是先查查虫子的来历吧!”【过渡很好,写出了人物的沮丧、苦恼。

】老爸和哥哥各显神通。

老爸拨通了林业局的电话进行询问,哥哥打开电脑进行查询,最后(改为“终于”,强调得来不易)找到了治理方法。

我们借来老叔蔬菜大棚里的废干草帘子,在离地面一米高的树干处,用草帘围绑成上松下紧的草把,引诱那些“八撮毛”化蛹。

甭说,效果真的不错,这些“八撮毛”几天的时间就都纷纷钻到草把里了。

我们把解下的草把集中起来烧掉。

“八撮毛”越来越少,终于治住了。

看来还是科技力量大!【事半功倍,是因为方法正确。

习作层次清楚,语言俏皮,用“人虫之战”的小事说明了“运用科技改造自然”的道理。

】(作者及评点同学均系河北省徐水县遂城中学学生,旁批、指导教师/何杉杉)教师立场文章整个的叙述层次比较好,时间地点交代明确,前因后果叙述严谨。

本文修改的重点在于情节的“起承转合”——心系香椿树是“起”,虫占香椿树是“承”,三招治毛虫是“转”,科技治虫是“合”。

治虫的过程是否合理细致,决定着文章的好坏。

升格示例对决“八撮毛”我家里种着两棵香椿树。

每到初春,那诱人的椿叶就成了我的最爱。

香椿摊鸡蛋,嫩嫩的绿叶,黄黄的鸡蛋,一块大饼裹着吃,那叫一个美。

盛夏之夜,围坐在树下,又多么令人浮想联翩。

可是椿树不知什么时候生病了,枝条上爬满了小毛虫。

开始我们并没有在意,可是不久我们就被“传染”了,一家人都皮肤过敏。

我最厉害,胳膊上还出现了红肿。

原来树上的坏蛋是“八撮毛”,周身长着八撮长毛,四处蠕动,特别恶心。

做医生的哥哥说这“八撮毛”的绒毛里有一种毒素。

这还了得,我们决定:大战“八撮毛”!爸爸先用杆子打树叶,想把虫子打到地下。

可虫子太多了,根本打不过来。

第一招失败。

哥哥把配好的药液使劲喷洒,但是树太高,只能喷到一小片地方。

第二招失败。

妈妈一看,着急了:“我看把树帽锯了吧!虫子没有树叶吃就死了。

”这主意听起来不错,可是刚锯了不久,妈妈就不忍下手了。

被伐去了树帽,这树还能活吗?第三招失败。

怎么办?我提了个建议:“我们还是先查查虫子的来历吧!射箭得先瞄准靶子呢!”老爸一听有理,就进东屋拨通了林业局的电话。

“美国白蛾……喜食桑树、椿树等阔叶树……越冬蛹主要藏在树洞下面……”我们从老爸断断续续的复述中明白了个大概。

哥哥去西屋打开了电脑,输入了“美国白蛾”进行搜索。

“八撮毛”的一个蛹,一年经过三代繁殖,就可以产生数以十万计的幼虫……“有办法了!”哥哥说,“去借老叔蔬菜大棚里的废干草帘子。

”我们借来老叔蔬菜大棚里的废干草帘子,在离地面一米高的树干处,用草帘围绑成上松下紧的草把,引诱那些“八撮毛”化蛹。

甭说,效果真的不错,这些“八撮毛”几天的时间就纷纷钻到草把里了。

我们把解下的草把集中起来烧掉。

“八撮毛”越来越少,树上又长出了嫩叶。

个性体验清楚灵活地交待记叙要素,是我完成这篇习作后的最大心得。

比如,交代时间不落俗套。

准确交代时间有两种方法:直陈和暗示。

修改中我采用暗示的方法,对特定事物精心描绘,将抽象的时间概念寓于景物描写之中。

这样既交代了时间,又突出了香椿是我们的挚爱,也点明了“大战”毛毛虫的原因。

要着重处理事件本身,将事件的经过进行详细地刻画,真实地还原场景,这对体现中心很有好处。

(陈思彤)同窗视点原来我没太在意时间、地点等小节的交代,认为点到就可。

现在我知道,叙述生动,同样需要六要素交代的巧妙。

比如修改“第三计”的时候,点明两个地点和场景:老爸进东屋拨通电话,哥哥去西屋打开了电脑,更能让读者知道事情的来龙去脉。

(韩红梅)赏读美文一只送上门的獾这是发生在自然灾害时期的故事。

刚入冬,我家就揭不开锅了。

那时我刚刚6岁,却患有严重的胃病。

村里的医生说我营养严重不足,又患上了厌食症,得赶紧吃有油水的东西调养,最好是肉,否则我的小命就难保了。

妈妈当时就哭了:“家里连一两白面都没有,又到哪里找有油水的东西?”……突然,妈妈有些兴奋地对我说:“青子,你还记得栖霞岭上咱家地里对面那个獾洞吗,明儿一大早妈带你把那只老獾熏出来,煮了给你吃好不好?”母亲心地特别善良,一辈子连只鸡都不敢杀,可眼下,为了我这个独根苗能活下来,竟然想到了捉獾和吃它的肉。

第二天,母亲用大号篓子背着麦糠和工具,手牵着我来到那个獾洞旁。

母亲在獾洞旁笨拙地点燃麦糠,把明火吹灭之后,就用芭蕉扇子不停地往獾洞里扇,呛人的浓烟顺着洞道直往洞里灌。

就在这时,只听“唿”一声,那只老獾猛地从洞口蹿出去好几米远,母亲手中的袋子竟没来得及将它罩住。

想不到的是,这只獾并没夹着尾巴逃窜,而是龇着牙,围着母亲一边转一边怒吼。

这样折腾了一会儿,它又忽然变招猛地朝我扑来,紧紧咬住我的裤脚不放,我竟被它拖了个四仰八叉,吓得哇哇大哭。

母亲手拿铁锹准备把它制伏,它则边吼边往远处退,毫不畏惧。

母亲就这样被它一步步引到距离獾洞十几米远的地方。

这时候,只见獾洞里依次探头探脑地走出5只小獾。

老獾面对獾洞凄厉悠长地叫了一声,那些小獾立即一路狂奔至一个长满野草的陡坡前,而后一个个抱紧脑袋,像皮球似的滚了下去,如此,谁对它们也奈何不得。

“天哪,这只老獾什么时候又生出了一窝小崽子啊?”等到母亲反应过来的时候,那只老獾像完成了此生一大夙愿似的,不紧不慢地钻进酸枣丛。

几天后的一个晚上,母亲透过窗户,隐隐约约看到一只活物在院子里转来转去,打开屋门一看,竟是从自己手下逃脱的那只老獾,像在乞求什么。

母亲猛地意识到獾怕是饿得走投无路了,才冒死来求助人。

“这年月,人都有被饿死的危险,一只老獾带着5个獾崽子生活也不容易啊!”母亲对老獾动了恻隐之心,她把蒸馍笼里仅有的两个玉米面窝头,拿在手里掂了又掂,而后拿起一个,跑到离獾四五米远的地方,一甩手,扔给了它。

之后,这只獾便隔三差五地来我家院子里求食。

一个月后,家中依然粮食短缺,我依然在死亡线上挣扎。

一天凌晨,天要亮没亮的时候,突然听到房屋门板被什么东西撞了一下。

母亲刚出门,险些被脚下一个软乎乎的东西绊倒。

低头一看,竟是那只老獾。

老獾死了。

它的头上和门框上有大片血迹,还没完全凝固。

母亲抱起这只足有30斤重的獾说:“难道你是故意撞死在我家门前的?你是把你的肉身当作礼物来报恩的吗?”母亲哭了,无论如何也舍不得把这只獾吃掉。

在獾死去的第二天,舅舅悄悄把这只獾剥了皮,取了肉,我和邻居吃得满嘴流油,母亲却始终避着,连一口汤都没喝。

第二年,我们那一带获得了几十年不遇的大丰收。

母亲精选了一堆子粒饱满的麦子,一把一把装进獾皮里。

因为装得太满,看上去像是一只待产的獾妈妈。

我知道,母亲是要用最好的粮食安慰老獾那饥饿而善良的灵魂。

【赏读心得】文章按照时间顺序讲述了“为了给儿子治病,母亲只好去捉獾,没捉到却发现獾已产崽,反而助獾育子,獾最终以死相报”的故事。

时间交代井然有序,“刚入冬”、“第二天”、“几天后的一个晚上”、“一个月后”、“獾死去的第二天”、“第二年”等关键词语勾连起整个文章。

地点也只是“家中”和“地里”两个,层次清晰,过渡自然。

故事也环环相扣。

“自然灾害”所以“揭不开锅”,“没有油水”导致“胃病严重”,这正是“想吃獾肉”的由来。

母亲“笨手笨脚”导致“捉獾失败”,既能看出老獾的机智,更显母亲的慈悲为怀,她正是发现了老獾有崽,才让老獾逃离,“捉獾”和“放獾”都是爱的表现,情节发展一波三折、引人入胜。

接下来母亲一个多月“助獾育崽”,最终出现老獾“以身报恩”的结局。

母亲的心地善良、与人为善,老獾的以死相报,都说明了文章的主题:付出真诚与爱。

析读佳作骑车记买!称我心小学毕业了,我还是“以步代车”。

望着一二年级的学弟学妹们在胡同里“风驰电掣”,心里有几分痒,有几分不甘。

于是央求爸爸教我学车。

爸爸还是那句话:“不满十二周岁,不能骑自行车上公路。

过了今年再学吧!”没办法,只好去求助老妈。

老妈默不做声,出去了。

我郁闷地在家里看书。

“孩子,快出来!”老妈在屋外喊我。

我和老爸应声而出。

一辆粉色的自行车在妈妈面前稳稳地立着。

“妈!我爱死你了!”“孩子利用暑假学车,不上公路总可以了吧!”看到妈妈已经“先斩后奏”,爸爸也就默许了。

学!合我愿说练就练!傍晚,天凉快了一点,我和妈妈就开始了学车。

老妈扶着后车座,让我骑上去,然后往前慢慢移动。

我心里紧张极了,小腿肚子有点转筋。

车把似有几十斤重,不听使唤。

我左脚蹬,车把就往左歪;我右脚使劲,车子就往右倒。

两个来回下来,妈妈已经气喘吁吁,我也满头大汗。

爸爸也赶来帮忙:“应该先坐上去找平衡,再学骑,我想当年……”“想什么当年!你都初三了还让人家带着上学!”妈妈抢白道。

老爸嘿嘿一笑,让妈妈休息,替补上场。

“蹬……左……稳住……用力……慢一点……”老爸吆喝的比我还紧张。

几天过去了,我已经能蹬整圈了,爸爸妈妈跟在后面一路小跑。

第五天的傍晚,我已经能连续蹬十几圈,手不抖,车不歪,慢刹也控制得很好了。

“妈妈,爸爸!你们的脚力要跟上呀!”咦?后面没人应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