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场地适宜性评价的问题
场地工程地质评价
场地工程地质评价1、1、场地总体稳定性和建筑适宜性1、场地总体稳定性场地位于地震基本烈度小于6度的地区,属非设防区;场区属岩溶坡积地貌,无区域活动性断裂通过;场地总体稳定性较好。
2、场地地段稳定性(1)、建筑地段位于残坡积平台上,地貌单一,地势宽阔,地形平坦,排水条件好;(2)、建筑地段无地下采空区、滑坡等不良地质灾害现象;上覆土层厚度较大,不均匀;(3)、场地水文地质条件简单,排水条件较好,地表水及地下水对场地无不良影响。
各拟建、构筑物地段稳定性较好。
3、地基稳定性(1)、上覆第四系素填土厚度变化大,不均匀,结构松散,压缩性高,土层地基稳定性较差;(2)、红粘土层厚度变化较大,不均匀。
(3)、下伏基岩浅部岩溶现象(溶沟、溶槽及裂隙、鹰咀、悬臂)较发育,地表内无大型岩溶现象存在,岩石地基稳定。
地基稳定性较好。
4、建筑适宜性根据场地的稳定性,水文地质及环境工程地质条件,建筑物安全等级,岩土构成,地震基本烈度等因素,综合评价场地的工程建筑适宜性为适宜类别。
1.2、岩土工程特征及力学性质1、素填土:杂乱堆填,回填年限不足1年,孔隙度大,压缩性高,尚未完成自重固结。
2、硬塑状红粘土该层红粘土场地分布不均匀,埋藏深度较大,大兴工业园17号地与大兴中学处于同一地质单元,借鉴大兴中学综合楼对该层的室内试验进行综合评价,试验统计见下表:经计算:ck=36.45kPa,φk=15.56°,取 b=3m,d=0.5m, r=17.7kN/m3;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计算式:f a=M b rb+M d r m d+M c c k,计算得该层承载力特征值f ak=235.90 kPa。
结合取芯情况及勘察过程中实际情况综合推荐该层红粘土(硬塑)承载力特征值f ak=200 kPa。
3、强风化白云岩:岩质较软,岩体较破碎,结合拟建筑物结构荷载特征,据当地建筑经验及相邻建筑物勘察结果综合推荐该层承载力特征值f a =400kPa 。
场地适宜性评价该怎么写
1,地形地貌,有无活动性断裂,场地是否稳定
2,我们这样写:本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第4.1.7条规定,可忽略发震断裂错动对地面建筑的影响。
本场地位于宝坻区天宝工业园宝盈电脑机械有限公司院内,地势总体较平坦,地层结构较简单,地基土分布较均匀稳定,地貌类型比较单一,可排除因构造运动引起的地面沉降;场地地层除③1粘土为全新统新近组冲积层外,其余土层均为正常固结土,因本层厚度约1米,在自重压力作用下固结作用可忽略不计;工业区内没有开采地下水导致地下水位大幅下降,不存在大面积堆载,没有大范围密集建筑群,自然及人为引起的地面沉降可忽略不计;场地内没有活动断裂和滑坡等,不存在因地形、地貌等造成建筑地基侧限消弱或不均衡,不存在影响场地整体稳定性的不良地质作用,故判定拟建场地属稳定场地,适宜本工程建设。
3,介绍下场地是否稳定有没有特殊情况是否能进行建筑如果不能处理后能否建筑
是否存在新活动断裂,有无影响场地稳定的不良地质现象,古河道、沟浜、采空区、滑坡、
崩塌及泥石流灾害等,。
回复评分新鲜事
4,。
试析城市地下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
试析城市地下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城市规划区地下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除了设计到摘要中提到的地质环境方面的影响,社会经济因素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方面。
每一个因素的限制面和考虑的因素都很多而且复杂,这也就造成了评价难度高的问题。
在这种背景下进行的适宜性评价其运用科学的方法就显得更为重要了。
一、影响地下空间开发的地址环境因素(1)地形地貌在特定地形地貌上建造的城市,无论是狭义的“城市”,或者是包含地下空间开发的城市,其建造都必须最大化的符合该地区的地形地貌,这是基点。
例如在平原地区城市的地下空间开发,就要充分考虑到平原地区围岩性质比较差,通风排水相对困难,开发费用高,施工难度较大的问题;但与此同时也要充分利用地形平摊便于组织施工的优势。
两者统筹兼顾寻找最优解决方法。
(2)不良岩土体无论是从水文地质与环境地质还是工程地质结构来看,城市地质体中或多或少都会存在着一些对地下空间开发起限制作用的不良岩土体。
对这些不良岩土体的研究主要包括液化土和软弱土,如果能充分掌握两者的特性对于城市规划区地下空间开发有很强的积极性。
具体的内同是:在浅层与浅层地下空间开发深度范围内主要含有第一和第二软土层,其特点是压缩性好、强度低、高低不均匀和含水量较高的特点;对于开发而言容易造成侧向变形和剪切破坏从而导致支护结构的变形,进而降低地下空间的安全系数。
另外,需要特别提出的是,地震时产生的砂土也会对各种建筑和构造物造成损害。
但由于我国处在地质断裂构造带上的城市数量不多,但是对于处在地震带上的城市或城市集中区,这一点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3)水文条件1、地表水我国大部分的城市都是临海、临江、临河而建,水文条件的影响自然也是其中的重点。
在水域下进行的地下空间开发具有易发生流砂和突涌等灾害且工程难度大,风险高;更重要的是如果不科学、不合理的施工更有可能造成水域内的生态坏境破坏和水体污染,因此地表水网分布对地下空间的开发具有一定的不利影响。
2、地下水这是城市地下空间开发普遍会遇到的问题;例如在进行地下隧道的挖掘时就容易产生流砂、滑坡、坍塌等工程问题,不仅严重影响工程的进度,安全方面的影响也是颇为严重的。
苍溪航标站房场地稳定性及适宜性评价
苍溪航标站房场地稳定性及适宜性评价场地稳定性及适宜性评价是岩土工程勘察评价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评价结论恰当与否,对工程可行性和造价将造成直接影响,而当前交通水运行业相关规范中未给出相应的评价细则,技术人员在作相关评价时往往缺少依据,从而造成评价结论随意性较大。
本文以站房为例,结合其工程特点和个人工程经验,通过综合参考工程性质相近行业(水电、城乡规划)的相应规定及站房地灾评估专项,对站房场地稳定性和适宜性的评价方式进行了详细介绍,评价结论将为后续的岩土工程评价和设计提供合理的依据支撑,也为交通水运及公路行业同仁提供参考,以期获得共识。
标签:场地;区域稳定性;场地稳定性;场地适宜性;评价0引言拟建苍溪站房位于苍溪县南侧约5 km、嘉陵江南岸的陶家村附近,其场地后方为高约40 m(坡度约40°)的陡坡,陡坡顶部发育有高约20 m的陡崖,地形落差较大,陡崖下方陡坡、平台处可见崩积块石,最大块径约3 m,该悬崖主要由白垩系砂巖组成,节理裂隙较发育,存在3处危岩体,危岩方量1~5 m3不等。
在地震、降水、风化等外营力作用及岩体自重作用影响下,危岩易松动滚落,形成崩塌,将对拟建构筑物形成直接威胁。
因此,场地稳定性及适宜性评价结论显得尤为重要,是设计方案的重要参考依据。
1地质慨况苍溪站房处嘉陵江近东西向展布,江面宽约250~500 m,岸坡坡度约20°~30°,南侧地形以缓坡平台、陡坎及悬崖地貌为主。
站房所处平台地形平缓,局部见1~2 m陡坎,平台后方为60~70 m的悬崖。
工程区内覆盖层主要为第四系全新统崩坡积堆积层:含块石粉质黏土、粉质黏土,厚约2.0~5.0 m,下伏基岩为白垩系下统苍溪组(K1c)砂岩。
工程区大地构造位于扬子准地台四川台拗之川中台拱和川北台陷。
苍溪站房位于苍溪向斜南翼,距离向斜轴线最近约3 km,岩层单斜,地层平缓(产状170°∠1°~2°)。
场地的稳定性和适宜性怎么评价
1.场地的稳定性和适宜性怎么评价在《建筑岩土工程勘察基本术语标准》中是这样:场地稳定性:拟建场地是否存在能导致场地滑移、大的变形及破坏等严重情况的地质条件。
在实际进行评价时又要牵涉到工程的类型、规模、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地形地貌等诸多因素。
例如在平原土质地基,就没有必要去考虑岩溶、土洞、崩塌等问题。
工程实践中的场地的稳定性和适宜性评价大致如下:一、场地的稳定性评价。
就是看场地及其临近又没有影响场地性稳定性的因素。
1、不良地质作用和地质灾害:岩溶、土洞、滑坡、泥石流、崩塌、大的沉降、地下洞室(采空区、人防洞室等)、断层、地震效应等等;2、有无边坡稳定性问题;3、有无可能影响拟建物安全的地形地貌。
二、场地的适宜性:这个问题与场地的稳定性密切相关。
但从理论的角度说,没有不能建筑的场地。
有的场地虽然存在稳定性问题或其他不利条件,但经过工程处理,仍然可以建筑,问题是需要处理的工程量和造价与拟建物的价值比。
例如我们要建一栋投资500万的多层建筑,但勘察发现场地处于一滑坡体上,如果要对滑坡进行处理,需要1000万的投资,显然不合适。
我就遇到过这类问题,最后建筑方放弃了该场地的使用。
我们在做场地和地基基础的选择评价时所要尊守的原则就是:技术经济原则。
也就是在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
场地的适宜性评价还要考虑一个水的问题。
这里的水包括了地面水与地下水。
林宗元先生给我们讲过一个工程实例。
早年一个厂区在建设时由于考虑不周,选在了一个沟谷里,结果发生大的山洪,造成灾害,最后不得不迁建。
这类事例在媒体上也时有报道。
三、有些朋友在对场地进行评价时忽略了地基均匀性与稳定性的评价,这也是场地的适宜性评价必须考虑的一个方面。
例如场地总体稳定性较好,但地基存在局部均匀性与稳定性的问题,仍然会对拟建物产生不良影响。
所以我们在勘察报告中,地基均匀性与稳定性的评价是不可或缺的内容。
2.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编写提纲与具体内容参考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编写提纲与具体内容参考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特别是其中14.3.3条关于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规定的内容,结合CECS99:98《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编制标准》,参考众多勘察报告中的优秀者,提出下面这个编写提纲及每个标题应有的内容和数据,以使勘察报告内容更充实,论证更合理,岩土参数更有适用性和可靠性,特编写本勘察报告编写提纲及有关内容指南,供勘察单位参考。
对工程建设适宜性评价方法和分区原则浅析
对工程建设适宜性评价方法和分区原则浅析摘要:近年来,国家的城市化进程加快脚步,大型建筑群和轨道交通、矿产资源开采、填海造地这些工程建设的影响范围越来越大,严重破坏了生态平衡,导致各种工程事故频频发生。
因此,在工程建设施工前,对特定区域进行工程地质分区以及工程建设适宜性评价是十分必要的。
本文就工程建设适宜性评价的方法进行浅析。
关键词:定性分级、定量评价、评价分区原则在工程建设中,地质环境所表现出的优劣程度,包括地质条件是否对工程设施建设运行不利的地质因素和地质作用,以及地质环境是否可能因工程建设恶化或加剧诱发不良地质作用、现象,甚至地质灾害称为工程建设适宜性评价。
工程建设适宜性可以划分为不适宜、适宜性差、较适宜和适宜四个等级。
1评价方法参照相关规定,评价方法可分为定性分级与定量评价。
结合工作区实际情况,首先根据定性分级初步将工作区划分出不同适宜性分布区域,再通过定量评价进行综合评判。
1.1工程建设适宜性定性分级工程建设适宜性定性分级标准如表1所示。
表1 工程建设适宜性的定性分级标准注:1.表中未列条件,可按其对场地工程建设的影响程度比照推定;2.划分每一级别场地工程建设适宜性分级,符合表中条件之一即可;3.从不适宜开始,向适宜性差,较适宜,适宜推定,以最先满足的为准。
根据工程建设适宜性定性分级标准初步圈定不同适宜性分区地段,再通过工程建设适宜性定量评价方法对同一分区进行细化评价,最终得到工作区内工程建设适宜性评价分区。
1.2工程建设适宜性定量评价工程建设适宜性的定量评价应在定性评价基础上进行。
定量评价宜采用评价单元多因子分级加权指数和法,当采用定性和定量评价方法分别确定的工程建设适宜性级别不一致时,应分析原因后综合评判。
1.2.1评价步骤(1)首先确定各评价因子的重要程度,通过比较,得出各因子重要程度的定性判断;(2)其次确定各评价因子的具体权重,以各因子的重要程度为基础,采用特定的数学模型,计算出各因子的具体权重;(3)最后根据各因子的具体权重,运用加权指数和法对评价单元的地质环境质量进行量化分析评价。
建筑场地适宜性评价的问题
地质灾害适宜性分级
地质灾害危险性小,基本不设计防治工程的,土地适宜性为适宜;地质灾害危险性中等,防治工程简单的,土地适宜性为基本适宜;地质灾害危险性大,防治工程复杂的,土地适宜性为适宜性差。见表
适宜性差 地质灾害发育强烈,地质构造复杂,软弱结构成发育区,工程建设遭受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大,引发、加剧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大,危险性大,防治难度大。
上表中不适宜地段就是评价内容
通常应收集相关资料和现场踏勘来评价
THANKS !!!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课件等等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精品文档欢迎下载精品文档欢迎下载上表中不适宜地段就是评价内容通常应收集相关资料和现场踏勘来评价精品文档欢迎下载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资料等等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建筑场地适宜性评价的问题
国标勘察规范规定在勘察报告中要分析评价场地的适宜性,但没有给出评价的方法、依据以及适宜性的等级等问题,感觉有些无所适从。我所看过的报告中均是一句适宜建筑就完事,即没有分析,也没有根据,只是应付而已。不知大家是怎么做的?
建设用地适宜性分级表
级别 分级说明
适宜 地质环境复杂程度简单,工程建设遭受地质灾害危害的理。
基本适宜 不良地质现象较发育,地质构造、地层岩性变化较大,工程建设遭受地质灾害危害的可能性中等,引发、加剧地质灾害的可能性中等,危险性中等,但可采取措施予以处理。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场地稳定性评价规范
场地稳定性评价规范篇一:地基稳定性评价方法建筑地基的稳定性分析和评价《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 (2009年版) 4.1.11第3款规定应“分析和评价地基的稳定性……”,由于该部分内容在规范中较分散,各位同行在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编写时,往往感到无从下笔,现归纳如下,供参考,不当之处望不吝赐教。
一、地基稳定性地基稳定性,一说是地基在外部荷载(包括基础重量在内的建筑物所有的荷载)作用下抵抗剪切破坏的稳定安全程度;二说是各类工程在施工和使用过程中,地基承受荷载的稳定程度;还有表达为与地基岩土体在承受建筑荷载条件下的沉降变形、深层滑动等对工程建设安全稳定的影响程度。
因此,地基稳定性是一个很模糊的概念,其分析和评价可以包含在场地稳定性分析和评价和地基分析和评价之中。
总之,稳定性评价的目的是为了避免由于建(构)筑物的兴建可能引起地基产生过大的变形、侧向破坏、滑移造成地基破坏从而影响正常使用。
按照(GB 50021-2001) (2009年版) 14.1.3、14.1.4规定,岩土体的稳定应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定量分析。
评价地基稳定性问题时按承载力极限状态计算,评价岩土体的变形时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要求进行验算。
二、地基稳定性分析评价内容影响地基稳定性的因素,主要的是场地的岩土工程条件、地质环境条件、建(构)筑物特征等。
一般情况下,需要对如下建(构)筑物进行地基稳定性评价:经常受水平力或倾覆力矩的高层建筑、高耸结构、高压线塔、锚拉基础、挡墙、水坝、堤坝和桥台等。
通常涉及到岩土工程方面主要的内容有:(1)岩土工程条件包括组成地基的岩、土物理力学性质,地层结构。
特别是有特殊性岩土,隐伏的破碎或断裂带,地下水渗流等特殊情况;(2)地质环境条件包括是否建造在斜坡上、边坡附近、山区地基上,建(构)筑物与不良地质作用、特殊地貌的关联度和可能引起地基破坏失稳的各种自然因素或组合。
如岩溶、滑坡、崩塌、采空区、地面沉降、地震液化、震陷、活动断裂、岸边河流冲刷等。
焦作李封矿采空区场地的建筑适宜性评价
第3 4卷 第 2期
・
18 ・ 2
2 08年 1月 0
山 西 建 筑
S A H Ⅸ l ARCHI TECTURE
Vl . 4 No. 0 3 1 2
Jn 2 0 a. 08
文章 编 号 :0 96 2 (0 8 0 —180 10 —8 52 0 )20 2 —2
盆地的各种变形参数。
区。位于采空区正上方 , 其地表下沉均匀 , 地面平坦 , 一般不 出现
裂缝 , 地表下沉值最大 ;) 2 内边缘 区。位 于采空区 内侧上 方 , 其地 表下沉不均匀 , 面向盆地中心倾斜 , 地 呈凹形 , 一般不 出现 明显 的 裂缝 ;) 3 外边缘 区。位 于采空 区外侧 矿层上 方 , 地表 下沉不 均 其 匀, 地面 向盆地 中心倾 斜 , 呈凸形 , 常有张裂缝 出现。地 表移动盆
2 地表 变形 对建筑 物 的影响
在采空 区场地进行建 筑时 , 必须考虑地表变形 对建 筑物安全 稳定及正常使 用 的影 响。大量 的 实践 表 明, 种影 响是 多方 面 这
的, 主要表 现在建筑 所处 的位置不 同 , 其地表 变形 的类型与 大小
各异 , 使建筑 物遭受 的破坏程 度和方式都 是不一样 的。例如 , 位 于地表移动盆地边缘区的建筑 要比在中间区的建筑不利得多 。 地表变形类型不同 , 对建筑物 的影 响也是不 同的。均匀 下沉
与沉降。对工程或者建筑物安全 造成一定 的影 响 , 为判 明场地适 率 , 据此 B点处的曲率KB m m ) : ( m/ 2 为
宜性 也应该进行采空 区勘察 , 明老采 空区上覆 岩层 的稳定性 , 查 预测现采空 区和未来采空区的地 表移动 、 变形的特征和规 律性。
城区建设用地地质适宜性评价方法探讨———以湖南省益阳市中心城区为例
0引言城市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但近年来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乡村人口持续向城市流入,城市规模不断扩张,继而涌现出一系列问题:建设用地快速扩张,城市地质环境恶化、地质安全受到威胁。
如郑州市2021年“7·20”特大暴雨后城市道路出现2000多处地面塌陷,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针对上述地质环境问题进行成因分析,其中一类原因是城市规划对地质影响因素的考虑不够全面和深入,忽视了地质条件、地质资源、地质环境等因素对城市的影响,因此在城市建设中埋下潜在隐患。
对此,城市建设用地地质适宜性评价是避免地质环境问题、保障地质安全的必然举措。
同时在国土空间规划的背景下,如何运用好地质调查成果,科学合理地开展城区建设用地规划,也是本轮规划需要认真回答的命题。
城市建设用地地质适宜性评价是对城市建设过程中涉及的地质环境进行适宜性的分析与评价,其评价结果可为城市建设用地的合理性、科学性提供基础保证。
本文以湖南省益阳市中心城区为例,就城区建设用地地质适宜性评价体系构建作了探讨,同时传播相关科学知识。
1研究区域及方法1.1研究区域研究区域位于湖南省益阳市中心城区,涉及资阳、赫山两个行政区,地理坐标为北纬28°19′56″~28°38′51″,东经112°17′04″~112°31′49″,面积约为245.59km 2。
地形地貌较复杂,位于湖南省中北部资水下游的洞庭湖平原与雪峰山脉接合部,西南山丘起伏,东北江湖交错;地势自西南向东北,呈阶梯状倾斜递减。
区境以平原为主,山、丘、岗地貌齐全,海拔在29.5~239m 。
区内地层主要由新生界第四系砂质黏土、网纹状黏土、细沙层、卵石层多层结构土体和元古界板溪群冷家溪群石英砂岩、板岩、变质砂岩等构成。
地质构造上属于湘中-南地块基金项目:湖南省地质院科研项目(HNGSTP202210)。
作者简介:罗量,本科,工程师,研究方向为国土空间规划、水工环地质等研究。
用地适宜性判断与坡度的关系
三、判定因子与标准的确定(一)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的常用因子及其标准从城乡规划技术方法上,评价建设用地适宜性的因子有很多,在各种教材以及国家标准与规范中均有涉及,各地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不同,侧重点也应有所不同。
另外,重庆市在编制新总规之前委托相关研究机构进行了专题研究——《重庆都市区自然条件、资源与生态环境研究》,其中也对都市区城市建设用地适宜性进行了详细评价。
1、城乡规划教材、标准、规范等资料中关于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常用因子的相关表述(1)根据《城市规划原理(第三版)》,在山区和丘陵地区,地面坡度的大小往往影响着土地的使用和建筑布置,因此坡度是用地评定的一个必要因素。
一般是按照适用程度划分为<10%、10%—25%、>25%三类,也有分成0—8%、8%—15%、15%—25%、>25%四类。
(2)根据《城市规划原理(第三版)》规定了城市建设各类用地建设的适宜坡度,详见下表:(3)《城市用地竖向规划规范(CJJ 83-99)》也明确规定,城市各类建设用地最大坡度不超过25%,详见下表:城市主要建设用地适宜规划坡度规范中对上述规定还做了说明:“城市主要用地的适宜规划坡度”系编制组1997年3月至10月对全国大范围现状和规划的城市用地的坡度调查研究后提出的,为满足平原城市的强烈要求,用地的规划最小坡度基本定为0.2%;同时为了适应丘陵、山区城市的实际,贯彻“不占或少占良田、好地”的要求,规划最大坡度有所提高(特别是对居住及公共设施用地);从规划工作特点出发,适当降低城市道路的设计坡度作为道路的规划控制坡度,便于以后规划与设计的衔接。
适宜规划坡度可覆盖我国绝大部分各类地形、地貌的现状与规划的城市用地情况,为城市建设和长期使用提供较好的基本条件;而对个别因某些特殊原因已规划建成的突破本规范适宜规划坡度范围的用地(居住、公共设施用地坡度最小为0%,最大达45%)则不应覆盖,因为采用这些极限坡度往往会带来建设开发投资过大、长期营运费用高或使用、交通不便及环境质量差等方面的突出问题,因此我们在规划用地坡度时,应尽量避免采用上述过大或过小的极限坡度。
5.1场地稳定性和适宜性评价
5。
1.1拟建场地的稳定性评价1)根据本次钻探及水工环地质测绘的结果,对拟建场地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进行分析可知,拟建场地稳定性评价如下:区域内不存在可溶性岩,因此区域内不存在岩溶.根据钻探探矿期间的揭露,第四系铁冒层下部因长期受地下水的浸蚀作用而偶见土洞,但在本次勘察期间未发现。
经此次勘察期间的调查与测绘工作,区内未发生过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拟建场地皮带廊沿线虽然有7处陡崖,陡崖高一般1。
5~5。
0m,最高处8.6m,陡崖均为奥陶系砂岩,岩石强度高,成厚层状,虽然层理发育,但构造裂隙发育较少,因此陡崖部分砂岩的稳定性好,极少可能发生崩塌现象。
当地虽然存在采取地下水的现象,但都为村民生活用水,采取量小,采取深度有限,通过此次勘察期间的调查,未发现区内有大的沉降。
当地虽然矿产资源丰富,但多为地表残坡积铝土矿,未出现人类在地下活动的痕迹,因此不存在地下洞室(采空区、人防洞室等).经此次勘察及测绘工作,拟建场地内及其附近未发现影响场地稳定性的活动性断裂。
2)拟建场地内自然边坡勘察期间对拟建场地内的地形地貌进行了水工环地质测绘,同时对31处自然边坡进行了详细调查,调查结果表明,拟建场地内除局部砂岩出露部分出现陡崖外,自然边坡坡角一般小于10度,最大坡角为21.3度(Wele河东岸,边坡倾向西北,距离河岸约50m)。
Wele河西岸,自然边坡倾向东南,最大坡角为18~19度,一般坡角小于10度.Wele河东岸,50m范围内,坡度较缓,一般为1~5度,50m 之外出现拟建场地内最大坡角21.3度。
通过钻探揭露及测绘工作,Wele 河两岸未发现自然边坡失稳的现象,两岸自然边坡是稳定的。
拟建皮带沿线两次跨越Yirematode河。
北部Yirematode河北岸,自然边坡倾向西南,最大坡角13度,一般小于8度;南岸自然边坡倾向东北,坡角小于8度.南部Yirematode河北岸,自然边坡倾向西南,最大坡角15。
城市建设用地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
此次评价区范围以城市地质调查工作区范围内 扣除基本农田范围和已建城区范围之后的区域为 主,即只对《河南省汝州市城乡总体规划(2015— 2030年)》规划建设用地范围进行评价,基本农田及 已建城区不再进行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评价区总 面积约70.49 ym2。考虑汝州市远期城市规划情 况,兼顾评价工作精度和评价工作量的大小,每个规 划村庄作为1个评价单元,将中心城区剖分为94个 面积为4 ym2的评价单元,共计28个评价单元。 评价区范围及评价单元的划分如图2所示。
・ ・35
2021年第6期
能源与环保
研究院编制的《汝州市城乡总体规划(2015— 2030)》,本次工作的具体范围为汝州市城市远景规 划区范围,包括汝州市中心城区、近郊区以及城市行 政区域内因城市建设和发展需要实行规划控制的区 域。具体范围:北至骑岭乡、米庙镇北部边界,东至 米庙镇东部边界,南至王寨乡南部边界,西至王寨 乡、骑岭乡西部边界,工作区总面积444 ym2(图1)。
C
入 ma - n n -1
(3)
式中Lm-为判断矩阵A的最大特征值;n为判断矩
阵阶数。 按上述方法可求得判断矩阵AB最大特征值入=
0.510 41,一致性检验指标CI = 0.031 <0. 100,判断 矩阵一致性检验满足要求,B,中因子在结果A中的 权重正确。同理求得判断矩阵B1、B4、B2的归一化
收稿日期:272- - 72 - 73 ;责任编辑:陈朋磊 DOI:17. 99389/T cnki9073 - 6507. 272-. 06.006 基金项目:河南省汝州市城市地质调查评价(豫财招标采购271-27772号) 作者简介:董永智(1986—),男,河南新乡人,工程师4010年毕业于河南理工大学,现从事矿产勘查、水工环地质、地质环境治理工作。 通讯作者:霍瑜剑(1984—),男,河南杞县人,高级工程师,2008年毕业于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现从事水工环地质、地质环境治理、地质灾害防
某工程场地地质条件及适宜性评价
第19卷 第5期 中 国 水 运 Vol.19 No.5 2019年 5月 China Water Transport May 2019收稿日期:2018-12-07作者简介:白 杰(1994-),甘肃正宁人,昆明理工大学 国土资源工程学院 地质工程专业,硕士生。
某工程场地地质条件及适宜性评价白 杰,徐世光,黄建国(昆明理工大学 国土资源工程学院,云南 昆明 650039)摘 要:通过对贵州省安顺市某典型场地工程地质条件的实例分析与评价,为工程设计以及施工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安顺市高原地区土体主要呈上软下硬的二元结构;通过室内试验、计算分析得出该地区下层基岩中的中风化灰岩是建筑物地基持力层的理想选择,成孔形式采用人工挖孔桩;通过里正岩土软件的边坡定性分析,计算得出该地区土体在10m 高的基坑条件下边坡不稳定,需要进行支护。
关键词:工程地质条件;二元结构;地基持力层;成孔形式;边坡;支护中图分类号:U41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973(2019)05-0217-03一、前言安顺市地处长江水系乌江流域和珠江水系北盘江流域的分水岭地带,是世界上典型的喀斯特地貌集中地区,平均海拔高度在1,102~1,694m 之间,全境海拔高度560~1,500m。
由于高原区土层结构及其物理力学性质差异较大,本文试图通过一个高海拔典型场地的实例分析,从侧面反映在安顺市高原区岩土体工程地质的基本特征和一些特点。
二、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1.工程概况拟建“安顺市开发区星火片区城市棚户去改造项目”位于贵州省安顺市星火路南侧黔中腹地某开发区内。
拟建项目由主楼、商场裙楼、地下室人防、其他配套附属设施建筑组成。
场地拟建26层的高层及两层的地下室,地下室深6m。
2.地形地貌条件原始地貌属于中低山地貌,经过开挖、平整后,场地已变得较为平坦、开阔。
拟建的两栋楼的场地天然孔口高程为1,388.35~1,391.66m,高差3.31m。
场地稳定性和工程建设适宜性评价
8 场地稳定性和工程建设适宜性评价8.1 一般规定8.1.1 规划勘察应对规划区的场地稳定性和工程建设适宜性进行分析评价。
8.1.2 场地稳定性评价可采用定性的评判方法,工程建设适宜性评价宜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综合评判方法。
8.2 场地稳定性评价8.2.1 场地稳定性可划分为不稳定、稳定性差、基本稳定和稳定等四级,其分级应符合下列规定:1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应划分为不稳定场地:1)强烈全新活动断裂带;2)对建筑抗震的危险地段;3)不良地质作用强烈发育,地质灾害危险性大地段。
2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应划分为稳定性差场地:1)微弱或中等全新活动断裂带;2)对建筑抗震的不利地段;3)不良地质作用中等-较强烈发育,地质灾害危险性中等地段。
3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应划分为基本稳定场地:1)非全新活动断裂带;2)对建筑抗震的一般地段;3)不良地质作用弱发育,地质灾害危险性小地段。
4 符合下列条件的,应划分为稳定场地:1)无活动断裂;2)对建筑抗震的有利地段;3)不良地质作用不发育。
注:从不稳定开始,向稳定性差、基本稳定、稳定推定,以最先满足的为准。
8.2.2 规划区的场地稳定性分区应在各评价单元的场地稳定性评价基础上进行,并应绘制场地稳定性分区图。
8.3.1 工程建设适宜性可划分为不适宜、适宜性差、较适宜和适宜等四级。
8.3.2 工程建设适宜性的定性评价应符合本规范附录C表C的规定。
按附录C 表C评定划分为适宜的场地,可不进行工程建设适宜性的定量评价。
8.3.3 工程建设适宜性的定量评价应在定性评价基础上进行。
定量评价宜采用评价单元多因子分级加权指数和法,按本规范第8.3.4条的规定进行。
当有成熟经验时,可采用模糊综合评判等其他方法评判。
当采用定性和定量评价方法分别确定的工程建设适宜性级别不一致时,应分析原因后综合评判。
8.3.4 当采用评价单元多因子分级加权指数和法进行工程建设适应性评价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 评价单元的定量评价因子体系应由一级因子层和二级因子层组成。
场地适宜性评价
4.1场地稳定性评价
据现场勘察及调查,拟建场地及其附近范围内无活动断裂,无泥石流、滑坡、崩塌、液化、天然洞穴、活动断裂等不良地质作用,无地质灾害存在,属建筑抗震有利地段,综合评价该场地为工程建设稳定场地。
注:1、场地稳定性分为四个级别,分别为稳定、基本稳定、稳定性差和不稳定,以上述内容为例,应结合场地实际条件评价后划分。
2、场地稳定性评价从不稳定开始,向稳定性差、基本稳定、稳定推进,以最先满足的为准。
4.2场地适宜性评价
拟建场地稳定;地形平坦,地貌简单,地面坡度小于10%;岩土种类单一,分布均匀,工程性质良好;地下水对工程建设无影响,地表排水条件良好。
综合评价该场地为工程建设适宜场地。
注:1、场地适宜性分为四个级别,分别为适宜、较适宜、适宜性差和不适宜,以上述内容为例,应结合场地实际条件评价后划分。
2、场地适宜性评价从不不适宜开始,向适宜性差、较适宜、适宜推进,以最先满足的为准。
4.3地基土评价
第①层杂填土(Q4ml):分布在拟建场地表层,灰色,主要成份以角砾为主,含大量建筑垃圾及少量的生活垃圾,结构松散,力学性质不均。
基础开挖时全部挖除,不作持力层评价。
第②层角砾(Q4al+pl):拟建场地范围内均有分布,成层较稳定,分布较均匀,物理力学性质较好,适宜性较好,可作为拟建建筑物基础持力层。
第③层细砂(Q4al+pl):成层较稳定,分布较均匀,物理力学性质较好,适宜性较好,可做为拟建建筑物基础持力层及下卧层。
场地稳定性评价
场地稳定性评价
关键词涌金物流场地稳定性和适宜性
一、工程概况
工程位于宁波市科技园区,东北侧为宁波院士路移动通信枢纽楼,南
临通途路,西为规划道路;主楼地上26层,设地下室2层,基础形式拟
采用桩基;高层单柱最大荷载约为25000kN。
二、场地概况
三、地基土层的划分
根据场地的地层结构、岩性特征、埋藏条件及物理力学性质,场地勘
探深度内地基土划分为18个工程地质层,具体详见地基土层划分表1。
四、地下水
场地地下水主要为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潜水和承压水。
与本工程关系较为密切的承压水主要有二层,分别赋存于③层粉砂和
⑧层粉砂、砾砂中。
下部⑨-2层中砂承压含水层埋藏深,深埋于桩端持
力层以下,对本工程影响不大。
五、场地稳定性和适宜性评价
1.场地地震效应
2.地震液化判别
场地地下水位高,其埋深为0.20~0.70m,上部20m以浅属饱和砂土,存在液化可能。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本次采用
标准贯入试验判别法判别20m以浅土的液化指数及液化等级,在地面下20m深度范围内的液化土按公式(1)、(2)计算:
(1)
(2)
式中:N63.5―饱和土标准贯入锤击数实测值;Ncr―标准贯入锤击数临界值;N0―标准贯入锤击数基准值,7度设防第一组取6;d―标准贯入点深度(m);dw―地下水位埋深,按0.50m计算;ρc―粘性土含量百分比,当ρ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场地适宜性评价的问题
国标勘察规范规定在勘察报告中要分析评价场地的适宜性,但没有给出评价的方法、依据以及适宜性的等级等问题,感觉有些无所适从。
我所看过的报告中均是一句适宜建筑就完事,即没有分析,也没有根据,只是应付而已。
不知大家是怎么做的?
近来又查阅了城市规划勘察规范,其中的附录C和附录D中就有场地稳定性分类标准和场地适宜性分类标准,不知这个标准在一般的勘察报告中能否使用?
地质灾害适宜性分级
地质灾害危险性小,基本不设计防治工程的,土地适宜性为适宜;地质灾害危险性中等,防治工程简单的,土地适宜性为基本适宜;地质灾害危险性大,防治工程复杂的,土地适宜性为适宜性差。
见表
建设用地适宜性分级表
级别分级说明
适宜地质环境复杂程度简单,工程建设遭受地质灾害危害的可能性小,引发、加剧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小,危险性小,易于处理。
基本适宜不良地质现象较发育,地质构造、地层岩性变化较大,工程建设遭受地质灾害危害的可能性中等,引发、加剧地质灾害的可能性中等,危险性中等,但可采取措施予以处理。
适宜性差地质灾害发育强烈,地质构造复杂,软弱结构成发育区,工程建设遭受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大,引发、加剧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大,危险性大,防治难度大。
上表中不适宜地段就是评价内容
通常应收集相关资料和现场踏勘来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