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身边的化学物质知识点总结
日常生活中化学知识点总结

日常生活中化学知识点总结我给您说啊,这日常生活里啊,化学知识点那可太多了。
就说咱做饭吧,您知道那盐为啥能让肉变紧吗?我跟您讲啊,这盐啊,它能改变肉的渗透压,把肉里的水啊给弄出来一些,肉就紧了。
我家那口子做饭的时候啊,我就在旁边看着,她拿着盐往肉上撒,那表情可认真了,眼睛瞪得圆圆的,就跟那盯着啥宝贝似的。
我就问她,你咋知道撒多少盐啊?她就白我一眼说,这还能有数啊,凭感觉呗。
您说这能凭感觉吗?这化学知识在这儿呢,撒多了肉太咸,撒少了肉又不紧实。
还有啊,那醋。
咱吃醋的时候啊,感觉那就是个调料,酸溜溜的。
可您知道不,醋能和很多东西发生反应呢。
我上次不小心把那小苏打和醋弄一块儿了,好家伙,那冒泡冒得啊,就跟火山爆发似的。
我当时都懵了,我那脸啊,估计都吓白了。
我就喊我家那口子,我说快来啊,这咋回事啊?她跑过来一看,就笑了,说你个傻样儿,这是醋和小苏打反应了,产生二氧化碳了。
我这才明白,原来这化学就在咱身边这么简单的事儿里。
您再看那肥皂,咱们天天用。
肥皂为啥能把脏东西洗下来呢?这里面啊,有乳化的化学原理。
那些油脂啊,碰到肥皂里的化学成分,就被分成一小粒一小粒的,然后就跟着水跑了。
我有时候就想啊,这化学可真神奇,就这么个小肥皂块儿,就能把脏东西弄走。
我跟我家邻居聊天的时候啊,就说起这个肥皂的事儿。
他还不信呢,说哪有那么玄乎。
我就跟他较上劲了,我把肥皂的原理给他巴拉巴拉讲了一通,他最后挠挠头说,还真是这么回事儿啊。
咱家里那铁制品啊,老是生锈。
这铁锈啊,就是铁和空气中的氧气还有水发生反应了。
我看着那生锈的铁啊,就觉得可惜。
我就想着办法除锈啊,我用砂纸擦啊擦的,累得我满头大汗。
我就想啊,要是有个啥化学办法能一下子把锈除了就好了。
后来我才知道啊,用酸能除锈,可这酸也不好弄啊,弄不好还危险。
这化学啊,有时候就这么让人又爱又恨的。
还有那漂白剂,您用过没?我家那白衣服脏了,就用漂白剂泡。
那漂白剂为啥能把衣服上的污渍去掉还能让衣服变白呢?这就是它里面的化学成分在起作用,能把那些有颜色的东西给氧化了,让衣服恢复白色。
身边的化学物质知识点总结范文

专题一身边的化学物质知识点总结一、我们周围的空气;1.知道空气的主要成分:(1)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氮气(化学式:):;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其它气体和杂质:。
(2)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实验的原理、装置.....、注意事项.....等(教材P27)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实验步骤如下:先用弹簧夹夹住乳胶管,再点燃红磷,伸入瓶中,并塞上瓶塞。
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
请回答以下问题:(1)红磷燃烧时可观察到的主要现象是;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2)该实验中红磷需稍过量,目的是,该实验选用红磷的原因是,可否用硫代替,为什么?。
(3)步骤④中打开止水夹后观察到的现象是:,原因是。
此实验的结果通常水进入集气瓶不足1/5,是分析原因:。
此实验的结果可能水进入集气瓶超过1/5,是分析原因:。
(4)实验完毕后,集气瓶中剩余的主要气体是:,通过该实验可推论出该气体的性质有。
(5)由此可得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
2.认识空气对人类生活的重要作用:(1)几种主要成分气体的主要性质和用途;①氮气(教材P28):物理性质:化学性质:②稀有气体(教材P29~30):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用途:(2)空气污染给人类到来的危害(教材P30)、空气污染指数及保护措施(阅读教材P30~33)污染指数保护措施二.氧气(阅读教材P34~43)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溶于水(收集时,可用法),相同条件下,密度比空气(收集时,可用法),液氧为色,固态氧为雪花状色固体。
2.化学性质:能与许多物质发生氧化反应,具有氧化性。
用氧气的性质解释一些常见的现象:养鱼时,为何用自来水而不用蒸馏水?三.自然界的水(阅读教材P46~48)(1)水的组成(实验及结论)①实验装置:见教材②现象:﹡两极都产生无色的气体﹡与电源正负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1:2﹡与是源正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氧气)﹡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的气体能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氢气)③结论:﹡(2)纯水、硬水与软水(知道三者是不同的,硬水与软水区分、转化的方法等)①纯水:蒸馏水(阅读教材P54~57)硬水:,井水、矿泉水、自来水多为硬水。
身边地化学物质知识点总结材料

身边的化学物质知识点总结(化学汇总)一、我们周围的空气;1.知道空气的主要成分:(1)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氮气(化学式:N2):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它气体和杂质:0.03%。
(2)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实验的原理、装置、注意事项等实验装置,实验步骤如下:先用弹簧夹夹住乳胶管,再点燃红磷,伸入瓶中,并塞上瓶塞。
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
请回答以下问题:1)红磷燃烧时可观察到的主要现象是燃烧发出黄色火焰,放热,产生大量白烟。
化学反应方程式为:4P + 5O2→2P2O52)该实验中红磷需稍过量,目的是使集气瓶中的氧气反应完全,该实验选用红磷的原因是生成的P2O5为白色固体,不影响实验结果。
可否用硫代替,为什么?不能,因为硫燃烧生成二氧化硫气体,影响实验结果。
3)步骤④中打开止水夹后观察到的现象是:水沿导管进入集气瓶,水的体积约为瓶体积的1/5。
原因是红磷燃烧消耗了瓶氧气,导致集气瓶的压强减小,因而水倒流。
此实验的结果通常水进入集气瓶不足1/5,试分析原因:1.红磷用量不足,集气瓶中氧气没有消耗完。
2.装置没有冷却到室温。
3.装置漏气。
此实验的结果水进入集气瓶超过1/5,试分析原因:4)实验完毕后,集气瓶中剩余的主要气体是:氮气,通过该实验可推论出该气体的性质有氮气难溶于水,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5)由此可得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20%。
2.认识空气对人类生活的重要作用:(1)几种主要成分气体的主要性质和用途;①氮气: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氮气难溶于水,标况下密度比空气略小。
化学性质:不活泼。
用途:主要用于化工原料、制冷、保护气(焊接金属时、灯泡中充氮、食品包装充氮等利用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超导实验提供低温环境等。
②稀有气体: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化学性质:很不活泼。
用途:主要用作保护气(体现化学性质)、电光源(体现物理性质)、激光、制冷以及医疗(液氦冷冻)等。
我们身边的化学知识

我们身边的化学知识一、合成色素危害健康追求外观的美是人的天性,人们对吃的食品也需要装扮。
五彩的糖果、诱人的蛋糕、鲜红的糖葫芦,莫不让人垂涎三尺,可是你知道吗?所有这些缤纷多彩的颜色都离不开色素。
天然食品在加工保存过程中容易退色或变色,所以人们在加工食品的过程中常添加色素。
色素可以分为天然色素和人工色素,天然色素主要由植物组织中提取,也包括来自动物和微生物的色素;人工色素是由人工化学合成所制得的有机色素,主要以炼焦油中分离出来的苯胺染料为原料制成,所以统称为炼焦色素或苯胺色素,具有致泻性、致突性(基因突变)、致癌作用,且在生产过程中会误入砷和铅危害健康。
二、纸巾方便代价高昂,不妨捡起丢掉的手帕不知你有没有发现,如今从幼儿园的小朋友到老年人,身上都难以找到一张手帕,代替它的是各种纸巾——干的、湿的、带消毒液的等等,充斥了商场的货架。
但这些便利的纸巾为我们的生存环境付出了高昂的代价。
有这样一组数据,生产1吨纸就需要砍掉17棵树。
并且,看上去白白可爱的雅致的纸巾,多数在生产过程中加入了荧光增百剂(含致癌物质)。
一般的造纸厂还用氯做漂白剂,在生产过程中一系列化学反应所产生的二氧基类化合物,会导致肝癌。
三、碘与人体健康碘是人体内的必须微量元素,是甲状腺激素的重要组成部分,且在人体中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
如果人体缺乏碘,会导致一系列紊乱及生理功能异常,如引起地方性甲状腺肿等。
我国缺碘地区甚广,防止缺碘病的主要措施是食盐加碘。
碘在食盐中以碘酸钾的形式存在,因为碘酸盐在热、光、风、湿等条件下会分解挥发。
因此在使用时要忌高温。
有这样一份统计:炒菜爆锅时加碘盐,碘的使用率仅为10%;中间时放碘盐使用率为60%;出锅时放碘盐使用率为90%;拌凉菜时放碘盐使用率为100%。
四、氟与人体健康氟是人体中的必需微量元素,在人体必需微量元素中,人体对氟的含量最为敏感。
从满足人体对氟的需要到由于氟过多而导致中毒的量之间相差不多。
因此,氟对人体的安全范围比其他元素窄得多。
《身边的化学》 知识清单

《身边的化学》知识清单化学,这个看似高深莫测的学科,其实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
从我们每天吃的食物,到穿的衣服,再到使用的各种物品,化学都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探索身边那些常见却又容易被忽视的化学知识。
一、食品中的化学1、调味品盐(氯化钠),不仅为食物增添味道,还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需的物质。
醋(主要成分是乙酸),能帮助食物去腥、提味,还具有一定的杀菌作用。
酱油中的氨基酸和糖类,赋予食物独特的风味和色泽。
2、食品添加剂防腐剂,如苯甲酸钠、山梨酸钾等,能防止食物变质,延长保质期。
抗氧化剂,如维生素 C、E 等,可以防止食物氧化,保持其营养和口感。
甜味剂,如蔗糖、木糖醇等,为食品增加甜味。
3、营养成分碳水化合物(如淀粉、葡萄糖)是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
蛋白质(由氨基酸组成)是构成身体组织和调节生理功能的重要物质。
脂肪(包括饱和脂肪和不饱和脂肪)提供能量,并有助于维持身体的正常功能。
维生素(如维生素 A、B 族、C、D 等)在身体的代谢、免疫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矿物质(如钙、铁、锌等)对于骨骼健康、血液循环、免疫系统等至关重要。
二、衣物中的化学1、面料棉纤维主要由纤维素组成,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和吸湿性。
聚酯纤维(涤纶)是一种合成纤维,具有耐磨、抗皱等特点。
羊毛富含蛋白质,保暖性能好。
丝绸由蚕丝制成,蛋白质含量高,手感柔软光滑。
2、染料天然染料,如从植物中提取的靛蓝、茜草红等,环保且颜色独特。
合成染料,如偶氮染料、蒽醌染料等,色彩鲜艳、种类繁多。
3、洗涤剂洗衣粉和洗衣液中通常含有表面活性剂,能够去除衣物上的污渍。
柔顺剂可以使衣物更加柔软、顺滑,减少静电产生。
三、家居用品中的化学1、塑料制品聚乙烯(PE)、聚丙烯(PP)常用于制作塑料袋、塑料瓶等。
聚氯乙烯(PVC)常用于管道、门窗等。
聚苯乙烯(PS)常见于泡沫塑料、餐具等。
2、金属制品铁制品容易生锈,这是因为铁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发生了化学反应。
身边的化学物质

第二部分身边的化学物质一、空气与氧气考点一 空气的成分与用途其他气体和杂志占0.03%考点二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实验原理】完全消耗一定量的空气中的氧气,导致气体的压强变小,恢复原状态后减少的体积即为氧气的体积。
4P+5O 22P 2O 5【实验装置】如右图所示。
弹簧夹关闭。
并在集气瓶体积的1/5处做上记号。
【实验步骤】① 连接装置,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 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立即伸入集气瓶中,并塞紧塞子。
③ 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
【实验现象】① 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② 放热;③ 冷却后打开弹簧夹,水沿着导管进入集气瓶中,进入集气瓶内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空气总体积的1/5。
【实验结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注意事项】1. 红磷必须过量。
如果红磷的量不足,集气瓶内的氧气没有被完全消耗,测量结果会偏小。
2.装置气密性要好。
如果装置的气密性不好,集气瓶外的空气进入集气瓶,测量结果会偏小。
3.导管中要注满水。
否则当红磷燃烧并冷却后,进入的水会有一部分残留在试管中,导致测量结果偏小。
4.冷却后再打开弹簧夹,否则测量结果偏小。
5.如果弹簧夹未夹紧,或者塞塞子的动作太慢,测量结果会偏大。
考点三空气污染和防治1.空气污染的污染物是有害气体和烟尘。
污染源包括煤、石油等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三大有害气体),还包括工业废气等方面。
2.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为: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和臭氧等。
3.空气污染的危害:造成世界三大环境问题(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酸雨)、损害人体健康、破坏生态平衡、影响作物生长、破坏生态平衡等。
4.防治空气污染:加强大气质量监测;改善环境状况;减少使用化石燃料;使用清洁能源;积极植树、造林、种草;禁止露天焚烧垃圾等。
考点四氧气的性质1.物理性质氧气通常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不易溶于水,液态、固态时呈淡蓝色。
化学物质和生活知识点总结

化学物质和生活知识点总结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科学,它贯穿在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我们身边的许多物质都有其独特的特性和用途。
本文将总结一些常见的化学物质和它们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
1.水(H2O)水是生命之源,也是最常见的化学物质之一。
它的化学式为H2O,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组成。
水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诸多应用,例如饮用水、洗涤、清洁、煮饭等。
同时,水也是许多化学反应的重要介质之一,许多重要的生物化学反应都发生在水中。
2.盐(NaCl)盐是一种常见的化合物,化学式为NaCl。
它在食品调味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使得食物更加美味。
此外,盐还有防腐作用,许多食品和肉类制品在保存过程中会添加盐来延长其保鲜期。
3.酒精(C2H5OH)酒精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化学式为C2H5OH。
它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多种用途。
首先,酒精是一种常见的溶剂,可以用于清洁和消毒。
其次,酒精还是一种常见的消毒剂,它可以杀死细菌和病毒,常用于伤口消毒。
此外,酒精还是制备许多药物和香水的重要原料。
4.氧气(O2)氧气是一种气体,化学式为O2。
它是生物呼吸过程中必需的气体,用于身体细胞产生能量。
氧气也是许多燃烧反应的必需物质,例如支持火焰的燃烧,使得我们能够使用炉灶、燃气灶等进行烹饪。
5.碳酸氢钠(NaHCO3)碳酸氢钠是一种常见的化合物,也被称为小苏打。
它在烘焙过程中经常被用作发酵剂,可以使面团膨胀。
此外,碳酸氢钠还可以用于缓解胃部不适,例如酸酸胃和胃灼热。
6.可乐饮料中的二氧化碳(CO2)可乐饮料中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它赋予了饮料的起泡性质。
二氧化碳还被广泛用于制作汽水、啤酒和气泡饮料等,使得这些饮料更加清爽和可口。
7.硫酸(H2SO4)硫酸是一种强酸,化学式为H2SO4。
它在许多工业领域都有广泛应用,例如制造肥料、染料和清洁剂等。
此外,硫酸还常用于实验室中,作为试剂或催化剂。
8.氨(NH3)氨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常用化学式表示为NH3。
《身边的化学》 知识清单

《身边的化学》知识清单一、食品中的化学我们每天都要吃东西,而食品中就充满了化学的奥秘。
首先是碳水化合物,像我们常吃的米饭、面条、面包,它们主要成分是淀粉,属于多糖。
淀粉在人体内会被酶分解为葡萄糖,为我们的身体提供能量。
蛋白质也是不可或缺的营养成分,肉类、蛋类、豆类中都富含蛋白质。
蛋白质是由氨基酸组成的大分子化合物,进入人体后会被分解成氨基酸,用于合成我们身体所需的各种蛋白质,比如肌肉、酶等。
油脂在食品中也很常见,比如食用油、坚果中的油脂。
油脂能提供大量的能量,而且有助于脂溶性维生素(如维生素 A、D、E、K)的吸收。
食品中的添加剂也是化学的一部分。
防腐剂能防止食品变质,延长保质期,常见的有苯甲酸钠、山梨酸钾等。
抗氧化剂能防止食品氧化变质,保持食品的色泽和风味,比如维生素 C、维生素 E 等。
二、厨房中的化学厨房是一个小小的化学实验室。
当我们煮鸡蛋时,鸡蛋中的蛋白质会在加热的条件下发生变性,从而凝固。
炒菜时,锅里的油冒烟是因为油达到了其沸点,开始发生气化。
用醋去除水壶中的水垢,这是因为醋中的醋酸能与水垢中的碳酸钙、氢氧化镁等发生化学反应,将它们溶解。
发酵粉能让面团发酵,是因为发酵粉中的碳酸氢钠和有机酸在有水的条件下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使面团膨胀。
三、清洁用品中的化学我们日常使用的清洁用品中也蕴含着化学知识。
洗衣粉和洗衣液中通常含有表面活性剂,它们能够降低水的表面张力,使污渍更容易被水带走。
洗洁精能去除油污,是因为它的分子结构既能与油相溶,又能与水相溶,从而将油污从餐具表面乳化、分散到水中。
厕所清洁剂通常含有盐酸,能与厕所中的污垢(如尿垢中的碱性物质)发生中和反应,达到清洁的效果。
而84 消毒液的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钠,具有强氧化性,能消毒杀菌。
四、化妆品中的化学化妆品也是化学的应用领域之一。
防晒霜中的二氧化钛和氧化锌能够反射和散射紫外线,起到防晒的作用。
口红中含有着色剂,如氧化铁等,赋予口红不同的颜色。
2024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

2024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化学知识点总结(2024)一、物质和性质1. 物质的分类- 纯净物和混合物- 元素和化合物- 有机物和无机物2. 物质的性质- 物理性质:颜色、形状、相态、密度等- 化学性质:可燃性、腐蚀性、稳定性等二、元素和化合物1. 元素- 元素的符号和周期表- 常见元素的性质和用途2. 化合物- 化合物的命名和写式- 二价和三价元素的命名规则- 常见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三、离子和离子反应1. 离子- 阳离子和阴离子- 阳离子的电子结构和电子迁移规则- 阴离子的特性和电子云变化2. 离子反应- 阳离子和阴离子的结合- 阳离子与阴离子互换位置形成新化合物四、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1. 化学式- 分子式和离子式- 简化和完整化学式2. 化学方程式- 反应物和生成物- 化学方程式的平衡性和配平五、溶液和溶解现象1. 溶液的组成- 溶质和溶剂- 饱和溶液和过饱和溶液2. 溶解过程- 溶解的条件和速度- 溶度和饱和度的关系六、酸碱中和反应1. 酸碱的定义和性质- 酸的性质和判别方法- 碱的性质和判别方法2. 酸碱中和反应- 中和反应的特点和条件- 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七、氧化还原反应1. 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和特点2. 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子转移和氧化态变化3. 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 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定义和判别方法八、常见元素和化合物1. 碳和有机化合物- 碳的特性和形成有机化合物的原因- 烷烃、烯烃、炔烃的命名和性质- 醇、酮、醛的命名和性质2. 氮和氮化合物- 氨和溶液、盐的性质和用途- 硝酸和盐的性质和用途- 氨基酸和蛋白质的结构和作用3. 卤素和卤化物- 氯和氯化物的性质和用途- 溴酸和溴化物的性质和用途- 碘酸和碘化物的性质和用途4. 氧和氧化物- 氧的性质和用途- 氧化物的命名和性质- 硫和硫化物的命名和性质九、化学反应和化学能1. 化学反应的类型- 合成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双反应- 酸碱反应、氧化还原反应2. 化学能和反应能- 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 反应焓、反应热和反应速率的关系十、化学实验和安全1. 实验室常用仪器和玻璃器皿2. 常用实验操作方法和技巧3. 实验室的安全措施和事故处理方法十一、环境保护和绿色化学1. 环境污染和化学品的危害2. 环境保护和绿色化学的概念和方法3. 环境友好型化学合成和清洁产业的发展以上为初中化学知识点的总结,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身边的化学物质知识梳理

身边的化学物质(第1课时)一、知识梳理1.通常状况下,氧气是一种无气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密度略大,因而可用向收集,_______溶于水,因此,也可用排水法法收集2.铁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是反应方程式为.做该实验时要在细铁丝末端系上一根火柴梗的目的是.氧气瓶底铺少量的纱子或加少量水的目的是.3.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最能说明发生了化学变化的现象是, 反应方程式为.4.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反应方程式为是该反应产生大量的而不是雾。
.5.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的火焰是色,在氧气中燃烧燃烧产生的火焰是色6.分别写出氢气、一氧化碳、甲烷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方程式这三种物质都是无色气体,鉴别它们可以根据它们的不同。
7.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许多物质会与氧气发生反应,物质与氧气发生的缓慢的氧化反应叫缓慢氧化, 如生活中的。
8.举出氧气的两个重要用途9.工业上制取O2是用的分离液态空气法,其原理是根据氧气和氮气的不同.该过程属于____________变化。
10.写出用高锰酸钾和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现有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请回答问题:(1)在加入药品之前应对实验装置进行。
(2)若选用A装置制备气体时应考滤的因素是。
(3)可用于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备和收集O2的一套装置是(填字母,下同)。
⑷写出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是,并据此选择上图中组装一套制取于燥氧气的装置,收集氧气时,验满的方法是。
⑸写出实验室用用金属锌和稀硫酸制取氢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制备和收集较纯净的氢气的一套装置是(填字母)。
二、牛刀小试1.(1)要证实“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这属于氢气的_____(填“物理”或“化学”)性质,请设计一种简单的实验方案,简述该方案的操作方法和有关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我们身边的化学

日常身边的化学知识:
1. 金属器皿为什么会变黑?因为铁与人们的汗液中喊着的硝酸银、硝酸铜等酸性溶液反应,生成了银和铜。
2. 为什么使用含氟牙膏能防止龋牙?因为含氟牙膏中的氟能与牙齿表面坚硬的釉质发生反应,生成更易溶于酸的物质,从而防止细菌侵蚀牙齿。
3. 食盐中加碘是为了预防甲状腺肿大病。
4. 为什么铁刀切过咸东西后会生锈?因为咸东西中含有盐,盐溶液能促进金属的腐蚀。
5. 为什么石灰水能数虫子?因为石灰水是氢氧化钙的水溶液,具有一定的腐蚀性,能够使昆虫脱水而死。
6. 为什么铝壶底部会凸起?因为水垢受热后会分解,铝壶底部的热传导系数大,热胀冷缩的系数小,所以加热时底部凸起。
7. 为什么长期使用化妆品会导致皮肤过敏?因为化妆品中可能含有一些刺激性物质,如酒精、染料等,长期使用会对皮肤产生刺激,导致皮肤过敏。
8. 为什么衣服会褪色?因为衣服在洗涤过程中会受到摩擦、揉搓、拉扯等外力的作用,这些外力会导致衣服纤维中的染料分子脱落,从而使衣服褪色。
9. 为什么肥皂能够去污?因为肥皂是一种表面活性剂,能够降低水的表面张力,使污渍更容易被冲洗掉。
10. 为什么新装修的房间会有异味?因为装修材料中含有一些有害物质,如甲醛、苯等,这些物质会释放出刺激性气味,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以上是一些身边的化学知识例子,化学知识在生活中还有许多应用,它能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周围的事物,理解各种现象背后的原理。
身边的化学物质知识点

身边的化学物质知识点主题三身边的化学物质知识点一空气 1. 空气的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大约是氮气占78%、氧气占21%、稀有气体占、二氧化碳占,其他气体和杂质占。
因此空气是混合物。
2. 通过实验测定了空气组成的科学家是() A.门捷列夫,B.达尔文,C.拉瓦锡3.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见图1-3-1):实验步骤如下:先用弹簧夹夹住乳胶管,再点燃红磷,伸入瓶中,并塞上瓶塞,打开弹簧夹(1)红磷燃烧时可观察到的主要现象是冒白烟,产生黄色火焰,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可观察到的现象是水倒吸入集气瓶,约占瓶内空气体积的1/5,说明空气中的氧气被消耗了,约占空气体积的1/5。
图1-3-1 (2)实验完毕后,发现某同学所做实验的广口瓶中水面上升明显小于瓶内空气体积的1/5,产生问题的原因可能是红磷量不足、没等冷却就打开了弹簧夹。
某同学所做实验的广口瓶中水面上升明显大于瓶内空气体积的1/5,产生问题的原因可能是红磷点着后没有迅速伸入集气瓶中、点燃红磷前没有夹好弹簧夹。
(3)通过该实验可推出氮气的性质有氮气不燃烧,不支持燃烧,不与水反应,难溶于水。
(4)此实验中能否用铁、铝代替红磷?不能,原因:铁、铝不能在空气中燃烧。
此实验中能否用碳、硫代替红磷?不能,原因:碳、硫燃烧后会生成新的气体。
(5)此实验中,瓶底预先放水的作用是吸收热量和白烟。
(6)此实验中选用红磷做可燃物的原因是红磷能在空气中燃烧;红磷燃烧后的产物是固态;红磷不能与氮气反应。
4.氧气的物理性质:通常情况下,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不易溶于水。
5.氧气的化学性质:(1)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
(2)氧气具有助燃性,能支持燃烧。
6.氧气用途:供给呼吸:医疗急救、登山、潜水等助燃性:物质燃烧时作助燃剂、气割、气焊等。
7.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通常状况下,二氧化碳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
身边的化学物质知识点总结教学文稿

身边的化学物质知识点总结身边的化学物质知识点总结(化学汇总)一、我们周围的空气;1.知道空气的主要成分:(1)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氮气(化学式:N2):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它气体和杂质:0.03%。
(2)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实验的原理、装置、注意事项等实验装置,实验步骤如下:先用弹簧夹夹住乳胶管,再点燃红磷,伸入瓶中,并塞上瓶塞。
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
请回答以下问题:1)红磷燃烧时可观察到的主要现象是燃烧发出黄色火焰,放热,产生大量白烟。
化学反应方程式为:4P + 5O2→2P2O52)该实验中红磷需稍过量,目的是使集气瓶中的氧气反应完全,该实验选用红磷的原因是生成的P2O5为白色固体,不影响实验结果。
可否用硫代替,为什么?不能,因为硫燃烧生成二氧化硫气体,影响实验结果。
3)步骤④中打开止水夹后观察到的现象是:水沿导管进入集气瓶,水的体积约为瓶内体积的1/5。
原因是红磷燃烧消耗了瓶内氧气,导致集气瓶内的压强减小,因而水倒流。
此实验的结果通常水进入集气瓶不足1/5,试分析原因:1.红磷用量不足,集气瓶中氧气没有消耗完。
2.装置没有冷却到室温。
3.装置漏气。
此实验的结果水进入集气瓶超过1/5,试分析原因:4)实验完毕后,集气瓶中剩余的主要气体是:氮气,通过该实验可推论出该气体的性质有氮气难溶于水,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5)由此可得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20%。
2.认识空气对人类生活的重要作用:(1)几种主要成分气体的主要性质和用途;①氮气: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氮气难溶于水,标况下密度比空气略小。
化学性质:不活泼。
用途:主要用于化工原料、制冷、保护气(焊接金属时、灯泡中充氮、食品包装充氮等利用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超导实验提供低温环境等。
②稀有气体: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化学性质:很不活泼。
用途:主要用作保护气(体现化学性质)、电光源(体现物理性质)、激光、制冷以及医疗(液氦冷冻)等。
100个日常生活中的化学知识

100个日常生活中的化学知识1. 洗涤剂可以使水更容易混合油污和其他杂质。
2. 酒精是一种通用的消毒剂,可以杀灭大多数病菌。
3. 柠檬汁可以用作清洁剂和漂白剂。
4. 油漆中含有挥发性有机化合物,这些化合物可以对人体造成伤害。
5. 乳胶漆中含有纤维素、矿物油、蜡和水等成分。
6. 染发剂中的化学物质可以对头皮和毛发造成损害。
7. 调味品和食品中的添加剂可以影响食物的颜色、口感和保质期。
8. 纸张中的纤维素可以用于制造纸张,同时也可以用来生产纤维素醚、生物燃料和其他化学品。
9. 吸氧机可以提供高浓度的氧气,以促进伤口愈合和治疗氧气不足的病症。
10. 生物洗涤剂中的酶可以去除衣物上的污垢和油脂。
11. 食盐中的氢氧化合物可以与胃酸作用,减缓消化过程。
12. 空气污染物对人类健康产生了重大影响。
13. 马铃薯中含有的淀粉可以用于制作胶粘剂、酒精和醋酸。
14. 静电发生器可以改变物体的电荷状态,使其吸引或排斥其他物体。
15. 食品中的蛋白质可以影响鸡蛋、肉和豆类的纹理和口感。
16. 马铃薯和玉米淀粉可以用来制作塑料、纸浆和纤维板等物品。
17. 电池中的金属和液体可以产生化学反应,以产生电能。
18. 化妆品中的化学物质可以使肌肤更好地吸收营养和保湿。
19. 污水处理厂可以利用化学物质去除废水中的有害物质。
20. 人类的呼吸系统可以将氧气转化为二氧化碳,以供我们使用能量。
21. 植物中的叶绿素可以吸收太阳能并将其转化为生命能量。
22. 大多数矿物质对人类健康至关重要,包括钙、镁、铁和锌等。
23. 塑料袋与空气中的化学物质反应会造成污染。
24. 添加剂和防腐剂可以延长食品的保质期,但也可能会对人体造成危害。
25. 煮食时添加醋可以使食物更容易煮熟。
26. 柠檬酸可以用作清洁剂或去除水渍的另一种方法。
27. 酒精可以加速水分蒸发,并且可以清洁杀菌。
28. 镁可以用于制作合金和燃料。
29. 石油可以用于炼油、润滑和制造塑料。
第二章 身边的化学物质 整理与归纳

第二章 身边的化学物质 整理与归纳1、O 2的物理性质:通常状况下,O 2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稍大,不易溶于水,降温可变成淡蓝色液体和雪状固体。
O 2的化学性质:各种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和化学方程式如下: 2、氧气的用途:(1)供给呼吸:登山、潜水、医疗、宇航等;(2)支持燃烧:炼钢、发射火箭、氧炔焰等。
3、氧气的工业制法:分离液态空气法:空气→液化→蒸发→氮气、液态氧。
(物理变化)发生装置选择的依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生成物的溶解性、密度、是否与空气反应、是否与水反应4、氧气的实验室制法4═══K 2MnO 4+ MnO 2 + O 2↑ ;(2)2H 2O 2 ═══ 2H 2O + O 2 ↑。
(可用排水法收集O 2 ,因为O 2不易溶于水)5、二氧化碳在自然界的循环:(1)产生途径:人、动植物的呼吸,化石燃料等含碳燃料的燃烧,动植物遗体的分解;(2)消耗途径: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海洋的吸收作用。
6、温室效应:主要是由二氧化碳引起的全球气候变暖。
一方面我们要减少含碳燃料的燃 烧,另一方面我们要大力开发氢能、风能、太阳能、核能等新能源。
7、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通常状况下,CO 2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降温可变成无色液体和无色固体(干冰)。
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1)CO 2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CO 2 + H 2O ═ H 2CO 3 ; 加热上述红色液体会恢复为紫色,因为碳酸不稳定易分解:H 2CO 3 H 2 (2)CO 2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O 2 + Ca (OH )2 ═ CaCO 3↓+ H 2O ,该反应可用于CO 2气体的检验。
CO 2的用途:(1)灭火(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2)人工降雨、舞台云雾(干冰升华吸收大量热,使水蒸气液化);(3)光合作用的原料;(4)保存食品(和冰比较有什么优点)。
8、CO 2的实验室制法:大理石或石灰石与稀盐酸:CaCO 3 + 2HCl ═CaCl 2+H 2O+CO 2↑, 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CO 2,验满时用燃着的火柴放在瓶口,看火柴是否熄灭。
《身边的化学物质》知识点

《身边的化学物质》知识点
1.化学物质的分类:化学物质可以分为无机物和有机物。
无机物一般是由无机元素组成,比如金属、非金属元素。
有机物则是由碳和氢元素主要构成的化合物。
2.常见化学物质的性质:本书中介绍了常见化学物质如水、盐、酸、碱、气体等的性质。
比如,水的性质包括无色、无味、无臭、密度大、沸点高等;盐的性质包括晶体结构、溶解性、导电性等。
了解这些性质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化学物质的特点。
3.化学物质的用途:不同化学物质具有不同的用途。
比如,水广泛应用于饮用、洗涤、工业生产等领域;盐被用于调味、食品加工、农业生产等;酸和碱常用于家庭清洁、环境调节等。
了解化学物质的用途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利用它们,提高生活质量。
4.化学物质的环境影响:本书中还介绍了化学物质对环境的影响。
例如,工业废水中的有机物和重金属会对水质产生严重污染;大气中的有害气体如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会导致酸雨等。
了解这些环境影响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保护环境,减少污染。
5.化学物质对人体的影响:化学物质还会对人体产生一定影响。
本书中介绍了一些常见的影响。
比如,烟草中的尼古丁会导致烟草成瘾;食品中的添加剂和防腐剂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潜在风险。
了解这些影响有助于我们更加注重健康饮食和生活方式。
总的来说,本书《身边的化学物质》介绍了化学物质的分类、性质、用途以及对环境和人体的影响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利用化学物质,保护环境,改善生活质量。
《身边的化学》 知识清单

《身边的化学》知识清单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化学无处不在。
从我们每天吃的食物,到使用的各种物品,再到我们的身体内部,化学都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探索身边的化学知识。
一、食物中的化学1、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是我们身体获取能量的重要来源,包括米饭、面条、面包中的淀粉,以及水果中的果糖、葡萄糖等。
淀粉在人体内会被酶分解为葡萄糖,为身体提供能量。
2、蛋白质蛋白质是构成我们身体组织和器官的重要成分,存在于肉类、鱼类、蛋类、豆类等食物中。
蛋白质由氨基酸组成,在消化过程中被分解为氨基酸,然后被身体吸收和利用。
3、脂肪脂肪为我们提供能量,并帮助身体吸收某些维生素。
例如,植物油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对心血管健康有益。
4、维生素维生素在身体的新陈代谢中起着调节作用。
维生素 C 存在于水果和蔬菜中,具有抗氧化作用;维生素 D 可以通过晒太阳在体内合成,有助于钙的吸收。
5、矿物质矿物质如钙、铁、锌等对身体的正常功能至关重要。
钙是构建骨骼的重要元素,牛奶、豆制品是钙的良好来源;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必需元素,在肉类和绿叶蔬菜中含量丰富。
二、厨房中的化学1、发酵制作面包、馒头时用到的酵母会进行发酵。
酵母中的酶将面团中的糖分分解为二氧化碳和酒精,使面团膨胀。
2、醋的作用醋是一种常见的调味品,其主要成分是醋酸。
醋可以去除水垢,因为醋酸能与水垢中的碳酸钙等物质发生反应。
3、烹饪中的美拉德反应烤肉、煎牛排时表面会变得金黄酥脆,这是美拉德反应的结果。
蛋白质和糖类在高温下发生反应,产生诱人的色泽和风味。
三、清洁用品中的化学1、肥皂和洗涤剂肥皂是由脂肪酸盐制成,能够去除油污。
洗涤剂则含有表面活性剂,可以降低水的表面张力,使污渍更容易被清洗掉。
2、漂白剂漂白剂如次氯酸钠可以去除衣物上的污渍和颜色,通过氧化作用破坏色素分子。
3、消毒剂酒精和含氯消毒剂能杀灭细菌和病毒。
酒精通过使蛋白质变性发挥消毒作用,而含氯消毒剂则通过释放活性氯来杀菌。
生活中的化学小常识整理

生活中的化学小常识整理生活中的化学小常识整理11、加碘食盐的使用。
碘是人体必需的营养元素,长期缺碘可导致碘缺乏症,食用加碘食盐是消除碘缺乏症的最简便、经济、有效的方法。
加碘食盐中含有氯化钠和碘酸钾,人体中需要的碘就是碘酸钾提供的,而碘酸钾受热、光照时不稳定易分解,从而影响人体对碘的摄入,所以炒菜时要注意:加盐应等快出锅时,且勿长时间炖炒。
2.豆腐不要和菠菜一起煮。
草酸钙是人体无法吸收的沉淀物。
菠菜、洋葱、竹笋中含有丰富的草酸和草酸钠,豆腐中含有较多的钙盐,如硫酸钙。
上述物质可以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草酸钙沉淀等物质。
从医学角度:菠菜、洋葱、竹笋等。
不宜与豆腐同时混合,会产生草酸钙沉淀,这是结石的成因;从营养学的角度来说,混吃会破坏它们的营养成分。
3、铝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铝一直被人们认为是无毒元素,因而铝制饮具、含铝蓬松剂发酵粉、净水剂等被大量使用。
但近几年的研究表明,铝可扰乱人体的代谢作用,长期缓慢的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其引起的毒性缓慢且不易觉察,然而,一旦发生代谢紊乱的毒性反应则后果严重。
防铝中毒,生活中应注意(1)减少铝的入口途径,如少吃油条,治疗胃的药物尽量避免氢氧化铝的药剂。
(2)少食铝制品包装的食品。
(3)有节制使用铝制品,避免食物或饮用水与铝制品之间的长时间接触。
4、水果为什么可以解酒,这是因为,水果里含有机酸,例如,苹果里含有苹果酸,柑橘里含有柠檬酸,葡萄里含有酒石酸等,而酒里的主要成分是乙醇,有机酸能与乙醇相互作用而形成酯类物质从而达到解酒的目的。
同样道理,食醋也能解酒是因为食醋里含有3--5%的乙酸,乙酸能跟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
5、炒菜时不宜把油烧得冒烟,油在高温时,容易生成一种多环化合物,一般植物油含的不饱和脂肪酸多,更容易形成多环化合物,实验证明,多环化合物易于诱发动物得膀胱癌。
一般将油烧至沸腾就行了,油的“生气”便可以除去。
6、海水中为何出现“赤潮”。
近年来,我国渤海湾等近海海域中,曾出现大面积的红色潮水,人们称这种现象为“赤潮”。
身边的化学物质(复习)

、
。 。 。
煮沸 、
②硬水、软水的检验
用肥皂水 ③净化程度最高的方法是 蒸馏
四、三大气体的制取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实验室制取O2、H2、 CO2的反应原理 O2的制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MnO +MnO +O ↑ 2KMnO4=K2 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2 2 CO2的制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
蒸馏水
稀盐酸
大理石
②
二氧化碳 浓硫酸 制取装置 A B
干燥的蓝色 石蕊试纸 C D
氢氧化 钙溶液 E
②装置D中胶头滴管中的蒸馏水在二氧化碳气体生成前 滴入蓝色石蕊试纸上,未见试纸发生颜色变化,当有二 氧化碳通过时发现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此现象说 明 二氧化碳溶于水生成碳酸使石蕊变红 ;
CO2+Ca(OH) ③写出装置E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CaCO3↓+H2O 。
三、水
(1)电解水的实验: 通电 2H2O=2H2↑+O2 ↑ 化学反应方程式 。
生成物为负氢 正 氧 ,体积比为 2:1 ,质量比 为 1:8 。
注意:在电解水的实验中,要在水中加入少 量的 稀硫酸或氢氧化钠溶液 ,目的是 增强水的导电性 。
(2)水的净化
①水的净化方法
环节静置沉淀 吸附沉淀 、 过滤 、 吸附
5.小王、小张、小杨三位同学对CO2通入滴有紫色石蕊 试液的蒸馏水变红色进行了深入研究。 问题:是什么物质使紫色石蕊变红色。 假设:(1)是水使紫色石蕊变红色; (2) ; (3) 。 实验如下:
① 稀盐酸 大理石 二氧化碳 浓硫酸 制取装置 A B 干燥的蓝色 石蕊试纸 C D 氢氧化 钙溶液 E 蒸馏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身边的化学物质知识点总结(化学汇总)一、我们周围的空气;1.知道空气的主要成分:(1)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氮气(化学式:N2):78%(2)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实验的原理、装置、注意事项等(教材P27)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实验步骤如下:先用弹簧夹夹住乳胶管,再点燃红磷,伸入瓶中,并塞上瓶塞。
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
请回答以下问题:?1)红磷燃烧时可观察到的主要现象是燃烧发出黄色火焰,放热,产生大量白烟。
化学反应方程式为:4P + 5O2====2P2O5?2)该实验中红磷需稍过量,目的是使集气瓶中的氧气反应完全,该实验选用红磷的原因是生成的P2O5为白色固体,不影响实验结果。
可否用硫代替,为什么?不能,因为硫燃烧生成二氧化硫气体,影响实验结果。
?3)步骤④中打开止水夹后观察到的现象是:水沿导管进入集气瓶,水的体积约为瓶内体积的1/5。
原因是红磷燃烧消耗了瓶内氧气,导致集气瓶内的压强减小,因而水倒流。
此实验的结果通常水进入集气瓶不足1/5,试分析原因:1.红磷用量不足,集气瓶中氧气没有消耗完。
2.装置没有冷却到室温。
3.装置漏气。
此实验的结果水进入集气瓶超过1/5,试分析原因:?4)实验完毕后,集气瓶中剩余的主要气体是:氮气,通过该实验可推论出该气体的性质有氮气难溶于水,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5)由此可得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20%。
2.认识空气对人类生活的重要作用:(1)几种主要成分气体的主要性质和用途;①氮气(教材P28):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氮气难溶于水,标况下密度比空气略小。
化学性质:不活泼。
用途:主要用于化工原料、制冷、保护气(焊接金属时、灯泡中充氮、食品包装充氮等利用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超导实验提供低温环境等。
②稀有气体(教材P29~30):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化学性质:很不活泼。
用途:主要用作保护气(体现化学性质)、电光源(体现物理性质)、激光、制冷以及医疗(液氦冷冻)等。
(2)空气污染给人类到来的危害(教材P30)、严重损害人体健康,影响作物生长,破坏生态环境。
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和酸雨也都与空气污染有关。
空气污染指数及保护措施(阅读教材P30~33)污染指数:二氧化硫(SO2)、一氧化碳(CO)、二氧化氮(NO2)、可吸入颗粒物和臭氧(O3)等。
(二氧化碳(CO2)不计入污染指数)保护措施:加强大气质量监测,改善环境状况,使用清洁能源,积极植树、造林、种植草等。
二.氧气(阅读教材P34~43)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不易溶于水(收集时,可用排水法),相同条件下,密度比空气大(收集时,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液氧为淡蓝色,固态氧为雪花状淡蓝色固体。
用氧气的性质解释一些常见的现象:养鱼时,为何用自来水而不用蒸馏水?因为蒸馏水中几乎不含氧气,即没有氧分子。
三.自然界的水(阅读教材P46~48)(1)水的组成(实验及结论)①实验装置:见教材②现象:﹡两极都产生无色的气体﹡与电源正负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1:2﹡与是源正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氧气)﹡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的气体能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氢气)③结论:﹡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化学变化的实质分子的破裂原子的重新组合;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等。
(2)纯水、硬水与软水(知道三者是不同的,硬水与软水区分、转化的方法等)①纯水:蒸馏水(阅读教材P54~57)硬水: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井水、矿泉水、自来水多为硬水。
软水:不含或含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雨水、雪水是软水。
②检验硬水与软水的方法:取适量所检验的水放入试管(烧杯)中,加入少量肥皂水振荡(搅拌),若出现大量泡沫无浮渣,则原水为软水。
若无泡沫生成大量浮渣,则原水为硬水。
③硬水转化为软水的方法:生活中用煮沸;实验室中用蒸馏。
④水的净化(常用的净化方法、过滤操作、蒸馏)﹡净化方法:沉淀、过滤、吸附、消毒、蒸馏,它们对于除去不溶性杂质、可溶性杂质及降低水的硬度有﹡过滤操作:装置图教材P55(一贴两低三靠的具体内容):目的:把不溶于液体的固体和液体分离的操作主要用到的仪器:漏斗、烧杯、玻璃棒、铁架台。
(若强调玻璃仪器,则不包括铁架台)。
一贴:滤纸要紧贴漏斗的内壁两低:滤纸边缘要低于漏斗边缘,滤液中液面低于滤纸边缘。
三靠;:烧杯口要紧靠引流的玻璃棒,玻璃棒的下端要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漏斗的下端要紧靠烧杯内壁(玻璃棒的作用:引流)。
应用:粗盐的提纯(溶解,过滤,蒸发)等﹡蒸馏:装置图教材P57目的:根据液体混合物的沸点不同进行的混合物的分离,属于物理变化变化。
应用:石油的蒸馏;液态空气的分离等⑤硬水的危害:﹡洗衣服时既浪费肥皂,又洗不净衣物,时间长了还会使衣物变硬。
﹡锅炉用水硬度大,不仅浪费燃料,还会使管道局部过热,易引起管道变形或损坏,严重时还可能引起爆炸。
﹡长期饮用硬度大的水,容易得大骨节病。
⑥水资源:如何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防止水体污染(水体污染的来源主要是工业、农业、生活)。
如何节约用水:对污水净化后二次利用,改变生活方式(刷牙是口杯节水;使用节水型马桶;农业和园林浇灌方式由漫灌改为喷灌和滴灌;洗菜水浇花等)。
四.碳及其化合物(二氧化碳、一氧化碳)1.物理性质:※金刚石、石墨、C60:阅读教材P104~107,通过它们不同的物理性质,物理性质不同的原因:碳原子排列不同,了解其用途。
※碳的单质的成分、物理性质、用途※生活中用到的木炭(活性炭、炭黑、焦炭)主要是由石墨的微小晶体和少量杂质构成的,它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具有吸附作用,属于物理变化。
※CO2:无色无味的气体,能溶于水(收集时,一般不可用排水法),相同条件下,密度比空气大(收集时,可用向上排空气法),固态的二氧化碳叫干冰,可做制冷剂、人工降雨等。
※CO: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收集时,可用排水法),相同条件下,密度比空气略小(因密度与空气相近且有毒,不宜用排空气法收集)。
运用二氧化碳的性质解释一些化学现象和分析用途、根据现象分析其对农业发展和环境影响等。
(参见学探诊相关部分)4.实验室制法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方法和思路ABC选择收集装置:根据生成的气体的溶解性及是否与水反应和气体的密度难溶于水或不易溶于水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小(右进左出)(左进右出)(右进左出)DEF五.金属与金属矿物1.金属的物理特征(能区分常见的金属和非金属)﹡共同的物理性质(下册P3):有光泽、能够导电、能够导热、有延展性(展成薄片、拉成丝)、能够弯曲。
﹡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但这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在考虑物质的用途时,还需考虑(下册P4)在考虑物质的用途是,还需要考虑价格、资源、是否美观、使用是否便利,以及废料是否易于回收和对环境的影响等多种因素等多种因素。
2.常见金属的化学性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熟练掌握(教材下册P12):﹡判断的依据:熟练掌握并会应用(教材下册P13):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就越强。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氢(元素)。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他们化合物的溶液(盐溶液)里置换出来。
﹡应用:①铁、铝等金属与氧气:见氧气的性质②氢前金属(锌、铁、镁、铝)与稀硫酸、盐酸的反应(一般不用K、Ca 、Na,因他们化学性质太活泼,会先与水发生反应)Zn+H2SO4==ZnSO4+H2↑Mg+H2SO4==MgSO4+H2↑Fe+H2SO4 ==FeSO4+H2↑2Al+3H2SO4 ==Al2(SO4)3+3H2↑Zn+2HCl==ZnCl2+H2↑Mg+2HCl==MgCl2+H2↑Fe+2HCl==FeCl2+H2↑2Al+6HCl==2AlCl3+3H2↑③金属与金属化合物溶液(盐溶液)的反应(一般不用K、Ca 、Na,因他们化学性质太活泼,会先与水发生反应))﹡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Fe+CuSO4==FeSO4+Cu现象:铁钉表面有红色物质附着,蓝色溶液逐渐变为浅绿色。
﹡铝片与硫酸铜溶液反应:2Al+3CuSO4 === Al2(SO4)3 + 2Cu现象:铝片表面有红色物质附着,蓝色溶液逐渐变为无色。
﹡铜与硝酸银溶液反应:Cu + 2AgNO3 == Cu (NO3)2+ 2Ag现象:铜片表面有银白色物质附着,溶液逐渐变蓝。
(备注:单质铁与盐酸、稀硫酸和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生成亚铁化合物 +2价)3.金属锈蚀及防锈:阅读教材下册P18-21(1)金属的锈蚀条件(教材下册P19):铁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蒸气等发生化学变化的过程(在酸性环境或食盐水中加快锈蚀速度)(2)防锈措施及原理:原理:破坏铁制品的锈蚀条件,就能防止铁制品锈蚀。
即让铁制品与空气或水蒸气隔离。
措施:把金属防在干燥初,或在金属表面刷漆、涂油、镀上不易被腐蚀的金属等,(3)金属资源的保护:教材下册P20—21防治金属的腐蚀;金属回收利用;有计划、合理的开采矿物;寻找金属的代用品等。
4.合金(重要的合金,如生铁和钢)(1)合金的概念(教材下册P4):在金属中加热融合某些金属或非金属而制得的具有金属特性的材料,这个过程属于物理变化。
(2)合金的硬度比组成它们的纯金属的硬度大合金的抗腐蚀性能比组成它们的纯金属的抗腐蚀性能好合金的熔点比组成它们的纯金属的熔点低合金比纯金属具有更广泛的用途。
(3)常见的合金及用途(参照书中的表格内容):﹡生铁/钢-铁碳合金:主要成分是Fe,还含有少量碳;钢含碳量0.03%--2%,生铁含碳量2%--4.3%﹡钛和钛合金:被认为是21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
5.金属矿物(认识CO可以将铁矿石中的铁还原出来)--- (教材下册P16)(1)铁的冶炼(赤铁矿---主要成分Fe2O3 ; 磁铁矿--- Fe3O4)﹡主要方程式:3 CO +Fe2O3高温2 Fe + 3 CO2﹡现象:红色粉末逐渐变为黑色;生成的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装置图:教材下册P17,注意尾气的处理(点燃CO,防止污染空气)项关习题见《学探诊》P74-7 6.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7.金属之最:下册P4附表一、初中化学常见物质俗称、名称、化学式1、氯化钠化学式NaCl俗称食盐2、二氧化碳固体化学式CO2俗称干冰3、氧化钙化学式CaO俗称生石灰4、氢氧化钙化学式Ca(OH)2俗称熟石灰5、甲烷化学式CH4俗称天然气、瓦斯气、沼气的主要成分6、乙醇化学式C2H5OH俗称酒精7、汞化学式Hg俗称水银8、过氧化氢化学式H2O2俗称双氧水9、硫酸铜晶体化学式CuSO4·5H2O俗称胆矾、蓝矾10、氢氧化钙溶液(石灰水):主要成分Ca(OH)211、大理石、石灰石的主要成分:CaCO312、氢氯酸(HCl):盐酸(氯化氢气体溶于水所得的溶液)13、天然气、沼气、瓦斯气的主要成分:甲烷 (CH4)附表二、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的颜色1、红色固体:铜,氧化铁,红磷,氧化汞2、蓝色固体:氢氧化铜(不溶于水),硫酸铜晶体(胆矾、蓝矾)3、紫黑色固体:高锰酸钾4、淡黄色固体:硫磺5、无色固体:冰,干冰,金刚石6、银白色固体:银,镁,铝,汞等大多数金属7、黑色固体(均不溶于水):木炭(碳黑,活性炭),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铁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