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总复习基础知识要点
高中基础物理知识点总结
物理一、静力学:1.几个力平衡,则一个力是与其它力合力平衡的力。
2.两个力的合力:F 大+F 小≥F 合≥F 大-F 小。
三个大小相等的共面共点力平衡,力之间的夹角为1200。
3.力的合成和分解是一种等效代换,分力与合力都不是真实的力,求合力和分力是处理力学问题时的一种方法、手段。
4.三力共点且平衡,则312123sin sin sin F F F ααα==(拉密定理)。
5.物体沿斜面匀速下滑,则tan μα=。
6.两个一起运动的物体“刚好脱离”时: 貌合神离,弹力为零。
此时速度、加速度相等,此后不等。
7.轻绳不可伸长,其两端拉力大小相等,线上各点张力大小相等。
因其形变被忽略,其拉力可以发生突变,“没有记忆力”。
8.轻弹簧两端弹力大小相等,弹簧的弹力不能发生突变。
9.轻杆能承受纵向拉力、压力,还能承受横向力。
力可以发生突变,“没有记忆力”。
10. 轻杆一端连绞链,另一端受合力方向:沿杆方向。
二、运动学: 1.在描述运动时,在纯运动学问题中,可以任意选取参照物; 在处理动力学问题时,只能以地为参照物。
2.匀变速直线运动:用平均速度思考匀变速直线运动问题,总是带来方便: TS S V V V V t 2221212+=+==3.匀变速直线运动:时间等分时, S S aT n n -=-12 ,位移中点的即时速度V V V S212222=+, V V S t 22> 纸带点痕求速度、加速度:T S S V t2212+= ,212T S S a -=,()a S S n T n =--121 4.匀变速直线运动,v 0 = 0时:时间等分点:各时刻速度比:1:2:3:4:5各时刻总位移比:1:4:9:16:25各段时间内位移比:1:3:5:7:9位移等分点:各时刻速度比:1∶2∶3∶……到达各分点时间比1∶2∶3∶……通过各段时间比1∶()12-∶(23-)∶……5.自由落体: (g 取10m/s 2)n 秒末速度(m/s ): 10,20,30,40,50n 秒末下落高度(m):5、20、45、80、125第n 秒内下落高度(m):5、15、25、35、456.上抛运动:对称性:t t 下上=,v v =下上, 202m v h g= 7.相对运动:共同的分运动不产生相对位移。
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大全
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大全高中物理对学生来说是难度比较大的科目,只有对高一高二所学的物理基础知识牢固掌握和记忆,在高三的总复习阶段才能提高物理分数。
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大全,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一物理知识点总结1一、质点的运动(1)------直线运动1)匀变速直线运动1.平均速度V平=s/t(定义式)2.有用推论Vt2-Vo2=2as3.中间时刻速度Vt/2=V平=(Vt+Vo)/24.末速度Vt=Vo+at5.中间位置速度Vs/2=[(Vo2+Vt2)/2]1/26.位移s=V平t=Vot+at2/2=Vt/2t7.加速度a=(Vt-Vo)/t {以Vo为正方向,a与Vo同向(加速)a>0;反向则a<0}8.实验用推论Δs=aT2 {Δs为连续相邻相等时间(T)内位移之差}9.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初速度(Vo):m/s;加速度(a):m/s2;末速度(Vt):m/s;时间(t)秒(s);位移(s):米(m);路程:米;速度单位换算:1m/s=3.6km/h。
注:(1)平均速度是矢量;(2)物体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3)a=(Vt-Vo)/t只是量度式,不是决定式;(4)其它相关内容:质点、位移和路程、参考系、时间与时刻〔见第一册P19〕/s--t图、v--t图/速度与速率、瞬时速度〔见第一册P24〕。
2)自由落体运动1.初速度Vo=02.末速度Vt=gt3.下落高度h=gt2/2(从Vo位置向下计算)4.推论Vt2=2gh注:(1)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遵循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2)a=g=9.8m/s2≈10m/s2(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较小,在高山处比平地小,方向竖直向下)。
(3)竖直上抛运动1.位移s=Vot-gt2/22.末速度Vt=Vo-gt (g=9.8m/s2≈10m/s2)3.有用推论Vt2-Vo2=-2gs4.上升最大高度Hm=Vo2/2g(抛出点算起)5.往返时间t=2Vo/g (从抛出落回原位置的时间)注:(1)全过程处理:是匀减速直线运动,以向上为正方向,加速度取负值;(2)分段处理:向上为匀减速直线运动,向下为自由落体运动,具有对称性;(3)上升与下落过程具有对称性,如在同点速度等值反向等。
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
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1.若三个力大小相等方向互成120°,则其合力为零。
2.几个互不平行的力作用在物体上,使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则其中一部分力的合力必与其余部分力的合力等大反向。
3.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任意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内的位移之差都相等,即Δx=aT2(可判断物体是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推广:xm-xn=(m-n)aT2。
4.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任意过程的平均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点时刻的瞬时速度。
即vt/2=v平均。
5.对于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1)T末、2T末、3T末、…的瞬时速度之比为:v1:v2:v3:…:vn=1:2:3:…:n。
(2)T内、2T内、3T内、…的位移之比为:x1:x2:x3:…:xn=12:22:32:…:n2。
(3)第一个T内、第二个T内、第三个T内、…的位移之比为:xⅠ:xⅡ:xⅢ:…:xn=1:3:5:…:(2n-1)。
(4)通过连续相等的位移所用的时间之比:t1:t2:t3:…:tn=1:(21/2-1):(31/2-21/2):…:[n1/2-(n-1)1/2]。
6.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末速度为零时,可以等效为初速度为零的反向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7.对于加速度恒定的匀减速直线运动对应的正向过程和反向过程的时间相等,对应的速度大小相等(如竖直上抛运动)8.质量是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
惯性的大小与物体是否运动和怎样运动无关,与物体是否受力和怎样受力无关,惯性大小表现为改变物理运动状态的难易程度。
9.做平抛或类平抛运动的物体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都相等,方向与加速度方向一致(即Δv=at)。
10.做平抛或类平抛运动的物体,末速度的反向延长线过水平位移的中点。
11.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的条件是合外力大小恒定且方向始终指向圆心,或与速度方向始终垂直。
12.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在所受到的合外力突然消失时,物体将沿圆周的切线方向飞出做匀速直线运动;在所提供的向心力大于所需要的向心力时,物体将做向心运动;在所提供的向心力小于所需要的向心力时,物体将做离心运动。
人教版高中物理高考必考重点知识点总结完整版(必修+选修)
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⑴、任一时刻物体运动的位移⑵、图线的斜率..的大小.....表示物体运动速度⑴、图线向上倾斜表示物体沿正向作直线运动,图线向下倾斜表示物体沿反向作直线运动。
⑵、两图线相交表示两物体在这一时刻相遇⑶、比较两物体运动速度大小的关系(看两物体X—t图象中图线的斜率.....)2、从V—t图象中可求:⑴、任一时刻物体运动的速度:在t.轴上方.........,在t.轴下方...表示物体运动方向为正表示物体运动方向为负......。
⑵、图线的斜率...的大小.....表示物体加速度⑴、图线纵坐标的截距表示..........0V)...时刻的速度(即初速度........t=0⑵、图线与横坐标所围的面积表示.........。
在t.轴上方的位移为....相应时间内的位移正.,在t .轴下方的位移为负........。
某段时间内的总位移等于各段时间位移的代数....................和.。
⑶、 两图线相交表示两物体在这一时刻速度相同⑷、 比较两物体运动加速度大小的关系(比较图线的斜率大小) 种类 区别(特点) 联系匀直线运动V=恒量1、匀速直线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
2、当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零时,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a=0 x = vt匀变速直线 运动 v =v 0+ata=恒量x =v 0t +at 2/2 =t V V t )(210+ =aV V t 2202- a 与V 0同向为加速a 与V 0反向为减速 补充二:速度与加速度的关系.........1、速度与加速度没有必然的关系,即:⑴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也大; ⑵加速度大,速度不一定也大; ⑶速度为零,加速度不一定也为零; ⑷加速度为零,速度不一定也为零。
2、当加速度a 与速度V 方向的关系确定时,则有:⑴若a 与V 方向相同....时,不管..a .如何变化,.....V .都增大...。
⑵若a 与V 方向相反....时,不管..a .如何变化,.....V .都减小...。
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范文(8篇)
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范文磁场1.磁体周围有磁场,N极受力定方向;电流周围有磁场,安培定则定方向。
2.F比Il是场强,φ等BS磁通量,磁通密度φ比S,磁场强度之名异。
3.BIL安培力,相互垂直要注意。
4.洛仑兹力安培力,力往左甩别忘记。
电磁感应1.电磁感应磁生电,磁通变化是条件。
回路闭合有电流,回路断开是电源。
感应电动势大小,磁通变化率知晓。
2.楞次定律定方向,阻碍变化是关键。
导体切割磁感线,右手定则更方便。
3.楞次定律是抽象,真正理解从三方,阻碍磁通增和减,相对运动受反抗,自感电流想阻挡,能量守恒理应当。
楞次先看原磁场,感生磁场将何向,全看磁通增或减,安培定则知i向。
交流电1.匀强磁场有线圈,旋转产生交流电。
电流电压电动势,变化规律是弦线。
中性面计时是正弦,平行面计时是余弦。
2.NBSω是最大值,有效值用热量来计算。
3.变压器供交流用,恒定电流不能用。
理想变压器,初级UI值,次级UI值,相等是原理。
电压之比值,正比匝数比;电流之比值,反比匝数比。
运用变压比,若求某匝数,化为匝伏比,方便地算出。
远距输电用,升压降流送,否则耗损大,用户后降压。
气态方程研究气体定质量,确定状态找参量。
绝对温度用大T,体积就是容积量。
压强分析封闭物,牛顿定律帮你忙。
状态参量要找准,PV比T是恒量。
热力学定律1.第一定律热力学,能量守恒好感觉。
内能变化等多少,热量做功不能少。
正负符号要准确,收入支出来理解。
对内做功和吸热,内能增加皆正值;对外做功和放热,内能减少皆负值。
2.热力学第二定律,热传递是不可逆,功转热和热转功,具有方向性不逆。
机械振动1.简谐振动要牢记,O为起点算位移,回复力的方向指,始终向平衡位置,大小正比于位移,平衡位置u大极。
2.O点对称别忘记,振动强弱是振幅,振动快慢是周期,一周期走4A路,单摆周期l比g,再开方根乘2p,秒摆周期为2秒,摆长约等长____米。
到质心摆长行,单摆具有等时性。
3.振动图像描方向,从底往顶是向上,从顶往底是下向;振动图像描位移,顶点底点大位移,正负符号方向指。
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重点)超详细
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重点)超详细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重点)物理学是研究物质和能量及其相互关系的基础学科。
高中物理课程主要包括力学、热学、电学、光学、原子物理和量子力学等方面的内容。
本文将对高中物理的重点知识点进行总结,以期对学生们的复习和考试有所帮助。
一、力学1. 运动学运动学是研究物体运动的学科。
其中包括位移、速度、加速度等概念,以及运动的图像、图表表示方法等。
常见的运动学公式有:v = s/t(速度等于位移除以时间)、a = (v2-v1)/t(加速度等于速度变化量除以时间)、s = vt+1/2at2(位移等于初速度乘以时间加上加速度乘以时间的平方的一半)等。
2. 力学力学是研究物体运动的原因和规律的学科。
力学包括静力学和动力学。
静力学研究物体在平衡状态下的力学性质,而动力学研究物体在运动状态下的力学性质。
力学的重点知识点包括:牛顿三定律、受力分析、质点运动规律、动能和势能、机械能守恒定律等。
牛顿三定律:①一切物体都有惯性,任何物体都会保持原来的状态,即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除非受到外力的作用。
②物体所受的作用力等于作用在其他物体上的反作用力,且两力之间的方向相反,大小相等,作用在不同物体上。
③物体运动的加速度正比于作用在物体上的净外力,方向与该外力的方向相同,反比于物体的质量。
3. 力的作用和受力分析物体相互之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
对于受到多个力作用的物体,需要进行受力分析,确定物体所受的合力和合力的方向。
4. 力的合成和分解对于作用在物体上的多个力,可以把它们分解成任意两个方向上的力,也可以将作用在不同物体上的力合成为一个力。
通过力的合成和分解,可以更准确地描述物体的运动和受力情况。
5. 质量、重力和重力加速度质量是物体固有的一种性质,反映物体惯性大小的量。
质量单位为千克。
重力是地球对物体的引力,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
重力单位为牛顿。
重力加速度是指物体在重力作用下的加速度,大小为9.8 m/s2。
高中物理必修一全册总复习资料-(家教资料必备)
高中物理必修一全册总复习资料第一章运动的描述运动学问题是力学部分的基础之一,在整个力学中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本章是讲运动的初步概念,描述运动的位移、速度、加速度等,贯穿了几乎整个高中物理内容,尽管在前几年高考中单纯考运动学题目并不多,但力、电、磁综合问题往往渗透了对本章知识点的考察。
近些年高考中图像问题频频出现,且要求较高,它属于数学方法在物理中应用的一个重要方面。
内容要点课标解读认识运动1 理解参考系选取在物理中的作用,会根据实际选定2认识质点模型建立的意义,能根据具体情况简化为质点时间时刻3街道时间和时刻的区别和联系4 理解位移的概念,了解路程与位移的区别5 知道标量和矢量,位移是矢量,时间是标量6 了解打点计时器原理,理解纸带中包含的运动信息物体运动的速度7理解物体运动的速度8理解平均速度的意义,会用公式计算平均速度9理解瞬时速度的意义速度变化的快慢加速度10理解加速度的意义,知道加速度和速度的区别11 是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含义用图象描述物体的运动12 理解物理图象和数学图象之间的关系13 能用图象描述匀速直线运动和匀变速直线运动14知道速度时间图象中面积含义,并能求出物体运动位移专题一:描述物体运动的几个基本本概念◎知识梳理1.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的改变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它包括平动、转动和振动等形式。
2.参考系:被假定为不动的物体系。
对同一物体的运动,若所选的参考系不同,对其运动的描述就会不同,通常以地球为参考系研究物体的运动。
3.质点: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
它是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为使问题简化,而引入的理想模型。
仅凭物体的大小不能视为质点的依据,如:公转的地球可视为质点,而比赛中旋转的乒乓球则不能视为质点。
’物体可视为质点主要是以下三种情形:(1)物体平动时;(2)物体的位移远远大于物体本身的限度时;(3)只研究物体的平动,而不考虑其转动效果时。
4.时刻和时间(1)时刻指的是某一瞬时,是时间轴上的一点,对应于位置、瞬时速度、动量、动能等状态量,通常说的“2秒末”,“速度达2m /s 时”都是指时刻。
高中物理基础知识大全
高中物理基础知识大全高中物理基础知识大全一光子说⑴量子论:1900年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提出:电磁波的发射和吸收是不连续的,而是一份一份的,每一份电磁波的能量。
⑵光子论: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空间传播的光也是不连续的,而是一份一份的,每一份称为一个光子,光子具有的能量与光的频率成正比。
光的波粒二象性光既表现出波动性,又表现出粒子性。
大量光子表现出的波动性强,少量光子表现出的粒子性强;频率高的光子表现出的粒子性强,频率低的光子表现出的波动性强。
实物粒子也具有波动性,这种波称为德布罗意波,也叫物质波。
满足下列关系:从光子的概念上看,光波是一种概率波.高中物理基础知识大全二记录自由落体运动轨迹1.物体仅在中立的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做自由落体运动(理想化模型)。
在空气中影响物体下落快慢的因素是下落过程中空气阻力的影响,与物体重量无关。
2.伽利略的科学方法:观察→提出假设→运用逻辑得出结论→通过实验对推论进行检验→对假说进行修正和推广自由落体运动规律1.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初速度为0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常量,称为重力加速度(g)。
g=9.8m/s?2.重力加速度g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其大小随着纬度的增加而增加,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减少。
3.vt?=2gs竖直上抛运动处理方法:分段法(上升过程a=-g,下降过程为自由落体),整体法(a=-g,注意矢量性)1.速度公式:vt=v0—gt位移公式:h=v0t—gt?/22.上升到点时间t=v0/g,上升到点所用时间与回落到抛出点所用时间相等高中物理基础知识大全三1、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
分子若看成球型,其直径以10-10m来度量。
2、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①扩散:不同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②扩散现象说明:A分子之间有间隙。
B分子在做不停的无规则的运动。
③课本中的装置下面放二氧化氮这样做的目的是:防止二氧化氮扩散被误认为是重力作用的结果。
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详细
第一部分:力学1. 牛顿运动定律•定律一(惯性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定律二(加速度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它所受的合外力成正比,与它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与合外力的方向相同。
•定律三(作用与反作用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同时在同一条直线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2. 力学的基本公式•位移公式:( s = v_0t + at^2 )•速度与加速度公式:( v = v_0 + at )•动量定理:( p = F t )•动量守恒定律:在不受外力的情况下,系统的总动量保持不变。
3. 能量守恒定律•系统的总能量(动能 + 势能)在不受外力作用时保持不变。
4. 浮力与升力•浮力:( F_{浮} = {液}gV{排} )•升力:( F_{升} = _{气}C_L S v^2 )第二部分:热学1. 温度与热量•温度是物体分子平均动能的度量。
•热量是热能的传递。
2. 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不能被创造或消灭,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
3. 热力学第二定律•热量不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
4. 比热容与热传导•比热容:( c = )•热传导:( Q = -kA T )第三部分:电学1. 库仑定律•两个点电荷之间的电力与它们的电荷量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之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2. 电阻与电流•欧姆定律:( I = )•基尔霍夫电压定律:电路中任意回路电压降之和等于零。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电路中任意节点进入电流之和等于流出电流之和。
3. 电场与电势•电场强度:( E = )•电势差:( V = )4. 磁学•安培定律:通过导体的电流产生磁场,磁场与电流方向垂直。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变化的磁场产生电场。
第四部分:光学1. 光的传播•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2. 光的折射与全反射•斯涅尔定律:( n_1 _1 = n_2 _2 )•全反射条件:光从光密介质射入光疏介质,入射角大于临界角。
高考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
高考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高考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1一、运动的描述1.物体模型用质点,忽略形状和大小;地球公转当质点,地球自转要大小。
物体位置的变化,准确描述用位移,运动快慢s比t,a用δv与t比。
2.运用一般公式法,平均速度是简法,中间时刻速度法,初速度零比例法,再加几何图像法,求解运动好方法。
自由落体是实例,初速为零a等g.竖直上抛知初速,上升最高心有数,飞行时间上下回,整个过程匀减速。
中心时刻的速度,平均速度相等数;求加速度有好方,δs等at平方。
3.速度决定物体动,速度加速度方向中,同向加速反向减,垂直拐弯莫前冲。
二、力1.解力学题堡垒坚,受力分析是关键;分析受力性质力,根据效果来处理。
2.分析受力要仔细,定量计算七种力;重力有无看提示,根据状态定弹力;先有弹力后摩擦,相对运动是依据;万有引力在万物,电场力存在定无疑;洛仑兹力安培力,二者实质是统一;相互垂直力最大,平行无力要切记。
3.同一直线定方向,计算结果只是“量”,某量方向若未定,计算结果给指明;两力合力小和大,两个力成q角夹,平行四边形定法;合力大小随q变,只在最大最小间,多力合力合另边。
多力问题状态揭,正交分解来解决,三角函数能化解。
4.力学问题方法多,整体隔离和假设;整体只需看外力,求解内力隔离做;状态相同用整体,否则隔离用得多;即使状态不相同,整体牛二也可做;假设某力有或无,根据计算来定夺;极限法抓临界态,程序法按顺序做;正交分解选坐标,轴上矢量尽量多。
三、牛顿运动定律1.f等ma,牛顿二定律,产生加速度,原因就是力。
合力与a同方向,速度变量定a向,a变小则u可大,只要a与u同向。
2.n、t等力是视重,mg乘积是实重;超重失重视视重,其中不变是实重;加速上升是超重,减速下降也超重;失重由加降减升定,完全失重视重零四、曲线运动、万有引力1.运动轨迹为曲线,向心力存在是条件,曲线运动速度变,方向就是该点切线。
2.圆周运动向心力,供需关系在心里,径向合力提供足,需mu平方比r,mrw平方也需,供求平衡不心离。
高中物理基本知识点总结(完整版)
高中物理基本知识点总结(完整版)学好物理要记住:最基本的知识、方法才是最重要的。
秘诀:“想”学好物理重在理解........(概念、规律的确切含义,能用不同的形式进行表达,理解其适用条件)A(成功)=X(艰苦的劳动)十Y(正确的方法)十Z(少说空话多干实事)(最基础的概念,公式,定理,定律最重要);每一题中要弄清楚(对象、条件、状态、过程)是解题关健物理学习的核心在于思维,只要同学们在平常的复习和做题时注意思考、注意总结、善于归纳整理,对于课堂上老师所讲的例题做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把老师的知识和解题能力变成自己的知识和解题能力,并养成规范答题的习惯,这样,同学们一定就能笑傲考场,考出理想的成绩!(1)力或定义的公式(2)各物理量的定义、公式(3)各种运动规律的公式(4)物理中的定理、定律及数学函数关系或几何关系Ⅳ几类物理基础知识要点:①凡是性质力要知: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②对于位移、速度、加速度、动量、动能要知参照物;③状态量要搞清那一个时刻(或那个位置)的物理量;④过程量要搞清那段时间或那个位侈或那个过程发生的;(如冲量、功等)⑤加速度a的正负含义:①不表示加减速;②a的正负只表示与人为规定正方向比较的结果。
⑥如何判断物体作直、曲线运动;⑦如何判断加减速运动; ⑧如何判断超重、失重现象。
⑨如何判断分子力随分子距离的变化规律⑩根据电荷的正负、电场线的顺逆(可判断电势的高低)⇒电荷的受力方向;再跟据移动方向⇒其做功情况⇒电势能的变化情况V 。
知识分类举要1.力的合成与分解、物体的平衡?求F 1、F 2两个共点力的合力的公式:F=θCOS F F F F 2122212++合力的方向与F 1成?角:tg ?=F F F 21sin cos θθ+注意:(1)(2)(3)?F=0或?推论:[1][2]三力平衡:(1)说明:a 、N b 、(2)说明:a b c d 当物体受到几个力的作用时,每个力各自独立地使物体产生一个加速度,就象其它力不存在一样,这个性质叫做力的独立作用原理。
高中物理重要知识点详细全总结(史上最全)
完整的知识网络构建,让复习备考变得轻松简单!(注意:全篇带★需要牢记!)高中物理重要知识点总结(史上最全)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注意:全篇带★需要牢记!)一、力物体的平衡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是物体发生形变和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即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力是矢量。
2.重力(1)重力是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产生的.[注意]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但不能说重力就是地球的吸引力,重力是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但在地球表面附近,可以认为重力近似等于万有引力(2)重力的大小:地球表面G=mg,离地面高h处G/=mg/,其中g/=[R/(R+h)]2g(3)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不一定指向地心)。
(4)重心:物体的各部分所受重力合力的作用点,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3.弹力(1)产生原因:由于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有恢复形变的趋势而产生的.(2)产生条件:①直接接触;②有弹性形变.(3)弹力的方向:与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弹力的受力物体是引起形变的物体,施力物体是发生形变的物体.在点面接触的情况下,垂直于面;在两个曲面接触(相当于点接触)的情况下,垂直于过接触点的公切面.①绳的拉力方向总是沿着绳且指向绳收缩的方向,且一根轻绳上的张力大小处处相等.②轻杆既可产生压力,又可产生拉力,且方向不一定沿杆.(4)弹力的大小:一般情况下应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利用平衡条件或牛顿定律来求解.弹簧弹力可由胡克定律来求解.★胡克定律: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弹力的大小和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即F=kx.k为弹簧的劲度系数,它只与弹簧本身因素有关,单位是N/m.4.摩擦力(1)产生的条件:①相互接触的物体间存在压力;③接触面不光滑;③接触的物体之间有相对运动(滑动摩擦力)或相对运动的趋势(静摩擦力),这三点缺一不可.(2)摩擦力的方向:沿接触面切线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与物体运动的方向可以相同也可以相反.(3)判断静摩擦力方向的方法:①假设法:首先假设两物体接触面光滑,这时若两物体不发生相对运动,则说明它们原来没有相对运动趋势,也没有静摩擦力;若两物体发生相对运动,则说明它们原来有相对运动趋势,并且原来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跟假设接触面光滑时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同.然后根据静摩擦力的方向跟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确定静摩擦力方向.②平衡法: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可以判断静摩擦力的方向.(4)大小:先判明是何种摩擦力,然后再根据各自的规律去分析求解.①滑动摩擦力大小:利用公式f=μF N进行计算,其中F N是物体的正压力,不一定等于物体的重力,甚至可能和重力无关.或者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利用平衡条件或牛顿定律来求解.②静摩擦力大小:静摩擦力大小可在0与f max 之间变化,一般应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由平衡条件或牛顿定律来求解.5.物体的受力分析(1)确定所研究的物体,分析周围物体对它产生的作用,不要分析该物体施于其他物体上的力,也不要把作用在其他物体上的力错误地认为通过“力的传递”作用在研究对象上. (2)按“性质力”的顺序分析.即按重力、弹力、摩擦力、其他力顺序分析,不要把“效果力”与“性质力”混淆重复分析.(3)如果有一个力的方向难以确定,可用假设法分析.先假设此力不存在,想像所研究的物体会发生怎样的运动,然后审查这个力应在什么方向,对象才能满足给定的运动状态.6.力的合成与分解(1)合力与分力: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它产生的效果跟几个力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相同,这个力就叫做那几个力的合力,而那几个力就叫做这个力的分力.(2)力合成与分解的根本方法:平行四边形定则.(3)力的合成:求几个已知力的合力,叫做力的合成.共点的两个力(F 1 和F 2 )合力大小F的取值范围为:|F 1 -F 2 |≤F≤F 1 +F 2 . (4)力的分解:求一个已知力的分力,叫做力的分解(力的分解与力的合成互为逆运算).在实际问题中,通常将已知力按力产生的实际作用效果分解;为方便某些问题的研究,在很多问题中都采用正交分解法.7.共点力的平衡(1)共点力:作用在物体的同一点,或作用线相交于一点的几个力.(2)平衡状态: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叫平衡状态,是加速度等于零的状态. (3)★共点力作用下的物体的平衡条件: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为零,即∑F=0,若采用正交分解法求解平衡问题,则平衡条件应为:∑F x =0,∑F y =0.(4)解决平衡问题的常用方法:隔离法、整体法、图解法、三角形相似法、正交分解法等等.二、直线运动1.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的改变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它包括平动,转动和振动等运动形式.为了研究物体的运动需要选定参照物(即假定为不动的物体),对同一个物体的运动,所选择的参照物不同,对它的运动的描述就会不同,通常以地球为参照物来研究物体的运动.2.质点:用来代替物体的只有质量没有形状和大小的点,它是一个理想化的物理模型.仅凭物体的大小不能做视为质点的依据。
高中物理知识点
高中物理知识点
高中物理主要包括力学、光学、电磁学、热学、声学等方面的内容。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高中物理知识点:
1.力学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
-牛顿第二定律:动力学方程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反作用定律
-平衡条件:静力学方程
-动量守恒定律
-转动定律:转动动力学方程、转动惯量、角动量守恒
2.光学
-光的传播:直线传播、反射、折射
-光的波动性
-光的粒子性:光量子、光电效应
-光的干涉与衍射
-光的偏振与散射
-光的色散:折射率与波长的关系
3.电磁学
-电荷与电场:库仑定律、电场强度、电势能
-电场中的带电粒子:电势、电势差、电场力与电场能
-电流与电阻:欧姆定律、电功、电功率
-磁场与静电场:磁感应强度、磁场力、洛伦兹力
-电磁感应:电动势、感应电流、法拉第定律
-交流电与电磁波:交流电的产生、电阻、电容和电感的交流电特性、电磁波的特性
4.热学
-温度与热量:温度计、热容、比热容
-热传递:传导、辐射、对流
-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定律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气体压强、体积、温度的关系
-理想气体的分子运动:动能、分子运动速率分布、麦克斯韦速度分
布定律
5.声学
-声的传播:机械波、波长、频率、波速
-声音的特性:音高、音强、音量、音色
-声波的反射与折射:声音的反射定律、折射定律
-声音的干涉与共振
这些知识点只是高中物理的一部分,还有许多其他的知识点,如动力学、量子力学、原子物理、相对论等。
希望以上内容能对您有所帮助。
高中物理基础知识点
高中物理基础知识点高中物理基础知识1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的改变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它包括平动,转动和振动等运动形式。
为了研究物体的运动需要选定参照物(即假定为不动的物体),对同一个物体的运动,所选择的参照物不同,对它的运动的描述就会不同,通常以地球为参照物来研究物体的运动。
质点用来代替物体的只有质量没有形状和大小的点,它是一个理想化的物理模型。
仅凭物体的大小不能做视为质点的依据。
位移和路程位移描述物体位置的变化,是从物体运动的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是矢量;路程是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
路程和位移是完全不同的概念,仅就大小而言,一般情况下位移的大小小于路程,只有在单方向的直线运动中,位移的大小才等于路程。
速度和速率1.速度: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是矢量。
①平均速度:质点在某段时间内的位移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叫做这段时间(或位移)的平均速度v,即v=s/t,平均速度是对变速运动的粗略描述。
②瞬时速度: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方向沿轨迹上质点所在点的切线方向指向前进的一侧,瞬时速度是对变速运动的精确描述;2.速率:①速率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是标量。
②平均速率:质点在某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和所用时间的比值叫做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率。
在一般变速运动中平均速度的大小不一定等于平均速率,只有在单方向的直线运动,二者才相等。
加速度1.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它是矢量,加速度又叫速度变化率;2.定义: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的变化Δv跟发生这个变化所用时间Δt 的比值,叫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用a表示,a=Δv/Δt;3.方向:与速度变化Δv的方向一致,但不一定与v的方向一致;4.加速度与速度无关,只要速度在变化,无论速度大小,都有加速度;只要速度不变化(匀速),无论速度多大,加速度总是零。
只要速度变化快,无论速度是大、是小或是零,物体加速度就大。
物理基础知识
高中物理总复习基础知识要点第一部分力学一、力和物体的平衡:1.力⑴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①成对出现,力不能离开物体而独立存在;②力是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产生加速度)和发生形变的原因;③力是矢量,其三要素是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
⑵力的分类:①按力的性质分类(重力、弹力、摩擦力、电场力、磁场力)。
②按力的效果分类(拉力、压力、支持力、阻力)。
⑶力的图示:①由作用点开始画,②沿力的方向画直线。
③选定标度,并按大小结合标度分段。
④在末端画箭头并标出力的符号。
⑷力的示意图:用带箭头的线段表示物体实际受力作用点和方向大概情况的图(用于物体受力分析)2.重力⑴产生:①由于地球吸引而产生(但不等于万有引力)。
②方向竖直向下。
③作用点在重心。
⑵大小:①G=mg,在地球上不同地点g不同。
②重力的大小可用弹簧秤测出。
⑶重心:①质量分布均匀的有规则形状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
②质量分布不均匀或不规则形状物体的重心,除与物体的形状有关外,还与质量的分布有关。
③重心可用悬挂法测定。
④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
3.弹力⑴产生:①物体直接接触且产生弹性形变时产生。
②压力或支持力的方向垂直于支持面而指向被压或被支持的物体;③绳的拉力方向沿着绳而指向绳收缩的方向。
有接触的物体间不一定有弹力,弹力是否存在可用假设法判断,即假设弹力存在,通过分析物体的合力和运动状态判断。
⑵胡克定律:在弹性限度内,F=KX,X-是弹簧的伸长量或缩短量。
4.摩擦力⑴静摩擦力:①物接触、相互挤压(即存在弹力)、有相对运动趋势且相对静止时产生。
②方向与接触面相切,且与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③除最大静摩擦力外,静摩擦力没有一定的计算式,只能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按力的平衡或F=ma 方法求。
判断它的方向可采用“假设法”,即如无静摩擦力时物体发生怎样的相对运动。
⑵滑动摩擦力:①物接触、相互挤压且在粗糙面上有相对运动时产生。
②方向与接触面相切且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不一定与物的运动方向相反)②大小f=μF N。
高中物理基础知识点总结归纳
05
原子物理
原子结构与能级
01
02
03
原子结构
原子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 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电子
带负电。
能级概念
原子中的电子在不同的能级上运 动,这些能级是离散的,称为量
子能级。
能级跃迁
电子在能级之间的跃迁会吸收或 释放能量,这是原子光谱产生的
原因。
放射性衰变
衰变类型
包括α衰变、β衰变和γ 衰变02 核聚变06Fra bibliotek现代物理
相对论基础
01 相对论原理
描述物体在高速运动或强重力场 下的物理现象的理论。
02 光速不变原理
无论光源或观察者的运动状态如 何,光速在惯性参照系中都是恒
定的。
03 质能关系
物体的质量与其所含能量之间存 在等价关系,即E=mc²。
量子力学基础
波粒二象性
描述光子和电子等微观粒子既 具有波动性又具有粒子性的双
04
热学
热力学第一定律
• 定义
• 热量可以从一个物体传递到另一个物体,也可以与机械能或其他能量互相转换,但是在转换 过程中,能量的总值保持不变。
• 公式
• ΔU=Q+W
• 应用
• 在热力系统中,工作物质从高温热源吸热Q1,对外做功W,并向低温热源放热Q2,则有关 系Q1=ΔU+W+Q2,如令W=0,即无轴功时,则Q1=ΔU+Q2,也就是说,热力系内物质 的能量变化,等于它从外界吸收的热量与外界传给它的热量之和。
重性质。
不确定性原理
强调在微观尺度上,粒子的位 置和动量不能同时被精确测定。
量子态与波函数
描述量子系统的状态由波函数 描述,波函数的模平方给出粒
高考物理必背知识点总结归纳
高考物理必背知识点总结归纳高中物理必背知识点1.力力学是高中物理的开山和基础,弹力的方向和弹簧、摩擦力应该是一轮复习的重中之重,受力分析的判断不仅关乎到这个部分,也会影响整个物理学科,所谓武学基础——“蹲马步”2. 运动学这个部分是看起来简单,但做起来易错,且计算不算死人不罢休的境界,各种刹车、追击、相遇、滑块板块、传送带,没有做题底蕴的支撑,你会感到深深的恶意。
3. 牛顿定律牛顿就是力学中的隐藏高手,就是王者荣耀中的法师,攻击力本来就不错,还可以对运动学、电场进行加持,让你面对的陡然上升了几个level功力。
连接体是这里面一轮要拿下的核心考点。
4. 曲线运动两大法宝:平抛和圆周,不能说难,但是高考年年出现,平抛的计算、水平圆周模型、竖直圆周模型、向心和离心的机车拐弯,这四个点重点拿下,然后给自己大大的微笑吧5. 天体运动天体会的人觉得可爱简单送分,不会的人觉得变态、恶心、惹人烦,这个部分的核心公式之后很长的一组,但是出题的方式确异常灵活,且题目和实际结合多变,总从意想不到的地方出手,高手过招,就是毫厘之间定胜负,数量级运算可以帮助你不少哦。
6. 功和能力学部分大boss的存在,谁都可以结合,从弹簧到皮带到滑块,等你做多了你会感到世界的真谛就是动能定理和一堆物理物体,多过程、大计算、复杂分析,烧脑的侦探小说也就到这个程度了,一轮必须啃下的硬骨头,想想上甘岭战役的激烈程度吧7. 电场这就像一个软妹子,看起来瘦弱不堪,但实际是芭比金刚,电场线、带电粒子运动、电容器、这些都是理工科出题人最喜欢的软妹子类型,多接触接触,熟悉了就好8. 恒定电路这个部分最难的是电学实验,7个电学实验要如数家珍,有人问为啥啊?因为考,年年考,考到12分熟了,其他的召唤出体内强大的初中物理基础就可以了。
9. 磁场电磁学的大boss,一剑封喉,杀人于无形,多见于选择题压轴或者和电场结合出在物理最后一道压轴题,难度系数3.5,转体动作复杂且难,尽量从步骤上逐个击破,拿下这个你的高考物理满分有望了。
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重点)超详细
光的偏振现象
解释光的偏振特性,以及 偏振片如何影响光的传播 方向和强度。
20XX
20XX
光的波粒二象性
描述光的双重性质,即它 既可以看作是波,也可以 看作是粒子。
20XX
20XX
光的粒子性
讨论光电效应和康普顿散 射,展示光的粒子方面。
20XX
20XX
理解赫兹的实验
分析赫兹如何通过实验证 明光是一种电磁波。
色和影响。
交流电与直流电
区分交流电(AC)和直流电 (DC),并解释它们在电磁感应
中的不同应用和表示方法。
电磁感应的应用
探讨电磁感应在实际中的应用, 例如发电机、变压器等设备中的
使用。
谢谢观看
力的单位
牛顿第二定律中,力的单位是牛顿(N), 定义为使质量为1kg的物体产生1m/s²加
速度的作用力。
独立性与同体性原则
定律中力和加速度是对应同一物体的, 且各个力的作用效果独立存在,互不影
响。
应用实例:曲线运动
在曲线运动中,加速度变化,需先求出 物体在每一点的合力,再应用牛顿第二
定律。
解析题:多物体系统动力 学
热膨胀系数
$350
绝对零度与 热膨胀
$400
不同物质的 热膨胀特性
$450
热膨胀的应 用
$500
热膨胀的实 验观察
热膨胀描述物质的 体积随温度升高而
增大的现象。
热膨胀系数是物质 的属性,用于量化 温度变化对物质体
积的影响。
绝对零度是热力学 温度的基点,此时 所有物质的热膨胀
系数均为零。
不同物质的热膨胀 系数不同,因此在 温度变化时,它们 的体积变化也会不
运动的图像分析
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6篇)
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运动的描述1.物体模型用质点,忽略形状和大小;地球公转当质点,地球自转要大小。
物体位置的变化,准确描述用位移,运动快慢S比t,a用Δv 与t比。
2.运用一般公式法,平均速度是简法,中间时刻速度法,初速度零比例法,再加几何图像法,求解运动好方法。
自由落体是实例,初速为零a等g.竖直上抛知初速,上升最高心有数,飞行时间上下回,整个过程匀减速。
中心时刻的速度,平均速度相等数;求加速度有好方,ΔS 等aT平方。
3.速度决定物体动,速度加速度方向中,同向加速反向减,垂直拐弯莫前冲。
力1.解力学题堡垒坚,受力分析是关键;分析受力性质力,根据效果来处理。
____分析受力要仔细,定量计算七种力;重力有无看提示,根据状态定弹力;先有弹力后摩擦,相对运动是依据;万有引力在万物,电场力存在定无疑;洛仑兹力安培力,二者实质是统一;相互垂直力最大,平行无力要切记。
3.同一直线定方向,计算结果只是“量”,某量方向若未定,计算结果给指明;两力合力小和大,两个力成q角夹,平行四边形定法;合力大小随q变,只在最大最小间,多力合力合另边。
多力问题状态揭,正交分解来解决,三角函数能化解。
4.力学问题方法多,整体隔离和假设;整体只需看外力,求解内力隔离做;状态相同用整体,否则隔离用得多;即使状态不相同,整体牛二也可做;假设某力有或无,根据计算来定夺;极限法抓临界态,程序法按顺序做;正交分解选坐标,轴上矢量尽量多。
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二)一、运动的`描述1、物体模型用质点,忽略形状和大小;地球公转当质点,地球自转要大小。
物体位置的变化,准确描述用位移,运动快慢S比t,a用Δv 与t比。
3、速度决定物体动,速度加速度方向中,同向加速反向减,垂直拐弯莫前冲。
二、力1、解力学题堡垒坚,受力分析是关键;分析受力性质力,根据效果来处理。
2、分析受力要仔细,定量计算七种力;重力有无看提示,根据状态定弹力;先有弹力后摩擦,相对运动是依据;万有引力在万物,电场力存在定无疑;洛仑兹力安培力,二者实质是统一;相互垂直力最大,平行无力要切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物理总复习基础知识要点第一部分力学一、力和物体的平衡:1.力⑴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①成对出现,力不能离开物体而独立存在;②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产生加速度)和引起形变;③力是矢量,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是力的三要素。
⑵力的分类:①按力的性质分类。
②按力的效果分类(可以几个力的合力)。
⑶力的图示:①由作用点开始画,②沿力的方向画直线。
③选定标度,并按大小结合标度分段。
④在末端画箭头并标出力的符号。
2.重力⑴产生:①由于地球吸引而产生(但不等于万有引力)。
②方向竖直向下。
③作用点在重心。
⑵大小:①G=mg,在地球上不同地点g不同。
②重力的大小可用弹簧秤测出。
⑶重心:①质量分布均匀的有规则形状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
②质量分布不均匀或不规则形状物体的重心,除及物体的形状有关外,还及质量的分布有关。
③重心可用悬挂法测定。
④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
3.弹力1 / 59⑴产生:①物体直接接触且产生弹性形变时产生。
②压力或支持力的方向垂直于支持面而指向被压或被支持的物体;③绳的拉力方向沿着绳而指向绳收缩的方向。
有接触的物体间不一定有弹力,弹力是否存在可用假设法判断,即假设弹力存在,通过分析物体的合力和运动状态判断。
⑵胡克定律:在弹性限度内,F=KX,X-是弹簧的伸长量或缩短量。
4.摩擦力⑴静摩擦力:①物接触、相互挤压(即存在弹力)、有相对运动趋势且相对静止时产生。
②方向及接触面相切,且及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③除最大静摩擦力外,静摩擦力没有一定的计算式,只能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按力的平衡或F=ma方法求。
判断它的方向可采用“假设法”,即如无静摩擦力时物体发生怎样的相对运动。
⑵滑动摩擦力:①物接触、相互挤压且在粗糙面上有相对运动时产生。
②方向及接触面相切且及相对运动方向相反(不一定及物的运动方向相反)②大小f=μF N。
(F N不一定等于重力)。
滑动摩擦力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但不一定阻碍物体的运动。
摩擦力既可能起动力作用,也可能起阻力作用。
5.力的合成及分解⑴合成及分解:①合力及分力的效果相同,可以根据需要互相替代。
①力的合成和分解遵循平行四边形法则,平行四边形法则对任何矢量的2 / 59合成都适用,力的合成及分解也可用正交分解法。
③两固定力只能合成一个合力,一个力可分解成无数对分力,但力的分解要根据实际情况决定。
⑵合力及分力关系:①两分力及合力F1+F2≥F≥F1-F2,但合力不一定大于某一分力。
②对于三个分力及合力的关系,它们同向时为最大合力,但最小合力则要考虑其中两力的合力及第三个力的关系,例如3N、4N、5N三个力,其最大合力F=3+4+5=12N,但最小合力不是等于三者之差,而是等于0。
6.在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⑴物体所处状态:①此时物体所受合力=0。
②物处于静止或匀速运动状态,即平衡状态。
⑵两平衡力及作用反作用力:①平衡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其效果可互相抵消,它们不一定是同一性质的力;②作用及反作用力分别作用在两不同的物体上,其效果不能互相抵消(其效果要结合各个物体的其他受力情况分析),但必是同一性质的力。
7.物体的受力分析⑴确定研究对象:①隔离法:研究对象只选一个物体。
②整体法:研究对象是几个物体组成的系统。
③应用整体法一般要求这几个物体的运动加速度相同,包括系统中各物体均处于平衡状态(当加速度不同时,也可应用)。
⑵作力的示意图(力图):3 / 594 / 59①选择对象。
②按顺序画:一般按重力、弹力、摩擦力的顺序画受力图,应用整体法时系统中各物体间相互作用力(内力)不要画。
③注意摩擦力:是否存在,方向如何。
④注意效果力:它是由其他的“性质力”如弹力、重力等提供的,不要把这些“效果力”再重复作为一个单独的力参及受力分析。
⑤作图准确。
二、直线运动:1.基本概念⑴时刻及时间:时刻对应的是位置、瞬时速度、动量、动能等状态量,时间对应的是位移、路程、冲量、功等过程量。
⑵位移及路程:位移是起点至终点的直线距离,是矢量。
路程是起点至终点的实际长度,是标量。
2.匀速度直线运动⑴速度:①对应的位移,只要位移大小或方向改变,速度即改变。
②匀速直线运动中的速度是一个恒量,即大小和方向都不变。
⑵速率:①对应的路程。
在曲线运动中,路程是曲线的长度。
⑶平均速度:①是总位移及总时间的比值,tS t S V 路≠= ②在速度不同的几个运动中,它不是速度的平均值(总位移/总时间)。
⑷匀速直线运动图象:①S -t 图象,是过原点的一条直线,直线的斜率=速度。
②V -t 图象,是平行于t 轴的一条直线,图线所包围的面积=物体的位移。
3.匀变速直线运动⑴加速度:①用来描述速度变化的快慢,是矢量。
②在其他运动中,它不一定指速度变化的大小,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速度为零,加5 / 59 速度不一定为零。
⑵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公式:V t =V 0 +at S=V 0 t+at 2 /2 as 2V V 202t += 2V V V t 0+= 在匀加速直线运动中,a 为正,a 及V 同向,匀减速直线运动中,a 为负,a 及V 反向。
⑶v -t 图象:①是一条倾斜的直线,图线的斜率=a 。
②图线及X 轴包围的面积表示物体的位移。
⑷自由落体和竖直上抛运动:①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例,加速度都是g 。
②竖直上抛可分为上、下两个运动求解,也可直接应用匀减速直线运动公式计算,当速度为负值时,表示物体处于下降阶段,当位移为负值时,表示物体在抛出点下方⑸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一些特点:①ΔS =aT 2:相邻两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差是个恒量。
②位移之比:V 0=0时,从起点算起,1t 、2t 、3t ……nt 时间内的位移之比S 1 ︰S 2 ︰S 3 ︰…︰S n =1︰4︰9︰…︰n 2 。
V 0=0时,从起点算起,第1t 秒、第2t 秒、第3t 秒……第nt秒时间内的位移之比△S 1 ︰△S 2 ︰△S 3 ︰…︰△S n =1︰3︰5︰…︰(2n-1);③从V 0=0算起,通过连续相等位移的时间之比t 1︰t 2︰t 3︰……t n =1︰)23(:)12(-- ……)1n n (--④速度关系:时间中点的速度=该段的平均速度。
位移中点速度V B 及该位移起点速度V A 和终点速度V C 关系:2V V V C A B +=。
在匀加速直线6 / 59运动或匀减速直线运动中,位移中点的速度都比时间中点速度大。
4.注意点⑴匀减速直线运动:有下面三种情况:①物体可以返回且加速度不变时,如竖直上抛运动,公式V t =V 0 -at 和S=V 0 t -at 2 /2适用于整个过程。
如果已知返回过程某时刻的速度,可以负值代入速度公式计算,如果已知返回过程某位置处于抛出点的另一侧,其位移可以负值代入位移公式。
②物体不能返回的运动,如汽车刹车后t 秒的位移和速度,以上两公式只适用V t =0前的过程,此类问题一般要先判断汽车刹车后可运动的时间。
③物体可以返回但加速度不同,如竖直上抛时存在空气阻力,则要分上升和下落两段单独计算。
物体可以返回运动时,在返回点的速度=零,但加速度不一定为零。
⑵公式2V V V t0+=只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在某些题目中使用它,可以使计算简化,对于加速度不变的往复运动,如竖直上抛运动,如果物体处于下落过程,此时的速度及初速度方向相反,公式中的V t 要取负值。
⑶相追相遇的问题:要注意用作图的方法分析各物体的运动情况,并在图上逐个注明物理量。
在追赶运动中,追上的条件不但及两物体的位移有关,还及两物体的速度有关,一般情况时,要把两物体的速度大小相等作为临界条件。
⑷竖直分离问题:叠在一起的两物体一起向上运动时,要使上面的物体及下面的物体分离,例如用手竖直向上抛物,要使物离开手,先有一个向上加速过程,然后要有一个向上减速过程,只有当向下的加速度大小增大到g以后时,物体才开始脱离手,因此g是分离的临界加速度(此后手的向下加速度要大于g)。
⑸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其速度仍然不断增大(只是每秒速度增加量逐渐减小),当加速度减小至零时,此时物体的速度最大。
三、运动定律:1.牛顿第一定律⑴伽利略的理想实验:是针对“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的错误认识,经过通过物体沿光滑斜面下滑,观察它滚上另一个斜面(平面)运动情况的抽象思维,抓住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的理想实验。
当物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运动,物的速度保持不变,物体运动并不需要力来维持。
物在水平面上运动之所以会停下来,是因为是受到阻力的缘故。
⑵惯性:①物体保持原来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
②一切物体都有惯性,惯性是所有物体的固有性质。
③它及物体是否运动、运动快慢、受力情况无关。
④质量是惯性大小的量度,质量大的物体惯性大,在同样力作用下,质量大的物体运动状态难改变。
用惯性解释现象时,着重强调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特性(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2.牛顿第二定律⑴特点:a=F/m是一个瞬时作用规律,即a是F作用所产生,及F 始终同向,同时变化,同时存在或消失。
7 / 59⑵应用:①进行受力分析是应用F=ma解题的关键步骤。
②按加速度方向列式。
③及运动学结合计算时一般以加速度为中间量。
④注意物体运动中加速度是否变化。
3.牛顿第三定律⑴特点:①大小相同、方向相反,在同一直线上,性质相同。
②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产生的效果不一定相同,也不能互相抵消。
③借助F和F的关系,可以通过改变研究对象分析问题,但此种情况下答题时要注意引入牛顿第三定律答题。
4.力学单位制国际单位制:力学中-长度(米)、质量(千克)、时间(秒),热学中-热力学温度(开)、物质的量(摩尔),电学中-电流强度(安培),是国际基本单位。
由这些基本单位推导出的单位,如牛(千克·米/秒2)等,是导出单位。
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一起组成单位制。
5.应用牛顿运动定律的解题要求⑴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进行研究对象的受力分析或运动状态分析,画出分析图。
⑵力的分解和合成:物体受多力作用时,注意是否要把力按效果进行分解,分解时应选择什么方向的座标轴。
⑶列出相关量的关系式:按正交分解时分开列式。
⑷找出相关量和变量:在同一题目中,可以选择不同的研究对象(单个或系统),列式时,选择未知量数少、已知量和相关量多的公式,注8 / 59意有的物理量的大小和方向是否变化,物体处于什么状态。
⑸当物体的加速度为已知时,即相当于知道物体的合力,如果要求某一个力,此时在作力的分析图时,要把合力作为一个已知量。
6.超重和失重⑴超重:指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拉力大于它的重力,作加速上升或减速下降的物体,物体处于超重状态。
⑵失重:加速下降或减速上升的物体对支持物压力或拉力小于重力;完全失重:自由下落或绕地作匀速圆周运动的卫星中的物体对支持物压力或拉力=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