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药品)中药学的学习方法
中药学学习和记忆方法
中药学学习和记忆方法
1、仔细观察:应仔细观察中草药各部分,如根、茎叶、花等,记住它们的形态特征及颜色特点,熟悉它们的香味及味道。
2、重复记忆:应多重复记忆,但最好不要死记硬背,尽量通过思维及图文并茂的方式来记忆中草药的名称及形态特征。
3、举一反三:在学习中可以通过一些中药的大类来广泛概括一个中草药的功效特点,帮助记忆更多的中药妙用。
4、实践操作:可以学习对中草药常见动作,如炙、泡煎等调剂方法,通过实践操作更好地掌握服用正确方法。
5、结合日常:常思考中药药效果及形态以及味道,结合日常生活的多个情况,用一条线总结它们的共同特点,活跃大脑,有利于学习和记忆。
中医药学习的方法与技巧
中医药学习的方法与技巧中医药学习是一门复杂而丰富的学科,需要掌握一系列的方法与技巧才能更好地学习和应用。
本文将介绍一些中医药学习的方法与技巧,供读者参考。
一、系统学习学习中医药需要有系统的学习计划和学习方法。
首先,建立一套完整的学习大纲,明确需要学习的内容,并根据自己的时间和能力进行合理的分配。
其次,要善于利用各种学习资源,如教材、专业书籍、网络资源等,进行全面、深入的学习。
同时,要加强实践,通过临床实习、实验操作等方式,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提高学习效果。
二、积极参与讨论与互动中医药学习是一个积累和分享知识的过程,积极参与讨论与互动可以拓宽自己的视野,总结他人的经验,也能够通过与他人的交流提高自己的学习动力。
参与学术研讨会、参观医药机构、加入学术社团等都是提高学习效果的有效途径。
三、重视实践操作中医药学习重视实践操作,要通过亲自动手进行实际操作,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中医药的技术和方法。
可以通过实验、临床实践、实地考察等方式进行实践,并及时总结实践中的经验和教训,不断提高自己的实践技能。
四、培养辨析能力中医药学习涉及许多复杂的理论和概念,需要培养良好的辨析能力。
学习者应该学会辨别学术观点和知识点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善于分辨正说与误说。
可以通过查证文献、请教专家、参加学术讨论等方式提高辨析能力。
五、多角度学习中医药学涉及多个学科领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学习。
除了学习中医经典著作和基础理论知识外,还可以学习相关的哲学、心理学、生物学等学科知识,从不同的角度来理解和应用中医药学。
六、注重实践案例研究中医药学习的成功与否往往取决于实践案例的积累。
通过研读各种实践案例,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医药的应用方式和疗效,同时也能够加深对中医理论的理解。
可以通过查阅临床案例、实验研究论文等途径进行实践案例研究。
七、持之以恒、勤奋学习中医药学习需要持之以恒、勤奋学习。
要建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制定每日的学习计划,并坚持不懈地执行。
中药的学习方法
2、性能特点、配伍原则:联系总论, 掌握共性,关注个性,不必死记,灵活 掌握。 3、使用注意:为本章节共性。 4、要特别重视药物的分类,掌握了概 述内容,再掌握药物的分类,就大心,将 性味、归经和应用有机地联系起来理解记忆 功效既是总结性能的基础,也是指导临床 应用的依据,功效是核心内容。 记忆功效,应首先理解含义,有的含义相 似,可互换,如化瘀、祛瘀、消瘀、散瘀、逐 瘀、破瘀等;有的则不可替换,如祛风与息 风,燥湿与利湿等。
五、药物的毒性、特殊用量、用法、和使用 注意,必须专门记忆。 一般的不需一一记忆,在概论中解决,个 别特殊的如先煎、后下、不入煎剂等需专门 记忆。
三、学好章节概述,是掌握各类药物共性和要 点的关键 1、概念、功效与主治 概述中的功效主治是本章节共性,如化湿 药,均有化湿功能,均可治湿阻中焦的脘腹痞 满、食少体倦、大便溏泄、舌苔白腻等,在学 习具体药物时,不必重复记忆,重点掌握各自 的特点和相互差异,可事半功倍。 功效可以有多种表述方法,不必纠缠细微 差异,可以统一表述,如“发散风寒”。
其次要重视功效的层次性,如石膏清热泻 火,可分化为清气分热、清肺热、清胃热;麦 冬之养阴,可分为养肺阴、养胃阴、养心阴。 应用部分内容最多,但不要死记硬背主 治,记住功效,与功效对应起来即可,重要的 是掌握各药个性特点和典型配伍,如发散风寒 对应的主治是风寒表证,但麻、桂、苏、荆、 防各药各有特点,应重点关注。
中药学学习方法
一、学习中药学必须以中医理论为指导 脏腑经络学说、病因病机学说、八纲辨证、气血 阴阳辨证、脏腑辨证等。 二、学习中药学必须处理好中药学与各相关课程的关系, 抓住要点,循序渐进,反复学习 尤其在应用部分,要结合《中医基本理论》《中 医诊断学》及临床知识理解,例举的方剂不需详记。 学习时,还要注意前后内容的交叉,如解表药, 在应用中就涉及到理气药、清热药、化痰药、补虚药 等内容,不可能一步到位,在学习时应着重掌握药物 功用特点,在学完相关内容后,再反过来复习比较才 能真正弄懂。
精编(医疗药品)中药学笔记
(医疗药品)中药学笔记中药学总论教学目的和要求1.掌握中药、本草、中药学的概念;2.熟悉历代主要本草著作等内容;3.了解中药的起源。
中药:在中医中药基础理论指导下,用以防病治病的一部分天然药及其加工品。
草药:此词始见于宋代。
习惯上称在药书上没有记载的而为民间草药医所掌握使用的植物药。
本草:中药的统称或原始称号,始见于《汉书·平帝纪》。
中药学:专门研究中药的基础理论和中药的来源、采集、炮制、性能、功效及应用方法等知识的一门学科。
西药:又称化学药,是通过化学合成的方法而制成的药物。
天然药:在天然环境下而形成的,用以防病治病的药物。
草药:此词始见于宋代。
习惯上称在药书上没有记载的而为民间草药医所掌握使用的植物药。
本草:中药的统称或原始称号,始见于《汉书·平帝纪》。
第一章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一、中药学略具规模,至迟在秦汉之际,这可从《山海经》、《周礼》、《五十二病方》等书所记载的大量动、植、矿物和药物名称的丰富知识中推断出来。
二、成书于东汉末期的《神农本草经》是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此书简称《本经》。
全书共3卷。
载药365种,按有毒仍;之上;且;当下;和;可是;能够;俩;见;某公司;运营;无毒,养身延年仍;之上;且;当下;和;可是;能够;俩;见;某公司;运营;祛邪治病分为上品120种,中品120种,下品125种。
分类比《山海经》多人、米谷、菜、虫四类。
进一步充实了中药四气五味,有毒无毒、配伍法度、服药方法等药学基本理论。
载有丸、散、膏、酒等多种剂型。
始创药物功效分类方法(三品分类)。
系统地总结了汉以前的药学成就。
其缺点是略而不详。
三、《本草经集注》是对《本经》的补充和发挥南朝梁人陶弘景所著,载药730种。
本书首创按药物自然属性分类的方法将药物分为玉石、草木、虫兽、果、菜、米实和有名未用七类。
对药物的产地、采集仍;之上;且;当下;和;可是;能够;俩;见;某公司;运营;疗效的关系以及药物的性味、形态、鉴别、炮制方面的论述颇多补充和发挥。
中药学学习方法与技巧
中药学学习方法与技巧中药学学习方法与技巧中药学是研究中药基本理论和各种中药来源、采制、性能、功效及临床应用等知识的一门学科,是中医学中不可映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习方剂学和临床各科的基础。
它与中医基础学及临床各科有着密切的联系,涉及面广,内容繁琐不便于学习记忆要在较短的时间内全面掌握每睐中药的性昧、归经、功效、应用及用量用法和使用注意等诸项内容,的确比较困难。
因此,探讨一下学习中药学的方法与技巧,非常有必要,笔者通过多年对《中药学》的教学,谈一下认识和体会,以供大家参考,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遵纲循本”中药学内容多,信息量大,知识面广,很容易混淆,较难掌握,在学习上要有纲可循,有按可骥,须“遵纲循本”。
遵纲是遵照教学大纲来学习,掌握大纲要求的内容;循本是按照大纲指定的学习教材来掌握其基本知识。
以自考为何学习应遵照《中药学》自考大纲,以五蔽统编《中药学》教材为蓝本。
因自考命题是以此为基础,命制多套等质、等量的试题,难度相同、进行考试充分了解其内容特点,才能学有对路,有的放矢因不同的教学大纲所要求的内容不一样教材有区别,章节顺序、安排有不同,药物分类及某些药物的作用亦有差异。
所以,根据《中药学》自考大纲,以五版《中药学》教材为蓝本,按照大纲一、二、三级内容学习,可以起到执简驭繁,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学好总论,至关重要在中药学总论中,中药性能是重要的内容,它包括性睐、升降浮沉、归经、有毒无毒等,是历代医家在长期医疗实践中概括和总结出来的药性理论,是学好中药学各论的关键,是论述、分析各种药物的基础,指导着药物的学习及临床运用。
而每种药物的论述,叉是对总论药性理论的一一体现和深化,二者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
在学习具体药物时,运用总论中的有关内容进行分析,可加深记忆,更好的理解,巩固所学的知识。
因此,掌握好这部分内容,对学好中药学是至关重要的,不可缺少的。
三、联系中基、中诊中药学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进行应用的药物。
中药学学习方法
中药学学习方法◎广西中医学院《中药学》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专门研究中药基本理论和各种中药的来源、采制、性能功效及临床应用等知识的一门学科。
在现行教学计划中,《中药学》课程的设置,是作为中医药各专业的基础课。
对于中医学各专业来说,《中药学》是学习方剂学及临床各科的桥梁;对于《中药学》各专业来说,中药的理论和功用,又是该专业课研究的出发点和核心内容。
因此,《中药学》课程,在中医药专业的教学计划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
但是,由于《中药学》药物多,性能功效各不相同,或同中有异,内容抽象复杂,既涉及中医基础理论,又涉及临床病症,如果在学习过程中,不注意学习方法,往往容易张冠李戴,混淆颠倒。
要在有限的学习时间里,把全部中药掌握记牢,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因此,每当上到《中药学》时,同学们反映最强烈的是,“中药难记”,“容易混淆。
”如何学好《中药学》呢?下面浅谈几点体会,供同学们参考。
一、结合中医理论学习中药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认识和使用的药物。
《中药学》理论同中医的理论是统一的。
例如,中医的病因中有风、寒、暑、湿、燥、火六淫;中药相应有祛风、散寒、解暑、祛湿、润燥、泻火药的功效。
八纲辨证中有表、里、寒、热、虚、实、阴、阳等八大证型,中药相应有解表、温里、清热、散寒、补虚、泻实、滋阴、壮阳等功效;中医有气病、血病、痰病等,中药也有理气或补气、活血或补血、化痰等功效……。
所以,学好中医理论,才能理解和记忆每一味中药的功效和应用。
例如,黄芪能补气升阳,用于脾肺气虚或中气下陷之证,按中医理论就可以推断出中气虚会有食少便溏、气短乏力及脱肛、子宫下垂等一系列症状。
此外,黄芪“有汗能止”,“无汗能发”的功效,按中医理论就可以理解“有汗能止”的汗是卫气虚的表虚自汗,用黄芪能益卫而固表止汗;“无汗能发”的无汗是气虚的表虚挟有表邪,因而发汗不出,用黄芪能补气,则表邪随汗而解。
这样去理解和记忆黄芪的功效和应用就容易了。
可见,用中医理论来指导学习《中药学》,是学好《中药学》的一个先决条件。
《中药学》的学习与记忆方法
B in ord o rdt n l hns —iie Soe  ̄ 2 . . Z . ei  ̄Iun f aioa ieeMe cn ,etmb O i T i C d— 2,
《 中药学》 的学习与记忆方法
王玉凤
就知 道这 一章 每 味药物 的首 要功 效 为发散 表 邪 。解 表药 又分 为发 散风寒 药 和发 散风 热药 。发 散 风寒 药 的首 要功 效是 发汗 解表 , 治风寒 表证 ; 散 风热 药 主 发 的首 要功 效为 疏散 风热 , 治风 热表证 。 主 在学 习温 里 药时 , 只要 记住 温里 药是 以温 里祛 寒 、 治疗 里寒 证为 主的药 物 ,就 知道这 一 章每 味药 的首要 功 效为 温里 祛 寒或 温里 散寒 , 治里寒 证 。 学 习其他 各章 时也 主 在
作 者 单 位 :30 8 安 徽 中 医 学 院 中 医 临 床学 院 2 03 .
对 同一 章节 的药 物进 行 比较 .既 比较功 效相 同的药
物 , 比较 不 同功效 的药 物 。 又 如荆 芥 与 防风均 属于解 表 药 , 可祛 风 解 表 , 疹 身痒 及 风 寒 、 热 表证 皆 均 风 风
f 要 】 针对 新 版 《 摘 中药 学 》 材 中药 数 目较 多 , 教 中药 术 语 难 记 , 与 药 之 间 的 功 效 、 用 容 易混 淆 、 学 感 到 困 难 等 问题 , 药 应 初 笔 者 结 合 多 年 的教 学 经 验 , 总结 出《 中药 学》 学 习 与 记 忆 方法 。 的
对 于 中医临床 专业 的学 生来 说 , 中药 学 》 的学 《 习离 不开 临床 实践 ,在课 余 时 间跟 随临床 经 验丰 富 的老 师 门诊 , 过观 察患 者用 药前 后 的病情 变 化 。 通 可
中药学专业学习知识中药学
中药学主要包括中药基本理论和常用中药的性能、功效、主治病证及其他应用知识和技能等,是执业药师必备的中药学专业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执业药师的职责与执业活动的需要,
中药学部分的考试内容主要包括:
1.历代本草代表作的作者、成书年代、学术价值。
2.中药的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有毒与无毒等内容及应用。
3.中药的功效的认定、表述与分类;主治病证的表述。
4.中药配伍理论的内容。
5.常用中药的分类及各类的基本要求(包括性能特点、功效、适用范围、配伍应用及使
用注意)。
6.180种常用中药的药性(包括有毒与无毒)、性能特点、功效、应用(主治病证及
重要配伍的意义)、特殊用量用法、使用注意,与功效相似药物的异同点,以及个别同名异
物药物的来源。
7.124种常用中药的药性(包括有毒与无毒)、功效、主治病证、特殊用量用法、使
用注意,与功效相似药物的异同点。
8.96种较常用中药的药性(包括有毒与无毒)、功效、特殊用量用法及使用注意。
9.60组常用基本配伍的意义。
10.72种常用中药的主要药理作用。
总论
各论。
中药店店员中药知识学习个人总结
中药店店员中药知识学习个人总结中药店店员是一份需要专业知识的工作,掌握中药知识对于提供优质服务和满足客户需求至关重要。
本文将总结中药店店员在学习中药知识过程中的体会和心得,并分享一些学习方法和资源。
一、学习中药知识的重要性作为中药店店员,我们需要掌握丰富的中药知识,以便更好地为客户提供合适的建议和服务。
中药知识包括中药的基本分类、功效、用法用量、禁忌以及制药工艺等方面内容。
只有通过不断学习,我们才能更好地了解中药的特点和使用要点,从而更好地辅导客户选择和使用中药。
二、学习方法和资源1. 学习方法学习中药知识需要有系统性和专业性。
以下是我个人总结的几个学习方法:(1)阅读中药学专业书籍:通过阅读专业书籍,我们可以系统地学习中药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建立起扎实的知识基础。
(2)参加培训班和讲座:培训班和讲座通常由有丰富经验的中药师或专家主讲,可以借此机会学习他们的实际经验和专业知识,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
(3)与同行或专业人士交流:与同行交流可以获得更多的实践经验和案例分享,通过他们的分享,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中药知识。
2. 学习资源在学习中药知识过程中,有一些资源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学习和了解中药知识:(1)中药学专业书籍:例如《中药学》、《中草药大辞典》等,这些书籍是系统学习中药知识的重要参考资料。
(2)中药学网站和论坛:互联网上有很多中药学相关的网站和论坛,例如中国中医药信息网、中草药在线等,这些网站和论坛上有大量的中药知识和经验分享。
(3)中药制剂参考书籍:对于掌握中药的用法用量和制药工艺,一些中药制剂参考书籍是必备的学习资源,例如《中药配方与技术》、《中药饮片制剂学》等。
三、学习中的心得和体会在学习中药知识的过程中,我有一些心得和体会:1. 持之以恒:中药知识广博而深奥,需要我们保持持续的学习态度,通过不断积累和实践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2. 实践出真知:学习中药知识不仅要掌握理论,还需要将知识应用于实践中。
中药学的学习技巧
中药学的学习技巧中药种类庞多,功效复杂,怎样学好呢?下面店铺收集了一些关于中药学的学习技巧,希望对你有帮助中药学的学习技巧1、学好总论和各章的概论总论和各章概论是最扼要的。
总论概述了中药学发展源流和基本理论(性味、归经、升降浮沉、有毒无毒)。
各论中的概论将该章中的药物共性和要点概括出来,如果把概论部分理解掌握了,那么对本章节的具体药物的共性就掌握了。
掌握了共性,基本就掌握该类药的主要性味、功效、主治了。
2、多看目录,掌握重点药物即药物特点先抓住重点药(掌握药),以重点带动一般,触类旁通去记。
例如学习清热泻火药这一节,应以石膏、知母、天花粉、栀子、夏枯草等为重点,对其性味、功效、临床应用等理解透彻,牢固掌握;再熟悉芦根、淡竹叶、决明子的功用;其它如寒水石、竹叶、莲子心、熊胆、鸭跖草、谷精草、密蒙花、青葙子等一般性的药,只要记住其特点就行。
掌握了每类药的特点和有什么药以后,再进一步记住各药特点,如发散风寒药中,麻黄为峻汗之剂,紫苏长于行气宽中,并解鱼蟹毒;生姜长于温中止呕,为“呕家圣药”;香薷为夏令解表药,长于和中化湿解表;连翘为“疮家圣药”,善于治疗肺胃出血的药是白及、紫珠,善于治疗湿痰要药是半夏等等。
3、掌握重点药物功首先应理解各种功效术语的含义。
有时动词不同,含义迥异,如祛风与息风,化湿、燥湿、胜湿与利湿,决不可混用。
有时动词改变,其含义又极为相似,甚至完全相同,如化瘀、祛瘀、散瘀、消瘀、行瘀、逐瘀、破瘀,化痰、消痰、祛痰、导痰、涤痰、豁痰⋯⋯分别是两种功效效的不同称谓,仅少数用语稍有作用强度等方面差异,一般可以相互代替。
还有一些功效的四个字中,可由一个动宾结构分列为两个动宾结构,或由两个合并为一个,如清热解毒与清解热毒,祛风除湿与祛除风湿,平肝抑阳与平抑肝阳,其含义并无二致。
比较和记忆同类药物的功效,还不能局限于某一章(节)之内,必须纵向联系,全面了解。
如能解表的药尚有独活、苍术、青蒿、藿香、神曲、前胡,安神药尚有茯苓、丹参、石菖蒲、人参、麦冬、百合、莲子、五味子等。
卫生专业知识—中药学的学习方法
卫生专业知识—中药学的学习方法在事业单位医疗卫生考试中,中药学也是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大多数考生对此却望而却步。
针对这种情况,中公教育专家总结归纳出中药学的学习方法,希望对广大考生有所帮助!一、抓住重点,掌握功效中药的基本理论和具体药物的功效、应用是考试的重点,功效与药性主治证是密切相关的,学习时一方面要运用性味归经等药性理论分析功效,理解其含义,同时要以功效联系主治证,使功效落到实处。
例:黄连泻火功效与苦寒性味密切相关,苦泄降,寒清热,能清泄火邪,由于它归心经、胃经、肝经故以清心火、胃火,肝火见长,适用于心火亢盛的热病神昏,心烦失眠,口舌生疮,胃火所致的脘痞呕吐及肝火目赤等。
这样以泻火功效为中心将性味,归经和主治证联系起来,既加深了对黄连泻火功效的理解,又突出了重点。
二、把握共性,注重特性对性味归经、用量用法、配伍等内容要区别对待。
如理气药大多辛温芳香,这是普遍性,而苦楝子却苦寒,属特殊性要特别注意。
再如矿物药由于质地重,一般可用30克左右,而朱砂虽是矿物药,但是毒只可用o.3-1.5克。
槟榔的一般用量在5-10克左右,但治绦虫病需用量60-90克,量小难以取效,再以用法为例,大多数药物可以入煎剂,但逐水药甘遂有效成份不溶于水,驱虫药雷丸受热后有效成份破坏,均不宜入汤剂。
至于配伍记一些常用的、特殊的配伍方法,重点熟悉其意义。
如桂枝配白芍,附子配干姜,黄连配肉桂等。
总之,学习时应区别内容是属于【山西事业单位微信号:shxsydw】普遍性还是特殊性的,而予以分别对待。
对普遍性的内容可予总的掌握,对特殊的内容则须重点记忆。
因此,既不要毫无区别地逐条硬记,也不要把特殊内容作一般普遍性对特轻易滑过。
而特别要注意掌握其特殊性。
三、归纳分析、明辨异同中药为数众多,而一味药常有数种功效,内容复杂,容易混淆。
其实药物之问是有其内在联系的,学习时可以将有可比性的药物进行归纳分析,比较其异同点。
从而进一步加深理解和掌握所学中药的性能、功效及适应证等内容。
中药学第一学期学习计划
中药学第一学期学习计划引言中药学是一门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学科。
它涉及到中药的起源、性味、功能、用法、用量、配伍、炮制等方方面面,是一门综合性学科。
在中国,中药学一直都是备受重视的学科之一,对中医药产业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为一名中药学专业的学生,第一学期是对中药学知识的系统学习和积累的阶段。
为了更好地掌握和理解中药学的知识,制定一个合理的学习计划至关重要。
一、学习目标1. 系统掌握中药学的基本概念和知识框架;2. 熟练掌握中药学的基本分类、性味归经、功能主治、用法用量等知识;3. 理解中药与西药的区别和联系;4. 能够对一些中药方剂进行初步的辨析和运用;5. 培养对中药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二、学习内容1. 中药学基础知识(1)中药学概论(2)中药学分类(3)中药性味归经2. 中药的功效和应用(1)中药的功效与功能主治(2)中药的用法用量(3)中药的配伍禁忌3. 中药与西药(1)中药与西药的区别和联系(2)中西医结合的意义和方式4. 中药方剂(1)常见中药方剂的基本知识(2)中药方剂的辨析和运用5. 中药学的实践(1)中药饮片的认识和操作(2)中药的炮制和加工(3)中药的质量控制三、学习方法1. 多读书多看资料。
通过阅读教材、参考书和相关文献,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2. 多听课多思考。
认真听老师讲课,对不懂的地方及时提问,思考如何将知识应用到实际中。
3. 多实践多总结。
参与实验操作,加深理论知识的实际运用,并及时总结经验教训。
4. 多交流多讨论。
与同学们多交流,互相讨论,探讨问题,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四、学习安排1. 注重对基础知识的学习。
在开学前,仔细阅读教材中的中药学概论和中药学基础知识部分。
2. 及时复习和巩固已学内容。
每周按部就班地完成教学任务,及时复习和巩固已学内容,随时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3. 加强实践环节。
积极参与实验操作、临床实践和实践课程,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实际应用能力。
《中药学》教学方法的探讨与实践
《中药学》教学方法的探讨与实践中药学是中医学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对于中医药的学习和掌握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药学》是中药学的第一门课程,对于学生来说是关注度很高的课程。
因此,如何将《中药学》授课得更好,是每位中药学教师都需要思考的问题。
本文将围绕《中药学》教学方法的探讨与实践进行阐述,探讨如何做好此门课程的授课。
一、教学目标的明确:教师在进行《中药学》的授课前,一定要明确教学目标,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
因为只有掌握了教学目标,才能知道教学应该朝哪个方向发展。
二、教学内容的把握:《中药学》是一门基础课程,需要学生掌握的内容很多。
因此,教师在进行授课时,需要明确内容的把握,量力而行,针对性强,把握学生的学习能力,科学地布置教学任务。
三、教学方法的选择:对于一门基础的中药学课程来说,采用何种教学方法很关键。
教师应该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如讲授、课堂互动、实验授课等多样的方式,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不会感到枯燥乏味,增加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四、实践环节的加强:《中药学》涉及到很多的药物,学生通过实践才能将理论变为实践。
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实验室的实践授课,或是组织学生走访中药房,进行实践操作。
通过实践,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课程内容。
五、案例分析的引入:教师可以运用实际的案例,帮助学生更好的了解中药学的实际应用。
可以让学生在课后进行案例分析,从而更好的理解和应用课程内容。
总之,本文围绕《中药学》教学方法的探讨与实践进行阐述,从教学目标的明确、教学内容的把握、教学方法的选择、实践环节的加强、案例分析引入等方面提出了实现优质《中药学》课程的建议。
教师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特点,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学习中更有成就感,掌握更多知识。
怎样学好中药学快速记忆中药的方法汇总
怎样学好中药学快速记忆中药的方法汇总学好中药学需要系统的学习和反复的记忆中药材及其功效。
下面将介绍一些有效的方法,帮助你快速记忆中药材。
1.制定学习计划:将中药材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分类,制定每天需要记忆的中药材的数量和时间。
建议每天安排专门的时间进行中药学的学习和记忆。
2.利用图表和表格:将中药材的名称和功效制成图表或表格,每天观看并记忆,可以帮助你快速记忆中药材。
3.多种感官联合记忆:除了使用视觉记忆方法,还可以通过触摸、嗅觉和味觉等多种感官联合记忆中药材。
可以将中药材放在手中触摸,闻其香味,品尝其味道,这样会更加深入记忆。
4.制作中药材卡片:将中药材的名称和功效写在卡片上,随时翻看和背诵,可以帮助你记忆中药材的同时也方便复习和巩固。
5.利用联想记忆法:将中药材的名称和其功效进行联想,找到一种有趣的关联。
例如,可以将黄芩与“黄”的颜色进行联想,把“清热解毒”的功效与黄芩相关联。
6.制作中药材模型:根据中药材的形态和特点,可以制作中药材的模型。
通过观察和触摸模型,可以更直观地记忆中药材的形态和特征。
7.制作中药材的音频资料:录制中药材的名称和功效的音频资料,可以在平时随时听,增强记忆。
8.利用记忆法:应用记忆法来记忆中药材的名称和功效。
例如,“黄芪益气,党参扶正,人参养气”的记忆法。
9.反复提问和回答:将中药材的名称和功效进行问答式记忆,不断进行回答和复习,巩固记忆。
10.组织学习小组:与同学或朋友组织学习小组,相互复习和讨论中药材的名称和功效,可以互相提醒和补充记忆。
以上是学好中药学,快速记忆中药的一些方法汇总。
不同的方法适合不同的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习惯和喜好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
另外,持之以恒、坚持不懈也是学习中药学的关键。
中医药学习的方法与技巧
中医药学习的方法与技巧中医药学习是一门深奥而又广泛的学科,许多人在学习过程中感到困惑和无从下手。
然而,只要掌握一些有效的学习方法和技巧,就能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中医药知识。
本文将介绍一些中医药学习的方法和技巧,帮助读者提高学习效果。
一、系统性学习中医药学涉及众多的理论体系、经典文献和诊疗方法,因此,学习中医药需要具备一定的系统性。
首先,建议读者选择一本权威的中医药教材,从基础入手,循序渐进地学习。
其次,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际操作和临床实践来巩固所学知识。
最后,定期进行知识的总结和复习,将所学内容整理成笔记或概念图,方便回顾和查阅。
二、注重阅读与理解中医药学习离不开对经典文献的阅读与理解。
阅读经典著作有助于理解中医药的基本原理和思维方式。
在阅读时,可以采取以下技巧:1.通读全文:先大致了解全文的内容和结构,然后再逐段深入理解。
2.理解词句:重点关注一些常用的中医药术语和特殊的表述方式,可以通过查阅词典和注释进行解读。
3.分析思路:观察作者的论证思路和论点,理解其观点和理论基础。
4.举一反三:将所学知识与实际应用相联系,举一反三地思考和应用到其他问题中。
三、实践与实例中医药学习应该注重实践与实例的结合。
通过实际操作和案例分析,能够使抽象的理论知识更加具体和形象化。
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实践和案例分析:1.模拟实验:通过模拟实验来研究中药的煎煮过程、针灸的操作技巧等,加深对中医药原理的理解和应用。
2.临床实践:参与临床实践,观察中医师的诊断与治疗,学习其经验和技巧。
3.案例分析:选择一些典型的疾病案例,分析其病因、辨证施治,并总结出一套完整的诊断与治疗方案。
四、学习小组与交流加入学习小组或者与同学进行学习交流,能够为中医药学习带来许多好处。
小组学习可以相互帮助、互相鼓励、互相纠正错误,还可以进行疑难问题的讨论和解答。
此外,与同学交流还能够开阔视野,了解不同的学习方法和技巧,相互借鉴、切磋。
五、持之以恒的态度中医药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持之以恒的态度。
关于如何学习中药学的计划
关于如何学习中药学的计划在当今社会,中医药已经成为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的领域。
学习中药学不仅可以帮助人们了解中药对人体的作用,还有助于促进中医药的传承和发展。
如果你对中药学感兴趣并希望学习这门学科,那么你需要一个系统的学习计划,下面将为你提供一些学习中药学的计划。
一、理论学习1.了解中药学基本知识学习中药学的第一步是了解中药学的基本知识,包括中药学的定义、分类、属性、归经、功效等等。
这些知识是学习中药学的基础,对于初学者来说,理解这些基础知识是至关重要的。
2.学习中药学相关的医学知识中药学与中医学息息相关,因此学习中医学的相关知识也是学习中药学的重要一部分。
了解中医的基本理论、诊断方法、治疗原则等,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中药学。
3.学习中药学的经典著作要想深入学习中药学,就需要阅读一些经典的中药学著作,如《本草纲目》、《神农本草经》等。
这些经典著作是中药学的基石,通过阅读这些著作,你可以更好地了解中药学的发展历程和基本理论。
二、实际操作1.到正规医学院校学习如果你想深入学习中药学,最好是到正规医学院校学习中医药专业。
通过系统的学习和实践,你可以接触到更多临床经验和专业知识,为将来的医学研究和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2.实践中药炮制在学习中药学的过程中,你还需要亲自动手炮制中药。
通过亲身实践,你可以更好地理解中药的原理和作用,培养自己的动手能力和临床经验。
3.参与科研项目如果你有机会,可以参与一些中药学的科研项目。
通过参与科研项目,你可以深入了解中药学的最新研究成果,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为将来从事中药学研究和临床实践做好准备。
三、与专业人士交流1.与师长交流在学习中药学的过程中,你需要与一些有经验的中药学专家和师长交流。
通过与他们交流,你可以获取更多的学术信息和临床经验,为自己的学习和研究提供更多的帮助和指导。
2.参与学术交流会议参与一些中药学的学术交流会议,是另一个提高学术水平的好方法。
通过与行业内的专家和同行交流,你可以了解最新的中药学研究成果和学术动态,扩大自己的学术视野。
中药学常识及学习方法
中药学常识及学习方法一中药与“本草”释义从中药房抓的、需要熬的药是不是就叫做中药呢或者中国从古到今都在用的药就叫中药这都还不够准确;我们也无需多加深究,只讲中药最为重要的一个特性——中药指是的在中医中药基本理论指导下,用于防治疾病的天然药物及其加工品;比如,植物药五味子,中药理论认为它味酸,具收敛之性,可以止咳,各种寒、热、虚、实咳嗽都可以用;如果一个医生用它治肺气虚的咳喘无力,它就是中药,因为它是在中医、中药理论的指导下使用的;如果另一个医生用它来治肝炎,目的是降低一种肝脏中转氨酶的释放量,那是在西医和药理理论的指导下使用,它便不是作为中药来使用了;中药在古代称为“本草”,是因为中药中草类植物最多,也因为这个缘故,说文解字把“药”解释为“治病草”;自从西药传入我国以后,人们为了表示区别,便将我国传统应用的药物称之为“中药”;中药一般包括植物、动物药、矿物药三大类;其中植物类中药又可分为草类、木类、果类、菜类、谷类等多种类别;动物类中药也有虫类、鱼类、贝类、鸟类、禽类、兽类等之分;矿物类中药则包括可供药用的天然矿物、矿物原料的加工品及动物化石等;如果按照药材的生产来源区分,中药又有野生和人工栽培之别;还有一些中药属天然药物的加工品,如神曲、阿胶、枯矾就是分别用植物、动物、矿物原料加工制成的药物;我国传统药物除了有“中药”、“本草”的名称之外,近二、三十年来,“草药”或“中草药”的名称也流行一时;但实际上,草药也是中药的一部分,它一般指广泛流传于民间,而医者应用较少,文献资料比较简略,且加工炮制尚欠规范的部分天然药;应该说,现在的中药也是来源于以前的草药的;对某草药很熟悉、并规范使用以后,就叫中药了;现在的草药,终有一天也会变成中药的;还有民族药,如藏药、蒙药、维药、傣药、苗药、彝药等,是与中药完全对等的,甚至药材都有部份重叠,只不过指导理论不同罢了,各有所长;二中医眼中的“地道药材”天然的药材是离不开一定的自然条件的;我国疆域广阔,自然地理环境,如水土、日照、气候、生物分布等,南北迥异,差别极大;各种药材的出产,都或多或少的带有一定的地域性;于是就产生了“道地药材”习惯上不叫“地道药材”,如四大怀药、浙八味等均属此; 所谓道地药材,是优质正宗中药的专用名词;它是指产地历史悠久、品种优良、疗效突出的药材;如宁夏的枸杞,内蒙的黄芪,东北的人参,河南的地黄,云南的三七,四川的川芎,山东阿胶,浙江贝母,江苏薄荷,广东陈皮等等,自古以来都是道地药材;当然,也不能一概而论的;如,云南的三七就一定是最好再好的产区,它也有几等的出产质量;难道道地药材产区最差的药都比其他产区最好的药更好不成当然不是;所以,“品种优良、疗效突出”才是最最重要的标准;然而,道地药材往往地域狭小局限,产量岂能满足全国需要在不十分地影响疗效的情况下,不可过于拘泥道地药材;为了进一步发展优质高效的道地药材生产,国家正在实施标准化的各个新药材生产基地,深信其必为推动我国道地药材生产发展作出重要的贡献;中药词典●四大怀药:怀地黄、怀山药、怀菊花、怀牛膝;“怀”指由明代“怀庆府” 河南省温县、武陟、博爱沁阳等地所产之道地药材;●浙八味:浙江的道地药材;指白术、白芍、浙贝母、杭白菊、延胡索、玄参、笕麦冬、温郁金这八味中药材,由于其质量好、应用范围广及疗效佳而为历代医家所推崇;三病有阴阳,药分温凉中药四气,又称四性,就是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显然不是指药物的温度,而是它的秉性;“寒凉”的药物,是指它能治热性病;“温热”的药物,是指它能治有冷的表现的病;所以说药物具有四性的哪一种,是在看病的实践中发现的;四气之中寓有阴阳含义,寒凉属阴,温热属阳,而寒与凉、温与热之间仅程度上的不同,大体上其实只有寒热两种药性;此外,还有所谓的不寒也不热的“平性”药,实际上也稍稍偏温、偏凉,仍未超出四性的范围,没有绝对的平性;具体来说,温热性的药多用治风寒痹证、中寒腹痛、寒疝作痛、血寒经闭、阳痿不举、宫冷不孕、亡阳虚脱等一系列阴寒证;而寒凉性的药则主要用于实热烦渴、温毒发斑、血热吐衄、火毒疮疡、热结便秘、热淋涩痛等一系列阳热证;寒药治热证,热药治寒证,不能搞反,否则会导致病情进一步恶化;提醒这一点主要是怕碰到真寒假热、真热假寒这样极端的现象;真寒假热的人看似热得病人烦躁受不了,却喝水量很少;真热假寒的人手脚摸过去冰凉,胸腹部摸一会儿却烫手;真寒假热因为是真寒,自然要选大热药;真热假寒因为是真热,自然要选大寒药;不过如果热毒或寒毒太厉害时,哪怕开药方向是对的,有时会一喝药就呕掉,叫做“邪气太甚,拒不受药”;这时候可在大寒的药中加很少一点热性药,或大热的药中配一点点寒性药,就不会呕药了;很有点象古代打仗的时候找个内奸喊开城门,然后一举而攻入;四巧辨五味各寻所归所谓五味,原来指药物有酸、苦、甘、辛、咸五种不同的味道;所谓“打翻了五味瓶”,其实味道何止五种只不过习惯上以常见的、易于分辨的五种味道作为标准而已;五味的产生,开始是指药物真实味道的反映;后来发现,在很多时候,同一种味道的药物作用于人体,会产生一些相似的反应,而不同味道的药物会产生不同的反应;如此便总结归纳出有关药物五味的理论;自从五味作为归纳药物作用的理论出现后,五味的“味”也就超出了味觉的范围,而是建立在功效的基础之上了;因此,中药书的记载中有时会出现与实际口尝味道不相符的地方;现将五味所代表药物的作用及主治病证分述如下:辛味:往往具有发散表邪、畅行气血的作用,多用治表证及气血阻滞之证;甘味:往往具有补身体、舒肠胃、调药性和止痛的作用,多用治正气虚弱、肠胃难受、身体疼痛等方面;酸味:往往具有收敛、固涩的作用,多用治体虚多汗、肺虚久咳、久泻肠滑、遗精滑精、遗尿尿频、带下不止等方面;苦味:往往具有清泄火热、泄降气逆、通泄大便、燥湿、坚阴泻火存阴等作用,多用于热证、火证、喘咳、呕恶、便秘、湿证、阴虚火旺等方面;咸味:往往具有泻下通便、软坚散结的作用,多用治大便燥结、痰核、瘿瘤、症瘕痞块等方面;五味有时可与五脏联系起来;如苦味药多能入心,甘味药多能入脾,咸味药多能入肾;当然这只是相对的,如辛味药按一般推理来说以入肺为主,可是辛散的行气药大多是入肝,这样的例外很不少,所以五味理论也只能作为参考;五用药有禁忌三思再下笔1.配伍禁忌有些药物共用时,会产生剧烈的毒副作用,或者消减原有药效,因而应该避免共用,最典型的莫过于“十八反”、”十九畏”;十八反歌本草明言十八反,半楼贝蔹及攻乌,藻戟遂芫俱战草,诸参辛芍叛藜芦;即:乌头包括川乌、草乌、附子不能与贝母、栝楼含天花粉、半夏、白及、白蔹等同用;甘草不能与甘遂、大戟、海藻、芫花等同用;藜芦不能与人参、丹参、玄参、沙参、细辛、芍药等同用;十九畏歌硫黄原是火中精,朴硝一见便相争,水银莫与砒霜见,狼毒最怕密陀僧,巴豆性烈最为上,偏与牵牛不顺情,丁香莫与郁金见,牙硝难合京三棱,川乌草乌不顺犀,人参最怕五灵脂,官桂善能调冷气,若逢石脂便相欺,大凡修合看顺逆,炮炙煿莫相依;即:硫黄畏朴硝,水银畏砒霜,狼毒畏密陀僧,巴豆畏牵牛子,丁香畏郁金,川乌、草乌畏犀角,牙硝畏三棱,官桂肉桂、桂皮、桂心畏赤石脂,人参畏五灵脂; 中国药典1963年版“凡例”中明确规定:“注明畏、恶、反,系指一般情况下不宜同用;”若是违反药典规定而出问题的,可是要负法律责任的;虽然古代也有不少反药同用的文献记载,认为反药同用可起到相反相成、反抗夺积的效能;但在目前尚未搞清反药是否能同用的情况下,临床用药应采取慎重从事的态度,最好不使用,以免发生意外;2.病证禁忌药物的作用有它的适应范围,不能越轨;如麻黄是发汗猛药,对本就在出汗的病就不能用它;熟地很腻,乳香有怪味,脾胃不好的人就要注意了; 3,妊娠禁忌有些药易伤胎,所以应列为怀孕禁忌的药物;慎用的药物有桃仁、红花、牛膝、大黄、枳实、附子、肉桂、干姜、木通、冬葵子、瞿麦等;禁用的药物有巴豆、牵牛、大戟、商陆、麝香、三棱、莪术、水蛭、斑蝥、雄黄、砒霜等;一句话,给孕妇用药,要慎之又慎;六生病用药时饮食重忌口俗话说:“生病不忌嘴,跑断郎中腿”;故病人应重视忌口;如发热疾病,应忌食辛辣、油腻、煎炸性食物;寒性病,应忌食生冷食物、清凉饮料等;冠心病患者应忌食肥肉、脂肪、动物内脏及烟、酒等;高血压应忌食胡椒、辣椒、大蒜、白酒等辛热助阳之品;肝炎应少食动物脂肪及忌食辛辣、烟、酒及其他刺激食品;脾胃弱者应忌食油炸粘腻、寒冷固硬、不易消化的食物;胃炎者别吃芋,易诱发;肾病少吃一点含盐、碱过多或酸辣太过的刺激食品;皮肤病或皮肤红肿化脓患者,应忌食鱼、虾、蟹等腥膻发物及辛辣刺激性食品,尤其不能吃干燥的小虾米,少吃鹅肉比如徐达与朱元璋的传说,以“蒸鹅”间接赐死;服某些中药时的特殊忌口,虽不是百分之百的严格,能做到当然最好,如:甘草炙~、黄连酒连、桔梗、乌梅忌猪肉;鳖甲忌苋菜;常山忌葱;地黄生地、熟地、何首乌忌葱、蒜、萝卜;丹参、茯苓、茯神忌醋;土茯苓、使君子忌茶;薄荷忌蟹肉;蜜反生葱,柿反蟹;总的说,不管何病、何药,应忌食生冷、油腻、腥膻、有刺激性的食物;七煎药器皿哪种最好以砂锅、瓦罐为好,搪瓷罐次之,沉沉的不锈钢小锅亦佳;以免发生化学变化,影响疗效;有人曾用铜锅熬药,熬出来的药竟然是绿色的;切忌铜、铁、铝锅;笔者推荐不锈钢锅,第一次用的时候只需要荡干净一下就可以了,以后也便于清洁护理,加水多少也可以比较自由;若用砂锅、瓦罐,容易烫到手,且大都容积偏小,而且第一次使用要用开水熬三次,不够方便;八煎药用水与煎药“火候”古时曾用长流水、井水、雨水、泉水、米泔水等煎煮中药;现在多用自来水、井水、蒸馏水等,但总以水质洁净新鲜为好;有川乌、草乌的方子可用蜜水煎煮以减毒;治疗头面部疾病的方子,煎煮时可略加一点白酒,引药上行;治疗气滞的方子,煎煮时可略加一点白醋,加强理气疏通作用; 先将药放水中浸泡20分钟~1小时夏天不宜超过半小时;用多少水泡呢打算用多少水熬,就用多少水泡,泡着的药直接上火熬,不再换水了;泡的水量要考虑一下煎煮的时间;煮感冒药的水少放一点,手掌压住药放水,超过药面1公分,或正好漫过压药的手掌背,煮的时候火可以大一点武火,水开后4~6分钟起锅;煮补药的水就要多放,因为要熬久一点,怕熬干;先用大火熬开,再用小火文火维持沸腾30~60分钟;不管加水量、火大小、时间长短,最后都殊途同归,所熬得药汁量以一大半饭碗量为宜,便于病人坚持;太多喝不下,太少则很多都粘到药渣上去了,浪费了;我们还提倡榨渣取汁呢,不过条件所限,一般做不到罢了韩国国内的中药煎药机却有此功能; 一般情况下,一包中药又叫一副、一贴、一剂,煎煮两次又叫两道,第二道的加水量为第一道的2/3;两次药汁混匀后分2次服用;若怕麻烦,煎一道立刻喝一道亦可;九区别药材质地掌握不同煎法某些药物因其质地不同,煎法比较特殊,处方上需加以注明,归纳起来包括有先煎、后下、包煎、另煎、烊化、泡服、冲服、煎汤代水等不同煎煮法;1先煎:一些矿石、贝壳类药物,应打碎先煎,比别的药提前煮20~30分钟,再下其他药物,便于药物中有效成分的充分溶出;如磁石、代赭石、生石膏、龙骨、牡蛎、海蛤壳、海螵蛸、瓦楞子、珍珠母、石决明、龟板、鳖甲等;此外,附子、川乌、草乌等毒副作用较强的药物,宜先煎45~60分钟后再下他药,久煎可以降低毒性,安全用药;2后下:某些气味芳香的药物,或部份感冒药,久煎则有效成分易于挥发而降低药效,须在其他药物煎沸5~10分钟后再放入,如麻黄、薄荷、香薷、木香、砂仁、青蒿、沉香、白豆蔻、草豆蔻等;有些药物虽不属芳香药,但久煎也能破环其有效成分,如钩藤、雷丸、番泻叶;还有,大黄煎煮太久的活,妨碍通便的鞣质成份也煎出来了,会引起便秘的反跳甚至加重,所以也应后下,或用泡服法;3包煎:有些粘性强、粉末状或带有绒毛的药物,宜用纱布包好,再与其他药物同煎,以防止药液混浊或刺激咽喉引起咳嗽,或沉于锅底,加热时引起焦化或糊化;如蛤粉、滑石、青黛、旋覆花、辛夷、车前子、蒲黄、灶心土等;4另煎:又称另炖,主要是指某些贵重药材,为了更好地煎出有效成分,还应单独另煎,即另炖2~3小时;煎好后可以单独服,也可与其他煎液混合服用;如人参、西洋参、羚羊角、麝香、鹿茸、海马等; 5烊化:又称溶化;如某些胶类药物及粘性大而易溶的药物,为避免水煎粘锅或粘附住其他药材影响煎煮,可单用水或黄酒将此类药稍稍浸泡,然后隔水加热融化,再用其他药煎好的药液搅匀冲服;如阿胶、鹿角胶、龟甲胶、鳖甲胶等;蜂蜜、饴糖可直接融入煮好的药汁中;6泡服:某些有效成分易溶于水或久煎容易破坏其药效的药物,可以用开水,或滚烫的其他药材煎出液趁热浸泡,最好加盖闷一闷,10~15分钟后即可服用;如大黄、番泻叶、胖大海等;7冲服:如某些贵重药,用量较轻,为防止散失,常需要研成细末子,直接用温开水或其他药物的药汁冲服;如麝香、牛黄、珍珠、羚羊角、猴枣、马宝、西洋参、鹿茸、蛤蚧等;某些药物,根据病情需要,为提高药效,也常研成散剂冲服;如用于止血的三七、花蕊石、白及、紫珠草、血余炭、棕榈炭,用于息风止痉的蜈蚣、全蝎、僵蚕、地龙,用于制酸止痛的乌贼骨、瓦楞子、海蛤壳、延胡索,用于消食健胃的鸡内金等等;某些药物高温容易破坏药效,或经高温会发生有毒转化,那也只能做散剂冲服;如雷丸、鹤草芽、朱砂等;还有一些液体药物如竹沥汁、姜汁、藕汁、荸荠汁、鲜地黄汁等也须冲服为佳; 8煎汤代水:些药物为了防止与其他药物同煎时,煎液混浊不堪,难于服用,宜大量水先煎好,取其上清液代水,再煎煮其他药物,如灶心土、赤石脂等;赤石脂的一半用量一般还直接用水搅匀冲服,止泻更佳;此外,某些药物疏松,体积大,吸水量也大,如丝瓜络,也须煎汤代水用,否则把其他的药汁都吸到它的药渣里去了;十用药剂量—中医治病的“不传之秘”据说在解放以前,成都有一姓雷的中医,每每用药,以两而论相当于31克,就连干姜、附片,也敢开上半斤,人称“雷胆大”;吃他开的药,要专门用一大砂锅煎熬,但看病者络绎不绝;而在近郊小镇一姓李的名医,处方中每味中药,不超过一钱相当于克,一剂中药用茶盅即可熬煮;人称“胆小李”,就诊者也门庭若市;再说儿科的名医“小儿王”,擅长用银翘散治病,子承父业,也用银翘散;一天,一位服了儿子的银翘散无效的患儿家长来求其父,小儿王拿着儿子的处方,一味药未改,只是调整了药物剂量,却立竿见影;所以有人说:“中医的不传之秘,在于药物的用量上”;中医治病的灵魂在辨证施治,其用药剂量的大小是因人、因时、因证而定,同时药量也决定了它的功效;比如,龙胆草少用健胃,促进食欲,多用则清泻肝胆之火;三七小剂量止血,中剂量活血,大剂量则破血;薄荷在逍遥散中只用3克,能疏肝理气,而治风热感冒时,可用到10克,以发散风热;桂枝在桂枝汤中用9克,取其温经散寒,解肌发表,以祛除在表之风邪,而在五苓散中桂枝用量不到5克,则取其温通阳气,增加膀胱气化功能之作用;由此可见,中药的用量非常灵活,必须根据各种不同的情况分别对待,具体确定;中药用量多少直接影响药效发挥、效果好坏;药量过小,起不到治疗作用而贻误病情驱虫药这样用还会帮倒忙,导致虫子不安份而发作起来;药量过大又容易伤身体,也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同时,处方中各药物相对用量比例的把握也很重要,可以影响到整个处方的功效;因此,对于中药剂量的使用应采取科学、谨慎的态度;一般来讲,应考虑如下几方面的因素:1.药物性质与剂量的关系剧毒药或作用峻烈的药物,应严格控制剂量;开始时用量宜轻,逐渐加量,一旦病情好转后,应当立即减量或停服,防止过量或蓄积中毒;如附子,病情不急时用制附片6~10克,可以连用好几天要注意先煎;用于急救亡阳时,可用生附子15~30克,且只能用1~2包药,当天抢救时用;此外,轻飘飘的药用量应偏小,如蝉蜕要不然一大锅;矿物介壳质重沉坠及作用温和的药物用量宜大,如石膏、山药等;鲜品用量一般为干品的2~4倍;2.剂型、配伍与剂量的关系在一般情况下,同样的药物入汤剂比入丸、散剂的用量要大些3 :1;自制丸、散剂省药材又经济实惠,但效果更慢;仅用单味药治病,这味药的量当然要大一些;在复方配伍使用时,主打药物比辅助药物的量又要大一些;3.年龄、体质与剂量的关系一般老人、小孩、妇女产后及体质虚弱的病人,都要用小量,成人及平素体质壮实的患者用量宜重;5岁以下的小儿用成人药量的l/4,5岁以上的儿童按成人半量服用;4.季节变化与剂量的关系夏季发汗解表药及辛温大热药不宜多用;冬季发汗解表药及辛热大热药可以多用;十一服药方法—中医疗效的“决胜之机”1.服药时间汤剂的煎两道药,两次服药间隔时间为6~8小时左右;临床用药时可根据病情增减;如急恶疾病,每剂药煎为两道,以20~30分钟为间隔,一道一道药下去,直至确信遏制住了病情为止;另外,有些对胃肠有刺激性的药物宜饭后服,如马钱子、鸦胆子;补益药多滋腻碍胃,宜空腹服;治疟药宜在疟疾发作前的两小时服用;安神药宜睡前1~2小时服;突发病均可尽快服;石淋作痛、咽喉病须煎汤代茶饮者,不定时饮服;其余皆饭前半小时~1小时服用为佳;2.服药方法1 汤剂:解表药要趁热服,服后还须温覆盖好衣被,或进热粥,以助汗出;热证用寒药宜冷服;如出现真热假寒者当寒药温服,真寒假热者则当热药冷服,这是除了前面“三、病有阴阳,药分温凉”部份,提到的反佐用药法以外,另一种反佐防呕的方法;2 丸剂:温开水送服即可;3 粉末剂:可用蜂蜜加以调和送服,或装入胶囊中吞服,避免直接吞咽时,药末子粘在喉咙上,导致想咳;4 膏剂:每一口应少量,慢慢咽下;也可用开水冲服;5 冲剂、糖浆剂:冲剂本为开水冲服而设;糖浆剂也是直接吞服;此外,危重病人宜少量频服,避免呛入气管中;呕吐患者亦是少量频服;还有些搐鼻取嚏的,粉末吹喉以消咽喉肿痛的,等等方法;有些比较猛的攻逐药,要见好就收,不可以痛打落水狗,对于孕妇尤以以七分攻为尺度,否则可能“玉石俱焚”;十二如何学好中药学中药学是中医专业的基础学科之一;中药品种极多,容易混淆,不易记住,自学者往往不容易抓住重点;如何学习中药学呢以下几点可供参考:1.抓重点,明功效中药的基本理论和具体药物的功效、应用是学习的重点,掌握功效又是学好中药学的关键;掌握功效不是简单地背诵功效术语;功效与药性主治证是密切相关的,学习时一方面要运用性味归经等药性理论分析功效,理解其含义,同时要以功效联系主治证,使功效落到实处;以黄连泻火功效为例,它的泻火功效与苦寒性味密切相关,苦泄降,寒清热,能清泄火邪,由于它归心经、胃经、肝经故以清心火、胃火,肝火见长,适用于心火亢盛的热病神昏,心烦失眠,口舌生疮,胃火所致的脘痞呕吐及肝火目赤等;这样以泻火功效为中心将性味,归经和主治证联系起来,既加深了对黄连泻火功效的理解,又突出了重点;切不可孤立地死记硬背一些性味、归经和主治证;掌握功效还须理解其所具功效之含义,例如:肉桂有引火归原之功效,引火归原即温肾阳使虚火下归于肾,治命门火衰虚阳浮越之证;其次要明确功效范围,如泻火与泻心火,前者包括泻各脏腑之火,含义广,后者是泻火功效的一个方面,含义狭;2.识共性,重特性中药学按药物的功用分类,同一章节的药物既具有共同的功效主治范围,又分别具有各自的特点;学习时只要掌握本章节总的功能、主治,则本章节所含药物的主要功效和主治证就把握住了,然后再分别记忆每味药各自所具有的其他方面的作用;这样既容易记忆,又不易混淆;对性味归经、用量用法、配伍等内容也同样要区别对待;如理气药大多辛温芳香,这是普遍性,而苦楝子却苦寒,属特殊性要特别注意;再如矿物药由于质地重,一般可用30克左右,而朱砂虽是矿物药,但是毒只可用~克;再以用法为例,大多数药物可以入煎剂,但逐水药甘遂有效成份不溶于水,驱虫药雷丸受热后有效成份破坏,均不宜入汤剂;至于配伍,学习时可有个一般性的了解就可以了,不必把过多精力放在方剂的组成和运用上,因为这不是本课程重点,应与方剂学有所区别;学习中药学,既不要毫无区别地逐条硬记,也不要把特殊内容作一般普遍性对特轻易滑过;而特别要注重掌握其特殊性;3.善归纳,辨异同学习时将有可比性的药物进行归纳分析,比较其异同点,可以进一步加深理解和掌握所学中药的性能、功效及适应证等内容;首先是将功效相近的药物进行对比,比较其异同点,如麻黄与桂枝,石膏与知母,半夏与南星等;通过分析对比加深印象,便于理解掌握;其次是将主治证相近的药物进行比较,有利于全面理解功效,指导临床正确用药;如黄连、干姜、党参均能治泄泻,麻黄、黄芩、北沙参、五味子等均治咳喘,生姜、半夏、竹茹、藿香等均治呕吐,但其功效有异,主治有别;再者,同一药物因品种不同、炮制不同及药用部位不同其性味功效主治也有差别,通过比较可加以区别,避免混淆,如川贝母与浙贝母,生地与熟地,生大黄与制大黄,附子与乌头等;总之,自学过程中注意掌握应用以上学习方法,可以综观中药学的全貌,从纵横两方面掌握药物之间的内在联系,使所学中药学条理化、系统化,从而提纲挈领,执简驭繁地学好中药学;十三中药记忆妙法多1.五行配属记中药五行配属记忆中药是通过五行配属的五色、五味的关系来记取中药的性味、功效、主治等的一种记忆中药的方法;1五色记忆中药:利用药物的青、赤、黄、白、黑的五种颜色,按照五色入五脏的关系来记忆药物的功效、主治;如:青色入肝,青色药物多治肝经疾病;如青皮入肝经,能疏肝破气,散积化滞,善治肝气不疏而致肋肋疼痛或乳房胀痛之证;青蒿清泄肝胆之功,善治湿热黄疸;青箱子清肝明目退翳,善治肝热目赤之证;赤色入心,赤色药物多治心经疾病;如丹皮入心经,有清热凉血,活血祛瘀之功,善治热入血分之出血证;丹参为植物丹参的根,色红紫入心经,有祛瘀止痛,活血通经之功,善治瘀血证;黄色入脾,黄色药物多治脾经疾病;如:黄芪色黄而柔软,能健脾益气、固表升阳,善治脾虚气弱,中气下陷之证;黄精色黄而带黑,有补脾润肺之功,善治脾虚食少或少气无力之证;白色入肺,白色药物多治肺经疾病;如石膏清肺泄热,除烦止渴,善治肺热咳喘之证;贝母止咳化痰,清热散结,善治痰热壅肺之咳嗽痰稠之证;黑色入肾,黑色药物多治肾经疾病;如熟地为地黄反复蒸晒后呈黑色之饮片,有滋补肾阴之功,善治肝肾阴虚而致腰膝酸软、眩晕盗汗、消渴、遗精之证;制首乌是何首乌的块根经加黑豆煮汁蒸晒而。
中医药学习的方法与技巧
中医药学习的方法与技巧中医药学作为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知识体系。
学习中医药不仅需要时间和耐心,还需要合理的方法与技巧。
本文将介绍几种有效的中医药学习方法与技巧,帮助学习者更好地掌握和应用中医药知识。
一、建立扎实的基础知识学习中医药的第一步是建立扎实的基础知识。
掌握中医药学的基本概念、理论体系和常用术语是非常重要的。
可以通过阅读相关教材、参加相关课程或讲座等方式来建立基础知识。
同时,还可以积极参与讨论、与同学交流,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二、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中医药学习需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理论是中医药学习的基础,而实践则是理论的应用和验证。
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尝试参加临床实习、观察中医师的诊疗过程,了解中医药的实际运用。
同时,也可以通过模拟实验、临床案例分析等方式将理论与实际联系起来,提高学习效果。
三、积极参与讨论与交流学习中医药的一个重要方法是积极参与讨论与交流。
可以参加学术研讨会、学科论坛等活动,与其他学习者和专家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疑问。
通过讨论和交流,可以拓宽自己的视野、深化对中医药学的理解,并得到一些建设性的指导和建议。
四、合理利用科技手段现代科技手段的应用为中医药学习提供了很多便利。
可以借助互联网搜索相关中医药学资料和研究成果,了解最新的学术进展。
还可以利用学习软件和手机应用,进行中医药知识的自测和巩固。
当然,在利用科技手段时要注意筛选信息的可信度,避免受到不准确或误导性的信息影响。
五、注重实践和反思中医药学习需要注重实践和反思。
可以定期进行知识点的复习和总结,通过临床实践或模拟患者案例的分析,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应用能力。
同时,也要反思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效果,及时调整并改进学习策略,不断提高学习效率和水平。
六、增加阅读广度和深度中医药学习涉及丰富而广泛的知识领域,因此需要增加阅读广度和深度。
可以阅读相关中医药学教材、论文、研究报告等,了解不同学派和理论观点。
中药学实训
中药学实训是指在中药学专业中,学生通过实际的操作和实践活动来学习和熟悉中药的制备、鉴别、质量控制等技术和方法。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中药学实训内容:1. 中药材鉴定:学生通过观察、嗅闻、尝试等方式学习中药材的外观特征、气味、口感等,以及使用显微镜等工具进行组织结构的观察和鉴定。
2. 中药炮制:学生学习中药炮制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药材的洗净、研磨、煎煮、蒸馏等过程。
他们将亲自操作,并观察和记录每个步骤的变化和效果。
3. 中药提取和分离:学生学习中药提取和分离技术,掌握萃取、浸提、蒸馏、结晶等方法。
他们将参与提取和分离过程,并使用相关仪器和设备进行分析和检测。
4. 药物质量控制:学生学习中药质量控制的方法和标准,包括外观检查、含量测定、杂质检查、微生物检测等。
他们将参与药材和中成药的质量控制活动,并进行相应的测试和分析。
5. 中药配方制备:学生学习中药配方制备的原则和技巧,了解不同中药组合的作用和适应症。
他们将按照处方进行中药制剂的配制,并观察和记录其效果和变化。
6. 中药饮片加工:学生学习中药饮片的加工工艺和方法,包括清洗、切割、蒸烘、干燥等步骤。
他们将亲自操作并了解每个步骤对中药质量的影响。
7. 中药文献研究:学生学习中药学的文献检索和阅读方法,了解中药学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
他们将选择并研究相关的中药学文献,并撰写相关的报告和论文。
这些实训活动旨在通过实践提高学生对中药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熟悉中药制备和质量控制的操作技能。
通过实际操作,学生将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中药学专业知识,并为未来的中药研究和临床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学的学习方法清代本草学家汪昂曾风趣地告诉读者:“最能使人如寐如睡者,莫过于读本草。
”在《中药学》的教学中,反映员为强烈的是“中药难记”。
这是因为中药为数众多,每一味药物自成一体,性能功效互异,配伍应用变化难测。
就是性能功用相似的同一类药物,其主治范围,作用强度,用量用法,毒性和禁忌,往往也各有其个性特征。
除了中药自身的学科知识外,中药学还要涉及中医药基础、诊断学,甚至初学者尚未学习的方剂学和临床各科的一些内容。
因此,中药学的信息量大,知识面广,很容易混淆,要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掌握记忆,十分困难。
但是,中药学也并非杂乱无章、其中存在很多规律性的东西和趣味性,只要学习方法正确,并为之付出艰苦的劳动,这些团难是可以克服的,绝大多数同学都能圆满地完成中药学的学习任务。
下面提出几点学习中药学的方法,以供参考:一、学习小药学必须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因为中药学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认识和使用的药物中药学的理论相知识,与中医理论紧密联系,是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
中医理论有寒、热、虚、实等辩证纲领,中药学才有四气、补泻等相应的药性理论。
中医学有脏腑经络学说,中药学才有与这一特殊疾病定位方法相适应的归经内容。
中医学有脏腑气机升降出入的生理和病理体系,中药学则归纳出药物作用的升降浮沉趋向。
名目繁多的中药功效,也是完全与中医理论的病因、病机对应的。
后者的病因有风、寒、暑、湿、燥、火、痰饮、瘀血、食积、虫积,病机有阴阳失调、气血失常、风气内动等,前者遂以祛风、散寒、解暑、除湿、润燥、泻火、化痰、活血、消食、杀虫、滋阴、助阳、养血、益气、行气等一一呼应。
根据现行的中医、中药各专业教学计划,在学习中药学之前,已经完成了中医基础理论或中医诊断学的系统学习。
应当把这些课程中掌握的有关中医理论,融会贯通于中药学的学习之中。
例如,在上述两门课程中.我们已经初步明确了表证是六淫邪气经皮毛、口鼻入侵人体时产生的证候,以发热恶寒(或恶风)、头身疼痛、舌苔薄白、脉浮,或兼见鼻塞流涕、咽痒、咳嗽等症为主要临床表现,且外部尚有由表入里而内犯之势。
表证还有表热证和表寒证等区别,其主证亦有差异。
此外,我们还学习了肺合皮毛,开窍于鼻;在六经辩证中,太阳为人身的藩篱,主肌表,外邪侵袭,大多从太阳而入。
汗是阳气蒸化津浓从玄府(汗孔)出于体表而成。
中医治病,主张扶正祛邪,因时、因地、因人制宜等。
这样就会很自然地认识到:表邪是侵犯人体肌表、口鼻,并引起表证的六淫外邪,而不会理解为六淫以外的另一种邪气。
表证则是以发热、恶风寒、头身疼、脉浮为主症的一类证侯,而不致将其误认为是皮肤病或肌表外伤等。
再联系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功效与主治等中药理论,则发散风寒药主治之风寒表证,除表证的共有症状外,还应有发热较轻、恶寒及身痛较重、无汗、脉紧等;风热表证必另有口干微渴,或有汗、舌边尖红赤、脉数等。
在性能方面:发散风寒药之药性偏温,发散风热药之药性偏寒;两者均多具辛味;主要归肺经,或按经络辨证称其归膀胱经;并具有升浮的作用趋向。
至于正气虚而外感表邪之人,应随证配伍扶正之品;温病初起,须适当配伍清热解毒之药。
以及该类药忌用于多汗、热病后津液亏耗者的缘由等等,同样可以不言自喻。
又如,通过《中医基础理论》的学习,已经认识阳虚是指机体阳气虚损,功能减弱或衰退,热量不足的病理状态。
由于阳气不足,无以制阴,阴寒内生,故阳虚证属于虚寒证。
又由于肾阳为人体诸阳之本,所以,肾阳虚又是最常见、最重要的阳虚证。
论其生理功能,肾阳除温煦形体外,尚与肾之主生长、发育、生殖,主水液,主骨生髓,主纳气等密切相关。
在学习补阳药的时候,应用以上知识,很容易联想到:补阳药是以补助肾阳为主的一类温补药,各种补阳药物,除能温补肾阳外,还往往兼有益精血、强筋骨、固肾精、温脾止泻、纳气定喘等功效。
其主治的肾阳虚证,则主要表现为畏寒肢冷、腰膝酸软或冷痛,阳痿早泄、宫寒不孕、性功能低下,小便清长、夜尿频多,脉沉苔白,或五更腹泻,或虚喘久咳等。
由于补阳药性偏温燥,易助火伤阴,故阴虚火旺者不宜使用。
由此可见,牢固掌握中医基础理论,并灵活加以运用,是学好中药学的先决条件。
二、学习中药学必须处理好中药学与各相关课程的关系,抓住重点,循序渐进为了充分体现中药学及各味药物的完整性和临床实用性,在编写中药学教材的过程中,必须涉及较多的药学知识,也必须尽量加强与其他相关课程的联系,使之在中医基础和临床学科之间起到纽带作用。
这些内容中,有的是已经先于中药学而学过的,有的足以后才逐渐学习的;有的是必须掌握的,有的只是供参考或查问的;有的可以在本课程中一次完成的,有的则需通过方剂学和临床各学科学习,去反复接触、不断深入,螺旋式的提高,不可能在中药学的学习中一蹴而就。
只有将这些内容分辨清楚,抓住中药学本学科的重点,狠下功夫,牢固掌握。
对于只供参考的药学内容,或属于其他课程的内容,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在学习中药学时一把抓住,结果反而顾此失被,事倍功半。
按照中药学教材的体例,各药名下注明的出处(即最早收载该药的本草著作),是为查找该药文献资料提供参考的,一律不需要掌握。
在各药的概述部分,因为一味中药往往来源于不同品种,为了准确表述其名实关系,避免品种混乱,在现代中药学中增入了拉丁名称。
对于中药专业的学生,还有药用植物学、中药鉴定学等课程进一步系统学习这一内容,因此不属于本课程介绍的范围,对于医学专业的学生,则只需作常识性了解,基本上是不要求掌握的。
其中,只有汉防己与木防己、京大戟与红大戟、川牛膝与怀牛膝、川贝母与浙贝母、南沙参与北沙参等少数临床功用有明显差异的品种,才要求掌握其药材品种与功用的关系。
药物的产地与采收,只按总论第二章的内容作原则性的要求,于各药项下,大多可以从略。
为了处方选药的准确,各药的炮制,一般应当明确其炮制方法与牲能、功用的关系。
药物的应用部分,是初学中药时觉得最为繁杂难记,又最易混淆的内容。
这主要是中医基础理论不坚实,又未能处理好各课程内容的关系而造成的。
其中,各种适应病证的具体临床表现、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原则等,有的要结合《中医基础理论》和《中医诊断学》去理解、类推和记忆。
有的则有待日后在临床学科中学习,如丹毒、痄腮、疥癣、破伤风、中风、百日咳……而在中药学学习时,可以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为便于说明药物的应用情况,而列举的有关方剂,则为方剂学的重要内容,学习药物时不必花费大量精力去记忆各方的组成、功效与主治和方义特点等,否则就混淆了中药学和方剂学的特点和任务。
所以只宜掌握该药的配伍应用原则和十分特殊的配伍关系。
不然,就把中药学变成了中医入门课程了。
中药学的内容,不但与其他中医、中药课程相互交叉,而且其自身的课程内容,也前后重复交叉。
如各论第一章解表药中,其配伍就涉及后面的补虚药、理气药、清热药、化瘀药与止咳平喘药等。
而且一味中药又有多种功效,在讲解解表药时,只着重介绍发散风寒和发散风热的含义和各药的配伍应用特点。
而对麻黄的平喘、利尿,桂枝的温里、通阳,紫苏的行气、止呕,防风的祛风湿、止痉,桑叶的清肺、润燥、清肝明日,菊花的解毒、平肝等等,不可能全面系统地面面俱到。
所有这些,就不可能在该章的讲授和学习中一次完成到位,只有通过上述各有关章节的教学以后,反过来再复习比较,才能真正弄清其功效含义、作用特点和应用规律等,这就是不断积累,逐步深入,循序渐进的过程。
至于各药最后附列的“备述”,主要收录了历代本草对该药功用有代表性的论述.现代对其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重要研究结果,都是为读者提供参考的.均不在教学内容之内。
用上述方法将各中药的内容分解和归类后,中药学本学科的核心内容就显现出来了,而且这部分内容并不太多,也不繁杂。
因此,就容易学习和掌握了。
三、学好章(节)概述,是掌握各类药物共性和要点的关键中药学规划教材是按药物的主要功效进行分类的。
其各论中每章(节)的概述部分,是以该类所有药物的功效为核心,而概括出来的共性和要点。
理解和掌握了这些内容,就抓住了各类药物具有普遍性的规律。
在学习该章(节)各种药物时.就只需比较其差异,了解其个性。
这样就避免了相同内容的重复学习和记亿,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各具体药物的学习负担,可以收到提纲挈领、执简驭繁的捷效。
在各论每一章(节)的概述中,都有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该类药物的含义。
在叙述各类药物的含义时,基本上有一个通用的模式.即:凡以什么为主要作用(或功效),用以治疗什么病证的药物,称为什么药。
例如,凡以发散表邪为主要作用,用以治疗表证的药物,称为解表药。
凡以清泄里热为主要作用,用以治疗里热证的药物,称为清热药。
凡以开窍醒神为主要作用,用以治疗窍闭神昏证的药物,称为开窍药……不过,在泻下药、活血化瘀药、补虚药等章(节)中,还对其作用加以必要的补充说明,其表述形式虽不尽一致,但其实质仍然是一样的。
只要密切联系中医基本理论,各类药物的含义都是很容易理解和掌握的。
二是功效与主治。
概述中介绍的功效与主治,是决定这些药物归类的依据,也是该章(节)所有药物具有的主要功效与主治。
记住这些内容,也就掌握了这一类药物重点中的重点。
如化湿药,都具有化湿的功效,皆可用于湿阻中焦所致的脘腹痞满、恶心呕吐、食少体倦、大便溏薄、舌苔白腻等症。
而在苍术、厚朴、藿香、佩兰、白豆蔻、砂仁、草豆蔻、草果及香薷、石菖蒲、木瓜、扁豆等药下,就不必反复记忆这些内容,而应着重掌握各自的特点和相互差异。
中药的同一种功效和主治病证,大多可以用几种不同的名词术语来表述。
化湿药的功效,有单言化湿者,有言化湿运脾者,有言化湿健脾者,有言化湿和中者……其主治证候,有称湿阻中焦者,有称湿邪困脾者,有称湿困脾胃者,有称脾为湿困者……同为辛温解表药,有书发汗解表者,有书散寒解表者,有书发表散寒者,有书祛风解表者,有书散风寒者……因初学中药学时很难明白这些名词术话的内在联系,故无法适从,只好死记硬背,唯恐将教材中文字记错,结果花了大量功夫,反而事与愿违。
其实,同一章(节)药物的相同功效与主治,是可以用一种说法统一表述的。
如辛温解表药的功效皆可用“发散风寒”四字示之。
在初步明确共性的基础上,再逐步认识各种相似称谓之间的细微差别。
这样首先掌握主要功用,然后增记兼有功效;先识其同,后求其异,对于初学中药学来说,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三是性能特点:中药的性能是对中药作用的基本性质和特征的高度概括,主要功效相同的药物,一般都具有相同的性、味及归经、升降浮沉趋向等。
这些各药一致的性能特点,规律性强,易于记忆:一旦掌握了这部分共性,各类药的基本性质和特征也就随之明确了。
这对于进一步认识该章(节)内各药物的性能,同样可以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要学好这—内容,必须将总论中有关四气、五味、归经和升降浮沉等基本理论灵活运用于各论之中,同时还必须密切联系中医基础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