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行为学
组织行为学
组织行为学第一章组织行为学概述1、组织行为学包含了三层含义:(1)指出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的心理和行为的规律。
(2)指出组织行为学的研究范围涉及三大领域:组织环境中人类的心理与行为规律、个体与组织的接触面、组织以及组织环境之间的联系。
(3)指出了组织行为学的研究目的是在掌握一定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性的基础上,了解影响个体、群体和组织行为的因素,提高预测、引导、控制人的行为的能力,以达到组织既定的目标。
2、所谓组织,是指具有特定目标、资源与结构,时刻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开放系统。
组织存在必须具备三个条件:组织是人组成的集合、组织是适应目标的需要、组织是通过专业分工和协调来实现目标的。
3、行为,是指有机体的所作所为及其活动,人的行为时指人多所处环境这种客体所作的反应。
4、行为组织,是指各类组织的每位成员在工作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所有行为。
第二章个体认知第一节知觉与归因1、知觉是心理学研究的重要问题,是个体心理过程的一个重要阶段。
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它是个体对事物的综合、整体反映。
2、感觉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在人脑中所产生的对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3、社会知觉,指人对社会对象(包括个体、社会群体乃至大型社会组织)的知觉。
包括人际知觉、自我知觉等。
4、社会知觉偏差社会知觉偏差的主要表现如下所述:(1)第一印象,也叫首因效应,当我们与某人初次见面时,我们最了解到的信息被视为是最重要的,因为此前对其一无所知,所以在对待他人的知觉方面,首次印象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产生心理定式作用。
(2)近因效应,是指在多种刺激出现的时候,印象的形成主要取决于后来出现的刺激。
这种效应也称为新颖效应、最近印象效应或最后印象效应。
(3)刻板印象,即人们常常根据自己的经验和知识,按照自己所设定的知觉标准评估他人,对人群进行分类,形成固定形象。
(4)晕轮效应,又称光环效应、成见效应、光晕现象。
晕轮是一种当月亮被光环笼罩时产生的迷糊不清的现象。
组织行为学
组织行为学名词解释1.人格(个性):指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在不同环境中一惯、相对稳定的、影响人的外显和内隐行为模式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2.个性心理特征:个性结构中最稳定的、经常表现出来的特征因素,是具有决定意义的成分,它表明一个人比较典型的心理活动和行为特征。
3.气质:是个人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是指不以人的活动的动机、目的和内容为转移的、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强度、速度、稳定性、灵活性)。
4.性格:是人在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中所表现出来的个性心理特征。
5.能力:是作为掌握和运用知识技能的条件并决定活动的效率的一种个性心理特征。
6.感觉:是人脑对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7.知觉: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
8.社会知觉:又称社会认知,即个体对他人、群体及自己的知觉。
对他人和群体的知觉是人际知觉,对自己的知觉是自我知觉。
9.印象:指存留在个体头脑中的认知客体的形象。
10.首因效应:最初出现的信息影响最大。
11.近因效应:最新获得的信息影响较大,因为它在时间上离认知者最近。
12.光环效应(晕轮效应):个体对认知对象的品质一旦形成某种倾向性印象,就会用它评价认知对象的其它品质。
13.刻版印象:人们通过自己的经验形成对某类人或某类事较为固定的看法。
14.定势效应:在人们头脑中存在关于某一类人的固定形象,当我们认知他人时,常有一种不自觉的准备状态,按其外部特征进行归类,从而产生出定势效应尤其是初见。
15.态度:是个体对所处环境中的人物、事情及其它客体所持有的一种具有持久性、一致性的内在心理和行为倾向。
16.正式群体:指那些由官方正式文件明文规定的群体。
17.非正式群体:指未经官方正式规定、自发形成的群体。
18.社会助长作用:也称社会促进,是指个体完成某种活动时,由于他人在场而提高了绩效的现象。
他人在场的形式有实际在场、隐含在场、想象在场。
19.社会抑制作用:指个体在与其他群体成员一起完成某种任务,或者有其他人在场时,会导致个体付出的劳动比单独时偏少,效率不如单独完成任务时高。
组织行为学
第一章导论劳动力多元化:意味着组织在性别、种族、国籍方面的构成越来越多样化。
工作场所的越轨行为:(1)违反重要的组织规则,从而威胁组织和个人健康的主动性行为。
组织规则是指明令禁止某些行为的公司的政策,大家共享的隐性规则。
(2)越轨行为:侮辱同事、行窃、过度传播流言、蓄意破坏组织公民行为:是一种由员工自由决定的行为,它不包括在员工的正式工作要求当中,但这种行为无疑会促进组织的有效运转和作用。
什么是组织行为学?组织行为学是一个研究领域,它探讨个体、群体以及结构对组织内部行为的影响,目的是应用这些知识改善组织绩效。
第二章个体行为的基础心理能力(7个维度):心理能力即从事那些心理活动所需要的能力,包括七个维度,即算术、言语理解、知觉速度、归纳推理、演绎推理、空间视知觉以及记忆力。
行为塑造:管理者常常需要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指导个体的学习,塑造个体的行为。
行为塑造有四种方法:积极强化、消极强化、惩罚和忽视。
强化对组织行为影响的结论:(1)一些强化类型对行为的改变十分重要(2)在组织中,一些奖励类型比另一些类型的效果更佳(3)学习发生的速度及其效果的持久性取决于施加强化的时机。
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认为行为是其结果的函数。
通过学习,个体获得他们想要的东西而逃避他们不想要的东西。
但是把人的心理排除在人的行为影响之外,这是这一理论的缺陷。
能力与工作的匹配问题:为了达到高工作绩效而对人的具体的心理能力和体质能力两方面的要求,取决于该工作本身对能力的要求。
当二者的匹配不良是,会出现什么结果呢?员工如果缺乏必需的能力就常常会在工作中失利;当员工的能力远远超过工作要求而造成能力与工作要求不匹配时,可能会使组织缺乏效率,员工的满意度降低,尤其当员工渴望施展自己的才华时,他们会因工作的局限性而灰心丧气。
第三章工作态度态度:关于物体、人物和事件的评论性陈述,这种陈述可以是赞同的,也可以是反对的,它反映了一个人对于某一对象的内心感受。
组织行为学
OB重点集合第一章导论1.组织行为学定义和对其有贡献的学科定义:组织行为学是一个研究领域,它探讨个体、群体以及结构对组织内部行为的影响,目的是利用这些知识改善组织绩效。
有贡献的学科:心理学、社会学、社会心理学、人类学。
2.OB模型自变量:(1)个体水平的变量(个人的或传记的特征、人格特征、内在情绪框架、价值观与态度和基本的能力水平)(2)群体水平的变量(3)组织系统水平的变量因变量:(1)生产率(2)缺勤率(3)流动率(4)工作场所种的越轨行为(5)组织公民行为(6)工作满意度第二章能力与学习1.能力定义及内容定义:能力指的是个体能够成功完成工作中各项任务的可能性。
内容:(1)心理能力:即从事那些如思考、推理和解决问题等心理活动所需要的能力。
(2)体质能力:记那些从事技能要求较少而规范性要求较高的工作所需要的能力。
2.情商的五个方面自我意识:了解自己的感觉自我管理:监控自己的情绪自我激励:不断进取的动力感同身受:识别别人的情绪社交技能:与他人的交往3.能力-工作的匹配:高工作绩效取决于该工作本身对具体的心理能力和体质能力的要求,当能力与工作相匹配时,员工的工作绩效便会提高。
4.学习--在经验的作用下发生的相对持久的行为改变。
5.学习理论的内容:(1)经典条件反射(2)操作性条件反射(3)社会学习理论6.行为塑造的方法以及结论方法:积极强化:行为之后,给予积极刺激—行为变的更加可能发生消级强化:行为之后,取消消极刺激—行为变的更加可能发生惩罚:行为之后,给予消极刺激—行为变的更不可能发生忽视:取消所有强化物—行为变的不可能发生结论:(1)积极强化和消极强化都导致了学习,他们强化了反应,增加了其重复的可能性。
(2)惩罚和忽视消弱了行为,并减少了以后类似行为发生的频率。
7.强化程序和结论:程序:(1)连续强化:每一次理想行为出现时,都给予强化(2)间断强化:只对部分理想行为给予强化。
a固定时距:每隔一段固定的时间给与强化。
组织行为学
组织行为学简介组织行为学是研究组织中个体和群体行为的学科。
它关注的是组织中个人如何与其他个体、群体和组织整体互动,以及这种互动如何影响组织的效能和绩效。
组织行为学是一个跨学科领域,涵盖了心理学、社会学、人力资源管理等多个学科的知识和理论。
在当代组织中,组织行为学起着重要的作用,有助于改善员工的工作满意度、提高组织绩效等。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组织行为学主要研究以下几个方面:1.个体行为:个体的认知、态度、动机以及行为。
2.群体行为:小组和团队的形成、发展和维持。
3.组织行为:组织的结构、文化、领导和管理等方面的行为。
4.环境行为:组织与外部环境的互动和适应。
组织行为学的重要概念在组织行为学中,有一些重要的概念对于理解个体和群体行为至关重要:1.个体认知:个体对于自己和周围环境的认知和理解。
个体的认知会影响其行为和态度。
2.动机:个体在行为中所追求的目标和动机。
动机是个体行为的驱动力。
3.情绪:个体在工作中产生的情绪和情感状态。
情绪会影响个体的工作表现和满意度。
4.组织文化:组织中共享的价值观、信念和行为准则。
组织文化会影响员工的行为和组织的发展。
5.领导:组织中对员工进行指导、激励和管理的过程。
领导对于员工的行为和绩效有重要影响。
组织行为学的应用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成果在实际组织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领域:1.人力资源管理:组织行为学提供了对员工招聘、培训、激励和绩效评估等方面的理论和方法。
2.组织发展:组织行为学帮助组织改进其结构、文化和管理方式,以提高组织的效能和绩效。
3.领导力发展:组织行为学研究了领导者的行为和效果,可以帮助发展有效的领导力。
4.团队建设:组织行为学研究了团队形成、发展和维持的原则和方法,有助于提高团队的协作效能。
总结组织行为学研究组织中个体和群体行为的科学,可以帮助理解个体和群体如何影响组织的效能和绩效。
它是一个重要的学科领域,在实际组织中有广泛的应用。
通过了解组织行为学的基本概念和应用领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对组织中的各种挑战和问题。
组织行为学
组织行为学:对组织情景下人的思考、感受、活动的内容和方式的系统研究。
学习组织行为学的意义:1.学习组织行为学有助于我们更系统地认识和了解组织中人的行为特点和规律,对于日后的工作和生活都会有帮助。
2.随着实践的深入和中国企业的成长壮大,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管理的本质就是对人的管理。
对于了解人和认识人,组织行为学是所有管理者的必修课。
3学习组织行为学能够帮助我们了解组织中人的认识水平,为进一步推动认识的进步奠定基础。
4学习组织行为学有利于强化我们的民族自信和理论,更加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念第一章个体心理与行为知觉:是指个体为了给观察到的对象赋予一定的意义,而进行的组织和解释感觉印象的过程知觉分为物体知觉(空间知觉、时间知觉和运动知觉)和社会知觉(对他人的知觉、人际知觉、自我知觉和角色知觉)知觉的过程包括五个阶段~:注意、组织、解释、检索、判断*归因:通过对观察到的行为结果进行分析并推断其原因的过程。
常见的归因偏差包括:基本归因错误(总是低估外部因素如环境造成的影响,而高估内部特质与态度等个人因素的影响)和自我服务偏见(总是倾向于把成功归因于自身能力和努力等内部因素,而把失败归因于运气不佳等外部环境因素)价值观:代表了人最基本的信念。
价值观包括内容和强度两种属性。
工作价值观:工作价值观最早是由美国心理学家休珀提出的,指的是个体所追求的与工作有关的目标的表述,是个体的内在需要及其从事活动时所追求的工作特质或属性。
组织承诺:是指员工对于特定组织及其目标的认同,并且希望维持组织成员身份的一种态度。
梅耶及其同事认为组织承诺包括三个独立的维度:情感承诺、连续承诺、规范承诺能力:是个体能够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需具备的心理特征。
能力分为一般能力、特殊能力、创造力人格:与工作相适应的个人品质的总和人格的特征:1.独特性2.稳定性3.统合性4.功能性卡特尔的人格特质理论:特质是指用于描述个人行为的一些持久而稳定的特点,提出了16种根源特质大五模型:外倾性、随和性、责任心、情绪稳定性、经验的开放性迈尔斯-布里格斯类型指标(MBTI):四个维度,外向的(E)、内向的(I),感觉的(S)、直觉的(N),思维的(T)、情感的(F),判断的(J)、知觉的(P)情绪:指的是由特定的人或事物引发的较为强烈的情感体验。
什么是组织行为学
一、什么是组织行为学?其有何特点?组织行为学是综合运用与人有关的各种知识,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研究一定组织中人的行为规律,从而提高各级主管人员对人的行为的预测和引导能力,以便更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的一门学。
组织行为学的特点有三:1、边缘性、综合性。
组织行为学是一门多学科、多层次相互交叉和渗透的边缘性综合性学科。
2、两重性。
组织行为学又是一门具有两重性的学科。
它既有与组织中人的行为生物性特征相联系的反映人的行为一般规律的属性即自然属性,又具有反映人的社会活动规律的社会属性即阶级性.3、实用性。
组织行为学相对于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学科来说,它是属于应用性科学.目的是紧密联系组织管理者的工作实际,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改善组织的工作绩效.二、研究和应用组织行为学有何重要意义?有助于加强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有助于知人善任,合理地使用人才。
有助于改善人际关系,增强群体的合理凝聚力和向心力。
有助于提高领导水平,改善领导者和被领导者的关系。
有助于组织变革和组织发展。
三、试述组织行为学的产生与发展过程。
组织行为学是在管理学特别是组织管理学和人事管理学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而来的,是管理科学的新发展。
1、由组织管理学到组织行为学:托马斯·彼得斯和罗伯特·小沃特曼在1982年出版的《寻求卓越的经营之道》一书中提出,组织管理学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有四种类型:⑴20世纪初――30年代以泰罗、法约尔、韦伯为代表的科学管理学派,把组织看成一个封闭的系统,把组织中的人看作是理性的“经济人".⑵20世纪20年代――60年代以梅约、麦格雷戈、巴纳德、塞尔兹尼克为代表的行为学派,把组织看成一个封闭的社会性的模式,把人看成“社会人"。
⑶20世纪60年代――70年代以钱德勒、劳伦斯、洛希为代表的管理科学学派把组织看做是开放的理性模式.⑷20世纪70年代以后以维克、马奇为代表的综合性的现代管理学派,把组织看作一个开放的社会性模式,强调人是企业组织的中心。
组织行为学
第一章1、组织行为学:是指探讨个体、群体以及结构对组织内部行为的影响,从而运用这些知识来实现组织行为有效性的学科第三章1、刻板印象:是指过度推论、过分简单化的对人们的个性进行推断的自我知觉现象。
它是基于人们在某一社会群体中的身份,把某些特征赋予他们的过程2、参照框架理论:假设个体的判断和认知不仅受到认知或心理因素的影响,而且是发生在一个恰当的参照框架下的,这里的参照框架指的是“一套控制感知性认识、逻辑评价或社会行为的标准、信仰或假设”3、虚假同感效应:指的是我们对他人的信仰和特质与自己的信仰和特质之间的相似程度的高估4、晕轮效应:人们在观察别人时,对这个人的某个方面、品质或特征有非常冲突的知觉,起到了一种类似于晕轮的作用,从而影响了对这个其他特征的知觉,造成以点概面、以偏概全的后果。
5、期望效应:指的是预先的期望会抑制个体对事物的认识,知觉过程对信息的选择、对知觉对象的解释,都会偏向知觉主题预期的方向6、归因理论:就是解释我们如何确定自己以及他人行为原因的理论7、归隐的三要素(凯利):哈罗德﹒凯利提出了一个解释人们怎样决定他人行为的原因的模型,他认为进行归因时人们关注三个主要因素,即一致性、一贯性、特殊性8、自立性偏差:人们倾向于更好的表现自己9、基本归因偏差:人们在归因时往往忽视情境的影响,而高估个人因素如智力、能力、动机、态度和人格等的影响,哪怕别人的行为很明显受到了情境的左右10、情绪智力:是指感受和表现情绪、促进情绪思考、理解和情绪分析以及调节个人和他人情绪的能力11、态度的心理结构由三种成分组成:知觉成分,情感成分和行为意向成分,合称态度的ABC模型12、压力的来源:组织压力源和生活压力源⑴组织压力源:任务压力源、角色压力源、人际压力源、物理压力源① 任务压力源:任务压力源是指工作任务相关的压力源② 角色压力源:角色总是与组织或群体中某一位置的与其行为相联系,组织或群体中的个体会面临角色的要求,包括正式和非正式的要求。
什么是组织行为学
第一节组织行为学的概念、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一、什么是组织行为学组织行为学是研究在组织系统内,个体、群体及结构对组织内人的行为的影响,以提高组织绩效为目的的一门科学。
组织行为学可以作以下表述:组织行为学是一个研究领域,具有综合性、应用性的学科特点。
组织行为学研究范围------ 定位于组织系统。
组织行为学研究的重点--------组织中的行为特征及其规律性。
组织行为学研究的目的---------提高组织运行的有效性,即组织行为学的自变量可以理解为个体行为,群体行为,组织行为。
而组织行为学的因变量可以包括生产效率、工作的满意度、工作的流动性、缺勤情况等四项因素。
二、组织行为学研究的主要内容1 个体行为个体是组成组织的基本单元和细胞,直接影响组织的整体素质。
人的行为存在着共性与特殊性。
对“共性”的研究是组织决策重要的依据条件。
对“特殊性”的研究,如人的能力,气质,知觉与态度,乃至价值观等差异的研究,有助于更好地运用激励机制,合理运用人力资源和开发人的潜能,提高组织的效率。
美国学者霍夫斯德(Greet Hotstede)认为,人的个性受到态度、价值观、文化差异的巨大影响,表现为四个维度:(1个人主义/集体主义:前者强调以个人为核心,趋向建立松散的社会结构(如美、英、荷兰等),后者强调集体为核(2心,趋向建立紧密型的社会机构(如诸多亚洲国家)。
(3权力距离:表现为人们权力、权威、尊敬和崇拜的程度。
权力距离大的社会,人群表现为组织内权力差异的认可以及对权威的尊重。
反之,则表现为上下级之间更多的平等。
(4确定性规避:表现为社会人群对社会前景的估计以及对待风险和安全感的态度。
高不确定规避的社会,其成员常表现为不安,并能对风险泰然处之(如瑞士、北欧等国生活数量与生活质量:前者强调自信和物质主义(如日本、美国),后者强调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与相互关心(如北欧国家)。
2群体行为群体是指个人的集合。
表现为三个特征:(1群体是一群人的集合。
01组织行为学(第一章、组织行为学概述)
一、实验室实验法
实验室实验法是运用专门实验仪器测试被试者(个人 或群体)心理特质和行为的研究方法,是当前组织行为学 研究的一种主要方法。实验室实验法的最大特点在于, 研究工作是在实验室条件下进行的。 实验室实验法的优点是其控制条件严格,可以避免 许多其他因素的干扰,其研究结果具有较强的说服力。 但是,实验室实验为达到精确性和可控性而牺牲了现实 性和普遍性,再加上人工实验室脱离了活生生的组织环 境,增添了人为因素,真实性较差。因此,对于实验室 的结果不能迷信,对其实验结果的推广和应用,必须持 慎重态度。此外,许多心理和行为规律,如群体行为中 的情绪感染、冲突等,难以在实验室内进行实验。
第一章、组织行为学概述
本章提要
组织行为学是研究组织系统内的个体、群体、组织 及其关系的行为规律,以提高管理者描述、解释、预测 和控制人的行为的能力与组织运作绩效的科学。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大家理解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 象、研究范围和研究方法;通过把握组织行为学的内容 体系,了解学习组织行为学的目的;通过了解组织行为 学的历史沿革,把握组织行为学的理论基础,比较组织 行为学和相近学科的关系,正确理解组织行为学的学科 性质。
四、现场观察法
现场观察是在自然条件下(即在正常工作和劳动情景), 有目的、有系统地观察、研究对象以获得数据,作出结论。如 对领导的工作能力、工作作风的研究,对于职工的工作技能、 工作压力等的研究都可以用现场观察怯。运用现场观察法,必 须明确了解“观察什么”、“怎样观察”和“怎样记录”等问 题,以便不失时机地捕捉到有关信息。 现场观察的最大优点在于:对于所研究的群体不施加任何 影响,不改变活动进程,因此能够掌握研究对象的许多生动活 泼的实际材料,所以它有很大的现实意义,资料的可靠性、可 信度较高。但这种研究方法也有一定的缺点,研究者对于被研 究者的情况即使了解得很清楚,但任何群体都有其特殊性,因 此很难把研究成果运用于其他的群体中去。
组织行为学
二、观察法
观察者以感觉器官为工具,直接观察人们的 行为,并通过对外在行为的分析去推测人们 内在的心理状态。现在许多研究采用录像机 和录音机协助观察。
说明观察法的分类并分析各类的优缺点(领会) 分类一:按照观察者和被观察这关系分为参与观察 法与非参与观察法两类 参与者直接参与被观察者的活动,并在共同活动中 进行观察的方法称为参与观察法。观察者不参与被 观察者的活动,以旁观者身份进行观察的方法成飞 非参与观察法。 二者比较:采用观察法的优点是确保观察到的资料 较为可靠和有效。缺点一是由于亲自投入现场作观 察者,可能会影响到观察的客观性。二是在观察别 人时,可能会是别人感到人自然。 此外,参与观察法与非参与观察法,均受本人的价 值观、个性等的影响较大,信度和角度也会受到一 定的影响。
2、人的行为的特点(领会) (1)适应性 (2)多样性 (3)动态性 (4)可控性 (5)实质是人的生理、心理因素与客观环 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和表现。
三、组织行为学的概念
1、定义(识记) 所谓组织行为学是研究在组织中以及组织与 环境相互作用中,人们从事工作的心理活动 和行为反应规律性的科学,
4、研究组织行为学中的激励理论与应用, 可以加强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充分调动各方 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5、研究组织行为雪中的组织设计与组织变 革的理论与方法,可使管理者能更好地适应 环境的变化,进行组织改造,增强活力,提 高绩效 6、研究组织行为学还有利于管理者调适心 理平衡,提高身心健康水平,从而进一步提 高工作绩效。 (应用)
(3)再次是由管理的两重性决定的。组织 行为学也是管理学的反战,它是一种以人为 中心的管理学。而管理学既有作为人们共同 劳动的协调和指挥的这种自然属性,又具有 监督劳动者劳动、反映统治阶级意志这种社 会属性和阶级性。
《组织行为学》
个性差异与管理对策
性格特征 开朗直率 沉默寡言 气质类型 多血型 粘液型 行为表现 坦白直爽、兴趣广泛、爱发牢骚、 不拘小节、言行有时易被人误解 管理对策 表扬为主,防微杜 渐
倔强刚毅 心胸狭窄
粗暴急躁 自卑心理 傲慢自负 疲疲沓沓
胆汁型 忧郁型
胆汁型 各类型 多血型 各类型
能吃苦、办事有始有终,但缺乏灵 经常鼓励,多教方 活性,与领导意见不一致时不冷静, 法 容易产生抗拒情绪,求胜心切
气质差异管理:
1、正确认识人的气质类型 2、根据员工气质类型合理安排工作和选 拔人才 3、根据气质特征合理搭配群体成员 4、根据气质特征对员工进行教育和培训
五.性格
性格的概念: 指人对现实的态度及其行为方式中比较稳 定的、独特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性格和气质: 1、区别:先天与后天、可塑性 2、联系:气质影响性格形成,性格一定程 度上可以掩盖或改变气质。
二.态度
态度的概念: 个体对某一种现象所持有的评价和行为 倾向。 态度的结构: 认知成分/情感成分/意向成分 态度的特征: 对象性/内隐性/后天性和社会性/相对稳 定性
态度的功能: 适应、自我防御、价值表现、认识或理 解 态度与行为的关系: 1、态度影响行为:分离或一致 2、行为对态度的影响 影响态度和行为关系的因素: 态度结构方面的因素/行为反应方面的因 素/态度自身的因素
二、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一)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 1、组织行为 可分为微观组织行为和宏观组织行为两大类。 (1)微观行为:个体行为、人际行为、群体行为、 群际行为。 (2)宏观行为:组织变革、组织发展、组织学习。 2、研究对象 个体心理和行为、群体心理和行为、领导心理和 行为、组织心理和行为、组织环境和组织文化。
组织行为学
名词解释:1.组织行为学:是研究在组织中以及组织与环境作用中,人们从事工作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反应规律性的科学.2.大五模型:人格结构中的五个因素被称为“大五”(big five),强调该人格模型中每一维度的广泛性。
这五个维度因素是神经质(N)、外倾性(E)、经验开放性(O)、宜人性(A)和认真性(C)。
3.保健因素:是指工作环境或条件相关的因素,由于这类因素带有预防性,只起保持人的积极性、维持工作现状的作用,为此这类因素称为“保健因素”。
4.沟通:是信息的传递和理解的过程,同时是感情的交流过程。
5.互动式沟通分析(TA沟通分析):发生在两个人之间的任何事情都牵涉到其自我状态的表现。
TA认为,沟通过程是一个人的父母自我、成人自我或儿童自我指向另一个人的父母自我、成人自我或儿童自我。
在沟通中,根据沟通发起方选择的自我状态、发起者希望对方采用的自我状态、及接受方实际回应时的自我状态,可以将沟通分为三种型态:1、互补沟通(Complementary transaction)2、交错沟通(Crossed transaction)3、隐藏沟通(Ulterior transaction)6. 激励:通过某些内部或外部刺激,是人奋发起来,驱使人去实现目标。
7. 组织文化:通常是指在狭义的组织管理领域内产生的一种特殊的文化倾向,实质上时一个组织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把组织成员结合在一起的行为方式、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的总和。
8. 基本归因偏见(基本归因错误):当人们在评价他人的行为时有充分的证据支持,但是我们总是倾向于低估外部因素,而高估内部或个人因素的影响。
9.框架效应:框架效应(Framing effects)是指一个问题两种在逻辑意义上相似的说法却导致了不同的决策判断。
10.社会闲散(社会闲散效应):社会闲散效应是指当个人的努力与别人的努力结合在一起的时候,他们工作起来就没有分开来那么起劲,即在完成某项工作时,在多人共同完成比个人单独负责的情况下,人们往往倾向于付出较少的努力。
组织行为学
第一章1、组织行为学是一门应用行为科学,研究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表现及其规律,提高管理人员解释、预测、引导人的行为的能力,以实现组织既定目标的科学。
2、通过三个层面分析组织行为——个体、群体以及组织系统层面。
第二章1.人性假设理论埃德加•沙因(美):四种假设——经济人假设、社会人假设、自我实现人假设、复杂人假设2.马斯洛(美)需要层次理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3.卢因人类行为公式:B=f(P•E)需要:客观的刺激作用于人们的大脑所引起的个体缺乏某种东西的状态。
动机:引起个人行为、维持该行为并将此行为导向满足某种需要的欲望、愿望、信念等心理因素。
3.人格的概念:人格可以理解为个体回应他人、跟他人互动的所有方式的总和。
是一种个体内部的行为倾向,它具有整体性、结构性、持久稳定性等特点,是每个人特有的,可以对个人外显的行为、态度提供统一的、内在的解释。
4.迈尔斯—布瑞格斯心理类型测量指标MBTI(1)美国的心理学家对于人类性格差异的长期观察和研究而著成MBTI。
该测验中所测量的心理类型其实是人们在工作和生活中比较偏好的行为风格,是人们在工作和生活中逐渐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行为模式和倾向。
(2)四个维度:外向-内向你从哪里获得能量?(注意力集中的方向);感知-直觉你注意并且收集什么样的信息?(获取的信息类型);思维-情感你如何评估和处理所获信息?(信息处理方式);知觉-判断你如何决策?(对待外部世界的方式)表格看看拉就行了。
5.影响组织行为的主要人格特质能够有效预测组织行为的其他人格要素(1)、控制点(2)、马基雅维利主义:重视实效,与人保持情感的距离,相信结果可以证明手段的合理性。
崇尚成功,忽视道德内涵是马基雅维利主义者一贯的思想准则。
(3)、自尊(4)、自我监控(5)、冒险倾向(6)、A型人格6.价值观的内涵(1)、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价值观潜移默化地影响者人的行为,而且影响着人在工作经历和组织中的整体感受。
组织行为学
组织行为学名词解释:1、归因:当我们观察人类行为时,总是试图解释“为什么”他以某种方式行动,这种将观察到的行为归咎与某种原因的过程,成为归因。
2、情绪劳动:员工要在工作中表现出令组织满意的情绪。
3、工作参与:它测量一个人从心理上对其工作的认同程度、认为他的绩效水平对自我价值的重要程度。
4、角色冲突:当一个人同时扮演多钟角色时,他就承担了多钟角色期待,如果个体服从一种角色的要求,那么就很难服从另一个角色要求,这时就可能会产生角色冲突。
在极端情况下,可能包含这样的情境:个体所面临的两个或更多的角色期待是相互矛盾的。
5、折扣性原则:外在奖励越多,内部动机的效果就会越打折扣的规律。
6、自我服务偏见:在解释自己的行为表现时,个体倾向于把自己的成功归因于内部的因素(如能力或努力),而把自己的失败归因为外部环境(如运气),这成为自我服务偏见。
7、组织公民行为:是指雇员的一种自由的非正式的工作所要求的行为,有效的组织公民行为能够提高组织的有效性。
可以想到的组织公民行为包括:对工资群体和组织的建设性的陈述;帮助团队中的其他人;主动承担额外的工作任务;关心组织的财产;遵守组织的规章制度和惯例;能够接受临时的强制性任务。
8、工作倦怠:也称工作过劳,工作枯竭。
指的是个体在过重工作压力下出现的一种身心衰竭、厌弃工作的综合征。
这种综合症状有三个突出特点:自我感觉很糟,丧失成就感;待人冷漠,易受激惹;身心疲乏。
9、耶基斯-多德森定律:压力强度的最佳水平不是固定不变的,它根据任务性质的不同而不同。
当工作任务比较简单时,压力强度较高时可达到最佳水平;当工作任务比较困难时,压力强度较低可达到最佳水平。
10、集体效能感:一个团队中的成员对于他们的团队能够完成某项工作目标的共同的信心。
简答:1、间断强化分为哪四种类型?定义:间断强化指的是选取理想行为中的一部分进行强化。
现实生活中,几乎总是以间断强化为特征,这种强化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组织行为学
[题型]单选题[章节][类别]考试[题干]不能靠外界组织所掌握和分配的资源来直接满足的,它的激励源泉来自所从事的工作本身,依靠工作活动本身或工作任务完成时所提供的某些因素来满足。
这种需要是()。
[选项]A.外在性需要B.物质性需要C.社会感情性需要D.内在性需要[答案]D[解析][难度]较难[分数]2[子题][子题型][题干][选项][答案][解析][分数][题型]单选题[章节][类别]考试[题干]不能靠外界组织所掌握和分配的资源来直接满足的,它的激励源泉来自所从事的工作本身,依靠工作活动本身或工作任务完成时所提供的某些因素来满足。
这种需要是()。
[选项]A.外在性需要B.物质性需要C.社会感情性需要D.内在性需要[答案]D[解析][难度]中[分数]2[子题][子题型][题干][选项][答案][分数][题型]单选题[章节][类别]考试[题干]一个组织既要限制破坏性的冲突,也要促进建设性的冲突。
这表明冲突具有()。
[选项]A.客观性B.二重性C.程度性D.破坏性[答案]B[解析][难度]较难[分数]2[子题][子题型][题干][选项][答案][解析][分数][题型]单选题[章节][类别]考试[题干]在组织文化创立的程序中,下列哪个阶段是将计划变为现实阶段,此阶段最复杂、多变,也最漫长,最关键。
()[选项]A.调查分析阶段B.总体规划阶段C.论证试验阶段D.传播执行阶段[答案]D[解析][难度]较难[分数]2[子题][子题型][题干][选项][答案][分数][题型]单选题[章节][类别]考试[题干]作用者对依照其命令行事的作用对象拥有分配有价值资源的权力,它的实施方式包括物质性的和非物质性的,主要有鼓励、表扬、发奖、提薪和晋级等。
这种影响力是()。
[选项]A.强制权B.奖励权C.参照权D.合法权[答案]B[解析][难度]中[分数]2[子题][子题型][题干][选项][答案][解析][分数][题型]单选题[章节][类别]考试[题干]下列哪位管理学家在1967首次提出目标设置理论。
组织行为学
第一章1,组织行为学:研究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表现及其规律,提高管理人员预测、引导和控制人的行为的能力,以实现组织既定目标的科学。
第二章1,P44需要与动机转化关系示意图2,行为科学:人的行为分三类,一是目标导向行为,指为了达到目标所进行的行为。
二是目标行为,指直接满足需要的行为。
三是间接行为,指与当前目标暂无关系,为将来满足需要所做的行为。
3,激励机制:是指激励赖以运转的一切手段、办法、环节等制度安排的总称。
4,价值观:价值观代表了一系列基本的信念:从个人或社会的角度来说,某种具体的行为类型或存在状态比之于相反的行为类型或存在状态更为可取。
5,感觉:是直接作用于人们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或个别部分在人脑中的反应。
6,知觉: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整体属性或各个部分在人脑中的反应。
7,感觉和直觉的关系:共同点:二者都是作用于感官的当前事物在人脑中的反应,所产生的主观映像都是具体的感性形象。
区别:感觉反映事物的个别属性(如:形状、色泽、气味、温度等),知觉则是对事物各种属性、各个部分及其相互关系的综合的整体的反应过程。
联系:感觉是知觉的成分,是知觉的基础;知觉是感觉之上产生的,它依赖于人脑中储存的一系列感觉信息组合,没有感觉,就不会有知觉。
8,社会知觉:就是对人的知觉,就是对人和社会群体的知觉,就是对社会对象的知觉。
9,社会知觉的分类:A,对人的知觉,是指通过对他人外部特征的知觉,借以了解其动机、感情意图的认识活动。
B,人际知觉,是指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知觉。
C,自我知觉,是指一个人通过对自己行为的观察而对自己心理状态的自我感知,是自己对自己的看法。
D,角色知觉,是指对人们所表现的社会角色行为的知觉。
10,影响知觉准确性的因素:(1)主观因素:兴趣和爱好;需要和动机;知识和经验;个性特征;个人的价值观、对未来的预期、身体状况,自身条件等。
(2)知觉对象的特征:接近律;相似律;闭锁律;连续律(3)知觉的情境因素:a,适应,由于刺激对感觉器官的连续作用而引起感受性变化的现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选题:15X1 名词解释:5X5简答题:4X8论述题;1X13案例分析题;1X15(一题里面有多个小题)1.组织的定义(1名词解释)组织是一群人的集合,为了完成共同的目标与使命,组织成员按照一定的方式相互合作结成的有机整体,从而形成单独的个人力量简单相加所不能比拟的整体力量。
(张德)2.组织行为学(2名词解释)组织行为学是研究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表现及其规律,提高管理人员预测、引导和控制人的行为的能力,以实现组织既定目标的科学。
3经济人(9名词解释):为了经济利益而活动,所有的经济现象都是由具有利己主义的人们的活动所产生的。
4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各种属性、各个部分及其相互关系的整体反映。
5性格:一个人对现实的态度和习惯性的行为方式中所表现出来的较为稳定的心理特征。
6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周围客观事物(人、事、物)的是非、善恶和重要性的总评价和看法。
7群体:为了实现某个特定目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个体的组合。
(P160) 8沟通:是借助一定手段把可理解的信息、思想和情感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人或群体中传递或交换的过程。
9群体地位:地位指的是他人对于群体或群体成员的位置或层次进行的一种社会界定。
在群体中。
地位代表了群体对某一个体所估计的价值,具体包括弥散性身份特征和特定身份特征10冲突:个人或群体内部、个人与个人之间、个人与群体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互不相容的目标、认识或感情,并引起对立或不一致的相互作用的任何一个状态。
3.正式与非正式组织的区别正式:权力、目标、责任非正式:情感、兴趣、爱好例如:跳广场舞是组织,是非正式4.行为是什么?行为是一个人应付环境的所有活动,是对外部刺激的反应(行为心理学家华生)B=f(P,E)B(Behavior):个人行为的向量P(Personality):个人的内在心理因素——内部力场E(Environment):外界环境因素——外部力场5.组织行为?(层次)定义:组织行为是指人们作为组织成员时表现出来的,体现在个体、群体、组织三个层面上的行为。
6.组织行为学的产生与发展(选择题)(1)源起代表人物:1亚当.斯密(劳动分工理论、“经济人”观点)2 查尔斯.巴比奇(建议制度、奖励、工资加利润分享制度、协作)3 罗伯特.欧文(“现代人事管理之父”)4 弗雷德里克.泰勒(提高劳动生产率、四项职能、科学管理原理、被称为“科学管理之父”)(2)古典组织管理理论代表人物:1亨利.法约尔(“现代经营管理之父”、14项原则——统一指挥和权力等级链)2 马克斯.韦伯(提出“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被称为“组织理论之父”)3 巴纳德(社会系统学派,被称为“现代组织理论之父”)(3)行为科学理论1梅奥等人{ 人际关系学派(霍桑实验)}2人力资源学派(麦格雷戈)(4)管理心理学的出现与发展莱维特巴斯7. 组织行为学面临的挑战[1]全球化;2多元化;3组织结构的变化;4技术创新;5应对“临时性”;6平衡工作与生活的冲突;7新的道德难题8. 中国的人性理论(孔孟—选择题)(一)性善论(孟子);(二)性恶论(荀子);(三)中间路线(告子、王充)孔子在《论语·阳货》最先提出“人性”问题,提出了“性相近,习相远也”。
9. 、西方的人性理论(一)经济人(X理论)(二)社会人(三)自我实现人(Y理论)(四)复杂人(超Y理论)10. 简述X理论(1简答题):也叫唯利人或实利人源于享乐主义哲学和亚当·斯密关于劳动交换的理论人的行为在于追求本身的最大利益,工作的动机是为获得劳动报酬。
经济人假设主要观点麦格雷戈将该假设称为X理论,认为:人天生是懒惰的,大多数人都没有雄心壮志,宁愿接受被领导,也不愿负任何责任。
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是矛盾的,为达到组织目标须靠外力管制。
缺乏理智、不能自制,易受他人影响。
目标是满足基本的生理及安全需要,选择经济上获利最大的事去做。
少数能克制自己的人应负起管理责任经济人假设(管理策略)[1]管理人员关心的是如何提高劳动生产率、完成任务[2]管理人员应用职权发号施令,使对方服从[3]强调严密的组织和制定具体的规范和工作制度[4]应用金钱报酬收买员工的效力和服从11.Y理论(2简答题):马斯洛需求层次论中最高一级需要是自我实现的需要,麦格雷戈称为Y理论只有人的潜力充分发挥出来,才能充分表现出来,人才会感到最大的满足Y理论麦格雷戈人们在执行任务中能够自我指导和自我控制;一般人都是勤奋的,工作如同游戏,并主动寻找责任;人群中广泛存在着高度的想象力、创造性;在现代工业条件下,人的潜力还没有被完全发挥;自我实现的人假设(管理策略)○1弹性管理○2管理的重点:环境○3管理的职能:服务○4激励的方式:内在奖励/ 精神激励12.社会人(社交人)假设-------人际关系学说梅奥人们在工作中得到的物质利益对与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只有次要意义假说认为,他们更重视的是在工作中与周围人友好相处良好的人际关系;是调动人的积极性的决定性因素;.社会人假设的主要内容1交往需要是人行为的主要动机和人与人之间形成认同感的主要因素2人从工作的社会意义上寻找安慰3非正式组织通过人际关系所形成的影响力比正式组织的管理措施和奖励对人具有更大的影响力4组织领导者应当满足员工的归属、交往和友谊的需要,工作效率会随着员工社会需要的满足程度而提高社会人假设(管理策略)参与管理管理的重点:关心人;管理的职能:沟通;激励的方式:提倡集体奖励第二部分个体心理与行为1.个性、气质、性格、能力、知觉、价值观的概念(选择,理解)个性(人格)是在先天生理素质基础上,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的社会实践活动中经常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区别于他人的个体倾向和个体心理特征的总和。
能力(ability):反映个体在某一工作中完成各种任务的可能性。
气质: 指个人心理活动的动力特点。
心理活动的动力特点指心理过程的强度、速度和稳定性,以及心理活动的指向性等方面的特点。
(先天,无好坏之分)人的气质就有四大类(判断属于哪一种,选择题、理解):多血质(活泼型)---王熙凤胆汁质:(性情暴躁、动作迅猛)---张飞粘液质(性情沉静,动作迟缓)----唐僧抑郁质(性情脆弱,动作迟钝)---林黛玉性格(3名词解释): 一个人对现实的态度和习惯性的行为方式中所表现出来的较为稳定的心理特征。
(后天,有好坏之分)知觉(4名词解释):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各种属性、各个部分及其相互关系的整体反映。
价值观(5名词解释)是指一个人对周围客观事物(人、事、物)的是非、善恶和重要性的总评价和看法。
2.个体能力对管理有什么好处1、用人之长,不求全责备2、双向选择,职能相配3、根据工作需要,制定全面合理的培训计划3.气质特征在组织管理当中有什么作用(气质问题与管理措施)(3简答题)[1]依据气质特点,合理安排工作。
研究表明,气质不存在好坏之分,不影响工作的成败,但气质影响人工作的方式和效率。
[2]人员配置要考虑气质的相辅与互补性。
相辅与互补的气质搭配有利于提高群体工作的效率。
[3]根据气质差异,采用灵活的管理方法。
根据职工的气质差异,采用不同的方法和措施,做职工的思想工作,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4.(重点)卡特尔的人格特质理论(16PF) :1.乐群性, 2.聪慧性, 3. 稳定性, 4. 恃强性,5. 兴奋性,6. 有恒性,7. 敢为性,8. 敏感性,9. 怀疑性, 10. 幻想性, 11. 世故性, 12. 忧虑性, 13. 实验性, 14. 独立性, 15. 自律性, 16. 紧张性。
(重点)大五人格理论(The Big Five):[1]外倾性:指一个人善于社交、善于言谈、武断自信方面的人格维度。
[2]随和性:指一个人随和、合作与信任方面的人格维度。
[3]责任心:指一个人责任感、可靠性、持久性、成就倾向方面的人格维度。
[4]情绪稳定性:指一个人平和、热情、安全(积极方面)及紧张、焦虑、失望和不安全(消极方面)的人格维度。
[5]经验的开放性:指一个人幻想、聪慧及艺术的敏感性方面的人格维度。
5. 归因的含义与特点含义:归因是指对他人言行或发生的某一事件的原因所作的推断与解释。
特点:带有明显的主观色彩;涉及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等多学科领域;对象既指客体又指主体本身6. 斯普兰格、奥尔波特及其助手提出的六种价值观[1]理性(科学型)价值观:强调通过理性和批判的方式发现真理;[2]经济型(实用型)价值观:强调有用和实用性。
[3]唯美的(审美型)价值观:重视和谐、形式[4]政治型价值观:重视拥有、获取权力和影响力[5]社会型价值观:重视人际之间的友好、关爱。
[6]宗教型(信仰型)价值观:强调体验和对宇宙的了解。
价值观的作用:(1)动力作用(2)标准作用(3)调解作用(4)定向作用7.态度概念;特征;三种心理成分;形成过程(重点);含义:态度是个体在工作、生活中形成的,对某种对象的相对稳定的心理反应倾向。
态度的特征:对象性、社会性、稳定性、隐蔽性态度有内在的心理结构,是由认知、情感与行为倾向三种心理成分构成的。
态度的形成过程(7简答题):(1)服从阶段(2)同化阶段(3)内化阶段总结:并不是所有的人对所有事情的态度都要经过这个过程。
可能简化,也可能重复。
一个人的态度,只有到了内化阶段才是最稳固的第三部分群体1.群体概念(判断);特征;类型;与人群、组织的区别;为什么要加入群体(选择题,简答题,论述)含义:为了实现某个特定目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个体的组合。
特征:1.具有共同的目标或需要;2.互相影响、互相依赖;3.形成一定的规范。
群体的类型:1.假设群体和实际群体——是否实际存在2.大群体与小群体——规模3.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结构和功能4.开放群体和封闭群体——群体开放程度5.固定群体和临时群体——群体存在时间6.实属群体和参照群体——群体成员身心归属方式人群、群体和组织的区别:人群:由一定数量的人组成(人的集合体)群体:共同目标(共同的);由一定数量的人组成(人的集合体);有统一的行为规范组织:共同目标或特定使命(共同的);由一定数量的人组成(人的集合体);有一定的构架(有机整体);组织有统一的行为规范人为什么要加入群体:安全、地位、自尊、归属、权力、实现目标2. 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区别正式群体:命令型群体;任务型群体;非正式群体:利益型群体;友谊型群体3.群体结构1. 群体角色2. 群体规范3.群体地位4.群体规模5.群体凝聚力津巴多监狱模拟实验(选择):实验证明:个体学习一种新角色非常迅速;进入组织的人会迅速表现出与他扮演的角色一致的行为方式。
群体结构—角色:角色:人们对在某个社会性单位中占有某个职位的人所期望的一系列行为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