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数图形的学问名师教案教学设计
北师版四年级上册《数图形的学问》优秀教学设计
北师版四年级上册《数图形的学问》优秀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数图形的学问》是北师版四年级上册数学课程的一部分,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图形,发现图形的规律,并用数学语言表达出来。
教材内容丰富,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感受图形的规律美,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他们对图形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是还不足够深入。
在本节课中,学生需要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方法,发现图形的规律,并用数学语言表达出来。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观察和分析图形,发现图形的规律,并用数学语言表达出来。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方法,培养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感受图形的规律美,提高对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观察和分析图形,发现图形的规律,并用数学语言表达出来。
2.教学难点: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方法,发现图形的规律。
五. 教学方法1.引导发现法:教师通过提问、引导,让学生发现图形的规律。
2.实例分析法:教师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感受图形的规律美。
3.小组合作法: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共同探讨图形的规律。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教师准备相关的教学课件,帮助学生直观地观察图形。
2.实例材料:教师准备生活中的实例材料,让学生感受图形的规律美。
3.练习题:教师准备相关的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如拼图游戏,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数图形的学问。
让学生观察和分析拼图中的图形,发现图形的规律。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一些图形,让学生观察和分析,发现图形的规律。
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帮助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达出来。
3.操练(10分钟)教师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学生在完成练习题的过程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自己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北师版四年级上册《数图形的学问》优秀教学设计
北师版四年级上册《数图形的学问》优秀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数图形的学问》是北师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材中的一部分,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各种图形,探索图形的性质和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材中提供了丰富的实例,引导学生发现图形的规律,并用数学语言进行表达。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分析能力,他们对图形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在本节课中,学生需要观察和分析更加复杂的图形,找出其中的规律。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逐步掌握分析图形的方法,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图形,找出图形的规律,提高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2.培养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达图形规律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找出图形的规律。
2.难点:培养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达图形规律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2.观察分析法:引导学生观察图形,分析图形的性质和规律。
3.合作交流法:鼓励学生与他人合作,分享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
4.练习法:通过适量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各种图形图片,用于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
2.准备练习题,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3.准备教学课件,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各种有趣的图形,引导学生观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展示教材中的图形,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找出其中的规律。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图形,分析其性质和规律,并用数学语言进行表达。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鼓励和表扬。
4.巩固(5分钟)出示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验学生对图形规律的掌握程度。
5.拓展(5分钟)出示一些更有挑战性的图形,引导学生尝试找出其中的规律,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数图形的学问(教案)-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2)教学软件:使用专门的教学软件,如图形识别软件,帮助学生通过互动操作来学习数图形的方法,提高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3)实物教具:准备各种实物图形,如三角形、四边形等,让学生通过实际触摸和操作,加深对图形的认识和理解。
教学评价与反馈
1.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包括提问、回答问题、小组合作等。评价学生对图形基本概念、分类和数数方法的掌握情况。
2.小组讨论成果展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讨论的积极性、合作精神、创新思维等。评价学生对图形案例的分析和理解,以及提出解决方案的能力。
3.随堂测试:通过随堂测试来评估学生对图形知识的掌握程度,包括图形的基本概念、分类、数数方法等。评价学生的答题速度和准确度,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5.请学生分析给定图形(如正方形、圆形等)的性质,如对称性、角的大小等,并记录下来。
1.图形分类任务:这个任务可以帮助学生巩固对不同类型图形的认识,并提高他们的分类能力。例如,学生需要将正方形、圆形、三角形等图形正确分类到相应的类型中。
2.数图形数量:这个任务可以帮助学生练习数图形的方法,并提高他们的数数能力。例如,学生需要数出正方形、长方形、圆形等图形的数量。
目标:让学生了解图形的基本概念、组成部分和原理。
过程:
讲解图形的定义,包括其主要组成元素或结构。
详细介绍图形的组成部分或功能,使用图表或示意图帮助学生理解。
3.图形案例分析(20分钟)
目标: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图形的特性和重要性。
过程:
选择几个典型的图形案例进行分析。
详细介绍每个案例的背景、特点和意义,让学生全面了解图形的多样性或复杂性。
《数图形的学问》(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教案:《数图形的学问》四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认识和理解图形的分类和特征,培养空间观念。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形结合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和沟通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图形的分类和特征2. 数图形的方法3. 解决实际问题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图形的分类和特征,数图形的方法。
2. 教学难点:解决实际问题,运用数形结合的方法。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2. 图形卡片3. 学生分组,每组准备一张大白纸、彩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组图形,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称。
让学生思考:这些图形有什么共同点?如何对它们进行分类?2. 图形的分类和特征(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发现图形的分类方法。
2.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各类图形的特征。
3.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师生共同总结。
3. 数图形的方法(10分钟)1. 教师介绍数图形的方法,如点数法、线数法、面积法等。
2. 学生分组讨论,探讨如何运用这些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3.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师生共同总结。
4. 解决实际问题(10分钟)1. 教师出示一道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数形结合的方法解决问题。
2. 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3.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师生共同总结。
5. 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图形的分类和特征,以及数图形的方法。
六、课后作业1. 完成课本相关练习题。
2. 收集生活中的图形,进行分类和数图形的练习。
七、板书设计1. 图形的分类和特征2. 数图形的方法3. 解决实际问题八、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让学生认识和理解图形的分类和特征,培养学生运用数形结合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表达和思考空间。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数学好玩《数图形的学问》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数学好玩《数图形的学问》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数图形的学问》是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好玩单元的一课。
本课内容主要包括利用数字和简单的几何图形来探究图形的性质和规律,让学生感受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数学运算能力和一定的几何知识,能够识别和描述简单的几何图形。
但是,对于将数字与几何图形相结合的探究活动,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操作、思考,逐步发现图形的性质和规律。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操作,发现图形的性质和规律,培养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培养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增强对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发现图形的性质和规律,培养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独立观察和操作,发现图形的性质和规律。
五. 教学方法1.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和操作,发现图形的性质和规律。
2.合作交流法: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分享观察和操作的结果,共同探讨图形的性质和规律。
3.实践操作法:学生通过实际的操作活动,感受和理解图形的性质和规律。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教师准备数字卡片、几何图形卡片、白板等教具。
2.学具准备:学生准备练习本、彩笔等学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一些数字和几何图形的组合,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引出本课的主题《数图形的学问》。
2.呈现(10分钟)教师向学生呈现一些简单的几何图形,如正方形、三角形等,并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这些图形的特征。
然后,教师再向学生呈现一些数字,并引导学生将这些数字与相应的几何图形相结合,观察和描述它们之间的关系。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实际的操作活动,如用彩笔在练习本上画出相应的几何图形,并标出其中的数字。
数图形的学问(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四年级上册北师大版
数图形的学问(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四年级上册北师大版作为一个经验丰富的教师,我对于本学期的数学课程有着清晰的规划和设计。
我的教学内容和目标,难点和重点,教具和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设计,以及课后反思和拓展延伸,都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我打算在第一节数学课上,从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们了解数图形的学问。
我会利用教材中的第一章“数图形”,向学生们介绍数图形的基本概念和性质,包括什么是数图形,数图形的分类,数图形的特点等等。
我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们掌握数图形的基本概念和性质,学会运用数图形解决实际问题。
,我还希望学生们能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自己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创新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会让学生们通过观察、思考、讨论和实践,深入了解数图形的特点和规律。
我会利用教具和学具,例如数图形模板、彩笔、白纸等等,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图形。
在板书设计方面,我会利用数图形模板和彩笔,在黑板上展示数图形的基本形状和特点,让学生们更直观地了解和掌握数图形的知识。
对于作业设计,我打算让学生们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设计一个数图形,并简要说明其特点和规律。
例如,可以设计一个表示自己家庭成员的数图形,或者设计一个表示自己喜欢的食物的数图形等等。
我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期待着与学生们一起探索数图形的学问,共同进步。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案中,有几个关键的细节是我需要重点关注的。
实践情景的引入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它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并使他们能够将新知识与实际情况联系起来。
教学目标和难点重点的明确设定,是为了确保学生能够清晰地了解他们需要达到的学习效果。
教具和学具的准备,以及板书设计,都是为了增强学生对数图形概念的理解和记忆。
作业设计和课后反思的环节,是为了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并鼓励他们进行拓展思考。
对于实践情景引入,我会设计一个互动环节,让学生们带来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图形物品,如骰子、积木等,然后通过观察和讨论,引导他们发现这些物品中的数学图形。
3.数图形的学问(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四年级上册-北师大版
3. 数图形的学问(教案) 20232024学年数学四年级上册北师大版当我站在讲台前,看着孩子们充满好奇的眼睛,我知道,我又将开始一场关于数图形的探索之旅。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的第三单元——数图形的学问。
一、教学内容教材的章节是数图形的学问,具体内容包括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了解它们的特点,学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以及运用它们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孩子们能够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性质,能够自主计算它们的面积,并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是长方形、正方形的性质和面积计算方法,难点是理解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的原理,并能够灵活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我准备了一些长方形、正方形的模型,以及一些实际的物品,如书本、文具盒等,让孩子们能够更直观地理解长方形、正方形。
五、教学过程我会用一些实际的物品,如书本、文具盒等,引入长方形、正方形的概念,让孩子们能够直观地认识它们。
然后,我会讲解长方形、正方形的性质,以及面积的计算方法。
在讲解过程中,我会结合例题,让孩子们能够通过练习掌握所学知识。
我会布置一些随堂练习,让孩子们能够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简洁明了,我会用大字写出长方形、正方形的性质和面积计算公式,并用图示的方式展示长方形、正方形的形状,让孩子们能够一目了然。
七、作业设计1. 长方形:长5厘米,宽3厘米;2. 正方形:边长4厘米;3. 一个大长方形,长10厘米,宽2厘米,里面包含一个小正方形,边长5厘米。
答案:1. 15平方厘米;2. 16平方厘米;3. 20平方厘米。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反思今天的教学,看看孩子们的学习情况,哪些地方掌握得好,哪些地方还需要加强。
同时,我也会给孩子们提供一些拓展延伸的机会,让他们能够自主探索,发现更多的数学奥秘。
这就是我对于数图形的学问的教学设计。
我相信,通过这样的教学,孩子们能够更好地理解长方形、正方形的性质,掌握面积的计算方法,并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数图形的学问》(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数图形的学问》(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在今天的数学课上,我们将继续探索图形的学问。
我们会使用四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教材,具体是第四章《认识图形》的内容。
一、教学内容我们将学习第四章的第三节内容,主要是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认识和理解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的特征,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掌握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的基本特征,能够识别和描述这些图形,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是让学生掌握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的基本特征,能够识别和描述这些图形。
难点是让学生能够理解这些图形之间的关系,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我已经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一些实际的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的模型,以及一些用来画图的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先给学生展示一些实际生活中的图形,如教室的黑板、桌椅的形状等,让学生们观察并描述这些图形的特征。
2. 知识讲解:然后我会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这些模型,来认识和理解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的特征。
3. 例题讲解:我会通过一些例题来让学生们理解如何运用这些知识来解决问题。
例如,我会出一道题目:有一块长方形的地板,长度是8米,宽度是5米,问这块地板的面积是多少?4. 随堂练习:然后我会让学生们自己做一些练习题,来巩固他们刚刚学到的知识。
六、板书设计在黑板上,我会用大字写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的特征,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请学生们运用今天学到的知识,回家后观察家里的物品,找出一些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并描述它们的特征。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对今天的课程进行反思,看看学生们掌握的情况如何,哪些地方需要改进。
同时,我也会鼓励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和思考,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数图形的学问》(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数图形的学问》(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图形的种类及特点,如: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等。
2.了解图形的性质,如:周长、面积等概念。
3.掌握测量图形的方法,如:用尺子测量边长、用线圈测量周长等。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和比较图形,学会描述和分类。
2.通过实物和模型的比较,提高对图形的准确理解。
3.通过测量和计算,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1.在学习中体验美感,感受几何图形的美丽和对称性。
2.通过观察和发现问题,感受探究的乐趣。
3.认识到几何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学科实用性的认识。
教学过程:一、导入环节(1)用背景图片引发学生兴趣。
(2)观察周围的几何形状,初步提出图形分类的问题。
(3)通过展示日常生活中的几何形状,复习图形名称并引入“面积”和“周长”的概念。
二、讲授环节(1)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的基本定义和特点。
(2)周长和面积的概念介绍。
区别:周长是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等图形边界的长度,面积是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等图形面积的大小。
三、练习环节(1)识别图片中的不同图形,描述图形名称、特点和相关的周长、面积等。
(2)通过实物或模型,测量图形,并计算出相关的周长、面积等。
(3)练习解决实际问题,如收集教室的桌子数量和形状,计算教室墙壁的面积等。
四、巩固环节(1)小组竞赛,通过观察图片和活动,团队竞争正确识别更多不同的几何图形。
五、展示环节(1)通过展示并分享他们自己制作的几何形状,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2)组织活动,把不同几何形状拼成大图案,从而打造学生的美的审美观。
六、总结环节(1)总结本节课学到的内容,如: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的名称,周长和面积的概念及计算方法等。
(2)讨论几何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七、作业布置让学生完成相关练习并收集几何形状的图片。
八、板书设计《数图形的学问》一、导入A.背景图片B.观察周围的几何形状C.日常生活中的几何形状二、讲授A.图形的基本定义和特点B.周长和面积的概念介绍三、练习A.识别图片中的不同图形B.画图并测量周长和面积C.解决实际问题四、巩固A.小组竞赛五、展示A.展示他们自己制作的几何形状或图案六、总结A.总结本节课学到的内容B.讨论几何知识的应用七、作业八、板书设计(正方形、长方形、圆形、三角形、周长和面积)。
数图形的学问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四年级上册北师大版
数图形的学问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四年级上册北师大版在今天的数学课上,我们将继续探索数图形的奥秘,这是数学科目中一个既有趣又富有挑战性的部分。
我们使用的教材是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的数学教材。
一、教学内容我们将会学习第六章“认识更大的数”,特别是第103页至第104页的内容。
这部分主要介绍了数图形,包括数独、20以内的数格等。
学生将会通过观察、操作、思考、探索等活动,理解数图形的特点,学会用数图形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数图形的含义,能够识别和描述不同的数图形。
2. 学会使用数图形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数图形的特点,学会用数图形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在于如何引导学生发现数图形中的规律,并用这些规律解决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操作数图形,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数独游戏、数图形卡片等。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我会通过一个有趣的数独游戏引入本节课的主题,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到数图形的魅力。
2. 讲解:我会详细讲解数图形的定义和特点,并通过示例让学生理解数图形的使用方法。
3. 练习:我会设计一些实际的练习题,让学生通过操作数图形来解决问题。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将会简洁明了,主要包括数图形的定义、特点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七、作业设计1. 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练习题。
2. 设计一个自己的数图形,并尝试用它解决一个实际问题。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看看学生们是否掌握了数图形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同时,我也会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将所学的数图形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相信学生们会对数图形有更深入的理解,也会发现数学的乐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学内容中,我认为有几个重点和难点需要特别关注。
一、数图形的含义和特点数图形是一种将数字排列成特定形状的图形,如数独、20以内的数格等。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数图形的学问》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数图形的学问》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数图形的学问》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的内容。
这一内容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线段、角、三角形、长方形等基本图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通过数图形的活动,让学生经历从简单到复杂、从无序到有序的思考过程,体会有序思考的重要性,发展学生的有序思维和推理能力。
教材以“鼹鼠钻洞”和“菜地旅行”两个有趣的情境为载体,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掌握数图形的方法。
其中,“鼹鼠钻洞”情境让学生通过数线段的方式,初步体会有序思考的方法;“菜地旅行”情境则进一步拓展到数角和数三角形的问题,让学生在不同的图形中巩固有序思考的策略。
这一内容的学习,不仅有助于学生提高数学思维能力,还为后续学习组合数学等知识奠定了基础。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结合问题情境,经历把生活中的现实问题抽象成数图形的数学问题,并利用多样化的画图策略解决问题的过程,发展几何直观。
(2)在数图形的过程中,逐步形成有序思考的良好习惯,发展推理能力。
(3)能正确数出线段、角、三角形等简单图形的个数。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活动,让学生体会到有序思考的重要性,掌握数图形的方法。
(2)引导学生运用画图、列表等方法解决问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的趣味性和挑战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数图形的方法,体会有序思考的重要性。
2.教学难点在数图形的过程中,发现数图形的规律,并能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
2.学习单。
五、教学策略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情境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自主探究法: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体会有序思考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合作交流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交流,让学生在合作中分享自己的想法,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数学好玩《数图形的学问》|北师大版(2023秋)
3.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通过对各类图形的分类和规律探索,增强学生对空间图形的认识,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4.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在小组活动中,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愿,提高团队合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图形的分类:熟练掌握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圆等基本图形的特征及分类。
-数图形的方法:学会用合适的方法数出封闭图形中的各类图形,如三角形、四边形等。
-图形规律的探索: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图形排列规律的能力,并能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举例:在数图形的过程中,学生需要重点掌握如何区分三角形和四边形,以及在不同图形中寻找规律。
2.教学难点
-几何图形的识别:对于一些不规则图形,学生可能难以准确识别和分类。
-数图形的策略:在复杂的图形中,学生可能会遇到重复数或漏数的情况,需要掌握有效的数图形策略。
-图形规律的发现:对于图形排列规律的理解和运用,学生可能会感到困难,需要通过实际操作和思考来突破。
举例:
a.难点一:在识别图形时,学生可能难以区分某些特殊形状的三角形,如等腰直角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
其次,学生在探索图形规律时,刚开始有些迷茫。他们不知道从哪里入手,怎样观察和分析。这时,我通过引导他们从简单图形入手,逐步发现规律,并尝试运用到复杂图形中。这个过程中,我意识到需要让学生多进行观察和实践,以便更好地培养他们的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
此外,小组讨论环节让我看到了学生们的合作精神和创新思维。他们在讨论中相互启发,共同解决问题。但也有一些小组在讨论时偏离了主题,这时我及时进行了引导,让他们回到主题上来。今后,我会在设置讨论主题时更加明确,让学生们有针对性地展开讨论。
3. 数图形的学问(教案)- 2023-2024学年数学四年级上册 - 北师大版
3. 数图形的学问(教案)- 2023-2024学年数学四年级上册 - 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掌握图形的分类方法,能正确识别和命名各种图形。
(2)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语言描述图形特征的能力。
(3)使学生能运用数图形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概括的能力。
(2)引导学生运用数图形的方法进行问题解决,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2)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增强团队协作能力。
(3)培养学生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内容1. 图形的分类2. 图形的识别与命名3. 图形的特征描述4. 数图形的方法5. 解决实际问题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图形的分类方法(2)图形的识别与命名(3)数图形的方法2. 教学难点:(1)图形的特征描述(2)解决实际问题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观察教室内的物品,提出问题:这些物品可以分成哪些类别?(2)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我们可以根据物品的形状、颜色、用途等进行分类。
2. 图形的分类(1)教师出示一组图形,引导学生观察并分类。
(2)学生汇报分类结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3. 图形的识别与命名(1)教师出示一组图形,引导学生识别并命名。
(2)学生回答,教师点评并总结。
4. 图形的特征描述(1)教师出示一个图形,引导学生描述其特征。
(2)学生回答,教师点评并总结。
5. 数图形的方法(1)教师引导学生用数图形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学生练习,教师点评并总结。
6. 解决实际问题(1)教师出示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数图形的方法解决问题。
(2)学生练习,教师点评并总结。
7. 课堂小结(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
(2)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8. 布置作业(1)完成课后练习题。
(2)预习下一节课内容。
《数图形的学问》(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数图形的学问》(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我今天要为大家带来的是四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的《数图形的学问》一课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我们今天的学习内容是第五章第一节《数图形的学问》。
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认识和分析不同图形的面积,以及利用图形的特点进行面积的计算。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掌握不同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不同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难点则是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并运用图形的特点来简化计算过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开展课堂活动,我已经准备好了图形卡片、计算器和多媒体教学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先出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图形,如方形、三角形等,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称。
2. 知识讲解:接着,我会通过多媒体展示一些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如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为边长乘以边长,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为底乘以高除以2。
3. 例题讲解:我会选取一些典型的例题进行讲解,让学生跟随我一起完成计算过程。
4. 随堂练习:讲解完例题后,我会给出一些类似的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我会设计一份简洁清晰的板书,列出不同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以便学生随时查阅。
七、作业设计1. 一个边长为4厘米的正方形;2. 一个底为6厘米,高为4厘米的三角形;3. 一个长为8厘米,宽为5厘米的长方形。
答案:1. 16平方厘米;2. 12平方厘米;3. 40平方厘米。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反思课堂教学的效果,看看学生们是否掌握了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同时,我还会给学生提供一些拓展延伸的材料,让他们在生活中发现更多的图形学问。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学设计中,有几个关键的细节是我需要特别关注的,因为它们对于学生的学习成效至关重要。
一、实践情景引入在引入新课的时候,我选择了生活中常见的图形作为切入点。
这个环节的重点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让他们能够将抽象的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
《数图形的学问》(教案)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
教案:《数图形的学问》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图形的分类和计数方法,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2.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1. 图形的分类和计数方法。
2. 学生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
教学难点:1. 图形的分类和计数方法的灵活运用。
2. 学生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
2. 图形卡片。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出示一组图形,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称。
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这些图形都是我们学过的图形,它们各有不同的特征。
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教师出示一组图形,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称。
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这些图形都是我们学过的图形,它们各有不同的特征。
3.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对这些图形进行分类和计数?4.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我们可以按照图形的形状、大小、颜色等特征进行分类,然后计数。
三、探究活动(10分钟)1. 教师出示一组图形,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称。
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这些图形都是我们学过的图形,它们各有不同的特征。
3.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对这些图形进行分类和计数?4.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我们可以按照图形的形状、大小、颜色等特征进行分类,然后计数。
5. 教师出示一组图形,引导学生进行分类和计数。
6. 学生完成后,教师组织学生交流分享,总结分类和计数的方法。
四、巩固练习(10分钟)1. 教师出示一组图形,引导学生进行分类和计数。
2. 学生完成后,教师组织学生交流分享,总结分类和计数的方法。
3. 教师出示一组图形,引导学生进行分类和计数。
4. 学生完成后,教师组织学生交流分享,总结分类和计数的方法。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图形的分类和计数方法。
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学会了图形的分类和计数方法,提高了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数学好玩《数图形的学问》(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数学好玩《数图形的学问》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学会用数图形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 使学生掌握图形的计数方法,能正确地数出各种图形的数量。
3.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图形的分类和计数方法。
2. 运用数图形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图形的分类和计数方法。
2. 教学难点:运用数图形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物品,找出各种图形,如长方形、正方形、圆形、三角形等。
(2)引导学生将找出的图形进行分类,如将长方形和正方形分为一类,将圆形和三角形分为一类。
2. 探究新知(1)让学生观察图形,引导学生发现图形的特点,如长方形有四条边,正方形有四条边且四条边长度相等,圆形由一条闭合的曲线组成,三角形有三条边等。
(2)引导学生用数图形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如让学生数出教室里的长方形、正方形、圆形、三角形的数量。
(3)让学生用画图的方法表示出各种图形,如用长方形表示窗户,用圆形表示钟表等。
3. 巩固练习(1)让学生数出教室里的各种图形的数量,并记录下来。
(2)让学生用画图的方法表示出各种图形,如用长方形表示书本,用圆形表示硬币等。
4. 课堂小结(1)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总结图形的分类和计数方法。
(2)让学生谈谈自己在数图形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以及如何解决这些困难。
五、课后作业1. 让学生回家后,数出家里的各种图形的数量,并记录下来。
2. 让学生用画图的方法表示出家里的各种图形,如用长方形表示桌子,用圆形表示碗等。
六、板书设计数学好玩《数图形的学问》图形的分类和计数方法运用数图形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操作,让学生学会了用数图形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发现图形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数图形的学问(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四年级上册 北师大版
教案标题:数图形的学问——2023-2024学年数学四年级上册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数图形的基本方法,能够准确地数出图形中的点、线、面等元素。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对数学问题的解决能力。
3.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教学内容1. 点、线、面的概念及特点。
2. 图形的分类及性质。
3. 数图形的方法及技巧。
4. 实际生活中的图形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点、线、面的概念及特点,数图形的方法及技巧。
2. 教学难点:图形的分类及性质,实际生活中的图形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各种图形,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图形的名称,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2. 探究新知(1)点、线、面的概念及特点a. 点:没有大小,只有位置。
b. 线:由无数个点组成,有长度,没有宽度。
c. 面:由无数个线组成,有长度和宽度。
(2)图形的分类及性质a. 线段:两个端点之间的线。
b. 射线:一个端点,另一端无限延伸的线。
c. 直线:无限延伸的线。
d. 角:由两条射线的公共端点组成的图形。
e. 三角形:由三条线段首尾相连组成的图形。
f. 四边形:由四条线段首尾相连组成的图形。
(3)数图形的方法及技巧a. 顺序数法:按照一定的顺序,逐个数出图形中的点、线、面等元素。
b. 类比数法:找到相似的图形,利用已知图形的数量关系,求解未知图形的数量。
c. 分解数法:将复杂图形分解成简单图形,分别计算数量,再相加。
d. 递推数法:找到图形之间的递推关系,求解图形的数量。
3. 实践应用(1)数一数教室里的图形,如窗户、门、桌子、椅子等。
(2)找一找生活中的图形,如交通标志、建筑物的形状等。
(3)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图形的周长、面积等。
4. 总结提升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强调数图形的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五、作业布置1. 课后练习: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
《数图形的学问》(教案)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
《数图形的学问》(教案)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在今天的数学课上,我们将继续探索数图形的学问。
我们将使用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材,重点学习第七章《认识图形》中的内容。
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将学习第七章《认识图形》中的第1节《平面图形》,主要内容包括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等基本图形的特征和性质。
我们将通过观察、操作、探究等方法,了解这些图形的特征,并学会如何识别和分类。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1. 掌握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等基本图形的特征;2. 学会如何识别和分类这些图形;3. 培养观察、操作、探究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等基本图形的特征,学会如何识别和分类。
难点是让学生能够通过观察、操作、探究等方法,理解图形的特征和性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本节课的学习,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等图形的模型,以及一些练习题。
五、教学过程中经常会看到各种各样的图形,你们能列举一些吗?”让学生们思考和回答,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探究:我会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探究等方法,了解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等基本图形的特征和性质。
例如,我会让学生们观察正方形的特征,并操作一些模型,了解正方形的特点。
3. 讲解:在学生们掌握了基本图形的特征后,我会讲解一些例题,让学生们通过实际的问题,学会如何识别和分类这些图形。
例如,我会出一道题目:“请判断这个图形是正方形还是长方形?”让学生们进行判断。
4. 练习:我会出一道随堂练习题,让学生们进行练习。
例如:“请用尺子和剪刀,剪出一个正方形和一个长方形。
”六、板书设计七、作业设计为了巩固本节课的学习,我设计了一道作业题:“请用纸和笔,画出一个正方形和一个长方形,并标注出它们的特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结束后,我会进行课后反思,看看学生们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掌握得如何,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
第3课时 数图形的学问(教案 )- 2023-2024学年数学四年级上册-北师大版
第3课时数图形的学问(教案)- 2023-2024学年数学四年级上册-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等活动,学会用图形的个数来描述图形的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2. 让学生掌握数图形的方法,能够准确地数出各种图形的个数,提高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
3.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图形的分类: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
2. 数图形的方法:数平面图形和数立体图形。
3. 实践活动:数一数身边的图形。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数图形的方法,能够准确地数出各种图形的个数。
2. 教学难点:理解图形的分类,能够灵活运用数图形的方法。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图形有很多种,这节课我们要学习如何数图形。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图形的分类。
2. 图形的分类(1)平面图形:如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等。
(2)立体图形:如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球体等。
3. 数图形的方法(1)数平面图形a. 观察图形,确定图形的形状和大小。
b. 选取一个基准点,从基准点开始数图形。
c. 按照一定的顺序,逐个数出图形的个数。
(2)数立体图形a. 观察立体图形,确定图形的形状和大小。
b. 选取一个基准面,从基准面开始数立体图形。
c. 按照一定的顺序,逐个数出立体图形的个数。
4. 实践活动:数一数身边的图形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数一数身边的图形,并记录下来。
5. 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图形的分类和数图形的方法,通过实践活动,我们发现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
希望大家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
五、课后作业1. 练习题:数一数下面的图形,并填写在相应的括号里。
(1)正方形:()(2)长方形:()(3)三角形:()(4)圆形:()2. 实践作业:观察家里的物品,数一数其中的图形,并记录下来。
六、板书设计1. 图形的分类:平面图形、立体图形2. 数图形的方法:数平面图形、数立体图形3. 实践活动:数一数身边的图形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示范和实践,让学生掌握了数图形的方法,并能够灵活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数图形的学问》(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教案:《数图形的学问》-四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图形的计数方法,能够准确地数出各种图形的数量。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提高他们对数学问题的解决能力。
3.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他们主动探索和学习的积极性。
教学重点:1. 图形的计数方法。
2. 图形的分类和特征。
教学难点:1. 对复杂图形的计数。
2. 对图形的分类和特征的理解。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图形的教具或图片。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图形知识,如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
2. 提问学生:你们知道如何数图形吗?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准确地数出图形的数量?二、探究图形的计数方法(10分钟)1. 出示一些简单的图形,如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数出它们的数量。
2. 引导学生总结出图形的计数方法,如按照边数、角度等特征进行分类计数。
3. 出示一些复杂的图形,如组合图形、嵌套图形等,引导学生运用计数方法进行计数。
三、探究图形的分类和特征(10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图形,提出问题:这些图形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它们可以分为哪些类别?2. 引导学生总结出图形的分类和特征,如按照边数、角度、对称性等进行分类。
3. 出示一些图形,引导学生运用分类和特征的知识进行观察和分析。
四、巩固练习(10分钟)1. 出示一些图形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计数和分类的任务。
2. 引导学生互相交流解题思路和方法,共同解决问题。
五、总结和拓展(5分钟)1. 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如图形的计数方法、分类和特征等。
2. 提问学生:你们还能想到其他的方法来数图形吗?还有其他的图形分类和特征吗?3.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图形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设计图案、计算面积等。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总结,让学生掌握了图形的计数方法、分类和特征。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图形的学问
一、内容概述
数线段在教材中出现在第七册,认识了线段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要素。
教材在二年级(第三册)思考题中曾出现过两个分点的数线段。
而且学生在三年级(第五册)中认识角时曾经有过数角的经验。
因此本节课教学要让学生自己总结出线段计数的方法,并能清楚的表达出计数的过程。
侧重在能运用数线段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二、学情分析及教学前测:
1、在进行本课教学的设计之前,我对四年级学生作了一个测试,作为教学前的前测。
测试题目测
试人数
正确
人数(率)
错误情
况、原
因
分
析结论
1、用你喜欢的方
法画一画、数一数,下图
中有几个锐角?
共有( )锐角
2、用你喜欢的方法画一画、数一数下图中有共有几条线段?
共有()条线段
结果分析:通过分析学生画的结果,发现学生在数线段时,已经有了数线段的基本方法,能通过以一点为起点有顺序地、不遗不漏的数出线段,已有以先数出基本线段,在再数组合线段的方法,证明学生有分类计数的思想。
所以本节课将对计数线段的方法进行一次梳理,锻炼学生清楚、明白的表达自己的计数方法和计数过程。
三、教学目标:
1、能有条理、有次序的数出线段的条数。
在数线段的过程中掌握计数线段的方法。
2、能清楚、明白的表达数线段的过程和方法。
3、联系生活实际,把线段计数的方法应用到生活中,感受到数学规律之间的普遍联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明确目标
老师和你初次见面,表示友好可以握一次手,这一动作我们可以用这样的符号表示出来:(板书:●——●)
我们把直线上两点间的部分称为线段,这两个点称为线段的端点。
线段是可以度量的,每两个点就可以固定一条线段的。
(板书:两点之间)。
我们已经有过数线段的经验,我希望在今天的课堂上你能清楚的表达出你计数线段的方法和过程。
设计意图:老师和同学握一次手,老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由远及近,好像两个点之间的距离在缩短,当两手相握时形成两点一线,给学生解决本课中的握手问题做下伏笔。
板书主要是强调线段的概念:两点决定一条线段。
(二)总结方法、发现规律
例 1 数一数下列图形中各有多少条线段.
要想使数出的每一个图形中线段的总条数,不重复、不遗漏,就需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按照一定的规律去观察、分类去数.这样才会不遗不漏。
我们可以按照两种顺序去数.(教师引导、演示两种方法的计数,)第一种方法:按照线段的端点顺序去数,如上图中,线段最左边的端点是A,即以A为左端点的线段有AB、AC、AD、AE四条;
以B为左端点的线段有BC、BD、BE三条,
以C为左端点的线段有CD、CE一条。
以D为端点的线段有DE一条。
所以上图中共有线段4+3+2+1=10条.
第二种方法:按照基本线段多少的顺序去数.所谓基本线段是指一条大线段中若有n个分点,则这条大线段就被这n个分点分成n+1条小线段,这每条小线段称为基本线段.如上图中,首先有AB、BC、CD、DE四条基本线段,其次是包含有二条基本线段的是:AC、BD、CE三条,然后是包含有三条基本线段的是AD、BE这样二条.最后是
包含有四条基本线段的是AE一条。
所以线段AE上总共有线段4+3+2+1=10条。
例2 在下面5个点中,每两个点之间
画一条线段,一共可以画多少条线段?(请
同学们在五个点上试一试,同时教师课件演
示以上四步。
)
第一种方法:按照端点顺序计数。
以A为起点分别与B、C、D、E连接共有4条线段。
以B为起点分别与C、D、E连接共有3条线段。
以C为起点分别与D、E连接共有2条线段。
以D为起点与E连接有1条线段。
第二种方法:按照基本线段多少的顺序去数。
首先有AB、BC、CD、DE四条,其次是:AC、BD、CE三条,然后是AD、BE这样二条.最后是AE一条。
所以线段AE上总共有线段4+3+2+1=10条。
小结:例1的数线段和例2有什么异同?(共线与不共线)
我们在计数时要注意要按照一定顺序、分类计数。
上述研究说明:要想不重复、不遗漏地数出所有线段,是有规律的,这个规律就是:线段的总条数等于从1开始的连续几个自然数的和,这个连续自然数的和的最大的加数是线段所有端点数减1.
例如图中线段AE上所有端点数(包括两个端点A、E)共有5个,所以从1开始的连续自然数的和中最大的加数是5—1=4,也就是线
段AE上基本线段(AB、BC、CD、DE)的条数是4.所以线段AE上总共有线段的条数是4+3+2+1=10(条).
如果用n表示线段的所有端点数,线段的总条数=1+2+3+……(n-1)(板书)
设计意图: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要能清楚的表达出两种不同的计数顺序,并且养成分类计数,边数边计的习惯;能了解例1和例2在表现形式上有共线和不共线之分,在原理上是相通的。
但是,例2如果学生只有这一种思路,则不强求学生用按基本线段的分类数法。
(三)运用原理,解决问题
1、小明过生日,他邀请了4个朋友来吃晚饭,席间小明提议每两个人都要握一次手。
他们相互握手一次,一共要握多少次手?(自由结合成学习小组用你喜欢的方法解决问题,汇报)
2、体育老师的问题:
四年级有5个班进行拔河比赛,每两个班要比赛一场,一共要组织几场比赛?(可以画线段表示)
3、航空公司的问题:
在6个大城市之间,都有直达的航空线,一共要有多少条航空线?
4、小摄影师的问题:
妈妈和她的5个老同学聚会,每两个人都要合影一次,一共要照多少张双人合影?(此三题请你自己选择一个来解决。
和同学交流、汇报)
设计意图:让学生把数线段的原理应用到生活的实际问题中,用所学的画线段图形的方法或者计数的公式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四)拓展延伸,引发思考
考考你:用1、2、3、4、5五个数可以组成多少个不重复的两位数?
设计意图:由课前测试“五个人握手问题“时,学生的用数字排列的方法解决这一问题联想到用几个数字组成不重复的两位数。
此题需要学生考虑到与数线段不同之处是:线段两点之间只有一条不能重复计算,而组数时两个数可以交换十位和各位的数字,像12和21是两个不同的数,因此组成的两位数是原来的 2 倍,使学生懂得考虑问题要全面。
小结:
线段的计数问题不仅有规律,而且生活中的很多问题都可以用数线段的方法来解决。
数学学习中的许多问题之间都有联系,我们要勤于思考,发现事物中的普遍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