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旅游发展规划纲要
宁波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宁波市“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的通知-甬政办发〔2017〕1号
甬政办发〔2017〕1号
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市直及部省属驻甬各单位:
《宁波市“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宁波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2017年1月9日
——结束——
宁波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宁波市“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制定机关
公布日期
2017.01.09
施行日期
2017.01.09
文号
甬政办发〔2017〕1号
主题类别
旅游综合规定
效力等级
地方规范பைடு நூலகம்文件
时效性
现行有效
正文:
----------------------------------------------------------------------------------------------------------------------------------------------------
宁波市四明山区域发展规划纲要
3、空间聚集 ....................................... 18 4、北扩东连 ....................................... 18 5、片区融合 ....................................... 18 6、产业布局 ....................................... 18 (三)区域开发规模 ................................... 19 1、人口规模 ....................................... 19 2、建设用地规模 ................................... 19 (四)统筹协调区内外发展 ............................. 20 1、统筹区域发展 ................................... 20 2、增强辐射带动功能 ............................... 20 3、保证区内外基础设施配套 ......................... 21 四、构筑生态产业体系 .................................... 21 (一)发展高效生态农业 ............................... 21 1、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 ......................... 22 2、加快农业科技创新 ............................... 22 3、建立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 23 (二)推进工业产业优化升级 ........................... 28 1、优化整合传统产业 ............................... 28 2、优化产业空间布局 ............................... 29 3、全面落实节能减排要求 ........................... 31 (三)重视发展房产和服务业 ........................... 32 1、适度发展旅游景观房产 ........................... 32
宁波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加快宁波旅游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的通知-甬政[2000]2号
宁波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加快宁波旅游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的通知正文:---------------------------------------------------------------------------------------------------------------------------------------------------- 宁波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加快宁波旅游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的通知(甬政〔2000〕2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单位:《关于加快宁波旅游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已经1999年11月30日市长办公会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宁波市人民政府二000年一月三日关于加快宁波旅游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为深入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充分发挥我市旅游资源丰富的优势,把旅游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进一步扩大内需、扩大对外开放,促进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特提出如下意见:一、把旅游业建设成为宁波经济的支柱产业(一)各级党委、政府和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提高对发展旅游业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发展旅游业的紧迫感,积极实施大旅游发展战略,营造“合力兴游”的良好氛围,把旅游业作为我市经济结构调整的重点、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来培育和发展。
(二)宁波旅游业跨世纪发展的指导思想和目标是:解放思想、抓好机遇、扬长避短、推陈出新,坚持“大力发展入境旅游、重点发展国内旅游”的方针,以“二次创优”为载体,以项目开发和市场促销为重点,以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为方向,努力提高旅游业的综合竞争能力的创新能力。
到2002年,旅游总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0%以上,保持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称号并成为中国旅游名城。
二、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加大对旅游业的投入(三)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对旅游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
大力推行投资主体多元化,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多渠道、多形式吸纳境内外资金发展旅游业。
浅析宁波旅游业发展——高中旅游地理课程实践应用
1 宁波旅游业的 目标 和前景
2 2
中国科教 创新 导刊 C ia E u a i n o a in H r l hjl i}
浅 析 宁波 旅 游 业发 展
。.。 。 。 。 ,
科教论 坛
高中旅游地理课程实践应 用
胡 峰 杰 ( 浙江 省余姚市 第八中学 浙江余 姚 3 4 O 1 3 ) 5
摘 要: 本文主要结合 高中旅游地理课程 , 阐述 了宁波旅游业 的 目标和 前景, 分析 了宁波旅 游业发展 动 力机制运作 以及宁波旅游 业的发展 。 关键词 : 中 地理 旅 游 高 中图分 类号 : 5 G6 2 文献 标识 码 : A 文章 编号 : 6 3 7 2 1 ) 2b 一 1 2 0 1 —9 9 ( 0 o ( ) 0 — 1 7 5 o 2 的商务 经济 投资 , 不断收 获新 的信息 , 我市 4 景 点 开 发 建 设 为 重 点 为 旅游资 源及 某些基 础设 施的建 设提 供必要 的 旅 游 项 目 是 旅 游 业 发 展 的 基 础 和 依 资 金 , 有很大 的促 进作 用 。 体如 图1 具 具 所示 。 托 , 实现 我 市 旅 游 城 这 一 目标 , 须 进一 步 必 加 强 对 现 有 景 点 的 深 度 开 发 。 余 姚 河 姆 以 3 改 革 是核 心 渡 、 I、 祝 文化 公 园 、 海 口海 防 遗址 、 溪:梁 I 镇 () 的 旅 游 管 理 机 制 : 们 必 须 抓 住 天 一 阁等 老 景 点 为 重 点 , 市 场 为 导 向 挖 1善 我 以 机 构 改革 的 难 得 机 遇 , 照“ 构 精 简 、 按 机 政 深 历 史文 化 内 涵 , 一 步 凋 整 、 实 、 善 进 充 完 府分开” 的要 求 全 面 改 革 现 行体 制 。 着 我 景 点 内容 , 景 观 资 源 的 文 化 亮 点 成 为 旅 随 使 国政 治 体 制 与 经 济 体 制 改 革 的 深 入 , 着 游热 点 。 随 同时 , 托 我 市 旅 游 资 源丰 富 的 优 依 我 国旅 游 业 发 展 壮 大 , 着 我 国 旅 游 管 理 势 , 极 策 划 新项 目, 出 一 批 有 市场 需 求 随 积 选 走 上 法 制 化 、 业 化 的 轨 道 , 步 建 立 发 的旅 游 项 目。 对 海洋 资源 的 开 发 建 设 , 行 逐 如 因 展 、 拓 、 效 的 旅游 管 理 体 制 是 宁 波旅 游 为2 世纪 是 全面 开发 利用 海 洋的 纪 。 上 开 高 l 加 发 展 的 客 观 需 要 , 强 旅 游 资 源 的 市 场 化 宁 波 独 特 的 地 理 位 置——地 处 我 国 东 部 沿 加 运 作 步 伐 , 我 市 的 旅 游 业 发 展 纳 入 正 常 海 , 把 所辖 海域 具 有港 湾水 深 、 岸线 曲折 、 岛屿 的 市场 经 济运 作 轨 道 。2吸 g 资金 , 强基 众 多 、 涂 广 阔 、 境 容 量 较 大 及海 洋 牛 物 () 1 加 海 环 础 设 施建 设 : 改 革开 放 的今 天 , 市通 过 丰 富 等 特 点 。 发 宁波 的海 洋 资 源 , 坚 持 在 我 开 应 利 用 省 投 资 贸 易 洽 谈 会 、 际 服 装 节 等 活 区域 经 济协 调 发展 的 方针 , 步形 成具 有 宁 国 逐 动 和 国 际互 联 网 等 载 体 , 多种 渠 道 积 极 招 波特 色的 海 洋 产 业 开 发体 系 , 实 贯彻 “ 切 开 商引资 。 同时 , 市 按 照起 点 规 划 、 标 准 发 资 源 、 护 环 境 、 现 町持 续 发 展 ” 方 我 高 保 实 的 建 设 、 效 能 管 理 的 要 求 , 大 投 入 , 快 针 , 现 宁 波 海 洋 资源 的 可 持续 利 用 。 高 加 加 实 基础 设 施 建 设 。 : 如 枥社 机 场 二 期 、 台温 、 甬 目前 , 市 已 经 提 出 要 重 点 发 展 象 山 我 甬 金 高 速 公 路 、 州 湾 跨 海 大桥 、 金 、 港 和 j 门 港 周 围海 区 。 开 发 象 山海 洋 资 杭 甬 甬 在 温 铁 路 等 重 点 交 通 工 程 的 建 设 , 辟 国 际 源 时 , 山 政 府 与宁 波 大 学 进 行 了 开发 项 开 象 航 线 , 高 海 内 外 游 客 的 可 进 入 性 , 成 目上 的 技 术 合 作 , 已逐 步成 效 。 山海 洋 提 形 现 象 海 、 、 俱 全 的 交 通 枢 纽 口岸 格 局 。 3 开 资 源 的 开 发 , 利 十 山县 脱贫 致 富 , 分 陆 空 () 有 : 象 充 展大 宣 传 , 旅 游 信 息 化 道 路 : 走 宁波 在 国 内 发 挥 领 海优 势 , 大 限 度地 利 用 海 洋 资源 , 最 有着 举 足 轻 重 的作 用 , 在 国 际 上 的知 名 建 立 以海 洋 资 源 为 特 色 的 旅 游 地 , 创 新 但 开 度还 不 够 响 。 对 ・ 面 ~体化 国际 旅 游 大 市 场 的 旅 游 项 目。 波 海 洋 旅游 的进 一 开 发 宁 步 吸 2 宁波旅游业发展动力机 制运 作 信 息 化 浪 潮 的 挑 战 , 了 避 免 被 淘 汰 的 命 势 必 会 带 动 整 个 宁 波旅 游 业 的 发 展 , 引 为 宁波 旅游 业可 持续发 展 的具体 步骤 是 以 运 , 必须 加 快 我 市 旅 游 业 信 息 化 建 设 的 步 许 多 国 内 外 观 光 客 人 和 商 务 客 人 , 宁 波 是 深 化 改革 为核 心 , 观资 源建 设 以发 展 海洋 伐 , 过 先 进 的 信 息 技 术 、 畅 的 信 息 渠 旅 游 资 源 充 分发 挥 优 势 的 典 型 。 外 , 入 景 通 流 此 深 产业 为重 点 , 化大环 境为 有效途 径 , 挥我 道 、 质 的信 息 服 务 , 优 发 优 不断 提 高 宁 波 旅 游城 规 划 市 区 三江 六 岸 、 乐钱 湖 中 国神 话 世界 、 市临海 、 口、 港 亲沪 、 江三角洲南翼 经济中心 在 国 内 外 的 知 名 度 , 善 国 际 游 客 只 限 东 达 蓬 山徐 福 东 渡 遗 址 、 化 弥 勒 大 佛 等 一 长 改 奉 为 和人 缘优 势 , 一步加 大改革 开放 的步伐 。 进 南 亚 和 港 澳 地 区这 一 限 制 局 面 , 步 提 高 批 精 品旅 游 项 日 , 我 市 成为 旅 游 名 城 积 逐 时, 改革 开 放 的深 化势 必 吸 引 国内外 多元 化 我 市 国际 游 客 增 长 的加 速 度 。 蓄发展后 劲。 4 1优 化大 环境 。 进 步 加 强 宁 波 旅 游 业 服 务 设 施 建 设 , 出完 善 软 硬 环境 必须 配 套 , 点应 落 提 重 在 软 件 建 设上 , 人 为本 , 步 提高 旅 游 专 以 逐 业 队伍 素 质 。 建 设旅 游 支 柱 产 业 , 现 宁 要 实 波 旅 游 名 城 的 目标 , 设 ・ 具 有 现 代 管 建 支 理 素 质 , 较 高 经 营 能 力 和 服 务水 平 的 旅 有 游 人 才 队 伍是 非 常 必 要 的 。 这 关 键在 于 加 快教育改革 和发展步伐 , 建 适 应 我 市 旅 游 业 发 展 , 向2 世 纪 的 旅 游 教 育体 系。 面 l 充 分 利 用 宁 波 大 学 等 高 等 院 校 的 师 资 力 量 , 善 旅 游 专业 设置 , 好 各级 各类 旅 游 完 搞 管 理 人 才 的培 养 , 目 对 现 有 管 理 和 服 务 并 人 员 应 有 组 织 地 分 期 分 批 轮 洲 , 高现 有 提 人 员 的素 质 , 更新 知 识 结 构 , 高 旅 游 行 业 提 管理和服务总体水平 。 图 1 宁 波旅 游 可持 续发 展 动 力机 制运 作 2 世 纪 是 旅 游 的 世 纪 , 对 市 场 经 济 1 面 条件 下 区 域 经 济 竞 争 更 激 烈 的 新 形 势 , 宁 波 抓 住 当 前 旅 游 业 发 展 的 良好 机 遇 , 取 采 有 力 的措 施 , 步把 旅 游 业 培 育 成 我 市 第 逐 三 产 业 的 龙 头 和 支 柱 产 业 。 波 旅 游 业 发 宁 展 的 总 体 目标 是 , 据 “ 港 兴 市 , 市 促 根 以 以 港 ” “ 技 兴 市 ” 略 以及 波 市 国 民经 和 科 战 宁 济 和 社会 发 展 第 九 个五 年 计 划 及2 l 年 远 00 景 目标 纲 要 * 的要 求 , 取在 1 年 左 右 时 间 争 0 内逐 步建 立 起 适 应 社 会 主 义 市场 经 济 体 制 要 求 , 现 社 会 主 义 现 代 化 国 际港 口城 市 体 的 特 色 明显 、 构 合理 的产 业 体 系 , 成 经 结 形 济社 会发 展 的 旅 游 产业 与其 它产 业 共 同 推 动 的 格 局 , 宁 波 建 设 成 为 我 国沿 海 地 区 把 富 有 地 方 特 色 的 国 际 化 旅 游 名 城 , 这 个 从 总 体 目标 出发 , 市 旅 游 业今 后 1 年 内 要 我 O 实现 翻一 番 , 即年 均 增 长 8 %~l %, 我 市 0 比 国民 经 济 平 均 增 长 高 出 1 个 百 分 点 。 ~3 我 市 的 旅 游 业发 展 前 景 是 非 常 广 阔的 , 现 实 了这 一 战 略 目标 后 , 波 将 形 成 一 个 比较 宁 发 达 的 包 括 旅 馆 业 、 游 交 通 业 、 行 社 旅 旅 业 、 游 商 品 业 、 游 娱 乐 业 、 游 景 区业 旅 旅 旅 等 诸 多 产 业 的 综 合 旅 游 产 业 体 系 。 波 旅 宁 游将 成 为 国民 经 济 中具 有 强 大 发 展 潜 力 的 支柱 产 业 , 带 动 相 关 产业 的发 展 , 并 进而 有 利 地 促 进 国 民 经济 的发 展 。
国内其他省市重庆、上海、宁波、长沙CRD
一、重庆CRD在重庆市重点考察的是大渡口区和渝中区,这两个区都提出要打造CRD。
大渡口区位于重庆市西南部。
全区总面积103平方公里,人口26.3万人,是重庆钢铁厂的所在地。
大渡口区的CRD位于该区的钓鱼嘴半岛,距重庆市中心28公里,面积约6.4平方公里,是一片尚未开发的处女地。
为适应重庆市直辖后城市发展和重钢搬迁的需要,2006年,市委书记汪洋到大渡口区调研时,要求大渡口区结合重庆钢铁厂的搬迁,利用钓鱼嘴半岛三面临江、背依青山的独特优势,打造重庆中央休闲区(CRD)。
当年,大渡口区在专业策划机构的支持下,提出了建设“重庆CRD”的战略构想:以钓鱼嘴为龙头,以白居士公园、金螯寺公园、体育副中心等为重要节点,打造重庆中央休闲区(CRD--Central Recreation District),与渝中区的“解放碑--朝天门”形成CRD、CBD双龙出海的格局,成为重庆通向宜居重庆、休闲重庆、人文重庆、现代重庆的“朝天右大门”。
“重庆CRD”建设将分5个年度进行:2006年为招商年,委托专业机构进行钓鱼嘴半岛资源整合研究、功能策划和形象设计。
2007年为设计年,完成项目立项、规划、设计;建成钓鱼嘴半岛的交通大动脉——渔洞长江大桥和陈庹路;完成进出钓鱼嘴半岛的主要线路袁茄路拓宽改造。
2008年为建设年,全面推进钓鱼嘴半岛基础性开发;启动中环线和白居寺大桥建设。
2009年为提速年,全面推进钓鱼嘴半岛主题功能开发,使半岛CRD初具形象。
2010年为成果年,全面完成钓鱼嘴半岛开发,启动周边区域开发,初步建成重庆的CRD。
目前,已编制完成钓鱼嘴半岛控制性详细规划和概念规划,完成了钓鱼嘴半岛片区土地成本和出让金测算;同时对拟引进的深圳华侨城集团等钓鱼嘴半岛城市运营商进行考察、筛选。
渝中区位于重庆市西南部,地处长江、嘉陵江汇流处,全区总面积为23.71平方公里,常住人口69万。
渝中区作为重庆市的中心城区,是重庆的商贸中心、金融中心、信息中心和文化中心。
“书藏古今港通天下”宁波旅游线路策划
书藏古今,港通天下——宁波特色二日游线路策划小组成员:孙雨晴 3090122020唐萍 3090122021王瑶瑶 3090122022吴丝丝 3090122023钟珊珊 3090122032目录一、前言 (3)二、宁波旅游市场结构分析 (5)(一)宁波旅游市场客源的地区结构 (5)(二)宁波客源市场的旅游目的 (5)(三)宁波客源市场的消费结构 (6)三、宁波旅游线路供给分析 (7)(一)主要旅行社宁波旅游线路 (7)(二)现有宁波旅游线路主要特点 (8)(三)现有宁波旅游线路的不足 (8)四、线路开发思路 (9)(一)目标市场选择 (9)(二)线路主题确定 (10)(三)线路开发的基本原则 (10)1.整体性原则 (10)2.体验性原则 (11)3.创新性原则 (11)(四)线路总览 (12)五、宁波特色二日游线路设计 (13)(一)套餐A:(家庭散客) (13)(二)套餐B:(单位团体) (17)六、成本—收益分析 (20)(一)成本 (21)1.变动成本 (21)2.固定成本 (21)(二)收益 (22)1.产品单价 (22)2.预期销量 (22)3.预期收益 (22)七、线路推广 (23)(一)A线路推广策略 (23)(二)B线路推广策略 (23)八、创新展示 (24)(一)古韵与时尚的结合 (26)(二)文化与教育的结合 (26)(三)精神与身体的双重体验 (26)附件:任务分工表 (26)一、前言随着我国法定假日的调整,人们的长途旅游主要集中在了国庆长假、寒暑假和带薪假期。
由此在周末和其他节假日短途旅游成为旅行社炙手可热的旅游主打产品。
值此圣诞、元旦和春节各大节日来临之际,各大旅行社推出一系列短线旅游线路,试图抓住一年最后的机会,吸引游客,扩大市场份额。
所以我们应该紧随时代潮流,发挥企业优势,推出具有创新性的宁波旅游线路,在周边旅游市场上占有有利地位。
宁波位于中国大陆海岸线中段、经济发达的长江三角洲南翼,毗邻上海、杭州。
宁波旅游业发展现状
宁波旅游业发展现状宁波旅游业的发展现状目前比较良好,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
作为浙江省第三大城市,宁波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还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和现代化的城市风光,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观光游玩。
首先,宁波旅游业的基础设施得到全面改善和提升。
宁波作为一个重要的交通枢纽城市,交通条件非常便利。
火车、高铁、长途汽车等多种交通方式都能够方便地抵达宁波。
此外,宁波也有两个机场,可以方便游客从其他城市乘飞机来宁波游玩。
城市各个区域之间的交通也相对便捷,有多条地铁线路和公交线路可以选择。
此外,宁波还大力发展旅游基础设施,修建了一批高品质的景区和旅游设施,满足游客各种需求。
其次,宁波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特点鲜明。
宁波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有着众多历史古迹和名胜古迹,如天一阁、雪窦山、郑成功故居等。
这些古迹体现了宁波的历史变迁和文化传统。
同时,宁波还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如东钱湖、象山、奉化等,山水之间蕴含着浓厚的自然气息。
此外,宁波还有众多的园林和文化小镇,如宁波大科技城、东钱湖文化旅游区等,这些地方以其独特的风格和特色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再次,宁波旅游业注重创新与发展。
宁波不断提升旅游服务质量,推进旅游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开展一系列特色旅游活动和项目。
比如,宁波举办了海洋文化节、樱花节、龙舟赛等一系列旅游盛会,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此外,宁波还注重发展乡村旅游,推出了一系列乡村旅游产品,让游客可以体验到宁波独特的农村风光和乡土文化。
然而,宁波旅游业发展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宁波旅游业仍需要进一步提升接待能力和服务质量,加强宣传推广,扩大知名度和美誉度。
其次,宁波旅游业需要加大对旅游景点的保护力度,避免因过度开发和管理不善导致环境破坏和资源浪费。
同时,宁波还需要优化旅游产品和服务,提供更多的项目和体验,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参观。
总的来说,宁波旅游业目前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随着宁波旅游资源的充分利用和开发,宁波旅游业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将为宁波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城市形象的提升作出积极贡献。
宁波文旅行业发展现状
宁波作为中国重要的港口城市和文化名城,其文旅行业发展势头强劲,为宁波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以下是宁波文旅行业发展的一些现状:
1. 旅游景点丰富多样:宁波拥有丰富的人文历史和自然景观资源,如东钱湖、天一阁、雪窦山、宁波鼓楼等。
这些景点吸引了大量的游客,推动了宁波旅游经济的发展。
2. 旅游文化节庆丰富:宁波举办了多种旅游文化节庆活动,如宁波杭州湾旅游节、中国港口文化旅游节、中国宁波鼓楼文化旅游节等。
这些活动以文化、艺术、音乐等为主题,不仅活跃了宁波的文化氛围,也吸引了更多的游客。
3. 旅游产业链完善:宁波的旅游产业链逐渐完善,涵盖了旅游交通、旅游酒店、旅游餐饮、旅游购物等各个环节。
宁波还积极发展特色旅游产品,如渔家乐、农家乐、民宿等,丰富了游客的旅游体验。
4. 会展业发展迅速:宁波作为重要的经济中心,会展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宁波国际会展中心等现代化展览设施的建设,吸引了更多的会展活动和商务旅游。
5. 文化创意产业蓬勃发展:宁波积极培育文化创意产业,推动文化和旅游的融合发展。
一些文创园区和创意企业涌现,为宁波的文旅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需要指出的是,宁波文旅行业的发展也面临一些挑战,例如旅游资源保护、服务质量提升、旅游市场竞争等问题。
为了进一步促进宁波文旅行业的可持续发展,相关部门和企业应继续加强规划、创新和合作,提升宁波的文旅品质和吸引力。
余慈地区旅游业统筹发展规划
余慈地区旅游业统筹发展规划(文本)宁波市旅游局宁波东方旅游规划研究院中山大学旅游规划研究中心目录前言 (4)第一章统筹发展基础与重大意义 (5)第一节统筹发展的基础 (5)第二节统筹发展的优势 (6)第三节统筹发展的机遇 (7)第四节统筹发展的挑战 (8)第五节统筹发展的意义 (9)第二章总体要求与发展目标 (10)第一节指导思想 (10)第二节基本原则 (10)第三节战略定位 (11)第四节近期目标(2012年) (12)第五节远期目标(2020年) (13)第三章优化旅游空间布局 (14)第一节空间布局的原则 (14)第二节优化旅游空间结构 (15)第三节构筑宁波旅游北部中心 (16)第四节加强重点功能区的联动发展 (17)第四章推进产品体系共建 (19)第一节开发思路与目标 (20)第二节旅游产品体系 (21)第五章加快重大旅游项目建设 (24)第一节重大项目策划 (24)第二节近期建设重点 (27)第三节建立区域项目储备库 (28)第六章加强旅游服务功能对接 (30)第一节产业要素对接 (30)第二节旅游公共服务功能对接 (32)第七章建立合作的旅游营销机制 (34)第一节旅游市场定位 (34)第二节建立协作的营销推广机制 (35)第八章建立一体化的旅游交通网络 (36)第一节加快骨干公路网络建设 (36)第二节推进高铁、轨道交通建设 (37)第九章共建地区景观系统 (38)第一节景观结构 (39)第二节景观建设重点内容 (39)第十章旅游资源共护共享 (40)第一节加大资源环境分类、分级保护力度 (40)第二节加强资源环境分片保护 (41)第三节强化环境综合治理 (42)第四节构建生态经济体系 (42)第十一章保障措施 (43)第一节建立旅游统筹发展的协调机制 (43)第二节形成统筹发展的动力机制 (44)第三节扩大开放合作 (44)第四节加强政策支持 (45)第五节规划组织实施 (46)[图纸目录]01区位分析图02旅游资源现状图03旅游景点现状图04空间结构图05功能分区图06重点产品项目图07交通规划图08游步道系统规划图09景观构架系统图10美食购物布局规划图11接待服务设施规划图前言余慈地区包括余姚、慈溪两市所辖行政区域,陆域面积约2681平方公里,海岸线绵延100公里,滩涂面积共432平方公里,2008年内末总人口约310万。
奉化莼湖2025规划方案
奉化莼湖2025规划方案介绍奉化莼湖是位于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的一个养殖、钓鱼和旅游区。
在过去几年中,这里已经变成了一个受欢迎的旅游胜地,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然而,为了确保这个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我们需要制定一份规划方案,以应对未来的挑战和机遇。
本文将介绍奉化莼湖2025规划方案的内容和目标,并提供一些实际可行的措施,以促进该地区的发展。
规划目标本规划的目标是确保奉化莼湖在2025年成为国内领先的渔业、旅游和养殖中心。
我们的目标是。
•增加奉化莼湖的旅游流量,将其打造成为国内知名的旅游目的地之一。
•加强该区域的渔业和养殖业,提高产品质量和数量。
•实现区域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
主要发展方向通过以下的主要发展方向,我们将确保奉化莼湖在2025年成为具有国际化竞争力的渔业、养殖和旅游中心。
1.旅游业奉化莼湖的美丽风景和悠闲的气氛已经吸引了大量的游客,但我们还需要更多的措施来吸引更多的游客。
在未来的几年中,我们将推进以下方案:•建立多样化的旅游资源,包括旅游景点、酒店和小吃摊等。
•通过设立旅游路线图、推广旅游优惠等方式,吸引外来游客。
•加强对环境的保护、提供更多旅游项目以及增强服务质量,提高游客满意度。
2.渔业和养殖业奉化莼湖是一个优质的养殖和渔业生产基地,我们将通过以下方案来加强这个产业:•优化养殖和渔业生产过程,增加生产效能和产品质量。
•推进标准化管理,在保证产品质量的情况下提高产量。
•发展环保型养殖和渔业产业,贴近市场,并在产业链中增加附加值。
3.经济和社区发展为了支持奉化莼湖的经济和社区发展,我们将采取以下方案:•加强关键基础设施,包括交通、供水和供电等。
•培养当地人才,并且通过合理的政策保障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
•引进新产业,以促进当地经济多元化和可持续发展。
总结本文介绍了奉化莼湖2025规划方案,指出了该规划的目标和主要发展方向。
本规划的目标是确保奉化莼湖在2025年成为国内领先的渔业、旅游和养殖中心,主要发展方向包括旅游业、渔业和养殖业、以及经济和社区发展。
宁波东钱湖旅游度假区旅游发展规划
目录第一章旅游发展现状特点与SWOT分析 (4)一.旅游业现状 (4)二.旅游业发展的SWOT分析 (4)三.世博会带来新的旅游发展契机 (6)四.相关规划对东钱湖的发展定位 (7)第二章旅游资源分析 (10)一.自然地理要素 (10)二.旅游资源调查 (14)三.旅游发展的区域分析 (28)四.旅游资源分析与评价 (31)第三章旅游度假区范围、性质与发展目标 (40)一.东钱湖旅游度假区旅游发展总体定位 (40)二.旅游度假区范围的划定 (40)三.旅游度假区性质 (41)四.旅游发展目标 (41)五.东钱湖旅游度假区在宁波市、浙江省、长三角及全国的地位 (44)第四章旅游发展战略 (46)一.战略指导思想 (46)二.发展战略 (46)三.逐步实施战略转变 (47)第五章旅游客源市场调查分析 (50)一.国际、国内旅游客源市场的发展特点与趋势 (50)二.旅游客源市场发展的有利、不利因素 (51)三.旅游目标客源市场的确定与分析 (52)四.旅游客源市场调查统计与数理分析 (55)第六章旅游目标市场及发展预测 (75)一.重点目标客源的确定和细分分析 (75)二.东钱湖旅游客源市场趋势预测 (96)第七章旅游度假区形象定位与营销策略 (105)一.东钱湖旅游形象的现状与问题 (105)二.东钱湖旅游形象的地方文脉 (105)三.东钱湖旅游形象本底认知的受众调查 (106)四.东钱湖旅游的总体形象定位 (107)五.旅游形象感知系统的设计 (109)六.旅游主题口号及形象传播 (113)七.旅游形象建设实施建议 (115)八.旅游市场促销策略 (118)九.旅游产品与旅游项目营销 (121)十.旅游客源市场的促销建议 (124)第八章规划分区与结构布局 (127)一.分区原则 (127)二.旅游分区 (127)三.旅游发展空间布局结构 (128)四.旅游交通骨架 (129)第九章旅游产品开发与项目策划 (130)一.旅游产品现状与问题 (130)二.旅游产品体系规划 (131)三.旅游产品与空间整合分析 (135)四.旅游产品特色规划 (137)五.旅游项目策划 (139)六.特色项目分类 (155)七.旅游游线组织 (158)八.拳头产品 (168)第十章旅游产业要素规划 (170)一.导游与旅行社业规划 (170)二.宾馆住宿接待业发展规划 (172)三.餐饮服务业发展规划 (176)四.文化娱乐业发展规划 (178)五.旅游商品与购物规划 (182)六.旅游道路交通规划 (186)七. 旅游相关产业规划 (194)第十一章土地利用协调规划 (196)一.土地资源利用现状 (196)二、用地规划原则 (197)三、土地利用规划 (198)第十二章保护培育规划 (202)一、保护培育的对象和类型 (202)二、保护培育的原则、分级和措施 (202)第十三章景观绿化建设 (205)一.现状分析与评价 (205)二.规划原则与建设目标 (209)三.旅游度假区植物景观规划 (210)四.植被抚育与优化 (212)五.野生动植物保护规划 (216)第十四章环境保护规划 (218)一.环境现状 (218)二.旅游容量 (218)三.环境保护规划 (224)四.环卫设施规划 (230)第十五章旅游支持与保障系统规划 (234)一.政府管理保障与管理机制、体制创新 (234)二.旅游发展的产业政策 (236)三.旅游发展的科技保障 (239)四.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 (239)五.信息传递系统 (242)六.历史文化保护 (244)七.安全防灾系统 (246)第十六章分期发展规划 (251)一.近期(2003-2005):建设开拓期 (251)二.中期(2006-2010):发展壮大期 (253)三.远期(2011-2020):繁荣成熟期 (255)第十七章投资效益与影响评估 (257)一.东钱湖旅游度假区旅游开发的经济效益分析 (257)二.旅游投入的成本-收益评估(政府收益评估) (270)三.发展旅游对东钱湖旅游度假区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影响评估 (273)第一章旅游发展现状特点与SWOT分析一.旅游业现状具有“太湖气魄、西子风韵”的东钱湖自古以来便是浙江东部著名的风景胜地,湖光山色明秀质朴,自然山水风光与人文名胜古迹相映生辉。
宁波东钱湖规划
宁波东钱湖规划宁波东钱湖位于浙江省宁波市东北部,是宁波市重要的水源和风景名胜区。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利用东钱湖资源,宁波市政府制定了一项全面规划,旨在提升东钱湖区的生态环境,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
一、生态环境保护。
东钱湖是宁波市的重要水源地,必须加强对湖泊水质的监测和管理,采取措施减少水体污染和河道淤积。
同时,加强湖岸带的保护,保留和修复湿地,增加湖泊生物多样性。
二、旅游资源开发。
东钱湖区拥有独特的自然风景和人文资源,可以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的旅游目的地。
可以规划建设一些景观观光点,如湖心岛游船码头、湖滨步行街等,提供更好的旅游设施和服务,吸引更多的游客。
三、城乡一体化发展。
规划还应考虑东钱湖区的城乡一体化发展,促进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旅游的发展。
可以引进现代农业技术和设备,加强农业产业化,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同时,推动乡村旅游,提供农家乐、民宿等农业旅游产品,增加农民的就业机会。
四、生活配套建设。
随着东钱湖区的规划建设,人口规模和生活水平也会提高。
因此,需要建设相应的生活配套设施,如学校、医院、商业中心等。
同时,增加公共交通和道路建设,方便居民出行。
五、产业发展。
东钱湖区可以发展一些以湖为基地的特色产业。
例如,可以发展水产养殖业,利用湖泊资源进行淡水鱼、虾、蟹等的养殖,满足市场需求。
同时,可以发展水环境技术和生态环境保护产业,提供水质监测、水处理设备等服务。
总之,宁波东钱湖的规划应以生态环境保护为核心,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全面规划和利用东钱湖区的资源,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和发展机会。
通过这一规划,东钱湖区将成为宁波市的重要经济增长点和旅游目的地,为当地居民带来更好的生活。
浙江省发展改革委、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关于印发《浙江省旅游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
浙江省发展改革委、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关于印发《浙江省旅游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布日期】2021.05.20•【字号】浙发改规划〔2021〕179号•【施行日期】2021.05.2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发展规划正文浙江省发展改革委、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关于印发《浙江省旅游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浙发改规划〔2021〕179号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省级有关单位:经省政府同意,现将《浙江省旅游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2021年5月20日浙江省旅游业发展“十四五”规划为推进浙江省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旅游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综合带动作用,根据《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背景(一)“十三五”浙江省旅游业发展成就“十三五”期间,浙江省旅游业持续保持较快增长,整体实力明显增强,为“十四五”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产业规模明显壮大。
“十三五”期间,全省接待游客32.1亿人次、旅游总收入46607.8亿元,分别比“十二五”增长44.6%、67.3%。
2019年全省全域旅游产业增加值4914亿元,占全省GDP的7.9%,全省旅游业吸纳就业人口占全社会就业总人口10.5%,对全省GDP的综合贡献达到18.7%,战略性支柱产业地位进一步巩固。
乡村旅游、生态旅游、文化旅游、滨水旅游等特色产业快速发展,规模持续壮大,在全国产生广泛影响。
产业发展平台不断发展壮大,世界旅游联盟总部落户浙江,中国义乌文化和旅游产品交易博览会、国际海岛旅游大会、世界乡村旅游大会等重大平台的集聚、辐射功能进一步加强。
发展质量明显提升。
以标准化管理促进质量提升,牵头制定4项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发布实施11项省级地方标准。
2024年宁波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2024年宁波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2024年,宁波市将继续全力推动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以下是我们的发展计划:一、经济发展1.继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强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培育和发展。
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支持力度,推动宁波成为创新创业的热土。
2.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加快推进全市数字化转型。
我们将进一步提升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数字经济与传统产业的深度融合,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3.继续深化对外开放,积极吸引外资和国际化企业。
我们将提供更加便利的政策和环境,打造更加开放、亲商、便利的投资环境,进一步提高宁波的国际竞争力。
4.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加快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我们将加大农业科技创新力度,提升农业生产效益和品质,促进农民增收。
二、城市建设1.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
我们将加大对交通、水利、能源等基础设施的投入,提高城市的服务水平和品质。
2.大力推进城市绿化建设,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
我们将加大植树造林工作力度,建设更多的城市公园和绿地,提供更好的生态环境给市民。
3.推动城市旧区改造和城市更新,提高城市功能和品质。
我们将出台相关政策,鼓励企业和居民参与城市更新工作,改善城市面貌和居住环境。
4.加强城市安全管理和社会治理,构建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我们将提升城市安全防控能力,加强公共安全设施建设,提高城市居民的获得感和安全感。
三、人民生活改善1.加强教育事业发展,提高教育质量和公平性。
我们将增加教育投入,改善学校教育设施,加强教师培养和队伍建设,提高学生教育水平。
2.加强医疗卫生体系建设,提高医疗服务水平。
我们将完善医疗卫生体制,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高居民的医疗保障水平。
3.加大就业扶持力度,促进就业创业。
我们将加大对就业创业的政策支持,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培训机会,帮助更多的人民脱贫致富。
4.加强文化产业发展,提升文化产品质量。
我们将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支持力度,培育和推广优秀文化产品,提高市民的文化素质和生活品质。
宁波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年)2015年修订)
宁波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年)(2015年修订)《宁波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年)(2015年修订)》已获得了国务院批复,现将总规主要内容公布如下:一、编制目的《宁波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年)》作为指导城市发展与建设的纲领性文件,较好地引导和促进了宁波社会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
随着区域发展背景的重大变化,宁波城市面临着新的发展问题,为充分发挥城市总体规划对新时期社会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的指导作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进行宁波市城市总体规划修改。
二、规划范围规划范围分为市域、中心城区两个层次。
市域范围为宁波市行政辖区,面积9817平方公里,重点研究区域协调、市域空间结构、市域基础设施布局及重点城镇发展等。
中心城区范围包括三江片、镇海片、北仑片,是本次总体规划修改的重点地域。
中心城区的城市规划区范围为市区行政区域,面积2560平方公里,该区域的建设和发展实行统一规划与管理。
三、规划期限本次总规修改期限至2020年。
四、城市性质我国东南沿海重要的港口城市,长江三角洲南翼经济中心,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五、城市职能国际贸易物流港、东北亚航运中心深水枢纽港、华东地区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长江三角洲南翼重要对外贸易口岸、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核心。
六、城市规模2020年中心城区常住人口395万,城市建设用地420平方公里。
七、市域空间布局1.市域总人口和城市化水平2020年市域常住人口控制在1000万以内,城镇化水平达到75%以上。
2.市域空间结构规划形成“一核两翼、两带三湾”多节点网络化市域空间格局。
其中一核为宁波市区;两翼为由余姚市、慈溪市和杭州湾新区组成的北翼和由奉化市、宁海县和象山县组成的南翼;两带为东部滨海城镇产业带和西部山区生态人居带;三湾为杭州湾、象山港和三门湾;节点为卫星城、中心镇和新市镇。
一核由宁波中心城区、外围组团及近郊城镇组成。
重点发展行政办公、航运服务、金融保险、商贸物流、信息科技、风景旅游等现代服务业,促进转型升级,提高城市集聚辐射能级,提升城市功能与品质。
2024年宁波市海曙区工作计划和城市发展目标
2024年宁波市海曙区工作计划和城市发展目标2024年宁波市海曙区工作计划和城市发展目标:一、发展目标:1.实现城市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年均经济增长率达到7%以上;2.建设宜居宜业的海曙区,提升居民生活质量,居民满意度达到90%以上;3.全面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绿色海曙,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90%以上;4.完善城市基础设施,提升城市功能和形象,打造现代化城区;5.加强创新创业支持,培育新兴产业,推动企业创新发展;6.持续改善民生,提升社会保障水平,确保基本民生需求得到满足;7.加强城市治理能力建设,提升政府服务水平,建设法治海曙。
二、工作计划:1.经济发展方面:a.加强产业转型升级,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培育壮大新兴产业;b.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具有创新能力和技术优势的企业,扩大对外贸易;c.推进城市建设,建设现代化的商业中心和产业园区,提升城市形象和竞争力。
2.生态环境保护方面:a.加强生态环境监测和治理,控制污染排放,改善空气质量;b.加强城市绿化,提升公共绿地和城市森林覆盖率,改善城市生态环境;c.推动可持续发展,促进循环经济和低碳产业发展。
3.基础设施建设方面:a.加大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公共交通网络,缓解交通拥堵问题;b.加强水、电、燃气等公共设施建设,提高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的可靠性和安全性;c.提升信息化建设水平,推动数字化城市建设,提高城市管理和服务效率。
4.创新创业方面:a.支持科技创新,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创新创业基地建设;b.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培育具有竞争力的文化创意企业;c.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吸引高端创新创业人才,提升创新创业人才队伍水平。
5.改善民生方面:a.加强教育和医疗卫生服务,提高教育和医疗水平;b.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升低保、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水平;c.加强社区建设,提供更多便民服务,改善社区居民的生活环境。
6.城市治理能力建设方面:a.推进政府数字化转型,提高政府信息化管理水平,提升政府服务效能;b.加强行政执法监管,推动依法行政,提升公共安全和社会治安水平;c.加强社会组织管理,促进社会组织健康发展,提高社会治理水平。
浙江省旅游总体发展规划
浙江省旅游总体发展规划浙江省旅游发展规划第一章规划背景第1条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把旅游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重要产业、建设世界旅游强国”目标领引下,在浙江省深入实施”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的进程中,浙江旅游业发展正处在转型和提升的关键时期。
第2条大力发展旅游业,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是全面建设惠及全省人民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
随着长三角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本实现,产业结构、投资结构和消费结构将发生巨大变化,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浙江旅游业的做大、做强和全面提升提出了迫切要求。
加快旅游业转型升级,建设旅游经济强省,既是增强浙江国际竞争力的客观需要,也是建设”生态省”和”文化大省”的重要内容。
第3条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浙江旅游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已跨入全国旅游领先行列。
全省接待入境旅游者540万人次,实现旅游外汇收入30.2亿美元,分别位居全国第三位和第五位;接待国内旅游者2.09亿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2040亿元,分别位居全国第四位和第二位;全省实现旅游总收入2250亿元,位居全国第三位。
当前,加快我省旅游业发展,既面临着全面建设惠及全省人民小康社会的历史性机遇,同时又面临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严峻挑战。
建设浙江旅游经济强省,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旅游目的地,仍旧任重道远。
第4条编制<浙江省旅游发展规划>目的:1.贯彻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意图,确定浙江省旅游发展的总体部署和行动纲领,加快旅游经济强省建设的进程;2.明确发展重点和任务,充分发挥政府对旅游业调控、引导、协调和服务职能,促进浙江省在全国旅游地位的进一步提升; 3.构建富有浙江特色的旅游目的地体系,显著增强浙江旅游的核心竞争力;4.为下一层次的旅游规划编制、调整以及政府有效管理提供依据。
第二章总则第5条为适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需求,发挥政府对旅游业的调控引导作用,推动浙江旅游业健康、持续、快速发展,特制定<浙江省旅游发展规划>(以下简称本规划)。
宁波市农家乐休闲旅游业发展规划
宁波市农家乐休闲旅游业发展规划宁波市农家乐休闲旅游业发展规划前言农家乐休闲旅游是指依托农村自然生态环境、田园景观、民俗风情、农耕文化、农家庭院和农(林、牧、渔)业特色优势产业,以农民家庭为基本经营单位,以“吃农家饭、住农家屋、游农家景、享农家乐”为主要特征的一种休闲旅游方式,农家乐休闲旅游业顺应城乡居民消费新趋势,以“吃农家饭、住农家屋、游农家景、享农家乐”为主要内容,是集农业观光旅游、领略乡村风情、体验农耕文明于一体的农村新兴产业。
发展农家乐休闲旅游业,有利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推动高效生态农业发展、促进农村二三产业联动,带动农民就地就近转移就业,增加农民收入;有利于完善旅游产品的供给层次,丰富城乡居民的业余生活;有利于增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促进现代文明向农村传播,加速城乡经济社会融合,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新农村建设。
宁波自然条件良好,农业发达,农家乐休闲旅游资源丰富,具有发展农家乐休闲旅游的良好条件。
为深入实施“农业双增”战略,加快宁波市农家乐休闲旅游业发展,规范管理,强化服务,提高经营服务水平,创建宁波市农家乐特色品牌,做大做强宁波市农家乐休闲旅游业,有效地带动地区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提高农业经济总量,解决农村就业,促进新农村建设和城乡和谐发展,特编制本规划。
第一章宁波市农家乐休闲旅游业发展现状分析一、宁波市农家乐休闲旅游业发展现状与问题(一)宁波市农家乐休闲旅游业发展概况1、产业初具规模2005年以来,宁波各地因地制宜发展多种形式的农家乐休闲旅游业,至今已形成功能类型多样化、投资主体多元化、管理规范化的良好局面,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态。
据调查,截止2008年,宁波市各类农家乐休闲旅游村、点达226处,其中省级农家乐特色村6个、省级农家乐特色点9个、市级农家乐特色村18个、市级农家乐休闲旅游示范点38个。
2008年全市农家乐共接待游客504.5万人次,综合营业收入4.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4.2%和29.7%。
宁波都市圈实施方案
宁波都市圈实施方案宁波都市圈是浙江省重要的城市群之一,具有丰富的资源和巨大的发展潜力。
为了更好地推动宁波都市圈的发展,制定了宁波都市圈实施方案,以期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提升城市群整体竞争力。
一、加强城市群规划和建设。
宁波都市圈包括宁波市、舟山市和台州市,这三个城市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上需要加强协同合作,形成有机衔接的城市群发展格局。
各城市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加强城市间的产业合作和资源共享,推动城市群规划和建设的整体协调。
二、构建交通一体化网络。
为了加强宁波都市圈内部的联系,需要构建完善的交通一体化网络。
加快铁路、高速公路、城市轨道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群内部的交通便捷度,缩短城市间的时空距离,促进资源要素的有序流动。
三、推动产业协同发展。
宁波都市圈内部的产业结构各异,需要推动产业协同发展,形成产业链条和价值链条的有机衔接。
各城市要加强产业合作,优化产业布局,形成优势互补,实现产业协同发展,提升整个城市群的产业竞争力。
四、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宁波都市圈地处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生态环境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各城市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实施严格的环境保护政策,改善空气质量、水质量和生态环境,为城市群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保障。
五、促进人才流动和交流合作。
宁波都市圈要加强人才流动和交流合作,建立人才共享机制,吸引和培养高层次人才,推动城市群的人才资源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为城市群的创新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六、深化政府协同合作。
宁波都市圈内部的城市要深化政府协同合作,建立健全的城市群治理体系,加强政府间的信息共享和资源整合,形成协同合作的政府机制,推动城市群的整体发展。
七、提升城市群整体竞争力。
宁波都市圈实施方案的最终目标是提升城市群的整体竞争力,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各城市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全力以赴推动宁波都市圈实施方案的落实,为城市群的发展贡献力量。
总之,宁波都市圈实施方案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形成合力,推动城市群的高质量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宁波旅游发展规划纲要宁波市旅游局二○○五年三月目录前言 (1)一、现实基础和重大意义 (4)(一)现实基础 (4)(二)重大意义 (8)二、指导思想、发展目标与发展战略 (10)(一)指导思想 (10)(二)基本原则 (10)(三)战略思路 (12)(四)总体目标 (12)(五)阶段目标 (13)(六)发展战略 (14)三、空间发展格局 (17)(一)构想依据 (17)(二)空间布局:“多彩五圈” (17)(三)空间动态拓展轴向:“一核一廊两翼” (222)(四)总体空间战略拓展格局:“一核一廊两翼五圈” (244)四、项目与产品 (26)(一)“多彩五圈”的亮点工程 (265)(二)“多彩五圈”的重点区块 (276)(三)旅游产品体系规划 (276)五、城市形象与营销重点 (310)(一)形象要素构成 (310)(二)形象定位 (310)(三)市场营销 (321)六、城市旅游规划 (376)(一)通过与国际全面接轨实现跃迁 (376)(二)实施“时尚水都”营造工程 (387)(三)实施城市营销战略 (387)(四)创建中国最佳商务旅游城市 (39)(五)建设现代化国际港口旅游名城 (398)七、旅游产业支持保障体系规划 (39)(一)建设“三大支柱” (39)(二)营造“三大氛围” (432)(三)提升“四大要素” (45)(四)完善“四大体系” (465)(五)强化“八大保障” (476)结束语 (54)前言在“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时代召唤下,在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共同建设无障碍旅游区的背景下,在浙江省推进“八八战略”和“平安浙江”建设的进程中,在宁波建设“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和“国家生态城市”的今天,长三角南翼中心城市宁波的旅游业正面临全新的发展机遇。
旅游业由于具有消耗资源少、投资效益高、综合拉动强、发展前景好等优点,被称为“无烟工业”。
旅游业的兴起,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质量提高的重要标志。
大力发展旅游业与“三个代表”和“五个统筹”紧密相连。
发展旅游业已成为提高三产在国民经济比重的重要着力点,成为充分、合理、有效配置我国国土资源的需要,成为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战略的客观要求,成为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这一终极目标的内在要求。
旅游业加速了文化交流与融合,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
红色旅游和工农业旅游有效促进了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
大力发展旅游业,可以充分发挥人民积极性与创造性,实现旅游富民的目标;可以为经济发达地区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精神文化的需求。
大力发展旅游业,可以有效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
在现代经济发展中,旅游业已经远远超出了原有的范畴,广泛地涉及娱乐、餐饮、交通、文化、工业、农业、林业、水利、商贸、建筑等产业,成为一种综合性的经济形态。
旅游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对拉动经济增长,调整产业结构,增加社会就业,扩大市场需求,改善投资环境,丰富文化生活,推动社会事业进步等方面都具有独特的作用。
因此,在新时期,旅游业又被形象地称为以人为本的兴奋点、三个代表的集中点、五个统筹的交汇点、缓解国际经济磨擦的润滑点、实现国际化的示范点。
大力发展旅游业,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直接体现,是增强城市功能、提升城市文化品位、繁荣城乡经济、增加就业岗位、促进对外开放、提升城市知名度和竞争力的客观需要,是深化实施市第十次党代会提出的“六大联动”战略的内在要求,更是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市在实现了经济腾飞之后建设国际性、综合性大都市的重要标志。
2001年公布的《宁波城市总体规划(纲要)》将宁波城市性质定位为: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长江三角洲南翼经济中心。
今后十五年是宁波从杭州湾时代迈向海洋时代的全新转型时期,宁波将作为中国迈向海洋的城市先锋而走向世界。
从全球来看,一个国际性港口城市必然是一个旅游名城。
发达的旅游业是建设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的客观要求,开放式的优质旅游环境也是国际性港口旅游城市的一个显著标志。
营造“经济宁波与旅游宁波”齐辉,经济、旅游、文化、生态一体化发展,是宁波必然的选择。
为加快我市旅游业发展,市政府决定编制《宁波市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
编制工作是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在吸收国内外旅游领域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由市旅游局会同有关部门和专家共同进行的。
《纲要》遵循国家旅游业发展的法律法规,以《浙江省旅游发展“十五”规划》、《宁波市服务业发展规划纲要》、《宁波生态市建设规划纲要》、《宁波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等国家和省、市重要规划为依据,在充分把握宁波旅游业发展现状、机遇的基础上,吸纳各县(市)、区旅游发展规划和重点景区规划的精华,提出宁波旅游发展的总体思路、空间布局、产品体系、市场营销、产业支持、保障措施等系列重要内容,并充分考虑了与“十五”重点项目的衔接。
《纲要》是今后一段时期宁波旅游发展的指导性文件,是制定与宁波旅游业相关的各级各类规划、年度计划的重要依据。
市政府将根据实际情况对《纲要》进行适时调整、充实和完善。
一、现实基础和重大意义(一)现实基础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来的发展,宁波旅游业已经具备了加速发展的坚实基础,正步入由量的扩张向质的提升转型的关键阶段。
一是“十五”规划提前完成,旅游大市业已建成,旅游业已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
自1998年荣膺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以来,宁波市旅游业发展的年均增长率超过11.5%,已提前完成《宁波市旅游业发展“十五”规划和2020年远景目标纲要》中的规划目标,于2004年提前一年建成“旅游大市”;旅游总收入占到GDP的9.5%以上,旅游业已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
宁波旅游业在浙江的总体实力仅次于杭州,已成为浙东旅游中心,并正成为长三角南翼中心旅游城市。
二是经济实力雄厚,城市综合竞争力强。
宁波市经济实力雄厚,城市基础设施发展到位,综合服务功能完善,综合竞争力强,地方财政、民营资本殷实,人民消费需求层次与总量不断提高,这些都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经济支撑。
宁波已经达到20世纪90年代初中等收入国家水平,经济社会正进入一个总量扩张、质量提升、更加活跃、加速发展的新阶段,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国际化带来了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也为宁波旅游业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强势后劲。
三是发展理念超前,合力兴旅氛围形成。
市委、市政府早在2000年就提出了“抓旅游就是抓经济、抓产业、抓经济结构调整,抓旅游就是抓文化、抓精神文明建设、抓可持续发展,抓旅游就是抓城市知名度、美誉度”的新概念,并形成了高度重视旅游业全面发展的决策共识。
随着政府引导、规划先行、科学兴旅、城市营销战略的有效实施,合力兴旅、科学兴旅的战略氛围日渐形成,旅游业的联动功能得到了普遍认可。
特别是“大旅游”、“大视野”、“大智慧”、“大手笔”、“大管理”的理念,受到了国内旅游业同行和学术界的一致好评,并在实践中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
四是市场运作能力强,旅游精品不断涌现。
宁波的整体经营环境和企业创新力是宁波旅游效益与活力的灵魂。
旅游业的广阔发展前景已经引起民营资本的广泛关注和积极参与,宁波走出了一条利用“民资、民力、民智”发展旅游业的新路子。
与全国其它地区横向比较,宁波人市场敏感度高,开发经营创新性强,善于挖掘产品细节,打造旅游精品,已初步形成一批复合型旅游产品,并沉淀出了几种可资借鉴的旅游业发展运作模式。
如,溪口模式、东钱湖模式、慈城模式、滕头模式等。
五是旅游资源丰富多样,文化底蕴深厚。
宁波地处资源丰沛区,人文类资源优势突出,自然类资源互补性较强,多项资源具有一定的垄断性,优良级资源多,资源空间组合理想,综合资源品质高,开发潜力较大。
无论是开发生态、文化类观光产品,还是培育休闲度假、康体保健产品,都有充分的资源支撑。
宁波还拥有群星荟萃的海洋文化、河姆渡文化、财智文化、浙东文化、宗教文化、海上丝绸之路文化、美食文化,独特的文化底蕴构成了宁波旅游持久的吸引力和核心竞争力。
六是交通能级大提升,区位优势凸显。
宁波地处长三角南翼,坐拥高品位的复合型旅游资源,依托长三角世界第六大城市群及我国最大的旅游客源市场,东连普陀、西接杭州、南通雁荡、北倚上海,初步形成以港口为中心,以“一环五射”高速公路网为骨架,铁、公、空、水立体并进的现代化大交通格局,旅游网络区位优势明显。
杭州湾跨海大桥工程、陆桥连岛工程、甬舟港口一体化等大项目的推进,将使宁波成为区域网络枢纽中心。
这些都为宁波加强与周边区域的合作,充分利用上海世博会和杭州休博会等机遇,加快宁波旅游业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总的来说,宁波旅游业的发展背景颇具个性,成功地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道路。
宁波地处经济发达地区,旅游业在其它强势产业的夹缝中拓展一片天地,将大旅游理念与城市发展有机结合,善于发掘、整合、放大各产业的边际效应,借助经济社会及城市化的加速发展促进旅游,同时通过优质高速发展旅游,拉长产业链,从而进一步提升区域能级和促进产业升级换代,反过来又促进旅游业的提升。
这种发展道路的具体特征表现如下:1、深化政府主导下的大旅游发展战略,积极探索在经济发达地区发展旅游的新路子,积极探索新时期旅游产业与其它产业协调发展的新途径,积极探索在快速城市化时代背景下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形成了一种在经济发达地区发展旅游,将旅游经济影响的乘数效应最大限度放大到国民经济和区域合作体系中,实现旅游综合带动效应的新模式和新典范。
2、通过旅游产业强力助推,充分整合、提升城市、产业、社会等各方资源,加速产业融合,实现综合拉动,推动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协调发展。
3、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锐意进取、积极探索,强调资源、资金、智慧、制度的有机结合,建立“创优”长效机制,“要牌子更要机制”,通过政府引导、市场驱动、生态为本、文化为魂、资本运作、产业联动、区域竞合、城市营销、多方参与、合力推进方式,推动旅游经济从量的扩张向质的提高转变,在质的提高基础上实现量的新扩张,全面增强旅游经济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推动旅游业优质、高速发展。
但也应该看到,宁波旅游还面临着一些发展中的问题:国际旅游发展明显滞后于国内旅游;城市旅游功能有待完善和提升;国际宣传不足;旅游目的地形象有待进一步鲜明;旅游知名度有待进一步提高;生产力战略布局、旅游产品结构及产品设计需要与时俱进,及时调整与优化;经营管理体制有待进一步理顺。
当前,宁波旅游正走过以量的扩张为主的阶段,步入了以质的提升为特征的关键转型期。
宁波正面临着由粗放型开发向精品化、集约化开发的转型,由单一观光产品体系向体验型为主导的复合型产品体系的转型,由政府主导向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转型,由以城市为依托的旅游向大区域旅游转型,由旅游大市向旅游强市的转型,由国内著名旅游目的地向国际著名旅游目的地的转型,由单纯旅游产业发展向城市整体发展的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