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学广播电视艺术学、电影学考试试题
2005年上海大学中外电影史考研试题
上海大学2005年中外电影史考研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任选10题)
1.《北方的纳努克》
2.石挥
3.《神女》
4.特吕弗
5.黄建新
6.让。
雷诺阿
7.台湾新电影运动
8.左翼电影
9.《武训传》
10.三突出
11.《偷自行车的人》
二、简答(每题10分,任选4道)
1.简述“十七年电影”的主要样式,是否还有其它样式?他们各自的代表作品?
2.简述1920年代“苏联蒙太奇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贡献(至少三位)?
3.简述“新浪潮”的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至少2名)?
4.简述陈凯歌的创作历程及其代表作品?
5.简述“文华”公司及其代表作(至少2部)?
6.简述“新时期”论述“长镜头”和“纪实美学”的代表人物和他们的代表作(至少2名)?
三、论述题(任选1道,每题30分,要求300字以上)
1.根据亲身体会谈谈你对“谢晋电影模式”的看法?
2.评郑洞天“仅仅七年”一段话?(引用:梵高的耳朵:“电影作为艺术家表现个人经验和思考的媒介从仅仅作为政治宣传工具中分化,一类电影向……分化,一类电影向……分化”(《百年中国电影理论文选》P249第二段中间)关于这段话结合自己的经验进行分析)
四、影评,字数800以上,任选一部,满分50。
大约有《十面埋伏》,《霸王别姬》,《和你在一起》,《暖》,《手机》,《谁说我不在乎》,《美 丽的大脚》,《后天》,《2046》等
w w w .21k e t a n g .c o m。
上海大学广播电视艺术学、电影学考试试题
上海大学2003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招生专业:广播电视艺术学、电影学考试科目:影片分析(2004年改在复试中进行,像第三大题100分的影片分析都是当年的热点影片,在专业辅导班上也都提到,不用担心。
)一、简荅题(共20分)1. 电影评论一般可分为哪几种写作类型?5分2. 请列举出传统的或现代的电影批评方法各三种以上。
5分3. 什么叫场面调度?场面高度批评方法分析的基本元素有哪些?二、简析题(共30分)1. 试分析基耶洛夫斯基是怎样在<<蓝色>>中运用蓝色基调及一系列蓝色道具来阐发其作品意义的?15分2. 阿巴斯的<<橄榄树下的情人>>的结尾,有一个长达数分钟的大全景长镜头,表现在一片橄榄树丛中中,男主角对女主角的追逐,而在最后,显然已经追上了女主角的他,则返身奔跑了回来。
结合全片,谈谈你对这个结尾的理解。
15分三、影片分析(共100分)<<和你在一起>>(陈凯歌)<<美丽的大脚>>(杨亚洲)<<寻枪>>(陆川)要求:1. 请在上列影片中任选一部写一篇电影评论。
2. 请自列文章标题,无题者扣分。
3. 文从己出,立论鲜明,论据充分,论证严谨完整。
4. 字数2500—3000字左右。
(注:这些题目在专业辅导班上一般会给定要看影片的范围,这样针对性就很强了。
平常多看些名片或较有影响及每年热点的片子,不会考偏的影片)上海大学2002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招生专业:广播电视艺术学考试科目:电视制作基础。
(复试中进行,且报制作方向才要考这一科,报美学,编导或制片方向就可以不看这本书)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30分)1、景深2、电视制作的要素3、相加混色法4、三基色5、景别6、三角照明原则7、脱机编辑8、录像带上的磁迹9、声画对位10、淡变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40分)1、声音通过艺术处理可以产生哪些作用?2、摇镜头和移镜头在拍摄时有什么区别?3、组合编辑和插入编辑有什么区别?4、蒙太奇包括哪三层意思?5、什么是人眼的视觉惰性?人眼的视觉残留时间为多少?6、广角镜头与窄角镜头有哪些特征?7、如何通过调白平衡使所摄画面的色调偏红?8、主光,逆光和副光在电视照明中的功能是什么?三、综述题(每题10分,共30分)1、简述画面构图中前景和背景的艺术作用?2、综述非线性编辑的特征。
【电影学】上大电影学历年真题(01~15)
2015※※电影理论与电影史※※一,填空题(每个2分,总共10个。
基本是关于电影理论的)二,名解(十选八)1,《小城之春》,2,香港新浪潮电影3,《武训传》,4,新兴电影运动5,《公民凯恩》,6,上镜头性7,库里肖夫效应,8,明星制9,软性电影10,三,简答(四选三)1,第五代的代表人物,代表作2,解释昆仑影业公司,并列举代表作品3,苏联“蒙太奇学派”的代表人物,代表作4,场面调度派的代表人物,主要观点四,(二选一,300字以上)1,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代表人物,作品,艺术风格,主要观点2,十七年电影,任选一个导演,分析他的作品五,论述(40分)以下电影任选一部任选角度分析,500字以上建国大业,1942,泰囧,黄金时代,小时代,归来,中国合伙人※※电影产业与电影文化※※一,名解(每个五分,总共50分)1,海斯法典,2,合拍片3,完片保险,4,明星制5,合一影业,6,忠武路系统7,弹幕电影,8,台湾健康写实主义9,功夫片,10,电影分级制二,简答1,作为文艺片的《白日焰火》,但是票房三周破亿,实属少有,有人说是文艺片的春天来了。
请分析一下《白》的营销策略2,归纳当下华语片市场中青春片的类型三,论述(每个35分)1,对未来只存在有互联网基因的电影和没有互联网基因的电影的认识。
2,海报引进分账大片20年对我国市场和产业的影响。
2014※※电影理论※※一、名词解释:(50分)1、新好莱坞电影2、B级片3、迷影文化4、香港新浪潮5、黑泽明6、<论谢晋模式的缺陷>7、第五代导演8、<电影手册>9、景深镜头10、二、简答:(40分)1、简述2、金基德的美学特征3、后殖民主义理论批评4、美国西部片的类型元素三、论述(60分)1、中国青年粉丝文化与当前国产电影创作生产的关系。
2、结合影片分析侯孝贤的美学特征,及对当代华语电影的影响。
※※中外电影史※※一、名词解释:(40分)1、本杰明•布拉斯基2、庄子试妻3、格里菲斯4、罗曼•波兰斯基5、杜甫仁科6、赛尔乔•莱翁内7、左岸派8、<红色沙漠>9、但杜宇10、安哲罗普洛斯二、简述(30分)1、巴赞的"木乃伊情节"2、安东尼奥尼的情感三部曲(其实就是蚀三部曲,我当时想不起来了,居然写错了!)3、为什么说山田洋次是平民导演?三、简答(30)1、诗电影的代表人物、作品及观点。
2015年上海大学电影学考研真题
电影理论与电影史一,填空题(每个2分,总共10个。
)1 狼山喋血记导演——2钟惦棐分析谢晋的一篇文章是——3引起文化整风的是对哪部电影的批判——4张暖忻、李陀的文章——5陈犀禾关于影戏理论发表的一篇文章——6《电影:一次心理学的研究》作者——7.卡努杜第一次提出电影第七艺术8.劳拉穆尔维电影理论代表作——9《基本电影机器的意识形态效果》作者——10.克拉考尔的理论代表作——二,名解(十选八)《小城之春》香港新浪潮电影《武训传》新兴电影运动《公民凯恩》上镜头性库里肖夫效应明星制软性电影费里尼三,简答(四选三)1,第五代的代表人物,代表作2,解释昆仑影业公司,并列举代表作品3,苏联“蒙太奇学派”的代表人物,代表作4,场面调度派的代表人物,主要观点四,(二选一,300字以上)1,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代表人物,作品,艺术风格,主要观点2,十七年电影,任选一个导演,分析他的作品五,论述(40分)以下电影任选一部任选角度分析,500字以上建国大业,1942,泰囧,黄金时代,小时代,归来,中国合伙人电影产业与电影文化一,名解(每个五分,总共50分)海斯法典合拍片完片保险明星制合一影业忠武路系统弹幕电影台湾健康写实主义功夫片电影分级制二,简答1,作为文艺片的《白日焰火》,但是票房三周破亿,实属少有,有人说是文艺片的春天来了。
请分析一下《白》的营销策略2,归纳当下华语片市场中青春片的类型三,论述(每个35分)1,对未来只存在有互联网基因的电影和没有互联网基因的电影的认识。
2,海报引进分账大片20年对我国市场和产业的影响。
2006年上海大学中外电影史考研真题-考研真题资料
2006年上海大学中外电影史考研试题
一、名词解释(3*10)
1.格里菲思
2.劳工之爱情
3.杂耍蒙太奇
4.场面调度
5.西部片
6.新德国电影
7.脱口秀
8.电视频道专业化
二、简答(6*5)
1.昆仑影业公司电影作品的代表作及基本美学特征是什么?
2.法国新浪潮的代表人物\代表作品\基本电影观念是什么?
3.中国第四代导演的代表人物\作品和基本美学特征是什么?
5.电视情景喜剧在制作手段上的基本特点有哪些?
三、判断下列命题的正误,并陈述判断的理由和见解(每题8分,判断正误2分,陈述理由6分,共40分)
1.中国20年代末的商业电影浪潮出产了一大批粗制滥造的神怪武侠片,毫无审美价值可言,在电影史上完全没有地位.
2.<神女> <马路天使>等中国左翼电影是世界现实主义电影运动的先声,在世界电影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3.作者电影强调的是作者的个性,而商业电影强调大众性,因而这是两种完全对立的电影样式4.按照电视剧类型划分,电视剧<宰相刘罗锅>属于历史剧
5.目前电视中经常出现的现场直播的形式,早在50年到末就出现了
四、结合实例论述下列问题(25*2)
1.结合具体导演和电影作品,谈谈你对现实主义电影的认识
2.湖南卫视的”超级女声”选拔活动是2005年最引人注目的电视节目之一,结合中国电视综艺节目现状,谈谈你对”超级女声”节目的评价和看法。
上海大学电影学考研历年真题(01-13)外加部分广电真题
2、什么是“新兴电影运动”的思想和艺术贡献?
3、什么是美国西部片?4、什么是法国“新浪潮”?
5、什么是苏联蒙太奇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作品、及其特点?
三、论述题(任选2题,每题20分)
1、试论80年代以来中国女性导演的代表人物、作品,以及思想和艺术特点。
2、试论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运动中的代表人手、作品,以及思想和艺术特点。
1、试论中国电影第三代、第四代和第五代的代表人物、作品及主要特征。
2、试论法国“法国新浪潮”电影运动中的代表人物、作品、以及思想艺术特点。
3、试论中国电影进入九十年代的发展格局。
2002上海大学广播电视艺术学,电影学
影视理论
一、解释名词或术语(每题5分,计20分)
1、“第七艺术”2、类型片
3、镜头内部蒙太奇4、声画对位
3、组合编辑和插入编辑有什么区别?
4、蒙太奇包括哪三层意思?
5、什么是人眼的视觉惰性?人眼的视觉残留时间为多少?
6、广角镜头与窄角镜头有哪些特征?
7、如何通过调白平衡使所摄画面的色调偏红?
8、主光,逆光和副光在电视照明中的功能是什么?
三、综述题(每题10分,共30分)
1、简述画面构图中前景和背景的艺术作用?
2002上海大学广播电视艺术学,电影学
影片分析
一、评析《卧虎藏龙》的人物造型。(15分)
二、读王家卫影片的主题。(20分,此题要求就王家卫作品展开分析都市的母题。有《旺角卡门》、《阿飞正传》、《重庆森林》、《东邪西毒》、《堕落天使》、《春光乍泄》和《花样年华》)
三、简答题(20分,每题10分)
1、蒙太奇和长镜头的同和异。
2001上海大学广播电视艺术学,电影学
广播电视编导试题
广播电视编导试题.txt21春暖花会开!如果你曾经历过冬天,那么你就会有春色!如果你有着信念,那么春天一定会遥远;如果你正在付出,那么总有一天你会拥有花开满圆。
1、中国戏曲学院影视编导初试是口试。
从两张照片中,任选一副,一分钟的时间思考,然后作个分析,编讲一个故事,用五分钟的时间说。
考试一共六分钟。
复试是写影片分析《马背上的法庭》2、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编导(电视编辑)笔试试题观看电视散文《边城印象》,回答以下几个问题:1、你对片子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地方?为什么?(500字)2、片子中出现了一个寻访者的形象,你认为他有什么作用?40)字)3、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编导面试试题1.给你一些照片让你起名字。
2.塞翁失马,焉知祸福。
说的是什么?原意:靠近边塞的老人无意中丢失了马,难道这不是好事儿吗?以前在北边的边塞地方有一个人善于推测人事吉凶祸福的人,大家都叫他塞翁,有一天,塞翁的马从马厩里逃跑了,越过边境一路跑进了胡人居住的地方,邻居们知道这个消息都赶来慰问塞翁不要太难过,塞翁一点都不难过,反而笑笑说:“我的马虽然走失了,但这说不定是件好事呢?”过了几个月,这匹马自己跑回来了,而且还跟来了一匹胡地的骏马,邻居们听说这个事情之后,又纷纷跑到塞翁家来道贺,塞翁这回反而皱起眉头对大家说:“白白得来这匹骏马恐怕不是什么好事喔!”塞翁有个儿子很喜欢骑马,他有一天就骑着这匹胡地来的骏马出外游玩,结果一不小心从马背上摔了下来跌断了腿,邻居们知道了这件意外又赶来塞翁家,慰问塞翁,劝他不要太伤心,没想到塞翁并不怎么太难过、伤心,反而淡淡的对大家说:“我的儿子虽然摔断了腿,但是说不定是件好事呢!”邻居每个人都莫名其妙,他们认为塞翁肯定是伤心过头,脑筋都糊涂了。
过了不久,胡人大举入侵,所有的青年男子都徵调去当兵,但是胡人非常的剽悍,所以大部分的年轻男子都战死沙场,塞翁的儿子因为摔断了腿不用当兵,反而因此保全了性命,这个时候邻居们才体悟到,当初塞翁所说的那些话里头所隐含的智慧。
上海大学2006-2018电影史与电影理论643
4、论述题(二选一,20分)
1、请分析谢晋80年代的作品特征,结合作品谈谈。
2、谈谈第一符号学与第二符号学的的发展。
上海大学
2017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
专业科目及代码:643电影史与电影理论适用专业:电影学
注意:①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②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本试题纸或草稿纸上均无效;③本试题纸须随答题纸一起装入试题袋中交回!
3、请简述直接电影的艺术主张,思想和艺术特色。
4、谈谈法国诗意现实主义的代表人物及作品、艺术特征。
四、论述题(二选一,20分)
1、请谈谈台湾健康写实主义的代表人物及作品、创作理念、艺术特征。
2、请分析第一符号学和第二符号学之间的发展关系。
5、评论题(40分)
《百鸟朝凤》发行方下跪求排片,请从影片艺术创作的角度,谈谈你对这一事件的看法。
一、名词解释(选10个)
1、电影的锣鼓
2、新好莱坞
3、影戏
4、巴赞
5、黑色电影
6、作者电影
7、拉康
8、明星制
9、声画对位
10、数字电影
11、电视电影
二、简答(选5个)
1、后殖民主义批评及内涵
2、法国先锋派
3、苏联蒙太奇学派
4、意识形态批评
5、第四代导演创作
6、台湾电影新浪潮运动
三、论述
1、就“谢晋模式”,谈谈你自己的看法。
2、《太太万岁》的导演是()。
3、侯孝贤的()获第46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金狮奖。
4、《北方的纳努克》的导演是()。
5、让·米特里的()是电影界公认的百科全书式的著作。
6、卡努杜()第一次宣告了电影是一种艺术。
上海师范大学电视艺术学复习题总结
专业课复习资料(最新版)
封
面
电视艺术学复习题总结
一、名词解释
1.电视艺术:电视艺术是指以电子技术为传播手段,以声画
造型为传播方式,运用艺术的审美思维把握和表现客观世界,通过塑造鲜明的屏幕形象,达到以情感人为目的的屏幕艺术形态。
2.色彩语言:所谓色彩语言,是指色彩的艺术表现和合理配
置是电视构图的重要组成部分。
色彩同线条、光效、影调相融合,构成了十分和谐的电视色彩语言。
3.细节:所谓细节,就是构成人物性格、事件发展、社会情
境、自然景观的最小组成单位。
社会情境和人物性格的完整屏幕体现,往往是由许多细节所组成的。
细节表现要服从屏幕形象的塑造和主体意念的表达。
4.电视风情艺术片:电视风情艺术片,主要是指——运用电
视技术和艺术手段,以介绍、歌颂和赞美某一地域、某一民族、某一地区独特的风土人情为其主要内容,以充满民族风味和地方色彩的音乐、歌曲、舞蹈为其主要表现形式的电视艺术片种。
5.电视艺术片:所谓电视艺术片主要是指——遵循电视艺术
的创作规律,运用电视的技术和艺术手段,将多种艺术样式:文学、戏剧、音乐、舞蹈、绘画、摄影等兼容在一起,创造一种诗的意境,以期达到以情感人为目的的特殊屏幕艺术样式。
6.兼容性(指电视艺术):电视艺术是兼容性极强的艺术,它
综合各家艺术之所长,集于一身,努力丰富和发展自己,创造了独特的艺术样式,使之具有了多元化、多功能、多层次的审美特征。
(疑问)。
上海师范大学广播电视艺术学2010真题
2010年上海师范大学广播电视艺术学专业课
2010年上海师范大学广播电视艺术学专业课试题,万学海文教研中心专业课教研室第一时间进行如下的分析:
一、考试题型
论述、小作文
二、知识点
场面调度、《建国大业》、央视改革、“电影作者论”、导演阐述、叙事蒙太奇和心理蒙太奇、
三、题目回忆
2010年上海师范大学广播电视艺术学真题回忆版
一、论述
1.举例阐释场面调度中的空间间隔。
2.对《建国大业》做一次深入的评析。
3.2009年央视改革,《实话实说》等栏目“下课”,对此现象作出评述。
4.试对“电影作者论”做简要介绍和评价。
二、小作文
以“中秋夜”为主题创作一则小故事。
要求:
1)写出故事梗概
2)运用叙事蒙太奇和心理蒙太奇等手法写出分镜头
3)写出简要导演阐述。
影视学,各专业学科,历年考题汇总(珍藏版)
广播电视艺术学概论一:解释概念:1.IPTV2.媒介监督3.典型音箱4.真人秀5.近地传播6.贝塔斯曼7.三网融合8.制播分离9.“媒介即讯息”10.频道专业化11.虚拟演播室技术12.新媒体13.情景剧14.标志音乐15.艺术传达活动 16.京剧四大名旦 17.意识流18.审美心理19.游戏说20.三一律21.“长书热” 22.室内剧 23.主体24.相对口径25.意境26.浪漫主义27.艺术形象 28.六神论 29.悲剧 30.谢晋 31.唐三彩32.电视空间33.德彪西 34.曲牌 35.秦腔 36.电影《邻居》37.后印象主义38.传神论 39.图案 40.空镜头 41.景泰蓝42.艺术鉴赏原则 43.门德尔松 44.黄梅戏 45.跑旱船 46.科诨 47.张大千 48.艺术起源的“游戏说”49.意境 50.秧歌51.三部曲式 52.王羲之53.莫扎特54.莎士比亚55.老舍56.乌兰诺娃57.齐白石58.气韵59.意象60.艺术思潮61.怪诞62.结构主义63.超现实主义64.新好莱坞电影65.象征66.荒诞67.再现与表现68.艺术形象69.艺术真实70.象征型作品71.文学活动四要素72.王国唯73.游戏说74.造型艺术75.席勒76.典型77.超现实主义二简答题:1. 对于艺术起源问题的看法2. 结合具体文艺作品,谈一谈现代主义与现实主义有何不同3. 简述新技术发展对广播电视新闻的影响。
4. 游戏类节目的社会意义。
5. 主持入在节目中的地位以及需要的素质。
6. 广播电视的心理抚慰功能。
7. 谈谈对受众心理影响的晕轮律的概念以及其影响过程。
8. 怎样理解“媒介融合”9. “四级办广播电视”的方针是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提出的?10. 电视“真人秀”节目贯穿着怎样的传播理念?11. 电视新闻现场直播的策划要点有哪些?12. 一个合格的电视策划人应有的素质?13. 造型艺术的审美特征。
(完整版)2020年上海市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联考笔试真题
2020 年上海市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联考笔试真题第一部分艺术常识一、填空1.《江湖儿女》导演贾樟柯。
2.《长恨歌》描写了王琦瑶长达四十年的感情经历,故事发生在上海。
3.《清明上河图》采用散点透视法构图,描绘了北宋时期都城风貌。
4.《持摄影机的人》导演吉加·维尔托夫。
5.《自新大陆》由德沃夏克在捷克创作,是交响曲。
6.红楼梦四大家族贾史王薛。
7.《哪吒·魔童降世》中龙族第三代敖丙。
二、选择1.《开国大典》创作于(1953 年)2.秦兵马俑出土于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3.《都挺好》中有以下哪个演员(倪大红)4.《上新了·故宫》由中央电视台和(北京卫视)出品5.加西亚马尔克斯是(百年孤独)作者6.小说《白鹿原》作者:(陈忠实)7.《辛德勒的名单》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发生的故事8.《黄河大合唱》是(钢琴协奏曲)9.《玛丽莲·梦露》属于(波普艺术)10.以下哪个不是《芙蓉镇》中的角色(王利发)三、判断1.侯孝贤的“家庭三部曲”是《喜宴》、《推手》、《饮食男女》(×)2.《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女主是祝希娟(×)3.《四个春天》是导演对自己年近古稀的父母生活的记录(√)4.《雷雨》改编自《暴风骤雨》(×)5.《茉莉花》是由何仿加工(√)6.《绿皮书》讲述法裔美国人保镖托尼和爵士钢琴家唐的故事(×)7.《十面埋伏》是王君锡传谱的琵琶曲(√)8.《二十二》记录幸存的慰安妇的现状(√)9.《激荡中国》导演是菲尔·查普曼(×)10.《小偷家族》讲述同父异母的四姐妹的故事(×)四.连线题《大江大河》王景春《地久天长》费穆《一一》王朔《阳光灿烂的日子》咏梅《花样年华》梁朝伟《小城之春》黄伟杨德昌孔笙《牡丹亭》苏文纨《茶馆》崔莺莺《家》梅表姐《围城》唐晓芙《长恨歌》柳梦梅杜十娘常四爷高觉慧康明逊五.名词解释1.《城南旧事》2.《德兴坊》3.《玩偶之家》4.《最强大脑》六.简答题1.分析《北方的纳努克》创作特点2.分析《小欢喜》现实题材取材成功之处七.论述题分析《流浪地球》创作特色及热播原因第二部分影视剧评论一则关于宝马车的广告第三部分故事创作根据图片写故事并不知道图片长什么样子......。
影视美学标准试卷A
上海师范大学标准试卷
2010 ~ 2011 学年第一学期考试日期2010 年12 月21 日
科目影视美学(A卷)
专业本、专科年级班姓名学号
我承诺,遵守《上海师范大学考场规则》,诚信考试。
签名:________________ 试题内容
一、名词解释。
(20分)
1、电影叙事学理论:
2、电影意识形态理论:
二、简答题。
(40分)
1、劳拉·穆尔维的代表作品是什么?她的主要观点及对电影批评的影响是
什么?
2、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区别有哪些?
三、论述题。
(40分)
试以弗洛伊德的无意识理论来解析《盗梦空间》,重点分析这一理论在影片中的表现与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大学2003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招生专业:广播电视艺术学、电影学考试科目:影片分析(2004年改在复试中进行,像第三大题100分的影片分析都是当年的热点影片,在专业辅导班上也都提到,不用担心。
)一、简荅题(共20分)1. 电影评论一般可分为哪几种写作类型?5分2. 请列举出传统的或现代的电影批评方法各三种以上。
5分3. 什么叫场面调度?场面高度批评方法分析的基本元素有哪些?二、简析题(共30分)1. 试分析基耶洛夫斯基是怎样在<<蓝色>>中运用蓝色基调及一系列蓝色道具来阐发其作品意义的?15分2. 阿巴斯的<<橄榄树下的情人>>的结尾,有一个长达数分钟的大全景长镜头,表现在一片橄榄树丛中中,男主角对女主角的追逐,而在最后,显然已经追上了女主角的他,则返身奔跑了回来。
结合全片,谈谈你对这个结尾的理解。
15分三、影片分析(共100分)<<和你在一起>>(陈凯歌)<<美丽的大脚>>(杨亚洲)<<寻枪>>(陆川)要求:1. 请在上列影片中任选一部写一篇电影评论。
2. 请自列文章标题,无题者扣分。
3. 文从己出,立论鲜明,论据充分,论证严谨完整。
4. 字数2500—3000字左右。
(注:这些题目在专业辅导班上一般会给定要看影片的范围,这样针对性就很强了。
平常多看些名片或较有影响及每年热点的片子,不会考偏的影片)上海大学2002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招生专业:广播电视艺术学考试科目:电视制作基础。
(复试中进行,且报制作方向才要考这一科,报美学,编导或制片方向就可以不看这本书)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30分)1、景深2、电视制作的要素3、相加混色法4、三基色5、景别6、三角照明原则7、脱机编辑8、录像带上的磁迹9、声画对位10、淡变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40分)1、声音通过艺术处理可以产生哪些作用?2、摇镜头和移镜头在拍摄时有什么区别?3、组合编辑和插入编辑有什么区别?4、蒙太奇包括哪三层意思?5、什么是人眼的视觉惰性?人眼的视觉残留时间为多少?6、广角镜头与窄角镜头有哪些特征?7、如何通过调白平衡使所摄画面的色调偏红?8、主光,逆光和副光在电视照明中的功能是什么?三、综述题(每题10分,共30分)1、简述画面构图中前景和背景的艺术作用?2、综述非线性编辑的特征。
3、在拍摄时你应如何掌握轴线规律?上海大学2002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招生专业:电影学考试科目:中外电影史(这门无论报考电视和电影都是初试专业课)一、名词解释:(任选14题,每题2分,共28分)1、张石川2、郑正秋3、中国第一部有声片4、“新兴电影运动”5、“孤岛电影”6、费穆7、三突出8、“电影和戏剧离婚”9、香港新浪潮10、德国表现主义11、法国印象主义12、柴伐蒂尼13、希区柯克14、黑泽明15、阿巴斯二、简答题(任选4题,每题8分,共32分)1、电影史的分期及其原则。
2、昆仑影业公司在创作上的主要特征。
3、“台湾新电影”的思想和艺术特点。
4、卢米埃尔和梅里爱在世界电影史上的地位5、比较爱森斯坦的“理性蒙太奇”和格里菲斯的“平行蒙太奇”。
三、论述题(任选2题,每题20分)1、试论中国电影第三代、第四代和第五代的代表人物、作品及主要特征。
2、试论法国“法国新浪潮”电影运动中的代表人物、作品、以及思想艺术特点。
3、试论中国电影进入九十年代的发展格局。
上海大学2003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招生专业:电影学考试科目:影视理论。
(这一科也是初试专业科目,多看些有关影视艺术方面的文章,关注一些热点问题,及对热点影视作品的评论和分析,这些都是大题,答题时思路尽量开阔,表现你的理论功底。
)一、辨析并论述下列各题。
首先判断其准确与否,然后具体阐述自己的判断理由与见解。
(每题15分,计30分)1、“电影是片断的世界”2、“在电影里,能指和所指几乎是一致的,:电影的符号是下一个短路的符号。
”二、回答下列各题(每题20分,计60分)1、电影、电视艺术和舞台艺术的同与异?2、电影时间与电影空间及其关系?3、电影电视语言是“某种意义上的语言”、又只是“特定意义上的”语言?四、结合电影或电视现象论述下列各题(每题30分,计60分)1、当代世界电影中主流电影的美学趋向及其必然性根据与基础。
2、前一时期有文章介绍,西方已有不排斥“虚构”的“纪录”电影。
所以要“虚构”,就在于“虚构有时比真实更真实”,“纪录片表现的东西最容易使人信以为真,可是最容易被人相信的东西也最会骗人,故事片长期以来被定义为“虚构的影片”,事实上就连那些声称“本片纯属虚构”的故事片讲述的事情也未必虚假”。
结合实际论述你自己对“纪录片”及真真实性观念的认识。
谢晋模式所谓模式,即思维的范型,每个人都有稳定性的部分,每个人都有变化,因而每个人都有一定的艺术表现弹性,但他的思想中总有一些固定的意念。
我们的态度是反对模式化不反对模式。
作为一个人,创作的模式化就意味着定型,定型就意味着衰落。
谢晋模式稳定在政治伦理情节剧中,变化在依据时代的变化而变化,表现新时期各个人物的变化,保持同主流电影的同构性,符合群众的审美特点,因而具有无比巨大的电影观众,这也是朱大可在批判谢晋模式中所不能解释的。
抗战后中国电影格局(香港,孤岛,大后方)——上海——1。
文华(心灵世象,市民生活)2。
昆仑(史诗,波澜壮阔)十七年电影1. 革命历史题材,<红旗谱>,<青春之歌>2. 革命现实题材,<林家铺子>,<早春二月>场面调度&空间调度场面调度是从戏剧中引进而来.指导演对画面空间中所出现的一切形象构成元素的有机控制,分为动作调度和画面构图.必须以镜头画框处于静态,画面空间相对稳定为前提空间调度是通过画面景框及兼画面空间的运动变化实现的.场面调度和空间调度有交叉电影假定性:指电影与被拍摄对象的非同一性,是电影对现实进行艺术概括的一种方式,因是帮助电影作品达到本质真实,进行典型化的必要手段.一. 名词解释:费穆香港新浪潮希区柯克柴伐蒂尼黑泽明阿巴斯公民凯恩镜头内部蒙太奇第七艺术:1911年卡努杜<第七艺术宣言>第一次论证了电影作为艺术,是在时空之间填补鸿沟的艺术,< 第七艺术美学>光与影的交响乐.简答:1.”台湾新电影”的思想和艺术特点2.”影戏”美学及其短长香港新浪潮始于70年代末,70年代以前的电影艺术制作粗糙,技术水准低下,这时一批海外归来的电影学子图变求新,纷纷从电视转向电影,以瑞不可挡之势掀起一股重建电影的巨浪,为奄奄待毖的香港影坛注入起死回生的强心剂.徐克的<蝶变>,许鞍华的<疯劫>,章国明的<边缘人>王家卫:特别注重内涵,不论是形象还是人物,叙事或细节,都充满符号式的象征和隐喻关锦鹏:意欲以狭窄的空间和扑朔迷离的形象刻画易变的人情与炎凉世态,其性别和角色的倒错与反串,女性心理和情感的延伸或曲折,无不显现出出神入化的动力.台湾新电影:以表达个人体验为主要特征,侯孝贤,杨德昌等代表人物,在现实生活中找寻题材,许多影片是个人成长模式,通过个人成长记录台湾几十年历史变迁,为表现生活,特意追求写实主义,提倡非叙事性,非职业演员,运用长镜头,深焦距镜头和实景拍摄,形成自己的创作风格.第五代台湾香港传统文化: 反思批判认同模糊现代化认同肯定有所保留怀疑兼收并蓄政治批判存而不论回避中国传统的电影理论提出了其核心的概念”影戏”,强调了电影的戏剧本性,而把”影”看作完成”戏”的手段几道重要的疑难考题:1.电影作为艺术与电影作为商品之统一2.论述艺术反映生活的能动性3.你对1995年我国电影市场引进十部大片有何看法(兼收并蓄,全球化\本土化,世界性\民族性,主流性\多样性)4.谈谈对电影艺术民族化的看法(民族的才是大众的),所谓民族化,(李少白)就是有分析有批判地继承,借鉴中外古今的艺术传统和艺术经验,在认真进行生活观察和素材积累的基础上,努力创造具有自己民族特色或民族性特征的电影艺术的过程.民族化决不意味着保守,而意味着不停顿的前进,在民族的土壤上,任何有益的艺术创造,都不应该排斥在民族化的艺术总苑之外.5 论述电影创作与电影观众的关系6.对近年贺岁片创作的看法(创作时段,贺岁片放映档期,利用精神需求,内容,形式的相应特点,冯小刚具有平民意识,懂得中国大众的市民心态,具有市场意识,这也说明他对投资者的尊重.同时,他是支持中国电影与好来钨相抗衡的大牌导演,但不足的是,使人感到影片有点俗,艺术品味还有待提高)7. 电影工业商品还是艺术文化的争论(95年邵牧君<电影万岁>)8. 谢晋电影模式的讨论镜头内部蒙太奇、景深、戏剧和电影的关系、心理空间与哲理空间的区别与联系\蒙太奇和长镜头的美学异同强调冲突、时空集中:戏剧式电影强调事件、时空展开:小说式电影强调节奏、诗情画意:纯电影巴拉兹《电影美学》电影和戏剧形式表现原则上的差别1.戏剧:①看到整个演出剧场②观众视距不发生变化③观众视角不发生变化2.电影①看到整个演出剧场②被记录场景视距可变③观众视角纵深可变,观众与银幕的想象距离可变一些概念:平行蒙太奇、场面调度、表现蒙太奇、心理蒙太、隐喻蒙太奇、叙事蒙太奇,长镜头、声画对位、声画同一、声画对立、声画队列、声画同步(必须掌握的基本概念啊)类型电影:好莱坞发起,按不同规范制作影片,三个基本要素:公式化情节、类型化人物、图解式视觉形象,类型电影是逃避现实的一种方式,保证制片商在商业上的成功,同时满足观众的潜在欲望,对创作风格有压抑。
作者电影:1.签名2.个性风格,延续性/统一性3.影片内容个人性的表达不求历史文化社会永恒的包容,更追求瞬间即逝的感觉(personality)那种偶然性4.个人化的形式,激进的追求形式上的个性。
表达人的潜意识,反情节,不可取代,创新。
5.导演中心论,通过制片过程中的内在结构(studio system)可分为大制片厂制度(制片人中心,明星制),导演中心论(导演在影像表达得流程中的绝对权威)(或者说,运行模式服从导演的中心)6.作者电影的影片主题的一贯性,延续性作者性(authorism)7.摄影机是导演的自来水笔,所以导演作者,一般不用别人的剧本,即便是别人写的剧本,更传达了导演的倾向。
作者导演的背景:跟法国传统的浪漫主义表达,来按照现实可能有的或然性来称道/浪漫主义的出发点就是作者个人的意志,作者电影是浪漫主义文学传统文学在电影上的再现/与当时的存在主义思潮有关。
新浪潮时期的“作者电影“叫做作者电影。