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砖美术馆剖析共59页文档
CarloScarpa卡洛斯卡帕精析
代表作品1
※ Querini-Stampalia瓜里尼基金会 在翻修(1961-1963)之前时常水患成灾,但在建筑师斯卡
帕的眼里,水并不是一个问题,而是一个灵感的来源。他没有 把水拒之门外,反而让它在建筑里流动得更加自由,更加戏剧 化:水从水道入口的铁栅门流入,沿着墙进入展室,走道成为 了桥。不同潮位的水在分级的地面上涨落,构成了不同形状的 图案只要时间在流淌,新与旧就是一个永恒的课题。文艺复兴 时期的意大利人布鲁乃涅斯基、阿尔伯蒂、伯拉孟特、帕拉弟 奥都曾在旧里加新,但斯卡帕的创造性使他的“新”在“旧” 中显得如此动人。
路易斯·康:在斯卡帕的作品中,的确有许多地方可以找到康的影子, 是一种感觉,更是一种气质。除了在个人特性上斯卡帕与路易·康有着相同 之处外,最主要的是他们对于节点和装饰的看法不谋而合。斯卡帕总以百 般挑剔的眼光,审视自己的设计,以至这些设计都必须臻于完美,每个要 素都要准确而完美的结合,他喜欢使用自然的材料,让所有的节点暴露, 并使之具有装饰的价值。路易·康则更是强调“节点是装饰的起源”。
※ 布里昂家族墓园 入口廊——相交的两个圆 左右两侧——向左导向焦点:夫妇
幕,向右导向私密的冥想厅。左侧开口 向上,无限深远且开放的空间效果。
右侧开口向下放开,配合其后的墓园 高墙,压迫性的将人们的目光收束在近 点,塑造静逸、私密的氛围。
暗示的隐喻+富有叙述意味的路径。
代表作品5
※ 布里昂家族墓园 冥想亭
斯卡帕力求创新。他对历史关注,在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之前对各个方 面营养的吸收,可以从各种细节中体现出来,但所有这些都不是不加思索 的抄袭。当别人的建筑语言被斯卡帕吸收的时候,他必然会融入自己的思 想、自己的符号,形成自己的语言,所有的东西都和过去的有着明显的区 别。他追求与众不同,避免任何琐碎,任何不加评论、不情愿地依赖传统。
浅谈北京红砖美术馆建筑改造与设计方法
浅谈北京红砖美术馆建筑改造与设计方法摘要:建筑本身与场所被历史赋予使命,随着时间的推移场所与建筑又被寄托更多新的期望。
作为一个装修改造项目,自然不能对其原有结构做出什么翻天覆地的变化,那么自然就会将目光聚焦于室内外空间环境的改造与设计之上。
红砖美术馆秉承以一种“随形制器”的设计为原则,希望给游览者一种“巧在其中”的独特感受,既要将建筑总体布局与环境统一,让人们觉得建筑本身仿佛就生长于这片土地上一般,又希望在空间表达上让使用者体会到设计者“大巧若拙”的设计匠意,这就需要将原始建筑的先天性条件与将欲制造的器物意象进行匹配。
关键词:山水;观法;自然建筑;建筑化;诗话空间位于北京的红砖美术馆属于以装修报批立项的一个建筑改造型项目,这种项目在目前我国的城市化反思思潮中有着特别的代表性作用,建筑本身与场所被历史赋予使命,随着时间的推移场所与建筑又被寄托更多新的期望。
作为一个装修改造项目,自然不能对其原有结构做出什么翻天覆地的变化,那么自然就会将目光聚焦于室内外空间环境的改造与设计之上。
红砖美术馆秉承以一种“随形制器”的设计为原则,希望给游览者一种“巧在其中”的独特感受,既要将建筑总体布局与环境统一,让人们觉得建筑本身仿佛就生长于这片土地上一般,又希望在空间表达上让使用者体会到设计者“大巧若拙”的设计匠意,这就需要将原始建筑的先天性条件与将欲制造的器物意象进行匹配。
这种贯穿匠心的设计初衷也随之贯穿了约8000平米的室外景观空间的营造。
笔者将从室内、建筑、景观庭院三个方面浅谈对于此项目的理解与感受。
一、“红砖”之于美术馆的意义通常来说事物留给人们最深的印象来源自首次见到的第一感受,而对于建筑而言首先引入眼帘的必然是外形与色彩。
但是对于红砖美术馆这种占地面积约20000平米的建筑空间组合而言,想要一眼看全或者概括总结其形式结构特点显然达不到,但颜色可以。
红砖美术馆的名字就已经起到了一个点题的作用,这和设计者与中国传统园林建筑设计的特点合方式一样,即将古典园林中文学的品题,匾额。
红砖美术馆分析
在观了很多之前只在案例里看到过的地方。
建筑也有了自己的看法。
SOHO建筑作为改造项目是很优秀的,营模式有待进一步商榷。
细分析的是红砖美术馆,总体来说是震撼的,赣的主持下得以形成今天的面貌:怀拥园林的,可行、可望、可居、可游的当代美术馆。
红砖美术馆Red Brick Contemporary Art Museum红砖概况项目名称:红砖美术馆项目地点:北京市顺义区孙河乡顺白路一号地国际艺术园项目功能:美术馆基地面积:3900㎡总建筑面积:6000㎡建筑、8000㎡庭院设计师:董豫赣一、设计师简介董豫赣,北京大学建筑学研究中心副教授,《缤纷》、《图像建筑》、《建筑业导报》杂志编委会成员。
与童明、葛明、王澍一起被业界称为“园林四友”。
为教师,亦为建筑师。
主要作品有水边宅(2003)、上海青浦镇港监站设计(2003)、红堡(2006)、祝宅(2007)、清水会馆(2007)、红砖美术馆(2013)。
其中,水边宅入选2002年上海双年展,清水会馆入选2008年德国“活的中国园林展”并做专题演讲。
从早年对西方建筑理论及空间的痴迷,到如今致力于中国园林理论与设计的研究,清水会馆成为转向的重要契机。
水边宅(2003,河北遵化)清水会馆(2007,北京)二、红砖美术馆简介建筑改造自原地的大白屋,它简陋而巨大。
临街墙面阵列着的六米见方洞口,将内部墙壁侵蚀得不成样子,简易钢架棚顶上,贯穿南北的条形天窗,虽是光线充足,但直射的阳光和投影,外墙改造是最关键的问题。
改造后的功能为美术馆,庭院部分涵盖餐饮、办公、北部园林则提供游憩。
美术馆的设计与周边环境相结合,以红砖为基本元素,辅以青砖和屋瓦,打造出了一座半室半园的当代山水庭院的园林式美术馆。
在这里,供游客观赏的不仅是馆内的展品,整个美术馆都能作为一个艺术品,可行、可望、可居、可游。
独特的建筑语言与创新的园林景观为当代艺术与文化的发生、碰撞、呈现,提供了不同于传统美术馆的多种可能性。
红砖美术馆
红砖美术馆
佚名
【期刊名称】《中国妇女》
【年(卷),期】2016(000)010
【摘要】这是一组充满趣味的建筑这是一次对设计人的洗礼这是一篇不逗比的好文章不逗比才怪还是一次偶然的机会,繁忙的工作之余总想着跟媳妇带着孩子出去走走,但是苦于孩子太小,只能在近郊寻找一些适合转一转的地方。
苦寻之下让我感觉到,北京的近郊旅游发展越来越像样了。
在屏蔽掉青龙峡、红螺寺、什么山什么水什么潭的自然景观之后,还真的发现了个不一样的地方——红砖美术馆。
一句话总结来说就是BI格不仅仅出现在南锣后海三里屯,真正玩设计的人不是装BI,而是牛BI。
【总页数】2页(P84-8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31
【相关文献】
1.基于“眼前有画”的红砖美术馆分析
2.红砖美术馆公共空间的交流性研究
3.从红砖美术馆看传统砖筑结构的现代设计应用
4.古典园林空间营造手法在展示空间设计中的应用
——以红砖美术馆为例5.传统园林造园手法的传承与创新
——以红砖美术馆为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红砖美术馆公共空间的交流性研究
红砖美术馆公共空间的交流性研究作者:***来源:《艺术科技》2019年第10期摘要:红砖美术馆是以红砖为主要建筑元素设计的展览性空间,包括主要展示空间及园林式庭院部分。
展览空间属于美术馆中的固定空间,受到展品的制约,在空间设计上没有太多的变化。
本文主要研究红砖美术馆的公共空间,对展示空间及庭院部分不作涉及,从红砖美术馆公共空间的空间形式、尺度、秩序、位置以及人的行为方面进行探讨,研究红砖美术馆的交流性设计。
关键词:建筑元素;公共空间;形式;行为;交流性红砖美术馆是由北京大学建筑研究中心的董豫赣教授设计的,以北方常见的红砖为主要建筑元素,打造具有园林特点的展览性美术馆。
红砖美术馆整体分为前后两个部分,前一部分为红砖打造的展览性空间,后一部分是以青砖为主的园林庭院。
本文主要研究的是红砖美术馆的公共空间,对红砖美术馆展览空间及庭院部分不作涉及。
只分析前面主要建筑空间部分,由于建筑空间上层未开放,笔者以一层空间为主要分析对象,从空间的尺度、形式、秩序、位置及人的行为特征来探讨红砖美术馆公共空间的交流性设计。
研究交流问题就是研究人的行为问题。
交流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行为活动,人在交流活动中充当交流的主体和客体。
哈贝马斯的交流理论认为,交流是“生活于社会中的‘现实的人’的相互沟通、相互作用的一种能动性社会活动”。
[1]作为交流主体及客体的人来说,交流的主要形式是对话,对话的产生需要一定的中介,中介的形式多样,与你所处的环境、空间及位置相关。
因此研究公共空间的交流性问题要从空间的细分研究入手。
1 空间位置与秩序从红砖美术馆一层整体空间来看,红砖美术馆的公共空间即除开具有固定功能的展览空间、商业空间及出入口的接待空间外,在其入口的中间大厅的一个连接四周的无固定功能的空间。
通过笔者的观察,整个红砖美术馆的一层空间主要的交流活动都发生在这个主要的公共空间中。
在这个人流量最大的公共空间中设置了一个面积约为120平方米,下沉1.29米的圆形大厅,这个大厅除了举办重要发布会外,没有其他固定的功能,但由于所在位置人流量最大,成为一个承载主要的交流活动的地方。
浙江美术馆及红砖美术馆案例分析PPT
展览效果与观众反馈分析
浙江美术馆展览效果
浙江美术馆的展览得到了观众和业界的高度评价,有效提升了美术 馆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红砖美术馆展览效果
红砖美术馆的展览吸引了大量观众前来参观,尤其是年轻观众群体, 对于推动现代艺术和设计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观众反馈与改进建议
通过对观众反馈的收集和分析,两家美术馆了解到了观众的需求和喜 好,为今后的展览策划和实施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改进建议。
风格差异与共性探讨
风格差异
浙江美术馆和红砖美术馆在建筑设计风格上存在一定的差异。浙江美术馆更注重 江南水乡特色的展现和现代与传统元素的结合,而红砖美术馆则更注重工业遗址 的再利用和红砖与混凝土的组合。
共性探讨
尽管两者在建筑设计风格上存在差异,但它们都注重空间布局与流线设计、室内 外空间的相互渗透以及为观众提供良好的参观体验。同时,两者也都融合了现代 设计元素和传统建筑风格,展现出独特的艺术气息和历史文化价值。
浙江美术馆可能会继续加强社会教 育功能,推出更多面向不同年龄段 和群体的公共教育项目,提高公众 审美水平和艺术素养。
红砖美术馆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学术研究与交流深化
红砖美术馆可能会进一步加强学术研究和交流,与国内外艺术机 构和学者建立更紧密的合作关系,推动当代艺术的创新和发展。
展览品质提升
红砖美术馆有望持续提高展览品质,策划和举办更多具有 影响力和学术价值的展览,吸引更多观众前来参观。
03 展览策划与实施对比
浙江美术馆展览策划及实施情况
展览主题与定位
实施过程中的亮点
浙江美术馆注重展示浙江地域文化和现 代艺术,通过常设展区和临时展区相结 合的方式,呈现多元化艺术面貌。
浙江美术馆在展览实施过程中,注重 观众体验,通过灯光、音效等多媒体 手段,营造出沉浸式的艺术氛围。
小度写范文“微观”美术馆-红砖美术馆模板
“微观”美术馆|红砖美术馆配合本期杂志的专题,我们在微博上发起了关于“美术馆”的讨论,美术馆是个怎样的机构?美术馆如何介入当代人的生活?如何拉近美术馆与大众的关系?这都是大家讨论最热的话题。
@东方艺术・大家V:画值钱了,艺术市场火了,各种名目的美术馆也跟着多了不少。
美术馆到底应该是怎样的机构呢?如果从展览、收藏、研究、公共教育这些方面考量,其实大部分只是徒有“美术馆”之名。
大家来谈谈―美术馆这个机构,它应该是一个什么样子?现在做的怎么样?@王璜生V:理想的美术馆建筑空间是怎样的?我认为:美术馆的空间并不是单纯意义上的空间,而是与人共在的空间,理想的美术馆空间应该是人能够在这样的空间中实现文化作为、价值和理想的空间。
君不见国际一些重要美术馆,空间并不大,也不豪华,也很有年头,但做出很多意义重大的文化贡献!@董冰峰V:我觉得现在,没必要苛求一个美术馆应该是什么样的?而是应该反问,国内能具备美术馆成立和生长的土壤是什么?政策、体制、系统、资金等,可以说没一条可以具备。
美术馆的话题太大,传统的、现代的,还是当代的工作方向的艺术机构,区别又非常大。
@方振宁V: 按照国际美术馆业界的标准在衡量,中国没有一家合格的美术馆;如果从美术馆的教育功能出发,大多数美术馆的公共教育项目只是为了给馆内的展览做推广,而没有真正从公共教育的社会责任出发做项目。
要称得上国际性标准的美术馆要有资深国际经验的策展人,必须进入国际策展网络,所策划的展览对展览的方向有影响,有研究团队,有顶级世界级收藏,和世界顶级美术馆机构平行对话,有向社会普及艺术的平台,是艺术信息的服务站,有接受大型国际艺术巡回展的能力,要有国际水平的出版物。
@徐飞_元典美术馆V:国外有300件馆藏才可称之为美术馆。
@颐想莲开V:博物馆美术馆实在是一个国家或机构最大的奢侈品,做的人既要有钱还要有文化品位。
人人心中都有一个理想的博物馆,博物馆人要发现它,并努力实现它。
红砖美术馆中“小中见大”空间手法分析
沈 阳 建 筑 大 学 学 报 (社 会 科 学 版 )
J o u na r l o f S h e n y a n g J i a n z h u Un i v e r s i t y(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
北 时 (
3 1 4) , 【 j _ 『 亭 立 于
似… J f l f 驳j 之 , 』 l l 5 - 得更 远 。
图 5 古 术 交何 绿 荫
一
景
水平 矾 离 小 同高度 , 离感 / 1 同 、 川,
何 园 内从地 面仰视 假 L l z ; 9 : 子( 见 8 ) , : 1 t 的 仰 视亦 I 达 到 同样效 果 。
用, 既是 对 中国传统 园林 的传 承 , 也 对 中国传 统 园林造 园手 法 向 当代 建 筑 、 园林 空
间过 渡具 有极 其重要 的 引导 意义 。 关键 词 : 传 统 园林 ; 红砖 美术馆 ; 小 中见 大 ; 空 间手 法 中 图分类 号 : T U 9 8 6 . 4 文献标 志码 : A
脱 明 的错 位 , 分 割 r视
域, 州 、 j 之 间 的距 离都 是 模 糊 的 , 给 人 M深远 的 感觉 。
图 7 俯 水 【 【 } I J 侨
图4 I t 1 - 小 交} l 『 』 北 望人 F ; I 框 景
刈‘ 1 %; J i t : 究f l I 』 园 内拍 摄 的 儿 张照 片 ,
图2 4 ) , 北 侧 栏 杆 在 视 觉 上 屏 蔽 了室 外 地
冯仕 达 先生 通过 苏州 留 园 ( 见图 1 ) 1 人 】 几 个案例 分 析 , 指 出遮 挡地 面 、 框景 、 框 景
浙江美术馆及红砖美术馆案例分析29页PPT
43、重复别人所说的话,只需要教育; 而要挑战别人所说的话,则需要头脑。—— 玛丽·佩蒂博恩·普尔
44、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 难的遭遇里百折不饶。——贝多芬
45、自己的饭量自己知道。——苏联
浙江美术馆及红砖美术馆案例分析
56、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57、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 58、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 理荒秽 ,带月 荷锄归 。道狭 草木长 ,夕露 沾我衣 。衣沾 不足惜 ,但使 愿无违 。 59、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60、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圆。
41、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
北京红砖美术馆庭院空间景观设计再探
北京红砖美术馆庭院空间景观设计再探摘要:一般来说,庭院之于景观范畴来说是一种限定性较强的景观空间,即包含于景观整体的广义范围,却又因其自身特点而表现得与众不同。
从狭义的角度上来看,庭院便是依附某种围合空间而存在的地景空间。
而依附为何物,则种类繁多了,例如墙、栅栏、绿篱、建筑等。
空间的围合就如同骨骼,以庭院为名的景观空间定义之下,此种骨骼便是围合方式,而骨骼中的内容则是山水。
从此处可以看出,在传统中华文化中,以山水为骨架可得一派广袤大地景观,倘若以建筑围合为骨架便形成了庭院。
关键词:庭院;围合空间;骨骼;地景;景观空间北京红砖美术馆是典型的建筑改造项目,笔者曾论述其建筑改造与设计的方法并且加以分析阐述于文章,但咎其重点而言更接近于建筑主体结构的设计与改造,至于红砖美术馆的庭院景观和场地设计则没有更多阐述,所以本文将着重于北京红砖美术馆项目中的景观设计进行再探。
建筑与景观的关系处理需要根据项目功能属性进行安排,对于改造后的文化性建筑而言,庭院景观设计需要从各个方面表现出与建筑主体之间相契合的审美一致性、文化关联性、功能相通性,也就是说景观设计与建筑设计的实际设计原则就是,两仪之间寻求微妙的平衡,笔者将通过此立足之观点由总至分在下文中进行阐述。
一、“庭院”之于建筑景观两仪之间一般来说,庭院之于景观范畴来说是一种限定性较强的景观空间,即包含于景观整体的广义范围,却又因其自身特点而表现得与众不同。
从狭义的角度上来看,庭院便是依附某种围合空间而存在的地景空间。
而依附为何物,则种类繁多了,例如墙、栅栏、绿篱、建筑等。
空间的围合就如同骨骼,以庭院为名的景观空间定义之下,此种骨骼便是围合方式,而骨骼中的内容则是山水。
从此处可以看出,在传统中华文化中,以山水为骨架可得一派广袤大地景观,倘若以建筑围合为骨架便形成了庭院。
所以庭院便是建筑与景观之间的一块飞地,其自身属于何者,便取决于两仪之间平衡关系的取舍了。
这在中国传统庭院空间中就有解决庭院与建筑两相宜的手法,例如苏州园林中,其园林与宅邸之间将庭院作为中间物,大型的庭院能够设置成为树、石、水俱全的小园,而小庭院则能构成一个不能够置石植物的类天井空间。
意象与场景北京红砖美术馆设计
意象与场景北京红砖美术馆设计
董豫赣
【期刊名称】《时代建筑》
【年(卷),期】2013(000)002
【摘要】文章介绍了北京红砖美术馆以白居易的“随形制器”为教诲,尝试着将文人造园因借自然的方式,带入建筑的匠造过程.白居易对匠作提出的两项要求“因物不改”、“事半功倍”,始终贯穿着红砖美术馆建筑设计.有时是“因借”先在的大棚——它是美术馆改造的前提,有时是制造先机——它是美术馆内部空间的上扩下挖的动机,倘若都不能,也希望能以多重场景意象叠加成“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页数】6页(P64-69)
【作者】董豫赣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建筑学研究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86(21);TU242.5
【相关文献】
1.红砖美术馆庭园植物空间意象分析 [J], 冀俊丽
2.房山石在北方现代园林中的应用r——以北京红砖美术馆九石园为例 [J], 孙津;赵鸣
3.从红砖美术馆看传统砖筑结构的现代设计应用 [J], 王姿
4.古典园林空间营造手法在展示空间设计中的应用
——以红砖美术馆为例 [J], 杜赛敏
5.场景理论下华宁红砖厂再利用景观设计策略 [J], 汪其航;李少卿;王贺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情怀之美——红砖建筑
情怀之美——红砖建筑邱勇哲【期刊名称】《广西城镇建设》【年(卷),期】2017(000)012【总页数】5页(P76-80)【作者】邱勇哲【作者单位】【正文语种】中文红砖美术馆主体建筑分为地上两层及局部地下一层,其中包括9个展览空间、2个公共休闲空间、1个艺术衍生品空间。
黏土砖的原料是黏性土,这种土在我国分布较广。
但是大量开采黏性土用于制砖造成的是耕地的迅速减少,取过黏土之后的耕地无法重复利用,属于不可再生资源,对环境也有很大的破坏。
黏土砖的各项性能稳定,但是有两个特性不再适合现代建筑的要求,一是比重比较大,二是保温性能较差。
科技的发展使得有更好、更轻、保温性更强的砌体块材来替代黏土砖。
如今已不提倡使用实心黏土砖,但是这种带着大地原色的红砖作为装饰元素出现在建筑表层,依然给人以美感。
红砖美术馆红砖美术馆地处北京市东北部何各庄一号地国际艺术区,由企业家、收藏家闫士杰和曹梅夫妇创办,于2012年12月初步建成并试运营,2014年5月正式对外开放。
与周边土地相结合、在原有环境中生长,采用红色砖块作为基本元素,辅以部分建筑上青砖的使用,是红砖美术馆在众多美术馆建筑中脱颖而出的最大特色。
采用红色砖块作为基本建筑元素,在建造砌筑过程中不切割、尽量保证每一块砖体的完整性,从而构成了独特的建筑语言,打造出一座生长于喧嚣之外、怀拥别样园林的当代美术馆。
“240mm×115mm×53mm”,这是红砖的标准尺寸,也是我们常见的建筑材料。
美术馆采用红色砖块作为基本建筑元素,在这点上如同北京798美术馆使用工厂厂房作为展馆一样,把劳动的气息引向艺术,仿佛诠释了“艺术源于生活”。
而在建造砌筑过程中不切割、尽量保证每一块砖体的完整性,仿佛在向中国古代榫卯结构致意。
如此独特的建筑语言,对久处鳞次栉比、喧嚣嘈杂城市中心的观众来说,这是一座远离纷扰、怀拥别样园林的美术馆。
红砖美术馆与其他美术馆在建筑构成上的最大不同——一座采用中国传统园林意象精心打造的现代园林,构成了参观体验和建筑结构上的双重延伸。
意象与场景 北京红砖美术馆设计
i ma g e s of s e t t h a l f t h e wor k KE Y W ORDS Ra t h er t h a n Al
t he
V e s s e l s h ou l d a s s u me t h e s h a pe o f t h e ma t e r i a l ,t h e d e s i gn e r s h a v e a t t e mpt e d t o i n c o r p or a t e t he r e l i a n c e o n n a t u r al me a n s e x e mpl i ie f d i n t h e l i t e r a t i s g a r d en b ui l di n g i n t o t h e c r a f t s man s h i p of a r c hi t ec t u r a l d e s i gn . Th e d e s i gn o f R e d Br i c k Ar t Mu s e um h a s b e en s h o t t h r ou gh w i t h B a i J u y i s t wo r e qu i r e men t s f o r t h e c r a f t s ma n. F ol l ow r a t h e r t ha n a I t er t he o bi ec t s
T U 一 8 6 1 2 1 中图分类号 :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编号 :1 0 0 5 - - 6 8 4 X ( 2 0 1 3 ) 0 2 - ・ 0 0 6 4 - - 0 6
) e f O r e r e n o v a t i o r
基于“眼前有画”的红砖美术馆分析
基于“眼前有画”的红砖美术馆分析作者:张丽媛唐文静郑晓军来源:《设计》2019年第09期摘要:为了证明中国传统园林追求的不仅是“眼前有景”更是“眼前有画”。
从景与画的区别出发,辨析了“眼前有景”与“眼前有画”的不同,分析了“眼前有画”在红砖美术馆中的体现。
证明了传统园林追求的最高境界应当是“眼前有画”。
理解“眼前有景”与“眼前有画”的差别,能够更好地传承中国传统园林以及更好地营造和欣赏现代园林。
关键词:眼前有景;眼前有画;景;画;红砖美术馆中图分类号:J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0069(2019)05-0060-04Abstract:In order to prove that Chinese traditional gardens pursue not only “Scenery is in front of eyes “ but also the “ Painting is in front of eyes “ Starting from the difference;between scenery and painting,this paper differentiates and analyses the difference;between “ Scenery is in front of eyes “ and “ Painting is in front of eyes “,and the embodiment of” Painting is in front of eyes “ in the Red Brick Art Museum.It is proved;that the highest realm pursued by traditional gardens shouldbe”Painting is in front;of eyes “.Understanding the difference between “ Scenery is in front of eyes “and “ Painting is in front of eyes “ can better inherit traditional Chinese ga rdens and better;build and appreciate modern gardens.Keywords:Scenery is in front of eyes Painting is in front;of;eyes Scene PaintingRed brick Art Museum引言在《江南園林志》的总论中,童寯先生提出“盖为园有三境界,评定其难易高下,亦以此次第焉。
从红砖美术馆看传统砖筑结构的现代设计应用
摘要:作为中国古老传统建筑材料的砖,从古代的城墙、宫殿、庙宇到居民的住宅,都在建筑材料的世界里占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不论是从传统中沿袭而来,还是随着时代创新而来的的砖筑结构,都从砖本身单一的形式与多变的组合中形成了独特的“砖语言”与“砖建筑”,我们能够从现代砖建筑中寻到传统砖筑艺术之美。
本文对红砖美术馆进行了实地考察与归纳研究,通过对红砖美术馆墙面砌筑结构、地面砖铺设以及建筑庭院小景观的砌筑方法探析来分析传统砖筑结构的现代设计应用。
关键词:结构美语言建筑砖筑形式中图分类号:J5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0069(2019)09-0050-03Abstract:As an ancient traditional building material of China, bricks, from ancient city walls, palaces, temples to residents' houses, all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world of building materials. No matter it is inherited from the tradition or the brick building structure that comes from the innovation of the times, the unique "brick language" and "brick building" are formed from the single form and changeable combination of brick itself. We can find the beauty of traditional brick building art from the modern brick building. This paper carries on the field investigation and the induction research to the Red Brick Art Gallery, through to the Red Brick Art Gallery wall masonry structure, the ground brick laying and the building courtyard small landscape masonry method analysis analyzes the traditional brick structure modern design application.Keywords:Beauty of structure Language Architecture Brick built form西安石油大学人文学院王姿引言红砖美术馆位于北京何各庄一号地国际艺术中心,建筑面积为6000平方米,上下共三层,由北京大学建筑研究中心的董豫贛教授设计。
浙江美术馆及红砖美术馆案例分析
首层咖啡厅、餐厅、观众休息区、儿童照看区、书店、美术 用品店等一应俱全。 夹层布置学术报告厅、各种绘画教室等公共教育用房。 此外,美术馆地下餐厅通过下沉庭院与地面层的艺术品商店、 咖啡厅融为一体,活跃了建筑的边缘空间。 在美术馆闭馆后,这些公共服务功能依然能够独立开放,成 为美术馆向城市生活的延伸。
功能分析
可独立使用(负一层展厅):、 净高为4.2米,紧邻典藏库房,便于布展,有独立的 出入口,既可以与地上的展厅一起使用,也可以独 立使用,是地上展厅功能的延续与补充。并且和报 告厅、多功能室共用同一门厅,便于参观、学习、 交流。 仪式大厅(一层大厅): 高度为15-20米,是仪式大厅,为进入陈列厅参观 营造了气氛。 各层展厅绕中央大厅组织,流线更加清晰,并且在大 厅里还布置了楼、电梯,也是重要的交通枢纽,另 外还可以展览大型的装置艺术作品。
采光独到的圆型舞台
光影设计
封闭美术馆与北部山林间的过渡
庭院部分的设计,尝试着将生活场景 更准确的表达。 其先在的地形特点狭长, 其技术性 的要求是必须有 4m 的 消防通道与 尽端的 12m 见方的 回车场, 遂将此回车场投射以方庭意向, 且 于周围散植林木藤萝,以弥补 回车 场间难以植树的缺憾;
场地设计
将博物馆与美术馆之间的现 状道路改造为步行广场,将 美术馆的主入口西向设置, 与博物馆前广场连成整体, 在区域内创建安全、连续的 步行空间,强化了文博中心 内部的空间整合。 与之相适应,区域交通组织 也作出调整,在博物馆入口 平台下形成应急交通环道, 并在步行区域外围组织机动 车停靠点。同时强化博物馆 广场的地下空间联系东、西 地块的枢纽作用,将其商业、 停车空间作为区域资源共享。
浅谈“红砖建筑”在展示空间的运用
浅谈“红砖建筑”在展示空间的运用作者:黄娟来源:《卷宗》2018年第08期摘要:本项目是关于红色主题在展示空间设计的方案,项目将坐落于四川省巴中市通江县沙溪镇王坪村的位置,“红色印记”展厅面积大约1000平方,展厅设计以红军朴素作风来做主基调,运用简单的红砖材料来建造,空间主要分为:红色的种子、革命的发展、参军后的战役、胜利方向、革命的旅途、胜利的旗帜、老兵的影像这七个区域,在展厅中间运用声音去震撼观赏者的心灵,引起共鸣,以达到“红色印记—展厅设计”的最终目标。
关键词:展示空间红色革命红砖建筑声音1 明确选题“红色印记—展厅设计”方案是一个真题假做的项目,本方案主要是以“关怀老兵”为主题的展厅,红军在巴中留下了许多丰富的历史资料,也留下了老红军他们的灵魂,建一所关于他们的展厅。
展厅将坐落于四川省巴中市通江县沙溪镇王坪村的位置,这里位于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
“红色印记”展厅的面积大约1000平方,这个展厅它展示了红军在巴蜀这一带的英雄烈士,他们的英勇事迹和他们生活的痕迹。
本展厅它是为了传达爱国主义的精神,宣传“红色”精神,了解历史,关怀老兵;采用红砖建筑风格来建造,用简单的材料来展现红军的朴素作风,使其简洁大气,没有多余的装饰去展示传达的精神与意义。
2 背景资料和考察调研展厅将坐落于四川省巴中市通江县沙溪镇王坪村的位置,这里是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分布着铁血丹心主题雕塑、英勇烈士纪念碑、红军烈士集墓区、无名烈士纪念园、英烈纪念墙、总医院旧址群、“赤化全川”石刻标语等景点,这里有着浓厚的爱国情怀,人们在这里可以了解到很多关于红军的在通江的历史,在这个环境熏陶下,便会主动去了解那些老兵的历史。
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榜山而建,有着大量的土地面积,当中有一块空地,建一座老兵展厅,与周围的氛围相结合,既有共性又有个性,使这个展厅有亮眼之处。
在这里,依山傍水,风景秀丽,有着浓厚的巴蜀风光,观赏者既可陶冶自己的爱国情怀,又可以陶冶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