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图形的学问-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北师版四年级上册《数图形的学问》优秀教学设计

北师版四年级上册《数图形的学问》优秀教学设计

北师版四年级上册《数图形的学问》优秀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数图形的学问》是北师版四年级上册数学课程的一部分,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图形,发现图形的规律,并用数学语言表达出来。

教材内容丰富,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感受图形的规律美,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他们对图形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是还不足够深入。

在本节课中,学生需要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方法,发现图形的规律,并用数学语言表达出来。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观察和分析图形,发现图形的规律,并用数学语言表达出来。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方法,培养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感受图形的规律美,提高对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观察和分析图形,发现图形的规律,并用数学语言表达出来。

2.教学难点: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方法,发现图形的规律。

五. 教学方法1.引导发现法:教师通过提问、引导,让学生发现图形的规律。

2.实例分析法:教师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感受图形的规律美。

3.小组合作法: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共同探讨图形的规律。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教师准备相关的教学课件,帮助学生直观地观察图形。

2.实例材料:教师准备生活中的实例材料,让学生感受图形的规律美。

3.练习题:教师准备相关的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如拼图游戏,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数图形的学问。

让学生观察和分析拼图中的图形,发现图形的规律。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一些图形,让学生观察和分析,发现图形的规律。

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帮助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达出来。

3.操练(10分钟)教师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学生在完成练习题的过程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自己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北师版四年级上册《数图形的学问》优秀教学设计

北师版四年级上册《数图形的学问》优秀教学设计

北师版四年级上册《数图形的学问》优秀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数图形的学问》是北师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材中的一部分,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各种图形,探索图形的性质和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材中提供了丰富的实例,引导学生发现图形的规律,并用数学语言进行表达。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分析能力,他们对图形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在本节课中,学生需要观察和分析更加复杂的图形,找出其中的规律。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逐步掌握分析图形的方法,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图形,找出图形的规律,提高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2.培养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达图形规律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找出图形的规律。

2.难点:培养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达图形规律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2.观察分析法:引导学生观察图形,分析图形的性质和规律。

3.合作交流法:鼓励学生与他人合作,分享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

4.练习法:通过适量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各种图形图片,用于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

2.准备练习题,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3.准备教学课件,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各种有趣的图形,引导学生观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展示教材中的图形,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找出其中的规律。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图形,分析其性质和规律,并用数学语言进行表达。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鼓励和表扬。

4.巩固(5分钟)出示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验学生对图形规律的掌握程度。

5.拓展(5分钟)出示一些更有挑战性的图形,引导学生尝试找出其中的规律,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数图形的学问》教学设计4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数图形的学问》教学设计4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数图形的学问》教学设计4一. 教材分析《数图形的学问》是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的一章内容。

本章主要通过让学生探究和发现图形的性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

本章内容包括图形的分类、图形的性质、图形的变换等。

在教学设计中,我们需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掌握图形的性质和变换规律,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图形认知能力和空间观念,他们对图形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一些复杂的图形变换规律,学生可能还比较难以理解和掌握。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图形的性质和变换规律,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图形的性质和变换规律。

2.教学难点:对于一些复杂的图形变换规律的理解和掌握。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2.操作教学法: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掌握图形的性质和变换规律。

3.问题驱动法: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图形卡片、课件等。

2.学具准备:学生自带图形物品,如三角形、正方形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有趣的图形,引导学生关注图形的性质和变换规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呈现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了解本节课要学习的是图形的性质和变换规律。

3.操练(15分钟)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掌握图形的性质和变换规律。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数图形的学问》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数图形的学问》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数图形的学问》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数图形的学问》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的内容。

这一内容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线段、角、三角形、长方形等基本图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通过数图形的活动,让学生经历从简单到复杂、从无序到有序的思考过程,体会有序思考的重要性,发展学生的有序思维和推理能力。

教材以“鼹鼠钻洞”和“菜地旅行”两个有趣的情境为载体,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掌握数图形的方法。

其中,“鼹鼠钻洞”情境让学生通过数线段的方式,初步体会有序思考的方法;“菜地旅行”情境则进一步拓展到数角和数三角形的问题,让学生在不同的图形中巩固有序思考的策略。

这一内容的学习,不仅有助于学生提高数学思维能力,还为后续学习组合数学等知识奠定了基础。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结合问题情境,经历把生活中的现实问题抽象成数图形的数学问题,并利用多样化的画图策略解决问题的过程,发展几何直观。

(2)在数图形的过程中,逐步形成有序思考的良好习惯,发展推理能力。

(3)能正确数出线段、角、三角形等简单图形的个数。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活动,让学生体会到有序思考的重要性,掌握数图形的方法。

(2)引导学生运用画图、列表等方法解决问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的趣味性和挑战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数图形的方法,体会有序思考的重要性。

2.教学难点在数图形的过程中,发现数图形的规律,并能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

2.学习单。

五、教学策略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情境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自主探究法: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体会有序思考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合作交流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交流,让学生在合作中分享自己的想法,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四年级下数学教学设计-数图形的学问-北师大版

四年级下数学教学设计-数图形的学问-北师大版

四年级下数学教学设计-数图形的学问-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通过学习本节课,学生能够:1.理解数字中的基本概念:数字和数字之间的关系。

2.掌握图像的基本概念:形状、大小、方向和位置关系。

3.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和创造能力。

二、教学内容数图形的学问三、教学重点及难点1. 教学重点1.数字和数字之间的关系。

2.形状、大小和位置的关系。

2. 教学难点1.把数字和形状联系起来,并通过比较大小和位置来比较数字。

2.培养学生的想象和创造能力。

四、教学准备1.教案、黑板、彩色笔、幻灯片、卡片和小球等教具。

五、教学步骤1. 引入新知识通过幻灯片、卡片和小球等教具,介绍数字和形状,并让学生观察数字和形状之间的关系,例如数字3和三角形的形状相似。

2. 感知新知识通过幻灯片和卡片等教具,让学生围绕数字和形状之间的关系进行感知。

例如,让学生根据数字和形状之间的关系,找出相应的数字和形状。

3. 独立探究为学生分发卡片和小球等教具,在教师的监督下,让学生独立比较数字和形状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想象和创造能力。

4. 归纳总结通过黑板和幻灯片等教具,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探究结果,并在教师的帮助下总结出数字和形状之间的关系,并掌握形状、大小和位置的关系的概念。

5. 测评反馈通过小测验或小组讨论等形式,测评学生的学习情况,并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适时的反馈和帮助。

六、教学体会本节课通过多媒体教学,结合实物教具,使学生在感知数字和形状之间的关系的过程中,加深了对数字和形状的理解,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和创造能力。

在此基础上,通过自主探究和总结,学生更加深入地掌握了形状、大小和位置的关系,实现了教学目标。

但在教学过程中,部分学生发挥不够,需要进一步提升他们的学习动力和自主思考能力。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数图形的学问》教学设计5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数图形的学问》教学设计5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数图形的学问》教学设计5一. 教材分析《数图形的学问》是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的一章节,主要向学生介绍图形的基本知识和性质。

本章节通过实例让学生感受图形的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图形的分类和特征2.图形的周长和面积3.图形的变换4.利用图形解决实际问题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对图形有一定的认识。

但在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面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图形的性质,提高他们的计算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图形的分类和特征,能够正确识别各种图形。

2.让学生理解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能够熟练计算。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图形的分类和特征2.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3.利用图形解决实际问题五. 教学方法1.采用直观演示法,通过实物和图形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图形的特征。

2.采用讲解法,讲解图形的分类、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3.采用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动手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4.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各种图形的实物和图片,用于展示和引导学生观察。

2.准备图形分类和周长、面积计算的练习题。

3.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用于展示和讲解。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各种图形的实物和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分类,让学生初步感知图形的特征。

呈现(10分钟)教师讲解图形的分类和特征,让学生理解和掌握。

同时,讲解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让学生能够熟练计算。

操练(10分钟)教师给出图形分类和周长、面积计算的练习题,让学生动手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巩固(10分钟)教师通过提问和讨论的方式,检查学生对图形的分类和周长、面积计算的掌握情况。

拓展(10分钟)教师提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图形的学问》(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数图形的学问》(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数图形的学问》(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我今天要为大家带来的是四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的《数图形的学问》一课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我们今天的学习内容是第五章第一节《数图形的学问》。

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认识和分析不同图形的面积,以及利用图形的特点进行面积的计算。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掌握不同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不同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难点则是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并运用图形的特点来简化计算过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开展课堂活动,我已经准备好了图形卡片、计算器和多媒体教学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先出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图形,如方形、三角形等,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称。

2. 知识讲解:接着,我会通过多媒体展示一些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如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为边长乘以边长,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为底乘以高除以2。

3. 例题讲解:我会选取一些典型的例题进行讲解,让学生跟随我一起完成计算过程。

4. 随堂练习:讲解完例题后,我会给出一些类似的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我会设计一份简洁清晰的板书,列出不同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以便学生随时查阅。

七、作业设计1. 一个边长为4厘米的正方形;2. 一个底为6厘米,高为4厘米的三角形;3. 一个长为8厘米,宽为5厘米的长方形。

答案:1. 16平方厘米;2. 12平方厘米;3. 40平方厘米。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反思课堂教学的效果,看看学生们是否掌握了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同时,我还会给学生提供一些拓展延伸的材料,让他们在生活中发现更多的图形学问。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学设计中,有几个关键的细节是我需要特别关注的,因为它们对于学生的学习成效至关重要。

一、实践情景引入在引入新课的时候,我选择了生活中常见的图形作为切入点。

这个环节的重点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让他们能够将抽象的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

《数图形的学问》教学设计

《数图形的学问》教学设计

数学好玩3数图形中的学问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学习目标描述:结合问题情境,经历把生活中的现实问题抽象成数图形的数学问题,并利用多样化的画图策略解决问题的过程,发展几何直观。

2.学习内容分析:《数图形的学问》属于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数学好玩”的内容。

教科书创设了“鼹鼠钻洞”和“菜地旅行”两个有趣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将生活中的现实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经历从简单到复杂,不重复、不遗漏数图形的过程,着力于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几何直观、推理能力,帮助学生建立模型思想。

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搭配中的学问》,学习了利用树状图解决简单的排列组合问题,体会了有序思考这一重要的思想方法,这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本节课就是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的基础上,将数学与生活紧密融合在一起,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提高学生用数学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学科核心素养分析:在数图形的过程中,逐步形成有序思考的良好习惯,发展推理能力。

在发现规律的过程中,能够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究,有条理地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增强学习的自信心,提高对数学问题探索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结合问题情境,经历把生活中的现实问题抽象成图形的数学问题,并利用多样化的画图策略解决问题。

2.难点:引导学生在一定规律数的基础上发现数图形的规律。

有规律地数,不重复不遗漏。

三、教学过程师:你准备采取什么方法来解决这个问学生独自思考,然后回答:可以画出示意师:怎么画呢?在练习本上尝试画一画。

学生独自思考,尝试在练习本上画图,师巡视指导。

师:你们是怎么画图的?学生2:用字母表示洞口。

2.数一数师:你能想办法按顺序数出有多少条不同师:谁来说说你是怎么数的?学生:先数短的线段:AB,BC,CD;再数比较长的线段:AC,BD;最后数最长的线段:AD,共有3+2+1=6(条)。

师:还可以怎么数?学生:先数出从A 点出发的AB、AC、AD 三条线段,再数从B 点出发的BC、BD 两条线段,最后数从C 点出发的线段CD,共有3+2+1=6(条)。

《数图形的学问》教学设计

《数图形的学问》教学设计

《数图形的学问》教学设计《数图形的学问》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结合问题情境,经历把生活中的现实问题抽象成数图形的数学问题,并利用多样化的画图策略解决问题的过程,发展几何直观。

2.经历画图策略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几何直观能力,渗透数形结合思想、模型思想、变中不变等思想。

并在数图形的过程中,逐步形成有序思考的良好习惯、发展推理能力、提升数学核心素养。

3.在发现规律的过程中,能够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究,有条理地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在学习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引导孩子发现数学的简洁美,增强学习信心。

【教学重点】利用画图策略,发展几何直观。

【教学难点】把生活中的现实问题抽象成数图形的数学问题。

【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引入新课导入: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位学习小伙伴,(看屏幕)认识吗?启发:你知道鼹鼠最擅长什么吗?【设计意图:以学生喜爱的情境出现,创设宽松的学习氛围,并借助生动有趣的画面引起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积极主动的投入到新课学习中来。

】二、自主探究建构新知活动一:鼹鼠钻洞(一)观察情境梳理思维创境:我们先来玩一场“鼹鼠钻洞”的游戏。

请看游戏规则。

思考:“向前走”是什么意思,谁能举例说一说。

(二)交流对话抽象问题质疑:我们如果把一个洞看成一点,那么则可以连成几条线段?也就是说只有几条路线?观察:如果你是小鼹鼠,你会怎样走?导思:可我有点儿蒙圈了,刚才有的同学一会儿指这个洞口一会指哪个洞口,表达不是很清楚,那么有什么办法可以让人一下子就明白你说的是哪个洞口?创境:看到大家玩得这么起劲,老师也想来玩一玩,老师想从C洞口进入,B洞口出来,可以吗?为什么?探究:那么到底一共有多少条路线呢?请你们画出示意图。

完成后在小组交流自己的数法。

【设计意图:学生经历把生活中的现实问题抽象成数图形的数学问题,把生活世界引向符号世界逐步实现数学化,引导学生体会字母表示洞口、线段表示路线的简洁美,体会几何图形可以把数学问题变得简明与形象,发展了学生解决问题策略和几何直观能力,让学生感受数与形结合的美妙。

数图形学问教学设计(共4篇)

数图形学问教学设计(共4篇)

数图形学问教学设计(共4篇)第1篇:《数图形中的学问》的教学反思新课程加强与改善了传统的数学学习内容,在图形的认识、测量,图形与转换等内容中,经常遇到一个复合图形中有多个单一图形的问题,而这就需要用到“数图形”,在执教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数图形中的学问”一课时,一看到课题便引起了我的高度重视,决心从第一个教学环节——备课入手。

为上好这一课,课前我先让学生预习,上课一开始先向学生说明在从前我们在做与之类似的题目时,同学们极易出现错误,这节课要求同学们认真听讲,并引用毛主席关于“世界上就怕认真二字……”的名言,阐述了认真的重要性,同时要求学生一定要体会有序思考,按一定顺序数的必要性,课堂上我滔滔不绝的按自己设计的教案进行讲解,比平时上课多说了一些话,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也因受老师情绪的影响表现良好,满以为这堂课我讲的还行,感觉学生听得也很认真,相信收效肯定会不错,在离下课还有不到十分钟时,要求学生完成同步作业中的练习题,在批阅学生作业时,结果把我惊得目瞪口呆,全班41个同学竟有18个同学出现了错误。

看完作业,内心就像打翻了五味瓶一样,急躁、痛苦,甚至气愤,恨不得对做错题的同学揍一顿。

待情绪稳定以后我进入沉思之中,忽又想起一句名言来:“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

看来问题就出现在我自己的身上,一定要从自身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入手查找根源,堵塞漏洞。

下课后,我来到主控室,打开网络查看我曾经收藏的一些优秀论文。

阅读时,文中有一段文字使我茅塞顿开,我明白了学习不是由老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简单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主动地建构知识的意义。

这种建构是无法由他人来代替的。

就教学方式而言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学生则是“容器式”的学习方式,这种被动缺少自主探索、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特别是合作学习的机会导致了我这堂课走向失败。

知错就改,深思熟虑后,我打算给11班上这节课时严格按新课标、新思路、新方法去上课:首先创设“谁才是最公正的法官”这一情境,将学生带入教学内容,并激发起学生的浓厚兴趣;二是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小组内展开比赛,看谁数得又快又准确;三是我借用多媒体设计了移动圆盘的数学游戏,教师只说明游戏规则,其他的都是放手发动学生,让学生通过仔细观察、动手实践、猜想、验证等许多步骤,让学生发现其中的规律。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数图形的学问》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数图形的学问》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数图形的学问》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数图形的学问》是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的一章内容。

本章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图形,发现图形的特征和规律,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

内容包括图形的分类、图形的性质、图形的变换等。

本章内容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操作活动和思考空间,让学生在操作中体验,在思考中感悟,在交流中提升。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图形认知基础,能识别一些常见的平面图形,并对图形的特征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图形变换方面,学生的认知可能还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基础,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逐步提升对图形的认识和理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认识和理解不同图形的特征和性质。

2.培养学生运用图形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交流能力与合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认识和理解不同图形的特征和性质。

2.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图形的变换规律,并能运用图形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

2.操作教学法:引导学生动手操作,通过实际操作体验图形的特征和性质。

3.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思考和交流,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4.小组合作学习: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和合作,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精美的课件,展示图形及变换规律。

2.教学素材:准备一些图形卡片、实物模型等,用于学生的观察和操作。

3.教学工具:准备黑板、粉笔、直尺、圆规等教学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生活情境,如房间的布置,引入图形的学习。

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不同图形的特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呈现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了解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数图形的学问》教学设计

《数图形的学问》教学设计

《数图形的学问》教学设计一、教学设计目标1. 知识与能力目标:学生能够掌握数图形的基本概念和特征,能够运用数图形的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2. 情感态度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3. 学习策略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策略。

二、教学内容和重点1. 数图形的基本概念:点、线、面以及它们的相互关系。

2. 图形的特征:图形的边长、面积、周长等基本属性。

3. 图形的分类: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等基本图形的分类和特征。

三、教学方法和手段1. 模块教学法: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特点,采用模块教学法,分步骤、分模块地进行教学。

2. 案例教学法:通过案例研究,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视觉教学法: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呈现丰富多彩的图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数学图形的理解。

四、教学过程1. 激发学习兴趣教师通过介绍数学图形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引发学生对数学图形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图形的欲望。

2. 导入数学图形通过展示各种各样的图形,引导学生感受图形的美丽和魅力,引发学生对数学图形的探索欲望。

3. 探索图形特征教师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观察各种图形,发现图形的特征,比如圆形的特点是没有边、没有角,正方形的特点是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等。

4. 认知图形分类教师通过举例和对比的方式,让学生认识到不同类型的图形有不同的特征,如正方形和长方形都是四边形,但它们的特征是不同的。

5. 解决图形问题教师以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例,引导学生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图形问题,如计算图形的面积、周长等。

6. 总结巩固教师对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进行总结巩固,巩固学生对图形的认识和理解。

五、教学评价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布置小作业和组织小测验等方式,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提高教学效果。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数学好玩《数图形的学问》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数学好玩《数图形的学问》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数学好玩《数图形的学问》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数图形的学问》是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好玩单元的一课。

本节课主要通过数形结合的方式,让学生感受图形与数字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数感,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有关数字与图形的关系,另一部分是有关图形的分类及计数。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数字和图形有一定的认识。

但在本节课中,学生需要将数字与图形进行结合,探索它们之间的关系,这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新的挑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逐步建立起数形结合的思维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本节课的内容。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感受图形与数字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数感。

2.让学生掌握图形的分类及计数方法,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沟通表达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感受图形与数字之间的联系。

2.教学难点:让学生掌握图形的分类及计数方法,以及在实际问题中运用这些方法。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交流,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

4.数形结合教学法:将数字与图形相结合,帮助学生建立数形结合的思维方式。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教材内容,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设计教学方案。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内容,了解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3.教学资源:准备相关的教学图片、教具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图形,如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引导学生观察这些图形,并提出问题:“你们能发现这些图形之间有什么联系吗?”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一些有关数字与图形关系的图片,如数字卡片、图形拼接等,让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图形与数字之间有什么关系?”引导学生发现图形与数字之间的联系。

《数图形的学问》教学设计

《数图形的学问》教学设计

《数图形的学问》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认识常见的二维图形及其特征。

2.能够描述和比较常见的二维图形的形状。

3.能够通过观察和分析图形的特征,进行推理和解决相关问题。

三、教学难点通过观察和分析图形的特征,进行推理和解决相关问题。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PPT、黑板、彩色粉笔、图形拼图游戏、绘图纸、彩色画笔等。

2.学生准备:学生课前预习课本相关知识。

五、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新课1.教师出示几个常见的二维图形,例如:三角形、矩形、圆形等,让学生观察这些图形,描述它们的形状特征。

2.学生描述完后,教师进行总结,并进一步引导学生认识和描述这些常见的二维图形的特征。

Step 2 形状比较1.教师出示两个相似的图形,例如:一个是正方形,一个是长方形。

要求学生观察两个图形的特征,找出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2.学生观察完毕后,教师进行讨论和总结,引导学生发现正方形和长方形的特征,并解释为什么它们是相似的。

Step 3 图形拼图游戏1.教师准备一些图形拼图游戏,例如:用三个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用三个圆形拼成一个大圆等。

教师将这些图形分发给学生,让学生尝试拼图。

2.学生在拼图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提问学生,要求他们描述拼图的方法和过程。

Step 5 实际应用1.教师出示一些实际生活中的图形,例如:红绿灯、停车标志等。

要求学生观察和分析这些图形的特征,解释它们的用途和意义。

2.学生进行观察和分析后,教师进行讨论和总结,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图形的特征来解决实际问题。

六、教学拓展1.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设计一幅图形,然后交给其他同学观察和描绘。

2.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讨论和总结平行四边形、梯形、五边形等特殊图形的性质和应用。

七、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认识和描述常见的二维图形的特征,学会通过观察和分析图形的特征来进行推理和解决相关问题。

这节课的时间比较紧张,有些内容可能没有进行深入讲解。

下次课我会把握好时间,更加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和思考能力的培养。

《数图形的学问》教学设计

《数图形的学问》教学设计

《数图形的学问》教学设计《数图形的学问》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在生活情境中发觉数学问题并引导探究,培育学生对数学的爱好,引发学生对生活的关注。

2、体会到按肯定规律去数,可以做到不重不漏,发展有序思维。

3、在活动中培育学生自主探究数学问题的实力与习惯。

教学重难点:在数图形的过程中发觉肯定规律并发展有序思维。

教学打算:CAI课件。

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调皮很喜爱画卡通人物,他几乎每天都要画几个。

可他今日画的画却非常的特殊,他还说这叫数学卡通。

你肯定觉得很惊奇吧,那就一起去看看吧!二、数学卡通1、课件展示图片(见教材P37上图),你觉得特殊吗?请你说一说。

2、第一幅图中(小猫图)有多少个三角形呢?(1)学生单独数一数。

(2)沟通结果,并说说数图形的方法。

(3)老师归结,课件展示结果。

为了避开数错,可以按肯定的依次去数。

可以从上往下,也可以从小到大。

3、在其次幅图中(人像图)你能数出多少个正方形?(1)学生独立去数一数。

(2)班内沟通结果。

老师引导:结果不太一样,而且差别较大。

这里面有没有肯定的规律呢?(3)小组合作数正方形,老师随机指导。

(4)班内沟通数的方法和结果。

图形困难时,为了避开多数或遗漏,可以根据肯定的规律去数。

(5)课件展示结果。

4、刚才的人像中,你能数出多少个长方形?(1)学生独立去数长方形。

(2)班内沟通数的方法和结果。

(3)课件展示结果。

三、你知道吗?这里还有两幅调皮画的图,我们再去看看吧!(课件展示图片,见教材P38)1、你知道他画的是什么吗?有什么特殊之处?(学生说一说)2、第一幅图(教材P38第1题)(1)请你数一数,再填一填。

(学生独立完成)有()个三角形有()个平行四边形有()个梯形(2)课件显示结果。

3、其次幅图(教材P38第2题)(1)数一数,这里面有多少个三角形?(学生独立完成)(2)课件显示结果。

四、考考你1、图中有多少个带的平行四边形?(教材P38第3题)(1)你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吗?谁能给大家说一说?(2)学生独立去数平行四边形。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数图形的学问》教学设计6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数图形的学问》教学设计6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数图形的学问》教学设计6一. 教材分析《数图形的学问》是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的一章内容。

本章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探究、实践等活动,了解和掌握一些简单的数图形及其性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

本章内容包括:数三角形、数正方形、数长方形、数圆形等。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操作能力,对于简单的图形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在数的方面,可能还存在着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注重引导学生从数的方面去观察和理解图形,培养他们的数感。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了解和掌握一些简单的数图形的性质。

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

3.培养学生从数的方面去观察和理解图形的意识,提高他们的数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了解和掌握一些简单的数图形的性质。

2.教学难点:让学生从数的方面去观察和理解图形,培养他们的数感。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发现图形的性质。

2.采用合作交流法,让学生在小组内共同探讨和解决问题。

3.采用实践操作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加深对图形性质的理解。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图形卡片,用于引导学生观察和操作。

2.准备一些数图形的作品,用于展示和分析。

3.准备一些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发学生对图形的兴趣,进而导入本节课的内容。

2.呈现(1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一些简单的数图形,如数三角形、数正方形等,并引导学生观察和操作这些图形,发现它们的性质。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让学生在小组内共同探讨和解决问题。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

4.巩固(10分钟)教师向学生呈现一些数图形的作品,让学生分析和解说作品的合理性。

同时,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从数的方面去观察和理解图形,培养学生的数感。

《数图形的学问》教学设计

《数图形的学问》教学设计

《数图形的学问》教学设计
1、教学目的
(1)学习并掌握数图形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推理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教学重难点
(2)难点: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的解决中。

3、教学方法
(1)讲授法:介绍图形的基本概念和性质,以示意图和生动的例子说明相关知识点;
(2)示范法:通过教师现场制作图形或模仿图形,让学生观察、模仿,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
(3)启发式教学法:通过提出问题,让学生主动思考,引导学生发现数图形的规律性。

4、教学内容与教学步骤
教师首先通过图片和实物,介绍了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梯形等基本图形的形状特征和命名方法。

然后引发学生关注点、线、面的概念,并介绍了如何用点和线描述图形。

(2)图形的性质与关系
教师从图形的对称性、相似性、共线性、共面性等角度,展开了图形性质的讲解,并且通过举例子说明。

(3)分类与比较
教师通过让学生比较不同类型的图形,让学生发现它们之间的共性和差异;并学习了图形的分类方法,理解不同方法的适用场景。

(4)应用实例分析
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实例,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融入到实际问题的解决中。

并且教师指导学生思考如何利用图形知识解决生活中出现的问题,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5、教学评价
学生可以主动回答问题、举手发言、提出问题,而且能够简单地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例问题,说明学生在本课程中的学习效果良好。

此外,通过学生的自学笔记和课堂练习,可以看出学生在课程中的学习态度和成绩都不错。

《数图形的学问》教学设计

《数图形的学问》教学设计

《数图形的学问》教学设计《数图形的学问》是一本面向小学生的数学教材,旨在引导学生通过图形的认识和理解,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和逻辑能力。

本教学设计将针对该教材的学习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并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设计一份针对小学生的数学课程教学方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通过教学,学生能够掌握图形的基本属性,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有关图形的问题。

2. 能力目标通过教学,学生能够培养自己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能够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通过教学,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和学习态度,使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学习。

二、教学内容1. 图形的基本属性本部分将介绍图形的分类、基本属性,如边数、角数、对称性等内容。

2. 图形的应用本部分将介绍图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建筑、工艺品、地理地貌等。

三、教学重点1. 让学生理解图形的基本属性,能够识别和描述不同类型的图形。

2. 让学生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1. 导入环节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一些具有特色的图形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激发学生对图形的兴趣。

2. 讲解基本概念教师通过举例说明图形的基本属性,如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等,并让学生亲自观察和记录。

教师可以使用PPT等多媒体手段辅助讲解。

3. 练习与巩固让学生通过识图、分类、填空题等形式的练习,巩固所学内容,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维能力。

4. 拓展应用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寻找各种图形,并让学生分组讨论,发现图形的应用,并做相关展示。

5. 总结与归纳引导学生总结归纳所学内容,强化知识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六、教学手段1. 多媒体教学通过PPT、视频等多媒体手段,直观、生动地呈现图形的属性和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教学实例通过丰富的教学实例,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发现图形的应用,并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通过操作性教学,在课堂上让学生参与到图形的认知和应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数学好玩《数图形的学问》教学设计2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数学好玩《数图形的学问》教学设计2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数学好玩《数图形的学问》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数图形的学问》是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好玩单元中的一课。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探究等活动,发现图形中的规律,培养学生的数感、符号意识和推理能力。

教材内容丰富,包括例题和多个练习题,旨在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操作和表达能力,对于简单的图形和数量关系有一定的认识。

但在本节课中,需要学生通过抽象思维,发现图形中的规律,这对他们来说是一个挑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他们的推理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探究等活动,发现图形中的规律,培养学生的数感和符号意识。

2.提高学生的推理能力,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让学生感受数学的趣味性和实用性,增强对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发现图形中的规律,并用数学语言表达出来。

2.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合作探究法和引导发现法,引导学生主动观察、操作、思考,发现图形中的规律。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教学课件和练习题。

2.准备各种形状的图形卡片。

3.准备黑板和粉笔。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图形,如圆形、正方形、长方形等,引导学生观察这些图形有什么特点。

然后提出问题:“你们能发现这些图形之间的数量关系吗?”2.呈现(10分钟)展示教材中的例题,让学生观察图形并回答问题。

例如,展示一个由四个小正方形组成的图形,提问:“这个图形中有几个小正方形?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合作,利用图形卡片进行操作,发现并表达图形中的规律。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学生必要的帮助。

4.巩固(10分钟)出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题目要求学生根据给定的图形,找出其中的规律并解决问题。

教师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自主探究,交流反思。
(1)接下来要看同学们的本领了,引导学生先独立画一画不同的路线,并数一数有多少条路线。然后再和同伴说一说你是怎么样画的?
(2)刚才同学用不同的方法数线路,你有什么感受?还有些同学数的不准确,没有数全,你知道为什么?
(3)针对刚才的情况,我们应该怎样数?
3、小组讨论,汇报归纳。
小鼹鼠钻洞问题变成了数图形问题,
学生独立画完后在组内交流各自的方法,然后汇报。生回答容易数丢,容易重复。没有方法,没按顺序数。 按一定的顺序数。
按路线的长短顺序、按点的位置进行有序思考。
学生观看情境图,在本上画出车票的种类。
学生有用刚学的知识,画图数线段来解决。
学生用自己发现的规律来计算。
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独立解决,之后全班讨论,发现规律。
教材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数图形的学问》
执 教
教学目标
1、结合问题情境,经历把生活中的现实问题抽象成数图形的数学问题,并利用多样化的画图策略解决问题的过程,发展几何直观。
2、在数图形的过程中,逐步形成有序思考的良好习惯,发展推理能力。
3、在发现规律的过程中,能够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究,有条理地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增强学习的自信心,提高对数学问题探索的兴趣。
想一想,说一说,再数一数。(知识迁移)
各抒己见。
板书设计
数图形的学问
3+2+1=6
5个站时,车票种数为: 4+3+2+1=10
6个站时,车票种数为: 5+4+3+2+1=15
7个站时,车票种数为: 6+5+4+3+2+1=21
8个站时,车票种数为: 7+6+5+4+3+2+1=28
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已经初步掌握用树形图来画出“搭配”中的问题,会有顺序地数出搭配方法,能按图形的大小顺序树图形的个数,为本节课有序、不重、不漏的数线段图提供了基础知识。学生已经车票上的信息,明白车票都有起点站和终点站,为学习数单程车票的总数提供了生活经验。
谁能模仿小鼹鼠的口吻,把问题再说一下,同学们再想一想,你明白小鼹鼠提出的问题吗,明白的同学举一个例子具体说明一条路线?
同学们有没有发现,大家在描述小鼹鼠钻洞路线的问题很麻烦,麻烦在哪?谁有好办法,能很容易数出一共有多少条不同的路线?
(3)独立思考,小组交流,选择策略
看来数图形还真有学问呢!
(适时板书课题)
教学重点
难点
1、利用多样化的画图策略解决问题。
2、学习有序思考的方法,并养成良好习惯。
学具准备
课件
教 学 过 程
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2)二、动手操作,合作交流。
三、拓展延伸,举一反三。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好,今天有只活泼可爱的小动物来到了我们的课堂,大家欢迎一下好吗?(课件出示鼹鼠钻洞的图片)说说你了解它吗?它的的特长是什么?
(1)小组探究、合作交流。
(2)全班交流 总结方法。
教师板书:3+2+1=6
(二)菜地旅游
出示情境图。说一说你看懂了什么?
生活中,同学们做过大客车、或火车吗?说说你看到的车票什么样呀?
画一画,数一数有多少种不同的车票?
学生汇报,教师板书:4+3+2+1=10
思考:如果有6个站汽车站时,单程要准备多少种不同的车呢?引导发现规律,并尝试用自己的语音,描述所发现的规律,培养学生有条理地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
课件出示:一只活泼可爱的小鼹鼠正在做游戏,挖地洞。
学生听问题,思考后回答。
学生观看情境图,提出数学问题。
学生读鼹鼠提出的问题,并举例说说:“任选、“不同的路线”等词语的意思。
学生思考,并回答。
(可以把四个洞口用字母a、b、c、d来表示,用线段来表示行走的路线)
逐步引导学生画出示意图,用数学图形来表示实际问题,发展学生几何直观。
思考:如果有7个站汽车站时,单程要准备多少种不同的车呢?8个呢?你图形的数量,那么这种方法是否适合数其它图形呢?(课件出示,基本图形组成后的角、三角形、长方形。)
2、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个图形,数一数,说说你是按什么顺序数的?一共有多少个?
今天的数学课就要结束了,说说你的收获吧。
本节课小鼹鼠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个新问题,大家动脑筋想办法,解决鼹鼠的问题,有信心吗?
(一)鼹鼠钻洞
1、理解题意。,
(1)看一看,问一问。
请同学们观看图片,按要求说一说你看懂了什么?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2)同学们已经提了很多问题,大家想知道小鼹鼠提出了什么问题?请看大屏幕
(课件出示:一共有多少条不同的路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