猩红热诊断标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诊断标准

(一)有流行病学史:

(二)咽痛、发热、全身皮肤弥漫潮红,红点疹及鸡皮样疹。

(三)细菌培养:鼻咽部分泌物培养,阳性率较高,对诊断很有帮助。(四)血象:病的早期,白细胞总数增高,约在1—3万/mm3之间,分类中性可达80%左右。

(五)转白试验:是诊断本病有力的依据。进行的越早越好。对疑诊病人如能在皮疹出现前做此试验,就能更早确诊。皮内注射0.2ml稀释的红

斑青毒素抗体,24小时后检测结果。如注射部位皮肤与周围的皮疹区相比明显发白,为阳性结果。

(六)贫血性皮肤划痕(+)、帕氏征(+)、皮肤脱屑、口周苍白圈与杨莓舌虽非本病特异性,但综合分析可有助诊断。

治疗原则:强调早期彻底治疗,防止并发症。

(一)一般疗法:应与健康儿童隔离。供给充足的水分及营养,注意皮肤及口腔卫生。

(二)抗菌素:首选特效药物为青霉素。用药后90%病人2—3天退热,平均24小时细菌培养转为阴性。儿童一般每日80万u,成人每日160万iu,分2次肌肉注射,连续7—10天,重者可加大剂量静脉滴注。对青霉

素过敏者,可用红霉素,每日每公斤体重30—50mg,分4次口服,复方新诺明及林可霉素亦有效。

(三)中草药治疗:以清热解毒为主。

(四)激素:重症病人可考虑用强的松或氢化考的松。局部治疗:外科型病人,注意局部伤口换药及护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