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字典
中华大字典的名词解释
中华大字典的名词解释中华大字典是中国最古老的著名字典,也是中国古代最具影响力的字典之一。
它由九家学者联合编著,共分为六种书册,罗列了大量汉字在不同词语中的解释。
“中华大字典”分为六个书册,分别是“词义”、“词句”、“故事”、“礼仪”、“诗词”和“文学”。
其中,“词义”书册罗列了汉字在不同词语中的解释;“词句”书册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汉语词典,罗列了大量汉字在不同词语中的读音、含义和用法;“故事”书册收录了大量历史传说、民间故事和神话故事;“礼仪”书册收录了古代中国的礼仪习俗;“诗词”书册收录了古代的名篇佳作;“文学”书册收录了中国古代的文学作品。
“中华大字典”的词义书册,除了收录大量典型的词义,还收录了许多罕见的词义。
它从不同角度揭示了汉字的多样性。
它还收录了大量古代汉语的表达方式,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古代文字的含义。
“中华大字典”的词句书册,收录了大量的古代汉语的词句,包括古诗、诗歌、文言文等,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古代文字的含义。
它也收录了大量的古代汉语的用法,如“词语的使用”、“句式的使用”、“古文的书写”等,有助于人们更好地理解古代文字的使用方法。
“中华大字典”的故事书册,收录了大量历史传说、民间故事和神话故事,为人们了解古代文化提供了有益的信息。
它也收录了许多古代中国的习俗、风俗以及人物传说和典故,有助于人们更好地理解古代文化。
“中华大字典”的礼仪书册,主要收录古代中国的礼仪习俗,详细介绍了不同地区、不同时期、不同社会地位的人们所遵守的礼仪准则、禁忌以及各种行为规范。
它还收录了不同地区、不同时期、不同社会地位的人们所遵守的衣着、饮食、婚姻、祭祀等习俗,有助于人们更好地理解古代文化。
“中华大字典”的诗词书册,收录了古代的名篇佳作,如李白的《静夜思》、杜甫的《春望》、白居易的《长恨歌》等,为人们了解古代文学打下基础。
它还收录了古代的诗文创作手法,如“诗句的构成”、“句式的使用”、“象征的运用”等,有助于人们更好地理解古代诗文的意境和内涵。
现代汉语词典(汉语词典)
1958年到1959年间,进行了资料收集工作,从能够取得的中国国内外现代汉语书籍、报刊、杂志等资料中勾 建词汇,每个词都单独记录在卡片上,最终收集到70多万张卡片,加上新华辞书室编写《新华字典》时的30多万 张卡片,《现代汉语词典》的编写便建立在100多万张卡片的基础上。
《现代汉语词典》将热词收录进去,正是与时俱进的表现,通过词汇体现出时代的变迁。(武汉大学文学院 教授樊星评)
《现代汉语词典》的这些新词充分体现了中国新时期涌现的新事物、新概念、社会生活的新变化和人们的新 观念,反映了中国财富的迅速增长,环保意识的日益增强以及存在的部分社会现实问题。(英国《每日电讯报》 评)
第二次修订(1993~1996年),大修,出版后即《现代汉语词典(第3版)》。收录条目多条,着力增收改革 开放后出现的新词新义,附录中增加了西文字母开头的词,贯彻新的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规范,同音节字头排列改 为按笔画排列,异形词不再采用并列出条的方式。因篇幅原因,正文前删去了四角号码检字表。
第三次修订(2002年),小修,出版后即《现代汉语词典(第4版)》。该版增加1200多个新词语,用粉页 印刷,附在正文后面。
1958年2月,开始试编写,吕叔湘拟订编写细则;同年6月,编写工作正式开始;同年9月,《中国语文》发 表《现代汉语词典》凡例和样稿,广泛征求意见。
历次版本
参考资料:
内容说明
内容综述
修订简要
《现代汉语词典》是中国第一部现代汉语规范型词典,即普通话词典,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 辑室编写,吕叔湘和丁声树曾先后主持工作。
第四次修订(1999~2005年),收录条目多条。对同音同形词、离合词等进行重新审视,贯彻《第一批异形 词整理表》,在区分词与非词的基础上全面标注词类。
我国最早的字典是哪一部
我国最早的字典是哪一部
第一部字典是《说文解字》《说文解字》,简称《说文》,是中国第一部按部首编排的中文字典。
作者是东汉时期的许慎,他在建光元年(121)完成了这部中国古代字书的奠基之作。
该书原有14篇,叙目一篇。
正文以小篆为主,收入9353个字,还有古文、籀文等异体重文1163个字,解说133441个字。
在流传中被改动较多,现在的版本由宋朝徐铉校定,和原书出入很多,徐氏本的篇目很多,每篇又分成了上下两卷,总共30卷,收入9431个字,重文1279个字,解说122699个字。
《说文解字》改变了周、秦到汉字书的编纂方法,将所收字编成四言、七言韵语的形式,开创了部首编排法,共分为540部。
许氏总结了先前的“六书”理论,创造了系统解释字之法,是先解释字义,再剖析形体构造,最后注明读音。
剖析字形的方法,是以前字书中没有出现过的。
《说文解字》对古文字、古文献和古史的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
现存版本以徐铉校订的宋刊本最早,《四部丛刊》初编和《续古逸丛刊》也有影印本。
到了清朝,学者们把研究《说文》作为考据对象之一,作注的就有几十家,其中有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桂馥的《说文解字义证》、王筠的《说文句读》、《说文释例》和朱骏声的《说文通训定声》最有名。
近代的丁福保比较研究了先前各家专著,参考甲骨文、金文的资料,汇编成《说文解字诂林》,后来又补充资料编为《补遗》,作为总注释。
中国汉字字典盘点
中国汉字字典是记录和解释汉字的工具书,有许多版本和类型。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汉字字典盘点,以及它们的特点:
1. 《康熙字典》:由康熙帝下令编纂,是最早的一部汉字字典之一。
收录了近四万个汉字,对研究古代文字和了解汉字演变有重要意义。
2. 《辞海》:由上世纪50年代开始编纂,是一部辞书大典,不仅包括了汉字的释义,还有其他学科的广泛知识。
3. 《新华字典》:是一部现代汉字字典,收录了常用汉字,提供了基本的字形、发音、释义等信息。
是学生和普通读者使用最广泛的字典之一。
4. 《汉语大字典》:是一部权威性的大型字典,收录了数量庞大的汉字,并提供详细的字形、释义、用法等信息。
对于研究和了解汉字的深层次含义有很大帮助。
5. 《新华字典》:这是一本专门为学生准备的字典,以简明实用为特点,注重常用字的收录和解释,适合初学者使用。
6. 《中华字海》:是一部包括古代和现代汉字的大型字典,提供了大量的词汇和成语,并对字形演变、用法等进行了详细解释。
7. 《现代汉语词典》:主要侧重于词汇的解释,是一本较为专业的词典,适合语言学研究者和专业人士使用。
8. 《新世纪汉英大词典》:是一部中英文对照的大型辞典,适合中英文双语学习者使用。
这只是汉字字典的一小部分,随着时间的推移,还会有新的字典不断问世。
选择字典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使用场景,选择适合的版本。
中国字数最多的字典
中国字数最多的字典字典伴随着我们学习成长,但你们知道中国字数最多的字典是什么字典呢?店铺现在分享有关字数最多字典的资料。
中国字数最多的字典字数最多的字典是清朝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是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圣旨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
该书的编撰工作始于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成书于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历时六年,因此书名叫《康熙字典》。
由总纂官张玉书、陈廷敬主持,修纂官凌绍雯、史夔、周起渭、陈世儒、贾国维等合力完成。
字典采用部首分类法,按笔画排列单字,字典全书分为十二集,以十二地支标识,每集又分为上、中、下三卷,并按韵母、声调以及音节分类排列韵母表及其对应汉字,共收录汉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
《康熙字典》入选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中国收录汉字最多的古代字典。
《康熙字典》是中国第一部以字典命名的汉字辞书。
优点《康熙字典》依据明朝《字汇》、《正字通》两书加以增订。
对两书错误之处,《康熙字典》还做过一番“辨疑订讹”的功夫。
《康熙字典》有这样三个优点:一、收字相当丰富,在很长一个时期内是我国字数最多的一部字典(直到一九一五年《中华大字典》出版,达四万八千余字,才超过了它)。
二、它以二百一十四个部首分类,并注有反切注音、出处、及参考等,差不多把每一个字的不同音切和不同意义都列举进去,可以供使用者检阅。
三、除了僻字僻义以外,它又差不多在每字每义下,都举了例子;这些例子又几乎全都是引用了“始见”的古书。
缺点该字典的缺点有二:一、全书反切和训释罗列现象,漫无标准,作者很少提出自己的见解,不利于初学者使用;二、其中疏漏和错误实多,王引之《康熙字典考证》12卷,纠正其讹误2588条,这还只是其中的一部分错误。
史料记载,《康熙字典》成书100多年后的道光年间,乾嘉学派学者王引之等人奉旨勘订《康熙字典》讹误,撰成《字典考证》,共纠正引文、字头、释义以及例证与义项等错误2588条。
新华字典
编写特色
20世纪50-60年代的《新华字典》版本,各种“主义”和“思想”的词汇多,社会变迁新出现的词汇也多起 来;20世纪70年代的版本,出现了简化字;20世纪80-90年代,则大量收录了经济、法律、技术的词汇。
《新华字典(第10版)》增补的部分新词、新义、新例和少量字头,使字典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时的社会 面貌和群众语文生活。该版里的字基本为简体汉字,但简化字后的括号中附列了相应的繁体字,便于学习。
1953年10月,《新华字典(初版)》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1954年《新华字典》(部首排列版)出版,该 版与《新华字典(初版)》相比时,将魏建功封面题字更换为拼集鲁迅先生字。1957年《新华字典(第1版)》 率先贯彻1956年国务院公布的《汉字简化方案》,首次以简化字作为主体字头。
1959年,《新华字典(第2版)》开始把全面推行1958年正式公布的《汉语拼音方案》贯穿于全书,突出了 汉语拼音给汉字注音的方式。
1952年,魏建功从北京大学返回,按照叶圣陶关于“辞书社须研究整顿,方可做出成绩”的指示,开始整顿 社务、推进工作。
1952年9月,拿出一个“重新改定之字典稿”,即第二稿。此后,便进入一பைடு நூலகம்较为漫长的修订和完善阶段。
1953年7月中旬,《新华字典》初版完稿,并交人民教育出版社总编室,由叶圣陶签发,送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部发排。10月,魏建功等人积三年之功、几易其稿的音序排列的《新华字典》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封面 “新华字典”四个字由魏建功题写。
历次版本
参考资料:
内容说明
内容综述
修订简要
《新华字典》是中国第一部现代汉语字典,《新华字典(初版)》以注音字母顺序排列字头。1957年,在作 了较大修改后转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往后不断进行修订。所收单字由最初的8000个左右增至左右,全部单字按汉 语拼音字母顺序排列。并且每个版本都反映了时代的语言和社会互动发展的轨迹。每一次修订都体现了强烈的时 代特征。
中国最早的词典
中国最早的词典中国的最早的字典是《尔雅》,它是是辞书之祖(辞书是字典、词典、辞典的统称)。
《尔雅》是第一部词典,“尔”是“近”的意思(后来写作“迩”),“雅”是“正”的意思,在这里专指“雅言”,即在语音、词汇和语法等方面都合乎规范的标准语。
《尔雅》的意思是接近、符合雅言,即以雅正之言解释古汉语词、方言词,使之近于规范。
《尔雅》成书于战国或两汉之间,上限不会早于战国,因为书中所用的资料,有的来自《楚辞》、《列子》、《庄子》、《吕氏春秋》等书,而这些书是战国后的作品。
在历史上,《尔雅》备受推崇,这是由于《尔雅》汇总、解释了先秦古籍中的许多古词古义,成为儒生们读经、通经的重要工具书。
学习《尔雅》可以“博物不惑”,多识鸟兽草木虫鱼之名,增长各种知识。
在汉代《尔雅》就被视为儒家经典。
唐文宗开成年间刻开成石经时,列入经部。
到宋代被列为十三经之一。
事实上,《尔雅》并不是经,也不是某一部经书的附庸,它是一本独立的词典。
人们借助于这部词典的帮助,可以阅读古籍,进行古代词汇的研究;可以了解古代社会,增长各种知识。
《尔雅》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解释词义的书,是中国古代的词典。
《尔雅》也是儒家的经典之一,列入十三经之中。
其中“尔”是近正的意思;“雅”是“雅言”,是某一时代官方规定的规范语言。
“尔雅”就是使语言接近于官方规定的语言。
《尔雅》是后代考证古代词语的一部著作。
它的作者历来说法不一。
有的认为是孔子门人所作,有的认为是周公所作,经后人增益而成。
后人大都认为是秦汉时人所作,经过代代相传,各有增益,在西汉时被整理加工而成。
班固在《汉书·艺文志》著录有《尔雅》3卷20篇。
唐朝以后将它列入“经部”,成为了儒家经典之一。
现存《尔雅》为19篇,与班固所说的20篇不同。
有人认为这主要是分篇的方法不同,而清朝的宋翔凤则认为原来有一篇“序”失落造成的。
19篇的名称是:释诂——对古代词汇的解释释言——对一些动词和形容词的解释释训——解释连绵词和词组,以及形容词和副词释亲——解释亲属的称呼释宫——对宫室建筑的解释释器——对日常用具、饮食、衣服的解释释乐——对乐器的解释释天——对天文历法的解释释地——对于行政区划的解释释丘——对丘陵、高地的解释释山——对山脉的解释释水——对河流的解释释草——对植物的解释释木——对植物的解释释虫——对动物的解释释鱼——对动物的解释释鸟——对动物的解释释兽——对动物的解释释畜——对动物的解释前3篇诂、言、训只见的界限由于古人对于词的分类并不是很清楚,因此这3篇解释也很模糊。
我国第一部系统字典
我国第一部系统字典《说文解字》是我国第一部按部首编排的字典,《说文解字》简称《说文》,为东汉的许慎。
该书是中国第一部系统地分析汉字字形和考究字源的字书,也是到目前流传最广的中文必借工具书。
此书在流传过程中屡经窜改,今本与原书颇有出入。
本书首创的部首编排法,为后世字书所沿用,对古文字学、古文献学和古史学的研究作用极大。
在清代,研究《说文》成为专门的学问,给它作注的大家就有数十家。
简介许慎(约58-147年),字叔重,东汉汝南召陵(今河南郾城县)人。
古文经学家、古文字学家。
他初举孝廉,后入京,官至太尉南阁祭酒。
曾从贾逵学习古文经学,博通经籍,当时洛阳儒生称其为“五经无双许叔重”。
许慎对我国文字学的发展作出了不朽的贡献。
许慎所处的时代,古文经与今文经的论争非常激烈。
今文经的儒生大多认为当时通行的用隶书书写的经典解说字义不严肃,谬语较多。
而古文经的儒生则认为从孔壁中发掘出来的用六国文字书写的经典是可靠的。
这场斗争对推动经学和文字学的发展是有益的。
处于这个时代的许慎,“性淳笃”且“博学经籍”,并注意研究周秦时的西土文字籀书及“孔壁古文”(又称“东土文字”),尤其着力于小篆和六书,诸如《仓颉》《博学》《凡将》《急救》《训纂》等字书无不涉猎。
由此,为他后来撰写《说文解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由于他才学过人,成年后即任职汝南郡功曹。
在任上,他勤于政事、廉洁奉公、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刚毅多谋、颇有政绩,因此被举为孝廉,来到了京师洛阳,补为太尉南阁祭酒。
许慎到洛阳后,尽管他“少博经籍”,颇有造诣,但仍“从逵受古学”,拜当时的儒学大师贾逵为师。
所以,他对古文经和仓颉古文、史籀大篆的研究,又有了更高的造诣。
汉代儒生研究古代文献,有古文经和今文经两大学派。
今、古文经之争到汉章帝时代已进行了二百多年。
今、古文经之争也诱发了那些不肯墨守成规、敢于创新的有志之士的创造欲,许慎就是其中一位不断进取、锐意创新的学问家。
许慎针对古、今文经之争的根源在于使用文字的混乱,批评今文经学家牵强附会、随意解说文字,只凭笔画臆测文字起源与结构,是荒诞不经的“巧说邪辞”。
我国古代的字典附《故训汇纂》的简介
我国古代的字典附《故训汇纂》的简介我国古代的字典(附《故训汇纂》的简介)2010-12-04 07:51字典,是以解释单字为主的工具书。
我国的第一部字典,诞生于距今一千八百多年前的东汉时期。
作者叫许慎,他搜集了九千三百多个汉字,编成了我国第一部字典,叫《说文解字》。
许慎,字叔重,汝南召陵(今河南郾城县东)人。
大约生活于公元58-147年间。
曾任太尉南阁祭酒、洨长等职。
曾师事贾逵学习古文经学。
著有《五经异义》十卷(已佚)。
时人为之语曰:"五经无双许叔重"。
许慎作《说文解字》,从东汉和帝永元十二年(公元100年)动笔,到东汉安帝建光元年(公元121年)完稿,历时二十二年,可谓呕心沥血,毕生以赴。
由于《说文解字》保存了我国大部分的篆体字,并提出了文字可以分析的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古代汉字形体和古代汉语词汇的面貌,所以直到今天,还有一定参考价值。
《说文解字》成书后,经过数百年的辗转传抄,直到宋太宗雍熙三年(公元986年)才由徐铉等校定后雕版印刷成书,始得流传于世。
许慎以后,有许多人仿照《说文解字》的形式,编了不少这类书籍。
但是把这类工具书称作"字典",则还是1716年的事。
当时,清朝政府组织三十人花了六年的时间,编成了一本以解释单字为主的书,共收入了四万七千多个字。
康熙皇帝看过这本书以后说,这书很好,可以称作"典常"。
于是,这本书便取名叫《康熙字典》。
从此,凡是以解释单字为主的工具书也便都叫作"字典"。
中国古代字书--学习古汉语、阅读古籍的桥梁1字书--古代字典词典的统称A古代字书的产生1《尔雅》--第一部故训词典2《方言》--第一部方言词典3《说文解字》--第一部字典4《释名》--第一部声训词典B古代字书的演变1《玉篇》--第一部楷书字典2《一切经音义》--广释佛典文字音义的词典3《广韵》--现存第一部完整的韵书C.古代字书的兴盛1《字汇》--第一部通俗易查的字典2《康熙字典》--古代字典的定型3《佩文韵府》--古代诗词歌赋词藻的汇辑4《经籍纂诂》--集经传子史引文训诂之大成5《经传释词》--经传虚词的集释D.近现代字典词典的演变和革新1《中华大字典》--新旧字典的津梁2《辞源》--第一部大型综合性语文词典3《辞海》--语词及百科词语的汇聚4《国语词典》--符号注音和音序排列排检法的先导5《诗词曲语辞汇释》--诗词典特殊语辞的汇释6《综合英汉大辞典》--词典编纂新领域的拓展汉字数量的首次统计是汉朝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进行的,共收录9353字。
字典
词典又作“辞典,是收集词汇按 某种顺序排列并加以解释供人检 查参考的工具书
在西方是没有字的理解、翻译及五笔; 2.以知识为主,针对某事物来 寻获知识。
《新华字典》是中国第一部现代汉语字典。 最早的名字叫《伍记小字典》,但未能编纂 完成。自1953年,开始重编,其凡例完全采 用《伍记小字典》。从1953年开始出版,经 过反复修订,但是以1957年商务印书馆出版 的《新华字典》作为第一版。原由新华辞书 社编写,1956年并入中科院语言研究所(现 中国社科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新华 字典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历史上重印200多 次。成为迄今为止世界出版史上最高发行量 的字典。
中华大字典,陆费逵、欧阳溥存等编。1909年开始编纂,1914年编成, 1915 年中华书局出版,比《康熙字典》晚了近200年。 1935 年重印,1978 年再次重印。本书共收字 4.8 万多,其中包括方言字和翻译的新字,较《康 熙字典》多出1000多字。该书编撰目的即纠正《康熙字典》中的错误,弥 补其不足,力求取而代之。与《康熙字典》相比它将当时由外语所译新字、 新名词、科技术语等收录于内,纠正了《康熙字典》中两千余处错误,且 全书附有各种插图,在注音、释义、印证方面则更简明、合理、有条理性。 20 世纪 80年代以前中国字典中收字最多的一种。
《四库全书》
是在乾隆皇帝的主持下,由纪昀等360多位高官、 学者编撰,3800多人抄写,费时十三年编成。丛书 分经、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库。共有3500多种 书,7.9万卷,3.6万册,约8亿字,基本上囊括了中 国古代所有图书,故称“全书”。当年,乾隆皇帝 命人手抄了7部《四库全书》,下令分别藏于全国 各地。先抄好的四部分贮于紫禁城文渊阁、辽宁沈 阳文溯阁、圆明园文源阁、河北承德文津阁珍藏, 这就是所谓的“北四阁”。后抄好的三部分贮扬州 文汇阁、镇江文宗阁和杭州文澜阁珍藏,这就是所 谓的“南三阁”。
新华字典历史版本
新华字典历史版本
新华字典是中国比较权威的汉语词典之一,其历史版本如下:
1.初版(1953年):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收词4.5万余条。
2.修订版(1957年):增加了2万余个词条。
3.修订版(1960年):调整了词条顺序,增加了语法术语。
4.修订版(1979年):按照新汉字规范和拼音方案修订,推广了普
通话标准发音。
5.修订版(1990年):正式使用新汉字规范,加入了一些新词汇。
6.纪念版(1998年):对前五版进行了全面修订,在编排、字形、
用字、词义等方面都进行了优化。
7.修订版(2002年):根据新汉字规范和拼音方案进行了修订,增
加了一些新词汇和用法,删除了一些过时的内容。
8.修订版(2004年):加入了繁体字,修订了一些错误和不准确的
内容。
9.修订版(2010年):新增词条近1600条,修订了部分错漏。
10.修订版(2019年):新增词条近1500条,修订了部分词义和用法,更新了一些例证和标点符号,增加了多个专业领域的专业词汇和用法。
常见词典、字典简介
常见词典、字典简介一、现代汉语词典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始编于1958年,1978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第一版。
本词典是为推广普通话、促进汉语规范化服务的。
所收56000多条目,注音准确,释义精当,检查方便,有较高实用价值。
1983年推出第2版,1989年出版了《现代汉语词典补编》,补收条目约两万多条。
1996年7月出版了修订本,对此书作了较大幅度的修订,主要体现在增收新词、删汰过于专门陈旧的词,修正、完善释义,推行字音、字形的规范等方面。
自本词典出版以来,随着社会的发展,语言也有演变,一些语词在运用上有了不少变化,并有不少的新词新语产生。
为了适应读者的需要,词典编辑室在搜集的几十万条资料的基础上,进行了这次修订。
修订工作主要是增、删、改。
增,是增加一些新的词语;删,是删去一些过于陈旧的词语及一些过于专门的百科词条;改,是修改那些词语有变化、有发展,在词义和用法上需要改动或补充的词条。
此外,对一些异体字和有异读的字,按照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的规定作了一些改动。
增、删、改的原则仍依据《现代汉语词典》的编写宗旨,目的是使这部词典在推广普通话、促进汉语规范化方面,在汉语教学方面,继续起到它应有的作用。
修订后的《现代汉语词典》共收字、词6万余条,其中语文条目增加较多。
近日去购买《现代汉语词典》的读者将会发现,在词典的最后多出了一沓醒目的粉色———这就是刚刚面世的《现代汉语词典》2002年增补本,40多页粉纸部分就是这部词典新增加的“新词新义”。
这沓时尚的粉色显示出,一向以权威、科学、规范为标志的《现代汉语词典》,在继续保持自己固有优势的同时,也开始追赶社会语言面貌的“时效”和“新潮”。
2002年《现代汉语词典》推出增补本,共增补新词新义1200余条,大部分是近年产生的新词。
这些新词大致分为几个方面:一是政治新词,如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一国两制、可持续发展等;二是科技新词,如纳米技术、蓝牙、宽带、克隆、转基因等;三是生产新词,如按揭、套牢、实名制等;四是语文新词,如双赢、人气、另类、与时俱进等。
汉语大字典(第2版)
汉语大字典(第2版)
中国汉语大字典(第2版),是中国语言文字学会出版社出版的一部大型汉语字典。
该字典内容包括汉语的字形、发音、词义、词组、成语等,是一部综合性的汉语词典。
中国汉语大字典(第2版)包含了超过10万个汉字,收
录了汉字的发音、词义、词组、成语、词语等息,而且每个汉字都有多种读音。
字典中的汉字按部首排列,便于研究和查找。
字典中的汉字和词语都附带有形声、拼音、笔画、结构、音节、汉字词义等息,是研究汉语的重要参考书。
字典中还收录了许多常用的成语和词语,可以帮助汉语研究者更好地理解汉语的意义和用法。
另外,该字典还收录了许多古代文字,如古文解析、宋词句解析、唐诗词句解析等,可以帮助汉语研究者更好地理解古代文学作品。
总之,中国汉语大字典(第2版)全面收录了汉语的字形、词义、词组、成语、古文等,是研究汉语的重要参考书。
可以说,拥有这本字典,就可以更好地掌握和研究汉语,从而提高汉语水平。
中国字典大全
中国字典大全中国字典是一部记录汉字及其释义、用法的工具书,是中国语言文字学的重要工具之一。
中国字典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最早的字典可以追溯到《说文解字》、《尔雅》等。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字典不断发展,形成了各种不同类型的字典,如汉语大词典、辞海、新华字典等。
这些字典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对于汉字的研究和使用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中国字典的编纂工作需要经过严格的审定和考证,需要对汉字的形体、音韵、义项等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因此中国字典的编纂工作十分复杂和繁琐。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对历代的文献进行梳理和整理,对汉字的演变和使用进行深入的分析,以确保字典的准确性和权威性。
同时,中国字典的编纂工作也需要借鉴其他语言文字学的成果,吸收外来的学术成果,以不断完善和丰富汉字的研究。
中国字典的种类繁多,可以分为通用型字典和专业型字典两大类。
通用型字典主要包括《新华字典》、《汉语大词典》等,这类字典以普通读者为对象,涵盖了汉字的基本释义、读音、用法等内容,是广大读者学习和使用汉字的重要工具。
而专业型字典则包括《医学大辞典》、《法律词典》等,这类字典则是针对特定领域的专业人士,对于相关领域的术语和用法进行了详细的解释和说明,是相关领域学习和研究的重要参考资料。
中国字典的编纂工作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随着科技的进步,数字化字典、网络字典等新型字典也逐渐兴起。
这些新型字典不仅可以更好地满足读者的需求,还可以通过互联网等渠道进行更新和扩充,使得字典的内容更加丰富和全面。
同时,数字化字典还可以通过多媒体的形式呈现,使得读者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汉字的形体和用法,提高了字典的使用体验。
总的来说,中国字典是中国语言文字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记录了汉字的演变和使用情况,对于汉字的研究和传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中国字典的形式和内容也在不断发展和变化,相信在未来的发展中,中国字典会更加丰富和完善,为汉字的研究和使用提供更好的支持和帮助。
字典
比较好的字典就是《新华字典》,建议大家要定期购买最新版字典,因为有的新旧字典的字义,字音会产生 变化。
字典: zì diǎn
附加解释:wordbook, glossary
词语解释:
以字为单位,按一定顺序编排,逐一说明字的读音、意义和用法的工具书。
1190年,即西夏乾祐庚戍二十一年,党项人骨勒茂才完成了西夏的第一部西夏文中文双语字典-《番汉合时 掌中珠》,成为考古学家翻译西夏文的依据。
在1716年(康熙五十五年),第一部正名为字典的《康熙字典》面世。
第一部称为字典的字典
第一部称为“字典”的书,是在1710年由清朝由张玉书等30人花了6年时间编成的具有解释单字,注明读音。 字义和用法的工具书。康熙皇帝看后曾说这部书“善美兼备”,可奉为“典常”,因此将书命名为“字典”,并 加了“康熙”二字,叫做“康熙字典”。以后,凡是这类解释单字的书,就都称作“字典”了。
《康熙字典》当中除了列举字的出处外,还罗列《唐韵》、《广韵》、《集韵》、《韵会》、《正韵》等等 的反切,并对同音切语加以归并。
功能
现代的字典都提供了很多功能,其中两大功能分别是: ①以沟通为主,帮助对文字的理解、翻译及五笔。 ②以知识为主,针对某事物来寻获知识。
种类
字典图片字典可分为详解字典和特种字典。 ①详解字典是就字的形、音、义进行全面解释,如《新华字典》、《汉语大字典》等。 ②特种字典亦称专门字典,它仅就字的某一方面进行解释,如正字字典、正音字典、虚字字典、难字字典等。
由来
字典是为字词提供音韵、意思的解释、例句、用法等等的工具书。在西方,没有字典的概念,全是中国独有 的。字典收字为主,亦会收词。词典或辞典收词为主,也会收字。为了配合社会发展需求,词典收词数量激增并 发展出不同对象、不同行业及不同用途的词典。随著吸收百科全书的元素,更有百科辞典的出现。
中国字典大全
中国字典大全中国字典是记录汉字的读音、笔画、释义等内容的工具书。
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习和使用汉语的重要工具。
中国字典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字典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
中国字典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最早的字典是《说文解字》,它是中国第一部集字典,由许慎编纂完成。
《说文解字》系统地收集了当时的汉字,对每个字进行了详细解释,是中国字典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随后,陆续出现了《康熙字典》、《辞海》等经典字典,它们对汉字的收集和整理起到了重要作用,也为后世的字典编纂提供了重要参考。
中国字典的内容一般包括了汉字的读音、笔画、释义、造字法等内容。
其中,读音是汉字的发音,是汉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笔画则是汉字的书写形式,是汉字书写的基础。
释义则是对汉字意义的解释,包括了汉字的本义、引申义等。
造字法则是对汉字的构成规律和演变过程进行解析,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汉字的形成和演变过程。
中国字典的编纂工作需要严谨的态度和丰富的知识储备。
字典编纂者需要对汉字的形体、音韵、义理等方面有深入的了解,同时还需要对历史、文化、哲学等方面有较为全面的认识。
只有具备了这些基础,才能够编纂出权威、准确、全面的字典。
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字典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
现代的中国字典不仅包括了传统的汉字,还对新词汇、外来词等进行了收录和解释。
同时,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子字典也逐渐兴起,为人们的学习和使用提供了更为便利的方式。
在当今社会,中国字典仍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不仅是学习汉语的重要工具,也是研究汉字文化的重要参考资料。
同时,中国字典也是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它记录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勤劳,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
总的来说,中国字典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记录了汉字的演变历程,传承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文化。
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字典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为人们的学习和使用提供了重要帮助。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字典会继续发展壮大,为人们的学习和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和帮助。
中国历代字典辞书收录汉字字数统计
朝代字典辞书(部分)汉字字数(个)汉朝《说文解字》9353梁朝《玉篇》22726宋朝《类篇》33190《广韵》26194《集韵》32381清朝《康熙字典》47035当代《汉语大字典》56000《中华字海》86000《说文解字》,作者是东汉许慎,是我国第一部按部首编排的字典。
共15卷,系统地阐述了汉字的造字规律——六书,开创了部首检字的先河。
总结了先秦、两汉文学的成果,给我们保存了汉字的形、音、义,是研究甲骨文、金文和古音、训访不可缺少的桥梁。
《玉篇》中国古代一部按汉字形体分部编排的字书。
南朝梁顾野王撰。
每字下不仅注明字义,而且举出见于古籍的例证和前人的注解,先经传,后子史文集,最后是字书、训诂书,极其详备,字有异体也分别注明。
《类篇》,是一部按部首编排的字书。
《类篇》依据《说文解字》分为14篇,又目录1篇,共15篇。
每篇又各分上、中、下,合为45卷。
全书的部首为540部。
书中收有唐宋之间所产生的字不少,为研究文字发展的重要参考资料。
《广韵》,是我国北宋时代官修的一部韵书,共收字二万六千一百九十四个,注文共十九万一千六百九十二字。
所收之字按平、上、去、入分成四部,平声因字多分上、下两卷,上、去、入各一卷。
《集韵》,宋代编纂的按照汉字字音分韵编排的书籍。
收字多,而且收的异体字特别多。
一个字不管有多少不同的写法,又不管是正体,还是古体、或体、俗体,只要有点根据就收进来。
《康熙字典》是张玉书、陈廷敬等奉旨编撰。
字典采用部首分类法,按笔画排列单字,字典全书分为十二集,以十二地支标识,每集又分为上、中、下三卷,并按韵母、声调以及音节分类排列韵母表及其对应汉字,共收录汉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
《汉语大字典》全书约2000万字,共收楷书单字56000多个,凡古今文献、图书资料中出现的汉字,几乎都可以从中查出,是当今世界上规模最大、收集汉字单字最多、释义最全的一部汉语字典。
《中华字海》一部分收自现存汉语辞书,如《说文解字》、《玉篇》、《广韵》、《集韵》、《康熙字典》、《中华大字典》等书中的全部汉字;另一部分是历代工具书失收而应该收录的字,其中有佛经难字道藏难字、敦煌俗字、宋元明清俗字、方言字、科技新造字,以及当今还在人名和地名用字。
中国古代的字典有哪些?
中国古代的字典有哪些?一、《说文解字》《说文解字》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部字典,由东汉许慎撰写。
该字典共收字9363个,按照214部首进行分类解析。
其注释详尽,包含了很多古代汉字的意义、构造和来源,成为了后世字学研究的重要参考书。
二、《康熙字典》《康熙字典》是清朝康熙年间编纂的一部字典,由康熙皇帝亲自主持编纂。
该字典采用部首检字法,共收字《康熙字典》数千卷。
该字典对于古代汉字的音韵、义理作了详尽的解释,被誉为中国辞书的巅峰之作。
三、《集韵》《集韵》是南宋李昉所纂的一部韵书。
著录了大量的古代汉字,按照音韵进行了分类整理。
《集韵》是研究古代汉字音韵的重要工具书,对于后世字学研究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四、《广韵》《广韵》是唐代段玉裁所纂的一部韵书,共收字累计七万余个。
该字典以中古时期的音韵为依据,系统整理了大量的字音材料,被誉为中国古代韵书的权威之作。
五、《方言》《方言》是清代贾樟柯所撰的一部方言字典。
该字典以方言为基础,整理了全国各地的方言特点及其中的特殊词汇。
其对于方言的收集、整理和研究,为后世方言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通过以上有序列表,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古代的字典种类丰富多样,涵盖了古代汉字的意义、构造、音韵等方面的内容。
这些字典不仅对于研究古代汉字具有重要价值,也为后世的字学研究和方言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和参考。
在今天,虽然我们已经进入了数字化时代,但对于古代文字的研究与保护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让我们一起尊重和探索我们祖先留下的文化遗产,传承并发扬中华民族的文明。
我国第一部字典
我国第一部字典我国第一部字典:一个记录中华文化瑰宝的里程碑导言:字典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字工具,对于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种语言而言都具有重要的价值。
在中国这个古老而庞大的国家,字典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的古代。
然而,我们国家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字典产生于何时?它对于中国古代的文化传承和教育普及有什么样的影响?本文将对我国第一部字典进行深入探讨。
篇章一:我国第一部字典的诞生据史书记载,我国第一部字典源自西周时期的《尔雅》。
《尔雅》是中国古代最早的字典之一,也是最早的文学辞书之一。
它的作者是西周大臣韩非,成书于公元前4世纪。
《尔雅》记录了当时的词汇、释义和用法,主要对古代汉语的词义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和归类。
这部字典的诞生标志着中国字典文化的起源和发展。
篇章二:《尔雅》的内容和特点《尔雅》包括义理和训诂两部分,共计18篇。
其中义理篇主要讲解字义,训诂篇则对不常用的字进行解释和训练。
《尔雅》的特点在于它的简洁和条理性,确立了古代字义解释的基本模式。
它对后世的字典编纂影响深远,被后世的许多字典视为典范。
篇章三:我国第一部字典对中华文化的意义作为中国最早的字典之一,《尔雅》对于中国古代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首先,《尔雅》对于汉字的整理和归类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奠定了后世字书编纂的基础。
其次,这部字典系统地记录了当时的词汇和用法,为后世研究古代汉语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再次,它也为古代的文化交流和知识普及提供了便利。
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多以《尔雅》为基础,以其为学习的起点,通过记忆和研读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
篇章四:我国第一部字典对全球字典文化的影响我国第一部字典的出现,对于世界字典文化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首先,《尔雅》的问世标志着字典的概念和形式在中国的形成和发展。
其次,《尔雅》的词义解释方法为后世的字典编纂提供了重要的范例和借鉴。
许多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字典在编写过程中也受到了《尔雅》的启发和影响。
因此,可以说,《尔雅》及后来的中国字典文化对整个世界字典学的发展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中文文言文字典
中文文言文字典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中文文言文字典:
- 《说文解字》:简称《说文》,是由东汉经学家、文字学家许慎编著的语文工具书著作,是中国最早的系统分析汉字字形和考究字源的语文辞书,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字典之一。
- 《康熙字典》:是清朝康熙年间出版的一部字典,共收录汉字47035 个,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
- 《王力古汉语字典》:是王力先生主编的一部中型古汉语字典,该书在编排上独具特色,正文按音序排列,每一音节下又按韵部排列。
正文后附有《古汉语语法简介》《我国历代纪元表》等附录。
- 《辞源》:是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一部语文性辞书,以语词为主,兼收百科,是中国现代史上第一部大型语文辞书。
- 《古代汉语词典》:是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关于古代汉语词语的工具书,在字形、注音、释义、书证等方面,都吸收了最新研究成果,体现了目前古汉语词汇研究的最高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最古老的词典——《尔雅》。
成书时期大约在汉朝之前,它是我国第一部按义类编排的综合性辞书,是疏通包括五经在内的上古文献中词语古文的重要工具书,因此备受古代读书人重视,尤其在唐代以后,更是书不离身的地位,参加科举考试的士子,都要捧着它来苦读。
《尔雅》的“尔”,是“近”的意思;“雅”,是“正”的意思;“尔雅”,就是“近乎正统的语言”。
在古代的史志目录中,《尔雅》曾经先后被归入“经部”的“孝经类”、“论语类”、“训诂类”和“小学类”,这其中的变化,可以反映出古人对《尔雅》的性质的看法也在逐渐改变。
我们今天看待《尔雅》,自然不需过于理会它所拥有的“经”的身份,而是要继续发掘它作为中国最早的词汇学专着的价值。
我国第一部字典是东汉时许慎所编,不过,当时这部字典并不是以“字典”命名,而是叫做说文解字,简称说文此书作于和帝永元二年(100年),历时21,直到安帝建光二年(121年)才告完成。
许慎在病中遣其子许冲将此书献给皇帝。
《说文》是中国第一部系统地分析汉字字形和考究学源的字书,也是流传最广的中文必借工具书。
它首创部首分类的编排体制,第一次把六书理论同汉字分析机地结合。
在中国学术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说文解字》总结了先秦、两汉文学的成果,给我们保存了汉字的形、音、义,是研究甲骨文、金文和古音、训访不可缺少的桥梁。
特别是《说文》对字义的解释一般保存了最古的含义,对理解古书上的词义更有帮助。
值得那些有志研究中国古代历史、文学、哲学的读者好好地阅读,并进行深入的探讨。
书中关于秦汉时期全国各地方言的介绍使其成为了解中国古方言一本参考书籍。
正如陆宗达先生所说:“从全世界的范围考察,《说文》也是出现最早的、系统合于科学精神的、具有独创的民族风格的字典。
”到了清朝,学者们把研究《说文》作为考据对象之一,作注的就有几十家,其中有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桂馥的《说文解字义证》、王筠的《说文句读》、《说文释例》和朱骏声的《说文通训定声》最有名。
近代的丁福保比较研究了先前各家专著,参考甲骨文、金文的资料,汇编成《说文解字诂林》,后来又补充资料编为《补遗》,作为总注释。
然而,《说文解字》虽为字典,但它毕竟没有以字典命名,对于书名,许慎在书中这样解释:仓颉之初作书也,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
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
文者,物象之本;字者,言孳乳而寖多也。
历史上,第一部称为“字典”的书,是清朝由张玉书等30人花了6年时间编成的《康熙字典》。
也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由皇帝上谕的字典。
康熙四十九年(1710)三月初七,康熙皇帝玄烨亲令大学士、吏部尚书张玉书陈廷敬两人为总阅官,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凌绍雯、王景全等27人为纂修官,翰林院侍读陈世倌为纂修兼校刊官;在上谕中,玄烨对纂编字典的意义、方法、要点作了详尽而有原则的指导,参与编纂的30人历时6年,终于完成了这项工程浩大的巨著。
成书后,由英武殿刊印,世称“殿本”。
它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由皇帝作序的字典。
在康熙五十五年闰三月十九日,玄烨为字典所作的序言中,可清楚地了解到,作为中国历史上一代帝王,他不仅通晓四声七音的源渊,而且明了文篆隶随世递变的历史,在序言最后论及字典作用时说,它将使学者文人查考古文时“得以备知文字之源流,而官府吏民亦有所遵”。
可以说,《康熙字典》的问世为中华民族文字、语言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康熙字典》采用部首分类法,按笔画排列单字,字典全书分为十二集,以十二地支标识,每集又分为上、中、下三卷,共收录汉字47,035个,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
在其问世后,乾隆、光绪均又作修纂再版,为以后的字典纂奠定了基础。
《康熙字典》收字多,超越以往所有字典,它差不多将每字不同义项都列举出来,而且每一义项多引用初见于某古籍的例句,这些是本字典显著特色之一,无疑对读者助益颇大。
时至今日,《康熙字典》广泛流行于海内外,为中外人士所注目,很有收藏价值。
尽管《康熙字典》收字众多,但它并不是最大的字典,历史上能被称为最大的字典要数《永乐大典》了。
这本收录了古代重要典籍至七八千种之多,上至先秦,下达明初,这在当时真可以说是“包括宇宙之广大,统会古今之异同”。
宋元以前的佚文秘典,多得藉以保存流传。
收录的内容包括:经、史、子、集、释庄、道经、戏剧、平话、工技、农艺、医卜、文学等,无所不包。
所辑录书籍,一字不易,悉照原著整部、整篇、或整段分别编入,这就更加提高了保存资料的文献价值。
《永乐大典》初名《文献大成》,相传明永乐元年,明成祖朱棣告诉翰林学士解缙们说:“天下古今事物,散载诸书,篇帙浩繁,不易检阅。
欲采各书所载事物,类聚而统之以韵,以便考索。
……凡书契以来经史子集百家之书,至于天文地理阴阳医卜僧道技艺之言,备编辑为一书,毋厌浩繁。
”到了第二年十一月,书成,名为《文献大成》。
但朱棣还觉得不满足,再叫姚广孝、解缙等,开馆于文渊阁,召集中外官及四方宿学老儒有文学者充纂修,简国子监及在外郡县学能书生员缮写,并叫光禄寺给朝暮酒馔。
当时参加的人数,据说在三千人左右。
永乐五年十一月,书成,定为《永乐大典》。
《永乐大典》不仅篇幅巨大,收集广泛,而且缮写工整,书中的文字全部用毛笔以楷书写成,每半页八行,大字占一行,小字抄成双行,每行28个字;《永乐大典》中还有许多精致的插图,山川地形都以白描手法绘制图形,形态逼真,书为硬裱书面,由粗黄布包着,典雅庄重,被中外专家学者誉为有史以来世界上罕见的珍品。
然而,遗憾的是由于这部书的卷帙过巨,所以在明代就不曾刊印出来过。
仅在嘉靖时候,抄过一个副本。
永乐时代的原本不知在什么时候被毁失了,连一页也不曾留下。
现在所见的都是嘉靖时候抄的副本。
更不幸的是,嘉靖时抄的副本也劫运重重,至今仅百存其三四。
据今日统计,海内外所藏的全数不过三百九十多本。
也许还有未曾被发现的。
但总数恐怕不会超过五百本以上。
但仅仅就这百存三四的“大典”说来,我们已经可以在那里边得到不少的珍罕而且重要的资料了。
据考古文献记载,我国古代最早的一种韵书是三国时期魏人李登编的《声类》。
只是,《声类》一书今已不传,有关李登生平情况亦也不祥。
不过,《隋书;经籍志》著录《声类》为10卷,按我国古代音乐上用的术语,即“宫、商、角、徵、羽”五音编排,不分韵部。
《声类》收字11520个,比许慎的《说文解字》多2167个字。
它在训诂方面有着一定的贡献。
如《说文解字》以“吹”解释“嘘”,以“嘘”解释“吹”,似乎“吹”和“嘘”是一回事。
而《声类》中指出两者是有区别的:“出气缓曰嘘,出气急曰吹。
”这种解释就十分合理恰当。
我国现存最早的韵书是隋代陆法言编撰的《切韵》。
是在隋文帝开皇年间,陆法言的父亲陆爽在朝廷作官时,由陆法言执笔把刘臻、颜之推、卢思道、李若、该、辛德源、薛道衡、魏彦渊这八个当时的著名学者到陆法言家聚会时讨论商定的审音原则记下来,於隋文帝仁寿元年编写完成的。
《切韵》收字12158个,比《说文解字》多出2806个。
在《切韵》问世之初,许多人针对《切韵》的不足为之加字、补训、增注。
工作做得较多,其中影响较大的是王仁煦。
他编写的《刊谬补缺切韵》指出,《切韵》“时俗共重,以为典规,然若字少,复阙字义”。
《切韵》是在研究分析了六朝韵书的基础上编写而成,所以说它是前代韵书的继承和总结,是这一系列韵书的定型之作,也可以说是韵书史上极为重要的里程碑。
《切韵》最大的价值是在汉语语音史研究上占有重要的位置,可惜这部书也早已散佚。
1915年,中华书局出版《中华大字典》。
著于1915年,比《康熙字典》晚了近200年,该书编撰的目的就是要纠正《康熙字典》中的错误,弥补其不足,力求取而代之。
我国古代的字典、词典大体上可分为三类。
一是以义为系的字、词典。
以汉代《尔雅》为代表,按字、词的性质和意义分类排列。
《尔雅》系统的著作有汉代孔鮒的《小尔雅》、刘熙的《释名》、三国魏张揖的《广雅》等,后人通称其为“群雅”或”《尔雅》派”。
二是以形体结构进行编排的字书。
以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为代表,按字的形体结构排列,《说文解字》以后,有梁代顾野王的《玉篇》、宋司马光的《类篇》、明张自烈的《正字通》、清朝的《康熙字典》等。
三是以字的音韵进行编排的韵书。
魏李登的《声类》,以及现存的《切韵》,是根据字的音韵来排列的。
按《切韵》这一体系发展的,有唐代的《唐韵》、宋陈彭年等的《广韵》、丁度等的《集韵》、明乐韶凤等的《洪武正韵》、清李光地等的《音韵阐微》等。
这三类字书的编排方式,都经历了一个完善的过程。
以排检方法为例,如《尔雅》系统的分类、《说文解字》系统的部首、《切韵》系统的韵部都发生过变化,都随着历史的推移而不断修改,以适应当时的情况。
其中部首和韵部,总的趋势是走向简化。
如部首法,《说文解字》以汉字构字法原理,把所收的9353个字的篆书形体归纳为540部;而《字汇》根据楷书的形体,从检字法的角度精减为214部,为后世《康熙字典》及现代的《辞海》等书所效法。
时至今日,人们用的最多的是《汉语大词典》,编纂始于1975年。
山东、江苏、安徽、浙江、福建、上海五省一市的1000多名专家学者参与编写。
全书从古今数千种汉语典籍著作中广泛收词,积累资料卡片近1000万张。
全书正文12卷,共收单字2.27万,复词37.5万,约5000万字,并配有插图二千余幅;另有《附录·索引》1卷。
1986年11月第一卷出版,至1993年11月全书出齐。
1994年获第一届国家图书奖。
成为目前规模最大的汉语语文工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