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词选释 第六页
唐宋词选释_005
![唐宋词选释_005](https://img.taocdn.com/s3/m/e83f8ecdec3a87c24028c47e.png)
唐宋词选释周邦彦瑞龙吟章台路。
还见褪粉梅梢,试花桃树。
□□坊陌人家,定巢燕子,归来旧处。
黯凝伫。
因念个人疑小,乍窥门户。
侵晨浅约官黄,障风映袖,盈盈笑语。
前度刘郎重到,访邻寻里,同时歌舞。
惟有旧家秋娘,声价如故。
吟□赋笔,犹记燕台句。
知谁伴、名园露饮,东城闲步。
事与孤鸿去。
探春尽是,伤离意绪。
官柳低金缕。
归骑晚、纤纤池塘飞雨。
断肠院落,一廉风絮。
此首为归院后追述游踪之作,与(瑞鹤仙)、[夜飞鹊]追述送客之作作法相同。
第一片记地,“章垂路”三字,笼照全篇。
“还见”二字,贯下五句,写梅桃景物依稀,燕子归来,而人则不知何往,但徘徊于章台故路、□□坊陌,其怅惘之情为何如耶!第二片记人“黯凝伫”三字,承上起下。
“因念”二字,贯下五句,写当年人之服饰情态,细切生动。
第三片写今昔之感,层层深入,极沉郁顿挫缠绵宛转之致。
「前度」四句,不明言人不在,但以侧笔衬托。
“吟□”二句,仍不明言人不在,但以“犹记”二字,深致想念之意。
“知谁伴”二句,乃叹人去。
“事与孤鸿去”一句,顿然咽住,盖前路尽力盘旋,至此乃归结,既以束上三层,且起下意。
所谓事者,即歌舞、赋诗、露饮、闲步之事也。
“探春”二句,揭出作意,换醍全篇。
前言所至之处,所见之景,所念之人,所记之事,无非伤离意绪;“尽是”二字,收拾无遗。
“官柳”二句,写归途之景,回应篇首“章台路”。
“断肠”二句,仍寓情于景,以风絮之悠扬.触起人情思之悠扬,亦觉空灵,耐人寻味。
风流子新绿小池塘。
风廉动,碎影舞斜阳。
羡金屋去来,旧时巢燕,土花缭绕,前度莓墙。
绣阁裹,凤幛深几许,听得理丝簧。
欲说又休,虑乖芳信,未歌先噎,愁近清觞。
瑶知新妆了,开朱户,应自待月西厢。
最苦梦魂,今宵不到伊行。
问甚时说与,佳音密耗,寄将秦镜,偷换韩香。
天使教人,霎时斯见何妨。
此首写怀人,层次极清。
“新绿”三句,先写外景,图画难足。
廉影映水,风来摇动,故成碎影,而斜日反照,更成奇丽之景,一“舞”字尤能传神。
“羡金屋”四句,写人立池外之所见。
俞平伯旧体诗词创作与中国古代诗歌传统
![俞平伯旧体诗词创作与中国古代诗歌传统](https://img.taocdn.com/s3/m/fe8630c4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b0.png)
俞平伯旧体诗词创作与中国古代诗歌传统 ◎李遇春 段玉亭内容提要 俞平伯的旧体诗词创作大致可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且转益多师而自成一体。
周邦彦、温庭筠、李商隐、杜甫、吴伟业、陶渊明等皆是对俞平伯的旧体诗词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的古典诗词大家。
本文以俞平伯早期、中期、晚期各阶段的旧体诗词创作流变为经,具体到某一阶段再以他与某一位或几位古典诗词大家的艺术关系为纬,试图在经纬交织中揭示俞氏旧体诗词创作与中国古代诗歌传统创化的关系脉络或诗学谱系。
具体而言,即主要围绕俞氏早期诗词创作与“清真词”、与“温李”,中期战乱诗词与“杜诗”、与“梅村体”,晚年诗词创作与“陶诗”的关系展开论述。
由此在历时性与共时性相结合的立体框架中多角度、多中心地揭示俞平伯诗词创作的多元古典诗歌渊源。
关键词 俞平伯 现当代旧体诗词 古代诗歌传统〔中图分类号〕I20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47-662X(2021)03-0066-13 俞平伯70余年的旧体诗词创作不但表现出阶段性的嬗变过程,而且同一阶段内的创作也异彩纷呈,足见其诗艺诗风取向之复杂。
俞氏诗词复杂多样风格的形成,与源远流长的中国古代诗歌传统密切相关,尤其是陶渊明、杜甫、周邦彦、温庭筠、李商隐、吴伟业等人的古典诗词创作对俞平伯创造性地转化中国古代诗歌传统有着重要影响。
这种影响甚至带有盘根错节的复杂性,但也并非无根可寻。
本文以俞平伯早期、中期、晚期各阶段的旧体诗词创作流变为经,具体到某一阶段再以他与某一位或几位古典诗词大家的艺术关系为纬,试图在经纬交织中揭示俞氏旧体诗词创作与中国古代诗歌传统创化的关系脉络或诗学谱系。
具体而言,即主要围绕俞氏早期诗词创作与“清真词”、与“温李”,中期战乱诗词与“杜诗”、与“梅村体”,晚年创作与“陶诗”的关系展开论述。
要格外说明的是,将俞氏不同阶段的诗词创作与以上几位古典诗词大家相对应,是为了凸显俞氏在不同创作阶段的主要艺术问题,而非有意将复杂问题简单化处理。
《唐诗宋词选读》注释献疑(三则)
![《唐诗宋词选读》注释献疑(三则)](https://img.taocdn.com/s3/m/6b86488e19e8b8f67c1cb963.png)
《唐诗宋词选读》注释献疑(三则)中学语文论文《唐诗宋词选读》注释献疑(三则)姜楠一、今宵剩把银釭照苏教版选修教材《唐诗宋词选读》页注释()“剩()把”:尽管拿着.“剩”同“尽”,尽管.今按:把“剩”训为“尽”,肇始于张相《诗词曲语辞汇释》,其曰:胜,甚辞,犹真也;尽也;颇也;多也.胜字亦作剩.司空图《白菊》诗“黄鹂啭后谁同听,白菊开时且胜过.”胜过,犹云尽过也.欧阳修《蝶恋花》词:“老去风情应不到,凭君剩把芳尊倒.”剩把,尽把也.晏几道《鹧鸪天》词:“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义同上.以上三例中地“剩”字,张相均训为“尽”,这似乎也讲得通,但是,如果把这三处地“剩”(胜)解释为“多”、“频”,上下文语意呼应更紧凑.“剩”为“多”、“频”义地例子在唐宋诗文中不胜枚举,我利用网上地电脑检索系统检索“剩”字,在《全唐诗》中得例处,在《全宋诗》中得例,在《全宋词》中得例,兹举这三种书中义项为“多”、“频”地语例如下:不少语例为对文结构,“剩”与“多”对举,其义亦为“多”,如《全唐诗》卷二十九“剩结茱萸枝,多擘秋莲地.独自有波光,彩囊盛不得.”《全唐诗》卷四百四十一“恋水多临坐,辞花剩绕行.最怜新岸柳,手种未全成.”《全宋词》卷二方岳“君莫笑、闲忙棋得势.也莫笑、浮湛鱼得计.胸次老,雪崔嵬.付老夫、小小鸬鹚杓,尽诸公、衮衮凤凰台.且容侬,多种竹,剩栽梅.”其次,与“多”意思相近地词对举,也是“多”、“频”、“全”、“都”、“尽”等义.如:《全唐诗》卷二百“晚岁宦情薄,行军欢宴疏.相逢剩取醉,身外尽空虚.”《全宋词》卷二辛弃疾“寿酒同斟喜有余.朱颜却对白髭须.两人百岁恰乘除.婚嫁剩添儿女拜,平安频拆外家书.年年堂上寿星图.”再次,是与“多”相反地词对举,也是“多”、“频”义,如:《全宋词》卷一柳永“惯怜惜.饶心性,镇厌厌多病,柳腰花态娇无力.早是乍清减,别后忍教愁寂.记取盟言,少孜煎、剩好将息.遇佳景、临风对月,事须时恁相忆.”《全宋词》卷六陈造“空想像,剩惊嗟.梦云从此漫天涯.二年得趁花前约,潘鬓缘愁恐更华.”“剩”之单用,其义“多”、“频”等义者,唐宋诗词中其例甚多:《全唐诗》卷一百九十九“为君取醉酒剩沽.醉争酒盏相喧呼,忽忆咸阳旧酒徒.”卷二百零八“别恨双溪急,留欢五马迟.回舟映沙屿,未远剩相思.”《全宋词》有:《全宋词》卷一柳永“阎罗大伯曾教来,道人生、但不须烦恼.遇良辰,当美景,追欢买笑.剩活取百十年,只恁厮好.若限满、鬼使来追,待倩个、掩通著到.”晏殊“乐秋天.晚荷花缀露珠圆.风日好,数行新雁贴寒烟.银簧调脆管,琼柱拨清弦.捧觥船.一声声、齐唱太平年.人生百岁,离别易,会逢难.无事日,剩呼宾友启芳筵.星霜催绿鬓,风露损朱颜.惜清欢.又何妨、沈醉玉尊前”.排比用例是训诂常用地方法,从众多地用例中提取意义,是逻辑上地归纳法.有了充足地材料,采用正确地方法加以归纳,这样提取出地义项,就可以相对准确些.《全宋词》卷二郭应祥有“剩把烛花高照,频教舞袖轻翻.笛声幽咽鼓声喧,却恨更筹苦短.”“剩把烛花高照”句式和意象与“今宵剩把银釭照”一句几乎如出一辙,“剩”“频”对举,意思也相同,可谓铁证.其实,“剩”地“多”“频”等义不仅可以通过排比语例归纳得出,而且也可通过探求语源找到确切地解释.《广韵·证韵》:“剩,剩长也.”东西有了“多余”,当然也就有了“多”地意思.本来,张相把“今宵剩把银釭照”地“剩”训为“尽”并无大错,但是《唐诗宋词选读》地编者们说“剩”同“尽()”,把“剩”读作“”,讲成是“尽”地通假字或古今字,那就大错特错了.二、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教材页注“舞低杨柳楼心月”:舞腰越弯越低,使她感到挂在柳梢、照到楼中地地月儿也随着下沉.注“歌尽桃花扇底风”:歌喉越来越高而急促,使她觉得拿在手中地桃花扇也跟不上那快速地节拍.这样地注释驴头不对马嘴,让人啼笑皆非.其实,“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两句紧承上面地宴会描写,以工整精巧地对句描绘歌舞盛况.“舞低杨柳楼心月”,意谓挂在柳梢、照亮楼心地明月在酣舞中渐渐沉落;“歌尽桃花扇底风”一句,吴世昌先生认为,桃花扇,是歌舞所用团扇,一面画有桃花,另一面即书曲牌名目,征歌者就目点唱,歌女依点倚声.善歌或美色者客所竞赏,歌尽扇上曲名矣.风,既指自然界地风,也双关《国风》之“风”.因此,这句地意思是:歌女已经唱完扇上所列地歌曲.这样地说法,很有道理.这两句巧妙地写出了纵歌狂舞,通宵达旦,整个宴会热烈而欢乐地氛围.三、除非问取黄鹂教材页注“唤取”:呼唤.取,语助词,犹“着”.下阕“问取”地“取”与此相同.注“问取黄鹂”:向黄鹂打听.黄鹂随春而来,应知其去向,故要向黄鹂打听.问取,询问、打听.这样地注释前后不一、自相矛盾,既然说“取”是语助词,犹“着”,那“唤取”、“问取”就该译作“唤着”、“问着”,而不能译成“呼唤”、“询问”和“打听”了.按:这条注释地前半段话,其实是抄自张相《诗词曲语辞汇释》,但是没有抄完整.《诗词曲语辞汇释》“取”字条目下说:“取,语助词,犹着也;得也.”张相地《诗词曲语辞汇释》初版于年代初,对于俗语词地研究,有着筚路蓝缕之功.但是囿于种种局限,这本书未能达到尽善尽美.仅就“取”字来说,顾学颉、王学奇在《元曲释词》里认为,“取”,随文见义,这就比张相地结论更合理更准确,而王云路地《中古诗歌附加式双音词举例》一文,更是从理论高度归纳和完善了中古诗歌附加式双音词地一般规律,她指出:六朝时期“取”在单音节动词之后是有实义地,应视为平列结构.后来,这一结构发生了变化,“取”可以与众多地单音节动词相结合,具有广泛地适应性,因而表义成分越来越小,表音功用日益明显,逐步虚化为附加成分.作者单位:江苏泰州市田家炳实验中学.。
《唐宋词简释》唐圭璋选释
![《唐宋词简释》唐圭璋选释](https://img.taocdn.com/s3/m/8d1d19ea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11.png)
曾少立词选渔歌子雁字天边剪暮红,长波落日水熔熔。
芦叶垸,藕花冲,炊烟袅袅暖回风。
垸、冲,湖南方言。
减字木兰花人到中年此生三变,三十六年驰一电。
碌碌闲闲,生计泉台买路钱。
近来多话,诗句旁批鱼市价。
看罢云堆,一字离心入酒杯。
霜天晓角霜风啸晚,吹灭灯千盏。
吹得月沈星坠,吹不灭,青青眼。
浮生今已半,无家惟客馆。
浓夜逼人如海,披衣起,窗前站。
眼儿媚亦爱衣间拭啼痕,亦爱说乾坤。
青楼好梦,春山好雨,此即青春。
而今老尽风烟矣,漂泊复何存。
月华为父,梅花为母,生个诗人。
少年游车过武汉长江大桥长车刺夜过江桥,杯酒客魂销。
繁灯幻海,昔人去后,一地碎琼瑶。
排窗似牍书流景,欲读总相抛。
隔雨晴川,迷离烟树,黄叶走波涛。
晴川,武汉地名。
鹧鸪天山海关坐对燕都扼大荒,长牵烽火到西凉。
兵家血雨诗家句,浪子歌风戍子乡。
山莽莽,海汤汤,从来此地管兴亡。
龙头王气空千劫,犹向斜阳阵阵苍。
山海关长城入海口名“老龙头”。
临江仙一只小动物奔尽山崖终绝地,周遭人迹侵寻。
指天条子怵森森。
夺吾皮与骨,饰汝帽和襟。
痛彻今生为弱种,血干不绝呻吟。
不甘不解泪吞心。
缘何天下土,无处不刀砧。
南歌子蜀道青云塞,长江白雨翻。
千年云雨只巫山,回首乱峰如砍水如缠。
逆旅家天下,浮床梦亦宽。
柁灯打岸过长滩,又是半船明月一船寒。
采桑子亡魂撞响回车键。
枪眼如坑,字眼如坑。
智者从来拒出生。
街头走失新鞋子。
灯火之城,人类之城。
夜色收容黑眼睛。
忆秦娥(平韵格)夜斑斓,乌鸦偷走玻璃船。
玻璃船,月光点火,海水深蓝。
满天星斗摇头丸,鬼魂搬进新房间。
新房间,花儿疼痛,日子围观。
减字木兰花来自反腐战线的惊险故事“从严从速,”拍案凛然书记促:“反腐关头,这等贪官岂可留!”一声枪响,二百来斤全给党。
“书记从前……”交代终于未写完。
蝶恋花为证人间曾一顾,看得春残,还看秋风舞。
地远天沈颜色暮,万千灯火西流去。
到底人间非久驻,生抱黄粱,死抱青茅土。
作个神仙时不许,天堂碎作流星雨。
浣溪纱仰融入彀新科中仰融,翻然令牌亦雕弓。
唐宋词选释_006
![唐宋词选释_006](https://img.taocdn.com/s3/m/bf08658a4028915f804dc27e.png)
唐宋词选释张抡烛影摇红上元有怀双阙中天,凤楼十二春寒浅。
去年元夜奉宸游,会侍瑶池宴。
壬殿珠廉尽卷。
拥群仙、蓬壶阗苑。
五云深处,万烛光中,揭天丝管。
驰隙流年,恍如一瞬星霜换。
今宵谁念泣孤臣,回首长安远。
可是尘缘未断。
漫惆怅、华胥梦短。
满□幽恨,数点寒灯,几声归雁。
此首上元怀戏词。
上片述当年盛况,下片述现时凄凉,盛衰异象,哀乐亦异情。
上下片映照,极荡人心魄,浓艳凄惋,兼而有之也。
初写皇家凤阙外观之壮丽,次写皇家玉殿内容之豪华。
“五云”三句,总写当年上元游乐,声影彻天之盛况。
下片,忽转今情,有一落千丈之概。
“今宵”两句,尤重大。
“可是”两句,伤往事如梦。
末以惨淡之景结,与前景对此,异常出色。
抡亲见徽宗盛时,又身历靖康之变,故写来真切如此。
张孝祥六州歌头长淮望断,关塞莽然平。
征尘暗,霜风劲,悄边声。
黯销凝。
追想当年事,殆天数,非人力,洙泗上,弦歌地,亦□腥。
隔水毡乡,落日牛羊下,区脱纵横。
看名王宵猎,骑火一川明。
□鼓悲鸣。
遣人惊。
念腰间箭,匣中剑,空埃蠹,竟何成。
时易失,心徒壮,岁将零。
渺神京。
千羽方怀远,静烽燧,且休兵。
冠盖使,纷驰骛,若为情。
闻道中原遗老,常南望、翠葆霓旌。
使行人到此,忠愤气填膺。
有泪如倾。
此首伤时事。
在建康留守席上作。
上片泻陷落区域之景象,下片抒个人之忠愤。
起处望远愁生,叹长淮已成关塞。
次写风沙满眼,景象极冷落。
“追想”六句,伤我地为敌人所侵占。
“隔水”三句,写敌骑之多。
“看名王”句,写敌人猎火之明与□鼓之响。
换头,转到己之有志莫遂。
“易失”句,言神京难复。
“千羽”六句,更伤议和者之聚。
“闻道”两句,言遗老之望御驾亲征。
末言己之悲愤,盖敌人之猖狂如此,而我之君臣泄沓如此,故不禁有泪如倾也。
念奴娇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
玉监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
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裹俱澄澈。
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应念岭表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
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浪空阔。
尽吸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
100部经典名著推荐阅读书目
![100部经典名著推荐阅读书目](https://img.taocdn.com/s3/m/29c8c09c680203d8ce2f2441.png)
附件一、 中国文化名著16于丹《庄子》心得17自卑与超越18社会道德与个体道德19建筑自己的幸福城堡20世界著名思想家论人生21余秋雨人生哲言22《简明东方文学史》23生活的艺术二、 中国文学名著27红岩28皖南事变29骆驼祥子30家31《茶馆》32《舒婷的诗》33 青春之歌34王朔文集:1978-1992 35 京华烟云36《金锁记》37 平凡的世界38《许三观卖血记》39《务虚笔记》40《长恨歌》41《创业史》42《笑傲江湖》43《活着》三、世界文化名著18 谁能追得上乌龟?19雷锋人生哲学漫谈20孟子与百姓生活21荀子:进取人生22道德经译释23老子智慧心解24庄子智慧心解25墨子选译26孙子27韩非子28鬼谷子29吕氏春秋30论衡选译31诸葛亮文选译32史记选译33大学生必知的场景语言技巧34如何赢得友谊及影响他人:有效交流的30个技巧35职场竞争心理咨询手册36社交心理学三、外国文学名著五、马克思主义原著10列宁是怎样写作学习的11第二次世界大战斯大林亲历记12伟人之初:周恩来13外国人看毛泽东与蒋介石14邓小平传奇15邓小平的智慧16毛泽东评点古今人物六、其它10*《高科技•高思维》11《卡文迪什实验室:现代科学革命的圣地》12《生机勃勃的尘埃:地球生命的起源和进化》13 *《生命的线索》14《激情澎湃--科学家的内心世界》15 *《世界的终极镜像:反物质》16《宇宙波澜--科学与人类前途的自省》17大学生必知的重大发明18 *十万个为什么19当今世界之谜集解20智慧背囊21阅读改变人生恩施职院首届读书节百部推荐书目于丹著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7 (奥) 阿德勒著;黄光国译 北京:作家出版社,1986田秀云著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林敏玉 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1张念宏,晓 蓓主编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2余秋雨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季羡林等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林语堂著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1罗广斌, 杨益言著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0黎汝清著北京:解放军文艺出版社,0995老舍著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老舍著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老舍人民文学出版社舒婷人民文学出版社杨沫著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2王朔著北京:华艺出版社,1995林语堂著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1987张爱玲哈尔滨出版社路遥著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6-89余华人民文学出版社史铁生南海出版公司王安忆南海出版公司柳青人民文学出版社金庸广州出版社余华南海出版公司戴宏森著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2002李秀康, 钱建军主编北京:海潮出版社,1990田玉川著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7彭万荣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1997老子著;徐浩注释 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戴建业著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8扬帆著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8 (战国)墨 翟著;刘继华译注成都:巴蜀书社,1990孙武著;曹操等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战国)韩非著;梁海明译注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9原著 [战国] 鬼谷子;琮琼译注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1原著吕不韦;译注任明, 昌明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9 (东汉)王 充著;黄中业,陈恩林译注成都:巴蜀书社,1990(三国)诸葛亮著;袁钟仁译注成都:巴蜀书社,1990(西汉)司马迁著;李国祥等译注成都:巴蜀书社,1990胡毅, 李化东编著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2纪康保编译北京:地震出版社,2004金鸣编著北京:华文出版社,2003刘洋,刘影编著北京:海潮出版社,2007(苏)克鲁普斯卡娅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华列兵, 聂虹影, 聂虹鑫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1995孙钢著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1秦友华编著武汉:武汉出版社,1992裘之倬著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0曹应旺主编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5周溯源编著北京:红旗出版社,1998(美)约翰·奈斯比特等著新华出版社阎康年著河北大学出版社(比)克里斯蒂安·德迪夫著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英)约翰•苏尔斯顿、乔治娜•费著中信出版社(美)刘易斯·沃尔珀特(英]艾利森•理查兹著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英)戈登·弗雷著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美)F•J戴森著三联书店宿春礼编著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2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2王建成, 曾祥一著北京:新世界出版社,1990王玉强南方出版社巴丹东方出版社B223.55/3 B848.4/78 B82/1B82-49/1 B821/22B821/46I109/4B821/9I247.5/330=3I247.53/29I246.57/1=2I246.57/8=2I234无I227无I247.5/267I247.5/1I247.5/134I216.2无I247.5/65I247.57无I247.57无I247.57 ZW23g无I247.54 ZL11无I247.58无I247.57无B-49/1B821/15B222.5/3B222.65/1=2 B223.1/2B223.1/3B223.5/5B224.4/2B225.4/1B226.5/1B228.04/1B229.24/2B234.84/1I262.36/1K204.2/1C912.1/12C912.1/28C912.1/49C912.1/66A732/3A742/1A752/17K827.7/81 A761/1A762/8K820/5N11无N33无无K815.61无无K837.126.1=6无N091-49/1N49/8:1=2N49/30。
百部经典名著推荐阅读书目
![百部经典名著推荐阅读书目](https://img.taocdn.com/s3/m/f8c067ed81c758f5f61f6719.png)
发现者:人类探索世界和自我的历史.自然篇
2
科技文明与人类未来
3
世界发明百科全书
4*
《科学是美丽的》
5
《21世纪100个科学难题》
6
《野兽之美》
第 32 页,共 70 页
7
《科学研究的艺术》
8
《再创未来--世界杰出科学家访谈录》
9
《现代科学技术基础知识》
10*
《高科技•高思维》
11
《卡文迪什实验室:现代科学革命的圣地》
12
《生机勃勃的尘埃:地球生命的起源和进化》
第 33 页,共 70 页
13*
《生命的线索》
14
《激情澎湃--科学家的内心世界》
15*
《世界的终极镜像:反物质》
16
《宇宙波澜--科学与人类前途的自省》
17
大学生必知的重大发明
18*
十万个为什么
第 34 页,共 70 页
19
当今世界之谜集解
20
智慧背囊
索书号
第 40 页,共 70 页
余冠英选注
人民文学出版 I222.2 社 人民文学出版 I222.73 社 人民文学出版 I222.3 社, 中华书局 I222.742
余冠英选注
屈原
喻守真编著
文学研究所选注
人民文学出版 I222.84 社 中华书局 H194.1
吴调候、吴楚材选注
第 41 页,共 70 页
第 45 页,共 70 页
曹禺
[艾青著]
沈从文
(1896-1981)茅盾,著
罗广斌, 杨益言著
黎汝清著
老舍著
老舍著
成都:四川文 艺 出 版 社 , I247/3 1994 北京:中国青 年 出 版 社 , I247.5/330=3 2000 北京:解放军 文 艺 出 版 社 , I247.53/29 0995 北京:人民文 学 出 版 社 , I246.57/1=2 1962 北京:人民文 学 出 版 社 , I246.57/8=2 1962 人民文学出版 I234 社
100部经典名著推荐阅读书目
![100部经典名著推荐阅读书目](https://img.taocdn.com/s3/m/af2b1807bceb19e8b9f6ba7b.png)
附件一、 中国文化名著16于丹《庄子》心得17自卑与超越18社会道德与个体道德19建筑自己的幸福城堡20世界著名思想家论人生21余秋雨人生哲言22《简明东方文学史》23生活的艺术二、 中国文学名著27红岩28皖南事变29骆驼祥子30家31《茶馆》32《舒婷的诗》33 青春之歌34王朔文集:1978-1992 35 京华烟云36《金锁记》37 平凡的世界38《许三观卖血记》39《务虚笔记》40《长恨歌》41《创业史》42《笑傲江湖》43《活着》三、世界文化名著18 谁能追得上乌龟?19雷锋人生哲学漫谈20孟子与百姓生活21荀子:进取人生22道德经译释23老子智慧心解24庄子智慧心解25墨子选译26孙子27韩非子28鬼谷子29吕氏春秋30论衡选译31诸葛亮文选译32史记选译33大学生必知的场景语言技巧34如何赢得友谊及影响他人:有效交流的30个技巧35职场竞争心理咨询手册36社交心理学三、外国文学名著五、马克思主义原著10列宁是怎样写作学习的11第二次世界大战斯大林亲历记12伟人之初:周恩来13外国人看毛泽东与蒋介石14邓小平传奇15邓小平的智慧16毛泽东评点古今人物六、其它10*《高科技•高思维》11《卡文迪什实验室:现代科学革命的圣地》12《生机勃勃的尘埃:地球生命的起源和进化》13 *《生命的线索》14《激情澎湃--科学家的内心世界》15 *《世界的终极镜像:反物质》16《宇宙波澜--科学与人类前途的自省》17大学生必知的重大发明18 *十万个为什么19当今世界之谜集解20智慧背囊21阅读改变人生恩施职院首届读书节百部推荐书目于丹著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7 (奥) 阿德勒著;黄光国译 北京:作家出版社,1986田秀云著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林敏玉 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1张念宏,晓 蓓主编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2余秋雨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季羡林等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林语堂著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1罗广斌, 杨益言著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0黎汝清著北京:解放军文艺出版社,0995老舍著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老舍著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老舍人民文学出版社舒婷人民文学出版社杨沫著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2王朔著北京:华艺出版社,1995林语堂著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1987张爱玲哈尔滨出版社路遥著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6-89余华人民文学出版社史铁生南海出版公司王安忆南海出版公司柳青人民文学出版社金庸广州出版社余华南海出版公司戴宏森著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2002李秀康, 钱建军主编北京:海潮出版社,1990田玉川著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7彭万荣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1997老子著;徐浩注释 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戴建业著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8扬帆著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8 (战国)墨 翟著;刘继华译注成都:巴蜀书社,1990孙武著;曹操等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战国)韩非著;梁海明译注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9原著 [战国] 鬼谷子;琮琼译注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1原著吕不韦;译注任明, 昌明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9 (东汉)王 充著;黄中业,陈恩林译注成都:巴蜀书社,1990(三国)诸葛亮著;袁钟仁译注成都:巴蜀书社,1990(西汉)司马迁著;李国祥等译注成都:巴蜀书社,1990胡毅, 李化东编著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2纪康保编译北京:地震出版社,2004金鸣编著北京:华文出版社,2003刘洋,刘影编著北京:海潮出版社,2007(苏)克鲁普斯卡娅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华列兵, 聂虹影, 聂虹鑫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1995孙钢著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1秦友华编著武汉:武汉出版社,1992裘之倬著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0曹应旺主编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5周溯源编著北京:红旗出版社,1998(美)约翰·奈斯比特等著新华出版社阎康年著河北大学出版社(比)克里斯蒂安·德迪夫著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英)约翰•苏尔斯顿、乔治娜•费著中信出版社(美)刘易斯·沃尔珀特(英]艾利森•理查兹著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英)戈登·弗雷著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美)F•J戴森著三联书店宿春礼编著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2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2王建成, 曾祥一著北京:新世界出版社,1990王玉强南方出版社巴丹东方出版社B223.55/3 B848.4/78 B82/1B82-49/1 B821/22B821/46I109/4B821/9I247.5/330=3I247.53/29I246.57/1=2I246.57/8=2I234无I227无I247.5/267I247.5/1I247.5/134I216.2无I247.5/65I247.57无I247.57无I247.57 ZW23g无I247.54 ZL11无I247.58无I247.57无B-49/1B821/15B222.5/3B222.65/1=2 B223.1/2B223.1/3B223.5/5B224.4/2B225.4/1B226.5/1B228.04/1B229.24/2B234.84/1I262.36/1K204.2/1C912.1/12C912.1/28C912.1/49C912.1/66A732/3A742/1A752/17K827.7/81 A761/1A762/8K820/5N11无N33无无K815.61无无K837.126.1=6无N091-49/1N49/8:1=2N49/30。
唐宋词选释_008
![唐宋词选释_008](https://img.taocdn.com/s3/m/151a7317804d2b160b4ec07e.png)
唐宋词选释刘辰翁兰陵王丙子送春送春去。
春去人间无路。
秋千外、□草连天,谁遣风沙暗南浦。
依依甚意绪。
漫忆海门飞絮。
乱鸦过,斗转城荒,不见来时试灯处。
春去。
最谁苦。
但箭雁沈边,梁燕无主。
杜鹃声裹长门暮。
想玉树凋土,泪盘如露。
咸阳途客屡回顾。
斜日未能渡。
春去。
尚来否。
正江令恨别,庾信愁赋。
苏堤尽日风和雨。
叹神游故国,花记前度。
人生流落,顾孺子,共夜语。
此首题作送春,实寓亡国之痛。
三片皆重笔发端振起,以下曲折述怀,哀感弥深。
“秋千外”三句,承“无路”,写出一片凄迷景色。
“依依”句,顿宕。
“漫忆”数句,大笔驰骤,叹当年之繁华已无觅处。
第二片,历数春之燕与杜鹃,以衬人之伤春。
第三片,叹故国好春,空余神游。
末言人生流落之可哀。
宝鼎现红妆春骑,踏月影、竿旗穿市。
望不尽、楼台歌舞,习习香尘莲步底。
箫声断、约彩鸾归去,未怕金吾呵醉。
甚辇路、喧阗且止,听得念奴歌起。
父老犹记宣和事。
抱铜仙、清泪如水。
还转盼、沙河多丽。
混漾明光连邸第。
廉影冻、散红光成绮。
月浸葡萄十里。
看往来、神仙才子,肯把菱花扑碎。
肠断竹马儿□,空见说、三千乐指。
等多时、春不归来,到春时欲睡。
又说向、灯前拥髻。
暗滴□珠坠。
便当日、亲见霓裳,天上人间梦裹。
此首铺写当年月夜游赏之乐,而一二字句钩勒今情,即觉兴衰迥异,凄动心目。
第一片,极写当年游人之众、楼台之丽与歌舞之盛。
第二片,更记当年灯片交辉之美。
第三片,回忆旧游,恍如一梦,灯前想像,不禁泪坠。
周密高阳台送陈君衡被召照野旌旗,朝天车马,平沙万里天低。
宝带金章,尊前茸帽风欺。
秦关汴水经行地,想登临、都付新诗。
纵英游、叠鼓清笳,骏马名姬。
酒酣应对燕山雪,正冰河月冻,晓陇云飞。
投老残年,江南谁念方回。
东风渐绿西湖岸,雁已还、人未南归。
最关情、折尽梅花,难寄相思。
此首送陈君衡北上,兼有豪侠俊逸之胜。
起写途景,气概颇大。
次写途情,胸次亦壮。
一路饮酒赋诗,笳鼓暄暄,且有名姬相伴,写来何等风流旷达。
换头,设想远去冰雪之域。
唐宋词鉴赏三PPT课件
![唐宋词鉴赏三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0084ecfa216147916112816.png)
《浣溪沙》两首
一曲新词酒一杯, 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 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 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 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一向年光有限身,等 闲离别易消魂。酒筵歌 席莫辞频。 满目山河 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 春。不如怜取眼前人。
第9页/共20页
【文献征引】 ★俞陛云先生《唐五代两宋词释》云: “与其落月停云,他日徒劳相忆,不若怜取眼前,乐其晨夕,勿追悔蹉跎。”
第16页/共20页
两首《采桑子》
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 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 群芳过后西湖好,狼籍残红,飞絮蒙蒙,垂柳栏杆尽日风。 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垂下帘栊,双燕飞来细雨中。
第17页/共20页
《踏莎行》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栏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李攀龙说:“春水写愁,春山骋望,极切极婉。”(见《草堂诗余隽》)
二、欧阳修词说
第14页/共20页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年 好六一居士,庐陵(江西吉安)人。四岁丧父, 家境贫寒,1030年23岁考中进士。曾任翰林学 士奉命修《唐书》即《新唐书》,又自撰《五 代史记》即《新五代史》,官至枢密副使、参 知政事,政治立场上早年支持范仲淹革新,后 转而保守反对王安石变法。死后谥号文忠,世 称欧阳文忠公。欧阳修是北宋诗文革新的领袖 人物,在诗歌、散文、的写作都有很高的成就, 同时他也写了很多数量的词,在宋词的发展过 程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第18页/共20页
《蝶恋花》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 路。
俞平伯《唐宋词选释》研究.pdf
![俞平伯《唐宋词选释》研究.pdf](https://img.taocdn.com/s3/m/f1983f25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1c.png)
分类号I207 密级公开UDC 编号硕士学位论文俞平伯《唐宋词选释》研究学科专业中国古代文学研究方向唐宋方向指导老师李寅生教授论文答辩日期2014.5.17 学位授予日期2014.6.25 答辩委员会主席杨东甫研究员俞平伯《唐宋词选释》研究摘要近年来,词选本研究来方兴未艾,受到愈来愈多的学者重视。
俞平伯《唐宋词选释》作为上世纪六十年代一部优秀词选,与同时代片面强调“思想第一,艺术第二”,甚至“思想唯一”的其它主流选本相比,坚持内容与艺术兼顾的《唐宋词选释》,显示了俞平伯超脱集体无意识的真知灼见与不惧政治干扰的超凡勇气,《唐宋词选释》也因此成为了有别于当时主流选本的选坛别调。
本文从文本出发,重点对《唐宋词选释》的编选、选词特点、注释特色、俞平伯的词学思想、《选释》的时代意义与价值几个方面作系统而全面的整体关照。
文章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论述了唐宋词选本的发展研究面貌以及《唐宋词选释》研究的现状与不足。
第二部分是文章的主体部分,共分五章考察俞平伯的《唐宋词选释》的情况。
第一章论述俞平伯的生平、词学渊源,以及治词经历和词学思想,期待通过对作者情况的了解达到“知人论世”。
这部分重点介绍了俞平伯一生主要经历与著作情况,论述了其治词的家学渊源与师承渊源;对俞平伯一生的治词经历,包括其词学著作作了介绍,并分析了俞氏的主要词学思想。
同时分析了《唐宋词选释》的编选情况,包括《选释》的编选时代背景、编选目的,编选标准与编选体例。
俞氏《唐宋词选释》的编选目的不同于与同时代其它以普及词学知识,宣扬爱国精神为宗旨的普及型选本,《唐宋词选释》的编选目的是“供古典文学研究者参考之用”,属于研究型选本。
其编选标准在于全面反映词家流派及词人不同风格,依据前言、目录、作者小传、词作、注释的体例编排选本,对《唐宋词选释》的选词基本面貌作了介绍。
第二章考察了《唐宋词选释》的选词特色,通过与同时代其它选本的比较,探讨了《选释》注意选词之广、重婉约轻豪放、以选为史,全面反映唐宋词演进的选词特点。
唐宋词鉴赏辞典-第六章
![唐宋词鉴赏辞典-第六章](https://img.taocdn.com/s3/m/f13f76f8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15.png)
第六章水调歌头寿隐者十一月初七南极寿星现,佳气蔼庭除。
谁为绛人甲子,为我一轩渠。
恰喜亥成二首,还庆阳来七日,和气渐舒徐。
敬为图南祝,一瓣问兴居。
傲松筠,抚龟鹤,乐蓬壶。
斑衣戏舞,春满兰玉正森如。
却忆杜陵老子,因羡碧山学士,茅屋换银鱼。
何似温柔地,丝竹伴琴书。
鼓峰烛影摇红五月初三风入虞弦,麦秋向晚梅天润。
彩丝长命斗新奇,还是端阳近。
想见瑶池仙韵。
对蟠桃、朱颜相映。
篆飘宝鼎,酒满霞觞,黄堂深静。
超悟真筌,凤归不作登台恨。
庆馀有子在河图,详试龚黄政。
好是棠阴清永。
且游戏、壶中光景。
会有飞诏,却奉轻轩,天朝归观。
程霁岩水龙吟寿吴尉七月初一夏秋晦朔之间,伊谁为作交承主。
颙昂仙伯,挺生此日,宾凉饯暑。
绛县才能人,问将甲子,恰今岁数。
举香山晏会,才先一载,愚深幸、获叨预。
何以寿君初度。
愿朱颜、年年如许。
棘栖鸾凤,瑞浮鸂鶒,争如燕处。
双桂渐香,灵椿好在,福全九五。
向画堂深处,不妨重按,旧时歌舞。
满庭芳寿徐佑卿七月初五一叶鸣秋,五蓂纪瑞,申月还庆生申。
巍巍郎宿,辉映寿星明。
一段精神玉立,秋潭自、足副徽称。
长生箓,只在公丹府,何待祝修龄。
粉垣,才过了,便持荷橐,光近枫宸。
况金瓯将启,庆满槐庭。
朝旆行行入待,彩衣映、衮冕辉新,从今去,相门出相,未数汉韦平。
翠微翁水调歌头贺赵可父七月初六蓂荚才开六,宝历已当千。
人间收尽繁溽,凉意入琴弦。
尽道荐衡交剡,更值生申时节,喜色动闾阎。
终夜望银汉,文宿贯台躔。
定燕秦,封晋魏,信当然。
处处红莲开幕,曹掾岂能淹。
见说玉堂飞诏,已许金闺通籍,蓬岛伴神仙。
来岁寿卮酒,应醉御炉烟。
菊翁朝中措庆友人八月十三桂花庭院是蓬壶。
行地列仙图。
月姊搀先两日,捧觞来庆垂弧。
埙篪伯仲,翁前再拜,彩袖嬉娱。
人羡一经教子,君今满屋皆书。
赵佥判水龙呤寿太守九月初一老人星照螺川,丽谯瑞霭笼晴昼。
使君初度,满城和气,欢声盈口。
篱菊浮金,茱萸泛紫,重阳时候。
算年年长是,节前八日,先满□空格据律补、为公寿。
一代文章山斗。
唐诗宋词解释
![唐诗宋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f35c6219844769eae009eda0.png)
1--送孟浩然之广陵作者: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译文老朋友在黄鹤楼与我辞别,在鲜花烂漫的三月去往扬州。
孤帆的影子远去,在碧空中消逝,只看见浩浩荡荡的长江向天边流去。
2--子夜秋歌作者:李白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译文秋月皎洁长安城一片光明,家家户户传来捣衣的声音。
砧声任凭秋风吹也吹不尽,声声总是牵系玉关的情人。
什么时候才能把胡虏平定,丈夫就可以不再当兵远征。
3--送友人作者:李白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注释郭:古代在城外修筑的一种外墙。
白水:清澈的水。
一:助词,加强语气。
名做状。
别:告别。
征:远行。
蓬:古书上说的一种植物,干枯后根株断开,遇风飞旋,也称“飞蓬”。
诗人用“孤蓬”喻指远行的朋友。
浮云,飘动的云。
游子,离家远游的人。
兹:声音词。
此。
萧萧:马的呻吟嘶叫声。
班马:离群的马,这里指载人远离的马。
班,分别;离别,一作“斑”。
译文青翠的山峦横卧在城墙的北面,波光粼粼的流水围绕着城的东边。
在此地我们相互道别,你就像孤蓬那样随风飘荡,到万里之外远行去了。
浮云像游子一样行踪不定,夕阳徐徐下山,似乎有所留恋。
挥挥手从此分离,友人骑的那匹将要载他远行的马萧萧长鸣,似乎不忍离去。
4--早发白帝城作者: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注释发:启程。
白帝城:故址在今重庆市奉节县白帝山上。
朝:早晨。
辞:告别。
彩云间:因白帝城在白帝山上,地势高耸,从山下江中仰望,仿佛耸入云间。
江陵:今湖北荆州市。
还:归;返回。
猿:猿猴。
啼:鸣、叫。
住:停息。
万重山:层层叠叠的山,形容有许多。
译文清晨我告别高入云霄的白帝城,江陵远在千里船行只一日时间。
两岸猿声还在耳边不停地啼叫,不知不觉轻舟已穿过万重青山。
5--赠汪伦作者: 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此首伤时事。在建康留守席上作。上片泻陷落区域之景象,下片抒个人之忠愤。
起处望远愁生,叹长淮已成关塞。次写风沙满眼,景象极冷落。“追想”六句,
伤我地为敌人所侵占。“隔水”三句,写敌骑之多。“看名王”句,写敌人猎火
之明与□鼓之响。换头,转到己之有志莫遂。“易失”句,言神京难复。“千羽”
六句,更伤议和者之聚。“闻道”两句,言遗老之望御驾亲征。末言己之悲愤,
伤华发之多。梁任公谓此首“南渡之感”,亦无疑问。
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熬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裹,江南游子。把吴钓看了,阑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间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中翠袖,□英雄泪。
张孝祥
六州歌头
长淮望断,关塞莽然平。征尘暗,霜风劲,悄边声。黯销凝。追想当年事,殆天数,非人力,洙泗上,弦歌地,亦□腥。隔水毡乡,落日牛羊下,
区脱纵横。看名王宵猎,骑火一川明。□鼓悲鸣。遣人惊。 念腰间箭,匣中剑,空埃蠹,竟何成。时易失,心徒壮,岁将零。渺神京。
千羽方怀远,静烽燧,且休兵。冠盖使,纷驰骛,若为情。闻道中原遗老,常南望、翠葆霓旌。使行人到此,忠愤气填膺。有泪如倾。
上片写见,中片写闻,所见风雨以后,海棠正美。所闻莺啼燕语,似怕春去。
下片,写翠阴转午之幽静,与人睡起之无绪。“偷弹”三句,言思人樵悴,
欲寄泪以自明。“彩□”三句,盼人来无据。末一句,以景结,语精练,
振动全篇。
安公子
弱柳千丝缕。嫩黄匀遍鸦啼处。寒入罗衣春尚浅,过一番风雨。问燕子来时,绿水桥边路。会昼楼、见个人人否。料静掩云窗,尘满哀弦危柱。
此首月夜泛洞庭作。写水光月光,上下澄澈,境极空阔。而胸襟之洒落,
气概之轩昂,亦可于境中见之。“洞庭”两句,言湖中无风。“玉监”两句,
言湖面之广。“素月”三句,月光映水之美。“悠然”两句,收束上片,言泛
舟之适。下片,写月下之感。“应念”三句,言中心之纯□。“短发”两句,
言夜深湖冷。“尽吸”三句,言湖上豪饮。末句,言湖上独啸。通篇景中见情,
此首借闺怨以寄意。《贵耳集》谓因吕正己之女而作,殆非其实。就词论,则温柔
缠绵,一往情深。上片言人去后之冷落,下片言盼归之切。起言别时汉景,次言别
后懒情。“断肠”三句,言人去后飞红既无人管。啼莺亦无人劝。换头三句,觑花
顿挫,言得宠之人化为廑土,不必伤感。“闲愁”三句,纵笔言今情,但于景中寓情,
含思极凄婉。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会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写情事尤不堪,沈恨塞胸,一吐之于纸上,仲宣之赋无此慷慨也。换头,三用典,委
曲之至。“休说”两句,用张翰事,言不得便归。“求田”两句,用刘备事,言不屑
求田。“可惜”两句,用桓温事,言己之伤感。“倩何人”两句,十三字,应“无人
会”句作结,豪气浓情,一时并集,如闻垓下之歌。
摸鱼儿
淳熙乙亥,自湖北漕移湖南,同官王正之置酒小山亭,为赋。
闻道绮陌东头,行人会见,廉底纤纤月。旧恨春江流不断,新恨云山千叠。料得明朝,尊前重见,镜裹花难折。也应惊问,近来多少华发。
此首书东流村壁。起句,破空而来,大声疾呼,弥见壮怀之激烈。盖失地已久,
犹未恢复,而时光匆匆,又见花落,故不免既惊且叹。“铲地”两句陡接,琢句极
细丽。风恶欺人,犹之妖氛四煽,亦倍见痛恨之深。“曲岸”三句折入,回忆旧事。
“金钗”三句。言当月之乐事无踪。“罗绶”三句,言别后之幽怨难消。“正销
辛弃疾
贺新郎
别茂嘉十二弟
绿树听鹈鹕。更那堪、鹧鸪声住,杜鹃声切。啼到春归无寻处,苦恨芳菲都歇。算未抵、人间离别。马上琵琶关塞黑,更长门、翠辇辞金阙。看燕燕,送归妾。
将军百战身名裂。向河梁、回头万里,故人长绝。□水萧萧西风冷,满座衣冠似雪。正壮士、悲歌未彻。啼鸟还知如许恨,料不啼清泪长啼血。谁共我,醉明月。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昼檐蛛网,尽日惹飞絮。
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峨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此情谁诉。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倚危阑,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此首以太白诗法,写忠爱之忱,宛转怨慕,尽态极妍。起处大踏步出来,激切不平
起下,由情入景,与篇首回应。末句,揭出己之独愁,是送别正意。周止庵谓此
首“前片北都旧恨,后片南渡新恨”。观其前片所举之例极凄惨,而后片所举之
例又极慷慨,则知止庵之说精到。
念奴娇
书东流村壁
野棠花落,又匆匆过了,清明时节。铲地东风欺客梦,一枕云屏寒怯。曲岸持觞,垂杨系马,此地曾经别。楼空人去,旧游飞燕能说。
重省。残灯朱幌,淡月纱窗,那时风景。阳台路迥。云雨梦,便无准。待归来,先指花梢教看,欲把心期细问。问因循、过了青春,怎生意稳。
此首从睡觉写起,枕痕印脸,冠儿不整,是睡起状态。“屏间”三句,更写人愁
眉垂泪之态。“堂深”两句,写睡起时景色。“恨无人”两句,写睡起时心情。
下片,回忆旧景旧情,宛然在日。“阳台”两句,言别后之思念。“待归来”以下,
张 抡
烛影摇红
上元有怀
双阙中天,凤楼十二春寒浅。去年元夜奉宸游,会侍瑶池宴。壬殿珠廉尽卷。拥群 仙、蓬壶阗苑。五云深处,万烛光中,揭天丝管。
驰隙流年,恍如一瞬星霜换。今宵谁念泣孤臣,回首长安远。可是尘缘未断。漫惆怅、华胥梦短。满□幽恨,数点寒灯,几声归雁。
此首上元怀戏词。上片述当年盛况,下片述现时凄凉,盛衰异象,哀乐亦异情。
袁去华
剑器近
夜来雨。赖倩得、东风吹住。海棠正妖蛲处。且留取。
悄庭户。试细听、莺啼燕语。分明共人愁绪。怕春去。
佳树。翠阴初转午。重廉未卷,乍睡起、寂寞看风絮。偷弹清泪寄烟波,见江头故人,为言憔悴如许。彩□无数。去却寒暄,到了浑无定据。断肠落日千山暮。
此首一气舒巷,清丽凄惋。上中两片,字句声韵皆同,是亦双拽头也。
“楼空”两句平出,惆怅今情。谓旧燕能说旧事,语极俊逸。下片,承上追怀.当
时之人。曾别、曾见,两“曾”字,皆旧恨。“旧恨”两句,总束上文,因不见当
时之人,故旧恨如春江之流不断。而此后又未必得见当时之人,故新恨如云山之有
千垒。东坡有“江上愁心千叠山”语。少游有“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评多愁”
语。稼轩随手拈来,咱然悲壮淋漓。“□得”两句,伤重见之难。“也应”两句,
盖敌人之猖狂如此,而我之君臣泄沓如此,故不禁有泪如倾也。
念奴娇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监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裹俱澄澈。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应念岭表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浪空阔。尽吸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独啸,不知令夕何夕。
此首京口北固亭怀古词,虽曰怀古,实寓伤今之意。发端沈雄,与东坡“大江东
去”相同,惟东坡泛言,稼轩则实本地风光。“舞榭”三句,承上奔往,极叹人
物俱非。“斜阳”三句,记刘裕曾住之事。“想当年”两句,回忆刘裕盛况。换
头,叹刘裕自为,不能恢复失地,四十三年自有重过此地之感。盖稼轩于绍兴三
十二年知忠义军曹记,尝奉表归朝。至开禧元年,又知镇江府,前后相距恰四十
寂寞凭高念远。向南楼、一声归雁。金钗斗草,青丝勒马,风流云散。罗授分香,翠绡封泪,几多幽怨。正销魂,又是疏烟淡月,子规声断。
此首凭高念辽,疏宕有致。起数句,皆写景物。“闹花”两句,写楼高风微。
“春归”三句,写平莎垂梢。“迟日”三句,写寒暖不定。“恨芳菲”三句,
总束上片,好景无人赏,只与流莺闲燕赏之,可恨执甚。换头,因□去而念远。
风雨交加,梅之遭遇如此,故惟有独自生愁耳。下片,说明不与群芳争春之意,
“零落”两句,更揭出梅之真性,深刻无匹。咏梅即以自喻,与东坡咏鸿同意。
东坡放翁,固皆为忠忱穆勃,念念不忘君国之人也。
陈 亮
水龙吟
春恨
闹花深处层楼,昼廉半卷东风软。春归翠陌,平莎茸嫩,垂杨金浅。迟日催花,淡云阁雨,轻寒轻暖。恨芳菲世界。游人未赏,都付与,莺和燕。
此首送茂嘉十二弟,尽集古人许多离别故事。如文通《别赋》,妙在大气包举,
沈郁悲凉。起五句,一气奔赴,如长江大河。连用“鹈□”,“鹧鸪”、“杜鹃”
三鸟名,如温飞卿[南歌子]之运用鹦鹉、凤凰、鸳鸯二鸟名然。“算未抵”一句,
束上起下,由景入情。“马上”三句,即用昭君、陈皇后、庄姜三妇人离别故事。
下片,更举苏、李荆轲离别故事,运化灵动,声情激越。“正壮士”一句,束上
庾信愁如许。为谁都着眉端聚。独立东风弹泪眼,寄烟波东去。念永昼春闲,人倦如何度。闲傍枕,百转黄鹂语。唤觉来厌厌,残照依然花坞。
此首怀人,以景超,以景结,前后照应。中间曲折宛转,情意深厚;语言生动挺拔,
笔妙如环。开头写弱柳匀黄,鸦啼处处,有声有色。接看写风雨生寒。“问燕子”
三句,向燕子发问,轻灵有韵味。歇拍遥想对方云窗独掩,凄寂已极。下片,
Hale Waihona Puke 此首上片写景,下片抒情。起句浩荡,笼照全篇,包括山水空阔境界。“水随”一
句,分写水;“遥岑”三句,分写山。“秋无际”从“水随天去”中见,“玉簪螺髻”
从“远目”中见,皆用倒卷之笔。“落日”三句,写境极悲凉,与屯田之、“霜风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