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
二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第六单元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优秀教学案例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师布置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教师在小组讨论过程中,给予适当的指导,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讨论中得到提高。
3.各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教师对各小组的表现给予积极的评价,激发学生的团队荣誉感。
2.问题导向的教学策略:教师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让学生在讨论、交流中共同解决问题,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4.反思与评价的培养: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反思与评价,让学生总结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同时,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积极评价,给予鼓励和肯定,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
2.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及时批改,给予个性化的评价,指出学生的不足之处,帮助学生提高。
3.教师在课后与学生进行交流,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性地进行辅导,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掌握所学知识。
五、案例亮点
1.生活情境的创设:本节课通过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学习有余数的除法,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出发,通过观察、分析、推理、归纳等数学思维活动,深刻理解除法的本质,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鼓励学生相互讨论、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和自信心,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乐趣,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2.培养学生在面对困难时,不怕失败,勇于尝试,坚持不懈的精神。
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教案
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有余数的除法运算规则。
2.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运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的水平。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探究的精神,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有余数的除法运算规则。
2. 运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有余数的除法运算规则,运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难点:理解有余数的除法运算规则,灵活运用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1. 采用情境教学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采用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的方式,培养学生合作精神。
3.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解决问题。
4. 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实例引入有余数的除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讲解有余数的除法运算规则,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
3. 巩固练习:设计相关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4. 拓展应用:设计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
6. 布置作业:设计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1. 通过课堂表现、练习完成情况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基本技能掌握情况。
2. 通过小组讨论、问题解答评价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通过课后作业、拓展练习评价学生对有余数除法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七、教学资源:1. PPT课件:包含有余数除法的概念、例题及实际应用问题。
2. 练习题集:涵盖不同难度的练习题,用于巩固课堂所学。
3. 实际案例:收集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用于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介绍有余数的除法概念及运算规则。
2. 第二课时:通过例题讲解和练习,让学生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运算方法。
3. 第三课时:运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4. 第四课时:通过小组合作,解决更复杂的实际问题。
九、教学反思:1. 课后及时反思教学效果,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
二年级有余数的除法应用题练习(精选35道)
二年级有余数的除法应用题练习(精选35道)二年级有余数的除法应用题练习(精选35道)1. 喵喵家有13只小猫。
她想把它们平均分成3组,每组有几只?答案:4只,因为13÷3=4余1。
2. 小明买了26颗橙子,他想把这些橙子放在3个篮子里。
每个篮子里可以放几颗橙子?还剩下几颗?答案:每个篮子里可以放8颗橙子,还剩下2颗。
3. 小华买了17个苹果,她想要将它们平均地分给4个朋友,每个人可以得到几个苹果?还剩下几个?答案:每个人可以得到4个苹果,还剩下1个。
4. 小明有20颗糖果,他想把这些糖果平均分给5个朋友。
每个人可以得到几颗糖果?还剩下几颗?答案:每个人可以得到4颗糖果,不会剩下任何糖果。
5. 妈妈买了26个饼干,她要将它们分给4个小朋友。
每个小朋友可以得到几个饼干?还剩下几个?答案:每个小朋友可以得到6个饼干,还剩下2个。
6. 小明用48个玩具装满了若干个礼盒。
每个礼盒里有6个玩具,他一共装了几个礼盒?还剩下几个玩具?答案:一共装了8个礼盒,还剩下0个玩具。
7. 小华有57个糖果,她要将它们分给8个小朋友。
每个小朋友可以得到几个糖果?还剩下几个?答案:每个小朋友可以得到7个糖果,还剩下1个。
8. 妈妈买了32本漫画书,她要将它们平均分成4组,每组有几本书?答案:每组有8本书,不会剩下任何书。
9. 小明有20颗糖果,他要将它们平均分给6个朋友。
每个朋友可以得到几颗糖果?还剩下几颗?答案:每个朋友可以得到3颗糖果,还剩下2颗。
10. 小华有55本绘本,她想将它们平均分给6个小朋友。
每个小朋友可以得到几本绘本?还剩下几本?答案:每个小朋友可以得到9本绘本,还剩下1本。
11. 某校参加运动会的同学共有138人,每个班级参赛的同学人数相同,每个班级有几个同学参赛?答案:假设每个班级有n个同学参赛,那么138÷n必须是一个整数,且n不能超过138。
符合条件的n有1、2、3、6、9等,所以每个班级参赛的同学人数可以是1、2、3、6、9等。
罗《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PPT
在几何图形中,如果一个长度或面积被另一个长度或面积除,得到的结果有商和余数,那么可以利用这个 结果来推导几何图形的性质和关系。例如,如果一个圆的周长被直径除,得到的结果是π,那么可以利用 这个结果来推导圆的面积和性质。
06
有余数除法在实际问题中的拓展应用
复杂问题的分解
分解大问题为小问题
将复杂的问题分解为多个小问题,每 个小问题都可以使用有余数的除法来 解决,从而简化问题的难度。
。
04
如何用有余数除法解决问题
建立数学模型
确定问题背景
确定未知数
明确问题的实际背景,将问题抽象为 数学模型。
确定需要求解的未知数,通常为商或 余数。
建立数学表达式
根据问题描述,建立相应的数学表达 式,包括被除数、除数、商和余数。
计算方法与技巧
01
02
03
除法运算
根据建立的数学表达式, 进行除法运算,求出商和 余数。
有余数的除法运算通常包括整除和带余除法两种类型。整除是指被除数能够被除数 整除,商和余数均为0;带余除法是指被除数不能被除数整除,商和余数均为非零值。
解决问题的重要性
有余数的除法是数学基础知识之一,掌握其运算方法和技巧 对于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在实际生活中,很多问题需要用到有余数的除法来解决。例 如,在物理学中计算时间和速度、在化学中计算物质的量和 浓度、在经济学中计算成本和利润等。因此,掌握有余数的 除法对于解决实际问题也具有重要意义。
与方程式的结合
总结词
通过有余数的除法,可以建立方程式来求解问题。
详细描述
当一个未知数被另一个已知数除,得到的结果有商和余数时,可以建立方程式 来求解未知数。例如,如果x除以5得到商为3余1,那么可以建立方程式 5x=15+1,解得x=4。
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
二年级数学下册《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教案1.1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概念,并能正确进行有余数的除法计算。
•学生能够运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数学应用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和实践,让学生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引导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和独立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积极参与和合作的态度。
•通过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1.2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及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理解余数的概念及其在除法运算中的作用。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通过生活中的例子,引出有余数除法的概念。
例如,分享分糖果或分配物品的情境,其中物品不能被平均分配。
2.提问学生:“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如何解决分配的问题呢?”二、新课讲解1.讲解有余数除法的概念,强调余数是在除法运算中不能继续除的部分。
2.通过实例演示有余数除法的计算过程,让学生理解余数的产生和计算方法。
3.引导学生讨论余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如分配物品、时间安排等。
三、探究学习1.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让他们通过实际操作解决有余数除法的问题。
2.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解题思路和过程,教师给予点评和指导。
四、巩固练习1.提供一系列练习题,让学生根据给定的实际问题进行有余数除法的计算。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教师巡视指导,及时纠正错误。
五、课堂小结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和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发现与有余数除法相关的问题,并尝试解决。
作业布置1.让学生在家中完成课本上的相关练习题,巩固对有余数除法的理解。
2.找一个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运用有余数除法进行计算,并写下解题过程。
课堂总结本节课通过讲解、探究学习和巩固练习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初步掌握了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够运用其解决实际问题。
二年级下《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
二年级下《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在二年级的数学学习中,《有余数的除法》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点。
通过这一章节的学习,小朋友们能够更好地理解除法的概念,并且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看看如何用《有余数的除法》来解决问题吧!首先,我们来回顾一下有余数的除法的基本概念。
当我们用一个数除以另一个数时,如果不能整除,就会产生余数。
例如,10 除以 3,商是 3,余数是 1。
在解决问题时,我们要认真读题,理解题目中的信息,确定是用有余数的除法来解决。
比如,有 20 个苹果,要平均分给 3 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能分到几个苹果,还剩下几个苹果?这时候,我们就可以用20÷3 来计算,20÷3 = 6(个)……2(个),所以每个小朋友能分到 6 个苹果,还剩下 2 个苹果。
再来看一个例子,有 25 朵花,每 4 朵扎成一束,能扎几束,还剩几朵?同样,我们用 25÷4 = 6(束)……1(朵),可以知道能扎 6 束,还剩 1 朵。
小朋友们在做这类题目时,要注意余数的含义。
余数一定比除数小,如果余数比除数大,那就说明我们的计算出错了。
比如,如果计算18÷5 得到余数是 6,那就不对啦,因为 6 比 5 还大,说明我们还能继续分,正确的结果应该是 18÷5 =3……3。
还有一种常见的题型是根据余数来判断事物的情况。
比如,按照规律排列一些图形,□△○□△○□△○……第 15 个图形是什么?我们先看每组有 3 个图形,15÷3 = 5(组),没有余数,说明第 15 个图形就是这一组的最后一个,也就是○。
再比如,有一些小朋友排队,每 7 个小朋友站一排,小明排在第 23 个,他在第几排?23÷7 = 3(排)……2(个),说明小明在第 4 排。
在生活中,有余数的除法也有很多实际的应用。
比如,妈妈买了 30 米的布,做一套衣服需要 4 米布,最多能做几套衣服?30÷4 = 7(套)……2(米),所以最多能做 7 套衣服,剩下的 2 米布不够做一套衣服了。
二年级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教案5篇
二年级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教案5篇《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是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刚刚学习了“有余数的除法”,初步会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简单问题,有一定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二年级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教案5篇,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二年级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教案1[学习目标]1、通过对熟悉的事例地探讨和研究,初步学会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
2、学会正确解答简单的有余数问题,能正确地写出商和余数的单位名称。
3、培养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景中收集信息,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重点]引导学生根据实际情况解决问题,并能够结合商和余数在具体情境中的正确含义写出相应的单位名称。
[学习难点]能够运用恰当的方法和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学习准备]多媒体课件、口算卡等[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1、复习导入口算(出卡片,说得数)2、解决问题。
(1)学校食堂买来了23棵大白菜,每筐装6棵,可以装几筐?还剩几棵? (2)学校食堂买来了23棵大白菜,装3筐,平均每筐装多少?还剩多少棵?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过有余数除法,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有余数除法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探究新知1、学习例5,出示教材。
(1)理解基本数量关系。
22个学生去划船,每条船最多坐4人。
他们至少要租多少条船? 师:从教材的题目中,你们知道了哪些有效信息呢?预设:知道了划船的人数。
还知道了每条船最多坐4人,要求至少要租多少条船。
师:同学们,想一想,“至少”是什么意思呢?( 就是最少的意思,要想租的船最少,应该让每条船上都坐满人。
) 师:该怎么解答呢?(求要租几条船,就是求22里面有几个4,应该用除法解答。
)22÷4=5……2 4 2师:竖式中的22、4、5、2各表示什么?在讨论中规范商和余数的单位名称,5表示船的条数,单位写条,2表示剩余两人,单位是人。
小结:商和余数的单位名称和我们解决的问题有关,写的时候要静心思考。
有余除法的解决问题
解决问题(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课本55页例14
二、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2.加深学生对有余数除法的理解,提高运用数学知识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1.学会运用有余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2.加深对有余数除法的理解。
3.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及应用。
四、教具准备
口算卡片,小黑板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4×8=37+5=5×8=72÷8=
24-6=7×9=56÷7=49÷7=
18÷3=42÷6=9×4=45÷9=
2.列式计算
(二)合作探究
1.学习例4
〈1〉出示例题4。
〈2〉了解题目信息的问题。
〈3〉小组讨论,解决问题,提名汇报。
32÷6=5(组)……2(人)
〈4
〉为什么用除法计算?
〈5〉提名说一说算式中各部分表示的意义。
2.师生小结:
(三)拓展延伸
1.补充例题。
2.学生独立完成,师生讲评小结。
3.完成55页“做一做”。
4.完成练习十三第1题。
(四)总结评价
(五)布置作业
练习十三第2题
30。
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
教学设计:2025春季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教学目标(核心素养)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概念,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有余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2.数学思维:通过问题解决的过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引导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用数学的语言表达问题。
3.问题解决:能够识别并应用有余数除法的情境,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如分组、分配等。
4.情感态度: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认真、细致的学习态度,增强团队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概念,掌握计算方法。
•运用有余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余数在除法中的意义和作用。
•灵活运用有余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资源•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材•实物教具(如小棒、苹果等)•多媒体课件(包含动画演示有余数除法的计算过程)•实物投影仪,用于展示学生作业和讨论成果教学方法•直观演示法:利用实物教具演示有余数除法的计算过程,帮助学生理解余数的产生和意义。
•小组合作学习:分组讨论,互相检查计算结果,共同解决问题。
•情境教学法:创设分组、分配等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运用有余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生活情境导入:教师讲述一个分组活动的场景,如20个学生需要分成5组进行游戏,但每组人数不均等,有的组多出一人,引出有余数除法的概念。
新课教学1.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概念:•教师用实物教具(如小棒)演示20除以5的计算过程,强调除不尽时余数的产生。
•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有余数除法的概念,教师归纳总结。
2.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算式,理解商和余数的含义,如20÷5=4……0(实际无余数,但为引出有余数情况做铺垫)和23÷5=4……3。
•学生尝试计算其他有余数除法算式,教师巡视指导,纠正错误。
3.运用有余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情境一:分组问题。
教师给出不同数量的学生,要求学生计算能分成几组,每组几人,并找出剩余的人数(余数)。
《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课件
根据实际情况解决问题时,余下的不管是 多少,都舍弃余数,只看商。这样的方法 叫做“去尾法”。
1课.有堂4练5只习蚂蚁,它们准备乘树叶过河,一片树
叶上最多可以乘7只蚂蚁,它们需要几片树
叶? 45÷7=6(片)……3(只)
6
7 45 42
也需要一片 树叶。
3
1.有45只蚂蚁,它们准备乘树叶过河,一片树 叶上最多可以乘7只蚂蚁,它们需要几片树 叶? 45÷7=6(片)……3(只) 6 7 45 42 3 6+1=7(片)
每盒最多装4块,5盒最多装20块,6盒肯 定能装22块。解答正确。
口答:他们至少要准备 6 个盒子。
根据实际情况解决问题时,余下的不管是 多少,都要给商加上1。这样的方法叫做 “进一法”。
1.有 27 箱菠萝,王叔叔每次最多能运 8箱。至少 要运多少次才能运完?
27÷8 =3(次)……3(箱)
3+1=4(次)
口答:它们需要7片树叶。
2.用彩带装饰盒子,每个盒子需要彩带8分米。
一条44分米的彩带,最多能装饰几个这样的
盒 子?
44÷8= 5(个)…… 4不够再装饰 一个盒子。
4
口答:最多能装饰5个这样的盒子。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1.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时,要根据实际 情况,判断具体方法。 2.一般求“至少”时,使用“进一法”。 3.一般求“最多”时,使用 “去尾法”。
《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
课堂导入
一共有24块蛋黄酥,要把它们装到盒子里, 每个盒子能装6块,要准备多少个盒子?
24÷6 =4(个) 口答:要准备4个盒子。
探究新知
烘焙小组做了22块蛋黄酥,要装到盒子里。每 个 知盒道子了最什多么装?4块,他们至少要准备多少个盒子?
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教案
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有余数的除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归纳总结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有余数的除法概念:在除法算式中,除数不能整除被除数,所得的余数叫做余数。
2. 有余数的除法运算方法:被除数= 除数×商+ 余数。
3. 实际问题:运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如分配物品、计算费用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有余数的除法运算方法,能够运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难点:理解有余数的除法概念,熟练运用有余数的除法运算方法。
四、教学方法:1. 采用直观演示法,通过实物、图片等引导学生直观地理解有余数的除法。
2. 采用游戏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有余数的除法运算。
3. 采用小组合作法,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归纳总结的能力。
4. 采用实例分析法,让学生运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教学准备:1. 实物、图片等教学资源。
2. 有余数的除法运算练习题。
3. 小组合作学习材料。
4. 实例分析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利用实物、图片等引导学生直观地理解有余数的除法。
2. 学生分享已知的有关有余数的除法的知识。
二、探究新知:1. 讲解有余数的除法概念,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总结有余数的除法的特点。
2. 教授有余数的除法运算方法,让学生通过实例进行计算,巩固运算方法。
三、练习巩固:1.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检测对有余数的除法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教师选取部分练习题进行讲解,解答学生的疑问。
四、小组合作:1. 学生分组,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共同解决实例分析问题。
2. 各小组汇报合作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五、课堂小结:1.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2. 学生分享学习收获和感受。
六、课后作业:1. 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教案
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有余数的除法运算规则。
2. 培养学生运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归纳总结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有余数的除法运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2. 教学难点:理解有余数的除法中的余数总是比除数小的规律。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包含有余数的除法运算示例及实际问题。
2. 学生准备练习本、笔等学习用品。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复习整数除法的运算方法,引出有余数的除法。
2. 探究新知:(1)展示PPT中的有余数的除法运算示例,引导学生独立计算。
(2)组织学生分享计算过程,讨论有余数的除法运算规则。
(3)引导学生发现余数总是比除数小的规律。
3. 巩固练习:(1)设计一些有余数的除法运算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
(2)挑选几位学生上台演示解题过程,并讲解思路。
4. 应用拓展:(1)出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有余数的除法进行解决。
(2)组织学生讨论、交流解题方法,总结经验。
五、课后反思:教师在课后要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了解学生对有余数的除法的掌握程度,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行针对性的辅导。
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评价学生对有余数的除法运算的掌握程度。
2. 观察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的运用能力,评价其对知识的灵活运用程度。
3. 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评价其合作交流、归纳总结的能力。
七、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探索有余数的除法与无余数的除法之间的关系。
2. 鼓励学生研究除法在其他数学领域的应用,如几何、概率等。
3. 推荐一些有关有余数的除法的数学读物,让学生课后自学。
八、教学资源:1. PPT课件:包含有余数的除法运算示例、实际问题及课后练习。
2. 练习题册:含有各种难度的有余数的除法题目。
3. 数学读物:有关有余数的除法的科普书籍。
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共5篇)
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共5篇)第一篇: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一、教学内容:解决问题(例4)教科书P55、56。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到运用有余数的除法知识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的对话、提问,使学生获得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直接经验,发展搜集信息、处理信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情感与态度: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仔细观察、积极思考的习惯。
通过教学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余数”的概念,并能熟练地列竖式计算。
三、教学重、难点1、重点: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2、难点:使学生获得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直接经验四、教学方法创设情境五、教学准备课件六、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
1、出示情境图,让学生说说从图中了解到什么信息可以提出什么问题?2、板书:有32人跳绳,6人一组,可以分几组?(二)新课1、师:这个活动有没有进行平均分?2、该用什么方法来解决?(小组讨论)3、汇报,师板书:32÷64、学生独立算出结果。
5、汇报:可以是横式,也可以是竖式。
6、师问:得到的5是什么意思?2又是什么意思?所以单位是什么?7、师:在解决这样的题目时,可以根据自己的喜欢来选择用什么算式解决。
注意结果的单位。
(三)做一做1、出示食品饮料柜,问:你了解到什么信息?(1)师:现在小丽有20元,全部买矿泉水,最多可以买几瓶?剩几元?思考:买同样的东西是不是把钱进行平均分?学生独立完成在书上,注意对横式单位的检查。
(2)如果你有15元,你能提出一个减法、一个有余数除法、没有余数的除法问题吗?(小组讨论、汇报)(四)练习:练习十三第3题1、出示四月份的日历。
从日历上你发现了什么?师提出问题:四月份有几个星期?要求有几个星期,必须知道什么信息?四月份有几天?一星期有几天?2、学生得出解决的办法。
30÷73、既然有4个星期,那么一定会有几个星期六和几个星期天?如果要使四月份有5个星期六和5个星期天,那么剩下的两天就分别是六、日。
《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精品课件
怎么解答? 第16面小旗是什么颜色的?
第16面
第12面
怎么解答? 第16面小旗是什么颜色的?
根据摆小旗的规律,也可以用除 法解答。
怎么解答? 第16面小旗是什么颜色的?
16÷3 =5(组)……1(面)
5 3 16
15 1
怎么解答? 第16面小旗是什么颜色的?
16÷3 =5(组)……1(面) 余数是1,就说明第16面小旗是下 一组里的第一面,应该是黄色。
4 13
5
答:数到了无名指。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周期问题解题方法 ①总数÷周期 ②有余看余(如果有余数,余数是几,那么所求
事物就是下一组里的第几个。) ③无余看末(如果没有余数,那么所求事物就是
最后一组里的最后一个 )
10 11
8 2
7 12 36
4 13
5
第20个数是第5组的第3个数,从 食指数起,第3个数数到无名指。
从大拇指开始往右数数,数到小拇指倒回来数无名
指,数到大拇指再倒回去数食指……这样从1数到20,
数到了哪个手指?
20-1= 19(个)
9
19÷4=4(组)……3(个) 1
10 11
8 2
7 12 36
数到了哪个手指?
除了第一组,每组都是4个 数;单数组从食指数到小拇
10 11
9
8 2
7 12 36
4 13
1
5
指;双数组从无名指数到大
拇指。
从大拇指开始往右数数,数到小拇指倒回来数无名
指,数到大拇指再倒回去数食指……这样从1数到20,
数到了哪个手指?
20-1= 19(个)
9
有余数的除法应用题
有余数的除法应用题一、分东西类1. 妈妈买了17个苹果,要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能分到几个苹果?还剩几个苹果?- 分析:这就是一个典型的有余数除法应用题。
我们用苹果的总数17除以小朋友的人数3,17÷3 = 5(个)……2(个)。
- 解答:每个小朋友能分到5个苹果,还剩2个苹果。
可以这么想,3个小朋友先每人分5个苹果,3×5 = 15个苹果,那总共17个苹果,就还剩下17 - 15 = 2个苹果啦。
2. 老师有23颗糖,想分给5个小组,每个小组能分到几颗糖?还剩几颗糖?- 分析:用糖的总数23除以小组的个数5,23÷5 = 4(颗)……3(颗)。
- 解答:每个小组能分到4颗糖,还剩3颗糖。
就好像是把23颗糖5个一堆地分,能分4堆,还余下3颗糖在旁边。
3. 学校组织活动,有31个气球,要分给7个班级装饰教室,每个班级能分到几个气球?还剩几个气球?- 分析:31除以7,31÷7 = 4(个)……3(个)。
- 解答:每个班级能分到4个气球,还剩3个气球。
可以想象把31个气球像发礼物一样分给7个班级,每个班级先拿4个,最后还剩下3个气球没分完。
二、分组类1. 40个同学去划船,每条船最多坐6个人,需要几条船?- 分析:用总人数40除以每条船能坐的人数6,40÷6 = 6(条) (4)(人)。
- 解答:需要7条船。
因为虽然6条船能坐36个人,但是还有4个人没船坐呢,这4个人也得有一条船,所以总共需要7条船,就像大家一起去坐车,不能把剩下的人丢下不管呀。
2. 有55只小动物要住房子,每个房子能住8只小动物,需要几个房子?- 分析:55÷8 = 6(个)……7(只)。
- 解答:需要7个房子。
6个房子住满了也只能住48只小动物,剩下的7只小动物也得有个家,所以得要7个房子才行呢。
3. 37个工人要分组工作,每组最多有5个人,一共能分成几组?还剩几个人?- 分析:37÷5 = 7(组)……2(人)。
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
1.用竖式计算
42÷8= 5……2 5
8 42 40 2
有余数的除法
44÷7= 6……2 6
7 44 42 2
1.用竖式计算
21÷3= 7 7
3 21 21 0
有余数的除法
40÷6= 6……4 6
6 40 36 4
(教材第111页“综合练习” )
(4)小丽、小红和小美做纸花,每人பைடு நூலகம்9朵,送给 幼儿园25朵,还剩多少朵?
3×9=27(朵) 27-25=2(朵)
答:还剩2朵。
(教材第115页“综合练习” )
2.解决问题
解决问题
(5)一、二年级共来了多少人?
36+35=71(人)
38+71=109(人)
答:一、二年级 共来了109人。
(教材第115页“综合练习” )
2.解决问题
解决问题
(6)一年级学生一共需要多少个游泳圈? 38÷4=9(个)……2(人)
9+1=10(个)
答:一年级学生 一共需要10个游 泳圈。
(教材第115页“综合练习” )
有余数的除法的笔算
23÷3= 7……2 7
3 23 21
2
一商:想除数和几相乘最接近 被除数,且小于被除数,那么 商就是几,写在除号的上面。 二乘:商和除数相乘,把积写 在被除数的下面。 三减:用被除数减去商与除数 的乘积,所得的差写在横线的 下面。 四数必比须:比小较于除除数数和。余数的大小,余
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
有余数的 除法
有余数的除法的认识 有余数的除法的笔算
意义
读写法
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专项
结束语
谢谢大家聆听!!!
7
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专 项
一.有余数的除法: 1.求至少:
(1)有57朵花,每六朵花扎一束,至少需扎几束? 57÷6=9(束)……3(朵) 9+1=10(束) 答:至少需要扎10束。
(2)两位老师带着43名学生乘车去参观博物馆。每辆车限8人, 至少需要几辆车?
43+2=45(人) 45÷8=5(辆)……5(名)
(2)一排花儿按3红2黄的顺序依次摆放,第20个是什么颜色? 第28个呢?
3+2=5(个) 20÷5=4(组) 答:第20个是黄色。
28÷5=5(组)……3(个) 答:第28个是绿色。
• (3)
……照这样排下去,
• 第26个是哪个图形?
26÷5=5(组)……1(个) 答:第26个是三角形。 • (4)黑白珠子按照2黑3白的方式排一列,40颗珠子里面有几个 白珠子? 2+3=5(个) 40÷5=8(组) 8×3=24(个)
• 2.求最多:
• (1)小红有10元钱,一个面包4元钱,她最多可以买几个面包?
10÷4=2(个)……2(元) 答:她最多可以买2个面包。
• (2)小红有30元钱,课外读物一本4元,最7本,还剩2元。
• (3)故事书每本8元,明明有58元钱,最多可以买几本? 58÷8=7(本)……2(元) 答:最多可以买7本书。
5+1=6(辆)
答:至少需要6辆车。
• (3)有34个梨,每盘最多放5个,至少需要几个盘子才能放完?
34÷5=6(个)……4(个)6+1=7(个) 答:至少需要7个盘子才能放完。
(•4)一共23只小动物住酒店,大房子可以住8只,小房子住5只。 如果都住大房子,至少要住几间?如果都住小房子,至少住几间?
人教版二年级下数学第六单元第6课《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教案
二年级下数学第六单元第6课《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教案教学内容教科书P66例6及“做一做”,完成教科书P67~68“练习十五”第4、5题。
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学会用有余数的除法的知识解决有关按规律排列的问题。
2.经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进一步体会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法的多样性,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应用意识。
3.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感受数学的统一美,积累解决问题的基本经验。
教学重点学会用有余数的除法的知识解决有关按规律排列的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余数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揭示课题游戏名称:你来说,我来找。
教师带领学生,伸出左手,从大拇指开始数起,1、2、3、4、5,当数完小拇指后,再又从大拇指开始数起,6、7、8、9、10,按这样的顺序,一轮一轮地数下去。
师:请同学说任意一个数,老师马上就能找到这个数对应的手指是哪一个,你们相信吗?来试一试!学生任意说出一个数,教师快速反应,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师:要不要一个一个数数看,验证老师说得对不对?(带领学生验证)你们也可以跟老师比一比,看谁更快找到。
谁再来说一个数?反复进行三次,导入课题。
师:想知道老师的小窍门吗?只要你们认真学好今天这节课的知识,就能知道答案了。
[板书课题:解决问题(2)]【设计意图】导入环节设计了“猜手指”的游戏,一方面让学生对教师能快速正确地说出数字所在的手指感到惊奇,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另一方面又巧妙地照应了本课的教学内容,为新课作铺垫,轻松自然,直奔主题。
二、探索新知,方法交流1.收集信息。
课件出示教科书P66例6。
师:请同学们小声地读一读,说一说,你知道了什么?【学情预设】预设1:有12面小旗,是按颜色有规律地重复出现的。
预设2:我知道了小旗是每3面一组,按黄红红的规律排列的。
师: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学情预设】需要知道第16面小旗应该是什么颜色。
2.自主尝试。
师:明白了题目的意思,下面请大家开动脑筋想一想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例5)姚引儿教学目标1.学会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实际问题,并能正确地写出商和余数的单位名称。
2.在数学活动中感知数学来源于生活,对数学产生亲切感,获得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教学重点运用有余数的除法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运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划船吗二年级(1)班的同学去划船了,可是在划船游玩之前有个问题难住了这些同学你愿意帮他们解决吗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师出示学习目标。
二、新知探究例5:22个学生去划船,每条船最多坐4人。
他们至少要租多少条船1、从题中你知道了什么要求的问题是什么2、“最多坐4人”你怎么理解3、“至少”是什么意思4、你能自己解决问题吗动笔试一试。
完成以上问题后,让学生打开书翻到67页,看书上的同学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
师:说说算式22÷4=5(条)……2(人)5+1=6(条)中的5和2表示什么意思为什师板书:加1法三、课堂练习1、跟踪练习(做一做)有27箱菠萝,王叔叔每次最多能运8箱。
至少要运多少次才能运完这些菠萝2、拓展训练(我能行)小丽有10元钱,买3元一个的面包,最多能买几个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教师巡视,检查学生的练习情况。
指明学生说算式,集体订正。
师板书:去余法四、对比感悟提升认识师问:这两道题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前后桌4人一个小组互相说一说)1、22个学生去划船,每条船最多坐4人。
他们至少要租多少条船22÷4=5(条)……2(人)5+1=6(条)答:他们至少要租6 条船。
2、小丽有10元钱,买3元一个的面包,最多能买几个10÷3=3(个)……1(元)答:最多能买3个。
师问:想一想这节课研究的问题,你有什么想对大家说的师总结:解决问题时,要考虑实际情况,不同的情况要用不同的方法来解答。
有时要加1,有时要去余。
五、课堂检测(我能行)1、王师傅要做50个灯笼,每天最多可做8个,至少需要多少天才能做完2、读书节儿童读物每本4元,小明带了23元,最多可以买几本书学生独立完成,再次巩固不同情况,余数的不同取舍办法。
余数是个调皮的孩子。
在平均分的过程中,如果正好分完,余数就会穿上“隐形衣”;如果还有剩余,我们就要根据实际情况对余数灵活处理。
例如:22个学生去划船,每条船最多坐4人。
他们至少要租多少条船列式为:22÷4=5(条)……2(人),这时余下的2人也要坐船,所以至少要租6条船。
又如:小丽有10元钱,买3元一个的面包,最多能买几个列式:10÷3=3(个)……1(元),这时余下的1元不够再买1个,因此最多能买3个。
小朋友,只要你好好利用余数的特点,调皮的余数也会成为你学习的好帮手。
七、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反思《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是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刚刚学习了“有余数的除法”,初步会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简单问题,有一定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主要目的的是让学生能运用有余数除法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让学生感悟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
同时通过解决问题,进一步加深对余数意义的理解,巩固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这课也是后继学习其他解决问题的基础。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让学生认识“进一法”和“去尾法”,并初步能根据具体情况合理使用“进一法”和“去尾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课程标准》指出:解决问题要让学生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
因此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孩子自己结合问题情境选择合适的方法解决问题。
1、联系生活情境,深化认识余数这节课我从与的外出游玩租船的情境引入,激发同学的好奇心和学习的热情。
“限乘4人,至少要租多少条船”,在不知不觉中引入了什么是余数。
为学生提供了自主探究、主动获取新知识的时间和空间,充分让学生通过看、想、画、说、算等实践活动,感知新知和旧知的内在联系,老师只是起穿针引线的作用,帮助学生理解余数有时候是“进1”而有时候是“去尾”。
2、对比进一法和去尾法,结合具体情境理解问题(1)22个学生去划船,每条船最多坐4人。
他们至少要租多少条船22÷4=5(条)……2(人)看来余下的2是关键,应该怎样安排他们虽然剩下2人,但是所有的学生是一个整体,仍需要给他们安排1条船,所以用“进一法”5+1=6(条),一共要租6条船。
(2)小丽有10元钱,买3元一个的面包,最多能买几个10÷3=3(个)……1(元)还余下1元呢,应该再加上1个面包吗剩下的1元不够再买一个面包,所以用“去尾法”最多只能买3个面包。
在学生初步学习完“进一法”和“去尾法”之后,引导学生把两种方法进行对比,让学生透彻理解两种方法的联系和区别。
通过拓展练习,让学生在探究知识的过程中,拓展知识,锻炼思维。
本节课的教学我觉得自己充分体现了学生了主体地位,在教学中把激发和保持学生学习积极性与提高学习能力放在教学首位,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引导学生发现、探究、解决问题。
在教学中遇到问题我以学生讨论,培养学生采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和合作精神。
总之,在这节课的教学中学生对实际情况的分析要比我想象的要好,大部分学生都能正确选择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的方法。
《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例5说课稿本课时是在学生已经刚刚学习了“有余数的除法”,初步会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简单的问题的基础上,让学生根据实际情况解决生活中的具体问题而设立的内容,是以后学习近似数,估算的初步铺垫。
本节课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认识“进一法”和“舍余法”,并初步能根据具体情况合理使用“进一法”和“舍余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并对学生进行爱护环境、注意安全、不进网吧等方面的德育教育。
教学重点用不同表征方式理解“进一”的道理。
教学难点采用“进一法”得出问题的正确答案。
教学准备PPT课件教学方法有效教学教学过程一、第一个环节是复习本单元的有关知识,目的是使学生能在本节课中熟练地运用和加深对本单元知识的记忆。
第二个环节是出示黔灵湖图片及其情境,这里除了导入课题外,还有一个意思就是把生活经验建立在实际生活之上,激发学生的兴趣和让学生容易理解。
并以黔灵公园优美的环境教育学生要讲卫生,爱护自然环境让学生根据画面读题出该题,主要是让学生明白数学问题来源于生活。
追问:“最多坐4人”你怎么理解“至少”是什么意思是为了让学生理解该题的两个关键词,以并更好地理解该题,因为小学二年的学生掌握的词汇量非常有限,对“最多”“至少”能正确理解的可能性很小,并借最多之意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第三个环节,让学生自己试做,本来该环节可以让学生讨论交流的,不知道你们这里的学生如何,我教的那班学生如果叫他们讨论交流就是玩的时间到了,没什么效果,所以我通常都叫他们自己独立思考做出来,不管对错都说明理由,并给对的同学加分。
这样起到调动积极性的作用。
该题学生根据也有的知,要列出算式并不难,难的是答案,这就进入了讨论辨析。
如果让学生纠结在自己的思维上去理解,会很枯燥,在此我设计了小兔、小龟和凯钾勇士的做法,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该题需要将余数向商进一才能得出正确答案的道理。
并借此对学生进行不要进网吧的教育。
为了使学生对进一法能够有更清晰印象,我用多媒体课件形象地表达了所需船只的道理。
同时也清楚地检验了该题的答案。
也就是至少要租6条船才能满足让22个学生都得划船的需要。
在此基础上小结出进一法的概念:象这种根据实际情况,不管余数大小都要向商进一才能得到正确答案的方法叫进一法。
第四个环节是巩固提高第一题是通过王叔叔运菠萝的应用加深对进一法的理解第二题通过“小丽有10元钱,买3元一个的面包,最多能买几个”的练习,让学生知道余数中的一元钱买不到一个面包了,所以需要舍去,从而引出舍余法,在这里没说成去尾法,是因为余数和以后要学的求近似数中的尾数有一定的区别,为了不混淆,又是舍弃余数,所以称之为“舍余法”,因为学生在上题中,对“进一法”有了较清楚的认识,对该方法一提并知,所以没有设计太多的理解过程,只是用该题的第二小题进行了巩固。
第五个环节是对比感悟,提升认识主要是通过对进一法和舍余法进行对照比较,加深对这两个概念的理解和增加清晰度。
后面的总结让学生想一想今天研究的问题,有什么想对大家说的除了总结该课主要内容外,因为是让学生自己说的,就说明了该内容已变成了学生自己的知识。
最后布置作业,主要是为了让学生对该内容进行复习巩固。
灵活处理小学数学教材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雷甸小学姚引儿教材只是一种基本教学思路的预设。
任何一部分教材不管编排得多么好,理念有多么先进,都不可能完全适应每个地区、每个教师、每个班级,所以再好的教材有时候也需要替换、重组、深化、拓展延伸等处理,使教学符合学生的实际、自身特点、认知规律,从而更有效、更有活力。
下面就教学人教版数学教材谈一些做法和体验:一、替换教材,使其更具有现实性、灵活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新教材在内容安排上,大多体现了现实性和灵活性,但由于地区和城乡的差异,任何教材都不能保证所有教材都适合所有学生的生活经验。
这就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中的题材灵活处理,选择与学生现实生活联系紧密的题材来组织教学,使课堂教学更有效。
如“数学编码”这一节内容,课本以邮政编码的题材引入的,教学时,教师可把此题材替换成身份证的题材引入。
学生相对比较熟悉身份证,每个公民都有一个身份证。
对于自己的身份证以及号码中每个数字的编排含义,学生都很想知道。
因此用身份证的题材引入新课,学生探索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就会很高,学习效果也会很好。
接下来学习邮政编码,就简单多了。
这样的教学,既体现课堂教学的灵活性、现实性,又使课堂教学更有效。
二、重组教材,使其更具有连续性、整体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改变编排顺序,增强教材的连续性。
《标准》指出:“教材提供的学习材料要有利于学生进行观察、实验、操作、推理、交流等活动”,教材的内容,是专家的智慧的结晶,是专家精心编排的结果,由于学生个体之间存在着差异性,学生学习的认知起点与教材编写的起点往往不一致,这就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对教材提供的学习资源重新组合,以满足不同学生的要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如学完“因数与倍数”这一内容后,可把第四单元的“求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提上来教学,因为这两个概念是建立在因数和倍数的基础之上,在第二单元的15页找36和60因数的练习中就渗透公因数的概念,学生已感知,内容又衔接,可谓水到渠成。
教学时,可以减少学生的学习时间和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