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陕北民歌认识

合集下载

陕北民歌是陕北劳动人民精神

陕北民歌是陕北劳动人民精神

陕北民歌是陕北劳动人民精神、思想、感情的结晶。

陕北民歌分为劳动号子、信天游、小调三类。

劳动号子包括打夯歌、打硪歌、采石歌、吆牛歌、打场歌。

信天游分为高腔和平腔。

这些自成体裁又各具特点的民歌,都从各方面反映了社会生活,唱出了陕北人民的苦乐和爱憎,并且当社会制度根本改变的时候,民歌的内容和形式也随着发生变化。

这种变化,反映在内容上表现了新的社会生活和新的人物形象,同时也使各种体裁具有了新的意义。

陕北人平时最爱唱的民歌是情歌。

旧社会青年男女恋
爱、婚姻不能自主,他们只好用歌声来表达对封建婚
姻的不满和对爱情的追求。

由于自然条件等原因,从
前陕北经济落后,农民生活艰苦,男人成群结伙到外
省给人揽工。

对陕北民歌的认识和体会

对陕北民歌的认识和体会

对陕北民歌的认识和体会对陕北民歌的认识和体会陕北民歌是极具地域特色的文化现象。

常有人说大巧若拙,也有人说,“诗宜朴不宜巧,然必须大巧之朴;诗宜淡不宜浓,然必须浓后之淡。

”可见拙与巧是和谐统一的,拙在其表,巧在其里,绚烂之极归于平淡,方是上乘之作。

叶燮“其工处乃在拙,其拙处乃在工”,正是其意。

陕北民歌,可以说就是大巧若拙的民间杰作。

我觉得它具体表现在五个方面。

一言以蔽之,就是一个质朴。

一、意象质朴;二、语言质朴;三、技巧质朴;四、情景质朴;五、情感质朴。

在北起毛乌素沙漠南至金锁关,东起黄河西至宁夏平原这块神奇的土地上,世世代代的陕北人"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用拦羊嗓子回牛声,抒发着自己的冲天豪气,宣泄着自己的情感世界。

通过山曲、酸曲、秧歌曲、小调、道情、信天游、二人台,碗碗腔、陕北说书、劳动号子等多种形式,用自己全部的精神、思想、情操甚至生命,向世人尽情展示着陕北人特有的生活方式、人生态度和人文价值。

在这里,黄土高原厂裹、雄浑中透出儿分苍凉的自然环境,端梁起伏、沟窒纵横的视觉效果,通过艺术思维的折射,赋予了陕北民歌独特的地缘基因,那高亢粗扩、悠扬质朴、热情奔放的一首百陕北民歌,正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鸣吗。

陕北人就像陕北民歌的一个个音符,无论是牛耕的犁沟还是农闲的炕头;无论是节日的街巷还是商贾的路途,都会被陕北人谱写成一行行、一曲曲如醉如痴的民歌乐章。

"阳坡的糜子背圳的谷,黄土地里笑来黄土地里哭",你看那田野里、路畔上、院落里、崖畔上,那做工、放牧、赶牲灵的;那洗衣、挑水、纳鞋底的,竞相用民歌来抒发自己的感情。

劳作中、酒席上,甚至叫卖、哭悼,都有词有曲,令人荡气回肠,情不自禁。

清末钦差、光绪帝的老师王培案(斋堂)在巡视三边后写的《七笔勾》中,将三边描绘成"圣人布道此处偏遗漏"之地。

恕不论老先生有无偏见,正是受封建礼教影响较小的客观现实,才使陕北人的天性、野性、人性得以张扬,才会涌现出赫连勃勃、李继迁、李自成、韩世忠这样的民族精英,才会孕育出陕北民歌这样的文化精品。

浅谈陕北民歌认识

浅谈陕北民歌认识

浅谈陕北民歌认识——信天游和音乐结缘是小时候的事,但大家不要笑,因为现在的小孩谁没听过歌啊,但是对于我小时候,对于我们当时贫穷落后的小山村,听过几首歌真的很不容易。

说来挺幸运的,妈妈当时很喜欢音乐,刚好我姨家有一台录音机就给了我们,老东西虽然不怎么好看,质量绝对比现在的好,音质特纯。

嗯,老师见谅,刚开始听的和喜欢的并不是美声音乐,而是富有乡村气息的作品,算是乡村音乐吧,接触美声还是后来的事。

我喜欢的是真实自然的音乐,小时候听的《黄土高坡》、《黄昏放牛》、《三百六十五里路》应该属于这一类,有时候听着这些歌,竟然可以掉下眼泪,一直到后来迷恋上信天游或许也是这个原因,都是比较干净,反应人最真实最直接想法的。

闲话少叙,这里要说的主要是信天游。

说道信天游,不能不说陕北民歌,说到陕北民歌,就再说说我吧,我是地道的陕西人,家处黄土高原边上,喜欢陕北民歌算是环境和文化的影响吧。

最初的接触它是源于根据都梁的同名小说改编的电视剧《血色浪漫》,本来《血色浪漫》都是年轻一代非常喜爱的电视剧,在嘹亮、粗犷的信天游唱出来以后,我更是一发不可收拾,于是在各种媒介上查找有关陕北民歌(信天游)的资料。

陕北民歌是陕北劳动人民精神、思想、感情的结晶。

陕北民歌分为劳动号子、信天游、小调三类。

劳动号子包括打夯歌、打硪歌、采石歌、吆牛歌、打场歌。

信天游分为高腔和平腔。

这些自成体裁又各具特点的民歌,都从各方面反映了社会生活,唱出了陕北人民的苦乐和爱憎。

信天游、小调、酒歌、榆林小曲等二十多种,其中以信天游最富有特色、最具代表性。

陕北民歌昂扬着黄土地上泥土的芳香,流淌着黄河儿女最通俗的词汇和最亮丽的激情。

陕北,是民歌的世界,民歌的海洋。

信天游信天游是广泛流行于陕北的一种民歌,篇幅比较短小,是即兴创作的产物,可以根据不同情景自由吟唱。

如村民们下地干活,上山放羊,进林子砍柴,赶毛驴拉煤炭,心有所感,便放开嗓子歌唱起来。

它语言质朴,节奏明显。

简介它,便是陕北民歌,以浪漫主义的比兴手法见长。

漫谈陕北民歌艺术特征[论文]

漫谈陕北民歌艺术特征[论文]

漫谈陕北民歌的艺术特征陕北民歌作为一种区域性文化,它受特殊地域环境及社会背景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形成其纯朴、高亢、热烈、随意、精巧等艺术特征。

陕北民歌的艺术特征的形成,是东方文化大背景下黄土地及汉民族文化与民族心理的艺术折射,也是陕北人民长期生活实践的生活哲理与情感意识的融合。

研究陕北民歌的艺术特征,对提高民众的艺术鉴赏力,促进发展区域性文化发展和社会进步可以起积极的促进作用。

陕北民歌艺术特征信天游一、引子陕北是民歌的世界,民歌的海洋。

无论是高亢豪放的信天游还是铿锵有力的劳动号子;无论是抒情流畅的小调还是悠扬纯朴的酒歌,都以广泛深刻的内容,生动质朴的语言,丰富多彩的手法,高亢悠扬的曲调,豪放犷达的风格,由勤劳勇敢的人们一代一代创造和承载,口传心授,绵延不绝。

生活环境、生存方式及社会背景下的精神文化诸多因素,对陕北民歌的生成、演变、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

而这些诸多因素都与这一区域的地理范围、文化特点和历史面貌有关。

因而,我们可以得出影响一个地区音乐文化形态的诸多因素不外乎两个方面:一是自然条件的影响,一是社会条件的影响。

即来自自然条件的影响包括地理、气候、人种、生态等;来自社会条件的影响包括政治、经济、军事、风俗、语言、民族等。

对于以上诸多因素影响并不是都能在音乐、文化方面一一得以论证,但它们都不同程度地在这一区域的文化层面上直接地或间接地发生作用。

二、陕北民歌的艺术特征“民歌是诗歌的源头”,陕北民歌是丰富多彩的,陕北民歌的艺术表现手法也是多种多样的。

陕北民歌小调,一般为五言四句式,如《走西口》《搭伙计》等;也有七言四句式的,如《三十里铺》《送大哥》等;还有五言五句式的,如《刘志丹》《打开清涧城》《井岳秀》等。

陕北的风俗歌曲、酒曲等,大多为自由体式,根据其内容需要即兴创作演唱。

陕北的秧歌曲《拜年调》《跑旱船》《玩花灯》等,一般为七言四句式,也有五言六句式和多言四句式,如《黄河船夫曲》等。

陕北民歌的信天游,大多为七言双句式,如《你妈妈打你你给哥哥说》《什么人留下个人想人》等。

浅谈陕北民歌的艺术魅力

浅谈陕北民歌的艺术魅力

浅谈陕北民歌的艺术魅力[摘要]陕北民歌是陕北人民精神、思想、感情的结晶,陕北民歌能够拥有与众不同的艺术魅力,是很多方面共同影响的结果:独特的历史条件、地理环境和政治经济的发展,形成了吻合陕北文化特质的陕北民歌;陕北民歌中地方语言的运用,又恰到好处的突出了地方风格,增强了歌曲的地方色彩;而陕北民歌的演唱方式和情感表达,又显现出了同那广漠无垠的黄土高原一样的苍茫、恢宏而又粗犷奔放的演唱风格。

[关键词]陕北民歌艺术魅力黄土高原由于声乐教学的需要,我接触了许多陕北民歌以及有关陕北民歌的一些文献资料,被陕北民歌――我国众多民歌中的一支奇葩所独有的艺术魅力深深吸引,在此想通过论述陕北民歌的艺术魅力,以使更多的音乐爱好者在以后的学习和演唱中更好的认识和掌握陕北民歌的特点和艺术表现力。

在艺术界国际上流行着这样一句话:“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

也就是说越是一个民族所特有的东西,在世界上也就越具有吸引力,越受欢迎,而我国的民歌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从许多“海归”那里了解到,外国人在欣赏中国歌曲时,并没有多少人在听中国的R&B、Rok,更多的是在欣赏中国的民族音乐――民歌。

中国幅源辽阔,人口众多,有56个民族,几乎每个民族都有属于自己的民歌,在这众多的民歌中,陕北民歌无疑是我的最爱。

第一次接触到西部歌曲时,我就被这充满浓郁民族特色的陕北民歌所震撼并深深吸引。

陕北民歌是黄土高原上所特有的一种艺术形式,它与这片黄土地一起生长,传唱至今,处处显示着它与众不同的艺术魅力。

它产生发展的历史背景、生存环境赋予了它独特的特点,使它成为陕北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陕北人民精神、思想、感情的结晶。

陕北民歌如同那里的人民一样拥有着与众不同的性格,陕北民歌是我国民间艺术中的精品。

陕北民歌所拥有的这与众不同的艺术魅力。

是很多方面共同影响的结果:独特的历史条件、地理环境和政治经济的发展,形成了吻合陕北文化特质的陕北民歌:陕北民歌中地方语言的运用,又恰到好处的突出了地方风格,增强了歌曲的地方色彩:陕北民歌的演唱方式和情感表达,又显现出了同那广漠无垠的黄土高原一样的苍茫、浑宏而又粗犷奔放的演唱风格。

浅析陕北民歌的唱法技巧

浅析陕北民歌的唱法技巧

浅析陕北民歌的唱法技巧
陕北民歌是中国民歌中的重要分支之一,以陕西省北部地区为主要发源地。

陕北民歌具有独特的音乐特点和唱法技巧,以下将以1000字对其进行浅析。

陕北民歌的唱法技巧主要体现在音域、音色和节奏上。

陕北民歌常常在较高的音域中唱出高亢激昂的歌曲情感,音色明亮清脆。

唱法技巧上,陕北民歌往往采用高音咬字的方式,强调清晰明了的发音,使歌曲的内容更加贴近民众生活和情感表达。

陕北民歌的唱法技巧还包括发声和气息控制。

陕北民歌要求歌手发声要自然且有力,具有较大的音量和爆发力,能够表达出情感的真实和强烈。

在气息控制方面,陕北民歌多采用断续呼吸的方式,即一句歌词不断地分成几段,进行适时的停顿和呼吸,使唱法更加灵活多变。

陕北民歌的唱法技巧还涉及到音调和音节的处理。

陕北民歌的音调跳跃性较大,音节的处理较为灵活。

在唱法上,陕北民歌常常运用音乐和语言的节奏变化,将多变的音节组织成连贯流畅的旋律,使歌曲更富有变化和吸引力。

陕北民歌还注重歌唱表演技巧。

陕北民歌通常是集体合唱,在表演方面要求歌手们做到开放、自如、自由的演唱,能够身体力行地表达出歌曲的情感和内涵。

在陕北民歌的表演中,歌手们常常以动作、舞蹈等形式增添表演的亮点,使唱法与舞蹈有机结合,充分展现陕北民歌的魅力。

陕北民歌的唱法技巧从音域、音色、节奏、发声、气息控制、音调和音节处理等多个方面展现出其独特的艺术风格。

陕北民歌通过其独特的唱法技巧,能够更好地传达出民众的生活情感和思想感受,成为中华民族传统音乐文化中的瑰宝,值得我们去品味和欣赏。

浅谈陕北民歌《兰花花》的课堂教学

浅谈陕北民歌《兰花花》的课堂教学

浅谈陕北民歌《兰花花》的课堂教学1. 引言1.1 背景介绍陕北民歌《兰花花》是一首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传统民歌,是陕西省宝鸡市太白县一带的民间流传歌曲。

这首歌曲以其优美的旋律、深刻的情感和朴实的表达方式,深受广大听众喜爱。

陕西省宝鸡市太白县是中国著名的兰花之乡,而《兰花花》这首歌曲正是以兰花为主题,歌颂了兰花的美丽和坚韧。

通过歌曲中富有诗意的歌词和动人的旋律,传达了对兰花的赞美之情和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兰花花》这首歌曲不仅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更蕴含着深刻的人文情感和思想内涵,体现了陕北地区独特的文化传统和精神风貌。

对于陕北民歌《兰花花》的研究和传承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和传承这一民间艺术形式,同时也可以促进文化交流和传统文化的传播。

1.2 研究意义研究陕北民歌《兰花花》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陕北民歌作为中国民间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通过对《兰花花》等陕北民歌的研究,可以深入了解陕北地区的历史、民风民俗以及人们的生活情感,有助于丰富和完善中国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对《兰花花》这一陕北民歌的深入研究,有助于揭示其创作背景和歌词意义,从中可以窥见当地人民的生活境遇和情感体验,对于理解当地人文风情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也有助于提升对陕北地区的文化认知。

通过对《兰花花》的曲调特点进行分析,可以探讨其音乐形式和表现手法,有助于了解陕北民歌的音乐风格和特色,为深入学习和传承陕北民歌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研究陕北民歌《兰花花》不仅有助于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地方文化保护与传承,还能够提升学生音乐素养和文化传统的积极意义。

2. 正文2.1 《兰花花》的创作背景《兰花花》是一首陕北民歌,它的创作背景可以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

那个时期正值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民遭受着沉重的战争压力和生活困顿,民间艺术成为人们宣泄情感、凝聚力量的重要渠道。

《兰花花》正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诞生的,它反映了当时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团结奋斗的呼唤。

浅谈陕北民歌信天游

浅谈陕北民歌信天游

浅谈陕北民歌信天游摘要:信天游、酒歌、小调、榆林小曲等二十多种,当中信天游是陕北人民当地颇有特点的民歌、有代表性的民歌种类。

信天游大多是旧社会时期,下层劳动阶级在山野沟壑间耕种时,农民们用自己的歌声来唱出自己内心情感的一种山歌。

信天游一般歌词短小,曲调丰富多样,可以根据不同情境自由发挥自己的演唱。

它语言比较通俗简练,节奏非常鲜明,所以很受当地劳动人民的喜爱。

我们要探究信天游独特的音乐风格,就要欣赏它的独到之处带给我们的启迪,这样可以更有利于信天游的发展。

信天游随意性极强,不受限制,可以尽情的抒发自己的情感。

陕北民歌实实在在的表现了陕北人们的热情豪放。

关键词:陕北民歌;信天游;特点一、陕北民歌的种类陕北是我国民歌最集中的地方,民歌地种类有很多,其中信天游最有代表性。

它通过简单明了的歌词反应出陕北人名淳朴热情的性格,还有许多通过劳动人民在劳动的时候随口创作的。

陕北民歌基本可以包括劳动号子、信天游、小调等。

一、劳动号子劳动号子是劳动者在劳动时跟着自己所掌握的节奏而吟唱的出来民歌。

鼓舞劳动者耕种。

形成了它的歌唱特点吆喝。

劳动号子是密集结合起来的劳动,富有强烈的带动感;一个人领唱,大家应和。

劳动号子是人类社会第一种诗歌形式,它为后人带来的艺术光辉将永存历史。

二、信天游信天游是属于陕北人们吟唱的民歌中的山歌体。

因此,也可以叫作“山曲”。

它是陕北民歌中很有名气。

陕北民歌的旋律、歌词,大部分是按照陕北人自己的习俗和习惯,慢慢累积而形成了陜北民歌豪放,奔放,婉转的风格。

三、小调流传在陕北人集中场合中的各种民间歌曲。

特点为内容比较丰富,歌词也顺口,体裁也是多样化。

陕北民歌当中抒情歌曲比较多,比如:比较众所周知的《东方红》《咱们领袖毛泽东》《绣荷包》等等。

叙事歌曲的比较丰富,比如:有《反长安》《刘志丹》等等。

所以人们称小调为“里巷之曲”。

二、陕北民歌信天游的特点1.方言和歌词的的特色在方言方面,陕北民歌的语言简洁精炼,歌曲通俗易懂。

学唱陕北民歌感悟心得

学唱陕北民歌感悟心得

学唱陕北民歌感悟心得有:1.历史文化:陕北民歌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反映了当地人民的生活、习俗和信仰。

学唱这些歌曲,让我对陕北的历史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2.地方特色:陕北民歌具有独特的地方特色,其旋律优美、歌词生动,充满了浓郁的乡土气息。

学唱这些歌曲,让我更加热爱这片土地和这里的人民。

3.音乐韵律:陕北民歌的韵律十分独特,既有柔美的旋律,又有豪放的歌声。

学唱这些歌曲,让我更加深入地理解了音乐的韵律之美。

4.情感表达:陕北民歌以其真挚的情感表达而著称。

学唱这些歌曲,让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歌曲中所蕴含的情感,也更加能够理解歌曲所表达的主题和思想。

5.文化传承:学唱陕北民歌,让我更加关注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将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陕北民歌。

6.艺术修养:学唱陕北民歌,也让我更加注重自身的艺术修养。

在欣赏和学习这些歌曲的过程中,我不仅学会了唱歌,还学会了欣赏音乐、理解艺术,提高了自己的艺术修养。

7.民族自豪感:通过学唱陕北民歌,我更加了解了中国的民族文化,也更加自豪于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我希望通过自己的歌声,将这些文化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我们的民族文化。

8.音乐创新:在学唱陕北民歌的过程中,我也尝试进行了一些音乐创新。

我尝试将现代音乐元素与传统的陕北民歌相结合,创作出了一些具有现代感的新作品。

这种创新的过程让我更加深入地理解了音乐的本质和创作技巧。

9.语言艺术:陕北民歌的语言艺术也非常独特。

通过学唱这些歌曲,我不仅学会了用方言唱歌,还领略到了语言的魅力。

这种语言艺术让我更加热爱中文,也更加热爱唱歌。

10.心灵触动:最后,学唱陕北民歌也让我心灵上得到了很大的触动。

每当我唱起这些歌曲时,都会被其中的情感所打动。

这种感动让我更加珍惜生命中的每一个时刻,也更加热爱这个世界。

浅析陕北民歌的唱法技巧

浅析陕北民歌的唱法技巧

浅析陕北民歌的唱法技巧陕北民歌是中国传统民歌的一个重要分支,它在陕西省北部地区形成并流传至今。

陕北民歌以其深情质朴、朴实感人的表达方式,以及独特的唱法技巧而备受赞誉。

下面我将对陕北民歌的唱法技巧进行浅析。

首先是喉音技巧。

喉音是陕北民歌中常用的唱法之一。

喉音有重喉音和轻喉音之分,重喉音发音时声音低沉有力,给人一种磁性的感觉;轻喉音发音时声音轻柔、飘逸,给人一种悠扬的感觉。

在唱陕北民歌时,运用喉音技巧能够增强歌曲的表情和情感,表达出浓郁的陕北民歌风格。

其次是颤音技巧。

颤音是陕北民歌中常用的装饰音。

在唱歌时,通过轻微震动声带,形成颤音效果。

颤音技巧能够使歌曲更加生动活泼,增加歌曲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陕北民歌中的颤音具有独特的风格,在表达情感时能够更加饱满地展现出来。

再次是细腔技巧。

细腔是陕北民歌的独特唱法之一。

陕北民歌的细腔唱法在发声时以鼻腔作为共鸣腔,运用气息在鼻腔、喉咙和口腔中产生共鸣效果。

细腔技巧能够使歌曲更加纯净、饱满,并增加歌曲的层次感。

细腔技巧的运用需要一定的控制力和呼吸技巧,唱者需要通过练习和体验,从而将其运用自如。

还有是变调技巧。

陕北民歌中常常使用变调技巧来表达不同的情感和意境。

变调技巧主要通过改变音调的升降,增加歌曲的曲调变化,使得歌曲更加富有层次感和变化性。

变调技巧的应用需要准确的音高掌握和情感的表达,唱者需要通过长时间的练习和体验,从而熟练掌握这一技巧。

最后是咬字技巧。

陕北民歌对于歌词的咬字要求非常高。

在歌曲中,唱者需要准确地发出每个字的音,清晰地并带有一定的力度和感情地唱出来。

在陕北民歌中,有一些字音发音与普通话不同,需要唱者熟悉并正确运用。

咬字技巧的掌握需要唱者长期的练习和积累,使得唱出的歌曲字字有味,情感真实。

陕北民歌的唱法技巧主要包括喉音技巧、颤音技巧、细腔技巧、变调技巧和咬字技巧。

通过这些技巧的运用,唱者能够更好地表现歌曲的情感和意境,使得歌曲更加生动、饱满,给人以深深的艺术享受。

陕北民歌的概念

陕北民歌的概念

陕北民歌的概念陕北是指中国陕西省北部的地区,其民歌是指陕北地区所产生的民歌。

陕北地区地势辽阔,人口众多,自古以来就有着丰富的民歌文化,是中国民歌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陕北民歌的概念可以从多个方面来解释。

从地域上看,陕北民歌指的是陕北地区所特有的民歌形式和风格。

陕北地区面积辽阔,地形多样,气候条件各异,因此,不同地区的民歌在曲调、歌词和表现形式上都有所差异。

从内容上看,陕北民歌以生活为主题,广泛涵盖了农田劳动、爱情婚姻、历史传说、民风民俗等各个方面。

陕北民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老百姓的生活为创作源泉,歌颂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勤劳与美好生活的追求。

陕北民歌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陕北地区的独特历史和地理环境。

陕北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包括汉族、回族、蒙古族等多个民族。

这些不同民族的文化交融在陕北地区形成了独特的音乐文化。

此外,陕北的地理环境也促进了民歌的创作和传播。

陕北地区北临内蒙古,南界黄河,西临陕甘宁边区,周边地域狭窄,山川纵横,交通不便,由此形成了各地区独特的乡土风情,丰富了陕北民歌的内容和形式。

陕北民歌在传统中有着丰富的表现形式。

最典型的是以二胡为主要伴奏乐器的“凤凰山上鸽子飞”、“你可知道我为你等待多少年”等曲调优美、激情澎湃的歌曲。

陕北民歌的演唱形式多样,包括独唱、对唱、合唱等多种形式。

在表演中,演唱者通常会结合手势、舞蹈等表达方式,将情感与音乐融为一体,进一步丰富了民歌的表现形式。

在历史上,陕北民歌承载了人民大众的情感表达,具有浓厚的时代特征和社会意义。

中国共产在陕北地区开展革命斗争时,陕北民歌成为了革命斗争的歌声,鼓舞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士气。

陕北民歌在那个特殊的历史时期,成为了陕北地区人民走向胜利的力量之源。

如今,陕北民歌经历了百年的变迁,依然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

许多陕北民歌被收录和发表,成为了经典的民歌作品。

不仅在陕北地区,陕北民歌在全国乃至全世界范围内都有广泛的影响力。

陕北民歌在现代音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许多音乐家在作曲和创作上都加入了陕北民歌的元素,使其在现代音乐中焕发新的生命力。

浅析陕北民歌的唱法技巧

浅析陕北民歌的唱法技巧

浅析陕北民歌的唱法技巧
陕北民歌是中国民歌的重要分支之一,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它是陕西省北部的民歌,主要流行于陕西省北部地区的延安、榆林、商洛、安康等地,是
中国音乐史上的一颗瑰宝。

陕北民歌有着深刻的民族情感和生活哲理,旋律优美动听,富有节奏感和表现力。


法技巧方面,陕北民歌具有以下几点特色:
一、音调起伏大、变化多端
陕北民歌的音调起伏大、变化多端,突出了它的情感表现力。

其中以“三折腰”、
“两折腰”、“倒折腰”等变调方式较为常见。

在演唱时,要注意每个音符的升降幅度和
变化方式,使唱法更为灵活自如。

二、重视声音力度和高低音的运用
陕北民歌唱法注重声音力度和高低音的运用,通过声音的轻重缓急、高低抑扬等手法
来表现情感和形象。

演唱时需根据歌曲的不同情感和表达效果来调整声音的力度和高低音
的运用,使唱法具有更强的感染力和表现力。

三、重视音节的切分和节奏感的表现
陕北民歌的唱法注重音节的切分和节奏感的表现。

演唱时需注意每个音节的发音清晰、有力,将节奏感的运用贯穿于歌曲的始终,使唱法更加富有变化和动感。

四、注重半音的利用和音乐的修饰
陕北民歌唱法注重半音的利用和音乐的修饰,通过半音的加入和音乐的修饰来表现曲
调的起伏和情感的变化。

演唱时需注意半音的位置和音乐的修饰方式,在适当的时候运用,使唱法更加生动有趣。

总之,陕北民歌的唱法技巧多样,有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表现力。

在演唱时,需要根
据歌曲的特点和情感要求来灵活运用这些技巧,以达到更好的演唱效果,更好地表现出陕
北民歌的独特魅力和风采。

陕北民歌演唱风格的探究

陕北民歌演唱风格的探究

总之,陕北民歌及其演唱风格是中国民族音乐宝库中的璀璨明珠,它以其深 厚的历史底蕴、独特的演唱风格和丰富的艺术内涵,成为了中国文化的重要象征。 在未来,我们更应该珍惜和传承这一宝贵的音乐文化遗产,让其在新的历史时期 里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谢谢观看
陕北民歌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的陕北地区,它是当地劳动人民在劳动、生 活和情感表达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音乐形式。随着时间的推移,陕北民歌不断 吸收各种外来文化元素,逐渐发展壮大,成为了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音乐体系。
在演唱风格方面,陕北民歌以其自然、真挚、激情的演绎方式著称。歌手们 在演唱时,运用丰富的情感和多样的音色,结合独特的韵律和华彩,使得歌曲充 满了生命的活力。此外,陕北民歌在演唱过程中还注重声音的抑扬顿挫、语言的 韵律美感,以及表达方式的质朴和直接,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陕北民歌演唱风格的探究
目录
01 一、陕北民歌的起源
02 二、陕北民歌的特点
03
三、陕北民歌的演唱 技巧
04
四、陕北民歌的传承 与发展
05 参考内容
摘要:陕北民歌是陕北地区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社会实践和生产生活中形成的 具有独特风格和丰富内涵的音乐形式。其独特的韵律、节奏和情感表达方式,反 映了陕北人民的独特思想和情感。本次演示将从陕北民歌的起源、特点、演唱技 巧和传承等方面,对陕北民歌的演唱风格进行深入探究。
2、传承和教育
将陕北民歌传承给年轻一代是保持其生命力的关键。教育部门可以将陕北民 歌纳入学校音乐教育体系中,让学生们通过学习了解和掌握这一独特的音乐形式。 此外,还可以组织民间艺人走进校园,为学生们传授陕北民歌的演唱技巧和经验。
3、创新和发展
为了使陕北民歌在当代社会中更好地发展,创新是必不可少的。音乐家可以 通过汲取当代流行音乐的元素,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创作出更具有时代感和现 实性的陕北民歌。此外,还可以通过推广数字化技术,让更多人听到陕北民歌的 声音,扩大其影响力。

陕北民歌《兰花花》艺术特色浅析

陕北民歌《兰花花》艺术特色浅析

陕北民歌《兰花花》艺术特色浅析《兰花花》是一首地道的陕北民歌,具有极为浓厚的地方风味。

自古以来,“陕北”的地理环境就十分恶劣,在道道山梁上迎风而生的劳动人民,在与大自然艰苦卓绝的奋战之中,以音乐的形式来表现自己内心复杂的情感。

这也是陕北民歌最初的起源。

歌曲《兰花花》最初流传于陕北固临县地区,由真实的事件改编而成,曲调清新,歌词质朴,具有突出的口语化特征,采用了大量的陕北方言。

深入分析探讨其艺术特色,有助于更好地把握陕北民歌的特征,传承和保护地方民歌文化。

一、曲调旋律自由舒展从音乐曲调来看,陕北民歌与其他地方民歌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首先,陕北民歌的音乐节奏极为独特,高音多,具有极强的对比性,显得自由而舒展。

在演唱时一般通过延长高音的方式表现情感,但是高音的长度并不固定,可以根据实际的需求即兴处理。

演唱者可以在需要的时候拉长声调,从而给人一种挥洒自如的感受。

上述特征在歌曲《兰花花》当中得到了鲜明的体现。

其次,陕北民歌旋律悠扬高亢,粗犷豪迈,十分适合表现悲壮、沧桑的情感。

歌曲《兰花花》在演唱时就如同陕北汉子在大声嘶吼,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表达民众对兰花花悲惨命运的同情,同时还包含着陕北汉子对于女性浓烈的倾慕与爱恋,以及陕北人民与命运不屈抗争的信念。

再次,就作品的曲调而言,《兰花花》主要采用G 大调,速度为4/4 拍,但是歌曲行进过程当中,曲调的变化极其丰富,当歌曲内容与情绪发生变化时,曲调也会跟着变化,在此基础上加入相应的润腔技巧,充分体现了陕北信天游特殊的韵味。

歌曲的曲调整体较为高亢,音域跨度比较大,前半部分高亢有力,通过四度跳进的音型来表现女主人公清新灵动的个性气质,后半部分改为大二度音程,曲调的情感转为凄凉悲伤,再加上幽怨的哭腔,来表现女主人公在无奈之下,被逼出嫁的痛苦和悲伤。

前半部分以高音为主,后半部分则主要采用低音,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增强全曲的对比性,表现主人公情感的复杂变化。

最后,《兰花花》的节奏还具有自由舒展的特点。

浅谈陕北民歌信天游的艺术特征

浅谈陕北民歌信天游的艺术特征

浅谈陕北民歌信天游的艺术特征标签:民歌;陕北民歌;信天游;价值一、信天游的由来信天游,又称为顺天游,是陕北民歌中一种别样的体裁,最能代表陕北民歌的风格。

其节奏自由,淳朴大方,高亢悠长。

歌有长有短,短歌只有1小节,长的可能链接数十节甚至成百上千节。

曾经被文学家刘炽改编成《陕北牧歌》插曲的信天游原词:“捱畔上捱畔上红,受苦人盼过好光景。

青杨柳树长的高你看上哥哥我那里好?马里头挑马不一般高人里头挑人数哥哥好。

”信天游的无比动人旋律激发了许多诗人、作家、音乐家的灵感,创作出一批又一批的好作品,被誉为艺术之母。

二、信天游的文化背景什么才是真正的民歌呢?其中什么是“民”什么是“歌”?这恐怕就牵扯到了文化背景了。

就如人们所说的“民”指民族,又可指民俗,这就是所谓的文化背景。

民也乃人民大众;族也,乃人群,指地缘关系。

在民族学中称它为民俗,有更深层次的文化眭,表现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和心理上具有相对稳定的形式。

而“歌”是属于音乐形态学中的区域,是音乐本体。

这“民”与“歌”的关系就是文化背景与音乐体系的关系。

因为音乐是人类文化的一个种类,肯定和文化的各个方面密切相关,比如说“歌”是音乐形态的话,那么民就是文化背景,也可称为生活形态,它是在与人类日常生活和言行举止中得以存在的,是广大人民群众一点一滴的生活写照。

在众多民歌中,信天游这类歌种让我记忆犹新。

三、陕北民歌的产生、发展的相关背景陕北,中国的革命圣地,特指陕西的延安地域以及榆林地域。

黄土高原的贫瘠,天然环境的不安因素,杂乱的生存现象以及人种血缘的混杂,这些原因的混合之下创造出了如此传奇的陕北民歌。

陕北民歌的重要载体也是陕北方言。

陕北民歌作为陕北地区的传统民歌,分为三大类,其中一类则是信天游。

传唱民歌在陕北地区已属于陕北人民生命里的需要,生活中不成或少的一项活动。

在陕北那样一个特殊的环境之下,日出与日落以及不可抗自然因素下的迎和着风吹起的沙尘。

不同的人对于生活的感悟不同,创作以及歌唱民歌时的情绪也会有着不同的表达。

陕北民歌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陕北民歌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陕北民歌社会实践心得体会陕北民歌是中国民间音乐的瑰宝,它具有浓郁的民间特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为了进一步了解陕北民歌,我参加了一次陕北民歌的社会实践活动。

通过这次实践,我深刻体会到陕北民歌的独特艺术风格和它对社会的积极影响。

首先,陕北民歌的独特艺术风格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陕北民歌以其独特的音乐形式和朴素的歌词风格成为了中国民歌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实践中,我发现陕北民歌在曲调和乐器运用上独树一帜。

陕北民歌的曲调婉转动听,具有独特的旋律线条,既能表达出深沉激情的情感,又能展现出欢快神采的节奏。

同时,在伴奏乐器上,陕北民歌常常使用手风琴等乡村乐器,这使得歌曲更具地域特色和贴近民间的感觉。

其次,陕北民歌对社会的积极影响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感受。

陕北民歌通常以歌颂劳动、表达爱国情怀为主题,这使得它具有浓厚的时代气息和社会意义。

在实践中,我通过与陕北民歌传承人的交流,了解到这些民歌中蕴含着丰富的农民智慧和对生活的热爱。

例如,《马头琴》这首民歌讲述了农民对马头琴的喜爱和对农田的劳作的深情表达,这不仅表现了农民的勤劳精神,也传递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这些歌曲的表达方式简单朴素,但却能深深触动人们的内心,激发对劳动和生活的热爱。

再次,在实践中,我也深刻感受到了陕北民歌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的意义。

陕北民歌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承载着民族的记忆和历史的积淀。

然而,在当今社会,随着现代化的发展和时尚文化的冲击,陕北民歌逐渐面临着被遗忘和淡出历史舞台的危险。

因此,社会对于陕北民歌的保护和传承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实践,我了解到陕北民歌的传承人们不仅在传承陕北民歌这一文化瑰宝,而且还在通过创造性的方式进行创作和演绎,使得陕北民歌与时俱进,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

最后,在实践中,我也遇到了一些困惑和问题。

陕北民歌的传承和保护需要社会的关注和支持,但是很多人对于陕北民歌的了解和了解程度有限。

有些人甚至对陕北民歌抱有偏见和误解,认为它过于守旧和过时。

陕北民歌赏析

陕北民歌赏析

陕北民歌赏析
陕北民歌是中华民间艺术的一颗瑰宝,它以独特的地域风格和民族特色,展现了黄土高原上劳动人民的勤劳、质朴和热情。

以下是对陕北民歌的一些赏析:
1.历史价值:陕北民歌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记忆。

许多歌曲反映了劳动人民的苦难和斗争,以及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例如,《当红军的哥哥回来了》等歌曲,生动地记录了陕北人民在革命战争年代的艰苦历程。

2.音乐特色:陕北民歌的音乐特色鲜明,具有高亢、激昂、粗犷的特点。

它的旋律多采用自然真声,节奏明快,给人以强烈的听觉冲击。

同时,陕北民歌的歌词也具有深厚的情感内涵,抒发了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对故乡的眷恋以及对亲人的思念。

3.文化传承:陕北民歌作为一种民间艺术形式,不仅具有娱乐功能,还承载着文化传承的重任。

通过传唱陕北民歌,人们可以了解祖先们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从而更好地认识和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4.社会影响:陕北民歌在社会生活中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它不仅为人们提供了抒发情感、交流思想的平台,还成为了社会凝聚力的
源泉。

在各种庆典活动和集会上,人们都会唱起陕北民歌,共同表达喜悦、祝福和祈愿。

5.艺术价值:陕北民歌在艺术领域也具有很高的价值。

它以其独特的音乐风格和真挚的情感表达,吸引了众多音乐家和艺术家的关注。

许多艺术家通过对陕北民歌的改编和创新,使其焕发出新的艺术魅力。

总的来说,陕北民歌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广泛的社会影响,成为了中华民间艺术的一颗璀璨明珠。

通过欣赏和传唱陕北民歌,我们不仅可以领略到黄土高原的风土人情,还能感受到中华民族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浅析陕北民歌

浅析陕北民歌

浅析陕北民歌摘要]陕北民歌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种极具地域特色的文化现象,它具有特殊的艺术魅力。

本文从词和曲的角度来看陕北民歌的情感内涵,对进一步会聚和发展陕北民歌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陕北民歌词曲情感内涵陕北自古以来是民族融合的地区,由于特殊的自然环境,在这片贫瘠而荒凉的土地上,形成了粗犷、豪迈的地方特色和无比鲜活的陕北民歌。

而这种民歌同时反映出本地区的民俗文化和生活特点。

陕北的小调和歌舞总是伴随着民俗活动,喝酒唱酒曲、扬场唱“叫风”调、打夯唱号子、喜事唱上头歌等等。

为了更深入挖掘陕北民歌其独特魅力,本文从词和曲的角度来探析陕北民歌的情感内涵。

一、陕北民歌的历史渊源地理意义上的陕北:由于长期的地壳运动及历代的滥垦滥伐,土地表层地形破碎,沟壑纵横;同时风沙日烈,亢旱无雨,植被较少,自然环境恶劣。

文化意义上的陕北:既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又是对于特殊地域的生命诠释。

生活在黄土高原上的陕北人,勤劳善良、淳朴奔放。

与温柔敦厚的汉文化相比,陕北更多地呈现出粗犷亢奋的主题。

二、从词的角度来研究陕北民歌陕北民歌在广泛流传的过程中,经过劳动人民的不断打磨加工,在旋律和歌词的形式上,逐渐形成一定的规范性和严整性。

陕北民歌的句式多为上下句结构,两个尾字押韵,形成一个段落。

其中信天游最为典型,突出的表现形式为“比兴”的艺术手法。

以彼物比此物,以先言他物。

信天游一般为两句体,上句起兴作比,下句点题,如:“五谷里那田苗子,唯有高梁高,一十三省的女儿呀,唯有那蓝花花好”。

歌词通常以一句人们习惯的日常语言来开头,起兴引出后面想说的话。

比如“树叶叶绿来,树叶叶黄,丢下个小妹妹受恓惶”。

另外,歌词中也多采用衬字和衬句,如“走头头的那个骡子哟,三盏盏的个灯”,其中“的那个”、“哟”均为衬字。

而在“小姐姐拿一把鸳鸯扇,将身坐在玉石栏杆,一对对蝴蛛儿瞧牡丹,蝴蛛来瞧牡丹”中“蝴蛛来瞧牡丹”为衬句。

借物比人,托物言情,在众多的陕北民歌中,以描写爱情的歌曲最为多见。

20浅谈陕北民歌歌词特点

20浅谈陕北民歌歌词特点

浅谈陕北民歌的歌词特点陕北作为华夏文明的主要发祥地之一,其早期文明就是中华名族五千年文明的发端史。

如果将黄土高原上的陕北民歌进行追溯,最早可以追溯到两千年以前。

早在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国风》对陕北民歌已经有了记载,其中《秦风》和《豳风》就是陕西一带的民歌。

而早期的陕北民歌中不乏低俗及纯粹的低级趣味的存在,但随着时代的发展陕北民歌有了极大地提升与发展,其歌词也越发的积极健康。

20世纪30年代,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说》发表后,大批的文艺工作者深入民间,进行了搜集整理,并改编了大量的陕北民歌。

最为著名的有《东方红》《军民大生产》《南泥湾》《绣金匾》《翻身道情》等。

陕北民歌大都是广大劳动人民在上产生活中所创作,经过历代传唱修改方才得以成形。

可谓“农夫历千事而发,字字珠玑”经笔者整理总结,发现其歌词有以下特点。

1、语言简练陕北民歌大多为劳动人民所传唱,而陕北人民历来朴实憨厚,豪爽热情。

故而民歌也有着陕北人所特有的特质,豪爽直白大气雄美,少了些拐弯抹角,以直来直去直白描写见长。

如《兰花花》中描写主人公结婚的情景:“三班子吹来两班子打,响吹细打抬进周家。

”简短的两句歌词,就将整个过程呈现了出来。

再如《泪个蛋蛋抛在沙蒿蒿林》中描写二人相见却难以通话的场面:“一个在那山上哟,一个在那沟,咱们见个面面容易啦话话难”简单的几句歌词就将二人相见却无法交流的画面勾勒了出来。

2、歌词的口语化陕北人多以“男人们忧愁唱曲子,女人们忧愁哭鼻子”来阐述陕北民歌的作用,也道出了陕北民歌的产生。

陕北民歌唱出的不仅仅是他们的情感,,更唱出了他们的生活。

既然陕北民歌来源于生活,其内容也和生活有关,故而歌词也会口语化生活化。

例如《找妹妹》中,“头一回找妹妹你不在,你妈妈劈头打了我一锅盖。

”中的“头一回”“劈头”等词就是典型好吃糕脑怂汉,水牛角婆婆在门上站。

”都是陕北方言中极具特色的口语。

3、叠字及衬字现象叠字就是将字叠起来用,衬字及为句中所加单独的字眼,看起来和歌词内容没有多大关系,却是缺少不得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陕北民歌认识——信天游
和音乐结缘是小时候的事,但大家不要笑,因为现在的小孩谁没听过歌啊,但是对于我小时候,对于我们当时贫穷落后的小山村,听过几首歌真的很不容易。

说来挺幸运的,妈妈当时很喜欢音乐,刚好我姨家有一台录音机就给了我们,老东西虽然不怎么好看,质量绝对比现在的好,音质特纯。

嗯,老师见谅,刚开始听的和喜欢的并不是美声音乐,而是富有乡村气息的作品,算是乡村音乐吧,接触美声还是后来的事。

我喜欢的是真实自然的音乐,小时候听的《黄土高坡》、《黄昏放牛》、《三百六十五里路》应该属于这一类,有时候听着这些歌,竟然可以掉下眼泪,一直到后来迷恋上信天游或许也是这个原因,都是比较干净,反应人最真实最直接想法的。

闲话少叙,这里要说的主要是信天游。

说道信天游,不能不说陕北民歌,说到陕北民歌,就再说说我吧,我是地道的陕西人,家处黄土高原边上,喜欢陕北民歌算是环境和文化的影响吧。

最初的接触它是源于根据都梁的同名小说改编的电视剧《血色浪漫》,本来《血色浪漫》都是年轻一代非常喜爱的电视剧,在嘹亮、粗犷的信天游唱出来以后,我更是一发不可收拾,于是在各种媒介上查找有关陕北民歌(信天游)的资料。

陕北民歌是陕北劳动人民精神、思想、感情的结晶。

陕北民歌分为劳动号子、信天游、小调三类。

劳动号子包括打夯歌、打硪歌、采石歌、吆牛歌、打场歌。

信天游分为高腔和平腔。

这些自成体裁又各具特点的民歌,都从各方面反映了社会生活,唱出了陕北人民的苦乐和爱憎。

信天游、小调、酒歌、榆林小曲等二十多种,其中以信天游最富有特色、最具代表性。

陕北民歌昂扬着黄土地上泥土的芳香,流淌着黄河儿女最通俗的词汇和最亮丽的激情。

陕北,是民歌的世界,民歌的海洋。

信天游
信天游是广泛流行于陕北的一种民歌,篇幅比较短小,是即兴创作的产物,可以根据不同情景自由吟唱。

如村民们下地干活,上山放羊,进林子砍柴,赶毛驴拉煤炭,心有所感,便放开嗓子歌唱起来。

它语言质朴,节奏明显。

简介
它,便是陕北民歌,以浪漫主义的比兴手法见长。

比兴手法
信天游的比兴非常广泛,“起”是一样的,但是兴起的却是完全不同的内容。

这其中有哪些联系?这样的联系是怎样产生的?这种创造者的心智活动能展示民歌创作的哪些规律?通过语用分析,或许可以获得答案。

反映生活
陕北民歌是陕北劳动人民精神、思想、感情的结晶,是陕北人民最亲近的伴侣,是陕北劳动人民生活的最直接反映。

信天游的传唱之境,是一片广漠无垠的黄色高原,这高原,千沟万壑,连绵起伏,苍茫、恢宏而又深藏着凄然、悲壮;清峻、刚毅而又饱含着沉郁、顿挫。

千百年来,它以自己的个性潜在地影响着陕北人的生活习俗,塑造了性格鲜明的高原文化,塑造了苍凉、宏壮而沉郁的信天游。

信天游,在这地瘠民贫,交通不便的偏僻山沟沟里,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
是陕北劳动人民抒发感情的最好手段,是发自人民心底的呼声。

《血色浪漫》中对于乌苏里沙漠的描写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形式节奏
信天游唱词一般为两句体,上句起兴作比,下句点题,基本上是即兴之作。

这些口语化的诗句,语出惊人,形象生动,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如《血色浪漫》中所引用的:“要吃那砂糖化成水,要吃那冰糖嘴对嘴。

一碗那凉水一张纸,谁坏了那良心哟谁先死;半夜里想起了干妹妹,狼吃了哥哥不后悔。

天上的星星数北那斗,妹妹那个心上只有你一人呢;井里面那绞水桶桶里倒,妹妹那个心事哥知道。

墙头上那跑马还嫌那纸,面对面那站着还想你;阳世上那跟你交朋呀友,阴曹那个地府咱们配夫妻。

一碗碗那谷子儿两碗碗米,面对面那睡觉还想那你呀。


信天游的节奏大都十分自由,旋律奔放、开阔,扣人心弦、回肠荡气,这同沟川遍布的陕北地貌有很直接的关系。

在当地,人们习惯于站在坡上、沟底远距离地大声呼叫或交谈、为此,常常把声音拉得很长,于是便在高低长短间形成了自由疏散的韵律,这种习惯自然会对信天游产生影响。

在《血色浪漫》里,钟跃民和秦岭的对唱应该属于这样。

语境因素
在信天游起兴中,语境因素表现得十分突出。

比如《血色浪漫》中《你把哥哥心搅乱》:“羊肚子儿那个手巾,三呀三道道蓝。

我的那个二妹子儿,真呀真好看,你把你的哥哥心搅乱。

”“羊肚子白毛巾”,还有“三道道蓝”怎么“把你哥哥的心搅乱”呢?如果了解陕北风俗就可以知道,用羊肚子手巾在头上系“英雄结”是当地青壮年男子的一种典型装扮,被当地人认为是一种英姿勃发的扮相。

这句起兴实际上勾勒了“当红军的哥哥”的形象特征,说明青年要去参加红军,而走的时候舍不得心爱的妹妹,所以就“把哥哥的心搅乱”了。

有些信天游的起兴充分运用夸张的手法。

如《血色浪漫里》的《想情哥》:“东山上(那个)点灯(哎)西山上(得个)明,四十里(那个)平川了也了不见人。

你在你家里得病(哎)我在我家里哭,秤上的(那个)梨儿(哟)送也不上门。

”整个第一段都是起兴。

在点油灯时代,怎么可能东边山上的灯,西边山上也能大放光明呢?四十里平川就是再平,人眼睛也不可能一眼望到头的,“了不见人”很正常啊。

语用预设
信天游起兴也包孕了语用预设的道理。

比如:“割一把糜子弯一回腰,喝一口凉水娘家的好。

”起兴“割一把糜子弯一回腰”和“喝一口凉水娘家的好”好像毫不相干。

如无预设前提,根本就无法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而这个前提是歌词没有给我们的:收割是十分辛苦的强体力劳动。

其中的话语暗示是:我非常的劳累。

但是婆家人并没有因此而疼惜我,所以下句是:就是喝凉水也是娘家的好喝。

话外之意是,婆家人不好。

我很想念自己的娘家,想回自己的家。

钟跃民说:“我爸那是一破锣嗓子,但是就是一破锣嗓子当时就怎么能把我唱哭了呢?最后,我才明白,原来是这歌好。

”信天游,这颗黄土高原上的明珠,伴随着历史,历经风云变幻、沧海桑田,在时代的演进中展示着它的魅力,放射出璀璨夺目的异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