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图形的学问教学设计及反思

合集下载

北师版四年级上册《数图形的学问》优秀教学设计

北师版四年级上册《数图形的学问》优秀教学设计

北师版四年级上册《数图形的学问》优秀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数图形的学问》是北师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材中的一部分,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各种图形,探索图形的性质和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材中提供了丰富的实例,引导学生发现图形的规律,并用数学语言进行表达。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分析能力,他们对图形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在本节课中,学生需要观察和分析更加复杂的图形,找出其中的规律。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逐步掌握分析图形的方法,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图形,找出图形的规律,提高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2.培养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达图形规律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找出图形的规律。

2.难点:培养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达图形规律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2.观察分析法:引导学生观察图形,分析图形的性质和规律。

3.合作交流法:鼓励学生与他人合作,分享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

4.练习法:通过适量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各种图形图片,用于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

2.准备练习题,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3.准备教学课件,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各种有趣的图形,引导学生观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展示教材中的图形,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找出其中的规律。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图形,分析其性质和规律,并用数学语言进行表达。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鼓励和表扬。

4.巩固(5分钟)出示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验学生对图形规律的掌握程度。

5.拓展(5分钟)出示一些更有挑战性的图形,引导学生尝试找出其中的规律,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图形的学问》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图形的学问》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图形的学问》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案例背景】《数图形的学问》这节课是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的教学内容,这是在学生已经有一定的分析归纳能力的基础上所进行的教学,让学生结合具体生活情境,经历把生活中的现实问题抽象成图形的数学问题,并在数图形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学生有序思考问题的良好习惯,养成能够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究的意识,并有条理地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增强学习的自信心,提高对数学问题探索的兴趣。

【案例分析】教材借用鼹鼠钻洞的故事,提出鼹鼠有几条路线的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利用画线段图的方法来分析解决问题。

学生通过展示自己的想法,并有序思考发现图形中存在的规律。

教材形象生动的故事设计,把生活中的现实问题抽象成图形的数学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几何直观能力。

【案例描述】1.同学们,今天上课之前我们比一比谁的记忆力好?我这有两组数据,咱们分男女生进行比赛,同学们,你们准备好了吗?师:哪位同学来说一说刚才的两组数据是什么呢?女生:987654321男生:1379…师:谁来说一说为什么女生记得快,而男生慢呢?谁知道其中的奥秘?师:同学们,为什么女生能快速记忆,而男生却不能呢?生1:因为女生的数字有规律,而男生的没有规律。

师小结:那就是说有规律的方便记忆,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探究数图形的学问中的规律。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观察发现数据中的规律,并体会规律对学习的重要性,也为今天学习图形中的规律做好铺垫。

】2.出示情境图——鼹鼠钻洞,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并理解题意。

师:同学们,你们认识图中的小动物吗?你们知道鼹鼠喜欢干什么吗?生:喜欢打地洞。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图中有几个洞口?生:有4个。

师:小鼹鼠要从4个洞口中任选一个洞口钻进去,向前走,再任选一个洞口钻出来。

谁能解释题目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生1:这4个洞口都可以当入口,也可以当出口。

生2:同一个洞口如果是入口,就不能同时当出口。

【设计意图:以创设故事情景导入,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进一步让学生明确题意,为后面进一步分析解决问题做好准备。

2.5数图形中的学问 (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 四年级下册 北师大版

2.5数图形中的学问 (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 四年级下册 北师大版

教案标题:2.5数图形中的学问年级:四年级学科:数学教材版本:北师大版教学时间:2023-2024学年教学目标:1. 理解图形的计数方法,能够正确计算各种图形的数量。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1. 图形的计数方法。

2. 图形的分类和特征。

教学难点:1. 正确计算图形的数量。

2. 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图形计数问题。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用具。

2. 学生准备:课本、练习本、铅笔。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一些有趣的图形,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图形的名称。

2. 学生分享观察到的图形,教师总结并板书。

二、探究新知(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图形,发现图形的计数方法。

2.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图形的计数方法,并分享结果。

3. 教师总结图形的计数方法,并板书。

三、巩固练习(15分钟)1. 教师出示一些图形,学生独立计算图形的数量。

2. 学生互相交流计算结果,教师点评并纠正错误。

四、拓展应用(10分钟)1. 教师出示一些实际问题,学生运用所学的图形计数方法解决问题。

2. 学生分享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图形的计数方法和技巧。

2. 学生分享学习收获,教师给予鼓励和肯定。

教学延伸:1. 学生回家后,观察家中的物品,运用所学的图形计数方法进行计数,并与家长分享。

2.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周围的图形,运用所学的图形计数方法进行计数,培养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图形,发现图形的计数方法,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学生的参与和合作,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习,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同时,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中,提高了学生的应用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继续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数图形的学问》教学反思

《数图形的学问》教学反思

《数图形的学问》教学反思《数图形的学问》属于第二学段综合与实践部分的内容,学生在这前的数学学习中,已经体验到用图形或字母等数学语言来表示生活中的问题的简洁性,也已经形成了有序思考的思维意识。

在本册第二单元又认识了线段,以及渗透简单的线段图的方法,基于学习目标和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学习经验的分析,就这节课进行自我剖析。

本节课教学容量较大,为了节省时间,选择直接导入新课,并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

教材创设了“鼹鼠钻洞”的问题情境,目的就是想借助生动形象的动画形象,吸引学生的眼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认为静态的图片并不足以调动学生的热情,特别是四年级的学生,因此,我把教材中的情境改成可以拖动的,学生可以在理解题目意思的基础上,拖动鼹鼠,亲自体验鼹鼠的钻洞路线,让学生亲自经历体验有趣的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同时也加深了对情境图的理解,让学生尝试将具体的情境图表示为抽象的线段图,这些活动都为数线段买下了伏笔。

在小组合作的过程,因为不可能兼顾每个同学,那么也就不能及时发现学生在小组交流的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因此,我在这里要求具体的发言人和倾听人的任务,帮助小组活动更加有效的实施。

并且让四人小组尝试讨论出一种具有代表性的方法,学生在讨论所有路线的过程中,经历从无序到有序,不仅解决了问题,同时也从中体会到了有序的重要性。

在全班交流数法,体会有序时,我没有让学生的把自己作品直接展示交流,因为这只是展示学生的思维结果。

因此我采用借助希沃软件,让学生边画边说,其他学生边听边看,学生画的过程正是其思维过程和方法的体现,把抽象的思维,动态直观地展现,便于其他同学的理解。

课堂是学生的课堂,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这些思想和理念一直存在于我的大脑中,但是,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我却不能把它落到实处,主要原因是我心存疑虑,不敢放任,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沿着我的轨道前进,不出轨。

数图形的学问教学设计与反思(推荐)

数图形的学问教学设计与反思(推荐)

数图形的学问教学设计与反思(推荐)第一篇:数图形的学问教学设计与反思(推荐)篇一:《数图形中的学问》教学反思《数图形中的学问》教学反思陈志胜《数图形中的学问》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一个专题。

个数就能做到不重复、不遗漏,全部数出来呢?其实最常用的方法就是分类数。

“数图形中的学问”一课,教材编排相对简单,仅限于这种单一的线段的计数。

文中采用学生普遍能够接受的两种方法进行有序的数,很少有同学能够想到第三种方法,所以在教学中,我只注重学生会数而且数的不重复,不遗漏即可。

但是我们知道在三年级学过握手问题,有的孩子已经掌握,但不知所以然,这是孩子们学习的起点,正是准确的把握了这个起点,尊重了孩子们已有知识,注重规律的探寻。

因此,在设定目标的时候注重图形的计数与方法的归纳,而没有把重点放在求和的方法上。

整节课围绕“你是怎样数的?”这一中心问题展开教学在教学中注意教方法和教规律,我整节课设计由易到难,由单项训练到多项训练,而将重点放在了计数图形方法的探究如何列式解决图形个数的问题上。

关于如何数线段问题,有的孩子已经掌握,也懂得按照一定的顺序数,但是方法有些单一,不懂得拓展,变换下背景有些同学就不懂得去迁移,尤其是对我们农村小学的孩子,这是孩子们学习的起点。

正是准确的把握了这个起点,尊重了孩子们已有知识,注重方法的探寻。

背景材料一:提取方法一:从a出发数,从b出发数,从c出发数。

通过另一个背景材料,让学生懂得知识迁移,进一步巩固新知识数图形中确实有很多学问,在教学中注意方法和规律,整节课设计由易到难。

在教学数组合线段时,先计算出一层的线段,再数多层的线段,教学中紧紧围绕规律,逐层深化,使学生在有效的时间里掌握了个规律,同时数线段的知识得到了深化;再根据简单的图形提炼出计算这类图形个数的方法,并借助一个过渡练习,学生就轻松地掌握了方法,最后同学掌握了方法后,进行沟通整合,拓展迁移练习。

3+2+1=6 4+3+2+1=10 5+4+3+2+1=15 6+5+4+3+2+1=21四、适度拓展,开拓视野拓展题:数线段你会数了,那更难的图形你会吗?在一个大角里加一条射线,你能快速地数出这个图形中共有多少个角吗?说说你是怎么数的?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学生喜欢老师,自然就喜欢老师的课堂。

《数图形的学问》(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数图形的学问》(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数图形的学问》(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在今天的数学课上,我们将继续探索图形的学问。

我们会使用四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教材,具体是第四章《认识图形》的内容。

一、教学内容我们将学习第四章的第三节内容,主要是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认识和理解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的特征,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掌握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的基本特征,能够识别和描述这些图形,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是让学生掌握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的基本特征,能够识别和描述这些图形。

难点是让学生能够理解这些图形之间的关系,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我已经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一些实际的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的模型,以及一些用来画图的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先给学生展示一些实际生活中的图形,如教室的黑板、桌椅的形状等,让学生们观察并描述这些图形的特征。

2. 知识讲解:然后我会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这些模型,来认识和理解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的特征。

3. 例题讲解:我会通过一些例题来让学生们理解如何运用这些知识来解决问题。

例如,我会出一道题目:有一块长方形的地板,长度是8米,宽度是5米,问这块地板的面积是多少?4. 随堂练习:然后我会让学生们自己做一些练习题,来巩固他们刚刚学到的知识。

六、板书设计在黑板上,我会用大字写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的特征,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请学生们运用今天学到的知识,回家后观察家里的物品,找出一些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并描述它们的特征。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对今天的课程进行反思,看看学生们掌握的情况如何,哪些地方需要改进。

同时,我也会鼓励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和思考,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数图形的学问》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数图形的学问》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数图形的学问》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数图形的学问》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的内容。

这一内容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线段、角、三角形、长方形等基本图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通过数图形的活动,让学生经历从简单到复杂、从无序到有序的思考过程,体会有序思考的重要性,发展学生的有序思维和推理能力。

教材以“鼹鼠钻洞”和“菜地旅行”两个有趣的情境为载体,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掌握数图形的方法。

其中,“鼹鼠钻洞”情境让学生通过数线段的方式,初步体会有序思考的方法;“菜地旅行”情境则进一步拓展到数角和数三角形的问题,让学生在不同的图形中巩固有序思考的策略。

这一内容的学习,不仅有助于学生提高数学思维能力,还为后续学习组合数学等知识奠定了基础。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结合问题情境,经历把生活中的现实问题抽象成数图形的数学问题,并利用多样化的画图策略解决问题的过程,发展几何直观。

(2)在数图形的过程中,逐步形成有序思考的良好习惯,发展推理能力。

(3)能正确数出线段、角、三角形等简单图形的个数。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活动,让学生体会到有序思考的重要性,掌握数图形的方法。

(2)引导学生运用画图、列表等方法解决问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的趣味性和挑战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数图形的方法,体会有序思考的重要性。

2.教学难点在数图形的过程中,发现数图形的规律,并能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

2.学习单。

五、教学策略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情境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自主探究法: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体会有序思考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合作交流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交流,让学生在合作中分享自己的想法,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数图形的学问》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

《数图形的学问》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

《数图形的学问》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学习目标:1.结合问题情境,经历把生活中的现实问题抽象成数图形的数学问题,并利用多样化的画图策略解决问题的过程,发展几何直观。

2.在数图形的过程中,逐步形成有序思考的良好习惯,发展推理能力。

3.在发现规律的过程中,能够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究,有条理地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增强学习的自信心,提高对数学问题探索的兴趣。

教学重点:利用画图策略将生活原型抽象为数学问题。

教学难点:在数图形的过程中,发展学生有序思考问题的习惯,发展几何直观能力。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激发兴趣师: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位朋友,你认识他吗?今天马里奥邀请大家一起去图形王国进行闯关游戏。

每次闯关成功后,还可以获得神秘的闯关法宝,你们愿意加入吗?二、理解题意、探索新知出示情境图(一):马里奥钻洞1.分析情境图师:从图中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出示气泡图)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谁能用自己的语言解释一下?怎样走是不可以的?师:请你根据这个信息设计出一条路线。

请你上来指一指。

师:他们每人都数了一条路线,一共有多少路线呢?你能把自己想到的路线表示出来吗?(展示学生的方法)反复追问:你为什么要这样表示?你把路线图看成了什么呢?追问出这样的答案:求有多少条不同的路线相当于求有多少条不同的线段。

预设学生有序的数线段:你这样数有什么好处?(板书:有序、不重、不漏)恭喜大家获得了一个闯关法宝,马里奥是这样画图的,你觉得有什么地方需要改进的吗?2.设计路线图接下来请你再次设计路线,你在学习单第一关上画一画,写一写,有顺序的数一数。

(再次展示学生的方法)师:从A出发有几条路线?从B出发有几条路线?从C出发有几条路线?学生明确:合起来一共有6条路线。

(2)以线段的长短来数(以基本线段依次组合)。

从A到B;B到C;C到D;A到C;B到D;A到D师:这个数法是按照线段的长短来数的,先数短的,有几条?接着数比较长的有几条?最长的有几条?合起来一共有6条路线。

四年级下册数学《数图形的学问》教学设计及反思

四年级下册数学《数图形的学问》教学设计及反思

四年级下册《数图形的学问》教学设计及反思教学目标:1、结合问题情境,经历把生活中的现实问题抽象成数图形的数学问题,并利用多样化的画图策略解决问题的过程,发展几何直观。

2、在数图形的过程中,能够逐步形成有序思考的良好习惯,做到不重复,不遗漏,发展推理能力。

3、在发现规律的进程中,能够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究,有条理地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增强学习的自信心,提高对数学问题探索的兴趣。

教学重点:把生活中的现实问题抽象成数图形的数学问题,并能有规律地数,不重复不遗漏。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在按一定规律数的基础上发现数图形的规律。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鼹鼠钻洞师:大家听说过鼹鼠吗?(课件出示鼹鼠图)。

它最擅长的是挖土、钻洞。

看,它现在又想开始活动了,它可以怎么钻?师:课件(任选一个洞口进入,向前走,再任选一个洞口钻出来,它可能会怎样钻呢?)生说,师指着图演示。

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1、想一想,你能用什么表示路线,用什么表示洞口,画出小鼹鼠的行走路线图呢?(课件)(同桌交流)2、数线段(1)要求:(课件)请用画一画,写一写,记录你数的过程。

(2)学生动手数,数完后同桌交流说说是怎么数。

(3)、汇报交流先指名学生上来说出数法,师逐步演示,再引导学生发现是按什么顺序数的,板书并写出算式。

3、小结:谁来说说怎样才能准确数出线段的条数?(板书:有序不重复不遗漏)4、揭题:《数图形的学问》(板书)三、巩固练习,掌握知识师:通过刚才的学习,你们会按一定的顺序来数线段吗?那我们一起来试试吧!你们去过城关吗?今天老师早上就是从城关出发,经过达埔、玉斗、坑口,来到了下洋。

如果我们做公共汽车你是售票员,单程需要准备多少种不同的车票呢?问题一:5个汽车站,单程需要准备多少种不同的车票呢?1、获取信息,理解题目。

5个车站可用字母什么代表?单程是什么意思?2、学生独立画出示意图,有顺序地数一数,想想你是按什么标准来数的。

3、汇报交流(课件展示数法)(板书:5个站,车票总数为:4+3+2+1=10(种)问题二:如果有6个汽车站,单程需要准备多少种不同的车票呢?7个呢?8个呢?方法一:画6个点,重新数方法二:直接在前面的基础上加上F点,即10+5=15(种)(课件在图下面展示需再加的5条)引导学生说出这个条数刚好与原来的点数相同。

《数图形的学问》(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数图形的学问》(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数图形的学问》(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我今天要为大家带来的是四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的《数图形的学问》一课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我们今天的学习内容是第五章第一节《数图形的学问》。

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认识和分析不同图形的面积,以及利用图形的特点进行面积的计算。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掌握不同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不同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难点则是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并运用图形的特点来简化计算过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开展课堂活动,我已经准备好了图形卡片、计算器和多媒体教学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先出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图形,如方形、三角形等,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称。

2. 知识讲解:接着,我会通过多媒体展示一些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如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为边长乘以边长,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为底乘以高除以2。

3. 例题讲解:我会选取一些典型的例题进行讲解,让学生跟随我一起完成计算过程。

4. 随堂练习:讲解完例题后,我会给出一些类似的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我会设计一份简洁清晰的板书,列出不同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以便学生随时查阅。

七、作业设计1. 一个边长为4厘米的正方形;2. 一个底为6厘米,高为4厘米的三角形;3. 一个长为8厘米,宽为5厘米的长方形。

答案:1. 16平方厘米;2. 12平方厘米;3. 40平方厘米。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反思课堂教学的效果,看看学生们是否掌握了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同时,我还会给学生提供一些拓展延伸的材料,让他们在生活中发现更多的图形学问。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学设计中,有几个关键的细节是我需要特别关注的,因为它们对于学生的学习成效至关重要。

一、实践情景引入在引入新课的时候,我选择了生活中常见的图形作为切入点。

这个环节的重点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让他们能够将抽象的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

《数图形的学问》教学设计

《数图形的学问》教学设计

《数图形的学问》教学设计《数图形的学问》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结合问题情境,经历把生活中的现实问题抽象成数图形的数学问题,并利用多样化的画图策略解决问题的过程,发展几何直观。

2.经历画图策略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几何直观能力,渗透数形结合思想、模型思想、变中不变等思想。

并在数图形的过程中,逐步形成有序思考的良好习惯、发展推理能力、提升数学核心素养。

3.在发现规律的过程中,能够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究,有条理地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在学习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引导孩子发现数学的简洁美,增强学习信心。

【教学重点】利用画图策略,发展几何直观。

【教学难点】把生活中的现实问题抽象成数图形的数学问题。

【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引入新课导入: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位学习小伙伴,(看屏幕)认识吗?启发:你知道鼹鼠最擅长什么吗?【设计意图:以学生喜爱的情境出现,创设宽松的学习氛围,并借助生动有趣的画面引起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积极主动的投入到新课学习中来。

】二、自主探究建构新知活动一:鼹鼠钻洞(一)观察情境梳理思维创境:我们先来玩一场“鼹鼠钻洞”的游戏。

请看游戏规则。

思考:“向前走”是什么意思,谁能举例说一说。

(二)交流对话抽象问题质疑:我们如果把一个洞看成一点,那么则可以连成几条线段?也就是说只有几条路线?观察:如果你是小鼹鼠,你会怎样走?导思:可我有点儿蒙圈了,刚才有的同学一会儿指这个洞口一会指哪个洞口,表达不是很清楚,那么有什么办法可以让人一下子就明白你说的是哪个洞口?创境:看到大家玩得这么起劲,老师也想来玩一玩,老师想从C洞口进入,B洞口出来,可以吗?为什么?探究:那么到底一共有多少条路线呢?请你们画出示意图。

完成后在小组交流自己的数法。

【设计意图:学生经历把生活中的现实问题抽象成数图形的数学问题,把生活世界引向符号世界逐步实现数学化,引导学生体会字母表示洞口、线段表示路线的简洁美,体会几何图形可以把数学问题变得简明与形象,发展了学生解决问题策略和几何直观能力,让学生感受数与形结合的美妙。

数图形学问教学设计(共4篇)

数图形学问教学设计(共4篇)

数图形学问教学设计(共4篇)第1篇:《数图形中的学问》的教学反思新课程加强与改善了传统的数学学习内容,在图形的认识、测量,图形与转换等内容中,经常遇到一个复合图形中有多个单一图形的问题,而这就需要用到“数图形”,在执教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数图形中的学问”一课时,一看到课题便引起了我的高度重视,决心从第一个教学环节——备课入手。

为上好这一课,课前我先让学生预习,上课一开始先向学生说明在从前我们在做与之类似的题目时,同学们极易出现错误,这节课要求同学们认真听讲,并引用毛主席关于“世界上就怕认真二字……”的名言,阐述了认真的重要性,同时要求学生一定要体会有序思考,按一定顺序数的必要性,课堂上我滔滔不绝的按自己设计的教案进行讲解,比平时上课多说了一些话,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也因受老师情绪的影响表现良好,满以为这堂课我讲的还行,感觉学生听得也很认真,相信收效肯定会不错,在离下课还有不到十分钟时,要求学生完成同步作业中的练习题,在批阅学生作业时,结果把我惊得目瞪口呆,全班41个同学竟有18个同学出现了错误。

看完作业,内心就像打翻了五味瓶一样,急躁、痛苦,甚至气愤,恨不得对做错题的同学揍一顿。

待情绪稳定以后我进入沉思之中,忽又想起一句名言来:“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

看来问题就出现在我自己的身上,一定要从自身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入手查找根源,堵塞漏洞。

下课后,我来到主控室,打开网络查看我曾经收藏的一些优秀论文。

阅读时,文中有一段文字使我茅塞顿开,我明白了学习不是由老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简单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主动地建构知识的意义。

这种建构是无法由他人来代替的。

就教学方式而言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学生则是“容器式”的学习方式,这种被动缺少自主探索、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特别是合作学习的机会导致了我这堂课走向失败。

知错就改,深思熟虑后,我打算给11班上这节课时严格按新课标、新思路、新方法去上课:首先创设“谁才是最公正的法官”这一情境,将学生带入教学内容,并激发起学生的浓厚兴趣;二是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小组内展开比赛,看谁数得又快又准确;三是我借用多媒体设计了移动圆盘的数学游戏,教师只说明游戏规则,其他的都是放手发动学生,让学生通过仔细观察、动手实践、猜想、验证等许多步骤,让学生发现其中的规律。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数图形的学问》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数图形的学问》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数图形的学问》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数图形的学问》是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的一章内容。

本章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图形,发现图形的特征和规律,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

内容包括图形的分类、图形的性质、图形的变换等。

本章内容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操作活动和思考空间,让学生在操作中体验,在思考中感悟,在交流中提升。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图形认知基础,能识别一些常见的平面图形,并对图形的特征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图形变换方面,学生的认知可能还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基础,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逐步提升对图形的认识和理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认识和理解不同图形的特征和性质。

2.培养学生运用图形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交流能力与合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认识和理解不同图形的特征和性质。

2.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图形的变换规律,并能运用图形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

2.操作教学法:引导学生动手操作,通过实际操作体验图形的特征和性质。

3.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思考和交流,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4.小组合作学习: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和合作,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精美的课件,展示图形及变换规律。

2.教学素材:准备一些图形卡片、实物模型等,用于学生的观察和操作。

3.教学工具:准备黑板、粉笔、直尺、圆规等教学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生活情境,如房间的布置,引入图形的学习。

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不同图形的特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呈现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了解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数图形的学问》教学设计

《数图形的学问》教学设计

《数图形的学问》教学设计一、教学设计目标1. 知识与能力目标:学生能够掌握数图形的基本概念和特征,能够运用数图形的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2. 情感态度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3. 学习策略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策略。

二、教学内容和重点1. 数图形的基本概念:点、线、面以及它们的相互关系。

2. 图形的特征:图形的边长、面积、周长等基本属性。

3. 图形的分类: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等基本图形的分类和特征。

三、教学方法和手段1. 模块教学法: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特点,采用模块教学法,分步骤、分模块地进行教学。

2. 案例教学法:通过案例研究,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视觉教学法: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呈现丰富多彩的图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数学图形的理解。

四、教学过程1. 激发学习兴趣教师通过介绍数学图形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引发学生对数学图形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图形的欲望。

2. 导入数学图形通过展示各种各样的图形,引导学生感受图形的美丽和魅力,引发学生对数学图形的探索欲望。

3. 探索图形特征教师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观察各种图形,发现图形的特征,比如圆形的特点是没有边、没有角,正方形的特点是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等。

4. 认知图形分类教师通过举例和对比的方式,让学生认识到不同类型的图形有不同的特征,如正方形和长方形都是四边形,但它们的特征是不同的。

5. 解决图形问题教师以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例,引导学生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图形问题,如计算图形的面积、周长等。

6. 总结巩固教师对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进行总结巩固,巩固学生对图形的认识和理解。

五、教学评价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布置小作业和组织小测验等方式,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提高教学效果。

《数图形的学问》教学设计

《数图形的学问》教学设计

《数图形的学问》教学设计《数图形的学问》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在生活情境中发觉数学问题并引导探究,培育学生对数学的爱好,引发学生对生活的关注。

2、体会到按肯定规律去数,可以做到不重不漏,发展有序思维。

3、在活动中培育学生自主探究数学问题的实力与习惯。

教学重难点:在数图形的过程中发觉肯定规律并发展有序思维。

教学打算:CAI课件。

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调皮很喜爱画卡通人物,他几乎每天都要画几个。

可他今日画的画却非常的特殊,他还说这叫数学卡通。

你肯定觉得很惊奇吧,那就一起去看看吧!二、数学卡通1、课件展示图片(见教材P37上图),你觉得特殊吗?请你说一说。

2、第一幅图中(小猫图)有多少个三角形呢?(1)学生单独数一数。

(2)沟通结果,并说说数图形的方法。

(3)老师归结,课件展示结果。

为了避开数错,可以按肯定的依次去数。

可以从上往下,也可以从小到大。

3、在其次幅图中(人像图)你能数出多少个正方形?(1)学生独立去数一数。

(2)班内沟通结果。

老师引导:结果不太一样,而且差别较大。

这里面有没有肯定的规律呢?(3)小组合作数正方形,老师随机指导。

(4)班内沟通数的方法和结果。

图形困难时,为了避开多数或遗漏,可以根据肯定的规律去数。

(5)课件展示结果。

4、刚才的人像中,你能数出多少个长方形?(1)学生独立去数长方形。

(2)班内沟通数的方法和结果。

(3)课件展示结果。

三、你知道吗?这里还有两幅调皮画的图,我们再去看看吧!(课件展示图片,见教材P38)1、你知道他画的是什么吗?有什么特殊之处?(学生说一说)2、第一幅图(教材P38第1题)(1)请你数一数,再填一填。

(学生独立完成)有()个三角形有()个平行四边形有()个梯形(2)课件显示结果。

3、其次幅图(教材P38第2题)(1)数一数,这里面有多少个三角形?(学生独立完成)(2)课件显示结果。

四、考考你1、图中有多少个带的平行四边形?(教材P38第3题)(1)你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吗?谁能给大家说一说?(2)学生独立去数平行四边形。

《数图形的学问》教案反思

《数图形的学问》教案反思

试讲反思总结“数图形的学问”是四年级“数学好玩”中的其他内容一数学趣题,是简单的排列组合问题,它是学习统计概率的基础,是继“搭配中的学问”学生初步感受有序搭配后进一步体验有序思考的知识,又为学生后续探索学习“比赛场次”等积累活动经验和感悟思想方法做好准备。

学生在三年级学习“搭配中的学问”时已经历了有序数的过程,部分学生在平时的练习中也接触过此类题目,能够数出简单图形的个数。

但大部分同学还不能把数的过程与算式建立对应关系,更未能发现出其中的规律。

本节课学生将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由简单到复杂地经历不重复、不遗漏地数图形的过程,形成有序思考的习惯,感受问题中隐含的数学规律,体会几何图形可以把数学问题变得简明与形象,发展初步的几何直观能力。

教材中“鼹鼠钻洞”重在让学生学到不重复不遗漏地数线段的方法,感受到有序思考的价值;“菜地旅行”是让学生迁移有序思考的方法,探索有5个点、6个点的线段条数,并在点数从3增加到6的过程中,逐步把握线段条数的变化规律。

教学时,我主要采用画图直观和数形结合策略,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时空,注重让学生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的过程,整个活动从头到尾不断地引导学生经历通过画图、数数、观察、推理、归纳、表达等自主探究过程。

数图形的学问教学目标1.结合问题情境,经历把生活中的现实问题抽象成数图形的数学问题,并利用多样化的画图策略解决问题的过程,发展几何直观。

2.在数图形的过程中,逐步形成有序思考的良好习惯,适时渗透归纳思想,发展推理能力。

3.在发现规律的过程中,能够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究,有条理地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增强学习的自信心,提高对数学问题探索的兴趣。

教学重点:由简单到复杂地经历不重复、不遗漏地数图形的过程。

教学难点:在按一定规律数的基础上发现数图形的规律。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鼹鼠钻洞游戏。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好玩——数图形的学问》教学设计与反思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好玩——数图形的学问》教学设计与反思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好玩——数图形的学问》教学设计与反思课前思考本课是简单的排列组合问题,它不仅是学习统计概率的基础,在生活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教科书创设情境,由简单到复杂地引导学生经历不重复、不遗漏地数图形的过程。

这既有利于发展学生有序思考的习惯,感受问题中隐含的数学规律,也利于学生利用图形描述和分析问题,体会几何图形可以把数学问题变得简明与形象,发展初步的几何直观能力。

本课也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符号意识与抽象意识。

《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符号意识是形成抽象能力和推理能力的经验基础。

数学符号具有抽象性、明确性、简洁性、可操作性等特点,掌握和运用数学符号有助于学生实现简约记忆及辅助理解。

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学生难以将具体的情境问题抽象成数图形的数学问题,而且在数图形的过程中没有掌握“数”的要领,往往会重复数或漏数。

学生学习应该是一个主动和生动的过程,所以本节课尽可能的创设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探索学习中。

教材分析《数图形的学问》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数学好玩的第三课,是简单的排列组合问题,它不仅是学习统计概率的基础,在生活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情境,学生一方面要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线段图,另一方面要在数图形的过程中培养有序思考的习惯并要巩固画图策略发现数图形的规律。

学情分析在三年级上册,学生已经学习了《搭配中的学问》,积累了一定的有序思考的经验。

到六年级上册,学生将学习《比赛场次》,体验运用多样的策略分析问题、发现规律的过程。

本课是在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有序思考经验的基础上,借用画图的策略分析问题,因此,本课教学的侧重点可以放在运用画图策略解决问题上。

学习目标1.知识技能:在数图形的过程中,逐步形成有序思考的良好习惯,发展推理能力。

2.过程方法:结合问题情境,经历把生活中的现实问题抽象成数图形的数学问题,并利用多样化的画图策略解决问题的过程,发展几何直观。

3.数学思考:培养学生的符号意识与抽象能力,提高有序思考的数学思维。

《数图形的学问》教学设计

《数图形的学问》教学设计

《数图形的学问》教学设计《数图形的学问》是一本面向小学生的数学教材,旨在引导学生通过图形的认识和理解,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和逻辑能力。

本教学设计将针对该教材的学习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并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设计一份针对小学生的数学课程教学方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通过教学,学生能够掌握图形的基本属性,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有关图形的问题。

2. 能力目标通过教学,学生能够培养自己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能够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通过教学,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和学习态度,使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学习。

二、教学内容1. 图形的基本属性本部分将介绍图形的分类、基本属性,如边数、角数、对称性等内容。

2. 图形的应用本部分将介绍图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建筑、工艺品、地理地貌等。

三、教学重点1. 让学生理解图形的基本属性,能够识别和描述不同类型的图形。

2. 让学生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1. 导入环节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一些具有特色的图形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激发学生对图形的兴趣。

2. 讲解基本概念教师通过举例说明图形的基本属性,如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等,并让学生亲自观察和记录。

教师可以使用PPT等多媒体手段辅助讲解。

3. 练习与巩固让学生通过识图、分类、填空题等形式的练习,巩固所学内容,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维能力。

4. 拓展应用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寻找各种图形,并让学生分组讨论,发现图形的应用,并做相关展示。

5. 总结与归纳引导学生总结归纳所学内容,强化知识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六、教学手段1. 多媒体教学通过PPT、视频等多媒体手段,直观、生动地呈现图形的属性和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教学实例通过丰富的教学实例,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发现图形的应用,并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通过操作性教学,在课堂上让学生参与到图形的认知和应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篇一:《数图形中的学问》教学反思
《数图形中的学问》教学反思
陈志胜
《数图形中的学问》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一个专题。

主要是在数图形的过程中,让学生体验有序的数法,养成有序思考的习惯。

数图形不是“数”而是图形的计数问题,怎样数图形的个数就能做到不重复、不遗漏,全部数出来呢?其实最常用的方法就是分类数。

“数图形中的学问”一课,教材编排相对简单,仅限于这种单一的线段的计数。

文中采用学生普遍能够接受的两种方法进行有序的数,很少有同学能够想到第三种方法,所以在教学中,我只注重学生会数而且数的不重复,不遗漏即可。

但是我们知道在三年级学过握手问题,有的孩子已经掌握,但不知所以然,这是孩子们学习的起点,正是准确的把握了这个起点,尊重了孩子们已有知识,注重规律的探寻。

因此,在设定目标的时候注重图形的计数与方法的归纳,而没有把重点放在求和的方法上。

整节课围绕“你是怎样数的?”这一中心问题展开教学在教学中注意教方法和教规律,我整节课设计由易到难,由单项训练到多项训练,而将重点放在了计数图形方法的探究如何列式解决图形个数的问题上。

关于如何数线段问题,有的孩子已经掌握,也懂得按照一定的顺序数,但是方法有些单一,不懂得拓展,变换下背景有些同学就不懂得去迁移,尤其是对我们农村小学的孩子,这是孩子们学习的起点。

正是准确的把握了这个起点,尊重了孩子们已有知识,注重方法的探寻。

背景材料一:
提取方法一:从a出发数,从b出发数,从c出发数。

通过另一个背景材料,让学生懂得知识迁移,进一步巩固新知识
数图形中确实有很多学问,在教学中注意方法和规律,整节课设计由易到难。

在教学数组合线段时,先计算出一层的线段,再数多层的线段,教学中紧紧围绕规律,逐层深化,使学生在有效的时间里掌握了个规律,同时数线段的知识得到了深化;再根据简单的图形提炼出计算这类图形个数的方法,并借助一个过渡练习,学生就轻松地掌握了方法,最后同学掌握了方法后,进行沟通整合,拓展迁移练习。

3+2+1=6
4+3+2+1=10
5+4+3+2+1=15
6+5+4+3+2+1=21
四、适度拓展,开拓视野
拓展题:数线段你会数了,那更难的图形你会吗?在一个大角里加一条射线,你能快速地数出这个图形中共有多少个角吗?说说你是怎么数的?
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学生喜欢老师,自然就喜欢老师的课堂。

上课老师很强的亲和力,自然就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

六、不足之处
本节课中,我安排的内容有点浅,在教学中忽视了两种方法的有效巩固,对基础较差的学生有一定的帮助作用,但对基础较好的同学来说,本节课的梯度方面设计不够好,此外在拓展方面进行了一些不必要甚至说对现阶段的学生来时是毫无意义的,当然整节课在时间把握上
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篇二:《数图形的学问》教学反思
《数图形中的学问》教学反思
“数图形中的学问”一课,教材编排相对简单,仅限于这种单一的线段的计数。

文中采用学生普遍能够接受的两种方法进行有序的数,很少有同学能够想到第三种方法,所以在教学中,我只注重学生会数而且数的不重复,不遗漏即可。

但是我们知道在三年级学过握手问题,有的孩子已经掌握,但不知所以然,这是孩子们学习的起点,正是准确的把握了这个起点,尊重了孩子们已有知识,注重规律的探寻。

因此,在设定目标的时候注重图形的计数与方法的归纳,而没有把重点放在求和的方法上。

整节课围绕“你是怎样数的?”这一中心问题展开教学在教学中注意教方法和教规律,我整节课设计由易到难,由单项训练到多项训练,而将重点放在了计数图形方法的探究如何列式解决图形个数的问题上。

关于如何数线段问题,有的孩子已经掌握,也懂得按照一定的顺序数,但是方法有些单一,不懂得拓展,变换下背景有些同学就不懂得去迁移,尤其是对我们农村小学的孩子,这是孩子们学习的起点。

正是准确的把握了这个起点,尊重了孩子们已有知识,注重方法的探寻。

背景材料一:
提取方法一:从a出发数,从b出发数,从c出发数。

通过另一个背景材料,让学生懂得知识迁移,进一步巩固新知识
数图形中确实有很多学问,在教学中注意方法和规律,整节课设计由易到难。

在教学数组合线段时,先计算出一层的线段,再数多层的线段,教学中紧紧围绕规律,逐层深化,使学生在有效的时间里掌握了个规律,同时数线段的知识得到了深化;再根据简单的图形提炼出计算这类图形个数的方法,并借助一个过渡练习,学生就轻松地掌握了方法,最后同学掌握了方法后,进行沟通整合,拓展迁移练习。

3+2+1=6
4+3+2+1=10
5+4+3+2+1=15
6+5+4+3+2+1=21
四、适度拓展,开拓视野
拓展题:数线段你会数了,那更难的图形你会吗?在一个大角里加一条射线,你能快速地数出这个图形中共有多少个角吗?说说你是怎么数的?
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学生喜欢老师,自然就喜欢老师的课堂。

上课老师很强的亲和力,自然就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

六、不足之处
本节课中,我安排的内容有点浅,在教学中忽视了两种方法的有效巩固,对基础较差的学生有一定的帮助作用,但对基础较好的同学来说,本节课的梯度方面设计不够好,此外在拓展
方面进行了一些不必要甚至说对现阶段的学生来时是毫无意义的,当然整节课在时间把握上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篇三:《数图形的学问》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数学好玩
《数图形的学问》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对线段图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很多学生不知道数线段图也存在一定的规律。

对于数图形的个数,很多学生还是比较喜欢用数的方法来计算。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二、新授新知:
(一)、同学们,我们通过刚才的握手的游戏知道平时的生活中就存在一些数学知识,那么你们想研究一下《数图形的学问》吗?(想)
1、(出示课题)森林里有一只小鼹鼠遇到一些数学问题,不会解决,想请你
们帮助它,你们愿意吗?
3、那好吧!你们拿出作业纸2,画一画,数一数,一共有多少条不同的路线?(小组内可以合作完成)(反馈学生完成情况)谁能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数的?(引出两种数法:一是按起点的不同;二是按线段的长短)
4、孩子们,该怎么数不会数乱呢?(按照顺序的数)
那么有序的数有什么好处呢?(不重复、不遗漏)回答的真好!
你能用一个算式表示出来吗?(3+2+1=6)
(二)、同学们,我们已经帮助小鼹鼠解决了问题,它想带我们到它的菜地去旅行,你们想去吗?(出示第二个主题图)
1、仔细观察,有几个站台?你能数出单程需要多少种不同的车票吗?该怎么数呢?
(反馈学生数的情况)谁能说一说是怎么数的吗?
2、如果有6个站台呢?你会画吗?单程会有多少种不同的车票呢?(反馈)
4、小结:票数=(站台数-1)+(站数-2)+……+1
三、巩固新知:
2、闯关练习。

同学们,我们是一个相亲相爱的班级,加上数学老师一共有31位成员,如果每2人握一次手,请同学们算一算一共要握多少次?
四、总结:
同学们,你在这节课学习中有什么收获?你们谁还有什么疑惑吗?
教学反思:
本节课利用与同学握手的形势,给学生渗透“有序、不重复”的思想;然后通过多媒体的演示与学生的动手操作等活动展开教学。

运用信息技术的设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