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贞观之治

合集下载

第2课唐太宗与贞观之治

第2课唐太宗与贞观之治

人烟断绝,鸡犬不闻,道路萧条。 人烟断绝,鸡犬不闻,道路萧条。
──《贞观政要·纳谏 纳谏》 ──《贞观政要 纳谏》 (经过唐太宗一段统治后)天下大稔(rěn), 经过唐太宗一段统治后)
流散者咸归乡里,米斗不过三四钱, 流散者咸归乡里,米斗不过三四钱,终岁 断死刑才二十九人。东至于海,南极五岭, 断死刑才二十九人。东至于海,南极五岭, 皆外户不闭, 皆外户不闭,行旅不赍(jī)粮,取给于道 路焉。 路焉。
三省六部制
皇 帝
中书省
起草政令
尚书省
执行
门下省
审核
吏 部
户 部
礼 部
兵 部
刑 部
工 部
返回
唐律残片
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备法典。 《唐律疏议》——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备法典。 唐律疏议》 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备法典
(贞观初期,洛阳以东直至沿海)茫茫千里, 贞观初期,洛阳以东直至沿海)茫茫千里,
李 靖
杜 如 晦
李世民手下猛将有程咬金、李靖、秦叔宝等。 李世民手下猛将有程咬金、李靖、秦叔宝等。十 八学士有多谋善断的房玄龄、杜如晦、 八学士有多谋善断的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 等人
房玄龄(579-648),博览经史, 房玄龄(579-648),博览经史, 工书善文,18岁中进士 隋末大乱, 岁中进士。 工书善文,18岁中进士。隋末大乱, 李渊率兵入关, 李渊率兵入关,玄龄于渭北投李世 民,他和杜如晦是秦王最得力的谋 他参与“玄武门之变”的策划, 士。他参与“玄武门之变”的策划, 与杜如晦、长孙无忌、尉迟敬德、 与杜如晦、长孙无忌、尉迟敬德、 侯君集五人并功第一。 侯君集五人并功第一。 贞观前,他协助李世民经营四 贞观前, 削平群雄,夺取皇位。 方,削平群雄,夺取皇位。李世民 称赞他有“筹谋帷幄,定社稷功” 称赞他有“筹谋帷幄,定社稷功”。 贞观中,他辅佐太宗,总领百司, 贞观中,他辅佐太宗,总领百司, 掌政务达20 20年 善于用人, 掌政务达20年;善于用人,不问贵 贱;恪守职责,不自居功。 恪守职责,不自居功。

第2课贞观之治

第2课贞观之治

政启开元,治 宏贞观
板书设计
唐高祖(李渊)
唐太宗(李世民)
女皇武则天
建立唐朝
“贞观之治”
“政启开元,
治宏贞观”
课堂小结
课堂练习
1、《百家讲坛》主讲人孟宪实副教授曾作客 《扬州讲坛》,主讲“唐太宗的治国艺 术”。下列选项中,不可能出现在他讲话 内容的是 A.唐太宗居安思危,以民为本 B.唐太宗知人善任,虚心纳谏 C.唐太宗推翻隋朝,建立唐朝 D.唐太宗精简机构,合并州县
2、小龙在图书馆借了一本,《贞观政要》。 在这本书中,他可以查到下列哪位皇帝在 位期间的“治世”史实?( ) A.秦始皇 B.唐太宗 C.唐玄宗 D.明太祖
3、当代史学家郭沫若称赞一位封建皇帝的统 治“政启开元,治宏贞观。”这位封建皇 帝是 ( ) A.唐高祖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1、“贞观之治”的原因:
(1)拥有开明的治国思想
(2)实行正确的统治政策
唐太宗的统治措施有哪些?
• 1、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劳 役; • 2、注意“戒奢从简”; • 3、下令合并州县; • 4、注意任用贤才和虚心纳谏。
房玄龄
房谋杜断
杜如晦
魏征
夫以铜为镜,可以 正衣冠;以古为镜, 可以知兴替;以人 为镜,可以明得失, 朕尝此三镜以防已 过。今魏征殂逝, 逐亡一镜矣。 ——唐太宗
第2课
贞观之治
一、唐朝的建立
• 1、隋朝灭亡的时间和标志。 • 2、唐朝建立的时间、建立者和都 城。
唐朝的建立
李虎 独孤信 杨忠
唐 高 祖 李 渊
李 独孤 昞 夫人
隋 独孤 文 皇后 帝 隋 炀 帝
唐 高 祖 唐 太 宗
窦 皇 后

第2课贞观之治

第2课贞观之治

无字碑
武则天
1、比较唐太宗和武则天的统治有 哪些共同点?
2、从两位皇帝的做法以及影响给 我们什么启示?
第二组 唐太宗统治期间为什么能出现贞观 之治的局面? 第六组 为什么武则天的碑上没有字? 第七组 比较唐太宗和武则天的统治有哪些 共同点?
1、唐朝的开国皇帝是 ( ) A、唐高祖 B、唐太宗 C、唐玄宗 D、武则 2、唐太宗时最著名的谏臣是( ) A、房玄龄 B、杜如晦 C、姚崇 D、魏征 3、唐太宗时期重用多谋善断的大臣为宰相,他们是 ( ) A、房玄龄、杜如晦 B、房玄龄、姚崇 C、杜如晦、宋璟 D、姚崇、宋璟 4、毛泽东的诗词《沁园春· 雪》中有“唐宗宋祖” 之句,“唐宗”指的是( ) A、李世民 B、李渊 C、李白 D、李密
(贞观初期,洛阳以东直至沿海)茫茫千里, 人烟断绝,鸡犬咸归乡里,米斗不过三四钱,终岁断 死刑才二十九人。 —《资治通鉴》 以上材料说明什么问题? 贞观年间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强盛, 社会治安好。
历史上把唐太宗统治时期称为什么?
19(1)合并州县,革除民少吏多的弊病;作用:节约开支, 减轻人民负担。
(2)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粮食丰收,经济繁荣。
20(1)武则天;(2)周;(3)继续推行 唐太宗发展农业生产,选拔贤才的政策。 (4)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21(1)相同点:都是有作为的皇帝,重用人才, 调整政策,使国家发展。
君,舟也;人,水也;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玄武门之变
玄武门
贞观之治出现原因:
①吸取隋亡教训;
②重视发展生产;
③减轻农民赋税劳役 ⑤任用贤才,虚心纳谏 ④注意节俭;
贞观之治的表现:贞观年间,政治清明,经济 发展,国力加强,史称“贞观之治”。
房 玄 龄

第2课《“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误区预警

第2课《“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误区预警

典例警示
下列历史人物生活在唐朝鼎盛时期的是( D ) A.张骞 B.魏征 C.司马迁
D.宋璟
误区分析:本题容易误选B项。解答本题,首先要明确“唐朝鼎盛
时期”是唐玄宗统治前期。A、C两位历史人物都是汉武帝时期的,
排除;魏征是唐太宗时期的大臣,排除。只有宋璟是唐玄宗统治前 期的名相,故选D。
退 出
“贞观之治”与“开元盛时期是唐朝的鼎盛时期。
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史称 “贞观之治”。唐玄宗统治前期, 政治稳定,经济繁荣, 国库充盈,民众生活安定,唐朝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强大, 进入鼎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唐太宗的统治 为唐朝鼎盛时期的到来奠定了基础。

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课贞观之治

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课贞观之治
唐太宗对科举制度进行了改革,增加了考 试科目和选拔人数,推动了文化的发展和 社会的进步。
总结词
监察制度的建立与强化
详细描述
唐太宗建立了独立的监察机构,强化了对 官员的监督和考核,有效地遏制了腐败现 象的发生。
社会经济的繁荣
总结词
农业生产的恢复与发展
详细描述
唐太宗重视农业发展,推行均田制,鼓励垦荒 ,减轻农民负担,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贞观之治期间,唐朝政治 稳定,社会秩序良好,为 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 境。
经济繁荣
在贞观之治时期,唐朝经 济达到了巅峰,农业、手 工业、商业都取得了巨大 的进步。
文化兴盛
贞观之治时期,唐朝文化 也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 为了中国文化的代表之一。
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基础
贞观之治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封建社会的成熟和稳定,为后来的朝代提供了宝 贵的经验。
启示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政府应积极适应变化,勇 于改革和创新,以推动社会的持续发展。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02 贞观之治的过程
太宗皇帝的治国理念
总结词
以人为本,以德治国
01
总结词
重视人才,选拔贤能
03
总结词
强化中央集权,推行法治
05
02
详细描述
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期间,强调以民为本,推 行德政,通过减轻赋税、减轻刑罚等措施, 赢得了民心。
04
详细描述
唐太宗重视人才,通过科举制度选拔 贤能,鼓励士人投身政治,提高了官 员的素质。
启示
政府应加强法制建设,完善法律体系,并加强司法独立和 监督,确保法律的公正执行。

第2课《“贞观之治”》参考教案1

第2课《“贞观之治”》参考教案1

第2课《“贞观之治”》教案课题:“贞观之治”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对象:初一学生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唐朝的建立,“贞观之治”和女皇武则天的史实;探究贞观之治局面形成的原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初步掌握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对唐太宗和武则天进行简单的评价。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分组讨论贞观之治局面形成的原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合作学习的能力;通过引导学生阅读课文,观察图片,分析史料,小组合作,正确评价唐太宗和武则天。

(3)情感态度价值观:正确评价唐太宗和武则天,认识到唐太宗和武则天的开明思想及其开明政策促进了唐朝的繁荣,从中体会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所起的推动作用;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进步性改良措施,将促进社会的发展,让学生体会今天祖国的繁荣发展的盛世景象离不开改革开放的实行,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体验和价值观。

(4)教材分析:本节课“贞观之治”是七年级下册中国历史《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中的第二课。

可以说在单元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上承第一课繁盛一时的隋朝,下启第三课开元盛世,所以在本单元中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同时可以说繁荣和开放是从“贞观之治”开始的,所以本课在本单元中也处于重要地位,所以要认真学习。

教学重点:“贞观之治”和“女皇武则天”(可采用搜集有关资料、合作交流、小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在交流中完成重点内容的学习)教学难点:对唐太宗,武则天的评价(可以让学生通过学习历史事实,了解历史上唐太宗和武则天,掌握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方法,即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看他对历史发展所起的作用,对历史人物进行全面评价。

)教学方法:引导阅读课本,归纳总结内容,培养学生阅读总结的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回答,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通过阅读史料,培养学生理解史料能力,并树立一切从事实出发的原则;联系实际,使同学们能够学以致用。

教学工具:多媒体教学与板书相结合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通过多媒体播放电视剧《贞观长歌》中的一个片段来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繁盛一时的隋朝”,对隋朝的政治经济有了一定的了解。

第2课 “贞观之治”

第2课  “贞观之治”

唐太宗—李世民
唐太宗统治的贞观年间 (627—649年),政治比较 清明,经济发展,国力逐 步强盛,历史上称当时的 晦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 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 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 失。” ——唐太宗
魏征
武则天(624~705)
从皇后到皇帝 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第2课
贞观之治
时间?
618年
长安
都城?
建立者? 李渊
李渊
李世民在统一全国中功 业超过李建成和李元吉,但 身为次子,不能继承皇位; 太子李建成亦知李世民终不 肯为人下。于是以李世民为 一方,以李建成、李元吉为 另一方,展开了争皇位继承 权斗争。
武德九年六月四日,李世 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李 建成、李元吉,逼唐高祖李 渊退位,自己称帝,是为唐 太宗。
三、如何评价女皇武则天?
持基本肯定态度,主要两点: 一、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二、她注重经济,重用人才。统治期间,社 会经济继续发展,国力不断上升。 评价人物:用生产力标准,历史人物措施,能 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推动历史进步,就要 肯定。
无字碑

2023年第二课 “贞观之治”教学设计范文(精选4篇)

2023年第二课 “贞观之治”教学设计范文(精选4篇)

2023年第二课“贞观之治”教学设计范文(精选4篇)第二课“贞观之治”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了解隋末农民起义,唐朝建立,唐太宗即位和善于用人、纳谏等内容,培养和提高客观、全面、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通过列举“贞观之治”的主要内容,培养和提高梳理历史现象、历史事件的能力。

通过对“贞观之治”原因的分析,认识“贞观之治”的实质,逐步培养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了解和收集有关隋朝灭亡、唐朝建立和太宗即位的有关资料,探讨“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围绕唐太宗用人和纳谏、贞观新政的主要内容及实质等问题开展讨论;以唐太宗和“贞观之治”为题展开辩论,最终对唐太宗这一重要历史人物和“贞观之治”这一重要历史现象做出自己的评价,从而学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掌握探究式学习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隋炀帝残暴致隋迅速败亡;唐太宗知人善任,从谏如流,调整统治政策与民休息,遂成“贞观之治”。

两相比较,凸显以德治民、以德治国的重要性。

认识唐太宗是中国古代杰出的地主阶级政治家,他的所作所为,虽然是为巩固其统治服务的,但合乎潮流,顺乎民意;“贞观之治”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统治比较好的历史时期,它为唐代的强盛和中华文明辉煌灿烂时期的到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教学重点:“贞观新政”教学难点:唐太宗的用人和纳谏与贞观之治的关系以及如何看待“贞观之治”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一、唐王朝的建立1、隋朝灭亡隋炀帝继位后,连年大兴土木,多次发动对外战争,不惜民力,酷虐残暴,终于引发了大规模农民起义。

农民起义沉重打击隋王朝,各地地方官吏如李渊等人乘乱起兵,隋帝国迅速瓦解。

至此,隋朝灭亡的原因一目了然。

2、唐朝建立在隋朝统治摇摇欲坠之际,隋朝唐国公、太原留守李渊起兵反隋,力量迅速壮大。

618年,李渊称帝,建立唐朝,定都长安。

二、唐太宗的用人和纳谏本目从两个方面对唐太宗李世民做了介绍:一方面,他是通过杀兄逼父的非正常渠道登上皇帝宝座的,关于这一点教材明确写道:“李世民是唐高祖李渊的第二个儿子”,虽然“在唐王朝的建立和统一战争中功勋卓著”,但由于中国封建社会的王位承袭实行的是嫡长子继承制,按正常渠道李世民将与帝位无缘。

七年级历史第2课贞观之治优秀课件

七年级历史第2课贞观之治优秀课件

615
武周 末年
开元 唐朝户数增长表
末年
忆昔----杜甫
忆昔开元全盛日,
小邑(yì)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sù)米白,
公私仓廪(lǐn )俱丰实。
九州道路无豺狼,
远行不劳吉日出。
齐纨(wán)鲁缟(gǎo)车班班,男耕女织不相失。
1、材料中的“开元全盛〞时代是哪个皇帝当政时 期。
2、由材料可知唐朝主要的粮食品种是什么? 3、除了“开元盛世〞,隋唐时期还出现了哪些著 名盛世、治世局面?
原因何在?
唐朝的建立
时间 都城 建立者 称谓
玄武门之变
唐高祖窦皇后四子62表6年,李世民 发动“玄武门
长子 李建成 太子 5之89变-6〞26,杀死 次子 李世民 秦王 5太 齐98子 王-6李李49建元成吉和, 三子 李元霸 早夭 迫使李渊让位。
四子 李元吉 齐王 603-626
唐太宗李世民
“贞观之治〞
武那么天〔624—705〕,唐高宗李治皇后,后为周那么天皇帝。是中 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67岁称帝,82岁去世。
归纳武那么天的功过是非。
功:武那么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 的女皇帝,她颇具政治才能,打 击贵族势力 ,招揽人才,开展 生产,兴修水利,减轻徭役赋税 等。使唐朝的社会经济文化继续 向前开展。历史上称为“贞观遗 风过〞:或心“狠武手周辣,之滥治杀〞无.辜,重
唐高祖〔李渊〕开国→唐太宗〔李世民〕奠基→ 武那么天开展→唐玄宗〔李隆基〕盛世。
开元初,上(唐玄宗)留心理道,革去弊讹,不六七年间, 天下大理。……四方丰稔,百姓乐业。户计一千余万,米每 斗三钱。丁壮之夫,不识兵器。路不拾遗,行不赍(带) 粮。……人物欣然。
——《唐语林》卷三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3)唐太宗的革新措施
A.在政治上,①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明确中央机构的职权及决策程 序;②制定法律,减轻刑罚;③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进 士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④严格考查各级官吏的政绩。 B.在经济上,①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②鼓励发展农业生产。
(三省: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六部:吏部、 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和工部。)
唐玄宗非常注重对官吏的考核,对考核 不合格的官吏立即罢免。有一年他亲自主持 对县令的考试,结果有45个县令因不合格而 被撤职。
1.读史料:
材料一:至(开元)十三年封泰山,米斗至十三文,青齐谷斗至
五文。自后天下无贵物,两京米斗不至二十文,面三十二文,绢一匹 二百一十文。东至宋(今河南商丘南)汴(今河南开封),西至岐州 (今陕西凤翔),夹路列店肆待客,酒馔丰溢。每店皆有驴赁客乘, 倏忽数十里,谓之驿驴。南诣荆襄(今湖北江陵﹑襄樊),北至太原 ﹑范阳(今北京),西至蜀川(今四川成都)﹑凉府(即凉州,今甘 肃武威),皆有店肆,以供商旅,远适数千里,不持寸刃。”可见当 时粮食布帛产量丰富,物价低廉,商业繁茂,道路畅通,行旅安全。 到开元二十年,全国有民户七百八十六万一千二百三十六(最多时逾 千万),人口四千五百四十三万一千二百六十五,比之唐初户口增加 一倍半以上。
“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贞观政要》
意识到了人民力 量的强大,吸取了 隋亡的教训
3、唐太宗的“贞观之治”
(2)任用贤能。 大臣魏征敢于直言,前后进谏200多次。魏征死后,唐太宗痛
惜失去一面可以知得失的“镜子”。唐太宗广纳贤才,知人善任 ,当时朝中人才济济,房玄龄善于谋略,杜如晦敢于决断,他们 都是贞观时期著名的宰相。

第2课 贞观之治

第2课 贞观之治

第2课 “贞观之治”
唐朝的建立
李渊像
第2课 “贞观之治”
李世民与“玄武门之变”
第2课 “贞观之治”
• 文景之治 • 光武中兴 • 贞观之治 唐太宗采取的主要措施?(见课本)
第2课 “贞观之治”
第2课 “贞观之治”
女皇武则天
第2课 “与复习
填一填
1.581年, 建立隋朝,定都 。 年,隋朝统一 南北。 2.605年起, 帝开通大运河,以 为中心,北 达 ,南至 ,全长 公里,是古代世界上 最长的运河。
想一想
1.隋朝为什么开凿大运河? 2.隋朝开通大运河,起到了什么作用?
第2课 “贞观之治”
隋炀帝的暴政 • 三次巡游扬州;进攻高丽(打造战船,北 运粮食,大败而归) • 繁重的徭役和兵役,农业生产几乎陷于停 顿。 • 隋末农民大起义风起云涌,李渊趁机起兵。

第2课.“贞观之治”

第2课.“贞观之治”

序号:2第2课:“贞观之治”备课人:王建辉【课前延伸】:1.西汉初年出现的盛世局面是什么?2.隋朝建立后,隋文帝采取了哪些发展经济的措施?3.材料一:胡曾诗云:“千里长江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

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

”材料二:皮日休诗云:“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请回答:①诗中“尽道隋亡为此河”中的“河”是指什么?哪位皇帝在位时开凿的?②这条河以为中心,北达,南至;③这条河开凿的目的是什么?④两首诗作者的观点有没有共同之处呢?你认为哪位诗人的评价更恰当?为什么?【学习目标】:1.记住隋朝灭亡和唐朝建立的基础知识;2.掌握庆唐太宗“贞观之治”和武则天“政启开元,治宏贞观”局面的形成经过;3.探究“贞观之治局面形成的原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4.感受唐太宗和武则天二帝的开明思想和开明政策,,体会杰出历史人物对历史发展所起的一定推动作用;【本课学习重点与难点】:学习重点:①“贞观之治”②女皇武则天学习难点:正确评价唐太宗、武则天;【导入新课】:教师提出问题:隋朝延续了几位皇帝?持续了多少年?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继续提问:为什么繁盛的隋朝很快就灭亡了呢?教师指出:隋炀帝的残暴统治,激化了社会矛盾,导致农民起义的爆发,最终使隋朝短暂而亡。

那么随之建立的唐朝是如何吸取教训,进行统治的呢?【课前预习,课内探究】第一部分:唐朝的建立(请同学们仔细阅读教材P7页的三段文字,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1.618年,隋炀帝在哪里被部将杀死,标志着隋朝的灭亡?2.你认为隋朝短暂而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第二部分:“贞观之治”(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8页——P9页前两段的图片和文字材料,探究下列问题)1.唐太宗从隋末农民战争中认识到了什么问题?你觉得他对人民群众产生了一种什么心情?2.根据这一认识,唐太宗明确了哪些治国思想?①吸取隋亡的教训,明白统治者不可过分压榨百姓;②政府要:轻徭薄赋,发展生产;③皇帝要:勤于政事,善听正确意见;④大臣要:廉洁奉公,才能巩固统治;3.用唐太宗自己的一句话概括一下君臣关系。

新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课《贞观之治》教案

新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课《贞观之治》教案

新课标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课《贞观之治》精品教案【教学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唐朝建立、贞观之治和武则天的统治等基本史实,为进一步学习和掌握唐朝的历史奠定基础。

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贞观之治局面形成的原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引导学生对唐太宗和武则天进行简单的评价,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唐太宗、武则天二帝的开明思想及其开明政策,促进了唐朝的繁荣,从中体会到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所起的一定推动作用。

【教材分析】本课的主题是唐朝第一个盛世――“贞观之治”。

本课的重点是“贞观之治”。

唐朝是我国历史上少有的封建盛世。

唐太宗居安思危,以史为鉴的开明思想和政治远见,在中国封建帝王中是罕见的。

唐太宗采取一系列改革措施,有利于社会的发展,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促成了“贞观之治”的出现。

贞观之治为唐朝进入鼎盛时期――“开元盛世”奠定了基础。

本课的难点是:如何帮助学生对唐太宗、武则天等历史人物做出恰当的评价。

对于初中学,他们评价一个人物,往往会带有感情色彩,从“好”或“坏”出发,而不能客观地分析,这就需要教师加以引导,使学生能够掌握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方法,即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看他对历史发展,尤其是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

【教学过程】导入:引导学生回忆隋朝的繁盛,然后思考“为什么如此繁盛的隋朝很快就灭亡了”,使学生理解隋炀帝的残暴统治,激化了社会各种矛盾,导致农民起义的爆发。

在农民起义过程中,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

一、唐朝的建立(略讲)隋朝太原留守李渊在太原起兵,618年攻占长安,建立唐朝。

时间:618年开国皇帝:唐高祖李渊都城:长安出示《唐朝疆域图》,强调唐朝长安城的位置。

二、贞观之治出示材料:[贞观十八年(644年),太宗]又谓曰:“汝(指太子李治)知舟乎?”对曰:“不知。

”曰:“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

第2课贞观之治

第2课贞观之治

第2课贞观之治教学目标:知识识记①记住唐太宗李世民的主要措施,武则天的统治措施。

②记住“贞观之治”的主要表现,武则天统治的作用。

能力培养①通过对唐太宗的分析评价,进一步提高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②通过分析“贞观之治”局面出现的原因,帮助学生树立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的观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通过本节课的讲述,联系以前的历史,说明杰出人物对加速或延缓社会历史的发展进程有不可忽视的作用;②唐太宗的知人善任、虚心纳谏即使在今天仍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教材重点、难点:重点是贞观之治,武则天的统治。

难点是分析“贞观之治”局面出现的原因;如何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评价历史人物;教学过程:(一)自主学习:通读课文形成整体印象,大体了解本课的主要内容。

重读课文,完成下列问题:1、隋朝灭亡的原因、时间。

2、唐朝建立的时间、人物、地点。

3、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

/history/gudaishi/20100224/46840.shtm(三个要点)4、贞观之治的表现。

这样的盛世局面我们还学过哪些?5、武则天的统治政策。

/a0_11_84_01300000244525124947845969056_jpg.h tml6、武则天的统治对唐朝的繁荣局面起了什么作用?(二 )合作探究1、唐太宗患有气喘病,在长安居住的宫殿潮湿,容易犯病,臣下奏请在宫中建个暖阁让他居住。

唐太宗说:‘破土兴工,花费很多,当年汉文帝将起露台,因惜十家之产而作罢。

我功德不及汉文帝,更不可浪费民力’。

回答下列提问通过以上材料可以看出唐太宗治国有什么特点?与古代杰出的帝王相比他还有什么治国特色?他的政策对今天的中国有什么借鉴作用?2、评价唐太宗。

(三)成果展示各小组展示思考讨论的意见,同学之间进行评价。

(四)质疑问难将有疑问的地方提出,师生共同解答。

(五)巩固检测1.“政启开元,治宏贞观”指的是哪位皇帝的统治?()A.唐高祖 B.唐太宗 C.唐高宗 D.武则天2.在唐太宗时期,以敢于犯颜直谏而流芳青史的是()。

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 “开元盛世”

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 “开元盛世”

三、女皇帝武则天
1.武则天的治国措施: 政治上: ①打击敌对的官僚贵族。 ②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殿试制度 经济上: 减轻人民负担,重视发展生产。 2.武则天统治的贡献: 为“开元盛世”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三、开元盛世 唐玄宗
唐玄宗名:李隆基, 712~756年在位。
唐玄宗统治前期, 唐朝进入全盛时期, 历史上朝的建立
1.唐朝建立于何时何地何人?
时间:618年 建立者:李渊(唐高祖) 定都: 长安
李渊,隋炀帝的表兄 (李渊的母亲是隋文帝独孤 皇后的姐姐),袭封唐国公。 隋末天下大乱时,李渊乘势 从太原起兵,攻占长安。618 年农历五月,李渊接受其所 立的隋恭帝的禅让称帝,建 立唐朝,定都长安,并逐步 消灭各地割据势力,统一全 国。
秦隋: 都是完成统一后很快灭亡 都是统治者残暴无道、政治黑暗
都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汉唐: 统治者都吸取前朝的教训出现了繁荣的局面
都轻徭薄赋,整顿吏治,任用贤良 都成为影响当时世界的大国
四、开元盛世
1、唐玄宗的治国措施: 1)励精图治,重用贤能(姚崇、宋璟) 2)实行一系列改革: 政治上:整顿吏治,裁减冗员 经济上:发展经济,改革税制 文化上:注重文教,编修经籍
2、唐玄宗统治的影响:
使唐朝进入鼎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
课堂总结
唐太宗
武则天
唐玄宗
秦亡汉兴、隋亡唐兴有什么共同之处?
唐太宗开创“贞观之治”的原因:
1、唐太宗吸取隋速亡的历史教训,勤于政 事,虚心纳谏,从善如流。 2、广纳贤士,知人善任。
房玄龄
魏征,字玄成,馆 陶(今属河北)人, 以敢于直言著称。
二、贞观之治
认真阅读课文P8,归纳出唐太宗的治国措施

第2课 贞观之治

第2课 贞观之治

第2课贞观之治一、唐朝的建立和贞观之治【知识讲述】“贞观之治”是指中国唐太宗在位期间的清明政治。

由于唐太宗能任人廉能,知人善用;广开言路,尊重生命,自我克制,虚心纳谏,重用魏征等谏臣;并采取了一些以农为本,厉行节约,休养生息,文教复兴,完善科举制度等政策,使得社会出现了安定的局面;当时并大力平定外患,并尊重边族风俗,稳固边疆。

当时年号为“贞观”(627年-649年),故史称“贞观之治”。

这是唐朝的第一个治世,同时为后来的开元之治奠定了厚实的基础。

【能力拓展】唐朝,从公元618年建立,到907年被朱温灭掉,共存在了289年。

唐朝的兴盛一定程度上得益于隋朝打下的基础,唐朝继承了隋朝诸多制度,唐朝分前期和后期,中间以安史之乱为界限,前期是昌盛期,后期则是衰亡期。

唐高祖建立了唐朝,而唐太宗李世民领兵用十年时间完成了统一大业。

李世民通过玄武门之变成功登位后,励精图治使唐朝在中国封建社会空前繁荣,出现了“贞观之治”,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居于当时世界领先地位。

此后,唐玄宗时期又出现了“开元盛世”,国强民富,升平之世再次出现。

但同样也是在唐玄宗时期发生了安史之乱,从此唐朝走向了衰亡。

【考频分析】本内容在中考中占有重要地位,考查频率较高。

考查的题型有选择题和材料解析题。

考查的内容,重点以考察唐朝唐太宗时期的统治措施为主,考查的内容比较全面,考查的角度多样。

从考查的层次看,以识记、理解能力为主,也重在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

【经典题目】1.开创了“贞观之治”社会局面的皇帝是A.唐高祖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参考答案] B【解析】唐太宗李世民时期,唐朝政治清明,经济发展,国力增强,使唐朝在中国封建社会空前繁荣,出现了“贞观之治”。

2.贞观初年,太宗常常告诫臣下不可浪费民力。

他主张A.统一铸造五铢钱B.轻徭薄赋C.废除丞相D.闭关锁国[参考答案] B【解析】根据题意分析不浪费民力,是要轻徭薄赋。

部编七年历史级下册第2课《“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学设计

部编七年历史级下册第2课《“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学设计

部编七年历史级下册第2课《“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这一课,主要讲述了唐朝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两个时期的历史。

贞观之治是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期间的政治局面,以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经济繁荣、文化发展著称。

开元盛世则是唐玄宗李隆基在位期间,国家达到鼎盛时期的局面,国力强盛,文化繁荣,与外界交流频繁。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特点及其对唐朝乃至中国历史的影响。

二. 学情分析面对初中七年级的同学,他们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对唐朝有了初步的认识。

在此基础上,他们对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这两个时期的历史兴趣浓厚,希望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更深入地了解这两个时期的历史。

同时,七年级的同学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能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活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历史背景、特点及其对唐朝乃至中国历史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祖国历史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历史背景及其特点。

2.两个时期对唐朝乃至中国历史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合作讨论:分组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案例分析: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实际情况。

4.对比分析:引导学生对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进行对比,总结其异同点。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七年历史级下册》2.课件:制作课件,包括图片、文字、视频等素材,以便于生动展示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历史场景。

3.网络资源:搜集相关的历史资料,以便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这两个时期的历史。

第2课:“贞观之治”(上课版

第2课:“贞观之治”(上课版
1.吸取隋亡的教训; 2.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 3.注意“戒奢从简”,节制自己的享受欲望; 4.下令合并州县,革除“民少吏多”的弊政,
减轻人民负担; 5.注意任用贤才和虚心纳谏;(政治上最大特色) 6.扩充“国学”规模,完善科举制;
唐太宗李世民
作用
贞 ①政治比较清明
观 “贞观之治”的出现给我们什么启示?
第2课:“贞观之治”
亦水水舟
能能所所
覆载以以
舟舟比比
——
。,黎人
庶君

,,


学习主题一 隋唐更替——隋亡唐建


隋朝短暂而亡
帝 隋炀帝统治后期,暴虐
无道,终于导致隋末农民大
起义。在起义军的打击下,
隋 末
隋王朝陷于瓦解。
都 被部将杀
大 死,隋朝灭亡。 起

李 渊 建 立唐 朝
材料四反映了唐太宗的哪一治国措施? 注意任用贤才,虚心纳谏;





:
:







略房


杜 如 晦
杜 “以古为镜”的含义是:吸取隋亡的教训
断 ”
“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
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
:

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断 大
——唐太宗

“以人为镜”的含义是:听取魏征直谏
唐太宗的治国措施
618年,在 太原 起兵反隋 的贵族 李渊 ,进入长安,建 立 唐 朝,他就是 唐高祖 。
唐高祖李渊
朝代 建立时间 建立者 都城 唐朝 618年 李渊 长安
隋朝年代尺

第2课 “贞观之治”

第2课  “贞观之治”

武则天的“无字碑” 武则天的“无字碑”, 碑由一块巨大的整石雕 成,宽2.1米,重98.8吨。 2.1米 98.8吨 碑头雕有8 碑头雕有8条互相缠绕的 螭首,饰以天云龙纹, 螭首,饰以天云龙纹, 碑座则用骏马饮水、 碑座则用骏马饮水、雄 狮、云纹等线刻画而成。 云纹等线刻画而成。 如此精细的雕刻, 如此精细的雕刻,在历 代墓碑中都是极为罕见 的。
贞观之 治出现 的原因
1.隋的迅速灭亡使唐初统治者, 1.隋的迅速灭亡使唐初统治者,特别是唐太 隋的迅速灭亡使唐初统治者 宗极大震撼,使得他们不得不调整统治政策, 宗极大震撼,使得他们不得不调整统治政策, 施德于民。 施德于民。 2.唐太宗从谏如流 选贤举能,励精图治, 唐太宗从谏如流, 2.唐太宗从谏如流,选贤举能,励精图治, 兢兢业业。 兢兢业业。
二、漫步历史长廊,汲取知识精华 漫步历史长廊,
唐朝的建立 “贞观之治” 贞观之治” 女皇武则天
唐朝的建立
隋朝是怎样灭亡的? 隋朝是怎样灭亡的? 唐太宗是唐朝的建立者吗? 唐太宗是唐朝的建立者吗?
隋朝的灭亡 隋炀帝统治后期,暴虐无道, 隋炀帝统治后期,暴虐无道, 终于引发隋末农民大起义。618年, 终于引发隋末农民大起义。618年 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所杀,隋朝灭亡。 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所杀,隋朝灭亡。
杜 如 晦
长 孙 无 忌
虚怀纳谏
他以隋炀帝拒谏饰非以致国家灭亡为鉴, 他以隋炀帝拒谏饰非以致国家灭亡为鉴,虚怀若 谷,从谏如流。他纳谏的目的就是改正错误,以利于 从谏如流。他纳谏的目的就是改正错误, 地主阶级的“长治久安” 他把自己比做石中之玉, 地主阶级的“长治久安”。他把自己比做石中之玉, 矿中之金,把进谏的人比作良工良冶。贞观时期先后 矿中之金,把进谏的人比作良工良冶。 向太宗进谏见于记载的不下30人 其中魏征一人“ 向太宗进谏见于记载的不下30人。其中魏征一人“所 30 谏前后二百余事,凡数十万言。 谏前后二百余事,凡数十万言。唐太宗甚至把贞观时 期政绩的取得说成是“皆魏征之力也” 期政绩的取得说成是“皆魏征之力也”。正是这些进 谏对“贞观之治”的政绩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谏对“贞观之治”的政绩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轻徭役薄赋,知人善任。
唐太宗多次减免__________,保证农民____________________,提倡__________,促进了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认为“致安之本,惟在得人”的是( )。他重用富于谋略的( )和善断大事的( )为相,人称“房谋杜断”。前后向唐太宗上谏200多次的大臣是( )。
A、隋炀帝B、光武帝C、汉武帝D、唐太宗
4、在唐朝时期,既是最重要的考试科目,又是做高官的主要途径()
A、明经科B、进士科C、儒家经典D、医学、算学
5、唐朝科举制度中,明经科主要考试的内容是()
A、儒家经典B、诗赋和政论C、医学、算学D、天文、地理
6、隋唐时期,一些出自贫寒的学子想通过公平竞争参与政权,唯一的途径是()
A、寻找关系B、依靠门弟出身C、建立军功D、参加科举考试
7、毛泽东词《沁园春·雪》中的“唐宗宋祖”一句,这里的“唐宗”是指()
A、唐高宗B、唐高祖C、唐太宗D、唐玄宗
【学习重点】
【学习程序】
学习内容及预见性问题邗
方法与
要求
一、练习反馈
二、自主学习
1、玄武门之变
_____年,__________建立唐朝,定都长安。不久,__________发动__________政变,做了皇帝,他就是。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627年,改年号为__________。
【学习课题】
第2课贞观之治Βιβλιοθήκη 学习内容及预见性问题方法
与要求
【学习目标】
通过分析唐太宗的执政措施和政绩,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2、引导学生分析概括贞观之治的内容,初步了解归纳、分析的基本方法。
三、合作探究
1、想一想,你还知道唐太宗用人纳谏的哪些故事?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2、据史书记载,唐太宗见新科进士鱼贯而出,大喜道:“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矣!”你认为这句话反映了什么事实?
唐太宗在位期间,政治较为清明,经济发展,国力强盛,史称__________________。
自主反思:
3、加强中央权力,完善科举制。
唐朝沿用隋朝的________________,针对当时“________________”的情况,唐太宗大力________________,以节省财政开支,提高行政效率。
唐朝科举制常设的科目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考试内容为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是做官的主要途径。
3、什么是“贞观之治”?“贞观之治”的局面是怎样实现的?
四、梳理巩固(教师点拨)
五、达标检测
1、唐朝的开国皇帝是()
A、李渊B、李建成C、李世民D、李隆基
2、李世民就是唐太宗,他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他知人善任,重视纳谏的目的是()
A、笼络人才B、做贤明君主C、减少决策失误D、维护巩固唐朝统治
3、中国历史上有一位杰出的帝王,他统治的时期被誉为“贞观之治”,这位帝王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