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中的地球》测试题(包括参考答案以及解析)
宇宙中的地球试题及答案
必修1 第1章---第1节课时知能训练(时间:45分钟总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读地球表面某区域的经纬网示意图,回答1~3题。
1.M和N两点的实际距离约是()A.4 444千米B.3 333千米C.2 222千米D.1 823千米2.若一架飞机从M点起飞,沿最短的航线到达N点,则飞机飞行的方向为()A.一直向东B.先东北再东南C.一直向西D.先东南再东北3.与M点关于地心对称的点的坐标为()A.(60°N,80°E) B.(60°S,100°E)C.(30°S,100°E) D.(60°S,80°W)(2011·潍坊模拟)下图中,沿甲图E—F,M—N所作的地形剖面分别为乙图和丙图。
读图,回答4~5题。
4.关于图中①②③④四地的说法正确的是()A.①地比②地海拔高,坡度大B.①地比②地海拔低,坡度小C.③位于④地的东北方向D.③位于④地的西南方向5.在一次较大的降水过程中,降落在④地的水体在坡面上的流向是()A.东北向西南B.东南向西北C.西北向东南D.西南向东北读图,回答6~7题。
6.图中甲地位于新加坡(1°16′N,103°50′E)的()A.东北方B.东南方C.西北方D.西南方7.该国国土面积约为()A.0.11万km2B.1.1万km2C.11万km2D.110万km2右图为某地等高线示意图,读图回答8~10题。
8.关于图中的地形判断不正确的是()A.A处是山谷B.B处是山地C.CD处是山脊D.EF处是山谷9.图中两山峰的温差为()A.1.2 ℃B.1.2 ℃~2.4 ℃C.2.4 ℃~4.8 ℃D.0 ℃~2.4 ℃10.图中有一处适合户外攀岩运动,运动员从崖底攀至陡崖最高处,高差可能有() A.101米B.198米C.298米D.601米(2010·烟台模拟)读“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虚线表示拟建的公路线),回答11~12题。
1.1 宇宙中的地球含答案
1.1 宇宙中的地球下图为太阳系局部图,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M星最有可能是()A.水星B.火星C.天王星D.海王星2.关于图中行星的叙述,正确的是()A.表面温度最高的是M星B.公转周期最短的是M星C.公转方向相反的是水星D.地球与金星、M星几乎在同一平面上绕日公转【解析】第1题,根据八颗行星距离太阳远近的顺序,可推知M星最有可能是火星。
第2题,八颗行星的运动特征和结构特征具有相似性。
【答案】 1.B 2.D3.液态水的存在是地球上生命起源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下列叙述中与地球“液态水存在”有密切关系的是()①地球上昼夜交替的周期适中②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③地球处于一个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中④地球与太阳的距离比较适中A.①③B.②③C .③④D.①④4.下列关于表中各行星的叙述正确的是()A.金星位于地球和火星之间B.水星公转方向自东向西C.水星昼夜温差比地球大D.金星表面平均温度比水星低【解析】第3题,由于日地距离适中,昼夜交替的周期适中,所以地球上的水以液态方式存在。
第4题,八颗行星及小行星带的轨道排序由内向外为“水、金、地、火、小、木、土、天、海”;八颗行星具有同向性,水星公转方向也是自西向东;金星固体表面平均温度为480 ℃,比水星高。
【答案】 3.D 4.C5. 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行星,它与其他七大行星A. 大气成分相似B. 表面温度相近C. 自转周期相同D. 公转轨道共面【解析】D北京时间2008年9月25日21时19分43秒,我国神舟七号飞船准确进入距地球343千米的预定轨道。
据此回答6-7题。
6.神舟七号飞船飞行范围所属的天体系统中,级别最低的是A.地月系B.河外星系C.银河系D.总星系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地球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②地球是太阳系中普通而特殊的行星③太阳辐射能是地球大气运动的主要能源④距地球343千米的距离就是宇宙半径A.①④B.①③C.②③D.②④【解析】A C读“2012年12月3日木星冲日图”,完成8~9题。
中图地理必修一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测试题(含答案)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测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读天体系统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下列关于图示天体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天体之间相互吸引而形成天体系统B.图示天体系统不包括河外星系C.④是人类目前认识的宇宙范围D.②是宇宙中唯一的天体系统2.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特殊的行星,主要体现在( )A.是太阳系中体积、质量最大的行星B.是八颗行星中质量最小的行星C.既有自转运动,又有公转运动D.是太阳系中唯一存在生命的星球盐丘是地下岩盐受挤压喷涌溢出而成。
岩盐是化学沉积的矿物组成的岩石。
读图, 完成列各B.图中岩盐层的年龄较新3.关于该地区的描述 , 正确的是 (A.盐丘形成顺序为 T2—T1— T3C.油气不可能在盐丘下部聚集 4.该地区的部分盐山表面密布沟渠 , 甚至形成地下洞穴 , 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 .风力堆积C .风化作用 5.桂林某人在当地静止不动,从第一天见到太阳在正南天空到第二天在正南天空的时 间间隔是A .23 小时 56分 4秒B .大于 24小时C .一个太阳日D .一个恒星日 6.下列各地中,地壳最厚处是( )A. 华北平原 B .大西洋 C .青藏高原 D .四川盆地 7.我国某地有一口井,一年中只有一天太阳可直射井底,该地位于: A .赤道上B .北极圈上C .北回归线上D .南回归线上8.甲地(30°N ,160°E ) ,乙地( 30°S 160 °E )分别有两个物体沿水平方向分别向 东和向西运动,下列有关其偏向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都向高纬偏B .都向低纬偏C .都向南偏D .都向北偏9.下图阴影部分表示 7月 7日,非阴影部分表示 7月 8日,每条经线之间的间隔相等有关 A 、B 、C 三点地球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的叙述 , 正确的是 ( ) A .三点地球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都相同 B .三点地球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都不相同 C .三点角速度相同 , 线速度 B 点大于 C 点D .三点线速度相同 , 角速度 A 点大于 B 点 10.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人教版高一地理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检测题及答案(含两套题)
…○………………内………………○………………装………………○………………订………………○………………线………………○…………………○………………外………………○………………装………………○………………订………………○………………线………………○………………… 学校: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教版高一地理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检测题及答案(满分:100分 时间:90分钟)题号 一 二 总分 分数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天亮前后,东方地平线上有时会看到一颗特别明亮的“晨星”——金星,它不是光源,人们称它为“启明星”。
下图是太阳系部分行星绕日公转示意图。
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被称为“启明星”的是( )A .MB .JC .VD .W2.小行星带位于( )A .M 轨道与V 轨道之间B .V 轨道与地球轨道之间C .地球轨道与W 轨道之间D .W 轨道与J 轨道之间下图为公转轨道相邻的三颗行星相对位置示意图。
读图完成3~4题。
3.①行星是( )A.水星B.金星C.火星D.木星4.与①、②行星相比,地球具备智慧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之一是( )A.适宜生物呼吸的大气B.昼夜温差相对较大C.复杂的地形和岩石圈D.宇宙环境更安全 5.图中三大行星的共性特征是( )A.体积大小相近B.表面温度相近C.自转周期相同D.公转方向相同读“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示意图”,完成6~7题。
6.甲、乙、丙、丁代表的天体系统依次为( )A.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可观测宇宙B.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地月系C.地月系、银河系、太阳系、可观测宇宙D.可观测宇宙、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 7.以下叙述符合事实的是( )…○………………内………………○………………装………………○………………订………………○………………线………………○ B.日地平均距离约1.5千米 C.月球是地球的一颗人造卫星 D.太阳系处于银河系的中心如图是一款新型太阳能衣服,用天然纤维制成,衣服内纳有太阳能电池板,可以给很多设备(包括手机、平板电脑和GPS 装置)充电。
高中地理必修《宇宙中的地球》测试题(含答案)
1.1《宇宙中的地球》测试题一、选择题1.图1“天体系统层次示意图”中,各序号所代表的含义正确的是()图1A.①地月系 B.②银河系 C.③太阳系 D.④河外星系解析:考核正确认识天体系统的级别,答案选C2.目前人类可以观察到的最高级别天体系统是()A.总星系B.银河系C.太阳系D.地月系解析:考核天体系统级别的高低,答案选A3.下列天体系统中,最低的一级是:()A.总星系 B.太阳系 C.河外星系D.银河系解析: 考核天体系统级别的高低,答案选B我国首个火星探测器“萤火一号”将于今年11月上旬搭乘俄罗斯运载火箭发射升空。
回答第4、5题。
4.入轨后的“萤火一号”火星探测器将()A.到达河外星系B.始终在地月系 C.到达银河系D.始终在太阳系5.火星与地球()A.表面温度相同 B.公转方向相反C.同属类地行星 D.都有液态水存在解析:利用火星探测器“萤火一号”的案例,对太阳系的范围进行考察,并考核太阳系的八大行星按结构特征如何进行分类。
答案第四题选D; 答案第五题选C地球是我们的家园,月球围绕地球旋转,地球在离太阳很近的第三条轨道上运行。
据此完成5~6题。
(2010春季)5.资料中涉及到的天体系统层次有()A.一个B.两个 C.三个D.四个6.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特殊的行星,主要体现在其()A.是八大行星中体积最大的行星B.是八大行星中质量最小的行星C.既有自转运动,又有公转运动D.是太阳系中唯一存在生命的行星解析:考核天体系统的层次及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特殊的行星,其特殊性表现的方面.答案第5题选B; 答案第6题选D7.地球作为太阳系一颗特殊的行星,主要表现在()A.是八大行星中质量最大的行星B.具有适宜生命生存的温度、大气和水等条件C.既有自转运动,又有公转运动D.是太阳系中体积最小的行星解析:考核地球上有生命存在的条件,答案选B我国将发射火星探测器──“萤火一号”,寻找火星生命的迹象是其任务之一。
《宇宙中的地球》综合测试题(含答案)
《宇宙中的地球》综合测试题(含答案)1、恐龙盛行的地质年代是( )A.古生代B.中生代C.新生代D.太古代2、太阳黑子出现在( )A.光球层B.色球层C.日冕层D.平流层3、下列地理事物的形成,与太阳辐射密切相关的是( )①大气运动②石油、天然气③火山爆发④地壳运动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4、某圈层不独占空间,其范围渗透到其他圈层中,代表该圈层的地理要素是( )A.奇松B.怪石C.云海D.温泉5、某地地下20千米处发生地震,附近湖上渔船上的渔民会感到( )A.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摆B.上下颠簸C.先左右摇摆,后上下颠簸D.左右摇摆6、地质学家常利用地震波来寻找海底油气矿藏,下列四幅地震波示意图中表示海底储有石油的是( )A.①B.②C.③D.④7、岩浆的主要“源地”位于( )A.紧临地壳的软流层中B.紧临莫霍面的软流层中C.岩石圈以下的软流层中D.下地幔上部的软流层中8、生命起源的过程是( )A.无机物→有机物→原始生命B.有机物→无机物→原始生命C.无机物→原始生命→有机物D.原始生命→无机物→有机物9、地球的演化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这些阶段按照时间顺序正确的排序是( )①初期的岩浆时代②出现爬行动物和裸子植物的中生代③原始海洋时代④陆地面积增加,出现昆虫、鱼类、两栖类动物的古生代⑤出现鸟类、哺乳动物和被子植物的造山运动阶段A.①③④②⑤B.①③②④⑤C.①③⑤②④D.③①④②⑤10、人们推测原始大气的成分接近于( )A.现代大气成分B.月球的大气成分C.无氧呼吸产生的气体成分D.火山喷发产生的气体成分11、如果把地球的历史浓缩为1个小时,至最后15分钟时,多细胞生物方才出现。
在还剩下4分钟的时候,陆地上才开始闪现爬行动物的身影,而当第58分钟到来时,一切大局已定。
这段话意在表明( ) A.地球的历史可以浓缩 B.地球生命的历史很长C.地球生命出现的时间是相当晚的D.地球的历史如一个小时一样短暂12、太阳能量来源于( )A.氢原子核的聚变反应B.氢原子核的裂变反应C.氦原子核的聚变反应D.氦原子核的裂变反应13、太阳系中的小行星带位于( )A.地球与火星公转轨道之间B.木星与土星公转轨道之间C.水星与金星公转轨道之间D.木星与火星公转轨道之间14、西藏是我国太阳能最丰富的省区之一,为充分利用太阳能资源,该地某学校(90°E)地理兴趣小组的同学们,自制了一台可调式太阳能热水器(如图甲),让太阳能热水器的吸热板每天都获得最多的太阳辐射量。
高一地理宇宙中的地球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一地理宇宙中的地球试题答案及解析1.图1为甲、乙、丙三地等高旗杆正午影长变化曲线和朝向示意图,图2为①②③④四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有关图1中甲、乙、丙三地地理现象的判断,正确的是( )A.甲、乙两地有阳光直射现象B.一年中昼夜长短变化幅度最大的是乙地C.自转线速度甲地<丙地<乙地D.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幅度最小的是甲地【答案】C【解析】甲地旗杆影子始终朝北,说明甲地在北回归线以北地区;乙地旗杆影子既有朝北也有朝南,说明乙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丙地旗杆影长最小值为0且只有一天,说明丙地在回归线上。
【2】图2中四条曲线能够反映乙地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的是( )A.①B.②C.③D.④【答案】C【解析】乙地旗杆影子既有朝北也有朝南,但朝北的时间较长,说明乙地位于北半球热带地区,夏半年(春分日至秋分日)有两次太阳直射现象。
【考点】正午太阳高度和影子长短的关系【名师】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1)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分布规律(近大远小)某日太阳直射某纬线,则该纬线的正午太阳高度为90°,离该纬线越远,则正午太阳高度越小(简记为“近大远小”)。
由此可以推知:一日内,同一纬线各地正午太阳高度相同;正午太阳高度从直射点所在纬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例如,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从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从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二分日,太阳直射赤道,正午太阳高度向赤道两侧递减。
(2)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规律(来增去减)(图中1为夏至日,3为冬至日太阳直射点的位置)由近大远小的规律可以推知:直射点向本地所在纬线移来,正午太阳高度增大,反之减小(简记为“来增去减”)。
例如,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冬至日达一年中最小值;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夏至日达一年中最小值;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太阳直射时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离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最远时达一年中最小值。
高中地理--《宇宙中的地球》测试题(含答案)
高中地理••《宇宙中的地球》测试题(含答案)一、单选题台湾省回归祖国,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是海峡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
读小题,并根据你别是()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2.台湾森林资源丰富,有热带森林、亚热带森林、温带森林等类型,是由于()A.台湾岛从北向南兼跨北温带和热带B.台湾岛气候类型多样C-台湾山脉地处低纬且海拔较高D・台湾岛地形复杂在交通的十字路口处,我们经常见到如下图所示的交通信号灯(以太阳能为能源)。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3・有人注意到在一周白天中,同一交通信号灯的壳度会出现变化,你认为影响的因素主要是()A.海拔B.阴晴状况C.电网供电D.交通流量4. 下列哪一城市大量设置这种交通信号灯效果会更好O在徳国和日本,随处可见厂房和大楼屋顶的黑色“硅极”,这就是太阳能屋顶。
风和日丽的白天,"屋顶”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把富余的电能送入电网。
我国有关专家指出:上海没 有油田和煤矿,但有两亿平方米的屋顶,不能辜负了屋顶上这片免费的阳光。
回答下列小题。
5. 上海的年平均太阳辐射量高于德国和日本,是因为() A.地势高,空气稀薄 B.地面裸露,比热容大 C.纬度偏低,晴天较多D.河湖纵横,太阳有效辐射强6. 上海积极推广“太阳能屋顶计划”是因为()A.上海人口稠密,经济发达,能源蕴藏量大B.上海是我国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C.太阳能资源清洁,可再生,能量集中D∙常规能源短缺,能源需求量大7・下图反映太阳系八大行星的运动特性是()近圆性、周期性8.图中反映的地理现象,主要山外力作用形成的是()9・看上题中的D 图,组成该山体的物质主要来自于() A∙长沙B. 重庆C. 拉萨D. 海口A∙ AB. BC. C D∙ D A.地表B.地壳C.上地幔D.下地幔共面性、同向性C.同向性、近圆性D.读下图完成下而小题。
北京时间2017年9月15日,“卡西尼”号航天器结束了长达13年的土星探测使命, 以主动坠毁的方式坠入土星大气层。
第一单元 宇宙中的地球(A卷)及答案
第一单元宇宙中的地球(A卷)【说明】本试卷分为第Ⅰ、Ⅱ卷两部分,请将第Ⅰ卷选择题的答案填入答题栏内,第Ⅱ卷可在各题后直接作答。
共100分,考试时间 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40分)l.下列现象中,由地球自转造成的是A.树木年轮的形成B.候鸟的迁徙C.北京时间的确立D.我国南北方的温差较大2.在下列宇宙条件中,与地球上存在生命无关的是A.太阳状况比较稳定B.大、小行星的公转轨道面之间的夹角较小,且公转方向一致 C.日地距离适中D.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3.当地球公转运行到远日点附近时,地球上可能出现的地理现象是A.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和线速度都较快B.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和线速度都较慢C.地球公转的角速度和线速度都较快D.地球公转的角速度和线速度都较慢4.太阳对地球影响最大的是A.太阳辐射B.黑子C.耀斑D.太阳风5.有关地球自转速度的叙述,正确的是A.南极洲的长城考察站、开普敦、北京三地地球自转的角速度相同B.海口、广州、北京、哈尔滨四地地球自转的角速度依次减小C.南北纬30º处,地球自转线速度均为赤道处的一半D.南北极点无线速度,角速度为15º/小时6.太阳能量来源于A.氢原子核的裂变反应B.氦原子核的聚变反应C.氢原子核的聚变反应D.铀等放射性元素的衰变7.恒星与行星的区别是①本身能否发光②是否有大气层③是否有明显的相对位移④是否有液态水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③8.从天文现象上看,地球上的季节变化是A.寒暖冷热的季节变化B.昼夜长短和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C.干湿季节变化D.公转速度和日地距离变化9.下列保护宇宙环境的做法,正确的是①限制空间垃圾的产生③向宇宙空间多发射各种航天器③清除太空垃圾④宇宙空间具有无限性,不必关心空间垃圾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③10.某军队在西经 20º、北纬 27º沿西经 20º经线发时战略导弹,射程500 km,落弹点将可能在①东半球低纬度②东半球中纬度③西半球低纬度④西半球中纬度A.②③B.②④C.①③D.③④11.北京市某日5时天亮,则此日昼长为A.14时 B.16时C.12时D.18时12.关于晨昏线与经线圈的关系,正确的是A.任何时候均有一个交角B.每天都要重合一次C.除二至日外,均能重合D.只有春、秋分时才能重合13.地理纬度相同的两个地点,同一天A.地方时相同B.自转角速度相同,线速度不同C.正午太阳高度相同D.天气状况相同,气候不同14.与“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的诗句最相吻合的地点是A.(0º、20ºW)B.(23º26′N、30ºE)C.(60ºS、70ºW)D.北极点15.下列哪种月相只有在月初的黄昏后出现在西部地平线附近。
2022新课标地理全国卷—宇宙中的地球含答案
【新课标全国卷】宇宙中的地球一、单选题1.太阳辐射强度是指单位时间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量,下图为我国北京、成都、上海、昆明四个城市的太阳辐射强度年变化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表示成都的曲线是( )A.①B.②C.③D.④(2)7、8月④地太阳辐射强度大于①地,是因④地( )A.正午太阳高度较大B.阴雨天气较少C.白昼时间较长D.海拔较高2.2020年被称为火星年,2020年7月20日、23日、30日阿联酋、中国、美国相继发射了“希望号”、“天问一号”、“毅力号”火星探测器。
下表为地球与火星基本状态比较。
据此完成1-3题。
A.气温高,有利于发射B.地球处于远日点C.太阳活动少,干扰小D.地球距火星最近(2)推测火星与地球相比( )①大气密度大②昼夜温差大③季节变化快④平均密度小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3)火星是科学家认为除地球以外最有可能存在生命的天体,因为火星( )A.有四季变化B.大气含碳氧C.属类地行星D.可能存在水3.下图为某大陆赤道附近地面各点自转速度分布图,据此回答下面两题。
(1)有关图中M、N曲线及其成因,分析正确的是( )A.M为自转角速度,由于海拔高低造成其数值差异B.M为自转线速度,同纬度山地高原大于平原盆地C.N为自转角速度,数值由赤道向两极地区逐渐增加D.N为自转线速度,数值不会因纬度变化而发生变化(2)图中①和②为同一河流不同河段的河谷横截面,②位于①的上游,受地转偏向力影响,此河流河床较陡峭的是( )A.①下游的右岸B.①②之间的南岸C.②上游的左岸D.①②之间的左岸4.阅读地球自转示意图。
完成1~2题。
1.有关地球自转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从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方向是顺时针B.从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方向是逆时针C.地球自转真周期为一个恒星日D.地球自转周期是确定的,所以恒星日与太阳日应该相等2.下列关于地球自转速度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A点自转线速度与C点不同B.图中E点自转线速度与D点相同C.图中H点自转角速度大于F点D.图中B点自转角速度与南北极点相同5.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已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宇宙中的地球检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高三地理检测试题(一)一、单项选择题(3×20=60分)1、以下与我们的视觉对应正确的是( C )A、星云-----一闪即逝B、行星-----圆缺多变C、彗星------拖着长尾D、月亮-----轮廓模糊五星连珠,也叫“五星聚”。
我国古代用以表示水、金、火、木、土五行星同时出现在天空同一方的现象。
这种现象不常发生,所以古人曾唯心的认为它是祥瑞。
后人推广到只要五行星各居一宫相连不断时就叫做“连珠”。
据此回答下列5——7题:2、“五星连珠”中的五颗行星按照距日远近、质量、体积等特征,属于类地行星的是哪几颗( B )A、水星、火星、木星B、水星、金星、火星C、金星、木星、土星D、金星、火星、土星3、“五星连珠”中的五颗行星温度最高的是哪一颗( B )A、木星B、水星C、金星D火星4、“五星连珠”中的五颗行星体积和质量最大的是哪一颗( B )A、水星B、木星C、金星D火星5、下列条件中与地球有适合生命存在的温度无关的是( D )A、日地距离适中B、大气层C、太阳日D、恒星年6、目前人类已经到达的天体是:( B )A 、火星B、月球C、太阳D、金星7、地球的特殊性表现在( D )A、质量在八大行星中最小B、公转方向与其他七大行星不同C、既有自转运动又有公转运动D、太阳系中唯一有高级智慧生物的行星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然而地球贵在是一颗适于生物生存和繁衍的行星。
虽然我们相信宇宙还会有能够繁殖生命的星球,但是至今,我们还没有发现它们。
据此完成8--9题。
8、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的重要原因是( D )①地球上有水,其他行星上没有水②地球上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存在③地球上的温度在100℃以下,利于形成分子④太阳与地球的距离适中是存在生命物质的基础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9、2007年4月,欧洲天文学家首次发现一颗有生命迹象的太阳系外行星。
该行星可能适宜生命存在的主要依据是( B )A、行星上有岩石与土壤B、行星上有液态水与适宜的温度C、行星的表面比较平坦D、行星接受来自恒星的辐射能量10.下列各地在一年中昼夜长短变化幅度最大的是( B )A.赤道上B.北极圈内C.南回归线上D.北纬50°11.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是( D )A.四季更替B.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角不同C.昼夜长短变化D.经度相差1°地方时相差4分钟12.下列日期中,北京在一年之中昼夜长短相差最大的一天是( A )A.国际劳动节B.我国植树节C.我国国庆节D.我国教师节13.在赤道上,下列现象正确的是( B )A.自转的角速度和线速度均最大B.全年昼夜平分C .每天正午太阳高度角都是90°D .水平运动的物体偏向最大14.太阳黑子出现在 ( D ) ( )A .太阳大气结构的最外层B .太阳内部结构的最外层C .太阳外部结构的色球层D .太阳外部结构的光球层15.关于晨昏线(圈)的叙述,错误的是 ( C )A .晨昏线(圈)将地球划分为昼半球和夜半球B .晨昏线(圈)上的太阳高度永远是0°C .晨昏线(圈)在地球表面上由西向东推移D .晨昏线(圈)任何时候都将地球平分16.10月1 日这一天,太阳直射点( C )A .在北半球,并向北移动B .在北半球,并向南移动C .在南半球,并向南移动D .在南半球,并向北移动读图3—1完成17—18题17.此时,太阳直射点的经度和纬度可能是( C )①北纬23026‘和东经1200 ②南纬23026’和东经600 ③北纬23026‘和西经1200 ④南纬23026’和西经600A .①②B .②③C .①③D .②④18.如果A 点的区时是某日12时,B 点的区时是( C ) A .当日6时 B .当日15时C .当日18时D .当日24时19、太阳的大气层,从里到外依次是( A )A、光球、色球、日冕 B、 色球、光球、日球C、光球、日冕、色球 D、 日冕、色球、光球20、读右图,当地球在公转轨道上运行至位置E 点时,太阳在地球上的直射点在 ( D )A 、赤道上B 、北回归线上C 、赤道与南回归线之间D 、赤道与北回归线之间二、综合题(2×20=40分)21、读“太阳光照图”(阴影表示黑夜,非阴影表示白天),回答下列问题。
高一地理宇宙中的地球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一地理宇宙中的地球试题答案及解析1.当北京(116°E)太阳高度达一天当中的最大值时,北京时间为()A.12时B.12时16分C.11时44分D.11时56分【答案】B【解析】当北京(116°E)太阳高度达一天当中的最大值时即为当地时间12时,北京时间为120°E的地方时,故较116°E的地方时早16分钟,故北京时间为12时16分。
【考点】本题考查太阳高度的变化。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掌握北京当地时间和北京时间的区别,并掌握时间计算的一般方法:所求时间=已知时间+时差,东加西减。
2.当某地正午时,北京时间为12时16分,则该地经度为( )A.116°E B.124°EC.104°E D.136°E【答案】A【解析】某地正午时,北京时间为12点16分,根据经度每差1°,时间相关4分钟,东边的比西边的早,可以计算出该地时间比北京时间晚16分,则该地经度为116°E,A对。
B、C、D错。
【考点】时间计算。
3.读地球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A处的经度为________。
此半球为________(南或北)半球。
(2)A、B、C三处中线速度最大的一处为________。
C处的线速度约为A处线速度的________。
(3)图由C转到D需________小时,E的角速度 ________(大于、小于、等于)C的角速度。
【答案】(1)10°E北(2)A一半(3)2等于【解析】试题解析:(1)顺地球自转方向,20°到A点,方向不断偏东,即向东经方向,同时两地的经度差为30°(东经和西经分界线为0°),故A点经度10°E。
一般情况下,没有指明南北半球,原则上定义为北半球。
(2)考查地球自转线速度,其分布规律由赤道向两极递减,纬度60°的线速度是赤道的一半。
人教版高一地理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检测题及答案
…○………………内………………○………………装………………○………………订………………○………………线………………○…………………○………………外………………○………………装………………○………………订………………○………………线………………○………………… 学校: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教版高一地理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检测题及答案(满分:100分 时间:100分钟)题号 一 二 总分 分数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下图中,黑点表示小行星,完成1~2题。
1.比上图中天体系统高一级,且不包含②的天体系统是( ) A .地月系B .河外星系C .银河系D .总星系2.以③为中心的天体系统是( ) A .银河系B .太阳系C .地月系D .总星系读图,回答3~4题。
3.图中的M 天体可能是( ) A .月球或水星 B .水星或金星 C .金星或木星D .火星或土星4.与地球相比,天体M 没有生命存在的根本原因是( )①没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和液态水 ②没有坚硬的地表 ③距日较近,表面温度较高 ④体积和质量很小 A .①②B .③④C .①③D .①④“鱼靠水、娃靠娘,万物生长靠太阳。
”结合谚语,完成5~6题。
5.该谚语体现了太阳辐射直接为地球提供( ) A .光热资源 B .生活能源C .生产能源D .水和大气运动的主要动力 6.下列关于太阳辐射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太阳辐射能维持着地表温度B .太阳辐射能量来源于太阳内部氢气的燃烧C .太阳辐射大部分能量到达地球D .太阳辐射能是一种清洁且能量密集的能源在交通的十字路口处,我们经常见到如图所示的太阳能交通信号灯。
据此回答7~8题。
7.一个白天中,同一交通信号灯的亮度会出现变化,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海拔高低 B .阴晴状况 C .电网供电 D .交通流量8.大量设置这种交通信号灯效果最好的城市是( )…○………………内………………○………………装………………○………………订………………○………………线………………○下图是“美国宇航局拍摄的太阳活动剧烈爆发图像”,大量速度达800千米/秒的带电粒子喷射到太空。
《宇宙中的地球》测试题(包括参考答案以及解析)
《宇宙中的地球》测试题一、单选题2014年5月5日,据日本本州岛东部海域5日晚发生里氏6.1级地震。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2题。
1.地震时,位于地震附近海域船只中的人应感到 ( )A.上下颠簸 B.左右摇晃C.无感觉 D.先上下颠簸,再左右摇摆解析:纵波可以通过液体传播,横波不能,故船上的人只能感受到上下颠簸,不会感受到左右摇晃。
答案:A2.地震、海啸的发生,对下列哪一圈层影响最小 ( )A.水圈B.大气圈 C.生物圈 D.岩石圈解析:地震直接作用于岩石圈,并通过地震波影响水圈产生海啸,从而影响海洋生物及人类(生物圈),对大气圈的影响最小。
答案: B据报道,最近一名摄影师在北极拍摄到一道造型奇特的极光,很像一个巨大的“龙头”,如图1所示。
据此回答3~4题。
图13.结合所学知识推断极光产生的原理是()①极光是地球周围的一种大规模放电的过程②地球磁场迫使来自太阳的带电粒子全部沿着磁场线集中到南北两极③当来自太阳的带电粒子进入极地的高层大气时,与大气中的原子和分子碰撞并激发,产生光芒,形成极光④只要有高能带电粒子就可以形成极光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解析:极光是地球周围的一种大规模放电的过程;地球磁场迫使来自太阳的带电粒子中一部分沿着磁场线集中到南北两极;当来自太阳的带电粒子进入极地的高层大气时,与大气中的原子和分子碰撞并激发,产生光芒,形成极光;极光产生的条件有三个:大气、磁场、高能带电粒子。
答案:C4.有关极光的表述正确的是()A. 极光只是出现在地球上B. 极光常见于高磁纬地区C. 地球上随处可见美丽的极光D. 阿拉斯加被称为“北极光首都”解析:极光不只在地球上出现,太阳系内的其他一些具有磁场的行星上也有极光;极光只能在地球的南北极被看见;由于地磁场的作用,这些高能粒子转向极区,所以极光常见于高磁纬地区;阿拉斯加的费尔班一年之中有超过200天的极光现象,因此被称为“北极光首都”。
答案:B火星合日是地球和火星都围绕太阳公转,当从地球上看到太阳完全遮蔽火星时,此时的现象被称作“火星合日”,这种现象大约每26个月会出现一次。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试卷及答案_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_湘教版_2024-2025学年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可以描述为:A、位于银河系的中心B、位于银河系内,第三条旋臂上C、位于仙女座星系附近D、位于local星系的边缘2、关于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地球是距离太阳最近的行星B、地球是离太阳最远的行星C、地球是位于水星与木星之间的一颗主要行星D、地球是位于土星内部的卫星行星3、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之一是()A. 地球上的不同地方在同一时刻正经历正午太阳高度最大B. 地球上各个地方都有昼夜更替的现象C. 产生时差,即地球东西两半球同一时间呈现不同时间D. 导致地球赤道地区降水量丰富4、关于地球的形状,以下哪种说法是正确的?()A. 地球是一个完整的圆形B. 地球是一个完全扁平的球体C. 地球是一个赤道略鼓、两极略扁的不规则球体D. 地球的赤道半径大于极半径5、关于地球自转方向的描述,下列哪个选项是正确的?A. 自东向西B. 自南向北C. 自西向东D. 自北向南6、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形状最接近于下列哪种几何图形?A. 圆形B. 椭圆形C. 抛物线D. 双曲线7、地球自转的方向是()A. 从西向东B. 从东向西C. 既有自西向东,也有自东向西D. 与公转方向一致8、地球绕太阳公转的周期大约是()A. 24小时B. 48小时C. 365天D. 730天9、太阳活动最主要的标志是()。
A、耀斑B、黑子C、日珥D、日冕 10、下列哪个行星的距离地球最近()。
A、金星B、火星C、水星D、木星11、地球的形状是由什么因素形成的?A. 地球的内部构造B. 重力作用C. 水平运动D. 地质运动12、下面哪个是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A. 春季和秋季的转换B. 冰川的融化C. 昼夜更替D. 地球表面的风13、题干:关于地球的形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地球是一个完美的球体B. 地球是一个略扁的球体C. 地球是一个梨形D. 地球是一个不规则的椭球体14、题干:关于地球自转的周期,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地球自转周期为24小时B. 地球自转周期为23小时56分4秒C. 地球自转周期为1天D. 地球自转周期为1年15、下列关于地球形状的描述,最准确的是()。
高一地理宇宙中的地球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一地理宇宙中的地球试题答案及解析1.某地位于170°E,25°S,关于该地的判断正确的是( )A.该地位于东半球B.该地每年有两次太阳直射现象C.该地处于中纬度地带D.该地属于五带中的南温带【答案】A【解析】某地位于10°W,25°S,则该地位于东半球,每年有一次太阳直射现象,该地处于低纬度地带(30°N--30°S),属于五带中的南温带(23.5°--66.5°),本题A正确,BCD错误。
故本题选A。
2.国际日期变更线大体沿180°经线南北延伸。
如果这条线的东侧是2009年12月31日14:00,请问这条线西侧的时间应该是()A.2009年12月31日15:00B.2009年12月31日13:00C.2009年12月30日14:00D.2010年1月1日14:00【答案】D【解析】国际日期变更线大体沿180°经线南北延伸。
日界线东侧是西十二区,西侧是东十二区,东十二区比西十二区日期早一天,时刻相同。
如果这条线的东侧是2016年10月27日14:00,请问这条线西侧的时间应该是 2016年10月28日14:00,D对。
A、B、C错。
【考点】日界线及特点。
3.当北京时间12:00时,北京(116°E)的地方时为()A.12:00B.11:44C.12:16D.10:56【答案】C【解析】北京时间是120°E的地方时,与北京(116°E)经度差是4°,地方时差是16分钟,所以当北京时间12:00时,北京应是11:44。
故选C。
【考点】该题考查地方时计算4.当某地正午时,北京时间为12时16分,则该地经度为( )A.116°E B.124°EC.104°E D.136°E【答案】A【解析】某地正午时,北京时间为12点16分,根据经度每差1°,时间相关4分钟,东边的比西边的早,可以计算出该地时间比北京时间晚16分,则该地经度为116°E,A对。
高中地理---《宇宙中的地球》测试题(含答案)
高中地理一-《宇宙中的地球》测试题(含答案)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969年7月16日世界时13时32分,肯尼迪从天中心土星五号运载火箭托举阿波罗11号飞船奔向苍穹。
7月20日,飞船着陆器抵达月球。
1970年4月24日,中国成功发射首颗人造地球卫星一一东方红一号,映红了世界航天地图的东方。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阿波罗11号飞般发射时,北京时间为A.5: 32B. 1: 32C. 2: 32D. 21: 322.阿波罗11号飞船发射时,北京(1160E)的地方时为A.21: 16B. 1: 32C. 9: 16D. 5: 323.下列关于地月系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地月距离约为38. 4万kmB.火星是距离地球最近的自然天体C.空间轨道上运行的东方红一号卫星为天体D・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4.关于下图的说法正确的是()A・P点地方时是早晨6点B.此时地球公转角速度较小C.北京昼长夜短D.南极点太阳高度为0。
图12为地球局部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a 125.屮乙丙丁四点,自转线速度山大到小的正确顺序是A.丁丙乙甲B.甲乙丙丁C.丙乙甲丁D.大小一样6.一只气流从乙点向北运动,会向什么方向偏移?A.东B.南C.西D.北7.若选择屮地为卫星发射基地,其主要的优势条件是A.赤道地区热量充足B.充分利用地球自转线速度大的优势,节省燃料C.赤道地区地转偏向力为0,能使火箭准确把卫星送入轨道D.赤道地区经济发达,技术水平高8.读某日昏线图,ac为昏线的顶点,b为昏线的中点,昏线在地球上为西北一一东南走向。
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点太阳高度大于a、c点B.c点物体影子始终朝向正北方C.a、b、c三点可能在同一个经线圈上D.&、c两点间的最短距离不可能经过b点2017年2月10日,敦煌研究院再次提及了敦煌壁画中现存的六幅《玄奘取经图》。
右图是壁画中的一幅,身披袈裟的玄奘、人相似猴的孙悟空手牵白马……敦煌壁画以其现存规模大,保存完好的砂砾岩壁画和塑像闻名于世。
高一地理宇宙中的地球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一地理宇宙中的地球试题答案及解析1.太阳外部的圈层从里到外依次是A.日冕层、色球层、光球层B.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C.日冕层、光球层、色球层D.色球层、光球层、日冕层【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的太阳外部大气结构,太阳外部的圈层从里到外依次是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B对。
【考点】太阳外部大气结构。
2.百年最亮彗星——“世纪彗星”ISON在2013年11月28日抵达近日点,而且北半球适合观测。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图所示的天体系统是()A.地月系B.太阳系C.银河系D.总星系【答案】B【解析】读图可知,图示天体系统以太阳为中心,周围有水星、金星、地球、火星等天体,应为太阳系.故B正确。
【2】由图中可以看出,日地距离适中是地球上有生命存在的重要原因之一,日地距离决定了()A.地球有适宜的温度B.地球有适宜的大气C.地球有岩石存在D.地球上有海洋存在【答案】A【解析】日地距离适中,决定了地球表面的温度适宜,温度不高也不低,利于生命的生存和繁衍;而地球上有适宜的大气与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有关,故A正确。
【3】图中彗星于2013年11月28日抵达近日点附近,此日地球公转的速度()A.地球的公转速度在逐渐减慢B.地球的公转速度在逐渐加快C.地球公转的速度达到最快D.地球公转的速度达到最慢【答案】B【解析】地球绕日公转的速度1月初最快,7月初最慢,所以据题干时间11月28日可知,地球公转速度接近1月初,速度越来越快,故B正确。
【考点】考查地球上有生命存在的原因以及地球公转速度的特点。
3.晴朗的夜晚,我们仰望星空,众多天体东升西落,下图是一张天文爱好者经长时间曝光拍摄的“星星的轨迹”照片,图中这些有规律的弧线的形成,说明了A.地球绕地心自转B.地球绕地轴自转C.地球绕太阳公转D.地球既自转又公转【答案】B【解析】地球绕地轴自转,地轴指向北极星,导致有规律的“星星的轨迹”弧线围绕北极星。
答案选B。
【考点】地球自转的规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宇宙中的地球》测试题一、单选题2014年5月5日,据日本本州岛东部海域5日晚发生里氏6.1级地震。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2题。
1.地震时,位于地震附近海域船只中的人应感到 ( )A.上下颠簸 B.左右摇晃C.无感觉 D.先上下颠簸,再左右摇摆解析:纵波可以通过液体传播,横波不能,故船上的人只能感受到上下颠簸,不会感受到左右摇晃。
答案:A2.地震、海啸的发生,对下列哪一圈层影响最小 ( )A.水圈B.大气圈 C.生物圈 D.岩石圈解析:地震直接作用于岩石圈,并通过地震波影响水圈产生海啸,从而影响海洋生物及人类(生物圈),对大气圈的影响最小。
答案: B据报道,最近一名摄影师在北极拍摄到一道造型奇特的极光,很像一个巨大的“龙头”,如图1所示。
据此回答3~4题。
图13.结合所学知识推断极光产生的原理是()①极光是地球周围的一种大规模放电的过程②地球磁场迫使来自太阳的带电粒子全部沿着磁场线集中到南北两极③当来自太阳的带电粒子进入极地的高层大气时,与大气中的原子和分子碰撞并激发,产生光芒,形成极光④只要有高能带电粒子就可以形成极光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解析:极光是地球周围的一种大规模放电的过程;地球磁场迫使来自太阳的带电粒子中一部分沿着磁场线集中到南北两极;当来自太阳的带电粒子进入极地的高层大气时,与大气中的原子和分子碰撞并激发,产生光芒,形成极光;极光产生的条件有三个:大气、磁场、高能带电粒子。
答案:C4.有关极光的表述正确的是()A. 极光只是出现在地球上B. 极光常见于高磁纬地区C. 地球上随处可见美丽的极光D. 阿拉斯加被称为“北极光首都”解析:极光不只在地球上出现,太阳系内的其他一些具有磁场的行星上也有极光;极光只能在地球的南北极被看见;由于地磁场的作用,这些高能粒子转向极区,所以极光常见于高磁纬地区;阿拉斯加的费尔班一年之中有超过200天的极光现象,因此被称为“北极光首都”。
答案:B火星合日是地球和火星都围绕太阳公转,当从地球上看到太阳完全遮蔽火星时,此时的现象被称作“火星合日”,这种现象大约每26个月会出现一次。
2013年4月17日,从地球的视角看去,火星-太阳-地球三者之间将形成一条直线,如图2所示。
据此回答5~6题。
图25. 关于“火星合日”现象可能带来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A. 将会干扰甚至切断地球与火星之间的通讯B.将会影响地球上人们的通讯C. 将会干扰甚至切断地球与月球之间的通讯D. 将会影响地球上的磁场解析:当火星-太阳-地球三者之间形成如图所示一条直线时,太阳的强烈辐射将会很容易干扰甚至切断地球与火星之间的通讯。
答案:A6. 有关“火星合日”现象的表述正确的是()A. 火星合日发生时可以尝试用肉眼观察太阳及其附近天空B. 火星合日发生时不可以尝试透过望远镜观察太阳及其附近天空C. 火星合日现象的周期大约是2年D. 地球上的人可以用肉眼观察火星合日现象解析:“火星合日”现象发生时,不能尝试用肉眼或透过望远镜观察太阳及其附近天空,否则将可能对眼睛造成严重伤害。
答案:B图3为“地球公转示意图”。
读图,回答完成7~8题。
图37.当地球公转由A向B运动的过程中,我国出现的文化现象是( )A.吃粽子,饮雄黄酒 B.插茱萸,饮菊花酒C.吃月饼,共庆团圆D.望双星,鹊桥相会解析:依据太阳直射的半球可判断,A为北半球夏至日,C为北半球冬至日,B为北半球秋分日,D为北半球春分日。
当地球公转由A向B运动时,为6月22日到9月22日,“吃月饼,共庆团圆”为重阳节,符合题意。
答案:C8.在地球公转由C向D运动的过程中( )A.北半球白昼变短,但长于夜 B.南半球白昼变长,并长于夜C.我国华北平原上正在播种小麦 D.非洲草原动物大规模向南迁徙解析:当地球公转由C向D运动时,为12月22日到次年3月21日,太阳直射南半球,且向北移动,南半球昼长夜短,且昼变短,夜变长;我国华北平原上种植冬小麦,在秋季完成播种;此时正值南半球的夏季,所以非洲草原上的食草类动物大规模向南迁徙。
答案:D2014年巴西世界杯足球赛于6月12日至7月13日在巴西举行。
揭幕战于6月12日17时(北京时间6月13日凌晨4时)巴西队和克罗地亚对在圣保罗体育场打响。
时隔64年,界杯比赛再一次回到巴西。
设Q点为晨昏圈与纬线的切点,当世界杯开幕战打响时,Q点所在地盛行东北风。
完成9~10题。
9.世界杯开幕战打响时,与Q点位于同一时区的地点是( )A.里约热内卢(43°12′W) B.孟买(72°49′E)C.阿什哈巴德(58°24’E) D.伦敦(经度0°)解析:根据题意知,Q点为晨昏线与纬线的切点,即Q位于极圈内。
Q点盛行东北风,则推出Q位于北极圈内。
6月12日太阳直射北半球,则北极圈内大部分地区出现极昼,则Q点的地方时为24时(或0时)。
由题意可知:120°E的地方时为4时;再根据地方时的计算方法可算出Q点所在的经度应为60°E;Q点的时区为东4区。
答案:C10.在世界杯期间,Q点移动方向是( )A.先向北,后向南B.先向北,后向南,再向北C.先向南,后向北 D.先向南,后向北,再向南解析:由题目可知,巴西世界杯足球赛于6月12日开幕,历时32天,闭幕时应为7月13日。
此段时间,太阳直射点先向北移动,南极圈内极夜范围扩大,Q点向北移动,6月22日以后,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南极圈内极夜范围缩小,Q点向南移动,因此,在世世界杯期间Q点的移动方向是先向北,后向南。
答案:A图4为局部区域日照图,虚线为日界线,阴影表示黑夜。
读图回答11~12题。
图411.甲地与乙地相比( )A.日期相同,区时时刻乙早 B.日期甲早,区时时刻乙早C.日期甲早,区时时刻两地相同 D.日期甲晚,区时时刻乙早解析:日界线东侧的乙地比西侧的甲地晚1天;甲地处于东12区,乙地处于西11区,处于东边的乙地区时比甲地早1小时。
答案:B12.图示时刻,地球上分属两个日期的范围之比约为( )A.1∶11 B.1∶5 C.1∶7 D.7∶17解析:图中昼夜分界线为晨线,其与赤道交点(165°E,0°)的地方时为6时,0时所在经线为75°E。
75°E向东至180°与75°E向西至180°日期不同,两个日期的范围之比为7∶17。
答案:D二、综合题13.阅读下列材料,结合图6,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随着化石能源的日益减少、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可再生能源(特别是太阳能)产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有专家预测:今后3~5年内,中国太阳能光伏产业市场前景相当广阔。
材料二图5示意我国多年平均年日照时数和年太阳总辐射量分布。
图5材料三太阳能光伏电池是通过光电效应或者光化学效应直接把光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
我国的光伏产业链中,已投产的有10多家多晶硅企业、60多家硅片企业、60多家电池企业、330多家组件企业,太阳能电池产量占到世界总产量的30%,但多晶硅提纯核心技术主要掌握在国外七大制造商手中,产品主要销售到欧美和日本等国家。
(1)说出图中等值线a和b分别所代表的数值大小。
(6分)(2)简析图中P地年太阳总辐射量比Q地大的主要原因。
(6分(3)分析我国太阳能光伏电池市场前景广阔的原因。
(6分)解析:第(1)题,a位于我国东北的东部和北部的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区,该地区阴雨天气多,多年平均日照时数少。
b地位于四川盆地,多阴天,多年平均太阳辐射总量小。
第(2)题,从P、Q两地的纬度差异和海拔高低上分析。
第(3)题,我国能源需求量大,并且我国太阳能资源丰富,太阳能又是清洁的可再生能源,故我国太阳能光伏电池市场前景广阔。
答案:(1)2 600;40(2)①纬度较低,太阳高度角大;②地势较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
(3)①我国能源需求量大;②太阳能是清洁无污染的可再生能源;③我国太阳能资源丰富。
14.阅读下列材料,结合图6,完成下列问题。
(16分)材料:2014年3月24日,第三届核安全峰会在荷兰海牙举行。
此次核安全峰会以“加强核安全、防范核恐怖主义”为主题。
中国首次公开提出“核安全观”。
图6(1)将甲图中的A、B、C、D标在乙图中适当的位置,并注出二至日。
(2分)(2)在乙图中画出地球公转方向。
(2分)(3)地球公转轨道为近似________的椭圆轨道,地球运行到甲图中________点时,接近近日点位置,其公转速度________。
(4分)(4)当核安全峰会在荷兰海牙举行举行时,地球运行的位置最接近甲图中的________位置。
此时太阳直射点在________半球,并正向________方向移动。
(6分)(5)当地球运动到B点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2分) ( )A.太阳直射南半球B.我国恰逢夏至日C.我国进入一年中最冷的月份D.不宜赴南极考察解析:甲图为太阳直射点移动图,根据图中太阳直射点移动方向,可判断出A为春分日,B 为夏至日,C为秋分日,D为冬至日。
乙图中地球公转方向为逆时针方向,据“右倾右冬”可知右侧为冬至日,左侧为夏至日,再据地球公转方向可知春、秋分。
地球公转轨道为近似正圆的椭圆,1月初地球运行到近日点附近,公转速度较快;3月24日,地球公转最接近春分日,太阳直射在北半球,并向北移动;运动到B点时,为夏至日,此时正是南极大陆最寒冷的季节,不宜赴南极考察。
答案:(1)图略。
(2)图略(逆时针方向)。
(3)正圆BD 较快(4)A 北北(5)B 15.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6分)材料一北京时间2013年6月26日8时7分许,搭乘3名中国航天员的神舟十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位于内蒙古中部草原上的“神十”任务主着陆场预定区域内蒙古四子王旗(北纬41°10′~43°22′,东经110°20′~113°)顺利着陆,返回舱目视烧蚀正常、外观良好。
航天员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顺利出舱,身体状况良好。
材料二图7为“神舟十号”着陆当日某时刻的太阳光照图。
图7(1)在材料二图6中画出地球自转的方向。
(2分)(2)内蒙古四子王旗所在的时区为________,“神舟十号”返回舱着陆时,其发射地酒泉卫星中心(41°N,100°E)的地方时为________________。
(6分)(3)内蒙古四子王旗连同材料二图6中的A、B、C、D四点中,线速度最大的是________,最小的是________。
(填字母) (2分)(4)判断材料二中的弧AC是________(晨、昏)线,弧BC是________(晨、昏)线。
(4分)(5)依据材料二光照图,计算内蒙古四子王旗的区时是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