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概A-9重力和磁力

合集下载

初中物理九年级物理全册知识点总结

初中物理九年级物理全册知识点总结

一、力和压力1.力的概念:力是改变物体状态的原因,用牛顿(N)表示。

2.力的作用效果:改变物体状态、形状或速度,使物体发生位移或形变。

3.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

4.力的合成与分解:力的合成是将多个力合并为一个力,力的分解是将一个力拆分为多个力。

5.力的平衡:在力的合成等于零时,物体处于力的平衡状态;在力的合成不等于零时,物体处于力的不平衡状态。

6.压力的概念:单位面积上的力称为压力,用帕斯卡(Pa)表示。

7.压力的计算公式:P=F/A(P为压强,F为作用力,A为受力面积)。

二、力的测量1.力的测量:弹簧测力计是测量力的常用仪器,力的单位是牛顿(N)。

2.弹簧的伸长量与作用力成正比的原理:胡克定律。

3.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和灵敏度:力的测量范围称为量程,单位力产生的示数变化量称为灵敏度。

三、平衡力与摩擦力1.平衡力和重力:当物体受到与重力大小相等但方向相反的力时,物体处于力的平衡状态。

2.物体受到的平衡力的情况:悬挂重物的情况下,悬挂点受到的拉力等于重力的大小。

3.物体受到的平衡力的分析:分解力的平衡条件,绘制力的平衡示意图,根据力的平衡条件进行分析。

4.摩擦力的概念: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静止时,两个接触物体之间存在的力称为摩擦力。

5.摩擦力的分类: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

6.摩擦力的影响因素:物体间的粗糙程度、接触面积、物体材料等。

四、力的作用效果1.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改变物体状态、速度或形状。

2.速度对力的作用效果:改变物体速度的力称为加速度,使物体速度减小的力称为减速度。

3.力对物体形状的作用效果:拉力使物体变形产生拉伸应力,压力使物体变形产生压缩应力。

4.力对物体状态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状态,例如使物体开始运动或停止。

五、动力与机械能1.动力的概念:使物体发生运动或改变物体状态的力称为动力。

2.动力的大小和方向:与物体质量和加速度有关。

3. 动力计算公式:F = ma (F为力,m为物体质量,a为加速度)。

《地磁与重力》PPT课件

《地磁与重力》PPT课件
B A
1) 重力与重力异常
距离
重力(引力)=常数(MA ×MB)/距离2
重力仪的读数受下伏岩石密度的影响
致密的 金属矿
洞穴
重力异常:重力读数高于或低于 正常的区域重力值
增大
重力 读数
减小
负的重力异常
地幔
Chicxulub撞击坑的重力异常图
2、重力与块体运动
2) 块体运动
块体运动(Mass wasting): 地质物质在重力作用下向坡下的运动。
2) 块体运动 • 控制与引发因素
崩落
倒石锥
“老人山”
英国新汉普郡
用钢缆和岩石铆钉加固 支撑了多年
……大自然最终压过人类的 抗争。2003年5月,老人倒 下了。
休止角
• 休止角 – 碎屑保持稳定的最大角度
–一般介于 30 至 37°
30°
细粒、磨圆的砂 坡度较平缓
休止角
棱角状的砾石 形成陡的倒石锥
500万年以来地磁极倒转 及磁性期划分
1、地磁
3) 地磁场的成因
•液态外核以大型对 流的方式以每年数公 里的速度运动 • 对流的金属产生电 流,从而产生磁场
-
磁极倒转的计算机模拟
• 液态外核对流
• 模拟磁场与实测的地磁 场十分相似
• 每150年固态地核较地 球其它圈层多转 1 圈
+
2、重力与块体运动
岩崩前
岩崩后
岩崩(高速石流)(秘鲁 ,1970.5.)
与块体运动有关的地质灾害的防治
过陡的斜坡
将坡上部的 泥石移除
问题
整治
移除的上部泥 石填于此处
有松散基岩 石片的斜坡
问题
整治
将松散 基岩石 片移除

物理九年级磁力知识点

物理九年级磁力知识点

物理九年级磁力知识点磁力是物理学中重要的概念之一,我们身边的许多现象都与磁力有关。

在九年级物理课程中,我们将学习磁力的基本概念、性质以及应用。

下面将介绍一些物理九年级磁力的知识点。

一、磁力的基本概念1. 磁力的定义:磁力是磁物体相互作用的力,有吸引和斥力两种表现形式。

2. 磁性物质:铁、镍、钴等物质具有明显的磁性,能够被磁铁吸引。

3. 磁场:磁铁周围存在磁场,表示磁力的作用范围和方向。

二、磁力的性质1. 磁力的方向:同性相斥,异性相吸。

2. 磁力的大小:与磁铁的磁性、距离和方向有关。

磁力随距离的增加而减小。

3. 磁力的叠加:多个磁力可以按照矢量相加的原理叠加。

三、磁场的性质1. 磁场的方向:磁场由磁南极指向磁北极,外部磁场由北极指向南极。

2. 磁场线:用于表示磁场的方向和强度的曲线,磁场线由北极指向南极。

四、电磁铁1. 什么是电磁铁:电磁铁是一种通过通电产生磁场的装置,通电后能够产生明显的磁力。

2. 电磁铁的结构和原理:电磁铁由铁芯和绕制在铁芯上的线圈组成,当通过线圈通电时,线圈周围会产生磁场,铁芯就会被磁化,形成磁铁。

3. 电磁铁的应用:电磁铁广泛应用于电磁起子、电磁吸盘、电磁阀等装置中。

五、电磁感应1. 电磁感应的定义:当导体处于磁场中相对运动或磁场发生变化时,会在导体中引起感应电动势。

2. 电磁感应的原理:电磁感应是通过磁场的变化引起电场的变化,进而产生感应电流的。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是描述电磁感应现象的基本规律。

3. 电磁感应的应用:电磁感应广泛应用于发电机、变压器、电磁炉等设备中。

六、磁力与电流的相互作用1. 磁场对电流的作用:磁场可以使电流受到力的作用,称为磁场力。

2. 电流对磁场的作用:电流可以产生磁场,形成磁力线。

安培定律是描述电流与磁场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

七、磁铁与电流的相互作用1. 磁铁对电流的作用:电流通过导线时,导线周围会产生磁场,如果导线靠近磁铁,磁铁受到力的作用,会发生偏转。

最新地球概论复习思考题部分参考答案

最新地球概论复习思考题部分参考答案

《地球概论》思考与练习题参考答案第一章 地理坐标与天球坐标hm 坐标点 高度 方位 赤纬 时角赤经 天顶「 90 °P 30°6h 30m 天底 -90 °-30 °12h18h 30m北天极 30 ° 180° 90° 南天极 -30 ° 0-90 °东点 0 270° 0 18h 12h 30m 西点 0 90° 06h 30m 南点 0 0 -60 ° 0 6h 30m 北点0 180° 60° 12h 18h 30m 上占 —L-八、、60 ° 0 0 0 6h 30m 下点-60 °180°12h18h 30m11. 在北京($ =40° N ),黄道与地平圈的交角,最大与最小各为多少?那时春分点位于什么位置?试绘图表示之。

当春分点与东点重合时,图中 A 点距天北极10°,填空:A 点的 a 90°; S 80°;入 90°; 3 56° 34';夏至点的 t 12h ; S 23° 26'; h -26° 34A (方位)180° Q解:黄道与地平圈的交角,最大为 90° -40° +23 ° 26' =73 ° 26',春分点位于西点。

最小为90° -40 ° -23 ° 26' =26 ° 34',春分点位于东点。

12.我国古代有人在同一点观测到夏至日的太阳高度是73° 38 ',冬至日的太阳高度是26° 22',求此人所在地的纬度和当时的黄赤交角。

解:黄赤交角:(73° 38' -26° 22') /2=23 ° 38 '13. 有人在北半球某地观测到一恒星上中天时的高度为 绘图求出此人所在地的纬度和恒星的赤纬分别是多少?此人所在地的纬度:纬度等于天顶的赤纬(90° -73 38') +23° 38' =40 ° N50度,下中天时的高度为 20度。

地球概论复习思考题部分参考答案

地球概论复习思考题部分参考答案

《地球概论》思考与练习题参考答案第一章地理坐标与天球坐标h m⒒在北京(φ=40°N),黄道与地平圈的交角,最大与最小各为多少?那时春分点位于什么位置?试绘图表示之。

当春分点与东点重合时,图中A点距天北极10°,填空:A点的α90°;δ80°;λ90°;β56°34′;夏至点的t 12h ;δ23°26′;h -26°34′;A (方位)180°。

解:黄道与地平圈的交角,最大为90°-40°+23°26′=73°26′,春分点位于西点。

最小为90°-40°-23°26′=26°34′,春分点位于东点。

⒓我国古代有人在同一点观测到夏至日的太阳高度是73°38′,冬至日的太阳高度是26°22′,求此人所在地的纬度和当时的黄赤交角。

解:黄赤交角:(73°38′-26°22′)/2=23°38′此人所在地的纬度:纬度等于天顶的赤纬(90°-73°38′)+23°38′=40°N⒔有人在北半球某地观测到一恒星上中天时的高度为50度,下中天时的高度为20度。

试绘图求出此人所在地的纬度和恒星的赤纬分别是多少?解:该恒星的赤纬:90°-(50°-20°)/2 = 75°观测地的纬度:20°+(50°-20°)/2 = 35°N或该恒星的赤纬:90°-(70°+40°)/2 = 35°观测地的纬度:20+(70°+40°)/2 = 75°N⒕北半球某地子夜时,观测到太阳中心的高度为4°11′,而太阳的赤纬为+22°8′,求该地的纬度,试绘图表示出该地当天太阳的周日运动路线来。

物理九年级下册九章知识点

物理九年级下册九章知识点

物理九年级下册九章知识点第一章:力与运动力和运动是物理学中最基本的概念之一。

力是引起物体发生运动、改变物体形状或产生变形的原因,它有大小和方向。

运动是物体位置发生改变的过程。

1. 力的分类a. 接触力:由物体之间的接触产生,如摩擦力和压力。

b. 非接触力:不需要物体之间的接触,如引力和电磁力。

2. 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一定律,也称为惯性定律,指出物体如果不受到合力作用,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

3. 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二定律描述了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与所受合力之间的关系。

它的数学表达式为 F = ma,其中 F 是合力,m 是物体的质量,a 是物体的加速度。

4. 牛顿第三定律牛顿第三定律表明,任何一个物体施加在另一个物体上的力,总有一个等大而相反方向的力作用在后者上。

第二章:机械能与功率机械能和功率是描述物体运动和力学性质的重要概念。

1. 机械能机械能是指物体具有的由于位置和动能而具有的能量。

它可以分为势能和动能两种形式。

势能与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发生位移有关,动能则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有关。

2. 功率功率指的是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功。

它的计算公式为 P = W / t,其中 P 是功率,W 是完成的功,t 是时间。

第三章:压强与浮力压强和浮力是描述物体受力以及物质浮沉性质的重要概念。

1. 压强压强是单位面积上所受到的力的大小,它的计算公式为 P = F / A,其中 P 是压强,F 是作用力,A 是受力面积。

2. 浮力浮力是指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受到的竖直向上的向上的力。

浮力的大小等于所排开液体或气体的重力,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浮力的大小与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排开的体积有关。

第四章:简单机械装置简单机械装置是指能够通过力的传递来实现力的转换或增大、减小的装置。

1. 杠杆杠杆是由支点、力臂和阻力臂组成的装置。

根据杠杆原理,力臂乘以力的大小等于阻力臂乘以阻力的大小。

2. 滑轮滑轮是由一个或多个固定在同一轴线上的圆盘组成的装置。

地概A-10岩石圈内部的物质转化

地概A-10岩石圈内部的物质转化
2
不同地区的地温
3
(2)、岩石圈中的岩石类型
(1)岩浆岩:由岩浆冷凝而形成的 岩石。
(2)变质岩:由原来的岩石在温度 和压力的影响下,经 过一定的变化而来的 岩石。
(3)沉积岩:沉积物经成岩作用而 形成的岩石。
三大类岩石的分布状况为:
岩石圈表层大陆及其邻近海域面积:
沉积岩—约占70% 岩浆岩—约占20% 变质岩—约占10%
超浅成岩:超基性岩类——金伯利岩 (角砾云母橄榄岩)——金刚石母岩
16
岩浆演化的主要方式:
(1)岩浆分异作用 (2)同化混染作用 (3)岩浆混合作用
(1)岩浆分异作用:岩浆在向 上运移和冷却过程中,由于重 力作用或物理、化学条件的影 响,使成分比较均一的岩浆分 异为几种成分不同的岩浆,并 进而冷凝而成为各种不同的岩 浆岩,这种过程就称为岩浆分 异作用。
(显晶质)
特点:矿物成分不变 化学成分不变
59
(2)变质结晶作用:指在原岩总体化学 成分基本不变化的条件下,形成新矿物 或新矿物组合的作用。
300MPa、400℃
红柱石(Al2SiO5)
蓝晶石(Al2SiO5)
660℃
矽线石(Al2SiO5) 特点:矿物成分变化
化学成分不变
60
P(Kb)
T( C)
全球岩石圈表层总面积:
岩浆岩 > 76% 沉积岩 > 20% 变质岩 < 4%
岩石圈的总体积:
沉积岩—约占5% 岩浆岩—约占35% 变质岩—约占60%
岩石圈内影响岩石的矿物成分 与岩石结构、构造发生变化的主要 因素是:
温度 压力(静岩压力、构造应力) 化学活动性流体。
二、地热显示与岩浆活动 1 温泉或喷泉

九年级物理地磁场知识点

九年级物理地磁场知识点

九年级物理地磁场知识点地磁场是物理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在九年级物理中也是一项必修内容。

地磁场的概念、特点以及影响因素都是我们需要了解的知识点。

本文将以九年级物理地磁场知识点为主题,逐一讲解相关概念,并探讨其应用和意义。

一、地磁场的概念和特点地磁场是地球周围的磁场,其产生是由地球内部的地核、外核和大气中的电离层等物质的磁性和运动产生的。

地磁场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方向性:地磁场是一个矢量场,其方向从地球南极指向地球北极,并与地球表面的经线和经线之间的夹角有关。

这一特点使得地球上的磁针指向北方,成为导航和定位的重要依据。

2. 不均匀性:地磁场在地球表面并不是均匀分布的,受到地球内部结构和地壳磁性物质的影响,不同地方的磁场强度和磁场方向都会有所差异。

3. 变化性:地磁场的强度和方向并非恒定不变的,而是会随着时间和空间的改变而发生变化。

这种变化可通过地磁观测站的观测数据得到,从而揭示地球内部的变化和活动。

二、地磁场的应用地磁场对我们生活和科学研究都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1. 导航和定位:地磁场的方向性使得我们能够利用磁罗盘进行导航和定位。

在没有GPS等技术之前,航海和探险等活动都离不开地磁场的引导,现如今磁罗盘在航海、航空和军事等领域仍然具有重要地位。

2. 地磁探测:地球内部的磁性物质分布情况和变化会对地磁场产生影响,通过地磁探测可以了解地下的物质构造和矿产资源分布。

这对于地质勘探和资源开发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3. 空间科学研究:地磁场的变化与太阳风、地球磁层和宇宙射线等有关,通过对地磁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研究地球与宇宙的相互作用以及太阳活动对地球环境的影响。

这对于了解宇宙的起源和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三、地磁场的影响因素地磁场的形成和变化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地球内部:地磁场的主要来源是地球内部的地核和外核。

地核是由铁、镍等物质组成,通过热对流产生涡旋状电流,形成了地球的磁场。

地球概论课后习题答案

地球概论课后习题答案

地球概论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地理坐标与天球坐标)参考答案1.1地理坐标:纬线和经线、纬度和经度、整圆与半圆……1.2地球上的方向(地平面):南北极、南北半球、东西半球、东方西方2.1引出两个重要概念:天球周日运动、太阳周年运动2。

2天球坐标:天球大圆及其两极地平圈:Z、Z′;子午圈:E、W;天赤道:P、P′卯酉圈:S、N;黄道:K、K′;六时圈:Q、Q′2。

3天球坐标:天球大圆的交点:子午圈与地平圈:S、N;子午圈与天赤道:Q、Q′子午圈与卯酉圈:Z、Z′;子午圈与六时圈:P、P′天赤道与地平圈:E、W;天赤道与黄道:、黄赤交角(ε=23°26′)2。

4第一赤道坐标系:时角,右旋坐标系,与天球周日运动(地球自转)相联系, 天球周日运动方向向西,时角向西度量.第二赤道坐标系:赤经,属左旋坐标系,与太阳周年运动相联系,太阳周年运动方向向东(地球向西),赤经向东度量.2.5第二赤道坐标系(δ, )、黄道坐标系(,)均以为原点,所以有:(0°、0h)、(0°、0°)2.6在黄道坐标系中:P(90°-ε,90°);在第二赤道坐标系中:K(90°—ε,18h)2.7西南方半空(地平坐标系)2。

8当δs=hs,ts= As时,地处南、北两极(即地平坐标系与第一赤道坐标系完全重合在一起)2.9已知:S=t=Q=6h38m,t★=21h50m,故根据公式:S=t★+★有:★=-15h12m(8h48m)2。

10t=2h39m2.1190°—35°+ε=78°26′,90°—35°+ε=31°24′2。

12(答案顺序)太阳黄纬()、太阳黄经()、太阳赤纬(δ)、太阳赤经()春分():0°、0°、0°、0h;夏至():0°、90°、ε、6h秋分():0°、180°、0°、12h;冬至():0°、270°、—ε、18h2.13(答案顺序)高度(h)、方位(A)、赤纬(δ)、时角(t)、赤经()天顶Z:90°、任意、31。

地概13地磁与重力

地概13地磁与重力

第五节 重力均衡
重力均衡:岩石圈内部位于补偿基准面以上单位面 积上的重量相等。符合阿基米德原理。 重力均衡补偿的两种模式: 普拉特模式认为,补偿面以上单位柱体质量不等, 高的质量小,低的质量大,在补偿面上总重量应相等。 艾里模式认为,无论地形高低,浮在高密度地幔 上面的岩石密度均相等,高山下部存在低密度的反山 根。位于补偿面上的总重量相等。 如果补偿面上部发生质量亏损,表现为重力均衡负 异常,地壳将上升。反之为正异常,地壳将向下调整。
• •
第一节 地磁场
13.1.1 地磁三要素 磁场强度(磁感应强度) 磁偏角 磁倾角 13.1.2 地磁场的组成 基本磁场 变化磁场 磁异常 13.1.3 地球磁层
• • • • • • • •
13.1.1 地磁三要素
磁场强度: 地球上某一点磁场强度大小的矢量, 用磁力线表示。 磁偏角: 磁力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与地理子 午线之间的夹角。 磁倾角: 磁力线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
人 工 的设 稳施 定影 性响 边 坡
修 路 诱 发 滑 坡
滑坡造成地表建筑破坏
悬崖
碎屑
滑动块体
地滑破坏植被
滑坡破坏交通设施
滑坡破坏城镇
• 现代磁 场方向 • 正向期
• 反向期 • 正向期
玄武岩中记录的古地磁变化
地磁反转
• 正 向 反 向
古 地 磁 年 表
地 史 中 古 地 磁 极 性 变 化
海 底 扩 张 记 录 的 古 地 磁 变 化
海底磁条带
大洋年龄
海 底 磁 条 带 的 成 因
第三节 地磁场的成因
• 目前,非稳定磁流体发电机假说被人 们广泛接受。 • 近年证实了地核与地幔的差异运动为 这一假说提供了新证据。

九年级磁力知识点

九年级磁力知识点

九年级磁力知识点磁力是物质所具有的一种力量,它能够引起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吸引。

九年级物理学中的磁力知识点包括磁场、磁力线、电流产生的磁场等。

本文将就这些知识点进行详细探讨。

磁场是指存在于磁铁或电流周围的磁力区域。

当磁体放置在磁场中时,磁铁会受到磁场的作用力,这个作用力可以使磁铁受力偏转。

而磁力线则是用来描述磁场的力线,磁力线以箭头的形式表示,箭头的指向表示磁力的方向。

当两个磁铁相互靠近时,它们会产生磁力线相互交叉的现象。

磁场的强弱以及磁力的大小与磁体之间的距离密切相关。

一般来说,磁场越强,磁力也就越大。

当磁体距离磁源越近时,磁力也越大;反之,距离越远,磁力也就越小。

这一点在日常生活中也能得到验证,比如将一根铁钉靠近磁铁,我们能够感受到磁力的引力。

除了磁铁以外,电流也能够产生磁场。

根据右手定则,当电流通过一根导线时,我们可以通过握住导线的右手来判断磁场的方向。

伸开右手,让拇指指向电流的方向,那么其他手指的伸展方向就是磁场的方向。

当两个电流相互平行流动时,它们会相互产生磁场。

两个平行电流的磁场方向可以由Ampere定则确定。

根据Ampere定则,如果两个电流的流向相同,则它们之间的磁场方向是相互排斥的;如果两个电流的流向相反,则它们之间的磁场方向是相互吸引的。

如果一个导体在磁场中运动,它会受到一个作用力,这个作用力称为洛伦兹力。

洛伦兹力的大小与导体的长度、导体内电流的强度、磁感应强度以及导体与磁场的夹角等因素有关。

当导体与磁场的夹角为90度时,洛伦兹力达到最大值。

此外,在电磁感应中存在一个重要的定律,即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当一个磁通量发生变化时,其周围的导线中会产生感应电动势。

这种现象广泛应用于发电机、变压器等设备中。

总之,磁力是物质之间相互作用和吸引的一种力量。

九年级物理学中的磁力知识点包括磁场、磁力线、电流产生的磁场等。

了解这些知识点不仅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物理世界中的现象,也对我们的日常生活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什么是力有哪些不同类型的力

什么是力有哪些不同类型的力

什么是力有哪些不同类型的力知识点:力的概念及其不同类型力的概念:力是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它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包括物体的速度、方向或者使物体产生形变。

在物理学中,力是一个基本的物理量,它的大小通常用牛顿(N)作为单位来衡量。

不同类型的力:1.重力:重力是地球或其他天体对物体施加的吸引力。

它是由于物体具有质量而产生的,其大小取决于物体的质量和距离施力物体的远近。

2.弹力:弹力是当两个物体相互接触并产生形变时,在恢复原状的过程中对彼此产生的力。

例如,压缩弹簧后的弹力,拉伸橡皮筋时的弹力。

3.摩擦力:摩擦力是两个接触表面之间由于不规则性而相互阻碍相对滑动的力。

摩擦力可以分为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静摩擦力是物体在静止状态下受到的摩擦力,动摩擦力是物体在运动状态下受到的摩擦力。

4.磁力:磁力是磁体之间或磁体与磁性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磁力的方向由磁体的极性决定,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5.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力:电荷之间的力称为库仑力,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6.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分子间的力包括范德华力和氢键力,它们决定了物质的宏观性质,如溶解度、沸点等。

7.核力:核力是作用于原子核内部,将质子和中子结合在一起的力。

这种力非常强大,能够在原子核内部克服电磁排斥力,使得质子聚集在一起。

以上是中学物理课程中关于力的基本概念和不同类型的力的介绍。

理解这些基本概念和力的类型对于掌握物理学的基础知识至关重要。

习题及方法:1.习题:一个物体在平地上受到一个20N的力作用,求物体的加速度。

解题方法: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力等于质量乘以加速度(F=ma)。

首先,我们需要知道物体的质量。

如果我们知道物体的质量是2kg,那么我们可以计算出加速度:a = F/m = 20N / 2kg = 10m/s²。

因此,物体的加速度是10m/s²。

2.习题:一个5kg的物体从静止开始沿着光滑的斜面下滑,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是30°,忽略空气阻力。

09土的结构和土体结构2009综述

09土的结构和土体结构2009综述

4)凝块状结构
二、土的结构
5)叠片状结构 是粘土矿物以面-面的方式〃有时 呈面-边的方式排列的。孔隙常沿 粘土片的长轴方向呈延长状〃有的 呈裂隙状或楔状。由于集粒的高度 定向〃导致土的工程地质性质具有 各向异性。
6)磁畴状结构
二、土的结构
7)蜂窝状结构 蜂窝状结构是在连续沉积作用下堆积而成的〃粘土矿 物片大多以边-面彼此排列〃形成类似蜂窝状的链状体。 从断面上看小孔密集〃貌似蜂窝。 该结构中粘土矿物主要为伊利石、蒙脱石〃结构疏松〃 孔隙率较大〃含水率常常超过液限。因此〃具有这种 结构的土〃灵敏度高〃强度低〃压缩性高〃工程地质 性质无各向异性。
一、 土粒的结构连结 2、按连结力的性质分类
1)化学连结 3)离子-静电连结 2)静电连结 4)毛细力连结
毛细力连结存在于土的三相交界面上,在毛细管内 的水形成弯液面,弯液面力使土粒靠近而连结。蒙脱 石、高岭石及伊利石颗粒接触点上的弯液面力分别为 4×10-7、4.8×10-7及6.2×10-7N。前述毛细水连结属 于此类连结。
一、 土粒的结构连结 2、按连结力的性质分类
1)化学连接 2)静电连结 3)离子-静电连结
是带负电荷的粘粒被介于其间的阳离子静电吸引而形成的。此时, 粘土含水率接近塑限,颗粒间距离为几纳米。 当粘土被强烈压密或干燥后,粒间距离达到2~3nm,或者更小 时,离子静电作用力特别明显,并大于分子引力。在此距离内, 扩散层发生重叠,其间的阳离子连结了带负电的颗粒,起了静电 桥的作用,犹如云母层状晶胞两带负电的晶面为钾离子连结在一 起。在粒径为1~2µ m颗粒接触点上,离子—静电桥产生的作用 力为10-1~10-6N,比分子力大十倍到百倍。由电解质聚沉作用沉 积的粘土,颗粒间的连结基本上属于这种类型。

九年级物理重力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物理重力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物理重力知识点总结1. 重力的定义重力是地球或其他星球对物体施加的吸引力。

这种力使得物体朝着地球的中心运动,从而使得物体保持在地球的表面。

重力是一种吸引力,它是由于物体的质量和距离而产生的。

2. 重力的计算公式在物理中,重力可以用一个简单的公式来计算:F=mg,其中F是重力的大小,m是物体的质量,g是重力加速度。

重力加速度的大小约为9.8米/秒^2。

这意味着一个质量为1千克的物体在地球表面会受到约9.8牛的重力。

3. 重力和质量的关系重力和物体的质量成正比。

这意味着质量越大的物体受到的重力越大,质量越小的物体受到的重力越小。

例如,一个质量为10千克的物体和一个质量为5千克的物体,在地球表面受到的重力分别是98牛和49牛。

4. 重力和距离的关系重力和物体之间的距离成反比。

这意味着距离越远,受到的重力越小;距离越近,受到的重力越大。

例如,地球和月球之间的吸引力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当月球离地球越近时,受到的重力就越大;当月球离地球越远时,受到的重力就越小。

5. 重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重力对物体的运动有重要的影响。

它使得物体朝着地球的中心运动,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会落到地面上而不会漂浮在空中。

除此之外,重力还是地球上万物运动的根本原因,它使得地球上的水循环、空气循环以及其他自然现象得以发生。

6. 重力的应用重力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许多应用。

例如,建筑物的设计和建造需要考虑到地球的重力,以确保它们能够稳固地立在地面上。

此外,重力还可以用来制作运动的机械装置,比如钟摆和滑轮。

这些装置都利用了重力的原理来实现它们的功能。

7. 重力的相关概念在学习重力的过程中,还会涉及到一些相关概念,比如质量、重力场、万有引力等。

通过了解这些相关概念,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重力的本质及其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总的来说,重力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物理概念,它贯穿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通过学习重力的相关知识点,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自然界中的现象,并且也为他们将来的学习和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九年级物理重力与磁场知识点

九年级物理重力与磁场知识点

九年级物理重力与磁场知识点一、重力(Gravity)重力是地球或其他物体吸引物体向中心的力。

地球的重力使得物体朝向地球的中心运动。

1. 重力公式重力公式可以描述物体之间的吸引力:F =G * (m1 * m2) / r^2其中,F表示两个物体之间的吸引力,G是普适引力常数,m1和m2分别是两个物体的质量,r是两个物体之间的距离。

2. 质量与重力的关系重力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质量越大,重力也越大。

这就是为什么较重的物体会下落更快。

3. 重力与地球的关系地球对物体的重力吸引力是我们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的,在地球上的物体都会受到地球的引力作用。

二、磁场(Magnetic Field)磁场是由带有磁性物质的物体所产生的一种力场,可以影响周围的磁性物体。

1. 磁场的产生与磁极磁场是由磁极产生的,每个磁体都有两个磁极,即北极和南极。

相同磁极相互排斥,不同磁极相互吸引。

2. 磁场的方向磁场是从北极指向南极的,这个方向被称为磁力线的方向。

磁力线的密度表示了磁场的强弱,密集的磁力线表示磁场强度大。

3. 磁场的作用和应用磁场对磁性物体具有吸引力或排斥力的作用。

磁场的作用广泛应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如电磁铁、电动机等。

同时,我们也利用磁场来进行导航,比如使用指南针。

三、重力与磁场的差异1. 物理性质重力是一种质量作用力,与物体的质量相关;而磁场是由磁体产生的力场,与磁体的特性有关。

2. 作用对象重力影响一切具有质量的物体,包括生活中的日常物品;磁场作用于具有磁性的物体,例如铁、镍等。

3. 方向性重力的方向是由一个物体质量决定的,总是朝向地心;磁场的方向由磁极决定,总是从南极指向北极。

总结:九年级物理中,重力与磁场是非常重要的知识点。

重力是地球或其他物体吸引物体向中心的力,而磁场是由磁体产生的力场。

他们在作用对象、作用方式和方向上有着明显的差异。

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点,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然界中的物理现象,并应用于实际生活当中。

初中物理 重力19 苏科版优秀课件

初中物理  重力19 苏科版优秀课件
他说这个故事给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人确实需要磨练才能成才,不一样的付出,当然收获不一样的结果。 “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一个人要想成为人上之人,必须吃得苦中之苦。只要有抱负,就去努力。不努力不付出,石阶永远不可能变成佛像的!
2 有一个小山村,很久很久都没有下雨了,老百姓吃完了粮食,吃草根,吃完了草根,吃树皮,到最后没有任何东西能填饱肚子,无数身边的人离开了,老人死去了,弱小的孩子死去了,村里的年青人不知如何是好。 于是他们就去找智慧老人,智慧老人说,这是对神灵的不敬,需要派人去采集光滑,有灵性,中间有缝,左右对称的卵石,取其中的一块,雕刻成佛,让石佛保佑众生,村里人都去找卵石了,采集卵石非常难,翻山、过河、找不到合适的石头,其中有一个年轻人在采集的过程中又饥又饿,年青人想放弃,躺在石头上想休息,忽然间发现,他躺得这块石头非常的光滑,左右对称,与其他的石头不一样,难道这就是孪生石?
优胜劣态适者生存是一个亘古不变的自然规律。不管是怎样的活法。人都应有一个积极向上的心态,去投身生活,去追逐目标。不管你是羚羊还是狮子,当太阳升起之时,就要毫不迟疑地向前奔去。生活就是这样。 这个是个人生哲学,这个故事也能说明很多做人道理。如今,不比20世纪,现在的生活条件竞争激烈,每个人都不想被淘汰,每个人都想让自己的生活过的好些,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梦想和理想。但是成功与失败最大的区别是,成功的人不在于花多少时间去说他们的梦想和理想,不在于花多少时间去抱怨他们的苦难与困境,不在乎花时间去羡慕和仰慕别人的成功而让自己感到自卑;成功的人只会去做他们该做的事情,只会面对他们的困难,不会有抱怨,更不会有羡慕,因为他们心中有目标,理想,动力以及那颗沉淀的心。
石匠:你能忍吗?右边石头:我能忍!砰的一下,凿下去,石头一下哭了。 右边石头:这痛已经超出了我的极限。我实在忍受不了,缓一缓好吗? 明天在来好吗?第二天石匠拿起榔头。

第十一章-地磁与重力课件

第十一章-地磁与重力课件

• ⑶ 重力均衡异常:从地下某一深度算起,相 同截面积所承载的表面岩石柱体的总质量应 趋于相等,称为重力均衡。从重力均衡的角 度对布格异常进一步进行校正,即均衡校正。 通过均衡校正就得到均衡重力异常。
• 大地水准面之上山脉(或海洋)的质量过 剩(或不足)由大地水准面之下的质量不 足(或过剩)来补偿,称为重力均衡补偿或 均衡补偿,换句话来说,均衡补偿面单位面 积上的岩石总质量为常数。目前认为,均 衡补偿面位于软流圈。
• 山坡的蠕动现象可以在平行于斜坡的陡崖 上看到。坡面上的土层由于潜移速度很慢, 短时间内难以看到,但是可以见到斜坡上 的物体发生变形,如电线杆、墙壁的歪倒, 树干向下坡弯曲形成“马刀树” 等。
• 4.滑动作用 • ⑴.定义:是指松散堆积物或坚硬的基岩沿着一个或
几个滑动面向下移动的过程。滑坡是这种作用的典 型产物。滑坡的基本组成要素是滑坡体、滑坡面、 滑坡台和滑坡壁,柔性物质可组成滑坡鼓丘。
• 滑动作用常以潜移作用为先导,先慢后快,遇陡坡 而转为崩落作用,若为坚硬岩石则可形成倒石碓。 松散堆积物地区如黄土地区,当下面有倾斜的不透 水层时,由于水的渗入降低了土层间的摩擦力,在 重力作用下导致土层向下滑动,但保持内部构造不 变,这种滑动作用统称地滑,地滑使地面树木东倒 西歪,形成特有的“醉汉林”。
• C 下坡运动的类型: 按照滑动物质的 组成、坡度陡缓和运动特点可将下坡 运动分为崩落、潜移、滑动、流动四 种类型。
不论那种下坡运动都可能造成不同 程度的灾害,如破坏道路、阻塞河流、 损坏耕地等。
2.崩落作用 ⑴.概念:在陡坡上的岩块脱离基岩迅速向
下坠落(速度一般为5-200m/s)或沿山坡滚 动和堆集于坡脚的过程。
在地球表面: 据万有引力定律,地球 表面的引力与地球半径的平方成反比 ;据 离心力公式,在角速度相同的情况下,地 表各点的离心力与它到地球自转轴的垂直 距离成正比。在引力与离心力的共同影响 下,重力值具有随纬度增高而增加的规律, 同一物体的重量,赤道上比在两极要轻 1/29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每次磁极倒转过程仅持续数百年到上千年, 此时表现为磁场强度大幅度减弱,磁极缓慢
三、地磁场的成因
15
➢ 液态外核给出了地球中心具电磁场的假设:只要地 核内原来存在着微弱的磁场,这些液态铁的非均匀 运动就会发生扰动、旋涡,产生感应电流,不断增 强原有电磁场,形成较稳定的地电磁场。
➢ 铁质的地核固然不能成为一块磁铁,但可以相当于 一个发电机系统。这个“非稳定磁流体发电机”假 说在二十世纪四十至五十年代形成,并成为现今占 主导地位的地磁成因假说。
➢离扩张中心越远,岩石年龄越老。
➢由此得到了海底在不同的时期以不同的速 度在扩张的认识,为地球科学中的板块构 造理论的出现,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14
地磁极的翻转
➢随着取得的资料增多,逐步建立了以不同时 期地磁极翻转为主要特征的地磁年代表。
➢在磁化岩石中具正极性的与反极性的大致各 占一半。
➢一种地磁极性期平均可持续22万年(短的仅持 续3万年,长的可达500万年)。
➢只有在地表附近的岩石,才可以在地磁场 的作用下,具有永久的磁性。
➢在居里点深度之下,地内温度越来越高, 因而岩石磁性消失。
11
➢在地质时期中,地表附近的岩石(处在 居里点温度之下)都被当时的古地磁场 所永久磁化。岩石中的这种磁性就称为 剩余磁性。
➢借助于各地质时期的岩石剩余磁性,我 们就可能恢复不同时期的古地磁场。
➢利用岩石在形成时期所产生的剩余磁化 方向就可以用来大致确定古磁北方向, 用古磁倾角就可确定当时所处的古纬度。
12
地磁极的翻转:在测定岩石的剩余磁场 时,发现相当一批岩石的磁化方向与现 在的地磁场方向相反,于是就认为地磁 场发生了180°的改变,原来的磁北极 转变为磁南极,磁南极则变成了磁北极。
1
第11章 地磁与重力
一、发现地磁场 二、地球历史上的磁场 三、地磁场的成因 四、重力的特征 五、重力的研究 六、重力在地球演化中的作用
一、发现地磁场
2
(一)地磁场及其发现
地磁场:地球周围存在的磁 场。它有两个磁极,其S极 位于地理北极附近,N极位 于地理南极附近,但不重合, 磁轴与地球自转轴的夹角现 在约为11.5度,1980年实测 的磁北极位于北纬78.2度、 西经102.9度(加拿大北 部),磁南极位于南纬65.5 度,东京139.4度(南极 洲)。长期观测证实,地磁 极围绕地理极附近进行着缓 慢的迁移。
9
➢磁异常:是地壳浅部具有磁性的岩石或矿 石所引起的局部磁场,它也叠加在基本 磁场之上。
➢一个地点的磁异常可以首先通过对实测 磁场强度进行变化磁场的校正,然后再 减去基本磁场的正常值来求得。
➢如所得值为正值称正异常,为负值称负 异常。
二、地球历史上的磁场
10
不同的物质各有自己的居理点:
➢地壳岩石的居里点温度一般为500-600℃, 地壳内达到此温度的深度一般在20-30 km (近代火山活动或喷泉地区,居里点深度 常仅为5km左右)。
➢在地球表面:重力受地势高低影响,在珠 穆朗玛峰顶,到地心的距离比华北平原要 多8000多米。引力自然要小一点。
19
重力的大小还要受到离心力的影响:
7
✓在向太阳一侧,磁层顶离地心约有5万多到7 8 万多km远;背向太阳一侧,可能达这个数字的 100倍以上。
✓磁层的形成,是地球磁场拦截了太阳辐射的 带电粒子,还有来自宇宙的射线,使它们未能 冲到地面,而是留在高空,环绕地球流动。这 对于生物的生存与繁衍具有重要的作用。
✓地磁场中的非偶极子磁场,主要就由这种流 动的电磁感应作用而产生。磁场顶实际上是地 球的变化磁场与太阳磁场保持相对平衡,时有 进退的过渡带。
这种现象被称为地磁极翻转或地磁场翻 转。
事实证明,在地球历史上确实发生过这 种变化,而且还一再地发生。
地磁极的翻转
13
➢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由于军事上的需要 对海底磁场进行了系统的观测,发现以大 洋脊为中心,两侧对称地交替分布着正磁 极性(磁极与现代的一致)与反磁极性(磁 极与现代相反)的两类岩石;
地磁场由基本磁 场、变化磁场和磁异 常三个部分组成。
6
➢地球磁层 仪器探测证实了太阳风的存在 。
➢地磁场对着太阳的一面,受到太阳风的压 迫而退缩,太阳风受地磁场阻挡后,迂回绕 行,将它包围起来。
➢地磁场背着太阳的一面随之被拉伸,形成 一个在高层大气之外,形状类似慧星的磁性 包层,这就是地球磁层。
➢太阳风与地磁场相持不下所形成的曲面是 磁层的边界,叫做磁层顶,到这里也就是到 地磁场的边界了。
➢影响重力大小的不是整个地球的总质量,18 而主要是所在深度以下的质量。
➢由于地壳与地幔的密度都比较小,从地表 到地下2885km的核幔界面,重力大体上是 随深度增加而略有增加。在核幔界面上, 重力值达到极大(约1069伽),再往深处去, 各个方向上的引力趋向平衡,重力值逐渐减 少,直至变小为零。
“双耦合发电盘”模型
16
17
四、重力的研究
重力 地球自转引起的离心力和地球引力 的合力为地球的重力。
重力的大小即其强度,一般用重力加速 度来表述,单位为伽(Ga)(1伽 = 1cm/s2 = 103毫加。在国际单位制(SI)中,为m/s2, 即“g.u.”;1 mGa1 = 10 g.u.),这是为 了纪念世界上第一位测定重力加速度的物 理学家伽利略而命名的。
地磁场三要素
3
(1)磁感应强度:为某地点的磁力大小的绝 对值。是一个矢量。 60T(两极)- 30 T (赤道)。
(2)磁偏角:磁力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与地 理正北方向之间形成的夹角。
(3)磁倾角:磁针北端与水平面的夹角。北 半球为0-900,南半球为0- 900。
4 地磁倾角
5
(二)地磁场的组成
➢ 按照这个假说,“发电机”在地核内还可能有好多 部。因而,地磁场不大稳定。幸运的是,正是这种 非稳定发电机模式,后来恰好有可能解释磁极为什 么会翻转。
70年代初,许多学者 用“双耦合发电盘”作出 了解释:两部线路联通的 直流发电机,在运行过程 中旋转角速度不同,便会 产生扰动、系统电流也将 发生变化,当电流扰动加 大到一定程度时,系统电 流就可反向流动,从而造 成磁场的翻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