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计算常考题型及解题策略
高考化学常见难题解析与解答方法
高考化学常见难题解析与解答方法高考化学对大部分学生来说是一门难题,很多学生对此感到困惑。
为了帮助广大学生更好地应对高考化学,本文将分析常见的难题,并提供解析与解答方法。
1. 难题一:酸碱溶液的计算问题酸碱溶液的计算是高考化学考试中比较常见的问题。
其中一个经典问题是计算酸碱溶液的pH值。
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掌握酸碱溶液的离子浓度和离子平衡原理。
通过计算酸碱离子浓度,利用pH=-log[H+]公式,就可以得到溶液的pH值。
2. 难题二:有机化合物的识别问题有机化合物的识别是高考化学考试中的重点难题之一。
面对一组化合物,我们需要根据给出的信息确定它的结构式或化学式。
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熟悉有机化合物的命名规则和结构特征,同时还需要掌握一些常见的有机官能团的化学性质。
3. 难题三:电化学问题电化学作为高考化学中的一个重要知识点,对很多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
在解决电化学问题时,我们需要了解电池的构成及原理,电化学反应的规律,以及在电化学过程中的电流方向和氧化还原反应的方向。
通过掌握这些知识,我们能够准确地判断电池和电化学反应的产物。
4. 难题四:配位化合物的性质问题配位化合物是高考化学中经常出现的一个考点,也是很多学生的难题。
在解决配位化合物的性质问题时,我们需要理解配位化合物的结构和确定中心金属离子的价态与配位数,并了解轴向配体和配位环境对配位化合物性质的影响。
5. 难题五:化学反应的速率问题化学反应的速率问题是高考化学中一个重要的考点。
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掌握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和温度的关系,了解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以及掌握酶和催化剂的特性和作用机制。
通过解析以上几个常见难题,我们可以找到一些解答方法,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高考化学。
首先,进行针对性复习。
对于每一个难题,我们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将相关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并通过练习题来加强对难题的理解。
其次,理清思路。
在解答难题时,我们需要按照一定的思路进行分析与解答。
高考化学必考知识点及题型归纳
高考化学必考知识点及题型归纳高考化学必考知识点及题型归纳免费高三化学的复习想要提高效率,就要注重学习方法的探索。
那么关于高考化学知识点有哪些呢?以下是我准备的一些高考化学必考知识点及题型归纳,仅供参考。
高考化学必考知识点一、氧化还原相关概念和应用(1)借用熟悉的H2还原CuO来认识5对相应概念(2)氧化性、还原性的相互比较(3)氧化还原方程式的书写及配平(4)同种元素变价的氧化还原反应(歧化、归中反应)(5)一些特殊价态的微粒如H、Cu、Cl、Fe、S2O32–的氧化还原反应(6)电化学中的氧化还原反应二、物质结构、元素周期表的认识(1)主族元素的阴离子、阳离子、核外电子排布(2)同周期、同主族原子的半径大小比较(3)电子式的正确书写、化学键的形成过程、化学键、分子结构和晶体结构(4)能画出短周期元素周期表的草表,理解“位—构—性”。
三、熟悉阿伏加德罗常数NA常考查的微粒数止中固体、得失电子、中子数等内容。
四、热化学方程式的正确表达(状态、计量数、能量关系)五、离子的鉴别、离子共存(1)离子因结合生成沉淀、气体、难电离的弱电解质面不能大量共存(2)因相互发生氧化还原而不能大量共存(3)因双水解、生成络合物而不能大量共存(4)弱酸的酸式酸根离子不能与强酸、强碱大量共存(5)题设中的其它条件:“酸碱性、颜色”等六、溶液浓度、离子浓度的比较及计算(1)善用微粒的守恒判断(电荷守衡、物料守衡、质子守衡)(2)电荷守恒中的多价态离子处理七、pH值的计算(1)遵循定义(公式)规范自己的计算过程(2)理清题设所问的是“离子”还是“溶液”的浓度(3)酸过量或碱过量时pH的计算(酸时以H+浓度计算,碱时以OH–计算再换算)八、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1)能计算反应速率、理解各物质计量数与反应速率的关系(2)理顺“反应速率”的“改变”与“平衡移动”的“辩证关系”(3)遵循反应方程式规范自己的“化学平衡”相关计算过程(4)利用等效平衡”观点来解题九、电化学(1)能正确表明“原电池、电解池、电镀池”及变形装置的电极位置(2)能写出各电极的电极反应方程式。
高考化学计算热点突破策略
总反 应 : Hz g + 3 O( ) C O 3 () C g H3 CH。 g + ()
C ( ) △H = O2g 的 .
例 1 ( 0 0年 四川 理 综 卷 )N 表 示 阿 伏 加 德 21 罗常数 的值 , 列说 法正 确 的是 ( 下 A
NA个 ;
( 一4 3 k ・ l1 = 4 . 【 mo _。 J
C 1 . 7 6g丙 烷 中所 含 的极性共 价 键为 4 N 个 ;
D 电解 精 炼 铜 时 , 阴极 得 到 电 子 数 为 2 若 N
个 , 阳极质 量 减少 6 则 4g
的计 算 ; 有关 p 的计 算 ; 关溶 度积 常数 ( 。 的计 H 有 K )
一
9 . J mo 一 O 8 k ・ l
② 2 H3 C ( ) C H3 g + H2 ( ) OH g H3 OC () g ; O
AH - 一 2 . mo一 3 5l d・ l
Q 选 析 项A中 二氯甲 在 状况 液态 烷 标准 下为 ,
2. 2 4L二氯 甲烷 应 大 于 1m0 ; 项 B 中 1 l选
mo S 中含 有 氧 原 子 2mo , 含 有 N 个 氧 原 子 lO l则 的S 0。的物 质 的量 为 0 5mo; 项 C中 1 . 烷 . l选 7 6g丙 的物质 的量 为 0 4 mo ,1mo 丙 烷 中 含 有 极 性 键 8 . l l
mo, 0 4 mo l则 . l中含 有 极 性 键 3 2 mo , 3 2 . l 即 . NA
个 ; 项 D 中精炼 铜 时 , 选 阳极 为粗铜 , 当转 移 2mo 电 l
子时, 阳极消 耗 的质量 不’ 为 6 . 一定 4g 答案 B .
高考化学必考知识点及题型归纳
高考化学必考知识点及题型归纳高中化学各类型答题模板一、实验操作类规范语言表述答题模板(1)测定溶液pH的操作:将一小块pH试纸放在洁净的表面皿上,用清洁干燥的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点到pH试纸中央,待变色稳定后再和标准比色卡对照,读出对应的pH。
(2)检验离子是否已经沉淀完全的方法:将反应混合液静置,在上层清液中继续滴加沉淀剂__,若不再产生沉淀,则__离子已经沉淀完全,若产生沉淀,则__离子未完全沉淀。
(3)洗涤沉淀操作:将蒸馏水(或其它洗涤剂)沿着玻璃棒注入到过滤器中至浸没沉淀,静置,使蒸馏水(或其它洗涤剂)自然流下后,重复2~3次即可。
(4)判断沉淀是否洗净的操作:取最后一次洗涤液,滴加……(试剂),若没有……现象,证明沉淀已经洗净。
注意:要选择一种溶液中浓度较大的比较容易检验的离子检验,不能检验沉淀本身具有的离子。
二、实验设计类规范语言表述答题模板1.答题策略:一般从实验原理出发(包括物质的性质),按操作过程(或方法)、实验现象、实验结论的顺序来表述答案。
2.答题模板:操作现象结论取样,加入……有……生成……的是……例:设计实验鉴别两种无色气体分别是SO2和CO2。
答案一:取适量品红溶液分别于两洁净的试管中,分别通入两气体,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是SO2气体,不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是CO2。
答案二:取适量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分别于两洁净的试管中,分别通入两气体,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紫色褪去的是SO2气体,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是CO2。
三、实验现象描述类规范语言表述答题模板1.答题策略:有关化学实验的描述不仅要求准确,还要求完全,有时还需要指明是何处产生了什么现象,先后发生了什么现象。
其答题规范可利用下面的模式再结合特殊要求进行分析处理:(1)“海”(溶液):①颜色由……变成……;②液面上升或下降(形成液面差);③溶液产生倒吸;④生成(产生)……色沉淀;⑤溶液变浑浊;⑥产生大量气泡(有气体从溶液中逸出);⑦有液体溢出。
高考常用的8种化学计算题解题方法
高考常用的8种化学计算题解题方法在高考化学中,常见的8种计算题解题方法包括:摩尔计算、浓度计算、氧化还原反应计算、配合物计算、燃烧分析计算、酸碱滴定计算、晶体计算和电化学计算。
1.摩尔计算:根据给定物质的摩尔质量以及物质的质量或摩尔数计算其他相关物质的质量或摩尔数。
计算公式为n=m/M,其中n表示摩尔数,m表示质量,M表示摩尔质量。
2.浓度计算:根据溶质溶液中的质量或摩尔数和溶液的体积,计算溶液的浓度。
计算公式为C=n/V或C=m/V,其中C表示浓度,n表示溶质的摩尔数,V表示溶液的体积,m表示溶质的质量。
3.氧化还原反应计算:根据反应物的摩尔比例和物质的电价,计算氧化还原反应中物质的摩尔数、质量或体积。
根据氧化还原半反应的电子数差异推导出反应物的摩尔比例。
4.配合物计算:根据配位化合物的配合比例和物质的摩尔或质量来计算其他相关物质的摩尔数或质量。
根据配位化合物的化学式,解析出其中金属离子和配体的摩尔比例关系。
5.燃烧分析计算:根据化合物的燃烧产物的摩尔或质量,计算化合物中元素的摩尔或质量的含量。
根据燃烧产物的摩尔比例或质量比例,得出化合物中元素的比例关系。
6.酸碱滴定计算:根据滴定反应的反应方程式和滴定剂的摩尔浓度,计算待测物质的摩尔浓度或质量。
根据滴定反应的摩尔比例或质量比例,推导出待测物质的摩尔数或质量。
7.晶体计算:根据晶体结构和晶体的摩尔质量,计算晶体中各元素的摩尔数或质量。
根据晶体结构的化学式,分析出晶体中各元素的比例关系。
8.电化学计算:根据电化学反应的电荷数、电位差和摩尔浓度等参数,计算反应物质的摩尔数、电量或浓度。
根据电化学反应的电量比例或摩尔比例,推导出反应物质的摩尔数或浓度。
以上是高考化学中常见的8种计算题解题方法。
这些方法基于化学反应的定量关系和物质的计量关系,通过推导和计算来解决具体的题目。
在考试中,学生需要熟练掌握这些计算方法,并灵活运用到不同的题目中。
高考化学常见难题解析与解题思路
高考化学常见难题解析与解题思路化学作为高考必考科目之一,常常给考生带来不小的压力。
其中,一些常见的难题更是令考生头痛。
本文将解析高考化学中的常见难题,并提供解题思路,帮助考生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一、酸碱中和的计算题在酸碱中和的计算题中,常见的问题之一是求解滴定反应中的浓度或容量。
解题时需要掌握滴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以及酸碱滴定时的反应计量关系。
通常,题目会给出滴定过程中反应物的浓度或体积,然后要求求出另一物质的浓度或体积。
解题思路:1. 确定所给数据和所求量,注意单位和换算关系。
2. 根据所给数据和题目要求,建立反应物质的计量关系式。
3. 利用摩尔关系或质量守恒等理论进行计算,求解所需的浓度或体积。
二、元素周期表的应用题元素周期表是化学中非常重要的工具,也是高考化学常见难题的来源之一。
解题时需要综合运用元素的周期性规律和化学性质,以及有关元素的相关知识。
解题思路:1. 理解题目中所涉及的概念和现象,明确所求的具体信息。
2. 利用元素周期表的信息,找到所涉及元素的位置,了解其周期性规律和特性。
3. 根据所给信息和周期性规律,推断或计算出所需的答案。
三、化学方程式的平衡问题平衡问题是高考化学中比较常见的难题之一。
解题时需要掌握化学方程式的平衡原理和平衡常数的计算方法。
解题思路:1. 分析题目给出的反应物和生成物,写出化学方程式。
2. 根据平衡原理,写出平衡常数表达式。
3. 利用所给数据或计算出的数据,代入平衡常数表达式计算平衡常数或所需量。
四、氧化还原反应的相关题目氧化还原反应是高考化学中的重点内容,也是难题的主要来源之一。
解题时需要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判断、计算方法等知识。
解题思路:1. 确定题目中涉及的氧化还原反应类型,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特点。
2. 根据题目所给或所求的物质,判断其氧化态的变化和电子转移情况。
3. 利用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相关计算方法,解决问题。
五、有机化合物的命名和结构相关题目有机化合物的命名和结构问题在高考化学中常常出现,考察对有机化学基本概念和规则的掌握程度。
高中化学纯度计算题解题技巧
高中化学纯度计算题解题技巧化学纯度是指某种物质中所含目标物质的质量百分比。
在高中化学学习中,纯度计算是一个重要的考点。
掌握解题技巧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这类题目。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纯度计算题型,并提供解题技巧和实例,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知识点。
1. 计算溶液的质量百分比纯度这类题目常常给出溶液的质量和溶质的质量,要求计算溶液的质量百分比纯度。
解题时,首先需要计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百分比,然后再将其与溶质的质量百分比进行比较。
例如,某溶液中含有NaCl 20g,溶液的质量为100g,求溶液的质量百分比纯度。
解题步骤:1) 计算溶质的质量百分比:20g/100g × 100% = 20%2) 溶液的质量百分比纯度等于溶质的质量百分比,即纯度为20%。
2. 计算溶液的摩尔百分比纯度这类题目常常给出溶液中溶质的摩尔数和溶剂的摩尔数,要求计算溶液的摩尔百分比纯度。
解题时,需要计算溶质的摩尔百分比,然后再将其与溶质的摩尔百分比进行比较。
例如,某溶液中含有NaCl 0.5mol,溶剂的摩尔数为2mol,求溶液的摩尔百分比纯度。
解题步骤:1) 计算溶质的摩尔百分比:0.5mol/(0.5mol+2mol) × 100% = 20%2) 溶液的摩尔百分比纯度等于溶质的摩尔百分比,即纯度为20%。
3. 计算溶液的体积百分比纯度这类题目常常给出溶液中溶质的体积和溶剂的体积,要求计算溶液的体积百分比纯度。
解题时,需要计算溶质的体积百分比,然后再将其与溶质的体积百分比进行比较。
例如,某溶液中含有酒精50mL,水的体积为150mL,求溶液的体积百分比纯度。
解题步骤:1) 计算溶质的体积百分比:50mL/(50mL+150mL) × 100% = 25%2) 溶液的体积百分比纯度等于溶质的体积百分比,即纯度为25%。
4. 计算固体的纯度这类题目常常给出固体的质量和纯度,要求计算固体中目标物质的质量。
高考化学计算大题知识点归纳及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高考化学计算大题知识点归纳及专项练习题(含答案)一、知识点归纳规律方法1.化学计算中常考查的守恒思想有“转移电子数守恒、电荷守恒和质量守恒”等,它们是解决化学计算的“金钥匙”,首先要准确判断应该运用哪一种守恒解题。
(1)运用转移电子守恒解题①找出氧化剂、还原剂及相应的还原产物和氧化产物(谁变价)。
②确定一个原子或离子得失电子数(变几价)。
③根据题中物质的物质的量和得失电子守恒列出等式(几个变)。
④对于多步连续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只要中间各步反应过程没有损耗,可直接找出起始物和最终产物,删去中间产物,建立二者之间的电子守恒关系,快速求解。
(2)运用电荷守恒解题电荷守恒的解题依据是:电解质溶液中不论存在多少种离子,溶液都是呈电中性的,即阴离子所带电荷总数和阳离子所带电荷总数相等。
解题的关键是:找全离子;离子带几个电荷乘几。
(3)运用质量守恒解题运用质量守恒的关键是准确判断在整个反应过程中哪一种元素的原子的个数或物质的量不发生改变,淡化中间过程,快速解题。
2.关系式法解题的答题思路和模式(1)分析题中反应——写出各步反应方程式——根据反应中各物质的计量数关系——确定已知物质与待求物质的物质的量关系——列比例求算(2)分析题中反应——根据某元素原子守恒——确定关系式——列比例求解3.(1)熟记反应热ΔH的基本计算公式ΔH=生成物的总能量-反应物的总能量;ΔH=反应物的总键能-生成物的总键能(2)掌握常见物质中的化学键类型和数目如:CO2;CH4;P4;P2O5等4.活用“三点”可快速准确解电解计算题(1)串联电路中每个电极转移的电子数相等。
(2)准确判断各电极的电极产物。
(3)掌握转移4 mol e-不同电极产物之间满足的关系。
4 mol e-~1 mol O2~2 mol H2~2 mol Cl2~2 mol Cu~4 mol Ag~4 mol H+~4 mol OH-反思归纳1.化学平衡和电解质溶液计算时常注意的问题(1)要利用“三段式”突破平衡和电解质溶液的计算题。
总结高考化学题型:题型与解答方法
总结高考化学题型:题型与解答方法高考化学试题是高考考生最关注和重视的考试科目之一。
化学高考试题在考试中的分值也占据较大比例,因此化学考试对考生的考试成绩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在考试中,针对不同题型,应该采取不同的解答方法,提高解题效率和准确性。
本文总结高考化学试题类型与解答方法,让考生们更好地备战高考。
一、选择题选择题是高考化学试题中最基础、最重要的一种题型,通常有四个选项,考察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
高考化学选择题主要有两种类型,即单选题和多选题。
针对选择题的解答方法,建议考生采取以下策略:(1)认真审题。
考生需要仔细读题,理解题干中的关键词语,做出正确的解答。
(2)排除错误选项。
在选择答案时,应该针对题目中的错误选项进行排除,找出正确的答案。
(3)多做选择题,对错与否都需要仔细标注。
多做选择题有助于提高考生对基础知识点的认识和理解水平,加深对知识点的记忆。
二、填空题填空题属于高考化学试卷中的一种基础题型,通常要求考生填写一个或多个空白部分。
此类试题考察考生对学科知识的记忆、理解和运用能力。
针对填空题,学生应该遵循以下策略:(1)理解题干。
做填空题首先需要理解题目的含义和意图,明确空白部分应该填写什么答案。
(2)预留答案空位。
考生应该在答案区预留比较大的空白空间,在答案多层嵌套时,能够看得清楚,避免写错。
(3)细心审查。
考生在填写答案后,应该仔细检查答案的正确性和合理性,避免忽略题目中的细节和关键信息。
三、计算分析题计算分析题通常包含一些需要开展计算和分析的题目,考察计算和运用能力。
这类题目需要考生在理解题目要求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计算公式,计算过程中应注意下列几点:(1)公式选择。
需要选择合适的公式进行计算,运用公式过程中也需要注意符号的正确使用和计算结果的单位。
(2)数据处理。
在输入计算数据时,需要注意数据的精确性和正确性,保留有效数字并进行四舍五入,减小误差。
(3)结果分析。
计算结果的分析要求考生理解计算结果的含义,分析结果的关联性和必要性,并对计算结果进行合理的解释和说明。
高中化学酸解离度计算题解策略
高中化学酸解离度计算题解策略高中化学中,酸解离度计算是一个重要的考点。
掌握解题策略,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解题效率,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相关知识。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酸解离度计算题目,并提供解题策略,希望能对高中学生及其家长有所帮助。
一、酸解离度的概念和计算公式酸解离度是指酸分子在溶液中解离成离子的程度,通常用解离度α表示。
对于一元强酸(如HCl),其解离度等于离子浓度与酸的初始浓度之比;对于一元弱酸(如CH3COOH),其解离度等于离子浓度与酸的初始浓度之比的平方。
一般来说,酸解离度的计算公式为:α = [H+]/[HA]其中,[H+]表示氢离子浓度,[HA]表示酸的初始浓度。
二、强酸的解离度计算强酸的解离度计算相对简单,只需根据酸的初始浓度和离子浓度的关系进行计算。
例如,有一瓶浓度为0.1mol/L的HCl溶液,求其解离度。
根据公式,解离度α等于[H+]/[HA],而强酸完全解离,所以[H+]的浓度等于酸的初始浓度,即0.1mol/L。
因此,解离度α等于1。
三、弱酸的解离度计算对于弱酸的解离度计算,需要考虑到酸的解离平衡反应。
例如,有一瓶浓度为0.1mol/L的CH3COOH溶液,求其解离度。
首先,根据公式,解离度α等于[H+]/[HA]的平方。
其次,需要根据酸的解离平衡反应写出平衡常数表达式。
CH3COOH ⇌ CH3COO- + H+平衡常数Kc等于[H+][CH3COO-]/[CH3COOH]。
根据酸解离度的定义,[H+]等于α×[HA],[CH3COO-]等于α×[HA],[CH3COOH]等于(1-α)×[HA]。
将这些代入平衡常数表达式中,可以得到:Kc = α×α×[HA]/[(1-α)×[HA]] = α²/ (1-α)由于酸的解离度很小,即α≪1,可以将1-α近似为1,简化计算公式:Kc ≈ α²根据题目中给出的酸的初始浓度,代入上述公式即可计算出解离度α的近似值。
高考化学:常用的8种计算题解题方法!
高考化学:常用的8种计算题解题方法!一、关系式法关系式法是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巧用,其解题的核心思想是化学反应中质量守恒,各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存在着最基本的比例(数量)关系。
例题:某种H2和CO的混合气体,其密度为相同条件下再通入过量O2,最后容器中固体质量增加了()A. 3.2gB. 4.4gC. 5.6gD. 6.4g【解析】固体增加的质量即为H2的质量。
固体增加的质量即为CO的质量。
所以,最后容器中固体质量增加了3.2g,应选A。
二、方程或方程组法根据质量守恒和比例关系,依据题设条件设立未知数,列方程或方程组求解,是化学计算中最常用的方法,其解题技能也是最重要的计算技能。
例题:有某碱金属M及其相应氧化物的混合物共10 g,跟足量水充分反应后,小心地将溶液蒸干,得到14g无水晶体。
该碱金属M可能是()(锂、钠、钾、铷的原子量分别为:6.94、23、39、85.47)A. 锂B. 钠C. 钾D. 铷【解析】设M的原子量为x,解得 42.5>x>14.5,分析所给锂、钠、钾、铷的原子量,推断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是B、C。
三、守恒法化学方程式既然能够表示出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物质的量、质量、气体体积之间的数量关系,那么就必然能反映出化学反应前后原子个数、电荷数、得失电子数、总质量等都是守恒的。
巧用守恒规律,常能简化解题步骤、准确快速将题解出,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题:将5.21 g纯铁粉溶于适量稀H2SO4中,加热条件下,用2.53 g KNO3氧化Fe2+,充分反应后还需0.009 mol Cl2才能完全氧化Fe2+,则KNO3的还原产物氮元素的化合价为___。
【解析】0.093=0.025x+0.018,x=3,5-3=2。
应填:+2。
(得失电子守恒)四、差量法找出化学反应前后某种差量和造成这种差量的实质及其关系,列出比例式求解的方法,即为差量法。
其差量可以是质量差、气体体积差、压强差等。
差量法的实质是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巧用。
高考化学计算解题策略-铜与硝酸的反应
高考化学计算解题策略:铜与硝酸的反应化学计算高考解题策略:铜与硝酸的反应选择合适的方法解决计算问题,不仅可以缩短解决问题的时间,还有助于减少计算过程中的计算量,尽可能减少计算过程中出错的机会。
例如,下一个问题有两种不同的解决方案。
相比之下,不难看出选择合适方法的重要性:1.一定浓度的30 mL硝酸溶液与5.12克铜片反应。
当所有铜片反应后,总共收集到2.24升气体(标准大气压),因此硝酸溶液中的物质浓度至少为() 8摩尔/升,5摩尔/升,10摩尔/升【解析】解决方案1:由于标题中没有标明硝酸是浓硝酸还是稀硝酸,因此无法确定产品。
根据铜和硝酸反应的两个方程式:(1)3Cu 8HNO3(稀释)=3cu (NO3) 22no=4h2o(2) Cu4NO3(浓缩)=Cu (NO3) 22no2=2h2o可以假设反应(1)中的Cu为x mol,那么反应生成的NO气体为2/3xmol,反应消耗的硝酸为8/3x mol,然后可以假设反应(2)中的Cu为y mol,那么反应生成的NO2气体为2y mol,反应消耗的硝酸为4ymol,这样方程可以列为:(x y)64=5.12,[(2/3)x 2y]22.4=2.22 而如果x=0.045mol,y=0.035mol,那么硝酸的消耗量为8/3x 4y=0.26mol,其浓度为(0.26/0.03)mol/L,在8 ~ 9之间,只能选择A。
方案二: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由于铜片只与硝酸完全反应生成Cu2,产物应为硝酸铜,其物质量为5.12/64=0.08摩尔,与原铜片相同。
从产物Cu(NO3)2的化学式可以看出,参与复分解反应提供NO3-的硝酸具有20.08=0.16摩尔;反应的气态产物,无论是NO还是NO2,每个分子都含有一个N原子,所以气体分子总数相当于参与氧化还原反应的硝酸摩尔数,所以每消耗1摩尔硝酸就会产生22.4升气体(可以是NO或NO2,甚至是二者的混合物),而现有气体为2.24升,即0.1摩尔硝酸参与氧化还原反应,所以硝酸的消耗量为0.160.1=【点评】从以上两种方法可以看出,这道题是一道选择题,只要能得出结果就行,不考虑方法和解题标准,而这道题的关键点在于能否巧妙地应用质量守恒定律,而第二种方法采用守恒法,计算量要少得多,也不需要先将化学方程式罗列平衡,大大缩短了解题时间,避免了不知道用哪个方程式计算硝酸而引起的恐慌。
高考化学试题类型及答题策略(精选11篇)
高考化学试题类型及答题策略〔精选11篇〕高考化学试题类型及答题策略1.元素或物质推断类试题该类题主要以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知识或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为命题点,采用提供周期表、文字描绘元素性质或框图转化的形式来展现题干,然后设计一系列书写化学用语、离子半径大小比拟、金属性或非金属性强弱判断、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判断及相关简单计算等问题。
此类推断题的完好形式是:推断元素或物质、写用语、判性质。
【答题策略】元素推断题,一般可先在草稿纸上画出只含短周期元素的周期表,然后对照此表进展推断。
(1)对有打破口的元素推断题,可利用题目暗示的打破口,联络其他条件,顺藤摸瓜,各个击破,推出结论;(2)对无明显打破口的元素推断题,可利用题示条件的限定,逐渐缩小推求范围,并充分考虑各元素的互相关系予以推断;(3)有时限定条件缺乏,那么可进展讨论,得出合理结论,有时答案不止一组,只要能合理解释都可以。
假设题目只要求一组结论,那么选择自己最熟悉、最有把握的。
有时需要运用直觉,大胆尝试、假设,再根据题给条件进展验证也可。
无机框图推断题解题的一般思路和方法:读图审题→找准“打破口”→逻辑推理→检验验证→标准答题。
解答的关键是迅速找到打破口,一般从物质特殊的颜色、特殊性质或构造、特殊反响、特殊转化关系、特殊反响条件等角度考虑。
打破口不易寻找时,也可从常见的物质中进展大胆猜测,然后代入验证即可,尽量防止从不太熟悉的物质或教材上没有出现过的物质角度考虑,盲目验证。
2.化学反响原理类试题该类题主要把热化学、电化学、化学反响速率及三大平衡知识交融在一起命题,有时有图像或图表形式,重点考察热化学(或离子、电极)方程式的书写、离子浓度大小比拟、反响速率大小、平衡常数及转化率的计算、电化学装置、平衡曲线的识别与绘制等。
设问较多,考察的内容也就较多,导致思维转换角度较大。
试题的难度较大,对思维才能的要求较高。
【答题策略】该类题尽管设问较多,考察内容较多,但都是《考试大纲》要求的内容,不会出现偏、怪、难的问题,因此要充满信心,分析^p 时要冷静,不能急于求成。
高考化学高频考点解析+题型梳理+答题技巧
高考化学高频考点解析+题型梳理+答题技巧高考化学高频考点&解题思路✍类型一: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物质的氧化性、还原性强弱取决于得失电子的难易,与得失电子的数目无关。
元素的化合价处于最高价态只具有氧化性,元素的化合价处于最低价只具有还原性,中间价态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步骤1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电子转移或共用电子对的偏移,特征是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
★步骤2分析化学反应的遵循的原理和本质,通过氧化还原反应规律进行判断。
★步骤3通过举反例,验证各选项是否正确。
✍类型二: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对有多种离子参加的氧化还原反应,要注意反应的顺序问题,按“强先弱后”的原则来书写或判断,即氧化性(或还原性)强的优先发生反应,氧化性(或还原性)弱的后发生反应。
一般说,氧化性强的物质能够制取氧化性弱的物质,还原性强的物质能够制取还原性弱的物质。
认真审题,首先看离子反应哪些离子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给参与反应的离子按氧化性或还原性排队。
(1)常见物质氧化性顺序:KMnO4(H+)>Cl2>浓HNO3>稀HNO3>浓H2SO4>Br2>Fe3+>Cu2+>I2>H+>Fe2+。
(2)常见物质还原性顺序:Mn2+<Cl-<NO2<NO<SO2<Br-<Fe2+<Cu<I-<H2<Fe。
★步骤2离子按照“先强后弱”的原则依次反应。
(1)常见离子氧化性:Fe3+>Cu2+>H+>Fe2+(2)常见离子还原性:I->Fe2+>Br-★步骤3根据质量守恒、元素守恒、电荷守恒以及电子转移守恒定律配平离子方程式。
✍类型三:考查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对于复分解反应,按“以少定多”的原则来书写,即以量少的反应物(离子)确定量多离子前面的系数。
关键是要判断不足的物质是什么,以不足的物质完全反应为根据写出对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再改写成离子方程式,防止出差错。
一般书写量不足的物质发生的离子反应,其参与反应的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一定要与它的化学式相符合,而足量的物质其参与反应的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不一定要与它的化学式相符合。
高考化学计算题解题技巧(含例题解析)
高考化学计算题解题技巧(含例题解析)1、守恒法多数计算题是以化学反应为依据,化学方程式可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微观粒子、物质的量、气体体积等变化关系,又反映出化学反应前后的电荷数、电子得失数、微粒个数都是守恒的。
在有关的多步反应、并行反应、混合物的综合计算等问题中,如能巧用这些守恒规律,可使难度较大和计算过程繁杂的题目达到解题思路简明、方法简单、步骤简化的目的,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质量守恒法例1把过量的铁粉加入到FeCl3和CuCl2组成的混合液中,充分搅拌,反应后过滤、干燥、称得不溶物的质量与加入铁粉的质量相等。
求混合物中FeCl3和CuCl2的物质的量之比是多少?解析:设混合物中CuCl2的物质的量为x,FeCl3物质的量为yFe+CuCl2=Cu+FeCl2Fe+2FeCl3=3FeCl2xmol xmol xmol y/2mol ymol反应后所得不溶物为铜粉和过量的铁粉。
按题意,反应中与FeCl3和CuCl2反应而消耗的铁粉的质量与置换出铜粉的质量相等。
按此等量关系用代数法求解。
56(x+y/2)=64x∴x:y=2:7(2)摩尔守恒法这是利用某种原子(或原子团)反应前物质的量等于转化为各种产物中所含该原子(或原子团)的物质的量进行计算的一种方法。
例2(1994年高考24题)38.4mg铜与适量的浓硝酸反应,铜全部作用后,共收集到气体22.4ml(标准状况),反应消耗的HNO3的物质的量可能是()A、1.0×10—3molB、1.6×10—3molC、2.2×10—3molD、2.4×10—3mol解析:此题的隐含条件是“随着铜与硝酸反应,硝酸越来越稀,因而产生的气体有NO2和NO”。
根据N原子守恒(不考虑NO2聚合成N2O4)有:nHNO3=nCu(NO3)2+nNO2+nNO=nCu×2+n总气体=[(38.4×10—3)/64]×2+(22.4×10—3)/22.4=2.2×10—3(mol)应选C。
高考化学解析常见题型解题思路
高考化学解析常见题型解题思路高考化学题目多种多样,但在解题思路上有一些常见的题型可以总结出一些通用的解题方法和技巧。
本文将对高考化学常见题型的解题思路进行解析和讲解,帮助考生更好地应对这些题目。
一、选择题选择题是高考化学题目中较为常见的题型,考查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和理解。
解答选择题的关键在于准确理解题意,并根据所掌握的知识进行分析和判断。
1. 单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是化学考试中最常见的题型,通常包括一个问题和四个选项。
解答此类题目时,首先要仔细阅读问题,并对选项进行比较和分析,排除明显错误的选项。
接着,可以通过知识点的掌握和普遍规律进行判断,选出最符合问题要求的选项。
2. 判断正误题判断正误题是指根据题目给出的陈述,判断其正误。
解答此类题目时,要仔细阅读陈述,并将其与所学知识进行对比和核实。
对于陈述中涉及到的化学原理、实验规律等,要进行全面的思考和判断,选出正确或错误的选项。
二、计算题计算题是高考化学中较为常见的题型之一,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的知识和公式进行具体的计算或推算。
解答计算题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明确目标和要求在开始计算之前,要仔细阅读题目,明确计算的目标和要求。
根据题目给出的数据和要求,选择合适的计算公式和方法,有针对性地进行计算。
2. 单位换算在进行计算之前,要对给出的数据进行统一的单位换算。
确保所使用的单位一致,避免在计算过程中出现单位不匹配的错误。
3. 注意数据的精度在计算过程中,要注意保留合适的位数,避免过度舍入或不足舍入导致计算结果的偏差。
根据题目要求,合理控制计算结果的精确度。
三、解答题解答题是高考化学中的开放性题型,要求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综合运用和分析判断。
解答题的核心在于清晰的思路和具体的论述。
1. 阅读理解题阅读理解题通常给出一段化学实验或现象的描述,要求学生根据所给信息进行分析和解答。
解答此类题目时,要仔细阅读材料,理解实验的目的和步骤。
根据所学知识,对实验过程和结果进行分析和解释。
化学高三常见题型解题方法与思路整理
化学高三常见题型解题方法与思路整理一、选择题选择题是化学考试中常见的题型,正确答案通常有四个选项中选择。
解答选择题时,首先要认真阅读问题,理解题目的意思。
1. 阅读题干阅读题干,理解问题的背景和要求。
注意题干中可能含有关键的信息,例如摩尔比、电子的转移等。
2. 分析选项逐一分析选项,对于每个选项,都要考察其是否符合题目的要求。
可以通过排除法缩小范围,在剩下的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答案。
3. 判断答案根据分析选项的结果,选择最符合题目要求的答案。
二、计算题计算题是化学考试中常见的题型,要求通过对物质量、摩尔量、浓度等数值进行计算,得出最终结果。
1. 明确题目要求仔细阅读题目,理解题目要求。
明确需要计算的物质量、摩尔量、浓度等信息。
2. 确定计算公式根据题目要求,选择合适的计算公式。
注意区分不同物质性质的计算公式,例如摩尔质量计算、溶液浓度计算等。
3. 替代数值计算将题目中给出的数值代入计算公式中,并进行计算。
注意单位的转换和计算精度的控制。
4. 检查计算结果计算完成后,对结果进行检查。
检查是否符合题目要求,并注意计算过程中的可能的误差控制。
三、实验题实验题是化学考试中的一种题型,要求根据实验数据和实验原理进行分析和判断。
1. 阅读实验步骤仔细阅读实验步骤,理解实验的操作过程和所用的试剂。
2. 分析实验数据根据实验数据,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注意对数据进行单位转换和计算。
3. 判断实验结果根据实验数据和实验原理,对实验结果进行判断。
注意考虑实验误差和可能的干扰因素。
四、解答题解答题是化学考试中较为复杂的一种题型,要求学生全面、准确地回答问题,并使用适当的化学知识加以解释。
1. 阅读问题仔细阅读问题,理解问题的要求和背景。
2. 逐步解答逐步解答问题,按照合理的思路进行分析和推导。
可以先列出相关的化学方程式,然后根据给定条件进行计算。
3. 使用化学知识解释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应用化学知识进行解释和论证。
可以引用相关概念、原理和实验结果来支持解答。
高中化学配比计算题解题要点
高中化学配比计算题解题要点在高中化学学习中,配比计算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也是考试中常出现的题型。
正确解答配比计算题需要掌握一些解题要点和技巧。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配比计算题类型,并详细解析解题方法,帮助高中学生和他们的父母更好地应对这类题目。
一、摩尔比例计算摩尔比例计算是配比计算中最常见的题型之一。
题目通常给出两种物质的化学式和摩尔数,要求计算它们的摩尔比例。
以题目为例,假设题目给出的化学式为A 和B,摩尔数分别为nA和nB。
要计算摩尔比例,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 计算两种物质的摩尔比:摩尔比 = nA / nB。
2. 化简比例:如果摩尔比是整数,那么直接写出摩尔比例;如果是分数,需要化简为最简分数。
3. 写出摩尔比例:将化简后的摩尔比例写成A:B的形式。
例如,题目给出化学式为H2O和CO2,摩尔数分别为2和3,要求计算它们的摩尔比例。
按照上述步骤,我们可以得到摩尔比为2/3,化简后为2:3,因此摩尔比例为2:3。
二、质量比例计算质量比例计算是另一种常见的配比计算题型。
题目通常给出两种物质的质量和化学式,要求计算它们的质量比例。
解答这类题目的步骤如下:1. 计算两种物质的摩尔数:摩尔数 = 质量 / 相对分子质量。
2. 计算两种物质的摩尔比:摩尔比 = 摩尔数A / 摩尔数B。
3. 化简比例:如果摩尔比是整数,那么直接写出摩尔比例;如果是分数,需要化简为最简分数。
4. 写出质量比例:将化简后的摩尔比例乘以相对分子质量,得到质量比例。
例如,题目给出化学式为H2O和CO2,质量分别为36g和44g,要求计算它们的质量比例。
按照上述步骤,我们可以得到摩尔比为1/2,化简后为1:2,因此质量比例为18:44。
三、体积比例计算体积比例计算是一种特殊的配比计算题型,通常用于气体反应。
题目给出气体的化学式和体积,要求计算它们的体积比例。
解答这类题目的步骤如下:1. 计算两种气体的摩尔数:摩尔数 = 体积 / 摩尔体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