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八年级地理下 第七章 第三节 四川盆地

合集下载

八年级下册地理课件-7.3《四川盆地》 粤教版

八年级下册地理课件-7.3《四川盆地》 粤教版

图7.48 四川盆地交通
广东人民出版社 八年级 | 下册
广东人民出版社 八年级 | 下册
水陆空多种交通 运输的建设与发展, 极大地促进了四川盆 地的经济发展与城乡 建设,使之成为中国 新兴的综合性工业基 地之一。以重庆和成 都为中心的成渝经济 区成为中国西部经济 最发达的区域。
广东人民出版社 八年级 | 下册
蜀道变通途
四周环绕的山地,曾阻碍了四川盆地与周边的地域联系,故引来古人叹息“蜀道 难,难于上青天”。
广东人民出版社 八年级 | 下册
学习新知
读第54页图7.38,回答下列问题。 (1)找一找贯通四川盆地内外的交通干线。(2)找出四川盆地的主要城 市,并说说其分布特点是什么。 新中国成立以后,为 了发展盆地内外交通, 改变“蜀道难”的局面 ,国家投资兴建了成渝 、宝成、成昆、川黔、 襄渝等铁路干线和包括 大量高速公路在内的一 系列公路,成都、重庆 成为我国西部重要的交 通枢纽。三峡水利枢纽 工程的建成使传统的长 江航运条件大为改善。
(3)古语说:“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请 从地形角度分析古代四川盆地交通艰难的原 因?
广东人民出版社 八年级 | 下册
学习新知
气候温和湿润(暖湿)
盆地(内部低山丘陵) 自北向南(支流) 自西向东(长江)
亚热带常绿 阔叶林 紫色土
广东人民出版社 八年级 | 下册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学习新知
天府之国
位于四川盆地西部的成都平原地势低平、土地肥沃、农业发达、物产丰富,自都 江堰水利工程建成以后,更被誉为“天府之国”,是我国重要的粮食、油料、生猪的 生产基地。 独特的地理环境,丰富的物产,悠久的历史,悠久的历史,孕育了深厚的、多姿 多彩的巴蜀文化,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成为四川盆地旅游文化资源的主要源 泉,吸引着众多的国内外游客。目前,四川盆地内已有九寨沟、黄龙、青城山—都江 堰、峨眉山—乐山、大熊猫栖息地、重庆大足石刻等六处风景名胜被列入《世界遗产 名录》。

《第7章第三节四川盆地》作业设计方案-初中地理粤人八下

《第7章第三节四川盆地》作业设计方案-初中地理粤人八下

《四川盆地》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课时作业设计旨在巩固学生对四川盆地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征及文化经济特点的理解,加深对四川盆地自然和人文特色的认识,提高学生在地理学科中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作业内容作业内容分为四个部分:1. 知识点复习:学生需复习四川盆地的地理位置及周边区域,掌握地形地貌特征,了解气候类型及其对农业的影响。

2. 地图作业:学生需在四川盆地地图上标出主要城市、河流、山脉等地理要素,并分析盆地内部地形起伏及地势走向。

3. 情境探究:以小组形式讨论四川盆地的农业发展情况,探讨地形地貌和气候条件对农业的促进作用,分析其特色农产品及其分布。

4. 写作练习:根据所学知识,撰写一篇关于四川盆地的短文,包括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征以及文化经济特点的概述,并附上自己的感悟或见闻。

三、作业要求作业要求如下:1. 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应认真查阅地理教材及参考资料,确保所写内容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 地图作业要求准确标出地理要素,使用规范地理术语。

3. 情境探究要求小组内积极讨论,形成有逻辑的分析报告。

4. 写作练习要求条理清晰,语言流畅,能准确表达出四川盆地的地理和文化特色。

5. 所有作业需按时提交,字迹工整,不得抄袭。

四、作业评价作业评价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 知识点掌握程度:评价学生对四川盆地地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2. 地图作业的准确性:评价学生在地图上标注的地理要素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3. 情境探究的分析能力:评价学生对四川盆地农业发展情况的分析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4. 写作练习的质量:评价学生写作内容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语言表达的流畅性和逻辑性。

五、作业反馈作业反馈将通过课堂讲解和个别指导的方式进行。

教师将对共性问题进行讲解,对个别问题给予指导和建议。

同时,教师将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和总结,指出优点和不足,鼓励学生继续努力,提高地理学科的学习能力。

作业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作业目标1. 了解四川盆地的地理特征及生态环境。

粤人版初二地理下 第七章第三节四川盆地(共30张PPT)

粤人版初二地理下 第七章第三节四川盆地(共30张PPT)

干线和包括大量高速公路在内的一系列公路,
宝 成

宝成线

线
襄渝线 成渝线

成 渝
线
线 川
成昆线 川黔线

昆 线
线
蜀道变通途
变通途
新中国成立以后,为了发展盆地内外交通,改变“蜀道难”的
局面,国家投资兴建了成渝、宝成、成昆、川黔、襄渝等铁路 干线和包括大量高速公路在内的一系列公路,
我国第一条电气化铁路——宝成铁路
考河流流向反映了四川盆 地怎样的地势? 河流由北向南,地势北高 南低。 (4)古语说:“蜀道难, 难于上青天。”请从地形 角度分析古代四川盆地交 通艰难的原因。 地表崎岖,地势起伏大,


陵 大

渡 河 岷 江 长 江


交通不便。

巴山蜀水
活动51
紫色土
紫色土是紫色或紫红色砂岩、页岩在湿热的气候条件下,经过风化、侵蚀等作用形成的。四川盆地是全 国紫色土分布最集中的地区,因而四川盆地又被称为紫色盆地。 紫色土富含钙质(碳酸钙)和磷、钾等矿物质,有较好的透水性、通气性,是较为肥沃的土壤,非常适 宜农作物生长。早在西汉时期,人们已经在紫色土上开垦种植。
都江堰坐落在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是世界上
现存最古老,且仍然还在使用的大型水利工程,被誉 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联合国确定为世界文化遗 产。
两千多年前,每当岷江洪水泛滥,成都平原就是
一片汪洋;一遇旱灾,又是赤地千里,颗粒无收。为 解决水患,当时的泰国蜀郡太守李冰父子汇集前人治 水的经验,依靠当地民众,在岷江出山流入平原的山 口建成了都江堰。都江堰水利工程以不破坏自然资源、 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为前提,科学地解决了江水自动分 流、自动排沙、控制进水流量等问题,消除了水患, 保证了防洪、灌溉、水运和社会用水综合效益的充分 发挥。从此,成都平原沃野千里,成为“天府之国”。

粤人版地理八年级下册:7.3 《四川盆地》 教学设计

粤人版地理八年级下册:7.3 《四川盆地》 教学设计

粤人版地理八年级下册:7.3 《四川盆地》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四川盆地作为地理八年级下册的内容,主要介绍四川盆地的地理位置、地貌特征、气候类型、自然资源以及人文历史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四川盆地的基本情况,培养学生对我国地理环境的认识和热爱。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掌握了我国地理的基本知识,对地理环境有一定的认识。

但四川盆地作为一个地理单元,其地貌、气候、资源等方面的特点需要进一步引导学生去探索和学习。

同时,学生对于四川盆地的地理位置和人文历史可能存在一些误解,需要在教学中进行纠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四川盆地的地理位置、地貌特征、气候类型、自然资源以及人文历史等方面的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查阅资料、地图观察、讨论交流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我国地理环境的认识和热爱,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地理位置:四川盆地的地理位置及与其他地理单元的关系。

2.地貌特征:四川盆地的地貌特征及其成因。

3.气候类型:四川盆地的气候类型及其特点。

4.自然资源:四川盆地的水资源、矿产资源等。

5.人文历史:四川盆地的人文历史及其发展。

五. 教学方法1.查阅资料:引导学生查阅相关地理资料,增加对四川盆地的认识。

2.地图观察:让学生观察四川盆地的地图,了解其地理位置和地貌特征。

3.讨论交流:分组讨论四川盆地的气候类型、自然资源和人文历史等方面的问题,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4.案例分析:分析四川盆地的具体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相关知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地理资料,如地图、图片、文字资料等。

2.准备四川盆地的相关案例,以便进行案例分析。

3.准备教学PPT,展示四川盆地的地理位置、地貌特征、气候类型、自然资源和人文历史等方面的内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四川盆地的美丽风景图片,引导学生对四川盆地产生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粤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7.3《四川盆地》教学设计

粤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7.3《四川盆地》教学设计

粤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7.3《四川盆地》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粤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7.3《四川盆地》一课,主要介绍了四川盆地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点、自然资源以及经济发展状况。

本节课内容较为丰富,旨在让学生了解我国四川盆地的基本情况,培养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探究兴趣。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我国地理的基本知识,对盆地、山脉等地理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但四川盆地作为一个具体的实例,学生对其了解程度不一。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四川盆地的特点。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四川盆地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点、自然资源以及经济发展状况,提高学生提取地理信息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我国地理资源的热爱,增强学生的地理学科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四川盆地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点、自然资源以及经济发展状况。

2.教学难点:四川盆地地形地貌的形成原因,以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营造生动直观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四川盆地的特点。

3.合作探讨法:分组讨论,发挥团队协作精神,共同解决问题。

4.案例分析法:以四川盆地为例,分析其地理特点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练掌握教材内容,了解学生实际情况,设计合理的教学方案。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内容,了解四川盆地的基本概念。

3.教学资源:准备与四川盆地相关的图片、视频等资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等资料,展示四川盆地的美丽风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对四川盆地有哪些了解?四川盆地有哪些独特的地理特点?2.呈现(10分钟)介绍四川盆地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点、自然资源以及经济发展状况。

粤人版八年级下册地理 7.3四川盆地 课件 (共23张PPT)

粤人版八年级下册地理 7.3四川盆地 课件 (共23张PPT)

“九寨归来不看水”,水是九寨沟的精灵。湖、泉、瀑、滩连 缀一体,飞动与静谧结合,刚烈与温柔相济。泉、瀑、河、滩将108 个海子连缀一体,碧蓝澄澈,千颜万色,多姿多彩,异常洁净,能见 度高达20米。九寨沟以翠海(高山湖泊)、叠海、彩林、雪山、藏情 、蓝冰“六绝”驰名中外。
峨眉山在四川盆地西南部,有“峨眉天下秀”之称,是一 个集佛教文化与自然风光为一体的国家级山岳型风景名胜区。
大家知不知道,四川盆地还有一个称呼,叫做什么呢? 天府之国
那为什么四川盆地会成为“天府之国”呢? 做P52活动:成都平原农业发达的原因,从气候、地形、土壤、 水源、人口、市场分析。
气候温暖湿润,雨热同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灌溉水 源充足。人口众多,市场广阔。
独特的地理环境,丰富的物产,悠久的历史,孕育了深厚的、多 姿多彩的巴蜀文化。
地形类型:盆地
特色土壤:紫色土
Hale Waihona Puke 河流流向:由四周向中间试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
由于本盆地周围都被高原、山地环抱,寒流受到山脉阻挡,使得本 区比较温暖湿润;而盆地中间低,四周高的地形,使得本盆地的河流是 由四周流向中间。
本盆地气候温暖湿润,本区的紫色或紫红色砂岩、页岩在湿热的气 候条件下,经过风化、侵蚀等作用形成,而本盆地气候类型是亚热带季 风气候,所以,它的典型植被就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C.受地形和气候影响,云量多、雨雾多 D. 纬度低,距海远
6.下列选项中,表示四川盆地的是( )
7.四川盆地历来有“天府之国”的美称,这跟下列哪个条件无 关?( )
A.地形复杂多样 B.土壤肥沃,有“紫色土” C.有都江堰,水源充足 D.雨热同期
第三节 四川盆地
学习目标: 1、了解四川盆地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特点,分析四川盆

粤人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三节 四川盆地》教学设计1

粤人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三节 四川盆地》教学设计1

粤人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三节四川盆地》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三节“四川盆地”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四川盆地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征、资源分布以及经济发展等方面。

本节内容是学生对我国地理知识的进一步了解和掌握,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四川盆地的地理特点,培养学生对我国地理的热爱和自豪感。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经了解了我国地理的基本知识,对地理学科有一定的认识。

但四川盆地作为一个地理单元,其地形地貌、气候特征等具有一定的复杂性,需要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进一步深化对四川盆地的认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说出四川盆地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征、资源分布以及经济发展等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图片等教学资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我国地理的热爱和自豪感,提高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四川盆地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征、资源分布以及经济发展等特点。

2.教学难点:四川盆地地形地貌、气候特征的形成原因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四川盆地的地理特点及其形成原因。

2.运用地图、图片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四川盆地的地形地貌、气候特征等。

3.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了解四川盆地资源分布和经济发展状况,提高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应用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四川盆地的相关地图、图片等教学资源。

2.准备与四川盆地相关的案例材料,以便进行案例分析。

3.准备课堂提问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四川盆地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本节内容。

2.呈现(10分钟)通过地图和图片展示四川盆地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征等,让学生对四川盆地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3.操练(15分钟)学生根据呈现的地图和图片,回答相关问题,巩固对四川盆地的认识。

《第7章第三节四川盆地》作业设计方案-初中地理粤人八下

《第7章第三节四川盆地》作业设计方案-初中地理粤人八下

《四川盆地》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作业设计旨在通过《四川盆地》的课程内容,使学生能够:1. 掌握四川盆地的地理位置及基本特征。

2. 了解四川盆地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特色。

3. 培养学生的地理信息获取与整理能力,提升地理学习兴趣及探究能力。

二、作业内容本课作业内容主要围绕《四川盆地》一课的知识点展开,具体包括以下内容:1. 地图绘制与标注:要求学生根据课堂所学知识,在地图上标出四川盆地的位置,并简要标注其周边的主要地理特征。

2. 知识点梳理:学生需整理四川盆地的气候、地形、资源等基本地理信息,形成知识框架。

3. 图文结合:选择一篇关于四川盆地的文章或图片资料,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用简练的文字说明其内容与四川盆地的关系。

4. 创作性任务:鼓励学生创作以四川盆地为主题的手抄报或小论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自然环境、人文景观、发展现状等。

三、作业要求1. 地图绘制:使用地理专用绘图工具,标注准确、清晰,图形比例适中。

2. 知识点梳理:条理清晰,语言精炼,能完整表述四川盆地的地理特征。

3. 图文结合:选择资料要真实可靠,文字说明要准确反映图片或文章内容与四川盆地的关系。

4. 创作性任务:内容要丰富多样,能体现学生对四川盆地多方面知识的掌握和理解。

5. 按时完成:所有作业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并提交。

四、作业评价1. 评价标准:根据作业的准确性、完整性、创新性及学生的理解程度进行评价。

2. 评价方式:教师批阅与同学互评相结合,注重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的统一。

3. 反馈形式:通过评语、分数等方式给予学生及时反馈,鼓励学生发扬优点,改正不足。

五、作业反馈1. 教师反馈:针对学生作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讲解,对优秀作业进行展示和表扬。

2. 学生互动:鼓励学生在课堂上或课后就作业内容进行交流和讨论,分享学习心得。

3. 个性化指导:针对个别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个性化指导和辅导,帮助其提高地理学习能力。

通过以上作业设计旨在通过多元化的作业内容与要求,帮助学生全面掌握《四川盆地》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的地理信息获取与整理能力,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探究能力。

广东专版2018年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第三节四川盆地课件新版粤教版

广东专版2018年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第三节四川盆地课件新版粤教版
而造成日照时间短,日照强度弱。 3. 成渝经济区发展的有利条件:(1)劳动力丰富;(2)城
市密集;(3)交通体系完整;(4)资源丰富;(5)政策支持。
同步训练
夯实基础
知识点①:巴山蜀水
根据自己的认识,蜀国主要的根据地是 ( A.长江三角洲 B.四川盆地 )
1. 三国时,赤壁之战后,魏、蜀、吴终成三足鼎立之势。
6. 四川盆地被称为“紫色盆地”的原因是( ) A.当地盛产紫色的花卉 B.当地主要分布着紫色的土壤和岩石 C.当地河流水偏紫色 D.当地人民喜爱紫色 7. 下列河流中,没有流经四川盆地的是( ) A.嘉陵江 B.汉江 C.乌江 D.岷江 8. 四川盆地是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最少的地区,其主要 原因是 ( ) A.海拔低,气温低 B.四周环山,降水少 C.受地形和气候影响,云量多,雨雾多 D.纬度低,距海远
三、蜀道变通途
6.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投资兴建了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铁路干线和 一系列公路,_________、________成为我国西部重要的 三峡水利枢纽 工程的建成使传统的长江航 交通枢纽。________________
C.华北平原
D.洞庭湖平原
2. 图7-3-1中,表示四川盆地所在地区的数字序号是
(
)
A.① 主要原因是(
B.② )
C.③
D.④
3. 在冬季,四川盆地比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平原温暖,
A.四川盆地地势比长江中下游平原低
B.长江中下游平原近海,有冷空气入侵 C.四川盆地地形封闭,能阻挡冷空气入侵 D.长江中下游平原水域面积大

B.峨眉山—乐山
C.莫高窟

最新粤教版地理课件:八下 第七章认识区域第三节《四川盆地》 (11)

最新粤教版地理课件:八下 第七章认识区域第三节《四川盆地》 (11)
生猪养殖基地
——巴蜀文化
请欣赏
三、我学到了什么? 说一说,填一填
1、说说四川盆地在哪里?
2、岷江、嘉陵江由北而 南汇入长江说明四川盆地 地势 高 低。
3、唐代诗人李商隐
的《夜雨寄北》中有
“巴山夜雨涨秋池”
和“却话巴山夜雨时”
的诗句说明了四川盆
地多夜雨,四川盆地

气候。
秦 岭
巫 山
涪 陵
泸 州
4、四川盆地土壤为 色土壤
夜雨寄北李商隐源自却何 巴君话
当 山问

共 夜归

剪 雨期

西 涨未

窗 秋有

烛 池期

, 。,
第三节 四川盆地
学习目标 1、利用相关的地图描述四川盆地在中 国的位置。 2、记住四川盆地的地形、气候、土壤、 植被等自然环境特点和历史文化遗产。
一、在哪里?——地理位置
四川盆地位于我国的 西南 部,地处 长江 上游,四川 省和 重庆 市境内。是 我国四大盆地中形态最 典型、纬度最南、海拔 最低的盆地。
的是 乌江。
秦岭
巫 山 涪陵
二、有什么?——气候 盆地的地理位置 影响 气候 和地形
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 降水丰沛。 多云雾,多夜雨,少霜雪, 少日照。
——土壤
紫色土,富含钙质和磷、钾等矿物质, 较为肥沃,非常适宜农作物生长,四川 盆地又有“紫色盆地”之称。
——农业
重要粮油产地
农作物大多能一年两熟,部 分地区可以达到一年三熟。
5、四川盆地树木常年枝繁叶茂属于 林
常绿阔叶
6、成都平原地势低平、土地肥沃、农业
发达、物产丰富,被誉为

粤教版 八年级下册 地理第七章第三节 四川盆地

粤教版  八年级下册  地理第七章第三节  四川盆地

(2)找出流经四川盆地的主 要河流。 (3)观察河流流向,思考河 流流向反映了四川盆地怎样 的地势?
整体: 盆地 -四周高、中间低
内部:低山丘陵 —北高南低、 南部西高东低
图7.39 四川盆地地形
成都
武汉
· 比较位于同纬度地区的成都和 武汉在冬季气温有何区别?
3、气候 —湿热
四川盆地属亚热带季风气 候,气候温暖,降水丰富。盆 地以北的秦岭、大巴山等山脉 阻挡了冬季风南下,冬季很少 受到寒潮影响,少霜雪,使得 盆地内部冬季气温较纬度相当 的长江中下游地区高。 “两多两少” ——多雨雾、多夜雨、 少日照、少霜雪
第三节 四川盆地
1、位置、范围
(1)四川盆地位于 四川省 和重庆 市境内,西临 青藏高 原,南有 云贵 高原,东有 巫山山脉, 北有大巴山和 秦岭 山脉。
重庆市是我国唯一位于二级阶 梯,位于西部地区的直辖市。
位于四川盆 地南部边缘
图7.39 四川盆地地形
2、地形地势、河流
读第50页图7.39,回答下列问题。
图7.48 四川盆地交通
要致富确实 要先修路啊!
水陆空多种交通运输的 建设与发展,极大地促进了 四川盆地的经济发展与城乡 建设,使之成为中国新兴的 综合性工业基地之一。以重 庆和成都为中心的成渝经济 区成为中国西部经济最发达 的区域。
想一想,成渝经济区 建设成中国西部重要的经 济中心有什么有利条件? 劳动力资源丰富 交通体系完整 农业发达,工业基础雄厚 资源十分丰富
古人说:“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请从地形角度分析古代四川盆地交通艰难的原因。
图7.39
四川盆地地形
现在的蜀 道还“难”吗?
新中国成立以后, 为了发展盆地内外交通, 改变“蜀道难”的局面, 国家投资兴建了成渝、 宝成、成昆、川黔、襄 渝等铁路干线和包括大 量高速公路在内的一系 列公路,成都、重庆成 为我国西部重要的交通 枢纽。三峡水利枢纽工 程的建成使传统的长江 航运条件大为改善。

粤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四川盆地》教学设计

粤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四川盆地》教学设计

粤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四川盆地》教学设计
《粤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四川盆地》教学设计》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
相关文章
《三年语文上册《4 古诗三首》生字拼音组词》:1、三年语文上册《4 古诗三首》生字拼音组词我会写寒hán(严寒、寒冷、寒来暑往) 径jìng(径直、途径、大相径庭) 斜xié(斜线、斜坡、目不斜视) 霜shuāng(霜冻、风霜、霜期) 赠zèng(赠言、赠送、《《傅雷家书》知识要点》:1、《傅雷家书》知识要点简介:《傅雷家书》是傅雷夫妇写给儿子的书信集,摘编了傅雷先生1954年
至1966年的186封书信,最长的一封信长达7000多字。

字里行间,充满了父亲对儿子的挚爱、期望,以及对国家和世界的高尚情感。

粤教版 八年级下册地理 7.3四川盆地 教学设计

粤教版 八年级下册地理 7.3四川盆地 教学设计

第三节四川盆地
教学设计(第1课时)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内容选自教材广东人民出版、社地质出版社义务教育教科书《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七章认识区域第三节四川盆地。

属于中国区域地理的一部分,对于我们四川的学生来说也是乡土地理的一部分,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生活实际。

本节课主要学习巴山蜀水和天府之国部分,主要介绍四川盆地的自然环境优越、农业发达、资源丰富和独具特色的巴蜀文化。

二、教学目标
A.知识和技能方面:
(1)掌握四川盆地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植被、土壤等自然环境特点。

(2)能初步说明四川盆地的自然环境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3)了解四川盆地的物产和多姿多彩的巴蜀文化。

B.过程与方法方面:
尝试从学习和生活中探究身边地理知识,搜集相关信息,并与别人交流,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的能力。

C.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
增强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和建设家乡的责任感。

三、教学重点
(1)掌握四川盆地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植被、土壤等自然环境概况。

(2)体会“天府之国”丰富的物产和多姿多彩的巴蜀文化。

教学难点
理解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分析四川盆地的自然环境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五、教学方法
根据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采用教师导学,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第7章第三节四川盆地》作业设计方案-初中地理粤人八下

《第7章第三节四川盆地》作业设计方案-初中地理粤人八下

《四川盆地》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作业设计旨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四川盆地的地理特征、自然环境、经济发展及其在中国的战略地位,通过本课时的学习,学生应能够:1. 掌握四川盆地的地理位置及范围。

2. 理解四川盆地的地形地貌特征。

3. 了解四川盆地的气候特点及对农业的影响。

4. 认识四川盆地的主要城市及其经济发展状况。

二、作业内容本课时的作业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预习任务:学生需提前预习《四川盆地》相关地理知识,包括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点等。

2. 基础知识点巩固:完成关于四川盆地的基本知识点填空题和选择题练习,如填空四川盆地的四大地理特征。

3. 小组探究:学生分组探讨四川盆地的主要城市及其经济发展状况,每组需选取一个城市进行深入研究,包括城市的发展历程、主要产业及对当地经济的影响等。

4. 绘图作业:绘制四川盆地的地形地貌简图,标注主要城市和重要地理特征。

5. 写作任务:撰写一篇关于四川盆地气候特点对当地农业影响的短文,要求观点明确,逻辑清晰。

三、作业要求1. 预习任务需认真完成,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2. 基础知识点巩固需准确无误地完成练习题。

3. 小组探究需充分讨论,每个成员需积极参与并贡献自己的观点。

4. 绘图作业需使用地理专业绘图软件或工具,保证图形的准确性和美观性。

5. 写作任务需结合所学知识,观点明确,逻辑清晰,字数不少于500字。

四、作业评价1. 教师将根据学生的完成情况、准确性和创新性进行评价。

2. 对小组探究进行互评和自评,评价内容应包括成员参与度、观点的新颖性等。

3. 绘画作业的评价标准包括图形的准确性、美观性和创新性。

4. 写作任务的评价标准包括观点的明确性、逻辑的清晰性以及与所学知识的结合程度。

五、作业反馈1. 教师将对每位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并给出详细的评价和建议。

2. 对于优秀作业,将在班级内进行展示和分享,以鼓励学生互相学习。

3. 对于存在问题的地方,教师将提供指导和帮助,以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

粤人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第三节 四川盆地》课件

粤人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第三节 四川盆地》课件
1198765432019876543201
成都平原农业发达的主要原因:
1、地形平坦 2、气候温暖湿润,水热充足(农作物一年二至三熟) 3、河流提供充足的灌溉水源 4、土壤肥沃 5、人口众多,劳动力丰富 6、历史悠久,精耕细作
成都平原如此发达的农业, 得益于哪个古老的水利工程?
知识链接——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都江堰
作业:
必做题: 1、完成《同步导学》P39-40的选择题。 选做题: 1、《同步导学》P39-40的填空题。 2、了解潮州八景和新潮州八景是哪些景点。 3、探寻潮州的饮食文化。
粤人民版 八年级 第七章第三节
四川盆地
(第1课时)
潮州市高级实验学校 授课者:邢广文
生活体验——判断佳肴的味道 四川火锅
重庆火锅
独立探索——四川盆地的位置(完成P51填空)
四川盆地位于我国
部,位于
省和
西临
高原,南有
高原,东有
北有大巴山和
山脉。
市境内。
山脉,
自主探究——四川盆地的地形与地势
地形:四周被 盆地内部:东部 地势: 高
图片欣赏——四川盆地的世界遗产名录
九寨沟(翠湖、彩林)
图片欣赏——四川盆地的世界遗产名录
黄龙(彩池——“人间瑶池”)
图片欣赏——四川盆地的世界遗产名录
“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
图片欣赏——四川盆地的世界遗产名录
峨眉山(金顶)—乐山大佛
图片欣赏——四川盆地的世界遗产名录
大熊猫栖息地
图片欣赏——四川盆地的世界遗产名录
图7.39 四川盆地地形
探索发现——四川盆地的主要河流及流向
在课本图中
找出并描绘:
流经四川
嘉 陵

粤人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三节四川盆地》说课稿3

粤人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三节四川盆地》说课稿3

粤人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三节四川盆地》说课稿3一. 教材分析《粤人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三节《四川盆地》介绍了四川盆地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征、自然资源以及人文景观等方面的内容。

本节内容是学生对我国地理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让学生了解四川盆地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地理知识,对我国的地形、气候、资源等有了初步的了解。

但是,对于四川盆地的具体特点和内涵,学生可能还不够深入。

此外,学生对于四川盆地的人文景观和地域文化可能了解更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四川盆地的各个方面。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四川盆地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征、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等基本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查阅资料、图片观察、讨论分析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资料查询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四川盆地的热爱和保护地理环境的责任感,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四川盆地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征、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

2.教学难点:四川盆地的形成原因、地形地貌的特点及其对气候和资源的影响。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讨论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地图等教学辅助材料,直观展示四川盆地的特点,增强学生的空间观念。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四川盆地的美丽风光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四川盆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四川盆地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征、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

3.课堂讲解:教师根据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讲解四川盆地的形成原因、地形地貌的特点及其对气候和资源的影响。

4.案例分析:分析四川盆地内的典型地理案例,如成都平原、都江堰水利工程等,让学生深入理解四川盆地的特点。

粤人版地理八年级下册:7.3《四川盆地》说课稿

粤人版地理八年级下册:7.3《四川盆地》说课稿

粤人版地理八年级下册:7.3 《四川盆地》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四川盆地》这一节是粤人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的一部分,主要介绍了四川盆地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点、自然资源以及人文历史等方面的内容。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地图和文字描述,使学生能够全面了解四川盆地的特点和魅力。

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我国主要地理区域和地形地貌的基本知识。

他们对地理学科有一定的兴趣,但可能在某些方面还存在不足,如对地理术语的理解、地图阅读和分析能力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引导为主,帮助学生巩固已有知识,提高他们的地理素养。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四川盆地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点、自然资源和人文历史等方面的内容。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图片和文字等资料,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分析和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培养他们关爱环境、珍惜资源的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四川盆地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点、自然资源和人文历史等方面的内容。

2.教学难点:地形地貌、气候特点对四川盆地发展的影响。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地图、图片等教学资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四川盆地的美丽风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入新课。

2.自主学习:学生通过阅读教材,了解四川盆地的基本情况。

3.课堂讲解:教师讲解四川盆地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点、自然资源和人文历史等内容,引导学生掌握重点知识。

4.案例分析:分析地形地貌、气候特点对四川盆地发展的影响,帮助学生理解难点知识。

5.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互相交流。

6.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巩固所学知识。

粤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7章第3节四川盆地课件新版粤教版

粤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7章第3节四川盆地课件新版粤教版
读图7-3-3,完成18~20题。
18. 四川省的简称是( A ) A.川或蜀 B.云或滇 C.陕或秦 D.贵或黔
19. 一批救灾物资从陕西省西安市通过铁路运输到成都, 要经过的铁路是( C ) A.浙赣线、成渝线 C.陇海线、宝成线 B.湘黔线、襄渝线 D.贵昆线、成昆线
6. 四川盆地被称为“紫色盆地”的原因是( B ) A.当地盛产紫色的花卉 B.当地主要分布着紫色的土壤和岩石 C.当地河流水偏紫色 D.当地人民喜爱紫色 7. 下列河流中,没有流经四川盆地的是( B ) A.嘉陵江 B.汉江 C.乌江 D.岷江 8. 四川盆地是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最少的地区,其主要 原因是 ( C ) A.海拔低,气温低 B.四周环山,降水少 C.受地形和气候影响,云量多,雨雾多 D.纬度低,距海远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运条件大为改善。
成渝 经济区是我国西部经济最发达的区域。 7. __________
精巧点拨
1. 四川盆地的地形特征:四周高,中间低。盆地内以平
原和丘陵为主,四周被山地和高原环绕,盆地西侧是横断
山区,东侧是巫山,北靠大巴山脉,南邻云贵高原。
2. 四川盆地日照少的原因:降水较多,四周群山环绕,
水汽不易散发,空气中水汽含量多,阴天、雾天较多,从
二、天府之国
4. ______________ 成都平原 被誉为“天府之国”,是我国重要的 __________ 、__________ 粮食 、__________ 油料 生猪 的生产基地。
5. 目前,四川盆地内已有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 九寨沟 黄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青城山—都江堰 峨眉山—乐山 大熊猫栖息地 重庆大足石刻 等六处风景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名胜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深圳市光明新区高级中学·张进晖
人们用“巴山蜀水”、 “天府之国”、“蜀道难, 难于上青天”来描述四川。
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深圳市明新区高级中学·张进晖深圳市光明新区高级中学·张进晖
1. 读左图四川盆地在全国的 位置,说出四川盆地位于中 四川盆地位于四川省和 国的什么方位; 重庆市,地处我国西南 2.部,四川的东部 在右图中找出四川盆地所 处的省级行政区,并在图中 标出来
深圳市光明新区高级中学·张进晖
秦岭 ① A 青藏高原
3.读图填空: 高原 : A: , ,
嘉 ⑤ 陵 江
B: 山脉 : ①:

岷 ④ 江
②:
③: 河流: ④: ⑤:


; 。
深圳市光明新区高级中学·张进晖
深圳市光明新区高级中学·张进晖
读第50页图7.39,回答 下列问题。
(4)古人说:“蜀道难, 难于上青天。”请从地形角 度分析古代四川盆地交通艰 难的原因。 四周环绕的山地,曾阻 碍了四川盆地与周边的地域 联系,故引来古人叹息“蜀 道难,难于上青天”。
深圳市光明新区高级中学·张进晖
物产丰富
油桐 雪 梨
川芎
柑 桔
深圳市光明新区高级中学·张进晖
独特的地理环境,丰富的物产,悠久的 历史,孕育了深厚的、多姿多彩的巴蜀文化, 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成为四川盆地 旅游文化资源的主要源泉,吸引着众多的国 内外游客。目前,四川盆地内已有九寨沟、 黄龙、青城山—都江堰、峨眉山—乐山、大 熊猫栖息地、重庆大足石刻等六处风景名胜 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图7.39 四川盆地地形
深圳市光明新区高级中学·张进晖
现在的蜀道 还“难”吗?
图7.48
四川盆地交通
深圳市光明新区高级中学·张进晖
读图7.48,回答下列问题。 (1)找一找贯通四川盆地内外的交通干 线,将铁路名称填入下表。
铁路 公路
成渝、宝成、成昆、襄渝、川黔 西昌高速公路、成渝、成自泸等
(2)在地图上找一找四川盆地的主要城市, 并说说其分布特点是什么。 沿河流、铁路、公路分布
自贡古盐井
深圳市光明新区高级中学·张进晖
1.位置、范围 2.地形(山脉、高原) 一、巴山蜀水 3.地势、河流 4.气候 1.农业生产 二、天府之国 2.旅游文化资源
深圳市光明新区高级中学·张进晖
1.下列有关四川盆地的河流说法正确的是( A ) A.河流流向大多从四周向中心流 B.嘉陵江的流向是自西向东流 C.黄河流经盆地中部 D.河流水量较少,含沙量极大 2.四川居民爱吃辣椒,主要因为( B ) A.当地盛产辣椒,形成吃辣椒的习惯 B.冬季比较阴冷潮湿,吃辣椒可以驱寒抗风湿 C.四川为湿润地区,有利辣椒生长 D.四川多山地,吃辣椒有利健身
青城山为中国道教发源地之一,属道教名山 。全山林木青翠,四季常青,诸峰环峙,状若城 廓,故名青城山。丹梯千级,曲径通幽,以幽洁 取胜,自古就有“青城天下幽”的美誉。
深圳市光明新区高级中学·张进晖
重庆大足石刻
深圳市光明新区高级中学·张进晖
大熊猫栖息地
深圳市光明新区高级中学·张进晖
蜀锦作坊
深圳市光明新区高级中学·张进晖
图7.39 四川盆地地形
深圳市光明新区高级中学·张进晖
深圳市光明新区高级中学·张进晖
气候温和湿润
亚热带落叶 阔叶林
盆地
从四周向中间流
紫色土
深圳市光明新区高级中学·张进晖
深圳市光明新区高级中学·张进晖
成都平原
深圳市光明新区高级中学·张进晖
天府之国
深圳市光明新区高级中学·张进晖
世界文化遗传名录--都江堰 通过课本文字,了解都江堰的历史与作用
深圳市光明新区高级中学·张进晖
四川盆地与长江中下游地区一月平均气温比较图
深圳市光明新区高级中学·张进晖
盆地以北的秦岭、大巴山 等山脉阻挡了冬季风南下, 冬季很少受到寒潮影响, 少霜雪,使得盆地内部冬 季气温较纬度相当的长江 中下游地区高。 “两多两少” -----多雨雾、多夜雨、 少日照,少霜雪
要致富确实要 先修路啊!
水陆空多种交通运输的 建设与发展,极大地促进了 四川盆地的经济发展与城乡 建设,使之成为中国新兴的 综合性工业基地之一。以重 庆和成都为中心的成渝经济 区成为中国西部经济最发达 的区域。
深圳市光明新区高级中学·张进晖
想一想,成渝经济区建设成 中国西部重要的经济中心有什么 有利条件? 水资源、矿产资源丰富 劳动力充足 交通体系完整 农业发达,工业基础雄厚 市场广阔 政策支持
内部:低山丘陵—北高南低、 南部西高东低
图7.39 四川盆地地形
深圳市光明新区高级中学·张进晖
深圳市光明新区高级中学·张进晖
四川盆地的气候类型和气候特征是什么? 四川盆地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暖,降水丰富。这里全年多云雾、 少日照、多夜雨。 得天独厚的湿热条件,十分有利于农作物生长,部分地区可一年三熟。
深圳市光明新区高级中学·张进晖
第三节 四川盆地
深圳市光明新区高级中学·张进晖
学习目标
1、了解四川盆地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特点(地 形地势、河流、气候、);
2、知道盆地富庶体现在哪些地方、盆地内有哪些 世界遗产; 3.了解四川盆地的目前的交通状况,说出主要铁 路干线; 4.能在图中找出四川盆地的主要城市及工业基地, 并说出四川盆地的经济发展概况。
蜀绣
深圳市光明新区高级中学·张进晖
巴蜀文化
川剧,是四川文化的一大 特色。成都,是戏剧之乡。川 剧语言生动活泼,幽默风趣, 充满鲜明的地方色彩、浓郁的 生活气息和广泛的群众基础。
川剧
深圳市光明新区高级中学·张进晖
饮食文化
辛辣可口的川菜
饮茶习惯是古老的巴蜀文化 的一个重要内容。
麻+辣+红
深圳市光明新区高级中学·张进晖
图7.39 四川盆地地形
东部:低山丘陵
深圳市光明新区高级中学·张进晖
5.在图中找出四川盆地内 的河流,并用笔将这些河 岷江、嘉陵江、乌 流画出来; 江等多条河流从盆地四 周汇入长江,使长江干 6. 观察说出这些河流的流 流水量大增。说明四川 向; 盆地中间低,四周高。 7.从河流流向来看,四川 盆地的地势特征是什么 整体:盆地 --四周高、中间低
独特的世界遗产 灿烂的古蜀文化
多元的民俗文化
深圳市光明新区高级中学·张进晖
四川风景秀美的九寨沟
深圳市光明新区高级中学·张进晖
黄龙
深圳市光明新区高级中学·张进晖
四川峨眉山风光
深圳市光明新区高级中学·张进晖
峨眉金顶佛光
深圳市光明新区高级中学·张进晖
乐 山 大 佛
深圳市光明新区高级中学·张进晖
深圳市光明新区高级中学·张进晖
深圳市光明新区高级中学·张进晖
1.地势低平 2.土壤肥沃有“紫色土” 3.气候温暖湿润,降水丰富 4.有著名水利工程“都江堰 ” 5.人口众多,劳动力充足
位于四川盆地西部的 成都平原地势低平、土地 肥沃、农业发达、物产丰 富,自都江堰水利工程建 成以后,更被誉为“天府 之国”,是我国重要的粮 食、油料、生猪的生产基 地。
深圳市光明新区高级中学·张进晖
新中国成立以后,为了发展盆地内外交通,改 变“蜀道难”的局面,国家投资兴建了成渝、宝成、 成昆、川黔、襄渝等铁路干线和包括大量高速公路 在内的一系列公路,成都、重庆成为我国西部重要 的交通枢纽。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的建成使传统的长 江航运条件大为改善。
深圳市光明新区高级中学·张进晖
重庆市是我国唯一位于 二级阶梯,位于西部的 直辖市
深圳市光明新区高级中学·张进晖
四川盆地西临青藏高原, 南有云贵高原,东有巫山 3. 在图中找出四川盆地周围 山脉,南有大娄山和五莲 的高原,说出这些高原分别 峰,西有大雪山、邛崃山 位于四川盆地的什么方位; 和岷山,北有大巴山和秦 岭山脉。四周被山地和高 4. 在图中找出四川盆地周围 原环绕,盆地内部低山丘 的山脉,并说出这些山脉分 陵起伏 别位于四川盆地的什么方位; 西部:高原 中部:盆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