猩红热的并发症
猩红热的诊断提示及治疗措施

猩红热的诊断提示及治疗措施猩红热(scarletfever)是由A组B型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病理变化是咽部黏膜炎性变、病原菌红疹毒素引起的毒血症和皮疹,临床特征有发热、咽峡炎、全身弥漫性红疹、片状脱屑,少数患者恢复期出现变态反应性心、肾、关节损害。
【诊断提示】1.流行病学儿童发病率高,冬春季明显多于夏秋季,病前有猩红热患者接触史。
2.临床表现潜伏期1~7d(平均2~3d)。
临床可有以下几种类型。
(1)普通型:起病急,发热、畏寒,有寒战,体温多在39℃左右。
可伴头痛、头晕,小儿多有恶心和呕吐。
同时出现咽痛,咽部及扁桃体明显充血、肿大,扁桃体腺窝处可有点片状脓性分泌物,甚至可呈大片假膜状。
舌被白苔,乳头红肿并突出于白苔之外称为草莓舌,2d后白苔开始脱落,舌面光滑呈肉红色,乳头仍然突起称为杨梅舌。
颈及颌下淋巴结肿大并有压痛。
患者发热后多在第2日出疹,从耳后及颈部开始,很快扩展到躯干及四肢。
在全身皮肤弥漫性潮红基础上,散布着与毛囊一致的针尖大小密集而均匀的充血性丘疹,压之褪色,去压后又复现。
皮疹多为斑疹,也可稍隆起成丘疹,因与毛囊一致,故称"鸡皮样"疹。
皮肤皱褶处,皮疹密集并伴有皮下出血,形成紫红色线条,称帕氏线。
面部潮红,可有少量皮疹,口周苍白圈。
48h内出疹达高峰,然后依出疹时间顺序2~3d内消退,1周后呈片状脱皮。
脱皮可持续1~2周。
(2)脓毒型猩红热:高热40℃以上,咽部和扁桃体明显充血和水肿,可有溃疡形成,常形成大片脓性假膜。
病原菌侵犯附近组织引起化脓性中耳炎、乳突炎、鼻窦炎、颈部淋巴结炎及颈部软组织炎,可出现败血症休克。
(3)中毒型猩红热:本型患者毒血症症状明显,高热达40℃以上,并可出现程度不同的意识障碍,皮疹多为出血性皮疹,可很快出现血压下降及中毒性休克,休克发生后皮疹褪色或隐约可见。
(4)外科型及产科型猩红热:细菌经损伤的皮肤或产道侵入,故无咽峡炎表现。
猩红热的护理常规

猩红热患者的护理常规【概念】猩红热是一种较常见的急性呼吸系统传染病。
由于病中发有鲜红皮疹,密集处可以连成红色一片,一望猩红,故有猩红热之称。
又因为易在咽喉部位出现红肿溃烂,故中医又叫它“烂喉痧”或“烂喉丹痧”。
本病流行季节多在春冬,受染以儿童为多,但成人亦有染病。
【护理诊断】1.体温过高:与感染、毒血症有关。
2.皮肤粘膜完整性受损:与皮疹、脱皮有关。
3.潜在并发症:急性肾小球肾炎,与变态反应有关【护理措施】一、一般护理1.消毒隔离按传染病一般护理常规处理,呼吸道隔离。
隔离期限为症状消退后1周或每天1次连续咽拭子培养3次阴性。
有化脓性并发症者,应隔离至治愈为止。
病房通风换气,每日3~4次,或紫外线照射进行空气消毒,餐具、水杯煮沸15分钟可达消毒目的。
病人鼻咽分泌物须以2%洗消净浸泡消毒。
接触及护理病人应戴口罩。
2.饮食护理急性期给予高热能饮食,并发肾炎者应进低盐饮食。
红霉素应饭后服,或服前食用饼干、点心,可减轻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
服送抗生素,不宜用茶水。
给营养丰富的含大量维生素且易消化的流质、半流质饮食,恢复期给软食,鼓励病人进食。
供给充足的水分,以利散热及排泄毒素。
二、症状护理1.发热护理:发热期卧床休息,并发心肌炎应绝对卧床休息。
避免接触其他传染病人,并做好一切生活护理,给予适当物理降温,可头部冷敷、温水擦浴或遵医嘱服用解热镇痛剂,忌用冷水或酒精擦浴。
2.口腔护理:口腔用温水或朵贝尔液含漱,每日4次。
3.皮肤护理:出疹期禁用肥皂水擦洗,大块脱皮不宜用手撕剥,应让其自然脱落,或用消毒剪修剪,以免撕破发生感染。
三、病情观察注意观察有无心肌炎及肾炎等并发症。
病程中,注意观察心率、心律、血压变化及有无眼睑水肿、尿量减少、血尿等。
四、健康宣教⒈居室应通风,尽量让患儿隔离独居,避免传染给别人,也可防止其他感染。
在急性期要卧床休息,以免产生并发症。
⒉要给予营养丰富、富含维生素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且要易消化,发热出疹时应让患儿多饮水。
猩红热有什么症状猩红热要注意什么

猩红热有什么症状猩红热要注意什么猩红热是由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感染疾病。
各年龄组均可发病,但以2岁至学龄前儿童最容易患此病。
本病潜伏期为1~7天,大多数2~4天。
传染途径主要通过呼吸、咳嗽、打喷嚏等空气飞沫传播,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冬春季为高发期。
1.孩子患上猩红热之后,最先表现出的是高热,体温有可能高达39℃~40℃。
2.伴随着高热的发生,病情较重的孩子会感到头痛、喉咙疼痛,有的还会出现呕吐等症状。
3.病发后的第二天,孩子全身的皮肤开始发红、充血,并可见点状的红色鸡皮疹。
但一般孩子的脸上不会出疹,只是皮肤发红,口唇周围常显得苍白,俗称“环口苍白圈”,而后舌苔变黄、粗糙、有红刺,同时后颈部及颌下淋巴结肿大、压痛。
4.大约1周之后,孩子的体温逐渐恢复正常,皮疹消退,轻者呈屑状脱落物,重者见大片脱皮。
5.有的孩子还会出现杨梅舌,或出现关节、肾脏变态反应等并发症。
生活提示由于孩子体质不如成年人健壮,抵抗力比较差,得病之后很容易导致并发症的发生。
所以,孩子一旦生了病应及时治疗,对医院的一些治疗措施,父母也要辨证对待,不可一味的相信或者否定大夫的说法。
一旦确诊孩子得了猩红热,家长就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积极的治疗,同时父母在护理方面也应注意以下几点:1.由于猩红热是传染疾病,应对孩子进行隔离治疗。
对孩子的餐具、洗漱用品、衣物单独摆放,并进行定期消毒,防止疾病感染。
2.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清新,每天开窗换气不少于3次,每次15分钟。
但是要避免让孩子直接吹风,以免孩子着凉。
3.保证孩子充分的休息,高热时可服用退烧药或进行物理降温,可用冷毛巾敷头部、枕冷水袋、温水擦浴等。
平时要注意卧床休息。
这样可以减少身体的消耗和心、肾、关节的负担,以减少并发症的产生。
4.供给孩子充足的水分和营养,饮食以清淡、流质、半流质为主。
忌食虾、蟹、狗肉、羊肉等发物,忌食巧克力、糖果、咸菜、腌肉等过甜或过咸的食物,忌食热性食物及冷饮等食物,还要注意忌食辛辣刺激的食物。
猩红热的健康教育

猩红热的健康教育猩红热是一种由A组链球菌感染引起的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
它通常在幼儿和儿童中较为常见,但也可感染成人。
猩红热的症状包括高热、咽喉疼痛、红色的舌苔、皮肤疹等。
虽然猩红热通常是一种轻微的疾病,但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会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如中耳炎、肺炎、脑膜炎等。
为了预防和控制猩红热的传播,健康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一份标准格式的健康教育文本,旨在提供关于猩红热的信息、预防措施和治疗建议。
【引言】猩红热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特殊是在儿童中。
本文将为您介绍猩红热的病因、症状、传播途径,以及预防和治疗方法,匡助您更好地了解和应对这种疾病。
【病因】猩红热是由A组链球菌感染引起的。
这种细菌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当感染者咳嗽、打喷嚏或者说话时,细菌会通过空气中的飞沫传播给他人。
【症状】猩红热的症状通常在感染后1-3天浮现。
典型症状包括高热、咽喉疼痛、红色的舌苔、皮肤疹等。
皮肤疹通常从颈部开始,然后蔓延到胸部和四肢。
症状普通会持续3-5天。
【传播途径】猩红热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当感染者咳嗽、打喷嚏或者说话时,细菌会通过空气中的飞沫传播给他人。
此外,病菌也可以通过直接接触感染者的口鼻分泌物或者皮肤疹传播。
【预防措施】预防猩红热的最佳方法是接种疫苗。
猩红热疫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预防措施,可在儿童接种计划中提供。
此外,以下措施也可以匡助预防猩红热的传播:1.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避免与感染者共用餐具等。
2.避免与已被诊断感染猩红热的人密切接触,特别是在他们发病期间。
3.咳嗽或者打喷嚏时,用纸巾或者手肘遮挡口鼻,避免直接用手捂住口鼻。
【治疗建议】如果您或者您的孩子浮现猩红热的症状,应尽快就医。
医生通常会根据症状进行诊断,并根据需要开具药物处方。
此外,以下建议也可以匡助缓解症状:1.歇息:猩红热会导致体力消耗,因此歇息是恢复健康的重要因素。
2.饮食:提供充足的水分和易于消化的食物,如汤、面条、水果等。
主管护师儿科护理学《专业知识》模拟试卷二(精选题)

[单选题]1.猩红热易出现的并发症是()。
(江南博哥)A.急性肾小球肾炎B.急性胰腺炎C.睾丸炎D.肺炎E.脑炎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起病后1-5周可发生变态反应性风湿病及急性肾小球肾炎。
[单选题]2.骨盆直肠间隙脓肿晚期治疗有效措施 ()。
A.切开引流B.温水坐浴C.抗生素控制感染D.直肠灌洗E.穿刺抽脓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脓肿形成后处理原则应是及时切开引流。
[单选题]3.下列哪种疾病骨龄可超前?()A.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B.生长激素缺乏症C.苯丙酮尿症D.21-三体综合征E.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参考答案:E[单选题]4.有关小儿泌尿道感染护理不正确的是()。
A.鼓励患儿大量饮水B.女婴清洗外阴应从后往前擦C.幼儿不穿开裆裤D.急性期卧床休息E.送检尿标本必须新鲜清洁参考答案:B[单选题]5.婴儿心肺复苏心脏按压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A.按压位置在胸骨中1/3处B.小婴儿可用手指按压C.按压深度为3cmD.按压频率100次/分E.置患儿于硬板上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婴儿心肺复苏按压深度为4cm,儿童大约为5cm。
[单选题]6.患儿,10岁,因面部水肿、头痛、头晕就诊。
尿液检查:蛋白(+++),红细胞25个/HP,诊断为急性肾小球肾炎,对此患儿正确的护理措施是()。
A.给予易消化的普食B.严格卧床休息1~2周C.血尿消失后可加强锻炼D.每日留取晨尿送培养E.严格控制蛋白质摄入量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急性肾小球肾炎患儿在1-2周内限制钠盐,肾功能不全者应限制蛋白质的摄人;肉眼血尿消失后可轻微下床活动,待血沉正常、镜检红细胞<10个/HP时可以复学,但应免体育活动半年;每周留晨尿2次,做尿常规检查。
[单选题]7.小儿,5岁,身高103cm,体重18kg,牙齿20个,其发育状况属于()。
A.肥胖B.身材高大C.营养不良D.发育迟缓E.在正常范围内参考答案:E[单选题]8.呼吸衰竭最早出现的症状是()。
猩红热的护理措施

猩红热的护理措施什么是猩红热?猩红热(scarlet fever)是一种由A型链球菌感染引起的传染病,主要发生在儿童和青少年中。
它通常起初表现为喉咙疼痛、高烧和咽喉发炎,随后出现皮疹。
该病的特征性皮疹呈现为身体和面部潮红,类似于晒伤一样,因此得名猩红热。
如果不及时和适当处理,猩红热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包括肾脏疾病和风湿热。
猩红热的护理措施猩红热通常需要医院治疗,但在患者接受医疗护理之前,家庭成员可以采取以下护理措施来缓解症状和提供舒适感。
1. 提供适当的休息和充足的水分猩红热患者通常会感到疲倦和虚弱。
因此,提供适当的休息非常重要。
确保患者有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可以充分休息。
同时,要确保患者摄入充足的水分,以防脱水。
清水、汤、果汁等应该是首选。
2. 呕吐和腹泻的处理有些猩红热患者可能会出现呕吐和腹泻的症状。
这可能导致脱水,因此非常重要的是保持患者的水分摄入。
如果患者无法进食或无法保持水分,应及时咨询医生。
3. 利用药物来缓解症状猩红热的治疗通常涉及使用抗生素来杀灭感染的细菌。
这些药物只能由医生开具处方。
按照医嘱使用,并在用药期间密切监测患者的反应。
此外,可以使用退烧药来缓解高烧引起的不适。
4. 舒缓喉咙痛猩红热会引起喉咙痛和咽喉发炎。
可以采取以下方法缓解这些症状:•温盐水漱口:将适量的盐溶解在温水中,患者用溶液进行漱口,有助于减轻喉咙痛和咽喉发炎。
•温开水漱口:如果患者实在无法忍受盐水,可以使用温开水漱口,同样可以减轻不适。
5. 隔离患者并保持环境清洁猩红热是一种高度传染病,非常容易通过空气飞沫传播。
因此,患者应被隔离,避免与他人直接接触,特别是儿童和老年人。
同时,定期清洁和消毒患者所处的环境,包括床上用品、衣物和日常用品,可以帮助减少病菌的传播。
结论猩红热是一种需要及时治疗和护理的传染病。
在患者接受医疗护理之前,家庭成员可以通过提供适当的休息和水分、处理呕吐和腹泻、使用药物来缓解症状、舒缓喉咙痛和隔离患者来提供有效的护理。
猩红热的防治措施

猩红热的防治措施猩红热是一种由 A 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在儿童中较为常见,偶尔也会在成人中发生。
了解猩红热的防治措施对于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健康至关重要。
一、猩红热的症状猩红热的潜伏期通常为 1 至 7 天,发病较急。
发病初期,患者会出现发热、头痛、咽痛等症状,体温一般在 38 至 39 摄氏度之间。
发热后的 1 至 2 天,患者开始出疹,皮疹从耳后、颈部及上胸部开始,迅速蔓延至全身。
皮疹的特点是弥漫性充血的皮肤上出现针尖大小的皮疹,摸起来像砂纸一样,按压时会褪色,松手后又恢复红色。
此外,患者还可能伴有草莓舌、口周苍白圈等症状。
在发病的后期,患者可能会出现脱皮的现象,通常从面部开始,逐渐蔓延至全身。
二、猩红热的传播途径猩红热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患者咳嗽、打喷嚏时,喷出的飞沫中含有大量的病菌,如果被他人吸入,就有可能感染猩红热。
此外,猩红热也可以通过皮肤伤口或产道传播。
三、猩红热的防治措施(一)预防措施1、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尤其是在饭前便后、接触公共物品后。
要用肥皂或洗手液认真洗手,按照七步洗手法,彻底清洁双手。
保持口腔卫生,早晚刷牙,饭后漱口。
勤洗澡、勤换衣,保持皮肤清洁。
2、加强环境卫生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每天至少开窗通风 2 至 3 次,每次 15 至 30 分钟。
定期对居住环境进行清洁和消毒,尤其是儿童经常接触的物品,如玩具、桌椅等。
3、避免接触患者尽量避免带儿童到人员密集、空气不流通的场所,如商场、游乐场等。
如果周围有猩红热患者,应避免与其密切接触。
如果家中有猩红热患者,应将其隔离,患者使用的物品要单独存放和消毒,直至患者痊愈后 1 周。
4、增强免疫力均衡饮食,多吃蔬菜水果,少吃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
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
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5、预防接种目前尚无有效的猩红热疫苗,但可以通过接种肺炎链球菌疫苗、流感疫苗等,增强呼吸道的抵抗力,预防相关疾病的发生。
猩红热是传染病 容易产生并发症

猩红热是由A组β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
目前,猩红热尚没有可供预防的菌苗,因此,预防猩红热的关键应在冬、春季尽量不带孩子去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
因为猩红热是由β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抵抗力低下人常引起猩红热,但有些人对红疹毒素具有有抵抗力,所以只引起咽峡炎(闹嗓子)。
因此,避免与闹嗓子的人的接触,也是防止感染的好办法,如果已经接触过,可口服复方新诺明或红霉素3天,就能达到预防的目的。
猩红热的症状有:1、发热。
2、咽痛和头痛。
3、杨梅舌。
4、全身弥漫性鲜红色皮疹,患儿脸上发红但不出疹,与红色的颜面相比,口唇周围常显得苍白,俗称“环口苍白圈”。
这时检查患儿的嗓子,可看到扁桃体充血明显,有时还能看到脓性渗出。
一旦出现上述症状就应考虑到猩红热,并立即到医院就诊。
猩红热并不可怕,青霉素常为特效药物,倘若小儿对青霉素过敏,可选择红霉素口服(具有与青霉素相同的效果)。
儿童猩红热容易产生严重的并发症,如急性肾炎、风湿热。
1、化脓性并发症由于细菌直接侵袭咽喉附近的组织,常易引起这些组织发炎。
如化脓性淋巴结炎,表现为颈部淋巴结肿大,伴有压痛;化脓性中耳炎,表现为耳道有脓性渗出。
2、中毒性心肌炎在猩红热的早期,病菌产生的大量毒素常常会侵犯到心脏,引起心肌炎等。
患儿可出现高热、寒颤、面色难看等毒血症状。
3、溶血性链球菌侵入机体后常使人体免疫系统发生抗原抗体的免疫反应,临床可出现下列并发症:(1)急性肾小球肾炎绝大部分为链球菌感染后肾炎,临床以血尿、少尿、浮肿和高血压为主要表现。
(2)风湿热与溶血性链球菌关系密切。
临床表现为发热、游走性多发性关节炎、心脏炎,以心内膜受累为主,皮下小结、环形红斑、舞蹈病。
本文内容由健康百科网提供,健康百科网祝你健康生活,健康人生,健康每一天。
猩红热的健康教育

猩红热的健康教育猩红热(Scarlet Fever)是一种由链球菌感染引起的传染病,主要影响儿童和青少年。
它以发热、咽峡炎、皮疹等症状为特征,若不及时治疗,可能导致严重并发症。
为了预防和控制猩红热的传播,健康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健康教育的目标是提高公众对猩红热的认识,增强人们对于个人卫生和疾病预防的意识,减少疫情的发生和传播。
以下是猩红热健康教育的标准格式文本:1. 什么是猩红热?猩红热是一种由链球菌感染引起的传染病,主要影响儿童和青少年。
它的主要症状包括高热、喉咙痛、皮疹等。
猩红热是通过飞沫传播,也可以通过接触患者的分泌物或皮肤传播。
若不及时治疗,可能引发严重并发症。
2. 猩红热的症状猩红热的症状通常在感染后一到四天出现。
最常见的症状包括高热、喉咙痛、红色的舌头、咽峡炎、皮疹等。
皮疹通常从颈部开始,然后扩散到胸部和四肢。
症状一般持续一周左右。
3. 如何预防猩红热?预防猩红热的关键在于个人卫生和良好的生活习惯。
以下是预防猩红热的一些重要措施:- 经常洗手:用肥皂和温水彻底洗手,特别是在接触患者、咳嗽、打喷嚏或触摸可能被感染的物体后。
- 避免与患者密切接触:尽量避免与患者共享食物、饮水杯和餐具等物品。
- 做好个人卫生:妥善处理垃圾、保持室内环境的清洁,保持良好的通风等。
- 接种疫苗:猩红热的疫苗是有效预防猩红热的措施之一,儿童应按照医生建议接种疫苗。
4. 如何诊断和治疗猩红热?如果怀疑某人患有猩红热,应立即就医。
医生通常会进行身体检查并采集咽拭子样本进行实验室检测。
如果确诊为猩红热,医生会根据病情给予相应的治疗,一般包括抗生素和对症治疗。
5. 猩红热的并发症如果猩红热未得到及时治疗,可能会引发一些严重的并发症,如中耳炎、肺炎、颈部淋巴结炎、肾炎等。
因此,对于疑似猩红热的患者,及早就医并按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非常重要。
6. 猩红热的传播途径猩红热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当一个感染猩红热的人咳嗽、打喷嚏或说话时,就会释放出含有病原体的飞沫。
猩红热的健康教育

猩红热的健康教育猩红热是一种由链球菌感染引起的传染性疾病,主要发生在儿童和青少年身上。
猩红热的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空气飞沫和直接接触传播,因此在学校、托儿所等集体环境中易发生疫情。
为了预防和控制猩红热的传播,健康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病因、症状、预防、治疗和健康教育等方面详细介绍猩红热的相关知识。
一、病因1.1 猩红热的致病菌是A组β溶血性链球菌。
1.2 通过飞沫传播,患者咳嗽或打喷嚏时,细菌会随着飞沫传播到周围环境中。
1.3 患者口腔、鼻腔等黏膜部位是细菌的主要繁殖地,易在集体环境中传播。
二、症状2.1 猩红热的潜伏期一般为2-4天,起病急骤,高热、咽喉痛是最常见的症状。
2.2 患者咽部充血、扁桃体肿大,咽腔内可见灰白色或黄白色膜状渗出物。
2.3 部分患者还会出现皮疹、关节炎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败血症等并发症。
三、预防3.1 加强个人卫生,勤洗手、勤换洗衣物等是预防猩红热的基本措施。
3.2 避免接触患者的口腔、鼻腔分泌物,避免在集体环境中长时间接触患者。
3.3 定期进行环境消毒,保持空气流通,减少病原体在环境中的存活时间。
四、治疗4.1 确诊猩红热后,应及时就医,根据病情给予抗生素治疗。
4.2 对于症状较轻的患者,可通过休息、饮食调理等方式缓解症状。
4.3 严重感染或并发症的患者需要住院治疗,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五、健康教育5.1 学校、托儿所等集体环境中应加强猩红热的健康教育,提高师生和家长的防范意识。
5.2 定期开展卫生宣传活动,普及猩红热的相关知识,教育学生正确的个人卫生习惯。
5.3 配合卫生部门开展疫情监测和控制工作,及时报告疫情情况,防止疫情扩散。
综上所述,猩红热是一种传染性疾病,预防和控制工作至关重要。
通过加强健康教育,提高人们的防范意识,可以有效降低猩红热的发病率,保障师生和家长的健康。
希望社会各界能共同努力,共同抵御猩红热这一公共卫生威胁。
猩红热防护对策

一、什么是猩红热?猩红热是由一种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出疹性呼吸道传染病,中医称它为“烂喉痧”,主要发生在冬春季节。
任何年龄均可患病,但2~8岁的儿童最容易被感染。
临床以发热、咽峡炎、全身弥漫性猩红色皮疹和疹退后皮肤脱屑为特征。
少数人在病后可出现变态反应性心、肾并发症。
猩红热的传染性非常强,通常在发病前24小时至疾病高峰期,传染性最强。
患猩红热的患者如果与正常人接触,就会通过飞沫直接传染他人。
然而,最重要的传染源是被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的非猩红热患者,如急性扁桃体炎、咽炎或其他呼吸道有链球菌感染但未发病的带菌者等。
因此,在幼儿园常常可见到这样的现象,即有的幼儿患了上感冒后,很快就患上了猩红热,可能是家里有人患了扁桃体炎、咽炎等疾病,使幼儿感染上猩红热的。
不过,患猩红热后,通常可获得终身免疫,仅有极少数的患儿由于感染细菌类型的不同而发生第二次猩红热。
通常,猩红热起病很急,患儿表现出怕冷、发烧,轻者发烧38℃~39℃,重者可达到39℃~40℃,同时,可能伴有恶心和呕吐、头痛,扁桃体出现红肿或有化脓性渗出物,嗓子非常疼痛,尤其是在吞咽时。
大多患儿发病12小时后,皮肤上出现皮疹,偶尔也有少数患儿在2天后才出现。
皮疹最早出现的部位是颈部及上胸部,一天就可遍布全身;皮疹呈鲜红色,针头大小,有些像“鸡皮疙瘩”,若用手指按压时,可使红晕暂时消退,受压处皮肤苍白,经十余秒钟后,皮肤又恢复呈猩红色,这种现象叫“掌印”。
面部充血潮红,但无皮疹,口唇周围及鼻尖则显得苍白,故被称为“口周苍白圈”。
此外,出疹后3~4天,患儿的舌苔剥脱,舌乳头红肿,很像鲜红的杨梅,故称它为“杨梅舌”,这些都是猩红热的特殊症状。
发病后一周左右,皮疹按出疹顺序先后消退,一般在2~4天退尽,病情严重的患儿则一周左右才能退尽。
患病后第一周的周末至第二周的初始,皮肤开始出现片状脱屑,通常颜面和颈部脱屑为糠屑状,躯干处脱屑为鳞片状,手掌和脚底脱屑则呈现手套或袜套状。
猩红热诊断标准(一)

猩红热诊断标准(一)猩红热诊断标准什么是猩红热?猩红热是一种由链球菌所引起的传染病,其主要症状包括发热、咽喉痛以及皮肤出现红色斑点等症状。
如果不及时治疗,猩红热还会引发一系列严重的并发症,如心肌炎、肾炎等。
猩红热的诊断标准猩红热的诊断需要结合医学史、体格检查以及实验室检查等多种因素。
常用的猩红热诊断标准如下:•医学史:患者是否曾在近期内接触过猩红热患者?•体格检查:是否出现明显的红色皮疹?•实验室检查:是否检测出链球菌和相应的红细胞沉降率升高等指标?猩红热的治疗措施猩红热的治疗主要包括抗生素治疗和对症治疗。
早期应用抗生素可有效缓解症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此外,对于发病较为严重的患者,还需要积极进行对症治疗,如加强营养、保持休息等。
如何预防猩红热的发生?猩红热的传播途径主要有空气传播以及直接接触传播。
因此,预防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点:•避免与患者密切接触•加强个人卫生习惯•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建立合理的卫生消毒制度结语猩红热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需要及时的诊断和治疗。
通过加强预防意识,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可以有效的预防猩红热的发生。
猩红热的并发症猩红热如果不及时治疗,会引发多种严重的并发症,如心肌炎、肾炎等。
其中,最常见的并发症是急性猩红热肾炎。
急性猩红热肾炎会导致肾小球病变,出现蛋白尿、血尿以及排尿困难等症状,对生命安全造成威胁。
猩红热的治疗药品猩红热的治疗药品主要包括青霉素、头孢菌素以及红霉素等。
这些药品能够有效杀灭病原体,缓解症状,同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青霉素过敏者的治疗一些患者可能对青霉素过敏,不能使用青霉素类药物进行治疗。
此时,可以选择头孢菌素或红霉素等其他抗生素进行治疗。
但需要注意的是,对于过敏者,仍需密切观察,及时调整用药方案。
猩红热的预后经过规范的治疗,大多数猩红热患者预后良好。
但对于一些患者,尤其是合并严重并发症的患者,预后可能较差。
因此,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病情,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猩红热症状治疗预防及图片【精品】

猩红热症状,猩红热图片,猩红热预防和治疗猩红热(Scarlet Fever)为A群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其临床特征为发热、咽峡炎、全身弥漫性鲜红色皮疹和疹退后明显的脱屑。
少数患者患病后由于变态反应而出现心、肾、关节的损害。
本病一年四季都有发生,尤以冬春之季发病为多。
多见于小儿,尤以5—15岁居多。
猩红热由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经呼吸道感染而引起。
乙型溶血性链球菌能引起很多疾病,在这些病人的鼻咽部存在大量的这种细菌,所以有很强的传染性,这类病人和带菌者都是猩红热的传染源。
尤其是那些没有皮疹的感染者或病人,在猩红热的传播上比猩红热病人更危险,因为他们不易被发现。
猩红热皮疹
猩红热的线状疹症状与类型
猩红热“草莓舌”
猩红热“口周苍白圈”
猩红热“杨梅舌”。
猩红热疾病研究报告

猩红热疾病研究报告疾病别名:烂喉丹痧所属部位:胸部就诊科室:传染科病症体征:恶心与呕吐,高热,咽痛,头痛,食欲减退疾病介绍:猩红热是怎么回事?猩红热是由一种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出疹性呼吸道传染病,中医称它为烂喉痧,主要发生在冬春季节,任何年龄均可患病,但2~8岁的宝宝最容易被感染,临床以发热,咽峡炎,全身弥漫性猩红色皮疹和疹退后皮肤脱屑为特征,少数人在病后可出现变态反应性心,肾并发症症状体征:猩红热有什么症状?以下就是猩红热的症状介绍:本病潜伏期2~5天,起病急剧,突然高热、头痛、咽痛、恶心、呕吐等。
若细菌是从咽部侵入的,则扁桃体红肿,可有灰白色易被擦去的渗出性膜,软腭粘膜充血,有点状红斑及散至性瘀点。
发病初期,出疹之前即可见舌乳头红肿肥大,突出于白色舌苔之中,称为白色杨梅舌。
3~4天后,白色舌苔脱落,舌色鲜红,舌乳头红肿突出,状似杨梅,称红色杨梅舌,同时伴有颌下淋巴结肿大。
病后1天发疹,依次于颈、胸、躯干、四肢出现细小密集的红斑、压之褪色,约36小时内遍及全身。
肘弯、腋窝、腹股沟等皱褶处,皮疹更加密集而形成深红色或紫红色瘀点状线条称帕氏线。
由于两颊及前额充血潮红,但无皮疹,口鼻周围呈现特征性口周苍白,称环口苍白圈。
皮疹:皮疹为猩红热最重要的症状之一。
100%患者有皮疹,多数皮疹在第2病日出现,始于耳后、颈底及上胸部,数小时内延及胸、背、上肢,24H左右到达下肢。
症状特征:一般在皮疹出现前,先可见有黏膜内疹,表现在软腭黏膜充血,轻度肿胀的基础上,有小米粒状红疹或出血点。
典型皮疹表现为在全身皮肤充血发红的基础上散布着帽针头大小,密集而均匀的点状充血性红疹,压之退色,去压后红色小点即出现,随之融合成一片红色,绝大多数患者皮疹呈全身分布。
皮疹多为斑疹,但也可见到隆起突出的鸡皮样疹,偶有带小脓头的粟粒疹,此与皮肤营养及卫生情况有关。
严重者可见出血性皮疹。
皮肤常有瘙痒感。
30%~60%,患者在皮肤皱褶处如腋窝、肘窝、腹股沟处,皮疹密集并常伴有皮下出血形成紫红色线状,称为线状疹或巴氏线。
治猩红热有什么并发症?

治猩红热有什么并发症?治猩红热是一种常见的传染性疾病,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
猩红热的症状包括咽痛、高热、腹痛、呕吐和皮疹等。
如果未及时治疗,猩红热可能会引发一系列严重的并发症。
本文将详细介绍猩红热的并发症。
1. 中耳炎:中耳炎是猩红热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特别是在婴儿和幼儿中。
病毒或细菌进入耳朵,导致中耳发炎。
患者可能会出现耳朵疼痛、听力下降和耳鸣等症状。
中耳炎需要及时治疗,以避免进一步的并发症。
2. 肺炎:猩红热引起的肺炎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尤其在老年患者和免疫力较弱的人群中更为常见。
病毒或细菌感染导致肺部组织发炎和感染。
患者可能会出现发热、呼吸困难、咳嗽和胸痛等症状。
肺炎需要紧急治疗,否则可能导致严重的并发症甚至死亡。
3. 心脏瓣膜炎:心脏瓣膜炎是由未及时治疗的猩红热引起的潜在并发症之一。
细菌感染可能引发心脏瓣膜的炎症和损伤。
患者可能会出现心脏杂音、疲劳、呼吸困难和心悸等症状。
心脏瓣膜炎需要长期的治疗和抗生素治疗,有时可能需要手术干预。
4. 肾脏感染:猩红热引起的肾脏感染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称为猩红热肾炎。
病毒或细菌侵入肾脏,导致肾小球肾炎和肾脏功能受损。
患者可能会出现尿液中有血尿、蛋白尿、水肿和高血压等症状。
肾脏感染需要及时治疗,以避免肾脏损伤和进一步的并发症。
5. 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猩红热可以在中枢神经系统引起并发症,如脑膜炎、脑炎和小脑性共济失调等。
这些并发症可能导致头痛、颈僵硬、抽搐、意识障碍和运动协调障碍等症状。
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需要紧急治疗,以避免长期的神经系统损伤。
6. 整个身体的感染:未及时治疗的猩红热可能导致细菌感染在全身蔓延,引发败血症和全身感染。
这种情况下,病情可能迅速恶化,患者可能会出现高热、寒颤、意识模糊和低血压等症状。
全身感染需要紧急治疗和广谱抗生素治疗,有时可能需要在重症监护病房进行治疗。
总之,治疗猩红热时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以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如果患者出现复杂的症状、持续高热、呼吸困难、头痛和神经系统异常等症状,应尽快就医并接受专业治疗。
猩红热易导致什么并发症

猩红热易导致什么并发症
*导读:一般在一周内多并发急性中耳炎,先耳痛、高热、耳中胀满,继而溢出脓性分泌物,有时在发病四周后患耳可无特殊表……
一般在一周内多并发急性中耳炎,先耳痛、高热、耳中胀满,继而溢出脓性分泌物,有时在发病四周后患耳可无特殊表现而出现耳流脓。
败血症型猩红热并发的中耳炎,发展甚速,在极短时间内,即可有中耳及乳突的坏死,甚至出现颅内并发症。
猩红热也可以并发急性鼻窦炎,出现剧烈头痛,流大量脓涕,鼻塞,嗅觉减退;还可出现严重的上颌骨骨髓炎,可导致颌骨坏死,面部畸形。
故应早期应用广谱抗生素,如青霉素800万单位,静脉滴注,每日1次;或用四环素50mg/kg,每日分4次口服。
猩红热患者本身多有咽部炎症,扁桃体红肿,并有时有伪膜形成,一般呈黄白色点状,且易擦掉,以此与白喉鉴别。
猩红热也可并发喉炎,喉水肿,甚至引起喉梗阻,出现严重的吸气性呼吸困难、吸气性喉鸣及吸气性"三凹征",个别患儿可因此窒息而死亡。
此外,有发生咽后壁脓肿者,在初起时症状多不明显,当出现呼吸困难时才找耳鼻咽喉科医师会诊。
故应仔细检查,以免漏诊。
对咽喉部所出现的并发症,除应及时予以大量的抗生素
外,应及早切开引流或手术切除。
猩红热样红斑有哪些症状?

猩红热样红斑有哪些症状?*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猩红热样红斑症状,尤其是猩红热样红斑的早期症状,猩红热样红斑有什么表现?得了猩红热样红斑会怎样?以及猩红热样红斑有哪些并发病症,猩红热样红斑还会引起哪些疾病等方面内容。
……*猩红热样红斑常见症状:头痛、畏寒、高热、瘙痒、去质状态*一、症状一、症状皮疹往往突然出现,常伴有畏寒、高热、头痛、不适等症状。
开始为小片红斑,从面、颈、上肢、躯干向下发展迅速,1~4天即可遍布全身。
皮疹呈水肿性鲜红色,广泛而对称,以后皮疹增多增大,相互融合达到高潮时,全身遍布红斑,面部四肢肿胀,体无完肤,酷似猩红热的皮疹,尤以皱褶部位及四肢屈侧更为明显。
但患者一般情况较好,全身症状较猩红热轻微,无猩红热的其他症状。
少数病例红斑仅局限于手掌和足跖,自觉瘙痒、刺痛和烧灼感。
经 2~6天后,病情开始好转,体温逐渐下降,皮疹颜色变淡,继以糠状或大片脱屑,重者头发和指甲也可脱落,鳞屑逐渐变小变细,皮肤逐渐恢复正常,病程一般较短,不超过一个月。
本病通常无黏膜疹,也常无内脏的损害。
二、诊断根据其典型的临床表现和病史,可以诊断。
*以上是对于猩红热样红斑的症状方面内容的相关叙述,下面再看下猩红热样红斑并发症,猩红热样红斑还会引起哪些疾病呢?*猩红热样红斑常见并发症:肾小球肾炎*一、并发病症溶血性链球菌侵入机体后常使人体免疫系统发生抗原抗体的免疫反应,临床可出现下列并发症:1)急性肾小球肾炎:绝大部分为链球菌感染后肾炎,临床以血尿、少尿、浮肿和高血压为主要表现。
2)风湿热与溶血性链球菌关系密切:临床表现为发热、游走性多发性关节炎、心脏炎,以心内膜受累为主,皮下小结、环形红斑、舞蹈病。
小儿猩红热是常见病,多发病,父母应严密观察,注意并发症的早期表现,及时就诊,以免延误病情。
*温馨提示:以上就是对于猩红热样红斑症状,猩红热样红斑并发症方面内容的介绍,更多疾病相关资料请关注疾病库,或者在站内搜索“猩红热样红斑”可以了解更多,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猩红热应急处置方案

猩红热应急处置方案背景介绍猩红热,又称为红疹热,是一种由A型链球菌引起的传染病。
该病在全球范围内都有发病,并且在某些地区尤为普遍。
猩红热的症状包括高热、咽喉痛、皮疹等,严重的情况下还会出现肺炎、中毒性休克等并发症。
虽然该病在现代医学中已经能够通过抗生素治疗,但若不及时治疗则有可能造成严重后果,因此应对该病的应急处置是至关重要的。
应急处置方案初步处理若发现疑似猩红热患者,应立即隔离患者并且戴好口罩和手套,同时派遣专人前往医院通知相关医护人员及主管部门,并集中汇报患者的接触史和症状。
医院处置若患者需要就医,应遵守以下步骤:1.一旦到达医院,患者需立刻进行隔离;2.医院应当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隔离,如采用倒扣式隔离室、穿戴完全防护服以及口罩等防护设备;3.由专门医护人员护送患者进入隔离室;4.进行必要的治疗和监测;疫情处置若疫情已经蔓延,应遵循以下步骤:1.建立流行病学调查队伍,对疫情的来源、传播途径以及感染范围进行全面排查;2.制定针对性的应急措施,并动员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抗击疫情;3.对相关人员进行隔离和医疗,并进行全面消毒;4.管理和监测密切接触者,并采取必要措施加以隔离和医疗;预防措施猩红热疫情爆发前,我们应该尽可能采取以下预防措施:1.保持卫生环境,定期开窗通风、清洗、消毒,避免和患者接触、不得到公共场所以及出入人群,保持社交距离。
2.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勤消毒,避免接触野生动物及其分泌物、不独立使用毛巾、餐具等个人物品,保持身体健康状态。
3.疫情高发期间,尽量不去人群密集的场所,减少交叉感染风险。
总结猩红热是一种具有传染性的疾病,针对该疾病的应急处置方案及预防措施尤为重要。
一旦发现疑似病例,应立刻采取隔离措施并及时通知相关部门,及时对患者进行救治。
对于建立严密健全的预防措施,可以有效地减少疾病的传播和扩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猩红热可并发肾炎和心肌炎,这不是链球菌引起的化脓性心肌炎和肾炎,而是毒素引起的。
所以,可以称为中毒性心肌炎和中毒性肾炎。
一般体温可正常,也可无全身中毒症状。
多在急性期发生。
中毒性肾炎较轻,血压不增高,浮肿不明显,常在检尿时发现,多为蛋白尿及镜下血和血尿消失,多不会引起慢性肾炎。
心肌炎也较轻,心脏可轻度增大,主要是心电图有明显异常,常见者为心率失常。
一般不引起心功能不全,所以如不做x线及心电图检查,常不易发现。
在猩红热时,无论有无肾炎和心肌炎表现,均应常规查尿,做心电图检查。
猩红热时,还可发生变态反应性病变。
确切地说,应该是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变态反应性病变。
在猩红热的恢复期,约在病后3周左右尚可引起肾炎和心肌炎。
与链球菌有关,但不是链球菌直接引起的,而是链球菌引起的变态反应疾病。
学龄前儿童常见的链球菌感染后肾炎,就是这种变态反应引起的。
此外,类似的变态反应性疾病,还有风湿热,也是学龄前儿童常见病,当然现在典型的风湿热已少见。
风湿热有多方面的表现,最常见的有关节炎和心脏病。
而儿童风湿热则以心脏病为常见,可为心肌炎、心内膜炎、心包炎,但是以心肌炎多见,其次是可同时有心肌炎和心内膜炎的心脏病。
偶尔尚有同时存在心包炎的全心炎。
孩子是怎么得猩红热的
猩红热是小儿常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是由a组b溶血性链球菌引起。
链球菌是个大家族,有不少个组,好多个型。
引起猩红热的是a组(甲组)b(乙型)溶血性链菌。
在a组中只有b型链球菌可使红细胞发生溶血,其原因是该链球菌排出溶血素;还可排出外毒素红斑毒素,皮疹就是红斑毒素引起的。
溶血性链球菌在年长儿可引起猩红热,在年幼儿则可以引起咽炎、扁桃体炎、皮肤化脓病灶,实际上这些都是没有皮疹的猩红热。
病菌存在于病孩或带菌者的咽喉部,是通过带有病菌的唾液飞沫传播的。
此外,也可以通过病孩接触过的用具间接传递给其他孩子。
少数情况,病菌尚可通过皮肤伤口而进入体内,引起外科性猩红热。
所以,虽然没有与病孩直接接触,似乎没有明确的传染源,也不可能排除猩红热。
病菌进入人体后,病菌和毒素均起着治病作用。
有一点必须说情楚。
有不少传染病一生中只得一次,因体内可以产生持久的免疫力,可以部发生第二次。
但猩红热得过一次后,还可以得第二次、甚至第三次。
这其中有多种原因,原因之一是得病后体内产生的免疫力不持久,消失后还可以得第二次。
另外,溶血性链球菌型较多,各型间无交叉免疫性,因感染了某一型得病后,对其他型毫无预防作用,另外的型还可照常让孩子得病。
还有一种原因是用药过早,病菌被控制,反而影响免疫力的水平。
因免疫力水平低而不持久,因而可再次得猩红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