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八年制课件第三章女性生殖系统生理ppt课件
合集下载
《妇产科生殖生理》课件
![《妇产科生殖生理》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b42f29d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3e.png)
输卵管分泌的糖蛋白能够与卵子结合,形成透明带,保护卵子不受外界环境的侵害。免疫因子和细胞因子则能够调节免疫反 应和细胞增殖分化,有助于受精卵的发育和着床。
输卵管与卵子的关系
输卵管与卵子的关系密切,卵子在输卵管中停留并受精,受精后形成的胚胎在输卵管中发育几天后再 进入宫腔着床。因此,输卵管的通畅度和功能状态对于生育具有重要意义。
在月经周期中,卵巢的周期性变化受到下丘脑-垂体-卵巢轴 的调节。下丘脑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刺激 垂体分泌卵泡刺激素(FSH)和黄体生成素(LH)。这些激 素进一步调节卵巢的功能。
卵巢激素的生理作用
01 02
雌激素
促进女性性器官的发育和成熟,维持女性生殖功能和第二性征;促进子 宫内膜增生,增强子宫平滑肌的收缩;促进乳腺导管发育;促进代谢, 增强钙、磷代谢等。
子宫内膜的厚度和形态在月经周期中会发生变化,这些变化对胚胎的发 育有重要影响。
06
生殖器官的异常生理
多囊卵巢综合症
总结词
多囊卵巢综合症是一种常见的生殖系统疾病 ,以雄激素过多和持续无排卵为特征,可能 导致不孕、肥胖、痤疮等症状。
详细描述
多囊卵巢综合症的病因尚未完全明确,可能 与遗传、环境和内分泌等多种因素有关。患 者通常表现为月经不规律、无排卵、肥胖、 多毛、痤疮等症状。治疗多囊卵巢综合症的 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生活方式调整和手术治 疗等。
04
子宫外膜层即浆膜,与 腹腔相通。
子宫的运动功能
子宫的运动功能主要表现在月经 周期中,包括子宫收缩和子宫内
膜的脱落。
在月经周期中,子宫收缩有助于 剥脱子宫内膜并排出体外。
子宫内膜的脱落是周期性的,与 卵巢激素的分泌周期性变化有关
。
输卵管与卵子的关系
输卵管与卵子的关系密切,卵子在输卵管中停留并受精,受精后形成的胚胎在输卵管中发育几天后再 进入宫腔着床。因此,输卵管的通畅度和功能状态对于生育具有重要意义。
在月经周期中,卵巢的周期性变化受到下丘脑-垂体-卵巢轴 的调节。下丘脑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刺激 垂体分泌卵泡刺激素(FSH)和黄体生成素(LH)。这些激 素进一步调节卵巢的功能。
卵巢激素的生理作用
01 02
雌激素
促进女性性器官的发育和成熟,维持女性生殖功能和第二性征;促进子 宫内膜增生,增强子宫平滑肌的收缩;促进乳腺导管发育;促进代谢, 增强钙、磷代谢等。
子宫内膜的厚度和形态在月经周期中会发生变化,这些变化对胚胎的发 育有重要影响。
06
生殖器官的异常生理
多囊卵巢综合症
总结词
多囊卵巢综合症是一种常见的生殖系统疾病 ,以雄激素过多和持续无排卵为特征,可能 导致不孕、肥胖、痤疮等症状。
详细描述
多囊卵巢综合症的病因尚未完全明确,可能 与遗传、环境和内分泌等多种因素有关。患 者通常表现为月经不规律、无排卵、肥胖、 多毛、痤疮等症状。治疗多囊卵巢综合症的 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生活方式调整和手术治 疗等。
04
子宫外膜层即浆膜,与 腹腔相通。
子宫的运动功能
子宫的运动功能主要表现在月经 周期中,包括子宫收缩和子宫内
膜的脱落。
在月经周期中,子宫收缩有助于 剥脱子宫内膜并排出体外。
子宫内膜的脱落是周期性的,与 卵巢激素的分泌周期性变化有关
。
妇科护理-女性生殖系统生理PPT课件
![妇科护理-女性生殖系统生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6693fb1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ec.png)
PART.01
女性生殖系统生理
目录
CONTENTS
01 妇女一生各时期的生理特点 02 月经的临床表现 03 卵巢分泌的激素 04 生殖器官的周期性变化 05 女性生殖系统的自然防御功能
第一节
妇女一生各时期的生理特点
女性一生 各时期
新生儿期 性成熟期
儿童期 围绝经期
青春期 老年期
1 新生儿期
参考文献:
郑修霞. 妇产科护理学. 第5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2 姜梅, 罗碧如. 妇产科护士必读.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8
汇报完毕,感谢观看
孕激素的生理作用包括∶
1.降低子宫平滑肌兴奋性及其对缩宫素的敏感性,抑制子宫收缩,有利于脏胎在宫 腔内生长发育。 2.使增生期子宫内膜转化为分泌期子宫内膜,为受精卵着床做好准备。 3.使宫颈口闭合,黏液分泌减少。 4.抑制输卵管肌有节律性收缩的振幅。 5.加快阴道上皮细胞脱落。 6.促进乳腺腺泡发育。 7.增强雌激素对垂体黄体生成素(LH)排卵峰释放的正反馈作用;在黄体期对下丘 脑、垂体有负反馈作用,抑制促性腺激素分泌。 8.兴奋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可使基础体温在排卵后升高(0.3~0.5℃)。 9.促进水钠排泄。
雄激素
0
雄激素不仅是合成雌激素的
3
前提,也是维持女性正常生
0
殖功能的重要激素。 卵巢合成雌激素的中间产物
2
雄烯二酮,在外周组织中也 能被转化为睾酮。
0
卵巢能分泌少量雄激素——
1
睾酮。
第四节
生殖器官的周期性变化
卵巢的功能及周期性变化
1. 卵巢具有生殖和内分泌双重功能。 2. 卵巢为女性的性腺,其主要功能为产生卵子并排卵和分泌雌性激素。 3. 卵巢的周期性变化∶①卵泡发育和成熟
女性生殖系统生理
目录
CONTENTS
01 妇女一生各时期的生理特点 02 月经的临床表现 03 卵巢分泌的激素 04 生殖器官的周期性变化 05 女性生殖系统的自然防御功能
第一节
妇女一生各时期的生理特点
女性一生 各时期
新生儿期 性成熟期
儿童期 围绝经期
青春期 老年期
1 新生儿期
参考文献:
郑修霞. 妇产科护理学. 第5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2 姜梅, 罗碧如. 妇产科护士必读.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8
汇报完毕,感谢观看
孕激素的生理作用包括∶
1.降低子宫平滑肌兴奋性及其对缩宫素的敏感性,抑制子宫收缩,有利于脏胎在宫 腔内生长发育。 2.使增生期子宫内膜转化为分泌期子宫内膜,为受精卵着床做好准备。 3.使宫颈口闭合,黏液分泌减少。 4.抑制输卵管肌有节律性收缩的振幅。 5.加快阴道上皮细胞脱落。 6.促进乳腺腺泡发育。 7.增强雌激素对垂体黄体生成素(LH)排卵峰释放的正反馈作用;在黄体期对下丘 脑、垂体有负反馈作用,抑制促性腺激素分泌。 8.兴奋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可使基础体温在排卵后升高(0.3~0.5℃)。 9.促进水钠排泄。
雄激素
0
雄激素不仅是合成雌激素的
3
前提,也是维持女性正常生
0
殖功能的重要激素。 卵巢合成雌激素的中间产物
2
雄烯二酮,在外周组织中也 能被转化为睾酮。
0
卵巢能分泌少量雄激素——
1
睾酮。
第四节
生殖器官的周期性变化
卵巢的功能及周期性变化
1. 卵巢具有生殖和内分泌双重功能。 2. 卵巢为女性的性腺,其主要功能为产生卵子并排卵和分泌雌性激素。 3. 卵巢的周期性变化∶①卵泡发育和成熟
《女性生殖生理》课件
![《女性生殖生理》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8d9ad49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21.png)
- 免疫调节对胚胎着床的影响
- 免疫调节对胎儿发育的影响
- 免疫调节对分娩的影响
女性生殖系统免疫调节的机制 - 细胞免疫应答 - 体液免 疫应答 - 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
- 细胞免疫应答
- 体液免疫应答
- 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
女性生殖系统免疫调节的临床意义 - 不孕症与免疫调节 - 反复流产与免疫调节 - 试管婴儿与免疫调节
排卵
排卵的定义:排卵是指女性卵巢中的卵子从卵泡中释放出来,进入输卵管等待受精的过程。
排卵的周期性:女性的排卵周期通常为28天左右,排卵发生在月经周期的中间阶段。
排卵的生理机制:排卵受到激素的调节,当女性进入青春期后,卵巢开始分泌雌激素和孕激素, 这些激素刺激卵泡的生长和发育,最终导致排卵。
排卵的异常情况:如果女性存在内分泌失调或其他疾病,可能会导致排卵异常,如无排卵、排卵 延迟或不规律等。
运动对女性生殖的影响
有氧运动对女性生殖 的影响 * 改善血液 循环 * 促进激素分
泌 * 减轻压力
* 改善血液循环 * 促进激素分泌
* 减轻压力
力量训练对女性生殖 的影响 * 增强骨盆 肌肉 * 改善姿势和 平衡 * 减少跌倒风
险
* 增强骨盆肌肉 * 改善姿势和平衡
* 减少跌倒风险
瑜伽和普拉提对女 性生殖的影响 * 减轻压力和焦虑 * 增强核心肌肉 * 提 高柔韧性和平衡能
避免不良生活习惯对女性生殖的影响
饮食调整:保持均衡的饮食,避免过度 摄入高糖、高脂、高盐的食物,增加蔬 菜、水果、全谷类等健康食品的摄入。
运动锻炼:定期进行适量的运动锻炼, 如散步、慢跑、瑜伽等,有助于提高身 体素质和免疫力,减少生殖系统感染的 风险。
避免熬夜:保持充足的睡眠时 间,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有 助于维持内分泌平衡,减少月 经不调等问题。
- 免疫调节对胎儿发育的影响
- 免疫调节对分娩的影响
女性生殖系统免疫调节的机制 - 细胞免疫应答 - 体液免 疫应答 - 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
- 细胞免疫应答
- 体液免疫应答
- 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
女性生殖系统免疫调节的临床意义 - 不孕症与免疫调节 - 反复流产与免疫调节 - 试管婴儿与免疫调节
排卵
排卵的定义:排卵是指女性卵巢中的卵子从卵泡中释放出来,进入输卵管等待受精的过程。
排卵的周期性:女性的排卵周期通常为28天左右,排卵发生在月经周期的中间阶段。
排卵的生理机制:排卵受到激素的调节,当女性进入青春期后,卵巢开始分泌雌激素和孕激素, 这些激素刺激卵泡的生长和发育,最终导致排卵。
排卵的异常情况:如果女性存在内分泌失调或其他疾病,可能会导致排卵异常,如无排卵、排卵 延迟或不规律等。
运动对女性生殖的影响
有氧运动对女性生殖 的影响 * 改善血液 循环 * 促进激素分
泌 * 减轻压力
* 改善血液循环 * 促进激素分泌
* 减轻压力
力量训练对女性生殖 的影响 * 增强骨盆 肌肉 * 改善姿势和 平衡 * 减少跌倒风
险
* 增强骨盆肌肉 * 改善姿势和平衡
* 减少跌倒风险
瑜伽和普拉提对女 性生殖的影响 * 减轻压力和焦虑 * 增强核心肌肉 * 提 高柔韧性和平衡能
避免不良生活习惯对女性生殖的影响
饮食调整:保持均衡的饮食,避免过度 摄入高糖、高脂、高盐的食物,增加蔬 菜、水果、全谷类等健康食品的摄入。
运动锻炼:定期进行适量的运动锻炼, 如散步、慢跑、瑜伽等,有助于提高身 体素质和免疫力,减少生殖系统感染的 风险。
避免熬夜:保持充足的睡眠时 间,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有 助于维持内分泌平衡,减少月 经不调等问题。
女性生殖生理ppt课件
![女性生殖生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97ee9b2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46a2750.png)
可编辑课件PPT
9
绝经后期及老年期
postmenopausal period & senility
➢绝经后的生命时期
➢ 卵巢功能已衰退、老化 ➢ 性激素水平低下 ➢ 生殖器官萎缩 ➢ 骨代谢失常,骨质疏松,易发生骨折
➢60岁以上为老年期
可编辑课件PPT
10
第二节 月经及月经期的临床表现
可编辑课件PPT
可编辑课件PPT
57
一、雌激素的生理作用
子宫:肌层增厚、收缩力强、血运增加 子宫内膜:增生 宫颈:颈口松弛,粘液增加、稀薄,拉丝度长 输卵管:发育、收缩振幅加强 卵巢:促进卵泡发育 阴道及外阴:上皮增生、角化、阴唇丰满 乳腺:腺管增生、其他第二性征发育 下丘脑、垂体:正、负反馈作用 代谢:促进水、钠潴留,参与脂代谢 骨骼:促进骨钙的沉积,维持骨代谢
P 分泌 、变稠、拉丝度 、椭圆小体
3.输卵管的周期性变化
E 峡部肌肉收缩,纤毛细胞变宽大
P 峡部肌肉松弛,纤毛细胞变短小
可编辑课件PPT
53
阴道上皮层
阴道脱落细胞
可编辑课件PPT
54
羊齿状植物结晶
可编辑课件PPT
椭圆小体
55
宫颈粘液羊齿状植物结晶
可编辑课件PPT
56
第六节 卵巢性激素的生理作用
垂体
FSH
LH
PRL
卵巢
卵泡发育 排卵 E
黄体发育 E+P
子宫内膜
增生期
可编辑课件PPT
分泌期
40
轴生 殖 内 分 泌
大脑中枢皮层
?
下丘脑
垂体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
垂体
FSH 促性腺激素
《女性生殖生理》课件
![《女性生殖生理》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e350b65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d5.png)
PART
03
生殖健康与疾病预防
REPORTING
生殖健康对于个人和家庭的意义
提高生活质量、促进家庭幸福、保障人口素质。
生殖健康对于社会的意义
促进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人口政策实施。
定期进行妇科检查
注意个人卫生
合理饮食与运动
避免不良生活习惯
01
02
03
04
早期发现生殖系统疾病,及时治疗。
保持外阴清洁干燥,勤换内裤,避免不洁性行为。
01
生殖系统与免疫系统的相互作用
研究女性生殖系统与免疫系统的相互作用,揭示生殖健康与免疫系统的关系。
02
生殖系统与代谢系统的关系
研究女性生殖系统与代谢系统的关系,探讨生殖健康与肥胖、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的关系。
加强生殖生理与其他学科如免疫学、内分泌学、心理学等的合作,促进跨学科的研究和发展。
跨学科合作
VS
妊娠和分娩是女性生殖过程中最具有挑战性的阶段,需要母亲和胎儿的共同努力。
详细描述
在妊娠期间,母亲需要提供良好的营养、休息和护理,以支持胎儿的发育。同时,母亲也需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戒烟、戒酒等。分娩时,母亲需要保持足够的体力和耐力,以应对分娩过程中的挑战。胎儿也需要配合母亲的身体变化和分娩过程,以确保顺利出生。
总结词
总结词
绝经是指女性月经停止的生理现象,更年期是指女性从育龄期过渡到老年期的阶段。
详细描述
绝经是指女性卵巢功能逐渐衰退,月经停止的生理现象。通常情况下,女性在45-55岁之间经历绝经。更年期是指女性从育龄期过渡到老年期的阶段,伴随着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水平下降等一系列生理变化。在更年期,女性可能会出现潮热、心悸、失眠等症状,需要适当的护理和调整生活方式来缓解症状。
《女性生殖系统生理》课件
![《女性生殖系统生理》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e106b67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38.png)
在月经周期中,成熟卵泡在激 素的作用下破裂,释放出卵子 进入输卵管。
卵子的释放通常发生在月经周 期的中间阶段,即排卵期。
卵巢周期与激素变化
01
02
03
04
卵巢周期是指月经周期中卵巢 内卵泡的发育和退化过程。
在月经周期中,随着卵泡的发 育和成熟,体内激素水平也会
发生相应的变化。
激素变化包括促性腺激素( FSH)、促黄体生成素(LH
《女性生殖系统生理 》PPT课件
THE FIRST LESSON OF THE SCHOOL YEAR
目录CONTENTS
• 女性生殖系统概述 • 卵巢与卵子 • 子宫与子宫内膜 • 输卵管与卵子运输 • 外阴、阴道与性反应 • 生殖健康与性传播疾病
01
女性生殖系统概述
女性生殖系统的组成
01
02
输卵管疾病与不孕症
输卵管炎症
可能导致输卵管粘连、狭窄或闭 塞,影响卵子运输和受精。
输卵管积水
由于炎症等原因导致输卵管内液 体潴留。
不孕症
输卵管疾病是不孕症的常见原因 之一,影响卵子运输和受精过程
。
01
外阴、阴道与性反 应
外阴与阴道的结构与功能
外阴结构
外阴包括阴阜、大阴唇、小阴唇 、阴蒂和阴道前庭等部分,具有 保护和润滑阴道的作用。
关注症状
02
关注生殖系统的异常症状,如瘙痒、疼痛、分泌物异常等,及
时就医。
科学治疗
03
根据医生的建议,采用合适的治疗方法,科学有效地治疗生殖
系统疾病。
感谢观看
THANKS
THE FIRST LESSON OF THE SCHOOL YEAR
法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
妇产科女性生殖系统生理课件
![妇产科女性生殖系统生理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b2d3d40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d9.png)
内膜 内膜增生,增殖期
转变成分泌期
卵管 上皮C分泌↑,促卵管发育 加强卵管收缩的振幅
上皮C分泌↓ 收缩振幅↓,受精卵→宫腔
妇产科女性生殖系统生理
卵 促进早期卵泡发育产生更 巢 多正、FSH、LH受体
乳 乳腺管细胞增生 房
乳腺腺泡发育 乳腺细胞增生,乳腺小叶增生
中 E、负反馈 枢 大剂量,E反馈
负反馈
妇产科女性生殖系统生理
第四第 子宫内膜及其它生殖器官的周期变化 (一)子宫内膜周期变化 子宫内膜 功能层,2/3 受女性激素影响,周期性脱落
基底层,1/3 无。 在E+P作用下,内膜分三时期:
增殖期 增殖、早(5-7)、中(8-10)、晚(11-14) 分泌期 早、中、晚 月经期 子宫内膜:腺体、间质、血管、厚度
阴道 鳞状上皮C增生,角化,粘 轻度增生,细胞脱屑上皮细胞脱 膜增厚,糖原含量↑,PH↓ 落加快
外阴 脂肪、色素沉积
宫颈 粘液量↑,稀薄,拉丝状
粘液减少,变粘稠,宫口闭合
有利精子穿透
形成粘液栓
宫体 平滑肌 增生,肥大,血运↑ 抑制子宫肌的收缩,肌肉松弛降
提高对催产素的敏感性
低对催产素、PG敏感(保护孕卵)
妇产科女性生殖系统生理
第二节 月经及月经期的临床表现
1.月经:menstruation
指卵巢周期变化,子宫内膜周期性脱落及出血。
2.月经初潮:第一月经来潮,年龄13~15岁,跨度11~18岁,初期年 龄受地区(气候、环境)营养,情绪等影响。农村营养差、寒冷地区、 初潮晚。
3.月经周期:月经第一天至下次月经第一天为月经周期,包括经期, 一般28~30天,因人而异。
抑制垂体泌乳素(PRL)妇产分科女泌性。生殖系统生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下丘脑
•长反馈:卵巢激素 •短反馈:垂体促性腺素 •超短反馈: GnRH自身
.
21
第三章 女性生殖系统生理
腺垂体
➢ 分泌卵泡雌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和泌乳素(PRL) ➢ FSH:促使卵泡生长、发育及发热
在LH协同作用下使卵泡分泌雌激素 诱导颗粒细胞生成LH受体
➢ LH :排卵前1~2日浓度升高,
体积增大, 10~20mm
卵泡液急剧增加, 卵泡腔增大
卵丘形成
卵泡外膜 theca folliculi externa
卵泡内膜 theca folliculi interna
刺激成熟卵泡排卵、 维持黄体功能,产生雌孕激素 ➢ PRL: 促进乳汁合成 ➢ 受雌孕激素反馈调节
.
22
第三章 女性生殖系统生理
卵巢功能及周期性变化
.
23
第三章 女性生殖系统生理
卵巢功能
卵巢功能
生育功能: 产生卵子并排卵
内分泌功能: 合成并分泌性激素
.
24
第三章 女性生殖系统生理
卵巢的周期性变化 卵泡发育及成熟
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 卫生部规划教材
全国高等学校教材 供8年制及7年制临床医学等专业用
《妇产科学》(第2版) 配套课件
主编:丰有吉 沈铿
.
1
第三章 女性生殖系统生理
Physiology of Female Reproductive System
编者:孔北华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
.
2
第三章 女性生殖系统生理
14
第三章 女性生殖系统生理
月经 ( menstruation )
➢ 月经:伴随卵巢周期性变化而出现的子宫 内膜周期性脱落与出血
➢ 规律月经:生殖功能成熟的重要标志
经血来源及月经血特征 ➢ 月经血:暗红色不凝血,混有子宫内膜碎片、
炎细胞、宫颈粘液及脱落阴道上皮 ➢ 75%动脉血,25%静脉血
.
15
下丘脑-垂体-卵巢轴
月经周期调节:下丘脑-垂体-卵巢相互调节、相互影响,形成一个完整 而协调的神经内分泌系统,称为下丘脑-垂体-卵巢轴 (hypothalamus - pituitary - ovarian axis,HPOA) •
.
18
第三章 女性生殖系统生理
➢ 中枢生殖调节激素 ➢ 卵巢功能及周期性变化 ➢ 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相互关系 ➢ 月经周期子宫内膜及其他生殖器官的周期性变化 ➢ 其他内分泌腺及前列腺素对女性生殖系统的影响
排卵
黄体形成及退化
.
25
第三章 女性生殖系统生理
卵巢的周期性变化Ⅰ
➢卵泡的发育及成熟 ① 初级卵泡:1个初级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母细胞 + 1层卵泡细胞 ② 次级卵泡:1个次级卵母细胞 + 多层卵泡细胞 ③ 成熟卵泡:1个次级卵母细胞 + 多层颗粒细胞
初级卵泡
次级卵泡
成熟卵泡
.
26
第三章 女性生殖系统生理
成熟卵泡特点: 成熟卵泡结构:
第三章 女性生殖系统生理
正常月经临床表现 ➢ 月经周期(menstrual cycle):21 ~ 35日,
平均28日
➢ 经期:2 ~ 7日
➢ 经量:30 ~ 50ml
➢ 初潮:13 ~ 15岁 ➢ 16岁尚未来潮,应警惕
处女膜闭锁
.
16
第三章 女性生殖系统生理
第三节 月经周期生理及调节
.
17
第三章 女性生殖系统生理
月经期 增殖期
分泌期 月经期
.
19
第三章 女性生殖系统生理
第三节 月经周期生理及调节
中 枢 生 殖 调 节 激 素
.
20
第三章 女性生殖系统生理
➢ 下丘脑:HPOA的启动中心 ➢ 下丘脑弓状核神经细胞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gonadotropin - releasing hormone,GnRH) 卵泡刺激素释放激素(FSH - RH) 黄体生成激素释放激素(LH - RH) ➢ 经门脉系统进入腺垂体,促进FSH/LH合成 ➢ 呈脉冲式释放,其频率与月经周期时相有关 ➢ 受垂体促性腺激素和卵巢激素反馈调节
血管舒缩症状
精神神经症状
.
12
第三章 女性生殖系统生理
绝经后期 (postmenopausal period)
➢ 绝经后的生命期 ➢ 老年期(senility):60岁
➢ 卵巢功能衰竭 ➢ 雌激素水平低落 ➢ 生殖器萎缩 ➢ 骨质疏松
.
13
第三章 女性生殖系统生理 第二节 月经及月经期临床表现
.
➢ 体格发育 ➢ 第一性征:生殖器官发育 ➢ 第二性征出现:乳房发育 ➢ 月经初潮:青春期开始重要标志 ➢ 思想情绪异常不稳定,应注意身
心健康
.
9
第三章 女性生殖系统生理
性成熟期 (sexual maturity period) 18岁左右开始,历时30年
➢ 卵巢周期性排卵和分泌性激素 ➢ 生殖系统甚至整个身体都有不同程度的周期性改变 ➢ 月经周期规律 ➢ 生殖机能旺盛
授课内容
➢ 女性一生各时期的生理特点 ➢ 月经及月经期临床表现 ➢ 月经周期生理及调节 ➢ 性激素生理作用
.
3
第三章 女性生殖系统生理 第一节 女性一生各阶段的生理特点
.
4
第三章 女性生殖系统生理
➢ 胎儿期 ➢ 新生儿期 ➢ 儿童期 ➢ 青春期 ➢ 性成熟期 ➢ 绝经过渡期 ➢ 绝经后期
.
5
第三章 女性生殖系统生理
.
10
第三章 女性生殖系统生理
子宫的变化
儿童期 青春期
性成熟期
.
11
第三章 女性生殖系统生理
绝经过渡期 (menopausal transition
period)
卵巢功能衰退至最后一次月经 可始于40岁,历时1~2年,长至10余年
➢ 生殖器官开始萎缩
➢ 第二性征逐渐衰退
➢ 月经周期紊乱
➢ 围绝经期综合征:
.
7
第三章 女性生殖系统生理
儿童期 (Childhood)
出生后4周到12岁左右
➢ 8岁前: 身体持续发育,但生殖 器不发育
➢ 8岁后: 少量卵泡发育,不排卵 女性特性开始出现 内生殖器全降到盆腔
.
8
第三章 女性生殖系统生理
青春期 (adolescence)
月经初潮到生殖器官发育成熟 WHO:10~19岁
胎儿期 (fetal period)
➢ 性染色体决定性别 ➢ 胚胎6周后原始性腺开始分化 ➢ 胚胎8~10周性腺组织出现卵巢的结构 ➢ 中肾管退化,副中肾管发育成女性生殖道
.
6
第三章 女性生殖系统生理
新生儿期 (neonatal period)
出生后4周内 ➢ 内生殖器均在腹腔 ➢ 阴道上皮薄,易患阴道炎 ➢ 出生后乳房胀,分泌少量乳汁 ➢ 阴道有少许分泌物、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